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2024-05-28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共8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篇1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5.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恐龙拥有庞大的身躯,在历史上曾显赫一时,而今天却化为乌有,只有它们的化石在向人们诉说它们辉煌的历史;小小的单细胞生物,尽管形态、结构简单,却历经沧桑,繁衍生息到了今天,你想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吗?(导入设疑让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草履虫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相互讨论,回答问题: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

教师提供下面一段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一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一天大约可以吃掉4.3万个细菌。

(1).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2)。草履虫对污水处理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

(1)。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2)。净化作用。

教师出示草履虫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草履虫的形态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模型,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1)。草履虫像倒转的草鞋底。

教师:你能分辨出草履虫的前端和后端吗?

学生:能,钝圆的一端是它的前端,较尖的一端是它的后端。

教师:草履虫的表膜有何功能?

学生: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

教师:你能结合模型,模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吗?

让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拿着草履虫模型,一边旋转,一边前进。其他学生观看,指出不当之出。

教师多媒体演示草履虫运动及内部结构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草履虫由外到内包括哪几部分?体内还有哪些结构?

(2)仔细观察草履虫结构图,体内食物泡是否只有一个?食物泡有何功能?

(3)伸缩泡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怎样?你能找出它们的收缩与舒张有什么关系吗?有何功能?

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结合课本阅读,小组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1)观察得出包括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体内有食物泡和伸缩泡等结构。

(2)观察图示,阅读课本,得出:食物泡在体内有多个;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3)认真思考后回答:伸缩泡在体内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一个;它们交替收缩、舒张;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针对本次探究实验的目的,你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2)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学生小组相互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1)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何反应?

(2)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趋向有利刺激,而避开不利刺激。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学生实验小组设置不同的实验方案。各小组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避开不利刺激,以适应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篇2

一、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插图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对比较枯燥的、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如《童趣》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万事开头难”, 如果直接讲解翻译, 绝对使孩子一开始就对文言文的兴趣大打折扣。而插图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形象的诠释。根据孩子们的心理, 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要学生描述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 纷纷回答自己所见。有的说, 画面的小孩留着长辫, 一看是清朝时期的人物 (说出了作者身份) ;有的说是用烟管吹烟中的一群白鹤玩 (一说烟管他们更有兴趣) ;有人问为何在床上而且还在蚊帐中抽烟, 他这样做对吗?问题形形色色。孩子们充分调动观察力和想象力, 对画面情景进行描述。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知道答案, 请看课文文字是怎样“绘画”的。趁热打铁, 他们个个迫不及待去读课文, 寻找答案——原来画中小孩就是小时候的作者、清朝文学家沈复;他正“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他躲在床上的素帐中, 正是为了自己好玩……绘画与课文合二而一,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且当堂成诵, 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用插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所作。通过文章, 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醉心于研究、淡泊名利, 热爱科学如“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又有着坚韧不拔意志的女科学家形象。课文中有一张居里夫人在工作的照片。为了让学生对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让他们对这张照片进行描述, 看看能否从文章中找到切合这张照片的语句。画面上的居里夫人正坐在书房里, 认真地做实验。通过这一环节表述, 学生们对一个伟人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课堂适时地“插入”插图, 自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插图教会学生如何生动描述景物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藤萝花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美。语言生动形象, 色可观、形可触、香可嗅。如何让初一的学生感受并学会描述美景美物呢?学课文之前, 我注意到一幅藤萝画的插图, 那一簇簇藤萝花开得那么繁密、那么美丽。于是, 我灵机一动, 提出几个问题:1.观察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藤萝花的样子。学生纷纷描述:花朵繁密、花色粉紫、上浅下深……2.你以为应抓住花的哪些方面才描写得详细些?学生思考后认为:描写花应从花的颜色、形状、香气等方面写才更详细。3.如何描写才生动形象?学生一致认为:要想生动形象, 就要使用修辞手法, 还得会用修饰词。

通过有针对性的描述训练, 学生已经对如何刻画景物的层次顺序了然于心, 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走进文本, 与作者的描写加以比较阅读, 进行语句品析。经过一观、一练、一品, 既提高了鉴赏能力, 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绘画就是线条和色彩写成的无字文章。因此, 我们应该用文字描述出画的意境和韵味。特别是古诗词, 语言凝练, 画面感强。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根据课文去绘画, 以达到深悟文本的目的。然而, 他们常常忽略了文本插图的妙用, 它正是训练学生用文字表情达意的媒介。如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四首》中马致远的《秋思》, 漂泊在外的游子郁郁寡欢, 愁眉不展, 憔悴的脸上写满了孤寂。他胯下的瘦马似乎通晓主人心思, 低头郁郁而行。正是夕阳西下时, 这对“主仆”要到哪里留宿?诗歌虽短小精悍却极富感染力, 学生读罢诗文, 再仔细观看插图, 图文对照, 一时文思泉涌, 纷纷举笔。有学生写道:

枯藤在秋风中瑟瑟颤动。薄暮中, 乌鸦在盘曲的老树上空聒噪着盘桓, 天又凉了。不远处是一座小桥, 流水潺潺从村子外边流过。几户人家屋顶上扬起了袅袅的炊烟, 他们的家人该是多么幸福地准备共进晚餐!太阳即将躲下山头, 然而, 村外的漫漫古道上, 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知道家在何处。他孤独而悲伤, 骑着一匹瘦马, 向着那夕阳外渐行渐远……

通过这些“插曲”, 我以为观察插图进行课堂小练笔是最有效的训练途径, 不仅因为它直观, 更主要的是画面的形象性和文章的情感内蕴使学生情感内化, 产生表达的欲望, 即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题 篇3

一、请你选一选(下列各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6分)

1.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①水 ②泥沙 ③小鱼 ④水草 ⑤青蛙 ⑥石块 ⑦微生物 ⑧贝壳 A.①②⑥⑧ B.①③④⑦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⑦

2.中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核桃 B.杨树 C.玉米 D.银杏

3.在调查校园生物的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赵伟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他没有记录

B.王峰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C.李玉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很快蹦到了校园外。李玉把它也记下了 D.张宏的调查记录中有蛐蛐,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没有,张宏决定删掉它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时,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5.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液泡 B.染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6.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水 B.蛋白质 C.食盐 D.氧气

7.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方法的是()。

A.查阅书刊报纸 B.采访有关人员 C.上网搜索 D.编写拼凑数据 8.种子结构中哪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小麦幼小的生命体?()A.种皮 B.胚 C.胚乳 D.胚轴

9.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小草 B.猫头鹰 C.松树 D.蘑菇

10.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凤仙花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1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12.我国的植树节是()。

A.3月12日 B.3月15日 C.5月1日 D.6月1日 13.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部分省市的人群中开始传染并且迅速扩散,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防治。“非典”的病原体属于()。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14.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苹果属于植物体的()。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5.植物在白天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三种作用都进行 16.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经过细胞分裂,新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A.46对 B.23对 C.23条 D.24条

17.农民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样做能()。A.促进根毛生长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 D.减少水分蒸发

18.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植被被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19.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20.据报载,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它们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①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②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③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23.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城乡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 D.移风易俗

二、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

24.________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由地球表层各种生物和生物生存的_______构成。25.与草履虫一样,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生物还有很多,例如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

26.在炎热的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主要是对缺_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

2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欲观察的结构在视野的左上角,应向_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能使欲观察的结构移至视野中央。

28.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___________。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和施来登共同创建了___________学说,恩格斯把该学说与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29.生物兴趣小组在适宜的条件下让种子萌发,如果100粒种子有89粒萌发,则该种子的发芽率是___________%。

30.写出两个我们佳木斯地区常见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中,DNA上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___________。

32.猜猜看:空气中95%氧气由我来提供,我分布在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中,我的结构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我。我是___________。

三、请完成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9分)33.同学们在做“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时,都亲自捕捉过鼠妇。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石块下、花盆底部或者在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里捉到鼠妇的。

(1)请你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假设。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这个探究实验所用的鼠妇数量最好是()。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3)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

34.李强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瓶。

(2)① ③ ④瓶中种子未萌发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因此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四、请你简要回答(共8分)

35.黑龙江省科技馆中的机器人能与前去参观的人进行简单对话,并能作出如握手、抬腿等简单的动作。有人因此说机器人也有生命,是生物。你同意吗?请讲述你的理由(至少谈三点)。(4分)

36.在新世纪的曙光里,生物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令人惊喜,并使人浮想联翩。你一定知道很多生物学新进展。请你介绍其中两个你最感兴趣的新进展,并简单谈谈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4分)

五、展示你的绘图与识图实力(共18分)

37.在生物实验课上,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请回忆一下你看过和画过的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在下面适当的位置按生物绘图的画法要求,画一个结构比较完整的细胞结构简图,注明所画图形的名称,并标注图中主要结构。(10分)

38.每年“五一”节前后的杏林公园,粉红的杏花竞相开放,你观察过美丽的杏花吗?下图是杏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部分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分别是指杏花的什么部位?

花的结构模式图

①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⑥__________(2)怒放后的杏花随风飘落,她已将自己的骄傲──果实悄悄留在了树上。夏日收获的甜美的杏是经过传粉和受精,由杏花的[ ]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杏仁是由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因此[⑨]__________和[⑧]__________是杏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六、请展示你的综合实力(共6分)

39.张女士特别喜欢花卉,乔迁新居时,她在卧室里摆放了20余盆花卉。晚上,在沁人心脾的花香中,张女士进入了梦乡。谁知第二天早晨她却头晕目眩,并有呕吐症状。张女士被送进了医院。医生了解了她家的情况后,告诉她只能选择两盆花留下,其余的必须搬走。请你分析,张女士的病与花卉有关系吗?(2分)

40.绿色植物、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公园里有时还会看到践踏草坪、攀折树枝等不文明的现象,餐桌上有时还会出现田鸡、野生动物等。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写一份20字以内的短文,或设计两个警示牌,或两条广告语等。呼吁、提醒、号召大家爱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4分)

附参考答案

一、请你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46分)DDCBDBDBBADADCDBBDBDAAC

二、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

24.生物圈 环境 25.变形虫等 26.水 27.左上 28.细胞 细胞 29.89 30.城市 湿地等(答案不唯一)31.细胞核(或染色体)基因 32.藻类植物

三、请完成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9分)33.(共4分)(1)光(或水、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或水、温度、等与所提出的问题相对应的环境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1分,要求必须是陈述句)(2)D(1分)(3)送回原来的生活环境(或其他适宜环境)(1分)34.(1)2号瓶(1分)(2)缺水温度过低缺空气(各1分)种子萌发需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1分)

四、请你简要回答(共8分)35.(共4分)不是生物(1分)。机器人不能进行呼吸;不能排泄;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生长和繁殖等(答出一条给1分),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6.(共4分)每答一项新进展给1分,指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再给1分。

五、展示你的绘图与识图实力(共18分)

37.(共10分)绘图规范正确2分,绘动物细胞者正确标注每项2分,注明所画图形的名称2分;绘植物细胞者正确标注每项结构1分,注明所画图形的名称2分。

38.(每空1分,共8分)(1)花冠(瓣)花药 花柱 子房(2)⑥子房 胚珠 雄蕊 雌蕊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篇4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P4,5,6,7)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

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含羞草、狼追羊跑等);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代和亲代相似的叫遗传;子代和亲代不同的叫变异);

7)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2、调查的注意事项——你所看到的生物,都要如实记录。

3、生物的分类

u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u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u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共20千米)。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u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u

生物因素:

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

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争夺相同食物和空间等)

合作关系(生物互相帮助)

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组成种类

类别

功能

生物部分

植物

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

阳光、温度、空气和水等

8、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食物链的第一个成分必须是植物,食物链只能由植物动物组成,不能出现细菌、真菌和非生物因素。

食物链:植物→虫→青蛙→蛇→鹰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此食物链中植物的能量最多,数量也最多,鹰的能量最少,数量也最少;但有毒物质或重金属,植物中含量最少,鹰体内最多)

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0、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显微镜的结构(P37)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P38-39)☆☆☆

1、低倍镜对光,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找到物象之前,调节粗准焦螺旋,此时眼睛从侧面看物镜,防止压坏玻片;找到物象之后,想要看的更清晰,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此时眼睛看目镜。视野太暗,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换用大光圈和凹透镜;视野太亮,则换用小光圈和平面镜。且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换用大光圈和凹透镜;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如果是实物标本d,那么视野里是P,即上下,左右分别颠倒一次。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里看到的物象偏向左上方,想要移到中央,还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偏哪儿,往哪儿移。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

三、观察动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P43),碘液的作用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如果是有颜色的细胞(如黄瓜表皮细胞、黑藻细胞)无需染色。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内有糖分,甜味,香味,色素类等物质)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避免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u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u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不燃烧):水、二氧化碳、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u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u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3;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

3、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相同;

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注:细胞不会无限制的生长)

3、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一、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保护作用

皮肤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上皮

肌肉组织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血液、骨组织等

神经组织

受刺激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和脊髓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的组织(P64):分生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

十二、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P68)【其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三、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3、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72)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植物

类群

代表

植物

生活

环境

形态结

构特点

用 途

藻类

植物

衣藻、水绵、海带

大都生活在水中,少部分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无根、茎和叶的分化

释放氧气、鱼类的饵料、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

苔藓

植物

葫芦

潮湿的陆地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具有假根

形成泥炭、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

植物

肾蕨、铁线

阴湿的陆地

有根、茎和叶,体内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食用、药用、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古代的蕨类变成了煤等

3、藻类,苔藓、蕨类都是孢子生殖。

4、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6、种子的结构(P81)

蚕豆种子:种皮、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无胚乳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中有淀粉,遇碘变蓝色)

7、种子植物比藻类、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8、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2-83,84)

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红豆杉、水杉、圆柏。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如水稻、小麦、菊、豌豆、木瓜、苹果等绿色开花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1、种子的萌发(P88)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检测对象太大,随机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并在测定过程中给种子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P97)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6、茎的加粗生长:茎的形成层细胞(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

7、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P99);植物缺少会患病(99100),过量施肥也不好。

8、花的结构(P104)

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果肉也是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0、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1、黄瓜南瓜等多半都不会结果,是因为雌雄异花,雄花不会结果。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注:导管有许多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细胞壁溶解消失。

筛管是活的细胞组成的,只没有细胞核。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下表皮气孔数量多)

5、气孔的结构:有两个保护细胞组成。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P117)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作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6、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呼吸作用反应式:

9、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间作套种、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之肺,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错字纠正:

水份(×)

水分(√)

液胞(×)液泡(√)

注意区分:

叶绿素(一种绿色物质,存在于叶绿体内)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生理盐水

(不要写成盐水)

温度--湿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5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注意事项以及各步骤的作用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注意事项以及各步骤的作用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57页1题,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各组织的功能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根的结构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课本102)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变化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相互依存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篇6

学生进行探究式数学学习, 就应向学生提供许多现实的、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具以及许多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4.1“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中的“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课程应用现实中的玩具、实物做模型, 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能成为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素材, 故精心设计了这节课, 收获颇大。

一指导思想

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做教具,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 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形成规律、口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努力探求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 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 课标要求

了解直棱柱、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并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并制作立体模型。

2. 教学目标

第一, 知识与技能。了解直棱柱、圆锥等简单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二, 过程与方法。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发展几何直觉;通过动手操作、归纳、猜想和主动参与等数学活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模型和实物制作,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 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4.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

三教具准备

三棱柱积木、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八棱柱茶叶盒、圆柱茶叶盒、圆锥形圣诞帽、石膏三棱锥、四棱锥、圆台形纸杯、棱台形灯罩、多个正方体积木。

四教学过程

1. 观察生活, 创设情境

小壁虎的难题: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 上方有一只蚊子, 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 应该走哪条路径?

2. 尝试体验, 自主探究

活动1:认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师: (展示教具三棱柱积木、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八棱柱茶叶盒、圆柱茶叶盒、圆锥形圣诞帽、石膏三棱锥、四棱锥、圆台形纸杯、棱台形灯罩。)

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展开, 看它们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

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然后展示成果。

师:有些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展开

有些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折叠

活动2:初步应用, 体验成功。

课本124、126页

活动3:探索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 (各小组发放一个正方体积木。)

把桌上的正方体积木按任意方式沿棱展开, 你能得到哪些不同的展开图?比比哪一小组的展开图多且与众不同。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成果 (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

师:正方体的展开图共有11种, 可以归为四类。

3. 快乐练习, 巩固提高

第一, 下列图形中, 不是正方形表面展开图的是 () 。

第二, 以下四张纸板按图中线经过折叠可以围成直三棱柱的是 () 。

第三, 以下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

第四, 下列图形哪个不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第五, 如右图, 为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 每个面内都标注了数字。若数字为6的面是底面, 则朝上一面所标注的数字为 () 。

A、5 B、4 C、3 D、2

第六,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

第七,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 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所标注代数式的值相等, 求x的值。

4. 反思交流, 收获感悟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首先, 学会了简单几何体 (如棱柱、正方体等) 的平面展开图, 知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其次, 学会了动手实践, 与同学合作。

师:不是所有立体图形都有平面展开图 (如球体) 。

5. 布置作业

作业: (1) 课本121页第2题、124页第6题、125页第11题; (2) 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 (3) 选做作业:研究圆台、棱台的表面展开图。

五教学反思

1. 生活化的教具, 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为本节课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教具和素材, 所以笔者找了许多实物作为模型, 特别是找到正方体积木更是令人欣喜若狂。六年前第一次接触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时, 笔者担心如果用剪刀剪下来折叠, 即麻烦又费时间, 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如何找到一种既省时又实用的教具来取代剪纸呢?正好看到女儿在玩积木, 于是灵机一动, 把积木带到教室。当学生看到自己曾经见过或玩过的积木, 都围拢过来看, 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木给他们动手操作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教具, 下课时听到同学们纷纷表示:“这节课太好玩了!”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好处。

总之, 本节课教学中,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当教具, 通过让学生观察大量丰富的立体图形, 从中“发现”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加强了其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 更好地了解了立体图形, 从而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 探究式的教学, 还学生充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更易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保证学生质疑提问的随机性和充分性, 为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提供平台。教学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和谐、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失败的痛苦, 又享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使学生在意志品质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节课在活动2中,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得出三棱柱、四棱柱、八棱柱、圆柱、圆锥、三棱锥、四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特别在探究正方体的多种表面展开图时, 更是充分放手, 让学生小组探究, 并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 比赛哪个小组找到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形状最多。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 争先恐后地把找到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笔者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探究中, 并适时地展开小组评比, 给予表扬,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高涨。

总之,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交流的机会, 引导他们在“做中学”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感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 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 正是本节课的一个特点。本节课中用Flash应用软件制作了动画, 展示了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过程,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之后, 又亲眼目睹, 从而加强了空间感, 在大脑中形成空间变化的印象;另外, 还制作了正方体的11种表面展开图, 并且制作了它们旋转90°、180°、270°后的各种造型。

总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这种图形的动态演示, 连续变化所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 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化的印象, 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帮助学生建立了空间感, 帮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图形中寻找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从而了解图形的特性。

4. 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标》告诉我们“教什么”, 教材告诉我们“用什么素材教”, 而这些却不能直接作用于学生, 教学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转化为现实、生动的教学活动的过程。随着教材版本的多样化, 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显而易见。教材应当尊重,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开发教材的精髓、内涵。本课把立体图形的制作和圆台、棱台的表面展开图纳入作业中, 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 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另外, 还强调立体图形是实心体, 展开的只是它们的表面, 纠正学生以为立体图形是空心的错误认识。

总之, 教师创造性、个性化地使用教材, 转化成灵活合理、丰富多彩的“生态化”教学过程, 整体实现了三维目标, 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5. 规律记忆, 易于形成知识脉络, 帮助学生愉快长久地记忆

把要记忆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为口诀, 再结合图形来记忆, 有利于把理解的知识点上升到掌握的层次。本节课中除了列一个表格归纳整理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还把正方体的11种表面展开图归纳整理为四类:

第一, 四连排的 (6个) 。

可记为:中间四方连, 上下各一方。

第二, 三连排的 (3个) 。

第三, 两行的 (1个) 可记为:两个三, 日状连。

第四, 二连排的 (1个) 可记为:三个二, 成阶梯。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独立的或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有效地应用生活化的教具, 促成探究性的学习, 从而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成为生活的数学。

可记为:三方在中间, 双方位居偏, 单反任意放。

参考文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篇7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2分)

1、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4、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说明它

A、害羞 B、具有应激性

C、怕碰撞 D、在进行呼吸

5、七(5)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 B、丙

C、乙 D、甲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7、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8、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长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发育

9、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1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

11、生物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分布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12、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13、2005年10月12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载着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数日,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A、鲜花 B、淡水

C、营养物质 D、氧气

14、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5、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1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8、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9、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 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20、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棵桃树 B、一片果园

C、一条小溪 D、一块稻田

第Ⅱ卷(共60 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2、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

3、植物具有应激性。()

4、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5、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6、生物圈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7、“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8、用鼠妇做完实验后,一定要将鼠妇消灭掉。()

9、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10、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

三、连线题(共9分)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1、A林奈

a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B沃森和克里克

b生物分类系统

C哈维

c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D达尔文

d血液循环

2、A老虎吃野猪

a应激性

B向日葵向太阳

b繁殖

C植物开花结果

c新陈代谢

D 人体 的排汗

d生长

E小虎长成大老虎

e竞争关系

F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f 捕食关系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绿色植物通过 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 和,这些现象都是

2、生物的特征包括

,其中

是最基本的。

3、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它又分为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5、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6、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的范围包括

的上层。

7、我们把

多样性、多样性和

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8生物的分类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

等分类单位。

五、实验题(共12分)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_____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6)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2分)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A A C B B B D A A A B B C D C A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连线题(共9分)

1、A—b B—a C—d D—c

2、A—f B—a C—b D—c E—d F—e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光合作用 汗液 尿液 新陈代谢

2、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3、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4、生物圈

5、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6、生物圈、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

7、物种;遗传;生态系统

8、界、门、纲、目、科、属、种

五、实验题(共12分)

(2)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答案合理即可)

(3)明亮;阴暗;光;否;不可以,鼠妇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5)光;阴暗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篇8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A.大豆 B.葫芦藓 C.肾蕨 D.水绵

2.下列食用部分属于果实的是()A.松子 B.马铃薯 C.萝卜 D.桃子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A.胚芽、胚乳、子叶、胚根 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C.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D.胚芽、胚轴、胚乳、子叶

4.生物圈中有四大植物类群,在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是()A.苔藓植物 B.种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5.下列植物中,由于没有真正的根,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的是()

A.水绵 B.葫芦藓 C.蕨 D.小麦 6.下列种子中可能萌发的是()A.干瘪的种子 B.正在休眠的种子

C.子叶被咬掉一小块的菜豆种子 D.因储存时间长而死亡的种子

7.移栽植物幼苗时应注意尽量()A.带土移栽 B.除去多余的侧根 C.不带原土,剪去老根 D.剪去叶片

8.绿色开花植物开花之后,必须要完成哪两项主要过程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9.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胚轴伸长,子叶出土

②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③子叶枯萎,幼苗独立生活

④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 ⑤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⑤③

10.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不足 B.传粉不足 C.光照不足 D.营养不足 11.在制作叶片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片方法是()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割 C.缓慢地来回切割 D.迅速地来回切割

12.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13.根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①土壤溶液 ②导管 ③根毛细胞 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4.植物的生长、吸收等生命活动所需的动力,来自下列哪一生理活动?()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输导作用 D.吸收作用 15.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A.将绿叶中的有机物清除干净 B.使绿叶将淀粉消耗运走

C.以免留有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D.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明显

16.既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又相当于呼吸作用的原料的一组物质是()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水 1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18.在生态系统的碳一氧平衡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去的是()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绿色植物 D.肉食动物

19.若想提高温室中蔬菜的产量,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①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增加氧气的浓度 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④提高温度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 ⑥多施化肥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⑤ 20.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的特点应为()

A.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植物主要为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B.分布在气候炎热、湿润的地区,植物主要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C.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D.组成植物大多为适应半干旱气候的草本植物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每空2分,16分)右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皮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分为[①]__________(1分)和[⑤]__________(1分),具有保护作用,属于 组织。

(2)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________,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 ___细胞组成的(4分)。

(3)叶肉一般分为②和④,其中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4)图中③是______ __,里面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_ _______和输导有机物的____ ___ ___。

22.(6分)下图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在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内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比较C、D实验,_________实验能更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23(10分)如下图所示,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并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发生这种变化的气体是

_______。

(2)该实验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__________。

(3)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___ ___彻底分解时产生的,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

24.(17分)右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①箭头所指示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②光合作用的“能源”是_________,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叶片内与外界进行物质a、b的交换的“窗口”是_________,它是由一对____ __细胞组成的。物质c的运输通道是____ ___,物质d的运输通道是___ ______。

④光合作用把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储存在__________中。(用图中字母表示)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示的物质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示的物质b为__________。蒸腾作用不仅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还可以促进__________的吸收和运输。

25.(每空2分,共11分)右图中A与B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l)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1分)(选填“加强”或“减弱”);幼苗的光合作用___________(1分)(选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________(1分)(选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ADBBB 5-10:CABDB 11-15:ACBAB 16-20:BBCDA 21.(1)上表皮 下表皮 保护(2)⑥ 气孔 保卫(3)叶绿体(4)叶脉 导管 筛管

22.(1)A A枝条叶片多,蒸腾作用强烈(2)C 23.(1)浑浊 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3)有机物水

24.(1)①二氧化碳 氧气 水有机物 ②光能 叶绿体③气孔 保卫 导管 筛管④光 化学 d(2)氧气 二氧化碳(3)水蒸气 水和无机盐

上一篇:大班数学说课稿分类下一篇:广州的春节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