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2024-07-0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共9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1

一、选择题 :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生产力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D 设立经济特区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6、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的速度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7、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

C.农业合作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1950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不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9、《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0、小脚老太跳迪斯科,反映了

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改变了所有制性质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新乐园真正强,四面八方是楼房,有大学有工厂,公园街上白花香,柏油路,明又亮,汽车穿梭排成行。人民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

诗中描述的现象的实质是

A.范县城镇化取得了重大进展B.范县经济取得重大发展

C.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思想的泛滥D.范县进行着大跃进

13、某位导演要开机拍一部“春天的故事”的电视剧,主要描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如果你是一位编剧,要为该电视剧写剧本,你要找的关键词主要有:

①十一界三中全会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有企业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A..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B.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D.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15、中共八大和十一界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A..都肯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思想路线

B.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都把发展生产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

D.都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

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A.土地所有权B.生产经营权

C.农产品的分配D.过于分散的经营权

17、“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

18、时尚中国的表现有:

①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②穿着打扮日益个性化

③改善居住条件,兴起装修热④流行语言的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情景,情景出现主要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经济建设比例失衡

20、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的条件是:

土地改革的完成国营经济的组织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21、2004各项产品与1965年相比,钢产量,发电量增长10-20倍,粮棉产量也成倍增长,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行

C.扩大对外交往,引进外来技术和资金D.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1958年,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决议: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为此,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主要造成了。

A..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B.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23、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适应这一趋势中国采取的历史举措是:

A..实行改革开放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改善中美关系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4、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义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社会的基层单位。这反映出当时

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党和政府加快改造步伐,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党和政府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急需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5、“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指

A.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6、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27、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这么一段,描写20世纪50年代末,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街道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

A土地改革运动中B三大改造中

C大跃进运动中D人民公社运动中

28.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不成功的,这样说的原因是:

A没把经济建设放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严峻的国内国外环境制约

29.深圳特区酝酿将“一市两制”范围扩大到六区,新增达到两区将享受:

A高度自制权B特殊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D特殊经济政策

30.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两种典型,即“一五”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二、非选择题:

31、江泽民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在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指什么?三位伟大人物的主要贡献各是什么?

32、概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的历史条件?说明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农业丰收,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却比上年同期减少了近二百吨。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造成的。于是斯大林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的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的粮食和工具将被没收,本人被判处徒刑。另一方面,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第二年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消灭的政策。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特别严重,1952年7月至1953年6月,国家收购的粮食比供应的商品粮少了20亿公斤。1953年夏,因自然灾害,夏粮减产35亿公斤,粮食形势更加严峻。

回答:①依据材料概括苏、中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中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相同目的。(2分)

②中国的农业集体化在过程、方针、原则上与苏联有何不同?(3分)

③苏、中农业集体化造成了哪些相同的问题?(2分)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采取的重大举措有哪些?(2分)

34、材料一: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53年开始了三大改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合作化后期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1〉 结合人民公社的特点,说明人民公社的结果如何?并说明人民公社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出现了严重欠帐。当时人们生活在购物证和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证里,一切必需品实行严格的供应。

〈2〉 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现象,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信用卡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有长城卡,牡丹卡,一卡通......〈3〉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时期信用卡出现的原因。

答案:

1-30:DBDBDDDACDBDCACBCACDDCDCDDCBDA

31.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1)推翻统治中国几各年的君主志制制度;(2)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主要贡献:(1)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那一时代最具有进步必珠思想。(2)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二址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3)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32.历史条件;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人民政府

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即将开始计划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战局胜利已定,国际环境安宁;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政权巩固。1958年总路线条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新阶段;中共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结合本国建设经验,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反右派扩大化,助长了经济建设上的“左倾”思想滋长,背离了党的八大有益探索的成功经验;周边国际环境缓和,经济建设有急躁情绪。

(2)侧重点不同:过渡时期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力求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全面建设总路线,侧重于 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宵业生产高速度,反对“保守”,大炼钢铁,以粮为纲。

(3)影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同时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工作过粗过急也遗留一些问题;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上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抗乱了生产关系,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严重的困难。

(4)启示:经济建设总呼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应正确引导保护好人民群众向往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积极性,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切忌经济建设形势好转就头脑发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33.答案:①相同原因:粮食短缺问题。相同目的:为本国的工业化服务;奠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②过程:由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③问题: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利益,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滞后。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减轻农民负担,直到今天废止农业

税。

34.〈1〉搓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因素之一。经过调整后,人民公社长期存在,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2〉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2

饮水思源。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天然存在的, 而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经过艰辛探索建立起来的。今天, 我们回顾和探讨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所产生的正确的思想和方法, 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建成小康社会仍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 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 不断地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中产生了不少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火花。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闪现了不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

这些可贵的思想火花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在这篇著作中, 毛泽东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 中国向何处走的问题, 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一系列的观点, 其中不乏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思想火花。其中, 在政治上, 毛泽东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本身具有的两面性, 认为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必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在经济上, 毛泽东提出了没收大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有, 建立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文化上,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都坚持了无产阶级的领导, 因此, 毛泽东说:“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 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1) 这说明,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2.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考虑如何使中国从新民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在领导党和人民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 也在思考如何把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上。为此, 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思想, 即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对农业的改造时, 毛泽东提出, 在农民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 引导农民通过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时, 创造性地把农业合作化的原理运用到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候, 毛泽东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 使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 毛泽东又提出了在中国“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 (2) 的思想, 这种思想体现了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关于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可贵的思想。

从以上论述中, 我们可以概括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宝贵思想。首先, 毛泽东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大前提。其次, 必须大力发展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生产力, 国营经济必须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领导力量,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再次,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让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些宝贵思想为他在社会主义时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南。

二、社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面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失误, 毛泽东敏锐体察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和隐患, 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经过大量艰辛调查研究, 开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探索出了一些在当时具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思想。

1. 以前苏联为鉴, 探索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为了反思和克服前苏联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 , 毛泽东经过调查研究, 写下了《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方针。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统筹兼顾地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调整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调整上层建筑方面:要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要处理好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继《论十大关系》之后,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这些指导方针的提出, 为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毛泽东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非常关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毛泽东的同意下, 1956年9月, 党的八大决议提出,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1957年,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他说:“建设社会主义, 原来是要求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科学文化现代化, 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3)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 毛泽东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思想。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 》中指出:“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 (2) 同时, 他还提出有计划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这样, 毛泽东不仅认识到发展经济是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 而且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 对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和以后的经济工作都有着指导意义。

3. 依据国情, 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和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毛泽东不断思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中所处的阶段, 以及在这个阶段中的矛盾如何。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 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论。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 认为社会主义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3) 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存在着矛盾, 提出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同时, 他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他在文中深刻分析了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他要求人们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此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也可以抽象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宝贵思想:首先,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 这使他指导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别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次, 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他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 采取了统筹兼顾的方法, 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 坚持发展生产力, 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最后,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 在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推动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为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首先,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 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社会主义矛盾论和商品经济论等理论,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 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他在分析问题时, 较多地运用矛盾法、统筹兼顾方法、抓两头带中间、留有余地、波浪式前进、“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为我国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再次,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所产生的一些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经验和理论,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来源。

当然, 毛泽东在探索的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思想, 在实践中有的已经践行, 有的还没践行, 甚至在践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和失误。但是, 从总的来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形成的正确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而失误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戒鉴。

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现实意义

因为毛泽东探索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我们今天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准备, 后者则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探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及其产生的有益的思想和方法, 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基本上坚持了实事求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必须像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样, 从中国实际出发。现在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面对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多方面的要求, 面对社会思潮的多元化, 面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 我们首先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发展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环境宜居、人民和谐、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继承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体系自信和制度自信, 绝不走封闭僵化老路和改旗易帜邪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破解发展难题, 全面夺取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2. 积极调研, 扎实探索, 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理论。

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正确的决策往往来自于调查研究, 毛泽东深知这个道理, 因而一生中都非常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 , 新形势下这句名言仍光芒四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 我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 (5) 而新的理论必须来自于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和掌握。在我国处于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矛盾比较复杂, 各种利益纠葛给深化改革带来极大的阻力, 因而, 我们必须发挥毛泽东那种“床上地下, 地下床上”的精神, 脚踏实地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扎实探索, 积极分析, 抓住主要矛盾,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再一次相结合, 创新适合新时期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 突破发展瓶颈, 指导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辩证分析, 改革开放, 破除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 现今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仍带有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 未知领域、传统思想和既得利益集团格局相互交错和叠加, 这些都给改革开放和未来发展带来风险和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前, 改革开放已步入深水区、攻坚期, 已经触及到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因而要吸取毛泽东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要用扬弃和发展的眼光,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继承他那敢于突破陈规的精神和重视变革与开放的视野, 继续解放思想, 大胆突破, 做到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4. 统筹兼顾, 营造和谐氛围, 凝聚壮大社会发展力量。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从提出矛盾到解决矛盾, 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统筹兼顾的方针, 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 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 (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国内国际各种交错的关系和矛盾, 比20世纪更为复杂, 且不断变化, 呈现新特点。我们要继承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 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同时, 要突出重点, 特别是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 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更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对人民负责, 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建设小康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凝聚壮大社会发展力量, 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为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 从而保证小康社会顺利建成。

摘要:毛泽东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打下基础。他的不畏艰难, 勇于探索的精神, 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辩证分析、统筹兼顾、化解矛盾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和方法, 对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现实意义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5李家祥.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3

关键词:民族复兴;道路;探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八大主题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报告的一个核心内容。报告响亮的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 道路对一个民族的复兴来说,意义特别重大。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

奠基。恩格斯指出:“历史从那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那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2]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实行“一化三改”,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启动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部代表作中。比如毛泽东提出建设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中国也应当实行“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再恢复和发展一些私营经济,并幽默地称之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关于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并要按“农轻重”的顺序安排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关于“全国一盘棋”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原则,以及既要虚心学习外国一切长处和先进的经验,又不能盲目、教条式和机械地照搬,既要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首先提出了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1961年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各级干部中许多人不懂得社会主义是什么东西”、“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了,但还不甚了解”。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向全党发出了要努力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认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 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正确与错误交织,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经验与教训并存。但是,这一时期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误,都是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起点。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报告中指出:“以毛泽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开创。以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地指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这是邓小平总结建国30多年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训后,重提毛泽东当年指出的这个命题。毛泽东本人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逐步深入的。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庄严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其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主题。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和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总是用“不是什么”或“是什么”的判断来认定社会主义的任务、目的、形式和原则等重大问题。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搞平均主义不行”,社会主义“不是两极分化”,“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等等。因为有了上述一系列辩证思考作为思想的基础,有了思考问题过程中的反向正向的比较作用,使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清晰起来。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十四大召开,提出并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第一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因此,十八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

突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特殊历史时刻走上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岗位,可以说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13年, 是新中国历史上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最剧烈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逐步丧失活力,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时陷入迷途,西方国家借机加紧了西化、分化的攻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严重曲折,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改旗易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山河变色。我国国内也发生了“六四”政治风波。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内党外出现了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继续走下去等诸多疑虑。此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1989年6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对于邓小平领导全党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7]同时,江泽民针对那些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产生动摇的思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东欧模式,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与探索作出的历史性的抉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了,就会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8]针对某些怀疑改革开放基本政策的观点,强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并特别指出:“要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界限。”{9}针对有的同志提出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反和平演变的主张,他明确表示:中心只能有一个,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搞“多中心论”。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反华声浪,他坚定地表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中国人历来讲民族气节,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也决不会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决不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独立来换取别人的施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迎接信息化、正确应对全球化、稳妥实施市场化、全面适应多样化、逐步推动多极化,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新的探索,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突破。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的内容和结构,又是对新时期逐步形成并作出过初步概括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新拓展。它在建设内容、建设结构、发展机制、奋斗目标上,较之以往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特别是形成了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发展领域、建设领域、文明领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内容、新结构。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领域,已经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拓展为包括社会在内的发展结构;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建设结构;社会主义文明领域,由原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正在拓展为包括社会文明在内的文明结构。这三重四位一体的发展结构,既是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又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实践平台。并且被写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十年过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还从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科学的界定。报告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总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注释:

[1][4][6][11][12][13]《十八大報告》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9页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7]《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8]《江泽民思想年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9、74页

[9]《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163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4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这些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答:毛泽东等不仅率先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而且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方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吸收,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也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5

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作出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政治方面来看,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采取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他创造性地提出“农、轻、重”的顺序,已为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没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这决不是不要外援,而是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从文化方面来看,毛泽东主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广泛地吸收、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建立我{门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提出的“双百”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但这不意味着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6

学号:1120***31938

班级:0701***7

姓名:李科蓝天鸣

新中国的成立,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由此,我国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至今,我国一共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并且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成功开辟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摘自《百度百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一条伟大的道路。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到成功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到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非常成功的。

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探索,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最初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时间不够长,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认识不足,对国情的认识有所偏差,还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理论不够成熟,再加之在取得初步胜利面前骄傲自满的情绪日益增长和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的日益滋长,导致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遭受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灾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给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深刻的教训和宝贵的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7

设计说明:让学生先说说对列宁的初步了解情况, 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 为深入学习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加深对列宁的认识做铺垫。

2.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同志们, 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 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材料二:苏俄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 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 以致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根据材料概括列宁在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 要面对怎样的国内外形势?

设计说明:提供材料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材料概括能力和解析能力, 让学生理解新生苏俄政权处在非常时期, 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境内的反革命叛乱、经济恶化等问题, 为寻找相应的对策做准备。

3. 角色体验:假如你是列宁, 面对1918年的严峻形势你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说明:运用移情换位法让学生回到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去思考问题, 提示大家从工业、农业, 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展开思考。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政策, 有的说不应该搞余粮收集制, 不应该取消自由贸易等,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活跃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比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结果展开评价, 让学生理解列宁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的目的。

4.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三:

国内战争结束后, 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 反而强化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 农民已不堪忍受, 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材料四:1921年春,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 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他们提出了“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尔克”的口号。

材料五:1920年, 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 木材却属于你们。”

根据材料概括, 当时的苏俄面临着哪些危机, 并思考这些危机是怎么引发的。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材料概括出当时苏俄面临着哪些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理解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寻找新的政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埋下伏笔。

5. 角色体验: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 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假如你是列宁, 面对1921年初这种的严峻形势你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

设计说明:再度运用移情换位法让学生回到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思考问题, 再次提示大家从工业、农业, 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与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 展开思考。很多同学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寻找对策, 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方针, 并把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无形中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了思维的拓展。对比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结果展开评价, 让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从而自然地得出结论:列宁找到了一条适合落后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6. 试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

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学习, 结合上述材料, 我们应该学习一代伟人列宁的什么精神?

设计说明: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 学生对两个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并且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看出了列宁的伟大, 可以引导学生具体讨论: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什么好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会不会使苏俄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展开进一步探讨。在对列宁精神的概括中使学生对列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与本节课的导入相呼应, 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7. 课后探究:

列宁去世后, 苏联的路怎么走?他的继任者会如何引领苏联人民走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呢?

设计说明:以苏联诗人叶赛宁歌颂列宁的作品《大地的船长》说明列宁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 并且很自然地引申出列宁去世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让学生课后探究。

课后反思:对于列宁对苏联 (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本堂课中, 我巧妙地借助“移情换位”的手法, 让学生站在列宁的立场, 站在1918年初和1921年初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给学生营造了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氛围, 让学生设想假如你是列宁会怎么办,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然后把学生的想法同列宁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比, 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8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道路;途径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概念,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从此“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式得以确立。依法治国不能停止于“方略”这个层面。它既是国家方略,又是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指南;它既是执政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人民为之向往的社会愿景;它既是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必然。1999年修改《宪法》时在第5条明文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传统的“法制”升华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正式转入实施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并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该次会议的主题主线来研究,更是说明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因此,探究依法治国实现的途径是目前如何建设好法治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目前我国社会法治环境的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现依法治国的理论途径——依宪治国

首先,理论基础不同。我国依宪治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而西方的“宪政”,源于三权分立学说和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其次,权力的主体不同。我国的依宪治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为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的权利得到实现。而西方的宪政则是不同政党的竞争制度,代表不同政党、不同集团的利益。第三,政权体制迥异。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 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而西方的宪政实行的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因此,厘清我国依法治国与西方“宪政”的关系,对于澄清人们的思想,加深对我国政体和国体的认识,防止西化思想对民众思想的侵蚀,确保政权稳固和社会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二、实现依法治国的技术途径——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依法治国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民主,保障人权以及对公权力的约束。这三者有机统一,就形成法治国家的鲜明特征。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确保国家政权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形成的管理架构或管理单元。其组成与依法治国的内容相对应。具体包括理论体系(即意識形态)、立法体系、选举体系、司法体系、组织体系、政权体系以及国防外交体系。每个体系下,又可细分为更小的单元。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执政党的执政理论、执政水平及执政素养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执政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执政水平是否能经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执政素养是否与时代合拍,是否令人民满意。

上述三者关系中,依法治国方略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点;而国家治理体系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化。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共同对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故三者的关系既同源,又互相依赖,联系十分密切。

(二)处理好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改革是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也是利益的博弈和对公权的制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者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改变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自我革新方式,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摸索相结合,对政治、经济及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整治,尤其对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调整,最为关键。深化改革,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现行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进行伤筋动骨般地手术或结构调整。这种手术或调整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需要一种调和并释放矛盾的药方去散瘀止痛,打通关节和通融的血脉,使社会的肌体在改革的阵痛和呻吟中不至于昏厥或瘫痪。而这种药方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三)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明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并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固定。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自发选择的。这种选择体现在宪法之中,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之中。同时,党自觉在宪法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运行,自觉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归根结底必须靠法治来实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法治国就是要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因此,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本质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之割裂或对立。

(四)处理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德与法的关系,向来十分密切。法是明文规定的德,德是内心自省的法。法治凭借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民众的行为,德治依靠自我约束和善良规劝左右民众的品行。从理论上讲,法治与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一种方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虽则如此,但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存在一个孰主孰次的问题。我国有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这绵长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强调无为而治,或者礼法合一,过分强调德的作用,而忽视对法的推崇,以至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国封建社会虽也有法,但诸法合一的立法体制与礼制的严密和发达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过分依靠道德教育和感化的治国方式,虽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没能将中国社会从朝代更迭,人治泛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历史轮回中解救过来。因此,在我国当前人治思想和人治思维仍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德治,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人治招魂,为专制辩护。

三、实现依法治国的实践途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起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性

我国长期受人治思想影响深刻,以至于在从封建制度向现代民主制度的转型过程中,步履艰辛,时而向前,时而完全停滞,甚至倒退。这种状况的出现,固然有文化、社会等深层次原因,但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是其根本原因。

让民众信仰法律,首先要推崇宪法,树立宪法的权威。宪法是万法之法,是一切法律法规的根系和源泉。没有对宪法的尊重,就没有人权;让民众信仰法律,还要在全社会建设新的法治文化。当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随着时代的延续和代际的接力,法治文化就会悄然成型,如此,则依法治国就会成为全民族的意识和追求,贪污腐败必将大幅度减少,勤政爱民就会成为社会时尚。

参考文献:

[1] 唐双娥:《法治中国建设评价实践的源流、经验与展望》,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月第28卷第4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篇9

授课教师:刘建平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注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性,由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在讲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中,因为本课的重点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分析“左”的错误具体表现是,利用媒体播放了当时的一些材料和数据,以及壁画歌谣,是学生通过直观影响来了解“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由于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效果较好。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历史,我觉得这样才真正体现课改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不但使学生对本知识点加深了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篇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单位:临朐第四中学

姓名:王京霞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主要讲述新中国的历史,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为该书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从课文标题来看,本课具有体现本单元主题的地位。而本单元主题上承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整册教材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为什么出现失误,这是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如果不透彻分析,正确引导学生消化理解,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我们党的误解。因此,如何突破这一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失误,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祖国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结合今年全国掀起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活动高潮,对同学们进行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主义功能是学习本课的重要任务。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二学生,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有所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增强。在历史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内容,掌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三大改造,我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知识,他们也通过生活实践亲身体会了一些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内容,教师最好针对学生特点,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剪辑、图画等加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整合故事,归纳问题,探究思考,培养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能说出邓稼先、焦裕禄、王进喜等人的主要事迹。2.通过学习探究,学生能理解阐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出现的原因、后果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再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历史情景,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归纳邓稼先等人的先进事迹。

2.在分析史料,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2.通过对探索建设过程中的成就与先进模范人物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树 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先进模范人物。

(二)教学难点

对中共?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正确方式探索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五、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收集史料,讲故事等对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以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二)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搜集资料,研习资料,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媒体操作平台。

(二)学生

1.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史实,每位同学写出两条最典型的。

2.搜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的事迹,准备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首歌反应时代的主题:如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倒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卫黄河》;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歌》;等等。下面同学们听一首熟悉的歌,看能不能说出它产生于什么时代。视频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这是1957年由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反映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民心声的歌,那么我们党和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做了那些探索,取得了那些成就,有什么失误,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问题。

(二)教学结构

板书设计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失误:

时间:1956年 开端:中共八大内容:①正确分析了两大矛盾 ②明确指出当前任务 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内容

失误 评价 影响 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评价

调整国民经济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建设成就 ①石油工业

②新兴工业

模范人物:邓稼先 王进喜 焦裕禄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学生活动1】 自主阅读教材,找出八大主要内容,并分析得出结论: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正确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所以说八大是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找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的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把握基础知识,学会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论从史出。)

【教师活动2】(播放《社会主义好》歌曲视频,展示人民大干社会主义的热烈情境,伏笔急于求成的心情。)小组合作探究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一人执笔,把结论整理、提炼,形成理论。

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这一问题,理论性强,对初二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适当引领,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准确表达。(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设计意图:因为探索中失误的原因这一问题较难,设为学生合作探究,老师加以引导点拨,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分析归纳能力。)篇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反思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资治通鉴》是古人重视以历史为镜子的典范。但历史的借签、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理解、感悟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但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学习历史知识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这造成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认识不足,引不起充分的重视,造成他们对历史知识不易理解或感觉枯燥、乏味,也就更难达到历史学科的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了。

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的教学反思,我觉得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将问题融入故事中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在一节课当中,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

首先,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其次,课中利用故事设置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如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我为学生收集了这样一些故事:看到美术展览馆

中亚当和夏娃的油画时,英国人说那是英国人,男士有吃的东西总先让着女士;前苏联人说那是苏联人,穷的衣服都穿不上,还以为自己在天堂呢。提问学生这反映了前苏联的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出,苏联人搞社会主义建设时,虽然思想上积极,但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容与形式脱离太远。

再比如:一美国访问团到达苏联,苏联官员带领其参观了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并非常自豪地说等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每个家庭都要有一架飞机,美国官员很是奇怪,问有什么用,前苏联官员说领救济面包用。提问学生:这反映了苏联的什么风气?我国在什么时候也曾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能一下想到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人们急于求成,盲目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还有,戈尔巴乔夫嫌弃司机开车太慢,自己抢过来开,横冲直撞,秩序大乱,交警被质问时说:不敢管。领导问是谁?他说不知道,但是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笑过之后,提问学生:这反映了苏联的什么现象?学生能很快联系到高度集中造成的民主法制的破坏。这样,学生为兴趣所牵,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同时认识到个人在发展中,也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法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最后,在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学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课时,利用逆向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反思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今天讲《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三个班用了三个课件,效果都不理想,郁闷。可能与不是自己原创的有关吧。说句实话,自从当班主任之后,自己做课件的机会少了很多,大部分都是网上下载,要不就是同事的。没有以前只教课时用心了。心思都放在了班级管理上。可是班级管理也不突出,有时怀疑自己的能力,心很烦。鱼和熊掌都没得到。下边就谈谈我这节课的思路吧。

一、课标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细化教学目标:

1.自学教材能说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和失败的相关史实。

2.能说出邓稼先、王进喜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

3.通过合作探究认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失误的原因,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经验教训。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第三课,前面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颁布宪法等,这些是进入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而此后的第7课《文化大革命》是本课中所讲到的左的错误思想的延续和扩大。所以讲清楚这节课关系上下历史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

这段历史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远,从父母、媒体、课本以外接受到的信息很有限,是学习的障碍之一;其次是这节课怎么讲清国家发展的规划和领导决策与民众的关系属于比较宏观、偏理论性的,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以英语单词discovery导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体现了英语与历史的联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始新课的学习。2.重点强化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答案,个别展示。在此基础上强化记忆。3.难点突破

(1)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探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经验教训。

(2)通过视频和图片、口号等感官接收的信息与现实的矛盾分析中,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4.课堂小结

通过在数轴上对十年探索的过成的总结,既起到对课堂上新学的知识的归纳总结作用,又是一次较好的解题练兵的好机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此时期的特点:曲折中前进。5.互动与参与

通过模拟《感动中国》栏目的活动,增强课堂学生的参与性,把学生课堂生成性的成果

(包括知识性的了解杰出人物事迹;能力的提高,就是归纳、概括、、文字整理、表达等能力的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意识等)最直接的表现出来。6.课堂巩固

抓住要点,体现课标的内容目标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联系中招,题型多样化,既有选择又有材料解析。

六、课后反思:

1.语言不够精炼,过渡不够自然,缺乏鼓励性语言。2.学生齐答的情况较多,不利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上一篇:20条不一样主题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自动离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