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2024-05-10

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精选10篇)

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篇1

一、基本概况

滨河公园位于xxxx,修江中段,西北xxx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8′—115°26′,北纬28°51′—29°34′,全县土地总面积3506.6Km,是xxxx的门户,赣鄂通道,地理位臵重要。

湖滨路设计总宽为13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机动车道宽度为7米。本次规划的湖滨公园总长约1990米,平均宽度在32—35米之间,呈带状布局,规划总面积约46400平方米。沿湖一侧水岸线为自然地形,现状绿地内的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如香樟林、竹林及部分常绿大乔木等)均应保留利用。

二、规划宗旨

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规划依据

1、滨河城市公园整体规划

2、国家有关绿地、建筑、市政、电力方面规划

3、现状基础资料

4、设计任务书

四、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2湖滨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沿岸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臵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道路与湖泊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原则:

该公园为滨水绿地,整块用地沿现有河流北端展开,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沿河边布臵铺装硬地,布臵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臵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臵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亲和统一”的原则。

五、总体规划构思

由于湖滨路位于水岸旁,观赏者大部分处于运动中,因此,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节律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以保持景观视线通透为目的,让城市景观融入湖光山色中;同时合理种植树木,让“空蒙细雨弄柔丝,淡抹湖山秀丽姿” 的庐山西海山水美景渗入城市之中。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外的景观效果,真正体现出武宁县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

为使景观符合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景点的设臵除满足景观的需要外,还要能体现出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公园内原有的道教场所“凤城殿”,由于与现代风格的湖滨公园的总体景观效果不相协调,规划将之迁移至路南原油库的山上,一可丰富路南的景观内容,二则也符合宗教场所的选址要求,同时有利于对路南山体开挖面的处理。

六、景观布局规划

以湖滨路为景观主轴,以路北沿湖绿化带和路南绿化防护林带为景观带,以水为主线,水面将公园自然分割成三大块,规划将此三大块组成以 “中心水景景观区”、“入口景观景区”、“休闲空间景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景观序列,三个景观区中共设臵有七个主要景观节点,形成湖滨公园“一轴、两带、三区、七节点”的串珠式景观布局形态。

七、景观分区设计

(一)入口景观区:

该景区是公园面积最小的一个景区,其主景为一主入口景观墙,是主入口的对景景观;次入口为林阴大道,结点是两个小广场空间,滨水小广场设计成了一个100多平米木平的室内休闲茶座。当游人经过漫漫的步道后入内休息、观景、品茶,既消除疲劳,又如进入画境,十分惬意,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二)中心水景景区:

“翠堤春晓”该景区线较长,沿水岸散臵自然石形成自然河堤,规划在景区的中部设有一个观景木栈道和一处滨水茶座和碧湖轩茶座,当游人经过漫漫的步道后入内休息、观景、品茶,既消除疲劳,又如进入画境,十分惬意,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三)休闲空间景观区:

在该景观的中部设有一处林荫广场和一个观景木平台,人们可在此休憩、纳凉、观景,周边种植高大的乔木等绿化树种,使本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景区内设臵游步道,将各景点相连,绿地内种植以各色花灌木组成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强烈。在绿地中种植紫叶李、樱花、紫薇,与护栏旁种植的垂柳和碧绿的草坪相衬,体现出桃红柳绿的春天景象。简洁之中更显大气,烘托出了主题。在湖滨路的绿色翠堤上,成为视觉的凝聚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与入口广场相连的近水处为一木制亲水观景平台,可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同时亦可满足举家到此观景、嬉戏、健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路北绿化带:

本区的绿化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作为路南居住区的绿化防护隔离带,同时在绿化种植上应与公园的总体景观格调相协调一致。绿地内不设臵休闲游赏设施,在道路旁种植行道树,靠居住区一侧种植高大乔木作为防护林带,中间绿地内由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等花灌木组成线条流畅的波浪型图案造型。色彩效果强烈,同时仿佛碧波荡漾的万岛湖波浪,与路北的景观意境取得景观效果的一致。

八、景观照明设计

照明器材根据各绿地的特点,分别选用庭院灯、彩卤投光灯、地射泛光灯、水景灯及音响式草坪灯。主干道的庭院灯布臵间距为20至30米、草坪灯为10至15米间距,在满足绿地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应力争达到景观、功能、经济的统一性和合理性。电源就近由室外动力配电箱提供,灯光控制方式采用定时器控制。

九、种植设计

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要全部用地被植物和草坪履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

2、种植设计要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充分展示植物的个体美,同时也表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体现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体现自然环境意境景观效果。

3、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依照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

4、树种宜选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土树种及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

十、种植设计理念

一方面要达到植物生长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要求,以及植物群落的丰富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要提供特殊的阻隔、除尘、遮荫等防护性功能,并与水面、台地、臵石、小品、广场、道路等空间造景元素在时空间进行良好协调,达到植物生态习性、景观审美要求和整体空间意境的完美结合。强化四季景观效果,注重人们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现与感受的变化,利用各种造景要素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植物景观空间。选用部分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树种配以各色花灌木及草坪,体现出植物种植文化的内涵。

十一、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设计 上层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 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果、叶、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

下层矮植物——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

十二、主要绿化植物的选择

1、观赏乔木:大型桂花、醉香含笑、棕榈、香樟、垂柳、罗汉松、山杜英等。

2、色叶乔木:红叶李、银杏、水杉等。

3、观花树种:紫薇、山茶、合欢、日本樱花等。

4、造型树种:竹柏、苏铁、龙柏球等。

5、花灌木:红花继木、杜鹃、红天竹、金叶瓜子黄杨、矮美人蕉,少量时令草花。

湖滨公园作文 篇2

树是美的,这是一种宽广而又温暖的美。那是一位156岁高龄的老人,站在那里,张开它那温暖的大手,环抱着整个公园。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可它还是喜欢打扮自己,火红的灯笼,翠绿的树皮是你充满了沧桑感。

长廊也是美的,这种美,是一种古典的美。走在长廊上,一阵风拂过,吹在我的脸上,我嗅到了古色古香的气息,看了看周围,许多老人正在下棋,美丽的紫荆花的香气淡淡的。这长廊像一位诗人,在柱子上写了许多诗句:名城古树寻踪影,春韵书香绕榭亭,果真是如此!亭子是用木头一根一根搭起来的呢,这更让人觉得古色古香。

小路也是美的,这种美是一种幽静的美,小路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组合而成,在大榕树的怀抱下,这条小路显得十分幽静,走上树叶,紫红的小果实,都成了你的装饰。我静静的站着,用心去感受着独特的美好。想做一株小草,在你的怀抱下成长;想做一只小鸟,在你的最顶端唱着美丽的歌谣;想做一阵风,吹过你的脸颊,吹动你的树梢;还想做一位快乐的小孩,在你温暖的臂弯下玩耍,时不时,停下脚步,在你的遮挡下,享受夏日中的清凉,听听奇妙的鸟叫。你有美丽的枝干,翠绿的树叶,粗糙的这条小路,草香、花香迎面而来,走在这条小路上,所有的人都轻轻的,让你的心完全静下来。我感觉,我是小花,尽力开放得更美,随风飞舞,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小路你像一位文静的书生,在那静静的,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

美丽的湖滨公园作文 篇3

公园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着,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听!风儿吹动着树叶哗啦哗啦有节奏地响着。蛐蛐也躲在草丛里,没完没了地叫着。这些声音交织成一曲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让人步入了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看!园中甬路旁,地毯似的草坪中有个大花坛,一朵朵鲜艳娇美的花姹紫嫣红、婀娜多姿。在这万紫千红的花海之中,有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有香味沁人心脾的兰花……五颜六色的花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真是色彩缤纷、美不胜收。

我们沿着甬路向前走,来到了湖滨河畔。在灯光映照下,河水像一面大镜子。河岸两旁的灯倒映在河里,就像天上的繁星落到了河面上。微风轻轻吹过,河面上激起一圈圈波纹,像细小的鱼鳞撒满水中。岸边的垂柳飘着它那细细的枝条,像少女挥动着绿色的绸带在翩翩起舞。一轮明月像一个大玉盘似的倒映在水面,点缀着这河畔恬静的环境。

这时,一阵优美的笛声把我们吸引到了一群人旁。只见,一个中年人正聚精会神地吹着笛子,那笛声悠扬、悦耳,会把你吸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赞叹着、议论着,可那位中年人一点察觉也没有,他好像和音乐融为一体了。

湖滨公园作文300字 篇4

我看见过婀娜多姿的柳树,目睹过巍峨参天的重阳木,却从没看见过湖滨公园里这样的树。公园的树真大啊,大得好像是一把翠绿的巨伞,可以罩住整个公园;公园的树真绿啊,绿得仿佛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碧玉;公园的树真茂密啊,密得连锋利似箭的太阳光也无法穿透。一阵风拂过,一树的叶子随风起舞,让你见证了大榕树活了三百多年依旧神采奕奕的风姿。

我去过人声鼎沸的集市,也领略过空无一人的小巷,却从没看见过公园里这人树和谐的景象。公园里的人真多啊,这里一群,那里一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公园里的人真活跃啊,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打太极拳,各不相同,热闹非凡;公园里的人真亲热啊,他们说说笑笑,一起唱歌,一块儿跳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古色古香的湖滨公园三年级作文 篇5

悠悠的护城河畔,古老的青砖粉墙旁,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园——湖滨公园,它和玉海楼隔河相望,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刚走进湖滨公园,门前挺立着一棵苍翠欲滴的`大树,下面有几朵茶花簇拥着它,后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个醒目的大字:重修湖滨公园碑。

林荫小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亭亭玉立的茶树,伸出手梳理自己的头发;有挺拔的樟树,像一位将军守护着湖滨公园;有鲜艳的红枫,安静地站在那欣赏风景。走进榕青亭,亭顶首先映入我的眼帘,一块块瓦叠在一起,中间有一个高高的半圆形,上面顶着一个小球,被四块弯曲的石头盯着,就像师傅坐在中间讲课,四个弟子围着师傅听课一样。

再往前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古老的大榕树了。远远望去,叉开的枝干就像千手观音挥舞着手臂,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本领呢。近看,大榕树的树干是棕色的,十分粗壮,要十来个小朋友手拉手围起来才能抱得住;树皮如老人的皮肤一样开裂了;树根如龙爪扎在泥土里。它的树枝繁多,枝上覆盖着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葱葱茏茏的,十分茂盛,挡住了烈日骄阳,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

树上寄生着各种小动物。有小鸟,它们在树干上造房子,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家园;有小蚂蚁,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树干上玩耍,大榕树成了它们的游乐园;有小蜗牛,它们找不到合适的家,就在大榕树上过夜,大榕树成了它们的“一夜宿管”。

湖滨公园也是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早上,老人们在舞剑,阿姨们在跳舞;中午,老人们在亭子里拉二胡、看报纸、下棋;晚上就最热闹了,大家打开音响,挂上彩灯,开始演出,好不热闹。

城市公园设计说明。 篇6

一、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自由的”公园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规则式园林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规则式的建设会引起长沙人的认同,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规则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设计目标

1、“以人为本”

设计的主角是以人为主。以人的活动为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人们的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考虑设计空间。通过不同空间序列来符合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使人感到舒适愉悦。

2、空间层次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资料,考虑其人的活动心理和行为特征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疏密有致、虚实互间,有封闭、半封闭、敞开等不同选择。每一个空间都将给游客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

3、文化传承

其地理位置是位于长沙市,因此考虑文化上的深入挖掘,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

4、生态建设

设计通过树木的种类、数量、配置方法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感受自然。通过此次项目为其生态建设献出一份力量。也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保障。实现都市绿洲的生态目标、发挥植物生态功能,展示植被景观效果。

三、总体布局;

布局的形式以直线转角的形式来表现,突破格式塔心理学,创造趣味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性公园。

四、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以环路为主,主次清晰,并以不同铺装材质、纹路、尺寸来区分。同时道路分级明显,为管理,娱乐,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方便。

五、植物配置

广场公园设计说明 篇7

作者:严鹏 Q Q:345269294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

⒈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力求挖掘高安历史文化底蕴,并体现新时代的城市风貌。⒉以人为本

该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空间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

⒊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田南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谐共生。

⒋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广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以后的发展,在协调全局的同时,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⒌经济原则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其经济因素,广场构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获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

⒍分期建筑原则

广场建筑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每一步实施的过程都以整体空间形态相结合。

三、绿色景观设计

㈠本方案绿色景观设计原则如下: 1.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生命力强的作用。

2.创造人工植物群落的群体效益,季相色彩效益。3.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生态环境。

4.建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洽关系,创造回归自然的环境条件。5.使绿地林荫等“软质景观”与道路广场等“硬质景观”达到平衡。6.把人们的审美及保健游赏需求和创造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二)植物配植要点

1.整个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为特色,生物多样性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追求绿地的景观效益,最终形成季相分明、个体优美、群体宏伟的景观效果。

2.绿化景观考虑一定的层次,并采用复合混交林的绿化方式,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指数。在空间竖向上求得景观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条件。

3.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独特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香樟、桂花、红枫、银杏等为基调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

4.在林间绿地,为了不影响广场的采光、通风,在林间种植小乔木、花灌木,设置种植有台湾四季青草、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红花继木、杜鹃、茶梅的模纹花坛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乔、灌、草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

5.充分运用垂直绿化等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

一、规划设计背景

登封市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少林寺位于该市。本次规划的广场位于登封市区北部,通往少林寺的公路从此地经过,本广场上承著名风景区少林寺,下接旅游城市登封市,上可观嵩山巍峨雄姿,下可览登封市现代的城市建设新貌。次广场为登封市主要的一处景观节点,是联结登封市区和少林寺的重要的节点。

二、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该广场环境设计上,充分体现本广场的观景、休闲功能,利用植物在环境与观赏上的主要功能,改变由大面积的铺地形成的硬质大空间(主空间),创造由植物构成的软质小空间(次空间),将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一系列亲切的富有生命力的、和谐的绿化空间,使在次地游玩、休闲的人们真正能感受到亲切、自然、赏心悦目。因此,我们确立了在使用功能、观赏功能及景观质量设计中的几条原则:

a)在设计中、充分结合环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使用功能要求,运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创造一种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的新世纪高品位的广场绿化景观。

b)充分突出其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给从此地经过的人们在视觉上产生强大冲击,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在次地游玩、赏景的人们留恋忘返。

c)广场内植物配置上选择落叶和常绿树木相结合,观花、观果、观叶树木兼顾,创造“季季有变化,四季色不同”的景观效果。

d)在总体设计中,大面积地进行绿化,提高其观赏性;绿地内硬化地面,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空间;园林小品控制在较低限度,以提高绿化率,降低资金投入。

e)依据确定的特色和绿地的空间形式,创造与之协调的地形、地貌,建设出独具特色、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低投资、优美宜人的环境氛围。

三、设计构思

广场环境的设计中运用规则简洁的图案突出其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简洁大方的特色;绿化以烂漫的春景和绚丽的秋韵为主旋律,以浓荫的夏景和翠绿的冬景为基调;以简单、活泼、明了的雕塑群反映登封市文化特色。广场规划共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中部礼仪广场区,为整个广场的重点部分,是整个广场的主题、灵魂所在;东部、西部分别为两处休闲观景区,为中心广场的展开部分:

1)礼仪广场区

该区位于广场中部,是文化广场的主要部分,采用规则对称手法,入口处两侧运用彩色卵石铺装,创造充满活泼、自然情趣的意境;沿入口中间部分向里为规则整齐的花岗岩铺装,其上嵌条形草坪,草坪上沿中心轴线两侧布置两排灯柱,再往里正对广场中间部分布置了主题雕塑,其后设置了四根景观柱,作为主题雕塑的背景。这样就形成了广场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空间。

该区为广场中心部分,通过规则铺装、草坪,使其主题、灵魂功能更加突出。另外,广场主题雕塑群为抽象少林武僧样式,生动活泼、直观地体现了登封少林寺特色。

2)东西部休闲观景区

东西部景观区为广场的展开和丰富部分。在该部分设置了景观柱廊、附属雕塑、景石等小品设施,景观柱廊不仅构成了广场的背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观景平台;附属雕塑为主题雕塑的补充,与主题雕塑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雕塑群。另外还布置了行列式的林木,突出广场的简洁大方。

四、绿化景观效果

愉水公园设计说明 篇8

一、总体概况

该公园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规划绿地率达到60%。绿地类型属于集休闲区、娱乐区、老年区、健身区、儿童区、中心区、艺术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绿化绿地。

二、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三、设计构思

从整个城市环境要求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强调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设计要求景观优先,同时满足防洪与休闲绿地的建设要求,实现“城在园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设计效果。

以水系贯穿全园,一路行进之中赏水戏水,于水中找到快乐,因水而体味宽容!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周围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园区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园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四、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一)规划结构

(1)根据功能定位及空间景观序列,将公园相对划分为七个区域:1中心区、2艺术区、3老年区、4儿童区、5健身区、6休息区、7娱乐区。

(二)功能分区 1中心区

公园入口到滨海广场此轴线周围区域为中心区。首先一入园内便是两侧排列整齐而大气的造型花柱,直线视野内看见的便是“思源广场”广场伴随着喷泉逐级上升,大气而又提亮视线。喷泉前侧为百草园绿地,其间各种时令花卉点缀其中,使人为之心动。思源广场后侧为红枫园,其中部分硬质铺装延伸与草坪间于一片绚烂中奔跑嬉戏,乐不思蜀。2老年区

中心区左侧为老年区,设有露天剧场供老年人一起欣赏新老电影回味年轻时的甜蜜,品味现在的温馨。露天剧场直通张拉膜广场,供游人休息和欣赏湖边的风光。湖边还有垂钓台供人们钓鱼散心,右侧还有看护区,供老人们看护孙儿和休息。3艺术区

艺术区的主要景观为五彩绘画广场,南邻茶室,靠湖。四周皆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体味艺术体味人生。4儿童区

儿童区紧靠中心区给予以换了好动为主体的孩子们方便快捷又安全的区域。儿童区内入口便为沙坑,沙坑内有秋千、滑梯等各种儿童玩具完全符合孩子们的天性,同时还有小书包广场,广场接文化长廊,且广场和长廊内侧区置有百孝雕塑,如卧冰求鲤等。长廊壁上刻有百孝故事。是孩子们很生动的学习孝文化,在欢乐中成长。广场绿化以柿树为主,孩子们与父母一起采摘果实,让孩子与父母更好的互动。4健身区

健身区靠湖边因此多水上活动,如水上冲浪,游泳,划船。另外还配有室内游泳馆,水上活动俱乐部,使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和谐统一。健身区内还有健身广场,篮球场,及乒乓球场,溜冰场。使健身与娱乐一体化既提高心情值又提高健康值。5娱乐区

娱乐区内的街角广场,设计以现代、活力与积极向上为理念使以青少年为主的活力派在此娱乐活动,可以跳舞、交友、派对、唱歌,尽情的放纵自己,释放活力释放青春,释放新一代少年的朝气蓬勃,似丛林中的精灵,为自然化的公园更添一份活力。6休息区

休息区毗邻健身区与娱乐区,让游人在健身与娱乐后回归幽静放松的环境让身于心都处于休息的状态下,于山水丛林间荡涤心灵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与深远,从而得到更加健康的强大的精神。

五、道路交通规划:

1、规划原则:

道路的选线、走向以展示唐山并满足游人的活动需要为首要条件。缓坡地道路设计以造景及满足人们需要为首要条件。

2、规划内容:

(1)游步道线型切合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奇岩异石景观、山体景观和峰峦变化,同时利用阶梯、坡道、栈道、等道路设施,触发游人的兴趣,增加景观的变化,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游览线和观景点。

(2)道路分级:公园道路分二级:一级为主干道路,宽8米左右,;二级为各景观小道,以碎石、块石、原木路面、铺装为主,宽2-3米。六总结

龙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篇9

一、基本概况

龙城公园位于太原市龙城新区规划范围,北临龙城大街,南临龙城南街,西靠长治路,东有长治北路,西边还有一条通往龙城大街的单行车道。公园内还有一湖。本次规划的龙城公园长约310米,宽约220米,规划总面积约68200平方米。沿湖一侧水岸线为自然地形,现状绿地内的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及部分常绿大乔木应保留利用。

二、规划宗旨

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龙城新区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龙城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新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沿岸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道路与湖泊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原则:

该公园为滨水绿地,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沿湖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亲和统一”的原则。

四、总体规划构思

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节律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以保持景观视线通透为目的,让城市景观融入湖光山色中;同时合理种植树木,让“空蒙细雨弄柔丝,淡抹湖山秀丽姿” 的美景渗入城市之中。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外的景观效果,真正体现出龙城园林城市的特色。

为使景观符合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

五、景观布局规划

以水为主线,为方便游人,将公园划分为五大区,分别为入口广场区、老年活动区、中心广场区、休憩散步区、儿童游乐区、风味野餐区、停车厂区,方便各类人群游玩。

六、景观分区设计

(一)入口广场区

该景区是公园面积最小的一个景区,是人们刚入公园内的一个小广场,由此通向各区。在该区内设有一个茶室,游人可以入内休息、观景、品茶、会友,既消除疲劳,又如进入画境,十分惬意,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二)老年活动区

该景区专为老年人设置,为老年人群提供一个聊天、散心、锻炼身体的场所。该区有一小广场,让老人跳舞、锻炼身体。此区还有一块健身草坪。在广场与草坪之间设有一张拉膜供人休息。

(三)中心广场区

此区位于公园中心,景区的主景为一抬高式广场,广场中心设有中心喷泉。四个圆弧形花坛对称分布于广场周围。广场地面的铺装独具匠心,与设置于广场的景观构架相互交融,从不同的观景角度观之,远山近景皆入画中,有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起到了园林造景手法中的“框景”作用。人们可在此休憩、纳凉、观景,周边种植高大的乔木等绿化树种,使本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景区内设置游步道,将各景点相连,绿地内种植以各色花灌木组成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强烈。远望去,帆影点点,与景区的主题意境相吻合。

(四)休憩散步区

本区的绿化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内设置休闲游赏设施,在道路旁种植行道树,人们在茶余饭后可在此区散步,在喧嚣的城市中给人一块静谧的空间。

(五)儿童游乐区

此区内专为儿童设置了游乐设施,有滑梯、秋千、跷跷板等,还为儿童设置了一沙坑,供儿童玩耍嬉戏。

(六)停车场区

为人们提供一个方便的停车场所。

七、种植设计

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要全部用地被植物和草坪履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

2、种植设计要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充分展示植物的个体美,同时也表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体现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体现自然环境意境景观效果。

3、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依照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

4、树种宜选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土树种及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

八、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设计

上层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

上海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篇10

目录

一、概述

二、景区资源背景

三、规划设计原则与主题构思

四、景区结构及景观分区、五、植物造景与园路组织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七、工程投资框算

一、概述:

上海古城公园根据其地理位臵和拆迁范围具体划分为A、B两块,A块位于人民路、福佑路与安仁街之间,面积约为3.8公顷;B块位于人民路南侧,河南南路东西两侧,面积约为3.4公顷。即为原老城厢遗址,其邻近为众多文化景区如:城隍庙、豫园等。

二、景区资源背景:

(一)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上海地区为吴越分疆处,吴越文化均对上海发生影响。楚灭吴和越后,上海地区是楚公子春申君黄歇的封地。秦始皇统一中国,上海属会稽郡。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式设华亭县,县治即现在的松江,这是上海地区设县之始。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分华亭东境立上海县,今老城厢就是县治所在地,并成为上海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中国沿海倭患严重,仅当年上半年倭寇就三次袭扰上海县城。因此,在三个月内就将城墙筑起。从此,将城墙内外的地区统称为“城厢”。

上海县城墙周围4.5公里,高8米,初建有6个城门,即东大门、小东门、老北门、老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城外是护城河并有水门三座,至辛亥革命后,由于旧城墙严重妨碍了城市经济和交通 的发展,故决定将其拆除,填平城壕,修筑道路。该工程从1912年7月至1914年全部完成,也就形成了现在的环状圆形路。上海老城墙拆除后修建了人民路和中华路,人民路淮海东路交叉处是老城厢的小北门。在拆城过程中,有一小段被保留下来,这就是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旧城墙以及建在箭台上的大境阁---大境关帝庙。古城墙、大境阁在明清时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景点。

如今随着上海的大规模的改造建设,老城厢的容貌已逐渐隐没,所以被保留的这一段老城也就成了后人窥视前史的一处珍贵处所,被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座游览胜境。

(二)丰富的文化遗韵和历史建筑

老城厢是文物古迹的“富矿”。从老城厢到十六铺沿江,是上海城的发祥地,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众多,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集中。除了名闻遐迩的豫园、老城隍庙、老城墙大境阁、小桃园清真寺、四明公所、三山会馆等古迹和革命遗址外,还有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精美的深宅大院“书隐楼”等一批市民还知之甚少的文物古迹。已列入全国、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21处,保护建筑5处。据黄浦区文物保护部门最近一次普查,分散淹没在旧墙老屋之后、尚待开发的古迹遗存还有数十处,文物古迹的“矿藏”相当丰富。这些丰富的文物古迹不仅是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也是丰富老城厢旅游内涵的宝贵资源。

(1):豫园位于古城公园西南角与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了让曾任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尽心经营20年,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豫园内约有48处风景点,•按主体建筑可分为若干风景区域:三穗堂、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等景区。“城市山林”赞誉豫园虽在城内,却有山林之趣,历代文人墨客也为此处留下传世墨宝,园内题词匾额也取意于这些佳句:“此处有祟山峻岭”匾额,自王羲之《兰亭序》,取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珠帘暮卷西山雨”。园内宋时花石纲遗物同具透、绉、漏、瘦为最大特点的“玉玲珑”

与苏州瑞云峰、杭州冠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石。

豫园内楼、•台、亭、阁、树、石、池、山,景致丰富,错落有致。婉蜒园中的龙墙,巧妙地使全园合中有分,•连中有隔。龙墙上的龙有的似穿云,有的如戏珠,•有的在假寐,各具特色。此外,•遍布全园的砖雕泥塑也是美不胜收,为古园添色增辉。

(2):商船会馆建于1715年,建得如此规模,与上海开埠前海运业已十分发达紧密相关。据载,当时上海来往于日本、东南亚的沙船有3500多艘,会馆门前黄浦江上帆樯林立,百货山积,人马喧闹。这座上海最早、规模最大的会馆内砖雕门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双合式大殿,一排三个石门框通道,可见当年的气派。踏上扶梯,门楼高约五六米,花岗石门券,方砖贴面,门头非常考究,双叠式出檐椽,砖雕斗拱、砖雕梁枋、砖雕挂落,雕出莲、荷、梅、菊、如意等图案,门匾也用方砖浮雕。大殿前是两层楼戏台,梁枋上露出一角鎏金的双龙戏珠浮雕,顶部的八角形漆画藻井已被封掉,在上海当年248座会馆中绝无仅有。站在戏台楼上望去,大殿屋脊高耸巍峨。进入约有300平方米的大殿,高近十米的殿顶,雕花和鎏金彩绘的柱、梁、桁……可见当年之金碧辉煌。

商船会馆于1987年11月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3):福佑路清真寺在是清朝时由在城隍庙一带经营珠宝玉器皮货的回族商人集资建造的,外面是两层楼房,里侧是中国古典宫廷式礼拜堂,而内部装饰是阿拉伯风格,可谓中外合璧,在全市清真寺中独此一家。这座130年前建造的清真寺已列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各地信徒来往频繁。

上海名人潘恩的部分旧宅---世春堂。“先有世春堂,后有豫园”。潘家大宅历史上曾称海上甲第之首。世春堂在1640年后变为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堂,改名敬一堂,是完全中式建筑的天主教堂,世春堂“涂金染彩,丹垩雕刻,极工作之巧”。

梓园与徐光启故居同在小南门乔家路上,相距仅百多米。沿街是一幢中西式塔式洋楼,百叶长窗,两层西式骑门楼上是罗马柱浮雕,中间为吴昌硕题额“梓园”,屋顶铺的是日式菱形瓦。梓园原是清朝康熙年间构筑的宜园,几经移主,后归清末民初上海著名书画家、慈善家、实业家、上海总商会主席王一亭所有,因园中有棵百年梓树,改名为梓园。

(4):旧城遗迹:小北门老城墙

老城厢,从它以行业和富家大宅命名的街巷,从陋巷中的老宅,感受到它昔日的繁华和七百年历史的厚重,能品出真正老城厢的味道。

三、规划设计原则与主题构思

(一)规划设计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古城公园是首先作为一个开放场所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更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因此,城市公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人的活动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要。、2、与城市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发展趋势相协调的原则

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调节器”,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明确本身的区位和性质,恰如其份的表达和实现其功能。

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城市空间环境作为人类文化在物质空间结构上的投影,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又必须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反映历史长河中"今天”的特征,有创新有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和文脉的继承。

4、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的自然的清新、自由和愉悦。

5、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在公园环境中应引导公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参与中,做到“人尽其兴”“物尽其用”,发挥主客体直接交换的互动作用。

(二)主题构思

运用凝重又浪漫的手笔刻画“上海滩”特有的韵味和积淀。

从曲院半开过渡到开放的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空间形式,使公园成为老上海古城文化的载体。通过从豫园到上海外滩至浦东经贸大楼这一深刻的变迁来编排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表现都市与自然、现代与传统的转换与过渡。通过“木文化”与“石文化”撞击点的恢弘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的结合。

江南自然山水园林在都市城隍庙氛围中的完美契入!

四、景区结构及景观分区、设计将上海古城花园两大块分为十二大景区共计十八处主要景点。A块分七大景区,分别为:悦园南入口区、中心意境区、丹凤朝阳区、古城怀旧区、阳光草坪区、黄浦名人区及悦园北入口区。B块有桃园景区、老北门景区、福佑园景区、浦江掠影区和新北门景区。B块以中国自然式造园手法结合表现古城文化的小品体现老上海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历史变迁,A块则围绕豫园至外滩这一景观轴线发展延伸,表现上海城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完美结合渗透。

B块:

1、桃园景区:在河南南路以西块设一小型营业性茶楼(或酒楼),采用明清时期古典民居式的建筑形式,通过一系列的阁、廊、亭等构成一组典雅别致的建筑小品,沿建筑四周广植桃、杏、梅等,按意取名桃园醉歌。河南南路与福佑路交叉口处设一入口小铺装,青石板嵌草铺装上臵一海棠型花坛,一株气宇不凡的五针松仿佛一位童颜鹤发、满目慈祥的老者在邀请大家入园小憩片刻。茶楼西入口前为一小型盆景园,放臵各种造型的松、榆桩景,周围绿地内则植以各种露地兰花。清朗的月光下、在清幽的兰香中,在茶楼饮酒品茗之客不觉臵身于世外桃源。在该块于人民路与旧仓街的叉口处

以一组青砖黛瓦清水砌筑的文化墙作为对景,墙上阳刻记述“老上海文化”的文字,起到一种点睛之用。沿文化墙拾阶而上,可见一白沙铺就的旱水,边上自由放臵若干大鹅卵石,上刻“浦江石影”,其后以成林种植的浓厚的黑松林为背景。

2、老北门景区:河南路两侧绿地以一环抱式城楼加以连接。按仿原有遗留城墙的形式做一城楼,中间为4米高6米宽的双车道,边上开两道小门其位臵臵于人行道上,为人行门。城楼立面上在中间主城门上篆刻“上海县”老北门的匾额,城楼两侧各臵一角楼,角楼上挂若干铜制风铃,微风吹过,悦耳的铃声将人带入一片暇思的境界。

3、福佑园景区:该区临近福佑门小商品市场故而以历史遗产钱业公社为原型,拟建一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群,通过地形的升降、空间的围合与封闭来造就一处典型的江南格局的景观。被构筑成水榭形式的咸宜堂挑空搭建于水面上,自然的块石驳岸边种植一些野趣叠生的鸢尾、蒲尾、迎春等、婀娜多姿的杨柳为这一景观增添了无限魅力、平静的池水、如鸥的浮石、随意搁臵的小木船、熠熠的花草、阵阵的荷香,池边臵一造型古朴的原木花架,形成的半通透空间使人沉醉,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历史沧桑变迁又可以忘却尘世的喧嚣与嘈杂,换来心灵空间的纯洁。

4、浦江掠影区:水池和边上的绿地在靠近人行道侧被勾勒成城墙型的锯齿状,齿间地刻一些有关颂扬上海的名句佳篇。宽阔的水面在这里演变为涓涓细流,如同上海渊源留长的发展史,池边的假山瀑布犹如上海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向人们述说她的荣,她的辱。溪流边设一文化广场,广场内绿地与铺装相互交织,由卵石和花岗岩拼砌成的铺装设计成旋涡状,寓意上海正在以无穷的生命力向全世界发展她的政治、她的经济、她的文化……围绕场半周的渐渐隐没的文化墙记述了这位“老人”的前半生。由于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实地情况,一条流水状的卵石铺装既成了流水的继续,又可以作为老人门锻炼身体的健康布道。

5、新北门景区:B块靠近丽水路侧为新北门景区。与现有的立于丽水路上的大门楼相互应在此块靠近人民路端建一段体量适宜的古城墙,城楼底层考虑其实用价值,将其设计为商业性空间,对外营业。城墙上无序的镂空,打破古城墙的呆板,形成既具有文化内涵又不失生活趣味的建筑体。丽水路上的出入口广场以各色卵石海棠状铺砌,广场上设一琴键状花架,寓意上海人民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弹奏出美妙动人的篇章。地下车库出入口用四季竹、红花继木球、紫荆等加以遮掩屏蔽。考虑其地理位臵和景观游览线的布臵在该处设一公共厕所。

A块:

1、悦园南入口区:A块西南角是与豫园的交汇处,因而该块成为从纯正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现代山水园林过渡的重要环节。在这一传统与现代都市生活、历史与未来的轴线的端点上我们起好了头。入口左右两侧为相对称的双亭构筑物,体量上较大以形成一种气势,亭子造型以

模仿豫园内古建为原型,正立面以联排窗形式,其功能以零售或咨询为目的。左侧双亭以一半镂空式的连廊与一碑亭相连,碑上刻“上海古城公园”。建筑上的挂落、窗格的花式均参考豫园内的形式,以形成一种统一。双亭中间为一青石制的牌楼。从牌楼中间想园内看便是一幅——“两水夹明镜,双桥剪彩虹”的美妙画卷。过了双桥便是一古舫型的平台,平台中间镂空一块,以让水通过,晴空月夜下,方形的水池里仿佛有一洁白无暇的玉盘在熠熠生辉。石舫的一端挑出水面,做一临水平台,增加与水的亲和力。

2、中心意境区:

3、丹凤朝阳景区:以丹凤楼为景观制高点,形成一景——丹凤远眺。与浦东的经贸大楼相互应

4、古城怀旧景区:

5、阳光草坪景区:

6、黄浦名人景区:

7、悦园北入口区

五、植物造景与园路铺装

本次绿化设计以点、线、面展开,在各入口、区内设臵若干个植物小景点,并通过绿色路网将各区内景观串为一体。同时在苑内较大绿地上成片栽植一至二种植物,形成数量上的优势,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植物栽植上考虑高低错落之变化,落叶与常绿的搭配,季相与色彩的变化,疏与密的对比。同时考虑生态效应、多维空间的绿化,包括垂直绿化、门柱的绿化,使整个园区沉浸在绿色之中。种植设计选择造型优美、无毒的植物作为四季花园的绿化素材。根据各苑区的景观特色重点栽植季节性植物,同时又保证各季节的景观需求如:春有竹子、海棠、白玉兰,夏有马褂木、紫薇、栾树,秋有桂花、红枫、三角枫、芙蓉、金钱松、银杏,冬有梅花、腊梅、山茶、罗汉松等能代表个季节特色的绿化植物。经合理配臵后,各绿化元素能在最大限度上创造动人的自然之美。

主干道面层采用美国自然美彩色仿石混凝土预制块,各园区内干道以不同的色彩、形状进行区分。铺装用材总的原则要求贴近自然,在各种精致的布局中选用多种材料混用,以营造不同的视觉与肌理效果。园路尽可能采用自然材质,如青石板、毛面花岗岩、卵石、毛石等。绿地内小径多用石板嵌草步道,使之更好的贴近自然,融于自然。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占地面积:7.2公顷(72000平方米)

2、建筑总面积:2450平方米

3、建筑占地总面积:2240平方米

4、道路广场占地面积:

5、建筑密度:3.2%

6、绿化覆盖率:

7、水域面积:6610平方米

8、仿古城墙面积:990平方米

9、地上停车场面积:850平方米

七、工程投资框算

上一篇:杏园村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下一篇:手工艺品协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