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2024-09-03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共8篇)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1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

—1— 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2)每两周一次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社会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2

一、深入浅出、恰到好处的导入意识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一般均极为重视。一个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部巨著的提要,读懂了提要就抓住了巨著的精髓。一堂课有一个精当的导入就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迅速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效的课堂导入最忌“上节课我们学了……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式的导入,而要突出主题,与本节课或本专题的教学主题实现对接。执教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之第3课“罗马人的法律”,教师应以“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为线索来设计导入。假如以余秋雨的这段话进行导入,即“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崎岖、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1]。如此的导入可以说未尝不可,但这与“罗马人的法律”这一教学主题无关。倘若借助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的一句名言———“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教师再加以补充:“为何第三次以法律的征服最为持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罗马法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借此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语,则可能更胜一筹,因为这一导入明显与本课的教学主题目标一致。总之,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爱好,学生才能投入地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承前启后、巧妙自然的铺垫意识

现行新课程历史教材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可读性不强。有的专题与专题之间缺乏核心目标的引导,有的同一专题内前一课与后一课之间,甚至同一课内前后教学内容之间跳跃性大,联系性不强,这直接造成了知识的割裂,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要树立铺垫意识,为学生驾驭教材内容的快速转换创造知识构建的条件。例如,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从教材内容编写上来看就明显缺乏逻辑联系,后一专题集中介绍的不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而是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从专题一转入专题二感觉别扭。笔者认为,巧用专题一中最后一则【学习思考】“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作为铺垫,能起到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办法是补充以下二则材料。

材料1:(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2: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为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弱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摘自《清实录》)

问题设计:上述二则材料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教师概括指出:“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资产阶级热衷于拓展海外市场,在亚洲将目标盯上中国,而中国仍坚持传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高统治者乾隆帝拒绝英方的各项要求,固然不乏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积极意义,但更多暴露出其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的偏见,以“天朝上国”心态,拒绝与外国进行平等的贸易往来,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麻木不仁,充分暴露了中国传统封建君主专制僵化刻板、缺乏任何应变能力,这只能使大清帝国在遍地烽烟中一步步滑向危险的深渊!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开场白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应该说,这只指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中国社会自身的落后!这样讲述对于学习“国门洞开”一目就显得比较自然。

三、难易适中、因时制宜的拓展意识

现行教材是编者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一种教材,受教材篇幅限制,编者对史实的介绍有详有略,给学生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难易适中、因时制宜的拓展意识。当然,拓展要讲究方向,要在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进行。文科班教学时间相对充足,适宜于学生深入学习、有所质疑时拓展。拓展宜精不宜细,选择主干知识、重要问题进行。例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之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在讲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特别强调“一票共和”,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法国以“一票共和”赢得共和体制,说明了什么?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近代法国政体的更替那么频繁?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本课很关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了总统和参议院很大的权力,一些保皇派势力在当时政治上仍占据重要的位置,正好体现了法国1875年宪法“一票共和”这一突出特点。法国与英国仅一水之隔,但在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方面一波三折,与英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原因恰恰在于:法国在革命前君主政体的专制主义高度发达,遂使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难以在旧制度框架内建立起来,因而法国资产阶级不得不使用暴力打碎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如此则直接导致了从1789年7月14日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的86年间,经历了三次君主立宪、二次帝制和三次共和制的拉锯式反复。“一票共和”也说明了当时的法国社会对选举的高度重视、对选票的敬畏。本专题的前一课即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中,有一段引自《独立宣言》的经典名言:“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将这二者联系起来考虑,能使我们对西方代议制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近代西方民主国家,民主政治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特征,那就是对选举的极端重视。在他们看来,民主政体的关键机制就是一种自由、公平和公开的选举制度,不管民主政体采用何种形式,民主选举必须做到:一切公民享有平等的投票权;投票人享有了解事实真相和所有候选人观点的权利;公民享有为政治目的结社建党的自由;获得多数票者当选取。

四、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渗透高考所需要的学科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学习背景和层层推进的问题,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如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不妨在师生互动时渗透以下几个问题。

1.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于何时?有哪些突出的社会背景?

2. 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主要有哪些?与早期革命团体相比,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又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1905年,孙中山在英国见到正在英国留学的严复,严复说,当今中国人民智低下,改革须先从抓教育入手。孙中山回答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昌起义前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有何突出特点?为什么?

4. 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否完全是革命党人努力的结果?为什么?

5. 对于武昌起义,孙中山既没有直接领导,甚至间接的领导也谈不上,为什么后来众望所归,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什么孙中山建立的不是中华共和国而是中华民国?

6. 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何以迅速得而复失?

7.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如何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上述深入浅出、逐步推进的层层设问,学生知道了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知道了辛亥革命的艰难曲折,知道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进步,知道了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也知道了中国迈向民主共和道路的艰辛,使学习化难为易。

五、统筹规划、综合利用的课程资源意识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历史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现行人民版教材,在正文以外还提供了大量诸如“学习思考”“知识链接”“史学争鸣”等辅助材料,这些均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专题七“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教材正文右侧提供了一段思想家詹姆斯·罗伯逊的名言:“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这段话在本课中起怎样的作用?与美国《邦联条约》和《联邦宪法》的制定有何关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应当说,害怕政府滥用权力,损害人民的权利,一直是独立以后美国政治家们坚定不移的制宪理念,无论是1781年制定的《邦联条约》,还是1787年诞生的《美国宪法》都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产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北美建立起一个公权受到严格限制的政府,因此美国最终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中得到较好贯彻。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要树立五种教学意识,即深入浅出、恰到好处的导入意识;承前启后、巧妙自然的铺垫意识;难易适中、因时制宜的拓展意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问题意识;统筹规划、综合利用的课程资源意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意识,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3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整合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66-02

教学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云南省内推广以来,教材本身的编排、叙事方式引发了较大争议。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人民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以下问题:切断了历史发展的事实联系,将互有因果关系的时间分散于不同章节中;同一内容在不同章节、教材中反复出现;部分内容表达有待商榷。在教学中的内容整合也重点表现为事实整合。

一、教学整合中采用的方法

(一)以说明高中知识点为目的的整合

正如上文中所言,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而“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

如: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子目——《震荡中的法国》,编写者对1789年—1870年的法国历史一笔带过,“大革命”“巴黎公社”等概念在作为历史背景介绍时略显不足,尤其是“巴黎公社”这一知识点,与第三共和国建立有密切联系,但被置于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中。笔者将法国大革命的大致历程、巴黎公社运动与普法战争的关系作一简单阐释,使学生能了解其相互关系与第三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形势。

(二)以对比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整合办法,一般采用列表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把纷繁的头绪化为对比性强的条目,知识点的有序可以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

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涉及英、美、法、德四国的最高权力归属、各行政部门的权责关系、国家权力来源,在结束专题教学后,我加以列表:

(三)以突出核心问题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对常规考试中不常出现的知识点加以处理,目的既是为了缩短学时、突出主干,也是将相对更重要的知识点进一步理清与突出。一般来说,常常把某些教材内容处理为另一部分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归纳。

比如:在讲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章时,笔者对近五年来的省会考、全国及各省高考题做了一个统计,得出结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侧重于三次奴隶制改革与罗马法。第一节内容仅作为选择题考察,且多识记考察。在请教老教师后,大胆将《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作为《卓尔不群的雅典》的历史背景,且引领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学生加深了认识,即: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经济结构变化,成为古希腊民主制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这可以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进一步推论。

(四)以加强时序联系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时间是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切割开来重新归纳。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关系,故按时间顺序加以重排。

如法国共和史(含普法战争史、巴黎公社运动史、德国宪法史),但被分裂置于两个专题中。在教学中,笔者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重排,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二、各种教材整合法的弊端分析

(一)背景介绍整合的弊端

背景介绍整合可使历史背景复杂而又未得到详细介绍的事件有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但其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引入知识的“量”和“度”,所讲授知识点的重要性就会被削弱。大部分引入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应仅限于“了解”,若能力要求过高,学生就很难分辨课内外知识点的重要性,难以有效把握主干知识。

(二)对比整合的弊端

对比整合的弊端在于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对比整合的过程中,背景因素容易被忽略,做表比较往往只突出易混淆部分。但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脱离原因分析的比较很难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掌握表面的差异性。要将之导向深入仍然需要教师进行背景铺垫。这就要求表格必须在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三)突出重点整合的弊端

突出重点有利于将大量现有教材中的非重点内容淡化。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但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后遗症。如《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一目,虽然在《教师用书》中“知识与能力”中提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但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在《2012年高考大纲》中也仅模糊提及。从而在教学中一般将之淡化,不做重点阐释,学生很容易将之忽略。但察看2008—2012年各地高考卷,2008、2009、2011年都考察了这一知识点。虽然仅作为选择题考查,但也值得重视。且新增的知识点以后的考查力度恐也非现有考题所能说明,若不引起重视、在考试中“冷门”变“热点”,将增大失分率。

(四)时序整合的弊端

时序整合有利于同属一历史时段内、具有前后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但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讲解。按时序连接内容往往将不同专题之间的内容关联到一起,揭示因果。但在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专题内容已由特定的教学目的与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在讲授若干时序不清又相互无直接因果关联的内容时,若采用时序整合,在教授到每一具体章节时,必然要将抽离出来的内容还原回去重新阐释。同一内容反复强调固然有利于培养多视角分析的能力,但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前后重复。这一问题在日后的选修课教学中恐也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汉国,马世力等.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4

【课程标准】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西欧国家实力削弱。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目的:直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本: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确立:1944年7月 4,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基本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国以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美国财政部长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

(2)国际金融机构: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46亿美元。

IFM 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现有成员国180个,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

WB 宗旨: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由于美国认缴股金最多,获得的投票权最大,由此控制了国际金融机构。5.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建立起来,为世界经济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瓦解: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崛起,以及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衰弱。这样以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导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的前身是什么?

二、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1.关贸总协定(GATT)——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建立原因:A.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且导致1929年大危机的加深。B.美国经济倡导。

(2)成立:1947年,美、中、英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1948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GATT)开始实施。

强调: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台湾当局1950年非法退出。

(3)宗旨;促进自由贸易。

(4)特点: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通过其特点分析既然关贸总协定极大地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还要成立世贸组织取代它的原因。

(5)作用:大大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美国则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2.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形成与发展

(1)决定成立:乌拉圭回合(2)正式建立:1995年1月1日

(3)性质:调解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

★(4)世贸组织成立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复关”申请:1986年

(2)正式“入世”:2001年11月10日

★中国要“入世”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角度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①中国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

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提供了诱人的大市场,WYO也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3)中国“入世”的意义 机遇:

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挑战: 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补充: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构成:

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两大体系: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进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2)评价: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进行经济扩张,但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

1.发展进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歼击机发展,并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出现原因:(1)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2)科学技术的推动。

(3)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4)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3.表现:(1)资本的跨国流动。(国际贸易的增加)

(2)生产的国际化。

(3)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

(4)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5)世界市场的扩大。

全球化的手段:跨国公司的运作。

四、为了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影响

1.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影响:双刃剑 问题:

(1)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2)世界各国经济过于相互依赖。(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A.发达国家:最大的受益者。

B.发展中国家: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策略: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展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 篇5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 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6.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①‚仁‛ ②‚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4.1988年在巴黎,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讨论新世纪的前途,他们认为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签的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认为孔子的‚智慧‛是()

A.‚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C.‚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D.‚以德服人

5.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7.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此语的含义是()

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B.民贵君轻

C.以法为本

D.贵贱有序

8.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以德治民‛ B.‚以法为本‛来治国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9.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西汉统治者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

10.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11.有人问程颢:‚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饿做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来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

12.西汉董仲舒与南宋朱熹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相比,相同之处是()

①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②都推崇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点

③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思想武器

④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4.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A.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

B.黄宗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顾炎武:‚天下为主,君为客‛

D.李贽: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1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C.宋朝时,新儒学中意境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1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17.《中外历史问题八谈》一书说:‚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相关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下列关于这个学派发展路径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形成B.隋唐时期成为正统思想 C.明末清初被批判继承

D.理学到元、明、清时期成为官学

18.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0.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 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

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

2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2.‚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驭),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2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五日六书,六日九数。‛这一思想主张出自()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5.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26.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27.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人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

28.‚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是指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30.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31.《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

32.‚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33.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34.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 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

35.‚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 36.‚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43.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44.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

38.《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39.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40.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41.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2.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45.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大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46.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48.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D.教育日益普及

49.‚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50.下列人物中那些是他那个派别的集大成者()①孔子②韩非子③朱熹④陆九渊⑤王阳明⑥黄宗羲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④⑤

二、简答题:共2题,共25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注意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朝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3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2分)

(2)概述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的形成过程。(8分)

52.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8分)

参考答案

CCCCB DDAAD CCBAD BBDCD ABCBC ABBCC CDCAC BCCCA BDCCD BACDC 51.答案:(1)表现: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2)汉朝: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宋朝:程颢、程颐、朱熹等吸收释、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52.(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2)主张:经世致用。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6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同时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

本课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世界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掌握历史学习“三步曲”。通过阅读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并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情境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中日建交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原因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影响外交关系的首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培养学生关心外交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中美关系缓和的史实,影响国家外交关系的因素。难点:中美关系的解冻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有没有看电视呀?如果没有看的话,同学们可能会很遗憾地错过一条比较火热的新闻哦。什么样的新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了最近的这条新闻,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会不会有点小小的自豪? <生>:..<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有一点小小的自豪。这条新闻里的内容体现出了我们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身份,体现出了一种大国外交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聊一聊“外交” <师>:同学们,中国的外交与生俱来就是这样一种大国外交吗?(根据所学知识或课前有关中国外交视频信息回答)<生>:不是。

<师>:对的,我们的中国的外交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是大国外交。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的外交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诸如“与苏联建交”之类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与敌视的问题,比较艰难。至60年代,中苏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破裂,这时我们几乎是同时与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立,外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所以中国的外交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是良好的。庆幸的是,我们没有被“困境”所击倒,而是突破了困境。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正是我们外交由面临“困境”到取得“突破”的这一段历史——70年代中国的外交。新课讲授:

<师>:70年代中国的外交,关键在于突破,那么有哪些突破呢?老师结合着课本的内容,将其罗列为了以下三点:突破之世界我们来了;突破之小球转动大球;突破之一笑泯恩仇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入具体内容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一张图片。<多媒体>:展示时代周刊封面

<师>:(同学们又别笑,抓住重点)这是取材于美国1971年11月时代周刊的封面......在这个封面的左上角有这样一句英文:The chinese are coming,简译一下就是:中国人来了。也是据此,老师将第一个突破定义为“世界我们来了”。老师想问问大家:“中国人去了哪儿了呢?”(请同学们注意下周刊时间)<生>:联合国

<师>:对,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所讲述的正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事情。

<师>:这里存在有一个小小区别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关于这一件事情,美国人是说“来了”而我们书本却说是“重返”。在这里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会用“重返”二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20S)(知道的请举手回答)大家注意这一幅图片。

<师生>:对,因为早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时,我们就是联合国创史国兼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际法惯例,在1949年新中国政权建立后,就应当取得相应的合法席位。但由于美国的阻扰,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才得以解决。因此,我们说的是 “重返”联合国,这是同学们首先要了解的。

<师>:下面老师想把我们的教室简单地模拟成为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的会场,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大概地模拟一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师>:老师将同学们按桌位位置分为四个小组,假设分别是美国代表组,中国代表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代表组,和台湾代表组,我作为主持人主持会议。会议有提案,投票表决等简单的进程,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参与其中。现在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相关内容,思考并准备一下各自应该承担的内容。(内容可含提案、表决、内心活动、表情等)

<师>:下面我们会议来讨论有关中国的问题。请大家提交提案并阐述。亚非拉代表组? <亚非拉等23国>:两阿提案;阐述

<师>:听到这个提案,大家的各代表组的心情或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师>:还有没有其他提案

<美国代表组>:双重代表权方案;阐述

<师>:听到这个提案,大家的各代表组的心情或表情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愤怒,不赞成;<台湾>:欣喜。

<师>:中国为什么会愤怒,“双重代表权”的实质是?

<中国>:一中一台等于承认了台湾是一个有主权的国家,是分裂中国的行径,反对。<师>:下面我们对两阿提案进行表决,赞成的举手,不赞成的摇头 <生>:举手表决。

<师>:赞成数超过了3分之二,通过。下面我宣布,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鼓掌)<师>:从刚才的表决结果来,投赞成票的国家之中,有很多是在70年代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力量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它们的支持,让试图再次阻扰我们重返联合国的美国感到了再也无能为力。由此可见,这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师>:下面请广大投了赞成票的代表接受采访:你们为什么会支持中国呢?(有着相似的情况?请注意这段材料)。

<多媒体>:“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生>: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师生>:还有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和平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一直较为友好,历届联合国大会上支持恢复中国席位的国家越来越)

<师>:采访结束,情景模拟结束,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基本模拟出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并且也大概明白了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外部、内部)(若美国小组没有提出方案,可在这里进行一个反思引出)

<师>:中国重返联合国,是艰难而漫长的,但因为漫长所以珍贵,它标志着我们冲破了美国的封锁,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这不仅是我们外交战线在面临困境情况下取得的一大突破,更重要的是,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与热爱和平的国家一起在国际事务中贡献着作用。我们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又更近了一步,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中国来将真的可以说:世界我们来啦!

<师>:就在我们向世界宣告我们来了的同一年,在离纽约10000公里之外的北京进行了一场令世界震惊的乒乓球赛。后来,周恩来总理在评价这场比赛时这样说:“4月7日,毛主席把乒乓球一弹过去,就转动了世界,小球转动了大球,震动世界嘛!”。为什么这会是一场令世界震惊的乒乓球赛,为什么“小小的乒乓就就转动了大球”了呢?

<师>:这是电影《阿甘正传》里对当时情境的一个重现,同学们能从这张图片里看出什么信息么?对战的双方是谁? <生>:中国和美国

<师>:同学们,历史上中美关系如何? <生>:不好

<师>:同学们学了专题二就知道,近代以来中美关系是不和谐的。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很快跟随英法加入对我们的侵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提出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加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到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出资扶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又对新中国进行孤立与敌视,并干涉我们内政台湾问题。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双重代表权”提案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现在,这样一个与新中国对立了二十几年的国家竟然和我们很开心地打起了乒乓球,这能不让人震惊么?其实,这场乒乓比赛不是一场单纯的比赛,更是一场乒乓外交,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中美关系取得了改善。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结合书本第二子目知识。抓住这几个时间节点,快速完成中美关系改善过程表格的填写。我们进行一个计时,看谁最快完成。<师生>:填写表格

<师>:从71年到79年,短短的几年时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二年的冰冻关系,在令世界震惊的同时,也令世界疑惑: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呢?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国家冲破了意识形态的约束而建交呢?下面请同学结合课本(P90)和多媒体材料分小组进行讨论:中国关系缓和的原因?(3MIN)

<师>:在整理出答案前同学们应首先明确:中国关系的缓和是不是中美某一方面单方面的诉求呢?不是,是双方的一个共同诉求。

<师>:那我们就从两方面来整理答案。首先就请,美国代表组站在你们的角度来谈谈美国的原因。<生>:美国:

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2、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以中国牵制苏联 <师>:请中国代表组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中国:

1、要进一步改善国际地位

2、中苏关系恶化,应对苏联的威胁,以美国牵制苏联。

3、解决台湾问题

<师>:同学们,将上述原因总结起来看我们应再次明确只有中国或者美国单方面的诉求,两国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能的取得改善的,因此,归根到底,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得到改善应该是双方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共同诉求。(可否提到都有一个共同的题外对象苏联,从而引出,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是一种那个年代世界局势风云变化下的改变)这也印证了一位伟人所说的话: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影响国家间外交关系的首要因素是:国家利益(而后自90年代到今天,随着国家利益的变化,中美关系也在不断变化,时而缓和时而紧张。)

<师>: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相同,已经22年没有交往的国家走在了一起。同学们是学理科的,都知道在化学上,各种不同元素的组合会带来许多奇奇妙妙的变化,比如X和X相遇会产生绚丽的亮光,那么现在中国和美国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挨在一起会产生出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尼克松总统在访华时说:“这次握手,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下面请同学再次分小组并结合《中美联合公报》的部分内容,分析讨论“中美关系改善”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min)<多媒体展示>:《中美联合公报》相关内容 <生>:

1、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的统一。

<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同学们好像忽略了一个最现实的影响。现在和我们建交的是哪个国家?美国!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呢?no.1。no.1的跟随者多不多?因此我们和no.1改善了关系,no.1的跟随者也会怎样?也会和我们改善关系。因此在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下,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建交,我们

3、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外交高潮。<多媒体>:外交数目增长图

<师>:在这一波和我们建交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一个国家和我们的关系比较特殊,它是谁呢?日本。一个和我们长期纠葛,带有些许“恩怨”的国家。1972年7月,受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影响以及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同年九月,中日之间签订了《中日联合申明》:“宣布双方结束长期以来的不正常状态,并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大家一笑泯恩仇,中日关系在这时重新焕发了生机。中国70年代外交的又一突破就此出现。

<师>:同学将眼光返回到这里,中美关系的改善给中美所带积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外交迎来了耀眼的“光亮”;对于美国,也为美国扭转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颓势地位带来了机会。而这些不论对于哪一方的影响,都足以推动世界格局发生着改变。就如尼克松总统访华时说:这次握手,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时代。这期“以乒乓外交”为主题的时代周刊封面左上角的所述:这是a new game。a new game,我想这不仅是乒乓领域的new game,更是世界关系上的new game,中美关系的改善它不仅是中国外交史或是美国外交史上的突破,也是整个“世界的突破”,我想大概“小球转动大球”的意义所在就在于此。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7

知识目标:了解1787年宪法出现的背景;熟悉联邦制、总统制、三权分立制、两党制等美国国家制度;理解1787年宪法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掌握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美国国家制度的创建过程, 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曲折和艰辛。

【教材分析】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主题是“美国探索建立能有效保护人民自由权利的政府”。第一部分“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叙述的是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第二部分“1787年宪法的颁布”介绍了联邦政府成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第三部分“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讲述美国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度、两党制

难点:分权与制衡原则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 但是对外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缺乏兴趣。学生通过政治课程中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学习有了基本的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材料:《独立宣言》 (节选)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 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1]

师:美国《独立宣言》是一部伟大的历史文件。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指出政府的权力来自哪里, 职责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抓住本课的灵魂“政府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自由权利”有利于学生对全部知识点的串联。)

二、学习探究

板书: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师: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建立的是邦联政府。结合教材第40页第二段, 邦联政府具有什么特征, 能有效地保护国民的权利吗?

1.邦联制度下的美国 (板书)

师:美国人有追求自由的传统, 也有遭受殖民暴政的历史, 所以不想建立一个权力太大的政府, 害怕这样的政府会危及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中央政府的权力太小, 又难以担当起管理公共事务的责任, 这样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状况, 美国人对“政府”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0页“资料回放”部分。

(设计意图:补充建立邦联制的目的, 让学生认识到美国人对自由的珍视, 实现前后知识点的平稳过渡。)

师:1787年夏天, 为了应对邦联政府面临的困难, 12个州选派55名代表在费城开会, 准备修正《邦联条例》。后来, 越来越多的代表认为, 应该抛弃原来的邦联体制, 重新设计美国的政治体制。会议转而开始制定一部新的宪法, 这次会议也被称为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的颁布 (板书)

师:制宪会议整整开了116天, 终于制定出一部崭新的宪法。一场会议为什么开了这么长时间?

展示材料:制宪会议上产生了中央主义者与州权主义者、大州和小州、北方州和南方州之间的权利之争。大州和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 (在选举国会代表和缴纳税收时黑奴算不算实际人口) [2]。

师:材料中反映有哪些矛盾呢?结合教材, 任选一个角色 (地方主义者、中央主义者、大州代表、小州代表、南方代表、北方代表) , 从自身利益出发你会在宪法制定上提什么建议?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扮成某一派别代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5分钟后分别阐述自己的主张。

(设计意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矛盾的复杂, 同时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教师在学生表述后总结:每一方代表都站在己方立场上发言, 如果互不相让, 那就不会得到结果, 最终对任何一方都不利。所以有的时候, 妥协也是一种智慧。下面我们通过研读1787年宪法了解美国制宪的先驱们是怎样解决以上矛盾的。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宪法原文, 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加强“论从史出”的意识。)

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言

我们合众国人民, 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 树立正义, 保障国内安宁, 提供共同防务, 促进公共福利, 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享受到自由的幸福,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3]

师:在国家结构上, 美国有什么改变?

进一步展示材料: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组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国保有主权。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邦联是欧盟。联邦则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 其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 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4]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师: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第41页第二段, 对比以前的邦联, 联邦体制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这种体制有什么优点?

(设计意图:比较得出联邦制的优越性。)

师:实行联邦制之后中央政府的权力增大, 会不会形成专制, 会不会影响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3]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示意图 (图1)

师:依据材料及图1, 并结合教材第41页第三段, 了解美国政府分权与制衡的模式。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模式?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归根结底是担心政府权力太大, 不仅不能服务于民众, 反而会侵犯民众的权利, 成为民众权利的对立物。

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第三款: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 ……合众国的参议员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 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 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3]

师:在解决大小州之间的矛盾时又是怎么做的呢?体现了什么思想?

生:国会实行两院制, 议员选举方式不同, 兼顾大小州利益。分权与制衡。

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 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 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3]

师:在选举国会代表和缴纳税收时黑奴算不算实际人口, 这是南方蓄奴州和北方工商业州之间的主要矛盾。最终以黑奴按3/5的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

师:大家可以总结一下, 在解决以上矛盾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原则?

师:分权与制衡原则是美国联邦宪法的思想精髓。

师:大家通过本课教材的引言可以看出, 华盛顿不赞成君主制, 他是要在美国进行共和制度的实验的。我们看下面这段材料。

材料:联邦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 规定所有公职向公民开放, 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民选的。至此, 以代议制为特征的共和政府形式在美国得以确立。[5]

师:材料表明联邦宪法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在国家权力来源上体现了什么?

生:将代议制与共和制结合起来, 实行代议共和制度。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师: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服务员, 要接受人民的任免和监督。这正是1787年联邦宪法体现的又一原则。

(设计意图:用言简意赅的材料说明概念, 避免陷入冗长的概念表述。)

师:结合教材47页“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 谈谈你对这部宪法的看法。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这部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它创立了联邦制、总统制、三权分立制等制度与原则, 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当然, 这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起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具体权利, 还存在种族、性别歧视, 还保留了奴隶制。

(设计意图:利用现成的教材资源对1787年宪法做总结性评价, 锻炼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师:1789年, 根据宪法规定, 进行了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美国联邦共和制度建立起来。华盛顿在两届总统任满后, 1796年他发表了《告别词》, 谢绝再次参选, 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材料:华盛顿在《告别词》中指出: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 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已经提醒你们, 在美国存在着党派分立的危险, 并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派的危险。现在让我从更全面的角度, 以最严肃的态度概略地告诫你们警惕党派思想的恶劣影响。[6]

师:华盛顿再次强调政府的责任和存在的理由。同时非常忧心地指出政党地出现将给国家带来祸害。政党制度真的这样可怕吗?

(设计意图:对教材上下两部分起到承接作用。)

三、美国的两党制

材料:没有党派之间的合法竞争, 权力就失去了监督和制约, 从而成为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正如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政治中的垄断则会损害人们的利益。[7]

师: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讲讲你对美国两党轮流执政的看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

师:美国两党在阶级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轮流执政不会改变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专断与腐败的产生, 有利于保障国民的权利。美国的两党制度再一次体现了美国政治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为了建立一个既能有效地管理社会又不至于损害国民权利的政府, 美国的政治家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新。历史证明这种探索是成功的。

四、拓展延伸

材料:网友代拟的布什总统演说[8]: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 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 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 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 而是, 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 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 把他们关起来, 才不致害人。才不会有以强凌弱, 才会给无助的老人和流离失所的乞丐以温暖的家。我, 就是在笼子里为大家演讲。

师:这是中国网友代拟的一段话, 但是却很能说明人类探索政治文明的艰辛历程。一起朗读上面的话, 然后结合本课内容, 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题写一篇听课心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简单地摄入知识升华为情感体验, 并且将历史与我国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相联系。)

【备课反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了解近代资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后, 如何制定管理国家的制度。由于阶级本质相同, 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设计有相同的地方, 也因为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各异, 这些国家的具体制度又具有多元性。对于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主题, 应该定位为“美国探索建立能有效保护人民自由权利的政府”。这个探索过程经历了“邦联政府”“联邦政府”两个阶段。邦联政府权力太小, 不能保护国家和国民的利益, 人们转而进行联邦政府的设计。它是通过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实现的。联邦政府权力增大, 但会不会形成对国民的侵权?于是在1787年宪法中渗透进分权和制衡的思想。在以后的两党制度中, 同样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精神。这是美国制度的精髓和显著特征。本课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纲目设计, 考虑到历史事件发展的时序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性安排的。

参考文献

[1]姬秉新, 姜守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洁, 臧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学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张千帆, 美国联邦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4]曹大为, 赵世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M].长沙:岳麓书社, 2009.

[5]姬秉新, 姜守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华盛顿.告别演说[A].严伟良.震撼世界的演讲[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7]谢韬.美国大选中的政党与政治[N].经济观察报, 2012-9-12.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篇8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f(2-x)的解集。我把f(x)和x比喻成戴帽的人与没戴帽的人,两个人比高,要相同条件,要么都不戴帽,要么同时戴帽,增函数可理解为一般的普通的帽子,高个子戴着仍然是高个,矮个子戴着仍然是矮个子,减函数可理解为魔术帽,矮个子戴了变高,高个子戴了变矮。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上一篇:借款协议书模本下一篇:收心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