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邱建博

2024-05-19

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邱建博(通用2篇)

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邱建博 篇1

MG1605005 邱建博

摘 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一大壮举。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红军将士谱写的壮丽诗篇。在新的时期大力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意志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本文主要论述了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作用和感召激励作用,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键词:长征精神;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一组数字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现实: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次战斗,牺牲营以上级干部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期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过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穿越过6个少数民族地区。行程约两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现今,我们认真学习思考长征精神,不仅有助于领悟红军将士的思想境界、加深理解革命战争史和中共党史,而且还能从中得到许多启示。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讲话上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1.2 研究意义

长征精神是红军将士留给我们的精神武器和精神财富,在革命和建设的新长征中,武装和培育了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长征精神仍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引导大学生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食粮,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的力量;长征精神对高校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弘扬长征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长征精神的内涵

2.1 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首要的就是要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工农红军在长征中,衣食奇缺,穿的是破衣烂袄,吃的是草根树皮,而且弹药极其匮乏,行军途中头顶冒着敌机狂轰滥炸,地面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如此艰难困境中,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喋血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强渡嘉陵江、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攻占腊子口、直罗镇战役,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最后到达陕北走上抗日救国前线。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士战胜艰难险阻,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为全国工农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坚定信念。为了让天下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前辈信仰信念坚定而前仆后继、不怕牺牲。

2.2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苦难辉煌史,她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奉献精神的战斗史。红军将士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先后击退了数十万敌军的进攻,爬雪山过草地,抢险飞渡,这种不怕任何坎坷崎岖,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是红军将士长征伟大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在逆境磨难中砥砺出来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2.3 胸怀全局、纪律严明的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此外,红军的团结统一,严守纪律还表现为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牢不可摧的整体。2.4 心系群众、融入人民的精神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大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颐和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仅仅依靠人民群众,这是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红军官兵与沿途群众亲密无间,他们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红军将士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帮助老百姓组织生产,并帮助各民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沿途各地人民群众被红军将士的行动所感动,他们主动为红军捐粮献草,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替红军引路带路,精心照顾伤病员,有的甚至还参军打仗,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得民心者得天下。心系群众、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精神和军民鱼水情的风范,为取得长征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当代大学生学习长征精神的必要性

3.1 长征精神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红军将士之所能忍饥受冻,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走上抗日前线,其根本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崇高执着的追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的坚定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所在,更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发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既处在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征程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结构性矛盾凸显和各种风险因素存在的关键期,对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伟大目标,面对当前物欲横流、价值多元的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对大学生来说,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四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始终不渝、坚定不移、绝不动摇。“四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无论何时何地,要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始终保持和发扬红军将士的那么一种革命热情和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3.2 长征精神给予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力量

长征胜利,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胜利。长征前和长征初期,由于党内主要领导者脱离中国革命战争实际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的节节失利。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会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光辉典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来说,就是要接地气,选择项目要务实。选择一个既迎合时代需求又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创业项目,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有效进行成本、能力分析,选择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家电清洗、节能改良、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来实现人生理想。接地气,创业阶段要吃苦。创业是个漫长的学习和历练过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要更多地从实践中去磨炼自己,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在今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征途中,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困难时决不能退缩、气馁,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如求学、就业以及成家等等问题,要以长征精神的实事求是为典范,切忌好高骛远,要立足现实敢于吃苦而不能采取逃避态度,要以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去面对挫折与困难。

3.3 长征精神教育大学生要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

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的惊天地、泣鬼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天动地的故事。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和判断问题往往都以“我”作为衡量标准,不太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导致人际关系交往困难。此外,缺少对制度、规则、秩序的尊重,不喜欢被约束,也是大学生缺失团队合作精神的普遍表现。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价值导向。团结就是力量,合则共赢。就大学生来说,要克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学会与他人相处,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动合力;还要遵规守纪,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巩固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自觉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奉献青春。3.4 长征精神提醒大学生要心系群众、与人民融为一体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红军路线坚定不移的出发点,也是红军赢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根本原因。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宏伟的开创性事业。伟大的工作需要人来做,平凡的工作也同样需要有人来做。长征路上红军与沿途革命群众结下的鱼水之情给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巨大启示。当远离了都市繁华,城市喧嚣,沉淀心情,在基层驻足、扎根、守望,似乎失去了一些东西,但要记住,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相反,我们正用汗水见证着成长,用奉献丈量着价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征途中,作为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走进农村、工厂,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时刻拜人民群众为师,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我们时刻要高扬长征中那种同志之间情同手足、上下之间亲如兄弟、党群关系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好作风,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确保党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四、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4.1 使长征精神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课堂上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对长征文化的理解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获得全面、生动的发展,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其特长与优势;其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再次,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昔日严肃的、枯燥的课堂增添些许的红色味道,和神圣的氛围。让老师们口语式苍白无力的讲解变得更加的扣人心弦。另外,教师还可以引用红军长征的访谈节目,用老红军的现身说法来讲述长征,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和感受到红军官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做的巨大努力,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在红军官兵心中的分量。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大学生自觉自发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同学们在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与红军长征相比,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自身努力,坚定理想,困难总会克服。4.2 塑造弘扬长征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相对微观的亚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育人”“化人”的功效,“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适合于当代学生渴求成才,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抉择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陶冶性情、调节情绪、增长才干;有利于形成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因而,将长征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利用好校园文化的功效,努力塑造弘扬长征精神的校园文化,把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思想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地:(一)利用校园展板、画展、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对长征精神进行大力宣传;(二)开展各类具有长征精神意味的文艺活动,如长征精神演讲赛、长征歌赛、长征讲坛、长征精神文艺表演等;(三)可适当建设些蕴涵长征精神的人物雕塑、雕刻一些展现长征精神的诗词等;(四)鼓励学生自主创建学习长征精神的社团组织,如“长征精神学习小组”“红军长征研究协会”等组织,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红军长征的研究。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生动鲜活的形式,使长征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时刻感受到长征精神带来的心灵熏陶和思想启迪,潜移默化地领悟长征精神,在实际行动中特别是在逆境中以红军长征为标杆,进而奋发图强,坚定理想信念。4.3 开展多种形式的以“长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指导实践,理论高于实践,但是“实践在认识中却居于首要位置,它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或政策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和政策之正确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源自于实践”。长征精神也不例外,它源自于现实,并且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利用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要与现实结合起来,要从具体入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绝不可以脱离现实空谈理论。例如,组织学生重温长征路,让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呈现红色之旅的魅力所在。组织尽量多的学生到某一个重要的长征旧址参观,让这些革命遗迹让新新人类感受到当初的艰难,以及在这艰难中所展现的伟大的长征精神,让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4.4 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红色文化

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学生查询的各种信息都在校园网上,甚至各种反应生活琐事的贴吧也随处可见。上网已经成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因此,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记者站等传播媒介宣传长征文化是可行的。让学生们一打开网页,赫然的红色主题吸引到他们的眼球,不由的多看几眼,这潜移默化之中便是对其最好的知识传授和精神感染。当前社会已步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通过对有关问题或现象的报道为人们建构起了一个被认识的现实世界,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大学生又是特别青睐新媒体的一个群体,其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因此,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净化新媒体的舆论环境,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保持主流的舆论导向。在信念教育的舆论导向上,着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宣扬长征精神。

五、结语

长征精神是一座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宝库。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净化自我的一面镜子,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发展自我的一把戒尺,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一大法宝。当年的长征虽然不可重现,但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要科学合理的把它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能否在新的长征路上扬帆起航,再创佳绩;能否把长征精神传递下去,激发自身的正能量是关乎国家未来成败的大事。因此,把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2]王安平.论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A].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 //edu.people.com.cn /GB/8216 /39572 /index.html.

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邱建博 篇2

1、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 整整的两年时间。战士们都是在这种缺衣少食、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无数敌机轰炸、还得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行径中渡过的。究竟是什么的力量支撑他们走下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呢?战士们就是本着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长征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就像一盏明灯, 照亮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指引着他们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2、牢记宗旨、心系人民

长征途中, 条件艰苦到了极点, 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 但战士们都一一克服, 最终到达目的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队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其中, 遵义会议后, 总政治部还发布了有关《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 反对大汉族主义,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争取他们加入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党在任何时期都会谨记。在这一时期, 党坚持这一宗旨,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同时也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 党曾发布过一些政策和规定, 要求红军战士一切都从革命利益出发, 在任何时候, 都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听取党的一切指挥, 争当做群众工作和执行纪律的模范。也正是这样一支有着严格纪律的军队, 带领大家取得最后胜利。团结精神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 长征途中, 没有官兵之分, 人人平等, 就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他们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有着生命迹象的战士, 总是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4、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是长征精神的直接体现。万里长征, 艰苦卓绝。长征途中, 缺衣少食, 战士们就自己动手制作草鞋、背心, 饿了就吃草根、啃树皮,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还吃马粪里没消化掉的东西。威胁战士生命的除了这些, 还有终年积雪的高山、深浅莫测的泥潭沼泽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内部的分裂等。在这一切的困难面前, 战士们明白唯有克服、奋斗, 不怕牺牲自己生命, 打垮敌人的势气、消磨他们的意志, 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长征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红军长征已成历史, 但精神将永存。长征精神将永远鼓舞着人们开拓进取, 奋发向上。我们应结合当前实际, 有效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一种推动人们前进的动力, 也是支持人们克服困难、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取得最后胜利, 首要的原因, 就是他们始终坚信革命始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今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仍然离不开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指导。因为, 它能给人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方向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不良影响, 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2、弘扬长征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使得我们过去取得长征、抗战的胜利;使得我们现在加快了改革、建设的步伐。所以, 这面旗帜不能丢,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在进步, 社会在不断发展。然而, 因对外开放、多元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少年轻人严重缺乏爱国主义情感, 不少人甚至还做出一些丧权辱国的恶劣行为。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因此, 利用好长征这台“播种机”, 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当下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然选择。

3、弘扬长征精神, 加强团结精神教育

长征途中, 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 涌现了无数团结协作的感人事迹, 这些精神值得我们世代相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团结一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障。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任何个人和社会团体都不能搞独立, 更不能搞分裂主义。过去我们团结一致, 抵制外来入侵, 取得最后胜利。现如今, 我们更应珍惜一切, 紧密团结在一起, 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弘扬长征精神,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在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艰苦奋斗精神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我们仍需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 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所以这一切将决定我们唯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踏实苦干, 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 大多数青年, 他们没吃过苦、耐过劳, 更不知道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质。所以, 推行艰苦奋斗精神势在必得。要以长征中的鲜活例子进行其教育, 反对高消费, 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不但没有过时, 反而是一种时尚。因此,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长期重要内容。

总之,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 它引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在改革初期, 长征精神依然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不断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坚信, 在以后的日子里, 长征精神将继续带领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N].新中华报, 1939-3-1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5]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56.

[6]陈万柏, 张耀灿, 主编.思想政治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张耀灿, 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名利场读书报告中文下一篇: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