公路水路改革发展规划

2024-06-12

公路水路改革发展规划(精选5篇)

公路水路改革发展规划 篇1

前言

“十二五”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和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交通运输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调整交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着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增强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效能,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必须把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摆在‘十二五’规划中的突出位置,通过一批带动性强的行业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重点,充分体现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公路水路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部省联动、共建共享,以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交通运输动态信息采集与监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交通运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交通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新阶段。

(一)加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系统建设,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重点加强了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高风险水域、重要航段和公路客货运输枢纽、港口等基础设施运行监测与监控系统的建设,深化了路网、航道运行和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有效保障了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行能力,提高了服务水平。

——20个省(区、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监控,路网监控与信息采集设备布设逐步加密,部分高速公路重要路段实现了全程监控。

——28个省(区、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已开通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车道数约为1300个,平均覆盖率(设置ETC车道收费站数量占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总数量的比例)约为15%,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50万,提高了车辆在收费站的通过效率,降低了油耗,有效缓解了收费口交通拥堵。

——开发了1∶25万全要素全国公路电子地图、1∶5万全国农村公路电子地图、257幅电子海图和2068幅港口电子平面图,有效支撑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

——国省干线交通量调查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快,已建成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1428个,间歇式交通量观测站22778个,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逐年提高。

——各地建设了超限运输车辆监控、治超检测站远程监控等系统,部分省市实现了省内检测站点治超管理信息联网,车辆超载超限率控制在5%以内,在治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初步建设了52个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所辖水域内船舶的跟踪监控;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开发的船闸过坝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合理编队,提高了船闸通过能力。

——“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干线和京杭大运河逐步开展,航道管理模式从现场管理向远程管理转变,提高了航道通行能力和利用效率。

(二)加强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公路水路交通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内容逐步丰富,手段更加多样,服务覆盖范围愈加广泛。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交通政务门户网站建设全面推进,逐步扩大了行政许可网上受理和政策法规等政务信息服务,逐步深化和丰富了出行信息服务,得到用户的好评,部网站在政府政务网站评比中名列前茅。

——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面启动。交通运输部网站提供了全国路况快讯、公路气象预报、航道通告、海事气象等信息服务。在全国23个省(区、市)组织实施了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推广工程,推动了各省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公路同城、异地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和港口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在部分城市得到应用,方便了公众购票。

——部分地区建设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依托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试点工程建设,重点整合和共享了交通

运输行业公益性、基础性、增值性科技信息资源,并面向社会和行业提供了交通科技信息服务。

——依托交通统计信息系统工程建成了交通统计数据电子图书馆和统计信息数据库,提高了交通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

(三)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市场监管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了公路水路运输经营业户、从业人员、营运车辆、船舶等重要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并在公路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通过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试点工作,已有28个省(区、市)实现了部省联网,初步建立了全国道路运输经营业户、从业人员和营运车辆基础数据库,为实现全国范围道路运输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了基础。

——全国27个省(区、市)开发应用了省级统一的道路运政管理系统,并由原有单一许可办证功能向运政协同管理延伸;全国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的应用试点工作逐步开展;道路运输移动稽查系统在部分地区得到应用,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

——组织开展了水路运政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并在各省(区、市)逐步推广应用,初步实现了对水路运输企业、船舶、航线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海事信息一、二期工程和船舶、船员“一卡通”工程建设,规范了全国船舶管理和船员管理业务。

——组织开发了部级公路水路建设市场诚信及工程质量信息服务系统和公路及水运工程评标专家管理系统,部分省市开展了公路水路建设市场、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对加强工程管理,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系统建设,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运用船舶自动识别、船舶交通管理、全球卫星定位、低极轨道搜救卫星、高频、甚高频、卫星通信、视频监控等多种技术,加强了对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监测监控,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反应能力显著增强。

——以国家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为依托,初步实现了对全国部分重点公路路段的视频图像、交通流数据的接入,路况阻断信息的汇总分析和气象对区域路网的影响分析,为跨省市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置奠定基础。

——依托上海世博会入沪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专项工程,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的试点地区已经扩大到30个省(区、市),车辆范围由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逐步向旅游包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等重点营运车辆延伸,初步

建立了全国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交换平台。

——覆盖全国沿海和重要内河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网络系统基本建成,包括132座基站和22个中心,实现了300总吨以上船舶的有效监控;基本实现全国沿海和长江干线多种安全和遇险通信方式的连续覆盖;建成了52个船舶交通管理中心、202个雷达站;沿海重要港口进港航道、重点码头和内河重点航段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建立;整合了雷达、船舶自动识别、卫星定位、视频监控、海岸电台和卫星通信等监控和通信手段,提高了船舶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完成了海事应急辅助指挥系统试点工程、中国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工程建设,提高了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海事卫星通信建设成效显著,在海上遇险救助、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五)加强信息化发展条件建设,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理念显著提升,组织机构逐步健全,标准规范相继出台,运行机制在探索中取得积极进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交通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行业专网的架构基本形成,行业专网联通了部与41个省厅级单位、90多个大中型港口以及190多个政务信息报送单位。

——信息化规划与制度建设不断推进。19个省(区、市)制定并实施了地方交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陆续制定了交通信息化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交通数据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初步构建了部省两级交通数据中心框架,形成了一批行业基础数据库,数据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交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初步建立,90%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设立了信息化组织管理机构,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员结构合理性有所改善,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制订了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颁布了交通基础数据元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指南。

“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二五”交通运输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化综合应用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信息化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信息化发展尚未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信息化与业务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不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较低,动态信息采集能力相对薄弱,尚未在规范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实现深化应用,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有待提升。二是信息化整体效益和

规模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省、地区、部门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缺乏行业综合性、区域性带动项目,发展合力有待加强。三是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法规、机制、资金、人才等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四是信息化发展中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结合不足,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程度不高,行业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整合兼容不足,信息服务领域产业化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需求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交通运输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交通运输业发展难题、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信息化不仅将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同时也将成为交通运输运行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

(一)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畅通、高效,要求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运行监测,提高其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提供畅通高效的运输通道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预计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将接近11万公里,沿海深水泊位达到2214个,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3万公里,民用车辆和营运船舶总数将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规模总量不断扩大,使我国交通运输管理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已形成的资产进行充分利用和潜力挖掘,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运行效率,保障路网水网畅通,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二)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要求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出行信息服务。

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是交通运输行业提供高品质、多样化、多层次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是我国经济社会重要变革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将全面进入机动化社会,预计民用车辆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交通出行规模快速扩张,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城际交通运输系统和城市公共客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出行压力。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必须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相适应,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改善出行信息服务质量,提高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三)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发展,要求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监

测预警、通信保障和决策支持水平。

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平稳运行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十二五”期,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充分掌握交通运输风险源,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有效协调专业和社会力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必须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和应急决策分析,优化配置应急保障资源,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必须面向社会及时发布信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信息服务能力。

(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要求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新时期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十二五”期,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以信息化为抓手,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物流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提升物流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供需双方业务协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五)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要求准确把握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状况,深化行业综合运行分析。

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期,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对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部门必须借助信息监测、采集、统计、预测预警、挖掘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做出快速判断和科学决策,改变以往决策中以定性和经验分析为主的情况,使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增强指导性,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六)构建绿色交通,要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运行组织模式和流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交通运输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领域,降低行业能源消耗水平、减少排放是实现国家“两型社会”重大战略目标和履行国家承诺的客观要求。“十二五”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资源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刚性约束日益凸显。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和流程,实现运输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降低空驶,减少资源消

耗、空间占用和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畅通高效运行,减少因交通拥堵造成的能耗和污染;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和排放的监测监控,加快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运输装备淘汰更新。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全面融合。以全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重大信息化工程为带动,积极推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切实提升信息化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 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交通运输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 共享资源,业务协同

基于信息化环境优化业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业务流程再造,支撑业务发展,提高行业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以构建和完善交通信息资源体系为核心,着力加强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力度,下大力气扭转原有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实现建设整体效果。

● 注重实效,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重大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服务惠及全民。

● 示范引领,分类指导

继续以“行业联动、共建共享”的有效推动模式,围绕发展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深入实践和深度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及示范、试点项目。分别按照“政府主导”、“政府引导”、“政府倡导”的推进方式,加强对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分类指导,采用差别化投资政策,促进行业信息化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交通运输系统全网联动、协同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在保障畅通运行方面取得显著实效,在提升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在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安全应急、服务决策支持方面全面提升,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低碳绿色交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与保障。

具体目标:

1.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运行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干线公路网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到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依托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在全国所有省(区、市)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对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重要路段、特大桥梁、长大隧道、大型客货运输枢纽、重点水域、航道、港口和通航枢纽的运行状态、环境、气象与灾害实现动态监测。

——完成80%以上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情况调查站点建设;完成全国所有Ⅰ、Ⅱ类治超检测站和省级管理中心建设,实现部、省、站三级超限信息系统全国联网。

——实现对“两客一危”车辆(长途客车、客运包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和重点营运货车、“四客一危”船舶(客渡船、旅游客船、高速客船、滚装客船和危险品运输船)的动态定位跟踪监测。

——初步建立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市场动态运行信息监测体系。

2.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部省两级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行业核心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100%建成。

——加快行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形成部、省、市三级交通数据中心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市,重点建设城市公交、出租、轨道交通、运输枢纽、农村客运、农村公路等基础数据库。

——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机制,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全面改善数据质量,数据更新及时率满足应用需求。

——鼓励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探索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引导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

3.推进行业重大应用工程建设,全面提升行业业务协同、科学决策和信息服务能力,对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

面向公众服务:

——交通运输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大幅提高,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在线办理。

——全国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达到60%,ETC车道数达到6000条以上,ETC用户量超过500万个。

——形成以全国统一特服号、统一交通广播频率为特征,覆盖国家高速公路、重要普通国省干线及广大城乡地区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满意度达到70%以上。

——依托全国特大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建成若干个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

——建成若干有较好应用实效,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适时开展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交换系统建设。

面向行业管理:

——交通运输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较高水平,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并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等领域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性应用。

——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部省两级公路水路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全面掌握交通运输风险源,并实现对II级以上突发事件的及时接报和处置信息的分发处理。

——基本建成部省两级公路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建设部省两级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市场的运行状态、发展态势等的综合分析,基本形成以数据挖掘分析为重要支撑的交通运输决策支持体系。

4.创新信息化管理机制,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保障环境基本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基本建立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完成标准框架体系中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专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的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形成较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在信息化运行管理机制方面务求取得新的突破,增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重点

(一)实施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

由交通运输部统一组织开展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等四项重大工程建设,促进跨地区、跨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1.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工程。

——积极引导建设、推广跨省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和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有效缓解收费站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促进节能减排、节约用地。

——建设互联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两级路网管理平台,完善对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特大桥梁、长大隧道等重点监控目标运行状态、气象条件等的监测、监控,强化预测预警及评估,加强路面、桥梁管理系统的普及应用,实现养护、收费、路政、治超、交通情况调查等管理系统的联网应用,统筹安排养护计划,及时发布路况、气象、交通管制和疏导分流信息,为路网区域协调管理、保通抢通和出行服务提供支撑。

——完善船舶交通管理、航道管理、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健全沿海港口重点水域及内河高等级航道的船舶交通、通航环境、航道变迁、港航设施、水域污染、水文气象等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体系,整合现有各种交通动态监控资源,合理调度船舶安全通过风险水域,防止航道阻塞,及时发布航行通(警)告、航道通告(通电)等信息,避免船舶交通事故发生,并为水上人命救助、通航水域清障、船舶污染防治、船舶消防等应急抢险提供信息支撑。

——建立健全重点营运车辆和船舶的监测监控系统,重点跟踪监测“两客一危”车辆、重点营运货车和“四客一危”船舶的安全技术状态和运行状况;建立公路水路危险品运输全程联网监管系统,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打击非法营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

——建设多网联动的部省两级公路水路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实现信息接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辅助决策、信息发布、资源管理、异地会商、统计分析等功能,满足“监管到位、协调联动、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要求,加强行业内外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和科学调度,确保重点物资和抢险物资紧急运输,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

——深化完善省域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积极推动跨区域交通出行信息的交换共享。依托路网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强化路况、养护施工、交通管制、气象等实时信息服务,并在完善网站、服务热线、交通广播、短信平台等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路上固定和移动式可变情报板、服务区显示终端、车载终端等服务手段,为公路出行者提供覆盖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普通公路的出行信息服务。引导开展省域、跨省域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以网上购票和电话购票等多种形式,方便出行者购票,并为长途客运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引导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信息服务网络,为驾车出行者提供救援信息服务。

——建设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依托海事、航道和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强化航道状况、水位水深、水上水下施工、交通管制、水文气象等信息服务,并利用网站、呼叫中心、航行广播、短信平台等多种服务方式在内河干线和重要水网地区为通航船舶提供航行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水路客运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在重点水域引导开展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

——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积极推进开展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试点。鼓励开展汽车租赁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建设以全国统一特服号、统一交通广播频率为特征,提供有机衔接的多种服务手段,并覆盖国家高速公路、重要普通国省干线及广大城乡地区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方便百姓安全便捷出行。

3.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

——深化完善部省两级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普及公路水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标准规范管理系统,建设公路水运工程招投标管理等系统,构建涵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用监管、征集、发布和奖罚机制,实现公路水路建设市场责任主体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公开、共享,规范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

——建设完善部省两级公路水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深化完善公路水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职业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深化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推进部省水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推广普及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船舶船员“一卡通”、船舶电子签证等系统;引导汽车、船舶维修及配件质量追溯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设省级统一、覆盖市县的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

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信用信息的分级分类管理和动态更新。依托部级系统建设,实现公路水路运输行政执法信息、信用信息跨区域、跨部门的交换和共享。及时发布交通运输行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为社会提供从业企业、人员的资质和资格认证及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4.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工程。

——建设与业务系统相融合的交通统计信息系统,完善交通统计信息指标体系,依托业务管理与服务系统,逐步实现统计数据从交通运输业务系统的有效获取,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建设部省两级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决策分析系统,构建动态运行监测信息指标体系及信息采集机制,实现重点物资运输、基础设施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生产安全、运输市场、行业能耗等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预警。结合国际和国内、国家和区域经济运行动态,面向行业管理部门开展行业发展态势的综合分析,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适时调整行业发展政策。按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和国际贸易情况。面向社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发挥导向性作用,引导行业投资者、运营者进行合理决策。

(二)开展重点领域示范试点工程建设。

为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形势要求,围绕行业管理新职能,在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和城市客运三个领域开展示范试点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新领域信息化发展路径,带动信息化全面发展。

1.综合运输协同服务示范工程。

——试点开展特大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管理和运营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枢纽内轨道、公交、长途客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转,实现枢纽内的安全监测及紧急事件下联动处置,提供枢纽内外旅客出行、换乘及交通诱导信息服务,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提高旅客换乘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强枢纽内的安全监测及紧急事件下联动响应能力建设,提高客流快速组织和应急疏散效率。

——示范开展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基于港航电子数据交换(EDI),依托沿海和长江沿线重要港口,实现港口集装箱水水、公水、水铁等联运信息服务,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单证信息共享和通关一体化服务,提高集装箱整体周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事业的发展,提升港口竞争力。

2.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示范工程。

——政企联合试点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物流信息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标准规范建设为基础,整合物流领域政企相关信息资源,提供货运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和资格认证、信用等政府公共信息,物流采购招投标、物流设施设备供求、车货交易、船舶交易、船员劳务服务、订舱等物流交易信息,卫星定位与货物追踪、车船维修救援等物流保障信息,金融、保险等增值信息,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系统托管等服务。积极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平台运作模式,加强跨区域物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改善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试点开展道路货物甩挂运输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甩挂运输车辆智能车载终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甩挂运输智能运营调度管理、运行监测与综合分析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城市客运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

——试点开展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更新改造出租汽车智能车载终端设备,整合建设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和监控指挥中心,实现电召服务、监控调度、市场监管、运行分析等功能,提升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缓解道路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尾气排放,并适时在地市级以上城市逐步推广应用。

——推广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开展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智能调度与管理、动态停车诱导等智能化系统的示范建设与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普及城市公交“一卡通”,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进跨市域公交“一卡通”的互联互通,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协同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三)继续深化信息化业务系统应用。

1.深化各业务领域的管理应用,完善发展基础。

——加大路面、桥梁预防性养护以及状况评价的信息化应用,深化完善公路收费管理、路政管理、治超管理、交通情况调查等系统,并加强联网管理。

——推进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与推广应用。

——重点开展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大运河、长三角、珠三角等内河水网地区数字航道建设,发布和应用内河电子航道图;加强航标遥测遥控、船闸联合调度等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港航公共基础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系统建设;深化港口设施安全和保安系统建设。

——深化水上重点物资跟踪管理系统;积极推进船舶不停靠报港系统;引导

建设完善全国港口信息服务网络,统一发布港口有关公共基础设施运行和生产动态信息。

——完善并建设海事综合业务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省市运政、港政、航政、海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救助打捞管理信息系统、交通公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和重点水域、沿海港口治安防控信息系统建设。

——推广建设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推进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子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部、省两级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实现跨行业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各级交通远程教育与培训信息系统。

——积极推进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安全、船舶航行、交通基础设施监测监控、公路运输和公众出行等领域的民用化应用建设。

2.深化各业务领域的服务应用,增强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深化行政许可在线办理平台建设,简化和理顺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开通省级交通政务服务热线,完善各级交通政务网站建设,重点解决社会上针对交通行业投诉和建议的接收和处理,提高交通政务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引导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开展港口船舶电子结关、查验、危险品申报、港政管理、运政管理等交通行政许可的“一站式”服务,并实现与国家电子口岸对接,为港口生产部门、船舶、船东、货主等提供信息服务。

——引导建设航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港口、企业、海事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货物交易、船舶交易、船员劳务服务交易信息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发展条件。

1.完善行业信息基础设施,提升通信信息网络支撑能力。

——完善交通行业信息专网建设,统筹考虑行业通信信息网络建设需求,充分利用全国高速公路光纤、管道资源,组建连接部省的交通运输行业专网,全面提升通信信息网络的支撑能力;鼓励各省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通信网络资源开展行业专网建设。

——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充分利用并整合海事卫星、甚小孔径卫星地球站(VSAT)、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海岸电台、公共通信等手段,建立应急联合通信保障机制,提升交通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

2.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中心体系,提升行业数据服务能力。

加快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规则、标准和机制,提高数据资源共享水平,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和无效采集。完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公路、港口、航道、车辆、船舶、14 从业人员、经营业户、建设项目等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1∶50000交通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基础信息共享和服务能力。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3.构筑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建设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信息安全认证体系,为行业提供统一安全认证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防控技术措施和手段,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建立部级数据容灾备份中心,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应急能力。

4.完善行业信息标准框架体系,提升信息共享协同能力。

加快制定交通信息化基础性关键标准,按照行业标准体系框架,结合重大工程和示范、试点工程的建设,及时提炼和完善相关信息标准规范,组织建设标准一致性和符合性检测平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信息标准的贯彻执行。

(五)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建设重点,将进一步凝聚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合力,显著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全面加强信息化对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重大交通危险源的智能监控能力明显增强,交通运输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发布和快速响应水平明显提升,缓解交通拥堵,确保路网、水网运行畅通,预防交通运输事故发生,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有力支撑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发展。

——交通运输信息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以服务承诺为导向,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全面改善出行质量,提升出行安全、便捷与可靠程度,有力支撑交通运输人文和谐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市场协同监管进一步加强,切实提高交通建设市场工程质量和运输市场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有力支撑交通运输健康有序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全面加强,进一步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协同服务,推进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发展现代物流,有力支撑交通运输统筹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领域信息化应用继续深化,全面加强业务协同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管理机制,有力支撑交通运输创新高效发展。

——交通运输信息采集和分析进一步强化,全面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

警,改变政府决策缺乏有效数据支持的状况,保障决策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有力支撑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落实,需要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扎实推进信息化发展。

(一)加强规划统筹和执行力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依据本规划,组织编制本地区、本部门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在组织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建设内容,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规划落实工作。应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滚动调整和监督检查工作,探索建立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统计监测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将信息化绩效考核纳入部门工作考核体系。

(二)有序组织推进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

由交通运输部统一组织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顶层设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分级建设、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加强管理”的原则建设实施。明确部和地方在推进行业重大工程的事权关系,形成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

强化项目管理,制订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相关办法,注重对重大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的总结,提炼形成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培训活动,开展阶段性考核评比工作。

(三)多渠道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已成为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常态化工作任务,应从燃油税返还中设立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科技专项资金等用于支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并向财政部门申请日常运行维护资金。交通运输部将对信息化重大工程、示范试点及推广工程给予资金补助,对西部地区给予倾斜,各地应保障配套资金的落实。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资源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制定差异化的资金政策,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服务领域产业化进程。

(四)注重新技术在行业应用的研究。

应紧密跟踪现代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感知识别、网络传输、智能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关键环节,开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攻关。在信息化重大工程和示范试点工程实施中,加强对物联网、云计算、海量存储、高速传输、我国第

二代卫星导航、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的一体化应用研究,力争在拓展应用领域、创新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提升行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五)改善行业信息化政策法规环境。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交通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信息化技术管理办法,完善技术管控体系建设。建立交通信息资源采集、更新、共享制度,明确数据来源、质量标准以及信息交换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政策,推动形成市场导向、规模经营、专业分工、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组织制定《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和《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为规划的实施、修订和完善提供基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研究设立信息化后评价专项资金,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公正、客观、有效的开展。

(七)加大信息化人才交流培训力度。

公路水路改革发展规划 篇2

本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公路水路交通 (以下简称“交通”) 行业, 以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为重点领域, 以2005年为基期, 2015年和2020年为目标年, 确定了中长期交通节能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提出了近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一、交通节能的形势与要求

(一) 交通节能的重要意义

1. 应对全球性能源环境问题迫切要求强化交通节能减排

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的重点行业, 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估算, 2004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9亿吨, 预计到201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5.22亿吨和11.08亿吨。另据统计,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占大气污染物的比重在60%左右。因此, 加强交通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之一。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切要求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石油资源尤为紧缺, 人均可采石油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 石油消费大量依赖进口, 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的警戒线。交通运输业是全社会仅次于制造业的油品消费第二大行业,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之一。2005年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29.8%, 其中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分别约为54%和21%。本世纪头20年,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客货运输需求旺盛, 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基本国情, 决定着我国必须加快构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否则资源支撑不住, 环境容纳不下, 社会承受不起, 交通发展将难以为继。

3. 推动交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大力提升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交通发展要在不断解决基础设施总量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的同时, 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 必须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当前我国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 其中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左右, 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0%以上。因此,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 转变交通发展方式,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

(二) 交通节能工作现状

交通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因素众多, 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结构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三类 (见专栏1) 。

近年来, 交通行业在结构性节能、技术性节能和管理性节能等方面成效显著, 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结构性节能方面: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及政策引导,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车船运力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 大大提升了交通系统整体节能水平。但是, 交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主要体现在:一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尽合理, 特别是内河航运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滞后,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二是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还比较低, 国省干线已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 局部路段交通拥挤, 绕行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时有发生;内河高等级航道偏少, 部分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不畅、进出港航道能力不足, 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影响了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节能的规模化、集约化效应;三是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普通货运车船运力供给过剩, 大型化、专业化、系列化车船比重不高, 老旧车船比重偏高, 技术状况差, 汽车甩挂运输发展滞后;四是交通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 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有待提升。

【专栏1】交通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1) 公路运输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公路运输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公路基础设施结构、车辆运力结构、运输企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车辆制造技术性能、在用车辆技术状况、车用节能技术 (产品) 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车辆运输效率、车辆通行管理、驾驶员节能驾驶水平等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以及公路运输节能相关法规标准、激励政策、体制机制等。

(2) 水路运输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路运输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航道技术等级结构、船舶运力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在用船舶技术状况、船用节能产品、航运信息化水平及辅助设施的技术状态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航速管理、船舶载重量利用率、航运物流组织化、辅助用能管理和船员素质, 以及水运节能相关法规标准、激励政策、体制机制等。

(3) 港口生产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港口生产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布局、码头类型结构、码头吨位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设计水平、生产工艺及设备水平、港口节能技术应用情况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经营管理水平、港口装卸工艺管理、辅助用能管理、港口作业操作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港口企业节能管理制度等。

——技术性节能方面:通过切实加强交通节能科技进步与创新, 积极推进应用现代化运输装备, 开展了推荐车型、客运车辆等级评定和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组织了全国重点在用车船节能产品 (技术) 推优工作, 节能技术基础有所增强;大力推进交通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 运输生产效率和行业节能水平持续提高。但是, 交通节能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节能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节能环保型运载工具、替代燃料等一些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不够;二是缺乏鼓励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的配套激励政策和机制, 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还比较滞后, 公众出行和货物交易信息服务能力还有待增强;四是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管理性节能方面:切实注重加强运输组织管理、节能监督管理, 实现管理挖潜增效, 以体制改革为保障, 强化交通市场监管, 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 不断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交通行业节能法规标准体系, 初步建立了行业能源管理机构和能源利用监测服务体系, 节约能源的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组织保障有所增强。但是, 交通运输生产效率和节能监督管理能力还亟待提升, 主要体现在:一是行业节能意识有待增强、理念有待提升, 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 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二是运输市场发展滞后, 组织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 企业经营集约化与规模化水平低, 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 空驶率居高不下, 运输效率不高;三是节能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薄弱, 节能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四是交通节能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相关产业政策不配套, 节能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专栏2】交通节能潜力分析

节能潜力是基于节能影响因素变化而定义的节能比例。通过综合研究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总结相关试验分析与实践经验, 可大致确定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领域在规划期内主要可行节能措施的量化节能效果。

说明:本专栏中所列节能效果仅仅是针对单一影响因素变化采取某一单项措施的节能效果测算参考值。实际运用中应注重采取综合节能措施、充分发挥组合效果。节能效果需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具体措施未来实现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以上节能潜力分析成果, 视实际情况可分别适用于单车单船、运输企业和交通行业层面, 作为各层面针对某些节能影响因素变化或采取某些节能措施所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预估的参考依据。

(三) 交通节能潜力分析

通过分析, 交通行业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的潜力巨大 (见专栏2) 。

二、交通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能源合理利用、提高效率为核心, 提升节能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交通结构, 强化科技进步, 完善法规标准, 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监督管理,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统筹交通节能与发展。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在发展中节能、以节能促发展。把加强节能作为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调整交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 努力实现交通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不断改善的协调统一。

2. 坚持节能与提升服务水平相协调。

统筹交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效率, 兼顾能源节约利用和运输服务质量。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 大力推进能源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 坚持效率优先, 着力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

3.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相结合。

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激励、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宣传教育等手段, 充分发挥政府对节能的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主体的作用, 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形成以政府交通部门为主导、交通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参与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

4. 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动力。

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既注重提升理念, 加强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软环境建设, 推动管理创新, 挖潜增效;又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 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高效的运输装备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能源节约与替代技术,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升改造交通, 增强交通节能能力。

5.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以营业性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为重点领域, 把握主攻方向, 组织实施重点工程, 抓好重点企业节能, 带动全局;针对各种运输方式、不同领域和运输生产环节的特点, 统筹兼顾, 区别对待, 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坚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注重典型示范引路, 以点带面, 推动交通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 总体目标

依据国家节能总体要求, 参照国际交通节能水平, 立足交通行业实际, 结合交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挖潜等方面发展变化趋势和初步预计的节能潜力, 确定2015年和2020年交通节能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营运车辆、船舶和港口装卸设备结构更加优化, 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结构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节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节能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交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技术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运输生产效率进一步改善, 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节能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节能监管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明显增强, 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与2005年相比,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2%左右,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3%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 其中海运船舶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6%和14%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

力争到2020年, 建成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基本形成合理的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和交通能源消费结构, 结构性节能成效显著;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机制, 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技术性节能取得全面突破;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和节能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 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与2005年相比,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6%左右,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左右;海运和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均下降20%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

三、交通节能的主要任务

为保障交通节能总体目标的实现, 交通节能一方面要站在发展综合运输的高度, 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与升级,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 发挥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推进公众客运体系建设, 发展公共交通, 提高客运服务品质, 引导公众出行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公路水路交通内部, 优化交通结构、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本规划纲要主要立足于公路水路交通内部, 围绕营业性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三大重点领域, 分别提出了各领域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主要任务。

(一) 公路运输

1. 结构性节能

(1) 优化基础设施结构

加强公路网络化建设。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农村公路建设, 强化连接线、断头路等薄弱环节, 发挥公路网络效益, 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优化公路站场布局, 建设以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一般性汽车客货运站 (点) 为辅助, 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站场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 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扩容升级改造力度。加快未铺装路面改造, 提高路网路面铺装率, 强化公路路面养护, 全面改善路面状况。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 (不含村道) 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21%以上, 路网 (不含村道) 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70%和75%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0%和4.5%左右。

(2) 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加快调整、优化公路运输运力结构。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车辆, 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汽车列车, 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 推广厢式货车, 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 加快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大型车占总车辆运力 (按载重吨计) 中的比例分别提高到78%和80%左右,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0%和3.6%左右。

(3) 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柴油汽车, 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营运客车的柴油消费比重 (折算成标准煤, 下同) 分别达到70%和73%左右, 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1.4%和1.8%左右;货车柴油消费比重分别达到85%和90%左右, 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2.0%和2.7%左右。

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因地制宜推广汽车利用天然气、醇类燃料、煤层气、合成燃料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和石油替代技术。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营运客车能源消费总量中替代燃料所占比重 (折算成标准煤) 分别提高至4%和6%左右,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0.2%和0.4%左右。

2. 技术性节能

(1)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

大力推进公路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领域的研发应用, 逐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管理。重点加强以高速公路客运为骨干的现代客运信息系统、客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货运信息服务网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促进客货运输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 实现客货信息共享, 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ETC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60%以上, 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3.1%左右。

(2) 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

推广柴油车辆、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车等节能车型, 推广应用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设备;开发、推广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节油技术。鼓励使用子午线轮胎、安装导流板、安装风扇离合器等汽车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降低附属设备能耗。大力加强在用车辆的定期检测维修保养, 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

3. 管理性节能

(1) 提高公路货运组织化水平

优化运输组织和管理。引导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交通管理技术, 加强货运组织和运力调配, 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 实现货运发展的网络化、集约化、有序化和高效化。有效利用回程运力, 降低车辆空驶率, 提高货运实载率, 降低能耗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公路货运里程利用率达到66%和67%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5.1%和8.1%左右。

大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逐步培育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运输组织主体, 加快发展提供仓储、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 以及提供完整物流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大力推进拖挂和甩挂运输发展, 充分发挥其车辆周转快、运输效率高和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优势。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拖挂甩挂运输承运的公路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达到12%和15%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2%和1.8%左右。

(2) 提升公路客运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加强客运运力调控, 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新增运力;大力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 提高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推广滚动发班等先进客运运输组织模式, 提高客运实载率。

完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客运服务品质, 积极引导私人交通转向公共交通, 降低全社会的能源消耗水平。

(3) 提高汽车驾驶员节能素质

注:1.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 (基年) 数据。2.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营运客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营运货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3.表中仅列出了公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 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 如客车大型化、舒适化等, 车辆单耗呈现上升趋势, 等。4.以2015年和2020年营业性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 计算得到营运车辆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强化节能驾驶培训管理。制定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 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 积极推广模拟驾驶, 强化公路运输企业节能驾驶的培训力度, 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与素质。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节能驾驶培训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70%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2.1%左右。

(二) 水路运输

1. 结构性节能

(1) 提升航道技术等级

大力开发利用长江、京杭运河、淮河、珠江、黑龙江及水网地区水运资源, 加快推进内河水运主通道建设, 全面提高航道等级和改善航道条件, 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保证率。加快形成以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内河航道网, 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三级以上航道比重分别达到9%和10%以上。

(2) 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加快海运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船队的吨位结构, 推动海运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原油运输船、散货运输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船等, 加快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运船队。通过优化运力结构, 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海运船舶平均吨位分别达到10000吨和12000吨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7%和4.6%左右。

大力推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发展与航道技术标准相适应的大型化、标准化船舶, 积极发展商品汽车、散装水泥等特种货物运输船舶, 加快淘汰挂桨机船等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老旧船舶与落后船型。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和船户组建专业化内河运输船队, 发展顶推船队, 提高船舶吨位, 发展规模化运输, 降低燃料消耗。到2015年, 长江、西江、京杭运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 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00吨以上, 其中长江干线达到1200吨以上;到2020年, 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 平均吨位达到600吨以上。通过优化内河船舶运力结构, 到2015年和2020年,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5%和5.2%左右。

(3) 优化船舶能源消费结构

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 适度在船舶上推广应用太阳能、燃料电池、生物质柴油、液化天然气 (LNG) 、液化石油气 (LPG) 等清洁能源, 推广使用岸电、风力驱动技术。逐步改善船用燃油质量。

2. 技术性节能

(1) 研发推广节能船型

研发推广新一代节能型运输船舶。通过建立健全船舶节能设计规范、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 大力发展船舶节能新技术, 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 积极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 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 优选先进推进器、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 采用节能型柴油机, 提高燃油效率。加大双尾船型等节能新船型推广力度, 提高节能船型比重。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新增船舶运力中节能船型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4%和2.0%左右。

(2) 大力研发和推广船舶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加强机桨匹配节能技术改造, 优化船舶运行参数采用舵附推力鳍以提高舵效、减少船舶阻力;推广应用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节油减烟器、精确导航系统设备、防污漆、新型燃油添加剂、燃油均质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 (产品) , 降低船舶航行运营能耗水平;推广应用主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主机排气管扩压、轴带发电机等节能技术, 降低船舶辅助用能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 使船壳防污漆、燃油添加剂等船舶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率大幅提高, 其中防污漆应用率分别提高到70%和90%,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4%和4.6%;燃油添加剂应用率分别提高到50%和80%,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2.2%。

(3) 研发推广航标节能新技术

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型航标灯器, 鼓励在航标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光源和新能源。

3. 管理性节能

(1) 提升水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加强水路运输组织管理。引导航运企业优化结构, 加快培育规模大、信誉好、国际竞争力强的海运企业和一流的全球物流经营人, 大力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改造, 促进航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 鼓励发展海峡、海湾和陆岛客货混装运输及商品车辆集装多元化运输方式, 推进江海直达运输, 全面提升船舶营运组织效率和节能水平。

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加强货物集散地规划及建设, 完善航运物流系统, 优化航运发展规划与组织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 合理组织货源, 保持货流平衡, 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内河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20个和25个百分点, 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3.6%和4.5%左右;使海运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9个和12个百分点, 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1.7%和2.2%左右。

(2) 强化船舶营运节能管理

加强船员节能教育培训, 提高船员队伍节能素质。积极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管理技术, 综合运用船队规划、航线优化、气象导航、最佳纵倾、机舱自动化控制操作等管理技术, 提升船舶营运管理节能水平。加强船舶经济航速航行管理, 推广应用节油最佳航速显示器, 在不影响船期的情况下推行经济航速。到2015年和2020年, 使全国海运集装箱船舶的平均航速分别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6%和8%左右, 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5.3%和7.6%左右。

实行严格的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加强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 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到2015年和2020年, 分别使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率比2005年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 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1.2%和1.6%。

(三) 港口生产

1. 结构性节能

(1) 推进港口结构升级

加快推进沿海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 完善煤油矿箱专业化运输系统布局, 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 提升进港航道等级, 提高集疏运效率。提高沿海港口码头泊位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适当提高煤炭、矿石接卸港口泊位等级、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提高大型原油码头接卸比重。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内河港口体系。全面推进港口技术改造工作, 加大老码头更新改造力度, 提升既有码头设施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和生产效率, 降低港口生产能耗水平。

注:1.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 (基年) 数据。2.营运船舶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3.表中仅列出了水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 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4.以2015年和2020年海洋和内河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 计算得到营运船舶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2) 强化港口工程节能设计

倡导节能设计理念, 优化港口总平面布置、港区布局和码头设计, 优化装卸工艺、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设计, 改进工艺流程, 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 提高系统节能水平。优化港区电网设计,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减少高次谐波产生的附加损耗, 提高港区电网供电质量, 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

(3) 优化港口装卸设备结构

加快港口装卸机械技术升级改造, 推进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技术改造工作, 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加快发展轨道式龙门吊等高能效港口装卸设备和工具, 引导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和变频控制的港口装卸设备的发展,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 技术性节能

(1) 强化港口节能科技创新与推广

加强港口节能技术攻关和推广, 积极研发推广港口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能源。加快对集装箱码头设备和散货码头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大型专业化码头中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研发推广港口装卸设备“油改电”技术、货场照明控制和绿色电源技术、门机回馈制动技术。大力研发推广应用电能回馈、储能回用、岸电等绿色节能技术, 以及电动水平运输车辆等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绿色照明工程, 加强照明和空调系统等辅助用能节能改造技术。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源/海水源能、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 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研发推广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控系统和智能化数字港口管理技术等, 充分利用港口EDI技术, 整合港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推进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分别使全国75%和90%以上的主要港口实现基于EDI的货运信息服务。

3. 管理性节能

(1) 强化港口生产运营管理

针对重点物资及大宗货物, 加强港口生产组织、协调, 做好与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工作, 提高车船直取的比例, 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充分利用GPS等定位技术, 以及射频、条码等识别、跟踪和调度技术, 优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的组织调度, 加强货场管理和港区内运输组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管理, 使机械设备合理负载, 提高货物集疏运效率、装卸设备利用率和港口生产作业效率, 提升港口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降低港口生产单位能耗。

(2) 加强港口企业节能管理

加大港口节能操作培训。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港口生产节能操作标准, 加大对港口生产工作人员, 特别是节能管理人员和港口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全国港口节能操作培训普及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注:1.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 (基年) 数据。2.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单位: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3.以2015年和2020年沿海和内河港口吞吐量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 计算得到港口生产综合单位能耗。

四、近期重点工程

按照以企业实施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突出重点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方针, 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节能效果佳、近期见效快、示范效应强、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原则, 提出近期重点实施的八项交通节能工程。

(一) 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

结合交通行业实际, 研究部署交通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示范活动。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 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改进用能管理, 开展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建立交通行业重点企业用能状况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定期公布重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通过强化对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 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节能的示范效应, 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节能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推动交通行业节能向纵深发展。

(二) 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工程

通过在典型省份或典型水域开展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 制定并发布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及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 建立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 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促进汽车生产厂家和船厂切实强化节能技术进步与创新, 加强对高能耗营运车船进入运输市场的源头控制。

(三) 节能驾驶工程

大力倡导节能驾驶, 总结和推广汽车和船舶节能驾驶操作与管理经验、技术, 组织编写汽车驾驶员和船员节能驾驶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 将节能意识和技能作为汽车驾驶员和船员从业资格和资质考核和认定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强化运输企业加大节能驾驶教育培训力度, 推广车船驾驶培训采用模拟装置和技术, 逐步建立一支节能意识强、驾驶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汽车驾驶员和船员队伍。

(四) 甩挂运输节能试点工程

将加快发展甩挂运输作为调整公路运输运力结构、提高货运实载率的突破口。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典型省份和典型公路运输企业在适当地区和线路上组织开展公路甩挂运输示范和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关于推进公路甩挂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 带动和促进甩挂运输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构建甩挂运输发展长效机制, 提高公路货运业运输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

(五) 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

加紧完善并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和相关法律、行政配套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继续加强标准船型研发、现有船型比选以及落后船型淘汰等工作, 加快推进长江、京杭运河、西江等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促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的优化, 提升内河航运竞争力, 促进内河航运节能环保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

(六)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工程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建设, 增加高速公路信息发布平台和手段, 积极引导车流, 提高行车效率。有条件的区域, 积极推进相邻省区市甚至更大范围的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 减少收费过程中由于车辆低速、怠速行驶造成的能源浪费。

(七) 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

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不同层次客户群体需求的公路水路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将道路与航道实时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提供给广大出行者。加快推进与民航、铁路、城市交通等相关出行信息系统的联网运行, 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奠定基础。引导公众选择最佳出行时机和最优出行线路, 减少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和交通拥堵等带来的能源浪费。

(八) 节能型港口建设工程

对全国所有沿海港口和主要内河港口全面开展节能型港口创建活动, 并进行评比考核和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港口码头节能设计, 优化装卸工艺、设备选型、配套工程等的设计, 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 提高效率。加大对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力度, 加快现有集装箱码头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油改电”技术改造工作, 逐步更新改造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 提高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 提高作业效率, 减少港口生产能耗水平。

以上交通节能重点工程采取开放式选取、滚动式实施的模式。本规划纲要印发之后, 交通运输部还将视情况动态补充调整相应的节能重点工程, 一旦酝酿成熟和条件具备便立即启动实施。各级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 筛选具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 强化节能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级交通部门要强化对交通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节能组织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节能管理体制, 完善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交通节能推进机制, 强化对综合运输发展的指导和协调, 加强部门间交通节能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各地区、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统筹规划、各司其责, 做好相关领域的交通节能工作, 共同推动规划实施。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健全交通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将各项交通节能指标和任务逐级分解落实, 由各级交通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 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各级交通部门要抓紧研究建立节能问责制和奖惩制度, 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 重点评价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二) 提升节能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节能规划体系。各级交通部门和大型交通企业要将有关节能的内容纳入发展规划, 强化节能规划的编制, 并将节能规划向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报备, 做好交通节能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同时, 要建立健全规划定期评估考核、通报和及时制修订机制,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 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完善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快完善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 进一步规范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 将节能评估文件与节能审查意见作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含新、改、扩建工程) 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前置条件, 以及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必备依据, 确保项目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强交通行业节能评估机构和人员资格管理, 提高节能评估质量, 落实节能评估责任制。

完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为契机, 建立健全《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行业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新修订《港口法》、《航道法》、《道路运输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交通法律法规及其相关配套规章要充分体现节能要求。制定并实施营运车船、港口装卸设备、施工机械等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及测量方法,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尽快将交通节能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节能监督管理体制, 形成权责明确、协调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节能监督管理网络, 明确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行业节能法规标准, 依法加强部、省和市级交通节能监督管理, 强化交通节能监管能力建设, 加大交通各领域、各环节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监督检查交通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和高耗能项目用能、节能管理情况;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营运车船等重点耗能设备准入退出制度执行情况。

完善节能统计体系。加快完善并组织实施交通行业能源统计与分析制度, 完善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节能统计指标体系, 纳入部门统计制度, 强化各项指标的统计调查、分析、预测和发布工作。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节能统计业务能力建设, 改革统计方法, 建立统计季报制度, 加快建立能源统计信息系统, 为分析行业用能状况和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完善节能监测考核体系。以交通行业能源利用监测机构、有关协会学会、科研机构等为依托, 按照布局科学、数据准确、传输及时的要求, 建立与交通行业节能统计分析、评价考核相适应、覆盖全行业的监测网络。推进各级交通节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提高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水平。建立统一、科学的季度、年度交通行业和重点交通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能耗核算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 切实保障数据质量。加紧研究交通行业节能评价和考核体系, 定期开展行业能源消费状况的评估工作。

(三) 完善节能激励政策

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的交通产业政策。完善交通产业政策, 明确促进交通结构调整、交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重点, 积极调整交通投资结构, 鼓励节能环保型企业的发展, 限制高能耗、低效率的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安排政府性引导和补偿资金, 鼓励并积极引导运输从业者和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船、装卸和施工装备设施等, 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船及其他落后生产设施设备。

建立健全交通节能投融资机制。各级交通部门要把节能投入作为交通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交通行业节能激励机制, 逐步形成以国家和地方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的交通节能投入机制, 设立各层次的节能专项资金, 用于鼓励、支持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节能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示范推广、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拓宽交通节能融资渠道, 充分利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及社会资金加大对交通节能项目的投入。扩大利用外资渠道, 积极争取国外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 探索清洁发展机制 (CDM) 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积极争取有关的节能财税优惠政策。深入研究分析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进出口税等税制改革对交通节能的影响, 并制定应对措施。加强与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财税部门等沟通与协调,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的节能专项基金对交通节能的支持, 争取相关税收优惠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

(四) 创新节能管理制度

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大力推行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与交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 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 促进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鼓励交通企业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充分调动企业节能的主观能动性, 推进交通节能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节能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及目录管理制度。建立并推广交通行业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扩大能效标识在营运车辆、船舶、港口机械、施工机械等上的应用, 不断提高能效标识的社会认知度。大力推动交通节能产品认证, 规范认证行为, 扩展认证范围。完善交通节能产品 (技术) 的目录管理制度, 定期公布交通行业节能产品 (技术) 目录, 引导和促进节能产品 (技术) 的研发和推广。

建立交通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交通节能政策法规、项目审批、案件处理等政务公告公示制度。搭建交通节能信息交流平台, 完善交通节能信息政府网站, 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交通节能产品质量、先进的节能技术及管理经验, 积极引导交通运输企业选用优秀的节能装备及技术、产品。依法推进企业节能信息公开, 开展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审计、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的作用, 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加强社会监督。

(五) 加强节能科技管理

加大交通节能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的组织力度。加大交通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投入, 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大力节能投入。加快修订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指导行业有重点地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节能技术。将重大交通节能技术列入交通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科技发展计划, 安排一批节能重大技术项目, 攻克一批节能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加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 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 推动交通行业节能技术和装备升级换代。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协调力度, 促进交通节能技术转化。

加强交通节能标准规范基础研究。加紧完善交通行业节能标准规范体系,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交通节能标准, 鼓励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地方性交通节能标准规范, 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建立灵活、快速、开放和及时的节能标准制修订机制, 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制订交通节能标准规范、编制节能技术指南。

建立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加快交通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交通节能服务产业, 培育节能技术服务市场。促进交通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转换机制、创新模式和拓宽领域, 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节能规划、技术政策与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能源统计、节能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交通行业能效中心, 传播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 发布国内外交通运输能效信息, 推进交通能效检测体系和节能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形成交通行业石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研发、示范中心。

加强交通节能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方式的交通节能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 拓展合作领域, 广泛利用国际资源。积极举办国际交通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 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加大国外交通领域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节能技术和产品。

(六)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注重节能宣传引导, 提升节能理念。利用行业报刊、网站等各种方式,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交通节能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国家和交通行业节能方针、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开展节能型港口、节能型工程、节能型企业、节约型机关 (单位) 等创建活动。表彰交通节能先进单位, 激励贡献突出的个人,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增强全行业节能意识, 提倡节约型的交通消费方式。

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节能素质。组织编制交通节能手册和指南, 推行交通节能科普行动计划, 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培训教育、技术和经验交流工作, 将交通节能知识纳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稳定的节能工作队伍, 全面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节能素质。

建设节约型机关, 发挥政府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表率作用。各级交通部门要率先垂范, 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 倡导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 建立和完善机关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实施能耗定额和支出标准, 强化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加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力度, 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

公路水路改革发展规划 篇3

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一是继续加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督查,切实抓好配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力争2009年、2010年全社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2008年稳步增长,重点支持对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关键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省级连接线、瓶颈路段扩容改造,重点加强区域间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改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把农村公路建成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做到路通、车通、人通、财通。三是积极推进内河航道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及干线航道建设以及内河航电枢纽、对沿海港口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出海航道和防波堤等建设。四是加快实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加大物流园区、中心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选择有条件城市开展示范工程。五是建立全国性公路、水路交通信息网络,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六是抓紧交通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行政审批,尤其要抓紧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许可工作,为加快交通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二、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提升行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一是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鼓励大型航运企业和与交通运输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交叉持股,组成战略联盟。二是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快速客运和农村客运,建立方便快捷、满足不同层次出行需求、网络化运营的客运服务体系。三是加快集约化、专业化、网络化现代运输方式发展,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江海直达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四是加快发展城市配送、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等物流服务,鼓励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和实现物流延伸服务,逐步建立快速高效、无缝衔接的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调整交通运力结构,引导运力合理发展。一是鼓励交通运输企业根据国家鼓励老旧车船报废更新和强制淘汰单壳油轮的政策,加速船舶、车辆更新。二是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三是加强运力宏观调控,控制新增运力,对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批准新增运力。提高公路货运车辆的安全、节能环保准入标准,优化运力结构。四是适度调控中国籍国际航运船舶进入国内航运市场,严禁国外运输船舶变相进入国内航运市场。

四、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一是强化执法监管,打击无序竞争、违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交易。二是促进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消除地方保护和制约运输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制度及政策障碍,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三是推进交通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及通报制度,促进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四是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和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杜绝以罚代管等现象。五是深入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运输经营的行为,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六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机制,规范项目审批行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五、推进节能减排,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一是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集约化发展理念作为编制各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主要原则,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二是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修订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在交通建设领域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三是以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限值标准为依据,尽快建立并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经济补偿政策,组织开展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的试点,力争用5年时间,使在用营运车辆全部符合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四是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要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有条件的省会城市,适当提前城市公

交车辆的报废期。五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在部分城市推广使用以混合动力为主的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汽车。六是推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和经验,组织开展第三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活动。

六、加强运输市场监测分析,完善运行预警和反应机制。一是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反应机制,充实工作力量,完善监测手段。二是切实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跟踪分析,以月为周期及时掌握运输生产动态、运力供求及运价变化走势等市场信息。三要在市场出现异常苗头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适当应急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四是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信息互通和化解风险机制,积极争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维护大型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防范出现大面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五是建立与交通运输企业、相关学会协会更加全面和直接的联系,密切关注企业受当前经济下行的影响程度,了解企业困难,听取企业建议,及时研究出台有效措施。六是研究建立应对燃油价格上涨和波动的长效机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七、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强行业法制建设,进一步梳理现行交通运输法规、政策、机制及标准规范,积极推进“废、改、立”工作,配合制订《航道法》、《公路保护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修订《收费公路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加快完善促

进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法规体系。二是以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及税费改革为契机,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市场监管,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三是积极推动和深化公路、航道、港口、海事、救捞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巩固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按照大部门体制要求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四是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确保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货运输、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等原有政策的优惠力度不减。

八、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力维护行业稳定。一是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确保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港口安保工作,加强对化学危险品运输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船舶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力度,加强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的日常监管,做好航运企业封存船舶集中停靠及安全监管工作。三是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能力,开展营运客车安全标准研究,督促“三关一监督”制度落实。四是继续加强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对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现场防护不达标等问题的项目坚决不准开工。对特殊、复杂的工程进行安全生产专项评估。五是认真梳理交通运输行业在政策方面

公路水路改革发展规划 篇4

(征求意见稿)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 2010年7月12日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规划基础..........................................2

一、发展现状.................................................................................................2

二、发展形势.................................................................................................5

第二章 总体思路..........................................8

一、指导方针.................................................................................................8

二、发展目标.................................................................................................8

第三章 主要任务.........................................11

一、重大科技研发.......................................................................................11

二、成果推广应用.......................................................................................22

三、标准化建设...........................................................................................25

四、创新能力建设.......................................................................................26

第四章 规划实施.........................................30

一、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30

二、科技管理的制度保障...........................................................................30

三、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31

四、促进创新的协调机制...........................................................................31

-I

第一章 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科技发展面向生产建设主战场,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重大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全行业科技研发投入达X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X%,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X项,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X%,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不断推进行业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重大科技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方面,围绕制约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难题,在千米级斜拉桥建设、海底隧道建造、离岸深水港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高速公路、沿海枢纽港口、内河主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部地区复杂地质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重点攻克了沙漠、冻土等特殊地质筑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高墩大跨弯坡斜桥建造、特殊结构形式隧道设计、特长公路隧道通风、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和内河枢纽通航等技术瓶颈,有力地支撑了西部地区交通大建设大发展。

运输组织管理技术方面,针对运输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加

国家级工程中心培育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也注重推进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有力地提升了全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建立了平台建设的标准体系,整合形成了科技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共享平台开通运行,促进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

各级各地交通部门、科研机构和交通企业依托科研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研发和专项培训计划,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交通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科技管理创新取得新的成效

积极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与科技部建立了部际会商机制,组织实施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等工作;通过实施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行业联合攻关等,推动了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模式,通过专项行动计划、科技示范工程、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完善了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制定了交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企业创新计划,完善了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各级交通科技管理部门从交通科技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入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必须研究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急需突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强化跨海通道和内河航道建设技术、公路养护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安全性技术的研究等,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新需求。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综合运输规划、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强化综合运输枢纽、多式联运、内河航运、智能交通、城市公交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加快建立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运行、优势互补、相互衔接、统筹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需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是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和功能的重要方向。必须加强现代运输组织、物联网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交通运输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建设以低碳为主要特征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需求。建设以低碳为主要特征交通运输体系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必须大力加强节能减排、材料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应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

——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的新需求。加强交通运输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技研发、科技成果推广、标准化建设、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优化交通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交通科技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安全、畅通、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发展目标

着眼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在重大工程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等方面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研发成果,健全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成果快速转化的推广应用体系,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耐久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推动交通运输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一)重大科技研发取得新突破

——着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在高等级公路、跨江海通道、深水港口、内河航道和通航枢纽等工

能,力争培育2~3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10~15个行业研发中心和20~30个区域研发中心,力争培育1~2个进入国家研发基地系列;依托重科研实验基地,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还原创性科研成果。

——完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形成覆盖全国的开放式、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在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领域和主干学科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依托重点科研实验基地,聚集和培养一批国际化交通运输科技人才。

0

重点攻克:

——超大跨(L>3000m)桥梁设计建造技术 ——跨江海新型长大桥梁结构设计技术 ——跨江海长大桥梁深水基础建设关键技术 ——跨江海超长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跨江海超长隧道地质与地基保障关键技术 ——跨江海大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关键技术 ——跨江海大型结构工程全寿命设计关键技术 ——跨江海大型结构工程景观设计技术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跨江海长大桥隧工程标准规范 2.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

围绕长江、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提高通过能力,确保航运安全为目标,重点突破通航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运输组织与船型、助导航系统与智能化、安全保障与应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科技攻关,提升黄金水道的通过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黄金水道通行能力提高20%以上,事故率降低10%以上,应急反应速度提高30%以上,实现内河航道治理技术的国际领先,促进黄金水道航运的畅通、安全、高效、环保,充分发挥内河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重点攻克:

——长江航道急、浅、险滩整治关键技术 ——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技术

——路面养护设计与预防性养护技术 ——路面快速维修材料与装备

——半刚性基层路面性能保持与提升关键技术及装备 ——不中断交通的桥梁维修加固技术及装备 4.物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

抓住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机遇,运用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推进物联网环境下的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重点攻克交通基础设施(路、港、桥、隧、航道)状态监测和运输装备身份识别,以及运行状况、客货流等智能化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技术与设备研发,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精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创造条件,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

重点攻关:

——交通传感网技术发展框架体系及交通要素编码体系 ——公路行车环境信息感知技术与设备开发 ——桥梁健康和安全检测技术与设备开发 ——港口水工建筑物服役状态检测技术与设备开发

——营运车辆身份智能化管理、信息精准采集及信息服务平台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运输装备智能化组织管理关键技术

――客货流信息的高效采集、传输、处理技术与设备开发 5.水上搜救打捞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

针对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水上搜救打捞作业环境日趋复

路面和高耐久性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关键技术问题,为降低工程造价、养护成本和保障运营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

——基于长期性能的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耐久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技术 ——高耐久路面混合料性能试验与验证技术 ——持久稳定路基设计技术

——高强复合纤维筋混凝土桥梁设计施工技术 ——高耐久、耐侯桥梁关键结构设计技术

——高耐久桥梁结构表面防护材料及在役桥梁再涂装技术 ——长寿命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质量检测技术 ——山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关键技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期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技术 2.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关键技术

围绕提升水运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重点突破复杂自然条件下外海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核心关键技术,整体提升我国海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强化港口码头养护技术研究,为港口码头安全运营和降低全寿命成本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内河航道整治技术研发,在航道整治基础理论、模拟技术、施工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保障内河航道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主要研究:

——三峡、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研究 ——枢纽下游河床下切航道整治技术 4.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关键技术

围绕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任务,针对优化布局、加强衔接、统一政策标准、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加强综合运输规划、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海公铁多式联运等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主要研究:

——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 ——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与运营技术 ——多模式交通运输无缝联接关键技术 ——公铁水联运关键技术 ——路网运营效率提升关键技术 ——公路客货网络化捷运系统构建技术 ——运输组织管理模式及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 5.城市公共交通关键技术

适应城市客运需求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日益突出的问题,落实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重点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监管、缓解拥堵、应急保障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主要研究:

——交通物流标准化及系统测试技术 7.智能交通关键技术

加强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服务以及信息采集、融合与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集成应用,重点突破智能公路系统、智能航运系统等关键技术,推进数字化行业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

主要研究:

——信息化顶层设计与系统整合技术

——公路交通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技术及设备开发 ——大范围路网运行状态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 ——交通电子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营运车辆智能配载与动态调度关键技术 ——车路通信与协调关键技术 ——基于北斗卫星的导航应用关键技术 ——空间信息发掘与利用技术 8.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交通安全事故多发、应急保障水平急需提升的重大需求,重点攻克主动预防、安全监管、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实现我国交通安全从高发到遏制到逐步下降的目标,全面提高我国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

主要研究:

0

——水上散装液体危险品污染监测防治和处理技术 ——交通运输能耗统计与检测技术

——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与监测考核体系研究 10.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支持研究

紧密结合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研究,为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操作方案,促进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水平迈上新台阶。

主要研究: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评价研究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研究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建设研究 ——交通运输技术政策修订研究 ——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研究 ——交通运输物联网发展政策研究 ——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政策研究 ——交通运输资产管理研究

二、成果推广应用

(一)成果推广的体系建设

1.科技成果推广制度建设。总结成果推广的实践经验与主要

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智能交通、交通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技术方面成熟适用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特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长大隧道建设技术;深水筑港技术,内河航道整治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健康诊断技术等。

——运输组织优化技术。主要包括:甩挂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船货动态集成一体化监控技术;多式联运组织优化技术;城市配送组织优化技术等。

——智能交通技术。主要包括:联网不停车收费技术;电子证件技术;路网管理与动态交通诱导技术;枢纽通航GPS、VTS监管技术;集装箱信息化管控一体化、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度系统技术;交通空间信息技术等。

——安全保障技术。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水上危险品运输安全技术等。

——资源节约技术。主要包括:沥青路面循环再利用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废旧轮胎橡胶粉筑路应用技术;隧道照明与通风技术;港口油改电技术;港口船舶岸电利用技术;船舶清洁燃料替代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灯;驾驶员节能驾驶技术等。

——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航道整治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疏浚土利用技术;散货码头防风除尘

425

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与管理制度,强化“开放、交流、合作、竞争”运行机制,促进实验室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到实验室工作,推动实验室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好公用科研平台的作用。

对符合“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域和方向、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行业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培育2~3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

2.行业研发中心建设

按照“面向发展需求、基于资源条件、力求逐步完善”的原则,确定行业研发中心的总体布局,明确研发中心的建设模式、实施方式及管理机制。稳步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等领域建设10~15个行业研发中心和20~30个区域研发中心,使之成为行业技术开发和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平台,成为孵化高新科技企业,提高企业技术素质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示范基地。

3.交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十二五”期间,部将继续加大对部直属科研单位的投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交通科研机构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建设现代科研院所;支持大型综合试验场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继续加强工程建养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同时,强化对运输、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和

层次人才领衔、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创新团队。鼓励并支持重点科研实验基地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聚集和培养一批国际化交通运输科技人才。

2.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以培养和稳定一支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为目标,注重在实践中培育人才,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

计划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科技管理制度,规范和优化科技管理流程,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论证与招投标制,引入科技信用、科技评价、绩效评估等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全过程监管,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方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对于装备研发类项目,面向全社会招投标,促进研发成果的产品化与产业化。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跨部门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水平。适时修订交通运输技术政策,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三、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

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部将继续加大中央投资对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从燃油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支持交通运输科技研发、成果推广、标准化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等。优化交通运输科技资金投入结构,支持重点研发方向关键技术问题的滚动深化研究,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综合运输、现代物流、节能环保、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科技资金投入;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向交通运输科技研发,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动力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

四、促进创新的协调机制

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总结报告 篇5

20XX年,我县综治委及其办公室高度重视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综治工作体系一并研究、部署和落实。要求以县交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按市县综治工作特别是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部署,结合本县实际开展工作,保持了全县交通运输创业安全稳定,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未发生偷盗和安全责任事故。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础性工作方面(自评分98分)

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县综治委对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此项工作已成为全县综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及时调整安全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根据换届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组长和部分成员,确保了组织健全,工作持续有序。

2.精心计划部署落实安全联防工作。县综治委已将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纳入全县综治工作系统。实现了同计划,同部署,同时要求同考核、同奖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先后6次召开工作部署会和调度会,安排推动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明确管理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细化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目标和具体工作,强化各级工作责任,县与乡、乡与村签订了联防责任书,让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成为公路水路安全联防的明白人;

4.搞好统筹协调,实施重点工作。一是切实摸清底数,按制度督导工作。已摸清全县托运(快递)物流企业17家,督促企业货物流通严格实行实名制,3个100%制度落实到位;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解决问题。在县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下,我局联合交警、海事、安全、公路等部门,坚持每季度和重大节日主要启动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违纪违规治理专制行动,本年度以开展联合行动6次;我局公路、运营、港航各部门坚持安全例行性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苗头及时处理。先后受理办结96333群众投诉20起;查处客货违规运输案件10起,有力维护了公路水路良好秩序;三是争取资金投入,建设物防技防设施。公路方面投入8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安排资金59万元检修水毁公路;车站方面,督促企业投入60万元更新了灭火器、安全锤、安全带,治安警用叉和盾牌,检修了行李安检仪,县交通局驻汽车站客运办及汽车站建立了gps安全监控系统,以及车辆安全例检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汽车站物防和技防;

5.坚持关口前移,狠抓基础工作。全县已形成县有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乡有联防办,村有联防工作组的公路水路联防组织体系。安全联防工作落实到农村一线,结合农业和扶贫工作宣传,采取宣传单、标语、入户走访等形成宣传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大多数群众能自觉参与安全防范工作。

二、平安公路创建方面(自评分94分)

以“平安公路”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

1.制定并印发**县“平安公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创建活动由我局牵头,联合县交警、公路、城管等部门,通过路政巡查、治超治限、打击“黑车”等形成的专项治理活动,对道路广告牌、占道堆放、路肩种植、占道晒场、超载上路、道路散漏、破损公路等影响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行为。全县查处各类行为共17起;

2.创建县乡村安全治理示范路。今年已创建渔过线、上寡线两条,县道示范路、思顺乡上峙一条村道示范路;

3.建立健全公路安全联防队伍。依托公路养护工人,健全了公路安全联防队伍,及时制止和报告破坏、影响公路行为;

4.建立平安公路创建长效机制。结合公路养护、路政巡查、公路修复,治超治限等工作,把创建平安公路启动纳入年度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三、平安车站创建方面(自评分92分)

围绕县级汽车站功能、体制、设施等方面,开展平安创建工作。

1.制定平安车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平安车站”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驻站客运办、汽车站、各客运企业的职责,检查考核的措施与奖惩措施。

2.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每季度联合公安、交警、安监部门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通报有关问题、研究和督导解决措施;督促汽车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每天实施安全例检,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让安全隐患和苗头消失在萌芽状态。

3.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汽车站物防、技防要求,强化汽车站、候车室、停车场、驾驶员乘务员休息室、车辆维护保养车间等场所建设;配齐并确保行李安检仪、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台、gps监控系统性能良好运转正常;配齐消防、安全锤、安全带等安全器材,建立安全防事的`屏障。

4.强化安全人防力量建设。监督汽车站和各客运企业,备齐备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确保了每人每年培训超过20小时;要求安全生产队伍严格履行职责,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堵塞了安全事故漏洞。

5.强化应急准备和演练。汽车站和各客运企业建立了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配备了灭火器、防滑练等必备的应急物资,明确旅客疏散路线,开展了消防和疏散演练。

6.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由县政府牵头,联合县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建立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嫌疑车辆391台次,查处违规车辆17台次。

四、平安港口(码头)创建方面(自评分97分)

我县无水运港口,仅有内陆水库旅游码头。主要开展了“平安码头”创建工作。

1.把库区码头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体系一并计划部署和考核。

2.明确我局所属港航管理所的码头安全管理主体,牵头负责码头安全管理工作。

3.建立安全值班和巡查制度。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由县交通局统一安排力量到码头值班,维持秩序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坚持每月由港航所对各码头和船只安全情况进行1—2次检查;每季度联合海事、安监部门进行1—2次全面安全检查,有效防止了码头秩序混乱问题,防止了“三无船只”载客。

4.成立水上运输公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组织成立了鹅公湖水上客运公司,所有营运船只实行公司化经营,监督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有效解决了个体船只营运安全和秩序难管理的问题。

5.强化宣传和预警工作。在码头和周边建立警示牌,防止游泳溺亡事故;设立上下船告示体系,提醒游客严格遵守乘船游览安全规定;建立安全员制度,在水口、鹿湾、过埠等码头选派附近或船员为安全员,随时掌握天气和水位,及时报告库区风浪和水位情况,及时处理和汇报溺水突发问题,确保了工作主动权。

五、平安航道创建方面(自评分96分)

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县港航、海事部门开展了平安航道创建活动。主要是对**湖短途旅游观光航道实施综合治理。

1.制定**湖水面整治实施方案。由县政府成立水面整治指挥部,“一把手”任总指挥;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强化了水面整治组织领导。明确了责任和职责,规定了县体任务和完成时限;确保水面整治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2.投入巨资对水面航道进行整治。县财政安排4000多万元,对**湖**库区水面进行整治,要求水面养殖、捕捞渔、渔民水上餐馆全面上岸,彻底清除水下栏网,消除船只航行安全隐患,不到1年时间恢复了航道畅通。截止年底共326户养殖捕捞户已有325户,占总任务的99.7%。既畅通了库区航道,又恢复了“一湖清水”,**湖风光更加美丽。

3.狠抓江河岸线使用管理。一是对环湖道路工程弃土严格依法管理,对施工企业向航道倾倒砂石、泥土行为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令整改;对江河沿线居民进行宣传,防止垃圾倾倒下河影响航道。

4.坚持日常清理航道。县财政投入80多万元采购垃圾打捞船,一般对航道垃圾及时打捞,确保航道随时保持畅通,一定程度降低航道安全隐患。

5.加强日常巡查。海事部门坚持定期不定期航道巡查,对船只违章行为进行查处,及时发现和解决航道安全隐患。

6.科学设置航标。投资40多万元在水口、鹿湾码头至七星望月、**站航道上设置了航标,让来往船只昼夜场能放心航行。

六、存在主要问题

1.公路管理方面。因我县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建设成本高资金压力大,每年受洪水影响水毁严重,公路养护和维修工作量大。80%县乡公路主干道修为四级公路,路弯、坡陡、路窄,道路安保设施还不够完善。有些路段还存在安全隐患,平安公路建设任务艰巨。

2.车站管理方面。我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汽车站于转制后,私营企业受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企业建设和管理车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时打折扣,车站基础设施、安保器材和管理有时不够全面到位,需主管部门随时监督整改,甚至要政府部门帮助整改。

3.港航管理方面。我县无航运港口,只有旅游简易码头。固平时游客相对较少,码头设施简陋,港航机构力量薄弱,平安创建工作更多关注重大节目、重要活动和汛期期间码头管理,平时要求水上运输公司和各船主加强自我管理,维护码头秩序。

4.航道管理方面。库区水面已整治干净,航道也得到彻底清理,但航标还不够全面到位,上游垃圾治理还不够到位,汛期水水面垃圾将影响船只安全通行。

上一篇:辩论赛两个主持人台词与辩论赛主席主持词下一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