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2024-07-13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共9篇)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1

对后进生的管理是当前学校管理中十分棘手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转化不力的原因是缺乏对其真正、足够的了解,难以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应首先找出造成后进生现象的四大影响因素,即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并分别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应对之策。后进生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对后进生现象的认识

(一)通常观念上的后进生

我们通常所谓的后进生,是指行为表现不佳、学习成绩偏差,进步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是一所学校和一个班级体中客观存在的特殊群体,多表现为思想差、行为差、道德差和成绩差等几种情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人文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用不变的旧眼光去看待“后进生”,则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荒谬的行为结果。“后进生”从何而来?说到底,是中华传统教育的结晶。以考分评价学生,把学生划分成优、及格、差三等,这种以考试成绩为尺度简单地把学生分等之举,既不合理,更不人道。古人云:“天下之大,千品万类,六行八道,率各有所长,岂能千人一技乎?”每位学生因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优劣势表现不一。

(二)正确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固然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其他学生,但总有好的地方,只要我们用正确的观点看他们,从适当的角度去了解和培养他们,他们同样能为社会作贡献。社会是多层次的,需要有政界、经济界、学术界等各界精英,更需要处于各行各业的不同层面上默默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参天大树固然令人仰慕,难道芊芊碧草就不可爱吗?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用不同的目标去要求后进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后进生,则无后进生,所以,后进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育者蓄意制造的另类。

二、造成后进生形成的因素

(一)学校因素

1、对教育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教学上只注重上等学生,对后进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甚至视其为包袱或害群之马,这样,本有进取心的后进生将失去进取的信心,甚至产生故意的对抗心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不把爱的阳光撒向这些最需要的孩子,他们怎能茁壮成长呢?

2、教师与学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怕而远之,既远离了学习和纪律,更远离了正常的成长轨迹。

(二)家庭因素

1、绝大部分家长对其子女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漠不关心,孩子学不学,成绩好不好全无所谓,甚至有的家庭把教育子女的问题全部依赖于学校,而没有尽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责任,使教育出现了较大的残缺或空档。

2、我们农村地区父母大多出门打工,常年在外,对子女学习无精力过问,学生缺乏家庭里关爱和教育。

3、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孩子。

4、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凡求则是有求必应,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上要求不高,对孩子在校犯的错误包容放纵,致使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以至于相冲突。

5、父母离异,孩子失去温暖,无人关照,对生活掺杂了许多不应有的观念和想法。

(三)社会因素

1、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赌博、吃喝、腐败、浪费等都会使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上非法书刊、录象带、网络等也坏作用不小。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心重,看了那些带有刀枪、棍棒、黄色书刊、录象等,或误出入黑网、暴力网、黄网之后,都想亲身尝试一下,结果一试就步入歧途。

(四)自身因素

1、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2、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是非不明,爱惹是生非,不以为耻,反以为乐,不求进取,甚至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3、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其它诱因所左右。

4、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

三、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怎样才能找出对应转化之策呢?我认为,要根据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遏止和减少后进生的形成,达到有的放矢,“治病救人”的目的。

(1)以情动情、以诚相待。“以情动情、以诚相待”就是指教师应紧紧围绕着对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以真情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

(2)保护自尊,施行优先。后进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中屡遭失败是造成学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的主要原因。要排除学生的自卑心态,就应在平时的学习、课余活动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向成功的目标努力,进而不断提高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3)从生活上关心他们

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和嘲笑,常常主观的认为,任何人都会轻视,厌弃甚至“迫害”他。为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们,信任他们。

(4)注重学法指导、全面转化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2

一、后进生的厌学心理表现及矫正办法

(一)后进生厌学心理的主要表现

1. 对于学习往往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这些学生思想懒惰,缺乏进取心,把学习当做一项沉重精神负担。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动应付,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自觉性;学习消极应付,缺乏独立性。

2. 面对学习困难畏惧回避。

这些学生面对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退避三舍。课堂上害怕教师提问问题,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不敢表露,对那些一知半解的问题更是望而却步。

3. 思想产生厌倦感。

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能认真完成作业,表现出一种厌倦心理。对学习的对抗态度,导致了这些学生成绩日渐下滑,以至于跟不上课。

4. 心理上出现自卑。

这些学生由于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佳,于是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以至于缺乏毅力,经受不住学习上的波折,一旦考试出现失意,就会萎靡不振。

(二)厌学心理的矫正办法

1. 激励理想,循循善诱。

要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必须先解决他们的厌学心理。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励他们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因。课堂上,教师要倾注自己的爱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让这些后进生,在心中感觉到教师都是一视同仁的。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循循善诱,要低起点,低要求,充分考虑到这些后进生的接受能力,让他们能够跳一跳摘桃子。课下,教师要多与这些学生交流,肯定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发现他们生活中的优点,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在生活上是他们的亲人,学习上是他们的师长,思想上是他们的导师,从而对学习树立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从心理上克服厌学的心理。

2. 指导学法,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因为他们基础差,缺乏学习的方法。他们在学习时不愿意动脑筋,不愿意思考,喜欢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他们缺乏灵活的头脑,积极的思维,再也不敢面对复杂的学习内容。对此,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对这些学生进行耐心启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让这些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很多学生基础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课上要降低问题的难度,给这些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喜悦,收获学习的成功。只要这些学生有进步,教师就要及时表扬,哪怕是学习中的一点点亮点,教师也一定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挖掘,让这些学生看到希望。

二、培养求知兴趣,满足心理需求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学业能够成功,都希望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是成功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艰辛的付出。后进生成为后进生,很多情况下是他们不愿意付出,而付出的过程中又没有一点点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兴趣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付出的乐趣,这样能让后进生在求知的乐趣中收获学习的幸福。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对学生的缺点往往批评多、指责多,使得学生产生压抑的心理。学生每次考试进步不大,而教师又发现不了他们学习中的长处,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希望,看不到成功的前景,于是就会出现思想自卑、缺乏自信心的情况。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满足他们被尊重的心理。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解决疑难。后进生思想上缺乏信心,学习行为上懒惰学习过程中处处遇到问题,很多问题又难以逾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设计课堂的问题,让后进生能够接受。在课下辅导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倾向于后进生,多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惑让他们对解决疑难问题充满信心。

再次,满足上进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进步。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渴望自己取得一点点成绩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的进步之处,及时表扬,让他们喜欢授课教师,喜欢所学的课程,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三、激发求知情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就能使学生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这种情感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上,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对后进生,教师要倾注关爱,循循善诱。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堂堂吸引学生,课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后进生潜在的能力释放出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转化后进生,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撒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位后进生都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分析后进生的厌学心理表现,找到矫正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情感,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3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转化;后进生;方法

一、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方法的意义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行为懒散、精神颓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

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研究,我发现后进生并不是无法教育,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奋斗目标,只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兴趣。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例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曾经是学校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曾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差而被家长教师视为“智力低下”的人;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在中学时曾因数学不合格被留级,但最后却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无数事实证明,后进生可以转化!只要教育得法,今天是后进生,明天可转化为好学生。

目前,后进生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造就少数的精英,而是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检验,中学物理实验主要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习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合作和沟通的机会,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运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转化“后进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一)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后进生学习自信心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别之一。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大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多数学生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但是好动且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少,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兴趣。教师在转化这些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加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有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物理课的演示实验中,演示主要是教师操作表演实验,有时候也可以请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讲台上操作实验,如: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安排后进生中的“大力士”来拉马德堡半球,大家看到“大力士”无法将抽掉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拉开,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还可换用两片玻璃,请学生在台上用水把玻璃间的空气排除后,用两手不易掰开两片玻璃,也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些实验简单易操作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完成实验时,教师须及时给以鼓励和赞赏,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就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愿望,激发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缺少学习兴趣也是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别之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就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力的、光的、热的、电的现象精彩纷呈,吸引眼球,刺激感官,震撼心灵,物理课中教师可以用新奇的实验引起学生兴趣,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讲授惯性定律时,向学生演示惯性实验,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鸡蛋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又如: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个实验:将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水,再用一片玻璃平着在杯口处推移,直至盖满整个玻璃杯口,使玻璃杯中无气泡.将杯子倒过来,玻璃片没有掉下来,杯中的水没有洒出,原因是有大气压的存在。

在复习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提出悬念:马拉车时同样车也拉了马,两者的相互作用力相等,但为什么车还是向前运动呢?是否说明马给车的力大于车给马的力呢?鸡蛋碰石头,两者的作用力也大小相等,但为什么鸡蛋会碎而石头完好无损呢?这些是否证明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不准确呢?

再比如讲压力作用效果时,讲述“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却安然无恙”,类似这些实验和事例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班里的后进生非常兴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激发了学习兴趣,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三)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教师和后进生的和谐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啟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过程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假思索地批评、歧视、讽刺和挖苦学生,这样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尊重,爱护,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真诚相待,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做知心朋友,在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可以营造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氛围,尽量提供机会让后进生自己动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测量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物理规律,获取新的物理知识,从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教师与后进生构建和谐关系。

(四)开放中学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后进生综合素质

实验室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增加,各地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大都达到了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基本满足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

但是,目前有相当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在教学中出现了较多实验教师利用粉笔加黑板或用电子白板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开出率有降低的趋势,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了能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精神,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观念,在开足开好教材规定的实验以外,中学应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中学物理实验是吸引学生参与物理课外活动的最佳场所,中学物理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给后进生提供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物理实验操作的机会。在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人员,做好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的各种准备工作,任课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管理,不能让学生单独进行有危险性的实验。

開放中学物理实验室要根据中学物理学科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由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经过预约进入实验室,遵照实验室的管理规定,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材料,自主设计物理小实验和其他物理探究实验,进行未完成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开放中学物理实验室,提高后进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后进生的综合素质,为转化后进生作出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倪先聘,徐贵申.浅谈后进生转化[J].河北教育;2005年18期.

[2]聂珍云;尊重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J].湖南教育;2001年15期

[3]冯志成;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4]张庆琴.“木桶效应”与后进生转化[J].陕西教育;2006年Z1期

[5]张青萍.后进生转化中教师应注意的几点[J].班主任之友;2005年02期.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4

文/dongdunqiu1、谈话法

同后进生进行个别谈话,是直接了解后进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交流性更直接,后进生在谈话中道出心里话,摆出自己的观点,易于相互交流情感,实现心理沟通。

通过个别谈话能进一步了解后进生的内心活动,减轻后进生心理压力,更深层了解问题的症结。有的后进生内心有不愿意向人公开的隐密,或是男女同学交往而产生的问题,或是家庭发生变故而产生的问题,他们只愿意单独向自己认为知心的人倾吐。有的后进生犯了错误,还不以为然;有的明明知错又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承认,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个别谈话。

教师找后进生谈话应有充分准备,要有明确目的,所谈问题和内容应是经过思考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应当避免直接的抽象的问题,如:“你喜欢不喜欢学习?”“你爱好什么?”可用间接的具体的问题,如:“你放学回家都做些什么?”“你看过些什么课外书?”教师同后进生的谈话最为重要的是态度亲切、诚恳。声色俱厉、尖酸、刻薄、挖苦是绝难奏效的。

2、拉近关系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我发现这个班的好多孩子都是我以前教过学生的弟弟妹妹,但是表现却不如姐姐们好。我想,既然他们的姐姐表现不错,从遗传学的角度,老二应该也不错。于是我就以他们姐姐为桥梁接近他们,效果还不错,盖金月听课认真了,李佳慧喜欢学语文了,李继东阅读水平越来越高了,看来他们越来越朝着姐姐们的方向发展。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曾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学生一旦失去热情,思维、记忆等认知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什么样的抽象思维,没有情感都无法进行。由此可见,任何学科教学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确保师生之间保持一种美好的情感。与学生“套近乎”,能套出学生的信任和热情,套出一份亦师亦友的师生情。看来也不妨常与学生套点近乎。

3、冷处理法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当前所面临的紧要任务。只有变面向极少数“优等生”的应试教育为“大众化”的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因为后进生既是客观存在,又不能忽视的教育现象。尤其是职高的学生,相对于普高的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差,行为习惯懒散,学习动力不足,态度消极,不求上进。同是职高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不很明显,有的比较突出。我从普教调入职教已有五、六个年头,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几年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应该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种类及其特点: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后进生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日常表现,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品质恶劣型:有极个别的学生,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影响,养成了强横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校内常常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且不服从老师管教。尽管此类学生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却是最难转化、在学生当中负作用最大的一个群体。

2、纪律松散型:这是后进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均比一般同学略强,但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力较为薄弱,因而往往还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成为令老师们头痛的“双差生”。但是,上述这些并不代表他们的品质恶劣,事实上,这类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和一般同学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3、学习后进型:凡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均可以归入这种类型。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又可以把这类学生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学习上的困难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或是父母不和,家庭不够稳固,干扰了其正常的学习。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很小,他们所表现出的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较低,但他们的学习习惯一般较好,意志力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这类学生要占到后进生的半数以上,其能力水平一般属于中等或略微偏上,但学习动力因素不足,学习习惯、意志力均不如能力不足型的学生。

(4)整体困难型:此类学生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最小,其特点主要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较弱,缺乏自信,求知欲、意志力不强,自我期望值低。

4、全面后进型:第一类后进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转化,往往会转化成全面后进生,甚至会滑入犯罪的深渊,报憾终身。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如果策略运用得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是互相的,师生间也是如此。教师认真备课、积极辅导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普通学生相比,后进生更渴望老师的理解、尊重。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或是课下辅导的过程中,应适当的对后进生多一些关注;在各种活动中,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提出,给予热情的鼓励。这些做法,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有助于推动转化工作的进行。

二、针对个性、对症下药

心理学家们在传统上把人按气质分为如下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行为特征有所不同,其特点如下表:

四种气质类型特点对比:

一、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二、多血质: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

三、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四、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应采取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法,通过细致入微的说理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最好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2)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应采用“刚柔相济”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对其组织纪律性提出严格要求,在他们自满时,提出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通过活动,在激发其多方面兴趣的同时,努力培养其中心兴趣。此外还需注意,在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耐心的帮助。

(3)对于粘液质的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以激发其积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向上的信心。

(4)对于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应以正面鼓励为主。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与他人交往,并适当多给予他们一些称赞、嘉奖,鼓励他们树立起前进的勇气。

三、扬抑结合、留有余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后进生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闪光点,只不过这些闪光点往往被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一些不良习气所掩盖。客观、公正地审视后进生,发现埋藏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指明其缺点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优点、改正陋习,是搞好转化工作的重要一环。有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因为方法不当,常常在不自觉中扼杀了后进生上进的积极性,造成了他们破罐子破摔的结果。和一般学生相比,这类学生身上的缺点较多,犯错误的机率更大,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应当以合适的方式指出,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但切忌急躁,决不能因此抹杀学生的优点,将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更不能揭陈年老帐,不留余地地对学生进行训诫、讽刺、挖苦、谩骂,因为有些后进生对老师的评价比较敏感,这样做极易激发其逆反心理,使以后的转化工作难以进行。

四、师生合力、注重技巧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上的差距也比较大,因而沟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另辟蹊径,以班级内的一些同学作媒介,通过班干部或与后进生交往较多的同学,将教师的想法间接地传达给后进生,并请他们协助开展转化工作,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些后进生,虽然纪律性差,成绩一般,但有文体特长,且乐于助人,在同学们当中有一定威信。老师如果肯定他们的能力,并结合他们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此时,老师再适时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并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引导其积极改正错误,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后进生转化的措施与方法 篇6

晋宁三中陈海龙

后进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型的技术性学科,实践操作性较强,与其它科目相比对后进生的转化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下面就我对后进生转化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导致同一操作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完成效果差距较大。比如一道操作题,有的学生学生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但对于有的后进生可能要半节课甚至一节课都无法完成,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设计分层的教学任务,让后进生可以完成部分简单的操作,从而加强他们学会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要有及时的反馈。我最初开始从事教学时,学生上课完成的操作练习都是收作业上来,课后进行批改,下节课抽典型错误进行讲解。后来发现由于我们的信息课课时很少,隔几天以后学生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么做的,而且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给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做的情况,这就不能給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后来的教学中,我就在课堂上对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检查,特别是后进生,这就可以让学生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我在检查的过程中还可以给以一定指导与帮助。这样实践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当然,要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也可以用评析软件,像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用的教之初软件就能及时地评析出每一道题的每一步操作。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对于实践操作性练习来说,学生很容易忘记步骤,当然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死纪硬背,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极少数学生,当时知道他完成的操作,接着完成同样的操作有忘记不会了。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语总结。

四、做好课后辅导。

对于有的后进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文化能力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课堂上直接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任何的操作。我们学校每个班都会有5位左右这类的学生,如果要在课堂上兼顾他们将严重影响我们的教学进度,这种情况我们就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进行耐心的辅导。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7

一、理解尊重后进生, 用爱心唤醒后进生的上进心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伪君子。”特殊的成长环境, 使得后进生往往变得敏感多疑, 他们比任何正常的学生都更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爱。然而在他们的成长求学历程中, 往往批评和处分多于赞赏和表扬。而过多的批评和处分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嫌恶、憎恨的情绪, 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被动消极。教师应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用爱心唤醒他们沉睡的上进心, 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这是转变后进生的最基础的一步。正如罗素所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对教师的态度有直接关系, 情感交流桥梁的建立, 有助于教师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 积极创造奋发图强的情感境界。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 可以引起学生感动、兴奋、愉悦等积极的情感, 促使后进生从想学向爱学转变。

教师要把对后进生的关心和爱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随时观察了解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 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和指导。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进步都是转化后进生的良好契机, 每一次真诚的鼓励和赞赏都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强劲动力。我们可以在安排座次上多考虑后进生的需求, 使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能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学业的评价上多看后进生的提高幅度, 多表扬鼓励进步大的后进生, 给家长发喜报, 让后进生在家庭和班级中生活的有尊严。教师既要用爱心帮助他们消除已经形成的消极意识, 同时又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此, 对后进生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备课要面向全体、立足中下, 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 确定教学起点, 使中下学生也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应坚持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 照顾到各类学生;布置作业要分类要求, 根据学生能力区别对待, 对后进生尽可能地面批面改, 加强个别辅导, 营造后进生学习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宽严结合, 对后进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对后进生一定要严格要求, 教师应把握好“宽”和“严”的度, 对后进生的宽容, 不等于纵容。对他们身上的不良品行, 绝不能轻易放过;对他们所犯的错误, 一定要及时制止, 并进行教育。对后进生的教育要细如春雨, 润物无声,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让他们认识和懂得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遵从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对后进生的“宽”不是指放任不管, 一味的纵容, 而是指要把握好处理后进生所犯错误的度, 对后进生所犯错误的处理上要“宽”。“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 特别是非智力型后进生, 犯错的机会更大。他们的往往自身理智的约束力比较差, 情绪化现象严重, 容易感情冲动, 义气用事, 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正确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在处理他们所犯的错误时要多一些宽容, 不要动不动就训斥、责罚, 这样做只会雪上加霜, 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使他们走上厌学、逃学的道路。同时, 转化过程中要宽容对待后进生无意中流露出的对抗情绪, 如顶撞、沉默、冷漠等;对他们身上出现的反复犯错误的现象, 也要予以适当的宽容, 要允许后进生犯错误, 允许后进生改正错误。

三、充分发挥家长和集体的力量, 通力合作, 促其转化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渠道积极和后进生家长保持联系沟通, 及时了解后进生在家的表现状况, 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以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在向家长介绍后进生的情况时, 应坚持“多引导, 少告状,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原则, 及时告诉家长后进生的点滴进步, 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的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 教师还要注意运用班集体的力量, 树立榜样, 发挥同班同学“同化”的功能, 使后进生自觉约束自己, 自觉遵从班级纪律, 维护班级良好的氛围, 维护班级荣誉。要有意识的把后进生组织到班集体的运转机制中去, 在学习上可以采取建立互助小组的形式, 有难互帮,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实践活动中多给后进生锻炼的机会, 让他们在活动中显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 使后进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从而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

总之, 教师在转化非智力型后进生时, 应把关心和爱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平等公正、理解尊重的原则, 积极搭建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 宽严结合,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发展潜力, 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 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 引领每一个非智力型后进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 后进生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缺少理解和关爱, 处于孤立、自闭的状态。引导后进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篇8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22

从素質教育的角度来说,那些被定义为“后进生”的学生,其实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同年级其他同学要弱一些,并不等于他们一无是处。如果我们教师能细心观察、平等地对待他们,教学中体现人性化,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法,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并根据“后进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那么,“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

一、正确认识“后进生”

长久以来,“后进生”成了品德行为差或学习成绩差的代名词。这样定义“后进生”既狭隘又对教育工作十分有害。笔者认为,“后进”可认为是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甚至多个方面的“后进”,如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意志品质、性格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等。因此,仅从品行、学习两个方面认识“后进生”是不全面的,容易忽视“后进生”的闪光点,失去教育时机。另一方面,如果只将“后进”定义为品行和学习成绩的“落后”,就会使教育工作出现一个真空地带。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没有无缘无故的“后进”。“后进生”的形成与其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造成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入学时基础差;二是教师教法欠妥造成优劣悬殊面大。事实上,由于部分教师的自我意识仅仅停留在学生基础差的一面,忽视了这些“后进生”身上也蕴含着可挖掘的潜力,因此对转化“后进生”缺乏足够的信心,具体表现在设计教学方法、作业的量及其深浅度、课外兴趣小组的指导形式等方面,均以适应中等或以上的学生为水准,这就使中下生成绩下降、“后进生”成绩更差的局面产生。长此以往,势必积重难返。可见,将“后进生”的“后进”完全归咎于其自身是不准确的,广大教师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因材施教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已被人们接受,它是指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既包括年龄差异、能力差异,又包括认知风格的差异等。因材施教主要就是针对上述差异,采取有效的、不同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可见,要对“后进生”因材施教,首先要知“材”,其次才谈得上“施教”。

1. 采取基本策略

要真正达到转化目标,笔者以为必须根据每个“后进生”的差异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工作。首先,教师要与班主任联系,取得支持,协助做好教育工作;其次,教师应与家长配合,增强家长教育好子女的信心,争取家长的默契配合,扫除学生自卑心理的障碍,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与“后进生”谈心,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并给予其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确立提高的目标,使他们觉得学习有奔头。二是教学工作。尊重、信任、关心“后进生”,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后进生”,要善于引导他们进行质疑,让他们在阅读课文或其他教学环节中提出哪怕是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讨论、辩论形式,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火候,应该“放得开”,同时也要“收得拢”,使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有所得,也使教师能顺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2. 采取“突出关注焦点”的教学策略

研究资料表明,“后进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他们的心理由于经历了多次失败而产生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甚至是自贱心理,他们的心理比其他人充满了更多的矛盾。因此,教学应偏重于选择既能引起师生认同和情感共鸣、又能激活智力的教学策略。明智的教师应该根据他们在不受人尊重与信任的压抑环境中造成自卑自贱的心态特征,“反其道而行之”,重新给他们创设一个被尊重、信任和关心的祥和环境,刷新他们的精神面貌,点燃他们自尊自强的心理火花,激励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3. 采用适当有效的形式组织教学

根据“后进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应采用适当有效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性质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后进生”们由于具有自卑心理,他们在班上往往形成一个封闭的特殊团体,而且这一团体对学习好的团体往往带有敌视的情绪。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小团体之间矛盾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采用一些他律性公约等“外控”手段来组织教学,同时另一方面又要与“内控”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而高效。

4. 采用激发学习动力的策略

对“后进生”要针对其在学习动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态度系统正向力量的教学策略。实践经验表明,在学习动机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学习常常具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并与学校的价值目标保持一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常常消极地看待学习,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上。因此,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为了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还应进行及时清晰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反馈的评价,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奖励和肯定的机会。

5. 采用“耐心+个别化教学”策略

研究资料证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如耐心和同情心的要求不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需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的教师的帮助。一个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缺乏耐心、同情心和帮助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困难积重难返,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致使教学失败。因此,教师应适时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才富有成效。依据年龄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的教学手段往往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以指导者、诊断者、认知冲突的创设者、促进者和社会交往的推动者等身份发挥积极的作用。

6. 采用“发展积极归因倾向”策略

研究资料表明,经常失败的学生很可能把责任归因于教师和学校,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个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中的最近发展水平,并由此确立不同的学习成功标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业成功的乐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需要适当降低要求,严格进行基础训练,正确处理“教”与“补”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方式有时反而加重“后进生”的负担,由此,教师应该重视在“教”中“补”“寓补于教”“以补促教”,从而使“后进生”也能体验听课的乐趣。降低要求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试卷的差异上,考试可以采取同卷不同题或同题不同要求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等级分制。当然,降低要求不是根本目的,关键还在于要发展学生积极的归因倾向。归因倾向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人格特征,主要通过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策略,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进行客观而积极的归因。

7.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针对“后进生”的认知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认知方式一般是指知觉、记忆和思维模式上的个体差异,是描述人在加工、转化和提取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在教学领域中,学生认知方式的特征与个体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因认知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篇9

攀枝花市第五初级中学刘培先

我是近几年才调到一所农村中学教书的,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感到非常的困难,对这些农村孩子,我无从下手。因为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差,张口骂人,出手打人,更重要的是学习成绩也差。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到该班的后进生较多,有的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有的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也差。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和他们交朋友了,从学生中得到第一手资料。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每个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分类,各自是属于哪一类学生。然后对每个后进生进行了个别谈话,与部分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知道了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到了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教师偏爱优生而造就了更多的后进生

通过了解、我班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也有的学生行为习惯差。因此在班级里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对我说:我在小学的几年里,老师很少提问我,即便老师提问我,也得不到老师想要的结果,只是失望,而我得到的只是老师的又一次白眼。

由于当今我国的教育并未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小学、初中教育仍围绕着升学这一指挥棒转。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久而久之使不该成为后进生的也进如了后进生的行列。还有一些后进生是因为教育方法失当而“ 逼”出来的。有的老师也包括我在内,对学生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只知训斥,不讲说服;小事请家长,大事回家反省。这样就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 ”进了后进生的群体。

二、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的后进生

1、学习目的导向出现错误引发的后进生

有一部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过于看重成绩,不管孩子的品德、智力与能力。只是要求孩子如何升学,毕业后如何赚钱等等。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学生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修养,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并且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学会了抽烟、喝酒、赌博等恶习,就算是人在教室、也心不在焉,不按时完成作业。

2、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对引发的后进生

我刚接到这个班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怕苦、怕累,劳动不积极参加,并且讲吃、讲穿、讲打扮。我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个别谈话、走访家长得知:是由于家长对子女教育方法不当、娇生惯养而产生的后进生。有的家长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捧他们为掌上明珠,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家长粗暴无知,对子女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或家庭成员之间要求不一致,使子女无所适从;有的家长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子女贪图享受安乐,给子女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还有更无聊的家长,孩子还在上初中就给订了亲,并且告诉孩子:老子已经把房子给你修好了,媳妇也给你找好了,你只要把初中混毕业,拿到毕业证就算完成任务等。这就使本来好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单亲家庭引发的后进生

我接手的这个班里有不少的学生家庭的父母经常吵架、大打出手,对人生缺少正确的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或父母生活的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家庭破裂,使孩子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能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造就的后进生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得知不少的家长非常讲理、懂礼貌、也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的学习还是较差,不求上进。我认为这是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进取的精神,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就的。再加上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而沉醉于低级趣味的东西,至使不少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胡作非为,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还有的学生出现了早恋现象,导致无心学习。

由于班级的后进生较多,班级管理十分困难。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校风、班风,并且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巨大阻力。因此,为了管理好本班,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一番话,使我领会到,要教育好这部分后进生,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朋友,真正的了解他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化后进生。

一、融为一体、全面了解、对症下药

该班的后进生较多,从表面上看,这些后进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是,我不能根据这些表面现象去判断一个人的本质。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认识他们,认为后进生一无是处,片面地放大后进生的缺点,抹杀后进生的闪光点。于是,我根据前一段时间,找个别学生了解、谈话得到一些信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朋友,一起玩耍,打羽毛球、乒乓球、还和他们一起跳绳比赛,拉家常,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时间长了,学生和我之间就无话不谈,使我从学生中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知道了这些后进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教育。通过这些信息,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因材、因时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班级里的部分后进生在行为习惯上有了较大改变,初步见了成效。也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消除他们的疑惧心和自卑感;只有仔细揣摩后进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准确把握后进生的心理倾向,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

二、真心关怀、主动接进、宽容接纳

我有了前面的第一手资料,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但是,作用不大。我知道,这是我教育的又一次失败。该拿他们怎么办?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从爱心、关怀、理解入手。我首先主动和学生交往,和他们做朋友,敞心扉。要求班委和优生要积极主动和他们来往。并在班级多次召开主题班会,如《我们拥有年轻》、《妈妈,我想对你说:》等,让这些学生投入到集体中来。我也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站在关心他们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这部分学生就算他们犯了些小错误,我尽量说服教育,用宽容的心接纳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我的诚心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以耐心期待他们的转化,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不断肯定他们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促使他们从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在不断的交往中,我们班的后进生从我身上和班集体那里吸取了力量,不断进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转化工作也有了良好的开端。

三、多方努力、反复教育、巩固习行

我深知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和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尽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根据学生个性,依靠家长的帮助,双管齐下,力争转化后进生。同家长联系时,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

第二、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提出一致的教育要求,争取任课教师支持,发挥任课教师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积极性和特殊性。

第三、要想更好地转化这些后进生,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因为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深知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一个 “一帮一”的计划,以好带差、以先进带落后。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另外,我发现有个别后进生在班里非常有威信,很多同学都听他的,我就安排他当纪律委员。该生告诉我,他从上学以来都没有当班委的历史,我怕当不好,我告诉他,你能当好,因为同学们都听你的,只要能管好你自己,就能管理好别人,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在班会上提出这个建议,让该生进行了简单的演讲,同学们以热烈地掌声接纳了他。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其心态,运用多种方法,联系各界力量,做到对症下药,持之以恒,转化了许多的后进生,收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我清楚的知道,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不懈地认真总结好和探究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和方法,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做得更好。

上一篇:艺术类院校下一篇:望海潮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