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2024-08-15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精选8篇)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篇1

一、课程名称:

(一)中文名称:文学原理

(二)英文名称:Literary Theory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90学时 学 分:5学分

三、开课学期:

开课学期:第2、3学期

四、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要求:考试

五、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六、课程概述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向学生讲解文学的一般规律,包括探讨文学本质,文学创作的原则和审美价值追求及作品构成和文学风格,接受美学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

七、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4学时)

1、了解文学理论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学科品格

2、掌握文学理论的性质,建立关于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体系

3、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及其划分依据,文学理论基本形态包含西方文论中的各家学说,归纳为两大类:科学主义文论和人本主义文论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文论建设(4学时)

1、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状况

2、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3、理解“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点的内含

(三)文学作为活动(8学时)

1、了解文学活动的性质和意义

2、掌握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3、了解围绕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形成的批评理论的发展变化

(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8学时)

1、掌握文学的三种概念

2、掌握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了解文学活动的话语蕴藉性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6学时)

1、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状态

2、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3、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六)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8学时)

1、了解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客体 客体和主体的三种说法

2、掌握文学主客体的代表性理论观点

3、了解文学主客体的代表性理论观点

(七)文学创造过程(8学时)

1、了解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想象和联想、理智与情感、陌生化

2、掌握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

3、了解艺术创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机制

(八)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8学时)

1、了解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的区别

2、掌握艺术真实原则、艺术概括原则的基本内含的具体要求

3、了解艺术创造中情感把握的基本原则

(九)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4学时)

1、了解文学类型的划分

2、掌握三种基本文学类型的特点及差异,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艺术特征

3、了解根据三种基本文学类型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有效的文本分析和鉴赏。

(十)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6学时)

1、了解文学话语和普通话语的区别

2、掌握文学作品本文层次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及其基本理论内涵 三种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的艺术特征及其基本理论内涵

3、了解能灵活运用本文层次理论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

(十一)叙事性作品(6学时)

1、了解叙事学基本理论内容

2、掌握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行动元与角色、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叙述视角及叙述声音

3、了解运用叙事学基本理论内涵进行文本分析

(十二)抒情性作品(2学时)

1、了解抒情界定、抒情方式、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2、掌握抒情方式

3、了解抒情话语

(十三)文学风格(4学时)

1、了解风格、风格的特点、风格的形态、文学流派风格

2、掌握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风格与话语情境的关系、流派与风格的关系

3、了解风格的基本形态

(十四)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4学时)

1、了解大众文学、大众传播媒介文化市场、文学消费的对象和主体

2、掌握文学消费的对象和主体的内含义、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

3、了解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意义

(十五)文学接受过程(6学时)

1、了解文学接受,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对话填空兴味、正误与反误

2、掌握文学接受中填空对话和兴味的意义

3、了解文学接受中正误与反误的内含和意义(十六)文学批评(4学时)

1、了解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文学批评的标准

2、掌握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和语言批评的要义和方法

3、了解文学批评标准中的具体要求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选用教材: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二)主要教学参考书: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篇2

关键词:《文学理论》,核心问题,教学探索

《文学理论》作为高校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 在专业与学科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拓展中文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 加强其理论思辨能力, 提高其理论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从目前教学现状及效果看, 往往不尽如人意。对此, 文学理论界的专家与常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文艺理论课程教师提出不少有益的见解, 也有部分切中肯綮者。但我以为, 要想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 必须深刻认识理论真实的品格何在这个核心问题, 才能切实提高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收事半功倍之效。

理论真实的首要品格是对现实的洞察力。对理论真实性的这一理解对于人文科学特别是文学理论而言尤其重要。文学理论来自于文学实践, 文学理论的创新首先要求对文艺实践中的新动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以往对“理论”的界定上, 人们常常把理论视为规律的集合或系列, 或者主张理论是对规律的解释, 即理论是通过印认那些能够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来解释事物的联系何以存在, 在实际运用中, 则往往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或者两者的结合, 并通过“分离”、“提取”、“归并”、“理想化”等基本的简化途径达到之。但是这种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也许有用的理论理念, 在人文科学中却常常遭遇到一个难题, 即人文科学中的理论表述由于同人类感性认识的密切联系, 常常难以像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那样能够被证伪或被证实, 那些满足“应然”而不是“实然”的理论推理, 或者满足于价值正当性而相对缺少经验实存性要求的理论形态在文学理论领域中往往是一个常态存在。因为文学理论往往要提出一些有助于把文明的价值观念传给下一代的理论假说和推测, 肩负有“文化参与的职能”。要解决这一困境, 就必须思考文学理论的真实性到底为何的问题。我以为, 对于文学理论而言, 其理论真实的首要品格就在于文学理论必须具有对现实的深刻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在文学理论中表现为要始终正视文艺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抓住文艺的现实问题或时代问题。当前文学理论逐渐丧失其应有的阐释能力, 很大原因就在于这种现实洞察力的缺失。这里所说的现实, 既指的是要面对当代复杂多变的创作实践, 也指要面对当今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思潮;既指文学理论要面对时下文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 也指文学理论要面对文学为什么,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是什么等普遍有效性问题。比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市场和文化工业的突然“崛起”、大众文化的蔓延, 这些新的文化景观就对人文学者提出了急需回答的问题, 特别是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知识传授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 以及艺术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方面, 而不太注重其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由于这些新的文化因素 (包括商业化因素、功利化因素等) 的出现与兴盛, 与电子或数字媒介相匹配的阅读与写作大量出现, 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的理解。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洞察力, 那么, 业已建立起来的体系化的文学理论模式面对的将是文学历史而非文学现实;这种体系化的理论模式将封闭在学院高墙里, 无法与社会现实形成有效的对接。而在当下文学理论教学中, 令人遗憾的就是这种轻视乃至漠视生动、丰富的文艺实践的倾向大量存在, 教学者往往不愿、不屑于关注当前文艺实践中涌现出的大量的新现象, 对于当代文艺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缺乏前瞻意识, 甚或执囿于学科研究的“纯粹性”而回避乃至抗拒文艺发展前沿动态。当新的文艺现象与既有理论框架不适时, 文艺理论的传授者们或者削足适履地将新文艺现象硬塞进某种理论框架, 或者抱怨新的文艺作品缺少品位或创作方式不合“规范”, 正是对现实的洞察力的缺失造成了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抗拒。

理论真实的品格来自于其自我批判性。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更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真正的理论从不迷信经验和权威, 而是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批判精神。自我批判与自我反思决定着精神活动本身的成熟与发展。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先进行自我批判, 亦即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理论调整, 在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现和克服错误观点, 找出不太完善的思想并加以补充, 自觉地运用自我批判功能来对待或抛弃过时的结论, 为总结出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提升创造条件。就文学理论而言, 要想获得理论的真实品格, 就必须通过对时代的自觉把握, 充分认清文学理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状况, 进一步明确文学理论的地位、作用和使命, 在此基础上,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修正、自我超越, 使文学理论的价值立场更为合理, 由此增强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方向感, 增强文艺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为文学理论更合理地生存和发展提出更优的方案。当前文学理论教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学理论自我批判能力的缺失。比如, 文学理论是否能或是否应该指导文学创作, 这一问题在不少教学者那里, 是一个无须证明或回答的问题。而在实际上的教学中, 这一问题常常遭遇学生的诘难, 因为在学生们看来, 现在的文学理论常常不仅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反而成为空洞的理论教条。尽管教学者援引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去印证这一理论或规律, 但面对新的文艺现象时, 却常常发现这一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其原因就在于理论传授者们只看到理论的确对于创作实践具有潜移默化的、甚至是更为直接的影响力, 但又缺少对文学理论之功能与作用的自我批判能力, 即认识不到文学理论不可能对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因果式的理论指导。正是对理论普适性的过度迷恋和对理论价值的自我批判性的缺失, 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实践常常陷入窘境。再如, 在文学理论教学中, 教学者们往往采用的是一种“观念先行”的教学模式。这种“观念先行”模式突出体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上, 即首先确定编写理念 (比如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为指导) , 然后确立教材编写结构框架 (如建立文学本质论、文学文本论、文学形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活动论等教材框架结构) , 通过分章分节完成对知识系统的条块分割, 最后以“六经注我”的方式完成教材的编写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这种“观念先行”的教材编写模式也被直接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文学理论的讲授者们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容器”, 一开始就灌输一些抽象的、空洞的、有时甚至是教条化了的理论, 其结果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缺乏。这种缺乏教与学的对话、师与生的对话, 问与答的对话的教学活动, 从表征看是由于文学理论教学中“观念先行”教学模式的结果, 从深层原因看, 则是教学者迷信能够完整穷尽文学的本质或规律的所谓元理论, 缺乏对文学理论体系与基本结构的自我批判能力所致。这种理论自我批判能力的缺失又导致了文学理论教学中另一种困境的出现, 即教学者们在实际教学中只能“照着讲”, 而不能“接着讲”。所谓“照着讲”, 就是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支离破碎地引用经典中的只言片语, 以为这就能增加说服力, 实际根本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身, 或抵达问题的本质。“接着讲”则是寻求对原典客观诠释的突破以及理论形态的创造自新, 它是建立在客观诠释基础上的主观的创造性的诠释, 是“继往”基础上的“开来”, 只有神会于理论的精髓,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就文学理论而言, 这种“接着讲”就是要不断以自己提出的文艺新问题或新的文艺提问方式, 以及对文艺问题的新探索, 批判性地反思文学理论的时代意义, 理性地揭示文学理论自身的矛盾与困惑, 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达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格的培养与提高。休谟在《人类理智研究》中的这句话值得文学理论传授者们记取:“一个合理的推理者在一切考察和断言中应该永久保有某种程度的怀疑、谨慎和谦恭才是。”

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理论教学 篇3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理论; 教学

0 引言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来说,社会实践尤其是经济基础是构成社会认识特别是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大众化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大众文化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着不可磨灭且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批文化名人纷纷“触电”,无论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还是参加电视节目,文化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商业气息进入了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学作品中。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图像生动、画面可感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这一角度来说,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既传播了文学又泛化了文学。传统文学的美感很大程度上被直观片面解读,从而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而大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大都具有强烈的商品性,这种商品性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学所特有的独特性和文学性,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在大众文学背景下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价值。大众传媒的速度加快自然带来了文学传播速度的加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传播的模式化。人们在短时间内受到舆论引导疯狂追随某一作家或者某一种文学形式,但是时过境迁,人们又会有新的追求目标。从内容上来说,大众文化既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更加通俗的文学品位,其文学内容自然消除了传统文学所必有的精英性和高尚性,文学的雅俗共赏自然带来了文学感性的过度扩张,使得文学不再是那个能够启迪人们心灵发人深思的具有神圣理想的精神归宿。麦克唐纳曾有过对于大众文学的效果极好的论断:“所谓的大众文化不过是耍尽一切花招让人们高兴罢了。”这就对大众文化的快乐原则进行了最为生动贴切的论述,大众文化本着让读者快乐的原则进行创作,其严肃性以及内在的悲剧性自然受到消减,从而减少了文学趣味。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关于这一学科是否必要以及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这一学科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思潮很大程度上让文学理论所关注的文学内涵和审美成为了众矢之的。本文关注的是如何让文学理论教学更够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 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前广泛存在于文学理论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与系统性呈现冲突。文学理论从一开始就是要在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理论是一门专注于理性的文学分析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组矛盾:理性分析能力培养与大量阅读文学文本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或者说这是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系统性与思想性的矛盾。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学史知识和丰富的阅读积累,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只有在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积累基础上才有可能将文学理论课本中更加深入的思想分析结合起来。而现阶段我国的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思想性与系统性矛盾主要是与教材相关的。我国的文学理論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上世纪“苏联模式”的大量残余,特别是目前仍在高校教学中广泛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搬硬套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其次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式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文学理论教学中只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具体的例证来引用,但是却不能让学生明确深刻地认识到文学作品如何验证了所学的文学理论。可以说,概念式的教学在很大意义上是将文学原著“架空”了。学生往往被课堂上教师口中和课本上充斥的术语、概念弄得焦头烂额,即使遇到了相关的原著例证也由于没有读过原著而感觉混乱。因此,从文本阅读的层面来说,教师在讲授文学理论新知之前让学生课后阅读能够涉及到的文本,从而尽大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没有读过文本带来的不便。

另外,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教学还面临着学生参与困境。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中文系学生大都是“90后”,手机、电脑、游戏等娱乐手段将学生读书的时间压榨无几,很多学生上了四年大学竟然没有去过学校图书馆、没有读过几本正经的文学专著。这对于高校中文学生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地理解文学理论的知识,往往会对涉及到的相关文学作品做长篇幅的介绍,这样既占用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时间,又让学生更加不愿意去参与课堂学习。较为枯燥的传统文学自然比不是更能吸引学生精力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狼群》等通俗小说甚至是网络小说。同样是文学作品分析,教师可以有限制地把流行在学生中间的网络小说拿到课堂上作为例子,带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文学理论。

2 解决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理论教学的途径

解决现阶段存在于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将枯燥乏味的文学理论更加生动形象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具体来说有如下途径:

首先是解决教材问题。学校不能再一成不变地用老眼光来面对新问题,对于学生普遍反映不能适应自身学习需要的教材要果断摒弃,而即使引用了新的教材也不能固守于这一本教材上,对于文学理论教学要采取“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语)的态度,对于各种新出现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准并且能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学理论教材要保佑通融的态度。新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青年学者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诸如南京大学中文系胡有清编写的《文艺学论纲》、《文学理论》(南帆)、《文学理论》(王一川)等。对于政治性过于浓烈的部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删减。

其次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针对文学理论这一有自身特点的学科,既要培养大学生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将这种思维能力应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本学科的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既要重视历史文论又要兼顾当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理论与评论相结合,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等方式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伟.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与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164167.

[2] 邴波.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J].昌吉学院学报,2007(04): 6063.

[3] 方国武.电子媒介时代下的文学理论教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1(01):104107.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篇4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新闻学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研究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到1949年中国文学发展演变历史及创作成就的学科。它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也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

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课程要求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能够写出符合学位要求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

(四)课程学时

本课程上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教学总学时为54学时。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1、讲授与讨论。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讨论一些难点、焦点和学科前沿的问题。

2、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考试或考查,其形式多样化。

4、注重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及时获得教与学的信息反馈。

(六)考核方式:课堂作业、讨论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考试卷面70%,平时30%。)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编

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18学时)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一)[教学目的]“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

1、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轨;

2、新文学团体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胡适的文学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

绪论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通常指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三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的特点

(一)中国现代文学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是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真正的人民的文学。

(二)“五四”先驱者在坚持文学社会使命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学本身的独特性能。

(三)现代作家同时吮吸着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双重的历史营养。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一、“五四”文学革命

以《新青年》为阵地,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等,宣扬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提倡白话;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二、与封建复古派的几次斗争

三、文学革命取得重大实绩

第三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

二、主要的新文学社团

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社等。

三、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文学理论建设的拓展清晰地呈现为:是在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下,为白话作出重新定位;是对白话文学形式的探索;是对白话文学精神的追寻。

第二章 鲁迅(一)[教学目的]

1、鲁迅的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

2、认识《呐喊》与《彷徨》的杰出成就

3、《野草》与《朝花夕拾》的一般解读

◆ [教学重点] 《呐喊》与《彷徨》思想和艺术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野草》与《朝花夕拾》的解读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

第一节

鲁迅的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

一、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1881—1918)

二、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918——1927)

《呐喊》;《彷徨》; 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们,因为倡导革命文学而与鲁迅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

三、共产主义战士(1927——1936)

(一)文学活动

9本杂文集、1本小说集(《故事新编》)。

(二)政治活动

1、社会组织:

2、与共产党的关系: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一、《呐喊》作品选讲

二、《彷徨》作品选讲

三、“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

四、“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

◆第三节

改造民族灵魂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

一、鲁迅的创作思想及对阿Q的态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二、阿Q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农民,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方法,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妄的精神胜利之中。第一是妄自尊大;第二是自轻自贱,甚至以作践、痛打自己来转败为胜;第三是欺凌弱者;第四是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第五是健忘。

三、《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白描艺术手法的运用;独具的批判与讽刺的特色;卓越的语言艺术。

第四节《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独语体”的散文《野草》:其风格可以用“独语”来概括。

二、“闲话风”的散文《朝花夕拾》:其风格为“闲话风”,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

作业:

1、读鲁迅的两个小说集,写一篇“我看……”(可以指人,指作品,指思想或艺术等等)

2、带着问题看鲁迅的散文诗

第三章 小说

(一)[教学目的]

1、“问题小说”形成及衰落的原因

2、乡土小说的成就

3、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 [教学重点] 郁达夫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创作 [教学难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线索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五四”时期小说转型有多种原因:社会变改的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和西洋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一、“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首先,它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其次,与当时作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第三,“问题小说”还受了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二、冰心、王统照的创作

1、冰心:最早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小说里有哲学”,“借小说发表自己的思想”

2、王统照:《沉思》:纯洁美丽的琼逸事作者理想的爱与美的象征。

三、人生派写实小说:叶绍钧的创作

叶绍钧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他写得最好的,就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第三节: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的特点:首先是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其次,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第三,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第四,其地方色彩主要是通过各地风俗习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

第四节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性叙述小说

一、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沉沦》等

(一)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二)人物:“生则与世无补,死亦与人无损。”“零余者”、“多余人”形象。

(三)艺术特色:自我表现的主观性,激情化,感染力。

二、郁达夫30年代以前小说的基本特征: 强烈的主观抒情,大胆的自我暴露,零余者的形象系列。

郁达夫30年代以后小说的变化:以《迟桂花》为例,不仅完美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

三、庐隐和冯沅君小说的基本特色

(一)庐隐小说的基本特色

1、笼罩在愁云惨雾中五四青年群体;

2、对妇女命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强烈而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

(二)冯沅君小说的基本特色

1、复数主人公“我们”:叛逆之爱的精神同盟;

2、话语空缺:“……”难言的隐秘心理;

3、爱情神话:情人之爱与母女之爱的两全之策。

四、许地山的主观叙事小说:《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

春桃形象:她原为财主出身,但后来沦落为捡破烂换取灯儿的劳动妇女。在性格上,她蔑视夫权,坦率豁达,在两个男人之间她处于主导地位。

作业:

1、“问题小说”的兴盛与衰落

2、分析郁达夫《沉沦》或某一篇“自叙传”抒情小说

3、庐隐和冯沅君小说的基本特点

4、试析许地山《春桃》的春桃形象

第四章 郭沫若

[教学目的]

1、郭沫若的思想发展

2、《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

◆ [教学重点] 郭沫若《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女神》的思想艺术与现代大学生的距离 [教学方法]讲析和示范朗读相结合

第一节

郭沫若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一、郭沫若简介

二、郭沫若思想发展

1、泛神论思想

2、浪漫主义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

第二节

《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特色

一、思想内容:

《女神》对封建藩篱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表现了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二、艺术特色:

《女神》以诗体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彻底的自由创造,呈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三、局限:

1、简单的把浪漫主义与革命文学对立起来;

2、艺术上的模仿,生活不足

第三节

其它创作

一、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二、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一)、前期历史剧创作:《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二)40年代的历史剧:《屈原》

1、概述:(1)用历史来影射当时的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派的斗争

(2)艺术成就:(1)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2)壮美的悲剧精神(3)激越的浪漫主义诗情

作业:

1、《女神》的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特征

2、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新诗

(一)[教学目的]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 [教学重点] 前期新月派

[教学难点] 李金发与早期象征派诗歌分析 [教学方法]讲析

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

一、新诗的诞生:以胡适和周作人的诗作为代表。

二、胡适的《尝试集》

艺术特色:明白清楚的语言,自由解放的诗体,平实冲淡的意境。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一)“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冯雪峰等人诗歌中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二)“小诗体”: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

第二节

新诗的“规范化”

一、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理智节制情感”;新诗格律化:三美。

二、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

(一)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死水》符合三美理论。

(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再别康桥》艺术成就上: 1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2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

第三节

早期象征派诗歌

一、“纯诗”概念的提出

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

二、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弃妇》 和《有感》

李金发的诗歌特点: 内容: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远取譬”与“省略法”的思维、构思和表现手法。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作业:

1、前期新月派诗歌成就

2、初期象征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第六章 散文

(一)[教学目的]周作人与朱自清的散文 ◆ [教学重点] 朱自清的散文 [教学难点] 周作人散文 [教学方法]自学及作业考察

第一节

周作人散文

一、现代散文的建立与发展

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一文,倡导幽默、雍容、漂亮、缜密的艺术性散文

二、周作人的散文大致可分两类:

1、“浮燥凌厉”

2、“冲淡平和”

第二节 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感情真挚醇朴。

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作业:

1、什么是“美文”

2、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戏剧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早期话剧的雏形特征

2、田汉、丁西林的戏剧创作

◆ [教学重点] 田汉、丁西林的戏剧创作 [教学难点] 话剧的初期发展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及丁西林的创作

一、话剧的萌芽、诞生:

现代话剧是在西方话剧的影响下萌芽诞生的,和我国传统的戏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表演体系:文明戏或新剧阶段和“爱美剧”阶段

二、丁西林与早期的独幕剧 :(1)独特的戏剧观念。(2)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作业:

1、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2、田汉的前期创作

第二编 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21学时)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二)[教学目的]

1、“左联”的成立

2、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 [教学重点] “左联”的成立 [教学难点] 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论争和左翼文艺运动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二、革命文学的论争

创造社和太阳社发起对鲁迅的否定、攻击,鲁迅予以了反击。

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第二节

不同文学思潮的较量

马克思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 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学起到某种补充和纠偏作用。

作业: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形成

2、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格局

第九章 茅盾

[教学目的]

1、社会剖析小说

2、《蚀》三部曲与《子夜》 ◆ [教学重点]

1、社会剖析小说

2、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 [教学难点] 《子夜》的分析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茅盾的小说成就

一、茅盾简介

二、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在小说领域内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由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而影响深远。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

三、茅盾的评价:

1、正面观点:茅盾是“社会分析派”的典型代表作家。

2、反面观点: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各半的结合。第二节《蚀》三部曲与新女性系列(2学时)

一、《幻灭》《动摇》和《追求》 二、三种类型:第一类型:静女士、方太太;第二类型: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第三类型:梅女士。

第三节《子夜》

一、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资本家形象系列

1、吴荪甫:中国30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他的性格出两面性:(1)强悍(2)虚弱。

2、赵伯韬:中国30年代买办金融资本家的典型。(1)傲慢自大、奸诈狡猾(2)荒淫无耻、精神堕落

(二)封建地主系列吴老太爷:曾沧海:(3)冯云卿:

(三)工贼系列:莫干丞和屠维岳。

二、艺术成就:颇具匠心的结构。作业:

1、茅盾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2、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

第十章 老舍

[教学目的]

1、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2、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 [教学重点]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教学难点]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一、老舍简介

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

2、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或“理想”的市民。

◆第二节 《骆驼祥子》及 老舍作品的艺术成就

一、《骆驼祥子》:

1、主题:

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2、形象:祥子是一个性格不断发展的形象。开始也是勤劳善良要强,有骆驼般坚强的意志,但后来在残酷现实的打击下,尤其是经历三起三落后,才变得懒散、蛮横和平庸,甚至于卑鄙无赖,成为一个人渣。

第三节 《四世同堂》及老舍作品的艺术成就

一、《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

(一)北平市民如何忍辱苟安

(二)经历灾难后开始反抗了

(三)鞭挞了民族败类

(四)揭露和解剖日本这个军事怪物。

二、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与幽默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作业:

1、老舍小说中的文化批判意义

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第十一章 巴金

[教学目的]

1、《家》的杰出成就

2、《寒夜》等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 [教学重点]《家》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特点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一、巴金简介

二、前期小说创作特点:“青春的赞歌”。如《家》。三、《家》的杰出成就

(一)《家》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二)人物塑造的成功:

1、觉新:是一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典型。

2、觉慧:充满热情和反抗的性格;是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3、高老太爷:专横而虚伪。

第二节

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一、后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二、《寒夜》

(一)《寒夜》思想内容:家庭悲剧与社会悲剧。

(二)人物形象:

汪文宣:善良、胆小、懦弱,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

曾树生: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

作业:

1、巴金前期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2、巴金后期创作风格的变化

第十二章 沈从文

[教学目的]

1、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2、沈从文的创作特点

◆ [教学重点] 沈从文的创作特色 [教学难点] 沈从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一、沈从文简介

二、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的“生命形式”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特有的湘西世界。

第二节

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一、浪漫主义倾向

(一)最理想的梦幻式爱情故事;

(二)湘西奇险秀丽的自然景观;

(三)奇异的风情民俗;

(四)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

二、结构模式:没有模式,若有,有人说是“抛物线结构”

三、人物塑造:

(一)80%的主人公都是女性;

(二)男性也是为女性所过滤过的有别于一般的男性;

(三)塑造人物的独特方法

1、营造氛围;

2、写类型和观念

四、语言特征:醇厚甘甜;清新;绮丽;幽冷。作业:

1、现代性视野中的“湘西世界”

2、沈从文小说创作特点

第十三章 小说

(二)[教学目的]左翼小说;京派小说;海派小说 ◆ [教学重点]左翼小说 [教学难点] 海派小说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左翼小说

一、左翼文学的特点:左翼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文艺思想构建了左翼文学的革命话语体系和文学意义模式;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文学创作“社会化”倾向加重,以重视分析社会客体、流贯理性精神为特点。

二、代表作家及作品:蒋光慈:《丽莎的哀怨》;柔石:《二月》;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三、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一)东北作家群:主要有萧军、萧红、罗烽等。◆

(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第二节

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

一、京派小说的审美追求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如凌叔华早年作品《酒后》、《绣枕》

二、新感觉派小说的兴起和特点

1、初期海派: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1)、张资平(2)、叶灵凤

1、新感觉派(1)、施蛰存(2)、穆时英(3)、刘呐鸥

作业:

1、三十年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2、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

第十四章 新诗

(二)[教学目的]中国诗歌会;现代诗派 ◆ [教学重点] 现代诗派 [教学难点] 现代诗派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

中国诗歌会和臧克家的创作

一、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

二、臧克家的诗歌创作

臧克家的前期诗作有以下特点: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

第二节

现代派诗歌创作

一、现代诗派

1、现代派诗的形成、特点及演变: 现代派诗形成于30年代初,鼎盛于1936年前后,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发展、流变的漫长过程。就发展的渊源论,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

2.现代诗派的特点:(1)朦胧的美;(2)繁复的意象,奇特的联络;(3)追求“纯粹”的诗;(4)浊世的哀音,青春的病态。

二、戴望舒、卞之琳的创作 作业:

1、臧克家的诗歌特点

2、现代诗派

第十五章 散文

[教学目的]闲适小品;“鲁迅风”杂文 ◆ [教学重点]林语堂“闲适小品” [教学难点]“鲁迅风”杂文 [教学方法]讲授

一、林语堂“闲适小品”

林语堂30年代提倡“幽默”文学,以文白夹杂的“语录体”,庄谐并出地谈性灵,说自我,话闲适。

二、“鲁迅风”杂文

鲁迅的杂文影响和启发了一批作者,形成了“鲁迅风”杂文作者群。作业:

1、林语堂的散文创作特点

2、“鲁迅风”杂文的特点

第十六章 曹禺

[教学目的]

1、《雷雨》的问世

2、曹禺《日出》、《原野》、《北京人》概况

3、曹禺剧作的命运 ◆ [教学重点]

1、《雷雨》

2、曹禺剧作的命运

[教学难点] 《雷雨》的结构艺术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曹禺的《雷雨》

一、曹禺简介 二、代表作《雷雨》

(一)人物形象

1周朴园:专制、冷酷、自私、虚伪是一种说法(关于周朴园形象有争议,可讨论)。2蘩漪:蘩漪的“雷雨式性格”:“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性格复杂。

(二)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缜密;始终是悲剧氛围;语言个性化,充满了动作性和抒情性。

第二节

《日出》

一、陈白露形象:她的一生,可以说是从“人”变成“鬼”,又不能忍受“鬼”的生活,想由“鬼”变成“人”,自杀身亡只能是其唯一的选择。旧我与现我的冲突和希望与绝望的冲突是其主要矛盾。

二、艺术特点:横断面结构;诗意的抒情;平淡与紧张相融合。

三、《日出》和《雷雨》的思想艺术之比较。

第三节《原野》和《北京人》

一、《原野》: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恨的“一首诗”。

二、《北京人》主题: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进行批判。

三、曹禺对中国话剧的贡献

曹禺的戏剧创作不仅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作业:

1、《雷雨》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2、《日出》中的艺术特色

3、曹禺对中国话剧的贡献

第十七章 话剧

[教学目的]

1、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

2、夏衍、李建吾的创作 ◆ [教学重点] 无产阶级戏剧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自习及作业

第一节 话剧

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建吾的创作 作业:

1、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的概念

2、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

第三编 新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7月)(15学时)第十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三)[教学目的]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 [教学重点]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学难点]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

二、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国统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 孤岛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一)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二)胡风的 “主观战斗精神”。作业布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

第十九章 赵树理 [教学目的]

1、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2、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 [教学重点]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教学难点]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赵树理的文学道路及其意义

一、作者简介:

二、“赵树理方向”

赵树理的创作是能体现毛泽东《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赵树理的创作成为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赵树理方向”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

第二节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一、农民形象

(一)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一代农民

(二)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年轻的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

(三)农村新人形象

二、艺术特色

赵树理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形式,创造了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作业布置:

1、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2、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第二十章 小说

(三)[教学目的]国统区小说;沦陷区小说;解放区小说 ◆ [教学重点] 解放区小说 [教学难点] 国统区小说 [教学方法]讲析和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国统区作家的创作

一、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的新变化进行了表现;小说创作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

二、主要作家:张天翼,沙汀,钱钟书,路翎

第二节

沦陷区作家的创作

一、孤岛文学

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

(一)张爱玲小说题材与主题:“沪港洋场社会”中的畸形人生。

(二)苏青代表作为小说《结婚十年》。

(三)徐訏代表作:《鬼恋》和《风萧萧》;

(四)无名氏主要作品:《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第三节

解放区作家的创作

一、短篇小说的成就:除丁玲外,赵树理和孙犁代表了解放区短篇小说的成就。

二、长篇小说

(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

(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反映土改运动的规模较大,过程比较完整;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大量富有农民生活情趣的幽默细节。

作业:

1、沦陷区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张爱玲的小说

第二十一章 艾青

[教学目的]艾青诗作的主题与意象 [教学重点]忧郁的诗绪 ◆[教学难点] 艾青诗作的意象 [教学方法]讲析和示范朗读相结合

第一节

艾青诗作的独特主题与意象

一、艾青简介

二、独特的意向与主题

(一)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以几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二)“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节

忧郁的诗绪

一、忧郁的诗绪:是浸透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但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

二、诗的艺术与形式:艾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 “感觉”;对“光”和“色”的感受最为敏锐;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重新提倡“自由体诗”和诗的“散文美”。

作业布置:

1、艾青诗作的主题与意象

第二十二章 新诗

(三)[教学目的]七月诗派;中国新诗派 ◆ [教学重点]中国新诗派 [教学难点] 七月诗派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 第二节 一、七月诗派

“七月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其基本特征。

二、绿原、鲁藜等人的诗作

第二节

中国新诗派

一、“中国新诗派”(“九叶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缇、袁可嘉、穆旦等。《文聚》、《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是其主要阵地。

二、穆旦的诗歌创作:自觉地将现代主义者的追求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为一体,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著称。

第二十三章 戏剧

七月诗派 [教学目的]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剧场戏剧”的兴起与繁荣 [教学重点] 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教学难点] “新歌剧”的创造实验 [教学方法]讲析和示范演唱相结合

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一、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

二、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1、从中外名剧到“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马可)、2、“新歌剧”的创造实验:《白毛女》:自觉借鉴、利用与改造民间的艺术资源。艺术形式采用歌剧音乐戏剧化与性格化,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手法结合,民间趣味和审美习惯,与革命性主题完美统一。

第二节“剧场戏剧”的兴起与繁荣

一、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阳翰笙的历史剧创作;夏衍和陈白尘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

二、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1、职业性剧团涌现

2、商业性演出

3、创作出版热潮

4、市民化倾向 作业:

1、广场戏剧

2、剧场戏剧

注:前有◆号者,为重点掌握内容,为考试出题之重要参考依据。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钱理群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钦俊 王剑丛 邓国伟《中华新文学史(上下)》,广东高等教育

(二)参考书目

1、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 北京大学出版社

2、田仲济 孙昌熙《中国现代文学史》 山东人民出版社

3、吴宏聪 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4、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刘泰隆 赵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乔以钢主编《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 南开大学出版社

7、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8、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国文学》教学大纲 篇5

时:51学时

分:3分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 大纲执笔人:谢劲秋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方向课,旨在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形成和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其文学批评能力。本课程还同语言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英国文学发展史上重要时期和阶段的文学现象,了解重要时期和阶段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熟知其内容、风格、艺术价值及在历史上的地位。

3、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注意处理古典作品和现当代作品的关系,对各个时期的各个文学流派,尽可能详细讲解其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情况,讲清各种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继承。另外,英国文学教学还涉及文论知识,应遵循百花齐放的原则,不拘一人之见,不守一家之说,把文论知识有选择地告知学生,启发学生去把握,提高学生的文艺理论水平。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正文

(一)课程讲授的教学内容

1、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2)人文主义思潮

(3)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4)威廉·莎士比亚

a、莎士比亚生平及戏剧创作生涯 b、莎士比亚作品的思想意义及艺术成就 c、《威尼斯商人》片断赏析

大纲审定人:欧阳俊林 d、《哈姆雷特》片断赏析 e、《第十八首十四行诗》赏析

2、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期(1)历史背景(2)约翰·邓恩

a、玄学派诗简介及玄学诗的特点 b、邓恩生平及其创作生涯 c、《别离辞·节哀》赏析

d、十四行待《死亡,别傲慢》赏析(3)约翰·弥尔顿 a、弥尔顿的生平及文学创作

b、史诗《失乐园》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c、《失乐园》选读

3、十八世纪(1)启蒙运动(2)新古典主义

(3)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启蒙文学(4)乔纳森·斯威夫特

a、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政治及创作生涯 b、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人文观

c、乔纳森·斯威夫特讽刺散文的语言风格 d、《格列佛游记》的梗概、结构及主题 e、《格列佛游记》选读(5)理查德·比·谢立丹 a、谢立丹戏剧创作生涯及主要作品 b、谢立丹戏剧主题及写作技巧 c、《造谣学校》选读(6)威廉·布莱克

a、生平、政治宗教观点和诗歌创作主张 b、《天真之歌》《经验之歌》 c、布莱克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d、《伦敦》赏析 e、《老虎》赏析 4.浪漫主义时期

(1)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浪漫主义文学的渊源

(3)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4)英国浪漫主义文学(5)威廉·华兹华斯 a、华兹华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b、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主张

c、华兹华斯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d、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 e、《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赏析 f、《十四行诗,作于西敏寺桥上》赏析 g、《水仙》赏析

h、《孤独的收割者》赏析(6)乔治·戈登·拜伦 a、拜伦的生平b、拜伦的诗歌创作 c、拜伦的主要诗作

d、拜伦诗歌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 e、“拜伦式英雄” f、《当我俩分手时》赏析 g、《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赏析 h、《咏锡隆十四行诗》赏析(7)珀·比·雪莱

a、雪莱的生平和诗歌创作主张 b、雪莱的主要作品

c、雪莱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d、《给英国人之歌》赏析 e、《西风颂》赏析(8)约翰·济慈 a、济慈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b、济慈的美学思想 c、济慈的主要诗作 d、济慈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e、《秋颂》赏析 f、《亮星》赏析(9)简·奥斯汀

a、奥斯汀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b、奥斯汀的小说创作思想

c、奥斯汀小说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

d、《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及作品的意义 e、《傲慢与偏见》选读

(二)主要思考题及教学方法

1.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rcy and justice? 2.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Shylock is? 3.What is the theme of Sonnet 18? 4.The poem is organized around a contrast of two kind of lovers;What two major contrasts are drawn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lovers? 5.Why is the poem typical of metaphysical poetry? 6.What kind of spirit does Milton eulogize here? 7.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arson and a squire? 8.Why is the poem London praised as the ‘mightiest brief poem’? 9.Discus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Tiger.10.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poem The Daffodils? 11.How will you define the tone of the poem The Solitary Reaper? 12.What elements in the poem When We Two Parted foretell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women? Why does the poet mention the dew in the morning? 13.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poem Ode to the West Wind? What does the West Wind symbolize? 14.What are the two images employed in the poem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 15.What specific aspect of autumn is described in To Autumn.(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采取撰写评论文章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教学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

吴伟仁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二)参考书目

1、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王佐良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9年

3、Ross Murfin, Supryia M.Ray,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ms

Macmillan Press LTD, 1997

4、王守仁主编:《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篇6

仓储理论教学论文:仓储理论课堂引入分组教学法的探索

作者/ 胡春凡 王 训

摘 要:笔者在仓储理论课堂上打破传统理论授课模式,尝试引入分组教学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重阐述仓储理论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实施及意义。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 仓储理论 课堂教学

一、引入分组教学法的原因

分组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将分组教学法引入仓储理论课堂,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首先,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又是物流专业的启蒙课程,地位十分关键。学生高中毕业后来到技工学校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尚不熟悉,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背的方式来授课,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其次,技校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且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班级人数较多,而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又参差不齐,只有引入分组教学法,才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中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极分化现象。

第三,在经济转型和素质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要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三统一的技工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21世纪的教育主张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分组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快乐地走进课堂,愿意并喜欢上仓储理论课,打破仓储理论课死气沉沉的僵局。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分组教学法是可行途径之一。

二、分组教学的实施

1.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分组教学法的前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电脑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大组,每个组中各类学生的比例基本相同。每个小组推荐两位组长,选取学习较好、责任心强、号召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由组长统领小组其他成员。每个小组都模拟成某一家物流企业,自创队名和口号,学生们很快就讨论得热火朝天,譬如闪电物流的“团结一致、共创佳绩”,中立物流的“服务一流、走向全球”等。

合理分组,科学引导,不仅有利于组内互帮互学,而且组与组之间能充分实现合作与竞争。

2.落实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一直是个难点。以往上理论课时,老师是台上的“主角”,学生多数时候都在扮演“听众”,课前预习很难落到实处。(职教论文 )引入分组教学法后,笔者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合理设计课堂讨论题目;通过组内互相督促、组间互比互学,学生们课前不得不主动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各种资料,逐渐也培养出了课前预习这个好习惯。

3.开展课堂讨论换积分活动

在分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组为单位,分组围坐,开展小组讨论。90后学生特别喜欢“我的课堂我做主”,不太接受一板一眼的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能够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只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中多处设抢答题,如仓储的分类、货位编号方法、货垛五距、堆码方法等等。出题者可以是教师,但多数情况下,由各小组之间互相出题。

这样有几个好处。首先,可以督促各小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其次,可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再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课堂讨论中设置小组积分是分组教学法最大的一个亮点,各位组员都为本小组的积分而努力,把课堂教学推向一次又一次高潮。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4.精心策划复习课

分组教学法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必须是课堂的设计师。复习课至关重要,教师千万不能图省事。

譬如,学完“第一章仓储和仓储业管理概述”之后,在章节复习课上,教师先给学生10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以模拟现场招聘的方式,全班六组分成三轮,一对一模拟“仓储企业现场招聘会”。扮演面试企业的小组要在面试过程中提相应的问题,涵盖仓储的概念、意义和性质、功能、种类以及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等知识点,而应聘者也要灵活应变,专业地回答问题。最后,再由全班投票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和最佳表现个人。

在复习课当中,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课前还可设置一个5分钟的分组小游戏,如成语接龙、官兵捉贼、心有灵犀等,在游戏中获胜的小组享有优先出题的权利。这样一来,各小组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认真准备,都想争取到出题权,就连课间10分钟都还在忙着为游戏做准备。

5.打破传统考试模式

“你再不认真听课,就等着补考吧!”“一次作业都不交,就等着补考吧!”这是许多任课教师随手拈来的杀手锏。笔者认为,与其让学生毕恭毕敬、心不在焉地坐在教室里,或者为了60分而不惜考场作弊,倒不如直接告诉学生:“老师不拿分数来压人,老师更注重平时的考核成绩与表现,关注的是各小组的共同成长和进步。本课程上报给教务科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考核占20%,课堂积分占40%,卷面考试占40%。每次课都是考试,每天的出勤情况和小组积分都跟自己的学科成绩息息相关。”

这样实践一个学期之后,笔者总结出这一考核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一次次的进步,找到成就感。(教师可在教室里设置每周明星榜和每月明星榜,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榜单是不断刷新的,这就证明每位组员都在慢慢成长、不断超越自己。)

(2)避免学生产生考试临时抱佛脚或作弊等侥幸心理。引入分组教学法后,考试前不再划定复习范围了,学生们平时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真正考试时就是顺手拈来。

(3)让后进生在小组中逐步成长。以前,后进生是一个人破罐子破摔,想怎样就怎样,但分组之后,他们慢慢意识到:“老是拉小组的后腿,面子上也挂不住啊!”如此一来,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就慢慢就形成了。

(4)除了“高分高能”,也有“低分高能”产生。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单纯上理论课,就是坐不住,但实施分组教学后,每堂课都有自己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了,他们肯定不会错过。1133班的××同学是出了名的“难对付”,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拿他没辙。笔者故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副组长的职位,负责小组考勤和纪律,没想到,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课堂讨论时他都非常积极。

(5)反对唯分数论,不片面追求考试的卷面分,使学生学会积累,学会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成长(这从实施一段时间的分组教学后,班内迟到和缺勤的比例明显降低就可见一斑)。

6.重视教学后的评价

向别人学习和向自己学习都是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分组教学后的评价相当关键。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开展好自评和互评,自评重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在组内取长补短;互评注重小组之间找出差距,发扬优势;师评时切忌给学生印象分,以鼓励为主,指出不足,提出建议。笔者在课堂上还经常展示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完美。

三、分组教学的重大意义

1.学会创新

传统教学中,学生类似于鹦鹉学舌,死记硬背也能行。而采用了分组教学法后,笔者不限思考方式,一般不设标准答案,只设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教材,充分发挥想象,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真正懂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譬如,在学习堆码方法一节时,学生们多次创新堆码方法,完全超出了教材的范围,这也为日后的堆码实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会合作与竞争

通过小组式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消灭班里的后进生。通过一帮一、一学一、兵教兵、兵练兵,学生之间相互促进,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3.学会分享与倾听

通过分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发言,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还学会了分享自己的观点。现在的技校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通过多次的小组讨论与教师点评,他们开始明白,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来看,要尊重别人的发言。学生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也相应地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

1.忌自由分组

分组教学的目的除了提高教学效果外,还有一个就是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分组教学如果由学生自由分组,会产生两个负面效应,一是优等生全部组合在一起,差生也相对集中,这样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日后教师将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小组之间容易形成小团体、小帮派,学生更加不愿意友好合作,更谈不上良性竞争,相互排斥会越来越明显。因此,笔者反对学生的自由分组,主张由教师来组织分组活动。每组男女生人数大致相等,三五成群的死党或者是优等生最好分到不同的小组中,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交友圈,也便于维持课堂纪律,更能带动各小组齐头并进。

2.忌自由讨论

分组讨论不等同于自由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是调控者,不能布置了任务后不闻不问,否则教室就像菜市场,课堂就变成聊天室。脱离教材的分组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讨论前,教师要事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要求讨论始终紧扣教材,紧扣知识点;讨论后,教师在进行点评时,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五、小结

引入分组教学法后,仓储理论课堂别开生面,人人都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人都受到了关注,避免了以前的教师“一言堂”和少数学生的“个人秀”,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要大胆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理论课堂这块主阵地还给学生,改革教法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插上一双向理想飞翔的翅膀。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探讨 篇7

一、多媒体教学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相结合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转型首先从现实层面对文学理论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 每个时代都有其功能突出的文学艺术作品。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 要大胆地引入全球文化的实例, 从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变教学生学为学生自己学到师生互学。

多媒介技术的运用, 也为提高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促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促进他们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因而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理想认知工具和信息媒介。”语言符号不仅意味着信息传输, 更重要的是, 它还意味着参与了人们的观念体系和文化秩序的建构, 正如卡西尔所言, “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 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 他就不可能看见和认识任何东西。”人正是符号之网中的接受主体, 所以, 学习者就不仅是以审美为目的的鉴赏者和批评家,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主体。

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形态的转换, 出现了诸如网络超文本小说、互动诗歌和手机作品等新的文本形态, 教师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文化信息, 同时提供学生相关的网络资源, 使教学适应当代文化语境,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通过对当代文化产品的欣赏与批评分析, 使文学理论知识在运用中变得鲜活起来, 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最终转化为理解时代和认识自我的思想方法。

在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 “主体间性”和“互主性”是一个热门话题, 因此,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者要重视教与学的互动, 并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 坚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不要自言其说, 避免以书本为教学参照物, 杜绝将学生视为他者。

二、文本欣赏与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相结合

教师首先是学生的精神导师, 教学最常忽略的问题现实文本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识别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介文本, 帮助学生透析其所隐含的价值取向或意识形态。美国学者罗伯特·梅逊认为,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心灵。在这一方面, 传统的文学、哲学、美术、宗教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 文学理论的讲授者在教学中过多空泛地、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思维推演, 忽略了对具体文本或文字现象分析, 错漏了生命教育, 造成费力不讨好, 学生却不想懂的“共失”局面, 而且降低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何谈对学习者人生的指导与影响。

文化的全球化具体对文学理论教学而言, 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择分析对象是否能够回答人的生存际遇问题。因为在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体系中, 是用经典的文学作品说明某一理论问题的。在这个全球化时代, 文学理论的教学对象经常面对的恰恰不是所谓“文学经典”, 他们介入的也不完全是所谓审美活动。由此, 学生的接受经验无助于提高审美意识、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能力。

文学首先是以审美目的展开的各种活动,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 研究美, 进而创造美, 学生在美的创造中受到陶冶, 灵魂得到净化, 提高了人生境界。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文本解读、文学现象分析,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人生感悟层次,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与单纯的知识接受相比, 学习者思维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更能体现文学理论教学的价值。

三、情感交流与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相结合

文学理论教材的首要问题是文学的本质问题, 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由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等构成。相对而言, 沉迷其中的教学方式将学习打造成一个封闭的过程, 容易导致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难以与他人愉悦地相处, 可能会引起自卑、苦闷、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而人生的幸福却是“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 那么即便得到了别的东西也是枉然。”

虽然“慎独”是儒家文化倡导的一种自我修身方法, 《大学》有云“君子必慎其独也”, 但时代变了, 文学也变了, 文学理论教学应顾及学生的交际问题、自我认知问题、就业问题及爱情问题, 不能无视学生盲目的追求, 要适时疏通他们的心理障碍, 因为学习更有助于学习者健康的心理, “在一定的条件限制前提下, 我们可以说, 获得新的心理素质的改变实际上是通过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教师要在教与学中要注重教会学生互相尊重, 互相切磋, 互相帮助, 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校园文化的这种独特的思想氛围, “对个人就变成了双重的力量源泉:一方面, 它给每个人的思想留下独特的印记;另一方面, 它在他与其他人之间建立纽带。”

总而言之, 在教学中, 老师应该注重师生的情感互动,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 文学理论教师只有放下自身的知识传授主体的面目, 以情感交流的主体方式出现, 才能促进学习者知、情、意的均衡发展。可知, 文学理论教学也属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兴杰, 何文辉.传媒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98.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33.

[3][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4.31.

[4][英]约翰.洛克著.徐诚, 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3.

[5][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7.

论文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创新结合 篇8

“小说”是什么?小说即是最典型的叙事文学,即“能以较大的叙事单位的时间流来传达人生经验的文学形式”。小说叙述的东西,不是通过它所再现的东西,而是通过再现这种东西的方式,正是由于小说含有的艺术因素,我们读后才有所获益。小说的成熟不仅在于对人类经验的自由而多维度的表达,还在于对小说文体本身的清醒认识。小说的自由性甚至使小说转而求诸写法本身,20世纪小说的表现性趋势使小说的意义空间和解读空间空前的拓展了。这些都表明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是对小说进行形式的研究,而这恰恰是当前中学小说教学中一直被忽视且最感陌生的方面。叙事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文本的艺术形式,即叙述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意识”。就小说而言,就是要研究—“小说是如何说的” ,“小说说了什么”以及“小说为何如此说”。

至此,把现代叙事理论渗透到当前中学小说鉴赏教学中来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偏失,摆脱当前困境。但由于中学文学教学的特定目的和中学生理解力的限制,又决定了只能是适度运用这些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此,我在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将以案例分析的简略方式来探讨“现代叙事理论在中学小说教学中的适度运用”。

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先提前布置学生做两个改写训练:一是改成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一是改成鲁四爷对“祥林嫂故事”的叙述。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三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是要关注叙述人的改变对叙述文本的影响,自然,差异是明显的。故事是谁说的,决定了故事的不同形态,也决定了不同的接受形态,至此,引出“叙述人”与“隐含作者”、“故事”与“本文”、“叙述层次”与“叙述视角”这些范畴和分析方法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并且通过分析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新颖而又更合理的解读,同时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新的阅读方法。

再比如,在教《项链》时,待同学们熟悉文本后,教师设疑:你怎么理解小说开篇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的?想想这个“也”字是否用得正确?这一句在全篇中有何作用?这一问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现小说奥妙的兴趣。这时引入“暗含叙事”的分析概念,最后通过有效的叙事分析,使学生们对小说主题有了更深刻、更禁得起文本检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还创造地发现了“项链”作为标题的丰富象征意蕴。

阅读《套中人》时,由于课文作了缩减,我将原文印发给大家,让大家感受比较,最后学生认识到课文的处理并不成功,因其将一个限知人物叙述改写成了全知三人称叙述,严重损害了小说独特的喜剧性的表现。这时再和大家讨论“人称与叙述人的差别与联系”和“叙述视角与话语形象”就有了感性基础。

欣赏《林黛玉进贾府》时,先让学生意识到,这回意在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全面介绍贾府及贾府中的主要人物,然后直接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的评点展示给大家,重点提示理解“脂砚斋”反复提到的“水浒文法”。其实,这种叙述方法就是现代叙事学中人物聚焦的变化,之所以名为“水浒文法”,盖源于《水浒传》首次大量使用,与《三国演义》比较则更为突出。在欣赏“贾宝玉”的人物出场时,引导学生着重关注他与“王熙凤”出场的异同。同的是皆为人未到,语先闻;异的是在林黛玉亲眼看见贾宝玉之前,叙述人多次借人物之口对宝玉作出了不同的评价。最先有“冷子兴”与“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对宝玉的批评,接着有此回宝玉母亲在黛玉面前充满溺爱的批评,还有林黛玉的母亲生前向林黛玉的贬斥,也有众丫鬟们对他的亲近、喜爱,还有独立于人物由叙述人用诗赞的方式作出的评价,此后才让宝玉出现在黛玉面前,接着又透过黛玉的眼睛聚焦,然而在黛玉的眼睛里,宝玉是那般富于神韵。这里有不同的声音,对宝玉的评价形成了“复调”,迫使读者重新认识宝玉,并探询“隐含作者”的真实评价。这样,小说的阅读张力陡然上升,这恰是小说的魅力,而传统的读法只是直接把林黛玉眼中的宝玉形象描叙加以分析,自然也可以获得一些人物的感受,但却过滤掉了这些复杂的信息,大大损伤了文本以及人物本身丰富而吸引人的审美意义。

实践总结下来,要将叙事理论合理地引入中学小说阅读教学,首要的是在整个鉴赏开始之前要利用两三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在初中对小说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现代理念的小说观念(小说的本质、小说的意义、小说的接受方法),并提出一套可操作的叙述分析的范畴概念系统。当然,此时不要求学生都能弄懂而在于更新一种观念,明确日后学习的任务。

接下来是要在具体的小说鉴赏教学中突破传统的“三要素五环节”的教学陈规以及表述中的话语套子。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小说阅读的切入方式和提问方式,同时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特有形式着手来进行叙述分析,特别是在传统鉴赏方式容易陷入困境或导致错读的地方,相机引入并比较优劣。

最关键的是就是要在各篇教学中明确分析重点,做到一篇一个重点,多篇一个体系;然后要前后一致,反复渲染,但又不能求全务深,不搞繁琐分析,要寻找契机,巧妙引入,适度运用;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小说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作出令人信服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欣赏批评; 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把这种方式运用到课外的小说阅读中,力争能对在叙述上富有特色的作品用随笔作出分析短评。

上一篇:听师德报告有感-----用心做教师下一篇:发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