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06-03

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8篇)

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1

一、学院现状

1、师资结构

学院现有专职英语教师79位(含大学英语教师)。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19位、讲师53位、助教4位,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比例=22:53:4,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的28%。具博士学位的有4位,具硕士学位的有39位,具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职教

师的32.81%。在人才工程方面,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3人次入选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3人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专任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汇总表

类别

职称职称年龄结构职称学历结构

小计≤30岁30---50≥50博士硕士学士

教授30311

1副教授190190211

5讲师531736013319

助教4400040

小计7921580449252、专业与硕士点设置

目前我院有本科英语专业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其中,本科专业下设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两个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有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三个方向。另外,我院还有教育学二级学科下设的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目前英语专业本科生428人,两个硕士点三届共58人。

3、专业定位

本英语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广的英语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能在中等和初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研究,同时也能在商贸部门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科教育坚持“重基础、抓技能、强素质”的理念,确保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育以及商务英语专业水准,同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4、课程建设:目前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四项,包括“笔译”、“美国文化”、“英语教学论”、“大学英语”。各级教改项目24项,其中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一项。

5、科研项目:近几年我院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目,厅局级课题10项左右。

6、课程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基本符合国家要求,所用教材达到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规定标准。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教学管理在硬件和软件上已按教育部和英语专业委员会规定,基本达到学科规范。

7、专业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完整、管理规范、操作有序。校外师范与非师范专业见习、实习有固定的基地和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工作制度完善、目标明确、计划合理、要求达标、管理有序、措施落实。学生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8、生源与就业:一本、二本生源充足,近两年本科就业率达86%,毕业生能适应社会工作需求。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骨干力量,还有部分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出国深造、进入公务员行列或从事自主创业。

二、存在问题

从学校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来看,我院在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尚存以下不足:

1、学科专业单一,专业方向数不足,学生数偏少。

2、无省市级精品课程。

3、高职称、高学历人数偏少,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于大力加强,学科团队有待于整合和引进,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4、缺少能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

5、缺少学科发展所必需的最新资料。

6、专

四、专八考试通过率波动较大,考研升学率较低。

7、二外(法语、日语)师资力量薄弱。

三、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制定外国语学院“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规划的原则为:在**“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规划的总体原则的指导之下,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在“十二五”规划建设期间,学院将遵循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和配合**新时期办学思想的“三大转移”,加大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应用型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和精神,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模式。在确保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人文修养、保持英语专业特色的同时,使毕业生具备从事英语教育或经贸英语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

现有英语本科专业一个,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分师范教育专业与非师范专业。本科师范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中等和初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研究,同时也能在商贸部门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非师范专业培养能在商贸和政府文化部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翻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专业建设目标

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2

一、立足主线, “四大引智工程”取得突破

“四大引智工程”是河南省人社厅立足于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需求提出的引智方向, 许昌市外专局同样针对许昌实际, 在农业、工业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1. 五年来, 许昌市外国专家局立足农业大省实际引智, 着力提升农产效益与科技提升。

一方面,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 无偿为许昌县尚集镇禄马村等八个村镇聘请外国专家并成功申请河南省“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 逐年实地跟踪、持续推广。2012—2015年又帮助河南金卡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申请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另一方面, 为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众品等5家农产品企业的8个项目邀请外国专家10人次, 专业涉及粮食育种选种、生鲜加工、植物精度提炼等。此外, 大力推广示范基地的项目及技术, 促进引智成果产业化。目前, 推广良好的示范基地企业金卡特公司和思源面业公司已具有明显带动效应, 均带动周边生产农户10000多户, 共安排就业1200余人。

2. 促进许昌产业发展, 帮助突出产业企业重点引智, 创造最优经济效益。

先后帮助许继集团、黄河集团等大型企业成功申报15项重点引智项目, 并协助引进外国专家46人次。重点项目有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的“大直径聚晶立方氮化硼 (PCBN) 复合片研发”项目邀请外国专家5人次;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的“3.0MW混驱风力发电机组”项目邀请外国专家8人次等。其中, 黄河旋风集团在项目实施后, 预计可实现年产聚晶金刚石复合片40万片, 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元, 利润总额1.2亿元, 不仅打破西方对高品级复合片市场的垄断, 而且使企业成为复合片产品出口基地, 带动金刚石原辅材料行业和金刚石应用行业的整体发展。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引智工作的矛盾, 帮扶有特色和经济增长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意斯特精机有限公司是从事有色金属压铸件制造的中型企业, 近几年, 许昌市外专局先后从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为该公司引进了10位外国专家, 在专家技术帮助下, 该公司从仅能生产压铸件发展成能生产2000吨大型压铸机的企业, 填补了国内空白。

3. 为医疗系统引智, 是许昌市外专局重视服务保障民生引智工作的体现。

许昌市外专局把引进专家进医院作为民生引智突破口, 成为河南省第二家引进医疗专家的省辖市。2014年来, 已为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和早期防治》等项目引进专家3人, 同时确定明年为许昌市中心医院及禹州市中心医院引进专家2人。在许期间, 德国眼科专家托马斯先生和许昌市医生一起诊断300多位患者, 心外科专家贝伦斯博士参与了3次心脏搭桥手术。以上2名专家还分别举办了一次眼科学术培训和心脏外科学术讲座, 广泛邀请了河南省内医院最高水平的相关专家及全市 (县、区) 医院专业医护人员, 有效提升了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许昌市外专局同样重视生态引智, 在所有项目中始终把符合环保标准作为硬性要求。

二、立足职能, 紧贴大局, 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引智的根本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 配合中心工作。许昌市外专局同样紧贴许昌发展大局, 配合全市中心工作引智。

1. 围绕中心抓好引智。

紧跟许昌市经济建设工作重点, 充分利用国家引智工作的优惠政策, 高标准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领导干部工作会议》等全市会议工作要求, 做到吃透上级精神, 认真分解任务、积极走访问效、优选企业项目、筛选引进国外专家。几年来, 通过广走访、严立项、多搭桥, 为许昌市多家优质企业申请国家资助引智项目62项, 先后聘请来自德国、法国、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专家, 专业涉及机械制造、金刚石制造、发制品加工、机电设备研发、农作物育种、医疗卫生等几十个领域, 广泛覆盖了工、农、科技、医疗、管理等产业, 有效促进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许昌市相关产业融合, 创造经济价值近千万元, 为企业直接节省科研经费800多万元,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抓好中原花博会期间的智力引进。

每年9月, 由国家林业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定期在许昌市举行。8—12届花博会期间,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许昌市外专局克服时差困难, 昼夜与国外专家机构磋商, 为花博会引进国外专家14人次。先后邀请到荷兰阿姆斯特丹花卉拍卖交易行董事局主席亨特·格鲁特先生, 法国国际园艺科学协会副会长、法国农业部顾问让·皮埃尔工程师等层次高、专业性强的专家。领域分别涉及花木交易系统建设、鲜切花技术、花木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花木栽种土壤改良等, 全面涵盖了花木种植、防护、管理等科目。在花博会期间, 外国专家举办多场花木产业高层论坛、专业知识讲座, 以及通过实地辅导, 有力提升了花博会的整体水平和知名度, 充分发挥了引进国外智力“借脑提升”的优势。

3. 重点打造地方明星项目。

“十二五”期间, 许昌市外国专家局连续支持市瑞贝卡、黄河旋风等大型支柱企业的发展, 帮助以上两家重点企业共引进外国专家9人次, 重点解决了发制复合聚酯纤维切片聚合、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应力缓解等技术难题。通过专家无偿帮助, 瑞贝卡公司发制品仿真技术进一步提升, 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复合聚酯纤维切片聚合工艺, 填补了我国高档假发纤维技术空白, 改变了行业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巩固了我国发制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三、立足新常态, 创新服务机制, 在实践基础上研究新思路

五年来, 许昌市外国专家局也通过自身的工作, 积累了一些新环境、新条件下的引智工作新经验。

1. 项目慎选慎立慎引。

每年1—6月定为许昌市“企业走访月”, 深入企业寻找项目。立项前, 深入考察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明确需解决的技术课题, 制订执行预案, 和外国专家组织进行细致沟通, 针对项目优选专家, 做到专家抵达许昌市, 即可进入工作状态;项目执行中重大项目局工作人员随队作业,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执行后注重跟踪问效, 并把每年9月—12月定为“跟踪问效月”, 保持与专家组织及相关专家的沟通, 及时总结引智经验。

2. 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引智与全市经济发展相结合。贴合全市经济发展布局开展引智工作。二是引智与科技提升相结合。严格筛选项目, 寻找具有科技潜力、贴合转型、具有消化科技能力的项目立项。三是引智与培育示范相结合。做到引智带动周边, 实现效益最优。四是引智与国际合作相结合。2014年帮助许昌市职业技术学院选派教师赴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培训, 培训专业均与地方特色产业挂钩, 有效提升了全市职业教育水平。

3. 创新管理办法。

一是宏观管理项目布局。以推动企业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 综合考虑全市产业布局选项目, 保证项目覆盖面广、代表性足、经济辐射性强、社会效应好。二是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做到四个“不立项”:项目发展前景模糊不立项、科技含量不高不立项、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立项、示范效应不足不立项。三是精度管理项目进度。实时跟踪项目, 把握项目实施时间、进度、质量动态, 实现用智效率最大化。

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3

《规划》内容显示,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到1.22万亿元,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其中,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71.7亿册(张);出版期刊9884种,35.4亿册;出版报纸1939种,500.2亿份;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47.5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达3758.2万美元。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表示,在产业化方向上,新闻出版总署将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并推动产业振兴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将造就大量龙头企业,其中包括造就3-4家中央国有大型出版集团。按照这一思路,国家将加强新闻出版业的整合力度。具体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降至5000家以下;全国印刷复制行业小容量低端产能将淘汰40%-50%。同时,蒋建国表示,伴随中国产业企业的做大做强,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推进新闻出版业的“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传媒品牌。

蒋建国指出,从行业自身看,“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明确提出了关键时期的具体要求: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面临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任务,将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突破性进展。新闻出版产业格局进入战略调整期。随着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企业并购日渐活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必将导致人才、资本和资源等市场要素更大范围的流动和重组,必将带来新闻出版产业格局的深入调整。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随着新闻出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发行等新业态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必将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及技术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规划》提出的关于“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产业计划完成七大重点任务,一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三是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六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七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与此同时,《规划》制定了八大措施来推动“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这八大措施从产业指导思想、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式、科技、人才、产业管理等方面予以全面保障,相信能够确保七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范卫平司长说,在规划主要措施上,突出了政策支持与引导,为规划的科学实施与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规划》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的同时,国家版权局还发布了《版权工作“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版权规划》)。《版权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编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总结“十一五”时期版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5年的版权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规划。

版权管理司司长王自强表示,此次发布的《版权规划》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版权工作的5年规划,制定《版权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现近五年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期总结 篇4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期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职业学院紧扣《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认真开展中期总结工作,为科学决策、推动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重点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

学院突出“@@@@,@@@@”办学特色,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恪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元参与,增强办学活力。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加强校企战略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促进校企共赢,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教育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并形成了“2+1”、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链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产业产品链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在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依托企业实现学院实践性教学需要。学院结合专业特点要求,积极拓展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实地考察协商,自 1 2011年以来新签或续签校企合作协议书(有效期三年)的企业达@家,使学院校企合作单位达@家,能满足学院各专业认识性实习和顶岗实习要求。学院在行业内部还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省的有色金属行业——@@等公司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学院依托@@公司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将学院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建设规划,与企业共建、共用教学、实习实训和生活设施,有力促进了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司和其所属企业全面向学院提供学生校外实训场所和教师挂职锻炼岗位,成为学院最全面最有效的实训基地,大大地扩充了学院的教学设备,满足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要求,使校企双方实现了在人才培养中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加强专业设臵与企业发展的适切性。学院开设的@个专业均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融入到教育教学文件及实施过程,多途径、多形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着力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开设的专业中有12个专业在学院可以考取相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三级),其他6个专业可以考取相应职业(工种)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国家 2 四级)。毕业生到企业后上手快,工作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

二、专业建设

学院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框架。主动适应中国@及有色金属行业和**省“蓝黄”经济区建设,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打造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财经等5大专业群。

——以打造特色专业为抓手。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按照导向性、前瞻性、效益性的原则,在前期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及2013年评估回访,在全院专业群中遴选设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应用化工技术5个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较高社会声誉的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学院专门修订和完善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配套出台了2012、2013年度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建设,并划拨专项资金???余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学院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依据建设的基础和进展情况,申报了?专业为2013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获批。截止到目前,3 学院有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级特色专业。

——以发展“梯队式”的专业结构体系为规划。不断加大以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为主的优势专业群建设,结合专业定位和产业发展趋势,学院积极配合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转方式、调结构,适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以行业为依托,以典型冶金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专业特色。冶金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获得支持建设资金??万元。以??职教集团挂牌为契机,以**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制定了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子商务九个专业建设项目方案。依据人才需求分析,2013年新申报增设了建筑工程技术和??加工技术两个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专业。计划在2014新增设??类相关专业。

三、课程建设

学院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以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形成为主线,进行全面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精品课建设相关的支持政策办法,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遵循高职人才成长规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精品课创建,形成了教研室、系部和学院三级课程建设管理工作体系。

2011年,完成《税务会计实务》和《网络系统集成》申报省级精品课建设工作,其中《网络系统集成》被评为2011年省级精品课。2012年,组织对申报的?门院级精品课进行了评审,其中联合申报3个课程群共?门课程,评定院级精品课?门,并从中优选出?个课程群申报省级精品课。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联合课程群《会计电算化实务》、《基础会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门课程被评为2012年省级精品课。2013年,修订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配套出台了《2013年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网、管网”等?个课程群、《园区网实施与测试》等?门课程进行了公开评审,评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5项共?17门课程,并从中择优推荐了“建网、管网”、“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2个精品课程群,“园区网实施与测试”、“大规模路由网实施与测试”、“网络安全与实施”、“Linux操作系统”、“机构认知与组装”、“液压与气动系统组装与调试”、“金属切削机床”、“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共8门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点,并均被评审为**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至此,学院已经拥有15门省级精品课程。

四、师资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能够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是推进人才引进计划,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满足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需要。近三年学院共引进具有企业工作实践的教师?人。二是完善职称结构,理顺了职称评审渠道,积极开展教师职称申报和评定工作,成立高校教师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近三年共有?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人通过了中级职称评审。

——多措并举加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外出学习培训。近三年组织?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培和省培工作,组织?名教师参加国内访学项目;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外出培训。二是进企业实践。为强化教师的双师素质,学院出台教师进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参加了进企业实践,要求教师每学期进企业实践不得少于18天。三是内部培训。通过说课、说专业等专题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交流等形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学院重新定位教师岗位职责,出台《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制定了?个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均衡发展,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建设高职院校合格教师队伍的基础。

——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发挥校企一体、师资共建的优势,选聘优秀人才到校任教,聘请一线技术人员、能 6 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各专业建立了?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近三年,学院从@@企业技术人员队伍内,增选了?名内部培训师作为兼职教师,壮大了兼职教师队伍。

五、校企合作

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需求建设相关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依托企业办学优势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教改与合作创新活动。

——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依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培训要求,组织学院教师与相应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实验、实训条件进行改造升级,并对急需项目进行自主研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冶金技术专业的“++生产仿真教学系统”就是学院与@@公司生产运行部、设计院等单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研发完成的&&公司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目前已成为冶金专业实训教学与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重要的训练平台。该项目经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荣获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不断增强学院产学研工作与企业的契合度。借助**教育集团的平台,整合**各成员单位相关资源,并通过公司投资和校企合作的方式,新建、扩建了一批实验、实训场所,使其基本满 7 足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比武竞赛和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生产、创业、咨询等功能要求。计算机系与化学品公司合作研发的“++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已作为**省省级科研项目予以立项;学院经管系与@@公司财务部、计划经营部、市场营销公司和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建立的++沙盘模拟实训系统将经济数学、财务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生产经营的相关知识恰当的运用其中,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发挥到极致,为经管类专业全方位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系统不仅能满足对口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还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先进的实物教学实验实训环境和良好的研究开发平台,并对地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与指导做出贡献。

六、教学科研

学院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支撑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下大力气发展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成效。

——学术成果频频获奖。2011年承担的&&公司科技研发项目《氧化铝生产仿真教学系统的研发》顺利通过鉴定;完成2010年省教育厅审批的立项《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获得2010年**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高职人文教育引论》获得2011年**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高职院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获得2010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2012年申报的**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英语阅读教 8 学现状与改革研究》和**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获得审批;《++生产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和2012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5项成果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跨区职教集团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获高职高专人文社科类二等奖、《浅谈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税务处理方式》和《家庭作业考试化的教育悖论及其改进策略》获高职高专人文社科类三等奖;《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参数整定法》获高职高专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大孔容活性+++的生产》获高职高专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完善制度,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2013年修订了《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和《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配套出台了《2013年度教科研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和《2013年度教科研成果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高职教育研究室,制定了《关于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学术研究、参谋咨询及信息服务等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加强了对高职教育理论、政策、发展动态研究和学习,并编辑印制了10期近+0万字《高职教育研究信息》资料,供老师参考。教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篇,出版教材著作+部。2013年向省教育厅组织申报的科研项目《++++仿真教学系统升级改造》、《+++弯管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代设备管理、评价 9 及考核系统研究》和《企业+++施行与内部控制改善一体化实践研究》获准立项;向**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申报的《职业教育集团产权运作模式创新研究》获准立项;评定了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26项。

七、社会服务

学院作为铝行业唯一的一所职业院校,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在企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训实践等社会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学历学位教育。先后与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近10所高等院校合作,举办了机电、化工、冶炼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班,培养企业急需人才。

——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突出抓好企业员工岗位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承担了国家有色金属行业特有职业、**省通用职业的技师、高级技师等+++余人次的高技能人才晋级培训、鉴定考试、论文答辩、评审等工作。承担了**省、**市“金蓝领”培训任务,培养维修电工、焊工、氧化铝制取工技师++余人。组织相关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支队伍培训及企业内部劳务市场员工培训达+++余人次。组织完成了**市“—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比武竞赛活动。面向企业先后组织举办了++制取工、++电解工、机修钳工、电焊工、汽车驾驶员等+多个工种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班,组 10 织职业培训与考核鉴定+人,其中:初级+人、中级+人、高级+人、技师=人、高级技师+人。组织完成相关企业员工与本校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颁证=余人次,鉴定合格率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万余人次。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承担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气运行控制、焊接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六个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任务。来自江苏、甘肃和山西的?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承担了来自甘肃和山西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造、电气运行等六个专业?位青年教师的企业实践项目培训任务。

八、管理体制

学院管理体制突显了“校企相融,产学互动”的办学特色。与企业高度相融,精干高效。

——逐步完善学院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了院系两级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办法,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淘汰机制;加强学生工作改革,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建立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出台《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修订了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检查工作制度》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制度,坚持领导、教师听课和同行评议制度,逐步引入企业和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形成了计划、执行、督导检查、处理反馈的循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督”、“导”、“评”等方式监控教学过程质量,采用学生信息员、班级日志、信息反馈制度、三级三次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有效监控培养过程质量。形成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等多层次质量监控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2011—2013连续三年学院总体就业率?%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以上,用人企业满意度达?%。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活动,特别是各类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不断丰富参与竞赛活动的类型与级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2012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10个竞赛项目中,学院参加了?个竞赛项目的比赛,荣获“?” 项目二等奖、“?”、“?”三等奖; 2012年**市第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7个竞赛项目中,学院参加了?个竞赛项目的比赛,荣获“复杂部件造型与 12 加工” 项目一等奖、“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组建及信息安全维护”二等奖;2013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10个竞赛项目中,学院荣获“电气自动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计算机网络组建及信息安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三等奖。

九、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堂。学院制定了年度《学生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职业素质教育课堂实施方案》,利用职业素质教育课堂,通过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每周播放《感动中国》、《伟业之魂》、《优秀员工》等思想教育系列教学片,组织学生集中收看,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知识”、“硬笔书法”、“普通话普及”等专题系列讲座,使学生掌握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途径,提升学生基础素质;设计开展了每周一次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主题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推介会、人生观价值观讨论、大学生必备素质讨论、良好习惯养成、专业能力、求职常识讲座、职业规划设计培养等主题班级活 13 动,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导向,创建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每年一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对打造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以学术讲座、职业技能竞赛、科技英语竞赛、书法绘画比赛、征文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科技文体艺术十几项精品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特别是计算机操作技能比武、计算机维护维修技能比武、珠算、点钞技术比武、机械制图技能比武、锡焊技艺大赛、钳工、维修电工技术比武等技能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学生职业技能方面效果显著。

——组织学生参加行业、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行业特色、企业文化和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与企业和社会的融合能力。学院组织开展了“爱心服务进社区”活动、“冬日送温暖、爱心献社区” 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公司年度表彰大会暨文艺晚会、@@公司全民健身运动广场展示系列活动、青年联谊演出、无偿献血和社区绿化植树等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承担了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教工作年会、&&公司职教集团成立大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了@@公司庆祝建党91周年暨第二届优秀??人表彰大会、@@公司庆祝建团九十周年青年歌 14 手颁奖晚会、@@公司职工篮球赛等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和礼仪服务工作;参加了2012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行业职教工作年会。学院学生的过硬素质和出色工作,受到教育部及企业领导的高度评价。

——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有序,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丰富自我的舞台。“星星火文学社”、“启明星艺术社”、计算机协会、学生记者团、曲艺队、舞蹈队、武术协会、礼仪模特队、健美操队、篮球队等20余个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特长和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5

(院内征求意见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学院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编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教计〔2010〕11号)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

自2007年11月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质量工程实现突破,专业建设取得进展,校企合作深度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主要成就

1.转变观念,明晰办学思路

学院深入组织学习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先后邀请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兄弟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开讲座,进行了12场次的各级各类科技工作培训会、学习交流会、专题报告会、课程建设、教研室建设研讨会,使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深化专业改革、深化课程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习,学院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院之力,创造性地开展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2.创新机制,启动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实施质量工程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院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多项管理办法,启动了质量工程,开展了教研教改立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立项建设了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市级教学团队1个,立项研究了20个市级自然科学项目和16个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质量工程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能力为本,优化培养方案

学院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院实际,围绕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 标,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颁发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各专业采取到各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聘请行业专家为人才培养方案提建议、出点子等方式,将行业的技能特色引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具有一定特色又保证了相对的规范性和实践性,突出了能力为本。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控制课内理论学时,增加实践环节,强化素质类和技能类的课程开设,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4.资源共享,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学院十分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积极推进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按照“校企双方共商培养目标,共议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管培养过程,共享教育资源,共融校企文化”的基本思路,近一年来,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特别是与重庆交通大学开展“专衔本”模式,与新龙湖物业公司实施订单式培养,与重庆市建科院共办专业,充分激发和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

5.内培外引,加快队伍建设

一所合格的学校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 是主导,是关键,加强师资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院制定出台了《专业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学院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遴选出首批专业带头人7名,首批院级骨干教师4名,新引进人员17名。为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院实施了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了系列教学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许多青年教师已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为满足教学需要,确保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规范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是实现学院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实行规范管理,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学院在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院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先后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实施课堂督导和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从学期初到学期末进行不间断的检查督导,较好的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制度,院长信箱、院长公开接待日等多种方式,搭建了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为稳定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实行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馈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师生员工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按照重大事情“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改革创新,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解决学院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保证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院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目标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4.坚持艰苦奋斗,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传家宝

坚持艰苦奋斗,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岩精神是学院办学的传家宝。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形成了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学院面临的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 5 战的发展环境。

(1)未来五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新的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国高职在校生规模将由2009年的1280万人发展到2015年的1390万人,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3)重庆“314”部署、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我院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这是认真贯彻“314”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和发展、促进重庆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重庆作为西部教育高地,有效地促进我院大发展的极好时期。

2.“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设一支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将更加迫切。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将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加快专兼职教师梯队的培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一项紧迫任务。

(2)校企合作还需要从政策、机制等方面得到根本改善。由于 缺乏政策层面的“校企互动”激励、保障机制,学院同行业、企业的深层联系和合作还存在许多障碍。探索适应学院实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新校区建设需大力推进、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比较薄弱,距离市教委的合格评估还有很大差距。新校区建设需大力推进,进一步优化办学基本条件,这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重要工作任务。

(4)适应新的形式要求,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贯彻落实重庆“314”部署,及重庆市城乡统筹的逐步推开,学院需进一步提高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格评估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实施“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和成人、成才创造条件,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2.坚持科学发展

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注重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使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和驱动机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各项管理制度创新。

4.坚持开放办学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整合社会、行业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院社会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本建设,全面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增强服务能力,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前,在校学生规模达到8000人,其中全 8 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达到5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在册生达到3000人。

(一)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

到2015年,按生师比18: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教师总数328人,其中专任246人。

建立完善教师准入、评聘、考核评价、分配激励等制度,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建设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等六大师资培养工程,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选拔、培养、聘用专业带头人30名和骨干教师60名;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水平,组建跨专业、跨系部、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的课程教学团队。力争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3-5个,院级教学团队30个以上。

通过选拔、培养和引进(聘用),充实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专任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争取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0%以上,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70%以上。

严把新进教师录用关,力争新进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历;加强现有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五年内每位专任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或参与技术革新累计达到1年以上。

建立“校企互通,人才共用”机制,通过紧密合作企业计划安排、向社会定期发布兼职教师招聘信息、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兼 职教师资源库等措施,吸引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常年聘请兼职教师100人左右。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构建有利于辅导员干事业、求发展的选聘机制和培养、培训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科学、专业结构合理、智能结构互补、气质结构和谐,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增强教学部门自我发展和管理的自主性。

(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积极拓展新专业,2015年专业设置达到30个,进一步拓展专衔本工作、打造第二专业建设。力争建成市级特色专业3个,院级特色专业6个。

实施以建设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工程技术、房地产经济、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等多专业群协调发展。建成15个左右基础理论扎实、产学研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校级品牌专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继续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依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生产要求,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施订单、冠名式培养、工学交 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抓好“专衔本”联合办学,注重学生学历提升,积极拓展多个高校实施联合办学。至2015年,我院“专衔本”专业争取涵盖我院所设大部分专业。以道桥专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高职第二专业建设工作,全面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加强课程建设,基于职业岗位工作分析,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力争2015年,建成市级精品课程6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加强精品教材、规划教材、校本教材建设,力争出版教材50部。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确保生均图书资料达到60册以上。

积极开展“双证”教育,重视大学生职前培训。切实落实教育部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学生创造就业上岗条件,力争95%以上在校学生毕业生同时获得职业资格上岗证书。

探索构建适合于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逐步建立“全员、全程、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能力递进、素质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教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获得市高等学校 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新建、重组、充实相结合,继续大力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技能实训室,与行业、工种相对接的院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的原则建成与教学需要相配套、专业门类较全、仪器设备先进、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院内实训场所。至2015年学院将完成240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建成涵盖各专业、工种在内的实验实训室共60个,1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个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力争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0%,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0%,实现专业主干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广泛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学院无形资产的投入和技术投入为主、物质投入为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对实习单位和学校双方应是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至2015年学院将建成长期的、稳定的,集教学、培训、研发、生产于一体的30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产学研工作力度,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与开发、科研攻关。努力使课题立项和科研经费有重大突破。学院成立科学技术服务小组,提高科技研发及服务能力。力争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及教研教改项目立项100个以上,创办《重庆建 筑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持续稳定地抓好专科层次的成人继续教育。计划在2015年以前完成继续教育学院的组建。

组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初步规划2012年完成组建工作。一是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养初、中、高级技能建筑工人。二是开展职业岗位培训,更多地培养从事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基层技术管理岗位人员。三是起步开办各种执业资格师培训。四是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各种中短期培训。五是开展建设行业职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力争在2011年内年培训人次达2000人,到2016年时年培训人次达5000人。

实时组建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主动实施对学生的技能鉴定,同时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建筑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强学院检测中心建设,在满足我院学生实习实训前提下广泛拓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

(五)学生工作创新与发展

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强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红岩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做好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学生管理、评优表彰、学生资助、勤工助学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强化学生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不断完善院系两级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科学 编制招生计划,使招生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就业工作环境软、硬件建设,开拓就业新市场,提升就业水平。重点抓好宣传教育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引导服务平台、自主创业服务平台、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

2.围绕“第一课堂抓校园文化、专业发展抓素质拓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构建“学院活动精品化、班级活动精彩化、社团活动经常化”的社团文化活动格局。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势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

(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建立合作契约,细化分类合作,加强实质性紧密合作。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型校企合作框架下,每个专业至少与业内一家主流企业深度合作,力争“建成一个专业,办好一个实体,创出一个品牌”。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强化合作过程中的督导、反馈、监管机制,建立深度、全程、紧密、持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合作保障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议事制度。完善项目合作跟踪服务机制,进一步与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取更广泛的联系,争取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断研究和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开发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与建科院、新龙湖物业的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的示范作用,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空间。力争建成校企合作基地30个以上。

(七)新校区建设

1.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合格标准,满足8000—10000人在校生的使用。

2.科学规划校区功能。把拟建校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绿色环保的新校区。妥善处置现有校区。

3.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新校区五个校园建设工作。2011—2013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包括12万平米建筑物、环境绿化、教学设施设备购置及学生运动场所,确保学生整体入驻;2014—2015年完成二期工程,满足学院远期办学需求。

(八)五个校园建设

把“五个校园”建设作为我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和推动“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建设五个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部门职责,积极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创建评估工作。在创建合格平安校园创的基础上,力争2011年创建合格健康校园、2012年创建合格绿色、数字、人文校园。

(九)后勤服务建设

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按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学院后勤服务,从而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院后勤服务的保障体系。

一是组建后勤服务公司,将学院物业管理交由后勤服务公司经营,作为后勤服务公司的起步业务。二是组建学校印刷厂,对内对外开展印刷业务;三是适时开展检测外包业务。四是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创办宾馆等第三产业。五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固定资产效益。特别是充分挖掘临街商业设施的价值,使物尽其用,物尽其效。六是紧扣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走好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逐步提高后勤产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后勤服务质量居于全市高职学院的中上水平,服务成本居于中下水平,师生普遍满意,上级部门肯定,在业内有较大知名度的后勤服务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成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规划以及规划检查监督工作,实现对学院工作的全面指导。各相关处室要在学院总体的前提下,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规划、科研工作规划等详细规划;各系部要制定系部发展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方案。

(二)健全工作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健全学院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学院领导班子 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定期开展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理论征文、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学习活动,系统全面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强全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高职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积极筹措资金,为规划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充分依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成渝两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的有关政策,争取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完善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扩大合作办学领域,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校办产业,增加办学收入;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管,依法理财,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教学和各项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

(四)发挥资源优势,为规划实施提供行业依托保障。充分利用主管部门的隶属体制,加强同主管部门、建设类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争取主管部门对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推广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指导、支持和帮助。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在奖学金设置、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大力开发合作领域,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 供良好的行业依托保障。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二五规划 篇6

关于印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遵医附院院发〔2011〕1号

各工作部门: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2010年12月30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会员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现印发全院,请认真贯彻落实。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院“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发展建设的指导方针,希望全院各工作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团结协作,鼓足干劲,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保证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附件: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我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我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切实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保证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按照省卫生厅和学院关于“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医院发展简要回顾。

“十一五”以来,医院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凝聚全院意志,完善与加强医院管理、优化医疗流程、努力创新、高效经营,增强医院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使我院的医教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均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实现了医院跨越式发展,为“十二五”医院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医院发展现状

目前,全院职工2221人,其中高级职称434人,博士35人,硕士310人,省管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全院建筑面积11.44万平米,内科大楼和外科大楼已投入使用,新建门诊综合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四面山后勤基地二期工程现已开工建设,诊疗环境不断改善。我院现有编制床位2000张,开放床位2050张,下设16个部(处)、45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29个临床教研室,附属美容医院、附属肿瘤医院以及代管美容、护理、影像、麻醉、检验等教学院系。目前,我院临床医学已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已建成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卫生部内镜、胸腔镜培训基地、贵州省美容培训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以及贵州省美容质控中心、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和麻醉质控中心。近年来,随着我院各类移植手术、微创手术、介入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拓展,“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主要成就

1、医院发展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院开放床位从1145张增长至2050张,业务收入实现了年均23%的增长,出院病人增长57.8%,门急诊病人增长61%,手术台次增长162%,医院业务量及收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展新业务,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1)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促进了我院临床医疗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院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达130多项,成功开展了省内首例活体肾移植术,并成为全国第一批肾脏移植手术指定医院。同时,我院在第三类医疗技术方面也做了新的探索,我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于2006年顺利通过卫生部技术准入审查,并已成功开展了各种移植手术、微创手术以及介入手术等高新疑难度手术,医疗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把中医药的发展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加大对中医药的经费投入,促进中医药建设。

(2)组建专科医院,加快专科发展,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2006年,附属肿瘤医院成立,肿瘤专科得到快速发展,业务收入增长400%。附属美容医院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较大发展,美容基地建设更加规范,业务收入年均增幅达20%以上。

3、狠抓质量和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依法执业,完善制度建设。医院依法执业意识进一步提高,继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医院《工作职责、管理制度汇编》、《科室医疗护理管理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汇编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制度建设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向现代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

(2)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并通过了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大检查,取得了优异成绩。医院自行组织了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年(2009年)和医院文化建设年(2010年)活动,持续抓好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缺陷,确保医疗安全。注重“三基”训练,狠抓三级医师的教育培训。初步形成了部处、科室和医疗小组齐抓共管医疗护理质量的局面。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由卫生、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医疗机构协作的医疗纠纷现场处理联动机制,开展医疗纠纷回顾分析工作,增强了各级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医疗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医疗安全得到了保障。

4、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我院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进新兴学科建设,加强对重点学科的扶持,突出学科结构层次,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逐渐提高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医院完成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和发展规划,确定了院内11个重点学科。

5、医教研协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培训基地,凸显医院影响力。十一五期间,我院临床医学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建成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卫生部内镜、胸腔镜培训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这些示范中心和培训基地的建立,极大地促进我院医教研的协作,提升了医院影响力。

6、卫生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发表的1300多篇论文中SCI收录17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二等奖二次,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获准各级别科研项目38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卫生部重大行业专项项目及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6项。

7、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形成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我院先后引进博士研究生3名,院内人员考取、攻读博士30多人。其中,引进“候鸟型”高层次人才7名,其中长江学者5名。同时,我院每年送出进修学习已达300多人次,每年参加院外学术会议平均达200余次。

8、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干部任免、交流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逐步实施医院聘用(任)制,实现了职工由固定制职工向合同制职工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人员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除根据工作需要引进正式编制人员206人外,还招聘以护理为主的各层次人员626名,为缓解社会就业问题作出了贡献。

9、完善医院建制,提升组织效能。“十一五”期间,我院进一步完善了医院建制,新组建了后勤处、保卫处、审计处,完成党支部、工会的整合工作,厘清代管学院部系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

10、加强服务保障工作,加大设备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体系,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快。

(1)“十一五”期间,医院加大硬件投入,年均设备投入达5000万元。启用直线加速器、16层CT、电子内窥镜系统、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高压氧舱、海扶刀、DSA等大型高精尖设备,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医疗、教学及科研条件。

(2)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健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系统(PACS)和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MS),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启动了电子病案管理子系统、药品会计子系统的实施工作,加强LIS系统在全院的扩展,启动门诊医生信息系统工程项目。

(3)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内科大楼和外科大楼,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新门诊综合大楼即将投入使用,诊疗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我院投资购入原遵义(四面山)3417医院旧址,并在该地新建了后勤基地,整合消杀洗涤、药物制剂等后勤保障功能。目前,正在建设养老康复医院、会议中心和职工活动中心等二期工程项目。

11、积极推进财务“全成本核算”模式,提高了运行绩效。“十一五”期间,我院逐步完善了奖金核算方案,充分调动了职工和科室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较为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科室收入结构,提高技术含金量。

12、圆满完成各项医疗应急救援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帮扶,注重社会公益性。

(1)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院及时派出医疗队赴震区开展伤病员救治工作,救治伤病员212名,接收地震伤病员100名到我院治疗。因抗震救灾工作业绩突出,我院被卫生部等四部委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2)完成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共筛查患儿4427人次,其中确诊160人次,住院治疗36人次,全部治愈。

(3)2009年,我院参与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足口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顺利完成了对我省第一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抢救工作。在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控专家组的表扬。

13、党建工作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我院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以党建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院积极开展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并组织职工多次到正安县、绥阳县等进行党建扶贫工作,以党建扶贫、送医送药为切入点,促进基层卫生工作建设和发展。

(2)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推进医院党风廉政、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医院实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兑现制度,与个人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优评先挂钩,实施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管理,全面落实了党风、行风建设责任制。

二、“十一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发展速度与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2、行政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3、就医流程、工作流程方面仍需不断改善和优化。

4、新医改项目中临床路径、信息化以及降低病人费用等工作尚缺乏力度。

三、“十二五”医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医改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强院、质量立院的原则,争创品牌效益,全方位提高我院的整体综合实力,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努力开创医院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医院发展目标与定位

以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加速发展,加快向高精尖、疑难重症转型,推动跨越,用五年的时间把我院建设成省内领先,西南一流,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和贵州省区域性医疗中心。

(三)发展目标

1、总体要求:

(1)床位设置: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编制床位2500张,开放床位2600~2800张。

(2)医院建筑: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

(3)人力资源:加强博士培养及引进,力争达到博士80~100名,高级职称人员700名,职工3400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

(4)绩效指标:

力争业务量及经济收入年增长率达10%~15%,到“十二五”末,门诊量达130万人次/年,住院量达6万人次/年,手术量达4万台次,平均住院日11天以下。

(5)申报并力争获得国家级百家优质医院称号。

2、医疗工作:

(1)鼓励和大力支持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每年达15~20项,并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优先发展的科室在经费和设备上予以倾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5~10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2)在现开展的三类医疗技术(同种器官移植技术、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细胞移植治疗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拟开展并申报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基因芯片诊断技术、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使我院开展的三类临床技术达9项以上。

(3)加强贵州省医学美容、麻醉、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工作,力争再申报2~3个省级质控中心。

(4)完成临床药理试验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力争成为Ⅲ期临床药理实验基地;改进和完善临床检验中心工作,争取成为黔北区域临检中心;成立循证医学中心,在临床上全面推动循证医学工作;加强法医鉴定中心工作,力争成为国家级司法鉴定中心;加强急诊能力建设,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能力,扩大急诊病房,建立急诊监护病房,根据需要,组建创伤病房,逐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强化美容医院、肿瘤医院和康复养老院工作,使我院的综合业务和专科特色实现新的突破。

3、教学工作

(1)教学管理:进一步突出医疗教学并重的原则,改变教研室管理模式,设立教研室教学专项经费,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2)精品课程:在加强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精品课程。在原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优质课程2门的基础上,力争五年打造3~5门省级精品课程。

(3)教学名师:按照“注重能力,讲究实效、发展专长”的原则,根据专业类别,充分发挥医学院附院的优势,积极搭建教学名师评选机制,打造一批专业化的教学名师,实现医教研的高度结合,力争获得4~6名省级教学名师。

(4)教改:加强与学院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协作,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十二五”期间,争取申报国家级教改1~2项、省级教改项目3~5项,力争50%以上的在职教师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教改立项。

(5)教学成果: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十二五期间,拟发表教育和教学管理论文15~25篇,力争主编1~2部国家级教材,获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

(6)临床技能实验室建设:继续加大对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的资金投入力度,完成医学诊断学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内镜、腔镜诊疗技术培训实验室建设;完善临床麻醉综合技能实验室;建立实验室监控及实验教学评价系统,力争成为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的实验室。

4、科研工作:

(1)树立“科技兴院、科技强院”的指导思想,强化科研能力培养,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并注重处理好临床与科研的关系。

(2)科研管理:完善科技奖励机制,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设立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成果推广奖、新技术新项目奖,使人才在创新中得到激励。

(3)科研课题:力争立项30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获省级项目100项。力争年均获得纵向科研经费600万元,每年争取1~2项横向课题。

(4)科研论文:SCI收录文章达50篇,核心期刊1200篇。

(5)科研成果:力争实现中华医学会或教育部科技奖项零的突破。

5、护理工作

(1)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达到80%以上,力争获得1~2个国家级示范病房,5~10个省级示范病房。

(2)加大护士培训力度,拓展专科护士培训,探索全科护士培训。申报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及肿瘤、糖尿病及老年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3)推动护理科研,力争获得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加快导师培养,申报1~3项国家级课题,获得1项国家级成果。

6、学科建设:

(1)加快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每年选派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国内外高端的权威医疗机构或实验室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进修学习。

(2)加速发展重点学科,整合相关学科,建立相对优势学科,推动相对滞后的学科加快发展,促进医院向以高精尖技术为主导,对部分疑难疾病具有特色治疗的大型综合医院转型。

(3)加速建设鼓励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尤其鼓励积极开展三类医疗技术的新兴学科。

(4)整合学科,积极支持,在人、财、物方面创造条件,打造5~8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在省内一流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群,如麻醉学、消化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小儿疾病、呼吸疾病、骨关节疾病、细胞治疗等,为1~2个学科能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创造条件。

7、人才及干部队伍建设

(1)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公平、公开、竞争的原则,改变目前目前人才总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梯队结构不合理、学科带头人竞争实力不足的现状。

(2)“十二五”时期第一年,对全院科主任、护士长实行重新竞争上岗,并制定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以及实行科主任、护士长四年为一届的任期制,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有高有低”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3)每年拔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人才发展基金”,用于中青年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课题和高层次学术交流费用。

(4)坚持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制度,在专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学科带头人采取针对性的培养,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科带头人在任期内都承担2~3项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或开展3~5项新技术、新业务。

(5)坚持高起点,多渠道多途径培养高层次人才,大胆启用优秀的高学历人才,特别是要注重选拔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1~2名国内著名专家。

(6)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原则,重点选择,引进高学历、高职称而且能够为医院带来先进医学理念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带动专业学科的发展。

(7)要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既讲学历不唯学历,重能力,重实绩,营造让优秀年青人脱颖而出的氛围,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完成院内各级岗位设置,建立有效的岗位考评办法,以业绩、能力和贡献来评价和使用在职人员。

(8)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出台优惠政策,舍得花钱,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医务人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项目,凡科室派出进修学习,并在临床实际中推广工作的,由医院承担所有培训费用;加大力度作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凡新进入我院工作的各类医师均按国家规定参加相应阶段的培训后,再定专科的管理办法;加强继续教育,促进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

8、基本建设及医疗设备投入:

(1)完成门诊综合大楼的装修、搬迁和使用。

(2)完成住院部广场的总体设计和一期改造工程。

(3)完成培训大楼的建设。

(4)根据临床需要,购置高端螺旋CT(双源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OCT)、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器,再新进一台3T核磁共振,设立杂交手术室,争取卫生部支持,购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PetCT)等。

9、院内专科医院的建设:

(1)美容医院:完成美容医院新院区的搬迁和改建工作;加快美容培训基地和质控中心建设;力争将美容医院建成省级医疗美容示范和会诊中心;开设美容激光科、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肤科病房,开展血管瘤、瘢痕等专业的特色治疗,培育美容市场,拓展美容医院发展空间。

(2)肿瘤医院:完成肿瘤医院新院区的搬迁和改建工作;力争建立肿瘤医院临终关怀病房和病友之家;加强诊疗技术,尤其是放射治疗技术的提升;加强人才培养,五年内使肿瘤医院的博士人数增至5~6名,科研课题立项10余项。

(3)康复医院:加快康复医院建设,完善康复医院各项功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探索的养老新模式,培育老年病市场,逐步实现养老康复病院500张床位规模,使之成为医院新的增长点。

(4)根据医院发展需要,适时组建专科医院,如申报眼科医院等。

10、业务拓展及外联协作:强化与地方政府及医疗机构的联系,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协作机制,拓展医院发展空间;加强与基层医院的双向转诊和区域合作,广泛开展与国内先进医院的协作,进一步强化我院的区域优势;根据发展需要,适时、适度拓展医院发展空间,力争在新浦新区建设院区,兼并医专附院,缓解院本部压力。

11、职工福利:

(1)建设职工营养餐厅,保证职工中午就餐以及手术加班和夜间值班人员就餐。

(2)加强职工之家的建设,建设篮球场、健身馆、离退休活动中心,完成四面山职工活动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3)增加职工增量补贴及住房公积金额度,保证职工资金有效积累。

12、医院信息化建设

整合全院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结合医院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等的全面进步。围绕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总体目标,尽快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IS),整合医学影像系统(PACS)和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MS),逐步推进“一卡通”、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远程会诊网络、住院病人智能服务化系统和会计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

13、医院管理

建立优质高效的成本核算系统,健全薪酬体系,充分体现多劳多得,高风险高产出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全院员工的积极性。

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完善院处科三级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管理效能。

14、医院文化建设及宣传工作

提炼、培养和总结符合我院实际、振奋人心的医院精神和院训,倡导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医院各级管理着和员工归属感、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力争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我院发展战略、反映我院特色的文化体系。编制较为全面的医院画册,修建文化墙,办好院报,重点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广泛的宣传。

15、党建工作:

(1)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密切联系群众,把集体和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加大力度作好党员发展工作,实行半年一次的党员汇报制度及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作好支部书记培训工作。

(3)围绕中心任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创建百家优质医院为切入点,号召全院职工积极参与优质医疗,诚信服务的活动。

(4)重视宣传、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统战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7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相关产业。为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水泥工业“十二五”展规划》、《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5个子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的具体部署,是推进未来5年我国建材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5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一)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t,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78亿m2,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实现利润2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二)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t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5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t,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t,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t、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t,约占全国的25%,前2家产能已超过1亿t。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t,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 MW。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五)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同时,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注:(1)5年累计数;(2)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总体看,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二、发展环境

(一)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5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二)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注:2010年数据为实际产量数;2015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需求预测数据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及兼顾国际产业分工可能出口量。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注:(1)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2)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墙体材料中黏土实心砖以外的部分;(3)5年累计数;(4)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四、发展重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等行业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 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优化区域结构

水泥。立足服务区域市场,着眼降低物流成本,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因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在大中城市周边,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 kg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 kg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技术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支持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发展平板玻璃。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建筑陶瓷。东部沿海地区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打造知名品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适度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及配套能力,培育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新型建筑材料。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部分城镇周边合理布局若干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地,推进部品化。

非金属矿。严格行业准入,加大资源保护。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依托优势矿产资源集中地,统筹规划,建设石墨、石材、萤石、耐火黏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深加工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 发展建材服务业

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定制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试验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发展建筑陶瓷、石材等装饰及装修材料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材料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二)推进节能减排

1. 加大节能降耗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材工业能效水平。

2. 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坚持减量置换,推进兼并重组,加强技术改造,支持“上大压小”,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落后平板玻璃生产线。2015年末,水泥、平板玻璃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优化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污染。

4.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无害化最终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建立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减少资源消耗,鼓励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等产品,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发展绿色矿业,强化非金属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三)加快技术进步

1. 加强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制约建材工业的窑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利用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加快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 推进技术改造

支持建材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完善、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水泥。对新型干法生产线实施以余热发电、协同处置、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等为主的技术改造。

平板玻璃。原料优化和标准化控制、配合料高温预分解、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改造。

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砖干法制粉、薄型化、一次烧成,卫生陶瓷高压注浆、真空挤出等技术改造。

墙体材料。以节能型隧道窑逐步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为主的技术改造。

非金属矿。以超细超纯选矿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和改性复合深加工为主的技术改造。

3. 完善标准规范

加快制修订特种玻璃、精深加工玻璃、特种玻纤、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防火保温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特种陶瓷、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与应用标准衔接。制、修订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产品质量、包装贮存运输使用、安全卫生防护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接,提升国内相关标准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五、重点工程

(一)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到2015年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主要行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制订主要行业能耗标准,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专项改造。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帮助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最终处置,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座大中型城市,依托周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争取到2012年,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到2015年,部分中等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三)产能优化工程

工程目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t,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5000万重量箱。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机制,确保淘汰落后和产能优化工程目标实现。

(四)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

(五)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及制造规模化。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特种玻璃,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无机纤维,风电叶片、高压容器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六)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工程目标: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建材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在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研发设计、信息网络、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体系,创建若干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核准或备案相关建设项目。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省级建材工业规划,并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二)创新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建材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加强行业管理,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产业政策

制修订水泥、玻璃、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产业政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研究制订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协同处置的相关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推进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项目核准(备案)、财税、信贷等方面统筹对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示范工程的支持。

(四)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水泥、玻璃、防火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制修订建材产品标准。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行业诚信体系,培育知名品牌。

(五)加大资源保护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矿山开采、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萤石、耐火黏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实行生产指令性计划管理,严格生产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六)推进国际合作

鼓励进口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初级产品出口,支持扩大建材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及装备出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总承包,开展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合作和投资建厂,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营销体系和技术输出的专业服务平台。

解读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8

2012年2月1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计划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

“十二五”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产业模式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五年。可以想象:未来五年间,政策将推动物联网市场高度繁荣,科幻电影中众多智能场景将逐步照进现实,科技逐日创新,市场创造财富传奇……这场盛宴中,哪些行业将成为真正受益者?

内容详实凸显高度重视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提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以及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而言,物联网即是把物品与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使人可以通过网络识别方法控制各类物品,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遵循以上核心理念,我国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发展战略,包括“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及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无疑,此次规划是中国首次出台如此详细的物联网规划,自上而下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高度重视。工信部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千亿元,而在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未来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0%。

当前,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此次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须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四大行业分享物联盛宴

深入剖析此次《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在物联网行业众多分支中,智能卡技术、二维码识别、RFID芯片和传感器等诸多细分行业,将最大程度地分享市场带来的增长收益。

首先是智能卡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物联网的技术核心。智能卡是一个带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标准规格的卡片。智能卡作为IT行业的一个小分支,原本市场份额很有限,但随着通讯、金融和政府安全等项目的实施,智能卡独特的技术特性及不可替代的地位已开始显现。

二维码识别则是物联网的关键环节,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码能多次读写且存储容量更大,在产品溯源、物流、防伪、防串货、会员管理、精准营销、召回等环节均能扮演关键角色。此外,二维码可通过网络传输和下载,其应用具有高度灵活和便捷性。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二维码的应用已更加便利快捷,目前二维码和智能手机相结合的应用包括电子票、电子折扣券、手机广告、手机上网及下载、二维码名片等。

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灵魂,主要包括标签和终端设备两部分。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讯号读写标签中的信息,实现高速无接触式的物体标记和识别。由于RFID标签无需电源,且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因此已成为物联网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但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

传感器则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基础。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国内传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缺口巨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

全力突破“应用”瓶颈

尽管国家已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出台了相应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且许多行业部门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但“应用层面突破乏力”仍是物联网产业商业化的瓶颈。

目前,物联网的应用推广还处于探索阶段,清晰的规划和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依然缺位。一位曾参与《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传感器、安保以及云计算等领域近年来发出的声音不少,但真正产生经济效果的却并不多,如果真用产业产出的标准去衡量物联网的发展,那么其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而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物联网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诸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不断催生市场利润。

专家估算,目前中国约有1亿台个人电脑,而物联网终端的需求量则远大于此,诸如10亿数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数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数量级的微处理器和万亿数量级以上的传感器需求,仅从终端潜在需求的角度,即可比较得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远大于互联网。

此外《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指出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为引领,注重自主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

其中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开展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重点支持交通、电力、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并开展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还将重点支持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nlc202309040344

从这些内容中不难看出,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寻找规模化应用突破口。目前,很多城市已陆续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方案,城市应用将是未来三至五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政策之春泽被上下

自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最初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驱动,无锡、江苏、杭州、成都、重庆、上海等各个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地方规划和政策。

然而,纵观各地的物联网规划,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在产业发展重点和应用上多有布局重复的弊病,且各地对物联网概念理解不一致,政策扶持对象也各有差异。尤其涉及重大指导意义的物联网标准方面,各地方政府很难达成一致,造成本就薄弱的物联网产业资源趋于分散。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此起彼伏的优惠政策,也使得物联网产业背上了“过热”、“虚假繁荣”等恶名。

而本次出台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产业范畴,使各地方政府与中央指导思想达成一致,还明确了包括“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营造政策法规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注重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内的五大保障措施。无疑,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政府驱动的优惠政策之春。

根据规划精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将围绕几个重点展开。首先是重点技术领域,诸如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尤其是与制造业有关的传感器制造业领域,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

其次是重点应用领域。在关乎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行业,如环境、工业、农业等已成为了发展的重点,而在民生密切关联的医疗、食品及社会管理领域,也已成为焦点。

此外,在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域规划领域,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思路是以“市场驱动”模式,以靠近关联应用产业为原则,如以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进步及物联网服务业为导向,以特色农业、汽车生产、电力设施、石油化工、光学制造、家居照明、海洋港口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物联网聚集区。

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与产业基本面政策之春遥相呼应的是政府对于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给力”政策。2010年8月,教育部即公布了通过审批的140个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在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物联网”成为最大热门,各高校纷纷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共有37所高校获批,新设专业在2011年已开始招生。

而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不仅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巨大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及时做出反映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内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包含传感器原理、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物联网组网技术等教学课程,为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培养大量精通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人才生力军。

商业模式日渐清晰

随着物联网市场商业盈利模式的日渐清晰,以及物联网设备和产品制造业、物联网运营产业、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有望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展望未来,从物联网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直至“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政府一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但专家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要克服技术问题,及市场规模化应用瓶颈;其次,需要培育一些能够整合物联网产业上下游环节的龙头企业;再次,需解决需求与技术不匹配的矛盾,形成市场导向的产业整合;最后是绿色发展,将物联网应用于节能减排、自然和谐、环境友好等领域,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发展前景。

当前,物联网应用已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监控、食品安全等多个行业崭露头角,并广泛出现在政务、公共安全、健康护理和国防等各大领域,商业模式亦日渐清晰。在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世界各国都对其寄予厚望,视之为“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也是一个漫长而逐步深化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中国近年来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网民数量已达全球第一,夯实了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此次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发新一轮生活方式变革。

与此同时,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物联网将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引发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具有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而人们可以确信的是,未来的物联网科学必将使一个个看似科幻的场景真正变为现实。

上一篇:语文二年级暑假作业答案下一篇:教师关于教师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