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2024-06-18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精选10篇)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1

杨 洁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流行语开始从网络平台走进现实生活。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回顾三个典型的网络流行语,试图从传播学角度着重解析网络流行语现象。

关 键 词

网络流行语

传播模式

传播者

内容

受众心理

一、典型网络流行语回顾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1]。网络流行语简单明了,大量使用谐音法衍生出新词语,灵活添加幽默诙谐元素,为原有词语赋予全新的涵义,因其新鲜露骨而受到广大网友乐此不彼地追捧。

2011年7月25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名校长在两校的毕业典礼上同时用网络流行语向本科毕业生致辞,这一举动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对网络流行语的关注和讨论。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致辞中用上“凡客体”:“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阳光的7字班!”北大校长周其凤则用上“咆哮体”:“请你们忘记成绩单上分数绩点,那真的只是‘浮云’,请你们忘记曾经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不愉快,多想想那些纯真的友情,你们就不会那么的‘伤不起’”[2]。校长们的发言引起在场学生一致共鸣,台下笑声、掌声、欢呼声一片。

而在此之前的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把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和网络流行语融合在一起。“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李培根的这句话也被不少师生奉为经典。一时间,“根叔”迅速走红,“根叔”式演讲也频繁出现在大学毕业典礼上。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启用“神马”、“给力”等网络流行语;2011年7月13日上市的新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新近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譬如“晒工资”、“房奴”、“学历门”等;近年来,中小学生作文中不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网络流行语已经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下面我们先回顾四个典型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一:神马都是浮云。2010年国庆期间,一篇名为“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的天涯帖子引起了无数网友注意,其中主人公“小月月”的诡异言行雷倒众生。而作者蓉蓉的许多犀利的描述性词语迅速蹿红网络,其中“神马都是浮云”入选2010十大网络流行词语。“神马都是浮云”为“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不值得一提,抱怨着可以说出抱怨,超然者可以说出淡定,一时间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

网络流行语二:“私奔体”。源自于2011年5月16日深夜,新浪微博用户、鼎晖创业投资合伙人王功权发布的一条微博。微博原文:“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功权鞠躬”。此博文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热潮,网友们纷纷效仿其格式与房子私奔、与睡眠私奔、与假日私奔,由此诞生了私奔体。在此之前的“咆哮体”、“腾讯体”也被网友津津乐道。

网络流行语三:农副产品系列。2010年大蒜价格疯涨,出现了“蒜你狠”的网络词语,之后的“豆你玩”、“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系列风靡网络,这表示出网友对于食品接连涨价的无奈与抗议。

网络流行语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是价值观主体用诙谐随意的方式对外界变化的态度表达。下面我们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入手,从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心理四个方面解析网络流行语。

二、从传播学角度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

1、独特的传播模式

以互联网作为主要传播平台,辐射至其他传播渠道(口头人际传播、影视作品、文字作品等)是网络流行语独特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又叫“蒲公英式传播”。信息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转发、模仿等方式传向成千上万的受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蒲公英式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平台。比如:微博、交友网站、网络社区、论坛等网络群集方式,让网络流行语实现瞬间性的“蒲公英式传播”。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校园内,一辆黑色轿车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宿舍楼送女友,后被学校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大喊:“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这种有恃无恐的嚣张气焰引起网民极大的反响,“我爸是李刚”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网民们在多种语境中灵活运用,表达对这种漠视生命权力观的反对和调侃。时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中也穿插此句作为台词:

童佳倩:“咱们这日子怎么过啊?”刘易阳:“这不是有我的吗!”童佳倩:“哪儿都有你啊,你是银行?你爸是李刚?”因为被大众熟识,这个剧情设置引起观众的共鸣,拉近了电视剧与观众的距离。

这种蒲公英式传播具有接力棒式的传递特点,一但引起网友们注意,就会以炸弹爆炸的方式迅速向外传播,网民之间、影视剧、文学作品都会成为其传播载体。

2、传播者:年轻化,草根性

中青年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这和网络用户构成相关。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1 年 1 月 19 日发布的《第 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见下图)[3],2010年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中青年仍然是主要传播群体。这一群体追求自由和平等,思想活跃,思维灵活且具有跳跃性,极富创造力;他们的语言特点也是大胆、犀利、睿智。而且,他们追逐时尚,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不愿意承受太多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对于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也一样不太愿意接受。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2009.12-2010.12网民年龄结构示意图

另外,“草根性”也是网络流行语传播群体的特点。网络流行语来自匿名网友民间传播,这种传播轻松随意,表达权得到充分发挥。相对于规范的母语用法,其本身就具有平民化草根特性。例如“鸭梨”(“压力”的谐音),此词最早源于百度贴吧中,某才子有意无意间将“压力”写成“鸭梨”,引来贴吧中无数人的模仿,“鸭梨山大”也逐渐走红。

3、传播内容:青年的亚文化传播

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简便易记,充满想象力。例如楼主——lz,漂亮——pl,自恋——zl,“板凳”、“沙发”等等这些旧词新用的出现丰富了规范的母语表达,为语言表达增加了色彩。

网络流行语针砭时弊、真切自然的表达社会焦点问题、热点事件和公众情绪的现实关联性,深受受众青睐,奠定了其广泛传播的现实基础。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语言趋势,是青年群体的亚文化传播。

4、受众心理

传播活动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而不能称其为传播活动[4]。1974年,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十心理因素—媒介期待一一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那么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满足了哪些心理需求呢?其一,满足大众娱乐心理的需求。网络流行语或运用一语相关、或谐音、或调侃形象地表达现实事物,与中规中矩的规范汉语表达相比,网络流行语让大众找到了一种娱乐的表达氛围。其二,受众独立表达,彰显个性的需求。青年一代渴望表现自己,追赶时尚潮流,常常将流行语作为群体标签,以获得一种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三,受众对“草根文化”的需求。网络流行语是年轻群体的一种草根亚文化,草根文化是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意识观念的进步而出现的,它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草根文化补充了主流文化的空缺,填充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使文化呈现出“雅俗共赏”的特点,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注释:

[1 ]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新闻前哨 2009年8月).[2]《校长“凡客体”送毕业学子 赠言用上“伤不起” 》http:// 2011年1月19日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257页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2

2012年12月20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2”活动公布结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媒体十大网络用语”的有:“中国好声音”、“元芳你怎么看”、“高富帅,白富美”、“你幸福吗”、“江南style”、“躺着也中枪”、“屌丝,逆袭”、“舌尖上的中国”、“最炫民族风”、“给跪了”。

2012年12月25日,互动百科联合搜狐微博、语言文字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移动手机报共同发起的“2012互联网十大热词”评选活动揭晓,“钓鱼岛”、“正能量”、“十八大”、“你幸福吗”、“屌丝”、“江南style”、“莫言”、“辽宁号航母”、“舌尖上的中国”、“2012”入选。

这些评选活动有网友自发评选的,有媒体联合发起的,也有专业研究机构推动评选的;评选结果选出来的词语互有交叉,内容涵盖广泛,从时事政治到百姓生活,从文学到娱乐八卦,清晰记录下时代的发展脉络,折射出当下的公众情绪,关注到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一、传播内容:折射公众心态,表达诉求复杂

从内容上看,网络流行词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关注、追逐、质疑、批判或者调侃,如“表叔”、“切糕”等;二是公众宣泄生活中无奈、不满等情绪,如“屌丝”、“高富帅”、“你幸福吗”、“我可以说脏话吗”等;三对某种期盼、向往的积极表达,如“舌尖上的××”、“正能量”、“航母style”等。

网络流行语大多数是网民原创或者经过网民再加工创作,社会热点或者重大新闻事件等都成了这些词语的来源,现实针对性越来越强。即使是“屌丝”这样幽默自嘲式的网络流行语暗含了草根平民对生活压力的一种无奈的情绪,与之相对的“高富帅”却耐人寻味,既有对理想中的美好的向往,也有一种潜意识的嘲讽或者嫉妒的复杂情绪。

社会热点型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从某种角度体现了公众进行舆论监督和政治参与的渴求,对政治权力腐败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进行评判、抗争。例如希望探求真相的网民火眼金睛识别“表叔”、“房姐”,与此同时,一旦遇到一些舆论监督不透明不清晰的事件时,网民更多地使用“元芳,你怎么看?”或者“躺着也中枪”以表达质疑心理。公众从网络媒体上获得了相当的话语权力,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及其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的强大的话语权,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中实现了制衡的可能性。

二、传播方式:由下而上,逐渐被传统媒体认可

网络流行语生成的源头是网民对现实社会的关心和各种共同情绪的表达,创造出来以后往往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论坛、贴吧、QQ、社区、博客、微博中使用,之后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再到传统媒体逐渐接纳,直至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其传播方式是从下到上的方式。

传统媒体对网络流行语的认可和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例如2012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航母style”走红祖国强大振奋人心》为题做了一条新闻。第二,直接设立相关的专题,例如2012年2月,凤凰网报道专题《屌丝:一个字头的诞生》,腾讯网紧跟其后发表《屌丝:庶民的文化胜利》。第三,在报道正文或者节目中间使用,例如2012年11月3日,“屌丝”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

三、传播心理:狂欢中批判,调侃中期待

网络媒体为群体狂欢的形成与汇聚创造了条件,网络受众成千上万,对事物的态度容易向同一方向转化,形成心理暗示,相互传染。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一旦网民娱乐的心态占了上风,网络流行语最初的意义往往就被解构消解了,众多网民就会投入到类似的造词活动中去,于是出现了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多种版本,通过这种狂欢式的表达来宣泄情绪,戏谑调侃表达对相关现象或问题的态度,直至达到心理宣泄后的愉悦,表现为群体批判和群体狂欢。

“××style”来源于韩国歌手朴载相在2012年7月发布的歌曲《江南style》。歌名“江南style”来自韩国俚语,指首尔富人区——江南区豪华奢靡的生活方式。《江南style》歌曲火爆之后,各种style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直至“航母style”达到高潮。2012年11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舰载机指挥员在起降过程中的手势动作引起了网友的浓厚兴趣,受到了狂热追捧和模仿。网友使用幽默搞笑的模仿方式,在集体狂欢中表现出对国家强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体现了对国家的关注和信心。

“元芳,你怎么看”本来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台词,结果一经网友引用,就被迅速跟风,形成了“元芳体”;凡事都可以问元芳,有打趣的,有调侃的,有无厘头跟风的,其实并不需要答案,这只是公众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一般都很简洁,用如此简洁的词语概括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反映的内涵肯定是不全面的;另外网络流行语娱乐调侃的表达方式也会削弱意义的准确表达,同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也体现出来公众监督政治权力的局限性。

网络流行语经过网民的不断加工创造,既反映出对现实不良现象的讽刺、人性的质疑,也体现出来对错误的包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众多复杂的情绪杂糅在一起,赋予了网络流行语无穷的魅力,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传播和再创造中来。在嘲讽和调侃中,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不断修正价值观,积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摘要: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传播十分广泛,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2012年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流行语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受众传播心理方面的特征。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3

摘要: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类网络流行语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今人人都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时代,传播信息及传播情境极大地影响传播效果,这一类流向带有强烈的线性特征。

关键词: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线性模式;传者;讯息;媒介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77-01

研究者基于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归纳为五个方面:语言因素、媒体因素、网民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王仕勇在《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一文中提出: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基于特定背景,伴随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特定新闻事件及网络事件相联系的一类网络流行语。[1]

一、传者——把关人对信息的控制

第一,草根传播的盛行。“草根文化,属于在一定时期由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实质是“亚文化”。草根传播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

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流行语创造者有三类,王仕勇在《新闻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分析》中指出第一类是事件的知情人或当事人第二类是论坛上的活跃分子,第三类是许多网民一起传播一个新闻中的抢眼语句。[2]众多网民运用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看法,很多事件类网络流行语充满了戏谑讽刺的隐喻意味。例如“蓝瘦香菇”,原意指“难受想哭”,由于发布者普通话不标准发音跑偏,“蓝瘦香菇”体火了,各种表情包、诗朗诵、说唱相继出现。

第二,网络大V、媒体传播的推波助澜。网络大V主要是一些学者、名人、明星等,粉丝数量较多,在微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部分大V通过与网络推手、水军合作,形成一个利益链条。法国作家勒宠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写到:聚集成群的人们,感情和思想会转到同一个方向,自觉的个性消失,形成集体心理,易冲动、易变和易躁,易受暗示,易于轻信,情绪夸张而单纯,也会出现偏执、专横、保守的倾向。[3]而网民恰恰符合乌合之众的特质,在这样一个不受约束,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的环境中极易发生从众行为。

二、讯息——内容分析的研究领域

媒介产业是内容产业,核心产品是做内容。喻国明在《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的构建》中就指出传媒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生产过程运作的结果,是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最终产物。[4]新闻内容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比较直接,而娱乐类传媒内容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比较直接,但随着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新闻内容逐渐商品化,为吸引噱头和点击量,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被大打折扣。现代大众文化已经变成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近年来,电视剧的生产更加市场化,全球化的经济市场形成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如前段时间热播的网剧《上瘾》一段跨越性别之爱的青春励志爱情故事。网民在疯狂追剧的同时也不忘戏谑调侃,用“上瘾”一词代替男男同性恋或者专指gay。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待网络事件类流行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在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心态。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的反应和反应系统,而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和感染是社会感染中常见的形式。

三、渠道——传媒本身的研究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开放性和隐蔽性共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传媒类型的差异,决定了传媒对社会影响的方式、内容、效果的差异。媒介系统依赖论指出在媒介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受众系统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媒介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越来越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由互联网所引发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革命,正以极其迅捷的速度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全方位地改變人类社会的面貌,改变着我们的思考方式、行为倾向、社区形态以及自我认同。王仕勇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传播》一文中指出“网络流行语往往缘起于网络,与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相关。传统媒体的介入,加速了网络流行语关涉的社会舆情的传播”[5]如: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四、受者——受众分析的研究领域

受众是传媒信息的目的地、感受器,是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源。由于受众的不同社会性特征,使得传媒对其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当代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是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看报纸,青年人进网吧”。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待传媒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影响,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网民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具有求异攀比心理,会倾向于使用这一类网络新词来表明自己追得上时代潮流或者显示自己的时髦感。

五、效果——衡量传播成败的重要尺度

在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3按照拉斯韦尔线性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过程的末端研究。传媒的传播过程从传者开始,传者安排的内容,经过传媒的传播,到达受众,取得传媒效果。传媒效果根据前期的传者的个人魅力、受者的接收程度、讯息的丰富性、渠道的多样性和强度性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决定效果的好坏,有的经久不衰有的轰动一时。如:“蓝瘦香菇”这类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屡见不鲜,“不过”蓝瘦香菇”注定会和“贾君鹏”“叶良辰”“犀利哥”等谈资一样,落入“偶然创造—突然流行—日益淡化—渐被遗忘”的窠臼。其讯息的意义只不过是切中大众的笑点,契合当代年轻人求异娱乐的心理,长期效果会逐渐减退甚至是消失。

参考文献:

[1]王仕勇,陈聪.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G].新闻与传播,2014,(18)

[2]王仕勇,陈晏.新闻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3,(11)

[3][法]古斯塔夫.勒宠.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喻国明.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的构建[J].对外大传播,2007,(12)

[5]王仕勇,殷俊.《传统媒体与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传播》[G].新闻与传播,2014,(18)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4

迅速蹿红的新词“粉丝”令人刮目相看。其实,“粉丝”原本不是一个新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语常用词,表示一种细细的、长长的、极为常见的淀粉食品。但是,眼下“粉丝”又确实是一个新词,它值的不再是一种食品,而是人,是追星一族。查阅一下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铺天盖地的“粉丝”就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流行语,它是折射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应人们生活的各个侧面以及当前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这些词语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是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但有正面影响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了“PK”的出现也有了“PK王”的衍生。“PK”的地位是选秀节目一直以来位居榜首的。意为两人之间的竞争,达到了一种二人必须只有一位胜出的意思。它相近意思的词有竞争,对抗,但相对来说“PK”显得更洋气和简单,却也能达到一语中的效果。衍生词“PK王”意思则为经常面临失败甚至到了淘汰的境地。最近火热的尚雯婕在当年的超级女声当中则被批为“PK王”的称号。但是今天的成功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谁又能知道她已往“PK”王的称号是否有对她鞭策的作用呢。

流行语与其他社会流行现象一样,也是社会的产物,真实的记录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选秀流行语的盛行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一选秀流行语是对我们汉语言交际的补充和发展。其二选秀流行语表现出一种娱人娱乐松动的舆论空间,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种社会语言多样化的前进表现。其三,流行语是最具活力的生长点,新词语大量涌现,是语言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

选秀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语言现象,但同样应遵循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标准。但是,选秀之类的流行语暴露出的不规范现象更加明显,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消极影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一滥用外来词和方言词,引起了词汇运用的分歧和混乱。很多人把耳熟能详的词语被同音词和谐音词代替,“版主”写成了“斑竹”,“美国”写成了“米国”等等,这些撇开不谈是否有趣味性,但是却明显的显示出一种低俗化和庸俗化的感觉。其二很多明星粉丝的名字影响了明星的声誉,和自身的发展不搭,显得尤其的天真和幼稚。何洁的粉丝叫做“盒饭”,许飞的粉丝叫“飞碟”,陈楚生的粉丝叫“花生”,张靓颖的粉丝叫“凉粉” 等等。放眼望去,整个超女比赛现场俨然一个食品仓库。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5

随着传媒业迅猛发展,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新闻传播专业也越来越受到考研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吸引着一部分同学跨专业报考。但一般而言,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多数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是大中型媒体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但是否上述企业就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也就生的唯一选择呢,为让报考新闻传播的同学了解以后就业前景,下面有聚英厦大考研网对新闻传播硕士就业方向做简单分析。

方向一:传统媒体

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

1、纸媒

如今我国各类报纸已有几千家,但真正说得上有实力的报业集团却不过五十家,其中以人民日报、南方报业等为代表。近年来,受到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压力,报纸媒体不得不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因而对应聘者也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的能力。虽然传统报纸要求不低,但鉴于部分报纸为事业单位的身份,依然能够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事业单位化的媒体虽然其待遇与地位有保证,但对于有新闻理想与事业追求的考研学生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尚需结合自身情况酌情考虑。

2、广播电视台

出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首选,而且据数据统计,我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广播电视业多采取市场化运作,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虽然各电视台招聘人数众多,但一般待遇较低,有较长的项目实习期,因此实践竞争压力比较大。

适合真正对广播电视业有热情,并且在制播技术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如果对广播电视业一贯有热情,建议在报考院校时有所选择,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广播电视界的地位不容置疑,其广泛的业界人才网络以及固有的学科设置为个人投身广电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期刊

除上述两个热门传统媒体外,期刊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期刊媒体强调个性,市场定位“窄众化”,针对性强,一般要求记者、编辑兼具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力。

结合以上三个行业分析,它们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无不涉及多个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学科,可选修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市场营销、产业研究等);同时尽可能进入强势媒体实习,有质量的实习经历不仅会使你得到应聘部门的赏识,也会打开你的视野,使你认清自己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扬长补短。

方向二:新媒体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

1、新媒体

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

2、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3、其他

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为例,它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有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并能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

方向三:行业编辑

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网络编辑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

2、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

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作文 篇6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作文1

现实像一座迷宫,当铺天盖地的讯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很难做到不迷失自我。当代文化仿佛一座熔炉,社会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种类丰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矿石,然而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多是经过锤炼的经典,而也会有很多会成为遗留的文化矿渣,被人遗忘。

“多一点正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感慨万千。是啊,人体犹如一个能量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我们作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更应在奋斗的过程中激发“正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诸多挑战,自信而不自傲,自尊而不自卑,自谦而不自负,有勇气去击败对手,更有胆量承认失败。用正能量点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追梦之旅,让人生不再平庸,让旅途不再孤独。

犹如一粒砂石,在岁月的河流里被无情冲刷,当一颗颗棱角分明的石块成为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开始重新思考外界与自我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我们应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正确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没有尽头的死胡同,我们应该用一台足够客观公正的天平。衡量文化的价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中走向恶俗的汉流,失去自我的个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圆滑。

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与落后文化。在所谓“流行文化”面前,更应擦亮双眸,运用才智,谨慎取舍。古有四大名著领风骚,今有流行词语引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思考文化的价值,因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寄寓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

流行一时,并不一定就流行一世。当无穷无尽的行为艺术、恶俗潮流、模仿选秀充斥生活时,请记得用火把点亮价值的灯,不被世俗所同化。

擦亮眼眸,用智慧选择文化,用情感充实文化,用能量传承文化。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作文2

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惊涛拍岸,或呼啸而过,或绵绵悠长。

我站在岸上,观潮。

时间逆转,让我再现昨天的景象。当网络植根于大众,流行词一炮打红。物价上涨,于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跃然于屏上。“鸭梨伤大”亦跟随其后。然后,这一系列的`新词便在全世界蔓延。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放在许多句子中。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20xx年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而“掉丝”亦从网络中钻了出来。我发现身边好多“掉丝”。

时间如潮,流行如潮。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而“掉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给力”、“正能量”无疑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而“正能量”、“给力”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一拨又一拔网络新词中,许多人迷失了。他们在网络中、现实中追逐,企图将其霸占,以至于流行词的泛滥成灾。

低欲、恶俗倾向的词在人群中弥散开来。这是流行,网络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困挠。因为随时流逝,一切浪潮都将平息,一切流行都将成为过去。

然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却是极度危险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们生活在网络里,现实中,网络流行元素让我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和嚼头。

流行,流行词,那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拍打在江岸。后浪推着前浪前进,前浪终死在沙滩之上。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7

视频中,忧郁的小伙用夹杂方言的普通话表达失意,这是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的出处。“蓝瘦”就是难受的意思,“香菇”就是想哭的意思。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蓝瘦”“香菇”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网络,进行病毒式的传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交际语言,指普通网民由于某种需要而创作,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语言符号,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1]。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传递了民众的呼声,反映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不容轻视。笔者尝试从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心理角度出发,探究其兴起、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并为促进网络流行语的良性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1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心理动因

1.1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2]。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认为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意见,因此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鲜的话语形式,具有前卫性、动态性、年轻化等特点,网络流行语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将其放置于显著位置,扩大影响力,使其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中的强势声音。而网民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会追随流行,疯狂的转发、引用或渲染,从而使网络流行语盛行。“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变音,是南普腔与壮调普通话的合成,其火遍大江南北与网民的从众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1.2 娱乐心理

在现代社会,娱乐的方式花样百出。而大众传媒提供的娱乐无疑是不可比拟的。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在网络用语中加入新鲜刺激的元素,以此来丰富表达方式,构建愉快氛围,从而达到娱乐的目的。带着地方口音的“蓝瘦”“香菇”是两个普通的词汇,但被人们冠以戏谑的成分后,其娱乐的功能就彰显出来了。人们出于娱乐的心理,或表达,或调侃,或幽默,使“蓝瘦”“香菇”在网络的土壤里遍地开花。

1.3 求新求异心理

求新求异心理是指主体在行为过程中,运用新奇有趣的观念意识构建与众不同的行为,以此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关注,进而突显自己的创新精神的心理。网络群体结构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希望摆脱刻板保守的束缚,体验新颖独特的感受,寻求个性简洁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创造和使用网络流行语彰显个性,标榜自我。“蓝瘦”“香菇”源于一段失恋视频,这种极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被网友发现后,引起网民疯狂的追捧,各类模仿和恶搞遍布网络,更激起了网民的创作热情,出现了几十甚至上百个版本。因为它的形式新颖,表达有趣,能够达到既吸睛又张扬个性的目的,充分反应了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

1.4 宣泄释放心理

如今,网络成为人们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重要场所。现实社会的压力,社会公平感的缺失使现代人普遍存在茫然和焦虑。网络流行语这种表达方式本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排解压抑、愤懑的渠道。“蓝瘦”“香菇”被广为流传,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视频中主人公忧郁的眼神,不标准的普通话和情感上的经历,都为一些不太愿意暴露自己真情实感的人,找到了很好的宣泄方式,幽默诙谐不沉重。

2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影响

2.1 网络流行语的积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以其新颖、简洁、个性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满足了网民的心理需求。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寻求简洁高效、幽默诙谐、标榜个性的表达方式,以此来满足自己追求时尚、求新求异的心理,获得愉悦感。另外,网络流行语也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和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其次,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的风向标。它代表着民意,反映了民众对社会现象的基本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最后,网络流行语能增强传播效果。网络流行语拥有众多的“粉丝”,吸引着大众眼球。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流行语进行广告营销,增强了传播效果,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2 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对现实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首先,网络流行语用语的不规范性,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并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其次,网络流行语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为了吸引公众,不加辨别的基础上使用网络流行语,使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损害。最后,网络流行语在为人们提供宣泄情绪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网络暴力问题。不仅对事件当事人造成伤害,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3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引导策略

需辩证的看待网络流行语,在梳理其来龙去脉和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3.1 政府部门掌握舆情民意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心态的反映,传递了民众的呼声。首先,政府部门收集整理网络流行语,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脉搏,了解民情。其次,政府部门通过洞察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意义,从而顺应民意,有效解决社会矛盾。最后,政府部门创建交流平台,增加表达渠道,使民众的心声能够及时传递并得到有效反馈。

3.2 媒体机构注重疏导防范

媒体机构通过“议程设置”引导正面舆论,把握网络流行语方向,疏导民众情绪,塑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同时,媒体需谨慎使用网络流行语,防止过度娱乐化,保持自身公信力和权威性,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3.3 网民理性辨别与自我把关

网络流行语构建了一个新的话语体系。较之现实社会的狭小空间,网民在网络上拥有更强势的话语权。这就要求网民更加理性地辨别信息,警惕不良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防止随波逐流。此外,网民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升认知能力,理性面对网络流行语。

网络文化在本质上是快餐文化,网络流行语也缺乏持久的生命力。“蓝瘦”“香菇”的风靡注定是昙花一现。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的镜子,一方面为反映民众诉求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当前,需要明确网络流行语的发生发展的心理动因和现实影响力,正确规范和引导网络流行语,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本文从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心理角度出发,探究其兴起、发展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心理,蓝瘦,香菇,引导

参考文献

[1]申亚妮.网络流行语探析[J].新西部,2009(16).

解读网络流行新成语 篇8

一、正龙拍虎

典出:陕西镇坪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从一开始便在网络遭到强烈质疑,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华南虎照片系周正龙造假,华南虎照片是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之后,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将犯罪嫌疑人周正龙依法逮捕。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监察厅决定撤销省林业厅作出的“经鉴定周正龙提供的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和“对周正龙奖励2万元”的行政决定,对省林业厅和镇坪县13名相关公务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释义:①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②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③比喻无中生有。

例句:汉芯造假者正龙拍虎,最终咎由自取。

三、秋雨含泪

典出:余秋雨2008年6月5日在其博客发表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余在文中含泪劝告要求惩处豆腐渣校舍责任人的请愿灾民,说他们在地震中死亡的孩子全都成了菩萨,已经安宁,不要因为请愿而横生枝节,以免被反华媒体利用来进行反华宣传。余秋雨的含泪劝告被许多网民批评为腐败的政治帮闲和谄媚的文化口红,余秋雨含泪也被形容为鳄鱼的眼泪。

释义:指假惺惺的、不怀好意的鳄鱼眼泪。

例句:我是真想帮灾民做点事,不然,岂不成了秋雨含泪了。

三、兆山羡鬼

典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2008年6月6日在《齐鲁晚报》发表《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一词:“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释义:面对6万多死难者竟作诗道:“纵做鬼。也幸福。”“兆山羡鬼”被引申为冷血动物的代名词。

例句:人家家中出了人命,如果你都不去看一下,你这不就是兆山羡鬼了吗?

四、林貌杨音

典出:在万人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当林妙可小朋友高高地站在台上对口型时,我就诧异怎么是录音的。后来才知道问题比我想象的更为严重,原来是另一个小朋友杨沛宜的配音。

释义:指为了某种原因和目的有意犯下冒名顶替的错误,没有代人受过的意思。“林貌杨音”这个新成语还揭示了两个新的含义。一个是为了追求完美无缺而以假乱真。另一个是以所谓的“国家利益”的名义就可以干任何违背常理常情的缺德事。

例句:我们做什么事都应堂堂正正,切不可为达目的而林貌杨音。

五、聚打酱油

典出: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采访一个过路市民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时,那个有趣的市民回答道:“不关我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之后成为了网友集体的表达方式。“(聚)打酱油”指一些人对新事物漠不关心,甚至无知。

释义:言外之意,只是过路而已,所以没有什么意见。这跟“路过”“飘过”的意思是一样的。

例句:如果公众对社会问题都抱着一种聚打酱油的态度,那是很危险的。

六、月球挖坑

典出:又为“欧阳挖坑”。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由于有人质疑这幅图是抄袭美国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对此作出澄清时,提供了首张嫦娥一号卫星所摄月面图像,图像上某个地方有两个小坑,而美国2005年最新确认的月面图像上,同样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坑,并以此表明中国的图片是自主的。

欧阳自远院士说,多出来一个小坑,或许是美国图像的分辨率还不够高,或许是在2005年至2007年问月球遭受新的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但还有一种可能性:据说有人对照片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找到了图片完整的错位拼接线,长约一百多公里,错位约3公里半。网友似乎倾向于认为两个坑是拼图人员的无心之失。欧阳院士一不小心,坑就挖到月球上去了。“多出来一个坑很可能”,不过,这个结论似乎与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很不符合。

释义:网上多用来形容拥有一定身份的人说话不严谨,下结论极不负责任。

例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不要月球挖坑。

七、范跑郭跳

典出:在2008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范美忠就自己“先跑事件”与节目嘉宾展开辩论,作为视点对立方的郭松民几次暴跳如雷,并用“无耻”“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情绪异常激动,中途甚至一度愤怒离场。结果,郭松民被人视为道德伪卫士,受到普遍嘲弄:而范美忠则颇受拥戴,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的希望”。

释义:范跑郭跳意喻一丘之貉,五十步笑百步。

例句:你别看他说得头头是道,其实他是范跑郭跳,自己也是一身毛。

八、黔驴三撑

典出:2008年7月1日晚,贵州省公安厅对“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明。其中在说明“关于李树芬溺水死亡事件的事实”时,有这样的描述:“约十分钟后,陈某提出要先离开,当陈走后,刘见李树芬心情平静下来,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很快,这一细节中的三个俯卧撑就成为极具娱乐精神的网民关注的热点,在网民恶搞之下, “三个俯卧撑”很快火了起来。

释义:比喻有强大的本领就可以自由发挥。含贬义。

例句:他现在表面上好像黔驴技穷了,但实际依然黔驴三撑。

九、谁死鹿手

典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重大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紧急开展了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并对相关企业做出依法处理。

释义: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不少婴幼儿身体m现问题,民众对食品安全事件再度紧张。传统成语的“鹿死谁手”被网友改成“谁死鹿手”,以表达对食品安全的无奈以及焦虑,隐约表达的还有个体在无良商业面前的一种脆弱感。

例句:这方便面的添加剂超标,吃多了谁死鹿手?

十、猪涂口红

典出:2008年9月9日,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莱巴嫩的竞选集会上说,麦凯恩开口谈变革,声称要改变华盛顿,但他根本和布什没有两样。奥巴马说:“你可以为猪涂上口红,但它仍然是一只猪。你可以拿一张纸包装一条旧鱼,然后称之为变革。但经过八年后,

释义:原为英语俚语,Putting lipstick on a pig。意指为了欺骗或者诱惑他人而把某件事物粉饰得更有吸引力,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类似“别以为穿了马甲,我就不认得你”。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用法中是指某项政策、措施、行动,并不能改变事情的本质,甚至史为糟糕。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解读 篇9

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复苏生长,2018又是一个新的时尚历程,围绕7大关键词一起展望2018春夏女装的风向标,又将是哪些潮流元素上榜呢?

1:极简理性的线条艺术

16世纪法国航海水手服将“条纹”元素推向大众,而真正被写进高级时装史,是由香奈儿女士对条纹的运用。无需繁复的时髦招数,专注极简理性的线条艺术,就能玩转时尚100年。

知性复古的条纹连体裤,让你在清闲午后放肆品读书卷世界,寻找那个最契合自我的灵魂

帅性摩登的条纹套装,最能穿出职场感凸显稳重与严谨,同时也不失性感的独立精

2:百变格纹再度回潮

格纹是设计师笔下永恒的经典,2018春夏秀场上格纹不再“保守”,变成一股成熟女性的优雅风韵。这些单品不在张扬和外露中迸发,而是内敛之余更具格调。

百变的经典格纹张力十足,除了大衣,变身裙装与小套装,依旧魅力不减,占领都市风尚

本季的格纹打破刻板风格,加入休闲元素与廓形剪裁,成为更自由、更个性的清奢范本

3:绚烂的民族风印花

2018春季T台上玩遍了“花”样,异域浪漫的民族风印花层层绽放,释放出现代都市里生动的春意。苍莽的自由,神秘的气息,将最美风景穿在身上,春暖花开,潇洒出场。

质朴的波西米亚风印花,大面积铺开在整条裙子上,将女性在夏日的柔和与优雅尽显无遗

身穿一条印花裙,脚踩一双小白鞋,迎着风的旅人,探索自由与纯粹的心灵更加渴望

4:浪漫透视的蕾丝&网纱

2018早春时装周中网纱和蕾丝的运用愈加广泛,唯美的仙女风,将浪漫主义演绎得不乏力量感,利落的线条和轻盈的材质,在春夏女装中最为适合。

静谧典雅的绣花网纱高定裙,彰显新贵主义的迷人气质

奢华优雅的绣花轻纱小黑裙,汲取法国美好文化,缔造精致华服,让贵族女性以最华美的姿态,闪耀人生

5:酷感高街的运动休闲风

近些年,运动风刮起一阵飓风。而2018春夏时装周,大牌们更是大玩华丽高级感的运动风,叠穿、混搭,潮人们纷纷freestyle,那么如何保持时尚感还能兼顾运动的舒适,全凭你说了算。

廓形的单宁拼贴艺术外套,让你以宽广的姿态怀抱世界,丈量出生命的长度和灵魂的深邃

垂坠的面料与利落的剪裁,让你在都市中优雅行走,追求真我

简约舒适的面料与廓形十分艺术,超长喇叭袖更加兼具时尚度

6:实用又型格的工装风

说起工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了,从耐磨的牛仔单品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工装风,渐渐成为酷女孩们追求型格的时髦工具。休闲的版型,坚固的走线,没有矫揉造作,帮助都市女性展现刚柔并进的个性与独立。

利落率真的橘粉色工装风套装,让女性从容游刃在工作生活之间,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7:优雅个性的露肩设计

露肩造型为2018春季带来亮点,勾勒出极具女人味的领线。一字肩、单肩不对称等造型颇受设计师喜爱。无论是度假时节还是出席宴会都能让你的品味出众。

简洁大气的线条与质感,搭配一条高腰阔腿裤,立显女人的性感帅气

中国危机传播发展及其研究解读 篇10

纪莉

徐雅平

2007年10月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度)

◆ 中国危机传播及其研究的萌芽阶段:以2003年春天的非典事件为例

第一阶段:媒体缺位阶段 第二阶段:媒体错位阶段 第三阶段:媒体归位阶段

◆ 中国危机传播及其研究进入发展阶段:以2005年末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例 ◆ 中国危机传播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方向迈进 ◆

危机传播规范化运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注重危机潜伏期的预警作用 信息公开制度与公众的知情权 注重危机传播中的内容为王 危机传播中的科技因素

坚持贯彻官员问责制

事件聚焦

2003年春天“非典” 肆虐横行,由于媒体起初的“不作为”,瞒报谎报疫情,使得各种谣言在民间传播,社会恐慌加剧。直到2003年4月20日国家卫生部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北京患病人数真实地公布与众,此后疫情公报改为一天一报。媒体的积极传播活动满足了公众的信息知晓权,公众恢复冷静和理性,转而自发地配合和支持政府的行动,“全民抗非”最终取得胜利。● 2004年4月,发生在安徽省阜阳市的“毒奶粉事件”,使得多名婴儿夭折或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阜阳群众对奶粉的反应达到“谈粉色变”的地步,“十奶九毒”的流言开始谣传,众多奶粉企业遭遇行业危机。

● 2004年11月,“巨能钙含有害双氧水”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巨能钙公司奋起反驳,最后虽赢了官司,但却输了官司。

2005年3月15日自肯德基发生“苏丹红”事件之后,苏丹红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食品行业遭遇危机。

2005年7月,南方某媒体报道说“95%啤酒都加了甲醛”,在社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哈尔滨政府已经获知松花江水遭污染,但仍试图对此次水污染事故进行人为控制,通过电视发 布三次“前后不一”的停水公告,使谣言和社会恐慌在传播失实的情况下加剧。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2006年7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等。

2007年3月,海南“香蕉致癌”以及2007年6月广东省的“香蕉有SARS病毒”的谣言,大量流传,使得蕉价低迷,蕉农经济损失严重。

2007年5月30日,厦门“海沧PX项目”因所生产的化工品会危及环境安全、人体健康,而引起了市民强烈的舆论声讨,政府果断叫停该项目以应对公共危机。

● 2007年6月初,江苏太湖蓝藻爆发,太湖水受到严重污染,无锡自来水水质出现问题,市民开始抢购纯净水。无锡市政府马上启动了应急预案,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危机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9.11袭击、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与挑战。人类社会出现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与过去的工业化社会不同的“风险社会”特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核武器、环境污染、基因技术、食品卫生等都可能成为现代社会危机的来源。并且由于全球传播环境一体化,地区危机也极易扩散到全球范围。近几年来中国出现的危机事件为数不少,既有超越中国本土的,也有在中国国内跨地区的,例如SARS传播事件、啤酒甲醛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乃至最近的海南香蕉有毒事件等。围绕这些特大危机传播事件,中国媒体实践与学界研究呈现出围绕危机事件,扩展危机传播研究外延,并逐步深入挖掘危机传播时代意义的研究发展路径。

中国危机传播及其研究的萌芽阶段:以2003年春天的非典事件为例

2003年春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一场噩梦,非典的肆虐横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动荡不安。这次事件的公共危机影响力非常强大,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席卷整个中国。政府在这场危机中被动地、主动地在各个不同阶段做出了不同反应。而传媒在此间发挥了一个共同的功能,即作为政府 “扬声器”将政府的态度和立场传递给普通民众。在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下,中国传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炼狱”,其对非典的新闻报道实践活动也可以说是经过了低谷-平坦-高潮这样一个“三段式”的历程。1.1 第一阶段:媒体缺位阶段

这个阶段从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发现第一例SARS病人开始,持续到2003年3月。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政府因为担心公布疫情导致社会恐慌对消息发布采取了规避的态度。因而媒体的疫情报道也相应地呈现出不报、淡化处理或低调报道南方“某省”发生“局部疫情”等情况,信 息流量极为稀缺。这一时期,由于没有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正规渠道信息不透明,诸如“打个照面就死人”、“无药可救”、“广州中断交通、盐米油断货”等各种谣言在民间传播,公众在疑惑之中恐慌感加剧,多个城市出现居民疯狂抢购板蓝根、生活日常用品的现象。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政府和主流媒体的集体失语,致使流言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政府、媒体与公众三方彼此不信任、相互抵御与猜忌。公众将政府与主流媒体话语角色缺失现象纳入集体记忆,导致在危机事件的下一阶段处理过程中负面影响延续。1.2第二阶段:媒体错位阶段

自2003年4月开始,非典危机事态扩大。国外媒体的介入报道,以及国内某些舆论渠道的信息传播,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此次危机中呈现得极为负面。迫于国际压力,自2003年4月1日起,中国开始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而且随着政府处理事件方式的转变,中国国内媒体也逐渐开始了对此事件的“正面报道”。这一时期关于非典事件的报道数量较第一阶段明显增多,但媒体报道的主题集中在政府提供的乐观信息上,且呈现过度强调疫情的可治愈性、可防控性的倾向。甚至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对疫情的严重程度只字不提,报道中充斥着口罩可戴可不戴、在中国旅游很安全等缺乏媒介公信力的报道。如4月18日《北京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第六届“科博会”将如期举行》的消息,塑造北京的祥和景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媒体在此阶段依然处于随政府态度摇摆,不能正确位于自己应在的位置之上的错位状态。虽然媒介也努力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寻找报道平衡点,但面对这样一场危机,一贯缺乏危机处理经验的中国媒体在观察事态的发展中依然固守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政务工作的传声筒做法,对在专业主义精神之下揭露事实真相缺乏勇气与方法。在严峻的危机面前,中国媒体虽然发出了声音,但这声音依然只是单面地传递与民众日常经验不符的乐观信息,而这事实上根本没能消除公众的种种疑惑。1.3第三阶段:媒体归位阶段

2003年4月20日,国家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改前期对非典事件遮掩的态度,将北京患病人数公布与众,并首次承认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卫生部对北京市的防治工作指导检查也不够有力。①4月21日中央宣布罢免隐瞒疫情的卫生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长孟学农,卫生部的疫情公报改为一天一报。全国范围内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种形态的大众媒介均开始较充分地报道非典事态全貌,这一阶段的官方信息透明度愈来愈大,非典报道比重渐次提高,报道范围覆盖广泛,并出现了调查性报道、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以此为转机,中国传媒一反前五个月的沉闷,全方位介入这一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断地突破过去几十年形成的种种限制与束缚,从理念到运作,实现与突发事件同步报道。②同时,媒体在这一时期也突破了对政府信源的单纯依赖,“不再是政府单纯的传声筒,也不再是附庸或从属,而是学会扮演一个独立的社会 ①

王国华、武国江:《新闻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童兵:《非典时期新闻传媒的角色审视》,《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角色,学会在政策的引导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学会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寻找自己的位置和空间。”①

媒体在此阶段积极寻求着发挥自主作用的空间,将公众对危机的关注点引导到有利于解决危机的正确方向上来,也的确有利于使舆论朝着将危机转变为转机的方向发展。这种积极传播活动满足了公众的信息知晓权,澄清了事实,平息了谣言,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公众应对疫情的勇气和信念。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北京青年报》对这一时期的民意进行的联合电话调查显示,当媒体充分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报道政府竭尽全力防病治病,用事实稳定人心之后,公众逐步远离流言的诱导,恢复冷静和理智,转而自发地配合和支持政府的行动。②

从上述几个阶段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即使以一种不作为的态度面对事件,也不可能完全规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屏蔽自己的社会功能。在危机事件突发时,媒体承受着双重期待,政府和公众都期待媒体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压器”和“安全阀”。但在媒体缺位或错位的阶段媒体,媒体是无法达到政府和公众要求的。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积极面对真相,发布及时、客观、公正的消息,让权威的声音占据公众的意见市场,便有可能消除公众对危机的各种误解,维护社会稳定。反之,媒体采取“新闻鸵鸟政策”,导致正常传播渠道堵塞,主流传播媒体留下的真空便只能通过各种猜测、想象来填充,从而产生小道消息,再经过人际传播的口口相传,以讹传讹,最终为流言。

非典事件中出现的这些危机传播现象事实上在非典事件之中和非典事件之后都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在非典事件出现的2003年,大量关于非典报道的文章热烈地讨论着非典报道的功与过,但必须指出的是,直至2004年底,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界才开始用“危机传播”来分析非典事件,才出现了专门论述危机传播的学术文章。这不仅说明非典事件是危机传播研究在中国出现的契机和突破口,而且也体现出中国传媒实践和媒介研究领域在此次事件之后,才触摸到以危机传播理论指导实践行为和理论研究之门,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就此打开。因此,自4月21日开始,中国传媒在公开报道非典事件中迈出了新闻界在危机事件报道上值得赞许的进步,而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界也在这一天开始向世界的危机传播研究逐步靠近。自2004年开始,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关于危机传播的文章以每年近10篇的加速度递增,而且每次都是在一次危机事件出现后引发一轮研究的高潮,这点也与非典事件中形成的中国危机传播研究特点相符合。

2004年出现的关于危机传播的学术研究论文除了对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进行介绍之外,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形成是关注的焦点。这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危机传播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在危机时期 ①

方芳:《从SARS事件中媒体的缺席与复位论我国媒体的功能》,参见

http:// ②

张君昌、郑研:《媒体舆论与全民动员——中国传媒抗击非典报道全景透视》,《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与公众沟通,而政府监管下主流媒介引导的舆论与公众舆论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则是中国危机传播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危机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行,只要有人的活动,就会有危机出现。这些问题的悬而未决,注定了中国传媒学界在此后面对一系列危机事件时,必然在危机传播领域对传媒、政府、公众这三者关系不断展开学理性研究。中国危机传播及其研究进入发展阶段:以2005年末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例

2005年末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被有的学者称为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影响力最大的江河污染事件”①。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随着污水下泻的减缓,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松花江沿岸的大城市哈尔滨、佳木斯,以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的沿江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等面临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

中国传媒关于松花江污染这一事件的报道经历与非典报道类似,也经历了从前期瞒报谎报到信息逐步公开透明的曲折历程。陈力丹教授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碍分析》一文中,截取了《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北京青年报》以及《第一财经日报》这四家报纸的相关报道,辅以其他传媒的报道为分析对象,将这个曲折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1月14-18日,媒体的报道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本身;第二阶段11月19-21日,因为没有新的新闻源,媒体处于共同的沉默期;11月22-28日为第三阶段,媒体的报道对象由吉林转向哈尔滨,关注哈尔滨宣布四天停水的事件,并逐渐与吉林的爆炸联系起来。在这个阶段中,国家环保总局是在11月23日,即爆炸发生10天之后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在无法隐瞒的情况下才将污染信息通报给俄罗斯政府。12月3日公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报道进入第四个阶段,关于松花江污染段的流向和沿途的防范情况逐日公布,信息基本公开化。②

在第一、二阶段,吉林政府虽知道爆炸已经引起松花江的污染,但在政绩意识的惯性思维之下保持缄口,只是单纯通报了爆炸事件。此时,地方媒体报道的基本都是地方政府想要说的,而不是公众所迫切需要知道的;地方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地方政府的“扬声器”,而不是环境的监测者。③媒体在政府“内紧外松”的传播策略和地方保护主义主导的信息封闭策略下,放弃了自身的舆论监督角色,沉默地迎合政府。而正是由于政府和媒体功能的缺位,致使国家环保总局错过了将此次污染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机会。

第三阶段中,哈尔滨政府已经获知松花江水遭污染,但仍试图对此次水污染事故进行人为控制。哈尔滨政府通过电视发布了三次“前后不一”、“扑朔迷离”的停水公告,在“以经济安全为重”的 ①

罗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新闻意识——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反思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当代传播》,2007年第1期。

陈力丹、陈俊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碍分析》,《新闻界》,2005年第6期。

钟良:《突发事件报道理念的中西差异——以“松花江水污染”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②③ 政绩意识下漠视人民的知情权。姗姗来迟的前后矛盾的公告信息极大地伤害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谣言和社会恐慌在传播失实的情况下产生,甚至有谣言说地震将要发生,市民们纷纷抢购食物、夜间不敢睡觉,再或者搬家躲避。

中国政府的善意谎言和拙劣掩饰,以及媒体的缺位表现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松花江污染事件受到极大影响。法国《费加罗报》11月25日的报道中指出“事件尤其突显了中国政府缺乏以冷静和透明的姿态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而法国《世界报》24日的文章甚至称这次事件是“化学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国政府是在第四阶段将信息基本公开,并逐步公布松花江污染段的流向和沿途的防范情况。“谣言止于公开”,恐慌、谣言和疯狂抢购行为得到了逐渐平息。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这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危机事件的传播周期比之非典事件危机已经得到大大的缩短。在非典事件中,从疫情产生到信息公开经过了漫长的5个月时间。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整个过程仅经历了20天。尽管两件危机事件的性质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危害度也不同,但是通过对这两者进行粗略对比,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中国在面对突发性危机时,在如何积极应对危机以及保持信息透明公开方面出现了发展与进步。同时,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摆脱行政干预、实现自主报道的速度也变得迅速,且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可以说,媒体的危机传播意识正逐步地得到增强。因此,笔者认为,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反映出中国媒体对危机传播的意识提高,并已开始有意识有经验办法地进行较为主动的危机传播活动。

与此同时,在2005年至2006年间,学界对危机传播的研究也渐入状态。对一系列危机事件中媒介与政府行为的反思与建议也逐渐增多,且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文章探讨实际层面的操作问题,这点也符合了危机传播与时事联系紧密而对学界研究产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对危机传播的考察也由单纯的舆论研究扩散到对中国发言人制度的考量、危机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以及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等。但是,危机传播的理论支撑显得比较单一贫乏,“风险社会”理论成为最为合理且具理论意义的选择。中国危机传播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方向迈进

根据当前中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严峻考验的实际情况,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公开发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分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及附则等六大部分,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在这份文件中得以初步形成,包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和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该预案旨在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随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了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2006年1月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在2006年7月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等。

从这些文件的相继出台可以看出,伴随着不停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危机管理问题。政府不再只是被动地“临渴掘井”,在危机事件之后下达通知要求各级部门如何采取措施;而是积极地“未雨绸缪”,将危机管理纳入政府日常工作议程之中。政策上的支持给了媒体极大的鼓舞力量,信息的透明带给了媒体更大的报道空间,中国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将日益壮大。不可避免,危机的突发性会使包括专家在内的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内摸不着头脑。同时,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逻辑,查清未知事物的来龙去脉在理论上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或多或少会有一段时间的信息“真空期”,媒体最初会表现沉默。然而,上述文件的出台必然会鞭策政府的应急措施朝着更加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这也将有助于媒体趋于发布更加及时客观的报道。

四、危机传播规范化运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危机传播的规范化运行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政府、媒体这两者的大力合作,政策文件的落实无疑是必需条件,但除此之外,学界普遍强调危机事件发生我们要注意若干以下方面的问题。1.注重危机潜伏期的预警作用

危机的出现一般是有前兆的,它在潜伏期虽因处于量变的过程而特征不明显,不易被人察觉,但作为社会的雷达,媒体有责任以其敏锐的触角去感知。媒体如果能够科学地向公众传达对威胁性情形的警告和提醒,使公众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和行为准备,那么当危机真正发生时,公众便不致措手不及。而这种预警作用实际上也就是拉斯韦尔提出的媒体四功能之一:环境监测。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对危机的预警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不把将要或已经面临的危机告诉公众,传媒的‘看门狗’角色将会蜕化为‘宠物狗’”①。如果就此自甘放弃传媒的这种舆论监督作用,媒体的形象在公众心里必然将会一落千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由于大众媒体受众面广、自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优势,它完全有能力对公众进行充分预警,提醒公众对危机加以防范,增强其危机意识。这也便是贝克所看到的“媒介能起到一只‘文化眼睛’的作用,它通过对社会危机的报道,可以开视危机上的“瞎 ①

郭小平、秦志希:《风险传播的悖论——论“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新闻报道》,《江淮论坛》,2006年第2期。眼公民”,从而引发他们进行危机治理”①。

那么,媒体应该如何发布预警信息呢?最有效的预警信息具有什么特征?罗伯特·希斯认为,“预警信息要言简意赅、直截了当、信讯确凿。精确的行话和专业的术语要变成简单、朴实、明确的公众用语”,预警信息应包含三个方面:“明述预警原因、明述其含义、告知公众要做什么”②。这样才贴近公众的实际,容易为公众所接受,有利于公众对危机产生警觉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另外,发布预警信息时还要尊重受众所在地域的语言文化特点,以使传播信息更为有效。2.信息公开制度与公众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力,危机事件中公民知情权的满足有赖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以及媒体的积极传播。面对危机事件,政府能否迅速及时地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内发布权威信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政府的公信力及效率。危机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阳光政府”的打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客观、公正的积极传播能够消除危机影响,安民心,得民心,树政府形象。相反,如果政府首先就对媒体封锁信息,而导致媒体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延报、迟报,民众与政府之间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就会使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这样就既造成了政府工作的被动,也引起公众的不满,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受损。

现代民主法制社会中,公民的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是沟通政府决策和民意反应的桥梁。尤其在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通过及时的信息公开来满足危机情形下公众高涨的知情权,来与民众构建起交流、解释和对话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决策,从而有助于消除、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合作心理,减轻政府行动的外在阻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3.注重危机传播中的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元素,这点在危机传播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危机传播因其显著的社会影响性而能得到公众的特别关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事件也是媒体得以凭借其卓越的媒介表现而成就自身的一个发展机遇。传播内容的精心策划与报道、另一个方位的角度、新颖的观点往往能给媒体带来较好的影响力,提高并巩固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非典时期《南方周末》曾对“SARS”作出了这样一则经典解读:Smile And Retain Smile——微笑并保持微笑。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SARS,这种阐释生动形象而又意味丰富,极具鼓舞力量,容易被受众记忆并能鼓励受众以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

然而,非典期间更多的时候,各大媒体声势浩大的危机报道“其实是同义重复,在同一个角度、同一个层面对相同内容的过度报道,而深层次的报道、具有独立眼光的报道、体现思维品格的报道、①

秦志希、夏冠英:《当代中国媒介风险报道透视》,《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罗伯特·希斯,王成等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M],2001年第1版,第126页。② 体现多样性的报道缺失。”①许多媒体均表现出盲从、狂躁的非理性特征,在报道形式上呈现出你有我也要有,你炒我也炒的跟风趋势。媒体应在危机报道的新闻实践中,理应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新的报道领域,充分体现媒体的个性和独特视角,赢得媒体发展的制高点。4.危机传播中的科技因素

很多突发性公共危机的产生,就是由于科技的“双刃剑”属性在作怪。高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美好,但同时也留下了难以根除的安全隐患。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媒体要向公众解释危机产生的原因、如何应对危机等,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科技打交道。此间,除去政府和媒介这两个“集体”意义上的重要机构,掌握这一领域科学知识的专家和进行危机报道的记者则是“个人”意义上的重要个体,他们的表现对于有效应对危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对于专家而言,他们不仅是给媒体提供专业知识的权威信源,能够在大众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能有效地引导公众舆论。人际传播的破坏性威力在危机情形下流言、谣言的产生过程中可见一斑,而专家则可以在人际传播中施展极具建设性的作用。所以在危机传播中,我们不能单单把眼光锁定在大众传播的层面,而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专家学者走进大众的现实生活,而不仅仅是电视屏幕、报刊,以此来利用人际传播达到传播效果的协同作用。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科学传播危机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是记者的专业知识贫乏,他们对特定领域的科学知识缺乏基本常识,在复杂的危机事件中鉴别力不高,无法形成科学的观点,在媒体上发表意见时容易犯错误。缺乏专业知识的记者在采访专家或是在记者招待会上的提问也往往提不到点子上。而在国外,记者平时就与专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相互之间是伙伴关系,经常互通情况。中国科普研究所外国室主任李大光在SARS之后的“灾难与科普”高层论坛上,曾指出在专业知识和公众之间,缺乏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消费品的“第三者”。②所以,提高新闻记者的科技素养对于有效的危机传播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5.坚持贯彻官员问责制

危机和责任是有内在关联的,我们生活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背景下。③危机一旦产生,必然要求各级相应政府进行积极治理,于是便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责任,但是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纠结,这种责任追究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实现。就中国而言,官员问责制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才开始启动的,此时包括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上千名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而被查处。非典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制的制度化。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国家环保总局作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件重视不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此而引咎辞职。作为一位正部级干部,解振华是中国因 ①②

夏倩芳、叶晓华:《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2月~5月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2期。

张东操:《SARS凸显媒体科学素养缺乏 科学传播遏止病毒传播》[N],《中国青年报》,2003年7月23日。③

(德)乌尔里希·贝克,吴英姿、孙淑敏译:《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环境污染事件被解职的最高级官员。学界普遍认为,从非典到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国的官员问责制日趋健全。

问责制使得官员权责对等,承担责任与实行权力并重,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人民赋予了政府官员权力,官员理所当然要为权力承担责任。官员问责制在行政及立法角度的规范,使得官员能够真正树立起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因为官员问责制内在地要求除违纪违法者本人承担责任外,其上级甚至其上上级领导都有可能要根据问题的程度而承担责任。尤其是在那些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各级官员更应负起应有的重大责任,及时、客观、公正地为公众披露信息真相,而不能屈从于某些利益关系采取瞒报谎报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武国江:《新闻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童兵:《非典时期新闻传媒的角色审视》,《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3]方芳:《从SARS事件中媒体的缺席与复位论我国媒体的功能》,参见

http:// [4]张君昌、郑研:《媒体舆论与全民动员——中国传媒抗击非典报道全景透视》,《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罗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新闻意识——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反思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当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陈力丹、陈俊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碍分析》,《新闻界》,2005年第6期。[7]钟良:《突发事件报道理念的中西差异——以“松花江水污染”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8]郭小平、秦志希:《风险传播的悖论——论“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新闻报道》,《江淮论坛》,2006年第2期。

[9]秦志希、夏冠英:《当代中国媒介风险报道透视》,《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10]罗伯特〃希斯,王成等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M],2001年第1版,第126页。[11]夏倩芳、叶晓华:《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2月~5月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2期。

[12]张东操:《SARS凸显媒体科学素养缺乏 科学传播遏止病毒传播》[N],《中国青年报》,2003年7月23日。[13](德)乌尔里希〃贝克,吴英姿、孙淑敏译:《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4]苏成雪:《传媒与公民知情权》[M],新华出版社,2005年。

[15]赵士林:《论媒体危机报道的四大功能》,《新闻界》,2004年第4期。

[16]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第42页。[17]肖培:《从非典危机看媒体作用》,《中国记者》,2003年第10期。[18]庄莉红:《构建和谐社会与危机传播管理》,《当代传播》,2006年第2期。

[19]方雪琴:《信息公开与媒体理性——试论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20]李岩:《论政府与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良性互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1]王想平、宫宇:《危机传播的舆论形态与引导策略》,《求实》,2005年第S2期。

【作者简介】

纪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播学批判学研究及文化研究。

上一篇:《 多彩的地球村》教案下一篇:卫生院药品、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和出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