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观《开学第一课》有感:好好读书吧,少年

2024-06-13

三年级观《开学第一课》有感:好好读书吧,少年(通用10篇)

三年级观《开学第一课》有感:好好读书吧,少年 篇1

长征,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跨越了十四个省,30多条河流20座大山,官兵日行50公里以上,更何况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个人牺牲。但是,这样的艰难险况,在红军坚强的意志力面前,最终还是成功了。长征成功的背后,是无数名士兵的牺牲、奉献。并还传递了一种坚持不懈、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我已经步入了六年级,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我们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小升初。六年级,学习任务更重,六年级上半年就要学习六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下册两个单元。而且还要面临各个学校的考试。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觉得困难,想到放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时候,如果放弃,迎来的就是一个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初中。如果放弃,那么就是失败。想想我们的未来,只要挺过来,将来可能会成功,可能会达成很多成就,但如果放弃,将来面对的只有失败。

看了《开学第一课》,触动很大,我很佩服,我也不能只看,还要落实在行动中。

七年级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2

伴随着众人期盼的目光,一个宏伟巨大的宇宙飞船缓缓驶来,飞船上走下来一位身着蓝色航天制服、面带微笑的人。一枚鲜亮的中国国旗镶嵌在深蓝色的制服上,显得格外醒目,她就是王亚平。“当火箭点火伴随着巨大的推力,我为自己的梦想感到自豪。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它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触摸得到!坚持梦想,我心飞翔!”当她说完这段话的时候,双眸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对往事的回忆。我似乎也回到了那一天,亲临现场,感受到了发射时,心灵巨大的震撼。

梦想,像一个无竭的动力,让我们无惧风雨、自由飞翔!梦想,是我迷茫的时候,一盏明亮的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是在我人生的低谷时,一声真诚的喝彩,鼓舞我继续前行;是在我困难的时候,一双有力的双手,牵引我奔向成功的彼岸……未来定会为我们而精彩,我们就是未来。

廖智是一位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欣赏着她翩翩舞姿,谁能想到这美丽的背后,却是不幸后的努力。那天无情的地震夺去了她可爱的女儿和她的双腿,看着镜子狼狈的自己,她重新站了起来。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梦想的路上,需要我们去付出、坚持、努力、汗水甚至泪水。她的不抛弃、不放弃,最终用梦想舞出了最美的人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3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金风送爽开学日,君当灵犀少年时。新的学期新开始,万里鹏程当此时。开学了……

伴随着四位主持人一次进场,2015年的《开学第一课》拉开帷幕。我们学习的第一课主题是爱国,同学们一起听93岁的秦怡老师讲述《国歌》的故事,伴随着音乐声响起,全场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一封迟来的家书,感动全场。在左太北奶奶抱住爸爸雕像的那一瞬,所有人都动容落泪。是啊,爱国一个铸就中华民族灵魂的词汇。八年抗战无数先烈们用血和泪,谱写爱国的乐章。当今少年应该发奋读书,夯实国力,争取荣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为读书。国强而民安,民安则自强。

第二课的主题是勇敢,王二小是很多个少年英雄的化身,史林山老人讲述了“王二小”原型的故事,一起听凤凰传奇重新演绎的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老师给大家讲述曾保护了约25万南京人民的约翰拉贝先生的故事,曾经亲历过南京大屠杀的夏淑琴奶奶也来到现场。王二小一个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的抗日小英雄,他的故事深深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而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更应该拿起知识的利器抗击那些妄图分裂国家,侵夺钓鱼岛的其他国家。南京大屠杀一个震撼心灵的事件,一个时刻催人奋进的历史烙印。我们不去回避的国难,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镜的动力。当代的学子们,勇敢的正视过去,勇敢的掌握未来,勇敢的抓住学习的良机,武装自己。时刻为祖国而战。

第三课的主题是团结,撒贝宁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曾经援助过我国的美国“飞虎队”,孙九宏爷爷也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和战友们解救飞虎队飞行员的故事。梁启超说过,国家自有其精神,自有其形体,与人无异。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精神支柱,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的精神指引。我们不称霸,但是我们绝对不允许任何危害民族和国家的势力。只要14亿中国人团结起来,任何外部势力都只是微不足道。

第四课的主题是自强,同学们亲自体验当个小小八路军,TFBOYS组合带领同学们一起诵读《少年自强宣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学子,也离不开英雄先烈们的无私奉献。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4

城北春城校区539班夏珂 指导老师:朱素明

九月一日,晚上八点,在中央1台播放了《开学第一课》,我观看了之后,不禁热血澎湃!这不是一节普通的课程;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这是一段伟大的历史!名为——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到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最后是西康。红军的脚步遍步大半个中国!这可能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需要十年,甚至十五年,可红军只用了两年零五天,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途中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在翻越祁山时,40天没有看见一口粮食。人并不像骆驼那样,以极少的水分和粮食便能够活很久,也没有企鹅那样厚的脂肪层能够忍受严寒,在穿越草地之时,红军们只能挖野菜吃。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你们能忍受的了吗?可红军忍受下来了,从原本的三十万人变成了三万人。

最小红军

你们知道长征途中最小的红军是谁吗?他(她)有多大?他是贺捷生,贺龙的孩子,她在出生后18天便随着红军长征。他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都很难活下去,所有人最希望听到的是贺捷生的哭声,因为那证明她还活着的,到最后,她真的活了下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一个十八天的婴儿活下来了,这是一种逆境中的奇迹,这是大家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努力而引发的奇迹!这是一种与困境顽强拼搏的精神。

贺炳炎

他是一名出色的红军战士,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一个人耍了几十个日军,将他们全部活捉。后来晋升为师长,他本可以站在后面指挥,可他却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一次战斗中,他的手臂被子弹贯穿了,需要截肢,可当时医疗设备不完全。他硬是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用木工家的锯子,用了2小时15分钟,把右臂给锯掉了。是什么让他如此奋不顾身?是什么让他能忍受这无比的痛苦?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长征一号

1970年4月24日,中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火箭送上太空,人们的卫星梦实现了。它就是被长征一号发射上去的。“长征” 成为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代名词。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5

观看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回顾20,原本应该是美好的一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这场灾难的突然袭击,使得人心惶惶,全国气氛似乎被黑色笼罩,许多人在面临生命健康的时候,内心都是一片恐惧与无奈。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白衣战士勇往直前,他们不畏惧也不退缩,坚持不懈地为生命安全而战。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基层的群众,他们同样不畏生死,等待前方指令,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让美好的春天再次回归,人们的生活可以恢复正常状态。

2020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最为艰难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挺在一线、连续奋战,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同时也为了我们这些祖国的新时代青年树立了强大的精神榜样,他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展现出了身为一名中国人该有的顽强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学习。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6

到了教室以后,老师依旧给我们放了《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依旧如前,制作精良,画风感人,收获还不止一点点。

记得刚开始时撒贝宁老师那段话:“今天是中国改革政策四十周年,这四十年里中国不仅创造了奇迹,其实也是中国和世界建交的过程。我们现在的生活,抬头有神舟,深海有蛟龙,出门有高铁”。这一切无一不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给予我们的。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在我们享受祖国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要给祖国一份回报。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初中学子,我只能用好好学习来报答祖国。这一次,我收获了感恩之心。

记得我最喜欢的功夫巨星成龙被撒贝宁老师问道现在面对一些危险的打戏是否还是自己上场时,他坦然地答道:“当然,自己喜欢自己热心工作的时候,你必须要亲自完成,对得起观众,任何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内心有些羞愧,成龙今年已经有六十多岁的年龄了,仍然坚持不用替身,无论多危险的动作都自己做。而我自己面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作业时,却有着放弃、退缩之心。可自从看了这期以后,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这一次我收获了责任之心。

这一次,我还收获了很多很多……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7

在这个晚会中演绎了许多真实的“爱”,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个“爱是承担”的真实故事了。这是一个来自沈阳14岁的大哥哥马鹏飞,他从小失去父母,只有他和奶奶相依为命,他从6岁时就开始烧水做饭,担负起了照顾失明奶奶的重任,而他还没有因此耽误学习。为了能精心照顾奶奶,每天马鹏飞从家到学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着去跑着回。每天早上马鹏飞5点起床,做好早饭,喂奶奶吃完饭,准备好凉白开水后再去学校。贴在他床头的作息时间表上密密麻麻写满他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马鹏飞才能上床睡觉,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

看到这里,我哭了,我太感动了,我从中懂得了:要学会自强自立,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生在这个社会,这个家庭,实在是太幸福了,可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我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回报祖国!”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8

七.2班:刘惠

度过了两个月的暑假,迎来了新的学期。9月1日晚上,我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这一课的主题父母教回我们的是孝、爱、礼,我的感触很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也应该去孝顺他们。

我们的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要感恩的人,我们的安全就是父母最担心的事。父母用了一生最黄金的时间花在了我们身上,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教会我们许多东西: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生活的一些琐事…...这些难道不都是为了我们吗?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他改造了一辆摩托车,还做了一个舒服的靠垫,这是为了父亲能坐得舒愿望。服。他为了给老父亲尽孝,带着父亲四处去旅游,在父亲还走得动的时候,尽量地满足他的愿望。他为了儿子,放弃了从此在舞台上的辉煌,在团队里当主唱的荣耀。为了孩子的重度感统失调症能更快的康复,他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耐心教孩子一件又一件事。为了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他耐心地教他怎么去骑自行车,刚开始骑上去又摔下来,骑上去又摔下来,蛋挞身为一个父亲,当然不会丢下孩子不管,他还是继续的教孩子。当他看见自己的孩子能骑一段路时,他说,他非常高兴。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教孩子说“谢谢”,用三个月教会孩子系鞋带。甚至有一次,因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英语单词,让这个父亲教了三个小时也没学会,他特别生气,但他忍了。后来有人问他放弃当主唱,放弃在舞台上唱歌后悔吗?他说:“有儿子

在,我就不后悔。”这个充分地体验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远远胜过那些身外之物。它的儿子——大珍珠还写了一封信给父亲,表达他的感恩之情,对父亲十七年的养育之恩。

这些故事都同时体现了两个字——爱和孝。爱要及时表达,不要等待。要用耐心的爱去教育孩子,这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法,他们是爱我们的。

在生活中文明礼貌当然是缺一不可的,容祖儿说,他妈妈教会她从小要养成好习惯,“礼”会影响她一生的“家风”;还教会她一点一滴文明礼貌的小习惯。文明礼貌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文明礼貌是一点一滴,一言一行。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9

虽然开学一个多月了,但观看的《开学第一课》,我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在你身边》,共有四小课,分别为探索美、自然美、传递美、和谐美。

我国第一位乘载“神舟九号”飞船登上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当了主讲老师,她和我们共同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上发现地球的美,并且告诉我们:当她从太空回到地球,双脚踏在陆地上的时候,她的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

女游泳冠军焦刘洋,她和我们共同分享了自己十五年来游泳生涯的心路历程,使我们懂得了遇到困难要学会说不,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最美司机吴斌17岁的女儿悦悦当着全国的中小学生对她爸爸讲了许多心里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敬佩吴斌叔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车上24位乘客,也佩服悦悦姐姐的坚强。他们让我们真正领悟到“道德美”的伟大。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于丹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的那堂课了,她把“生活”用了恰当的比喻:三锅同样沸腾的水,分别放入一个生鸡蛋、一根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盖上锅盖。用了同样的时间,生鸡蛋被煮熟了,变得硬邦邦的,这就是那种固守自己的内心和利益,不肯融合,到最后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的人;胡萝卜被煮烂了,变成了一团软软的胡萝卜泥,这就是那种没有了生命的坚持,不能带给社会自己的力量,而失去自我的人;而茶叶呢?则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味四溢的浓茶,这就是那种在煎熬中成全自己也美好了他人的人。于丹老师上的课时我们认识到了爱和美的融合传递力。

我心想:于丹老师说的对,有小我但是能融合,用大我去成全,这才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真正要拥有的境界。美有大小之分,让我们从珍惜发现小美开始,来滋养一个大美的生命,并且时刻准备着把它传递给别人。从开学的第一天,从开学的第一课,作为新学期的班长,我一定会带头把“美”传递出去。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0

汪清第一实验小学 四年五班

侯思彤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开学第一课》。回到家,还没到晚上八点我便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快开始的节目。这一期的主题是“创想象未来”节目里讲了许多有趣的知识,通过一些小知识和很多人的分享,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接下来就让我来和大家分享吧!

在节目中,王源哥哥做的那个小实验《无壳孵小鸡》深深的吸引了我,王源哥哥一次一次的做这个实验,经过前几次失败的实验,掌握了一定的经验,最后取得了成功。我看过这个小实验深有感触,相信不管做什么,坚持才是最后的胜利。

观看到最后,其中,我最喜欢是俞敏洪老师,他告诉我们“梦想成真其实很简单,就是定一个目标,去向目标努力,这样就可以成功”。他给我们讲述了他梦想上大学的故事,他在高中面临考大学的时候,到了高考,英语成功只打了33分,没有考上他想去的一个大专的大学,这是他的第一次高考;他没有放弃,继续复读参加了第二次高考,第二年英语考了55,离想去的当地大学只差了5分,虽然还是没考上自己想上的大学,但是有了明显的进步,他还是没有放弃,继续又复读了一年,通过这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真正通过自己这三年不断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看完这一段,非常佩服俞老师的勇气和决心。

上一篇:今年第一场雪作文550字下一篇:贷款员工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