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4-07-19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共7篇)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1

根据会议安排,XX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个汇报。

近年来,我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感恩奋进、真抓实干,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聚焦改革关键环节,打造集成高效的服务链条。一是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对直接办理的XX项审批事项按照要求进行了流程再造,审批处长直接审批办结率达XX%。二是全面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调整优化窗口设置,采取“全科综合”和“分类综合”方式,扎实推进政务大厅“一窗式”改革,“一窗受理”率达90%以上。三是深化“一次不跑、一次办好”改革。分五批次共梳理公布市本级“一次不跑”和“一次办好”事项XX项,占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的XX%,并设立了EMS免费邮递专窗。四是全面推进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对XX项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开展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实行365天“不打烊”,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五是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在XX县开展“就近办”试点工作,与XX个社区统一签订“事项移交协议书”,下放XX项审批服务事项,社区直接办理率达XX%,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办高度肯定,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

(二)紧盯改革重点领域,创新利企惠民的服务举措。一是开展“一链办理”改革。选取开旅馆、开超市等XX件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通过“一表制”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减材料、缩环节、压时限、优流程,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改革。组建了重大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小组,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供精准的绿色通道服务,第一、二期已建成标准厂房XX万平方米。三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六多合一”(多规合一、多系统合一、多介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集成审批模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提高了审批效率。四是创新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改革。推行“交易+登记+税务+银行+水电气”受理模式。新建商品房交易、二手房买卖事项从原来的XX个工作日压缩到XX个工作日,改革举措得到国务院肯定并推广。五是优化企业注册开办时限。企业开办精简至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XX个环节,开办时限由原来的XX个工作日缩减至XX个工作日。

(三)夯实改革平台基础,构建集约智能的服务载体。一是完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平台。创新“多评合一”的中介服务新模式,中介机构已入驻XX家,审核通过资质XX个,可为 XX类中介服务类型提供中介服务,累计成交项目XX个,成交额XX万元。目前正在起草《关于规范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的若干规定》,按照“行业监管、协会自律、市场竞争、平台规范”的原则,进一步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二是优化政府服务热线平台。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通防疫审批“绿色通道”,设立热线中心“复工复产专席”和“营商环境专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XX个;先后开展了市容市貌、房屋拆迁、高考噪音等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热线诉求工单办理流程,有效提高了热线诉求工单响应速度和办理效果。四是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试点工作,完成了全省首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截止目前共完成XX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启动不见面开标,按省公管办要求制定不见面开标系统建设方案,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大大缩短开标时间,提高交易效率。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企业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倾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坚持“便利化”的工作重心,力求审批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一是继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划转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深入推进流程再造,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确保“一枚印章管审批”发挥最大效用。二是继续深化“一链办理”改革。围绕高频多发事项,继续梳理公布“一链办理”事项清单,不断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对已公布的“一链办理”事项抓好跟踪代办,不断扩大“一链办理”影响力,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三是继续深化“一次不跑、一次办好”改革。继续梳理公布“一次不跑、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凡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一律做到“一次不跑”,凡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也要做到“一次办好”。

(二)坚持“透明化”的工作原则,力求交易运行更加阳光规范。一是完善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严格按照“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的要求,推进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二是不断规范平台管理。加强交易各方特别是交易代理机构和评委的场内管理,加强数据统计分析,规范投标保证金收退和审核工作。三是大力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对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同技术方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并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着力解决围标串标问题。

(三)坚持“高站位”的目标导向,力求热线中心更加暖心贴心。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服务热线系统高效顺畅、平稳运行。二是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做好与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系统对接,着力推进“12345+网格化”、“12345+应急队伍”建设。三是全面推行“一号预约”。继续优化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机制,在推行12345“一号预约”基础上,适当增加预约服务比例,切实增强预约服务的针对性。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2

试点3年, 三市畜牧业发展主要指标及增幅远高于全省水平, 是20年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效益较高的3年。其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 为加快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探索了路子, 积累了经验, 注入了活力。

1.1 试点成效

1.1.1 生产总量大幅增长。

2009年资阳、遂宁、眉山三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46% (国家统计局调整核定后的数据) , 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三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增长40%以上,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0元以上。

1.1.2 生产方式明显转变。

三市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50%, 比全省高10.6个百分点以上。猪、牛、羊良种面分别比全省高4.7、18.5、3.5个百分点以上。在生猪价格剧烈波动, 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减少的情况下, 遂宁、眉山产业结构调整优势凸现, 保持了增产增收的好势头。1.1.3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资阳: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5家, 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翻番达到62.6亿元, 占牧业总产值的44.7%。遂宁:培育出全省首家肉食品加工上市公司, 发展省级以上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家, 形成年加工生猪500万头、肉牛20万头、家禽5000万只的能力。眉山: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 增长226%。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95个, 新增会员1.4万户。

1.2 基本经验

1.2.1 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前提。

资阳、遂宁、眉山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 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不仅在组织上都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 而且统筹制定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搭建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的融资平台, 构建从生产发展, 到利益调节、风险分担各环节的运行新机制, 尤其是加大地方财政对畜牧业的直接投入力度, 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2转变生产方式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任务。

试点三市紧紧扭住转变生产方式这条主线, 大力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 通过用好国家、省和市县项目资金, 全面推进规模养殖场 (户) 良种引进、圈舍标准化改造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引导农户积极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的养殖场 (小区) , 使养殖过程全程受控, 实现生产方式与养殖环境的转变和改善。

1.2.3培育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关键环节。

试点三市坚持上产业先上龙头, 外引内联, 采取政府配套基础设施、贷款贴息、出口退税、优化服务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引进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了生猪、奶牛、肉兔等主要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一条龙产业体系, 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强大引擎。

1.2.4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选择。

试点三市坚持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 确定畜牧业发展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合理规划布局区域载畜量;探索养殖基地建设与绿色种植业发展结合, 推行“养殖小区 (场) +沼气+绿色种植”模式, 始终把畜禽养殖布局、规模、结构建立在环境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 不仅初步实现了种养结合, 良性循环, 而且以畜禽粪污为原料发展有机肥等新兴加工业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1.2.5 创新体制机制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内在要求。

三个市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着力探索了三大机制创新: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 有效破解现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引领分散的农户进入现代畜牧经济。三是创新风险防范机制。

1.3 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3.1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从区域发展上看, 受产业基础、资源和区位条件的影响, 试点三市所辖县区发展不平衡, 部分县区畜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甚至不及非试点市的县区, 遂宁、眉山共有5个县未进入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从产业结构上看, 2009年三市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均在50%以上, 资阳市达到63.4%, 高出全省7.4个百分点, 总体上三市仍然没有改变“一猪独大”的状况。

1.3.2 生产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三市还有相当部分养殖户生产环境差, 圈舍建设简陋, 标准化养殖规程应用率有待提高, 推行标准化生产任务还十分艰巨。三市生猪PIC、DLY外系三元杂交猪比例只有40%~45%, 生猪品种质量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外销加工需要。

1.3.3 通过加工储备调节养殖生产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目前我省与巨大的畜牧业养殖生产能力仍不适应, 加工储备对养殖生产在价格、需求上的调节能力较低。肉食品精深加工更是我省的“短腿”, 资阳市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已达到500万头以上, 但主要以加工分割肉为主, 尽管四海集团已启动10万吨熟食品加工项目, 但尚未正式投产。

1.3.4 投融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三市在破解融难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市级农牧业融资平台规模总体较小, 覆盖面和农户受益面均较低, 县 (区) 级农牧业融资平台严重匮乏, 对农户信贷担保的规模、结构、方式等都有待加强和完善。

1.3.5 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仍需提高。

总体上, 养殖农户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 参与产业化经营深度、广度不够,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足, 在维护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2 把握深化试点提质增效应坚持的原则和重点

深化试点提质增效, 必须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 全面达小康"这一农业农村工作根本任务, 把畜牧经济工作主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思考, 把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足我省农村实际和畜牧业发展基础, 准确把握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模式, 坚定不移地走符合省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具体工作中, 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现代畜牧业定位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现代畜牧业定位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使农民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主体, 发展成果的受益者, 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真正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三市要始终把握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是为农民培育增收致富支柱产业的过程, 绝不是把农民边缘化、被迫退出原有增收产业的过程。在确定养殖模式、落实扶持政策等方面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把国家强农惠农的项目资金用在支持农户发展产业上。

——坚定不移地把优化品种、调整结构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举措。适应市场对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必须把优化品种、调整结构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举措, 常抓不懈。要全面推进品种改良, 加强动物、草种新品种选育推广及配套技术开发与运用, 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和优质牧草比重, 形成特色品种优势。在继续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 巩固和发展生猪产业优势的同时, 发挥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 调整畜禽养殖结构, 选择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作为主攻方向, 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 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

——坚定不移地推行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养殖的自然性、分割性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无法应对市场波动的冲击, 不符合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是不可行的。照搬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上的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方式, 不符合我省省情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产业定位, 是不现实的, 也是我们不主张的。我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努力方向在于加大对传统畜牧业改造力度, 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 把广大分散农户引入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坚持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 以牧促农、以农养牧, 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环境友好型农牧互动生产模式。

——坚定不移地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发展规范有序、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四川地处西部内陆的区位劣势和畜产品特性, 决定了对龙头企业的高度依赖。必须优化环境、强化服务,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兴办种畜禽场、精深加工、现代物流营销等农户办不了的现代企业, 在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扩散带动农户发展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必须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纽带、联结、载体功能, 引导农户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联合起来, 提高进入产业体系的组织化程度。必须着眼市场效益和加工需求, 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组织农户为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稳定的原料基地。必须创新完善畜牧产业各环节不同利益主体的联结方式, 建立“平等参与, 合作互助, 风险共担, 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 实现家庭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结合、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致富相结合。

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2.1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生猪结构上, 重点是建立稳定合理的猪群结构, 使能繁母猪占猪群比重始终保持在9%~9.5%左右;大力实施换种工程, 淘汰劣质母猪, 提高DLY、PIC外系母猪和地方优质风味母猪比例, 推动生猪由数量型增长转向内涵型发展。畜牧业结构上, 与气候、饲草饲料资源优势相适应, 新培育发展1~2个草食牲畜或特色小家畜禽为主导产业, 逐步改变以生猪为主导的单一的产业结构。眉山市重点培育奶牛、肉兔, 资阳市重点培育肉羊、肉鸡, 遂宁市重点培育肉牛、肉鸡。农业结构上, 与草食牲畜发展规划布局相适应, 配套发展青贮玉米、人工种草, 提高草山草坡、秸秆、菜籽饼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2.2 在标准化养殖上下功夫

畜禽标准化生产, 就是在选址布局、圈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省局把2010年确定为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 制定了《关于开展畜牧生产标准化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把各类畜禽养殖的技术规范、圈舍标准和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的参考指标在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上进行公开, 供各地选择。各地要着力于标准实施与推广, 努力达到“六化”, 即:畜禽良种化, 养殖设施化, 生产规范化, 防疫制度化, 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成片推进的原则, 结合新农村建设民居风格特点, 规划选择统一的圈舍设计图纸, 以圈舍等养殖设施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 同步推进优良品种、饲养规模、饮水饲料兽药投入、生产防疫技术等畜牧生产标准的应用, 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 (场、户) , 率先实现全程标准化生产, 实现新建 (改扩建) 圈舍与农户住房相协调, 产业发展与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环境整治的有机统一。

2.3 在畜禽良种化上下功夫

三市的畜禽良种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先进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差距就是潜力, 就是努力的方向。要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依托畜禽良种工程和良种补贴项目, 完善县、乡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网络, 做到良种扩繁场到乡镇进村社, 生产基地及其辐射带动的养殖场 (小区) 做到自繁自养, 全面实现良种化。要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 进一步规范种畜禽场生产经营许可, 强化日常监管, 加大种畜禽执法力度。

2.4 在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

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 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市要把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试点提质扩面的着力点, 积极推动合作社向法人社方向发展, 推动农户由自然人向法人社成员转变。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以种畜禽场为核心, 以周边农民为主体的养殖专业合作社, 依托专业合作社, 联结农户、联结市场、联结龙头企业, 为农户提供融资担保, 建立市场风险调节金, 推进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 实现降本增效, 增强养殖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5 在畜牧业产业化上下功夫

三市要坚持外引和内联相结合, 通过扩大开放、优化环境, 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 引进生产、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增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 适应市场对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快捷化的需求, 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新产品, 培育大品牌, 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要特别注意从机制设计上扶持引导龙头企业一头发展种禽畜场、精深加工、现代物流营销, 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 一头参与基地建设, 尤其是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 更要参与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中, 建立优质安全稳定的出口备案小区。

2.6 在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上下功夫

三市要结合实际, 完善推广“六方合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产业发展机制, 大力推行“种畜禽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集中或分散建设标准化圈舍的养殖小区发展模式, 引导分散农户转变发展方式, 进入现代畜牧业。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适用于不同畜禽品种、不同产业基础区域的利益联结机制, 构建“平等参与、优势互补, 风险共担, 多方共赢、持续稳定”的发展框架体系。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 建立农业投资和信贷担保体系, 多渠道、多形式做大融资规模, 为产业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 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创新风险防范机制, 着力构建政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机构等多方联动的自然风险防范体系和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储藏、营销等各环节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摊机制, 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3 突出抓好当前几项工作

3.1 积极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

一是做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二级响应的相关工作。按照省政府部署, 配合商务、财政、发改等部门做好冻猪肉储备工作, 严格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加强对承储企业的驻厂检疫, 保质保量完成冻猪肉储备任务。加强生猪生产和价格形势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做好实施一级响应的前期准备。二是积极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定点帮扶养殖农户, 引导农户树立"逢慢不砍"的意识, 正确应对猪价变化, 淘汰劣质母猪, 选留优质后备母猪, 优化猪群结构;指导农户适应市场变化, 调整养殖结构, 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禽兔等小家畜禽, 帮扶农户人均畜牧业增收80元以上。三是加强产销衔接。今年1~2月, 我省猪肉外销出口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要继续抓紧落实已签订的猪肉等畜产品购销合同;组织动员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加工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开展网上营销、农超对接, 建立健全营销网络, 主动参与各种大中型展览会、交易会, 加大猪肉产品推展力度, 不断开拓省外市场和国际市场, 促进生猪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

3.2 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是在春防基础上, 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日常补免, 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二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突出抓好养殖小区 (场) 、良种繁育基地、定点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的疫病监测, 严防甲型H1N1流感向动物传播。三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加大对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市场、运输、储藏等环节的监督, 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 严防外来疫情传入。四是加强应急准备, 强化应急处置, 做到“早、快、严、小”, 不留后患, 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3.3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确保世博会、亚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 是今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三市必须强化源头治理, 狠抓全程监管, 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一是加强投入品监管, 深入开展饲料和兽药“全覆盖”检测, 整顿和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秩序, 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安全。二是加强养殖监管, 加快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小区养殖档案, 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检疫监管, 严格落实检疫“四到位”, 对所有定点屠宰厂 (场) 要100%派驻动物卫生监督人员, 严格值班制度。四是加强质量检验检测, 及时发布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度。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3

一、围绕桥头堡建设搞好人才发展规划

一是认真抓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的贯彻落实。二是加快建立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各地各部门围绕“十二五”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把人才发展“四优先”要求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中。三是注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研究指导。成立人才发展研究促进会,立足云南省情,重点加强对人才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破解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立足实际盘活用好现有人才

一是健全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制定出台《省委联系专家管理服务暂行办法》,确定565名省委联系专家,加强联系和服务工作。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展“百名专家智力服务百县”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决策咨询参谋等智力服务。二是突出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启动实施“工业人才队伍开发行动计划”,分批选送到国内知名高校、国(境)外培训,以及企业自主培训,累计培训工业人才3.6万人(次)。三是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

三、紧扣产业发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一是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引进工程。认真组织实施“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科技、金融、工业、生物产业、物流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充分发挥来滇挂职干部的作用。在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的支持下,通过“博士服务团”、“央企入滇”、对口帮扶等项目,引进一大批各类优秀人才来我省挂职和服务。同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来滇挂职干部服务工作的意见》,积极为他们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三是抓好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工作。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在户籍迁转、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保社保、职称评定等13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4

提纲:

一、在对党忠诚中感悟“信仰之力”

二、在服务群众中积蓄“为民之力”

三、在风险考验中苦练“斗争之力”

四、在艰苦奋斗中集聚“实干之力”

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做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年轻干部,信仰是根源、为民是宗旨、斗争是本领、实干是路径。年轻干部要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擦亮忠诚可靠的青春底色。

一、在对党忠诚中感悟“信仰之力”。

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各类碰撞融合的思想文化和信息获取方式对年轻干部“三观”客观上产生着影响。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而是通过学习和感悟实现理性认同。一要夯实理论功底。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以先辈先烈为镜,把自己摆进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做到对党忠诚。和平年代就是践行“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立足岗位就是实化党管干部、党管组织、党管人才、党管机构编制的措施办法,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三要锤炼政治定力。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服务大局,通过理论学习和岗位历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

“疾风劲草”“烈火真金”。

二、在服务群众中积蓄“为民之力”。

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做好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年轻干部应有的题中之意。身入才能心近,心近方能生情,生情即可同奋进。一要用心访民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走到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交谈和新媒体平台,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所思所盼搞清楚,接受群众意见,把工作问题短板找出来。二要用力解民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就业、教育等民生问题,尽力所能及之力,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要用情聚民心。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紧密联系,将上级决策精神深入浅出,转换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大白话”,用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三、在风险考验中苦练“斗争之力”。

无论是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是干部自身成长规律,成长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斗争的过程。年轻干部只有做勇善斗争的战士,才能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一要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从容应对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有效化解复杂局面的矛盾和问题,做到既

“弹好钢琴”,又“牵住牛鼻子”。二要有抵御歪风邪气的定力。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通过涵养品性,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的自控,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三要有勇于自我革命的毅力。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以“检身若不及”的自省,不断提高自我反思、批评和审视的能力,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5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19年XX县政法重点工作谋划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2019年全县政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主题,以“保平安、迎大庆”为主线,以“全省政法工作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做到“五个坚决防止”(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赴省进京集体上访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和治安灾害事件),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围绕这一思路,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的具体行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深入学习、领会、把握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本质属性、使命任务、宝贵经验、历史方位、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的核心要义,真正把党中央最新的政法理论成果学深、悟透、弄通、做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政法干警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政法干警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升政法干警思想理论素养。

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政治社会环境持续向好

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改落实方案》要求,对省委省政府督导反馈的X方面X个问题全部照单全收,并结合我县专项斗争中的弱项短板问题,制定《X》和《X》,着力解决群众发动不够广泛、线索排查核查不够深入、综合治理成效不够明显、挖伞破网不够有力等问题,建立问题责任清单,细化实化整改措施,强化跟踪督查问效,确保问题逐项整改落实到位,推动专项斗争纵深开展。紧盯“黑恶积案清零、问题线索清零、涉黑犯罪零发生”的目标,坚持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联动,完善纪委监委和政法机关协同配合机制,调优配强政法机关专业办案力量,坚决打掉“官伞”、清除“警伞”、问责“庸伞”,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充分运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XX政法”新媒体矩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解读涉黑涉恶涉乱等内容,“点对点”“面对面”向群众讲解和阐释,帮助群众精准识别身边的黑恶势力和乱象。持续登载扫黑除恶举报方式和奖励办法,加大举报奖励力度,精心创作、编排一批文艺作品,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涉黑涉恶案件进行集中报道,扩大打击震慑效应,进一步提升群众举报涉黑涉恶涉乱线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加强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活动

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积案清零专项行动”。从X月份开始到年底,组织基层综治力量,重点围绕XX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进行深入排查和化解。在排查化解过程中,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命线,坚持维稳和维权相结合,前移关口、把住源头,努力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同时,定期召开全县信访形势分析研判会议,准确把握全县信访新趋势新特点,对全县一些重点信访积案,认真落实领导包案、专案督办制度,使全县信访积案“清库存、控增量、防变量”,实现“北京不去、省内不聚、外省不串、网上不炒”。

四、着力用好“雪亮工程”建设成果,一体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

依托“智慧合XX”建设,把“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充分运用到政法智能化建设当中,深化应用全国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推进政法机关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实现重点人员实时监测、重点群体跟踪关注、重大风险预警预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信息平台建设和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动态感知、知识深度学习、数据精准分析、业务智能辅助和网络安全可控的信息智能化应用,不断深化应用“执行天眼”系统、数字化视讯综合平台、电子卷宗、智能化侦查打击、远程会见帮教系统等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提升政法机关信息化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三同步”工作原则,切实加强政法网络舆情管控

坚持把依法处理、舆论引导和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原则贯穿于干警执法办案全过程,与县委融媒体信息中心建立网络政治安全监测预警协作机制,对发生的政治谣言、敏感事件和有害信息等政法网络舆情,在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应对,及时封堵、删除,并对发布有害或负面网络舆情的违法犯罪人员,组织公安机关及时锁定违法人员和证据,坚决打击处理。在做好舆情管控和依法处理的同时,重点强化政法敏感舆情引导,主动掌握舆论走向。在政法部门建立X人的政法网评员队伍,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培训,培育扶持一批政法系统自己的大V、“网红”名人,积极引导正面发声,讲好政法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对外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提高干警应对媒体、引导舆情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舆情信息主动权,严防发生影响政治安全的重大案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

六、全面深化政法领域配套改革,不断提高案件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加快推进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好司法行政工作机构改革重组,做好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的责权衔接工作,并认真抓好构建新型办案团队和积极稳妥化解检察环节矛盾纠纷两个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点,着力解决政法机关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前移定纷止争端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并在诉调对接无缝化、办案团队专业化、办公办案信息化、辅助工作集约化、法律文书模板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等X个方面积极探索、破解难题。同时,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把加强案件管理和提升案件质效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案件管理制度化、精细化、精准度上下功夫。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案,升级改造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提升执法司法智能化水平,加强案件质量监督,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回访案件当事人,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效率和效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七、以专业化为重点,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坚持能力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原则,严把干警入口关和用人关,把政治素质硬、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优秀年轻干警调整充实到政法机关重要岗位。加强干警岗位技能、专项业务和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能力培训,通过岗位轮换和跟班学习锻炼,开展应急拉练、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锤炼活动,不断提高干警法律政策运用、防控风险、群众工作、科技运用和舆论引导能力。同时,加强政法委自身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法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树牢主动学习意识,提升能力素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进政法工作。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政治机关、领导机关新形象,经常深入政法部门和乡镇村社调研走访、掌握实情,努力把政法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八、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把党的领导落实落细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6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沿海强市、和谐X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全市财政系统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取得喜人成绩的新局面下召开的。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半年工作会议及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2020年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安排部署目标任务。刚才,X等五个县(市)做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其余县(市、区)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也已印发,希望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市局有关领导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迎难而上,强力攻坚,2020年全市财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20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异常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下,困中有为,应对得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

(一)财政收入实现新跨越。今年以来,我市组织收入工作十分严峻,收入增幅回落、全省排位下滑、税收增长失衡、短收县市面广等矛盾和问题凸显。面对严峻形势,为了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确保”目标(确保X月底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确保全部财政收入增速居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确保全部收入总量全省第三位次不下滑),各级财政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

一是借势借力,主动作为。将财政收入形势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建议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组织收入工作。

二是加强协调,积极督导。市财政局先后X次召开县(市、区)财政局长会议调度收入工作,实行“一对一”督导办法,每一位班子成员分包一个县(市、区),现场督导入库进度。积极与国地税协调,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入库计划。

三是立足自身,抓好非税。组织开展非税收入征缴工作专项检查,加强票据管理,加快非税收入缴库进度。经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截至X月底,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X亿元,占预算的X%,同比增长X%。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X亿元,占预算的X%,同比增长X%。收入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增幅排全省第六位;全部县(市、区)财政收入均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有X个县(市、区)的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二)财政支出取得新成效。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四性”原则,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把握均衡性,着力抓进度。我们强化支出调度和督导,对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定期通报,加强量化考评。2020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X亿元,占预算的X%,同比增长X%,一般预算支出进度比上年同期提高X个百分点。

二是把握政策性,优先保民生。强化教育投入,全市共完成教育投入X亿元。倾力服务“三农”,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近X亿元;争取省以上财政支农资金近X亿元;落实水利建设资金X多万元;落实村级“一事一议”奖补资金X多万元。全力支持医改、低保和就业工作,全市共安排新医改资金X亿元;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X元,参保(合)率稳定在X%以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均补助经费标准提高到X元;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20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X%,争取上级再就业专项资金近X万元,拨付就业资金X多万元。积极筹措资金近X亿元,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省下达我市任务全部开工建设。

三是把握支撑性,大力促发展。2020年,争取各类发展性专项资金X亿元;着力扩大城乡消费,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兑付资金X亿元;发放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X亿元;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渤海新区建设的各项政策,足额兑现新区激励性财政体制,快速协调落实省专项借款和补助,申请黄骅综合大港回购贷款贴息资金X亿元,争取中央资金X亿元,支持港口建设;支持中心城区建设,筹集资金X亿元,支持运河景观带改造等重点城建项目。

四是把握安全性,逐步转方式。公务卡改革稳步推进。X个县(市、区)全部启动了改革试点,共有X个预算单位实行了改革,公务卡试点改革面达到X%;财政专户管理日趋规范。制定下发《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开展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共撤并财政资金专户X个;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加强。电子化采购平台在不断探索中着力推进,监督手段不断完善。X-X月份全市共完成采购预算X亿元,实际采购X亿元,节约资金X万元。

(三)改革创新探索新路径。2020年,在推进财政改革方面,我们着力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项目绩效评审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资金等X个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评审,取消和延缓X个项目立项,X个项目建议调整预算,审减资金近X万元;启动X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组织实施了市体育馆运行维护经费等X个项目的绩效评价。

二是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改革。认真做好公务用车清理工作。起草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全市公务用车编制重新核定,严格按相关规定审批购置新车;改革市直单位接待费管理办法。自X年起,原由财政集中列支会议接待费的单位,全部实行会议接待费定额包干使用办法,直接列入部门预算。

三是稳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覆盖评审、全过程评审和全方位参与,进一步规范评审流程,明确了评审结论作为下达预算、拨付资金、批复财务决算和有关部门办理资产移交、产权登记的依据,打造了财政投资评审独具特色的“X模式”。截至X月底,完成项目评审X个,实现送审金额X亿元,审减X亿元。

四是稳步推进基层财政建设。健全规范乡镇财政制度体系,改善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集中培训。今年,全市共计划完成X个财政所的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X个。

(四)财政监督迈出新步伐。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大监督格局,确立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的大监督理念。完成了对X市本级安排的科技研发资金的检查及处理工作;组织开展了X-X年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等五项资金的专项检查工作。

(五)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是结合“爱X、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强化“四个财政”理念,制定出台《四个财政建设考核评比办法》,进一步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二是开展财政工作“往深处做、往实处做、往细处做”活动,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组织“书记讲党课”、“科长大讲台”活动,增强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

三是积极办好《领导参阅》和《X财政》内刊。2020年共编发《领导参阅》X期、《X财政》X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大量有益的决策参考,得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扬。

四是扎实推进行风建设。全市财政系统连续X年获民主评议行风经济社会管理类第一名;X%以上的县(市、区)获当地民主评议行风经济社会管理类第一名。

总之,我市财政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2020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为全年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凝结着每一位财政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全市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明确目标,定向突破,推动财政工作再创佳绩

当前的财经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早作准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工作主基调,抓住当前中央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有利时机,按照“增收入、节支出、严追加,保民生、促发展、防风险”十八字工作思路,狠抓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一)凝神聚力,狠抓重点

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有四项:

第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市出现了多年以来没有的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情况,加上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影响,财政持续增收难度不断加大。2020年虽然实现了“双过半”,但形势更严峻,矛盾更突出,任务更艰巨。因此,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把组织收入工作,作为的重中之重、头等大事,确保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X亿元、增长X%,一般预算收入完成X亿元、增长X%的既定目标。

一是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完善涉税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控力度,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

二是认真落实收入征管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组织收入“一对一”督导机制,加强收入研究和分析,当好党委、政府参谋。

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利用新版“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既要确保应收尽收,又要防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等违规收费。

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树立开放财政理念,抢抓机遇,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相关政策,加强对接,抓好项目申报,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

第二,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按照“五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原则统筹调度,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积极保工资。对公教人员工资性支出,要足额安排,不留缺口。上级下达的财力性补助,要优先保障工资性项目。

二是全力保运转。充分考虑部门、单位工作急需,及时拨付专项业务费,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

三是优先保民生。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力度,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文化惠民工程实施。

四是倾力保重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工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足额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色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是着力保稳定。深化基层政法和纪检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持维稳项目建设,确保“十八大”维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在加强“五保”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按照“均衡性、有效性、安全性”原则,加快支出进度。对预算有安排但2020年未动支的大额发展性支出,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按照进度及早拨付到位,争取早支出、早见效,确保X月底达到X%、年终结转率低于X%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要坚决杜绝为快而快、为执行而执行的现象,严格执行预算拨款制度和程序,禁止超预算、超进度拨款,防止简单的库款搬家和以拨代支,尤其禁止违规将国库资金拨至财政专户的行为。

第三,超前谋划明年预算盘子。受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明年财政形势仍不容乐观,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早想一步、深思一层,把握“科学、精细、节约”原则,编好明年预算。

一是科学测算财力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充分考虑增减因素,做好收入预算编制。

二是精细编制部门预算。督促预算单位围绕区域中心工作和自身实际,科学、合理测算明年支出;要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打破各部门原有基数,按照轻重缓急和比较效益高低配置资金,做到有取有舍、有增有减。

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坚持厉行节约,严控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第四,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实施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财政管理的有效手段。各级财政部门要明确内涵、健全机制、抓住重点,从“大”上做文章,以“全”字为抓手,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

一是做到“全覆盖”。只要有财政资金的地方,就应该看到监督人的身影,财政资金走到哪里,监督人员就跟踪到哪里。

二是做到“全过程”。构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要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真正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三是做到“全方位”。监督工作要涵盖所有业务科室,要深化监督工作是监督部门和其他业务科室共同责任的理念。

(二)真抓实干,破解难点

我下面所列举的四个难题,既有历史性的、政策性的、普遍性的,也有阶段性的、现实性的、特殊性的,都需要我们加以研究,深入探讨,共谋纾困之策,破解之方。

第一,提高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破解可用财力偏低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全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但一般预算收入占比却呈下降趋势。根据今年2020年数据,从设区市角度看,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占比为X%,低于全省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廊坊市低X个百分点,虽全部财政收入比廊坊高X亿,但一般预算收入少X亿;从县市区看,只有xx、xx、xx、xx、占比超过X%,最低的新华区占比不到X%。一般预算收入占比低,造成了我市财政收入质量差、可用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乃至更长的时期,各级财政部门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培植财源。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抢抓国家对经济实行预调微调的有利机遇,积极支持产业聚集区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千方百计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争取更多的新项目开工建设。足额落实国家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强调研,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强化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地方税源。积极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落实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科学分配产业发展资金和技改资金,支持传统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支持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是加强征收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一般预算收入征收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对地方财力贡献率较大的税费超收奖励比例,调动地税部门调节税种、促进增收的积极性。

第二,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破解教育投入不足难题。年初,财政部核定我省X年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为X%,省厅将全省目标进行分解,给我市下达了X%的目标,同时也给各县(市、区)下达了目标,运河区、沧县目标高达X%以上。2020年,完成教育投入X亿元,占预计目标X亿的X%,各县(市、区)均未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全市还需完成X亿。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各级财政部门要做足做好三方面文章:

一是加强调度,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准确测算,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

二是加强分析,掌握统计口径,做到应统尽统。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扶困助学力度。

三是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将增收收入优先用于教育投入,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教育基金。

第三,严控一般预算支出,破解预算追加难题。近年来,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各级财力也相应增加,但随之而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列入年初预算的,支出进度上不去,未列入预算的却在一味追加。大量追加预算的发生,严重侵蚀着预算的刚性,影响着财政资金效益。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到“三严”:

一是严控一般预算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党政机关办公经费开支,严控会议规格、数量、规模,对不符合规定的评比、庆典一律停办。

二是严控“三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近日,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X年“三公经费”预决算,我们也要做好公开“三公经费”的思想准备。

三是严控预算调整和追加。按照市政府要求,除中央和省出台新的重大政策性支出和落实法定增长事项外,原则上不再追加支出预算。对于超收收入,原则上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结转下使用,不得用于安排经常性支出。

第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破解债务风险难题。近几年,各级运用政府性债务资金改善民生、支持城市建设,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虽总体处于可控水平,也应予以关注。据统计,全市债务已达X亿元,市本级为X亿元。随着我市进入偿债高峰(今年本级需偿还X亿元,明年需偿还X亿元),加之去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导致偿债压力空前加大。为进一步发挥政府性债务的积极作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我们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切实担负起债务归口管理职责,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运行与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二是科学编制政府性债务预算,准确测算偿债规模,设立偿债准备金,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维护政府信誉和形象。

三是严控新增债务,合理确定债务规模,严格新增建设项目审批。加强政府性债券使用管理,加大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

(三)改革创新,打造亮点

按照“三个一”(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要求,积极开展“爱X、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大力推进“四型财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财政工作新亮点。

第一,在推进“四型财政”建设上出亮点。X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发展型、和谐型、法治型、效能型“四型财政”,努力打造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要支撑。各级财政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举措,全面加快“四型财政”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组织。要把建设“四型财政”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作为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总纲,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建设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内外并举,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研究谋划、参谋建议和组织推动作用,加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上下协调,左右联动,齐抓共管,营造全面推进“四型财政”建设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是协调推进。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督导检查,完善激励机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阶段性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提升财政工作服务全局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注重宣传。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汇报,主动加强与对口部门协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好上下沟通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对“四型财政”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凝聚工作合力。

第二,在深化财政改革上出亮点。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发展活力和动力。

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和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国库资金调度管理和增值运作,扩大公务卡试点范围和使用规模。

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着力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基础工作力度,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探索适合X实际的绩效管理新模式。

三是加大投资评审力度。扩大评审范围,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标准体系,提高项目库建设水平。

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上缴管理,加大资产处置审核力度,最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探索建立政府公务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的调配使用,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

第三,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出亮点。牢固树立“财政部门就是服务部门”的理念,服务中心大局、助推事业发展、建设基层财政、保障民生诉求。

一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加强调研,强化信息反馈,服务领导决策。

二是服务同级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主动听取部门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开通紧急突发事项资金拨付和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绿色通道”,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三是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支持力度,完善基层财政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乡镇财政机构管理体制,落实基层财政人员各项待遇,加快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

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理财为民理念,进一步落实涉及民生的各项政策和资金,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第四,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出亮点。要按照“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要求,抓好班子和队伍建设。

一是结合“爱X、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开展“四型财政”、“四个服务”创建,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提升财政干部的政治素养、大局观念和精神境界,激发大家“想干事”的热情。

二是坚持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加大干部轮岗力度,搭建“会干事”的平台。

三是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学习渠道,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提升财政干部“干成事”的能力。

四是全面加强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形成干部队伍“不出事”的氛围。

领导干部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7

同志们:

大家好!“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踏上征程。今天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工作状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面临的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十三五”和X年目标任务,理清未来五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明确“十三五”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开展好“精准招商年”系列活动,认真抓好今年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积极适应招商工作新常态

刚才X局长的报告中已将过去的成绩亮点作了通报,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投资促进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汗水和心血,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我们要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左右、X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X%以上的目标,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实现起来都要比

“十二五”时期更艰巨、更困难、担子更重。那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招商部门压力更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就只能增不能减、要求只能高不能低、责任只能重不能轻、进度只能快不能慢。

当前,我们要努力克服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三个误区和了解四个差距。四个差距表现在:一是质量效益上有差距。具体表现有四个“少”:大项目少、好项目少、落地项目少、新项目少,各地引进具有科技含量高、解决就业多、产业带动性强、财政贡献率高的项目还不够多,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达产速度还不够快,招商引资项目形成的税收、就业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思想观念上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摒弃守株待兔、等待观望的消极思想,主动深入研究、探寻内在规律,外出学习借鉴还不够。三是服务环境上有差距。项目手续难办、土地供给不足、金融服务脱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还很突出,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值得深思。四是工作方法上有差距。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的功夫不够,立足市场规律、资源禀赋、产业配套等需求不够,储备项目精心研究不够,研判和对接企业还不够精准。

误区一:来者不拒式招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五项重点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那么我们就要有所招、有所不招,不能逆势而行、来者不拒的让一些过剩行业、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入驻,既要招商,也要选商。误区二:遍地撒网式招商。每年推介会越开越多、邀请客商越来越多、干部也是越来越疲惫。今后招商工作既要有面上的宣传推介,解决项目落地更需要盯死看牢。

误区三: 不计成本式招商。为了吸引客商过分强调特殊优惠政策,互相攀比竞相优惠,后果就是政府投入大量基础配套赔了夫人又折兵。

分析清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市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机遇。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且“十三五”时期中央对西部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大健康、大扶贫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将带来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的集聚,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二是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处于孕育期,互联网、大数据等电子信息技术与能源、生物、材料等结合,将催生全新的产业和产业键,将带来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三是遵义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得到不断改善和长足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等。这些利好因素和政策红利的叠加释放,增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投资吸引力。

区域经济实质上就是项目经济,离开项目谈发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项目怎么来,一靠激活社会资本,二靠招商引资,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投资,就是后天的产业。没有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大跨越,没有招商项目的大牵引就没有城市经济的大转型。从一定程度上讲,抓好招商工作就能激活本区域经济的一池春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和思考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特点、方法和机制,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市委、市政府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主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保障、优化服务,提升遵义吸引投资新优势

环境是气候,项目是候鸟,哪里环境好,项目就往哪里跑。我们出去招商很多同志都有感触,就是我们有的资源禀赋别的地方也有,甚至比我们的还要优越,用什么来吸引客商、留住客商,我想除了客商们自觉回报家乡的拳拳之心外,就是我们亲商安商扶商敬商的软环境。软环境是“硬”资源,必须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打乡情牌、真情牌、服务牌,使软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磁场。所以,我今天要重点谈如何安商,让项目落地。

(一)发挥好“有形手”和“无形手”。

各级政府既要是高效运转的政府,也要做明白政府,更要是诚实守信的政府。要发挥好市场这个无形手的作用,也要运用好行政这个有形手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更要有所必为。

发挥好“有形手”作用,就是政府要有所担当、全方位服务。一是做聪明的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要有“舍得”的思想,要学会算大帐,算长远账。对有些项目,局部不能平衡的,整体来平衡;静态不能平衡的,动态来平衡;短期不能平衡的,长期平衡,做到“放水养鱼”。重点算好产业、税收、就业、环境四笔帐。二是做诚信的政府,诚字当头信为本,一但签订了协议,对承诺给客商的条件就要说到做到,否则宁可不说,同时更不能因为领导职务、分工调整就不兑现条件、就推诿敷衍,就将客商拒之千里,动摇投资者信心。三是做服务型政府。要转变等着企业来找的思维,要“敢于、乐于、善于”与企业家交朋友,要通过交朋友沟通信息,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家朋友分忧解难,真心、真诚地“把企业家举过头顶”。

发挥好“无形手”作用,就是要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题中之义,坚持市场化,要抓大放小、少抓放活。具体来说就是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就是抓好招商接待、抓好落地推进。“放中间”就是项目的操作实施,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市场运作。

(二)做好“服务员”和“多面手”

招商引资队伍建设需要各地认真研究和作为。各地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大力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招商队伍。要突出专业招商,建立专门的招商组织。有条件的开发区(园区)要积极组建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公司,配备专职的招商人员,加快与市场接轨。要把有才能的人选进招商队伍,积极选聘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素质优、形象好、懂经济、精外语、守信用、熟悉市情、会谈判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推进招商人员专业化。尤其要充实一批熟悉我市重点招商产业的专业人员进入招商队伍,提升招商水平,提高招商成效。要建立一批招商兼职、中介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信息来源。要努力造就一批复合型、外向型的招商人才队伍,不断适应我市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招商引资人员要熟悉项目建设、懂得规划布局、了解土地审批,还要知晓金融政策,必须是个多能手和全能型人才。招商必须专业化,前线人员必须熟悉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土地规划环评等三基本手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与客商谈判推荐时才不会当

“大忽悠”,招来后又面临项目无法落地情况,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招商队伍专业化程度来避免的。

(三)建立“作战图”和“奖惩榜”。

下一步市级将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的考核机制,今天签订的责任状绝不会是为签而签,层层传递压力,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要继续把招商引资纳入县区、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作为评价班子、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要加大招商引资的督查力度,认真解决重洽谈轻跟踪、重签约轻到位、重开工轻投产等现象,拟定招商引资的任务表、项目表、时间表,按照

“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时序要求,加强督促检查,对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分别打分排名,做到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分析、半年一总结、年终总排队。此外,在昨天,我们召开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会上明确要将各县(市、区)分管领导纳入成员,每个季度召开一次通气会,既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还将通报排名,排名靠后的三位在我这个层面对其进行约谈。

(四)担当好“参谋部”和“先锋团”。

市、县两级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建高效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更要当好项目的服务员。各职能部门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助力发展的“第一抓手”、“第一要事”来定位、来谋划、来推进,敢于“无中生有”,善于“小题大做”,勇于“借题发挥”,最终“点石成金”。树旺市长上任后就给我们提出一个课题,要当“高效率公务员、建高效率政府”。而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又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恰巧是一个充分检阅公务员队伍的形象窗口,要当好急先锋。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都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保障工作;工商、税务、政法等部门要为招商引资保驾护航;宣传、舆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等等。前置工作人员轻轻的一个

“不”字,表面上看是遵章守纪其实是一种简单的推辞与无能的表现,但是它却把一个企业挡在了外面,把就业和税收挡在了外面,这是一种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的思想,我们其实完全可以进行思考和分析,懂得变通与灵活,看看政策以外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法不禁止皆自由,打破才有生机、弯道自然取直。就像是营业员要推销自己的商品,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不就是和最近国家倡导的“供给侧”改革不谋而合吗。我在此点题,希望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三、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全面开创招商工作新局面

总体而言,招商引资工作就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招;二是安;三是扶。招就是招进来,安就是落地安顿下来,而扶就是扶持做大做强。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当前还重点处在招和安的阶段,那么如何在以往基础上,面对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如何实现新突破?这里我想用“盯关跟”的理念谈几点看法:

X市长在去年招商工作大会上对招商引资工作形象地比喻为“在探知政策和产业动向时要像警狗一样嗅觉灵敏,在寻找目标时要像猎狗一样专注,锁定项目后要像疯狗一样紧跟不舍,参与竞争时要像狼狗一样咬住不放,服务项目落地和发展时要像哈巴狗一样温顺忠诚

”,这虽然是市长的戏说,但却是说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真谛。我这里说的“盯关跟”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要做好“盯”的文章。如何紧盯项目、盯准项目、盯好项目,就是考量大家思路问题。一是要盯重点区域。哪些区域对遵义市而言是招商引资重点区域?境内是哪些区域?境外是哪些区域?我们要站在全球视野来思量自己。从宏观来说,我们要做好东部产业升级转移,要融合到“一带一路”大战略中,更要配合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从微观来说,就是要按照市委提出的“全方位与重庆同行、参与重庆市场竞争”的思路紧紧盯住重庆,要乘上海帮扶遵义的东风加大对上海地区的招商引资,更要跟随当前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与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不断深化的合作与交流,加大这些区域的境外招商。在区域的选择上,既要有政策分析、产业分析,还要有市情、乡情的分析与对接。二是要“盯”重点领域。哪些是重点招商领域?需要各级政府和招商引资部门有清醒的认识,既要认真分析我们自身经济发展需求、产业规划布局和自身软硬件条件,更要分析市场和企业需求,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都要高精尖,这些产业东部都还在招,我们如何竞争?所以我们是要找准双方的结合点,双方的兴奋点,这些领域才是我们的重点领域。三是要盯重点对象。既要深入收集和分析世界X强、国内X强企业的投资和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关注一些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链长、解决就业、带动性强的企业,对于在业界带动性强的领袖型企业,招来一个,配套企业、外围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随之而来,就能快速集聚产业,形成产业链。当前重点要放在填补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和新建产业链上,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从配角变主角。

二要做好“关”的文章。如何关注、关心、关联好相关项目和重点企业,这是方法问题。一是要关注政策动向。招商引资工作就是要时刻关注国家经济风向标,以及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自身产业布局。中央支持贵州发展什么?贵州自身在力推什么?遵义的资源禀赋是什么?各地的产业规划是什么?都需要每一个招商引资领导者、参与者、执行者去认真学习和把握。二是要做好关联。这里说的关联就是整合优势资源,一方面做好以商招商以及发挥各种团体和组织的关联性,如遵商联盟的资源,台办、侨联、外办、海关的渠道;另一方面要做好利益关联。就是要通过资源整合招商发挥聚变效应。把优质资源与长线项目进行捆绑,采取匹配政府投入项目以吸引民资投入项目、以政府指定市场份额项目置换招商项目、以政府调控资源引进招商项目等形式,增强投资吸引力。把地方发展利益与企业发展利益捆绑,努力实现企业地方共同发展双赢效果。三是 要关心企业发展动态。

对盯紧、盯牢的企业,要关心它的发展和投资倾向,关心企业的顾虑和困难,用真诚、真心和真服务招商。

三要做好“跟”的文章。招商引资是就像是谈恋爱一样,先只是认识、然后才有了解,产生感情,才能修成正果。这个过程就是“跟”(跟紧、跟进、跟落实)的过程。召开各种推介和招商活动只是第一步认识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加强联络深入双方了解才能促成项目签约。方式和方法我相信大家都懂,但要做好这个工作缺的不是技术、不是经费,是责任心、是使命感。最终检验我们“盯关跟”工作是否做到位的检验标准就是看你究竟有多少项目签约,看签约率、开工率、投资率、达产率。

上一篇:清洁工,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下一篇:教师论文发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