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2024-05-23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精选12篇)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篇1

见面的时候,我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她们并没有给予我回应,而是自顾自的玩耍;

聊天的时候,她们对我的态度缺少对待老师般的敬畏,而是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保姆;

辅导作业的时候,当小朋友把作业写好了等待我检查的时候,我让她递给我,她漫不经心地坐在椅子上,身子歪歪斜斜地一只手递给我,在我没有及时接过来的时候,对着我的脸就扔了过来……

还记得第一被扔作业本的情形,当时的我有点愠怒,但是隐忍着没有发作,问她们:你们平时给别人递东西就是这么递的吗?”看到我发问,两个孩子还颇为得意地一笑,语气里对于这种行为满满的自豪:“对啊,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嘻嘻嘻!”

我心想,可能孩子还小,没有人告诉过她们不应该这么做,于是耐心地说:“那姐姐今天就告诉你们哦,把东西这样扔给别人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一来,你扔的是你的作业,这样随意地扔,作业本可能会散架,也可能会掉在地上弄脏,这是不爱护学习用品、不尊重自己劳动成果的表现,是不对的;二来,如果是你的老师或者同学,这样把书或者本子扔给你,你的脸被扔过来的东西砸到、砸痛,你会觉得开心吗?如果你们自己不想别人这样对你们,以后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好吗?”

两个孩子听完我的“谆谆教诲”,并没有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痛改前非”,而是左耳进右耳出,一如既往地那样做,这也成为我最无可奈何的地方。其实,我深知自己不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家教老师,但我也深知再完美、耐心的家教,最终能给予孩子的也只是学习上的辅助和品行上的建议,而真正能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敦促孩子注重每一个细节、身体力行地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只有父母。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篇2

我们既要赢得起跑的胜利, 更要赢得一生长跑的胜利。在家庭教育语境中, “赢在起跑线上”是将人的一生比喻为长跑, 孩子的教育比喻为起跑线。起跑线上的起跑是长跑的一部分, 赢得起跑, 对赢得全程长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赢得起跑关键是选对起跑线, 如果在错误的起跑线上起跑, 跑得越快, 距离长跑的胜利就越远。就人的一生这项长跑来讲, 起跑线并非机构教育, 而是家庭教育。赢得家庭教育才是真正选对了孩子教育的起跑线。

在时下的家庭教育中, 由于有些家长人生观、价值观偏差, 在孩子培养的重点和方向上出现了误区, 主要表现为:第一, 将机构教育当成起跑线。就人生这项长跑来讲, 起跑线在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婴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其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一年一个样, 生活、与人交往等方面的习惯也开始养成。这个时期孩子所处的环境中, 动态的是家庭成员及孩子的护理人员, 主要是孩子父母。家庭给孩子的教育, 对其身体、智力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奠基作用。就一定意义来讲,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这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因此, 一个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个好家长胜过一个好教师。家长把孩子教育的起跑线定义为机构教育, 是忽视了家庭教育。

第二, 不顾孩子条件, 随流跟风择校。好的学校教育, 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重要的, 但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 适合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适合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时下, 很多家长出于赢在起跑线的动因, 不顾自己孩子的条件、兴趣, 从校外教育机构的选择, 到学校、幼儿园的选择, 表现为随流跟风。在校外机构的选择中, 不管孩子兴趣如何, 家长代替孩子选择, “牛不喝水, 强按牛头喝水”;在学校的选择中, 不顾孩子学习基础条件, 唯“重点校”是选。这种盲目的择校, 使很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受到挫伤, 其结果是事与愿违。这种表现是家长把孩子择名校、考名校这些阶段性的目标, 当作实现终极目标心态的反映。

第三, 将孩子的考试成绩当成求学的唯一目标。好的学业成绩是孩子求学的目标之一, 仅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全面的。学生求学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为一生成长奠基, 获得一生受用的学养。学生健康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 是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基础, 应是学生求学目的。家长应理性地看待成绩、成功和成长对学生的意义, 确立成长比成绩重要的理念。

家长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首先, 要确立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起跑线的观念。家长要自觉负责地承担起孩子启蒙教育的责任。家庭环境、家长言行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家长要从教育的高度, 有意识地优化家庭环境, 以满足孩子生长的物质需求、生活安全、游戏支持。家长要从师长的高度, 不断修身, 与孩子相处要谨言慎行, 时时处处给孩子传导正能量;家长要不断求知, 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其次, 要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家教。家教的正确方式, 最主要是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围绕健体、求知及良好习惯养成, 创设环境,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鼓励孩子创新, 包容孩子犯错, 教育孩子不犯或少犯重复性的错误。要尊重孩子人格, 保护孩子兴趣。从孩子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 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把立德树人放在家教的首位。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篇3

咨询电话的那头,是一位听起来声音有些疲惫的女士。她说自己有个13岁的女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已经两次辍学了。最近女儿又回到了学校,但依然无心学习,去学校只是因为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不喜欢呆在家里,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

我建议她带上丈夫和女儿一起来聊聊。她说:我那个丈夫呀,家里的事从来不管不问,孩子的事更是不沾边,这个家有他没他都一样,我已经习惯了。我自己带孩子来可不可以?

她这一番话,更让我确定了先调整他们夫妻关系的想法。我说孩子可以先不来,你最好先带上丈夫一起来。

坐在这对夫妻面前,我一下子就感到周围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息。丈夫李先生坐在沙发里,身体一个劲地往远离妻子的一边靠,脸也转向边,前半个小时里,他从没正眼看过妻子一眼。弱不禁风的妻子缩在沙发的另一头,一边不停地抹眼泪一边说:没事,我无所谓,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已经习惯了,主要是看着孩子心里着急。

此时的我稍微分了一下心,忽然想到时时刻刻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孩子,年纪那么小,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该有怎样的感受?如何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像很多中国夫妻一样,如果自己在婚姻里不幸福,一般選择忍耐,而且大多是为了孩子去忍耐,却不能体会孩子身在其中的痛苦,也不知道这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人们很少求助专业人士,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直到问题成了堆,孩子出了问题,才不得不解决。而有些夫妻,即使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咬牙挺着,直到出了更大的问题。其实,如果父母真心爱自己的孩子,会愿意为了孩子做出改变;而如果父母改变了,孩子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正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夫妻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打开了自己的心扉。

妻子说,从很小的时候起,我的父母就卧病在床,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我一个小孩子在照料,从小我就是个“小大人”,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我羡慕极了。可是我从来不知道当小孩是一种什么感觉,也从没有人在意我的委屈、困惑、烦恼、恐惧和痛苦。既然没人在意我的感受,我也觉得感受是不重要的,我只能把它们埋在心里,自己也分不清它们是怎么回事,也从来不知道表达心里的感受,只会忍受,只觉得很难受。久而久之,我都麻木了。

我和丈夫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开始还好,过着过着,我发现他根本不关心我,除了工作,什么都不会干,因为一点小事,我一说他,他就走人。只要单位需要出差,准少不了他。有一段时间,他甚至主动要求去外地工作了两年。即使回到家,也要找朋友喝酒,一喝就喝到很晚,我和孩子几乎见不到他。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我在管,我是身也累心也累,终于病倒了。

女儿从小就是自己一个人玩儿,我也顾不上管她,只是没有冻着饿着罢了。想想也和我小时候差不多,只是不用干家务活。

丈夫一再地远离这个家,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交流,我是能忍就忍,忍不了时就指责他,开他的批判会。谁知越是这样,他越是离得远了。后来我就干脆忽略了他的存在,什么也不说了。要是没有孩子的声音,即使三个人都在家,我们家也像没人住样。虽然嘴上说“我无所谓,早就习惯了”,其实,我心里非常渴望丈夫的爱,希望丈夫离我近一些,但他却离我越来越远。

听了妻子这番话,一直沉默的李先生说:结婚这么多年,今天第一次听到妻子这样说话,第一次知道了妻子心里的感受,自己很内疚。

他说:别看妻子身材娇小,模样秀气,可是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很强势,动不动就训人,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就把她惹火了。在她面前,我就是一个总在犯错的孩子,一点男人的尊严也没有。这样的感觉让我非常不舒服,只想快快远离。这样的感觉,我从未也不敢说。

李先生说,自己有一个很霸道的母亲,从小到大没少挨她的打骂。每次挨打,他都非常痛苦,想远远地离开。小时候曾无数次地想离家出走,但没敢实施。结婚之后,每次被妻子指责的时候,心里就非常难受,好像又尝到了小时候被母亲打骂的感觉,想发作又不敢,而且不敢说也不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只想赶快逃跑,以避免冲突,维护自己的尊严。

李先生说,看到妻子娇小柔弱的样子,其实自己很想去保护她,可是一挨近她,就会引来很多抱怨和指责,就会被她满身的刺扎得生疼,又不得不离开。其实,和所有的男人一样,我也非常需要来自妻子的尊重、关爱和肯定。一直没有说出来,是我害怕说出来显得自己很软弱,害怕妻子瞧不起我,今后会更加不拿我当回事儿。

当这一对夫妻在引导下,一步步道出内心的感受之后,我感觉整个咨询室的气氛发生了变化,他们脸上的肌肉开始放松,眼神里有了一些光亮,身体也不再紧绷,两个人不仅不再往沙发的两头靠,还打起了手势,相互有了眼神的交流。坐在他们对面的我,身体也放松了许多。想像下,如果他们的女儿来到现场,也会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妻子从小做“小大人”,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从来没被重视过,忽略和忍耐是她从小发展起来的处理自己情绪的模式。但是压抑从来不会真正地解决问题,当实在忍受不了时,就会爆发,所以她一直游走在忍耐一爆发之间。这是一种被动攻击,当被对方攻击的时候,只能自卫,要么反击,要么就是逃避。

李先生有一个粗暴的母亲,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是从小就被忽视的,母亲的打骂让他发展出遇到问题就逃避的行为模式。由于没有从母亲那里学到怎样和女性交流,因此,对于来自女性的批评,他有一种本能的敏感,有一种被放大的反感。结婚以后,他特别不能忍受来自妻子的批评,也不会建设性地回应它们,只会逃离。

妻子的指责导致丈夫的逃避,丈夫的逃避引起妻子的愤怒,于是妻子的指责升级,而接下来是丈夫更远的逃避和妻子更多的愤怒。指责-逃避、逃避-指责,这是个循环的怪圈,他们的婚姻越走越苦了。

要打破这个怪圈,他们必须停止原有的沟通模式,改指责和逃避为分享内心的感受。有什么需要和感受,就正面说出来,而不是反向地去指责对方,也不是压抑和逃避。无论这感受是好是坏,都会增进彼此的理解,增进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毕竟家是一个讲感情的地方,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满足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情感需要。你重视自己的感受,别人才会重视你的感受,调整自己的行为。当然,如果你想让对方表现出好的一面给你看,你必须先送出你的尊重和关爱。

这对夫妻离开的时候,相互之间有了很多眼神的交流,身体也更多地交集在一起,你帮我提包,我帮你穿大衣,看起来和大多数恩爱的夫妻没什么两样。虽然我知道,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有了好的开始,就永远不嫌晚。

原来说好他们下周带女儿过来的,可是一直没有动静。

三周后,妻子打来电话说,她觉得不用带孩子来了。她说,回来以后,他们夫妻从来没有相处得这么好,家不再是个冰窖,孩子也快乐多了,经常主动地跟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自己的打算,也愿意把烦恼告诉他们,让他们觉得很幸福。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因为家这个爱的系统,就像一个鱼缸,夫妻关系是鱼缸和缸里的水,孩子是养在缸里的鱼。这个缸有没有裂缝,鱼缸里的水温是不是合适,水质是不是干净,只有鱼儿最清楚。如果鱼缸和缸里的水出现了问题,当鱼缸自己还在忍耐的时候,鱼儿早就受不了了。它会不惜牺牲自己,试图唤醒鱼缸,试图堵住漏洞。只是小小的鱼儿是完不成这样的重任的,只会伤到自己。而一旦鱼缸修补好了,水也变得温暖和清澈,对于生活在其中的鱼儿来说,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啦。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你们真心地爱你们的孩子,那就先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吧。要知道,这是你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打理好自家的鱼缸,鱼儿才会生活得快乐自在。如果自家的鱼缸坏了,不去修理,却让鱼儿去吃药,是不是有点儿不公平呢,再说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哦。

小贴士: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孩子会感到恐惧。他们担心父母分开,无论将来自己跟着谁,都意味着不是被父亲就是被母亲遗弃。对于没有独立能力的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来说,被遗弃,将意味着自己无法活下去,是一个灭顶之灾。一个心怀恐惧的孩子,是无心学习和成长的。

2孩子会感到自责。他们对家庭的忠诚是大人难以想像的,讨取父母的欢心既是他们的生存本领,也是他们发自心底的需求。一旦看到父母失和甚至拳脚相加,他们还不能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只会深深地自责,觉得都是自己不够好,才惹得父母不开心。一个经常自责的孩子,会变得退缩、自卑,很难接纳自己,更难以相信自己。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的教育随笔 篇4

润润是我们班一个特别活泼,爱说、爱笑的小女孩,动手能力很强,想象力很丰富,就是有一个毛病,特别爱发脾气。玩积木时,小朋友将它的积木碰了一下,就要生气,发一阵脾气,严重时把手里的积木都要扔到地上;涂颜色时,涂得不如意,也会生气,发脾气,将彩笔都扔了,还要大声哇哇的哭。

针对晓晓这种情况,我们向家长进行了沟通,原来他的爸爸妈妈平时很忙,爸爸妈妈只在周末的时候才偶尔带她和妹妹玩。这种情况造成了父母的`溺爱,爸爸妈妈觉得自己都没和孩子在一起亏欠孩子,过分的迁就孩子,放纵孩子,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

了解了这些,在班里针对润润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才能交到朋友;另一方面,对润润乱发的脾气,区分情况,分类对待。对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抢现象,严肃批评,不迁就;对因完不成任务而发的脾气,适当降低难度,并及时鼓励,另外教育父母要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告诉父母其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润润在班里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篇5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 “ 退货 ”

因工作关系,每年都有那么几个月需要与土豪们交流,为了缓解工作的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一、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教师的教育随笔:倾听孩子的心声 篇6

倾听,是一种认同、欣赏。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某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现场的观众早已笑得东倒西歪,林克莱特却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家伙,于是他耐心地等待,听孩子把话讲完。没想到,孩子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小朋友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我还要回来!”

主持人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这让林克莱特听到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在言说中得到了释放,在倾听中得到了呵护。这是一次诗意的交流。

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善意、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有段时间我和孩子们的课堂不知道怎么了,我越来越享受不到课堂的乐趣和与孩子们真心交流得到的快乐了。以前那种与孩子们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心灵的默契好像离我越来越远。学生们的表现让我失望——课堂上无精打采,回答问题时零星举起几只小手……“你们怎么了?注意力不集中,动脑子啊!”我着急的大声提醒他们,训斥他们,他们木然的看着我,表现却不见改观,我心里非常着急。我想既然矛盾的双方是我和学生,与其自己在这里苦闷、烦燥,何不俯下身去,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呢?

于是我找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想和我班的孩子聊聊。孩子们很想和我说心里话,但他们一个一个地和我说,显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我想出一个办法,想和我说话的同学拿出一张纸。把想说的心里话写在纸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出纸,开始唰唰地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都写好了,组长开始收纸条。嘿!还真多,每人一张。我开始细细地品味。

“老师,以后作业少布置一点;老师,上课时声音小一点,大了会伤嗓子;老师,您要多注意休息,别太累了;老师,你要多喝开水, 这样嗓子会好受一些……”

“老师,我不想你天天板着脸给我们上课,我喜欢看你的笑容,你灿烂的一笑,我们会高兴一整天的;老师,你辛苦了,我会好好学习的,不会让你失望的,相信我,看我今后的表现吧!老师,你别动不动就生气,生气会伤身体。”

看了孩子的这些真心话,我真高兴。孩子的真话唤起了我的自醒。原来觉得自己还不错,很“威严”,可孩子并不是从心里接受。不是一副板面孔,孩子就很佩服,孩子需要朋友式的老师,能和他们常沟通,说说心里话的大朋友。要经常换位思考,蹲下身去和孩子们交谈。

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教师教育随笔 篇7

冯彦彬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聪明活泼又可爱。喜欢唱歌,交朋友,课堂上积极发言,下课时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间。一会儿在教室,一会儿在公共区域,跑来跑去,在开学的头几天,每天总是这样,有时不光自己跑,还要拽住小朋友衣服一起跑。这多危险呀,这么多的孩子容易撞上,地上还是瓷砖,摔一跤多疼啊。于是下课后我常盯着他的举动,他呢?偏要与我作对似的,不听你的,自顾自跑,因此很累人。这不,今天下课后,他又故伎重犯,我顿时火冒三丈,“冯彦彬,你快进来”,我连喊二遍,他呢?没听见。我正要出去把他请进来时,看到孩子们把美术本交上来时叠放得东倒西歪,灵光一闪,有主意了,平常我常嘱咐他,想耳边风一样,今天我何不改改策略,让他没时间玩呢。主意一定,我就出去了,说:“冯彦彬,今天徐老师想请你做小老师,小朋友本子交上来时你检查一下,看看本子脚有无翘起,本子叠放得是否整齐,封面是否朝上,如果错了纠正过来。”同时我还请他的玩伴曹智辉、褚佳杨帮忙收油画棒,试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其它想学样的孩子也都变得乖乖的。

通过这一小事,我发现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做一个有心人,用多种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篇8

在幼儿园,我们总会给孩子讲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感受到故事的乐趣。有一天,我正在课上有声有色的讲故事,一会儿模仿公鸡的说话,一会儿模仿小猫说话,幼儿听得津津有味。讲完故事后,我理应进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个情节,好多幼儿积极举手发言,基本上能回答到垫子上,我暗自高兴,心想:这节课的效果达到了。但有点奇怪,平时爱发言、喜欢插嘴的芳芳,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坐在那儿若有所思,不理会周围发生的事情。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事中的公鸡和小猫是怎么说的?”让她来回答,她一愣,我又重复了一遍问题,等待她的回答。芳芳一本正经严肃地说:“我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公鸡会说话,只会喔喔叫,小猫也不会和别人说话,只会喵喵叫。”说完这句让我目瞪口呆地话之后,她又添了句:“这些故事都是人编出来的。”随后,反问道:“你们见过会讲话的公鸡和小猫吗?”听她这么有理有据的话,我知道,对于这样的孩子,一时没有充分的理由解释清楚,没有最佳的方法说服她。只好,对着全班幼儿的面说:“芳芳说的也对,我们平常见到的许多动物不会说话,只有个别动物通过我们人的训练,会说一些话,但也不能像我们人类那样能说会道。”接着我又说道:“这是个童话故事,是可以给予动物像人一样说话的,如果童话故事里的鸡儿、猫儿不会说人话,那小朋友就不爱听了,是不是?”幼儿齐声回答:“是的。”有个幼儿还大声地补充着说:“我们看的动画片的动物都会说话的,”我看到芳芳暂时没有异议,就继续讲下去。

幼儿园的孩子,虽然还小,但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经验的积累,知识越来越丰富,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对此,老师的确惊叹不已,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老师无法应对,感到为难,但也不是随便可以靠“忽悠”和“哄骗”过去,草草了事、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都不可取。今天,碰到的情况,说明这个孩子异常的想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思维。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她说的也是事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鸡儿猫儿那个会说话,如果鸡儿猫儿会说话,简直难于想象。站在成人的角度想想,童话故事只有孩子才相信,是孩子在该阶段可以接受的并喜欢的。到孩子逐渐长大,会对童话故事的兴趣逐渐淡薄,被另一种模式的文学作品所代替所接收。所以,应该对孩子的异常想法,其实是正常想法,表示肯定。为什么非要把不可能的事,寻找理由,编造故事,转化和改变孩子的思维和认知,接受成人的一套固有的陈旧的做法和想法。你说,这个孩子缺乏想象力,缺乏童真、童心吗?似乎又不是。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这着实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值得大家深思和认真对待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态度。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不可取,蒙骗过去更不可取。我们老师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处在同一水平,从孩子的视野看问题,不至于扼杀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了解孩子的真需要教师教育随笔 篇9

小班教师告诉我说,她们发现孩子在玩“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生成了“娃娃生病”的情节。考虑到“爸爸妈妈”会带“娃娃”去看病,所以,教师判断孩子们需要一个游戏场景--医院。为此,教师在活动室里创设了一个“医院”的场景。但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医院”游戏玩得并不好,经常为了争抢玩具乱作一团。教师很困惑:“医院”是根据孩子的游戏需要创设的,为什么孩子们玩不好呢?于是,今天我决定去班上看看。

我来到小班活动室,看到“医院”有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分别用高于孩子身材的.木板隔开。第一间投放了白大褂、医生帽、护士服、护士帽,还有处方纸等,看起来应该是“门诊室”;第二间,投放了针筒、输液器等医疗器械,看起来应该是“注射室”;第三间,摆着一条长凳子、一张床,还有听筒等,看起来应该是“检查室”。

今天的角色游戏开始了,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到了“门诊室”,他们分别装扮成了医生和护士。有两个男孩来到了“注射室”,一个男孩来到了“检查室”。

游戏过程中,“娃娃家”里有些“爸爸妈妈”带孩子来“医院”看病,他们全都去“门诊室”,而“注射室”和“检查室”根本无人问津。于是,“注射室”里两男孩大声吆喝起来:“来看病啊,快来啊。”可是,还是没人去。一会儿他们顾自玩了起来,并且为争抢一个针筒发生了争执。“检查室”里的男孩则站到“病床”上,用手中的“听筒”与“注射室”里的两个男孩子打闹了起来……这时,教师不得不介入引导了……

经过一番观察,我渐渐发现了问题:“医院”游戏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小班孩子在玩“娃娃家”的过程中是生成了给“宝宝”看病的情节,但是,他们只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情节而已,对“医院”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可以给“宝宝”“看”一下病就可以了。教师根据孩子游戏的需求创设“医院”,想法并没错,但是,教师并不完全了解孩子对“医院”的真正需求,而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创设医院,投放了比较齐全的材料,还分了科室。教师本期待孩子能将“医院”游戏玩得风生水起,可是,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持他们生发“医院”游戏。孩子可能需要有“医院”给“娃娃”看病,但并不是一定要玩“医院游戏”。听了我的分析,小班教师对班里的“医院”环境进行了调整,只留下了一个“门诊室”。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篇10

今天早上,我刚踏进幼儿园门口,站在园门外等候的汤思怡的奶奶赶忙跟我打招呼:“严老师!汤思怡昨晚有些发烧了,到医院去看,医生说扁桃体发炎了,医生配了点退烧药,今天请老师叮嘱孩子多喝水,多休息”。我马上回忆汤思怡昨天白天在幼儿园的情况,这白天还好好的,晚上怎么会发烧呢?汤思怡小声地说:“我在玩区角活动的时候跟你说过我不舒服”。听了汤思怡的话,我的头嗡地一下,飞快地回忆着昨天游戏活动时的每个细节,却始终想不起汤思怡是否找过我,也记不得她跟我说过什么。我尴尬而惭愧地面对她们说:“真是对不起,我昨天可能没注意到。”说完,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我赶忙摸一摸汤思怡的脑袋,并顺手接过奶奶手里的药,带汤思怡来到晨检处。这时我满脑子都是“愧疚”,汤思怡肯定和我说过身体不舒服,可我怎么就想不起来呢?想到这儿,我心中负疚感更深了。我对自己说:在带班时一定要仔细倾听孩子们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

汤思怡平时那么乖巧,很少给别人告状,也不给老师惹麻烦,即使有时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是那么让人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有时为了维护班级集体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像汤思怡“省心 ”的孩子,使我往往忽略了他们向我传达的 “请你关注我 ”的信息。

教育随笔:父母才是孩子的教师 篇11

胆小的孩子在学习新的本领时,往往不够自信。作为老师应该给与他们充分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放松的心态去探索和主动学习。老师更应该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自信,而且能让孩子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孩子最听老师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2

在一次晨检接待活动中,严若涵的奶奶与我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奶奶与我交流的场景是这样的:“谭老师,请你说说严若涵噻。”我着急地问:“严若涵怎么了?”奶奶就不停地说起来:“严若涵在家里要边看电视边吃饭,有时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真拿她没办法!”奶奶说还有更糟糕的事:“严若涵每天放学回到家以后就是看电视,有一次,她妈妈晚上12点睡觉醒了,发现严若涵一个人还在看电视,家里的妈妈、奶奶说她一点儿都不起作用,这不,只有求助于您的帮助了。希望您好好教育她,把她的坏习惯改过来行吗?”听了奶奶的诉求,我突然意识到在严若涵身上出现的问题很严重,一想到每天都是她的奶奶在接送她,妈妈偶尔放学时来接过她,可是从来没有看见她的爸爸来接过她,于是我就问了一句:“她的爸爸和妈妈不管吗?”奶奶说:“她的爸爸在乡政府上班,在家的时间只有周末,妈妈在镇中心校教书,每天工作起早贪黑的,也没有精力来管她。”我告诉奶奶:“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了,请给我一点儿时间,让我来帮助她改掉坏毛病好吗?”奶奶渴求的眼神看着我,连走前又嘱咐我一句:“谭老师,她说她最怕您,您的话她是最听的,拜托您啦!”我不停地点点头。

奶奶走后,我和严若涵进行了启发式交流,问她:“严若涵,你知道谭老师为什么戴着眼镜呢?”她回答说:“因为你的`眼睛近视了,所以不戴眼镜就看不见。”我又说:“对呀,那我们天天看电视,而且吃饭的时候也看着电视,你觉得这样好吗?眼睛会不会像老师一样近视呢?”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立即说:“老师,我错了,以后在家里吃饭时好好吃,不看电视了。”我高兴地说:“那我们两个来拉拉勾,盖盖章,一百年不许变哟。”原本是严肃的话题却通过游戏的方式就解决了。我想,老师的话语在孩子们心中真的有那么大的分量吗?我不能确定,于是我还通过电话家访及QQ群聊的方式,与她的爸爸和妈妈进行了交流,希望能互相配合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控制她看电视的时间或者不看电视。家长表示很支持我的工作,承诺要与我一起督促孩子改掉坏习惯。另外,我还特地与她奶奶进行了交流,希望奶奶不要溺爱孙女,共同监督孙女改掉吃饭看电视的毛病,奶奶可以放学后带孩子到公园散散步或者引导孙女在家里涂涂画画,尽量把时间排满,让她忘记看电视,这样她才会真正改掉不良习惯,起到家园共育的作用。

上一篇:森林防火会议发言稿下一篇:团结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