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随想的作文

2024-06-05

天空随想的作文(精选12篇)

天空随想的作文 篇1

融开了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拂绿了遍野荒原的是无声的细雨,滋润了凡尘生命的是点滴的随想。

我埋首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却未曾欣赏过窗外早已绽放灿烂笑容的木棉花,我低头走在三点一线的人流中,脑海里还在思考那道难解的数学题,我死盯着前方的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目标在我的眼中闪烁,却被我紧追的步伐逼退,我无奈,惆怅,所以我继续追寻,继续执着。

在一个美丽的黄昏里,我不忿,我不甘,我躺在翠绿的草坪上,压垮了茂盛的小草,但小草也愤怒地用那微不足道的草尖来把我刺痛,我并不理睬,因为我仿佛听到了阔别许久的.老朋友的呼唤,似乎看见了老朋友熟悉亲切的笑脸。

被夕阳染红的苍穹之上,血色弥漫,似几经厮杀过的战场,朵朵白云也满脸充血,渐沉的太阳依旧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誓要留下一片辉煌当作纪念,它做到了,因为至少我记住了。

从此很喜欢天空,很喜欢呆呆地欣赏天空。

累了,烦了,找棵树靠着,把头枕在树干上,仰视蔚蓝的天空,时常想起一首小诗:如果没有了云,天空会不会寂寞?如果没有了天空,云该到哪停泊?

没有云朵点缀的天空是单调的,没有天空作为背景的云朵是孤独的。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才是美丽。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后,我尽情的舒展双臂,自然而然的仰望苍穹,只见白云朵朵,布满天空,就像是湛蓝的天空被铺上一层洁白的棉花,而调皮淘气的小孩却把它当成心爱的棉花糖,便用剪刀把它裁成一块块的,于是棉絮纷飞,洒落在空中,随着风慢悠悠的飘荡,直飘入我的心田,激起层层涟漪,随后掀起千层浪,一个有点疯狂的念头于电光闪石间闯入脑海,我不禁嘴角微微上扬,以尽量低的声音独自笑了起来,“一定会很有趣!”

或许,人生真如一门艺术,刻意安排的东西即使再完美也只不过是人工雕琢而已,算不上什么珍品,只有灵光一闪的东西才是真正让人激动的。

于是,我开始徒步归家,一路仰着头,望着蓝天,哼着小曲,吹着凉风,看尽天上云卷云舒。

蓝天,其实并不怎么蓝,但我相信在那白云的背后,一定有着蓝色的背景。

白云,也并不完全都是白色的,还有淡黄色的,还有黑乎乎的,还有被夕阳染成殷红的。

天空随想的作文 篇2

一、赏读经典诗文,感受语言魅力

初中生有学习写作的需要,但在面对写作时又往往会缺乏动力和信心。写文章难,读文章易,在教学中,必须先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充分感受语言之美,为他们跨越写作的门槛增添动力。而最能体现中华语言之美的莫过于经典诗文了。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赏读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引导学生读古代诗文,让他们欣赏语言美,并且走进诗文的国度,享受美感,挥洒才思的愉悦和幸福,进而激发出创作的激情,建立起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只要带领学生进入诵读古诗文的大门,感悟古诗文的优美意境,久之,学生就会把这种诵读培养成为一种爱好,在反复诵读中引发联想,从而体验诗人的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在感悟、熏陶、积累中,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丰富的情感体验。

1. 读出意境之美

在教学杜甫的《春望》《石壕吏》两首诗时,首先我满怀悲愤之情,伴着《二泉映月》的旋律,用沉郁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诗,然后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细细品读诗的意境,而学生们凝重的表情也表明,他们已经读懂了诗人的心!

2. 读出语言之美

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诗词早读课,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领悟诗歌的气势、神韵和风格。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古诗词。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第三课《蝉》时,笔者就引入了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的《蝉》:……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学生对蝉在古诗中“高洁”的化身很感兴趣,摘录为笔记,并在课后进行了选择背诵积累。

3. 读出兴趣之美

在写作教学时,我曾经举例,李清照一定是读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触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于是学生发出了“如果有菊在身,如果有菊在心,则常常的冷秋何患”的感慨(徐升《秋天的生命》08.12.05《萧山日报》);我还对学生说真怀疑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是否也读过中国的诗,比如读过苏东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才写下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于是学生对这种拟人的写作手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常借一些花草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在长期坚持的古诗词读赏中,学生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素材,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文思泉涌,使文章具体生动,表情达意就更加流畅。话题一拿到手,古诗文给了学生丰富的联想空间。学生沈书君参加“节日”话题的寒假征文比赛,在写《和谐阳光》时,就联系到了古代诗人屈原、王维写端午节和重阳节的名句,“轻扣薄窗,我看到,你‘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满腔爱国情……”“再次盘旋山顶,我看到的却是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深叹……”(本文获萧山区“节日”话题征文二等奖)

二、品读中外美文,增强写作素养

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之后,必须让他们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的方法要领。一个人的知识愈丰富,艺术触角就愈敏感,透视生活、洞察人心的能力就愈强。通过有针对性地品读中外美文,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名家创作的心路历程,领会写作的立意之法、构思之路,从而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

1. 化整为零,读出心得

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篇目相对较少。如果学完《刘姥姥进大观园》就要求学生去读《红楼梦》,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要求学生去欣赏《水浒传》,这似乎是不切合实际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做了一些尝试,让学生自由选择章节进行阅读。另外推荐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要求学生睡前看十分钟美文,并将其作为一个常规作业。同时在书本上“圈划批注”,在随笔本上写“读书笔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每日必读的习惯,培养记录阅读直觉。我从学生读本和随笔本中挑选出一些范例,加以展示和点评,渐渐地学生的读书笔记质量越来越高了。

2. 师生互动,读出精彩

在教学中,教师每个学期和学生共同读几本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书。师生商讨定下书目,并约定在下一个月中,每周开辟一堂语文课来讨论这本书的精彩章节,师生彼此分享阅读的感受。在互动中,学生读书更有劲头,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了文学滋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题,自见其义。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同一个题材但不同背景的中外美文的学习和思考,通过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文章来分析、讨论和交流,逐步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写作技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2007年暑假读名著征文中,810班杨豪益写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应雨晴写的《幸福需要放下——读<傲慢与偏见>有感》获区图书馆征文三等奖,810班裘孔莉写的《把生活刻在心底》获区读书征文一等奖。

三、析读同龄佳作,倡导有效模仿

广泛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在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必须引导学生将阅读的心得体会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让学生阅读、分析同龄人写的命题作文的方法,通过分析同龄人如何选题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进一步消化在前期阅读中积累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通过有效模仿,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上去。

1. 快乐析读,领悟技法

每周安排一节“读”作文课,前一天布置好作业,要求学生带一本作文书(所带的作文书,在我要求范围之内,比如《作文与考试》《作文通讯》《青年文摘》《读者》等新近杂志,也可以是中考高考筛选出来的优秀作文本等,也可以是老师印发的一些好文章)。每次阅读,都要按要求留下“读”的痕迹。前25分钟左右浏览读,读你喜欢的文章,后15分钟左右,锁定你认为最好的一篇“研”读。“浏览读”使他们“乐之”,“研究读”使他们“思”之,同时在摘录中思考怎样写好作文。而“摘提纲”为最有思维含量的写作训练“列提纲”做好了方法、思维和心态准备。通过读摘,加上“写你喜欢本文的理由”,让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促使学生把在读书中看到的好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文的共性和个性,在快乐读析中掌握写作技法。

2. 入情赏读,增强信心

班里有学生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区现场作文竞赛,担心他们的写作个性一时被掩埋,所以我带着这个想法去找寻一些生活味浓、情真意切的、吻合他们一直以来的写作风格的作文,安排一节作文课,激发一下她们的写作灵感。我选择听读《爱,在痛的边缘》。(同时读的还有《双鱼的她》)选读这篇文章前,我告诉学生我喜欢读它的理由:细节描写让我感同身受,想与大家共享细节的魅力。读这篇文章时,我几次停顿下来,被小作者的细节感动着。学生只是静静地认真地听读。有好几处细节,我没有作任何评论,只作重读或重读,静静品味。读完这篇文章后,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沉浸在这篇作文的赏读之中。有一个女生追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写作文?”那种语气,是对写作文的一种极度期待。还有男生说,老师,我一定要写出一篇让你流泪的作文来。当天下午,我的学生参加区现场话题作文竞赛捧回了一等奖。

四、评读自写作文,写出个性作文

读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写出好作文,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卡耐基在他的《管理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天下只有一个方法,能驱使任何人去做任何事,那就是让员工自己乐意去做那件事。”在写作这件事情中,我把这个“乐意”理解为“有兴趣”,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后,就必须让他们动手多写,对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完善,在寻找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升华学生的写作技能。

1. 抓住亮点,精读细阅

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我都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批阅。通常分四步走:速读判分—圈划标注—归类整理—特色记录。每次还要插入一两个“好”表扬记录。并不是每次表扬都是最好的文章,有些作文的“好”,需要老师用放大镜“找”出来,然后再通过“读”这一行为放大,经验告诉我,只要你读了他的文章,他会在下一次作文中有真正的进步,关键是老师如何“捕捉”他微弱的闪光点。

2. 集中评读,享受成功

生命的随想作文 篇3

时间会沉淀许多空虚的想法,但每一条想象的丝缕都是值得回味与考量的。其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深有体会的:枯叶败落,一个循环往复的生命回环,一个留下价值的离别和一个满怀希望的涅槃;雨雪消融,一个不停蜕变的物态变化,一个悄无声息的蒸发和一个广远磅礴的下降……生活真的很纯粹,而这份纯粹之中又太深邃,太复杂。时有浮尘,时有跌宕,但这就是生命,他始终不会让你毫无意义的降生,也不会允许你平平淡淡的离去。生命一定会掺杂坎坷与艰难,只有去面对、去攻克,才会知道生命参差不齐的轮廓,在其中得到历练,得到成长。只有去奉献、去关爱,才会体现出生命真正的价值,在其中得到感悟,得到升华。最终,生命是充满激情的,是壮丽的,是伟大的,是恒久难忘的。

时至今日,萧瑟的秋风淹没了许多还未迸发的激情,也许,这只是一段简短的插曲。但正是这凉爽的清秋扣动了我的心绪。多半是受到回忆的牵绊,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都显映在眼前,久久不能抹去。

想到闲暇的夏季,我最向往的就是那温暖的早晨,因为与酷热难耐的中午和余热依旧的晚上,清爽的早晨无疑是最舒适的。一天之计在于晨。对我而言早晨就是希望,是对未知的无限探索,他容不得半点的消磨,因为他携有太多的机会。他不像午后玩乐之后的疲乏与困倦,也不像傍晚工作之后的放松与闲适,更多的他有着太多的期望与追求。但现在,处于秋季,再也找不回那样的感受,只留下凄冷的早晨让我蜷缩在被窝里,慢慢的颓废…假如时间为我停留片刻,虽然从不奢求什么,但那也是一种享受,尽管许这想法有些自私,有些不切实际。要知道,现实就是现实,不会任意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的收藏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回忆,珍惜现在的每一次体验和经历。在回味中侵透,在现实中享受。

恍若生命能被无限拉长,那生命的路途中,岂不有太多斑驳的遗憾,太多的错过。每每想到于此,也不免有太多的追念。

刚才谈到时间,我想时间褪去,有的人收获许多,有的人遗憾许多。但我更想强调的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这日复一日的二十四个小时里,有太多的东西匆匆过去,而我们又能从中获取到多少。生命总是会被时间拉走,眼看浮华落尽,太多的理想也付之东流,无法打捞。但仔细想来,着生命的残缺也何尝不是一种美丽,有遗憾有失落,才会有梦想,这个支撑生活的能量,人生才会有味道,有精彩。

前行的道路依然宽广,接下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是等待着我们,经过不断的磨练、认识与感悟。从人生的这头看人生的那头,一晃十几个春秋,最美好的青春豪情的挥霍,经历的事情多了,我们的心灵也发生着的变化。此时此刻,生命正在抽芽,正在成长,这也是人生中最值得兴奋的事。生命短暂,还有几次能这么愉悦,这么快乐!

人生,有大把时间,但不能去虚度,因为难得几寸光阴真正参透人生的意义。人生,有太多过客,但不能去忽视,因为天宽地博有缘结交不容易。生命的一切都值得去珍惜,多年以后再回头看去,我们的生命留下了太多的美好,他让我们的生活不在枯燥,他让我们的生命不再空虚。

夜的随想作文 篇4

在吵闹的输液大厅里打着点滴,周围挤满了人,有像我一样孤身前来的男男女女,而更多的是为了他们的宝贝孩子而全家三代齐上阵的场面;孩子的哭叫声,病人输液的叫唤声不绝于耳,白衣天使们在其中穿梭换液的身影不时在眼前晃动。看着眼前这一忙而有序的情景,我的眼睛不由地突然湿润起来,不知为什么,就想流泪……

原来,成长的年轮里始终刻着孩提时的痕迹。很多时候,总认为自己是坚强的,可在这个苍凉的冬季,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孤身一人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不适,往日所有的辛劳、伪装似乎全随风而去,留下的是一个苍白憔悴但又真实的自我,内心的脆弱在这一刻终于决堤。

原来,岁月真的很无情。之前也对时间流逝之快有了切实的体会,但总觉得“岁月不饶人”之类的句子离自己尚有距离。殊不知,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把我带入了另一个雨季,才发现自己早已不再年轻;才发现我抗不过的不是疾病,而是岁月。

原来,天下父母都是一般的爱。孩子生病,最担忧的父母,恨不得把孩子的病揽在自己身上,想到前段日子女儿生病时自己那茶饭不思、终日惶惶不安的样子,再看着眼前这些脸上带着焦虑神色的年轻父母,身为母亲的我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原来,人与人之间竟是如此温暖、美好。以前总感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这次虽说只是头疼、发热的小病,但朋友、同事、家人的关心、安慰让我在一个萧条、冷清的冬天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原来,失去了才懂得拥有的美好。跟很多世俗中的人一样,平时总会抱怨社会的不公,生活的平淡,财富的缺失,现在才明白拥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幸福!但愿自己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希望红尘中的人们,放缓匆匆的步履,不要被名利的洪流裹挟着向前而忘记了生活的本质,不要在光怪陆离的生活中迷失自己,遗忘了身边的美好。

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药水一点点流入血管,倾听着生命流动的声响,更倾听着疾病带给我的思考。

夜的随想作文 篇5

我不擅长写散文,其实压根不会写散文。可有时候睡觉前,脑海中会莫名奇妙的出现一些在我看来是优美的文字。可惜一睁开眼睛,坐在电脑旁就无法写出了。或许我那个时候正进入了一个意境,无法用我现在所掌握的文字来阐述。或许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以前不喜欢看散文,看来自己以后得多看看了,增加自己的汉语词汇量。

还有就是在网上跟网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我简直是一个哲学家。可能说的有些夸张,但是我确实会在跟网友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说出一些很有哲理的话。不禁让网友“割目相看”。比如后面的这句话就是我灵感突发写出来的:我自己认为,其实别人眼中的情痴,其实他(她)也不知道真爱的意义是什么。这种人很简单,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对他(她)喜欢的人要好。谈过恋爱的不一定懂得爱情,没有谈过恋爱的,也不见得不懂爱情。我从来没有在网络中虚假过。我只是把网络当成了现实社会的另一个延伸。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跟展现自我。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它也是一个放大镜,会把人内心深处一小块邪恶,放大十倍、百倍。所以我在这里温馨提示:在网络上也要小心哟。网友问我:人为什么会爱呢?我很懒惰的回答:因为需要。这下我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包括自己会沉迷于网络了,因为网络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青蛙变王子,美女与野兽,狼爱上羊等等这些本该出现在童话中的故事现在又发生在网络中。不可避免,我又爱上了网络。

我正在想,当我爱上网络的同时,又会有谁爱上我呢?其实咱网恋过的,也会痛苦,也会快乐。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痛苦跟快乐原来并不矛盾,你可以痛苦并快乐着,我还笑着流过眼泪呢。多么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呀。铭记这种心情,或许这就是恋爱的味道。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饮料要是做成这种味道也不知道会不会买出去。

天空随想的作文 篇6

(1) 格式化的作文训练模式———唯分是图的后果。拿高分———作文教学进入了这样的误区, 社会、学校对我们农村作文教学的要求尤其苛刻。且不说农村语文师资良莠不齐, 就是重点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大多数围绕着升学考的指挥棒运转。特别到了中小学毕业时, 很多语文老师就人物、事件、写景等主题准备了很多框架, 让学生去记熟, 考试时应题而默写上去, 目的是能够得到高分。

(2) 缺乏有效的作文训练———事倍功半的效果。很感动的是我们农村老师都很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 且孜孜不倦地耕耘, 但是题海战术依然是我们农村语文教师的最重要“法宝”之一。常有人提出质疑:作文的训练, 会限制学生的写作真情, 泯灭学生的作文真情。实践告诉我们:训练是最有效的提高途径, 有序有效的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根本。

(3) 生活如此“狭小”———没有源头何来清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三乏”现象 (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经验贫乏、思想情感贫乏) 在我们农村学校尤其严重。当然, 教师不良的作文教学观念、作文选材的陈旧保守、作文评价过于单一都会影响、淡化学生习作的主动参与意识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农村作文训练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初始阶段作文有效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一) 有计划———循序渐进, 系统地进行写作指导。

在初一阶段, 我们确定的目标很明确:首先要让学生作文“写得出”。通过学生档案的建立, 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为此, 我们结合“初中作文三级台阶训练”, 开始进行“有内容可写”训练。第一步, 结合课文教学让学生明白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初中语文第一册八个单元, 无不与生活密切相关:1.家庭生活;2.学校生活;3.社会生活;4.革命生活;5.自然生活;6.经济文化生活;7.科学生活;8.想象生活。通过各个单元的教学, 让“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 杜绝作文胡编乱造的思想念头。第二步, 在学生认识到“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的基础上, 倡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和“生活笔记”, 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和在报刊上、电视广播里看到听到的生动材料写下来, 积累生活素材, 以备写作之需。第三步, 在作文出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绝不出大而高、远而泛的作文题, 使学生无法捉摸、无法写出, 而是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使学生摸得着、写得出。比如“我和爸爸 (或妈妈) 发生了%%% (一个误会、一点矛盾、一件不愉快的事、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等等) ”总之, 进行作文三级台阶训练, 解决了作文教学有计划、有序列的问题, 学生作文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 有话写———谆谆善诱, 让学生有话写, 有情述。

由于学生自身因素方面的限制, 深受原有生活经验不丰富和知识基础不扎实的严重影响。农村学生身处山乡村野, 生活阅历缺乏, 知识面狭窄, 而作文是开放的, 包罗万象, 学生不能产生共鸣, 就无法引发内在的思考, 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1) 积极创设说真话诉真情的氛围,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 以便激活学生写作欲望。关注学生的热门话题, 及时调动他们“说”的冲动, 如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我组织学生开展写信活动, 题目:“给宇航员叔叔的一封信”。另外, 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进步, 我在班级的墙壁上开设了一个“优秀作文展示角”, 把优秀作文, 习作上有进步的作文张贴在栏目内, 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努力, 就一定会成功。 (2) 引领学生发现美, 更要铺筑到达美的路。生活缺少的不是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 但学生不一定会发现, 也缺少发现美的“工具”。其实, 农村生活同样是很丰富的, 农家风情、农家节日、农村变化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可以结合时事来设计作文指导。比如, 四川汶川地震后, 我组织学生开展写信活动, 题目:“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我上网找出一些材料, 结合文学常识, 教给学生写法, 虽然比较稚嫩, 但是学生满怀激情, 虽没有文思泉涌, 但是有表述的欲望, 这种与爱心活动相结合的作文, 一切都要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 没有任务的压力、字数的限制, 反而使写作充满了真情, 学生自然获得成功的愉悦。

三、有方向———眼高手低, 帮助学生学会细雕慢琢

在实践中, 积极动用批改这一杠杠来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我们本着鼓励的态度,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提倡以高分切入, 视文章质量上下浮动。如果文章能够完整地叙一件事情, 结构相对完整, 语言通顺, 错别字不多, 无明显病句者, 能给的尽量给高分, 帮学生树立信心。文章是改出来的, 不会修改文章的人, 不可能学会写文章。实践中, 我们把作文交出去了, 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品评, 把作文讲评和批改的专利还给学生, 当然并不是完全放手, 我们提倡让学生学会批改, 从标点、词语、句子、分段、中心思想等最基础的地方做起, 每次修改都有一点小进步。另外, 教师巡视批改、面批面改、择优集体批改、同学互改、学生自改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保持评议形式的新鲜感, 对我们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极有吸引力的。

总之, 我们会不断去选择去探索, 扎实地踏出每一步, 让学生在新的起点、新的航程中扬起前进的风帆, 让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拨开云雾见明月, 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新标.

[2].张德全.习作教学中的创新.

[3].快快乐乐写作文.长城出版社, 1999.

[4].余美容.怎样激发写作兴趣.

[5].汪启喜.作文生活化的思考.

[6].韦东平.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困惑与思考.

雨的随想作文 篇7

雨不断地落下,灰色的云一直织到了天边,这沉闷的天气。学校里发生了许多让我不愉快的事,在这沉闷的环境中,更是让我的心压抑到了极致。心中杂乱如麻,想起了种种往事,可是没有一件是值得我一笑的。

踏着那水继续走,迎面过来一把把伞,至少在远处,我看到的只是那一把把各具色彩的伞。须到近处才可发现伞下那一张张神秘又平常的脸。偶尔也能在那伞下发现几位“芳草”,最后也只能低头走过。

一路郁闷的心情一直伴随,心中似乎强行压抑着什么,仿佛是想要抛开一切的冲动。我真想扔开伞,在雨中指着天大骂,我也想对着路边的墙狠狠地发泄一下。但是,理所当然,我并没有这样做。

到了车站,收起了伞,站在那等车的人群中。我发呆,望着那在车灯和路灯照映下格外清晰的雨丝。我努力让自己想些快乐的事。但短暂的释然只能持续片刻,随后郁闷的情绪再次产生,颇有些“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意。

人群中,我似乎什么都没有拥有,一切都不属于我。我拥有的那些“辉煌”早已烟消云散,弃我而去了,我一无所有,唯一能够的只是用那“穷酸”的笔写下我想要的一字一句。

这雨连续下了好几天,这几天来,我从未发自内心的放声笑过,每天都尽力让自己振作。可是老天似乎就是要和我开玩笑,总在我心情略好时,又一次玩弄我。说实话,我也觉得我有些消极。

车来了,我挤上了车。

到了那个站,我下了车,那里有我不少小学同学,他们在毕业后没择校,于是他们都在这里,平常我常和那姓金的一起来,每次来总能遇见熟人。

我又遇见那个从前的朋友了,一见他,我马上上去打了个招呼,开始说起了自己的不愉快。他也和我说起了他们学校最近发生的事。他说的那些是是非非我也只听懂了个大概,我确实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只是提到小学同学时,不免有些怅然。

那些同学多少都变坏了些,不过至少都还记得我这个朋友,每次也都谈得很投机。

车来了,我和那人上了同一辆车。

与他告别后,下了车,再次一个人向家走去,雨似乎小了些,我没撑开伞,这样行动更方便些,并且我也需要清醒。

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会嘲笑我这种手里拿着伞,却还要冒雨的行为。

至少我不介意,我知道我会在这风雨中继续走下去,永远……

雨的随想作文 篇8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星期五,傍晚快要放学的时候,我看向窗外,天空黑压压的,凛冽刺骨的寒风呼啸着,还时不时的闪起一道闪电,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像是雷阵雨的前兆。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我们放学了,我们开始陆陆续续的走出教室,看着天空已经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有的同学们同学们面不改色径直走下楼,有的人则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担心什么。

走出校门,穿过人群。我在人海中不断地寻找母亲的面孔,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面孔,在雨水中显得略微模糊的身影。我走到妈妈的面前。回家吧。她问道。嗯。我回答道,顺便把书包递给她,妈妈顺手接过书包放进车筐里,又从口袋里拿出纸擦了擦车座让我坐上去,然后把外套脱下来披在了我的身上,身上只穿一件单薄的毛衣。

坐在电动车上,走在回家的路上,雨下得越来越大。道路两旁的事物飞快的向后倒退,在雨中显得有些模糊,还时不时的刮起一阵阵风,是我不禁的抓紧了几分身上的外套,才觉得有了些许暖意。看向前方坐着的母亲单薄的身影,我不禁问道:妈妈,你冷不冷啊。妈妈的声音有些结巴,回答道:不……不冷。看着妈妈那时不时哆嗦的身影,我鼻头不禁一酸,雨水打在我的脸上,使我分不清楚脸上到底是水还是泪。

宽容的随想 篇9

何谓宽容?

宽容, 是人际交往的润滑油, 是互尊互爱和睦相处的胶结剂。它打开了相互封闭的心灵, 润滑了彼此的关系, 荡涤了相互的顾忌, 清除了人际间的隔阂, 增进了彼此的理解。

宽容, 能剔除心灵的无谓困扰, 扫除心灵的污泥浊水, 驱散心灵的阴影, 破除心灵的名缰利锁。

(二)

宽容需要气度, 如山伟岸挺拔, 如天澄净柔和, 如地无私朴实。

宽容需要智慧, 厚德载物, 推功揽过, 能屈能伸。

宽容需要爱心, 有爱, 才能理解他人的心情, 才能原谅他人的伤害, 才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才能历尽艰辛而激情不减。

人生的光辉, 就在于关爱别人, 帮助别人, 宽容别人。

多一份关爱和宽容, 就多一点淳朴和诚挚;多一些奉献和温情, 就多一份理解和珍重。

爱落地生根的地方, 宽容也会随之筑巢。把爱栽在心里, 快乐便会在那里永驻。

宽容像一团火, 不仅能融化自己眉宇的忧伤, 也会将别人心中的寒冷化为暖流;宽容像一把万能的金钥匙, 能开启心灵的锈锁, 消除人们之间的偏见、误会和隔阂。

(三)

宽容的人多了, 对抗的力度就会减弱, 生活的甜酸苦辣就会化作五彩的乐章, 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你不能宽容别人, 你可以把别人“管”得规规矩矩, “理”得笔笔直直, 但你却得不到别人的忠诚心和创造力。

假如我们都有一份理解与宽容, 舒展了沉闷的思绪, 抑制了怨恨与憎恶, 消除了嫉妒与猜疑, 戒除了忧烦与急躁, 化解了恩怨与纠纷, 平息了对立与争斗, 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就不会再有相互的指责与咒骂。

何必耿耿于怀, 何必怒气冲天, 又何必吹毛求疵、恶语相讽!用一颗真诚善良的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你就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温暖。

(四)

你宽容了别人, 心中就会充满阳光;你宽容了自己, 心中就会特别敞亮;你宽容了生活, 生活就会吹来温暖的春风。

宽容了别人, 也就宽容了自己;善待了别人, 也就善待了自己, 达到这种佳境, 需要的是操练和修养。世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你能宽容多少, 你能宽容到什么程度, 体现的是你的气质、涵养与品德, 证明的是你的气度、境界与力量。

(五)

宽容产生宽容, 刻薄产生刻薄。

学会宽容, 意味着成长、成熟。

秋的随想作文 篇10

秋的随想

秋,意味着什么?

是“种瓜得瓜”收获的喜悦,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意,还是茫茫不知所获的幻像?

秋,包含了什么?

是“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深沉,是“橙黄橘绿时”的欢欣,是“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的感慨,还是“败叶苍苍,残花蔌蔌”的茫然?

秋啊,你叫人如何面对?

你令辛苦耕耘的人兴奋,使好吃懒做的人苦恼,你使心存感激的人笑对,让唯我独尊的人厌恶。为什么?

秋啊,你叫人如何评价?

是慷慨大方,还是毫无情面,是阴冷萧煞,还是奔放似火?为什么?

为什么你让植物或死气沉沉,或生意盎然?

为什么你让动物或忙碌不休,或懒散不止?

秋,究竟是什么?

落叶无声。

在落叶下,有一丝关于秋的思绪正在扩散,正在延伸。

唐太宗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秋呢?

又一片落叶打着旋儿飘落,秋天真正来临。

渐渐地,我明白了:秋,只是一面镜子,一面反映人生真实的镜子!

付出了,镜中的便是收获;

蹉跎了,镜中便只有一份落寞;

……

这就是秋!

在这面镜子中,你看到了什么?

金秋随想

《作文:金秋随想》金秋随想

作者/倚窗望月

芦花飞雪,枫叶飘红,又是一个金秋!??对于季节,我总有许多的感触:春的温馨,夏的灿烂,秋的成熟,冬的浪漫。每到一个季节,总有一种灵感占据我的思想,感染我的灵魂,就象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同一件事物一样。当我穿梭在漫天飞舞的金黄中,品尝着秋之硕果的时候,我嗅到的是成熟的气味,看到的是成熟的景色,想到的是裹在成熟下的城市和人们。./??抬头遥望,满目金黄,低首凝思,秋虫鸣唱。依旧依恋夏天那个绿绿的你,依旧梦想夏天那个绿绿的你,如风一样的日子飞速驶过,秋用一把大大的刷子,把记忆中的一切染成金黄,这个黄黄的你,这个梦中的你,还是往日的那个你吗???看呀,那在天边燃烧的是什么?分明是跳动的火烧云!绚丽夺目,五彩缤纷,美得让人心惊,美得让人不忍直视!干脆把眼睛闭上吧,听风轻轻拂过,任思绪静静追忆。奇怪的是每次看见火烧云,我的耳边总会响起那首著名的《蓝色的多瑙河》,虽然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我还是忍不住这么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千年万年的爱之梦啊,给了人多少迷蒙,多少向往。这醉人的季节可是恋人的季节啊,你看那走进漫山红叶弹唱吉他的情侣,你看那带着羞涩笑容从落叶中穿行约会的男生女生,还有那手拿画笔洋洋洒洒描绘秋色的画家们,哪一个眼里呈现的不是对方发亮的眸子,动人的笑容?

我迷茫:生活在这纷繁的世界里,驻扎在这烦琐的日子里,亲爱的,你告诉我,我该怎样顺应四季的默契,让不肯安宁的心,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飞行?

秋是孤独的吗?岂不知这个故事的开始,就是另一个故事的结束,最终,它们将归结到同一点上。我们已经不能走回从前,往日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最惊心动魄的一种梦想?其实,随生活本身流逝的不只是岁月,还有我们吧。

翻开儿时的记忆,那时的秋似乎只和吃有关:烤得焦黄的嫩玉米,噼里啪啦爆裂的`烧毛豆,一串串点头哈腰的野葡萄,一粒粒摇曳醉人的野生酸枣,一嘟噜一嘟噜胖墩墩的花生,整个人、整颗心都融入秋的怀抱!??日出日没,花开花谢,眨眼间,我也许就会很快踏入人生的中年吧,到那时,我一定在想:这是我的秋天吗?那是我耕耘的土地上结出的硕果吗?当年我种下一粒粒种子,我施肥了吗?我浇水了吗?这秋韵中也该有我的一份烂漫,我的一丝金黄吧。??我守侯,守侯着心中的一方净土,或许那是我永远的归宿。夜色阑珊,夜空中总有一颗追随着我的小星星,我们遥遥相望,彼此早已相属,它记载着我对秋天的全部记忆!

秋天你为何要来?你说你已经听见冬的呼喊;秋天你为何要走?你说你想告诉我日月如梭不停留。秋啊,你短暂地盛开,你把成熟留给人们,你画一副秋之魂;秋啊,你飞快地凋谢,你把未来托付给了籽和根,你又留一副来年春!你是想让我有所领悟吗??捡拾起地上的一片落叶,小心地捧在掌心中。当我干枯,当我老去,谁又会来划一根火柴,让我燃烧,照亮我的归宿?《金秋随想》

四季随想

《作文:四季随想》

迎着和煦的微风,我把春天的希望播种到清幽的草地里。青青的绿草如茵一样绿,可爱的蒲公英娃娃把春天的花粉带到世界各地。

听着噪热的蝉鸣,我把夏天的幻想播种到清清的小河里。清澈的河水如云朵一样蓝,美丽的荷花在欢快的报着信息:“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和着秋虫的鸣叫,我把秋天的收获播种到金黄的落叶里。黄金般的落叶像邮递员一样勤快,把秋天的足迹悄悄的传递出去。./

捧着纯洁的雪花,我把冬天的美丽播种到冰洁如暇的寒冬里。一片片晶莹的雪花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仿佛在告诉人们:“哦,冬爷爷来了!”

《四季随想》

今秋随想

这个秋天似乎来得有些匆匆,匆匆。似乎根本没有停留,只是静静的走过,无声无息,如浮光掠影般,却也有些深沉。这夏天,热情的会让人为之疯狂而颠覆,少了些许过度,就到了冬天,寒冷的味道也许才会让人有些清醒。

也许是因为太过短暂,第一次我开始留恋一个秋。留恋一个落叶泛黄的季节,而今,这叶虽也黄了,也渐渐的落了,却总觉得他们飘错了季节,寒风卷着的落叶,总也少了那么一份凄落的美吧。微风夹杂的的丝丝寒意,让人从绵绵暖意中苏醒,却也唤的温柔。但总觉得,这酷暑还是刚刚过去,还没来得及嗅清楚这秋的味道,寒风却又开始呼啸。期盼得好久的季节,多想在此个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是该整理一下那个发热的夏天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夏天了,多了些许寒冷,而因此多了些许宁静,才可让心稍稍的,渐渐的安静,从而反思,而反省,而可以让自己终于平和的生活了,却不料这冬且来的这样的快,让一颗炙热的心,寒冷的有些过于迅速。

再回想从前,思念这一个秋了。好像是以前不曾重视过的一个季节吧,也许是因为他的个性不是那般的明显,而容易让我忽视。今秋的短暂,才让我从新看到了这个季节。想起了,她的美,她的宁静,她的落寞,让我的心可以为之而平静的安和。今秋,让我找到了她真正的自己,我要的真正的秋。

今秋的短暂让我懂得了珍惜,也让我开始重视生活中哪些似乎被忽视的美。

镇江市江南学校初二crazy本文系作文网(zuown)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

校园随想

《作文:校园随想》

这里,宁静安祥,这里,清幽花香;这里,播种希望,这里,放飞理想。当又一届莘莘学子即将从这里走出的时候,您―黄冈实验小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走进校园,古木参天,花草繁茂,各式建筑,错落有致,碧水石桥,曲径通幽。“文庙”、“泮池”、“东坡暗井”记载着历史的沧桑,也记录着百年老校的风风雨雨。嫩绿的春,墨绿的夏,火红的秋,洁白的冬,交相辉映,都来为您装扮。百年老校,虽历经风霜,却青春焕发,愈显光华。./

我们是幼苗,我们是花朵。是您遮风挡雨,使我们茁壮成长;是您循循善诱,启迪我们幼小的心灵;是您诲人不倦,带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操场上,我们骄健如飞;舞台上,我们歌声嘹亮;教室里,我们发奋学习。我们从这里获取知识,吸取营养,幼苗长成大树,花朵结出硕果。

展望未来,新的征程在这里启航,新的梦想在这里飞翔。百年老校,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校园随想》

金秋随想(转载)

金秋随想

作者/倚窗望月

芦花飞雪,枫叶飘红,又是一个金秋!

??对于季节,我总有许多的感触:春的温馨,夏的灿烂,秋的成熟,冬的浪漫。每到一个季节,总有一种灵感占据我的思想,感染我的灵魂,就象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同一件事物一样。当我穿梭在漫天飞舞的金黄中,品尝着秋之硕果的时候,我嗅到的是成熟的气味,看到的是成熟的景色,想到的是裹在成熟下的城市和人们。

??抬头遥望,满目金黄,低首凝思,秋虫鸣唱。依旧依恋夏天那个绿绿的你,依旧梦想夏天那个绿绿的你,如风一样的日子飞速驶过,秋用一把大大的刷子,把记忆中的一切染成金黄,这个黄黄的你,这个梦中的你,还是往日的那个你吗?

??看呀,那在天边燃烧的是什么?分明是跳动的火烧云!绚丽夺目,五彩缤纷,美得让人心惊,美得让人不忍直视!干脆把眼睛闭上吧,听风轻轻拂过,任思绪静静追忆。奇怪的是每次看见火烧云,我的耳边总会响起那首著名的《蓝色的多瑙河》,虽然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我还是忍不住这么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千年万年的爱之梦啊,给了人多少迷蒙,多少向往。这醉人的季节可是恋人的季节啊,你看那走进漫山红叶弹唱吉他的情侣,你看那带着羞涩笑容从落叶中穿行约会的男生女生,还有那手拿画笔洋洋洒洒描绘秋色的画家们,哪一个眼里呈现的不是对方发亮的眸子,动人的笑容?

我迷茫:生活在这纷繁的世界里,驻扎在这烦琐的日子里,亲爱的,你告诉我,我该怎样顺应四季的默契,让不肯安宁的心,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飞行?

秋是孤独的吗?岂不知这个故事的开始,就是另一个故事的结束,最终,它们将归结到同一点上。我们已经不能走回从前,往日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最惊心动魄的一种梦想?其实,随生活本身流逝的不只是岁月,还有我们吧。

翻开儿时的记忆,那时的秋似乎只和吃有关:烤得焦黄的嫩玉米,噼里啪啦爆裂的烧毛豆,一串串点头哈腰的野葡萄,一粒粒摇曳醉人的野生酸枣,一嘟噜一嘟噜胖墩墩的花生,整个人、整颗心都融入秋的怀抱!

??日出日没,花开花谢,眨眼间,我也许就会很快踏入人生的中年吧,到那时,我一定在想:这是我的秋天吗?那是我耕耘的土地上结出的硕果吗?当年我种下一粒粒种子,我施肥了吗?我浇水了吗?这秋韵中也该有我的一份烂漫,我的一丝金黄吧。

??我守侯,守侯着心中的一方净土,或许那是我永远的归宿。夜色阑珊,夜空中总有一颗追随着我的小星星,我们遥遥相望,彼此早已相属,它记载着我对秋天的全部记忆!

秋天你为何要来?你说你已经听见冬的呼喊;秋天你为何要走?你说你想告诉我日月如梭不停留。秋啊,你短暂地盛开,你把成熟留给人们,你画一副秋之魂;秋啊,你飞快地凋谢,你把未来托付给了籽和根,你又留一副来年春!你是想让我有所领悟吗?

?捡拾起地上的一片落叶,小心地捧在掌心中。当我干枯,当我老去,谁又会来划一根火柴,让我燃烧,照亮我的归宿?

秋关于秋天的

烈日炎炎的夏天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人们盼望中的秋天。金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凉风过后,秋天来了。

一切像生命演化,终有变老的时候,季节也不例外。您看,山脊也由绿变黄,由黄变枯,最后落叶,光秃秃的,像是一个个和尚光溜溜的脑袋。谁也慢慢退去,慢慢地减少了。太阳脸上也绯红绯红的了。

校园里的小草也渐渐变黄了,从窗口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同学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同学们尽情的欢笑着&hllip;&hllip;校园里的小草被弄得乱蓬蓬的。一阵微风吹来,凉爽极了,里面夹杂着桂花的香味。

果园里,柿子树、橘子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上都结满了果子赶趟儿。红的似火,黄的像金,果实累累。果实里带着香气;闭了眼,树上的果实摇摇欲坠,树下逗留着许多“小馋猫”。他们盯着硕果累累的果树,口水直流,接着趁大人不注意,摘下一个,细细品尝。

秋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自由自在的季节,心旷神怡,心宁神静的季节。虽然秋风秋雨秋煞人,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秋天的洁净,高爽,也为我们忧郁的心情放飞希望。

秋天,虽然没有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也没有夏季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更不像严冬那样玉树琼枝,粉妆玉砌,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爱秋天。

我爱秋天!

当涂县团结街小学六年级王慧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相关阅读推荐:关于秋天的作文:秋2秋风如故关于秋天的作文:秋1感怀秋日灿烂辉煌的金秋秋韵秋的回忆秋天关于秋天的作文:秋3秋风・秋雨・秋叶秋的感怀颂秋秋,未来的希望金色的秋天秋天来了1秋天的枫叶的作文:赏枫秋天来了2迷人的秋天秋天来了3秋天的遐想描写秋天的作文:秋日感怀秋天小学生秋天的作文:秋绚丽四季秋景最美关于秋天的初中作文:秋来秋去家乡的秋天1写秋天的作文家乡的秋天2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秋天的随想秋景1写秋天作文秋景2关于秋天的作文:秋天校园秋景迷人的秋色我爱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树叶美丽的秋天寻找秋天秋天的树叶我爱姥姥家秋天的后院秋天的思绪关于秋天的作文:秋秋日感怀秋使我痴迷

春的随想

春,是个美丽而又多情的季节。春的美不像夏那么奔放,不像秋那么含蓄,不像冬那么清纯,却有几分的成熟。每年的三月,春姑娘迈着欢快的舞步就走来了,在大地上印满了她的足迹。

春的足迹在春风里。柔和的春风像母亲的手在人们的脸上抚摸,为人们驱赶寒意。春风在柳树上拂过,让柳姑娘变得更俊俏,要不,怎么会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呢?

春的足迹在春雨里。每年春天,淅淅沥沥的小雨,总是徘徊在刚刚发芽的小草旁,给予它养料。春也总是喜欢走近脱去冬装的小朋友的身旁,和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难怪有诗人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呢!

春,你是多情而美丽的。难怪文学家韩愈也曾有这样的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死亡随想的作文 篇11

鉴湖中学的那个学生死的那么突然,没有先兆。当这个消息在那个平凡的晚上在我们学校传开时,我们都无语,感觉死亡这个令人敏感的词语无时不在我们身边。那夜我们寝室都失眠了。那个不幸的人正是马雨娇的同学,我们谁都不敢想象这么静距离的人就这么远离了我们。死亡。征得好恐怖,谁都不知道自己在何时会死。也许,我们都是天之骄子,但这并不是死亡不带走我们的`理由。就命运而言,休伦公道。

今天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喜悦还在心里蔓延时,在车上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一声熟悉的,恐怖的枪声打醒了车上熟睡的人们。车门的玻璃碎了,碎的那么“美丽”。谁都知道那是枪声,却没人敢提,谁也不想说出那个字。其实车上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只是不敢面对这个事实而已。都装作无所谓,但脸上的恐惧却出卖了坚强。我们是幸运的,没有受伤。但是心灵却受到了震撼。再次想到死亡这个字眼。我清楚地发现,原来她离我们那么的近。他随时会带走一个脆弱的生命,无论年轻,还是老弱病残。

对翻译理论争议焦点的随想 篇12

另外一个争论的焦点是“可译性”。这应该是比翻译的科学性更根本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差一些, 诗歌就更加不可译。但是出于交流的需要又必须得译, 即所谓“不可译也要译”。既然不可译, 那么我们翻译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翻译文学应该从外国文学中独立出来,

形成一种专门的类别“翻译文学”。有没有这种必要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我们读翻译作品时到底在读什么。笔者认为我们读到的是原文作者的思想 (如果译文作者能够尽职地把原文作者的思想忠实地在译文中重现出来) 和译者的语言。也就是说思想 (说通俗一些, 就是原文的意思) 是可以翻译的, 而语言 (这里主要指文学语言) 则基本上是不可以翻译的。好的译者也许可以把原文的语体或者语气, 比如正式的、庄重的、诙谐轻松的等等较好地表现出来, 但也仅此而已。语言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的魔力是没有办法翻译出来的。比如我们仅读一两句话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出自鲁迅、毛泽东、或者张爱玲之笔, 就是因为这些优秀作者的语言富有个性, 而正是这种个性是没有办法翻译的。好比读《红楼梦》, 只有用中文读, 我们才能读到曹雪芹的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言的神妙。用其他翻译语言来读, 不管译者再高明, 译文的语言再优美, 我们读到的也不再是曹雪芹的语言, 而只能是译者的语言了。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翻译作品只能研究外国文学的思想性, 而不能研究其艺术性, 尤其是原文的语言特色。这样看来翻译作品是不能等同于外国文学的, 但能不能因此就形成一个独立的“翻译文学”的类别也很难说。这里又涉及到译者的地位的问题。以前一般把译者看作是原文作者的附属, 没有独立的身份。现在有一些观点主张“提高”译者的身份, 认为译者是完全独立于原文作者的创作者。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也有些过。因为译者使用的虽然是自己的语言, 从这个角度来说具有创造性, 但是一个好的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思想, 不能随意在译文中透露自己的思想, 从这个角度来看译者对于原文作者又有附属性。通过译文我们可以研究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言, 但是不能研究他的思想。所以“翻译文学”完全从外国文学中独立出来也还是困难的。

在翻译理论方面的争论其实可以称为“中西”之争。其中一派认为我们应该在翻译理论上和西方接轨, 也就是我们应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翻译理论, 并且把他们应用到中国的翻译活动中来, 这一派我们姑且称之为“西化派”;另一派则反对这种“媚外”的作风, 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化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 (如“信达雅”等提法) 可能更加适合中国的特色, 这一派我们暂且称之为“传统派”。

“西化派”中的确有一些学者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做了很多向中国介绍西方翻译理论的工作, 这些工作帮助中国的翻译学者了解西方的翻译理论, 加深了对翻译工作的认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在这一派中也有一些学者其实并不真正懂得西方的理论, 他们 (包括笔者在) 在评职称的压力下身不由己地投身到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的潮流中。为了使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有理论深度, 他们就想法设法套用某些西方的理论、术语, 即使他们自己并不真正理解这些理论, 甚至可能都没有把介绍这些理论的著作通读一遍。这些论文的模式大概是这样的:文章第一部分先介绍某一西方理论的背景和大概意思, 第二部分则把这一理论套用在翻译实践的某一方面, 可以说是新时代的“论文八股文”。其实也不止在翻译界, 在文学评论界、语言学界以及其他许多社会科学领域, 这样的论文都不在少数, 所谓之“开谈不讲‘后现代’, 虽读诗书也枉然”。这些文章看起来比较有理论高度, 如果再用一些高深艰难的词汇和长的拗口的句子就显得更有深度, 被发表的机会也大一些。笔者这里并不是要批评谁, 作为其中的一员是非常理解这种苦衷的。

再说“传统派”。这一派中的许多人可以说是翻译界的泰斗。“传统派”并不是不能接受西方理论, 只是在目前铺天盖地的介绍、应用西方翻译理论的论文的情形下希望大家理智一些, 认真对待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 后者和西方翻译理论相比其实也并不是毫无益处的。另外“传统派”反对的是“西化派”中的那些为了显得高深而“西化”的人。“传统派”所希望的是大家把精力花费在实在一些的事情上。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西方的翻译理论相比显得有些虚, 比较空灵, 不像西方理论搞得那么系统。这也许和中国文化有关系。无论中国的诗词、文章、还是书画, 乃至中医, 都是讲究神韵和意境, 许多东西都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些东西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可能很难被成为“科学”, 但是他们却富有生命力, 在中国流传数千年至今仍然能被人们欣赏、利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也是这样, 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 傅雷的“神似”还是钱钟书的“化境”都没有给出一个“科学的概念”类的解释, 他们只是在一篇类似随笔的文章中被提出来, 不像西方的翻译理论那样动辄长篇巨论。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 中国的这些翻译理论可能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理论, 最多也只能算是对翻译作品如何评价的一种提法而已。但是他们的含义其实已经很明确了, 即便没有一篇数万字的学术论文的支持, 每个中国人也能理解什么叫做“翻译的神似”。因此我们要做的也许不是按照西方的科学标准去评判他们的科学性, 而是去挖掘其内涵, 发扬光大它们, 并且把他们介绍给全世界, 使得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被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受益。

在翻译实践方面争论得最为热烈的一个题目应该是“归化”和“异化”, 其实也就是翻译界讨论了很久的“直译”和“意译”的问题。现在的论文多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向西方介绍和输出中国文化, 翻译应该多采用“异化”的手法。我认为这种看法基本是正确的。但是近来看到一些文章讨论为了使西方了解中国人“流散式”的思维方式, 在中译英的过程中最好把中文的句式 (比如短句, 主动句式) 等等也尽量保留下来。其中多篇论文里都用“Long time no see”这句完全中文结构的句子在美国等英语国家被完全接受作为异化成功的例子。笔者并不认为美国人把“Long time no see”挂在嘴边是好事情, 也看不出他们能从中了解到多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于文化的交流, 世界上的多数语言都会接受一些外来词汇, 比如英语国家的人现在基本都能接受“doufu”, “gongfu”这样的中文词汇, 中国人也接受了许多如“幽默”, “沙拉”, “酷”这样的外来词语。我想这种现象可以作为异化翻译成功促进了文化沟通的例子。但是如果把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也照搬到另一种语言里, 恐怕就是对语言的损害而不是丰富了。试想如果中文中充斥着“已不见你很久”这样的病句, 英文中充斥着“Long time no see”这种“洋泾浜”, 中国和英语国家大概都有必要开展“语言净化活动”了。在翻译中, 特别是文学翻译中, 我认为文字的优美还是更重要的。如果打着传播中国文化的旗号, 为了“异化”而“异化”, 由此损害了语言的和谐优美, 那损失可能更大了。你想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语言生涩, 甚至结构不通, 让读者难以读下去, 文章失去了读者, 文化向谁输出呢?所以主要的还是把中国的好文章认真地翻译出来, 读者多了, 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心中怀有输出文化的重大使命感, 使用有限度的“异化”翻译策略, 再多加一些注释就足够了, 前提是不要为此损失了文字本身的优美。“度”在这里尤为重要的。

理论和实践哪个更为重要是不可能争论清楚的。但是目前翻译界太多玄而空的文章的学术背景下, 多提倡一下重视实践也还是有必要的。

基督形象与马丁·路德的十字架神学

南京师范大学应天学院蒋乡慧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马丁·路德鲜明的十字架神学与安徒生童话的内在关联。我们发现, 路德神学所突出的救赎者形象即基督形象、以及对基督形象自我降卑、虚己的一面的侧重、十字架上苦难强调, 以及内在其中的关于真理的“反合性” (paradox) 的思想都深深浸润在安徒生童话中的主题、人物与情节叙述之中。从十字架神学思想而非简单文化元素角度的解读有助于更深理解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深层逻辑。

关键词:童话形象基督形象十字架上苦难反合性

上一篇:法律的问题下一篇:专题学习研讨会议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