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比率

2024-05-28

流动比率(精选8篇)

流动比率 篇1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

流动比率表示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越小。 但是,该指标过高则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

什么是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也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或真实比率(Real Ratio),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一般说来,这两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速动比率应在1: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速动比率1:1,表示现金等具有即时变现能力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等,可以随时偿付全部流动负债。当然,不同行业经营情况不同,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正常标准会有所不同。应当说明的是,这两个比率并非越高越好。流动比率过高,即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太多,可能是存货积压,也可能是持有现金太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速动比率过高,即速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太多,说明现金持有太多。企业的存货积压,说明企业经营不善,存货可能存在问题;现金持有太多,说明企业不善理财,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Current Ratio = frac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

从该指标的计算可见: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不过,由于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业零售企业所需的流动资产,往往要高于制造企业,因为前者需要在存货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另外,企业的经营和理财方式也影响流动比率。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维持在2:1左右,因而也称之为2与1比率。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企业有较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的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等,资金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获利能力。有时,尽管企业现金流量出现红字,但是企业可能仍然拥有一个较高的流动比率。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流动比率法对现金收、付的时间不作考虑。例如,一个公司今天没有一张应付账单,但是明天却有一大叠应付账单,同时它还拥有大量存货(部分流动资产),这些存货要经过长期才能售出,这个公司表现出来很好的流动比率,但事实上它的资产流动性却并不强。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认识因其未能从理论上证明,还不能成为一个统一标准。

运用流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流动比率高,一般认为偿债保证程度较强,但并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偿债,因为流动资产除了货币资金以外,还有存货、应收帐款、待摊费用等项目,有可能出现虽说流动比率高,但真正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的现象,所以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

流动比率 篇2

企业是股东、债权人、管理者、职工、供货商、购货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部分契约关系人常常通过某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改变会计数据、扭曲财务指标。在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流动比率具有形式直观、内容简单的优点,便于投资者迅速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大致判断,因而成为当前最受重视的财务分析指标之一。不过简单易用的外在形式往往掩盖了企业复杂的真实经营状况,导致流动比率不真实,即失实。为对流动比率指标有一个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本文就企业流动比率失实的主要成因、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流动比率的含义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流动性方面最常用的比率之一,说明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流动资产高于流动负债,表示企业有偿付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的偿付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安全度越高,该指标应达到2:1以上。但是比率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例如,近几年,美国几大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水平存在着显著区别。另外,不同企业特殊的微观经营环境也使得流动比率的横向比较存在较大限制,而且不同经营特点对资产流动性要求不同,因此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特点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失实的主要成因

(一)各契约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实质是相关利益主体“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由于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契约的不完备性,部分契约关系人便有动机和机会通过某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进行利润操纵,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计算流动比率的数据被扭曲。尤为突出的是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会计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代理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代理人便有动机改变会计数据信息,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因此,存在通过某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粉饰企业财务指标的可能,这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也将扭曲计算流动比率的数据。

(三)报表中无法反映的因素

流动比率是通过流动资产规模与流动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来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判断企业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而实际上,由于计算流动比率指标值的全部数据来自于会计报表,有一些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没有在报表的数据反映出来,导致流动比率的失实。

(四)会计业务处理的估计性

部分会计业务处理中,如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等带有一定的估计性,从而也将导致流动比率的失实。

(五)比率认识的误区

流动比率和流动资产比率容易混淆,导致比率计算错误。流动资产比率是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率,而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三、失实的主要表现

(一)流动资产不实

1. 货币资金挂账。

如现金的“白条抵库”,在会计年度末对付款业务滞后处理等导致货币资金不实。

2. 交易性金融资产挂账。

为提高流动比率,对投资不按会计准则分类确认计量,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或者将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导致流动资产数额虚增或虚减。

3. 应收账款虚拟挂账。

会计期末应对应收账款采用适当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予以转销,但企业却对应收账款不计提或少计提准备。甚至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虚列应收账款,分析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要警惕高账龄应收账款。

4. 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等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

这两类资产项目称之为不良资产。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以及未按规定计提跌价准备、少结转成本、未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未结转“商品进销差价”、变换存货的计价方法等使比率计算失实。

5. 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挂账之嫌。

可能隐含的有企业违规行为,如非法拆借资金、抽逃注册资金等等,造成比率计算失实。

(二)流动负债的几个特殊项目

1. 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在报表中为负值,本质上是一项潜亏,掩盖了债务危机,使流动负债减少,比率计算失实。

2. 一年内即将到期的长期负债,负债由长变短,在报表中的填列不实也将使比率失实。

3. 其他负债项目的影响。真正构成企业现实偿债压力和风险的是契约性债务(包括当期必须偿付的应付票据、银行借款本息、股利和其他外部契约性债务),而流动比率对难以准确研判的企业短期债务风险并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加以描述。

(三)表外业务影响

1.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银行已同意、企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提高支付能力。这一数据不在报表中反映,必要时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2. 准备变现的长期资产。

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可能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为现金。企业出售长期资产,一般情况下都需经过慎重考虑,企业应根据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正确决定出售长期资产的问题。

3. 良好的企业信誉。

如果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贯很好,有良好的声誉,在短期偿债方面出现困难时,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办法解决资金的短缺,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这个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当时的筹资环境。

4. 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有可能发生的债务,对这些不符合预计负债要求的或有负债并不作为负债登记入账,也不在报表中反映。这些或有负债一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将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

5. 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

以流动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这种担保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偿债负担。

(四)人为粉饰

如企业可以在本期末还债,下期初再举债的方式调低期末流动负债余额,或举借长期借款增加流动资产等方式达到调整流动比率,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分析时应注意联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及原因,作出真实判断;又如对以赊购方式购买的货物,故意把计划年前需购进货物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年终加速进货,将计划下年初购进的货物提前至年内购进等等,这些业务都会人为地影响流动比率。

四、建议

(一)检验流动资产质量,看到资产的形成过程,谨防资产虚拟挂账

如会计报表使用者应考虑应收账款的发生额、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比例和应收账款账龄,运用较科学的账龄分析法,看到资产的形成过程,检验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

(二)剔除流动负债的特殊项目掩盖债务危机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分析增加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表外因素的影响

(三)“量”和“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在分析中将比率计算的“量”和企业流动项目的“质”结合起来分析评价,综合权衡看到比率缺陷和不足。

流动比率 篇3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  流动性覆盖比率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是资产融资以及在债务到期日偿付的能力”。传统的一些指标如存贷比等已不能准确的反应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巴Ⅲ中的流动性覆盖比率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我国银行流动性的问题。

二、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分析

(一)流动性覆盖比率

流动性覆盖比率(Liquid Covered Ratio)是根据“偿债能力比率”对流动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去主要目的是给予银行在压力环境下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来满足其未来30天的需求。

其公式为:

》100%

其中:分子stock of HQLA(high quality liquid assets)为“高质量流动资产储备”;分母:“能够维持30天的净现金流出”,同时,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现金流入。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这个比率≥100%,意味着高质量资产(能够快速并且没有损失地变现)能够满足银行在压力环境下30天内净现金的流出。这个比率规定银行要保存一定的高流动性资产,以免在危机时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出现危机。

高质量资产的具体分析如下:

高质量资产的特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描述:

第一,低信用风险和低市场风险:通常标的资产风险越低,流动性越好。

第二,标的资产定价唯一且确定:能够很容易进行定价的资产通常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因此,那些定价很复杂的资产和结构化的产品将不会被算入高质量资产。

第三,与风险较大资产的相关性很小。

第四,在公开交易所上市的资产:在交易所上市资产的透明程度比非交易所的要高。

根据以上特征,委员会将流动资产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LEVEL 1资产,包括:现金、留存收益、银行储备、零风险加权的市场债券、以及一些国家和中央银行发行的零风险加权债券。在高质量流动资产的比例中,对于LEVEL1资产,是没有限制的。

第二,LEVEL 2资产,LEVEL 2相比LEVEL 1,其流动性较差,并且在高质量流动资产的比例中最多只能占有40%的比例,意味着LEVEL1资产至少占有60%。

第三,LEVEL 2资产包括LEVEL 2A与LEVEL 2B,LEVEL 2A资产例如,一些国家的政府债券、担保债券与公司债券等。LEVEL 2B是流动性更差的资产,包括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和房地产抵押债券等。而LEVEL 2B在高质量流动资产比例中不得超过15%,而在LEVEL 2资产比例中也不得超过40%。

净现金流出的具体分析如下:

净现金流出是指在压力环境下总预期的现金流出减去总预期的现金流入,其公式表述为:

未来30天的净现金流出=总预期的现金流出—min(总预期的现金流入,75%总预期的现金流出)

其中巴塞尔委员会对现金流出做出了规定,其必须包括:

第一,金额较小的提款,例如个人储户的提款;

第二,大规模的提款,例如企业、政府或挤兑等;

第三,有关金融衍生品的支付;

第四,由于降级等而造成的流出。

根据这些可以计算出其净现金流出,但是需要一些注意的事项:

第一,银行不允许将一项资产在分子与分母中同时使用,例如一项资产算进高质量流动资产(分子)中,同时又计入到现金流出(分母)中。

第二,在运用以上公式的时候对现金的流入是取Min的。

对Min(总预期的现金流入,75%的总预期的现金流出)进行分析,其含义为在总预期的现金流入与75%的总预期的现金流出中选取最小值。因为,对于巴塞尔委员会来说,流动性覆盖比率越大越好,因此分母越小越好。而净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出减去总现金流入,通过以上的要求的可以看出,委员会对总现金流出有特别的规定。因此通过人为的操作可以增大总现金流入,若使其等于总现金流出,此时流动性覆盖比率就会无限大,因此,必须要对总现金流入设置上限。

三、流动性覆盖比率存在的问题

(一)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

严苛的标准会鼓励一些银行改变其业务结构,使得银行集中持有某一类资产或相关资产,来规避监管,如影子银行等。这些都会加重系统性流动风险。巴曙松等(2011)认为新的流动性监管要求会就要求银行需要增加持有高质量资产,降低其风险资产规模,从而会降低其盈利能力。

(二)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银行也更倾向于持有更多的主权债券来满足流动性覆盖比率要求。而为了满足长期净稳定资金比率,零售存款将变得非常重要,一方面各银行愿付出更多的利息成本来获得这些存款,另一方面银行会更加不愿贷款,这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三)一些处理规则对我国银行业有失公平

例如,流动性覆盖率的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中不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这会增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因为政府政策担保的存在使得政策性金融机构违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且政策性金融债券所占比重较大,从而会高估实际的风险。

四、总结

本文从巴塞尔Ⅲ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出发,重点分析了巴塞尔Ⅲ中流动性覆盖率。通过对流动性覆盖比率指标的定义和测算方法的分析,明确了这个指标的内涵和意义。中国银监会也推行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要求施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并要求商业银行自2012年起按季度进行试报送。

但是,国际上对于流动性覆盖率的测算要求和折算系数具体内容的设定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因此,我国监管机构进行流动性监管时,应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对指标适当调整,对不清楚的内容要准确的界定,不能完全照搬,进而提高监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Basel III:The 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and liquidity risk monitoring tools,January 2013.http://www.bis.org/publ/bcbs238.htm.

[2]Basel III:The net stable funding ratio2014.www.bis.org/publ/bcbs238.

[3]巴曙松.巴塞尔III代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大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12(1)第003版.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框架 篇4

财务报表是一个完整的报告体系,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汇总了公司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汇总了公司在某段时期的收入和费用。管理层为了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助的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财务比率。

一、财务比率的类型

财务比率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习惯上称为损益表比率;第三种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个“存量”项目加以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存量”项目作为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变量在一定时期的流量变化情况,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余额的平均值作为某个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属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都需要采用“存量”项目的平均值。

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偿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比率。清偿能力比率是对短期债务与可得到的用于偿还这些债务的短期流动资金来源进行的比较。

(1)流动比率。显示公司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偿能力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适宜。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公司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获利能力。

(2)酸性测试比率,也称速动比率。表示公司用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酸性测试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财务杠杆比率。反映公司通过债务筹资的比率。

(1)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负债资金与所有者提供的权益资金的相对关系,以及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表示,股东每提供一元钱债权人愿意提供的借款额。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2)资产负债率。反映债务融资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低。

(3)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反映长期负债对于资本结构(长期融资)的相对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所有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和。

3.保障比率。是将公司财务费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联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费用。折旧和摊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以前发生的支出的调整,实际上仍然属于本年的现金流量,也可以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因此,笔者认为,采用ebitda比采用ebit更为精确。

4.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资产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公司收账的业绩,说明应收账款年度内变现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年销售净额÷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收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销金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两个比率与公司的信用政策环境有密切联系。应收账款周转越快,销售实现距离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就越短,但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过短的平均收现期可能意味着过于严厉的信用政策。账面上应收账款余额很低,却可能使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3)应付账款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年赊购金额÷应付账款。

(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或=(应付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购金额。

(5)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6)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存货周转率,或=(存货×一年中的天数)÷销售成本。存货周转越快,表明存货越具有流动性。但过快的周转速度可能是存货占用水平过低或存货频繁发生缺货的信号。

(7)营业周期。是从外购承担付款义务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的这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长短是决定公司流动资产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较短的营业周期表明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有效管理。

(8)现金周期。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周期=营业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析现金周期必须注意,该指标既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又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并且人们可能忽略对这两种决策的错误管理。例如不及时付款,损失了公司信用,却能直接缩短现金周期。

(9)总资产周转率。表示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总资产。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销售毛利与销售净额的比率。销售毛利是指销售净额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销售净额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折让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商品流通企业商品的销售成本为商品的进价成本,而在制造业则为产品的生产或制造成本。当毛利扣除经营期间费用后即为经营利润。可见,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对公司利润实现是相当重要的。

(2)销售利润率。是利润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示,公司每销售一元钱产品所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运用该比率进行分析时,利润额习惯上使用利润总额,但由于利润总额不仅包括销售利润,而且包括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计算口径的差异。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狭义的销售利润,这样得到的实际上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它是衡量一个公司能否持续获得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管理层决策更有价值。

(3)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公司综合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税后净利÷资产总额=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财务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 篇5

财务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第一文库网(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1.流动比率

(1)流动比率的计算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2)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是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结果;也可能反映企业拥有过多的现金,说明企业资金利用不充分,有可能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另外,企业所处行业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也不同;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方式也会影响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1)速动比率的计算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即: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

(2)速动比率的评价标准

一般而言,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各企业的速动比率应该根据行业特征和其他因素加以评价,同时还应注意对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这一因素的分析。

3.现金比率

(1)现金比率的计算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注意这里的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现金比率的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4.资产负债率

(1)资产负债率的计算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即: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2)资产负债率的评价

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弱;反之则反。

企业资产负债率若大于100%,说明企业资不抵债,债权人的本金可能都不能收回。

5.有形资产负债率

有形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即: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净值)×100%

该指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偿债能力。

注意:在资产总额中如果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的金额较大,在计算该指标时也应从资产总额中扣除。

6.产权比率

(1)产权比率的计算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即: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2)产权比率的评价

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7.已获利息倍数

(1)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

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即: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注意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2)已获利息倍数的评价

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该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指标越小,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

(二)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计算及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用来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注意: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个正指标,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及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用来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一个反指标,周转天数越少,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周转天数越多,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

(1)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及评价

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2)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及评价

存货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天数越少,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天数越多,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三)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

1.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即:

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强;指标越低,说明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弱。

影响销售净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等。

2.资产净利润率

资产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即: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资产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资产净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弱。资产净利润率与净利润成正比,与资产平均总额成反比。

3.实收资本利润率

实收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即:

实收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实收资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实收资本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弱。

影响实收资本利润率的因素除了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外,企业负债的规模也对它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实收资本利润率上升。

4.净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也称为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等,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即:

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该指标反映所有者全部投资的获利能力,也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净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强;净资产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

影响净资产利润率的因素除了企业的获利水平和所有者权益大小以外,企业负债的多少也影响它的高低,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利润率上升。

5.基本获利率

基本获利率也称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即:基本获利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总体的获利能力。

6每股盈余

每股盈余也称每股收益,是企业净利润总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即:

每股盈余=净利润总额÷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是反映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最常用的指标。每股盈余越多,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投资者的回报越多;每股盈余越少,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弱。

影响每股盈余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的获利水平;二是企业的股票数量。

7.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股份制企业普通股股利总额和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即:每股股利=发放的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是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每股股利越多,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多,企业股票价格越高;每股股利越少,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少,企业股票价格越低。

影响每股股利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每股盈余;二是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8.市盈率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余的比率,即: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余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的原因 篇6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其病因尚未有效明了。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血管因素等有关,是由于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加,进面影响到血小板的生成,同时加速了血小板的破坏,从而造成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减少。

继发性者,则有明确病因,例如,接触苯、铅、砷、金制剂及X线、放射性核素,或使用某些抗肿、抗癫痫药物、噻嗪类利尿药等。治疗主要是用激 素,严重者可以考虑作脾切除。另外还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达那唑、输注血小板、血浆置换、促血小板生成药以及中医中药。

关于财务生死比率的探讨 篇7

一、财务比率的概念及意义

数字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财务的比率分析就是延续这样的思想, 比率分析就是将一个数字与另一个数字相比而得出一个比率, 并且评价这个比率是否反映出公司的弱点或实力。财务比率分析一是纵向的期间比较, 以此确定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是否取得了改善或是更加恶化 (趋势分析) ;二是比较财务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 以此确定哪一个部门或哪一项工作表现更出色 (结构分析) ;三是横向的行业比较, 以此确定公司的表现是否优于竞争者, 最终为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正确定位。

IBM的最新广告利用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说明实时响应能力:当地震波到达时, 地动仪内部的一根立柱就会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 该方向的龙嘴随之张开, 吐出一个小铜球, 掉到下方的蛤蟆口中, 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财务比率起的也是类似的作用。

二、关于企业生死的财务比率解读

财务比率可以有很多种, 一般常用的也有十几种。实际上如果你愿意, 你可以做任意的比率计算, 只要你能明白比较的意义。比如:把损益表里的所有数字除以销售收入, 可以看出每卖出100元的产品或提供100元的服务时, 成本是多少钱, 各种费用是多少钱, 最终能盈利多少钱, 这样可以很快发现利润被哪种费用消耗掉了。

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数字除以总资产, 可以看出资产的分布情况;除以销售收入可以看出每卖出100元的产品和提供100元的服务时, 多少资产 (如存货) 被占用了, 或者多少借款被占用了。财富500强的美国公司通常用的四种财务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 (流动比率、负债权益比、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笔者的观点是:任何单一的财务比率不足以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 只有构建一个指标体系, 分析其风险影响程度, 才能揭示企业的生存危机。

第一个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国资委对央企这一指标的监管要求是:超过70%是重点关注对象, 超过85%的是重点监控对象, 同时也是对央企高管的主要绩效考核指标。说其是生死比率是因为其直接揭示了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资不抵债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率大于100%, 就应该申报破产。财富500强的美国公司最常用的四种财务比率, 排除了该指标, 而更关注流动比率, 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也就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也许是因为赔老本的企业很少的缘故。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是指企业短期的可变现的权利和义务, 流动比率反映的是资产的流动性, 就是俗话说的量入为出。企业要有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一般应该是流动负债的1.5倍至2倍。在流动资产中, 去掉变现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存货外, 剩下的如现金和应收账款, 一般应该大于流动负债, 否则日常的现金流就会出现问题。这种测试方法也叫酸性测试, 好像企业的PH值试纸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 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 流动比率也一般更低。所以, 完全可以用流动比率来代替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但事实上有多数企业出现负资产, 仍未破产。除了体制的原因外, 主要是有现金流, 特别是对哪些轻资产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技术服务企业。可见, 短期的负资产不能致企业于死命。

第二个指标是负债权益比, 指全部负债占股东权益的比率。股东权益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股东的资本投资, 二是企业盈利, 借债本身并不能增加股东权益。负债权益比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结构, 显示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 所以也叫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如同它山之石, 借用好了可以攻玉, 借用不好容易砸自己的脚。负债权益比是一个敏感的指数, 太高了不好, 资本风险太大;太低了也不好, 显得资本运营能力差。在美国市场, 负债权益比一般是1:1, 在日本市场是2:1。在我国根据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超过70%重点关注的监管要求推算为2.8:1。长期贷款时, 银行看重的就是负债权益比, 长期负债如果超过净资产的一半, 银行会怀疑企业还贷的能力。德隆投资公司的资金链条之所以突然断裂,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负债权益比太高, 银行不敢再向其融资了。这个指标之所以是生死比率依赖两个原因:一是企业实现的收入规模, 二是企业的收入利润率是否高于同期贷款利率。所以这个指标只有与利润率、收入负债率综合考虑才能揭示企业风险程度。

第三个指标是利润率, 包括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毛利润率指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毛利润率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获利空间的大小。净利润率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利润率是损益表的重要指数。但是, 毛利润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净利润高, 管理成本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把当期银行贷款利率 (最新短期贷款年利率为5.4%, 中长期贷款年利率为5.31%) 作为机会成本考虑, 企业的净利润 (息税前利润) 率应该不低于6%。利润率反映企业的亏盈状况, 但亏损并不能致企业于死地, 只有持续的亏损导致资不抵债, 导致现金流断裂的那一天, 才会破产。而且利润作为高管层主要的业绩指标, 常常被操控, 多数企业的利润是做出来的, 不是算出来的。所以, 利润率还算不上高风险指标。

第四个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也叫权益报酬率 (ROE) , 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 它衡量公司股东的每一块钱的盈利, 所谓一本万利指的就是10000:1的净资产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 衡量一个项目或金融产品是否值得投资, 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1 5%是很多投资者的底线。紧抱价值投资原则不放的沃伦·巴菲特最看重的财务比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他所管理的资产公司平均年收益率都在30%以上。

净资产收益率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 揭示经营与投资的关系。杜邦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唐纳森·布郎发现, 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广义财务杠杆) 正相关。

通过提高销售利润率, 加快资产周转以及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可以改善净资产收益率。从而发明了杜邦分析法。利润率低必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低, 但如果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高的话, 也可实现预期的权益报酬。

第五个指标是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涉及的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要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一般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4.5次, 平均80天周转一次 (西方是15天) ;存货周转率是6次, 平均60天周转一次;固定资产周转率是4次, 平均90天周转一次;总资产周转率是3次, 平均120天周转一次。

第六个指标是收入负债率,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叫GDP负债率, 是一国的外债余额与经济总规模 (GNP或GDP) 的比率, 用于测度一国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 或一国外债的整体风险。国际公认的标准是负债率应该控制在20%以下, 即20%是所谓的“警戒线水平” (郎咸平教授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对此的观点是60%) 。笔者的观点是40%, 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远远小于利润表上的账面收入。研究人员发现, 在一般的传统企业中, 由于应收账款和库存的影响, 现金的增长往往只是销售增长的平方根, 比如销售增长1倍, 现金只增长41%, 这与计算经济库存量的原理一样。

迪拜危机是因为迪拜达到了103%, 希腊危机是因为希腊2009年达到了99%, 美国2009年已达到了90%, 当美国达到150%时, 宋鸿斌先生在《货币战争》断言:美元破产, 2024年世界将出现新的统一货币。“黄金的重新货币化, 将使中国改革30年积累的2万亿美元的财富遭到彻底地洗劫, 相当于中国13亿老白姓为西方白干了30年。”考虑到企业创造的产值, 只有收入实现后才能转化为货币和债权, 所以用收入负债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生死更准确。它直接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联系起来, 揭示了负债占收入的比重。这就是许多企业虽然负资产但仍未破产的原因之一。这也是重要的生死比率。

第七个指标是现金转换周期 (Cash Conversion Cycle, 简称CCC) 。

CCC=应收账款回收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

该指标用来衡量现金的周转速度。商业活动中有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的资金流动循环:现金购买库存-库存产生销量-销售带来应收款-应收款必然转化为现金, 如图1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速度。理论上说, C C C的天数是零最好, 这样就不需要用自己的钱, 至少是流动资金就可以赚钱了。如果速度太快, 该指标是负数, 戴尔电脑公司的财报公布的CCC是负数, 因为它的库存时间为零, 而应付款的时间远远长于应收款的时间。它的现金周转快到可以从中盈利的程度。它不用向外融资, 它可以借钱给别人, 或者做短期投资, 用钱赚钱。

国内一些零售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并不是靠销售商品, 而是靠赚取负利率, 一些大卖场普遍以90天为借款期限, 如果3个月的销售款不用还, 一天销售10万的话, 90天就有900万, 大卖场手中就一直有大额现金在流动, 而且销售额越大资金额也越大, 但把这部分的钱存在银行, 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存款利息。如果速度太慢, 就无法减少资产以获取现金来偿还债务, 只有通过外部融资, 而代价就是融资成本。如果放弃外部融资, 结果就是现金流断裂, 导致企业破产。该指标揭示了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减少应收款的时间, 加快库存的周转期, 延长应付款的时间, 这样可以在收入和费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提高变现能力, 用钱来赚钱。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一个实物的正反面, 实际上平均存货周转天数60天, 也就成了CCC的健康指标, 也是企业必需的流资规模。

由于比率有时也会被操纵。一些国有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 争取早日上市, 会采用一些人为的方法, 比如大量增加贷款投放来做大不良贷款率的分母, 或者通过借新还旧的办法缩小不良贷款率的分子。如果单纯使用一种比率, 常常会被误导。好在财务报告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 要想操纵所有的比率几乎不可能。所以, 以上涉及到大小共1 1个指标共同构成了财务生死比率指标体系, 用流动比率代替资产负债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转周转率是一个实物的正反面, 看成一个指标 (第八个指标) 。存货周转率是第九个指标。以这九个指标建立起来的财务生死比率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健康指数。

三、财务生死比率的健康指标和风险影响程度

如何衡量和评价一个企业的健康状况和风险程度, 就是对这九个财务比率指标的综合应用, 如图2和表1所示。在企业经营实践中, 当一个企业开始走下坡路, 经营状况逐步恶化时, 可测试这九个比率超过警戒指标的可能性和揭示的风险程度评估企业的风险高低。揭示高风险的财务比率有三个:收入负债率、权益回报率、现金周转速度;中度风险财务比率有三个:流动比率、负债权益率、利润率;低风险财务比率主要是计算高风险比率用到的附属指标: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当一个企业流动比率小于2, 表明这个企业的日常现金流已有问题;加之财务杠杆超过2.8倍, 则表明债务危机出现;一旦收入负债率超过40%, 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现金流断流、企业休克的情况。

当一个企业利润率下降, 但仍有盈利, 则可以加速资产流动和提高财务杠杆, 实现薄利多销, 以保证股东权益报酬。企业仍然可以持续经营。但这样会推动收入负债率的提高, 一旦收入负债率超过40%, 则企业就到了破产的边缘。

当一个企业出现亏损, 利润率负增长, 而流动比率大于2, 财务杠杆小于2.8, 则可缩短现金转换周期, 渡过难关。

当一个企业出现亏损, 利润率负增长, 而流动比例小于2, 财务杠杆大于2.8倍, 则只能加速企业的破产。这个时候恐怕只能考虑清产方案了。

摘要:财务比率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本文解读了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 分析了当比率超过警戒指标时相应的风险程度, 认为任何单一的财务比率不足以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 只有构建指标体系, 分析其风险影响程度, 才能揭示企业的生存危机。

用夏普比率评价挑选优秀基金 篇8

选择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担的风险越小越好;选择风险水平相同的基金,收益率越高越好。在比较结果中,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首先我们来了解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也叫夏普指数。它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夏普根据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发展出来,用来衡量金融资产的绩效表现的一个指标。

夏普比率的思想实际上非常朴素,简单来说,就是在获得同样的收益情况下,投资者承受风险的情况。打个比方,如果同时出发,乘坐地铁或者开车上班,所耗费时间一样,为保证上班时间,在不考虑成本和舒适度的情况下,你愿意坐地铁还是自己开车?一般人都会选择地铁,因为乘坐地铁可避免随时发生的交通堵塞,而交通堵塞的发生概率要大于地铁故障率。投资也是这样,比如两只同类基金的同期业绩表现相近,累计净值增长率都是50%,而一只基金表现大起大落,另外一只稳步攀升、波动较小。理性的投资者会选择后者来规避波动的风险。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是,选择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担的风险越小越好;选择风险水平相同的基金,收益率越高越好。在比较结果中,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2009年以来,股指大幅上升。选择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评价体系中标准股票型基金的前10名,今年以来截至7月13日,净值增长率第一名为91.55%,第十名为73.25%,平均为79.56%,这称得上是基金收获的“第一梯队”了。那么,在平均80%左右的收益率中,通过计算同期夏普比率结果是,夏普比率最高的为0.676,最低的是0.494,平均为0.571,这意味着在大致相同的收益率下,每只基金同期波动性(风险)大不相同。净值增长率名列第二的华夏复兴股票基金表现得相对适中,其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85%,而夏普比率为0.639,换句话说,就是业绩表现超过第一梯队的平均水平,而风险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业绩稳定而优秀。

换一个角度,如果投资风险水平较低,怎么看基金的表现呢?今年以来截至7月13日,将340只股票方向基金(包括各类股票型、指数型、偏股型、平衡型基金)都囊括在内,夏普比率超过0.60的基金有20个,净值增长率平均为41.37%,华夏基金旗下有6只,占近三分之一,有华夏策略、华夏复兴、华夏回报、华夏回报2号、中信经典配置和中信红利精选。这6只基金平均收益率37.18%(Wind数据)。数据表明,华夏基金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出整体优秀的状态,是值得长期信赖的公司。

上一篇:春怨,春怨殷尧藩,春怨的意思,春怨赏析下一篇:培训总结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