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2024-05-20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精选8篇)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1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重大意义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更加”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5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越来越”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6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三个“关系”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13时08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八大突出问题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三个“准确把握”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09时50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四个“以”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19时4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以四个“以”论述了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根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摘引)

长期目标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45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阶段性目标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10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〇二〇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五个“坚持”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48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六项重大举措

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0时52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从6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举措。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时间:2011年10月28日 13时34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二)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阵地导向正确。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三)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四)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2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 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 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4年, 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 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4.77%, 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201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规划》提出, 未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即以人为本, 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合理引导人口流动,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2015年,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 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 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跨国公司总部集聚, 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成为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承办城市, 是展示新中国六十年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小城镇在吸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功能独特, 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 中小城市为骨干, 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以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为中心, 多个城镇共同组成的城镇群迅速成长, 成为我国对外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 对内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要地。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 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 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 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 吸引了79%的外来投资, 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在内地人口密集的成渝地区、关中地区、中原地区、长株潭、北部湾等地, 城镇群也在发育和壮大。

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决策和城乡规划的指导和调控。1989年《城市规划法》颁布以来,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方法不断改进, 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强, 法规日益完善, 实施保障机制日益健全, 逐步形成了从全国到省、市、镇、乡、村等对应于不同行政管理层级的完整的规划体系, 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 适应不同需要的多种规划类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乡规划法》, 更是改变了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城乡二元规划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通过优化城乡结构和布局, 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深化改革, 安居工程保障民生

住房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住房矛盾突出表现为触目惊心的城市“贫民窟”等城市病。联合国人居署报告显示, 2010年世界贫民窟人口达8.276亿人, 约占全球城市人口的1/4。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福利分房制度, 职工住房由国家和单位负责建设分配。这一保障模式否定了住房的商品属性, 加之“高积累、低消费”及“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影响, 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1977年, 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虽然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试点, 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住房实物分配体制, 住房供给短缺问题突出。

以1998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 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改革调动了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商品房的积极性, 培育了房地产市场, 增强了住房供给能力,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跟进不够, 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2007年, 国务院明确将保障性住房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责范围, 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 目标是覆盖约20%的城镇居民家庭, 覆盖范围之广、投入力度之大、建设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2年国家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达到3800多亿元, 比2007年增长近38倍。

尤其是最近几年, 为了让住房困难群众早日实现“住有所居”, 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保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2014年底, 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其中, 2013年至2014年是我国棚户区改造力度最大的两年, 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820万套、农村危房532万户。

2015年, 棚户区改造继续大力推进, 又开工601万套。通过棚户区改造, 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几千万群众得到了实惠, 住房条件改善了, 生活质量提高了, 人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活和奋斗信心, 带动消费、扩大投资的积极作用也得以发挥,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经过改造, 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以推动,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以提高, 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作用。

2015~2017年, 还将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 (其中2015年580万套) , 农村危房1060万户 (其中2015年432万户)

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保障房的质量也成为广大百姓关注的焦点。从历年检查结果来看, 棚改安置房工程质量总体是好的、可控的, 工程结构也基本安全。不少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 有的还被推荐参与建筑优质工程的评选, 做到了民生工程把好事办好。目前, 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4平方米, 发展到接近30平方米。

服务民众, 市政设施提档升级

新中国成立67年,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公共设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满足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系统已基本形成。到2015年, 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92亿吨,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80亿吨。其中, 卫生填埋处理量为1.15亿吨, 占63.9%;焚烧处理量为0.61亿吨, 占33.9%;其他处理方式占2.2%。无害化处理率达93.7%, 比2014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能力为21.6万吨/日, 占总处理能力的32.3%。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 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自2002年以来,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以年均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 我国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 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 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类标准。截至目前,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同时, 我国推进以大中城市为重点,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加大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截至2015年底, 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4亿立方米/日, 全年累计处理污水量达410.3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97%。

能源是城市运转的动力。从上世纪80年代的焦炉气, 到90年代的液化石油气, 再到21世纪初更清洁的天然气, 目前全国燃气供应总量达630亿立方米, 用气人口3.2亿, 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847倍和174倍。城市供热由小锅炉区域供热, 发展到城镇集中供热, 再到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推进,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0亿平方米, 较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0倍。城市供水由简单粗放型供水, 发展到城市供水与城市节水并举, 人均生活用水量从38升提高到178升, 用水普及率从42%上升到95%, 水质检测标准已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

交通是城市运转的载体。目前, 全国有路灯1400万盏, 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4倍;从传统的白炽灯, 发展到更亮、更节能的LED灯;从用电, 发展到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小小的路灯, 照亮了60年城市发展的道路。我国城市道路长度25万公里, 面积43亿平方米, 较新中国成立时分别增长了23倍和58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大量应用, 全面提高了城市道路桥梁质量和承载量。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 比1978年增长了近4倍;全国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比例, 由90.5%和65.8%增加到98.54%和88.15%。

高速城镇化中的大规模建设, 使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一度恶化。国务院于2001年召开了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 确定了21世纪前10年城市园林绿化的奋斗目标。如今, 城市数量增加了、面积扩大了, 但绿地并没有减少。全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已达174.7万公顷, 公园面积21.8万公顷, 分别是建国初期的9.42倍和12.8倍。全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三项绿化指标分别为9.71平方米、33.29%和37.37%, 获得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达139个。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3

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动力机制

十六大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具体来讲,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推进、“增量”,并将继续是这场改革的路径选择;重大政治理论创新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提供了最新的指引,不断深入渗透和刷新政府理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政府管理理念、职能、内容、方式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并成果斐然。

一、以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为取向的政府理念不断强化。

(一)明确提出并逐步完善服务型政府理念

服务型政府这是对建设型政府、管制型政府的一种矫正,其核心在于完成行政主体中心主义向行政客体中心主义、权力中心主义到服务中心主义的转变。长期以来,政府扮演着“全能”的角色,在经济上集中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在权力运行机制上集中表现为高度集权。政府既是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创制者,同时也是执行者、监督者,甚至也是最大的投资者。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计划”发挥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全面干预与控制越来越表现出“不可持续”的迹象:市场信号被扭曲,信息流通不畅,调节严重滞后,经济呈周期性剧烈波动,政府机构反复膨胀,寻租泛滥,社会活力被严重窒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人的地位被边缘化、本质被异化,等等。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001 年,上海市率先提出“建立一个高效、精干的服务型政府”。2004 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并明确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内涵。在此前后,南京、苏州、成都、重庆等都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列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强化责任政府理念,创新政府道德责任机制

责任政府这是对权力政府的矫正。从责任性质来看,政府责任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从追究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政府责任意识的缺乏、职责体系的模糊导致行政权力的运行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失去制衡的政府权力往往对行政相对方的权益造成伤害,或构成潜在威胁,进而破坏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阻碍三者的良性互动。为明确政府权力和政府行为的界限,防止和治理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责任政府建设。在200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2004 年,浙江颁布实施《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庸官问责制”;2007 年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及失职道歉办法暂行规定》,在全国首开道德责任追究之先河。

(三)提出和落实透明政府理念

透明政府是对政府权力的传统运行方式——暗箱操作的矫正。一个民主的、以市场经济为主要载体的现代社会,政府的合法性依存于它的公共性,即通过公共权力作用于公共领域,寻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价值取向必定是公正。实现公正价值的手段和途径必然是“公开”,建立“阳光下的政府”。在我国,透明政府思想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价格听证实践,随着政务公开的推行和基层民主建设步伐的加快,“透明”逐渐成为各级政府最根本的行政原则之一。各级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制度、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则是落实“透明政府理念”的最新具体形式。“全国的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属的部门已普遍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县级以上政府定期发布政府公告。全国80%的县级以上政府或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 11个省(市)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地方性法规。”

(四)法治政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法制体系更加完善,依法行政得到进一步落实。2004 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建立法制政府的目标。

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政府职能创新继续推进

与政府管理理念创新同步进行的是政府职能的创新。政府管理职能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地创造什么职能,而是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和完整表述,其本质是在合理确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边界前提下,理顺其关系,界定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连续的渐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能阶段,从1953 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84 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特点集中表现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上的高度集权。这一阶段以政府为主体力量,政府无所不管,无所不为。

第二阶段,“偏能”阶段,1984 年到2002 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其特点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二元體制并存”。这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逐步注重宏观调控和各种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微观行政干预仍然有强度惯性;注重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忽视培育公民社会。

第三阶段,新全能阶段,2002 至今。其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并逐步完善。这一阶段以政府引导力量,正确、全面、完整地履行政府职能;注重宏观的、以经济和法律为手段的调控,限制微观的、以行政命令为手段的干预;全面平衡,突出重点。

经过一个完整的否定之否定环节,政府职能职能界定和转变得到了质的突破。2002 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行政审批。”2004 年3 月5 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快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管理理念和职能的创新对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在政府管理创新中处于最高的、核心的地位。

三、以“多元化”为特点的政府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创新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创新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不仅中央政府是主要的创新主体,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行政人员、社会组织、公民也出于各种动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扮演创新主体的角色。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权力分配更加合理、权力行使更加规范、权力运行更加透明,下级政府或部门、行政人员“对策性”、私利取向的“创新”得到有力的限制,各级政府、部门须在法定职能范围内,通过既定的途径和程序进行创新活动。

(二)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更加完善

我们认为如下因素构成了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集:

1.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留下的制度真空。以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为标志,主导中国五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被证明更为廉价和有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它仍处于有待健全和完善的状态。因此,在“已经退出”和“有待完善”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间隙,客观上给政府管理留下很大的创新空间。

2.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形成的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剥夺了政府按照原有计划经济理念对经济、社会进行干预的权利,这要求政府在理念、职能、结构和管理机制、方式、方法方面作出重大调整。

3.有利于创新的行政组织文化。政府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各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进一步促成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系列成就,一方面彪炳了政府的丰功伟绩,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政府的超强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激活和强化了以学习、创新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文化。

4.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使各利益主体拥有更多的有效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公民和社团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政府管理方式、效率、效果等作出更积极的反馈,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5.政府自身利益驱动。政府自身利益包括各级政府作为组织的利益和行政人员的利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制度之所以被创新,是因为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潜在利益,从而行为者产生了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事实上,政府管理创新就是政府作为地方利益代表和中央派出机关的双重角色,在事权和财权相对紧张的压力下,发现潜在利益,并创造“制度资源”以弥补传统资源之不足,进而实现潜在利益的行为和过程。行政人员,特别是决策者自身的利益也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这种源于私利的动机既可以是对物质利益、晋升渴求,也包括荣誉感、成就感满足的期望。

6.竞争意识。同级政府或部门间的竞争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一种赶超型发展战略,是立足于自身实际,纵横比较基础上,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状态、方向、经验教训作参考的发展战略,其本身就是应对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自觉选择。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由来已久,经历了从“经济增长”到“综合发展”的竞争重心的转移。“上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模式是一种封闭的、追求自我服务的诸侯割据式大战”;90 年代中后期,“演绎着激烈的人才竞争大战,招商引资大战,环境建设大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地方政府开始将精力主要集中于鼓励本地区企业投资和争取外来投资商”。实质上,政府已经从竞相“干预经济”发展到竞相“为经济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的竞争。其中“软环境”就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

7.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阶段成果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辉煌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华民族推进改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8.政治感召。十六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内涵更加丰富,激发行政人员和整个团体的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创造能力,为政府管理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事实上,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动力,包括计划经济转型留下的制度空间、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形成的限制、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二是内部动力,包括利益预期、政治感召、意识形态、竞争意识。这两组因素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交互作用,形成以政府管理创新动力机制(如下图)

当然,要进一步整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创新动力,完善创新机制,还需要多方面的相应调整:要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改革事权和财权倒挂的状况;要优化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配置,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要加大大部制改革和行政三分制改革的步伐,整合政府职能,为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拓展空间。

四、以“多层次”“多方位”为特点的具体创新成果的不断呈现

(一)从纵向看,创新成果是多层次的

从政府理念到政府职能,到政府结构到政府机构,再到具体的组织形式,无不成就斐然。政府间关系进一步理顺。省级政府间的区域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层次更加深人,合作范围更加广泛。转移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日益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规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省直管县”模式的試行,为加强宏观调控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基层政府积极性做出了有益探索。政府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在原有的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化了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近期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根据职能整合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使政府机构林立,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状况得到一定的好转,部门间职责分明而又相互合作的新态势已初步体现。政府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为应对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快节奏、风险化趋势,弥补传统官僚体制“灵活不足,稳定有余”弊病,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组织形式多样化、灵活化,弹性组织得到普遍重视。如为抗击非典而成立的“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为加强社会信任体系建设而组建的“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都是典型的弹性组织。

(二)从横向看,创新成果是多方位的

创新成果贯穿于行政过程的各个环节。行政领导体制更加完善,权责进一步明确。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完善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创新了行政首长问责制、引咎辞职制度。行政决策体制朝更加民主、科学的方向演进。创新、完善了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领导、专家和群众相

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行政执行体制进一步创新。创新和完善了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解决管理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行政监督体制日益完善。创新和完善了党政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巡视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会计委派制度。绩效评估模式多样化发展。已经或正在完成四个转变:由经验式评估逐步过渡为科学评估;由片面评估逐步过渡到全面评估;由定性评估为主逐步过渡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由以传统技术作支撑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载体。政府运行机制愈加体现出公开透明、便民利民、高效的价值追求。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创建了如行政服务中心、便民中心等类似的便民机构,创新了集中办理制、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公开制、并联审批制、不能办理备案制、超时默许制、全程办事代理制、联合审批制、定时会审制等便民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电子资源,着力打造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社会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从“政务公开”等有限领域拓展到财政结算、统计服务、财政非税收收入管理、社区保障服务、企业劳动工资监控等领域,如海南电子政務试点示范工程;电子政务服务的对象从“政府”本身拓展到企业、中介组织和公民个人,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人事制度更加完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更加科学。构建了公务员“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设置了专业技术类职位;创新了公务员更新制度,肯定了“职务聘任制”;完善了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被确定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之一;拓宽了引咎辞职制和责令辞职制的应用范围;创新激励机制,实施工资调查制度。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方面,完善了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廉政鉴定制度、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和完善了差额考核制度、干部推荐制度、干部考核工作责任制度、考察预告制度、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度、全委票决制度。财政体制更加规范、合理。创新和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试行省直管县制度、乡财县管乡用制度。

(三)综合来看,创新成果的聚合效应开始显现

表现为理念、职能层次的创新为整个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方向和原则上的指导,政府结构、机构的改革落实和巩固了理念、职能的创新;领导、决策、执行、监督、人事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往往因为纠缠交错而相互促进,电子政务更是贯穿各层次、各方面的改革,并为整合各项改革、提升改革的整体效能提供了技术手段。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4

2011年11月01日 09:12:3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从5个方面科学概括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5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是衡量历史的坐标。回想党自十六大以来,中国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报告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八项任务中,第一条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既是建设和改革的任务,也是发展工业的指导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重要战略意义,它的核心是降低社会总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关键在于,在总体上把信息化提到我国工业化的日程上来。这样,就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含金量”很高。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指导方针带领下,中国在这十年继续稳步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站上新起点,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已逐步跻身服务贸易大国行列。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就斐然。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内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完善落实区域发展政策,区域发展呈现良性互动态势。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进展明显。注重改善民生,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实现了在新世纪进行新跨越,在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作为成都人的我,我发现成都自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里有着迅猛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民生进程不断加速,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年来,成都的地铁通车,缓解了交通压力;成都的旅游业繁荣发展,吸引了中外游客;成都的人民消费指数升高,改善了生活水平。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十六大以来成都的改变。我相信,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将在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中续写精彩。我更相信,中国,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坚定向前,再创无愧于时代与历史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 解读十六大报告(http://)2008-09-08 2. 十七大报告内容解读(http://)

2010-07-22 3. 理论学习

中共十六大以来道德建设状况 篇6

2012年11月1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强力推进,道德建设楷模辈出,群星璀璨,作为正能量,高尚道德已经成为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

拨动人们心弦的美好颂歌

2011年10月,当“小悦悦”这个名字出现时,中国人的神经如同被电击一般,愤怒、耻辱、焦躁、困惑、叹息,人们不停发问:我们的道德担当究竟怎么了?如此逼问尽管令人痛苦,但在丑陋现象引起公愤的同时,不难发现,聚焦这些现象,鞭挞这些现象,正表明了社会对高尚道德的热切期待,对民族优秀传统的重新认同。每次社会不良现象的大讨论都是对公民伦理道德的一次考验,而考验的结果让人欣慰——呼唤良知的声音在讨论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其实,只要我们细心发掘,每年每月,有多少英雄模范,有多少平凡好人,正在神州大地不断出现。今年5、6月,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彭伟平、周玉兰、张文华,他们的事迹如同一曲曲最美的颂歌,在亿万人的耳畔回荡;而7月,周江疆、邓锦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又传遍大江南北。无论何等身份,不管经历怎样的不同,在他们身上凝聚着当代中国的道德精髓,让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美”追求。

“最美妈妈”、“最美爷爷”、“最美奶奶”、“最美护士”、“最美教师”、“最美司机”,这一个个“最美”来自民间,传播于网络,最后汇聚成全国上下的主旋律。从“最美”被亿万人传颂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是大众心底的共鸣,是人们积蓄已久的精神呼唤。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国家的精神文明、公民的道德修养,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追求高尚道德,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发展必然,是经济快速增长后的时代需要,是新世纪对中国的急切召唤。

在汽车行驶中,司机吴斌被一块迎面飞来的数斤重的铁片砸中。生命中最艰难的1分16秒里,他强忍疼痛将大客车缓缓减速、停车,拉好手刹、打起双闪灯、开启车门,疏散旅客。在为吴师傅送行的那天,杭州城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座城送别一个人”,人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司机而落泪。

大灾大难是道德的试金石

这十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力巨大的十年,但在大灾大难面前,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当非典肆虐,白衣天使舍生忘死冲在最前;当汶川和玉树遭遇地震,全国各地人人奉献爱心;当舟曲爆发泥石流,运送捐献物资的车辆一眼望不到边;当今年北京出现特大暴雨,素不相识的男女开着私家车,打着双闪灯奔向机场,去接那些无法回家的旅客……

大灾大难正是检验公民道德的试金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十年以来,我国道德建设成就显著,有力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十年间,志愿者队伍在中国大地迅速崛起,如今已经遍及全国各个行业。他们活跃在各大国际盛会,奋战在每次救援的最前列,而在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关键时刻也离不开他们的身影,北京如今9个人中就有一位注册志愿者,各省市自治区都拥有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热情、有礼、周到、微笑,是中国志愿者的写照。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一个个国际盛会中,中国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志愿服务赢得了世界。《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北京的热情和友好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一批又一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创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在持续,这一项项影响深远的举措,让精神文明的火炬照亮基层,照亮社区,照亮了每一个群体的心灵。

仅仅十年,无论是遵法守规意识的增强,还是公共秩序的改善,无论是敬业精神的广泛认同,还是文明礼仪的大面积推广,无论是“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使用率的迅速提高,还是道德底线的突破被坚决遏制,这些都让人感到,中国的道德建设积蓄着强大力量。

今天,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8.3%。在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中,中国网民的讨论激情空前高涨,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道德的规范化,每次讨论都可以呈现出理性的光芒,盲从、宣泄、简单化逐渐让位,为中国人的自信自强带来了厚实的文明基础。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自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一直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指引着社会前行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

2007年以来,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热情。在三届评选活动中,全国累计有2.87亿人次参与评选投票,共推荐候选人11.28万名,其中90%以上是普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学生和军人。主办部门通过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吸引群众参与,而且开通报纸、网络、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方便了群众的推荐、投票和监督,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群众的参与度。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让一批批品行高尚的普通中国人变得格外耀眼,各省市地区的道德模范也在推选中被不断传播,还有效促使各地各行业不断推举本地本单位的道德建设优秀人物。由著名艺术家演说道德模范的基层巡演和“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的现场交流活动,让道德追求更具活力,使道德模范可亲、可信、可学。仅2010年,共有300多个城市(区)和行业系统举办了11600多场巡讲,2400多位各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参加,听众超过840万人,录制播出的系列广播剧《中国好人》在全国各地的电台、网络展播,形成热播效应,感染了千万群众。而坚持多年的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论坛,使公民的义务、公民的责任,深入人心。

从全国到各地的道德模范评选,生动地展现出平凡生活中的善行义举。每次这样的评选,都会赢得各界群众和网民的激情回应、热情传播;在评选的同时,一大批民间选出的“最美”典型也交相呼应,对那些民间发现推举的模范人物,各级党政部门总是迅速表彰,热情激励。产生“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的杭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多年来一直是全市社会发展的亮点。通过“杭州十大平民英雄”的评选,通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公民爱心日”等活动,推动了全市公民道德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需要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更需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从治理网络内容、整顿校园环境到加强少儿文艺创作、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关怀,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2004年5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扬善必须惩恶。对无良企业、腐败官员、各类败德现象的惩罚、谴责、制约,如果缺乏相应的机制、法规与环境,模范的作用就会降低,正风正气就难以长久。十年来,反腐败坚决有力,打击侵权、造假、欺诈持续不断,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格外强劲,相关的司法体制和法规建设也在日趋完善,而社会舆论更是对败德现象高度警觉。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还制定出一套逐渐完善的奖励英模、保护好人的政策,善行义举受嘉奖正在成为社会常态,好人有好报已经是大众的共识。

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当代雷锋”郭明义,和雷锋一样都是普通人,过的是平凡的生活。人们热爱他,拥戴他,千万粉丝关注他,因为他普通,因为他平凡,可亲又可学。翻开中国版图,雷锋传人已经遍布各地,雷锋小组、雷锋志愿者、雷锋服务公司、雷锋团,由老百姓、普通党员组成的一支支队伍,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行动。

道德建设最需要畅行在大众之中,最需要体现在凡人小事里,即便是出手救人,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反应。十年,中国的道德模范已经变得平民化,中国的善行义举已经日益大众化,中国对高尚品格的传播和颂扬已经从媒体延伸到千千万万双网民之手。这种转变,标志着道德的自觉。

十年来,中国道德建设不再是宣传“高大全”,而是积累于平凡的生活里、普通人的脚步中,质朴真诚的言行内,显示于各行各业。身在百业中的老百姓,生活于各个地方的普通人,人生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他们的道德水平,不在于惊天动地,也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日常生活里能否自然而然地显现出起码的公民素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关注的话题,标志着道德建设的走向和特点,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五大类别,真切表达出今天的道德更需要什么。

十年,道德的力量正被亿万人认同;十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就显著而具成效!道德建设支撑社会进步

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高尚精神支撑。

党的十六大以来,道德建设在强力推进。十年来,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中华民族有着崇德向善的悠久传统,对高尚道德的强烈呼唤始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近年来,每当道德问题呈现在人们眼前时,网民的激烈讨论、舆论的热情关注、社会的积极呼应,真切反映出道德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量。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7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学者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在实践中应坚持“三贴近”原则。有学者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中心, 从人的工作生活实际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需要出发, 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从而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文化发展需要,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发展。”[1]也有学者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以人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形象化。以人为本原则和“三贴近”原则充实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体系。[2]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有学者提出, “要在工作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切实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这两类主体, 积极促进师生思想情感的有效沟通;要着眼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三个维度, 努力培育大学生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要通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善于利用网络载体、重视心理咨询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作用四种途径, 组织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活动。”[3]也有学者论述了“学校要建立制度, 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机制;教师要定位角色, 畅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渠道;学生要有健康心理, 树立坚定意志和宏伟理想信念。”[4]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学者提出, 坚持和贯彻可接受性的原则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5]有学者指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要“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体作用, 准确把握接受者的接受心理, 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 正确对待接受者的层次差异。”[6]也有学者提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施教主体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 同时要重视受教主体的主体意识、接受能力以及利益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突出理论性、体现时代性, 突出针对性、体现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7]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

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表述。有学者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意识形态功能和人文认知功能, 而新时期应该“确立意识形态与人文认知并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观, 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的倾向, 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认知功能”。[8]也有学者认为,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树立科学‘三观’, 塑造政治人格, 增强人文底蕴, 提升精神状态, 培育健康心理”。[9]还有学者提出,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包括“情感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创造功能、生态价值功能”。此外, 还有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来论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虽然表述不同, 但是可以看出, 学者们的研究体现着对个体性功能的突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有学者指出, “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目的的表现,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 包括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个体享用功能。”

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这几个方面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加强理论研究, 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摘要: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成果进行综述, 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 旨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王传礼.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基本体现.党史博采:理论, 2012 (11) .

[2]王树荫, 连欢.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新视野, 2012.

[3]寇红江, 段海超, 王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1) .

[4]黄红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社科纵横, 2011 (03) .

[5]冯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05) .

[6]刘紫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浅析.学理论, 2010 (04) .

[7]张中奎, 张博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02) .

[8]刘鑫淼, 林春逸.重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理论探讨, 2005 (04) .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篇8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纪实

(2010-08-13 10:18:18)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版

新华社记者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勾勒出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清晰脉络。

8年来,我国文化体制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一幕更加精彩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戏正整装上演„„

加快文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

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2003年以前,我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则达到45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达5.32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从2002年到2010年,站在文化体制改革风口浪尖的电影产业描绘了一条华丽的上升曲线,成为8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的一个缩影。

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1979年,广州出现第一家音乐茶座,市场力量开始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1988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文化市场的概念得以确立;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 但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3年6月,包括深圳在内的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和单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

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走上全面推开的新里程。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阐述,对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

随后,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419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同期GDP的2.43%,比2004年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

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两个月后,拍摄了众多“商业大片”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通过,成为内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虽然这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件寻常事,但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步。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

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文化事业——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谱写惠及13亿人“文化民生”的新篇章

千余家博物馆免费开放,18亿人次农民免费看电影,农家书屋覆盖一半行政村„„这张收获于2009年的成绩单,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添了又一抹亮色。

浇灌出累累硕果的,是党和政府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深刻认识和对实现文化公平的不懈努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不等于把“事业”都变成“产业”。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前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900亿元,年均增幅25.28%。仅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就达30多亿元。

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444座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国已有2850个公共图书馆、3223个文化馆、38740个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农家书屋24万个,每个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预计到今年底,将有70多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将全面“扫盲”;在城市,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如大剧院、音乐厅等,如今遍布全国各地。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形成„„

伴随覆盖面的扩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服务水平也在技术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中不断提升——

在深圳,“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出现,让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

在云南,从2009年起,农民收到了来自政府的“文化补助”。省级财政每年将按照农民人均5角钱的标准,安排文化惠农活动补助经费,用于农民的基本文化活动补助;

在浙江,全国首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推出,让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了硬指标;

在贵州,因独特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而闻名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贵州省首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

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发展公共文化的着力点——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1亿多进城务工人员、8亿农民、13亿中国人„„当亿万人民都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文化独有的魅力,文化的基石才能牢固。也只有亿万人民精神状态与文化生活的改善,才能真切生动地展示出文化中国的活力,文化的繁荣才有保证。

不久前,广东省中山市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广东省“爱心电影卡”工程可以让他们免费享受100场电影文化大餐。

同样在这个炎热的暑期,《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绘画书法免费教学活动、精彩的文艺演出、免费看电影„„湖北省文化部门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陪伴广大市民度过酷暑。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惠及13亿人民的“文化民生”。这张常写常新的考卷,将带给我们新的挑战,也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文化产业—— 转企改制让一大批文化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的“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如何打造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成为关键。推进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各项改革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基础上自2004年1月转企改制成为股份制现代企业,在新的运行机制下迸发活力。转制当年创收2163万元,其中营业收入1568万元,是转制前的18倍。

继2006年北京儿艺在云南昆明建立全国第一个儿童剧基地后,2008年,他们与江苏无锡广电集团联手,建立了“星辰儿童梦剧场”,开始实施儿童剧演出连锁经营。2010年4月,北京儿艺与吉林省3家演艺企业联合成立的吉林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作为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先行者的北京儿艺,在跨地区重组、演出院线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能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深化改革,就无法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无法推动文化内在活力进一步迸发。

截至2010年上半年,148家中央部门和单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销事业编制。地方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已基本完成任务,全国近3000家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转企改制,需转企改制的35家电影制片厂已全部完成任务,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任务。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总数达228家,仅今年新增数即达106家。

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转制之后,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更高目标。

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探索建立宣传文化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项目信息合作机制,加强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中小文化企业项目的筛选和储备,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完成规范转制,2006年8月实现重组改制,2007年12月在国内第一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2009年又变更名称,以区域性大型出版传媒产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面貌,踏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上市之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对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出版策划人和职业经理人,连同他们的策划团队、签约作者、有效出版资源实施规模性并购,相继成立了万榕(上海)书业、智品(北京)书业、万邦(北京)书业等3家公司。除“外延式扩张”,它还按照行业规律、市场规则,对图书产品结构做出强力调整,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图书产品在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内生性增长”。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作为湖北省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3家,其下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包括全省各市州县84家分公司。转企改制以来,企业总资产由21.6亿元增长到81.7亿元,销售收入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为国家创造利税13亿元。

业界专家指出,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必须多拳出击。比如在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传媒业、网络业、影视业、出版发行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选择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推动上市融资,做优做大做强。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而金融资本大量涌入,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传播先进文化,突出以文化人——

不断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前不久结束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原创越剧《状元未了情》,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正确的社会导向、精湛的艺术表演受到好评。这部2003年编排的剧目目前已演出300余场,不但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屡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意义重大。对此,正在深入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给出了初步答案——

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形式的差别、载体的不同,而承载的精神即文化的灵魂是一致的。那就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而作为文化行政部门,采取措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大发展大繁荣,是近年来坚持不懈的追求: ——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不断从制度上作出明确规范,加强引导监管;

——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对部分优秀曲艺艺术实施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

——进一步改进文化产品的各类评奖、资助、奖励机制,鼓励多出力作,创作精品;

——对民营艺术院团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评选表彰、演员职称评定、社会保障、优秀剧目支持等各个方面一视同仁;

„„

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近年来,各级各类文化单位努力践行“艺术的生命力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实践标准,在出版发行、电影电视、演艺演出等多行业多领域,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主旋律作品,产生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工作者。

针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文化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规定和措施——

针对一些文化企业眼睛只盯着经济利益、唯利是图、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加强了引导和监督;

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综合执法机构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封堵非法网络文化产品及其网站;

针对当前呈泛滥之势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文化管理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纷纷出台针对性措施;

„„

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

毋庸置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上一篇:七彩幼儿园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下一篇: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