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2024-08-16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精选11篇)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1

——第十批后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李均亚

2015年9月13日至19日作为陕西省第十批后备特级教师,我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在上海市举办的后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培训班的学习。虽然只有七天的学习时间,但我却受益匪浅,这次学习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师者德为先,教育爱当头

开班仪式上首先聆听堪称我国第一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的报告。她说:“教师思想要有高度,脊梁骨要有硬度;要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要具有真本领,教会学生真本领。”她还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觉得教师身上有千钧重担,一肩挑着学生的今天,另一肩挑着祖国的未来,强烈的使命感使她从不放松前进的脚步。于漪老师这种高度的事业心、执著的责任感和谦虚的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认真寻找差距,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地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育人的根本。缺少了师爱,也就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何谈教育效果。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宽容的心态给他们的心灵提供成长的空间。有了这种超越亲情的神圣的师爱,才能使学生沐浴着爱的春风雨露积极学习、快乐生活,同时也激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

二、积极探索教改之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级教师张人利、方培君、吴金瑜、杨振峰、杨敏毅等老师的报告使我们知道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对课程改革的引领、对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示范、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引领和辐射。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是生命成长的空间,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全能的,要追求教学效益,做到低负高质,有效教学是关键。教育的有效性来自教育的针对性,要将有针对性贯穿教学的始终。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重新组合者、开发者,通过研习课标,建立起对课程宏观的立体概念,对于学生已知道什么,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学,学生应如何组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做到心中有数;对完成教学过程所需的教学方式的呈现这条明线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这条暗线要在多维开放的基础上进行预设。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有方,主导有度,提高课程教学执行力,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风景,老师成为背景;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以学生为自变量,教师为因变量,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2

在南京师范大学7天的学习中,我们一共听取了12位教授、专家的培训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陈光立老师的《关注学生主动建构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讲座。本次培训的重点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养成、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方法、教师的健康心态等方面。

通过零距离地聆听教授、博导、特级教师精辟的学术理论报告,感受到每位专家对教育的独特诠释和真知灼见,在场的每一位学员都为之倾倒,秩序井然的会场常常爆发出一阵阵热烈、持久的掌声。我们聆听着专家们幽默风趣的语言、高瞻远瞩的理论、绚丽多彩的讲课情景和精湛的学术理论,将这六朝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先进的科学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次充满震撼的心灵之旅。

培训学习有教授点拨中释疑解惑的兴奋,有与专家交流中顿悟的喜悦,也有与学长探讨中观点对接的激动,大有那种久旱逢甘霖的畅快。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陈光立老师以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的讲座给我们诠释了他的教育思想,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一个人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一个人有两种思想”为开场白,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大师的风范。一个70多岁瘦弱干枯的不起眼的“小老头”,一个教数学的“小老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像跟我们说相声似的把他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毫无保留传授给我们,用心且不厌其烦,这是多么高贵的教学品质,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他的教学思想不断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二、自我反思促提升,铭记责任勇前行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通过培训,让我们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等。所有这些激起了我们心中的情弦,触及我们思想的深处,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与优秀老师、教学“大师”相比,我的差距在哪里?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充电”学习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更使我进一步明白“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另外,培训让我们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听了钱焕琦教授做的《教师职业伦理与道德》报告后,我深受启发。她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尤其是听了她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不能做‘目中无人’的教育”这句话,更是让我对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深入理解,深感我们职业的重要性。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课改后的课堂,不追求课堂结构的完善,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不追求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追求的是学生如何学会的过程;不追求活而无效的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因此,我认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陶行知先生教学管理中的六个解放,对我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就是最好的解读:1解放孩子们的头脑——展开想象的翅膀;2解放孩子们的双手——使他们动手操作;3解放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观察万物;4解放孩子们的嘴巴——促进他们探讨交流;5解放孩子们的空间——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6解放孩子们的时间——用空闲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知识,能够学一些自己想学的知识,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

三、收获颇多似盛宴,精品课堂来构建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3

两位专家的课,集学术与艺术于一体。课堂上,她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规范干净的教学语言令人钦佩;对学生看似“蜻蜓点水”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诱导让人折服。尽管我还有些雾里看花,但总算明白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对照专家的示范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真令人汗颜,尽管我们也调整了学生的座位形式,课堂上也尽量避免“满堂灌”,但只是流于形式,做表面功夫,并未从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形式上进行彻底的“手术”。究其原因,還是不能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总觉得漏讲了某一处,就会留给学生一处空白。无法由“牵着学生走”过渡到“引着学生走”。那天,两位专家所进行的都是第一课时字、词训练和朗读训练教学,她们所采用的以朗读促进对词语的理解,再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感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总是笼而统之认、读、记,学生死记硬背后仍然一知半解,更别说会应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深蒂固,在这种思维控制下的课堂只能是呆板的、低效的。

俗话说:“看花容易做花难”。两位专家的示范课,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吹进了阵阵春风,对我们有较大的触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要仔细研读文本,寻找最佳教学突破点,并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交还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力争创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4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教师心态的认识。

写在前面的话:

老师是最没有资格论“资格”的职业。

如果已经走上教师这个职业岗位,经过尝试又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你就应当安心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个职业。

一、对自己,要有谦卑之心

虽然自己从教已经30年,每学期开学总有些许惶恐,每次走上讲台总有那么一点忐忑:自己是不是能够为学生所认可?这堂课能让自己满意吗?首先要自己满意,才可能做到学生满意。

“抓住机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我一直这样告诫自己。

84年中师毕业,我在三台一个村小教了两年小学,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到广元一个煤矿子弟校开始教高中的政治,95年在德阳孝泉中学从初三补习班一直教到高三,到广汉中学任教。教过小学、初中、高中。

自己学历起点低,一度时期在大学毕业的同行面前,感觉得有些许自卑;担任高中教学,深感力不从心。工作以后,我不断学习,1988年川师大中文自考专科毕业;1991年四川省教育学院政教本科函授毕业;1993年西南政法大学自考专科毕业;1993年参加全国司法考试,以广元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全国律师资格。“书到用时方恨少”。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读书,能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努力读书。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自己不仅这样做,我也这样要求我的学生、我的儿子。

可以这样说,凡是参加培训、外出学习,我都是抱着满腔的热情。,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参加培训,我认真的程度甚至引起了讲课老师的“不满”,说:“你那么认真干什么,弄得我很紧张。”我回应说,“自己没有读过大学,我很珍惜任何一次学习机会。况且,老师讲得很好啊,我没有不认真听的理由。”每一次学习都是提高的机会,每一次听讲座,都是在聆听“高人”的教诲。我认为,这是提升自己的捷径。

二、对学生,要有敬畏之心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改行?我也曾经尝试过,也有过改行的机会。我喜欢学生,我觉得自己适合教书。

作为教师,我们一天天在变老,但我们面对的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在孩子们面前,自己也就变得年轻,至少教师的心不会老。我乐意和同学们相处,我享受着和同学相处的快乐,我也像学生们喜欢我一样喜欢我的孩子们。

同行这样调侃我:在你眼里就没有坏学生,学生都是乖娃娃。其实,面对问题学生,如果换个思路,也许会改变你的看法: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样?现在的独生子女,寄托着家长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家长寄希望于老师、寄希望于学校,如果老师对学生都失望了,学生还有什么希望?!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咱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绝不能把学生变成考试的工具,生产分数的机器。教师要用真情关爱学生,用真心呵护学生的成长。象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

这两天,不断有媒体报道,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案例。听后让人心酸。我们不能仅仅责怪年轻人的脆弱,可能我们难以理解学生们承受的压力。我把“陪伴学生共同成长”看成自己的责任,我认为“ 老师应当是学生的依靠。”我很愿意和学生们交流,有的学生,在大学读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都给我打电话,请我给他们出主意。

教师的一个行为、一句话,有时会影响学生一生。我曾经在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让同学们写:老师,你别…… 有同学给我提意见,说:”老师,你有时候说话很‘转人’,你说话是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同学的话让我惊醒:原来学生对老师说的话还是那么的在乎。

家长们,请体谅孩子们的辛苦。有人问我:如何教育孩子?我告诉他们两个字“陪伴”,不仅是时间的陪伴,更是心灵的陪伴。孩子不仅面临学业的负担、成长的困惑,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每次家长会,我都要求我们的家长,多体谅学生学习的辛苦,多关心他们。“多陪陪孩子”这是我常常讲的话。少些应酬,陪孩子吃饭、散步、看电视;少些唠叨,多些沟通,和孩子共同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答。寒假期间,看了一本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我很认同书中的观点: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包括与自己的合作——对自己的悦纳、与家人的合作——养成健康的人格、与社会的合作——对社会规范的认同。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合作能力出了问题。

三、对学术,要有进取之心

让反思成为习惯。书虽然教了多年,但每次阅读教材,都会有所收获;每堂课下来,反思教学的得失。政治课是永远年轻的学科。要紧跟形势,要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注定了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

让研究成为常态。研究试题,四川高考将使用全国卷、级将不再文理分科,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课题。在研究中提高,享受研究的乐趣。我们的课题《高中学生理财教育》20获得德阳市政府奖,我们德阳在研课题《高中的政治课堂‘引力场’构建策略》正在有序的推进。

四、对同事,要有感激之心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别人的.点滴关怀,我一直记在心理。相聚是缘。咱们政治组是广汉中学公认的最为团结、上进的团体。教师绝对不是靠单干就可以出成绩的。需要同科教师的协作,更需要同班教师之间的协作。作为任课教师,我从来就把自己看成班上的主人,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为班集体的发展出谋划策。

五、对学校,要有感恩之心

到广中之后,学校非常信任我,让我教文科补习班。当时是余老(余正堃老人家已经过世了)在负责补习班的管理,陈荣生老师担任文科班班主任,两位对我这个新来的毛头小伙很是关心,工作上给我鼓励、指点。政治特级教师鲜昭海老师对我的教学给予了实在的指导。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广中的不一样:广中的元老级前辈们,他们严谨的治学作风、高尚的师德典范那绝对是广中应当传承的精神财富。陈荣生老师作班主任工作的细致入微给我树立了榜样:作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每个月同每个学生至少要谈一次话。

如果没有学校的关心、支持、帮助,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感谢广汉市教育局给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对教师成长的支持。作为广汉中学的教师,我是幸运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远胜于在精神上的追求。作为教师,应当保持自己的自尊、自爱,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宣传社会上的真善美。用一己之力,为社会树一番正气,为教师树立正面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教师已经被贴上了道德的标签。同样的行为,对别人也许无所谓,但如果放在教师身上,就会为人所不齿:”还是教师!“

最后,我引用教育专家魏书生的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干着平平常常的工作、平平常常的事情。

常怀谦卑之心,敬畏宇宙,敬畏苍天。

享受人生的快乐。

高高兴兴地、平平常常地过平常的日子。平凡的岗位作平凡的事情,这才是大幸福,糟蹋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人变成偶像。

活出教师的自豪。

静下心来,眼睛向内,问心无愧。

优生是我们培养的,差生也是我们培养的。

每节课后,在自己教案上写一句话:积累自己的长处。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5

江西宜春市三中 黄宝玲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2011年“江西省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于2011年7月18日在风景宜人、美丽如画的我国著名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如期进行。5天的研修工作,使我收获多多,感受多多。研修班学习结束两个多月了,两个多月来我继续学习和反思更加感到研修工作的重要性及创建名师工作站的必要性。

我是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在此之前我只知道默默无闻地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形成有自己独特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为了不落后于时代,我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时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我总是极力让自己做好一个教师的本分工作,但从来没想过怎样让更多的老师和我一样做一个“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的好教师,更没想过怎样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老师和我一起奋斗、一起成长。通过研修我明确到 作为“江西省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光荣职责和任务,我有履行带教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引领的职责。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应该从“教书育人、教育改革、教育科学研究、带教与学科引领、辅优补差”等方面,履行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应尽的职责。

这次研修培训,一方面接触到了全省各地的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是一线的优秀教师,我与他们一起探讨课堂教学经验以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收获颇多;另一方面我有幸聆听了全国各地创建名师工作室的优秀人才的报告,初步明确了名师工作站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了建立名师工作站的基本程序与工作站运转的基本要求,为我今后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吸取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发运用到工作中去,行动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较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注重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做一名锐意进取的学习型教师。 2.在学科知识方面,要不断更新、拓宽知识,了解本学科的边缘知识、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精心研究教材,研究各种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管理模式。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好习惯,3.克服惰性进一步提高自我提升,自我修炼能力,尽快的学习创建集教学、科研等职能为一体,以名师为引导,以学科为纽带的工作室,力求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借助名师工作站平台,给老师们所提供的必要帮助和机会,同时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把教师职业看成神圣的事业不懈追求,抛开名利,保持不竭的动力。

4.我是一名化学学科带头,如何在学科建设和教师培养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值得我认真的思考和实践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切实可行、而又能使自己尽快提高和成长起来的研修计划。使自己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提升。

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活动为期一年,采用集中研修与在岗研修相结合、集中研讨与网络学习和网络研修工作室(站)建设相结合、通过研修与学科分组研修相结合、专题研修与教学资源开发及课题研究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我会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在江西师大教授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认真建好名师工作室,并以此为平台来提升自己和培养他人。提高网络资源开发与建设以及引领青年教师发展的能力。

6天的培训学习结束了,但我们的研修工作却没有结束。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影响深远,研修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还会经常通过这一很好的平台,吸取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感谢课 2 程团队各位专家、班主任、指导教师给我们的指导,为我们打开一扇瞭望的窗,让我们看得更远更宽。

研修工作站具体设想

1.工作室名称:风雨同行(初中化学教师工作室)2.工作室主题:化学教师的培养与专业发展 3.工作室研修团队:5~10人(还在发展中)工作站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培养目标:通过工作站的培养,使进工作站研修的成员进一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探索适合本校、本地新课程改革的化学教师培训机制。力争把工作室建设成:新教学理念在现实教学土壤中生根发芽的试验田、实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练兵场、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总结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经验,并予以推广。

培养内容:1.在理论方面,通过工作站的培养提高研修团队自我学习能力,较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提高教育理论的素养。

2.在学科知识方面,通过培养交流了解本学科的边缘知识、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及发展动态,精心研究教材,研究各种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管理模式。

3.在教学能力和和管理能力方面,要求努力钻研教学方法的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采用“导师制”,分层带徒,实现校际联动,优质资源共享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定期召开研讨辩论会,大家针对化学教学实践中的某一问题展开研讨和辩论,如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创设、主题活动、班级沙龙、。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与砥砺,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或有价值的成果。

2.混合式学习原则。线上线下结合形成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网上集中培训与网下分散学习相 结合(网上分散学习与网下集中培训相结合)

特级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篇6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既是未成年人,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有时,我们把他们看作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反反复复地训导他们,时时处处管控他们,唯恐他们不思进取,犯了错误.此时,我们往往忘记了他们也是有尊严、有隐私、有独立意识的人.

有时,我们又把他们看作是应该和咱们成年人一样有理性、有责任、稳重成熟的大人,一旦他们神态举止表现出孩子气息,就会怒不可遏,严加管束.殊不知,此时我们又忘记了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一定要经历幼稚、肤浅、冲动、宣泄这样一个感性化、情绪化的阶段.所以,我这里所说的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当人看,是指把学生看作成长过程中的有独立人格的人.这儿的关键词有两个,即“成长过程中”和“独立人格”,它们必须紧紧结合在一起,不能拆开了看待学生.

学会让学生参与相关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看看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说学校和老师没怎么把学生当人,其实并不冤枉.请问,现在有多少学校针对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哪一条是经过学生讨论同意的?比如穿校服这件事,都是强制学生统一穿着,谁在乎学生的意见?学校会以为他们太小不懂事,或者认为征求他们的意见就会遭到否决,因此根本就不让学生参与这件事,这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人看.

前一段时间,我们十一学校师生微信圈里热议起了要不要穿校服这件事.有老师写了《学生为什么必须穿校服》一文广为传播,马上就有学生写了《服?不服!》的文章予以反驳,甚至还有学生写了《学生为什么必须佩戴校长像章》的文章进行讽刺.当然更多的学生却是热爱校服、主张穿校服的,他们是从学校的身份证明、品牌效应、文化认同等角度看待校服的.

经过这样一场讨论,穿校服的同学增添了一份自豪,不穿的人就有了一丝羞愧.其实,十一学校多年前就实现了学生校服款式、颜色、型号的多样化,那也是学生不断争取、参与讨论和设计的成果.有些老师可能觉得这个过程没有多大必要,学生参与进来弄出了反对意见,这有什么好呢?好处实在太大了!一是调动了学生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管理的意识,这是作为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选择、思考、判断,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人的安排;三是明确了一项规则包含的意义和精神,从而在执行时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而不是被迫.

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当人看待,就应该这样平等对话,特别是要听取不同的声音,尊重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同学.在十一,我觉得这种风气正在慢慢形成.

分清学生在“私域”里的放松

和在“公域”范围的违纪

在中小学,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却被大多数人视作平常,那就是学校的规则完全不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不管学生违背的是私域规则还是公域规则,处罚起来一样扣分、训导甚至处分.

比如自习迟到和不做清洁值日、上课玩手机和在网上匿名骂人、男女生走得太近和编造同学的谣言……这些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有很大区别的.自习迟到影响的是自己的学业,跟别人没有多大关系,属于对他人不构成损害的违纪.但如果是集体活动迟到,那就要可能使同伴久久等候,影响的就是他人了,当然就属于公域范围的违纪了.

对这些私域和公域区别如此明显的行为,学校和教师处罚起来往往是重“私”而忽视“公”,这恰恰就是不把学生当人看的典型表现.校园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些悲剧,往往是因为“私域”的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比如曾经有老师没收学生手机,调查男女生关系,就导致学生殴打甚至刺死教师的悲剧发生.

“私域”的东西可以由学生比较亲近的老师私下了解、沟通与教育,切不可大张旗鼓实施公开处罚.我甚至觉得学生的行为只要不妨碍他人,没有必要纳入惩戒的范围.但“公域”方面的规则就不一样了,不遵守这些规则可能对他人和社会带来妨碍、甚至伤害,那当然应该根据规则和程序进行调查和惩戒.“私域”和“公域”不分,甚至重“私域”而忽略“公域”,这样既干涉了学生个人的生活,剥夺了学生个人选择权,又让学生觉得公共领域的规则无关紧要.这可能也是许多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轻视公共规则的一个原因吧?

尊重学生本真的特性,

不要试图短时间内扭转与改变学生

看过有关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和媒体报道,其中总有一条成绩,就是转变了多少差生,改变了多少差班.且不说“差”这个称呼本身就有问题,仅看所谓的“转变”“改变”这样的词语,就觉得相当滑稽.如果一次谈话、一个举动就能立即改变一个学生,这要么是教师撒谎,要么是学生学会演戏了.

我的一个学生,前不久中秋放假完了后回到学校,交来一篇随笔《中秋之夜》.写的是中秋放假后,爸爸妈妈到上海去了,留下我一人在家里.八月十五晚上,我到阳台上望着圆圆的明月,情不自禁思念远在外地的亲人.想到平常父母如何如何关爱我,如何如何教育我,就越发觉得做父母的太不容易了,我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我应该承担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分担父母的辛劳和家庭的事务.

我觉得这文章写得很好,准备向班上同学推荐,就把作者叫到我面前.我说求证一下,这个事是不是真的呀?他就瞪着眼睛望着我,说:“你怀疑啊?”我说我想求证一下,待会儿跟同学们推荐,免得同学们笑话啊.他说那你就算了,这真是假的.他说,就一个是真的,我爸爸妈妈确实那天到上海去了,我一个人在家里,真高兴啊,我玩了一通宵的游戏啊!

我听了十分吃惊,问他这个文章是怎么出来的?他说别人不都是这么写的吗?特别是中秋之夜,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思念他们,那肯定就是这样写的.作为随笔,我当然可以把它视作小说,“我”是凭想象虚构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已经见多了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扭扭捏捏的学生干部.

学生为什么虚伪起来?为什么会做起两面人?

这与教师急于“转变”“改变”学生的意识紧密相关.其实,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自身学术魅力、行为示范影响学生,而不是什么“严师出高徒”之类.学生的真正改变是通过生活的触动、自身的反思、修养的提升而促成的.而这个过程总是十分漫长的,需要教师静静等候.

维护学生在校的合法权益,

让他们在校园里有尊严权益

在目前的学校,学生的权益被剥夺、被侵害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谁来维护?靠学生是不行的,他们毕竟很小,维护自己权益的声音很弱,还缺乏这种意识,因此要靠我们老师来保护.

学生应该有那些权益呢?明摆着的就应该有课程选择权、体育运动权、合理的休息权,自主结交伙伴权,免于恐惧权……

学校里有一门课,临时冲掉后就永远不会补上的是什么?对,是体育!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吹嘘自己的教学成绩,却没有学校说自己学生的近视率怎样,肥胖率多少.

学生在校离不开伙伴,可是很多时候老师会干涉学生自主选择伙伴.

我曾经帮助一个不愿上英语课的学生离开课堂,到一边自主学习英语,她反而学得更好.学生如果有合理的自主学习需求,为什么不能满足他呢?

我曾经促成一位老师向学生道歉,因为老师要把这名违纪的学生赶出自己的课堂.学生尽管违纪了,但在教室里的学习权是不容剥夺的.

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教师把学生当做了人,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 工作评语

★ 工作年度评语

★ 关于工作评语

★ 小学特级教师入党申请书

★ 历史特级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 工作考核评语

★ 个人工作评语

★ 护士工作评语

★ 技术改造工作评语

听特级教师报告心得体会 篇7

XX年6月12日和13日我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课业革命——高效课堂展示及研讨

会》,本次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高屋建瓴的报告,欣赏到他们经常纷

呈的课堂,充分的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徐长青老师的《退中的数学》一课语言幽默风趣,让我感觉学生们不是在上课,而

是他和学生在合演的一台小品。徐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把解决问题作为最终目的,而是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学生知识,还充分而彻

底地感受到和学习到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最终解决本课的问题已显的不那么重要

了,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将“知难而‘退’”这种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内化成

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对他们终身受益,也将成为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的“法

宝”。

刘松老师的《认识方程》一课,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方

程。刘老师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带一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还时不时的会问“ok

?”,会亲切得称呼学生们“小鬼”、“宝贝”,课堂上不时传来笑声和掌声,学

生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思考和快乐。

刘德武老师教学《阅读资料·数列》时,从老子的话“天下难事做于易”引入,让

学生再现了斐波那契数列的探究过程。并且他丰满了“阅读资料”,呈现了大量斐

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的鲜活画面:海螺的螺线、花的瓣数、树丫的数目、种子的排

列、钢琴键盘的黑键给每一位学生和与会成员都带来了美的享受。整节课他不但抓

住了孩子们的心,也紧紧抓住所有老师们的心。这正是刘德武老师“跳出数学教数

学”,“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的展示。随后刘德武老师又

进行了《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的讲座,刘老师的讲座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列举了很多生动的实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让人不禁赞叹这些“点子”匠心

独到。

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专家的课,从中我领略

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

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

题。

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没有太多的成绩,但也能感觉到自己在一

点点进步。这次听名家的课突然感到自己的进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我将以他们为

学习的榜样,不断的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创建平等和

听特级教师讲座心得体会——吴涛 篇8

土城镇白鸡小学:吴涛

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有幸聆听了省特级教师张志平等教师的专题精彩讲座。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张志平教师,也是第一次听他的讲座,但却使我受益匪浅,享用不尽。

张老师给我们的感觉既幽默风趣又真诚朴实,是一个极具智慧型的数学专家。此次讲座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数学学科及数学内容本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了解我们所热爱的数学教育。他那对数学严谨地表述,潜心地思考,精辟的归纳,不得不让人佩服数学和数学研究者的魅力。我突然顿悟:原来数学教学竟可以那么的神秘与美丽!她是一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值得研究探讨的学科,她是集聚艺术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有了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但伴随着更多的是我感到自己很紧张,很恐慌。真是所谓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我原本以为自己还行(学生成绩在全镇一直都位居前列),但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发现我离所谓的优秀教师实在太遥远了。回顾我之前的教学,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虽然成绩很优秀,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会教得那么辛苦,学生学得也那么辛苦?而不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不明白为什么成绩这么好,可是我心里却对自己的教学仍没个底?为什么我的教学水平总是老样子,没有什么突破?也不知怎么突破?为什么我讲不出、写不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现在我终于恍然大悟:原因在我自己!是我肚里的墨水太少,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太浮于表面,以至把数学教死了。扪心自问:除了给学生一个分数,还能给什么?我对教材体系有多少了解?我对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有多深的挖掘、延伸?我的教学对学生思维有多少提升?我在学生心目中是怎样一个教师?是十年之后恨之入骨、还是感激不尽?打算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还是一个智慧型的教育家?

面对以上问题结合汪校长的报告,我反思着自己的不足,寻找着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教学观和教材观,掌握钻研教材的一般策略,做到真正整体把握教材。也将努力做到:

一、要持之以恒地多学习。

理论知识的匮乏,让我的教学之路走得如此艰辛,却收获甚微。一句话:我太需要学习了!而且是马上去学习,还要坚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丰满。只有学习,才能更新我的教学理念;只有学习,才能引领我有效实践。

二、对教材要系统思考、整体把握。

系统思考、整体把握教材是教师的观念,是教师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素养的充分体现。对教材没有系统思考与整体把握,会使我们的教学显得肤浅没有内涵,学生对数学的本质不了解,内在思维得不到发展,那么数学教学也将失去她真正的意义与作用。所以我们教师需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知识点之间本质的联系,站在一个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实现教材的必要超越,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通过数学教育引导学生要学会联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们应被鼓励寻找联系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要勤于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二十次重复。“教而不研则浅”,反思使人进步!所以教师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惟有不满,才有创新;惟有耕耘,才有收获。

张老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指明了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只有系统思考,才能整体把握;只有深入分析,才能融会贯通。

聆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心得体会 篇9

——聆听湖北省特级教师讲学有感

中驿迎河集小学 吴迪

2014年5月29日,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麻城组织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为期一天半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生本课堂”和语文课堂中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我通过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结合自己之前学习和实践的“生本课”。发现的不足和差距,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诚然,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

自从学习了《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后我尝试语文课堂模式从老师的主导,“灌输式”教育转变成学生主导,老师牵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虽极大带动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差异性明显。我一直找不出原因,以为这是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的弊端。但聆听了湖北名师金凯和特级教师聂静的语文课后,我才明白,原来导致学生差异明显,“两极分化”的原因还是在于老师没有在课堂中很好引导、点拨。对学生突发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没有及时牵引、交流、探讨和拓展。

面对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如何有效把握,并让他闪动灵性光辉,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生本课堂开始于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显得至关重要。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对课文进行取舍,抓重、难点。还要备学生,心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原有水平、年龄特点为出发点。

在备课中,我们应当通过学情分析,去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问题,从字、词、句、段到篇章,对学生不理解的,读懂的,不明白的,需要了解的课文相关知识,提前做出预设和准备。只有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对我们的教学才越有利。

二、生本课堂中语用教学的运用。

1、简单的字词展开联想促语言表达。

例如《如梦令》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两句的理解通过字面上学生就可以理解明白。由句意我们可以很容易猜想到“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是高兴、尽兴的意思。这是从整体把握上掌握字词的含义。与此同时,字词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遐想和视觉冲击。你可以闭上眼睛联系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在画面中我们可以身临其境与诗人面对面,与文本对话。深情并茂的画面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语用教育的目的。

2、特定的语境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中国汉子的一字多意,不同表达语气相同字词句的理解也不一样。例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中,鹿留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温顺、可爱的,而狼多半是凶残、狡猾的。但与课文中两种动物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刚好相反。根据这一点,导入的部分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分别用字词来评价两种动物,但文中的鹿和狼也是如此一般吗?请同学们根据读课文选择自己对应的观点:正方,狼是邪恶的,鹿是善良的。反方,狼是功臣,而鹿是罪魁祸首。通过验证,有的学生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自圆其说地选择“中立”的观点。从而一堂课就变成了三股力量激烈的语言较量,所持观点必须有站得住脚的论据,自然而然课文就会被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了。

不同语气,词义也褒贬不同。例如“狼吞虎咽”这个词,形容吃饭又猛又急的样子。多表贬义。但用不同的语气,词义也可以不同。如:小明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吃饭时,奶奶说:“慢点慢点,你这孩子狼吞虎咽的,别噎着!”这里的“狼吞虎咽”就不再是贬义而是奶奶对外孙的关切。

3、入情入境,提升感悟。

在语文课堂中文段的教学,离不开入情入境的情感设置环节。例如《给予树》这篇课文,我设置了同学和主人公金吉娅角色转化的环节,此时此刻你就是金吉娅来到商场,走到给予树前,拿起一张卡片读一读,你想做些什么呢?只有亲身体验,感悟才会深刻。这就是情感态度的代偿,对文本的把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才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与他们在超越时空、年代、生死、文化等的限制下,更好的读懂文本。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10

继教编号:

学员姓名: 童安华

学段学科: 初中数学

工作单位: 刘镇中学

在这短短的两天学习肘间里,我好象从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礼,是对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理念的转变,但感觉又都是幸福而充实的。

一、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自已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武汉市梅苑学特级教师龙应时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更使我受益匪浅。龙老师为人亲善,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他对数学教学中一般教师出现的一些问题,所提出的观点更是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他重点强淍作为教师要注重:.细节

如郭老师在“角的比较与运算” 一课中,画出两把折扇的张角时,用动画演示,将一角移到折扇重合位置,就没体现角的画法和折扇的张角。另有的老师在运用图象求两直线交点时,是从坐标轴向交点作垂线等,真是目光如炬,由此可见,他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是如何的注重细节和知识的本质。

2.环节

王老师在“平方差公式” 一课中,导入题〔1〕(x+1)(y-1)

(2)(x+1)(x-1)

(3)(m+2)(m-2)

(4)(2x+y)(2x-y)在导入过程中强调公式特征和结论,龙老师的点评更是精彩:我若是同课异构,就会引导学生结论怎么来,这四道题都是二项式乘以二项式,应得到一个四项式,为什么只有 第〔1〕得的是四项式,而另三道题得的是二项式,学生若说是合并后有两项抵消,就引导学生为什么会抵消,从而引导学生重新看它们的共同特征,它们系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这样学生就会在做题时,先看它们的特征再去做题,同时在这节课中应以公式推导为重点。另在巩固练习中,王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龙老师认为合作的应是思维而不是计算。

3.设计

王老师在合作探究中,用长方形面积割补法去验证平方差公式时,龙老师的重新设计也很独特: 先作两条线段a+b和a-b如何呈现a2-b2呢?作a2,b2都是正方形的面积,由于引导学生先作长为(a+b),宽为(a-b)的长方形,它的面积转化为正方形的面积为a2,b2的时候,用割补法,这样就可让学生知其原和所以原。

4.理念

“基于学,功于导,落于效。”短短九个字,字字千斤,真知灼见,体现独到的理念。二、四堂课展现不同的丰彩

区实验中学 郭美凤老师的课堂生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告诉我们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王芳老师的课,使我觉得数学不像语文趣味性强,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好像催眠曲。因此,教师要注意趣味性的开发,要多用游戏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武汉市梅苑学特级教师龙应时老师的课,使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武汉市27中学骨干教师杨军的课,结构紧凑,导学严瑾,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脑思考,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充分展示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使学生兴奋,参与的积极,从而伍他们的才智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观摩实习式

带着问题听了四节数学观摩教学课,下午听了教授的分析,我茅塞顿开,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修。他的讲座使我明白:可以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这样的流程展开研究。让我们深入理会了这种研究的开展。

回顾我平时的教研活动,也经常听、评公开课,但从来都是不同水平,不同教龄的老师做着同样的事情,评课时也是大家泛泛而谈,这种局面难以让不同类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受益。要想使教研活动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深入地开展下去,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有这样一位老师说过“教师大半辈子生活在课堂中,如果缺乏对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意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观察与思考意识,那么他就很难实现专业的提升。观察课堂,保持思想,这是我们走向自我、走向名师、走向大师的重要一步”。

四、思想认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慢慢感觉到对职业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厌学,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得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但通过了这两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的学生,怎样让我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五、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两天来辅导专家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我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像心里亮起了一盏明灯,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后备特级教师研修心得 篇11

参加衡水特级教师信金焕老师讲座心得

通过信金焕老师的演讲,使我了解到信老师成功育人的经验:始终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引方向,很好的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就实践活动精神,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了为民、务实的建设要求。通过信老师的演讲,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触。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坚持不懈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第一位,才能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到一起,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所在,也是党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在聆听信老师的演讲中。每当她讲到一个事例,就能感受到它勇于挑战,不断超越的激情不断被点燃。她创设的特色班会,唤醒学生心灵;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重教育”“倾听心声” “先有父母心,在做教书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事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听众的内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信老师的演讲使我认识到,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如果能做到用平等之心去对待人民群众,用博爱之心去关心群众,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体察群众情绪,考虑客观因素,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第一位,摆正当与人民之间关系,把党对人民负责,认认真真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上一篇:《瀑布与溪流欣赏》 教案下一篇:教堂婚礼的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