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医患沟通体系心得

2024-08-03

学习医患沟通体系心得(共10篇)

学习医患沟通体系心得 篇1

——XX县中医医院后勤总务科:X X

2014年8月21日在医院五楼大会议室,由医院组织,XX之善医疗管理研究中心XXX导师主讲的“医患沟通体系”培训,通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现就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习领会

1、医患沟通是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尤其在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由于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不平等性,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缺少医学知识,主要是在医务人员的安排下接受治疗,解除自身的病痛,所以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

3、医生与病人不同的角度 :对于医生来说,①尽快听到病人的病史和主诉;②得到相关“事实”,以准确地作出诊断;③确定病人明白护理和服药的医嘱;④病人依从自己的医嘱。而对患者来说,①确信医护人员愿意帮助自己;②了解自己的主要健康问题;③听到自己疾病的情况;④知道自己的疾病如何治疗,自己是否可以选择。患者自知处于弱势状态,身在病症痛苦中、体弱、无助之感、心理的依赖、渴望帮助,疑虑重重,如果得不到沟通与抚慰,负面情绪就会发酵、发作。随诊的患者亲属也处于极度躁动和不安状态。所以,悉心倾听

是关键,专注、诚恳是前提,不仅要听到、听明白,还要听进去,有反应。其次是解读(病症)、解释(病因病理)、解说(诊疗意图、必要性与风险)。

二、学习收获

1、选择好沟通方式:

①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还应在早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

②变换沟通者: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

③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④集体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

⑤协调统一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与医之间,医和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⑥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照讲解沟通,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官认识,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与支持。

2、了解到同理心的准则及功效 准则:

①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②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

功效:

①满足对方心理需求 , 深度尊重对方; ②化解人际矛盾,融洽人际关系; ③消除逆反情绪,避免沟通障碍; ④增加专业风范,展示人格魅力;

⑤有利于快速达成共识,便于迅速解决问题; ⑥具千金难买之力,且无需任何金钱投资。

三、学习体会

1、通过这次观看医患沟通的幻灯教材和导师的讲解,我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

学习医患沟通体系心得 篇2

医患纠纷不仅使得患者的权利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更折射出了医患纠纷处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对于医生权益的侵害。因此,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预防及解决办法必须得以完善。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影响医患关系、医疗质量、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减缓医疗纠纷的激化。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依靠贯穿治疗全程的医患沟通的建立[2]。目前,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医院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医患沟通监督机制,畅通医疗信息渠道,力争从源头上消除医患纠纷。

1 医患纠纷现状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严重扰乱医院诊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害医生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到2013年,被媒体报道的伤医案件已经达到30起。2013年10月25日,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被患者刺伤,其中,王云杰医生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这一案件,再次将医患关系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可以说,医患纠纷已成为整个社会热点与敏感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通常情况下,医患纠纷源于医疗过错争议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但随着时间地推移,如今的医患纠纷也包括与医疗过错无关的医疗纠纷。医患纠纷的表现形式也是日趋多样,不再是传统的请医疗专家鉴定,随后双方“对簿公堂”,而是越来越具有“火药味”,有些患者家属直接大闹医院,“专业医闹”也由此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非法职业,“专业医闹”严重干扰正常诊疗,通过高额的医疗赔偿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3]。

针对各地频发的恶性伤害医生事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公安部,共同出台了一份《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医院将按照不低于医院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保安数量。医院要加强安全防范动态管理,组织保卫人员、保安员定时和随时巡查,第一时间掌握安全总体情况。其中,医院出入口、停车场、门(急)诊、住院部、候诊区和缴费区等人员活动密集场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巡查,夜间巡查时应当至少2人同行,并做好巡查记录[4]。

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受到伤害,目前,各地大医院都加强了保安力量,相继建立起保安日常巡逻机制。保安人员职责明确,在巡查中发现可疑人员或可疑物品,要进行先期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立即报警,做好现场保护措施,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医院需要建立有效的医院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医院的安全保卫技术,以人为本,应急性强,能对相关事故迅速作出反应[5]。增强保安力量,的确有助于保护医务人员安全,也能维持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转。但仅仅依靠保安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医患纠纷。医疗纠纷及医患事件高发说明了医院应当从多个角度思考产生此类社会问题的原因。

2 医患纠纷分析

在医患关系中,许多最终导致医患纠纷的案例总是引导人们产生疑问:为什么总是会产生医患纠纷?医患纠纷产生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医患纠纷似乎总是因个案而起,但实际上医患关系的紧张是普遍存在的[6]。”通过对百名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对于造成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原因,超过80%的人认为,是由于患者对于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难以满足所造成的,也有人认为现今媒体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过多也是原因之一。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背景,我们必须看到这背后深层次的体制性原因。

首先,我国新一轮改革特别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仅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7]。但毫无疑问仍存在保障水平较低的问题。患者如果不幸患上重大疾病,面对巨额医药费用,他们往往望而却步,因病返贫、因病治病并不在少数。因此,相关医疗救助问题的完善,关系到整个社会与公民的权利。积极探索医疗救助问题的完善,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关心[8]。

其次,虽然在新医改的政策推行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当前医疗模式存在的弊端,目前医患关系依然紧张[9]。在许多医疗诊治过程中,医院的治疗效果一旦未能达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预期,或者出现患者死亡等问题,“人财两空”的双重打击,患者家属的第一感觉就是“医院坑人、骗钱”。在这情况下,医患纠纷就很难避免。

第三,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长期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经费补偿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医院必须将医生的收入与他们所开的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相挂钩,即“以药养医”。在“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中,很多医院都会出现“大处方”等过度医疗问题,同时,医药流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通过抢占医院药品供应市场,与医院建立了许多不合理的医药供应关系,变向拉高了医药价格[10]。种种不合理的医疗行业现状使得老百姓逐渐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失去信任。

医患双方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必然会导致“无效交流”,这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信任和理解,双方不会去换位思考。医疗机构一些医务人员不可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同时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知识的复杂性。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11]。因此,医患双方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调查显示,超90%医务人员表示在目前这种医患关系下工作,精神压力很大,在现今医疗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治疗原则逐渐倾向于“一切以避免医疗纠纷为主”。

医患双方的不信任,给有效处理医患纠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直接造成了医患纠纷的僵持不下。如出现医疗操作失误需要医疗鉴定时,解决医患纠纷的部门乃至相关专家全部出自卫生系统。“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人们通常都会怀疑,同处于卫生系统的鉴定机构会不会倒向医院,而不是帮助患者说话。

除了体制性原因及其带来的双方信任问题外,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与少数医生的医风医德不无关联。重视“看病”,忽视“治人”;过于依赖仪器,疏忽了与患者交流,这些都会拉开医患之间的距离。此外,在医疗过程中,一些医生由于自身作风问题,出现了诸如敷衍了事、恶语相向、索要红包等违规行为,这些就使得原本就非常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从这种意义上说,面对医患纠纷,增强保安力量或许能解一时只需,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消除医患纠纷措施

消除医患纠纷,从根本上看,首先需要国家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需要政府加大对卫生行业的财政投入,不仅仅是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模式,更要在大医院消除“以药养医”,为医务人员松绑,让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在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的前提下,考虑到医生和患者的合理利益,并大力整治医疗行业不正之风,为重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而对于医院层面来说,应该充分结合自身条件,积极主动地寻求破解医患纠纷之途。一是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强调医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尊重、理解和关爱患者,引导患者认识到作为医患双方,疾病才是共同的敌人,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相互信任,单靠其中一方是不够的,从而消除社会舆论及患者群体对医务人员的批评态度和怀疑态度。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一方面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则能够让患者充分理解医生的工作性质和医学的复杂性,积极配合治疗,从而逐渐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二是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一切从解决医患双方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尊重患者的合理诉求,医务人员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自我批评及自我约束,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实现以上措施将有利于缓和当前紧张医患关系,从而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高频率发生。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作为一条有效的破题路径对当前医患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卫生行业作为窗口行业,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牵动‘社会神经’,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更要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12]。”医院工作人员应当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拥护。医疗卫生行业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大医务人员直接与最基层的老百姓打交道。这就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解患者之所难,想方设法解决患者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自身工作才能取得老百姓的认可。

医患关系,和则两利,伤则两败,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工作内容上,医务人员应该进一步反映患者愿望、满足患者需求;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与患者感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认真思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让自身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用实际行动与患者打成一片,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冲锋陷阵[13]。

医患沟通之医患陪护心得 篇3

简介:2014年11月,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医院,说不激动是假的。我所去的是丽水市中心医院第十五病区,是风湿骨病类的。后面所说的几个小故事就是我在那里经历的。虽然时间过去了,但是记忆依然存在。

第一篇

时 间:2014.10.18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过程简述:踏进十五病区的楼层,和以前见过的医院没有什么不同。首先去护士站询问护士姐,问我们有什么可以做的。她说让我们去各各病房问患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一路走过去,看到有的病房门是关的,从门上小小的玻璃窗看进去,只有病人在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的时间特殊,是周六,而且还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没有看到有医生,值班室没有进去过不知道情况,病房里是没有见到的;护士站只看到一个护士,病房也没有什么家属,偶尔碰到一两个没有午睡的病人,都说不用帮忙。当时我很惊讶的。家属不在应该有很多不方便才对,为什么都不要帮忙的。我们闲的很无聊。到后来两点多,和同学跟一个病房里的老大爷聊天,老大爷看到我们很开心,我问了老大爷家里的情况,子女的生活都是很不错的,不过都在外地。回家的时间都很少。老大爷住院都是自己一个人,犯病疼起来也只能自己扛着,住进医院病情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缓解。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看到护士进来过。

心 得: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一次陪护,不过第一次去的时候的确是什么都没干,护士没有给我们任何任务,除了让我们自己去询问。我想应该是怕我们什么都不懂反而出什么幺蛾子吧。对于医生,除了值班室我不知道,其他都是没有见到医生的,大概也因为去的是双休日而且是风湿类的病吧。对于护士,只看到一两个,一开始是只有一个的,我觉得太少了,我记得老师说过国外很多国家每个病人都有一个护士的,而在十五病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层楼一个护士!对于病人,我觉得住院的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不管家人在不在,不管陪在身边的是什么人,痛苦还是有的。还有在医院这对于病人来说是很压抑的地方,有家属还可以和家属说说话,家属不在,就一个人默默躺在床上,或者一个人现在窗台过走廊尽头看看行人看看建筑物什么的。因为没有人陪她们。而且她们对于志愿者也不了解。一开始以为是她们不好意思让我们帮,后来听别人说是怕我们会额外收费。对于社会的这种种“误会”,我觉得很伤心,可是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我希望医院可以变成一个不让患者抗拒却又不得不去的地方,让她可以变得很温暖!

第二篇

时 间:2014.11.1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过程简述:第二次来了,有点熟门熟路了。护士仍旧有点冷淡。不过她给了我们一个任务。把以为病人送去照B超。也是一位老大爷,腿脚已经疼到不能行走了,护士给了我们一架轮椅,让我和另一个小伙伴用轮椅推着他另一幢楼做B超检查。护士态度还是比较冷硬,总给我一种她很不耐烦的感觉。不过患者为上,我们按护士的嘱咐,把老大爷推到做B超的地方。取了号发现,很多人都在等,显得很无聊,我们也没办法和老大爷交流,因为老大爷说的话我们完全听不懂。所以在等的过程中,我们都默默无语。半个多小时之后,老大爷的老伴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的一直跟我们说,让我们先走,她在那儿就可以了。她很坚持,大概觉得麻烦我们不好意思。然后我们就走了。回到病区,护士没有再理睬我们,我们坐在病房看电视看到志愿者时间结束。

心 得:光是护士的态度,就让我对这家医院有了不好的印象。有一点忘了说,护理班的小伙伴第一次看到那护士的时候,就跟我说,护士留了刘海。她们上课时老师很是强调的说了护士不能有刘海。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医院几乎我看到的护士都有刘海。不过有一点还是不错的,就算她言语有点冷硬,但是换药的时候会询问患者的感受什么的,尽管我觉得这是身为护士的必备素质,到很多护士还是没有做到。最后我们回到病区,她并没有询问我们病人的情况,这样让我感觉似乎病人和他们无关一样。

第三篇

时 间:2014.11.15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核磁共振诊室外

过程简述:还是十五病区,还是那个冷冷的护士。我都忍不住想感叹一下,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任务。在我们到达十五病区闲逛了接近一个小时之后,护士姐姐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分派的任务给我们。送一位病人去做核磁共振。这次是三个小伙伴一起。因为是担架,两个人有点招架不住。同时还有一位陪护跟随。患者为男性,年龄偏大,看起来七十左右,没有亲属,只有一位请来的陪护(刚开始我们还以为那位陪护是患者老伴儿,知晓情况之后,心里瞬间拔凉拔凉的。病情算是比较严重的了,年纪也这么大了,陪在身边的居然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陪护。而且陪护中途还出去了,有点不负责任。)。核磁共振的诊室在地下室,有点闷,我觉得不太舒服,相信患者也不舒服。等之前那位患者做好出来后,轮到我们。护士的态度太差了!我们准备推着患者进去的时候,她就冲着我们很不耐烦的大喊,你们那些身上有什么金属类的不能进去,要进去要把它放在外面。我和一位小伙伴在外面帮他们拿东西,弄好之后,护士又说,牛仔裤上面的扣子也不行的。然后准备进去小伙伴和同我拿东西的那位换了一下。推到一半,护士又说让我们都出来,让那位陪护进去就可以了。我表示很气愤,我们不懂你就不能说清楚点!

心 得:我觉得态度真的是决定一切的。不管你做什么,态度非常重要。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核磁共振检查,以前虽然书上说过这个但是并没有说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所以我们完全不了解。护士的不耐心我觉得给了患者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我不懂你说给我听,让我能听懂”这么一句话,这么简单的道理,虽然说说起来容易施行起来比较麻烦。可是护士不就是以耐心著称吗?当时填志愿,我叔叔(医生)和我婶婶(护士)都很担心我说,做护士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不怕累!怕我没有耐心!尽管后面转专业到口腔,耐心自然很重要。耐心是从医的基本准则。在病人不懂的时候,就要耐心的跟他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我相信这样的护士,不止她一个,但我希望护士这个职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质量也很重要!!

总 结

医患沟通心得 篇4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出“沟通无处不在,沟通从心开始”,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在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中。

(一)、沟通方法

1、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病人,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经常在早、晚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

2、交换沟通者: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另换其他医护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急诊科就经常接诊一些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这些病人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情绪难以控制,二是陪伴者也是激动型的人,当接诊医生与他们沟通陷入僵局时,交换一下沟通者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4、集体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对一些危重病、疑难病人特别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采取集体沟通的形式,给病人亲属留下一个非常重视的印象。

5、协调统一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病人或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二)沟通技巧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同情患者的病情,愿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个”技巧。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病人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作出准确解释。

“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医患沟通心得 篇5

主席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多次发表讲话,对当代中国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指明方向。

主席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讲话,对青年人的五条叮嘱,分别是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其中我对练就过硬本领的印象尤其深刻。

毕竟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才能不至于在社会的洪流中被冲垮。

其实在校园里面我们都有很多机会能够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只要我们肯付出努力,狠抓落实,不畏困难,总是能够有足以令自己成长的收获。

在当今的环境当中,不仅仅要学会从书本当中汲取知识,更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进行新的尝试,这样才能为自己日后迈向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患沟通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明晰有效沟通要做到:“摆正位置、换位思考、善解人意、阳光心态”。医患沟通是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及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充分的沟通可以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求,使其对医疗行为的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学发展的局限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对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

沟通的主动性和技巧缺一不可,恰当的肢体语言如表情、眼神、态度等会增加沟通的效果。沟通的两个要素是“了解别人,表达自己”,了解别人时要全神贯注地聆听,理解对方的意思;表达自己时要敞开心扉,真情诉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医患沟通培训心得体会 篇7

——xx县中医医院后勤总务科:x x

8月21日在医院五楼大会议室,由医院组织,xx之善医疗管理研究中心xxx导师主讲的“医患沟通体系”培训,通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现就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习领会

1、医患沟通是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尤其在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由于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不平等性,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缺少医学知识,主要是在医务人员的安排下接受治疗,解除自身的病痛,所以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

3、医生与病人不同的角度 :对于医生来说,①尽快听到病人的病史和主诉;②得到相关“事实”,以准确地作出诊断;③确定病人明白护理和服药的医嘱;④病人依从自己的医嘱。而对患者来说,①确信医护人员愿意帮助自己;②了解自己的主要健康问题;③听到自己疾病的情况;④知道自己的疾病如何治疗,自己是否可以选择。患者自知处于弱势状态,身在病症痛苦中、体弱、无助之感、心理的依赖、渴望帮助,疑虑重重,如果得不到沟通与抚慰,负面情绪就会发酵、发作。随诊的患者亲属也处于极度躁动和不安状态。所以,悉心倾听。

二、学习收获

1、选择好沟通方式:

①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还应在早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

②变换沟通者: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

③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④集体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

⑤协调统一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与医之间,医和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⑥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照讲解沟通,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官认识,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与支持。

2、了解到同理心的准则及功效

准则:

①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②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

功效:

①满足对方心理需求 , 深度尊重对方;

②化解人际矛盾,融洽人际关系;

③消除逆反情绪,避免沟通障碍;

④增加专业风范,展示人格魅力;

⑤有利于快速达成共识,便于迅速解决问题;

⑥具千金难买之力,且无需任何金钱投资。

三、学习体会

1、通过这次观看医患沟通的幻灯教材和导师的讲解,我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

学习医患沟通体系心得 篇8

倾听的四个层面,不包括

* A.字面含义 B.动机 C.情绪 D.关系 E.需求

沟通“开始阶段”的任务,除了 * A.建立信任关系 B.澄清关键症状 C.处理患者情绪 D.发现问题线索 E.确定谈话方式

关于“共情”能力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同呼吸共命运 B.换位思考 C.将心比心 D.无条件接纳 E.感同身受

男,28岁,诊断“精神分裂症”而住院治疗。某日拿着病房的电话薄对医生说:这是我最新的长篇小说,请笑纳。合适的回应是

* A.别胡说八道,放回去

B.这是病房的电话本,你搞错了 C.你有妄想了,需要加药

D.翻了几页说:内容挺丰富啊,就是名字太多 E.谢谢,我们不接受贿赂

女,50岁,糖尿病15年,常年服用远程邮寄的某种中药制剂治疗有效,近1月因断货而病情复发而住院,并提供中药样本要求医生继续使用该制剂。化验发现制剂主要成分是“拜糖平”,如何和患者沟通

* A.告知患者受骗 B.鼓励她起诉

C.协商用“拜糖平”代替中药制剂,因为成分相同 D.报警

E.换用别的药物 不属于沟通“情感账户”中的“存款”项是 * A.果敢 B.守信 C.尊重 D.亲和 E.坦诚

男,70岁,肠癌晚期。在病情告知中,不妥当的做法是 * A.评估认知功能、情绪状态、知情同意能力 B.基于评估选择告知方式 C.只和家属沟通后续处理方案 D.对患者善意地淡化病情程度 E.必要时引入心理干预

不属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框架”的内容是 * A.了解疾病特点和影响因素 B.理解心理社会因素 C.探究个人和家庭隐私 D.了解患者的期望值

E.从“病”和“人”两个方面综合评估

关于医患沟通的理念,不合适的是 * A.担负时代责任 B.回归医学本位

C.意识和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D.融于临床工作

E.在理论指导下反复实践

被称为“沟通技巧之源泉”的是

* A.观察 B.倾听 C.提问 D.共情

E.非言语交流

关于临床沟通的作用,最恰当的说法是 * A.改善医患关系 B.防范医患纠纷

C.说服患者接受医生观点 D.临床工作的常规步骤 E.争取合理报酬

男,17岁,肝移植患者。其父亲坚持活体供肝,检查发现患儿血型O,母亲A,父亲AB。在和患者父亲的沟通中,最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 A.建议和劝说转院 B.了解夫妻和家庭关系 C.暗示父子非血缘关系 D.协商肝源途径 E.解释血型原理

女,16岁,高一学生。因剧烈腹痛在同学陪伴下急诊。明确诊断“宫外孕”,须紧急手术,但患者拒绝让家长前来签字。以下沟通中,不恰当的是 * A.承诺有范围的保守隐私

B.说明手术签字相关的法律和医疗规定 C.劝说同意家长前来

D.请示上级后,如病情紧急则由医院领导签字后手术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篇9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强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增强医患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全方位沟通;突出重点病例与重点环节的医患沟通。结果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增强了医生的沟通意识,提高了沟通技能,医生能够积极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缓和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尤其是通过加强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与沟通意识,不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强化医患沟通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突出重点沟通等实践,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价值。

关键词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技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1.增进医患信任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3.尊重医学科学

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或故意刁难医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等,并非是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完全属于意外情况的。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有时可能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期望值之间出现偏差。如现行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其术中死亡率是1%,尽管这种不幸的发生率不高,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一旦遇上就是100%。医学损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逆性,一旦患者或家属对此种情况不能理解,不能以科学的、理智的态度看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进程,无疑会迁怒于医生,引发医患矛盾。同时,医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自主权,让病人获取更多的医学信息,给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机会,这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立足点。

4.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5.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自己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作为医务人员,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医生是以解除病人疾苦为职业的,必须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病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医患互信,尊重患者,体贴患者,关爱患者,对病人进行人性化关怀;并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

6.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增强医患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全方位沟通;突出重点病例与重点环节的医患沟通,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增强了医生的沟通意识,提高了沟通技能,医生能够积极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缓和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尤其是通过加强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与沟通意识,不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强化医患沟通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突出重点沟通等实践,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价值。

作为医患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互相尊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我们呼吁医德医风的改进的同时,也呼吁患者对医务人员这个特定职业的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坚信,只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携手共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能实现。

参考文献:《医学伦理学》 云南科技出版社

浅谈医患沟通 篇10

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

1.1 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 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患者与医生所谈论的看似一个话题,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在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起主导作用,而患者对自身疾病所产生的不适和痛苦深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若医护人员对此认识不深,会导致医患沟通障碍。认为医生不重视他的痛苦与忧虑,只强调客观的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误解,使医患关系恶化。医患沟通的最大障碍是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是医患沟通缺失的本质原因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1.2 医护人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重视医患沟通到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并运用于医疗活动实践是医护人员一个艰难的再社会化过程。有研究表明,大医院的医患互动和交流相对不够充分,其主要原因是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有关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专门课程[2].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了解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心理,也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措施等,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

1.3 医护人员工作超负荷,限制医患沟通 目前,各医院大量的医疗任务主要由中初级职称的中青年医师完成[3].每个医生半天要看三十到五十个病人,要进行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开检查单和处方,为了保证基本的诊疗规范只能省略医患之间的充分交流。这集中体现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耐心,家属不知道病情、不知道检查、不知道用药等;看病等了几个小时,病情还没说完,医生已经把药开好了等。

1.4 诚信危机引起医患沟通障碍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医患关系得以建立的前提与基础,是医生职业得以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4].诚信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患者对医学信息的相对无知,以及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医患双方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从医生角度看,个别医护人员有收受红包、回扣、开大处方等违背医德医风的行为,使医生这个本来崇高的职业添上了一些不光彩的东西;再加上现在医疗纠纷增多,医生和患者之间增加了很多不信任的敌意。信任危机必然影响医患之间进行坦诚的沟通。而医护人员将一些患者及亲属视为潜在的投诉者,为了提高自身工作的保障系数,往往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过程中,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医疗风险说得过重,让患方充分知情,但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2.1 加强医患沟通是缓解医患矛盾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50%以上的医疗纠纷并不是因医疗技术而引发的,多是由于医患交流障碍导致患者或其家属对医院、医者不满意所引起的[3].多数患者对医院、对医者的满意程度,并不在于判断医者诊断、治疗及护理的优劣、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其是否耐心,是否有同情心。这些多是通过医者专业行为以外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有时病虽然没有治好,但是患者仍然表示了满意;而有的情况是病虽然治好了,患者对医院、对医者仍有怨言,以至引发医疗纠纷。医患沟通可以为医患之间构筑起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通过医患沟通可以使患者对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有正确的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从而使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得到缓解。

2.2 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现实需要 医疗过程是一个医患双向互动的过程。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是顺利完成医疗过程的重要条件,而医患沟通在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增强医生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尽可能避免医生采取防卫性医疗措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救治和医学的发展;医生在诊疗疾病的同时,通过病史的采集和日常沟通,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使之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转归。

2.3 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 “医患沟通制”是建立现代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尊重、实现自我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等需求是医务人员终身追求的目标和高层次需求[5].为病人提供良好服务,得到病人的赞许和认同,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医务人员恒久地建立现代医院服务理念。

医患沟通制的建设

3.1 把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诊断、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疾病的预后及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副作用、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并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由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沟通记录,并按规定的形式书写于病例中。由科室及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不定期进行督察,了解医患沟通的实施情况,将实施效果和评价以及改进措施,向全院通报。

3.2 培训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与病人沟通交流需要技巧,需要讲究艺术性。沟通的艺术在于真诚、平等、保密、适度为原则,注意语言表达艺术和非语言交流艺术。医务人员要有积极的沟通愿望和良好的沟通态度,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沟通效果。在语言沟通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倾听、主动倾听、认真倾听。倾听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2)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3)谈话时要表达准确,通俗易懂,多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尴尬性语言,切忌伤害性语言。(4)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医患沟通。非语言交流是配合言谈举止进行的,它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服饰发型等方式产生的。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如能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非语言沟通艺术,对增进医患沟通成效有重要价值。

3.3 加强医患沟通的管理 要使医患沟通工作落到实处,仅停留在医务人员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必须将医患沟通制纳入到医院的机制改革和管理体系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结出的“三个层面”、“六种沟通方式”值得借鉴。“三个层面”是:(1)对普通患者,在成功的沟通交流中,患者、家属需要的不仅是医学知识、医疗技术,更多的是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医院在每一个医疗程序中都体现出关爱,体现出心灵的沟通,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其成功的医患沟通制也为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金龙,刘海军。患者知情权在预防医纠纷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5):496.[2]方爱珍。医院医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2):51-52.[3]周小金。医患沟通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5(17):18-19.[4]王德国,王时霞,孔全新。增进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医学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3):33-34.[5]卢仲毅,唐时奎。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9):35-38.主治医师在床旁查房时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2)对疑难、危重患者,由医疗小组直接与家属进行沟通。(3)对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进行集中沟通。“六种沟通方式”是:(1)一个要求:要求医务人员诚信、尊重、同情、耐心。(2)两个技巧:即倾听、介绍技巧。(3)三掌握:掌握病情、掌握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家属)心理。(4)四个留意:留意患者(家属)感受、留意患者(家属)期望值、留意患者(家属)沟通反应、留意患者(家属)情绪状态。(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避免刺激、避免深奥、避免刻意、避免压抑。(6)六种方式:预防为主方式、交换沟通方式、集体沟通方式、书面沟通方式、协调统一沟通方式、实物对照沟通方式。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沟通是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沟通是思想和情感的连续流动过程。医患关系是围绕人类健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1医患沟通的意义

1.1沟通的目的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首先需要医患双方都有沟通的愿望,其次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以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由于社会分配的原因,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它主要体现在文化、职业、知识、环境、目的、需求、心理、生理等方面,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进而影响了医患沟通。医患沟通,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受重视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服务的需求、感觉舒适的需求等等,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具体的需求、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便于医院提供患者急需、适宜的医疗和相关服务。同样,也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医疗活动过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

1.2医患沟通是医学诊断的需要疾病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体格检查的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的正确与否。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服务的有效和高质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服务时,带有鲜明的个人医学体验和认识,他(她)有义务将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治疗中的要求,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输给患者,患者将对这种医疗信号的理解、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反馈给医生,这种传输与反馈循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

1.3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特别是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断、治疗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及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

1.4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由于医患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务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又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有效手段,解惑释疑,使忧郁的情绪得以宣泄,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

1.5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患者是根据他(她)自己的既往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别人的介绍或传授)和需求目的来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的,带有明显个体主观意识,往往反映主观意愿和期望的内容居多,难以精确、客观地描述疾病的治疗和生理、病理的演变过程。同样,医务人员基于自我的人文素养和知识修养等因素,容易对患者社会、心理、文化、经济等层面的认识造成差异性,影响对个体疾病认知的完整性。因而,要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医患沟通中的互动、医患关系中的互补和互谅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方式以交谈为主,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等方法。

沟通的技巧

2.1沟通态度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形体的扭曲、情绪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忽或是神志的丧失,但医患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体现良好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我们知道,情感是有回报的,同样,态度也是有回报的,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回报的是患者的信任。所以说,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

2.2谈话艺术由于医学知识所限,以及对医疗活动的不可知性和对医疗结果的难预测性,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心理往往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交谈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善解人意,尊重和关爱个体生命,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二是要同情患者的境遇,理解他(她)的内心感受,关注情感差异,个性化的处理谈话程式和交谈内容结构。三是关注患者的生存状态,用平易亲切的语言、呵护的情态“探讨”医疗问题,内容明确,表述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四是在尊重患者意愿和不违背法律及医院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注意把握谈话的层次、内容和对象的范围。五是在谈话中尽可能地不用或是少用医学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相关问题,对有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应反复讲解,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各种形象的例子或是比喻,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

2.3倾听艺术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应该注意;一是应主动倾听,有效的倾听需要医务人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我们倾注感情,充分运用我们的目光、语调、姿势、手势等功能,融洽和影响患者,同时注意寻找患者语言文字和情感上的含义。二是不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述,有人统计医生打断患者的叙述平均为19秒,所以只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患者一般都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段内被医生理解、同情。三是在与患者沟通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以免被患者误认为医生对自己的疾病并不关心。四是注意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的表述,“兼听则明”。五是跟踪和观察患者的“视线”所在,了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额外”的服务需要,寻找真实含意。六是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

2.4体态语言和表情艺术医患沟通时,医务人员的体态语言是配合言谈进行的,体态语言包含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和外表等,这些体态表现都含有特定的涵义。微小的体态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体态语言分寸,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愉悦但不夸张,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交谈信息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收心理和审美感受,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

上一篇:“团结你我,闪耀社团”交流会活动策划书下一篇: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