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文学造诣

2024-08-11

欧阳修的文学造诣(通用4篇)

欧阳修的文学造诣 篇1

为了排遣苦闷,欧阳修闲暇之余跟着好友孙道滋学琴。而只要抚弄琴弦,倾听那清越流畅的音乐,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知不觉间,抑郁症竟然痊愈了。他因此在自己的《琴说》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话,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从琴声中受惠的欧阳修后来将这种音乐疗疾的方法推荐给了好友杨置,后者由于屡试不中,抑郁成疾,欧阳修特地送给他一张琴,称用药物治疗不如以琴曲来排遣忧思的效果好,并将其亲身经历及体会撰写了那篇脍炙人口的《送杨置序》。

那么弹琴祛疾的道理何在呢?欧阳修认为琴声能“喜怒哀乐,动人必深”,也就是说,琴声所传达出的喜怒哀乐最能打动人心,而“心神”会影响与之相对应的脏腑功能,产生以情胜情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欧

二、畅情舒郁,琴能养疾自从学会抚琴之后,欧阳修出门有三件事必“随身”,一是写诗,二是饮酒,三是抚琴。每当夜深人静之际,他就会抱琴细细抚摸,并着迷地弹奏起来。

人在抚琴的时候心静而手指动,指甲和指尖在拨弄琴弦。按照中医理论,指尖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时会不断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因此,古琴不但治好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还使他的手指拘挛得到了治疗。

在《琴说》中,欧阳修提到自己由于整日书写不辍,手指劳累过度,两手的中指都出现了“拘挛”的症状,每每肌肉抽搐,难以自控。医生因此建议他日里要多活动手指以疏导气血,并大力推荐其弹琴,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寓乐于藏,琴能养德因为爱琴和弹琴的缘故,欧阳修还养成了收藏古琴的雅趣。虽然他在《六一居士传》中说“有琴一张”,但实际上欧阳修收藏的古琴很多。在《三琴记》中他曾提到“吾家三琴,其一传为越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皆不知是否。”欧阳修的这三张琴据说都是名家制作的古琴,非常珍贵,因此他特别喜爱,也非常知足。

一般人收藏琴,关注的是琴身与琴弦,而欧阳修到晚年因为目疾而视力衰退,所以多次提到琴晖的质地。琴晖是琴的泛音位标志,欧阳修欣赏的是比较普通的石晖。因为金玉宝石质地的琴晖虽宝贵,但在烛光下太过耀目,反倒是普通的石晖黑白分明,更适合老年人观赏。

欧阳修的文学造诣 篇2

一、一生坎坷入仕途, 为官波折喜从文

韩愈生于768年, 出生没多久母亲便过世了, 三岁时, 父亲也驾鹤西去。韩愈从小在长兄韩会的抚养下成长, 并随兄长一家转徙韶州、长安等地。后来韩会在转徙途中病逝, 韩愈便随兄嫂郑氏一起护丧返回家乡河南。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刚平息不久, 局部战乱迫使韩愈与多位亲属避难至安徽宣城。尽管韩愈在青少年时代四处奔波,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接受教育。他七岁开蒙读书, 十三岁时便能自写文章, 当年还写出了“前古兴亡经于心, 当世得失留于意”的名句[1]26。大唐贞元二年, 韩愈只身一人赴长安应举, 可惜他一身才学却无门第资荫, 竟三试不中。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考取功名。六年后, 他再次入长安应举, 一举考中进士。然而却在应吏部的入职考试中再三不中。795年, 韩愈多次上书宰相, 终于获得朝廷重视和举荐。

贞元十二年, 汴州发生军乱, 朝廷派韩愈随宣武军节度使赴汴州平乱, 并出任观察推官。在汴州, 他结识了孟郊、张籍、李翱等名士。宣武军节度使因劳累暴毙后, 韩愈改任至武宁节度使帐下, 被任命为节度推官, 并迁居洛邑。在地方任职了数年的韩愈积累了大量从政经验, 加上他文采出众, 于801年被朝廷提拔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和监察御史。两年后, 关中发生严重旱情, 作为监察御史, 韩愈认定国戚李实等人不仅在赈灾上严重失职, 而且还贪污朝廷下拨的赈灾钱粮, 于是上书参奏弹劾他们。不想, 韩愈却被多位国戚反咬一口, 被贬官到阳山当县令。经此一事, 让韩愈彻底看清了官场的黑暗, 决定在县令的位置上好好为老百姓服务, 因而深受阳山百姓的爱戴。很多百姓为感谢他们的父母官韩愈, 还为新生婴孩用“韩”字取名。唐宪宗继位后, 平反了韩愈当年弹劾国戚一案, 调韩愈重入长安, 擢为国子博士和礼部郎中。815年, 韩愈被调入征淮西大军, 随军出征平叛。两年后, 韩愈载军功而归, 被擢为刑部侍郎。

然而韩愈在朝中为官好景不长, 由于他生性秉直、两袖清风, 得罪了不少朝中同僚, 而且还多次直言顶撞唐宪宗。819年正月, 笃信佛教的唐宪宗迎释迦摩尼佛骨入宫供养, 命举国欢庆三天, 耗费了大量钱银。韩愈见此事劳民伤财, 心痛不已, 于是作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痛陈弊病。唐宪宗听闻了这篇上表后, 极为震怒, 欲判韩愈极刑。幸而崔群、裴度等朝臣劝阻, 唐宪宗才顾及韩愈对朝廷有旧功, 留了他一条命, 贬他为潮州刺史。再度被贬, 令韩愈对朝廷心灰意冷, 他来到潮州后, 一心治民兴学, 醉心散文、诗歌等文学创作。即便后来新继位的唐穆宗再次调韩愈入朝, 并历任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御史大夫等要职, 韩愈也不再一门心思为官, 而是在朝廷工作之外热心文学创作, 直到五十七岁时病逝。

二、构思奇特作散文, 手法变幻多参差

苏轼曾赞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 认为他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伟大的散文家[2]177。韩愈的散文奔放雄奇, 有如大江大河流转浑浩, 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拥有重要的文学地位。

韩愈散文的创作手法千变万化、因文而异, 使其作品完全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化、雷同化的弊病, 给人无限的新鲜有致、崎岖不平、别开生面的感觉。即便是同一主题、同一体裁的文章, 韩愈也尽量采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例如《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这两篇散文, 体裁都属于赠序, 所表现的主题也十分类似, 即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然而, 两者的写作手法却迥然有别。《孟东野序》所采用的创作手法是议叙法, 用议叙为友人失意抱不平, 继而倾诉自己对于怀才不遇的牢骚。而《送李愿归盘谷序》所采用的创作手法是对比法, 将众多内心热衷于仕途的失意者、隐居者进行对比描写, 抒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愤世嫉俗的心情[3]221。此外, 韩愈散文的创作手法还常常随事有别、因人而异。如《柳子厚墓志铭》就富于抒情、感情真挚、言辞恳切;如《试大理事王君墓志铭》就变幻莫测、技艺颇高、形象复杂;如《故大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就隐含哲理、偏重举例、发人深思。韩愈散文创作手法之变化多样, 引得清朝文学评论家陈大魁不得不感叹:“一段中句句变、一篇中段段变、一集中篇篇变, 字句变、音节变、境界变、气韵变、神意变, 古今惟有韩昌黎可为之。”

韩愈散文的文句疏密相间、错落参差。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韩愈的散文造句一般会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而长短交替、排散相间, 使文句按照文意发展的需要形成疏密相间、错落参差的特点。尽管韩愈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 但他在散文创作中也注意汲取骈体文中排偶句的长处, 并应用得纯熟自然, 不像一般骈体文一样给人刻意雕琢之感。例如《进学解》中的文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业患不精, 行患不成”, 还有如《师说》中的文句“生乎吾前……无从而师之”等, 这些排偶句运用得恰到好处, 一方面使语言节奏鲜明、整齐和谐, 另一方面使整个文章的气势流畅奔放。再例如《与崔群书》, 韩愈发牢骚而得出佳句:“自古贤者少, ……自省事已来, ……贤者恒无以自存, ……不贤者或至眉寿。”行文造句可谓奇偶并举、骈散相间, 给人一种挥洒自如、流转浑浩、疏荡雄放的艺术美感。韩愈即便是在以散句为主的散文中, 也十分注意长短句的交替使用。例如《柳子厚墓志铭》中最长的一句有近九十个字, 而最短的一句在十个字以内。可谓和缓流畅与遒劲急促相间, 具有刚柔并济的语言艺术之美。

三、诗歌创作奇崛险, 触物生情别样行

韩愈的诗歌文学造诣主要表现在创新上, 具有“以文为诗, 奇崛险怪”的特点[4]35。他遵循创作上的形象思维规律, 藉以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以幻想奇思和独特的诗歌语言写就了大量情味隽永、形象鲜明的诗篇, 为他在中唐诗坛上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韩愈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传统赋体进行创新。他用长篇古风形式和铺张排比的汉赋手法写就了诸如《陆浑山火》、《南山》等名篇, 可谓气势雄伟、想象奇特。例如《南山》一篇就用了约50多处比喻描写南山的陆离光怪之景。全诗共百余韵, 虽多用险韵, 但也一韵到底。在景物描写上, 他穷极物状、铺张排开, 将高峻的南山、奇特的景物、变幻的四时描写得淋漓尽致。全诗气势恢宏、笔走游龙, 不仅展现了南山的矗立参天, 而且在细微处又表现了南山之景的秀美奇异。韩愈运用赋体创作长篇诗歌, 其意在创新追奇, 所以很多作品都凸显出险怪奇崛的艺术魅力。除了长篇诗歌, 他在一些短篇诗歌中也应用了寓言写物、直书其事的赋体形式。例如他的《山石》就是赋体短篇诗歌的优秀代表。《山石》直接描写韩愈的所见所历, 没有比兴, 也没有刻意雕琢。尽管体裁是诗歌, 但韩愈却能用类似散文的笔调将山间、寺中从深夜到天明的景色娓娓道来。全诗的每一句都犹如一幅图画, 颇有意境。此外, 《叉鱼》、《衡岳》、《雉带箭》等都是韩愈用赋体创作的别有生动、情趣盎然的短篇诗歌名作。

韩愈在创作诗歌时经常根据内心中要表达的情感而大量运用比喻手法, 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鲜明感和感染力。例如, 他在一些诗歌作品中运用贴切现实的形象比喻音响或声乐, 从而达到以字闻音、引人入胜的效果。在对世间万物的描写当中, 声音描写是最难不过的了, 因为它无影无形, 看不见也摸不着。宋代著名文人陆九渊曾感叹道:“穷智力而不可到者, 自然之声也。”尽管如此, 韩愈还是能够匠心独运地在诗歌中对声音进行生动描摹, 他的《听颖师弹琴》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再例如, 韩愈可以将原本无情的景物通过比喻赋予其和人一样的感情色彩, 使无情景物成为有情状态, 从而令诗歌产生源源不断、耐人寻味的效果。他的《春雪》即是这一方面的杰作。

除了比喻, 韩愈诗歌还特别运用了很多“触物生情”的兴的手法。韩愈用兴时, 萦绕悠长情思、饱含深厚情感, 而且兴句别出心裁, 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韩愈诗歌尚奇的风格。例如《青青水中蒲三首》, 三首乐府诗往复咏叹、言浅意深, 深切表达了思妇之情。诗篇的开头就用了两个兴句, 即“青青水中蒲, 下有一双鱼”, 其“清水”、“双鱼”的形象赫然于文中, 隽永而雅致, 顿时令人浮想联翩[5]2。再例如韩愈的《赠唐衢》、《江汉一手答孟郊》等, 都是在诗篇开头处便以两句以上的兴句引出真切情意和所咏之辞, 这种有着“起意便锐气神勇”的兴, 令全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在桌异雄奇之余也不失积极进取之风, 足见韩愈的诗歌创作造诣之高超。尽管有诗歌评论者认为韩愈诗歌过于追求奇险、凿斧之痕过于明显, 但不可否认的是, 一生经历无数波折的韩愈不可能偏好平淡无奇的诗篇, 他尚奇的创作为中唐诗歌开创了别样的发展局面, 值得后世称颂。

摘要: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为官多年, 但在官场一波三折, 于是醉心文学创作。无论是创作散文还是诗歌, 韩愈都追求创新、崇尚奇险, 其文风别具一格而又令人赏心悦目, 展现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

关键词:韩愈,文学造诣,创新,尚奇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2]孙昌武.韩愈散文艺术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6.

[3]王基伦.韩柳古文新论[M].台北:里仁书局, 1996.

[4]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欧阳修的文学造诣 篇3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因其虎门销烟的壮举在中国妇孺皆知,成为民族英雄。然而,林则徐的文学造诣,恐不为众人所知。这副对联如果不考究,人们以为这是林则徐自己所作的一副对联,但经过考证,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声和被纸光影盈字”是唐代姚察、姚思廉父子二人合撰的《梁书》中的句子。《梁书·王筠传》曰:“筠又尝为诗呈约,即报书云:‘览所示诗,实为丽则,声和被纸,光影盈字。夔、牙接响,顾有余惭;孔翠群翔,岂不多愧?古情拙目,每伫新奇,烂然总至,权舆已尽。会昌昭发,兰挥玉振,克谐之义,宁比笙簧。思力所该,一至乎此!叹服吟研,周流忘念。昔时幼壮,颇爱斯文,含咀之间,倏焉疲暮。不及后进,诚非一人,擅美推能,实归吾子,迟比闲日,清觏乃申。’”约,即沈约,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当世辞宗,文坛领袖,位望显赫。“声和被纸,光影盈字”是他看到王筠呈给他的诗后,写信给王筠,表扬王筠诗写得好的语句。意思是王筠的诗句声韵和美,仿佛在纸上留下了谐雅的节奏和音响;诗句的辞藻华丽,好像每个字都闪动着耀眼的光芒。王筠虽是梁时的著名诗人,但对后世影响并不是很大,倒是沈约的这封骈体书信华词丽藻,出手不凡,所以全抄下来,供大家欣赏。下联“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辨骚》曰:“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这是说屈原的作品意气所向,压倒古人,发为辞藻,独开新路,文采惊人,艳丽绝世,其他人的作品很难与屈原并驾齐驱。

一副对联,出自两个朝代,而林则徐巧夺天工地将其组合在一起,对仗如此工整,由此可见,林则徐的文学造诣是多么厚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戍,于23日到达会宁县城,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接待。当他看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知县徐敬主持下重修的会宁县城时,颇为高兴,于是在《荷戈纪程》中表扬说:“此处城郭颇为完整,自入泾以西皆无其比。”由此可以看出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对国计民生的关怀!林则徐到达会宁,在会宁县城引起了巨大反响,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他抗英禁烟的英雄事迹和勤廉爱民的政绩传开了,远近求书者接踵而至(据会宁人相传,当时林则徐到会宁时,用两辆马车拉运笔墨纸砚,因为沿途求字的人实在太多)。在人们的请求下,他展纸挥毫,给会宁留下了大量的墨宝,可惜这些珍贵墨宝大多遗失了,但这副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八年的对联却被毫发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这真是上苍护佑,祖宗积德,今人福气。林则徐离开会宁后,十月抵达嘉峪关。勒马关头,不禁感从中来,于是他吟出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的名诗。其一日: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通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从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的博大胸襟和凌云气概。

林则徐不仅是位卓识远见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诗人,他一生作了大量的诗作,如: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4.《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其一,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5.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在禁烟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我们通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条件的。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1.存心不善,风水无益。2.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3.兄弟不和,交友无益。4.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5.作事乖张,聪明无益。6.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7.时运不济,妄求无益。8.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9.不惜元气,医药无益。10.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这些诗作都反映了林则徐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非同凡响的爱国情怀。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14岁的林则徐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父亲的谆谆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为林则徐的仕途打好了基础,后来选林则徐为幕僚。然而张师诚为何选林则徐为幕僚的说法不一。依照林氏家族后人传说,张师诚翻阅各地呈交给他的贺启,发现林则徐的贺启写得最好。那时正值除夕,惯例都要各地官员向皇帝呈拜折。于是将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途中诸多刁难,整夜在他的居所外连放爆竹,又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张师诚观察林则徐的修养和态度,只见他认真誊写一遍,深感欣赏他人品及才华,就请他纳入幕僚。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

欧阳修的文学造诣 篇4

1.1 文学起步阶段

欧阳山原名杨凤岐, 1908年生人, 由于家境贫寒, 从小被养父抚养。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欧阳山就随养父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 直到欧阳山开始上小学, 才定居广州。由于受做小职员或写字匠的养父的影响, 童年的欧阳山除了课本之外, 还读了不少的古典文学作品。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从小行万里路, 欧阳山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种种艰辛, 也为他未来从贫苦人民的角度出发批判社会, 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带来了丰富的国外文学资源, 正是这广泛的阅读, 让少年时期的欧阳山打下了一个扎实的文学基础。第一篇小说的发表就表达了欧阳山对革命者的同情, 虽然只是表象的描写, 却让他和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1.2 至情文学体系的形成

随着欧阳山第一部中篇小说《玫瑰残了》的连载发表, 笔名罗西的至情文学体系悄然建立。这一“有力的革命文学”和右派文学相比, 不再是只靠写革命来展现革命文学, 而是深入的剖析, 带有强烈的批判性, 极具反抗精神。

欧阳山的至情文学主张在吸收早期创作文学成果的同时, 融入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手法。首先, 塑造人物形象时, 描写对象都是处于不同困境和压迫下的矛盾的人。其次, 选取文章主题时, 经过前一时期的积累, 欧阳山对爱情的描写也是淋漓尽致。最后, 欧阳山对于革命文学理论独到的认知和理解, 让他的作品更加与众不同。虽然欧阳山的至情文学论还不够成熟, 对革命文学的认识也较为肤浅, 这也恰巧为他的文学转型埋下了伏笔。

2.左翼文学时期的社会写实

2.1 欧阳山的创作调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盛行, 激进的革命文学理理论论初初步步建建立立。。欧欧阳阳山山意意识识到到至至情情文文学学已已经经脱脱离离了了时时代代文文学学发展的轨道, 开始在文学创作中寻找自我, 重获新生。这一时期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 主要对象是社会底层, 备受凌辱的贫苦百姓, 并与张天翼创作了以宣传革命为目的的杂志, 积极的传播无产阶级思想。“欧阳山”这一笔名的使用也说明欧阳山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2 左翼文学派的引领

1928年, 一场革命文学大论战掀起, 一直引导文学潮流的创造社极力宣传文学阶级性来拉动文学的重新发展。经过论战和创造社的洗礼,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而欧阳山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开始有了意识形态的踪影, 其中, 中篇小说《竹尺与铁锤》就是当时转向的代表作。“革命引路人”这一革命意识形态清晰的出现在小说中, 说明了欧阳山对无产阶级的赞同。思想的转变也更有效的激发了欧阳山的灵感, 开阔了视野, 同时加固了创作的理论依据。

在论战过程中, 鲁迅对欧阳山创作的转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 在文学功能上, 鲁迅主张保持自我, 在文学批判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沦为政治的奴隶 ;第二, 在写作方法上, 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正面的批判了现实丑恶, 为欧阳山未来的创作方向指明了道路 ;第三, 在艺术风格上, 鲁迅凝重的写作风格也对欧阳山的叙事手法产生了影响。这些都让欧阳山成功的转为一名真正的左翼革命文学家, 无畏的用文学抨击着现实的黑暗。

3.抗战时期的革命文学

3.1抗战文学大众化

在战争阴霾的笼罩下, 文学就更能发挥其自身的鼓动性, 因此文学就被要求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处于这样一个文学被转型的战争年代, 欧阳山也意识到了文学大众化的必要性, 在进行大众化的创作过程中, 他开创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也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表示了赞同, 提出文学不仅要体现生活, 还应该改造生活。

3.2 解放区内的文学新生

1941年, 欧阳山来到心向往之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接触到了解放后的全新的人民群众, 喜悦之情难以抑制, 也重新对革命文学燃起了新的希望。与此同时, 在革命圣地, 一场新的关于革命文学核心问题的争论开始发起, 直到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欧阳山在此期间积极与欧化新文学作斗争, 敢于反对公式主义, 积极反思对解放区生活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解, 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

3.3 欧阳山的革命文学顶峰

通过欧阳山在延安的生活体验, 《高干大》这一鼎盛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在悄然展开。这部作品不仅凝聚了当前时期欧阳山的思想, 也表达了他对五四自由精神的赞扬, 通过爱情展现人民需求, 通过经济路线争斗体现革命道路的曲折。欧阳山在延安文学一片繁荣的时期, 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 完成了一部部宏伟的著作。

4.总结

经历过少年苦痛和文学的各种洗礼, 欧阳山已经成为我国国现现代代文文学学时时期期极极具具特特色色的的革革命命文文学学家家。。他他在在革革命命文文学学曲曲折折发展的历史时期, 坚持自己的革命信仰, 为革命文学史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也形成了一个对革命文学的独特创作体系, 完成了时代赋予文学家的使命。

摘要:在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欧阳山这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的文学创作印记。欧阳山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和人民产生共鸣, 不仅是由于他出身贫寒, 经历坎坷, 更与他不畏强势的反抗精神密不可分。下面本文将从欧阳山小说创作的变化过程中分析其创作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现代文学时期,欧阳山,流变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定向增发基金操作步骤下一篇:进口食品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