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中学均衡县验收学校汇报材料

2024-07-10

辛集中学均衡县验收学校汇报材料(共6篇)

辛集中学均衡县验收学校汇报材料 篇1

冠县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辛集中学汇报材料

二○一六年八月 冠县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辛集中学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好: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方面工作正常高效运转,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学校近几年规范化建设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镇办中学,始建于1958年,现学校占地面积38590平方米,建筑面积7172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510名学生,现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49其中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39人,是一所环境优雅、富有朝气、精神焕发的学校。

办学条件:我校经过几年的建设,现生均占地、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75.5平方米和14平方米,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我校共投资39万元,装备了微机室,现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音体美器材室各一个,仪器室三个,图书室一个,各种仪器设备、图书配置均达到或接近省定一类标准,各类功能用房齐全。

二、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一)强化班子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策划者和组织者。一个好班子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故而,我校领导班子每个成员、不仅以身作则,还从各个方面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

1、是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规定星期 日晚上为班子学习时间,学习政治和业务来提高领导班子内部素质。几年来,我校坚持“三讲”及“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讨论和学习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上级有关教育的文件和外地办学经验来提高学校内外影响力。除之,学校还给每位班子成员定期发给学习资料,让他们平时自学,以提高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确立新理念,当好教研教改的领头雁。

2、建立健全领导岗位责任制,实行层级目标管理。班子成员进行部门分工合作管理方案,坚持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目标量化管理,落实责、权、利制度,做到人尽其才,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了领导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目标层层落实。

3、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学校管理,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必经班子会议讨论,集体决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样一来,不仅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构建了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以及教师之间和谐人文氛围,团结向上凝聚力自然而合。

(二)以德育人,构建和谐环境。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校领导坚持以德育人的服务宗旨,使德育工作赶上畅通无阻的快车道,构建出一派和谐景象。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一方面与司法所挂钩,聘请司法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教育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经常召开家长会议,共同探讨教育良策。同时,学校建立周三家访日制度,定期家访与随机家访相结合,加强沟通,有 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请他们经常到校指导工作,邀请老革命到学校作报告,用英雄的事迹教育学生。

2、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与时俱进,积极创建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几年来,我们一直开展由“说教型”德育转为“活动型”德育的研究活动。至今,我校已经完成理论辅导,德育案例解读,正进行教育实例(学生)的尝试教育和跟踪研究实验。

3、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工作。为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经常利用校会、广播、班会、板报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雷电、防交通事故、防食品中毒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学校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制订了安全责任逐层追究制,落实安全责任,使全体师生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形式多样,结合学生实际,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地治疗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

4、发挥“环境与人”的作用。不庸置否,环境可以育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励其奋发向上。几年来,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进行规划和园林化建设,美化了育人环境。

由于我校德育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到位,工作扎实,收到显著效果。几年来,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达97%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100%,2011获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12职业道德先进单位。

三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把我校这批优秀人才凝聚起来,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如何把学校追求的目标变成教师队伍的共同目标?如何把教师的人生价值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是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做了以下工作:在物质上、精神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合理需要。首先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建立了微机室,并与宽带网连接,教师可随时收集教学信息。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讲座,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类业务竞赛的机会等。其次是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每个教师的才华都得以发展,再就是全员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平等、简洁、透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大力宏扬四种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强化干部的四种作用:表率作用、服务作用、人格作用、沟通协调作用;全员树立六种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安全意识、危机意识、特色意识。搭建一个使老师们能够公平竞争的平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其带动作用和培养青年教师的作用。

教师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通过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学习,老师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一是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努力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思想,二是个性化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凡事一刀切齐。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取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的体验才是兴趣的源泉。三是全面的人才观,即学生应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劳动技能、艺术修养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四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师应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的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我们始终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主渠道,学习借鉴外地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有机结合,开发智力与开发非智力的有机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基本做到了,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参与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验科学真理产生的过程,感悟科学的魅力,逐步形成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也就萌发了创造性思维。

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实施创新教学的科研目标,取得可喜成果。学校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建立了“层层管理,逐层落实,全员参与”的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并对各科的教研活动明确提出做到教研活动要有问题和难题,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目的,有研究进度及结果。时间有保证,人员有保证,实效有保证。

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我校教师取得令人欣喜的实绩。2011年以来,获省级论文奖30余篇,市县级论文奖50余篇。

(二)加强创新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科学与民主是管理的灵魂,常抓不懈是管理的生命。

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教学一线,提出了“深入改革,强化管理,完善措施” 的总体思路,构建了以情感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为规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网络,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原则,确立了“着眼整体,注重个体,发展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几年来,我们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实行刚柔相济的人本化管理。针对实际,我校订出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教师的工作;以目标量化管理为导向,以年级管理为主要形式,逐层落实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我校坚持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公开校情,公开评估,是教师了解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每年的奋斗目标;公开评优秀、评先进条件及结果;公开民主评议;全面调动师生的办学积极性。

管理目标: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做一个敢于负责的人。注重基础管理,按“严、细、实、新、恒”的要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抓提高。使学校工作基本达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错必纠。”全程管理,“全程管理”又叫“无缝隙管理”全天24小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有人管理。每个教职员工都有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责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管理推行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和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治自理,每班都成立有自律委员会,班级事务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实行了班级教导会制,即以班主任为组长,所有任课教师组成班教导会,定期进行管理会诊及时沟通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学校统一要求,把班会当成德育课,班子成员轮换到各班参加班会,提高了班会质量,发挥了真正的教育功能。重视安全教育,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学校成立了安全 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或抽查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特别是饮食安全更是常抓不懈。

3、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为素质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其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德育工作做到了。(1)方式的多样化:一是: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出做人的道理,演讲比赛、参观展览、古诗文背诵比赛,各种体育活动等。二是:文化建设对学生起到了感染熏陶,激情励志的作用。各班教室、宿舍由学生自己搞起了反映本班特点的文化建设,班内定期更换板报。三是:开展“三名”活动。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领悟人间的真善美,从多个层面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形成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渠道的主体化,发挥了五种渠道功能,一是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利用班级和团队;三是利用媒体;四是开办家长学校,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拍;五是学生自我煅造。(3)内容的系列化,按照《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在政治方向,思想品德、习惯养成、民主法制、劳动观念、身心发展、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并在内容安排上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规范化管理。德育系列化活动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校基本上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注重载体,强调参与,突出主题,形成系列”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特色。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学生会、班委会组织开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相互补充、不断深化的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列教育,使我校德育工作进入科学管理轨道。通过多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学生思想品德得到了升华,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

4、面向全体,实施阳光工程。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后进生转化:一视同仁,考试不排名次,座次不按成绩,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开办自助式的辅导班,让后进生自己选择需要帮助的科目。学校设立各种“进步奖”对每一个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实行鼓励性评价,后进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再求更大进步的信心。教师每学期帮教转化一名后进生,并纳入教师考评范围。

5、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全、开齐各门课程,音、体、美、微机、劳技课一律纳入教师考评系列,并且每学期都有汇报展示,每学期搞一些单项比赛,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越野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现有兴趣小组6个:英语听说读写小组、课外写作小组、计算机网络小组、音乐小组、美术小组、体育小组(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对学生自由开放),课外活动普及率达70%。我们把楼道当作美术小组的活动阵地,悬挂他们的作品开办画展,既开创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校的文化氛围增添了一景。我校严格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体育合格率,体育锻炼达标率分别达到了95%和90%。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利用板报进行心理学知识宣传。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了许多看似属于品质问题而实为心理问题的事件。

6、教育科研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入科技含量。

我校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科研队伍,校长直接抓教育科研。各教研组均有研究课题。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加 快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校尚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我们将继续以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全面更新教育观念,以发展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为己任,朝着“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德高尚,教育创新,学风勤奋,校风文明的特色化学校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乐园。

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诚恳请求各位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辛集中学均衡县验收学校汇报材料 篇2

验收汇报材料

一、我们的理念与思路

我校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川北迷宫高峰山下**镇。1958年建校,现占地27174平方米,建筑面积15361平方米,学生900余名。校园花草繁茂,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配置超前。一直以来,学校立足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背景,立足于质量提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服务师生发展,坚持“内强管理、外塑形象”的办学思想,“以学生为本、替学生未来作想”的办学理念,“育祖国栋梁、创川中名校”的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成人民满意学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市“校风示范校”、县“学生拔尖创新素质培养先进集体”、县“校本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县“中华诗词进校园基地学校”、“ 楹联文化教育特色学校”、连续六年获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

我校地处川北文化重镇**。这里传颂着能魁星点斗的罗衣秀才和“二十四孝”之“丁兰刻木”的故事,矗立着“天下双绝”的川北迷宫高峰山和“精忠报国”的岳飞祭祠精忠祠,走出了一代国医名家李孔定先生和当代佛学泰斗惟贤法师,文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就是目前在蓬溪、在川中文化界,处处活跃着**文化人的身影!我校又是县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对联学会蓬溪分会主要成员单位,是中华诗词学会“诗词进校园”活动重点联系单位。我们拥有诗联文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富矿,因此,从我校校情出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学校历史、区域文化、环境特点,对学校优势和面临挑战有深入的分 析和准确的把握,从教师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入手,尊重历史和现实,注重创新与发展,经过充分论证后学校确定申请创建遂宁市诗联文化特色学校。

学校确定了诗联创建的指导思想:“以诗联的深远历史、丰富内涵、精练语言、齐整句式、优美韵律、易于诵记之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实现“育祖国栋梁、创川中名校”的办学目标,为农村基础教育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新出路和方法。”以此指导系列活动的有章有序开展。

学校成立了诗联创建领导机构、保障机制,确保活动实施有序、执行有力。学校将以上制度方案、目标规划与学校整体文化建设和全面工作相结合,将诗联特色创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校园活动、环境建设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成为教工意志、学校愿景,使各方面工作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反馈过程信息,推广经验作法,总结教训困难,做到预见充分,处理及时,保障了创建活动的顺利高速开展。

二、诗联文化特色创建的工作机制与保障

学校成立了诗联文化创建领导小组和创建实施小组、外宣小组、宣教小组和诗联段位评审小组等一系列特色创建实施工作组织,从创建依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创建工作机制与保障、内容与方式、预期成果和效果、实施阶段安排七个方面精心编制了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细则。将各项工作细化分配到各部门、教师人头。以创建领导小组为总指挥,各实施小组具体实施。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实施小组 成员进行定期分工和工作方法指导、培训和考核,对上级报告成果,对外宣传报道。创建实施小组成员分工具体实施,收集整理实施过程资料,总结实施过程经验、失误,编曲写实施校本教材和撰写论文。

学校努力创造相关条件,送培诗联教师参加县诗联组织开展的诗歌研讨会、文学研讨会等文化活动,与县作协、县文艺创作办联合编辑出版我县第一个现代文学期刊《赤城》,将诗联文化教育与学校对外文化活动结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确保教师适应特色建设的需要。形成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的特色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将特色学校创建经费纳入了学校预算,由专人负责收支和账目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满足特色教育各项工作活动的需要。

学校成立了特色创建宣教小组和外宣小组。人员制度落实,宣传报道活动有记录。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对特色教育知晓率高,效果评价好,社会、媒体、上级部门关注和美誉度高。

三、诗联文化特色创建的内容与方法

学校成立了诗联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精心编写了诗联教材三册:由夏禄平校长任主编,组织李斌、岳磊、王勇等教师,结合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精选编成《**中学诗联教育读本》三册,即《花绽千枝永飘红》、《花开四季别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为该校七、八、九年级学生的诗教读本。《花绽千枝永飘红》,按诗联题材分类,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花开四季别样红》,以诗歌流派分类,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按照体裁分类,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学校根据校本教材规划,每周开设一堂诗联教育专门课程,对学生进行诗联诵读、赏析、创作培训。在过程中依据段位考核细则,共 分诵读(初段)、赏析(中段)、创作(高段)三段:每段分一星(初级)、二星(中级)、三星(高级)三级。其中诵读段为初段位,注重诗联的阅读、识记和掌握程度的考查;赏析段位注重对诗联意境、背景的了解、理解和体会的考查;创作段位注重对诗联体裁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创作能力和质量的考查。通过段位激励促进学生素质增长,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提高实施效率。开设了诗联第二课堂活动,以诗联活动室为主要场地,将突出的诗联爱好者集中在一起组织相关诗联活动,相互激励熏陶、学习提高。

学校围绕特色创建目标,结合其他各项校园教育活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实施要求,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单位创建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诗联特色活动,如去年的5月第二届师生艺术节,6月开展了“双百人物”学习活动。10月国庆诗书画作品展;11月 “告别不良行为,抒写美丽人生”活动,今年3月“学雷锋、颂新风”等活动中,都开展了主题诗联创作、朗诵比赛,寓教于乐、学生积极性高,综合效果良好。

学校突出校本教研,在《语文自主学习》科研课题结题基础上,围绕诗联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提出了专项科研课题《诗联特色文化教育实践探究》,探讨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教学科研,探索诗联教学规律、逐步探究出具有学校个性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学校探索出的教育教学方法效果突出,学校语文教学期末考试全县位次与前一上升十位,其他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学校重视诗联文化特色活动的内外环境营造。一方面在专门成立了校园诗联活动室、办好校园诗联文化专栏墙报,开办了校园网诗联教育专栏、联韵诗情专栏,用诗联书法装裱作品装饰办公室、活动室和教室,以办公楼、教学楼楼道为载体建成诗联长廊展示经典诗联作 品和师生优秀作品,形成了良好的诗联文化氛围,给学生自我提升诗联素养提供了资源和空间。努力创造相关条件,送培诗联教师参加县诗联组织开展的诗歌研讨会、文学研讨会等文化活动,与县作协、县文艺创作办联合编辑出版我县第一个现代文学期刊《赤城》,将诗联教育与学校对外文化活动结合,通过与西华师大金秋诗社、遂宁市作协、蓬溪县级诗联、文学组织合作,培养诗联及文学新人,为他们提供学习、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综合论文、案例、影像、照片、报道、校报校刊等资料,在各级各类平面、网络媒体,推广学校文学特色教育成果,激励师生进步进取精神,形成了传承传播良好局面,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诗教影响,学校文化评价得以大力提升。

以诗联文化教育为中心,学校全面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模式。一是熏染灵性、处处育人的环境文化:包括创设“春花、夏荫、秋香、冬绿”的校园自然环境和创设熏陶浸染、励志大气的校园人文环境。二是规范完备,科学和谐的管理文化:包括完备的制度文化和分工和谐的管理文化。三是激励竞争、动态创新的教学文化:包括日臻科学的教风评价体系和积极学习探索、创新进取的教研精神和教学风气。四是传承创新、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包括独有的诗联特色文化活动。丰富的常规活动。

对以上诗联文化创建的实施内容与方法,学校安排专人对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对各阶段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专题会议讨论,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将诗联文化教育教学纳入老师师德师风与年终绩效考核,对学生实施段位考核,形成了一系列评价体系。有效的促进了诗联教育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动力。

四、诗联文化特色创建的成果与效果

从我校正式提出创建诗联文化特色学校近一年来,通过全校教职员工和努力和学生的进取,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从学生发展来看,学生在经典诗联诵读、鉴赏,诗联创作的过程中养成了对古诗联的浓厚兴趣,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素养增强。去年有11位学生作品在《春音秋韵》诗刊选载,18位学生作品在《春绿蓬山》诗刊发表,还有部分学生诗联及其他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全国性刊物发表。语文学科综合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去下期全县期末统考评估中,我校语文科成绩由前一全县16位提高到第7位,其他学科成绩也均有明显提高。

在诗联文化魅力的熏染下,一年来学生精神气质、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明显提高。在各类学习、活动,如在市县篮球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学表现出了强烈参与热情和拼搏劲头,前所未有的成绩;校园内外违规违纪的学生少了,用语文明、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的同学多了,校园环境卫生、秩序井然、形成了一片优雅文明、昂扬向上的气质和精神劲头,优良的学风校风渐趋形成。

学校教师通过对诗联文化创建的认同、理解,主动内化为自己教学的能力和素质,文学修养气质和教育教学显著提高。学校诗联文化师资储备队伍迅速壮大,现已有诗、联、文学类储备人才30余名。全校教职员工形成了比工作、拼业绩、求发展、重提升的新的精神面貌,弃私利、顾全局、铸师魂、立师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竞争协作,为人师表成为大家常谈的话题和践行的目标,一个积极睿智、充满活力的教职员群体形象得以树立。

学校受惠于诗联文化创建的综合效益,教育教学总体质量大幅提 高。近一年来,获得了比历年多得多的重要奖项,如:第二十四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竞赛二等奖;遂宁市2010年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二等奖;百万学生消防自救知识大赛活动 “组织工作奖”;中职送生工作一等奖;市最佳文明单位。蓬溪县“历史的选择”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青少年法制教育二等奖先进集体;县“目标考核”二等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五名;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三等奖;教工篮球邀请赛第一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论文推荐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省)初中数学联赛先进组织单位;初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说课比赛先进组织单位。

在诗联文化教育的突出表现带领下,学校为县两基迎国检、县教育工作会、县校园文学研讨会、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交流等重大活动提供现场,各项工作得到学生家长、同类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诗联组织、社会文化人士等的高度赞誉。在诗联文化特色教育影响下,一年来,在各地学生涌向城市背景下**学生出现纷纷回流我校的特殊局面;部分同类学校纷纷前来学习取经;市作协在我校成功举办校园文学研讨会;我校诗联文化活动情况被中国党建网、中国现代校园网、遂宁新闻网、蓬溪作协群、遂宁日报、蓬溪电视台等国家、市县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和表彰。以诗联文化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在全县教育系统内成为交流学习的先进典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性,出色地彰显了**特有的诗联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五、不足之处和今后工作设想

1、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实施过程的经验得失情况总结,诗联教育课程选材和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2、校园诗联文化长廊的展选的经典作品、学生作品、形式,范围等还须精益求精、及时更新。

3、文学社活动还有待丰富,还应更好的结合其他活动如读书节、科技节,特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好诗联活动,做好熏陶感染于无声无形处。

4、结合学科内容灵活机动渗透诗联教育还做得不够。围绕诗联文化特色教育撰写论文、教育案例和鉴赏评论等教学科研工作还应深入开展。

5、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分析还须深入,学生作品对外宣传发表数量质量还有待提高,培养文学新星的任务还很艰巨。

6、诗联文化教育教学人才的培养上,还要做好提高与普及工作,全面综合人才的培养提升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遵照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引和上级的正确领导,按照诗联文化创建方案和阶段工作安排,根据诗联文化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得失,努力探索、总结、完善和提高。相信有上级各级部门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有兄弟学校、社会志士仁人的襄助,有**师生的热情和智慧,**中学诗联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必将是繁花似锦、春色满园。特色之花必将会响誉川中、香溢杏坛!

辛集中学均衡县验收学校汇报材料 篇3

现在,我把学校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建设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系统地汇报:

一、“创规”后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1.硬件建设方面:

硬件建设是学校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外在标志,也是我校实际发展所需要的。创建“**市规范化学校”以后,我们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高更远的境界,对学校的物质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一方面,我们将学校面积由原来的七十亩扩展为现在的130多亩,同时根据学校的地理特点对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并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了“三区一场”的基本格局,即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和文化广场。它们既相互辉映又相对独立,展示着我校校园格局的独特魅力。现在,一座能容纳15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餐厅、两栋具备近2000个床位的学生公寓楼及其他附属设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条件;矗立在校园中轴线上的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42间为补充的平房教室满足了近2000名学生的学习需要;铺有8×400m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以及比较齐全的体育设施,为师生的健身、娱乐提供了安全宽阔的活动场所;投资40万元建成的校园文化广场上,名为“超越”的大型雕塑已经成为学校不断超越昨天创造辉煌明天的精神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的要求,完善和扩建了特种室,对某些教学设施和器材进行了补充和更新。现在,学校拥有达省规范化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各一个,电化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各两个,美术室、书法室各一个,心理咨询室、德育室、卫生室各一个,劳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各一个。这些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2.管理创新方面:

我们不仅重视物质方面的建设,而且更重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使之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

我们创建了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实行“分管即主管”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一线工作与后勤保障、教学区管理与生活区服务、科室与级部、级部与班级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分管谁主管”,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在整体工作上科学决策,适时指导,灵活协调,为各部门的工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二是实行“学校办公会提案制”。领导干部和教师就学校工作的某些方面,用提案的形式每周向学校办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周工作汇报制度。在每周的学校办公会上,所有领导干部就所分管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下周工作打算向办公会汇报。同时,我们加大了领导干部值班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设计运用了《班级上课人数检查表》、《宿舍餐厅管理量化表》、《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表》、《干部值日情况记录表》、《日常管理检查汇总表》等可以全方位涵盖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收“眼底”,便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把握各方面工作的运转情况,保证了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得到了上级及社会各方的瞩目和肯定。学校也因此以绝对优势荣获“**市十佳管理学校”、“**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我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在胶南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交流推广,也多次被《**教育信息》、《**新闻》、《现代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3.教育教学方面

学校坚持“科学、和谐、务实、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注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创新、省时、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越走越宽。六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以大幅递增的方式年年创历史新高,学生的达线率、录取率、优秀率均一直荣居**市乡镇学校榜首。同时,我们加强校本教研,并承担着多项市、省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学校被授予《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验基地、“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等;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有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许多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多种竞赛、文体活动中获得奖励,学校

我校于2000年10月被评为“**市规范化学校”,全校师生欢欣鼓舞,但我们并没有一味地陶醉和满足于这份荣誉,而是把这份荣誉的获得,看作是上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鼓励和鞭策,看作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新的起点。六年来,全校师生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积极、认真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学校从校园布局到内部设施,从日常管理水平到教育教学质量,从教师的工作热情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处处呈现着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新景象。现在,我校已发展为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20745平方米,各类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的、正在向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迈进的、获得多项荣誉的现代化学校。

现在,我把学校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建设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系统地汇报:

一、“创规”后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1.硬件建设方面:

硬件建设是学校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外在标志,也是我校实际发展所需要的。创建“**市规范化学校”以后,我们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高更远的境界,对学校的物质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一方面,我们将学校面积由原来的七十亩扩展为现在的130多亩,同时根据学校的地理特点对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并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了“三区一场”的基本格局,即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和文化广场。它们既相互辉映又相对独立,展示着我校校园格局的独特魅力。现在,一座能容纳15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餐厅、两栋具备近2000个床位的学生公寓楼及其他附属设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条件;矗立在校园中轴线上的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42间为补充的平房教室满足了近2000名学生的学习需要;铺有8×400m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以及比较齐全的体育设施,为师生的健身、娱乐提供了安全宽阔的活动场所;投资40万元建成的校园文化广场上,名为“超越”的大型雕塑已经成为学校不断超越昨天创造辉煌明天的精神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的要求,完善和扩建了特种室,对某些教学设施和器材进行了补充和更新。现在,学校拥有达省规范化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各一个,电化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各两个,美术室、书法室各一个,心理咨询室、德育室、卫生室各一个,劳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各一个。这些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2.管理创新方面:

我们不仅重视物质方面的建设,而且更重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使之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

我们创建了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实行“分管即主管”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一线工作与后勤保障、教学区管理与生活区服务、科室与级部、级部与班级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分管谁主管”,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在整体工作上科学决策,适时指导,灵活协调,为各部门的工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二是实行“学校办公会提案制”。领导干部和教师就学校工作的某些方面,用提案的形式每周向学校办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周工作汇报制度。在每周的学校办公会上,所有领导干部就所分管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下周工作打算向办公会汇报。同时,我们加大了领导干部值班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设计运用了《班级上课人数检查表》、《宿舍餐厅管理量化表》、《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表》、《干部值日情况记录表》、《日常管理检查汇总表》等可以全方位涵盖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收“眼底”,便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把握各方面工作的运转情况,保证了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得到了上级及社会各方的瞩目和肯定。学校也因此以绝对优势荣获“**市十佳管理学校”、“**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我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在胶南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交流推广,也多次被《**教育信息》、《**新闻》、《现代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3.教育教学方面

学校坚持“科学、和谐、务实、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注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创新、省时、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越走越宽。六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以大幅递增的方式年年创历史新高,学生的达线率、录取率、优秀率均一直荣居**市乡镇学校榜首。同时,我们加强校本教研,并承担着多项市、省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学校被授予《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验基地、“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等;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有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许多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多种竞赛、文体活动中获得奖励,学校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工作汇报《中学校长迎接市规范化学校复检验收的汇报材料》。

4.学校文化建设方面

我们通过“用事业凝聚人心、用赞美遂人心愿、用关怀尊重人性”的“人文”文化建设,把“为了学校大发展,更为自己发展好”的管理理念逐渐内化为师生的情感和意志,进而最终凝结成为以学校利益为目标,并围绕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学校精神;通过建设路边文化(标语、宣传栏、路牌等)、流动文化(广播站、校报、手抄报等)、生活文化、广场文化、班级文化等来搞好环境文化的建设,全方位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通过建设制度文化,使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完善、科学、实效,为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创造了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并确保了学校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在建设“品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把学校的品牌文化定位于为社会服务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提出了“服务人,发展人”这一代表学校品牌文化的口号,并用师生形象展示学校形象,用教育质量唱响学校的品牌文化,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信赖、支持和投入。通过对学校“人文”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的精心经营,把校风、学风、教风和美化校园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环境文化为熏陶、制度文化为保障、品牌文化为形象的独特校园文化风格,从而提升了我校的文化水准,提炼出了社会认可的学校精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储了力量,埋下了积极向上的种子。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也说明了我们在“创规”后确立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工作措施是得力的。

二、“创规”后学校确立的发展思路

我们认为,工作有思路,学校发展才能有出路。为此,我们集思广益,确立了带有前瞻性的学校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努力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具体地说就是实施“四大战略”,丰富和发展学校内涵;落实“四种经营”,以求质量立校;抓好初三工作,输送优秀人才,全力打造我校的优质教育品牌。

三、“创规”后学校发展的工作措施

“创规”后,我们并没有躺在荣誉薄上驻足不前,而是根据既定的发展思路,动员全校的力量努力工作着、奋斗着。

(一)实施四大战略:

1.强师金身战略:

强化对干部和教师的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锻造不败金身。通过“读”(阅读教育专著)、“听”(听课学习)、“带”(老带新、强带弱)、“培”(集体培训)、“竞”(良性竞争)、“写”(写好课后记)、“研”(研究教学方法)、“著”(撰写教学论文)八大战术,实现教师“单科文化人——教学职业人——教学骨干——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次质的飞跃,实现队伍德能上的“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结构、教学手段、身心素质)和人才结构上的“五个一批”(即一批能承担重任、成绩突出的教学骨干,一批循循善诱、懂心理、懂管理的班主任,一批精于教学、精通管理的干部,一批勤思考、善总结、乐创新的科研型教师,一批教育思想独特先进,教育风格突出定型,且被广泛学习的德艺双馨的行家里手),建立起推进队伍成长、进步的机制。

2.课改百花战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课程是教学的心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加大课改力度,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以课改为标志的教育改革百花齐放,迈出“学习——融合——构建”三大步,以课改创优质、保优势。

“学习”:即一方面通过指导、讲座、示范、自修等途径,熟悉并领悟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强化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及组织、调控能力,将学习和适应新课标的过程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融合”:即在实施新标准中大胆地、创造性地融入各种新元素,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再组合、再创造。

“构建”:即构建校本课程,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广泛开设校本选修课、特长课,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3.硬件添翼战略:

广开融资渠道,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赞助,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使教育教学设施进一步上档次。

(1)、电化教育达到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标准。一方面电脑进办公室,实现教师备课、课件制作、编组检测题等工作方式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另一方面班班建成大彩电与电脑交互系统,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促进教学水平的迅猛提高。

(2)、实验设施设备达到省实验示范校标准,淘汰或改进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语音室、劳技活动室等特种室的落后仪器和设备,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创造一流的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4.特色点睛战略:

特色是个性、是灵气、是标志。坚持打特色牌、建特色校,宣传扩大影响等工作,使特色带动整体,整体发展成为品牌。

(1).牢固确立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学科的特色优势,并由此辐射带动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确定在学科竞赛、音体美劳、德育等方面的发展方向,通过培训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建立机制(有理论、有目标、有制度、有保障)等实现特色教育的新突破。

(3).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彰显和张扬学生个性。以《校园风》广播站、《足迹》校报、《小记者》团队、重大节日及课外活动等为载体,发展学生特长,活跃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二)落实四种经营

1.经营质量。以质量为生命,强化立校之本。

一是课改以优质为方向,实现百花争艳;教学以优质为目标,咬定质量不放松。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倡教学反思、外派学习、实行教研资源共享和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二是管理以质量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终结目标考核为导向,一手抓团体的目标任务,一手抓团队精神;三是考核以质量为标准,以业绩为依据,强化质量效益。

2.经营品牌。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化教育资源。

一是保优势,使教学质量这一主导优势更优;二是抓特色,要力保固有特色,培育新的特色;三是抓管理,注重日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诚信化,四是抓宣传,扩大学校知名度。用师生形象塑造学校形象,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人心,用教育质量证明品牌优势。

3.经营人心。即以人为本,念好“人”字经,内强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形成人心和谐的优良环境。

一是队伍建设,凝聚职工心,增强责任心,激发进取心,走一条“尊重——规范——凝聚——提高”的发展式用人之道。信任尊重而不放纵,理解支持而不牵就,要求建议而不责怪。引领教职工有共同愿景和追求。不断提高素质,与时俱进,追求事业的卓越。二是优化教育服务和沟通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认同心、理解心、并最终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三是干好工作,赢得领导的放心、关心。

4.经营文化。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秀文化的产生地。我们将以经营文化凝聚人心,提升精神,提高素质,光大形象。

一是倡导责任文化,树立集体的忧患意识。二是建立制度文化,在明确共同的利与害、建立共同愿景的同时,走规范化、制度化的治校之路。三是提炼精神文化,激励先进精神、建立精神家园。四是渗透人文文化,凝人心、重人性、遂人愿、提人气。五是光大形象文化,物化形象有风格,教育资源有品牌,教职员工有名师,教育教学有特色,舆论宣传有主题,社会综合评价有地位。

(三)突出抓好初三工作

初三工作是“**大教育”的标志,与千家万户的利益息息相关,更是创建名校的根本所在。我们始终确立初三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下大力气和深功夫抓实抓好,确保中考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保持学校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1.思想重视。牢固确立“初三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方针,安排分管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挂靠初三工作。每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2——3节,了解情况,指导教学;每月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2.方法科学。重视教法和学法研究,杜绝题海战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考试技巧训练,抓好学生的思想和学习。

3.措施得力。一是组建精干的初三教学班子。挑选专业知识丰富、驾驭课堂和班级能力强、乐于奉献和敢于拼搏的教师担当初三教学工作。二是定期和适时召开初三教学专题研究会,及时部署和调整教学策略。三是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联手研究试题,帮助指导教师编题、组题。四是加强校际间的联系,及时了解、传达与中考有关的信息。

四、“创规”后的发展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我们将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于把学校建成在全省有地位、有特色、有发展强势的名校,具体归结为:

1.实现教学质量的更大提高和中考成绩的新突破。

2.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3.发展成**名校、齐鲁名校乃至全国名校。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一直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投入。更主要的是,我们全校师生心里始终装着领导的信任和父老乡亲的重托,同心同德,倾心奉献,循着既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我们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校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灿烂的!

双桥小学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篇4

一、基本情况

双桥小学创建于1963年,是黔西县莲城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一所非寄宿制村级完小,学校位于双桥社区四组,原清毕路321国道旁,南部新区中心,距莲城街道办事处1千米,交通便利,服务双桥、八块等社区。现有一至六年级6个班,学生213人,班级平均人数35.5人;教师15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7人,中师及同等学历3人,教师合格率100%,师生比为1:14.2;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8.1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35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74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420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6.66平方米;现有图书5100册,生均图书23.9册;实验仪器总价3.667万元。学校环境优美,绿化面积1045平方米;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资料室、多媒体、留守儿童之家等功能室,目前已基本实现办公现代化、网络化,正在筹建计算机室、音乐室、班班通,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二、均衡教育工作开展

(一)制定均衡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及办学目标。学校征求社区、家长、教师及教育管理中心领导意见和建议后,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高举跨越发展旗帜,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创建优质资源,为教师发展搭台,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理念;把“创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和教师快乐工作的家园,办政府放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作为奋斗目标,管理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贵州教师誓词和贵州教育精神,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深入开展学雷锋、祖国好家乡美、三生四爱五心五号等德育主题教育,认真践行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细则,把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细节,把经典诵读、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内化学生品格,进一步提高养成教育效果。

2.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学校把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营造教科研氛围,强化教科研意识。全面实施“课内朗读引领课外阅读”和“参与式分层教学”校本课题实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和人人上好一堂课活动,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努力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始终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效益为中心,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们加强监管,推进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实施参与式分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或者占据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分层指导,达成教学目标。作业布置规范,做到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在分层教学中使待进生辅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学校坚持每月对教师业务进行考评,加大课堂教学的督查力度,推行随堂听课,强化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控。

4.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事故演练,提高师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7.加强营养餐管理。营养餐食材全部实行统一配送,每天检查食堂的人员健康情况、环境卫生情况,加强进货和食品加工监管,做好留样工作,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传染病、常见病的宣传、预防,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8.关心下一代工作

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好各项关爱学生的主题活动,让关工委工作取得更大实效。继续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让孩子们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促进特殊群体孩子健康成长。

(五)办学特色不断彰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办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创建适宜学生成长的乐园和教师快乐工作的家园。

1.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书香校园。学校树立“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育人观念,倡导亲子阅读,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组织学生每天诵读国学经典10分钟,教师为学生朗读课外读物10分钟,以课内朗读引领学生课外阅读;在大课间增添了古诗韵律操,阳光体育活动中增加了弟子规跑操,将诵读、吟唱、锻炼融为一体;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研讨课活动,各班交流课外阅读活动的经验做法,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指导学生做阅读记录卡,激励高年级学生创作绘本、故事集等活动,班级文化中彰显读书文化,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和成功的幸福,现在,读书习惯逐步养成,一年级部

4.图书藏量少,虽然图书与学生比已经超过标准,但图书的类别少学生喜欢阅读的新书相对较少,很对图书并不合适学生阅读。

5.计算机室、班班通等现代化设备设施还未进入班级。

(二)师资队伍依然落后。

虽然我们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优秀学校比起来仍然有较大差距,再加上教师结构不合理:首先是无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专业教师,教师平均年龄47岁,没有得到年轻教师补充,逐步凸显老年化状态。

(三)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校教学质量已经跃居到莲城优秀学校行列,但与县城优秀学校相比,还有差距,更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

(四)资料收集整理不规范。

在均衡发展过程中,很多资料不够齐全,有些工作做了却没有佐证材料,甚至资料有丢失的现象。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力争在本学期内协调社区与当地企业完成计算机室建设,下学期筹集资金建成班班通,逐步完善各功能室建设和教学仪器配置,力争2018年完成改扩建工程,实现标准化办学。

(二)继续加强和完善管理。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开展好各类主题活动,继续加强和改进教学常规管理,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

辛集中学均衡县验收学校汇报材料 篇5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县XX镇XX希望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作介绍。

XX县XX镇XX希望小学位于XX镇文化东路3号,创办于2012年,办学至今第五年,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年轻,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显著的“花园式”现代化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32440㎡,校舍建筑面积7404.69㎡,绿化面积13795.77㎡,体育场占地面积10876.04㎡,校园规划开阔井然,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各项指标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大门)

办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优良品质培养有机结合,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结合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好学生活动,提出学校的“三风”建设,并深化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此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和良好班风形成,促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发展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时常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多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文化长廊)

文化立校、艺术育人是我校转变德育观念,寻求新的突破,探索出的独具个性、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学校主动联系县文化馆,外请名师,内抓管理,开设足球、民族舞、器乐、书法、国画等五个学生社团,扎实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特长,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展示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艺术特色,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我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基地”的各项工作,精心打造精神文明校园和书香校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书画活动室)

发展至今,在“办学目标明确,特色突出,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养全面”三大特色引领下,XX小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近几年,学校除经常接待县内外教育考察团外,还先后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活动联系学校、县级常规管理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云南省教育厅小学语文研究会确定为“小学语文研究基地学校”,同时,学校集体、学生和教师个人分别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7项次、254人次和78人次。(校史室)

目前,学校办学范围不断扩大,除接收本片区生源外,还接收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2名,教师70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教师较为年轻,结构合理,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100%,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22.61:1,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为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城区教学及自我发展,学校开展年级结对与个人结对,通过交流与帮扶,落实学生学习常规与班级建设的管理,促进教师尽快适应城区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学校以教师综合技能大赛为突破口,突出教学中心,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每学期组织一次年轻教师综合技能大赛,推进教师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着力打造一支师风正、学风浓、素质高、技术精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公示牌)

学校十分注重信息技术教育,自建校开始就建成计算机教室投入使用,学校现共有78台计算机,生机比为每百名学生4.93台,由专人主管,接入光纤,建立绿色网络,每班每周一节信息技术机课不折不扣地在这里上到位,并认真记录,资料详实齐备,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信息平台。(计算机教室)

学校在办学中,深化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不断加强少先队建设工作,配足配齐少队设备,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核心,积极开展养成教育,并让少队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严细实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管理,并投入资金在少队室建成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学生在校时间“无缝隙”全程管理。(少队室)

学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学校、年级、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学校、年级组、班主任为纵线,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为横线”和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网络;形成了“制度规范导其行、榜样示范带其行、严格管理促其行”的管理格局。学校在学年初,会结合教师变动情况细化教师分管工作,把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落实通过两级领导组的分级管理,确保了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校内无小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了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追求进步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教师办公室)“对于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学校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大力打造走廊文化建设,首先,各条楼道均以学生自创的作品布置了形式各异的名言警句墙体文化、安全提示语书法作品、自主绘画作品,学生每天流连于其间,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彰显了学生参与的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在每个楼道人员疏散密集处设置了疏散示意图,提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疏散路线,并在相应位置设置教师安全值岗公示牌,由教师及少队部学生共同值岗,相互监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学生能安全疏散。(楼梯)

学校目前重点打造的另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为“书香校园,邂逅经典”开放式的走廊阅读,在教学楼及综合楼走廊设置书架,每层楼道均放置了22类图书,由少队部学生配合管理,师生可根据相关规定自由登记借阅心仪的书籍,自觉完成相关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少队部每学期评选一次“好读书优秀队员”和“优秀读后感”作表彰,并在展示区展示。这一举措,让师生自由地翱翔在历史的天空,邂逅一部部经典,内化为师生行为举止、道德修养的源泉,如今,润物无声的书香校园氛围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阅读走廊)

结合“薄改”项目的实施,我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抓实硬件建设即接入互联网,建设总控制室(机房),建立校园局域网,使各教室装配的电子白板、教师电子备课室等联为一个整体,成为了较高程度的校园网,形成较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总控室、电子备课室)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760册,生均:9.96册,部分馆藏,部分轮换至各阅读走廊,图书借阅率高。美术室器材配备为Ⅰ类,有专业美术教师管理,每天均有部分班级学生轮流进入开展教学活动。(图书室、美术室)

学校科学实验室现配备设备为Ⅰ类,仪器器材配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要求,能满足学校正常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室的管理由专人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上墙公示,各类仪器设备分类入柜,规范摆放,账表卡册登记详实,危险化学药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管控严格,使用率高,但资料齐全。(实验室)

学校历来重视开足开齐课程,重视美育教育,设置了专用的音乐舞蹈教室,目前配备器材为Ⅰ类,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要求,由专业音乐教师管理,管理规范,使用程度高,每天均有部分班级学生轮流进入开展教学活动。(音乐舞蹈室)

由于我校学生较多,生源较广,因此,对其中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教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和管理,保障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摸底、排查,建立了单亲、留守、孤儿、残疾、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学困生七类学生动态台账,并由班级教师分类对特殊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帮扶,以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与云南省网上家长学校的教育专家联系,针对各阶段学生、家长的困惑,每月开展主题活动或一对一咨询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学校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室,给教师、家长和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便于教师更好的与家长、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疏导,帮助学生找准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将抓住机遇,继续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XX希望小学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并成长起来的,XX希望小学的发展需要您的继续关爱和支持。

县义务教育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6

强化保障 奋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XX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2015年9月28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XX县地处横断山东部,幅员面积676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64个村(居委会),常驻人口6.7万。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427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4217 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54.9元。

我县历来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有效地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资源配置的调控机制、队伍建设的引领机制、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奋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XX教育基本情况

XX县实有中小学、幼儿园共35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片区寄宿制学校1所、乡(镇)中心校17所,完全小学5所,村小5所,幼儿园3所。

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288个,在校学生11075人(初中63个教学班3618人,小学225个教学班7457人);幼儿园(乡镇中心校学前班)37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942人;高中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14人。目前,全县共有寄宿制学校27所,寄宿制学生规模达8095人(其中:义教阶段6581人,高中1514人)。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共1263人,其中教师860人,管理人员1人,工勤人员56人,生活管理员180人,学校炊事员166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100%。

全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残疾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2%;全县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16%,辍学率为0.63%。中小学毕业率均为100%。学前三年入园率24.85%,学前一年入学率41.1%。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

(一)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教兴县”的战略思想,将教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发展,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氛围。

1.切实履行教育职责。XX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 2

展战略,将教育作为“一号工程”,每年专题研究教育不少于两次。组织召开了XX县教育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争创全州一流教育大县的决定》,围绕“全域XX儿女上好学”和“突特色、创品牌、争一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布局优化调整,促进均衡发展,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方向,细化了教育发展保障措施。

2.认真落实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后,我县结合实际,迅速制定了《XX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XX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并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政府制定了《XX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推进会、联席会、培训会等,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机构、工作职责和工作措施,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政策保障。

3.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工作的“四个必须”制度:一是每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必须有教育的议题;二是必须优先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三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必须符合上级政策规定;四是县级领导下乡必须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近年来,为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先后制定了《XX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制度》、《XX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责制度》、《县级领导和部门 3

联系学校制度》《县政府重点项目督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4.严格履职情况考核。县政府坚持教育考核制度。年初向乡镇和相关部门下达目标任务,明确考核细则,年终组织力量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镇乡和部门年终目标奖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同时,县政府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督查和指导。

(二)完善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

县委、县政府将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体现。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XX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实施以来,县政府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经费政策,确保教育投入到位。

1.依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县政府切实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012年至2014年,同期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的增长比例分别为21.95%、13.15%、16.94%,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水平。义务教育阶段,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基本达到增长要求。教职工年人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1.59%、12.03%、14.8%。

2.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按比例用于义务教育。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按比例用于义务教育。2012年至2014年全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每年为 4

108万元,其中用于教育逐年为52万元、45万元、64万元,使用比例为48%、42%、59%。

3.确保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2012年、2013年、2014年我县两项附加分别征收878万元、1145万元、914万元,全部及时安排给教育,并按规定使用。

4.确保将土地出让收益按比例用于教育。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县无土地出让收益。

多渠道教育经费的投入,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地域差别大,山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多年以来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际间差异较大的问题。近年来,我们认真进行调查摸底、科学分析,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倾斜农村”的思路,抓住一些关键要素,构建资源配置的合理机制,有力地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合理调整学校规划布局。遵循就近入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适用的原则,我县不断优化校点布局规划方案,打造“县城教育园区化、片区教育重点化、乡镇教育精品化”的教育发展格局;改扩建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撤并办学质量差的小学校点,以集中办学的模式,努力让我县的每一名学生“上好学”。一个乡镇做到原则上有一 5

所中心小学,一个片区原则上建一所片区寄宿制学校,乡镇建“3+3”(或6+3”)“精品小学,片区集中规模优质办学。加快呷尔镇、烟袋乡、湾坝乡3所片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建部分乡中心校(完小)为精品学校,乃渠中心校、乌拉溪中心校、踏卡中心校、子耳中心校已建成“3+3”模式学校。呷尔镇片区寄宿制学校已建成,于2015年9月已招生。湾坝片区寄宿制学校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二期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于2016年9月将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

2.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将行动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藏区专项等项目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2012年至2014年全县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17235万元,新建或改扩建学校面积达7.4091万平方米。其中改造薄弱学校25所,面积达3.9324万平方米,建成寄宿制学校2所;购置仪器设备1000万元,其中用于薄弱学校购置仪器设备435万元。

3.全面落实免费教育政策。2012年至2014年,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为贫困寄宿制学生提供了生活动补助,实现了教育公平。

4.全力保障特殊群体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两为主”的规定,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安排到城区中小学就读,与当地学生享受同城待遇。二是建立关爱农村留 6

守儿童工作体系,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合力构建了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村(社区)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爱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和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的关爱体系。全县18个乡镇建成18个“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201名。三是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保障。目前,全县应入学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46人,实际入学46人,入学率达100% 5.着力解决大班额和择校难题。我县采取改扩建优质学校校舍、新建片区寄宿制学校、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平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等办法,妥善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目前各校班级人数,每班不超过53人,有效遏制了择校现象。

6.建立和实施教师交流制度。县教育、人事等部门制发了《XX县人事管理暂行办法》和《XX县教师交流实施方案》,力推校长、教师交流工作。近年来,我县采取考核调配、校际互派、薄弱学校教师分流、新教师和农村教师进城跟岗进修等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问题。三年来共交流校长21人,教师148人。补充新教师242名,全部安排到薄弱学校任教。

(四)完善队伍建设的引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骨干教师评选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XX县关于评选“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育工作者”“十佳功勋教师”的实施细则 》等一系列文件,为我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教师待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我县把师德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真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的有关规定。将整顿教育行风、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学习教育、集中培训、专题讨论、树立典型、风采展示等形式,引领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考核评价、督导评估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通过查处违纪典型,严肃职业纪律、规范职业行为。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优化课堂结构,突出能力培养”、“打造高效课堂”等主题,开展骨干教师送课、献课、赛课活动,重点开展了以通研教材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法改进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教研活动。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广泛开展。坚持常规教研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主题研讨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教研与师训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每年开展专题研讨会2次,培训教师200余人次,其中农村教师130余人次。在着力教师发展的同时,还特别关注薄弱学校的发展。每年都在全县中、8

小学选派学科骨干教师,集中组织2次以上送教下乡活动。通过借班献课、课例分析、专题座谈等,从理论到操作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引领,有效促进了校际间教师的交流,有效促进了薄弱学校的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3.深入开展教育科研。立足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影响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真问题、小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全县共有15个课题在省州立项,其中省级课题7项、州级课题8项,已经结题12项,在研3项,获省级一等奖1项,获省级三等奖2项。其中XX县沙坪中学申报的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民族地区中学校园暴力行为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荣获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成果一等奖。该课题是甘孜州在这一奖项中获得的第一个一等奖。该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州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全县教育科研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4.全面实施教师培训。一是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各项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和学科远程培训,三年来共培训教师672人次,校长26人次,参培人员全部合格,有效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二是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进行教材、教学技能培训。开展了村小英语、小学科学、初中音乐、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材培训。三是开展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完成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参培教师达281余人次。四是全面落实培训经费,三年来,全县共投入教师培训费909 9

万元。

5.不断完善激励政策。一是实施教师奖补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政策规定,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兑现了农村教师临时补贴。根据不同海拔区域,每月分别给予农村教师 400元、600元、800元的补贴。二是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按照地域差异,每月分别给予农村教师400元、450元、500元的补助。三是实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给予县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中学800元、小学600元的补助。四是建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县财政每年投入50万元务用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奖励。目前,全县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6%和100%。全县有特级教师2人,州级骨干教师172人,县级骨干教师100人。近三年,有512名教师获县级以上各种奖励。

(五)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以艺体教育为切入点”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使我县素质教育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1.办学行为规范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减负提质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学生课外作业量、考试和检测次数,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严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给学生补课。严格执行省有关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征订和使用规定。规范办班行为,小学、初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不以学生成绩排名次 10

和座次,坚持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

2.德育工作主题化。县委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原则,学校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爱国守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做到每学年一个大主题,每月一个小主题。

3.教学管理科学化。强化素质教育观念,规范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学校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和科普活动。

4.艺体活动多样化。各校将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和举行两次运动会制度化。学校科技、艺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兴趣活动和作品充满美感和智慧。学生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州、县奖励,其中我县学生李鑫湉在2013年获得“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活动中,荣获全国第二名。2014年全县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8.23%,初中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8.52 %。

5.评估工作常态化。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与激励、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与激励、学生素质教育提高的评估与激励三个方面,我们分期分批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同时,坚持每年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与学校评优评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挂钩,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质弱且不稳定。一是整体素质低。针对多年来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近年来通过公招、双选、特岗、考调等方式,补充了教师,基本保障了数量上的需求,但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素质低、能力差,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学科不配套。中小学学科不配套的矛盾突出,艺体、信息技术师资紧缺,绝大多数学校无专职艺体教师。三是后勤编制紧缺。工勤人员、炊事员、生活管理员、安保人员、校医等后勤人员严重不足。四是队伍不够稳定。民族地区,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差,福利待遇低,工作清苦,导致优秀教师引进难、留不住,年轻教师想方设法调离教师队伍或调往内地,每年均有教师辞职现象。五是职称评聘矛盾突出。中高级评聘难的矛盾突出,有的教师工龄达25年还未评上中高级职称。教师职称评聘存在不合理现象。岗位定级死板,在现有岗位上限时晋级,有岗不能聘,浪费了岗位资源。教师正常流动实行高职低聘,评聘严重脱节,挫伤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损害了教师的切身利益。

(二)硬件建设资金缺口大。一是历史硬件建设缺口大。由于我县“普九”验收早,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超前的实施了部分硬件建设,导致硬件建设资金缺口特别大。据不完全统计,仅XX高级中学、呷尔镇重点片区寄宿制学校已建项目缺口资金就达5176.5万元(其中XX高级中学缺口3976.5万元,呷尔镇重点片区寄宿制学校缺口1200万元)。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新增缺口。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达标要求,我 12

县共需要资金6836.1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836.18万元(县自筹2000万元,上级下达800余万元),缺口资金4000万元(其中设施设备缺口资金3000万元;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校园文化打造缺口资金1000万元)。

(三)新建项目建设难度大。一是项目单价过低。我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各类建材运距远,建设成本高,又加之2015年定额出台后,项目建设的单位造价更是大幅提升。而以往编制可研时的预算单价过低,下达的项目资金根本不能完成相关建设任务,从而造成项目建设新缺口;二是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由于项目资金下达迟、工程建设程序繁琐、施工工期短等原因,导致我县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四)学校办学条件达标难度大。我县主要以高山峡谷的地形为主,学校占地面积普遍偏小,部分学校生均教学辅助用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严重不达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解决教师队伍质弱且不稳定的问题。我县将按照省州的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制定和争取教师待遇优惠政策,补充教师编制,多措并举,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表彰奖励、培训、补助等机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着力解决硬件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通过“义务教育薄改项目、行动计划项目、藏区专项等项目,进一步投资学校建设,全面改造我县 13

学校校舍;二是加大县级财政投入,足额配套各项资金,有计划的逐年增加全县各学校的设施设备装备;三是努力争取国家、省、州的大力支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三)着力解决学校办学条件难达标的问题。一是通过实行“3+3”办学模式分流学生,保障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运动场馆等方面的生均使用面积;二是加快对湾坝、烟袋片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缓解乡镇中心校的压力;三是对现有学校加大改造力度,新建和改扩建学生教学和辅助用房。

上一篇:幼儿园膳食委员会计划下一篇:大班上学期儿报告单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