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2024-06-09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共9篇)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1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

邓旭丽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情况,对在信息技术化境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 引言:

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课堂一下变“活”了。却让老师感到疲惫不堪,一节充分准备的课,老师满头大汗的上了下来,却发现收效甚少,热闹过后,能记住几个新单词的没有几个。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思考,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

近几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软件的开发,使一个成熟的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成为了可能,也越来越多的教师尝到了它的甜头。图文并茂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海量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课堂从“一粉笔,一板书”到高密度的课堂,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容量。但是同时也带了许多问题:课上了一半,电脑“死机”;一套先进的教学仪器平时只能当摆设搁置在那里,就像家里的高级音响,等到有人来参观时就拿来炫耀一番;投影仪的老化,学生也不得不眯着眼睛在看;落后的电脑,无钱跟换,就像一堆垃圾堆在那里,滥竽充数的说我们也在运用现代化进行教学;而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落后,运用了几张幻灯片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大多教师缺乏电脑操控的技术,根本不能独立将一堂课的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

在21世纪信息技术普及到课堂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效率,而不是成为老师们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绊脚石头呢?北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的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替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何克抗,2001)。在信息技术化境下,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一)完善的校园数字化软、硬设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校所配备的设备,只是一堆废铁在那里摆设,用一下就“死机”,想要声音有输不出,即使信息技术有多多的好处也与教学缘。而有的学校,虽有许多先进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用了没两年就坏了,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课上了一半就电脑就动不了,老师又不会修,又没有专职人员,懂修的老师又要上课,精心备好的一节课,也只好草草收场。学校除了所配备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外,还应该配备一些专职的设备维修人员,这才能保证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培训老师一些简单的日常维护保养的知识。

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安装昂贵的计算机和校园网。但对于已经有良好设备的学校,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发挥其潜力,服务于教学。笔者在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互联网的应用

1)在教学中,通过英语网站,收集世界各地的有趣新闻。据统计,在互联网上有82.3%的信息是用英语发布的(顾佩雅,1999)。学生平时上网或看新闻的时间很少,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奇趣异闻,不但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上还可以找到许多生动有趣的游戏和flash动画,这是中低年级最喜欢的。2)通过互联,可以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利用学生最喜欢e-mail 或QQ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还有哪些不足,而且还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对于一些胆小的学生在学校不敢与老师说的话,但这时他们会乐于“开口”和你交流。在学生生日时发个E-mail祝福,他们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这样就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如果是假期,可以让学把作业写出E-mail发给老师,学生会很乐于完成。除此还可开通博客,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放到网上,让学生进行互评。把平时的听力材料放到网上,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听,把课堂延伸到家中,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的到巩固。

(二)校园网的应用

1.利用校园网和同事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由不同年级的老师,将任教期间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练习题上存到内部网,与大家一起分享,大大减少收索资料的时间,即不浪费资源,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老师之间也可以同过BBS论坛,将平时在课堂上所遇到的一些难题放到论坛内进行讨论,也不必为一些小问题又要召集各个老师开会,讨论半天一下也想不到答案,最后又不了了之。但如果问题发布在论坛上,什么时候想到了,就可以随时写上去,又不耽误其它人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教师是实行教育信息化,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有了米”也要有“巧妇”才行。即使有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多丰富的教学资料,如果没有“巧妇”,这“生米”也很难“煮成熟饭”。

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主导。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师必须不断的“充电”才能顺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教师就是要做终身的学习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指导、合作者,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与技术的整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化理论和教育技术,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的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在信息的获得、筛选与应用,技术还是获得和加工信息的工具,其中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如果只是停留在以前的教育理念里,可能会觉得所有的信息技术的运用都是多余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像一把双刃剑。拿剑的人把它用好了,就是一把好剑,如果没用好就成为教学上的一把毒剑。信息技术给许多老师带来了便利,为认真备课的老师带来了丰富的资料,也为一些“懒老师”带来了福音。随时到网络上那别人的教案就直接给自己班的学生上,拿着现成的课件就进行授课,不管是否合适现在的学生。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更应该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除此,教师也不能迷信信息技术,无论什么内容都用电脑做几张powerpoint来展示,对于一些实物新单词,我们用实物直接教授,会更直观,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对于一些难读的单词,老师正确发音和现场示范,让学生更容易模仿。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选用哪种教学手段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有时候,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做了一副精美,生动有趣的课件,但学生的注意力却放在看课件的图片,并未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那是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根本没有提高到课堂的效率。

结语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对于教育的执行者,如何将它用得更好,值得我们不断去探讨的。它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优势。但也同样存在着许多隐患。比如,网上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比如黄色网页,暴力游戏等等,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促进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参考

【1】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惟存教育网站

【2】顾佩雅 曹岭岚 许可 编著。《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Internet辅助英语教学》[M]。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英语课堂实效性

21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随着人们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也已成为21世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在教育领域内,教师们必须树立现代信息教育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发挥其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等特点,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直观易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呆板、单调和枯燥的模式,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发生质的飞跃。

一、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网络作为一扇窗户,为教师打开外部世界丰富的内容和资源,并把它带入课堂。与以往贫乏的资源相比,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资源库。

1 . 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备课阶段。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使之与课堂学习建立联系。例如Sample Warmer,就可以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短片、音频或其他热门话题人物和事件利用多媒体引入课题中,以调动学生参与话题的积极性。

2.依托网络资源,补充和完善练习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宽学习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如雅虎视频搜索,Alta Vista音频搜索,Singing Fish多媒体搜索等可以搜索到很多像BBC、CNN这类受大家欢迎的电视短片,充分发挥影视电化教学手段具有语音、画面、音响三结合的优势,使声音和画面相结合,语言和情节相结合,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感染力,看到图像、动作、姿态、表情,听到纯正的语言交流,有身临其境之感,给学生以思想和心灵的强烈震撼。

3.选择性的使用网络资源。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网上的资源非常多而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筛选和有效利用。如果杂乱地使用网络资源,实际上是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教学信息向学生的传递,同时也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禁锢。教师应把教学软件放在被支配的地位,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按照自己教学的需要,设计适合自己的课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体现出来,让学生易于接受。

二、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TELL的概念,互联网及通讯技术为语言学习提供了越来越广的空间。传统的教学工具是利用磁带、电视机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对话、短文以完成一些教学任务,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这种灌输与填鸭式的课堂使学生产生疲倦及厌烦的心理。而现在,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增添课堂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英语材料。由于它集声、像、图于一体,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面对生动的画面和富于感染力的声音,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

老师应当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提供的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譬如1.利用现代技术制作课件。最著名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是Hot Potatoes。2.制作电子学习材料。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师可以把对学生的习题练习由纸质练习转到网页形式的练习,这样的练习生成程序要属Discovery School Puzzlemaker最为流行。还有一个名叫Smile的工具非常好用,它可以帮助自己管理网上题库,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练习。这样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时候也可以做到对症下药。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的使用各种媒体,才能真正适合教学实践的需要。使用信息资源,是为了给语言学习提供一个仿真的语境,让学生一目了然,减少教师解释说明的时间。如此,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操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创建网上互动平台,拓宽英语训练渠道

由于现代技术的应用越来越不受地点的限制,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计算机室或自学中心使用,还可以在家里、寝室或网吧中使用。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在异地也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与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调动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携手创建一个师生可以在网上互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并举,拓宽学生英语训练的渠道。

1.合理使用在线交流工具。通过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博客、播客和BBS等方式做交流活动。

2.在线教学和培训。如创建网上英语论坛,开通QQ群与学生进行视频交流。通过教学网站,教师可以把讲义、课件、练习测验等多媒体资料上传至互联网供学生自主学习,并随时答疑解惑,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互式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四、结束语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3

一、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它声画并茂、形象直观,语言地道,能将教材中的静态图形变为动态,以揭示图形、图像的丰富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语言教学情境,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将教学导向深入,因而备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它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本人在上新课标选修七Unit3 Under the sea时,我很困惑,我们是北方人,“旱鸭子”,对“海底世界”了解甚少,更别提进行话题讨论了,于是我求助于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下载了相关图片、视屏等材料,设置典型的问题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视、听、说全方位训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课件里面视频和图片的应用,不是为了教学生知识,而是创设一种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课本)让学生用语言去表达、去讨论。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去获得新的知识。这也恰恰验证了那句proverb“English can-not h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

其次,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地繁琐、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所需板书、板画、作业等内容制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0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讲语法知识时,如果只在口头上讲一遍,效果不是很好,但如果通过课件图文并茂呈现出来,既清楚又节约时间,最重要的是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最优秀的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变化、颜色的变换等手段,进行高密度的强化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好。例如,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就一个知识点可能有许多种考法,那么如果知识点多的话这一节课就要求处理大量的习题。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于是我常常课前将与知识点有关的高考试题制作成幻灯片,这样上课的时候就省去了板书的时间,可以练习大量的试题,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尽管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不能把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转化为主导作用;不能以大量的声音、图像代替学生真实的语言交流;不能因生动形象的画面而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但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度作用”,才能让它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另外,声音和图像有时候会让学生只关注图片的漂亮和意境的优美,尤其是学困生,他们也是需要关注的一部分。起课堂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然后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正如“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永远也无法强迫马喝水”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充电”才能顺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中学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4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猫街中学 段福伟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年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承担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养,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容量大、传输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教学的直观化与情境化,加强课堂作业的训练,使学生自觉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一节课已经成为了历史。而信息技术以它特有的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时效性强、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教学的直观化与情境化,使他们自觉融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的内容只有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接受,他才会认真的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才会实现。而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关键的

因素就在于他对学习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就在于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初中语文教材里所选的一些说明文和文言文由于时间跨度长,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又不是很密切,学生学起来又比较的困难,教师单凭一张嘴来讲,学生很难听懂,自然就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差肯定就不好了。所以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或幻灯片来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向沙漠进军》一文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师讲清那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用逻辑顺序来写的,主要介绍了治理沙漠的主要方法是水,其次是植树种草和培植草皮。这样的讲解既不形象,也不生动,学生是很难理解课文内容的。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幻灯片和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课文一开始就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沙漠中风沙袭击农田的情景,漫天的黄沙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把长势良好的庄稼给埋了,再加上狂风怒吼的声音,这样,学生就从心灵上认识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有了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沙漠危害人类,所以要治理,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治理,让学生到课文中找答案。找到后,先让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然后再呈现出一组幻灯片,让学生明白沙漠中的主要成分是沙,只要有水,沙子就不会飞起来了。这样就解决了治理沙漠最大的武器是水做的问题。接着,再提问:有了水以后可以干什么?学生就会回答:植树种草。又提问:植树种草可起到沙漠作用?学生回答: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接着再展示几幅在沙漠中种了草的效果图,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用flash播放沙漠地区植树种草和没植树种草的地方风述进

行对比,学生就明白了植树种草是治理沙漠的最好方法。然后教师在讲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学生就容易明白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演绎课堂教学直观化,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育离不开手段的现代化。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并不相符,教师如果还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此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那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把它用在语文教学之中,为语文教学服务。1、使用幻灯投影,演绎课堂教学直观化:

幻灯机投影机的使用,它能大大方便教学,节约课堂板书、绘画的时间,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利用它能分能合这一功能,分析《故乡》人物闰土。首先,分别打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两张画像,要求学生从放大的画面中,观察人物的脸部表情、额头的线条,衣着穿戴,不难发现少年闰土: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灰黄脸色,皱纹很深,头戴破毡帽,像松树皮的手。接着利用幻灯能合的特点,把两张画像放在一起,比较观察,从而得出:少年闰土天真浪漫,健康活泼;中年闰土憔悴颓唐,褴褛寒酸。时隔十几年,闰土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寻找造成闰土惊人变化的真正原因,从而顺利地揭示主题,突破教学难点。

2、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化:

利用多媒体能创设情景的特点,展现精彩场面和诗情画意,可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如讲授《岳阳楼记》一文,先展现洞庭湖这一特定的情景,把学生带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通过学生的看、听、想,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就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看到洞庭湖雨天的景象时便发出了“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感慨,当看到洞庭湖晴天的景象时,作者又抒发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怀,对理解后面作者的抒怀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像“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语句的意境理解用反复播放录像或“定格”的方法,再穿插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来突破。又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你怎样看愚公”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同学们便能明确愚公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未必可取,但他认定目标、坚定不移的精神和自信是感人的,也是任何时代都不能丢弃的。最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巧妙的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的MTV片断,教室里出现那优美铿锵的旋律“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弯„„”当屏幕上出现一位古代老人“望望头上天外天”“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那神情坚毅的特写画面时,学生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特别是最后一句“无路难,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画龙点睛为讨论题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既不失对古代名篇的把握,又使之富有现代气息。又比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小说着力表现鲁达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鲜明性格,教师上课前,可放一段电视

剧《水浒》中的《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不仅直接导入,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调、气壮山河的歌词,令学生听后精神振奋,血脉膨胀,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拍而歌之。在这种强烈的氛围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课文了解鲁达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的。对课文主题思想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既有利于教师布置作业,又有利于学生的训练,学练相结合,不但巩固了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①。由于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他的知识容量大,信息来源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布置课堂作业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许教师抄半天的作业,学生几分钟就完成了,更何况一节课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教师根本就不可能抄多少作业给学生做。这样,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读不能巩固,课外的延伸就更谈不上了。而电脑具有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利用这个特点对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是有很大好处的。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由于生字词比较多,要检查一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一个一个的写在黑板上,费时又费力,效果也不一定好,把它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几分钟就能完成了。另外,一篇课文上完了,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用一篇相似的文章检测一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利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幻灯片一下子就可以完成了。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完成时,我们马上就可以把郑振铎的

《最后一课》展现出来,让学生比较它和课文的异同点,教师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不但巩固了课文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其次,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的复习课的课堂作业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初三的中考语文复习。初三由于要毕业了,要把初中三年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总结,知识容量大、时间紧。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字词、语句连接、仿写、病句修改中,都可以选很多的内容来练习,方便又快捷,对学生知识内容的了解巩固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在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教学中的教材不再是单

一、固定、陈旧的文字材料。它可以是多样化、个体化、更新更快的多媒体支持下的超文本。通过信息网络,可以使教学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的都可生动地、具体地、直观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来、丰富起来。老舍先生写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写景散文,是一篇难得的教学范文。但由于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的差异,单纯的“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光光书面文字,很难引起学生精神上的审美体验。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就要比单纯的教师讲解要好的多。首先,制作fiash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播放动画片,学生在听课文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春景图,引发丰富的联想,得到了精神上的审美愉悦,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教学时,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的春景动态图,就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图像,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了,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好的帮助。再次,回放flash动画片和幻灯图片,不但能把课文的写作顺序讲的清清楚楚,使学生能够听明白,而且作者的感情、文章的主旨学生也比较容易明白。

综合性学习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处理得较为灵活,学生喜欢学,但书上的文字材料又太少。而且在课堂上让学生找资料,浪费时间不说,还不一定找得到。这时,利用电脑网络信息技术查找资料就显得很重要了。网络上信息多、流量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课前教师选定好内容,指定范围让学生去查,学生查到了,准备充分,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教师上起课来也会得心应手。时间节约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5

淮安市古寨乡初级中学 孙立冬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构建中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便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评价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各门学科中的地位还无法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执着于中考、高考的分数,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各门主课上,信息技术课就给挤在了一边。在学校,信息技术课课时被压缩、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课外,学生能有效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要完成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就非常吃紧了。另外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它是一门实践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无法改变这一大环境的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完成教学任务,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深入研究教材,课堂上做到点到为止

在课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从不同角度准确解读教材。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的用好教材,教学时才能做到“点到为止”。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远远出乎教师的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极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我们不可强迫学生去迎合教师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而灌输式的教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正确地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学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情景,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才会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

三、做好信息技术课的导入环节,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好的开始,进行吸引教学。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积极高涨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科认知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那么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情感、意志、思维等心理状态。新课的引入要自然、流畅,教师在设问时要注意问题明确、难易适度,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把抽象的操作用图、文、声、动画等表现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利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使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疲劳甚至厌倦的传统教学得到极大的改善。

另外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环境。不时抽学生上来给大家演示,他代表其中同学存在的个性或共性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专心听讲,又能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迅速掌握知识和操作方法。

四、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

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如在教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时,因为演示文稿中即包括文字,图片又包括声音,视频,即要学生熟悉网络懂得下载资料又要学生懂得演示文稿的制作技术,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对学生进行分组,五个同学一组,同组的同学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专门选图片的,有整理文字的,有技术支持的等等。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五、充分展示使学习有成就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的优劣,绝对不仅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得是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是否能够拿出像样的作品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一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意识的强化。

六、合理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评价标准对于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当,它是推动课程发展进步的动力:如果处理不好,它随时都可能成为课程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一节课结束,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在当前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魏丽。[2]《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郭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6

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起的课程永远是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因此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师在新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之中。导入时间不宜很长。一般限5分钟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导入方式也不尽相同。我常采用的是问题式导入,问题式导入是教学活动开始时,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造成悬念,引入新课的教学方式。例如,《word中表格操作》的“删除单元格”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T: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请学生一一操作。接着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单元格。S:先选中操作对象,按“delete”键。现象:表格却纹丝不动。

提问,这是为什么?难道“delete”键失灵了?

T: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内容,然后再选中表格,再按“delete”键。现象: “delete”键起作用了,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表格本身并未删除。S:“delete”键只删除表格中的内容,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 评析:“掉进陷阱的体验往往比走一段直路更容易使人记忆犹新”,学生对删除表格操作及“delete”键在这儿的作用,通过误区设问而理解得更为深刻。设置误区问题让学生在“反面教育”的作用下,经历了一个设谬----排谬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逐步养成思维的批判性、严谨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

二、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材施教,照顾整体。

由于社会和家庭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差异,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不一致。大多数学生除了上信息技术课就很少接触计算机,接触也只是平常上上网,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看新闻、聊天、玩游戏,基础很薄弱(如死机现象的处理、输入法的

使用等都不是很熟练),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学或培训掌握了较高层次的知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如果发现某些差生不能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小组优生辅导差生,既可以采取左右辅导,也可允许下位自由辅导,通过组内相互协作,不仅迅速提高差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优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拓展知识、创新学习留有一定时间。分层分组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公平竞争,节省大量课堂时间,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为学生设计开放型的任务,画一幅图画,编制一份小报等,这类开放型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又如: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教师可以设计几项任务,分层次指导,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其它的任务则是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发给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有的学生可以完成两个任务、三个任务甚至更多的任务。这样,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满足,教师也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理想境界。

三、预测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信息技术课上,一方面,教师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另一方面,教师也没有必要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由于:其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想做到无所不能简直是天方夜谈。其二,教师作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也不可能全部覆盖他们的知识面。因此,教师除了课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问题之外,在授课过程也经常碰到或这或那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比如:因学生操作不够熟练或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甚至出现死机现象,而学生不能自行解决。若是此种情况,开始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把解决死机的方法给学生演示,让其观看,以后再遇到死机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同时,把造成死机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根据学生情况归纳):

1、学生打开的程序太多,尽管只对一个程序进行操作,但其它的程序学生并没有把它们关闭,而学生仅仅是把这些程序最小化了,他们认为最小化后就是把程序关闭了;

2、不适当的操作及打开了一个较大的应用程序。这些都会造成死机。再告诉学生解决死机的方法:

1、热启动CTRL+ALT+DEL;

2、冷启动关闭电源重新启动。通过归纳原因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更加清楚造成死机的原因,以后尽量避免。又如,计算机操作课需要使用计算机等有关设备,在授课过程中,有时设备会出某种故障等等,而有关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及时解决,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所学的有关操作,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内容估计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并延伸。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这种课堂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动脑、联想、发挥,从而使学习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习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以致于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采用了“精讲多练”的方法。在讲课中,我只是把重点精细讲出,将一些易懂的或易于自学的内容让其自己去完成,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设置图片版式时,我只做出两种版式的图片效果,并讲解其要点,余下的三种版式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并找出各种版式设置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教师主要是起指导启发作用。

五、要用艺术性的教师语言,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是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它的一些概念与定义,往往会令没有相应知识准备的初中生难于理解。但若老师能够运用各种语言艺术,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时,要先告诉学生输入和输出设备是计算机接受指令和数据、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说:“我们看东西用的是眼睛,听声音用的是耳朵。那么,眼睛和耳朵就可以看作我们的输入设备。同样,我们用嘴巴讲话、用手写字。

嘴巴和手就可以看作是我们的输出设备。”这样一讲,学生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之所以笑是因为他们理解了概念,原来概念的影子就在自己身上,与自己亲密无间。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7

一、信息技术在备课方面的应用

1.研究教材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新高中英语必修和选修模块涉及的话题很广, 包括如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地理历史、名人、名胜、医学、环保、自然、动植物、语言文化、文艺新闻等。教学内容贴近当代社会生活, 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视野开阔, 信息量大。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对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单元教学思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方案等, 教案不仅为“教”而设计, 更要为“学”而设计。

2.课件制作

教师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备课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 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 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 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自己制作, 或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 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 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同时,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充分了解所教课程的文化背景知识, 也就是说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英汉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和纽带, 这是旧的教学资源中无法比拟的。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 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

学习语言需要语言环境。在教较简单的词汇如:“apple, read, smile”时, 可以借用实物图片, 动作和表情等来教学, 但是, 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用实物来演示的, 计算机创设的图文声像并茂的英语学习情景,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的兴奋, 教师在情景中实时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促使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 将参与学习的欲望转化为参与教学的行为, 在这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自然而然愿意学习。在教学必修3 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 为了让学生身临于西方节目的气氛中, 教师可以分别选了圣诞节 (Christmas) 、万圣节 (Halloween) 、复活节 (Easter)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的短片, 给英语课堂交际活动提供近于真实、自然的虚拟交际环境, 使学生很快进入语言环境之中, 学生很快了解了Trick or treat, pumpkin lamp, 复活节的来由, turkey的用途, 为英语交际教学做下铺垫。

2.利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教学中, 知识传输方法比较单一, “讲、评、练”教法, 不能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 极易抑制学生思维, 降低学习效率。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大脑皮层交替处于兴奋状态, 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了, 兴趣深厚了, 思维活跃了, 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例如, 选修6Unit4 Global Warming话题是人类当今面对的环境问题, 探讨“全球变暖”等问题, 由于是科普性文章, 学生对此方面的知识虽然有所了解, 但要用英文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列举出家中、学校或其它地方使用能源的物体, 让学生指出这些能源的来源, 并尽可能地列举不同的能源, 如风力 (wind power) 、 燃烧发电站 (a coal power station) 、炼油厂 (an oil refinery) 、核能发电站 (a nuclear power plant) 、太阳能接受器 (solar panels on the roof of a house on a bright sunny day) 、水坝 (a hydro dam) 等, 这此图片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把本来枯燥的东西变成形象的、直观的东西, 这正符合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的特点, 因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求知欲, 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生在边看, 边读及老师的讲解中很快弄清了哪些为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哪些是非再生能源 (non-renewable energy) 及化石燃料 (fossil fuel) 的概念, 为阅读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变苦学为乐学。

3.运用多媒体课件, 提高英语阅读课文教学质量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启动, 对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标八级对“读”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能识别不同文体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长句和难句;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字作品;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 使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例如, 必修3 Unit5Cana- da-The True North Reading部分主要通过阅读课文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尤其在辨别英文的方向上了解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在开始阅读前的引入, 热身和读前环节, 教师利用从网络上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呈现在大屏幕上给与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 这样他们很容易找准谈话的题材, 而不是靠想象。例如:给出世界上有名的旅游城市图片———巴黎铁塔, 埃及金字塔, 美国帝国大厦, ……引导学生畅谈五一期间最想到的旅游城市是哪一地方?看到图片, 学生一下就找到像旅游的感觉, 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愿望, 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紧接着, 教师再呈现四个与加拿大有关的问题结合图片向学生提问, 这是哪一国家的国旗? (在空中飞舞的枫叶国旗图片) 加拿大在哪一个大洲? (给出会旋转的世界大洲地图) 加拿大有多大? (给出前五大面积的国家地图) 加拿大的邻国是哪个国家? (给出美洲地图) 这些简单图片给了学生很多的提示信息, 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到加拿大上。第一遍阅读有个问题是要求学生标出文章中两姐妹在加拿大的旅游路线图, 然而课文中并没有提供相关的加拿大的城市分布图, 而网络恰好有很丰富的图片资料, 教师把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 学生马上就很清楚地掌握了加拿大城市的具体分布情况。第二遍阅读的读后理解中也有两道题目要求学生回答有关的路线问题, 这还得有更详细的加拿大的水路, 小麦种植区域的图片资料.同样网络也提供相关的信息, 学生看着地图, 对加拿大的情况印象更深刻了。最后, 教师把文章中提到的加拿大五个大城市的相关旅游景点一一呈现给学生欣赏, 他们都不由得发出一阵赞叹, 被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 这堂课学生对旅游给人的身心影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是多媒体的帮忙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预期效果。

4.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使学生明显地感受到知识有新的拓展, 信息量有新的增加, 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的某些特殊功能如:闪烁、变色某个单词、字母, 声光同步的动画画面, 扩大或缩小某一点, 拉长或缩写某个句子等,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多媒体创设的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做好课堂教学的复习、呈现、操练、自由交际等工作, 使多媒体所能提供的图像、影片、提示语和背景音乐等能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多媒体制作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 它能化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能轻松巩固自己已学知识,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比如, 在练习中设计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 由课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 根据练习的情况, 自动调整试题的难度及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等, 这样节约了时间, 加大了练习的密度, 使得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变大了。

三、结语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在于其创造的视觉新感受和快速、大量的提供信息表现出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能力培养, 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就可以代替一切教学手段, 教师如何高度的把握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内容,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都不是单靠多媒体能够完成的。 它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 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不搞“花架子”。同时,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到, 虽然有关教学内容和信息都提前输入到电脑中, 但人的情感是无法输入的,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及时地分析学生的情感反馈信息, 掌握学生的情感活动情况, 以弥补计算机的不足。总之, 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巧妙地使用这一技术就能使其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言

初中化学教师作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关键因素,设计、控制着课程教学的流程,是整个教学的主导力量。所以,教师在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之后,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学习,只有对整合的模式、方法、理论、意义等有所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和总结经验,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首先应明确目的和其中的主次关系: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统筹整理,展示应用知识的过程和成果,实现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实现有效的教学。

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中,教学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

2、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包括信息化学习在内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统筹考虑各种教学方式,倡导包括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在内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既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也不能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必须认识到,除了信息技术、数字信息资源之外,其他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也都有其自身特点和作用,过多采用计算机技术,是对其他媒体资源的一大浪费,同时也是对教师时间和精力的一大浪费。采用信息技术讲课,一定要用得恰当,绝不要“做秀”和逢课必用,也不要用缺乏交互性的课件充斥整节课堂。

“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历史悠远,但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论课及实验或演示内容较多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元素知识介绍课等,采用这种手段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效率。只有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效果。

3、电子图书的制作。化学教学中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并制作相关课件。

4、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课堂教学课件可以把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的、有污染的实验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化学反应中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决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使用多媒体,简单地将计算机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应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选择应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必须要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的立足之本。

5、课堂演示型课件的应用。课堂演示型课件是最受广大化学教师欢迎的,也是应用得较多的一种类型的课件。其制作原则是:①选择适合化学特点的课件课题。②要体现教学目的,为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提供帮助。③结构严谨,界面友好统一,方便控制。④技术的重点应该放在突出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上,而不是追求华丽的界面和高超技术含量。

6、交互型课件的应用。交互型课件主要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其制作的思想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不同情况,把学习资料分为多个水平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材料,也可以通过交互式的练习评估自己是否具备进行某种学习的能力。其课件模式见图1。

该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定势,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由于这种课件包含的内容多,所用到的技术含量较高,适合有计算机专业技术的人指导下的小组开发。

四、结语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要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41(1):7-15.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篇9

衢州市东港学校 王春良

摘要: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预设也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就教材内容的处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与其它课程整合几方面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一浅述。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任务驱动 整合

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育的主旨,对信息技术课程也有同样的要求。信息技术有着其独特的学科特殊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再加上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并无多少的经验可借鉴,可以说只能在总结其他信息教师不多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程和计算机应用的理解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借鉴引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误区,本人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基础,处理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是培养学生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而信息技术是时代性很强的,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也是飞速的,但这一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了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教材里有很多的内容有着不可避免的滞后,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时而动。这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处理应是提高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更要结合我们对教材的每一节课学习内容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一定的处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如四年级上册的第5课“我的Email”中,教材的重点是邮箱登陆和邮件地址

基本认识。拘泥于教材可能让学生能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但那只是以本为本地完成邮箱登陆和邮件地址的基本认识,但可能申请其它免费资源就无法顺利完成,或有一些问题无法完成,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并无实际意义。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有很多免费资源申请,具体的操作也类似,只是申请步骤有的相当多,这也就意味着在申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学生往往有很多时候无法顺利申请,造成课内知识和课外实践相脱节。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将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邮箱的申请,同时强调申请网上免费资源的必备知识和安全意识。如要先清楚阅读每项表格的填写说明,跳过无需填写的表格项,尽量以拼音字母代替中文字母(除必须用中文以外)等,以加快申请的速度。学生也必须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免费资源的申请尽量在教师介绍的网站,不能填写太多的个人相关身份信息。

对教材的处理不只是对教材内容的修改,还需对有些课时作出取舍,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是固定的,但事实的课程进度却并不能如课程设计一样,有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和事实情况相反的,如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太多,而事实情况是每个学校在这一学期的复习内容非常紧,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安排更多的课时,必须有所取舍。如第一单元“学习好助手”(共9课)中的每一课,一般都需要2-4个课时才能完成,在实际教学中,都应根据实际课时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

对教材的任何处理必须是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基础为依据的,这才是有意义的处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任务驱动,科学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随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走进家庭,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计算机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但这里的兴趣往往并不是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兴趣,而只是把信息技术课当作玩玩计算机而已,不会对知识学习过程加以重视,正是这种兴趣使得上课时教师只要教师稍不注意,他们就立刻玩起计算机游戏。所以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现阶段信息技术课堂实践过

程中使用最多、相对课堂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将教学目标和要求作为一项任务提出,教师作完一段演示,由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最后反馈这一模式。它符合信息技术实践性强这一特点,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在课堂中的使用也需注意以下常见的几个方面问题:

1、任务设计要合理。

信息技术课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任务往往是作完演示后的一个最终结果,而且由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软件中的广播教学的方便性,教师的板书往往很少,这其实对课堂任务的执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看着是理解了,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有着很多的问题阻碍着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到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转而去学习与课堂内容的无关的知识。所以课堂中的任务设计要合理,它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可执行的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想着要怎样去顺利完成它,在这一思考过程中会碰到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自行解决,而当学生将这些问题反馈到课堂之上,这些问题也就成了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这些知识点加以解释,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去研究和探讨更新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四下第15课“设计标志”中的目标:掌握自选图形使用技巧,设计班级的标志。针对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提出与此相关的任务,并不能很好的取得良了的效果,由于学生对班级标志的设计这一过程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不知道如何开始设计,就不能有一个明确的关于标志的设计。所以在本课的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事先用WORD制作精美的有关学校的一个标志,并对这一标志的构成作一简要的说明,解释每一细小的图案的构成及设计理由,并适时提出任务:如何用WORD制作一幅能体现出本班特点的优美图案作为本班标志?给出任务后不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找出问题,然后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能解决吗?因为是本班的标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就可以变得很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取得预期效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2、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现已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家庭已有计算机,相关的内容有的学生已有了解,而这体现在课堂上将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如果这在课堂上不能正确的加以对待,必然造成部分实践能力稍强的学生将课堂学习兴趣转向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知识上,同时这也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所以对学生课堂任务的定位上,都应考虑到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基本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已达到课文目标的要求,所以在课堂任务的设计上必须对这些学生加以考虑。如画图的教学,在三年级上册分11课时对这一内容由浅入深进行了探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把任务分的更细,如在其中第6课时“小树苗快快长”中,其教学目标是:能打开和关闭“画图”,认识“画图”的界面;了解“铅笔”、“刷子”、“喷枪”这三种工具的绘画特征,能用这三种工具绘画,掌握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刷子”、“喷枪” 的方法;学会修改图画的两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在本课中,设计的任务除了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针对学优生另行设计一些提高要求,让他们在一幅图画作品中列出“铅笔”、“刷子”、“喷枪”的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样例,然后在作品展示,用他们的作品让其他学生对使用“铅笔”、“刷子”、“喷枪”三种工具的不同大小有感性的认识,这样的任务设计也能充分发挥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会成就感的同时,还能辅导其他学生的学习。

3、任务设计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实践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需要随时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知识有关的内容上,培养学生抵御游戏影响的素质,所以除了在课堂中教师除了最大地展示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外,还需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设计,积极调动学生课堂内容的主动性,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在同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偶而放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动画看看,放首音乐听听,有同学任务完成可以来个全班性的表扬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始终有积极性,利于学生实践任务的顺利完成。

4、教师要始终参与任务的完成。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实践过程是学生当然要具有一定独立性,由学生自行完成,但学生毕竟是存在着差异的,学习上也一样,所以教师也应参与活动中,尤其是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堂实践中,任何一步不能顺利完成都将影响到后面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教师应尽早介入,适当地进行一些指导,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好一些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去探究。同时教师的参与也表现为给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资源,如学生在完成过程所需要的大量的素材,比如WORD和POWERPOINT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在软件自身的库中已有部分,而对于某一课堂内容并不一定具有,所以在课前教师对具体每一课内容中有可能使用到素材预先作一整理,且有针对性放于目录之中,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完成本课任务有一定的指向作用,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务驱动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但它对于实践性强的学科中有着相对较高课堂教学效率却是很多教师选择的最大理由,本人在信息技术课中主要使用的也是这一教学方法。上述几点也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任务常碰到的问题,它们的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当然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是一个相对系统的话题,也不是以上几点可以概括,只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时时总结,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个人使用的方法,这也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三、全面整合,攻玉之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补充。

课程的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它可以与很多课程进行各个层面上的整合,有着相当大的适用范围,使得整合成了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全面整合需关注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等信息素养,而不是单纯为使用计算机而学。现代网络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很方便地找到各种信息,但对于信息的处理也就成了一个日益突出问题:学生对于越来越多的信息需求时如何按要求进行信息查询,查询到的众多的信息如何进行选择,如何解决问题等方面。学生这些能力的训练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结合点,信息处理能力的加强可以让其他教师能带着学生很方便布置学生进行资料查找任务,且学生也能及时处理这方面的任务。比如小学科学中有很多的课堂知识是学生无法从已有生活经验中获取的,只有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才完善自己的解答,加以适当的处理,就能很好地为学生这方面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帮助。这一整合就要具体告诉学生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权威网站,并且提高信息的辨别能力。

2、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许多内容都是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很多的关系,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锻炼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所以教师应常常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明确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内容,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目标,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结合学生实际。比如,在三年级对于“画图”的学习,就完全可以在了解学生已学习的美术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合平时学生美术学习的实例,把它们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实践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比较出计算机画图与美术画图中的联系与区别,比较出两者的优劣,然后再出示一些专业图形处理软件处理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学好美术对计算机画图学习非常有帮助。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话题,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学科而言,其在实践过程往往有着很多的课题需去研究,也会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本文也只是从自身的一些经验出发,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常见的课程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研究。相信也只有在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努力研究尝试中,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真正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有着良好信息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11月14日 [2] 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十八洞村》观后感干部学习心得下一篇:模具使用和保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