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2024-05-20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精选9篇)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篇1

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根本措施加快薄弱校改造。改选薄弱校的重点在于统一办学标准,出台和完善支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在经费投入上,保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学校规模进行拨款。建立和完善教师,校长的合理流动制度,通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在一定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流转或交流,教师晋职需到薄弱校支教,薄弱校教师对口交流到优质校学习,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配有优秀教师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二,以完善招生政策为工作重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班,不得以开展实验研究、办特色班为名举办重点班,不得以任何形式测试选拔学生。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篇2

一、原因分析

当今, 各个学校的设备日益完善起来, 但在“优质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择校热”反而不断升温。家长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公立、私立学校的差异方面。

(1) 财政方面。每一个学校选择计划都会涉及经费问题, 公立学校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国民税收, 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制。而私立学校主要通过制定生均支出水平和入学要求两条途径开展招生工作, 对于私立学校来说, 学校选择提供了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新的筹资手段。

(2) 学校教师方面。学校有公立与私立之分, 相应的教师也有公立学校教师与私立学校教师之分, 私立学校教师的部分是来源于社会上应往届本科生、大专生, 也有部分是“借聘”于公立学校的教师, 均不属于公职, 他们与学校间一般认为属于纯粹的劳动关系。而公立学校的教师是在国家编制之内的正式老师。

(3) 学校管理和课程方面。私立学校多是封闭式全寄宿制学校, 管理严格, 由于私立学校教师的“忧患意识”普遍较强, 在各方面积极努力的同时, 私立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也相应地较重。相比之下, 公立学校在管理环节上较宽松。

2. 国家教育监督方面。

针对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 尽管政府已经制定政策, 以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却忽略了监督方面的作用, 致使一段时期此地区的公立中小学校的生源问题越来越突出, 学校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批评。问题就在于, 在整个的教育工作中, 从拨款到后期学生的培养都要在人民和政府的监督之下得到很好的保障。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理应由政府为适龄儿童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 这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除此之外, 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在监督方面的责任缺失。

3. 教育理念方面。

“学而优则仕”使得传统的人才观根深蒂固, 因此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普通高中,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才”。此外, 现在的基础教育其实是精英教育的扩大化, 高中为大学选才, 初中为高中选才, 淘汰下来的才进职业学校, 这也影响着家长的人才观。在这种导向下, 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普通高中, 然后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于是, 中考、高考达线率成为大家评价一个学校质量的标尺, 而家长们也在作着这样的比较和选择, 所以对公立学校的衰落深感遗憾和不满。

而且, 教育的筛选功能也刺激了人们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和过度投资。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 学生在学习中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货币投入等在未来是要有货币或非货币收益的:预期收益高低是决定学生是否继续上学、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重要因素。“在公立学校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下, 家长必然会考虑孩子将接触到什么同伴, 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在私立学校读书。因此, 学生是否留在同一所学校不会改变最初的模型, 但随着竞争的增加, 学生留在同一所学校的情况也会更加普遍”。 (1)

4. 学校教师方面。

竞争理论是经济学家用以分析学校选择的核心的非常基础的理论。都说公立学校的老师好当, 这样, 成就动机不强的老师就随波逐流。学校选择在导致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的流动性加强的同时, 也导致了教师在学校之间的对比心态的加剧。而相对而言, 私立学校的老师内心的压力比较大, 有的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管理来取得蒸蒸日上的成绩。至此, 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当今所反复提到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学校之间的优劣, 评价标准是什么?答案正是学生的成绩、中考高考的达线率。家长们看到的也正是公立学校的达线率不如私立学校的高, 由此, 有能力的都让自己的孩子转入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的生源流失了, 公立学校的老师们没有了动力和士气, 这样, 恶性循环开始了:优秀教师流失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教学质量下降导致很难吸引优秀学生, 优秀学生流失又一次加剧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影响分析

学校选择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与学校的经费和绩效紧紧挂钩, 由于家庭有选择其他学校的可能性, 家庭的行为将减少本地学校的入学人数。随之而来的公共压力有可能引起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反应。以上问题造成的主要影响有如下。

1. 导致阻碍素质教育的步伐。

尤其是在公立和私立学校共存的今天, 两个作用相同的机构必然会形成竞争, 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私立学校的高强度工作是不符合国家教育指令的, 同时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体制。

2. 导致择校之风日益加剧。

即使“捐助资金”一涨再涨, 家长们还是忍痛“愿挨”。不仅学生择校之风日盛, 教师择校也成大势所趋。因为利益驱动, 为数极少的重点学校、实验学校, 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优秀教师, 致使贫困地区学校和同区域弱势学校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富家子弟可以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上学, 普通孩子就得上教学质量差的学校,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3. 导致中小学减负功亏一篑。

私立学校内沉重的课业负担, 靠严格管理和题海战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 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完成, 共同来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条件和氛围, 逐渐落实艰巨而又复杂的“减负”工作。

4. 学校内部缺乏民主和监督机制, 部分学校“家族式管理”、“近亲化”用人;

教师队伍老化, 流动性大;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较差;部分办学者有转移、侵占、私分学校的资金财产等违法行为。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对策分析

这种自发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群众对高质量学校教育的需求动向, 又反映了群众对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基于以上对其影响的分析, 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要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 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首先, 国家除了给予拨款外, 还有权力和义务监督其款项的分配和落实, 以确保教育效率的实现。所谓有效率有两种指标, 一是教育的成本—收益比较, 即教育的外部经济效应, 主要用私人收益率或社会收益率衡量。二是教育的成本—效益比较, 即教育的内部效率, 主要用辍学率、重读率、考试及格率等一些指标来衡量。其次, 对教育过程的适时监控, 也是必要的做法。对于现在极为普遍和深为家长们痛恶的不得不舍近求远以求较高质量的教育的现象, 政府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是不合适的, 相反, 政府对此情况应该实行广泛的问责, 及时地对存在问题的区域教育进行调查和协调。

2.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人, 关注教师,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

对于人民教师, 应该体恤他们的生活, 而不是给予太多的压力让他们受累, 而应该让他们注重自身的发展, 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 让他们人尽其才, 享受自己的价值带来的快乐。在工作上要提高老师的积极性, 激发成就动机。另外, 上下级、同事、师生之间人际关系和谐, 领导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会顺畅、高效, 整个校园就会处于有序、健康、向上的良性氛围之中。

3. 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监管力度。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利于国家素质教育开展,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正常心智的开发, 政府应该予以制止。它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 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完成, 共同来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条件和氛围, 逐渐落实艰巨而又复杂的“减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 私立中学和公立学校的竞争其实是不对等的竞争, 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规范私立学校的行为。

4. 增强校长的责任感。

事业心、责任感是领导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必备的政冶素质。一个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与各级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密不可分, 办教育也是一样。因此, 对于不负责任的校长应该予以处分和制裁。

摘要:本文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由择校问题直接引发的乡镇公立学校生源流失的问题, 从受其影响的学生家庭的角度探讨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小学生,择校,生源流失对策

参考文献

[1]钱淑媛.私立学校综论[J].教育评论, 1994, (2) .

[2]戴亦明.依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

[3]于发友.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旨归[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7) .

[4]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若干保障机制部分地区的政策及实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0)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思考 篇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知识经济的观念日益加强,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农村,农民的知识观念也是很强烈,“择校热”已蔓延到农村。择校出现了普遍化、平民化、低龄化等新的特点,给义务教育公平带来了一些挑战。所以深入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的现状及原因,并探究其一些建议对策,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有深远的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现状

就近入学原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根本原则,是已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的一种入学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是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该项规定是国家为了每个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的举措。为了惯切就近入学原则,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采取学区制,以行政区划和特定的某一学校为中心,以一定的地理范围为标准,学生原则上不得跨学区选择学校,学校也不得跨区选择学生,一切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择校是指一些家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找关系,花钱等为子女寻求更好的教育行为。在我国择校现象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打破了学区制下的户口限制,根据公民的意愿跨学区入学。它违反了现行的就近入学原则。总的来说,择校就是人们对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和追求。具体来说,就是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

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一所比较好的学校而通过“钱”或“权”的手段,让孩子到城镇质量好的学校上学;学生居住地与户籍不符而导致去别的地区读书。具体表现为:择校人数急剧增长;择校目标指向民办学校居多;择校学生呈低龄化趋势,前几年农村择校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近年来农村择校现象正由初中向小学甚至幼儿园扩展,大量的农村学生选择到城镇学校上学。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择校热”由城市向农村扩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法律不认可、政策不允许、事实上却相当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择校行为的原因分析有深远的意义。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以及我国教育政策中的长期的城市取向和不均衡发展策略是择校出现的策略层面原因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长期存在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即我国农村教育而后城镇教育整体上是分割的,教育经费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差别的城市价值取向,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长期以来也体现了城市优先价值更加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同时,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各地区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都曾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一部分学校,使这些学校成为“重点校”或“示范学校”,而这些学校几乎全集中在城镇,客观上造成这些“重点校”与其他普通学校在校舍、教育教学设施、师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校际之间发展的很不平衡。可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无法保证每个学生就近就可以接受优质教育资源,择校现象必然存在。

(二)城乡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异是择校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

择校现象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发生的现象,即起因于优质资源需求旺盛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农村的办学水平与城市的办学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导致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家长为孩子选择到城镇上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制约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格局,然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政府分担主体的重心仍偏低,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供给中承担的财政责任明显的不够。教育经费投入经常投入不足也不到位。城乡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悬殊,在农村,许多的中小学校舍简陋破旧或严重不足,基本的图书资料短缺,实验仪器缺少,实验课没法开设,课程设置落后,电脑、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是缺乏。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无法和城镇的相比,学生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也出现了择校现象。

2.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人才流失严重,而且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是引起择校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条件差,工资与城镇教师工资差距大,很多年轻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想着离开农村去民校、去县城工作。有些教师托关系找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学校师资人才的流失严重。农村学校的老师任务繁重,学习培训的机会少,他们的知识老化,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再加上教学设备缺乏,面对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他们的工作显得很艰难,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很难得到提高,促使家长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家长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观念的改变,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资源偏少的农村,部分家长对教育高质量的要求与教育资源偏低的矛盾尤为突出。如《学会生存》所说:“家长们一般希望他们的子女得到比他们自己更高程度的教育。即使教育所开辟的广阔前景实际上是虚幻,人们仍是把教育视为促进社会变动的根本手段。”为送孩子到城镇上学,农村很多家庭距之较远,孩子小时他们宁愿在城区租房陪读,或者有工作的人则忍受每天上班奔波之苦。有些经济实力强的家庭花高价在好学校的附近买了房子。家长是千方百计的把子女送到城镇学校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调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在我国,不管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公众层面,人们对择校的态度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支持择校的人认为,择校有利于促进校际之间的竞争,吸引家长把钱拿出来支持教育,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有利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满足了家长的愿望,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因而国家大可不必强行禁止。也有反对择校的人认为,就近入学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而择校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表面上看是促进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但实际上却导致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总之,在当前的情况下,解决择校问题就是要化解就近入学与择校之间的矛盾。不管是就近入学还是择校,都只是入学的方式,择校也是在校际教育质量差异的情况下产生的。因而,对择校行为不能一味的说好与不好。如何解决之间的矛盾,缩小农村与城镇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的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提高教育的公平性是关键所在。

(一)缩小城乡的校际间的差距,对农村学校进行教育补偿,着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做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要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其教学条件。首先,农村地区的地方财政薄弱,国家应加大对其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到位。政府应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政策实行等方面给予农村学校适当的优惠,调动这些学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整体潜力,以使农村学校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其次,农村中小学自身也要加大教育改革,农村学校要想提升竞争能力,在择校行为中不处于劣势,除了优化办学条件,完善硬件设施外,学校管理人员还得深入研究管理理论,开动脑筋,切合实际地管理好学生和教师,挖掘内部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加快教育平衡化的步伐。尽可能地减少或至少是不再人为地扩大学校之间不应有的巨大差距,以利于实施义务教育和扩大教育公平。应当明确实行“学校均衡化”的方针,并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措施和政策。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可以通过“希望工程”等形式,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投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行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2.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师资水平,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农村学校的人事制度和工资制改革,提高教师的待遇,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缩小城乡教师工资的收入差距;此外,还要保证农村教师的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也是很重要的;增加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教职工内在动力和要求,引导教职工树立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坚强信念。促进城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开展“城镇支援农村”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落实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深化农村学校的管理和改革;通过派遣优秀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或优秀的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学校示教、挂职,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二)努力保证择校的透明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择校观

现在农民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越来越重视,一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择校。首先, 招生学校应规范招生行为,要通过咨询会、参观学校等活动想学生及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等,使每个学生家长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择校。其次,家长应详细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自我管理和意愿等方面的情况,这样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才能合理。再次,还可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来对学生家长择校进行正确引导。

(三)就近入学与择校相互制约,互为补充,两种方式相结合

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一种入学方式,保证了广大适龄儿童的基本入学权利,使人人有权接受教育。择校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人人享有自由选择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权利。择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社会进步,择校不仅是受教育者的一种正当权利,而且是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的需要。如美国的择校制度的确给美国的教育带来了希望;我国浙江的长兴县搞的“教育券”实验也是很成功的。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均等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按部照搬别国的经验,完全取消就近入学制度,如果完全取消了,人们可以自由择校,那么学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不公,城乡差距将更加明显,农村人口的教育条件和质量会每况愈下。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适应的调整就近入学制度进行协商。根据我国近期的国情,先保证了学生已享有就近入学的权利以后,可以考虑择校问题,择校是在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均等。将就近入学与择校结合起来,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原因及对策 篇4

【摘要】“择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就近入学,免费上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还是舍近求远,花钱上招生名额有限的热点民办学校?这个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尽管教育部门都明令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可是每年的择校热从来没有真正冷下来过。本文将就择校产生的原因及应如何对择校问题的相关对策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择校义务教育原因对策

“好的学校=好的教育”这样的等式是否成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家长已经把两者画上了等号。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家长们放弃了近在家门口的公立免费学校,甚至削尖了脑袋不惜花上大笔的“择校费”也要把孩子送到那些所谓的“名校”里面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家长和学生们疯狂的择校行为呢?面对这样一个已经引起全国热议的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理性应对呢?

“择校”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择校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有教育管理部门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它是在个别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作出故的个别行为,而实质上它是在教育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在教育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一、教育部门的人才观、教育观没有于是俱进,实际办学实践背离正确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教育界虽然一直呼吁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但在实际上却没有切实贯彻落实到行动上。我们都知道,义务教育的任务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事实上,现在的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那一套,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种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影响下,必然导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择校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地方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原来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总能得到“特殊关照”,而那些原本办学条件较差、地理位置

偏僻的学校则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就使得基础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基础条件差的学校越来越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办学条件较差却又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中小学校,其师资的配备和每年招生计划的落实都不能如愿,学生纷纷择校离去,教师也不安心于工作,从而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

三、差别办学: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

重点学校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当时政府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今天,这种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存在,伤害了许多人的感情,这直接导致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众所周知,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公民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子女送去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同时,他们也都希望让自己的子女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人为地将现在的中小学校再分为三六九等,那么,势必导致更多的人去参与择校的大竞争。

四、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

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了“择校”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升高,这又是导致是择校出现的一大重要原因。随着独生时代的到来,家长对孩子“上好学”的愿望更强烈。为了子女能够圆大学梦,受教育者的竞争从小学甚至从学前教育就开始了。为了给自己的子女营造更便捷的成才条件,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政府和社会的供给能力。教育需求的膨胀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使政府和学校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尽快满足家长的需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法变通,把优质教育资源向部分家长有条件地开放从而为择校,这一问题是伴随着高考制度的实行而产生的。各学校之间质量的差别甚大。以高中论,有的学校升学率极高,而有的学校升学率几乎为零。一所普通高中能有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便让人欢欣鼓舞,而重点高中动辄考上清华、北大一长串。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很清楚,要让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步不落地打好基础。于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们便为孩子的前程开始了旷日持久、不见硝烟的“择校战争”。

五、家长的攀比心理,社会从重心理的影响

在为孩子选择教育资源这方面,大多数家长都会多多少少受到从众心理现象的影响。看着身边其他的家长都为孩子择校,自己也盲目地选择这条路,这中间或多或少有面子观念的影响。“别人的孩子上名校,我的孩子也要上名校,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至于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最好的,自己的孩子适合就读什么样的学校,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清楚,而孩子们也多数听从家长的安排,走上了“被择校”的道路。成为了择校

大军中的一员,投入了这场战争。

六、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域间教育水平发展发的不平衡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依托经济发展的教育发展状况也就出现了各个地区良莠不齐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对教育进行大手笔的投资,这些地区的学校无论是在教学设备还是在师资方方面都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更大的优势,长久发展下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就出现了一大些的名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名师高徒,声誉也就自然打开了。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将他们送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去接受教育,不惜在孩子义务教育阶段就让他们寄宿,如果距离不是特别远的话就每天接送上下学,有的家长甚至为为了接送孩子辞掉工作,可谓是牺牲巨大。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危害

表面上看,择校让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但实质不然择校风光的表面下其实潜藏的巨大的危害。

第一,大面积择校择优只会导致生源两极分化,加大初中办学差距,从而进一步刺激家长择校的欲望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只会让更多的小学生丧失“快乐教育”,严重干扰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过早择校对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择校行为可能过早地把孩子放到了一个过渡竞争,过渡攀比的环境当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为了方便,直接让孩子寄宿学校,对低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不利的,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能都脱离家庭独立的阶段的程度。

第三,择校给很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择校大军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中等收入家庭,他们对于支付昂贵的择校费用其实是很吃力的,但是种种的原因让他们心甘情愿微择校买单。

第四,择校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由择校所导致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不公平上,被择学校因为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壮大了规模,引进了资金,就只,声誉也在不断扩大,而被学生和家长放弃的那些学校却因为留不住也招不到学生而更加无人问津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五,择校中人际关系的介入,败坏了社会风气,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它是现如今中国“有关系好办事”在教育里领域的最直接体现,一方面这直接对孩子灌输了错误的关系主导论,对今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它直接加剧了教育领域的贪污

腐败现象,给纯洁的教育抹上了黑点。

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对策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和危害,治理择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改革教育经费制度,大力改造和扶助薄弱学校

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扶助是解决择校热的重要途径。只有使薄弱学校发展起来,才能让所有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治理薄弱学校的力度,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扶助薄弱学校上来,同时高质量学校也有责任帮扶薄弱学校进行不断改进,缩小校际差距;另一方面,对薄弱学校的治理除了要加大硬件投入外,还必须要优化其内部环境,重视软件建设,这就要求把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水平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对薄弱学校来说,生源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师资是根本。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除教育不平等

我国教育资源紧缺,配置不均衡是引发择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又是由于政府划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造成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在逐渐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提法,但是在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教育不平等状况一直存在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系,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就使得重点学校的经费投入多,条件设施好,师资优良,生源好,而普通学校则恰好与之相反,这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平等原则相违背。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教育经费不采用地方划拨的形式,可以根据学校注册入学的学生人数而定,对各学校平等投资,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流动的可能性,使学生不受家庭背景,居住地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接受同等优质的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三)支持民办教育,以市场促发展

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应该在鼓励的同时加以规范和支持,民办教育长期以来只是作为公立学校的补充而存在的,使其无法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竞争,也导致了公立学校对教育的长期性垄断,因此民办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造成了义务教育的失衡,所以,政府应对民办教育负有更多的支持责任,对私立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以法律形式赋予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同等地位,使两者公平竞争。并且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同时推向市场,由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保证学生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满足,同时,通过学校

之间的平等竞争,促使学校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调整人事政策,吸引教师向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流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小学择校现象并不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学校之间在计划经济的统包统分政策前提下,分配政策的确起到了按需分配的调节作用,同类学校之间师资基本上达到均衡水平,中小学生及家长认为:只要师资水平相当,就可做到就近入学,没有舍近求远择校的必要。因此,要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调整人事制度,想方设法引导优秀教师向师资薄弱学校转移。国家可运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各校间平等分配职称指标,评聘分离的办法,引导重点学校的优秀师资向师资水平薄弱的学校流动,用师资相对均衡分布的办法缓解中小学生择校的社会矛盾。

(五)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篇5

乱收费措施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号,附件1)和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审计厅《关于贯彻教育部等部门<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意见》(甘教基〔2012〕18号,附件2)精神,深入贯彻《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推进治理择校乱收费,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规定。国家“八条措施”和省“贯彻意见”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规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把治理择校乱收费作为各地、各单位政绩考核、行风评议的重要内容,切实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统一部署,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治理择校乱收费的工作合力,确保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二、扎实推进高位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缓解择校的治本之策。新营小学要坚持把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认真对照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均衡发展的各项要求和标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关键环节突破,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成效,努力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降减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择校需求。

三、严格控制择校比例。要根据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规划布局状况,科学合理划分、及时调整施教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要严格控制跨区域招生,在2011年全面实施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建设贯标评估的基础上,到2012年,择校生比例控制到10%以下。鼓励实行择校生电脑派位直接录取。要坚持均衡阳光分班,保证平行班学额数量、教师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公平均衡,严禁以任何名义分设重点班、非重点班,维护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积极扶持促进民办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认真执行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课程规定,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文化课课时,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等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认真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得增加课程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材须经省教育厅审定方可使用,并一律免费提供。

五、加强教辅材料使用管理。认真执行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二〔2012〕1号)和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物价局、省政府纠风办《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教规〔2012〕9号)等文件精神,严格禁止乱编滥订教辅资料,切实规范教辅材料的推荐、选用及代购行为。在市推荐教辅材料目录中,新营小学要严格按照小学三至六年级增加一套考试辅导类教辅材料的要求向学生推荐,并可为学生统一代购。为学生代购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一律不得进入学校推荐、推销教辅材料。

六、严格规范各类收费行为。严格禁止择校乱收费,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跨区域入学的学生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费用,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对于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各类公益性捐资捐物,收取时必须依法为其出具凭证。对收取与入学挂钩的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款行为,按“小金库”处理办法严肃查处。严格禁止乱补课办班收费,禁止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校内、校外集体补课和集体自习,更不得以补课名义收费。严格禁止考试、参赛和招生乱收费,不得通过任何考试方式进行招生,凡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不得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不得以特长生测试名义乱收费。组织参加经批准举办的竞赛活动,必须以学校、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且不得收取参赛费,更不得以参加竞赛为名,推销或变相推销相关资料、书籍或其他学生用品。

七、加强教育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坚持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每年招生前,要将学校招生区域、入学资格、报名材料、报名时间、咨询监督电话等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小学学籍管理,完善电子化管理办法,重点加强招生指定区域外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定期开展学籍变更情况检查。

八、坚决禁止教师有偿家教。认真开展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活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关心在学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从事有偿家教,在职教师不得在社会办学机构兼职从事有偿教学活动,更不得介绍本校学生到社会办学机构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制度建设,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考核,坚决杜绝教学无计划、上课不备课、作业不批改等现象。

九、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建立健全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和治理择校乱收费的专项检查和问责制度,针对择校乱收费等问题,加强重点督查和责任追究,务求取得明显成效。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八条措施”、省“贯彻意见”以及市教育局、市政府纠风办、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兰州市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榆教发〔2012〕180号)等文件精神,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涉及到校长的,在评省特级教师、市名校长、市中小学教育名家时 “一票否决”。对因违规办学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纪律直至法律责任。

榆中县新营小学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篇6

情况汇报材料

我校接到XX县教育局转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管理有关文件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文件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有关人员会议,要求与会人员认真学习并领会《通知》的精神。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此次专项检查是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收费行为,巩固教育收费成果,推动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这次专项检查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教育乱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校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规范制度建设。学校坚持把加强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接到《通知》后,根据《通知》精神,对服务性收费代收费进行自查。通过检查,我校没有违反国家规定擅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以及国家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等现象。没有将资料、试卷、取暖、校园安全保卫等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在择校收费方面,我乡只有我校一所小学,因此不存在择校乱收费情况。

通过此次自查,我们更加明白任何教育乱收费行为,都有损于教育的形象,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规范教育收

费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篇7

一、“择校”现象之缘起

“择校”, 顾名思义即选择学校。广义的“择校”泛指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其他各种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择校”。我们现在常说的“择校”是一种狭义概念上的“择校”, 是指公立学校间的“择校”, 尤其是中小学的“择校”。“择校”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高质量教育机会供需矛盾的结果, 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状况综合作用的产物。主要原因有:

第一, 义务教育投资短缺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 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 尽管我国政府一再强调保证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但1995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 2003年提高到3.28%, 但仍没有达到4%的目标[2] 。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 基本保证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但由于受教育经费和国力的限制, 目前还无法实现“人人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这一更高层面的教育目标。在高质量教育供不应求条件下, 政府必然要选择部分学校优先分配教育资源, 而学生也必然要寻求机会争夺选择的权力, 在此背景下“择校”必然应运而生。

第二, 教育不均衡发展策略是无形的制度导向。

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倾向:忽视地区差别, 甚至有明显的偏好。教育部门由于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因素, 制定相关政策时常常优先发展部分所谓的重点学校、龙头学校和示范性学校。直接导致了不同学校间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导致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在教育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性。为获得更好的成功机会, 受教育者就会竭尽全力去争取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 教育部门对此也只能是“不提倡, 却也不禁止”, 从而为“择校”行为提供绿灯。

第三, 教育内部发展的不完善、不健全是“择校”现象产生的内因。

现阶段我国教育尚未完全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误区。在教育评估机制方面, 科学的、可操作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缺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体现在义务教育的评价中, 被应试教育的主旨贯穿始终。目前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仍然极大地迎合着社会、家长的心态, 优质学校的高升学率就是家长为子女“择校”的主要动因。

第四,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日益升高是主观原因。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孩子在家庭中的分量日益增加, 再加上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得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家庭的首要任务和工作, 是家庭日常的焦点。孩子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第16次城市居民储蓄调查显示, 居民家庭存款动机除正常开支外, 子女教育经费已居首位[3] 。高投入的目的必然是为了高回报, 也就是说子女能圆大学梦, 而且是能上名牌大学是家庭教育投入的最终目的。为了给自己的子女营造更便捷有利的成才条件, 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简直如饥似渴, 远远超过了政府和社会的供给能力。教育需求的膨胀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 使政府和学校面临极大的压力。每个学习者或其家长都会变被动的接受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 他们是这场交易的消费者, 因而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4] 。为尽快满足家长的需求,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想方设法把优质教育资源向优势群体有条件地开放, 为“择校”敞开了方便之门。

第五, 教育部门在功利主义驱使下的不当操作是“择校”产生的温床。

部分教育管理部门或领导为了提高政绩, 利用国家教育资源, 人为地创建龙头学校, 树立招牌教育, 无视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人民利益于不顾, 或明或暗地出让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换取高额“择校”费, 用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择校”费的收取形成了所谓的“择校经济”, 成为当前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 教育主管部门因此减轻了教育财政压力, 这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成为共同的经济利益体。教育主管部门默许“择校”的合理性, 以便与学校利益均沾, 学校鼓励“择校”以求双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土壤环境势必滋生“择校”行为。

二、“择校”现象之功过

从哲学角度看, 存在即是合理的。据此, “择校”的产生以及白热化之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 它是符合特定历史条件的, 有其存在的价值, 至少满足了某些层面的需求。

第一, 从管理层面上看, “择校”引发的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既然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在无法根本解决的当下, “择校”可以将原来“捧着皇粮, 不愁吃穿”的区域教育垄断的学校, 放入市场当中, 任由消费者“货比三家”。这样, 使得学校之间形成竞争。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 尤其是优秀生源, 追寻内涵发展的道路, 在师资建设、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上下工夫, 高度重视规模和效益。这对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强化学校管理, 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从而切实提高学校自身乃至整个区域的教育水平。

第二, 就学校层面看, 有利于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作为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 在教学设施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吸纳尽可能多的优秀生源, 不仅使得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也意味着升学率的提高。“择校”费可以让学校创收, 增加学校的办学经费, 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鼓励教师进修、师资培训、开展教育科研, 而这些势必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 从消费者层面看, “择校”为有需求、有能力的学生增加了选择权和机会。

如果将学校教育看成是公共产品的话, 那么学生就是消费者。“就近入学”, 本本 (户口本) 决定权力, 将学生就读哪所学校做了严格的规定, 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选择。而“择校”可以让学生不受区域的限制, 有机会能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 选择合适的优质学校就读。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社会需求, 使得供需更接近市场规则, 更为灵活, 也更为方便。

“择校”是双向选择, 学生选择优质学校, 学校选择优秀学生。选择是有代价的, “择校费”由此产生, 它是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门票”, 也是学校额外教育压力的“补偿”。在“择校”生与学校之间, 这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 高额的“择校费”导致在短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向收入高的优势群体倾斜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使收入偏低的社会成员感到不公, 而且使教育内部产生的不平等竞争加剧。“择校”现象拉大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的差距, 使优质学校人满为患而薄弱学校却无人问津, 甚至人去楼空, 造成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进而形成教育内部发展的马太效应;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使“择校”强化了应试教育, 从而使义务教育走入另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发展, 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 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这些无疑成为教育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也是教育和谐发展乃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绊脚石。

三、“择校”现象之实证

为了更深刻、更实际地看待“择校”问题, 理性的对“择校”做出抉择, 笔者对金华市某一公办初中初三 (2) 班的31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一次有关“择校”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31份) , 进行统计分析, 并辅以电话采访的方式, 结合“择校”生入学成绩与目前成绩的对比, 以期反映“择校”对学生的学业获得的作用和家庭对“择校”的真实态度。借此, 帮助人们树立对“择校”的正确态度, 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择校”问题, 共同探讨相应的对策, 力求寻觅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真正解决问题。

被调查的家长中有38.71%的农业劳动者, 29.03%是除了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企业家、农业劳动者、教师之外的其他职业。被调查对象中其中家庭年收入在2~5万元的占35.48%, 5~10万元的占22.58%, 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家庭年收入在2~10万元。被调查的家长中41.94%的人只有初中文化, 35.48%的是高中文化, 而大专或本科仅为12.90%。说明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受教育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 高学历和低学历的甚少。有61.29%的被调查者的子女户口在农村[5] 。

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显示:有96.77%的家长认为好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所在的公办学校是一所薄弱学校, 67.74%的家长想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 9.68%的家长表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 也会选择更好的学校, 22.58%的家长表示愿意尽最大努力去选择, 而没有家长明确表示不愿意;家长们在入学政策上只有9.68%的人对“强制‘就近入学’”持认同态度, 83.87%的家长赞同“按考试成绩入学”。

在教育收费问题上, 48.39%的家长支持好学校薄弱学校一样收费, 25.81%的家长认为好学校应适当高于薄弱学校的收费, 25.81%的家长支持根据市场需求收费;在“择校”费或赞助费的使用安排上, 58.06%的家长认为应该部分用于学校建设, 部分上缴教育局扶持薄弱学校, 部分直接补偿给薄弱学校的学生, 而还有29.03%的家长认为应该全部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了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 有45.16%的家长表示会考虑选择公办学校交高额的“择校”费或赞助费;而有16.13%的家长会把房子买在好学校所在的学区内, 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家庭收入在5~10万元以上的家庭,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较高;还有32.26%的家长会选择其他形式。有74.19%的家长认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花钱为孩子“择校”是值得的。有90.33%的家庭每年为孩子付出的教育费用约为3000~10000元, 还有少部分在10000元上。在选择学校时, 家长们考虑的众多因素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学质量, 紧随其后的是校风学风;有87.10%的家长认为选择好学校就读对成绩提高有帮助, 大部分家长对目前孩子所就读学校的教育资源比较满意。

四、“择校”现象之对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虽然其产生有着政府部门所不可控制之无奈因素, 然而,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政府也犯有“不作为”的错误。政府的积极姿态和行政干预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创造出足够多的高质量教育机会供给, 从根本上解决高质量教育的供求矛盾, 实现人人都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这一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目标。在当前条件下, 解决“择校”问题要把需要与可能、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 缓解乃至彻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第二, 积极改善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发展教育中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到位。要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和民间力量办学。民办学校的增加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 可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 减轻政府办学的经费压力, 间接增加教育经费。民办学校的发展还可以形成公私办学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有助于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 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节约教育经费。

第三, 改革现行“择校”制度。我国目前普遍实行的就近入学制度实际上是以户口为基础进行优质教育机会分配的强制性行政“择校”方式。户口的管理漏洞使“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有了可乘之机。作为体现教育市场行为的公平的“以钱择校”可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解决“择校”问题的一种辅助性政策, 以增加高质量教育的供给。而“以分择校”是最接近教育公平的一种“择校”形式, 只要考核方式合理, 就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主要能力, 同时又能保证正确的教育导向。“以分择校”实际上是以教育系统内部暂时的不公平换取教育的整体效率和社会整体系统的公平。在我国目前实行“以分择校”为主体, “以钱择校”为补充的“择校”制度是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解决教育供求矛盾的现实教育政策选择。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办法, 使“择校”费的主要部分由教育主管部门支配, 主要用于同一地域内教育资源相对较差学校的建设, 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布局趋向合理化。

第四, 依法治理教育领域内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择校”的出现虽然在我国目前有不可避免的必然原因, 但教育领域内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却是助长“择校”流行的直接原因。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使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供给主体处于实际上的教育垄断地位, 受教育者和学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行政和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力, 极易酝酿形成教育“寻租”和不规范操作的土壤。因此依法治教, 综合运用法治手段解决此类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学生的教育利益, 才能维护教育运行的正常秩序, 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条件。

第五, 强化正确舆论导向, 端正家长教育观念。家长的积极“作为”在“择校”现象的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家长是“择校”现象一发不可收拾的“始作俑者”, 在“择校”问题中, 作为当事者一方的家长, 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 这无可厚非, 也是正当要求, 但必须正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了解孩子是否真的需要, 真的有必要“择校”。家长应真实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笔者看来, 学习好坏说到底是学生主观态度的结果。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好的环境和教学资源也无法转变为高分数、高素质。而且, 对于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 通过“择校”进入优质学校学习, 面对周围优秀的学生和高要求的教学目标, 他们未必能适应, 相反, 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 对自己失去信心, 这样的危害是极大的。

继而, 家长应真实了解学校间的差异, 不盲目追风。“择校”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因素, 但到目前这个程度, 不能说其中没有人为夸大优质学校的原因。面对市场上的“招牌”学校, 消费者应仔细了解, 不要被“广告”性的宣传给蒙蔽了双眼, 不要一味地“随波逐流”, 应该将选择建立在客观了解和对比的基础上。否则, 不但不能“物有所值”, 甚至会为教育走不上良怪圈“添砖加瓦”。

摘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使原本的“就近入学”面临严峻挑战。“择校”现象的产生是高质量教育机会供需矛盾的结果, 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教育非均衡发展策略、教育内部发展不完善以及家长对子女期望值增加、教育管理部门功利主义不当操作造成的。“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相对合理性:“择校”引发的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择校”为有需求、有能力的学生增加了选择机会。但是也引发了众多的教育问题, 尤使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政府的积极姿态和行政干预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所在, 政府可以采取创造足够多的高质量教育机会供给、改善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改革现行“择校”制度、依法治理教育内部不规范操作行为、强化正确舆论环境等措施, 解决“择校”问题, 使义务教育走向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信息调查队.关于上海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R].上海教育信息调查队1号公告, 2005.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1995年中国教育年鉴/2003年中国教育年鉴[J].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2004.

[3]李红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 2000 (4) .

[4]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第2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篇8

【关 键 词】义务教育;农村学生;择校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09-03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农村学生的择校现象也逐渐增加,尤其是义务教育实施以后,学生的择校现象更为严重,这种择校现象已引起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河南周口作为豫东一个农业大市,农村学生“择校”早已经被突破。学生宁愿放弃免费的学校不上,而选择高昂的学费县城私立学校去上。农村学生为什么要择校?哪些学生择校?笔者围绕此问题,在周口市农村中小学做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目的是为了提出消除农村学生择校的建议。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整群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河南省周口市3个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生,农村择校学生174名。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开展座谈会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收集数据资料,同时也走访和调查了17名学校管理者、20名教师、32名农村学生家长,其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年级分布状况

表2 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分布状况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主是自编《农村学生择校状况问卷》和《农村择校访谈提纲》。在编制调查问卷之前,先对农村学生、学生家长做了一个开放性的访谈,使之调查问卷具有针对性。并请教育相关研究专家,审核调查问卷,使之具有较高的效度。

(三)调查内容

本研究的“择校”,是家长主动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它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从择校主体上来讲,主要是农村初中生、小学生。调查内容主要从择校的数量、范围、态度、去向、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多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的。

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择校的现状

(一)数量上:近五成学生选择了“择校”

在调查中问学生到:你们班原来有多少学生?现在有多少人?研究结果显示:近五成学生已经离开学校,有的学生到县城私立学校就读,有的学生到乡镇其它私立学校去读。访谈学校管理者时,提到“你们学校原来有多少学生规模?现在又是多大规模?”管理者普遍都说,“学生走的快一半了,这些学生宁愿放弃免费的学不上,而选择去上交高昂学费的学校。”这也说明农村学生择校是个大趋势了,导致农村中小学萎缩。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农村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学校管理人员从学校自身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学校的管理状况,为什么不能留住身边渴求知识的学生。

(二)范围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均有“择校”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不仅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背离家乡”到县城私立或其它学校(乡镇私立学校)读书,并且近30%低年级的学生,如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等,也“背离家乡”去完成学业。这说明并不仅仅是年龄大的、生活能自理的高年级学生“进城”学习,而且也有为数不少的7~10岁小学生也“进城”读书。此现象的出现,也给农村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教育后果。如学校管理秩序紊乱、学生过少而无法正常上课;还有农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等。总体来说,农村择校生年龄重心下移,呈现低龄化趋势。这样的择校现象会导致低年级学生的身心不健康发展现象和农村学校教育发展问题。

(三)态度上:九成学生和家长赞同“择校”

在调研过程中,一个课题组成员问到:“您对学生择校持什么态度?”近90%的学生和家长选择了“赞同”这一选项。“为什么赞同选择私立学校读书?”主要原因是不满意农村学校教育,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较乱、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低等。但也有部分学生和家长说:因为家里经济状况较差,而没经济条件支持被迫没有择校的。由此可以看出,择校已成为人心所向,这是择校现象逐步蔓延、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赞成”择校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差距、学校竞争的激烈、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有关。

(四)去向上:九城学生进城“私立”学校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走访了学生家长、学生和部分学校管理者,在问及“学生择校的都转入哪些学校了?”近90%人选择去县城私立学校了,其它学生有转入乡镇私立学校。问及“问什么有的学生选择县城私立学校,有的学生选择乡镇私立学校及其它?”回答结果是:家庭经济好的学生转入在县城私立学校上学、比如中英文学校、财源中学等;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转入了乡镇某个私立学校的较多。这也说明选择不同层次的学校,跟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差的学生为什么也要择校呢?他们的回答是:看着别人的孩子都转走了,孩子所在班级没几个学生,老师也不认真教,停课是常有的事情。没办法,只有让孩子到乡镇“私立”学校。这种状况出现,农村学校的管理者没有责任吗?

(五)学业成绩上:“好”和“差”学生均有择校现象

课题组成员带着“择校生是否全部都是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的疑问深入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仅有学业成绩好的,也有学业成绩差的,而并不是我们预想的:选择择校的学生都是学业成绩好的。学业成绩较好的择校目的是为了以更好的学习成绩考入大学;学业成绩差的择校观点是学生考不上学,也能多认识几个字。并且这些择校生普遍认为自己所在乡镇的中小学教学质量不好的,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水平较差、学校管理水平较低等。在走访未择校学生时,问:“你们学校好吗?”有部分学生回答:“不好”。紧接着笔者问:“哪不好呢?”“老师总是缺课或调课,也不认真批改作业。”“别的同学转走了,那你怎么没走呢?”“因为我家没钱。”这也是说明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需要引起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nlc202309031943

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择校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

独生子女家庭日渐成为城市家庭结构的主体,在农村也相当普遍。在调查过程发现:有60.7%的父母要求孩子“样样争第一”,82.7%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是多么普遍。再加之,就业对学历的要求悄然上升。又因现在农村经济富裕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过去反对过择校的人,现在也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子女择校。负责治理择校的农村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也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子女择校,希望能学有所成,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也是情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要把握对孩子的期望标准,一旦父母的期望标准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即时,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市教育局有关人员指出,“择校热”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发展不均衡,“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家长的认可,自然就不会出现择校这种情况了。”由此可见,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产生择校的根源。这当然有道理。而“熨平”教育资源,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从实际观察,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实行就近入学,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过大,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且对一些学校还不满意、不信任,致使家长把视点放在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私立”学校。另外,在办学机制上,由于国家从师资到生源,都向县城学校倾斜,致使县城与农村学校的中考和办学条件差距明显拉大。这种由师资和生源导致的不平衡,是“择校”现象日趋严重的另一个因素。在现有中小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和家长们的苦日子就得继续。因此说,这是可怕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四、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择校的建议

(一)学生家长正确的看待择校现象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无疑是其成长的关键一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好的学校未必是最适合的,所以对于学生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让孩子到私立学校去读书。俗话说的好,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今年‘小升初’,我本想让他在乡一中读书,且那个学校也不错,但是我们邻居的孩子都转到了县城私立学校,并建议她也将孩子转出免得耽误了孩子的前途。于是,我也随着这股热风将孩子转到了X私立学校,可孩子才12岁各方面需要人照顾,不到半学期,我孩子的成绩反而倒退得厉害,根本不适应那里的环境和教学方法。只好又将孩子又转回了乡一中,这样转出转进不仅耽误了小孩学习,还花了几千元钱。”她后悔地对我说:“‘名校’真好似围墙,外边的人只知道其表明风光,竞相追逐,可究竟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可见,不管什么样的学校,凡是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就都是优质教育。正如某校长告诉笔者,“儿子成绩不是十分拔尖,将来可能考不到大学,但是我也没有帮他转到私立学校。我觉得孩子快乐健康就行,性格品德好就可以了。”“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在所谓的好的受教育条件,攀比现象严重的社会里,其实给孩子提供一个普通的环境更好。”

(二)政府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城乡之间严重的教育差距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政策导致的。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财政部和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大对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政策性收费的统筹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义务教育阶段统筹公用经费逐步向农村学校倾斜;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对于农村学生来讲,他们应该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和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这是他们获得良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对此不能漠然处之。正如智利诗人米斯特所说:“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是他们对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种无声的抗议,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消除他们择校行为的根本出路。

注释:

[1]袁振国.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脚[J].教育发展研究,2006,(2B).

参考文献:

[1]惠迪著,马忠虎译.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多秀,杨建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择校现象的社会学审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0,(9).

[3]李醒东,李换.义务教育择校:质疑、归因及合理性辩护[J].教育导刊,2011,(2).

[4]田汉族,杨柳.教育消费者、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小学择校现象及治理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9,(3).

[5]埃尔查南·科恩著,刘笑飞译.教育券与学校选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如何学习教育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篇9

同志们:

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下面,围绕此次专题研讨主题,谈一点我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就教于在座的各位。我的发言题目是“党史学习教育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学?

这个问题是学习党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刻,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党中央之所以做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决定,我认为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考虑。

首先,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作出的重大决策。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他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千变万化,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中国共产党都能把握大势大局,牢牢掌握主动权,沿着正确的方向锚定目标,坚韧前行,并谱写了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救亡图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千百万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站起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让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并已取得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骄人成绩。回望一百年的历程,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每时每刻无不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放在最高位置,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依靠人民从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成功、奋斗后迎来未来的百年。所以今天我们学党史,就一定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新的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

我们党一百年的历史,是用马克思主义铸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一百年,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相结合,实现指导思想不断探索、不断创造,并与时俱进的一百年。一百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特别是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冷静观察、科学应对、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取得了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一次次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乃至举世公认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些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已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提供了中国方案。所以今天我们学党史,就一定要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下真功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统一全党意志,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是其二。

其三,必须深刻认识学习党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在挫折后依然奋起、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克服一个个艰难困苦,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把党的自我革命放在无比重要的位置,并身体力行之。

在全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开天辟地的建国大业,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增强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升,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一系列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面对我们党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在党的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和问题,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对党的事业是有危害的,甚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些高官不信马列信鬼神,表面在党,充当“两面人”。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党史,就一定要发扬彻底地自我革命精神,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上,始终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通过学党史、悟思想、强党性。通过学党史推进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党的坚强战斗力引领和推进伟大事业。

二、学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新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总书记还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学史明理--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要从具体的历史学习中,领悟到背后一以贯之的一个“理”,明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理;明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明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三民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通过学习党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学史增信--就是让我们增强信仰和信念。通过学习党史,感受信仰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深学中提升政治判断力,不断提升对省情、市情和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头脑清醒、眼睛明亮。在常思中提升政治领悟力,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真正把党的要求领会好、领悟透,结合实际研究深、谋划实。在笃行中提升政治执行力,坚持在大局下思考行动,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学史崇德--就是让我们不断锤炼党性修养。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激发奋斗精神,大力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等伟大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精神谱系,要总结和发扬“嘉峪关精神”“铁山精神”“八棵树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进一步锤炼务实作风,坚决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学史力行--就是让我们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经常到基层一线、到人民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意见和期盼,真正为民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要发扬我们党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砥砺政治品格,坚持知行合一,把学习教育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做一件成一件,做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创出让党和人民认可的实绩、佳业。

三、怎么学?

怎么学?就是要在读党史原著上下功夫,紧贴原文学,把学习党史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学习党史和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民政协史结合起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学习党史与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学习党史与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联系实际学、相互贯通学,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把党史作为“必修课”,真学、笃学、学深、学新、学常、学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把红色基因漫入骨髓、融入灵魂,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真学真用、真知真行中起汲取宝贵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领,以劈波斩浪的勇气、迎难而上的锐气、向难而行的胆气,不辱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华章。

上一篇:竞选家长委员会发言稿下一篇:滨州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