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27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的手段,它能够丰富教师的课堂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创建积极、有利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47

多媒体教学随着技术上的革新逐渐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它在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多媒体辅助技术有利于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学生在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下能直观地感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本文将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所在(一)营造氛围,静心学习

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是有很多的意境氛围是需要营造的。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仅仅是老师靠着课本,凭个人的语言能力给学生讲述课文,诗词等,总归都会显得很苍白无力,对于一些很美很有意境的东西,老师都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学生就更无法体会。在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中,这种窘境就可以很容易避免。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优美且内容丰富的课件在课上播放,不但可以营造与文章课文或诗词歌赋意境相符合的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欣赏课件的同时静下心来静静地聆听、领悟文学的魅力。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更是需要这种兴趣,上好语文课是加强规范我们母语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学生一贯的思想认为他们的语文都很好,没有必要学;加之学习语文每天都要和文字打交道,这就闲得很枯燥乏味。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很有必要,多媒体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及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影视作品等内容很容易吸引处于青春期对什么都好奇的中学生们。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就很自然的有所提高。

(三)形式多样,易于理解

中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个体差异很大,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仅凭一张嘴来讲述课本内容,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很晦涩难懂。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有多重内容:Flash、演示文稿、录像资料,可从多方面多角度讲述教学内容,对一些知识点做了很好的诠释,便于每个学生理解掌握。

(四)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学涵养

在教学中仅仅讲述课本内容,早已无法满足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在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的课堂内容上,穿插加入一些相关内容,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样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不论在学生写作,还是诗词文鉴赏时,都有极大的帮助。此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访问互联网,找到与今天所要讲的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播放给学生看。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多媒体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要注重合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技术特点,以及丰富的内容和素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鲁迅的杂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或者以文章作者为切入点,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再以这些课件为素材,重点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影响等相关资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脱离枯燥的文章本身,了解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图,以及文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了;让学生对鲁迅的杂文不再感到晦涩难懂,从而消除畏难情绪,逐渐产生兴趣,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进行引导,使学生不再感到语文教学是枯燥无味的,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情境氛围

语文教学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具有自己本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以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为基础的,并且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世界观都会产生影响。同时,语文又是一门非常讲求情境的学科,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光要注重文章本身,更要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文章产生的背景和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的真正意图和艺术美感。反之,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当时作者的创作情境,那么就难以准确地领悟文章的真谛和内涵,进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偏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再现或者营造文章中的情境,或者文章所要表达的氛围,使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特定情境,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在讲授《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相关剧集,让学生通过电视作品对当时的历史形势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且通过影视作品直观感性地了解蒋干的人物特点,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内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课本知识呈现得更为具体化,学生可以从具体的图片,文字当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多媒体辅助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它能够利用有效手段帮助教师传授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便于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多媒体在技术手段上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这个特点有利于教师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地方由抽象的内容变为具体的画面。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2

一、运用多媒体, 创设学习情境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以“一张嘴巴、一枝粉笔”为主要模式的, 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课堂容量有限, 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面。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 通过直观且有启迪性的演示, 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学生能在其中感悟、体验, 从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 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教师而言, 表达方式的丰富, 又能使教师从大量重复劳动彻底解脱出来, 腾出更多的空间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 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避免用知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笔者在化学绪言课上, 播放了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五彩缤纷的焰火等等, 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创设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情境;再如在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时, 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用肉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 通过多媒体对其过程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在讲授抽象概念、描述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运动时, 多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可见, 多媒体技术在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方面, 优势是得天独厚的。

二、运用多媒体, 解剖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的过程模拟出来, 微观问题宏观化, 抽象问题形象化, 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有效增强, 非常有利于“教”与“学”的展开。如初中化学原子这一节学生建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思想是教学难点。由于这个知识非常抽象, 讲述时描述只能让学生越听越模糊, 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是有难度的。为了顺利将这难点化解, 笔者在教学时播放了视频: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汞的实验, 再加上三维动画的运用,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更小的氧粒子和汞粒子的模拟演示生动形象, 这些粒子重新进行组合, 每2个氧粒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许许多多汞粒子聚集成金属汞, 学生看到了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多媒体的运用,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巧妙解剖了教学难点,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直观效果被强化了, 学生的学习也显得特别的轻松愉悦。

三、运用多媒体, 增大教学密度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 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 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被制约了, 有些内容由于受限制难以找到恰当的教学方式, 导致教师教得无助, 学生学得也是很勉强, 这势必会减弱课堂教学的容量。如若借助多媒体技术, 就能有效打破时空的界限, 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拓展, 从而增大教学的密度。这种优势尤其在复习课上表现得很突出, 我们完全可以将头绪多、容量大的化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有机的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排列整合, 使知识完整的体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做到大容量的知识传授,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通过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应用题等, 学生每做完一题, 计算机都能快速地对学生的解答进行判断。如出现错误, 还能让学生进入帮助栏了解解题过程。这种形式, 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空间, 教师能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四、运用多媒体, 拓展教学内容

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应用, 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很宽广的, 远不止教师、教材给的那么多。如在讨论环境问题时, 仅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 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检索很多视频材料, 如酸雨、赤潮、沙尘暴、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污染、粉尘污染等, PDF、文档、电子书籍、动画演示和专题题网站这些形式都能给学生输送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他们的知识便捷地得以延伸。在平时的教师中, 笔者还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 并将它们剪辑下来制成课件, 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如将火灾现场展现出来, 并讲述火灾原因、施救方法、自救措施等;面对全球每年锈蚀的钢铁量, 我们应该如何防锈等;出示空气、水被严重污染的图片, 让学生讨论防止污染的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所学知识又能得以巩固, 学生在其中能真正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 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 它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促进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教学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会比讲义好,将来恐怕要这样的。不容置疑,多媒体技术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一、关于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要富有文采,语言要千锤百炼,思想内容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学生必须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一定的课外知识。学生接近社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是有限的,多媒体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

1、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出示一个较严肃的作文题:处世的方式。这一题目显得大而空,怎样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不感到难写,有话可说是教师思索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设计多媒体课件:六组画面组成。其一:马路的边有一颗生长茂盛的大树,这棵树有毒,人畜接触即中毒。其二:一种人经过马路,唯恐中毒,小心翼翼地绕过。其三:一种人经过,发现有毒的树木,唯恐伤害他人,留下 “此树有毒,行人小心”的纸条。其四:一种人路过,看见有毒的树,唯恐他人不识此树中毒,找来斧子,砍掉的树埋入地下。其五:一种人经过,看到后,感慨万千:树虽有毒,它还是一个生命,把它移走为妥。树被移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其六:一种人发现有毒的树,仔细进行了研究,提炼了毒素,研制了一种良药,拯救了人的生命。学生看的津津有味,有趣的画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琢磨自己属于五种人中的哪一种。一种人封闭性极强,一种人满足于现状,一种人敢作敢为,一种人多愁善感,心地善良,一种人逆境成长,获得成功。这次作文同学们都顺利完成。

2、学生巧妙构思的完成

作文的构思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中心的确定、结构的布局、详略的安排,写作时必须构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解决这一问题。例如讲述作文《秋天的田野》时,结合农村的特点制作四幅图片:其一,玉米地一片丰收的景象。其二,山坡柿子树上如灯笼般的果实。其三,一片红彤彤的山楂。其四,一位白发苍苍含笑的老农对田野的凝望。通过观察,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描绘了秋天田野丰收的美景,表达了农民的喜悦之情。总之,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进行写作,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激发情趣,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关于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学好古诗有利于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弘扬诗人爱国忧民、冲破樊笼、淡泊名利、愤世嫉俗、歌颂英雄、鞭挞奸佞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多媒体技术引入古诗教学,集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于一体,完美地显示了古诗的艺术魅力。

1、激趣生情,再现诗境

古诗创作讲究音、画、意、韵、情、趣、平仄和对仗,短短的几十个字,凸显其文辞、意境之美。所以,教师讲述古诗时,必须再现、复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真正感受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较强,集辞句、声画、图像、意境于一体,拓宽学生视野,提供了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材料。多媒體技术以声像描摹诗文,以形象诠释抽象,穿越时空,有声取代无声,让苍白变得精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深刻地理解、体会,激趣生情。

名篇《观沧海》,207年,曹操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誓师北伐,出卢龙寨,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多媒体技术真实再现、具体感知,让远景、近景、全景、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色交替显示,提供丰富多彩的图像:秋风瑟瑟,海浪汹涌,曹操一人屹立碣石山边,瞭望大海的莫测变幻,油然而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这是诗中营造的氛围,一望无际的大海是诗人开阔的胸襟,取之不尽的智慧。宛如一盘棋局,虽难以捉摸,却能牢牢地掌控诗人的心理。碣石、大海、以及天地之间的一人,俨然凌人之气。朗读诗文,逐句体味,感受美景和韵味,引发共鸣,兴趣盎然而生。

2、主动参与,师生互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效应,促使师生主动参与。师生点击鼠标拖动诗句和词语的位置,课件设计一些游戏,打乱诗句和词语,学生重新排列;留一些空格,学生填写;从众多的作者和年代中进行正确的选择。这些可以让课件作出判断,判断可以是音乐、声响,可以是图例,可以是表扬,可以是鼓励。学生和教师互相间可以通过网络解答。参加者可以无所顾忌,敲击键盘发表见解。通过行为参与、思维参与、人机参与实现自己对所学古诗的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身体力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卫娅敏.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119-121+139.

[2]宋峰.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1:93.

[3]肖明锋.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中),2014,10:181.

[4]章丽芳.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4,92:38.

[5]陈潇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6]张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4,08:84.

[7]秦西权.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4,14:85.

[8]徐华.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好家长,2014,38:107.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4

船营区搜登站镇第二中学 钟桂红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有效的课堂导入在整堂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应用性以及地方性、区域性等特点,教材所选的文章体裁各不相同,题材丰富多彩,各有各的特点。然而,传统的课堂导入,即使是精心设计的,也仅局限于教师的一张嘴,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而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多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全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在导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设障立疑、利用故事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活跃状态,往往能使整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根据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应用加以分析。

一、语文课堂的教学导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一)、多媒体技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更直接的生动运用多媒体导入,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使他们在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例如,我在上《孙权劝学》这一课时,我做影片导入,在上新课前我先播入一段《三国演义》的影片,让学生感悟那种时代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导入的效果。同样语文课堂上有许多可以利用影片导入的文章。

(二)多媒体技术调整学生精神状态

语文课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引导。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多媒体技术有效运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能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例如:我在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在上课前我运用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让学生多听几遍,看谁最先学会唱这首歌?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识记。本人觉得这样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情景,能引导初中学生在上课最初的时间里建立积极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再如在上《背影》时,我在快上课的时候,先播放了一首歌曲——《父亲》。随着歌曲的播放,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教室逐渐安静了下来,还有不少同学跟着哼唱了起来,等到一首歌放完,大家的情绪还都沉浸在歌曲中。趁此机会,我再适时地导入:朱自清先生说,父爱是一条河,是一条细细的无声流淌着的河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这首父子情深的颂歌。这样的导入效果很好。音乐是最能引起人共鸣的艺术,而利用多媒体则能很轻易地找到理想的音乐素材,当然也能营造出较好的现场氛围。学生也都很快的进入到了学习状态!

(三)多媒体技术运用有利加速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初中生从课前状态进入上课状态需要一个短暂但必不可少的过渡,绝不可忽略。语文课堂导入部分一定要紧扣所学习的内容。如何更好更快的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还需要任课教师加以研究。有些教师认为直接导入是最好的,不用浪费一点时间,但长期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会感到厌倦,教师也觉悟得无聊。现在的学生是接触信息技术的主要群体,他们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如果教师不能与日俱进的话,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上完体育课后回来上语文课,学生比较疲惫,如果教师在导入时都不新颖,学生肯定没耐心听课,课堂纪律就很难控制,更谈不上课程目标的达成了。假设在上课前能运用信息找到跟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让他们欣赏,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例如:《三峡》、《与朱元思书》等等可以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中的应用的主要方法

(一)、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影视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课方式。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层面上的教育。现在影片内容五花八门,设计范围很广,为语文课堂导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影视怀入需要学生耳眼共用,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如教《观沧海》时放映诗朗诵电视片,让学生感受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魅力,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有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当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处于极致时,学生认识功能了发展一极致,教师的教授能力也到最佳状

态的发挥,会产生忘我的精神状态。上述例子,即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的体验教材内涵之美。

(二)、音乐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音乐特别偏受,同时初中阶段是跨越童年到青年的阶段,对儿歌也特别怀念。我抓住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适当的引用多媒体技术播入音乐导入课堂。如上《春》一课时,我采用了《春天在哪里》这首经典的儿歌,让学生沉浸气象万千的春天美联社景之中,同时又能回顾自己的童年,回忆当年春天的景色,回忆当年的春天的同伴,回忆当年学《春天在哪里》的情况,这样不仅让学生倍感亲切,又达到了导入的效果,紧扣上课的主题。如:写作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时,播放班得瑞的《春》,学生在优美的大自然音乐中,听流水潺潺,听鸟语风清,听心中的感情,作文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作文优良率提高35.7%。

(三)、图片导入法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导入,现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可以上网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教师再经过自己的精心选取,总能找出经典图片,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例如上《三峡》这一课时,我上网查找了很多有关三峡的图片,经过用心构思选取出几乡张具有代表的图片做为这一课的导入图片,同学生们都被三峡优美的图片所吸引,顺利的把学生带进正课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要有针对性

鉴于平时的总结,发现自己个别运用多媒体导入设计得很热闹,但离自己实际上课内容离得十万八千里。导入的目的性不强,造成上课的效果不理想。后来不断反思?目的性就是说导课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语文课堂针对性是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使设计的导语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导语。在往后的教学中,即使多媒体教学技术再方便,我也要考虑到有针对性的运用,而不是盲目的运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要有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入入胜,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又有风趣,通过充满情趣的导课,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不管采用多媒体的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注重保留多媒体技术导入的趣味性。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要有时间限制

运用多媒体导入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导入花费时间过长,很难控制。这种特点跟教学导入要求具有简洁性和灵活性是相违背的。导语要短小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如果导入选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尽可能的在导入方式上,要根据教学实际,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究综合。不能老用一种模式,谨防导入时间花费过长而影响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部长陈至立同志说,“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深化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将各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正是这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巨大的教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们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增进了个人潜力的发挥,而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起到媒体激趣的作用。本文就自己利用多媒体英语教学来谈谈以下几点感受:

1.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不仅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而且在讲解抽象的课文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场景,这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它克服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传统的英语教学虽用简笔画,图片等创设情景,但不能随意变化,缺乏生动性和逼真性,多媒体制作的精美课件,将声音、图片、文字等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这样就更加生动逼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比如,新颗的引入,可以用多媒体先展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动画,然后展示相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听录音,听完后就可以回答。再如,定语从句的教法:可以利用活拨可爱小孩的图片(如下),让学生就不同的情景不断的练习关系代词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例如:

The boy is Tom.The boy is smiling.(boy蓝色)

The boy who is smiling is Tom.(who红色)The boy is Tom.The boy has a round face.The boy who has a round face is Tom.(who红色),其他关系代词和副词的用法, 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根据作业反馈的情况,说明这种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2.多媒体英语教学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从听觉获得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可以使学生接受知识内容65%。而多媒体向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使声音与图像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出大量的语言、图片、动画等。如在教新教材高中英语第一册第八单元中,多媒体可以提供各种体育运动的图片、资料,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另外,多媒体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是基础较好的,B层基础一般,C层学生基础较差。将教学活动设计得活泼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都有各自的奋斗目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例如,在教现在完成进行时时,让学生小组操练,这样有的学生是C 层,学习较差,而他的同伴A层就对他进行帮助,这样C层学生掌握了知识,A层学生对此内容更熟练,并且还会讲解,C层学生由于有了兴趣,他就会积极地跟A层学生学习。然后出示A、B、C三层题,要求A层学生做A题,B层学生做B、C二层题,C层学生做C题。当老师讲解时,B层学会了A层题,C层学会了B层题,A层在原有的基础上自编新的习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多媒体突出英语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英语教学,词汇是一个难点,但多媒体可以使口语,文字,声像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展示认识的对象。如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性、直观性等闪烁,变色某个单词,字母,词组,声光同步的动画画面,扩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某个句子等,这都能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比如:在单词教学上,把重要的单词、词组用黑体加大或用不同的颜色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词组跟着 相关的解释或图片,然后带学生读几遍,再让他们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单词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方面得到加强,记住它也就不成问题了。再如,在巩固了旧课,熟悉了单词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你可用简明的图片,将课文的大概情况作一个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听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的贴近课文的内容,这样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如Unit 9 Life On The Go 的阅读课文,可先用多媒体展示很多相关的图片,然后展示问题Q1: Are cell phones popular in Middle School? Q2: Do schools allow students to use phones in school? What about their parents?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检测,发现学生很好的了解了课文的大意。

4.多媒体英语教学的运用有利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完善

多媒体英语教学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状态和语言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对目的语言的感悟和反应能力。其次,它是语言学习的课程,同时又是学习者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多媒体英语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它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和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都是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大事。但由于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教学实践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探索,交流,使多媒体英语教学更加完善,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还可以使教师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明确教育信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顾明远,《教育技术和21世纪的教育》

王宗炎,《语言、知识、学习和人工智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一期)

何克抗,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现实意义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摘要: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工作。中学物理是一门教给学生物质结构和运动基础知识的学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最合适的用武之地。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性 正文: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1.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因此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是喜欢形象思维的女同学,对物理课常常是望而生畏。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公式)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我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在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再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不明白电荷怎么移动,如果做成动画如同水流,学生一看就很明白;还如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及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出来,很容易建立三个物理量空间的立体关系,突破了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现代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交互性特点,不仅能实现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与反馈,还能调控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多媒体计算机制作的物理教学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章节、难易各异的内容进行学习;对重点的内容一次弄不清楚,弄不明白的可重复播放;还可以参与练习、测验等实际操作。总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控制程序的流向,从而使其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选择知识。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的物理知识,或浏览网络上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利用现代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如液体、固体的扩散实验,液体的扩散现象观察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而固体的扩散现象需要更长的时间,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放快扩散的过程,扩散现象便一目了然;还有介绍天体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同学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还有像冰的升华现象模拟等,都向学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画面。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应用现代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们学习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情都很高,然而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因此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以免将弄巧成拙。

1.多媒体的辅助性。尽管计算机在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及综合等方面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在物理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它既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代替实验。课堂上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情感交融是无论多先进的机器也取代不了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

设计、组织、传授及先进媒体的策划控制者。如果把教师比做教学过程的“导演”,而现代媒体只能算是“道具”,导演利用先进的道具,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这个“主角”的潜能,使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多媒体也不能代替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基础,它能真实地再现科学家们的发明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动手能力,所以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违背物理教学原则,本末倒置。

2.多媒体的实用性。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通过明显真实的实验演示、激烈的讨论争辩、以及科学的分析推断等方式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不必非得使用课件,以免造成画蛇添足。然而目前存在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情况,有的教师用课件只是替代板书,失去先进媒体的使用价值。因此,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应充分考虑它的实用性与必要性。只有那些老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不能充分显示、实验不能或不易操作,才考虑采用多媒体技术。

3.多媒体的科学性。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注意科学性,不能只顾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声效特异而失去科学性。多媒体的科学性有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课件阐述的物理概念规律科学、展示的时间顺序科学、场景和实验的模拟及表现形式科学、声音的搭配科学、课堂上教师对先进媒体操作使用科学等。否则,不但起不到理想的辅助作用,反而会将学生带入误区,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有人在光的折射定律模拟实验中,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给学生造成光线在两种物质交界处变色的误解。物理课件的主要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揭示科学而严密的规律,如果多媒体手段使用不科学,给学生带来误解,给教学带来麻烦,将失去它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英语教学,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多媒体技术的功能、特点及英语教学的规律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更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的自身特点和图文声像技术的直观、形象, 使得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化静为动。形象逼真,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全方位地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则。

一、多媒体是记忆词汇的较好方法。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 每个句子都是由词汇这一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的, 所以学习英语首要的就是学习词汇。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 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讲解事物单词, 可以在多媒体上先展示事物的图片, 然后示范读音, 再介绍单词的拼写。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记忆的效果, 更容易理解性地记忆单词。如果是一种自然现象或是一件事, 则可以制作一组FLASH, 展示给学生, 尤其是情景对话, 这样理解记忆的效果更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直观形象, 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除了运用可以利用的实物外,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生词、句型及短文配以相应的图片及音效, 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 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这种手段, 学生会被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使得师生配合更加默契。英语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大多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对新单词和课文的引入很有帮助。它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 通过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学生见其形 (表情、动作、实物、投影或图片等) , 听其声 (录音、歌曲和老师的声音等) , 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使得记忆更牢固、准确。

三、课件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突出学生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学生是语言信息处理的参与者和加工者。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活动时, 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认真考虑学生的变化, 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运用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 使课件的展示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 还应该充分体现教案的灵活性。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 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 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作一些诸如“插播片”、“片断”、“素材片”等课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有效地利用这些课件, 使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可将以前需要在黑板上板书的教学内容事先安排在课件中, 上课时鼠标、键盘轻轻一动, 便立即出现于屏幕上, 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丰富了教学内容, 同时有更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 进行巩固训练, 开展密集、快速的语言实践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制作教学课件的技术不断更新, 水平不断提高。这将教师从繁琐的板书中解放了出来, 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这样, 教师就可以从课本出发补充大量的相关资料, 增加练习题, 学生也可以直接上网查找信息, 获得反馈和评价。

五、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创造良好的开端。

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地导入新课, 是每个英语教师都愿意下工夫去做好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导入设计可以在开课后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缓和课堂气氛, 使师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教学状态。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

六、不能以机代教, 忽视英语语言教学的个性。

一切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 多媒体应用要始终服务师生活动, 重视教师的作用, 因为教师能成功地维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层面的情感互动。能灵活有效地调控整个课堂的情绪和氛围, 而机器做不到。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电脑, 而应适当走动, 尽量多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 用肢体语言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 活跃课堂气氛。优秀的课件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无缝结合。不能仅考虑知识的展现和媒体能否应用, 还要考虑学生的感受。

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直观教具进行英语教学, 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大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扩大课堂的活动面, 从而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束缚, 学生摆脱了被动局面, 积极地加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获得了口语训练的机会, 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八、合理选择媒体, 发挥最佳功效。

多媒体教学不应排斥其他常规媒体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 亦有其所短。常规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不容忽视, 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板书设计的灵活机动功能等, 是计算机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的。在教学活动中, 只有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才能使教学生动活泼, 富有特色。

九、多媒体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要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关键。英语教师必须学会充分使用多媒体, 其中CAI课件设计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计算机的使用。英语教师还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口语, 完善整个多媒体教学。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 教师还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化学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40-0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有其特殊的魅力,它生动、直观地揭示了化学变化的规律。许多概念和理论都是在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现在化学实验、化学模型及多媒体计算机、光盘、投影等各种教学媒体广泛应用于化学教学,如何选择教学媒体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不同的教学媒体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技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赋予传统媒体新的内涵,它有如下特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可不断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可丰富学习资源。(3)操作的可重复性,有利于知识的接受与巩固。(4)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特征,将各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1 模拟实验,激发兴趣

许多化学现象是试验无法完成的,如,微观结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依据挂图、板书或者语言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理解以及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只有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化学课件,以往的一些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分子原子》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时,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几十万倍所拍摄下的闪烁星点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及掌握。再如,一滴水中分子个数之多及水分子质量极小;碘分子间隔增大或缩小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硫与氧气发生反应中分子的改变,以及氨分子运动导致酚酞变红,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发现分子的特性,从而达到利用分子的性质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热胀冷缩、湿衣服能晒干等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把一些单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掌握教学难点和重点,化难为易。

2 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准确的对图像、声音等传播媒体进行处理,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变为动态,围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2];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把瞬变做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障碍等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达到教师轻松讲解,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中,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内容抽象、枯燥、不容易理解。传统的演示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将能够达到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能比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特征。比如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中有关“原子的构成”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则让学生误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如果改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就会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3 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在教学中不断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教学在此不谋而合,运用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3],进而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教学中,我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设计化学实验和多媒体画面进行教学。如在第一堂化学课中一开始我设计的两个趣味实验:用酚酞试液和NaOH溶液做“滴水成血”的实验;用少量KMnO4粉末和浓硫酸做“魔棒点灯”实验,一下把学生引入了奇妙的化学世界。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中,开始设计了多媒体动画“死狗洞”的故事,画面展示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走进山洞,走着走着狗叫了几声就躺倒死去,而人却安然无恙。学生一下就兴趣高涨,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又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我设计了用注射器、蓝色的石蕊试纸、蒸馏水、NaOH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和呈现,不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化学学习的快乐。为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我又呈现了干冰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等画面,让学生自己归纳。这样在教学中交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化学实验进行情境创设,使教学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拓展了教学空间,改变了讲、听、问、答直线式的信息传递反馈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被一个个新奇的情境问题所吸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总之,整合多种化学教学媒体,减少使用教学媒体的盲目性,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最大功效,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适时地获得生动、形象的化学知识,使我们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春芳.中华现代教育.

[2]胡霞.化学多媒体CAI的应用评价及前景展望[J].化学教学,2008,12.

上一篇:高校教师表彰大会5分钟的讲话稿下一篇:机械制图项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