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2024-05-29

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共13篇)

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篇1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更会带来很多快乐。

2.使学生懂得“人人需要帮助,人人都可以助人”的道理。

3.使学生真切体验从帮助他人中获得的快乐,激发他们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感。

4.使学生学会帮助别人的简单技巧。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好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例和别人帮助自己的事例。

2.播放《盲人与灯笼》的故事.3.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环节

一、提出问题

1.播放《盲人与灯笼》的故事。

2.师提问:通过这个故事,请你们每个人谈谈感受。

3.学生发言,师总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其实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快乐就是最大的回报!

4.揭示课题——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二、解决问题

(一)人人都需要帮助

1.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在遇到困难时,你最想得到什么?(别人的帮助)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当时的心情如何?感受如何?

自由交流

2、老师需要帮助吗?采访

名人、权贵需要帮助吗?生自由举例说明板书:人人需要帮助

(二)人人都可以助人

1.你有过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事吗?自由交流再汇报。

2.出示贫困失学儿童图片,提问:你想帮助他吗?准备怎么帮助?金钱,知识,物质.出示34页方豆博士的话:有的同学说,帮助别人就是一种付出,是需要条件的。只有你有钱或者有能力时,才有帮助人的资本。你怎么想?小组讨论交流

2.快速阅读文中故事。读完找学生回答问题:小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发言。(结合文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说出帮助别人是不需要条件。)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具备更多的条件,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板书:人人都可以助人

三、总结归纳

1、出示:别人帮助我,我才帮助别人,这样说对吗?你怎么想?

2、我们看一下35页,学生读资料。介绍搜集的无条件助人的事例: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等

师总结:帮助他人不需要任何条件,帮助他人不仅仅是出于善良,更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别人的美德象链条,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也会乐于帮助别人。如果每个人都主动帮助别人,这个链条会越来越长,连接起所有人。

四、生成创新

那么遇见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路遇跌倒老人,你会怎样做?

2、遇见落水儿童。

小组讨论并表演

师总结:无论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其他国家,助人为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精神追求,他超越了亲情,他超越了国界。不过帮助别人要在保护好自己的的前提下进行。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让我们在这充满爱的世界中快乐的生活!

在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中结束课堂教学。

【补充资料】

盲人与灯的故事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僧人顿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教材分析】《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力求通过故事和报道,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提升助人的思想境界,体验助人的快乐,懂得“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可以助人”的道理。“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操,在教材中安排这一教育主题,对当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来说十分必要,对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篇2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以培养“会做人”、“会技能”和“会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教育目标,秉承“成功教育”的办学理念(一种“旨在使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原有基础,发现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促使学生发现自我潜能、展示自我,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2]。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从事平面设计教学已四年了,主教Photoshop。Photoshop是一门实践性和创意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具有生动直观、实用性强、艺术创造性强等突出特点,深受学生青睐[1]。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该软件制作和处理图形图像的能力,但Photoshop知识点灵活多样,短时间内掌握并非易事,要求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Photoshop平面设计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软件学习基础,更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新颖的创意。但目前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大多停留在软件自身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层面上,而对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不够。这样的教学方法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应用能力也欠佳。课程结束后,学生往往感慨万分:“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Photoshop软件的基本用法,等到实际做东西时却无从下手”。这似乎是软件学习的通病:当学生把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都学完之后,往往就滞留在这个层面上,很难再有大的提高,很难利用软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因此应用型软件课程普遍存在着上课容易,但上好课很难的问题。许多学生软件掌握不熟练,加上心理素质较差,自卑和胆怯总是影响着他们水平的发挥,甚至阻碍着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获得成功,找到自信呢?这是我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以往使用的Photoshop教材里逐一列出了工具的应用功能,为我们课堂讲解操作提供了方便,同时配备了课后简单的实例操作来巩固教学环节。而在现在Photoshop技术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单一的工具功能讲解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略显枯燥,单一工具的应用所制作出来的效果和图片在观赏性方面也非常有限,无法完美的展现Photoshop的强大功能,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意识到此问题后,我在教学中积极地做了尝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软件的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多请教有经验的专业课教师,观摩课堂教学,对自身学习Photoshop软件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总结反思,结合实际教学,课堂中尝试使用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熟悉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4]。通过案例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施之后,颇具绩效。

现以我的四节助学公益广告案例课来说一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案例背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广告设计基础中公益广告的一般制作流程,恰逢我校社团部征集广告设计作品:为某社区制作助学公益广告海报。

1“以例激趣”

课前,我与社团部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相关设计要求,针对实际的教学进度,我选择了制作《助学公益广告海报》作为本次课的教学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作灵感。

Photoshop软件掌握得熟练固然很重要,但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创意和设计理念也是同等重要的。针对社团部的实际需求,课前我有针对性地搜集了若干幅助学公益广告海报做成PPT,以便课堂演示。课上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件引出本堂课的设计主题:我校德育成功典型:顾忠举,吴文平的先进事迹。又提出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们?学生各抒己见,并最终将问答牵引到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做成类似于学校主干道“德育长廊”里的宣传顾忠举、吴文平先进事迹的展板来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爱他们,从而引出我们本次课的制作任务。“以例激趣”属于案例教学中的第一个阶段。这其中自然包括了课前准备,课前精心选例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选例要考虑下面两个要素:要典型,所选实例要与本节课所讲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相结合;要结合实际生活,通过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在每次课前选择好既适合他们的认知程度,又有利于讲解阶段性新知识的案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以例说理”

在本堂课的制作任务已明确的基础上,我将课前准备好的PPT边宣讲边进行演示,师生共同分析作品,讨论互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通过观看作品产生心理共鸣,有效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制作热情,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释放想法和创意,不但理解案例本身的设计理念,还能融合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为下一步的制作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建立学生自我创作的信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们要有耐心,并有意识的分配更多的时间充实讨论阶段的教学。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Photoshop教材教学进度的创新做法,在课堂演示的时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注意力从展示到演示一直都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3“以例导行”

作品欣赏完毕,下面的环节:根据助学公益广告主题,要求学生动手创作作品,有意识地贴近现实,选取合适的素材进行制作。本堂课,我开放了网络,学生的设计素材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我们共同回顾了上节课平面广告基础中公益广告的一般制作流程:从确定文件尺寸、背景色调、筛选并处理素材资源、将处理的素材合理排版、加入文案、调整、定稿、出图。其中,通过对下载的未处理素材和已处理素材的对比,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屏幕广播功能将每一步的制作要点进行展示,把握重点,细化难点。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监控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答疑和辅导,对于普遍存在问题统一讲解;鼓励学生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增强协作学习精神。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说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组织交流、评价作品,评选出优秀创意作品若干幅,教师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并把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喷绘出图上交社团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作品与产品合一。这里体现了“七合一”教学模式中的———作业与作品合一,从而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训效果[3]。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良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组织设计比赛,评一评班级的设计之星,将他的作品进行打印或喷绘,张贴到教室中以便学生间互相学习。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点拨,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引导学生和其他同学合作,帮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对典型方案加以点评。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个性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成功激励的方法,给学生以成就感。让学生介绍、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要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确保重、难点的突破,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细节问题。这样使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和练习,创意也在生活的点滴接踵而来,学习的效果自然得到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当最终作品呈现于学生面前时,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味到的成功带来的喜悦便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看着课堂上评选出的一幅幅优秀的学生作品,作为教师的我自豪感油然而生。是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外,更要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充分挖掘他们的优点,开发他们的潜能,把学生的这种可能性的品质变成现实性的品质,及时鼓励、大力表扬,并注意对后进的学生持续性期待,帮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获得成功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利,而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赵萍.浅谈职业教育阶段的Photoshop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7).

[2]破浪恰其时挂帆济沧海——记与日俱进的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http://www.tianzhi.com.cn/chenggong/ktyj/200811/525.html.

[3]实施“七合一”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实训效果[J].http://jrzjzx.jre.net.cn/sx/article/html/617.html.

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篇3

2006年1月6日

今天,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我刚刚走进去,就被一本本印刷精美的书给迷上了。

我刚刚地拿起一本叫《巧问妙答》的书,看了不到两行,突然听见了一阵哭声。

我静静地听着,后来才知道,他们一家没有钱,很穷,孩子还爱看书,所以带孩子来书店看书。可是,他看上了一本书,让妈妈给他买这本价格是13元的书,而妈妈只带了10元,不够。这时,妈妈只得求老板说:“老板,您能不能把这本书10元钱卖给我的孩子?”但是,老板却当场拒绝了。

就在这位阿姨要走得时候,我翻遍身上的每一个兜,终于翻出我打算买日记本的3元钱,我拿着我的3元钱跑过去对阿姨说:“阿姨,我给您3元钱,您就可以买那本书了。”说着,我就把她的10元钱和我的3元钱一起交给老板,我拿起书,递给那个孩子说:“你一定要好好爱护这本书。”这时,阿姨拉着我的手说:“谢谢。”

取舍

2006年1月7日 天气晴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带一个最喜欢的白手绢下楼玩去了。这个白手绢可是爸爸千里迢迢从大理买回来。

到了楼下,我向小伙伴们夸耀了一会儿,小伙伴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看我,我开心极了。

玩了一会定点投篮,大家感觉没有意思,便玩起了“砸小鱼”。我投篮的技术一点也不好,投了五次一次也没进,害得和我一伙的都挨砸。

“啊!”意外发生了,在砸小丽的时候一下把她鼻子砸出血了,伙伴们急得团团转。

我想到了我的白手绢,用它正好可以帮小丽擦血,可转念再一想,我的手绢是爸爸从大理买回来的,借给了小丽,就洗不下去了。我心里面犹豫起来……

小丽的血似乎就在我眼前晃悠,我不能“见死不救”!手绢没了,可以再买,可朋友没了,却买不回来了。

虽然这手绢脏了,但我还是把它洗了洗留了下来。

修理小组在行动

2006年1月8日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那是中午吃饭时,爸爸无意瞄了一眼我的裤子,问我:“你的裤子怎么有这么多小洞?”爸爸还问我:“你想怎么处理呢?”

我满不在乎地回答:“当然换一条裤子了。”爸爸说:“你凳子上的钉子不钉好,什么裤子都得刮坏。”我想了想说:“那下午我带钳子去,把同学和我凳子上的钉子都钉好!”

爸爸听了高兴地笑了。

上完第一节课,等全班都走后,从第一小队开始砸翘出来的钉子,由于我是第一次砸,所以心像小兔子一样跳个不停。我先把锤子对准钉子,轻轻一拍,钉子就下去了。砸了一两个后,我不紧张了,手法也熟练了。我还连续砸了一排坐椅上的钉子呢!

这时,赵爽上来了。我忙把锤子藏在背后。赵爽问:“你是不是在修凳子?我都看见了。”

我只好说:“是”。

赵爽听了说:“好呀!也带我一个,我们成立一个‘修理小组吧’!”

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篇4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力求通过故事和报道,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提升助人的思想境界,体验助人的快乐,懂得“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可以助人”的道理。“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操,在教材中安排这一教育主题,对当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来说十分必要,对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解决,也会碰到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而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长辈过多的呵护下长大,早已习惯于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会帮助别人。即使帮助别人,也是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在学校的号召下进行,不是出于自觉自愿,因而更谈不上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本课的教学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本课的教学设计始终遵循着“思品教学生活化”原则,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创设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实现“自我教育”。“贴笑脸”的游戏把学生巧妙地带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讨论交流学习故事和观看视频后的感想以及讲述助人经历等活动形式,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激发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唱歌和朗读让学生体验美好的情感,升华助人的思想境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2.情感体验目标:真切体验从帮助他人中获得的快乐,激发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感。

3.行为改善目标:学会帮助别人的简单技巧。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引导学生体味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收集自己助人的事例

3.收集助人楷模的先进事迹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都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喜欢玩什么?(教师做小小的调查)今天,我们也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叫‘贴笑脸’。”(教师板画笑脸,但没画出嘴巴。)

2.教师介绍“贴笑脸”游戏规则:蒙上眼睛,原地转两圈后再给笑脸贴上嘴巴。

3.先由一学生按规则独自完成游戏,再让他求助另一个同学,在这个同学的提示下完成游戏。

4.教师采访学生,让学生谈游戏时的感受,初次体验助人的快乐。

5.揭示课题——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本环节设计意图: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验了一回游戏中助人的快乐,从而巧妙地导入课题。]

二、学文明理,提升境界。

1.了解助人的方式

教师引入:“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自己解决不了,就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板书:人人都需要帮助)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让学生知道助人的方式很多,可以用金钱、物品资助别人,可以为别人做一些事情,也可以用言语安慰、鼓励别人。)

2.学习《小洁的故事》

(1)由一学生配乐朗读《小洁的故事》,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样帮助小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发表看法。

(3)教师小结:帮助别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条件,只要有爱心,我们人人都可以助人。(板书:人人都可以助人)

3.学习感动陌生人的故事

(1)教师引入:“现在,助人为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精神追求,它超越了亲情,超越了国界。请看教材中“感动陌生人”的两个小资料——”

(2)男女生分别读“感动陌生人”中的一个资料,教师提问:①假如你是那位登山者,在泥泞的山路上,你得到了陌生人留下的手杖,心里会怎样?②那位做了好事的外国女士为什么要悄然离去?③那个受伤孩子的父母得到了陌生人的帮助,心里会怎样?

(3)学生观看5·12抗震救灾视频,教师根据画面深情讲述:“看,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第一时间赶来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个伤员;我们的医护人员赶来了,他们给了伤员及时的救助;我们的温家宝总理赶来了,他亲自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很快,全国各地掀起了为灾区献血、捐款的热潮。人们点燃烛光,为灾区人民祈福,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4.学生谈观看视频后的感想并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5.情境表演(学生表演,教师旁白):(1)路上,一位阿姨的钱包掉了,„„

(2)公交车上,一位老奶奶找不到座位,„„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教材中《小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条件,只要有爱心,人人都可以助人。通过学习“感动陌生人”的两个报道和观看5·12抗震救灾视频,让学生更加理解助人为乐的深刻内涵,领悟人在社会中生存,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需要互相扶持帮助的;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也会乐于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能使社会更美好。唱歌和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使品德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讲述经历,情感共享。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别人得到快乐的故事。(提示:帮助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2.学生讲述自己助人的经历,教师相机引导,教给助人的简单技巧。

3.创设问题情境:假如发生了下面两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冬冬平时老爱欺负你,可是有一次冬冬遇到了一道难题向你请教,你该怎么办?

(2)看到你的伙伴溺水了,周围又没有大人,你该怎么办?

4.教师讲述自己助人的故事,学生谈感想。[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着品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本环节“谈经历”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淡化对错,重在引导;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宽容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可以相机教给学生一些助人的简单技巧,特别是让学生明白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帮助别人,又不伤害自己。]

四、学习楷模,榜样激励。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助人楷模的先进事迹,教师补充介绍雷锋、陈光标、漳州110等助人楷模及其事迹,使学生受到榜样激励。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楷模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让榜样的力量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五、畅谈感想,巩固学情。

1.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感想和收获。

2.(伴奏音乐《感恩的心》响起)师生一起深情朗读助人的格言: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3)除了“爱”,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4)帮助别人,快乐是最大的回报。

3.教师寄托希望:老师祝愿同学们在帮助别人中收获越来越多的快乐!

[本环节设计意图:将体验提升为感悟,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通过谈感想和收获,进一步检验和巩固教育教学成果;通过配乐朗读,将道德情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内化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六、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帮别人做一件事,体验助人的快乐。

[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其实是本节课的延伸,通过实践体验,深化了道德认识,升华了道德情感,强化了道德行为,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板书设计】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人人都需要帮助

人人都可以助人

【简评】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从“学文明理”到“辨析导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领悟”,一步步引导学生体验助人的快乐,激发学生助人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该设计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丰富教材。利用教材中《小洁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助人方式和助人条件的思考;利用教材中感动陌生人的两个报道,发现身边更多感人的故事;利用教材中的作业设计,设计了“师生讲述助人经历”的环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此外,在视频、背景音乐和助人格言等内容的选择上,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帮助别人,快乐成长 篇5

六年

(五)班

宋润泽

星期天早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我们一家人和陈陈一家人去石室岩爬山。来到山脚下,一阵凉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树儿向我们招手,清澈的河水哗哗地流着,我们有说有笑,好一片人间乐园。

走到半山腰时,两位妈妈突发奇想,说:“你们两个小孩去比赛,看谁先到达石室岩,先到者可以获得一包薯片。”听到这句话,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我不屑地看了陈陈一眼,想:他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赢得了吗?陈陈那浓眉大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好像在说:“谁怕谁。”于是,我们站在半山腰上,数道:“三、二、一!开始!”我本以为自己会遥遥领先,没想到陈陈居然是个爬山高手。一眨眼工夫,他的影子便没了。我在后面拼命地追呀,追呀,猛然,我看到陈陈离我只有10米远,他蹲在地上,连哭带闹地怎么也爬不动了。原来他的脚扭伤了,见到我,急忙向我求救,我心想:如果我扶他上去,那这包薯条也许就不是我的了。于是,我甩下他,急忙往上跑。刚跑了几步,我又一想:他比我小两岁,我们可是好朋友啊,一包薯片难道可以埋没我们之间的友情吗?于是,我又跑了回来,帮他揉揉小腿,拍拍小腿,擦干他的眼泪,并给他许多鼓励的话,然后一步一步地扶他上山。到达石室岩,两家大人都夸我是个懂事、善良的小男子汉,我开心极了。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篇6

只见超市左边的阶梯旁边,围着一圈人,音乐就是从那里传来的。我快步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因为我太矮,看不到究竟是谁在里面弹奏,就算是我踮起脚尖,跳起来也无济于事。没办法,我只好拼命往中间挤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我才发现原来是几个衣衫褴褛的盲人坐在阶梯上弹奏的。在他们面前的地面上,放着一只盛有零钞的破碗。“还别说,这几个盲人弹得还真好听。”一个阿姨边听边兴奋地说,旁边一个年近花甲的老爷爷附和道:“是呀,不错嘛,弹得真好!”

也许是听到了人们的赞许,盲人们弹得更认真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样美妙的乐曲竟是从盲人的手里弹奏出来的。听着听着,我不由沉浸在这美妙动听的乐曲声中。

正当我们听得入迷时,音乐停住了。一个盲人撑着一根青竹棍站了起来,端起了地上那只缺了一个口的烂碗。围观的人群一见他走来,不少人皱着眉头纷纷走开,只有我和几个中年人还站在那儿。听到碗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端碗的盲人愣住了,双手不停地抖,无奈地流下了两行浊泪。看到这一幕,我不禁鼻子一酸:这些盲人真是太可怜了!我摸出口袋里妈妈让我买菜的50元钱,从中抽出了25元,向盲人手里塞去。在我的影响下,剩下没走的叔叔阿姨也纷纷伸手去掏钱包。得到帮助,盲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我们深深地鞠了几躬。看到盲人嘴角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开心极了。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小学王慈香指导)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篇7

陈振东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当我们看雷锋的照片时,会发现很多都是带着微笑的。那阳光般的笑容,即使穿越了半个世纪,依然让人感到温暖、快乐,也带来深深的思考。

雷锋的快乐从哪里来?雷锋在日记中说: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助人为乐,正是快乐的源泉。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公益广告中说的一句名言,铁矿工人郭明义多年来无偿献血29次,个人捐款近20万元,捐助300多名孩子,成立爱心团队帮助弱势群体,在有些人眼里,郭明义“很傻”、“很苦”,犯不着这么做。然而,他们却未能读懂郭明义的快乐。正如郭明义自己的感慨:我觉得我比常人幸福和快乐得多。

大家听说过盲人提灯的故事吗?一个盲人在马路上行走,手中提着一盏灯,你一定奇怪盲人为什么提一盏灯?其实他就是想给路人或车辆给予照明,同时又能让行进中的车辆看见他,保证了自己的安全。盲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故事虽然简短,然而它却发人深思。是呀,与人方便,于己方便!我们的世界需要爱。是爱,编织了我们这个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去帮助别人,别人得到了快乐,自己也因为别人的快乐而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们给予他人的帮助就像一个接力棒,你传递给他人,他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这样快乐就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我们遇到难题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只要我们心

中时刻想着他人,大家互助互爱,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这个大家庭也会更加和睦!

同学们,你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高尔基说过:给予比索取更快乐。因此,让我们成为乐于助人的人,将这份来自内心对他人的关爱,一直传递下去吧!

让我们重温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用我们的真心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吧!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同学们,你们应该听过盲人提灯的故事吧。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盲人行走时,总会提着一盏灯,起初,我觉得很奇怪,盲人明明看不着,为什么要提灯呢?原来,盲人提灯是为了给来往的车辆行人照明,同时,又能注意到他,不会撞着他。既帮助别人,又帮助了自己,真是一举两得其实,帮助别人很简单。在见面的时候给人一句问候,行走的时候多一些礼让,这都能给人心里带来很大的温暖;同学摔倒了,帮助扶起来;别人在看书,我们尽量保持安静;纸屑掉了,主动弯腰捡起来……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就犹如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冬日里的一把火,帮助别人度过难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同在一片蓝天下,如果大家的心里都能装着别人,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到处充满爱的气息;如果同学们都能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那么我们的校园将会处处撒播快乐的种子!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她在帮助别人中款待自己 篇9

助人为乐在我家是个传统,我明白妈妈的心

在近3年时间里,孙计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到北京市朝阳区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做义工,协助保育员照顾那里的孩子。

是什么使她意识到帮助别人是愉悦自己最好的方式?孙计说,最直接的起因是她的父母,最主要的是母亲。很多熟悉她妈妈的人都说:这不仅是个很傻的人,还能把吃亏解释成占便宜。朋友的孩子想学英语,妈妈就利用业余时间办了个小班。后来,因为教得好,就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可妈妈的收费原则是:单亲家庭收半费,父母下岗的免费。这样一来,常常是学费刚刚够交房租的。妈妈说:“本来也没打算赚钱,就是为了帮亲戚朋友。既然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帮,就尽力而为吧!”

孙计明白妈妈的心,并不是她把吃亏解释成占便宜,而是她确实有收获。那么多的孩子都特别喜欢妈妈的课,许多小孩是刚上完这星期的课就开始盼着下个星期……自己教的东西能被学生真正地喜欢,这对一个老师来讲是多大的满足啊!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人,要做不同的事,要和周围的人生活得不一样

童年时,因为成长的环境不是特别好,父母禁止她和院里的孩子一起玩。在一所防空洞的掩护房里,孙计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小朋友在外边打闹疯跑,她却被关在家里读书、写日记。等到习惯这一切的时候,她就认定自己和周围的孩子有区别——有一份和他们不同的未来。这种想法一直支持着她走过了整个中学时代:她喜欢穿和所有同学都不一样的衣服;她耍小聪明,教全班同学齐声朗诵英语韵律诗,把英语老师气跑……当然,那时懵懂的她还不明白如何辨别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与众不同而特立独行,但这是一份难得的锻炼和储备。因为要做到特立独行,她必须要比别的孩子拥有更高的智慧和勇气。

这个愿望带给她的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收获是:她喜欢接触那些别人不喜欢的人,而且很容易和他们成为朋友。初中时,她刚转学,老师安排她和一个穿雪白衬衫,长得很像郭富城的男孩子同桌时,全班轰堂大笑。原来,那个男孩被大家认定是个经常胡言乱语的精神病患者。然而,孙计发现,这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孩子,他画的画漂亮极了,还能用一沓小纸片“哗”地一翻就成了踢足球的动画;他的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所谓的“胡言乱语”只是那个年龄的人不懂而已……孙计很认真地听他讲话,觉得很奇妙。后来,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喜欢的正是他那种讲话方式。比如,在他家的凉台上玩,你往后退,他会说:你再往后退的话,就不是我家了!孙计说,这个男孩就算是她的初恋吧,和他交往很舒服,随时都能体味到智慧的喜悦。

一直到现在,她都能够和那些看上去特别孤单,或者表面上很随和但在和她的交往中会是另外样子的人成为朋友。这些不被公共标准接纳的人,在她这里能找到归属感,她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理解、倾听、欣赏他们。

‘被需要’是人最大的满足。只有给予,才能使一个生命获得最本质的快乐

陆幼青在他的《生命留言》中说:“所有的绝症患者都听过类似的话——‘没有什么要你操心的事了,你可以安心养病了!’谁都知道,它出自善意,切断的却是人最大的满足——被需要。谁也不需要你,是比死还难受的事。”他建议:带着你的需要去看望病中的朋友吧,告诉他:我需要你。没有比这个再好的礼物了。孙计说:“助人为乐”是很精彩的4个字,越实践,越能感受到它的精彩。

孙计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种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很不好,最困难的时候,全家4口人一个月只有2公斤米,粗粮是她和父母的主食。每天蒸给爷爷的那半盒米饭,馋得她围着锅台转。妈妈嘱咐她:“爷爷要问你吃不吃,你就说你吃饱了。”那天,下巴刚够得着饭桌的孙计盯着爷爷的饭盒,爷爷问她吃了吗,她一字不差地重复了妈妈的话,说完,就忍不住跑到另一间屋子里伤心地哭起来。因为经历过这些,她知道:在一个人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如果可以得到,该有多幸福!那个帮助和关心你的人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第一次去北京市朝阳区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看到孩子们的时候,她就对自己说:“我要知道他们叫什么,而且要记住。”孩子们坐的椅子很矮,她就一直蹲着和他们交流,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分零食的时候,她就叫着他们的名字问:这是什么?你爱不爱吃?孩子们并不回答,但她感觉他们一定听到了,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那天,孙计只在康复中心待了两三个小时,然而,走的时候,就有一个男孩子拉着她的手,眼睛特别无助地看着他,不舍得让她离开……

孙计说:“我明白,这是一群对爱十分敏感的孩子,他们需要我,喜欢和我在一起。你想,如今,在社会上,你想取得什么人的信任是多艰难的事情,可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毫无保留地相信你,给你他能给你的一切,这是多好的礼物啊!有的孩子见了你就笑,甚至,有一个总流口水的孩子,一见到我,口水就会流得更厉害,也许平常人会觉得恶心,但我能感觉到,这是他喜欢我的方式。因为帮他擦口水,我会留在他的身边。有时候,我甚至会搞不清楚,他们真的是智障吗?后来,我跟许多朋友说: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并不笨,也不傻,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和他们沟通的渠道。

在这些日子里,孙计和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那个第一次拉她手的男孩子,每次都要和她一起玩蹦床。他白净、漂亮、柔和,特别惹人怜爱。那个叫严玲的女孩子很有音乐天赋,给她唱《橄榄树》的时候,你能发现她的表情很陶醉,一只手还在腿上打着拍子呢!刚来几个月的那个只有4岁的小女孩,尤其让人难忘。脑瘫的孩子四肢会萎缩,要穿矫正鞋练习走路,一般孩子会受不了,可只要你说“乖乖,咱们还得再走两步”,她就会非常配合你,艰难地和你一起使劲。每逢她的脑袋耷拉下来的时候,你只要说:你要抬起头来才漂亮,她马上就努力地把头抬起来。孙计说,和她在一起,你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好像她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一种渴望自己越来越健康的东西在支撑她。

孙计还说,在康复中心还有一个发现,智障儿童特别需要大家把他们当成正常人爱护。通常我们不是讨厌他们,就是格外地可怜他们。其实,他们需要有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是非标准,碰到他们哭闹,我会板起脸:你不可以这样!我不喜欢你这样!开始时不忍心,但我知道这是他们需要的。记得海伦·凯勒的老师莎莉文第一天到凯勒家的时候,妈妈说:“感谢上帝,终于有人来帮助我可怜的小东西了!”莎莉文反对说:“今后不要让任何人再叫她可怜的小东西!”

在帮助别人、体察别人真正需要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

帮助别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要先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另外,做智障儿童的工作需要格外的耐心。孙计一直是个工作学习能力都很强的人,属于进攻型人物。这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尤其在工作环境里,很容易给别人造成压力。因为很多事情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可别人还在兜圈子,她就无法容忍。

刚到朗讯公司的时候,女上司是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孙计尤其不能容忍她把一件事情交待给她的时候,明明自己不明白,还要指手画脚地管得很细。上司也受不了孙计动不动就反问:这样不就行了吗?所以两个人冲突不断,甚至还拍过桌子。幸亏上司的心地和人品不错,很认同她的能力,不然可能早被炒了鱿鱼。

但是,通过做义工,她逐渐觉得,你不可能要求别人都跟你一个速度。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比你反应更快、能力更强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人家不如你想得好,只是人家比你更有涵养和耐心。或者,更准确地说,人家更自信,不用锋芒毕露、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而已—“我一下子体会到了自己的脆弱”。

孙计说:“真该感谢照顾那些孩子对我的内心品质的训练,它让我把关照别人的内心需要和有足够的耐心变成了一种惯性。现在,那个女上司已经不再直接管我了,我们却有了更亲密的交往。那天,在办公室听到她连续跟几个人大喊大叫,我就到楼下的花店给她订了一只花篮,在卡片上写着:‘今天,不是个特殊的日子,我希望这花能把它变成一个特殊的日子,让你拥有一份放松愉悦的心情。’送花的电话打上来的时候,她还余怒未消,不耐烦地让秘书下去取。我怕她难堪,就离开了一会儿。等我再回办公室的时候,我看到我电话的留言灯亮着,她在给我留言的时候哭了:孙计,一生能碰到你这样的朋友,还求什么呢?我也哭了……前不久,我们俩在一起聊天,她还说:‘孙计,你知道吗?你的表情都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你一脸的高傲、僵硬,而今变得圆润、和谐,感觉整个人全都敞开了。’”

这种变化实际上覆盖了孙计生活的许多领域,包括情感领域。说起自己失败的婚姻,孙计说:“现在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柔和多了。离婚以后,前夫曾对我说,他从和我结婚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生活在我的阴影里。现在回想起来,导致我们离婚的因素很多,但那时候我更多的是在想:你怎么还不明白我在想什么?你怎么还不知道我的感受?却从来不曾想过:他需要什么?他希望我怎么对待他?我一直都在考虑我自己。这种反思对我的意义很大,和现在的男朋友相处时,我就会警惕。原来,帮助别人的过程还是治疗自己的过程。”

当你把心中的美好组装起来传递给别人的时候,会成就更多的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告诫: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可孙计说:“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下班路上,一个小保姆骑车不小心撞了一个人,那人不依不饶地让她赔钱。小姑娘吓坏了,被弄得手足无措。孙计掏出自己的50块钱:“这钱我帮你出,但不是给你的,我留下我的手机号码。你有能力的话,就还给我;要是没有能力还,就算了。但要记住:以后要尽量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第二天,小姑娘把钱还给了她,还说,她姐姐要从家乡赶来亲自向孙计致谢。孙计真是欣慰啊!不是因为50块钱,而是对别人的那份信任没有被辜负。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篇10

那天下着倾盆大雨,曹婉婷和爸爸从家里出发,准备去看入学测验的考场。在去的路上,她看见路中央躺着一位大姐姐,旁边已经有好几个大人了,看了一眼就走了。有些人,不但不帮忙,反而还垵着喇叭。善良的曹婉婷赶紧叫爸爸打了110和120,自己蹲在大姐姐的身旁,为不省人事的大姐姐撑起了伞,一边撑伞,一边还不时的张望,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曹婉婷用整把伞护着姐姐,自己却被雨淋湿了,这把小小的雨伞,这时似乎变得高大起来。

曹婉婷的执著,纯净的眼神打动了不少人,行人纷纷停下脚步,帮助疏散交通,和曹婉婷一起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生命的运行车终于来到了,众人一起把这名女子抬上救护车后,曹婉婷和她的爸爸却悄悄地离开了。但一位老爷爷却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切,并把照片寄到了报社。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篇11

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小兔挑着扁担去森林里拔萝卜。

小兔来到地里千辛万苦地拔完萝卜以后,就要挑着扁担回家,走到半路的时候,一个球砸到了小兔的脑袋,篮子里的菜全都洒了一地,小兔火冒三丈的说:“是谁这么不小心?”小猴看见了说:“对不起,”小兔温柔的对小猴说:“没关系”。小猴心想小兔挑着扁担一定很累,我来帮他抬吧,就对小兔说:“我来帮你抬吧”,小兔说:“谢谢你”,小猴又说:“别客气”。抬到家以后,小兔请小猴来家里做客,小猴说:“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小兔说:“等一下我把最大的萝卜送给你”小猴说:“不用了还是你自己留着吃吧”。然后小猴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小兔非常感谢小猴帮它抬扁担,从此小兔和小猴成为了好朋友。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篇12

那是上个星期天的事了。星期天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衡百国际玩,我们先玩了会儿电子游戏,后来又陪妈妈逛衣服。

逛着逛着我和弟弟突然想上厕所,而且很急。于是,爸爸带着我和弟弟一溜烟似的冲向厕所。可是刚到厕所门口,却看见一位坐轮椅的老爷爷往厕所走。一位阿姨推着他往前走,然而由于门口太窄,轮椅根本进不去,老爷爷也只好从轮椅上站起来,在那位阿姨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一点点儿往里挪。从厕所门口到便池,虽然只有几步的距离,但老爷爷和阿姨走得却那么吃力,看到这个情景,爸爸说:“伟杰,带着弟弟赶紧让开。”

可是,等了一会儿,老爷爷还是没有走过来。这时,爸爸给了我一个眼神,我立刻心领神会,我们三个人一起把老爷爷扶了进去。从厕所出来时,那位阿姨告诉我们,老爷爷的左腿骨折了,前几天刚做完手术。最后,我们又把老爷爷顺利的送回了轮椅上。老爷爷和阿姨很是感动,连声向我们道谢。虽然我和弟弟耽误了上厕所的时间,憋得差点尿了裤子,但我们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 篇13

呵 护 心 灵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成都市新都区高宁小学

许云玉

设计意图:

帮助别人是人际交往中良好的行为。本课教材旨在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树立乐于帮助他人的意识,学习恰当的助人方法。活动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2、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助人方法,并初步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活动重、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助人方法。适用年级及课时:小学一、二、三年级。1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编排情景剧《小雯变了》。

2、教师通过访谈,调查本班学生中间发生的助人故事。

3、教师使用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5分钟)暖身游戏:当我们在一起。

大家一起唱:当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你对着我笑嘻嘻,我对着你笑哈哈,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游戏规则:教师带领学生唱歌(可以播放录音,也可按照自己的曲调唱)。当歌曲中出现“我们”时,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出现“在一起”时,相互握手;出现“笑嘻嘻”时,抿嘴而笑,向左右的同学点头致意,不能露出牙齿;出现“笑哈哈”时,要张大嘴巴做出大笑的样子。

此游戏与活动主题相关联,大家在歌声中一起做一些规定的动作,可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彼此的关系,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支持。

二、主题活动

1、心理聚焦(5分钟)

该板块旨在让学生感受需要帮助的人的情绪。

教材中的两幅图呈现了导致小雯发生变化的原因,即父母离婚(情感上受到伤害)和母亲下岗(家庭经济困难)。

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情景剧《小雯变了》;课上,教师应让学生仔细看图,体会小雯的情绪变化,再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小雯变了》,感受并表现小雯的状态,如哭泣、不爱说话、独自发呆、学习成绩下降等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雯的心情。

2、心灵视窗(12分钟)

该板块旨在激发学生助人的意识。

教材中包含“行为”和“感受”两个层面的内容。“行为”层面通过主题句“有困难 大家帮”及后面的相关内容呈现,“感受”层面则着重体验助人带给自己的快乐。演一演。教师让学生看教材中的第3幅图,可请学生即兴表演。表演要强调理解同情的目光、友好温暖的表情、安慰支持的语言、柔和亲切的动作。

议一议。教师让学生讨论:还可以怎么帮助小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自己、学校、社会等多个角度思考。

说一说。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看到小雯又变得开心后的快乐心情。

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多形式地表达,体验助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3、心灵氧吧(12分钟)

该板块旨在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强化学生助人的意识。讲故事:快乐的秘诀。采取教师讲、放录音、学生讲、学生演等方式进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一起寻找快乐的秘诀,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我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帮助同学、老师、父母及其他人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帮助别人后自己的快乐、自豪、满足的心情。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从受助对象感谢的语言、开心的笑容,旁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肯定,大家对自己的接纳和喜爱等方面着重加以体会,强化学生助人的意识。

4、心海起航(6分钟)

该板块旨在让学生学习恰当的助人方法,并初步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快乐“储蓄”行动。教师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快乐币”和“快乐宝盒”,为课后的快乐“储蓄”行动做准备。

三、教师与生交流心得(5分钟)

上一篇:第二届金融文化节策划书下一篇:二年级作文: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