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观后感

2024-07-21

《同桌的你》观后感(精选16篇)

《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1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今天,阳光明媚。中午一点过十分。和我家起在南屏街看了期待好久的电影。总体说来,这部电影拍的挺不错的。现总结如下。

故事描述了一段让人映像深刻的爱情故事。整部电影在时而轻松愉快,时而让人伤感的旋律中缓缓演进。主人公林一和周小栀这对从小就是同桌的情侣,可以算是青梅竹马了。最让我感到映像深刻的电影中说到了责任这个词。在我看来,会负责任是一个男人最基本该有的东西。在爱情上更是要负起责任。当说出了爱字以后,就要对它负责,因为这会关系到另一半的幸福。对于爱情,付出了,就要全力付出。其中,当周小栀屡次申请出国失败,但林一没有履行当年的诺言。说如果她不能出去那他也就回来。我觉得如果林一能履行当年的诺言。也许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但终究敌不过现实。最终,故事的安排让他们没有走到一块,有点类似于《那些年》,让样的结局人有点让人感到失望。在周小栀婚礼上还假想了一段林一抢亲的过程。我当时以为是真的。内心中还有点喜悦。但当看到假想结束,周小栀站在台上说出我愿意三个字的时候让人心中不免感到可惜。而且最后周小栀对林一说:我们还是输给了现实。所以,林一,我们谁也不欠谁的。说出这样的话,就伤感情了;可是不说出这样的话,就再也没有机会说了。没有深刻,这并不是一部要讲深刻的电影。在我看来,对于爱情。相遇容易,相爱难,且行且珍惜,同时也要对要未来保持坚定的信念。

《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2

这样的票房无疑是在沉寂已久的中国影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一部小成本电影, 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绩?它的受众群体由何而来?这便是本人需要探讨的话题。

《同桌的你》是典型的青春怀旧题材, 与此前《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致青春》类似, 都讲述了上世纪80到90年代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加入浓郁的怀旧元素, 以青春回忆为卖点夺人眼球。故事采用倒叙的手法, 在美国工作的有为青年林一收到初恋女友周小栀的结婚请帖, 在回国赶赴婚宴的飞机上, 他回忆起与周小栀相识相知相爱的青少年时光。十几年前, 周小栀转学来到林一的班级, 老师把文静乖巧的周小栀安排在顽劣少年林一的身边, 从他们成为同桌的那一刻起, 周小栀便成了林一魂牵梦萦的女神。为了周小栀“高考后就做你女朋友”的约定, 林一奋发学习, 最终在厦门大学里奇迹般遇到了周小栀。在大学里, 两人度过了浪漫又疯狂的青春时光。军训、四级考试、“非典”、堕胎……回忆定格在最终林一出发去美国的时刻。在影片最后, 林一在周小栀的婚礼上看着周小栀嫁为人妻, 唏嘘不已。故事从内容到结构与《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几乎一致, 都表现了青春的冲动、迷惘和感伤。

这样一部看似并无新意的青春片, 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究竟从何而来?我想, 《同桌的你》的受众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主打青春牌, 面向在读中学生、大学生群体

《同桌的你》相比《致青春》的高明之处在于, 它加入了“同桌”的全新元素, 也因此跳脱了大学爱情的局限, 展现了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与同桌间的情感关系。制作方通过人人网等在读学生的社交平台, 在影片上映前便开始大量宣传, 推广与“同桌”有关的话题, 让青少年无形中对电影产生了亲切感、期待感。在电影上映初期, 网络上的学生群体发起“和同桌一起看《同桌的你》”的活动, 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对于年轻的在读学生, 仅仅强推“爱情”, 受众群体会局限在学生情侣, 而“同桌”一词的出现, 将学生情侣扩大到全部的学生群体。尽管本片依然讲述的是个爱情故事并且同桌所占比重少之又少, 但前期宣传刻意模糊“爱情”而突出“同桌”, 其商业头脑可见一斑。谁没有过同桌?对于在读学生来说, 同桌是离他们最近的概念, “带着同桌看电影”的倡议, 于他们而言是最容易实现又充满吸引力的。中国观影人群平均年龄已由2009年的25.7岁变更至2013年的21.7岁, 可见年轻的在读学生已成为中国电影最强大的观众群体, 故电影院集中在闹市区以及大学城附近, 多面向高中至大学的学生群体。而学生因为其人生阅历有限, 容易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 对电影的鉴赏能力也不高, 是商家最为看重最能掌握的消费者群体。以我观看《同桌的你》的经历为例, 我选择的是在南京江宁大学城附近的电影院。一天之中, 《同桌的你》安排的场次明显多于其他电影, 而当我入场后发现, 即使电影上映已有一段时间, 放映厅内还是座无虚席, 且除去我身后的一对年龄稍大的夫妇, 其余都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 大部分应该来自附近的大学。所以在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娱乐消费高昂的一二线城市里, 《同桌的你》主打青春牌, 目标受众群体定位在在读中学生、大学生群体, 是非常合适的。

二、大打怀旧牌, 面向 80 后、90 后的社会群体

影片中大量采用具有时代烙印的怀旧要素, 例如大学时期的军训、四级考试、全民抵抗“非典”的时代背景等等。这一个个要素, 都是每一个人学生时代里所共有的青春回忆。对于毕业多年走入社会的中青年人来说, 学生时代的回忆无论酸甜苦辣都是值得怀念的。影片中为迎合中青年人的怀旧心理, 大打“怀旧牌”。对中青年观影人群来说, 电影使他们重生于过往之中, 重新体验流逝岁月的记忆和情感, 这种怀旧感的价值已经远胜于影片本身的价值。再加之《同桌的你》这首80年代风靡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作为该片的主题曲, 这股怀旧风更容易感染青年观影人。

综上, 正因为《同桌的你》对受众群体的明确定位, 才有了如此惊人的票房。在这点上, 影片制作方无疑是成功的。

摘要:《同桌的你》上映, 短短三天便票房过亿。一部小成本电影, 之所以有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绩, 主要得益于制作方对其受众群体的精准定位。

关键词:《同桌的你》,学生群体,社会群体

注释

从同桌的你到醉驾的你 篇3

当我们回头看到整个事件的始末时,会有一番感慨,高晓松给人们上了一次普法课,也给人们脆弱的神经一点点安慰。

全国媒体在报道高晓松醉驾案的同时也展开对醉驾入刑是应该一律入刑还是区别对待的争论,而高晓松案成了不同观点争论的主战场。因为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从法律文本的规定上分析,对于醉酒驾车并没有后果上是否严重的要求,这样就意味着不管醉酒驾车是否造成危害,都会被定罪处罚,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不能够区别对待,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在一次发言中提出应该对醉驾是否入刑的问题要区别对待。

尽管对于高晓松案而言,危害后果已经造成,并不涉及到应该区别对待还是一律入刑的问题,但是因为高晓松的名人效应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就这个问题在媒体上发表观点,这样让高晓松被动地做了一次反面典型或者说是“普法宣传”,也使得更多地人开始关注醉驾的问题,更重视醉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学者有学者的关注,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看法。对于老百姓而言,关注的重点在于高晓松作为一个娱乐圈名人,作为一个有钱人,作为一个社会精英阶层,是公平地接受法律的处罚,还是利用各种手段来脱罪。因为老百姓见到太多的“官二代”、“富二代”以及社会权贵阶层在触犯法律之后却逍遥法外,尤其是在交通肇事方面,不仅有狂妄放言“我爸是李刚”的实例,更有依仗钱多放言买人命的案件。普通老百姓心中都渴望着法律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而不管其身份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现实总是不断刺激着普通民众那脆弱的神经,因此也使得民众开始失望和怀疑,法律的威信在不断地降低。

高晓松认罪态度良好,依照法律接受处罚,并入狱服刑六个月。高晓松醉驾事件的处理过程基本符合了法治的要求和人民的心理期待,也给了人们一点点安慰。

如果说高晓松案件真的能让我们记住些什么的话,那就是法律终于平等地对待了每一个人,高晓松在做反面典型的同时也给了整个社会一个正面的期望。

当事人语录

2011年11月8日,因醉驾被判六个月拘役的高晓松从北京东城区看守所获释。他在微博上写道:“11月8日,立冬,期满,归。184天,最长的半年。大家都好吗?外面蹉跎吗?”

>网友辣评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喝的生啤,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撞坏的英菲尼迪;粉丝们都已想不起,痛斥药家鑫的你,我也是偶然看新闻,才发现被拘的你。谁劝了把酒当歌的你,谁闻了你的酒气,谁把你的胳膊架起,谁给你送的狱衣……啦啦……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喝的是啤滴白滴?明天你是否会后悔,视法律如同儿戏。歌迷们都不敢相信,醉酒后肇事的你,我也是偶然翻微博,才知道的确是你。谁灌醉才华横溢的你,谁让你放纵自己,谁让你不尊重法律,谁给你穿上囚衣……啦啦……

《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4

看过这样一句话:成功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过完这一生。

人生之路漫漫又凄凄,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这一生过的好坏,只有自己清楚。别人看到的那都是现实。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叫生命。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5

结束一天繁重的工作之后,去看了电影《同桌的你》。也许是才毕业不久的缘故,电影中的桥段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有欢笑,有泪水,致那些年我们最好的青春,也致那个唯一的帮我削过铅笔,刻过我的橡皮,给我传过纸条,也打过我小报告独一无二的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讲述了一对相伴走过学生时代的同桌。从初中时代二人成为同桌,而后一起经历高中、大学,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涩的相互喜欢进化为浓烈的海誓山盟。而甜蜜的情感也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时间推移总是会让很多曾经美好的梦想成为泡影。当相爱的两人天各一方,爱情是否会被现实打败?十年后的重逢却是在女孩的婚宴。

在影片中,故事里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没有太大关联,前一秒中还处于手术的生死时刻,下一秒立刻烟消云散。影片中的每个桥段都让我们忆起曾经我们的学生时代,前一天还在吵架,第二天却开始讨论每天能当几分钟的男女朋友。这种单纯在我看来透漏着那么一点儿诗意。

从电影《那些年》到《致青春》再到现在的《同桌的你》,不知道还有多少荷尔蒙喷满荧幕,又有多少眼泪浸湿纸巾,但哭过之后几番感慨我们的生活依然要继续,有条不紊。男主角摆在讲桌旁的座位,或许你犯错时也被罚坐过;女主角爬到三楼砸破玻璃让男主角逃出隔离楼,或许你也明知是错却义无反顾过;你或许没有遇到和兄弟一起追的女孩,没有遇到过青梅竹马至成年的发小,但你总会有一位同桌,帮你削过铅笔,也刻过你的橡皮,给你传过纸条,也打过你的小报告。

在这个青春题材已然泛滥的市场,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哼着我熟悉的曲调、讲述着我们似曾相识经历过的年少,其中真的会有一些镜头毫无防备的戳中我的泪腺,照进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猝不及防。

在影片当中也留意了一下,《同桌的你》延续的还有一大部分怀旧情结,但可喜的是它甩掉了一些惯有的简单粗暴的怀旧手法,抛弃了单纯以经典歌曲和粗糙玩具的画面来唤醒观众回忆的手段,转而以恋爱这种更加浪漫的方式加以演绎。虽然主演周冬雨和林更新坐在一起时感觉完全不是一个画风,但却毫无违和感,就这么将一整段80后的青春呈现在我们面前。

周小栀和林一的爱情从开始到结束都顺遂的好像林一在片头中吹嘘的美国生活一样,只是在结尾处骤然变了调,更让我们感慨也许大部分的青春和回忆都是以遗憾收尾,回不去的最美时光和那个说了再见的同桌的你。

影片的最后,周小栀选择了一个被刻意安排的平庸之辈,她的内心从没忘记过林一,两人却再也回不去了。无法像是《中国合伙人》里程冬青和初恋平静的相逢,或是《那些年》里沈佳宜和柯景腾相视的微笑,好像只有心痛的分离才能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青春曾经有多么的刻骨,如今只有沉默无奈。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6

此片影片采用倒叙,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完结,倒叙的开始就让人觉得伤感,回忆的片段让人觉得心里暖暖但有时又夹杂泪水,想象的尺度让人觉得好笑,但又回归于影片的灵魂——回忆,感伤,青春。

同桌的你,十年后的相聚都已物是人非,周小栀问林一,如果当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国,那你还去不去,林一的回答让我心凉了一刹那,去!因为我不是当年的林一,你也不是当初的周小栀,此时的影院是毅然安静的,女主角诉说着男主角在美国的一切,包括生活习惯,日程安排,以及接二连三的换房子等等,我没去美国,我真的没去美国。

而这些了解,这些话语我听见了影院人们的流涕声,这流涕声是共鸣吗?我不晓得了。以致最后在周小栀的婚礼上,有一段假想,林一抢新娘的桥段,最开始,我以为是真的——林一和曾经一个宿舍的兄弟,再次一起为爱而战!看到这儿,最开始还不知道是假想的时候,我还真在想:“这,现实吗?”事实证明,我已经不再年轻了;电影导演和编剧也不再年轻了,他们最终选择了用最残酷的现实,去告诉观众:“你们,已经不可能再一起了;你们,再也不复当年为爱的勇气。”没人会认为林一很怂,因为很怂的另一个替代词就是成熟的理智,那个一起为爱而奔的年纪,早已离林一、离我们远去。

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感情,和那些所有刻骨铭心的爱,都伴随着女主角的一句:我愿意而终结,没有深刻,这并不是一部要讲深刻的电影。看了这部电影,你要是还能想起自己的青春,要是还能想起自己的爱情,也就够了。

整部影片中有那么多值得玩味的话,又有多少戳穿了现实人想保护自己的心,同桌的你,你还好吗?

曾经同桌的你 篇7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与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同学们真实写作。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50分)

思路点拨:文题“曾经同桌的你”明确了写作对象是“你”,而且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限制的“你”。“曾经”意味着过去了的、已经发生过的;“同桌”则是特指与“我”坐过同桌的某一位同学。所以,作文适合以回忆的笔调来描写一位“我”曾经的同桌。怎么写呢?同学们要明确: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细节刻画,要有典型事件支撑,并能根据行文需要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与写作视角,以求展现人物的内在与情感。

可以抓人物特点。

可以抓典型事件。

可以抓角度变化。作文应着重从“我”的视角写这位曾经的同桌,可以写“我”与同桌之间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写“我”看到的这位同桌与老师、家长、同学之间的往事,以此作为对同桌的侧面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立体。

可以抓时空交替。作文还可以在时间轴上来写这位曾经的同桌,把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也可以写“我们”是同桌时与不是同桌时的情境的不同,来表现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换,人物情感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展现一个关乎人性的較深刻的主题。

同桌的你的观后感 篇8

周小栀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喜欢了她六年的同桌,有一个愿意为了她打架,为了她努力学习,为了她转文科班的同桌,同样,林一也是幸福的,周小栀为了他放弃了北大,放弃了前程。好多搞笑又温暖的瞬间组成了青春的回忆。周小栀看似柔弱,但有一颗坚强的心,或许,爱情总会让人坚强吧。现实却很无奈,林一为了周小栀努力学习英语,可后来林一出国周小栀却没有争取到机会。周小栀的幸运差那么一点,林一没有看起来那么有担当。林一的幸运差那么一点,周小栀对他的爱太害羞。可能有遗憾才是青春。

结局中在我们我们以为林一再最后拉着周小栀逃婚的一幕我们心里是否松了一口气有种莫名得喜悦,只是最后的最后这只是一个幻想。

林一所有的美好幻想,被周小栀的一句:我愿意。彻底地破灭了。有一个,成为推动你前进的动力,那种信念超乎我们的想象。幻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现实的.世界里,没有时光穿梭机,回不到过去的青葱岁月,回不到与你同桌的那些岁月。

中小学生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9

爱情

青春期,我们也许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当自己喜欢的女孩被人欺负时,你会挺身而出;你会时不时偷看对方几眼;对方生病的时候,你会担心等等……如何认识和面对青春期的爱情?那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之一。无可否认的是,中学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面对爱情,有的人会像电影中的男女主角那样,把对对方的爱慕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互励互勉,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比较内敛,他们会选择把这份爱慕埋藏于心底,通过写日记、找人倾诉等方式进行疏导;也有的人因为爱情而耽误了学业,这是不值得提倡的。不管哪种方式,我们必须把这种爱慕表达或疏导出来,长期的压抑或不正当处理会造成心理的障碍。到了大学时期,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自由,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甚至现在大学生只要达到适婚年龄可以结婚生子,这无疑是更人性化了,但在我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经济能力和面对及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能力,将来他们步入社会后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要多些,所以,在你们作出决定前,一定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相比参加工作后的看电影、吃饭、购物,大学时代的爱情要简单些、纯真些,不一定要有鲜花礼物,一起运动,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社团活动,一起踩单车也会很快乐,相信很多人都会回味大学时单纯与浪漫的爱情,它将成为很多人心底的美好记忆,被永远埋藏于心底。

梦想

同桌的你,还好吗? 篇10

迎面一对小情侣,女孩手里拿着棉花糖,和男朋友喃喃细语。看到女孩灿若桃花的笑脸,林晓溪的心里不由得动了一下。

“此刻,袁浩在做什么?”“会想我吗?”“会给我准备一份礼物吗?”

“林晓溪,你在想什么呢?!”脑子里马上跳出了另一个声音阻止了之前的萌动。林晓溪感觉自己的脸颊热热的。

原本,在林晓溪眼里,袁浩就是“后进生”的代言,两个人完全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然而,老师却偏偏把这个后进生安排在了自己的同桌,还叮嘱身为“学习委员”的林晓溪能课下多帮助、辅导袁浩。

“嗨,林晓溪,你真不愧为咱班学委,这题怎么到你这一讲我就懂了啊!”袁浩嘴还挺甜,林晓溪被夸得洋洋自得。

“喂,你喜欢动漫吗?”袁浩常找些话题与林晓溪套近乎。“当然啦!”林晓溪答。慢慢地,两人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晓溪没看过的动漫,袁浩便讲给她听。袁浩讲起故事绘声绘色,她时而惊讶得瞪大眼睛,时而又被逗得捧腹大笑。休息的时候,袁浩还会讲各种笑话,晓溪常被逗得合不拢嘴。

忽然有一天,林晓溪觉得,自己的世界像打开了另一扇窗,阳光普照,充满欢笑。而曾经这个令自己嗤之以鼻的男生似乎也变得不一样了。林晓溪发现,袁浩有一双小眼睛,但却闪烁着神采;他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其实蛮有男子汉气质的;特别是他穿白色衣服的时候,整个人显得很精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林晓溪一想到袁浩,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怦怦”乱跳。她会在他篮球比赛失利垂头丧气的时候,发短信鼓励他,却还要加上一句“作为班干部,这是我的职责”;她还会在梦里梦到他,可是醒来却责怪自己为什么做了这样的梦……

她也记得,袁浩会为了自己去“教训”另一个调皮的男生;会在天冷时递给自己一件暖暖的外套;她甚至能够感觉到,袁浩在看自己的时候,眼中充满了温柔和期待……

弥漫着浪漫气息的节日,常会把人带入对美好爱情的回忆或憧憬中。林晓溪则正浸润在这份懵懂的甜蜜中。可是,对于心中这份小秘密,林晓溪总是有些自责的。曾经的她也暗暗发誓,像早恋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如今,晓溪隐隐发觉,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头。

晓溪的这种心理很容易理解,由于社会观念对“早恋”的避讳,很多人会认为,青春期的情感是不应该的,不被允许的,特别是对于像林晓溪这样典型的“乖乖女”,更是不能允许自己的表现不符合别人眼中“好学生”的形象。因此,总有那么点偷偷摸摸的味道。然而,正如歌德曾说:“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熟的过渡,在这个阶段,少男少女身心发展急剧变化,除了第二性征的出现,最明显的特征是精神兴奋程度高,对异性有更多的好奇与关注,甚至产生爱慕的心理。这是正常且美好的情感,不必自责。

然而,不自责,是不是就可以放任其发展呢?这份感情究竟该飘向何方呢?林晓溪和袁浩也在跌跌撞撞中寻到情感的归宿。

“晓溪,你的快件。”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门卫张爷爷叫住了晓溪。是袁浩寄来的贺年卡。

“晓溪,我发誓,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我发誓,要和你考同一所大学,来年,我们一起加油吧!”

“来年,一起加油!”林晓溪飘忽不定的心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是的,晓溪相信,这份感情不仅不会影响到学习,反而会成为彼此的动力。晓溪甚至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他们真的如愿以偿考上了那所大学,她会与袁浩走到一起,每天牵着手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一同吃饭,一同去图书馆,一同躺在操场的草地上谈天说地数星星……到了下一个情人节,她或许还会在烂漫的烟花下,送给袁浩一件礼物——她的初吻。

青春期的爱情,也如迷茫的蒲公英,常常不知道会飘到哪里。让我们为青春的爱情设立一个目标吧,给青春的情感一个归宿和落脚点。

同桌的你,我们一起加油吧!

写同桌的作文600字 同桌的你 篇11

记忆中,你总是带着甜甜的微笑去面对每一天。当我心情不好时,你总会想方设法地逗我笑,看到我终于“阴云”变“晴天”,你又会微微一笑。你是否知道,你的一笑,曾给我幼小脆弱的心灵带来多大的支柱?

你很倔强。可能是因为年少的亲狂吧,你总是惹老师不高兴。但,无论是被打,还是被羞辱,只要没做错,你从来就没低过头。其实,我看出,你强忍委屈跟别人打闹时,你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你可知道,我看到这一幕幕时,心里是有多么敬佩你,同时又为你感到愤愤不平吗?

光阴似箭,我们逐渐逾越了“同桌”的关系。从刚开学的陌不相识到好奇对方,再到逐渐了解对方,到现在的“无话不谈”的知己。似乎,真的是我们有缘,我在想什么,你都可以从我表情中看出。你有心事,我的心也会莫名地不安起来。这样子,我们度过了半个学期。

期末将近,不仅代表着这学期的结束,更意味着小学六年的生涯就此画上句号。我开始一天天的沉默,我在想,这次毕业,我们还会再相见吗?还会再做同桌吗?还会是不久前亲密的挚友吗?…一切都是未知,前方,是怎么一种情况我们都无法揣测。

永远不会忘记,毕业那天,我伏在桌子上,不停地哭。你懂我哭的原因—要分别了,这是最后一次相聚在一起。坚强的你,依旧没有掉一滴泪。你努力保持着微笑,轻轻打着我的头说“傻瓜,毕业了,并不代表永远见不到啊。多年以后,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在理想的高中见面的!”我抬起头,擦干了眼泪,望着你眼睛里闪烁的希望火焰,点了点头。

如今,我已上了初三,当初的约定依然在我心中,不忘,不散…有了你的约定,和我的希望,我从不敢有半点懈怠。

《同桌的你》影评 篇12

另一段出现在电影的结尾,牧师问周小栀愿不愿意嫁给身旁的这个人,台下突然响起了口琴声,是曾经的林一吹给曾经的周小栀的那首《同桌的你》。林一站起来,大声说,我不同意,然后冲到周小栀身旁跟新郎扭打在一起,曾经见证他们这段感情的所有兄弟 都涌了上来,在一片混乱中,林一带走了周小栀。然而,这个所有人都想要的结果并不是现实。真实的世界里牧师问周小栀愿不愿意嫁给身旁的这个人,周小栀说,我愿意。林一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人嫁给了别人。林一在这部片子里说过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在想象里我们总是按照自己期望的去走,但想象总会露出马脚把我们打入生活。我很讨厌周小栀。

即使有很多关于这部片子的影评里写同龄的时候女孩要比男孩早熟。在那样一段感情里,周小栀付出的要比林一多的多。

她为他放弃最好的北大,为他放弃斯坦福,为他堕胎,为他闯进非典的隔离区,我依然讨厌着这个女孩。

最近有听到一个词,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涂磊在近期的节目中提到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把行为 模式放进这段故事里,假设周小栀在知道自己办不下签证去不了美国时可以跟林一讲清而不是不明的说分手,那么结果会有两种。一种是林一不愿意放弃美国的机 会,周小栀就能看清这个人不至于以抱憾那么多年的心态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另一种林一愿意放弃一切只要两个人能在一起,我们不讨论多年后在一起的两个人会不 会分开,但以上两种都比他们现实中的结局要不让人生憾的多。

周小栀在自己的喜宴上自白,是真的没办法了,但是是真的没办法了吗?周小栀在整部片子里固有的模式都是一味地忍耐跟付出,直至最后做出惯性的牺牲来成全另一个人的功成名就,但是,林一并没有功成名就。

林一考上厦大,拿标兵,过英语四级到最后去美国都只有一个原因,只是因为周小栀在他身边。

但周小栀不知道。

好了,幸好这只是一部电影,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如果这是真实生活中的事,他们接下去会是怎样。

成熟的标志是我们可以自由的做出一些选择并将它付诸行动,但自由这个词终究是不安定的。

周小栀的丈夫会容忍自己的妻子深爱并将继续深爱另一个人吗?林一在知道真相后真的能够忘掉周小栀跟他的未婚妻在一起吗?这两个掺杂了过多岁月负重跟遗憾的深情真的能够守住自己不去背叛他们各自的家庭吗?跟这些相比,林一亲眼看到自己最爱的人嫁给别人实在算不上惨烈。

还给学生一个“同桌的你” 篇13

是的,全班49个同学,每人一张桌子,左右同学都隔着五、六十厘米宽的走道,孩子们真不知道哪个同学才算是自己的同桌。

“哦,那就前后讨论吧。”这句话很快化解了尴尬。除了有几个孩子一时不知该跟前面还是后面的同学讨论外,大部分同学都进入了学习状态。

此时,行走在小小过道间的我,耳畔不觉回响起熟悉的老歌:“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这歌声挥之不去,伴随而来的,是那些或依稀或清晰的太多的关于同桌的故事和记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又到大学,每一个清晰或模糊的页面里,似乎都有一个同桌的身影,随便点击一个,就会闪出一些关键词,什么“三八线”“小人书”啦,什么“挑花线”“砸铜板”啦……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伴着记忆,一一化为藏在心底的甜蜜。

大宝是跟我同桌了四年的小学同学,这似乎是天时、地利、人和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奇遇。那时,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遵循男女生搭配、优差生互补的原则,对“品学兼下”的特殊对象给予“优质待遇”。坐在班长旁边的,是班里的头号调皮大王;坐在我这个副班长旁边的,自然也算个“角色”。我一、二年级的同桌小花留级了,三年级时与本该上四年级的留级学哥大宝做了同桌。大宝不是好惹的主,可我毕竟有跟调皮鬼长期作战的丰富经验,加上老师的撑腰,自然不会忍气吞声甘心被欺。于是,我们这对冤家一上来便针锋相对,大动干戈。那节数学课刚结束,不知道为什么,大宝抓起我的作业本一路跑开了,我在后面不依不饶地紧追。眼看就要追上了,大宝抓起身旁的凳子往走廊里一横,我来不及收脚,身子跟着凳子一起摔倒在了地上,爬起来时,左手食指已血肉模糊。等班长带着我到村卫生室包扎好回教室,大宝已老老实实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泪鼻涕一大把,显然已经被老师狠狠收拾过了。

直到现在,每次看到大宝,我都会举起左手食指,让他“参拜”那条浅浅的疤痕。而当年伤心的泪眼,也早已笑成两朵美丽的小花。

“老师来了叫我一声”“别说话,老师在后面”,在那些仿佛谁都会和老师成天为敌的日子里,同桌是不二的盟友;“笔借我用下”“水让我喝口”,同桌的东西似乎就是自己的;“快写,写完借我抄抄”“晚上有啥作业”,学习上的事儿,同桌之间也绝对保持资源共享;“咱班的小A和小B有猫腻”“放学后在大桥下集合,前村和后村同学官兵捉强盗”,童年的世界很大,同桌总能让我成为班级秘密的知情者……

同桌,一个时常被我们念叨的词语,乘着回忆的翅膀,总能让我们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七彩的童年,总能让我们津津有味地诉说那些充满稚趣和温馨的故事,总能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无价和成长的快乐。可是,一些教师也许是想摧毁同桌盟友,削弱“天敌”战斗力,也许是孩子们离老师眼里的“乖”的距离太遥远,有些孩子就没有了同桌。

孩子要有同桌,趁他们还没有长大,快快还给他们一个“同桌的你”吧,让他们的童年不再孤单和枯燥,让他们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无限次复制童年的甜蜜,拥有一份同桌的幸福与温暖。

(李臻,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小湖校区,214400)

写给同桌的你 篇14

——假如不再相遇

我们在这里相遇

我们在这里埋下共同的回忆

从此 一份情感 默默地 熟悉 从此 生命的旋律 深深相依

纯粹 而明晰

透彻 像是空气 伴我呼吸 我小心珍藏起这份情意 小心的划动时光的涟漪 那一次又一次的记忆,都将随风远去

飘散在风里。

昨天你的日记

是否还有同桌我的记忆 是否也在偶然翻相片时 想起同桌的我太多知识的琼浆还在等待我们汲取 校园里最美丽的莫过于我们的游戏牵动着青春气息

盛开着莲的心语

我记得你的微笑

有风划过的印记

啊 岁月如流星般逝去

风起时 突然想起

同桌的你

快乐 苦涩

总是有你 为我拨开 生命的迷离 不多 感谢

我都将铭记在心里

假如我们不会相遇

或许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同经的风雨 小诗一篇 献给同桌的你D

代号D

同桌的你 篇15

雨,依然在下着,我,依然在期待着下课的铃声,而你,却依然在思念着我们天长地久的友谊……

你总是默默无闻地为班里做贡献,最脏的活、最重的活、最累的活,你总是一个人把全部活担在自己身上。你的心地总是那么善良,使我不得不与你为友,机缘巧合,偏偏我们又是同桌,嗯,这就是缘分,这缘分使我们两个成了一对好朋友。

你还记得吗?我九岁那年,我约你去打水仗,你满口答应了,放学后,我们跑到一条小溪边,一到那里,我就往你衣服上泼水,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你当时没有生气,笑呵呵地说:“再来!”记得我们当时玩得很开心,可正在这时,你的妈妈来了,我没想到她是一个那么严肃的人,她看见了你,马上把你拉上岸,刚想开口骂我,没想到你竟然说:“妈妈,我错了,这件事情不能怪他,是我自己的错,是我自己不小心就滑到水里了,是他跑过来拉我上去的,不能怪他啊!妈妈!”你妈妈还是很愤怒地说:“我怎么看见他往你身上泼水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冷静地说:“不,他是在帮我用水泼干净身子。”然后你转过身对我说:“你先回家吧!”我听了心里很感激你,你妈妈愣在那儿似乎懂得了什么……

你不仅有义气,而且还热心助人。有一次,放学了,我独自一人走回家,因为今天你家来了许多客人,你没有和我一起走。正在我想着你的时候,我脚底一滑,不知怎么的,我摔了一跤,虽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只觉得我的膝盖很疼。你正在往回家的路上跑着,你在很远就看见了我,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把我扶起来,温柔地对我说:“你没事吧?”我点了点头,可是你还是放心我,把我的裤脚拉起来一看,啊!出血了。“我来扶你吧!”你吃惊地说。我没办法拒绝你,你一个弱小的身躯把我这个60多斤重的人扶了起来,你看我站都站不起来了,于是你就决定要把我背回家,我一直都在推辞,可你不愿意,说一定要背我,我推辞不了,便趴上了你的背了。你把我背到半路,便大汗淋漓的.,我知道你实在很累了,可你背还不愿意把我放下。我心痛地说:“休息一下吧!”你坚决地说:“不了,你妈妈会担心的。”“嗯!”我有意识地点了点头,这话应该是我说的吧!你妈妈那么严格,你回晚了肯定会挨骂的。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到家了。你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然后笑笑对我说:“我回家了,别担心!”我急了,说:“不坐坐吗?”你已经一溜烟跑出了门口,只留下一句话:“我妈妈在家惦记着我呢!”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我觉得你是那么的高大……

《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16

请把你的美食故事告诉我们。

QQ群45166107

西南民族大学周边美食圈

大东北菜馆

豪爽美女根据地

受访人:小孜/西南民族大学毕业两年

推荐菜式:锅包菜

作为一个在四川长大的孩子,我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去研究过北方菜以及吃过这些菜。想不到学校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家这么地道的北方菜馆(可能是我们学校北方的同学很多的原因吧,真是托他们的福)。终于又一次跟一个东北女同学一起走上了这小二楼,因为大多是南方孩子,对北方菜都好奇,什么都想尝点,什么地三鲜、锅包肉之内的点了一大桌子,还叫了几瓶啤酒。大家鲜活地吃开了。没想到的是我们十几个人点的一桌子大概有十个左右的菜居然没有吃完。带我们去的女同学是个1米7几身高的豪爽美女,对我们连点菜都没吃完的表现非常不满意,当场甩了一句话:我们以后都到这里吃饭了,这个就是我的根据地!当场笑翻了一群人。旁边那桌的老外们对我们这样活泼的表现毫不关心,一直在埋头苦吃。

价廉物美大东北

受访人:陶陶/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生

推荐菜式:地三鲜

这几天的生活费有点一紧张,快到月底了嘛。恰巧又碰到师兄要过生日,和兄弟们合计了下,还是决定去大东北,便宜嘛。但是下午我的课要上到6点5分。偶的娘啊,那个时候去,可能就只有吃洗锅水了哦。于是我从下午上课就开始设想怎样在最后一节课成功地在老师眼皮下从后门溜走。经过千辛万苦,我在同学的掩护下终于成功“出逃”,到大东北定位置和点菜。正当我大声喊:“老板!点菜!”的时候,我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我当时好想死啊。

★其他特色店推荐:

一把骨骨头砂锅

■ 地址:一环路南四段26号

■ 消费信息:在这里你能品尝到一把骨砂锅的特色砂锅:排骨、番茄、绿豆、海带、酸菜等,还有干锅一把骨和红汤一把骨两种辣味砂锅。适合多人聚餐、情侣约会、生日聚会等。

■ 人均消费:30元

巴江水(火锅)

■ 地址:一环路南四段13号附7号

■ 消费信息:巴江水火锅的味道是民大同学公认的:巴适!经常会忍不住就跑去吃,菜品丰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不错。

■ 人均消费:30元

四川大学周边美食圈

无味饭店

香气“袭”人的醉牛肉

受访人:小志/川大毕业两年

推荐菜式:醉牛肉

第一次去无味饭店,是同学的生日请客。一群人走到店里,这也想吃,那也想吃,半天都拿不定主意。这时,大家不约而同闻到了香味,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望去,桌边坐了一对小情侣,也是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盯着人家吃东西,那桌的男生就有点生气。想想当时,都是年轻气盛,不免争吵了几句。老板闻声赶了过来,知道了我们争吵的原因之后,告诉我们,他们吃得正是无味饭店里的招牌菜:醉牛肉。按照老板的推荐要了一份醉牛肉,服务员大妈端上来一大盆。不仅分量足,那个味儿,如其名让人心醉。一群同学围着一盆醉牛肉,带给我一种家的感觉,特别温馨,特别赞的是吃完了盆中的牛肉后,下面也同样有料,还可以“打捞”宽粉、豆腐、土豆等。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的心情也就舒畅了很多,过生日的同学拿着酒杯到对面的那一桌去跟吵架的情侣讲和了。此后我们便经常光顾这家店,也经常遇到那对情侣,后来大家都还成了朋友。现在都毕业了,有时间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还会经常谈谈因为当时为一盘牛肉大动干戈的故事,这不,我们大学的同学最近还在商量找个时间在去无味饭店,去享受一下我们大学记忆中最特别的牛肉。

无味胜美味的辩证法

受访人:萧萧/川大在读生

推荐菜式:糖醋排骨

无味饭店在我们学校特别有名,很多同学都经常去光顾。刚开始我就被店名吸引了,无味既然想着既然没有味怎么还这么受同学们的欢迎呢。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家很普通的苍蝇馆。就像成都那些很牛的苍蝇馆一样,在这里吃饭的人真的很多,每次要等上10分钟左右才有空位置。因为我不是本地人,不太能够接受四川这边菜普遍辣的特点,所以最爱点它家的糖醋排骨。这里的糖醋排骨外香里嫩,非常符合我的胃口,难得的是颜色特别的好看,每次一看老板把红彤彤的糖醋排骨端上来,就让人忍不住想吞口水。真不愧是我们川大人共同膜拜的无味胜有味。现在吃惯了,有时放寒、暑假几个月里,吃不到无味饭店里的饭菜,我还真的不习惯呢。

★其他特色店推荐:

鹿港小镇

台湾风味餐厅,出品有特色冰沙及台湾菜,这里的冰沙打得很细,味道纯正,而且分量很大,也有台式简餐、小菜供应,味道虽不正宗但也不错,就是价钱有点贵;餐厅环境不错,不过灯光较暗,有点酒吧的感觉。

■ 推荐菜式:冰品、综合冰、花生冰沙、三杯鸡、台北卤肉饭、芒果冰、花生冰、沙冰、芒果冰沙、菠萝油条虾

■ 人均消费:5-10元/人

大学巷子肥肠

又一家开了多年的川菜小馆子,地点比较偏僻一些,店内的环境是大排档级别,光线不是很好,价钱大众化,人是非常的多;但菜的味道一点也不马虎,主打的肥肠很美味,除了肥肠那里的豆汤也很不错,十分香浓鲜美;想吃肉食时来饕餮一顿很不错的。

■ 推荐菜式:卤肥肠 拌拐肉 土豆烧肥肠 拌肥肠 豆汤

■ 人均消费:15-20元/人

菜馆台湾饭团(新南路店)

台式风味的快餐店,很小的店子,特色当然是饭团,品种不少,香香的米里包着肉松、卤蛋、酸菜、黑椒牛柳等,种类也挺多的,饭团虽然个头不大,吃下去却很饱肚;价格有点贵,不过服务态度很不错,很热情。

■ 推荐菜式:紫米饭团、米浆、饭团、土司

■ 人均消费:5-10元/人

西南财经大学周边美食圈

光华牛肉馆

我们的第五食堂

受访人: 豆芽/西南财大毕业三年

推荐菜式:豆花牛肉,孜然牛排,粉蒸牛肉,焦皮肘子

被财大学子誉为“财大第五食堂”的光华牛肉馆用味美价廉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想到我们毕业前夕来到这里吃饭。六个男生都不是“吃素”的料。点了一桌子的荤菜。豆花牛肉,粉蒸牛肉,孜然牛排,焦皮肘子。满满当当的一桌菜。几个大男生围坐在桌子旁,喝着啤酒,回忆着这四年来在财大的点点滴滴。说着说着其中一个兄弟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以后也许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吃饭喝酒了。大伙趁着酒劲开始大声说话,大声唱歌,一直到很晚。老板人很好,也许是见多了这种离别的场面。临走的时候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老板总是在收钱的时候把多余的零头省去。在从光华出来的一路上,还一起逛了一圈财大的校园。

今年夏天,留在成都的四个兄弟聚会,又一次去了光华牛肉馆,点的依旧是那些菜。兄弟们吃得也格外的香。说起去年在光华的那顿毕业前的离别宴,还开起了那个当时哭得昏天黑地的兄弟的玩笑。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其中一个兄弟开着车来。由于没有停车位,大家都把车停在路边。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老板大叫一声:“交警来了!”很多开车来吃饭的包括我兄弟在内的人全都冲去挪车。引得店里哄堂大笑。光华牛肉馆有我们太多的青春回忆和那一段牛气冲天的时代。

抢座位频发路段

受访人:小叶/西南财大大一学生

推荐菜式:土豆泥

第一次去光华牛肉馆是大三的一位同乡师姐带着我去的。当时下课的时间晚了一点。十二点半的时候到了光华门口,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没有座位的人站在门口等着。等到快一点的时候终于有一桌要撤了。师姐率先一个箭步上去抢座位。结果两个男生也飞奔到了桌子前面。他们和师姐争执了起来。老板闻讯赶过来的时候师姐已经气得满天通红了。最后老板建议让我们拼着坐。当时大家很不情愿的坐了下来。两两相对的四个人就这样点了菜,吃着饭,彼此都没有说话。后来,两个男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就请我们喝饮料。给我们道歉。这时我和师姐才知道,这两个男生是从川大慕名而来的。说光华是财大最有名的苍蝇馆子。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财大有这么一个“食堂”。就为了来尝尝这里的招牌菜。他们还是提前早退才赶过来的。刚刚因为害怕时间来不及,要赶回去上课才和我们抢了桌子。后来我们四个逐渐熟悉了起来。现在,师姐还和其中一个男生谈起了恋爱。一顿饭局引发的爱情就这么奇妙的发生了。

★其他特色店推荐:

枫林小炒

■ 地址: 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西南财经大学一食堂旁

■ 消费信息:最实惠的是辣子鸡丁,非常好吃,分量又足,鸡丁+青椒+洋葱炒的,5块5,米饭5毛,塑料袋2毛。可以用碗装走,交押金1块,吃完还回来的时候把押金收回。

■ 人均消费:约6元/人

农夫烧烤(双清路店)

■ 地址:青羊区双清路6号财经商业广场(近西南财经大学

■ 消费信息:自助烧烤是学生的最爱,甚至连财大的部分外籍学生也会光顾。值得称赞的是鸭唇,相当之好吃,麻辣都是够的,里面配的藕很好吃。

■ 人均消费:约18元/人

西南交通大学周边美食圈

好口福米线

“大碗酸菜不要米线”

受访人:李好/西南交大学生 毕业两年

推荐菜式:酸菜牛肚米线

当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好口福已经是很出名的了。男生吃米线总是不怎么能吃得饱。所以我们男生一般就会叫大碗。满满的一碗米线看着很是爽口。在当时的交大,九里提这边吃的还是挺多的。不像现在,很多餐馆的菜已经没有当时好吃了。不过好口福好像现在 还是很受交大学生的欢迎。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兄弟好口福吃米线。因为当时很着急想到吃了米线就可以忙里偷闲去打打游戏什么的。当这个家伙走进好口福大门就冲着老板喊道:“老板,大碗酸菜不要米线!”说话就坐在了桌子旁。老板当时一愣。我们大家都盯着这个兄弟哈哈大笑。他其实是想说“大碗米线不要酸菜”来着。全店子里的人都看着他,一阵狂笑。这个家伙到最后才反应过来。老板更是打趣的说“那我就给你来一大碗酸菜!”这个不要米线只要酸菜的故事最后流传到交大的各个角落。现在想想,已经很久没有回学校看看了。有时间一定得回学校再来一份大碗的“酸菜”,不要“米线”。

我为米线“狂”

受访人:小雨 / 西南交大大四学生

推荐菜式:山椒牛肉米线,酸菜牛肚米线

吃了三年的好口福米线,眼看就要毕业了还真有点舍不得。现在在外面实习也还是会忍不住一有时间就跑回学校再去吃一大碗。好口福的山椒牛肉米线和酸菜牛肚米线是我的最爱。记得大二的暑假我待在学校,每天都叫好口福米线的外卖。把好口福家的各种口味的米线吃了一个遍。好像好口福米线会让人上瘾一样,怎么吃都吃不腻。米线的口感很好,酸菜很好吃,汤也很鲜美。在交大,好口福米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说到米线,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到好口福。米线好像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以前每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几个饭友都会为了吃饭而发愁。总会说“今天吃什么?”“中餐吧。”“不想吃中餐。”“烤鱼吧?”“烤鱼太油了。”“那就干锅?”“干锅这么贵,生活费不够用啊。”“那就食堂!”“食堂不好吃。”经过几轮对话之后,到最后大家总会说:“走吧。好口福。”一来二去,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就会自然而然的到好口福去吃米线。又能吃得饱,又还便宜。现在快毕业的我虽然不再为了吃什么而发愁,但是反而更让我怀念那一段吃米线吃到发狂的日子。

★其他特色店推荐:

晶晶火锅兔

■ 地址:群星路14号

■ 消费信息:适合朋友聚餐的干锅店。推荐干锅兔、干锅鱿鱼虾、干锅鸡

■ 人均消费:20-30元/人

聚义厅酒家

■ 地址:交大北门群星路148号

■ 消费信息:以水浒为主题的餐厅,菜的味道不错,尤其是一丈青滑肉、船火丸子汤

■ 人均消费:20-30元/人

月月餐厅

■ 地址:西南交大南门附近

■ 消费信息:只要经营中餐,提供各种家常菜,推荐粉蒸牛肉、凉拌心舌肚、水煮肉片

■ 人均消费:20元/人

校园小吃大比拼

重回校园,除了我们推荐的特色店,还有很多很多有名无名的美味小吃值得去重温!循着隐约飘扬的小贩热情吆喝,跟我们一起去找寻记忆里最打动你的味道——

第一名:烧烤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夜色降临,几乎所有成都高校校门附近,都能闻到烧烤的飘香,羊肉、牛肉、鱿鱼、蘑菇、茄子……火苗从铁网下调皮地伸出舌头,惹得上面的食物被烤得滋滋一片,勾人食欲。

第二名:土掉渣饼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普普通通的一个饼竟做得表面金黄,饼里酥脆,闻着香,吃着脆,真真的鲜、香、酥、脆样样俱全。

第三名:串串香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串串香当然是成都最有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校门口的串串香馆子越开越多,打牙祭儿的吃主们去处可就多啦!

第四名:火锅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翻滚的汤水,红火的氛围,一群人促膝围坐,蓬勃升起的热雾把每个人的脸都煽动得热烈起来,叫人大快朵颐。数年之后,亦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珍贵的回忆。

第五名:煎饼果子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煎饼果子是在学校门口经常吃到的一种煎饼,若是当作早餐,就着一杯豆浆,饱腹爽口,浓香温润,保证这一天都会有个好心情!

第六名:鸡蛋摊饼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很多在校大学生,每天早上的必备早点就是鸡蛋摊饼。这也成为鸡蛋摊饼入选大学美食的条件了。

第七名:珍珠奶茶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珍珠奶茶,一个浪漫滑润的名字,喝到嘴里,是同样的甜润可口。不最爱那杯原味奶茶,浓浓香气,四处飘逸,喝上去是原汁原味的纯粹,令人心醉。

第八名:肉夹馍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入选理由:来自北方的风味,完完全全的异乡味道,吃到嘴里你才知道肉夹馍不光是美味,似乎更承载了一份文化的凝重感。

第九名:凉皮

流行指数:★★☆☆☆

美味指数:★★★☆☆

上一篇:名人传议论文阅读原文及答案下一篇:罪刑法定原则论文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