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2024-06-06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通用9篇)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篇1

各位来宾、各位老总、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我市餐饮业发展的成就经验,探讨我市餐饮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思路。这是一项对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会议,刚才糜新箭教授给大家讲了很好的一课,就餐饮业的管理现状作了祥实的分析和展望,在此对糜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协会和各媒体及奥龙公司共同举办的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瞩目。2004年,我国餐饮业实现销售额7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合肥市的餐饮业一直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实现高增长,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4.3,对于促进我市第三产业以致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析2004年,我市餐饮营业额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一是消费者需求上升较快,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特别是时尚、健康和特色品牌餐饮给市场带来新活力;二是节假日市场和商务旅游等对行业拉动明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务活动活跃和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4年,我市餐饮市场的特点是:一是经营的品牌化、规模化,餐饮经营更加讲究树立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扩大规模,增强市场占有率。年内,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相继开业加入市场竞争之列,也提高了我市餐饮业的整体经营档次;二是餐饮连锁经营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显现出其科学管理,快速复制,进而占领市场的独特优势;三是外地餐饮企业继续进入本地市场,本地餐饮企业也审时度势,开始出击外地市场,形成有进有出的局面;四是餐饮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艺术更加提升,营销举措力度加大,企业更加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吃的品味,以节兴市等促进市场繁荣;五是重视食品安全,绿色餐饮消费理念更进一步为企业和消费者所推行和注重;六是2004年的成就是在克服“禽流感”等困难后取得的。特别是在“禽流感”面前,我市餐饮企业表现出“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可贵精神。

同时,2004年我市的餐饮市场也有表现不足的地方:一是行业竞争欠规范,一些企业存在着服务质量低,卫生环境差等问题;二是不同规模间企业发展不平衡,中小型企业发展步伐较慢。表现为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中型企业状况不容乐观;三是成本增加过大,利润下降。今年的水、电、煤气及米、面、油、蔬菜等原料涨幅较大,虽然营业额增长较大,但利润增加不大,影响了发展后劲;四是业态发展不平衡,如早餐业从整体上来说市场较大,但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难于管理,问题较多,值得关注。

展望我市2008年的餐饮市场:一是市场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估计全年营业额增长继续达20以上;二是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仍是餐饮业发展的主题。

商务局作为餐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将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继续引导、推进餐饮企业的规范发展,有序竞争,做大做强本行业,繁荣我市餐饮市场。对餐饮业今年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注重学习研究,提高管理水平。餐饮企业要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要多研究市场发展方向,把握规律,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和赢利水平。在经营决策中要注重连锁、集团、特色、品牌等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学习运用。要学会资本运营,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餐饮服务业管理体制和传统菜肴上的创新。餐饮协会应发挥优势多做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加快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餐饮”是三绿工程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绿色餐饮涵义很广,既有食品卫生管理,也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还有服务规范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从采购、运输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无害,是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前两年的工作,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将逐年扩大范围,以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市场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餐饮企业积极参与,把企业对品质和管理的追求与政府部门的行业引导自觉结合起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餐饮消费。

同时,要积极探索行业“市场准入”。餐饮业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行业,而一些中小餐饮企业的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值得研究和探讨。

三、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有序竞争。今年商务局将继续会同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鼓励规范有序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要求企业做到“合法经营、进货合格、消毒卫生、服务规范、价格透明、宣传真实”。企业要自觉树立诚信经

营的理念,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广大新闻媒体给以及时的支持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和提高餐饮企业的形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多赢”。餐饮协会要更好地服务规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年内将开展的“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将是对行业引导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

四、加大社区服务业研究、努力做好早餐发展规划。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将是2008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餐饮是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规范发展餐饮便利店、促进早餐、快餐行业更好地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卫生、营养、健康的早餐和快餐,政府已关注到其重要性,并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此也建议在座的企业老总们对这个广阔的市场和机遇给予更多的关注。

祝各位身体健康、新春快乐、生意兴隆、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篇2

一、餐饮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对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弘扬文化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耳熟能详。2009年, 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7998亿元, 比2008年增长16.8%,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 人均餐饮消费1348.4元。2010年, 统计局调整了统计口径, 上半年全社会餐饮收入达到9595亿元, 同比增长17.1%。随着餐饮业的发展, 全国出现了一批餐饮大省、餐饮大市, 餐饮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 也日益受到重视。

1. 餐饮业是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餐饮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有132个城市, 1978年底, 则发展到193个, 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仅有13个。现在, 全国城市已经达到660多个。城市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餐饮消费需求, 使餐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以2009年各城市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 在GDP超过2500亿元, 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上的33个城市中, 18个城市的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超过200亿元, 8个城市超过300亿元, 其中上海最高, 达到761.5亿元。从增长率来看, 9个城市超过20%, 17个城市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其中沈阳高达27.5%。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来看, 12个城市超过14.4%的全国平均水平, 7个城市在16%以上, 其中佛山市高达20.7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顺德区自2001年起就占20%以上, 2009年达到22.37%。餐饮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备注:1.以GDP超过2500亿元的城市作为比较对象。2.※为餐饮业零售额, 蓝色为省会城市, 黄色为直辖市。

餐饮业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指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今年8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服务业占的比重较低、增长质量不高。据统计, 1985年服务业占GDP的38.3%、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16.8%, 2009年分别上升为42.6%和34%左右, 25年间分别提高了4.3个百分点和约17个百分点。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服务业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城市发展将向两个方面推进, 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 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饮业的发展不仅直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从业人数, 也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2. 餐饮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 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 城市化进程就进入了成长关键期。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只有17.92%, 2009年已经达到46.6%, 这意味着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 中国成功创造了4.5亿个城市居民, 现在我们的人口大数是13亿, 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新增城市人口1300万。据有关专家预测, 到2025年, 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60%, 城市人口达到9.15亿, 2030年将突破10亿, 住房和就业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两大难点,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目前全国餐饮业从业人员约为2200万人, 其中80%左右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 不仅解决了农村近2000万人就业, 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统计资料显示, 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6.3元, 其中20%是通过雇佣劳动而获得的, 50%来自农业种植, 到2008年农村居民收入达到4760.6元, 工资性收入则达到40%, 农业收入则降低到30%。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1, 2008年则扩大到3.3:1, 城乡收入不断扩大。就业门槛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餐饮业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随着餐饮业的发展, 一些企业, 如重庆小天鹅、德庄、秦妈, 内蒙古小肥羊等品牌餐饮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及养殖基地, 产业链逐步建立并完善, 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带动食品加工业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餐饮品牌成为城市确立特色文化、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餐饮品牌建设力度空前, 形成由点到面的品牌体系。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餐饮业品牌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初步形成了企业品牌、街区品牌、乡镇品牌、城市品牌四位一体的品牌体系, 目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餐饮企业有27家, 在45个品类中排名第20位。美食街区、餐饮特色乡镇、特色餐饮城市等地方品牌已经近100个, 成都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美食之都”称号。“中国厨师节”、“中国 (重庆) 火锅节”、“中国苏州美食节”、“中国淮安美食节”、“中国烟台国际美食节”等全国性的餐饮品牌节庆活动有几十个, 餐饮业形成了品牌点面结合, 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品牌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之称的沙县, 外出经营小吃人数超过5万余人, 年营业额突破30亿元, 经营纯收入达到6亿元, 为沙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中国厨师之乡”之称的河南长垣和广东顺德, 餐饮业已经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城市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建设阶段、管理阶段、品牌阶段三个阶段, 缺乏文化内涵的城市, 是没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城市特色文化和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高度提炼, 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综合表现, 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塑造得好, 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品位, 而且能使城市增值, 置换出更大的功能效应和环境效益。商务部2006年和2010年评定了两批中华老字号, 其中餐饮老字号共有122家, 约占总数的16%。这些中华老字号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文化部评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餐饮类共有15大项, 涉及20个申报地区和单位, 这些都是城市的宝贵资源, 都是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餐饮人才培养是提升城市素质,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建筑业、家庭服务业、餐饮业等准入门槛低的行业都是吸纳农民工的重要行业。在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 其文化素质、收入水平、住房条件等并没有融入城市中去。从这种不完全城市化来看, 我国的城市化率显然是高估的。我国的城市化将由规模扩张为主导, 转变为规模与质量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导的新时期。作为主要与人打交道的行业, 每个餐饮企业都有服务规范和服务礼仪, 都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使农民工更容易积累知识和提高文化素质, 也使他们在文化上更能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化率是一个数字, 真正让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像市民一样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餐饮业不仅是提高城市化率的重要产业, 也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大力发展餐饮业,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建议

餐饮业作为一个兼具繁荣经济、服务民生、展现文化的综合产业, 在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不仅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而且能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不仅能繁荣商业经济、改善民生, 而且能以点带面, 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促进餐饮业上下游产业的共同繁荣。从当前我们几个餐饮美食名城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成果来看, 挖掘城市餐饮发展潜力, 凸显城市餐饮优势特色, 提升城市餐饮业竞争力是扩大城市影响力,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条创新之路。下面, 我就此谈几点建议, 为下午的会议抛砖引玉。

1. 挖掘餐饮特色, 制定发展规划, 构建现代产业链

每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资源优势、餐饮特色、文化内涵都各有不同, 要切实对地理优势、原料特点等认真分析, 确定餐饮特色, 并延伸产业链, 打造城市品牌, 不能千篇一律。一个特色产品能带动一个企业, 如全聚德烤鸭;一个特色原料也能打造一个城市餐饮品牌, 如舟山海鲜美食、定边土豆美食、重庆火锅美食、云南菌类美食等。各地根据确定的餐饮特色, 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的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 构建合作紧密的产业链条, 在确保了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的同时, 通过产业联动, 以城带乡, 形成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一个好的城市是先规划, 后建设的城市, 一个好的城市也是能把握成长关键期的城市。城市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时确定优势产业, 研究制定餐饮产业发展规划, 并将其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 实现规划之间的无缝链接。

2. 优化市场环境, 加大扶持力度, 提升餐饮竞争力

餐饮业市场准入门槛低, 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随着房租、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行业利润率明显下降。2009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利润率为10.4%, 比2008年下降3个百分点。政府通过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逐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对餐饮企业水电价格上执行与工业企业同样的标准,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06年, 重庆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餐饮业发展推进美食之都建设的意见》对餐饮企业建设提出了税收政策优惠、信贷资金支持、简化行政审批、降低水电排污费用等方面的政策。成都、昆明等城市也都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积极支持餐饮业发展。

第一, 大力培育品牌餐饮企业的发展。成都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发展, 为获得全国餐饮百强企业奖励5万元, 浙江一些城市对获得“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 都是对餐饮业实实在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第二, 倡导安全环保的餐饮经营环境。严格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 从源头保证原材料的安全卫生, 保证食品供应安全、卫生、透明, 大力推进绿色餐饮工程。

第三,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餐饮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餐厨垃圾进行统一管理, 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节能减排, 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为餐饮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及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深挖餐饮特色, 培育餐饮品牌, 提升城市影响力

当今城市经济竞争, 归根结底是城市优势产业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品牌的竞争。“名城效应”不但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反过来又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可见城市的魅力不在其大而全, 而在于其有特色和强项。餐饮业具有显著的分散性, 产业集中度较低。2009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营业额为1250亿元, 还不足全国餐饮市场的7%, 品牌企业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行动。

第一, 培育城市品牌。将“打造餐饮品牌战略, 营造美食氛围”作为塑造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市场运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美食之都”、“美食之乡”、“菜系之乡”等城市名片来提高城市的地位、美誉度和知名度;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美食街区相结合, 从战略规划角度去塑造城市形象, 借助美食街区的打造, 吸引投资和扩大宣传;将餐饮业作为营造城市繁荣繁华商业氛围的最佳途径, 设计和利用各种美食活动、节庆展会等打造出浓郁的城市氛围, 打造美食街区, 打造城市美食形象, 实现餐饮业发展与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和食品加工紧密结合, 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 将“重视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契机。政府应重视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老字号餐饮承载着民族特色及饮食文化历史, 是极大的精神文化财产, 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对弘扬当地饮食文化, 向国内甚至国外消费者展示城市特色餐饮和城市独特文化都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 政府有必要对那些有成长机会的“老字号”餐饮企业进行必要的支持, 促进老字号企业餐饮企业的快速成长。政府对“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支持, 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 通过体制创新、财税政策支持、建立发展基金或研发项目等多种措施来实现。

第三, 积极推动餐饮企业“走出去”。将“走出去”作为城市沟通、扩大城市影响力的有效纽带。一方面, 引导餐饮企业走出城市, 开发全国市场;另一方面, 引导有实力、有优势、特色明显、品牌效应好的餐饮企业, 认真分析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 并根据当地的法律环境和餐饮市场特点, 以并购重组、对外直接投资、连锁加盟等方式占领海外市场。以餐饮业为城市联姻和城市协调的纽带, 不仅能实现城市间的互动与学习, 而且通过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 去了解城市间的差距和差异, 为更好地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积累宝贵经验。

4. 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机制, 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6月, 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促进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在餐饮行业, 人才问题不仅普遍而且具有一定典型性, 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缺口较大。而且人才的层次结构丰富, 涉及从低到高不同层级的人才, 对餐饮行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服务机制, 对整个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 以政府为主导, 发展餐饮职业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9月初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论坛上指出, 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实力的增强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践中, 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因此, 在餐饮职业教育发展上, 政府不仅要促进餐饮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院校联姻, 建设餐饮企业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更重要的是, 要对自觉自愿地进行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和社会力量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如重庆市在发展餐饮职业教育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以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 来推动大专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 特别是对企业自办的餐饮职业教育学校, 更是从办学之初、手续审批到教育计划、招生计划等方面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 目前重庆品牌餐饮企业自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已成规模, 而且名声在外。

第二, 创新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为人才培养和成长营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设立专项奖励资金, 对技能人才进行奖励激励, 落实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待遇的政策, 为人才成长和人才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如苏州建立了具有荣誉性、示范性、非经营性组织的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在创新创优、技术攻关、授艺带徒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 以餐饮业为突破口, 创新人才服务机制。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80%以上的从业人员是农民工或者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未来潜在市民, 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活力, 也是维护城市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着眼未来, 城市人口管理理念来对待不断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员,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户籍、社保和子女就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政府应制定能够切实解决外来人员的户口、社保和子女就读等问题的相关政策, 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让其安心为这个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也能营造城市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而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篇3

[关键词] 四库全书;新抄四库全书;传承文明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6—0005—03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a speech made at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n Chinese Siku Studies.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cerns the questions of ho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Siku Quanshu and ho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the Siku Quanshu. The second part devotes to the promotion of re-copying the Siku Quanshu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henomena based on Siku Quanshu.The research of Siku Quanshu is itself a process interpre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Re-copying Siku Quanshu means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reading texts from ancient people and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Siku Quanshu ; recopying Siku Quanshu ; inheritage civilization

今天这个会我想讲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如何推动《四库全书》研究,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中华文化研究如何开展。二是在新时期推动新抄《四库全书》活动,也就是以《四库全书》为底本的文化现象怎样光大。

一 研究《四库全书》

《四庫全书》是历史的存在和宝藏,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今天不是为《四库全书》正名,而是要推动《四库全书》的深入研究,探微深奥、传承文明、启教后人、奉献世界。

1.对《四库全书》的看法

《四库全书》是一座文明殿堂,那里圣贤满座,哲思深奥、文采飞扬,是一部活着的中国史。四库卷卷册册都是先人的足迹、思想,是文明的史鉴。《四库全书》所藏,是我们之精神,我们之根,是我们的家。

《四库全书》所载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波折、灾难而始终统一、绵延至今的精神渊薮。

“四库”是中华民族的一张特殊的证书和名片,是一部纵横五千年、横亘世界的珍宝;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2.必须研究《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命运多舛,屡遭天灾及人祸,散遗毁亡多矣。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憾事,更是中国人难述、难隐之伤痛。今天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好,昭之后人,传之永世、流之世界。保存和流传的最好办法,就是研究。研究也是和历史对话、和先人对话,研究《四库全书》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解说。

保护《四库全书》就是保护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就是传承我们祖先之灵魂、思想。保护、研究就是对祖国文化之尊崇、爱戴,就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之自信、自豪。

作为中国人,必须研究、必须继承《四库全书》这座宝藏。必须靠中国人、也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发掘它、发扬它,别无他法。中国人必须有这种民族自强和自信之精神。

《四库全书》成书已两百多年了,今日盛世之中国,无理由不研究。这是民族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责任,今天的中国人必须肩负起这个使命。中华复兴,少不了这项研究,中国梦中早已包含这一义。

3.以论立学

《四库全书》体现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前人也有提出过建立“四库学”,我现在想提出的是,以《四库全书》为对象,对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科,就叫“四库学”。“四库学”能不能确立,能不能为世人乃至后人认可呢?这就要以论立学,没有研究,没有理论,没有论说,“四库学”就建立不起来。《四库全书》可能始终躺在书柜之中,成为虫鼠啃食之物!只有立学、立论,才能传承《四库全书》、传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的,也只有中国人能建立“四库学”。

4.怎么研究

要以现代科学行致学之道,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研究。研究可宽大、可精微,可论、可述,可广、可狭,论之不设限,争百家之鸣,放百花之艳。研究就是功,俗语说:“只要走,就能到家。”功在研究之中,果在研究之后。

第一,打开“四库”之大门,从象牙塔里走向社会。首先要打开《四库全书》的大门,让所有愿意研究的学子,都可以进到门里面,获得想研究的书章。要大量翻版《四库全书》电子版,可全书,更多的是专项专卷。要大量出版《四库全书》中的专辑、专卷、单行本,有的可附研究论说,以享学人。

第二,构建“四库学”研究平台。要建立杂志、网站、报告会、讲座、论坛,以彰研究成果。讲座、论坛、杂志要有明确的研究,无论是古人的研究,还是今人的研究。每年可出版研究年鉴,建立当代研究数据库、档案,以助众人之研究。

第三,要和大学、社科院等研究机构以及海内外有志、有兴者共同研究。文责自负,争论、辩白、评说都正常。我们应该奉行开放包容的政策,鼓励百家争鸣、百花争艳。建议湖南大学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加强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拓展研究领域,推进研究深度。目前的一些研究,多数是关于文献方面和编纂过程的研究,对禁书、毁书、删书也做了不少研究。但是现在我们推进《四库全书》的研究,就要对某些专题和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库全书》是大泽大海,真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

二 新抄《四库全书》

历史上的《四库全书》就是手抄的,这也是它的价值的一部分。现在影印本、电子本、高仿本都已经有了,并收藏在社会。作为书籍来说,不会再有失传的风险。

新抄不是印刷书籍,也不是保存书籍,而是保存文化。是新时期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新抄就是继承和弘扬。世界上只有汉字有特殊的文化底蕴,可书、可法、可究、可议(我也提倡研究“汉字学”)。凡学书之人、凡抄书之人,都有感于汉字深厚的内涵、奥妙、情趣。很多人一进入书写汉字之门,就如醉如痴,不舍昼夜地去写,就乐在其中,终生不辍。

汉字,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载体,没有汉字,也就没有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现代社会,用键盘代替了书写,对于我们许多年轻人来说,写字是难事。对于他们来说,汉字之美妙、深奥,都没有了,文化怎么传承?中国文化对他们而言是“天花板”,可望而不可及。

中国若要复兴,我们的后代就必须学习中国文化,必须会认读写汉字!作为中国人,必须有足够的中国文化修养。不会写汉字,中国文化就成了域外文化。这岂不成了一种文明悲哀、一种精神残缺?

新抄《四库全书》就是要写汉字、识繁体、读古人、学文化。抄书就是“写、识、读、学”,通过抄进入殿堂,这也是弘扬汉字之美、理解汉文之妙奥的一种方法,更是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必要途径。

抄书是一种大众式、社会式的研究方式。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学习中华文化的方法,抄写就是在学。

新抄将培养一批新文人、一批研究者、一批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不仅影响中国,也必将远播海外,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合作。

三 新抄《四库全书》的几个问题

1.接触难,规模大,时间长。新抄《四库全书》和练书法是一回事,只不过以《四库全书》为底本而已。当然,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接触《四库全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库全书》规模宏大,要全部抄写,非一宏大工程不可为。但我以为,抄书属于个人之心愿、情怀,愿者书之。对于怎么写,不设限、不设格。八岁顽童可写,耄耋老人可书;正字、行草、隶篆都可以。大到一阁可书,微至卷秩可写。抄不在一章一册,不在一月一年,随愉而乐之,成为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情趣方式,重在参与,重在过程。

2.为谁抄书的问题。练书法的人、写字的人都是为自己写的,只是成名之后有人要,才有为谁写的问题。我提倡的是以《四库全书》作为底本的书法行为,写的好的有人要,有人藏;写的拙者,可经年累月终成正果。抄者可赠、可捐、可送、可藏!藏可以藏一册、一卷、一本。主要是练写!

3.藏书家与藏书。收藏的時候,藏书家将提出收藏的要求规格,如纸笔之规、字体之法,这是抄藏双方的契约。藏书家可以是图书馆、博物馆、企业、个人等等。收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收藏者有功于社会、历史!没有收藏,《四库全书》在哪?没有收藏,中华文明之史鉴在哪?藏家之藏,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后世、为了历史!他们的收藏,将全都留在社会后世,这就是收藏家之功、之献!

收藏家收藏的不仅仅是个物体,收藏的更是文明和文化本身。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饱蘸文化思想的人文精神之作不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蘸之愈满、载之愈多,社会将越珍爱之,历史将更珍藏之。现在的古书,多为雕版印刷的,手抄卷罕有,只见断章残片,已成珍宝。

今天中国人之手抄书,承载的是当代人之精神、思想,是当代人的文化艺术!今日国人抄书无非是给后人、给世界的朋友一份中国人的证件,一朵红牡丹。

四 小 结

《四库全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先人的,也是当代的,也必将是后人的。研究《四库全书》,就是解说中国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文明!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篇4

培训班上的讲话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2011-06-0

2各位经理,单位负责人:

今天,全市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正式开班了。这次培训得到了局党组的有力支持,局党组书记、局长 同志亲自参加培训动员,这也显示了局党组对提高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餐饮服务监管的决心。下面,我就全市餐饮服务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讲一讲餐饮服务监管机构改革的情况

今年以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我局所担负的职能有所调整,根据《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要求,我局将承担原卫生执法监督处担负的餐饮服务环节许可事项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监督实施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1

等工作。月 日,我局已经和市卫生局进行了市直管理的 0余家大中型餐饮企业、学校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的交接。

二、讲一讲这次培训的目的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前所未有,民众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务院还召开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类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也十分关注。为提高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结合上半年进行的《 市2011年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011年 市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餐饮服务环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次专门的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三、讲一讲这次培训的要求

对于这次培训,我局做了细致的安排和充分准备,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培训机会,端正态度,自觉按照培训课程安排表参加授课,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一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本次培训的时间是两天,时间紧、内容多,希望大家静下心来专心听课,善始善终地完成好

培训任务。

二要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对照自己单位的情况,结合各自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使学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三要统筹谋划,以训促改。学习培训是手段,运用和指导实践才是目的。因此,大家在学习中要学会把握每一项法律法规、每一堂课的实质和精髓,以学习培训促进整改。

各位,食品安全工作无小事,希望大家通过这一次的培训,能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能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全县餐饮会上的讲话 篇5

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侯军

各位老板、同志们:

下面,我就切实做好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中省市县布署和要求的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以及近期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县上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审视我县餐饮食品安全问题,坚定发展信心

近年来,我县餐饮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进步,总体形势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但是,随着全国暴露出的食品安全上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多,以及群众要求和国家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特别是餐饮服务行业的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餐饮业是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风险最高、发生食物中毒最为集中的食品行业。使用原料和供应品种繁多,加工手段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加工过程中易引入如原料变质、烧煮不熟、储存不当、交叉污染、餐具污染、人员带菌等问题;即时加工、即时消费,无法做到检验合格后再食用,比工业化生产危险。我县餐饮行业存在发展不平衡、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1、一些餐饮单位规范小、投入不足、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

2、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或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个别餐饮单位不能做到远离厕所、污水沟等污染源,“三防”(防蝇、防虫、防鼠)不完善,生熟不能完全分开,凉菜间没有实行“三专”(专人、专间、专用具)。随意购进小作坊生产、加工的劣质食品原料和调料。近期检查中,虽然没有发现严重的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但使用过期食品添加剂、“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食用油、不合格餐具、回收油、循环油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存在。

各餐馆、食堂法人是本店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具体管理员,承担直接责任。大家一定要对自身的责任有明确意识。我们编印了《食品安全学习资料》,专门收集了相关法律责任规定,请大家认真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请大家务必首选确认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责任、提高管理水平。

二、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切实保障餐饮食品安全

一是加大投入,切实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各餐馆、食堂要对照相差标准,或者自觉接爱执法人员指导,对厨房面积狭小、功能分区达不到规范要求、设备设施残缺,未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执行进货查验记录、不严格索票索证等问题,认真加以排查,逐项加以整改并保持良好状态。为帮助大家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我局专门编制印发了《XX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试行)》,请大家结合本店实际完善,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并根据本店的情况制作上墙,并督促从业人员认真执行。

对加工条件恶化,不再保持确保食品安全的各种条件的,要及时予以注销相关证照。对无证经营、违法经营的,要联合相关部门予以取缔。

二是诚信经营,树立XX餐馆信用形象。食品安全是一项良好工程,各餐馆业主要坚持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严格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采购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不使用过期变质原料、不滥用或者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不以假当真、以次充好的坑蒙拐骗消费者。

为提高我县食品安全,树立XX良好的发展环境:

1、增加人员、提高执法水平;

2、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3、提高行政许可审查把关力度,严格准入机制;

4、建立全县餐饮服务提供者信用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5、加强重大活动保障、重大节日、特殊季节,对乳制品、食用油、鲜肉和肉制品、酒、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不断加大检查的频率和履盖面。对不法行为一旦发现或收到举报,除了予以查处同时要记录在安,对那种不能及时按要求整改的,或者屡查屡范的,要通过媒体、宣传栏等进行暴光,甚至吊销相关证照。对坚持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的,我们要联系相关产业部门,争取扶持、奖励措施。

三是阳光操作,推行信息公开文明经营。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由我局统一定制、无偿提升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公示栏内容共6项。其中:⑴餐饮服务单位向消费者作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今天将承诺印发大家,请大家签字后交给我们现场工作人员);⑵《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

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⑶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和易滥用的添加剂名单;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等四项系上级要求。

为提高业主的责任意识,强化群众监督,我们增加了两项内容:⑴安全责任人信息;⑵餐馆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十要”:一是餐馆要亮证经营;二是人员要持证上岗;三是环境要保持卫生;四是进货要索证索票;五是生熟食品要分开;六是防蝇防虫防鼠要到位;七是餐具消毒保洁要彻底;八是添加剂使用要合法;九是垃圾处理要无害;十是加工操作要规范。

本工作由顶典广告公司承办,请大家做好配合,及时完善信息,并保持公示整洁。另外,餐饮服务单位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于2011年6月底前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自行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

三、切实做好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1、认真清查食品添加物行为。一是要购买和使用合格的、保持期内的产品,并认真审查其产品是否含有非法禁止添加物质;二是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作用;三是可用可不用坚决不用,必须使用的尽是少用。对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要严格处罚;对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要从严从重查处。凡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予以查处。

2、保障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6月7、8日是全国高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跃置龙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障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保证所有参考学子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不因饮食问题影响关系一生的大事。一是所有承担高考学生定点服务的食堂、餐馆,要建立专门的高考食品安全保障方案,落实专门人员、增添专门措施,保障采购、加工、服务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二是其它餐馆要为高考学生提供“高考专席”,专人负责所提供食品安全。三是从高考之前3天起,禁止向高考学生提供凉菜、皮蛋等高危食品,四季豆、土豆等要认真检查加工。我们将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希望大家认真配合。

3、认真做好夏秋季的食品安全。夏秋季由于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细菌、霉菌、病毒等容易孳生繁衍,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各餐馆、食堂要严格把好采购关、安全存放食

物储,要慎重处理剩余饭菜,二次加工食品要严格操作,强化餐具消毒、保洁,防止食物中毒、细菌污染。

4、强化重大接待食品安全保障。餐馆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事关餐饮行业发展,也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环境。近几年我县发展迅速,外地客商、上级领导来南较多,都要在XX就餐,特别是县上组织的一些接待活动,事关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的大事。对各负责接待的餐馆来说,做好服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比较明显,但一旦出了问题,后果和影响非常恶劣。希望大家要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做好做实,自觉接受执法人员指导,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规范操作、诚信经营,绝对不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

5、做好餐饮行业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全社会、政府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推进这一项工作。请大家务必按照刚才计生局的领导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在今后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审查过程中,要严格审查流管工作落实和执行情况。请餐馆、食堂负责人在流管责任书上签好字、并加盖章留在座位上,我们的工作人员将来收取。负责人未到会的带回去签字盖章后送药监局,同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表格和材料。

餐饮服务行业是一行朝阳产业,拥有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市

场。只要坚持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都能够得到市场的丰厚回报。

在教师论坛上的讲话材料 篇6

大家下午好!

天公是如此作美。前段时间,我们享受了几天夏日般的春天,为我们今天的相聚做足了心情的准备。十分感谢老天爷!

今天,和风迷人、温度宜人,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在此聚会。我感觉今天会场的气氛比春光更明媚,比和风更迷人。

今天我们聚会在一起,共商如何贡献于xx地区的父老乡亲,探讨如何才能托举起xx地区父老乡亲明天的希望。这些父老乡亲会因为我们的聚会而微笑,他们也会因为我们的聚会而收获。我们会因为他们的微笑而自豪,我们也会因为他们的收获而骄傲。

我们生活在xx地区,在座的许多人都是xx地区的一员,所以,当我们在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我们也在享受着因为我们的贡献而产生的文明氛围。俗话说:当你把香水洒向他人时,总有几滴溅落在自己的身上。

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我们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每天工作在不同的教室,但是,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教师!多么美丽的名字,多么令人羡慕的名字。一个人可以不认识他们的省长、市长、县长,但他一定会认识他的老师,他一定会记住他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一定会永远怀恋着深爱过他的老师!想到这些,我们能不感到幸福和快乐吗?

我想,今天来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想做一个被学生记住的老师,都想做一个被学生怀恋的老师。

今天我们汇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完善“教师”这一神圣的词汇而来的,我们是为了快乐而来的。快乐在乎自我的心境,它跟金钱、年龄和环境无关。快乐是什么?我以为,快乐就是我们每一次的相聚;快乐就是我们能够分享朋友们的奇思妙想;快乐就在我们挥洒青春塑造一个个纯洁灵魂的一举一动之中。

美好的时间总是如此的短暂。但为其短暂,她才更会令我们珍惜。

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都是精英。明天,我们分散在异地,都如满天星辰。

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与会者的共同努力下,xx地区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把今天相聚的美丽的瞬间,在数码相机的“咔嚓”声中化作灿烂的永恒!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篇7

高速发展过程中, 粗放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建筑方法、落后的生产工艺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污染问题严重, 今年我国东部地区持续的严重霾天气就充分说明这一点;能耗居高不下, 能源消耗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特别是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 而建筑的维护结构门窗占建筑能耗的50%, 也就是说建筑门窗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左右, 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国家已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建筑节能、绿色行动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需要行业共同攻克的课题。而建筑门窗配套件是影响建筑节能、门窗性能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成效的因素之一。

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与建筑节能

2013年1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 (国办发[2013]1号) 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要求我们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推动建筑工业化,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 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扎实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 对于转变城乡建设模式, 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协会与门窗节能、绿色建筑行动工作相关的委员会有铝门窗幕墙、钢木门窗、塑料门窗三大门窗和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 在“绿色建筑行动”中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现有房屋建筑面积超过了400亿平方米, 能达到建筑节能要求的仅占6%~7%。《方案》要求, “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完成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到2015年末, 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十二五”期间, 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 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中还特别提到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以及推动建筑工业化的问题。各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 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 丰富标准件的种类, 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

目前许多建筑工程只考虑减少当前一次性基本建设投资, 无视近百年使用期间长期的能源消耗, 这样的结果将给后人留下数百亿平方米的高耗能建筑, 不仅使我国的能源资源消耗形成黑洞, 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沉重包袱, 因而建筑节能是建设管理者和实施者们亟待尽快落实的大课题。

房地产是一个热点, 众说纷纭, 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房屋的投诉中老百姓很少会投诉房屋基础不好或结构不好, 据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统计,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投诉50%涉及渗漏, 其中外墙渗漏尤为突出, 约占40%, 建筑门窗、幕墙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水密性能下降, 使节能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据某房地产公司统计, 对其房屋的投诉门窗问题占到50%, 包括门窗渗漏、启闭不畅等问题, 涉及门窗的问题中80%又与构成门窗的配套件相关, 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了影响建筑节能的“黑洞”, 但“黑洞”不能仅说配套, 应该是整个门窗。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 一个将军因为战马马蹄掌上有一个钉子没钉好, 在两军交战时, 马掌钉子脱落, 马将将军摔下, 将军身亡。一个马蹄掌决定了一个将军的性命。而配套件就像马蹄钉, 决定了门窗的质量, 而门窗又决定了房地产的信誉。因此研究建筑节能, 一定要关注门窗幕墙, 更要关注配套件, 关注门窗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二、配套件对建筑门窗性能、功能、寿命的影响

要解决好建筑外窗节能的问题, 首先就要解决好建筑门窗在使用过程中, 经常需要开启、关闭、锁闭过程中存在的力的传递的问题;达到有效的、持续的密封效果问题;实现有组织的通风、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的问题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与五金配套件的质量和配置是否合理密切相关。

1. 配套件是影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的重要因素

由于建筑门窗五金件在门窗中的作用就是和建筑门窗框、扇型材配合、连接, 实现门窗扇的开启、关闭和锁闭功能。五金件和门窗框、扇型材的配合安装结构是否合理, 门窗框、扇型材隔热位置及结构是否科学, 节能玻璃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将直接影响建筑门窗的隔热保温及节能效果。在门窗的选用设计时要考虑北方地区冬天门窗不能过冷, 要考虑到保温、密封;南方夏天门窗不能太热, 要考虑隔热、要考虑空调的节能。门窗的热传递绝大部分是通过玻璃传递出来的, 门窗玻璃技术发展目前解决的比较好, 有LOW-E玻璃、双层玻璃等;窗框方面隔热、断桥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配套件在力的传递、功能的实现与保证上更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所以, 在做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时, 要重点考虑配套件与门窗框、扇型材杆件的配合、安装结构, 这些在节能门窗系统发展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2. 配套件是影响建筑门窗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重要因素

决定门窗本身气密性、水密性的主要因素不是玻璃是否透气, 而是配套件的结构和性能。建筑门窗在关闭状态下, 门窗框、扇型材组合后形成的相对位置和填充密封材料的配合位置及弹性变形的形状、能力, 都将决定建筑门窗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而建筑门窗关闭状态下, 门窗框、扇型材组合后形成的相对位置取决于五金件的设计结构和选材、加工、制造质量。因此, 只有使用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五金件, 配合性能良好、断面结构适宜的密封材料, 才能制造出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好的建筑门窗。

(1) 建筑外窗可靠、有效的密封系统 (密封部件) 研究:研究门窗密封材料 (密封胶条、密封胶) 的选材、设计如何满足与五金件等配件及型材共同作用时的系统设计、应用, 实现建筑门窗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所需的持续、有效的密封效果。

(2) 可控的通风技术研究:研究组织好有效、可控通风、换气,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减少开窗通风换气造成的能量损失。德国现在提出呼吸型门窗, 有较好的通风换气, 能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 门窗配套件与门窗安全性

门窗、幕墙配套件中的五金件是使所需开启功能得以实现的核心, 是保证开启部分框、扇连接安全, 防止“高空炸弹”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保证建筑门作为整栋建筑中实现安全、逃生、疏散、节能减排等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前年东北某省会城市, 发生过一次坠落事故, 将一位到商场购物的妇女砸伤, 其原因就是五金件质量问题, 导致明框幕墙坠落, 甚至有人将幕墙称为城市中的定时炸弹, 虽然有些过分, 但是这样的安全隐患还是存在的。

我国每年建筑量在20亿平方米以上, 新建房屋门窗量在4亿平方米以上, 其节能是一个重要环节。既有建筑超过400亿平方米, 其中大部分达不到建筑节能的要求, 面临节能改造。因此必须提高门窗的研发、生产、应用整个过程的系统工程, 细化为品质要求、性能匹配性要求、使用功能科学合理性要求, 解决好选用的门窗达不到建筑设计的要求, 不能真正与建筑寿命和功能相匹配, 门窗型材及配套材料品质不保障, 门窗组装技术工艺水平无法实现门窗系统的设计性能等等问题, 因此需要我们加紧改进、堵住建筑节能的“黑洞”。

三、门窗配套件与门窗系统工程

过去将门窗作为单独的、孤立的建筑部品研究, 很多专家提出, 要建立门窗系统。这不仅仅是型材技术、组装技术, 而是将整个门窗所有配件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才能使门窗真正达到一定水平的物理性能, 还要满足各种使用功能、使用寿命。因此在门窗型材和门窗的构造设计就要考虑怎么综合运用五金、密封、玻璃的技术, 实现这些性能、功能, 还要掌握好加工技术和安装技术。在选用设计时就要考虑怎样以实际使用条件、需求的特性化, 有针对性的合理选用。这就引出了门窗系统。

门窗系统是门窗及其相关联的型材、配套材料, 以及结构装配、安装等工艺的汇总和组合, 主要包括:开启形式, 材料系统[型材系统、五金系统、密封系统、玻璃系统、遮阳遮蔽系统、防蚊蝇系统、附件系统 (窗台板及窗套等) ]及其各自对应的装配关系, 组装及安装技术 (部件加工尺寸、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安装结构系统及安装施工工艺等) 。上述等因素形成门窗系统化, 以此来研究整个门窗节能问题。而门窗配套件是门窗系统化中的重要环节。房地产开发商选择门窗时必须要选择更高性能, 更安全可靠的门窗配套件, 才能达到保证整个门窗系统的物理要求。

门窗系统的性能是指最终经过设计及检测, 使得门窗制品满足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保温、隔声、遮阳、耐候性、安全性能、防结露、防蚊蝇、遮蔽、防盗、防火、外观装饰性、操作方便、寿命、开启形式、加工制作性能、安装的适应性能、性能价格比等。性能要求要适应于不同的目标市场的气候要求和使用习惯, 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规范。

门窗实际使用时的性能不仅包括了物理性能, 还要包括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这些都要靠门窗配套件来实现。门窗配套件虽然是配件, 但是它对门窗的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保温隔热性能以及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套件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大发展, 行业的骨干企业已意识到了科技领先、系统发展、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骨干企业的生产设备向着半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工艺水平也随着产品设计理念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高度重视建筑门窗配套件在建筑节能中, 成为房地产开发成功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共同扶持建筑门窗配套件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共同扶持建筑门窗配套件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健康成长, 共同努力, 为中国的建筑门窗配套件产品, 树立品牌走向世界, 谋求更大的商机和更好的愿景。

在我国建筑门窗行业的发展进程时间较短, 技术也是分不同时期从不同国家引进的, 有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日本等国家, 由于没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和学科从技术原理、理论上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升和发展, 仅仅是依靠企业在生产过程以及应用出现问题之后进行了一些局部修改。缺乏针对我国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 内陆气候、沿海气候等不同使用特点的需求进行门窗的研究和系统分类, 近些年虽然在门窗保温性能上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的规定及要求, 但是对如何真正全面落实这些标准和要求还缺少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我们协会门窗配套件近几年最大贡献就是将门窗配套件的标准不断健全, 对陈旧标准进行修改, 但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们配套件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 发展速度相当之快, 今天会议的发起单位和支持单位都是门窗配套件行业中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单位, 在我们协会中具有影响力的单位,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中国门窗配套件的行业水平, 海达、坚朗、国强、之江、和合、新安东这些企业都致力于产品发展的要求, 他们企业自行标准都要高于国家标准, 在企业发展方面, 在产品技术发展方面, 在品牌建设方面, 这些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特点, 但都紧紧的围绕着门窗系统、配套件系统的产品发展、系统管理的方向在努力。像海达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建有技术研发中心和理化测试中心, 并与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联合组成了多个技术攻关小组, 取得多项成就。在密封胶条新品方面, 海达橡胶逐步开发了建筑抗震密封胶条, 建筑阻燃密封胶条, 建筑与硅硐胶相容的密封胶条。像坚朗公司在国内外建立了强大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 在国内设立了200多个办事机构, 国外有25个办事处, 及时便捷的为用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创新的力度, 建立了企业的研发中心, 附设了12个技术部门来满足研发和生产, 仅2012年创新培训投入4000多万元, 同时还兼并了相关行业的企业, 完善了自有的产品体系。广东和合公司, 产品布局涵盖了配套件范畴中最重要的功能部件:五金和密封胶条。为了整合资源, 系统管理, 加快对市场反应速度和质量, 组建了技术中心, 涵盖了总工办、产品研发部、技术工程部、信息管理部、标准化办公室、检测实验中心、模具标准设计部等方面的职能, 企业的发展以合作共赢为理念, 在自我发展的同时, 支持行业的进步, 终身资助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门窗配套件行业科技论文大赛。之江公司将国际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隐型冠军企业作为公司发展的愿景目标, 建立了“多更新观念少换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平等比权威更重要”等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国强五金以保障企业发展是最大正能量为理念, 与亚萨合莱合作, 借助亚萨合莱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和国际市场, 加快国强五金成为国际品牌的步伐。新安东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高效、环保作为第一要务, 贯穿于始终, 2012年新安东增加相关设备达到了8000万元。

我们说骨干企业的生产设备向着半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坚朗、国强、和合分别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 如, 数控静电喷涂自动化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全自动的滚涂线、压注机, 专用产品的生产线等等;海达、新安东公司通过自动炼焦中心和智能化、半智能化配套系统, 在国外先进的自动生产线上实现了产品质量的保证;之江公司搅拌设备、灌装流水线均为全球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今天在座的企业有很多, 在此不能一一举出, 每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的特点, 由于企业的工艺水平随着产品设计理念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模具的精度提高保障了产成品的精度质量, 实现了多道工序组合为一、模具的上下胎模由导套保证精度等模式, 提高了工效, 保证了精度。密封胶条在工艺上挤出时应用可变口型技术, 利用计算机控制挤出口型的变化, 使截面发生渐变或者突变, 使密封系统更好的与主体相匹配和密封。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篇8

一、深刻认识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创新驱动是新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没有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发展也就失去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从我省技能型人才队伍现状看,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层次结构不尽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需求量很大,无法像高级人才那样可以通过引进方式来解决,而要着眼于本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从源头抓起,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办学质量,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其次,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迫切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注重”要求,决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八项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民生幸福工程,强调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当前,我省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交织。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面对城乡就业面临的新形势,职业教育必须更好地履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更快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贡献率,更大地发挥在提高城乡居民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要看到,目前我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通过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实现顺利就业、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这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三,实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办学活力有待提高。今后,随着初中生源的减少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为此,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为题,对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方法、探索新的路径,加快破解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为我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认真落实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保证规模、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双重要求:一方面,职业教育要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才支撑。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创新,并以此引领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推动集约发展。要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别界限,加快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资源总量,特别是要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取消不合格职业学校及办学点、办班点,加快建设一批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骨干示范学校。要鼓励创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组建以专业为纽带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二是推动内涵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职业教育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要致力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在发展中突出内涵建设,以内涵建设来促进发展。三是推动融合发展。要着眼于职业教育有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导推进,向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调推进转变。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要强化行业指导,支持行业在人才需求、专业布局、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推动共同发展。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网络,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加快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差距。同时,要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鼓励苏南与苏北在职业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全省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在餐饮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篇9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我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借本次论坛的机会,我愿与各位探讨交流建设银行在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及村镇银行建设方面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城乡统筹发展代表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金融危机后,过渡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显现出弊端,不可持续;随着中国实力增强而不断增加和升级的贸易摩擦,使得出口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关键的转折时期。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中央1号文中强调“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 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其中,关键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约九亿的农村人口无疑是推动此项转变的主力,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问题,激发其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实力,决定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败,也为未来中国经济拓展了新的增长点。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未来的影响如何?建设银行面对未来市场变化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和准备?带着这些问题,今年3月份我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组织赴浙江、苏州开展调研。调研发现,浙江、苏州两地城乡统筹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农民居住方式上,由分散居住向社区化集中居住方式转变。这是两地政府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基本出发点,即认为,只有改变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的农村居住方式,才能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才能把农民从对土地的一味依赖上解脱出来,才能彻底解决农民致富和持续增收的问题。为此,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家庭生产向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几千年来,农业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但长期以来的家庭化生产使得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农产品标准不统一、定价不统一、附加值含量低。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为农业的规模化创造了前提,即农业生产方式的企业化。浙江、苏州等地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机构,鼓励并牵线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承租农民的承包地,或吸引农民以承包权入股,企业拿到农民的土地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销售,实现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和品牌化。三是在工业生产方式上,由简单、粗放的乡镇企业生产向园区化生产方式转变。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发展乡镇企业经济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乡镇企业呈现多而小、散而弱的特点,乡镇企业大多存在产品质量不高、生产环境恶劣、市场开拓难的问题,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彻底改变乡镇企业的现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集约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园区化。

未来几年,浙江计划培育200个左右的中心镇,2010年整治3000个村,完成农民住房改造30万户。苏州计划到2012年,农民集中居住达到50%左右,村镇工业企业集中度80%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60%;到2011年底,全市社区股份合作社股份分红率达30%,土地入股比例达40%以上,农产品由专业合作社组织产销达50%以上,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达40%左右。我们认为,浙江和苏州的城乡统筹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功经验,这与包括政府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从中央到地方已经采取的众多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相比,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上述两地的做法无疑是最具成效和可持续性的,必将成为未来政府推进全国三农改革的首选措施。目前,除浙江、苏州外,北京、广东,包括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开始了以城镇化改造为主要手段的城乡统筹建设探索。可以预见,随着浙江、江苏经验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在未来三到五年,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全面进入城乡一体化建设高峰阶段;未来五到十年,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强,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广大内陆地区也将全面铺开。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是商业银行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实现业务转型的有力依托

城乡统筹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代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必将引起城乡金融需求的快速变化,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园区工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都需要 大量资金投入,“三农”的金融需求将比过去更加迫切,内容也更加丰富。

建设银行行作为首家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海内外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为服务“三农”、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我们认识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落实中央的号召,顺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积极开拓农村金融业务,既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对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对优质客户、优质项目,银行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弱,收益空间正被逐步压缩。从长远来看,在保持传统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我行应提前在制度安排上、在能力建设上着手,积极稳妥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将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作为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行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截至年5月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6775亿元,比年初增长15%,高于全行平均增幅6.3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自2008年以来,我行积极实践通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方式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已先后筹建14家村镇银行,其中6家已开业。目前,开业经营满1年的湖南桃江、浙江苍南两家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良好,资产质量优良,支持“三农”初显成效,并已实现盈利。截至5月末,桃江建信村镇银行贷款余额1.6

亿元,比年初增长35%, 其中涉农贷款占94%,苍南建信村镇银行贷款余额2.68万元,比年初增长83%,其中涉农贷款占82%,两行均无不良贷款。依托建行的整体优势,通过村镇银行的参与,丰富了当地金融产品,促进了当地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广大农户切实得到了实惠。

农村金融业务与大型银行的传统业务有很大差别,大型银行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或移植现有的管理经验,而应充分考虑农村金融业务的特殊性,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差异性,探索创造灵活、简便和高效的经营与服务模式。下一步,我行将继续积极探索发展服务“三农”业务和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新模式,在加强对已设村镇银行的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统筹研究村镇银行的选址布局,根据城乡统筹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未来重点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三个领域重点考虑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

三、创新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合作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 最为薄弱的领域。尽管县域金融机构虽然数量庞大,但农村金融支持和服务能力仍然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高的特点,其资金或流向城市、或利率过高,金融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单一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研发能力比较薄弱,资源投入也相对有限,产品设计未充分考虑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与城市金融产品差异较小,产品的适用性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农村金融需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农村金融功能被弱化。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呈现跨地域、跨产业的特点,农村金融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范畴。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

首先,需要在组织模式上创新,有效解决单点村镇银行规模不经济问题。尽管村镇银行具有决策链条短,机制灵活,市场响应速度快的优势,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村镇银行,在其运营与发展中存在地域狭窄,社会认知度低,融资难、成本高和创新难等问题。同时,从主发起人商业银行角度来看,村镇银行布局分散、管理半径大,经营规模小、管理成本高、风险管控难度较大等突出问题,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认为农村金融的难题不能通过简单增加单点金融机构数量来解决,而必须在组织模式机制上有所突破。在借鉴境外合作伙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我行正在探索以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模式发展村镇银行,拓展农村金融的总体设想。通过规范化批量设立村镇银行,整体规划业务发展,集中提供IT支持和专业化营运与风险管理,有效降低风险成本和营运成本,提高风险控制和安全运营水平,实现村镇银行的规模效益。成本的降低最终将体现为产品价格优势,从而惠及“三农”。

其次,需要在经营模式上创新,发挥规模化经营优势,为农村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当前,县域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大多引导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小、“三农”金融支持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与富有农村金融业务经验境外战略伙伴的合作,我们发现其经营模式中的两个成功实践值得借鉴:一是覆盖农业产业链的产品服务体系。把向产业链上游的农机具生产厂商提供中期贷款,向产业链中游的农业生产者提供长期基建贷款和短期收成贷款,以及向下游的销售商提供国际结算、账款保理、贸易融资等各种结算和融资服务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特殊担保、农业保险等风险分散方法,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下游客户借贷成 本,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二是丰富的农业附加产品和服务。把政府补贴政策纳入信贷流程,将补贴作为还款来源,并提供申请补贴代理服务,同时也提供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农业气象服务等。尽管我国在土地所有制、农业产业化程度、法制环境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但我们认为上述做法的实质是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从城市和工业流向农村和农业,从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形成城乡互补共促,改变二元体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分配差距。这对我们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模式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在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模式发展村镇银行的基础上,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为上下游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即将农业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中游的农户、种植养殖企业和下游的流通企业整体性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中,建立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共享机制,使产业链底端的广大农民分享受到质量高、成本低、更有效率的金融及附加服务。

第三,村镇银行还处于发展初期,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尚需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相关部门应努力营造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强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将村镇银行纳入其中,目前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村 镇银行都是依托当地分支行的代理支付子系统,缓解了因村镇银行无法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而造成的“孤岛”问题,但从村镇银行规模化设立的思路来看,这一问题仍亟待解决。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村镇银行可以依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产品定价,有效提高业务竞争能力。三是继续给予村镇银行合理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使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体系、信用体系的建设。通过农业保险的介入,不仅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可形成农业生产与农村金融市场良性互动机制。健全的信用体系则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经营风险。建立农村信贷登记系统,通过信贷登记不断积累借款人的信用。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社会正在孕育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与历史上众多伟大的改革一样,这场变革同样起源于农村,着眼于农民,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农民至富和农村安定,而是通过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沿袭的农民居住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和农村,彻底解决这一困绕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难题。在这场变革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 地被推到了前台,公众银行的属性和逐渐呈现在眼前的庞大市场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此,在推动国家改革和进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上一篇:省委骨干会员培训班学习心得下一篇:请你倾听玫瑰花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