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证明

2024-07-31

个人收入证明(精选6篇)

个人收入证明 篇1

个人收入证明参考样本

Embassy of [country name] in Beijing

[address]

Income Certification

To whom it may concern,We certify that [Mr./Ms.××[Passport No.××] has been employed by [company

name××] as a [title] since [month/year].We also certify that [his/her] current monthly salary is RMB[××](after/before tax).This letter has been only issued to assist

[Mr./Ms.××] for [his/her] application of a tourist visa.Yours sincerely,[Company Name]

Sign by:[Name] and [Title]

个人收入证明 篇2

在文章《美国各州间收入不均衡:进一步证据》中,作者Ram指出美国个人的收入不均衡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并且各州间高度的收入不均衡很有可能降低美国的经济年增长率(Ramet al.,2015)。鉴于收入平等的重要性,笔者发现能够影响个人收入的因素包括所处地区,年龄,工作时间等。研究的目的是指出有可能缩小个人收入的差距的方法来实现收入均衡。

文章专注于分析2015年影响美国个人收入的因素。具体来说,笔者运用多次回归的方法,用地区,工作时间和婚姻状态作为解释变量。人们所处的地区是否会对收入有影响?如果是,地区会如何影响收入?已婚人士是否更有可能挣得更多?这些问题都会在文章中一一解答。

二、经济理论的应用

本文中使用的经济学概念与研究方法包括:多次回归,假设检验,(当两个回归量出现时)使用交互项,以及使用工具变量(James Stock et al.,2015)。通过建立虚变量来给变量编号,并且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建立的虚变量的个数会比参加回归的变量总个数少一个。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IPUMS CPS(美国当代人口调查)(https://cps.ipums.org/cps/),该数据库是一个整合了美国当代人口调查信息的公用微观数据库。对于样本容量的选择,一开始选择了从2000~2015年的所有数据以观察这15年来人们的收入变化。然而,这样巨大的样本数量不但增加结论的不确定性,而且会削弱线性回归的准确性。因此,根据样本数据的完整性与多样性,选择了2015年的42 368个有效样本容量来进行分析。

(二)变量选择

本文共选取了4个因素:所处地区,性别,婚姻状态与受教育程度。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们收入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了更好的管理数据,建立需变量并相应地归类了数据。例如,建立需变量“longhrswork”(较长工作时间)并让其等于0。根据该方法将那些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人的需变量改成了1,而工作时间小于或等于40小时的则被标为0。这种方法在其他变量的分类中也被应用了。下图是对所有回归量和收入的概述。

四、实证结论

(一)所处地区和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

根据美国的地域,划分为美国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将东北部设为需变量,并标注为1,其余地区的需变量标注为0。研究美国东北部相对其余三个地区的收入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教育在决定人们的收入水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观察变量“教育”的t检验值并且通过假设检验,可以总结出教育在决定收入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注:平均数表示:(例)身处南部为1,不在南部为0.平均数0.335 654 3表示在样本中有约33%的人身处美国南部。(例)工作时间大于每周40小时为1,小于或等于40小时为0。平均数0.177 492 4表示在样本中约17%的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以此类推。

鉴于教育的重要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否与人们所处的地区(美国东北部,中西部,等等)有关。通过联合假设检验可以得到: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人们所处的地区高度正相关。因此,对在个人收入,教育水平,与交互项(教育*地区)之间进行了多次回归:

预计收入=常数项+β1教育+β2东北部+β3交互项(教育×东北部)+其他因素

其中,交互项(教育×东北部)代表了在不同地区,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对于收入的影响。因此,预计收入不仅取决于教育,也取决于交互项。为了简化,现在只有东北部的需变量包括在内,所以研究的是在美国东北部的人们相比在美国其他地区的人们,其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人收入的各因素系数为:教育水平(大学)系数为40 425.47,东北部系数为2 836.433,教育×东北部系数为2 053.75,常数系数为32 476.58。

Stata显示:

预计收入(东北部)=β0+β2+(β1+β3)教育=35313.013+42 479.22教育

预计收入(全国其他地区)=β0+β1教育=32476.58+40 425.47教育

如果将该结果用图像表示,东北部的回归线会有更高的截距与更大的斜率。这个结论意味着因为东北部的人们受教育的程度高而有更高的收入,因此身处东北部的人们意味着有更高的收入。

然而,只包含了“东北部”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线性回归会带来片面的结论。这是因为该回归仅仅对比了身处东北部与全国其他地区在收入方面的表现,而实际上,全国其他地区包含了南部,西部和中西部。因此,作为参照对象的“全国其他地区”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如果在南部和中西部的人们挣得比东北部的人要少,而西部的人们挣得比东北部的人们要多,那么在“全国其他地区”里上上下下的变化会导致变量“东北部”前的系数不准确,产生有倾向性的结果。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将参照对象“全国其他地区”拆解开,给每个地区(南部,西部,中西部)各设一个变量(这样就拥有了同质的参照量),并且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而省略一个地区变量。

为了拥有一个同质的参照量,给每个地区都建了单独的需变量。此外,仍然保留了“教育”这个需变量。采用前面的数据归类方法,获得高等教育的人被编为1,而没有获得高等教育的人被编为0。

在新的回归中,设置了四个地区变量“西部”、“南部”、“中西部”和“东北部”,参照量是“中西部”。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省略了变量“中西部”来观察身处非中西部地区时地区和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根据软件Stata14建立的模型,结果显示,个人收入各因素的系数为:教育水平(大学)系数为40 811.28;东北部系数为5740.014;南部系数为2 636.747;西部系数为2640.162;常数系数为30 369.3。

预计收入=β0+β1教育+β2东北部+β3南部+β4西部+其他因素

预计收入=30 369+40 811教育+5740东北部+2 636南部+2 640西部+其他因素

因为在所有地区变量前的系数(例:教育水平系数=40811.28)都为正,身处东北部,南部和西部都比中西部更有可能提高个人收入。为了验证在非中西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能够显著的提高收入,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测定,发现t检验值落在了否性区域中(假设该分布为正态分布)。因此,可以总结出受过高等教育且身处非中西部地区的劳动者能够显著地提高个人收入,而身处中西部的劳动者的收入相比于非中西部的会更低。

(二)工作时间对收入的影响

除了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影响个人收入外,工作时间也是影响收入水平的因素之一。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对提高收入有更积极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将工作时间与年龄和教育水平捆绑来分析工作时间对收入的影响。

首先,将工作时间与年龄捆绑并分析了他们对收入的影响。将那些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人编号为1,而那些工作时间等于或少于40小时的人编号为0。同样的,年龄高于30岁的劳动力被编为1,而年龄等于或小于30岁的被编为0。并且建了交互项(年龄*工作时间)来显示随着年龄的变化,工作时间的长短是怎样影响收入的,结果显示,个人收入因素的系数为:工作时间(>40小时/周)系数为21 516.1;年龄(>30)系数为22 996.31;年龄×工作时间系数为22 970.97;常数系数为25 063.91。

预计收入=β0+β1工作时间+β2年龄+β3交互项(年龄×工作时间)

年龄大于30且工作时间高于40小时/周:

预计收入=β0+β1工作时间+β2年龄+β3交互项(年龄×工作时间)=92 547.29

年龄大于30且工作时间低于等于40小时/周:预计收入=β0+β2年龄=48 060.22

结果显示,在回归方程中,保持年龄不变,工作时间每周高于40小时的人比工作时间低于40小时的人的工资高了将近两倍。结果表明,工作时间长对于提高人们的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联合假设检验中落在否定区域中的t检验值意味着长时间工作和收入水平的重要关系。

test longhrswork old old_longhrswork

(1)longhrswork=0(2)old=0

(2)old=0

(3)old_longhrswork=0F(3,42364)=1 646.06

第二,除了年龄与工作时间对收入的影响,笔者结合了工作时间和教育水平分析了他们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建立交互项来显示微分效应。具体地说,保持教育程度不变,分析了工作时间如何影响个人收入。在分析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人的编号为1,否则为0。结果显示,个人收入各因素系数为:工作实际(>40小时/周)系数为21 600.89;教育水平(大学)系数为31 723.52;大学×工作时间系数为23 698.74;常数系数为30 372.61。

预计收入=β0+β1工作时间+β2教育+β3交互项(教育×工作时间)

本科学历及以上且工作时间高于40小时/周:预计收入=β0+β1工作时间+β2教育+β3交互项(教育×工作时间)=107 395.76

本科学历及以上且工作时间等于小于40小时/周:预计收入=β0+β2教育=62 096.13

因此,尽管两个回归方程中的对象都有本科学历(教育=1),更长的工作时间意味着更高的收入。除此之外,工作时间长的人有更高的收入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工作了更长时间,还因为交互项前的系数为正。

test longhrswork college college_longhrswork

(1)longhrswork=0

(2)college=0

(3)college_longhrswork=0

F(3,42364)=2548.87

总而言之,工作时间高于每周40小时在统计上对于提高个人收入有显著地正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高学历与长时间工作相结合,个人收入会有更显著的提升。

(三)婚姻状态对收入的影响

婚姻不仅会影响人的情感状态,还会对收入与社会地位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在男性身上尤其突出,因此将婚姻状态列为影响个人收入的最重要的因素。将婚姻状态变量作为内衍变量,使用年龄作为工具,运用了工具变量的方法。具体来说,年龄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年龄和婚姻状态密切相关(往往当人们年龄增长时,婚姻状态也随之改变);第二,年龄与回归方程中的其他因素不相关。因此,年龄是预测婚姻状态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这种关系可以被写成:

预估婚姻状态=π0+π1年龄+vi,vi是误差项

通过预测婚姻状态,使用回归方程来分析婚姻状态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内衍变量是通过婚姻状态和年龄预测出来。此回归方程同样包括其他的外变量: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所处地区。如果已婚,婚姻状态被编为1,否则为0。结果显示个人收入在美国各地区与婚姻状况的相关影响系数为:婚姻系数为50 964.69;南部系数为-2 999.916;西部系数为:-3 247.854;性别(男性)15 588.76;教育水平(大学)系数为27 059.81;工作时间(>40小时/周)系数为27 750.87;中西部系数为-7 922.997;常数系数为1 769.368。

预计收入=β0+β1婚姻状态+β2性别+β3教育+β4工作时间+β5南部+β6西部+β7中西部

从回归方程中可以得到,考虑到将婚姻状态作为内衍变量,已婚人士每年相对于未婚人士收入高$50695。假设该分布为正态分布,z检测值是47.61并在3个标准偏差之外。该结果的置信度为99%,因此,得出已婚人士更有可能有更高的个人收入的结论。在运行了回归方程之后,为了检验婚姻状态变量是否真的为一个内衍变量进行了内衍变量测试,并得到了以下结果:

Test of endogeneity

H0:variables are endogenous

Robust score chi2(1)=1 393.46(p=0.0000)

Robust regression F(1,42359)=1 554.94(p=0.0000)

假设:婚姻状态是外生的。检验这一假设后得到的两个检验值(Durbin and Wu-Hausman)都有很小的p值,那么就有理由推翻虚假设并总结出婚姻状态是个内衍变量并和年龄密切相关。因此,统计分析显示已婚人士更有可能有更高的个人收入。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使用Stata14软件,对2015年美国个人收入的相关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地区,工作时间与婚姻状态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得到结论为:身处美国东北部更有可能有更高的收入,而处于中西部的收入会偏低;工作时间越长和已婚都能够提高个人收入。虽然该模型分析结论比较可靠,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模型中解释收入变化的因素,R-决定系数只有0.194(所有因素只能够解释19.4%的收入变化)。说明还有许多其他能够解释收入变化的因素没有被包括进来。例如,人们的工种,种族,能否参加工作训练,健康状况都可能解释收入变化。如果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分析数据,可以对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有更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Ram,Rati.Real and Nominal Interstate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Further Evidence[J].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2015,21.1:131-132.

个人收入证明 篇3

肉牛产业是新晃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了打好新晃黄牛金字招牌,保证肉牛产品质量,增加肉牛产品市场竞争力。新晃县工商局根据吴仪副总理在国家工商局报送的《关于运用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促进农民收入的意见的报告》作出的“运用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促进农民收入是个好办法”要秋“切实抓好落实”的重要批示精神 ,在新晃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使“新晃黄肉牛”成功获该县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怀化市第一张与动物有关的国家“地理标志”名片,成为继我省“湘绣”、“浏阳花炮”、“临武鸭”等之后一知名品牌,为新晃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促进作用。据新晃县扶贫办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加工肉牛8800吨,加工畜皮20万张,创产值7.0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8%。牵动农户925户,劳动力3.7万人,农民养牛7.52万头,出栏2.95万头,产值达1.5亿元,养殖户户均实现增收1700余元,全县301万人通过黄牛产业脱贫致富,占全县总脱贫人口的43.6%,全县绝对贫困人口较“九五”初期减少了7万人。

1 促进新晃黄肉牛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新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可养牛草山草坡119.9万亩和熟练的黄牛养殖技术加上熟练的肉牛加工技术,发展肉牛产业经济得天独厚。由于受“养猪为了过年,养牛为耕田”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一家一户养殖,不成规模。“新晃黄牛肉”获“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后,新晃县将肉牛产业开发项目列为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大力实施“十乡百村万户”优质肉牛基地建设,该县肉牛养殖由传统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由小农经济型向“公司+基地+农户”的转变。截止2008年底,全县建立十个基地乡镇养殖专业户50-80户,养牛规模1000头左右的养殖小区30个,养牛达18.63万头,人均0.6头,是全国人均的8倍,出栏7.01万头,是全国人均的10倍,实现肉牛产值1.02亿元。其中该县扶贫办和畜牧部门先后在 全县10个贫困村建立了能繁殖小区10个,饲养能繁殖母牛2945头,建立了育肥牛示范小区10个,发展10头以上规模肉牛育肥专业户580余户,省定扶贫村凉伞镇冲场村143户农民就有123户种草养牛,养牛8头以上的大户35户,2005年仅养牛一项就使该村贫困农民增加纯收入685元。牛肉加工上,该县通过引导佳信牛肉食品、老蔡牛肉食品等龙头企业对作坊式加工进行整合,形成了以佳信食品有限公司、老蔡食品有限公司为主的肉牛加工小区,并形成佳信食品冷鲜加工、老蔡肉牛休闲熟食品加工两大系列产品,全县生产干牛肉、麻辣香牛肉等2500吨,创产值1038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41%,比上年增加6.15%。今年该县又规划建设了兴隆镇柏树林肉牛食品加工工业小区,目前已经进入有技术实力的肉牛加工企业10余家。

2 拓宽了新晃肉牛产业市场销路,增加农民收入

“新晃黄牛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在WTO框架下享有驰名商标同等的法律待遇,并在国际获得重点保护的特殊商标,是发展新晃肉牛产业,促进其市场化的重要推进器,一方面它以商标为载体将新晃黄牛肉的来源、特征、质量介绍给消费者,为他们选购时提供一种识别和引导,产生信任感和选购欲望。另一方面促使新晃肉牛产业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注意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和创新品牌意识,使自己被市场所接受,得到消费者认可,保持市场竞争力,拓宽市场销路增加农民收入。截止2008年,全县肉牛加工企业已在长沙、武汉、郑州、广州、深圳、成都、北京、上海、杭州、海南、重庆、南京、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建立了销售网点,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固定的销售群。出口创汇2000亿美元。

3 进一步增强了品牌意识

“新晃黄肉牛”获地理标志产品使新晃肉牛产业各业主认识到品牌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是市场竞争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拥有知识品牌的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条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能力,从而激励企业争创品牌。2008年老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又成功注册了“老蔡牛肉”、“富桥牛肉”,申请了“夜郎文化”、“清真食品”的包装专利。“老蔡牛肉”系列产品通过省级知识品牌现场验收,多次荣获“湖南省国际农博会金奖”产品成功进入了上海、广东省等大都市市场,并出口东南亚、东欧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出口牛肉240吨,创汇800万美元。公司被评为“怀化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4进一步提高牛肉的附加值,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篇4

_________(身份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我单位员工,现担任_________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年收入__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含税后的工资、奖金、津贴、及其他收入)。本单位保证上述证明真实、有效。

(单位公章)

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完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势在必行 篇5

目前我国国税系统已推行了金税一期和二期工程, 金税三期工程正在拓展, 但国税与地税之间尚未联网, 税务部门的网站与银行、企业、证券、工商、海关、公安等相关部门的网站更未对接。因此, 对企业资金运作、财务收支和个人财产收入状况很难进行真正的监控,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 不只在于技术, 更重要的是没有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保障。不解决这一问题, 税收征管能力就很难上一个新台阶, 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国外对个人收入监控的基本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 普遍实行纳税人识别号码制度和纳税登记制度, 并通过相关法律加以保障。美国从1962年就开始实行纳税人识别号码与社会保障号合二为一的制度, 规定个人劳动补偿 (薪水、工资和酬金) 和收入 (红利和利息) 的每一个付款人必须从收款人那里获得该纳税人的社会保障号, 并在付款人要求用一笔费用或成本抵扣其收入前, 向国内收入局 (IRS) 报告。这样资金的流动就能够被追踪, 任何资金的收入能够被确认且所得税负债责任 (以及估计税收的预扣) 能够被确定。与美国相似, 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许多西方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

印度强制执行个人永久纳税人识别号码制度, 规定凡纳税人必须向税务机关申请一个个人账号作为纳税人识别号码。这个账号将伴随纳税人一生, 有助于印度政府监控个人财务往来资讯, 使纳税人的各项收入无以遁形, 一目了然。我国香港地区以居民身份证号作为纳税人识别号码。

第二, 普遍实行源泉预扣税制度或支付方强制性预扣税制度。美国实行支付方强制性预扣税制度, 该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由付款人在源头预扣预计的税款, 付款人有动机这样做, 因为它是确认支付款为成本或费用的条件, 这可用于减少其利润或收入;否则, 成本或费用将不被接受, 付款人的利润和收入将更高, 导致付款人自己承担较高的税收。

日本税法规定, 凡工资、薪金、利息、股息以及所得税法特别规定的其他所得, 都必须由支付者在支付上述所得时源泉预扣所得税, 并在预扣月份次月的10天内向政府缴纳税款。

澳大利亚除了对工薪实行源泉预扣税制度外, 还在1983年实行了指定支付制度, 规定建筑、珠宝加工、木工、技术服务、汽车修理、清洁等通常使用现金支付的行业在支付劳务和服务款项时按20%的税率进行源泉预扣。

第三, 普遍实行现金交易报告制度, 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 最大限度地控制现金交易。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和澳门地区均建立有覆盖社会各个行业的广泛的现金交易报告制度, 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必须承担向政府有关部门 (比如反洗钱情报部门) 进行现金交易报告的义务。各国规定银行进行现金交易报告的资金下限, 美国是1万美元, 加拿大是1万加元, 澳大利亚是1万澳元。另外, 美国、加拿大等国还规定了客户对国税局的现金交易报告制度, 美、加的《银行保密法案》规定, 客户进行任何超过1万元的现金交易, 都要填写一份现金交易报告 (CTR) , 然后在15日内交入国税局;若客户于同一日内, 在不同的分行做现金交易超过1万元, 也要报告。因此, 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90%左右实行非现金结算 (即转账结算) , 只有10%左右实行现金结算。

第四, 普遍注重与银行、海关、雇主等第三方信息库的联网, 以最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信息。在很多经济发达国家, 税务机关为获取纳税人必要的纳税信息, 实现了与企业、海关、银行、商店等各种涉及纳税人收入、支出、消费、储蓄、汇兑行为的单位的纳税人信息库联网, 以最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的信息。例如, 美国国内收入局装有一套“货币-银行-企业”的检查系统, 它的数据库里储存着来自银行、企业和货币使用者的流动信息, 每当有数额超过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交易时, 税务局就能及时发现。发达国家在税收信息共享方面取得的成功是与健全的法律规定分不开的。例如, 许多国家在法律上设定了第三方的信息提供义务, 在所有OECD国家中, 雇主都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说明其对雇员进行工薪支付的数额, 多数OECD国家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向特定纳税人进行利息支付的信息。

另外,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税收信息库共享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印度全国500多家税务机关已全部联网, 该网络还和银行、重要消费场所、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联网, 税务人员有权调阅这些机构的账目, 从而掌握纳税人的信息。

多管齐下加强对个人收入监控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纳税人永久单一税号, 并与支付方强制性预扣税款制度相结合, 可以将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的永久纳税号码。个人在取得工资、薪金和红利、利息等收入时, 付款人必须从收款人那里获得其身份证号码, 并为收款人预扣税款, 因为不这样做, 这笔支付款项就不会被税务局认可, 从而不能作为成本或费用在收入中扣除。个人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及财产等方面的信息都应归入到本人的身份证号中。

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 加强现金管理。现金交易是税收流失的重要途径。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普遍实行现金交易报告制度, 广泛推广使用信用卡, 大额支付活动必须通过银行进行非现金结算 (即转账结算) 。应力求把现金结算缩小到最小范围, 严格控制现金交易。

普遍实行联网制度。建立税务网络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商店、工商、房管、证券、海关、公安等网络的对接。这是最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信息的关键,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人收入来源不透明的问题。

收入和教育的差异影响个人捐赠 篇6

由社区咨询服务公司出资对1万多户人家进行的题为《了解捐赠人动机》的报告显示:18%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捐赠的主要原因是满足他人吃、穿、住等基本需求;也有17%的捐赠人表示,他们的最大愿望是“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美国,尽管各个地区的人们捐赠动机不尽相同,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特定地区来说,个人捐赠动机的不同取决于收入和所受教育的不同,而非潜在价值观的差异。例如,收入在5万美元以内的捐赠者,其捐赠动机在于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帮助穷人自助;收入在5万到10万美元之间的捐赠者,他们捐赠的动机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收入在10万及10万美元以上的捐赠者秉承“收入多者应帮助收入少者”的理念,他们的愿望是“将自己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财务预算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军训心得体会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