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2024-06-13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通用12篇)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篇1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李鑫

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一家企业能够实现生产目标的能力大小,决定了它在实现战略目标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先来明确执行力的概念,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那么,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就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课,并且随着企业实力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明确管理目标,确定工作重点

因为实际工作中很难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状态,那么企业工作任务的执行程度,就要看企业的管理目标是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执行力落地差是企业的最大内耗,不仅会消耗企业的大量人才、财力,还会错过机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首先要从管理上得以体现,用管理的方法来形成企业的整体风格和氛围,最后使整个企业和人员都具备这种能力。高投入高标准换来的高效率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必须找到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才能落实执行力管理。其中,领导阶层的管理作风与能力对执行力大小影响很大。领导及员工都要做到“沟通要充分,决定要服从”。一线员工在接到任务时,要做到服从目标、服从领导、服从变化,这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领导在确立目标前,应该了解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所属的员工,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可以培养员工的使命感和忠诚度,亲自参与实际工作可以建立一种真正诚实的对话关系,与下属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可利于工作。上下级交流时应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关键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其次确保每次对话以事实为基础,凡事只流于表面,必将会人心涣散,失之于求。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确立比较实际的现实目标,明确当前阶段工作重点是什么,主要工作精力应放置在哪里。

完善管理体系,固化管理要求

企业执行力建立在完整的管理体系中,按照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彻底地梳理,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公司的管理体系,形成执行力流传的渠道。

当然,企业本身情况的唯一性决定了管理体系不能照搬照抄,中小型企业结构较为扁平,上下传递层次少,但是资金投入少,高级管理人员也较少;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复杂,职能部门众多,但是尖端人才较多,管理比较规范,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要求也不同,选择一个适用于自身企业的管理体系与标准要求,是执行力传达的基础。

各级管理者往往都会把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归咎到各个方面,却忽略了分析从自己身上发现根源。事实上,执行力是领导者意志的体现,倘若领导者自身的管理能力本身较差,后面有关执行力的所有事情将无从谈起。所以,执行力管理体系应从高级决策层开始,涵盖到最下一级执行工作人员。

企业应在营造企业文化、培养员工责任感之外,有详细科学的分工计划,权责明确才能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与执行力效果,首先要把共同目标分解为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层级关系,使目标有系统、有层次,让执行更具有“可操作性”。作为企业的员工,他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标准的达成情况,对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哪些贡献,目标的细分正是把这些目标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使个人与部门的执行方向和执行情况一目了然。有了工作目标,还要制定工作要求,这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应结合工作性质与部门实际,在高层管理要求的背景下分别制定。

强化制度执行,提升管理水平

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必须克服“企业递减”的通病,既是说,企业结构的各个层次中,由上而下下达的命令执行效果是层层递减的。要克服或者减轻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首先,企业的高层决策应该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尤其要避免模棱两可。很多企业的决策层效率并不低,问题出在执行中。主要表现为:贯彻决策时,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以自我为中心,用“我以为”来判断、看待决策,只把自己理解与同意的部分传达给下级。于是,当高层的决策信息到达企业基层时,已面目全非。可以想象,这样的决策,即使基层员工百分之百地执行,其最终结果与高层最初的决策意愿也会相差甚远。所以,高层的决策必须科学、严谨,一定不要给中间的管理层留有曲解的缝隙。

其次,决策层不能只管做决策,还必须要求监督部门回馈执行情况,一旦发现执行偏差,必须立刻纠正。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决策做得很好,但监督环节却很差,从来不深入基层了解决策的执行情况,这是产生“企业递减”的关键所在。要想杜绝这种情况,决策层必须重视回馈,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应该给予适当的批评。

再次,决策层一旦作出决策,就务必要求下级坚决执行,即形成决策的权威性,不允许与决策相悖的理念干扰决策的执行。《卓越执行》一书认为,执行是意识、是科学、是意志、是文化的定义。就是说,在对决策实施的过程中要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耐力去坚持,直至执行从行动变为习惯,成为组织血液中的DNA。

最后,执行工作的下级必须把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反馈上级和其他职能部门,要求及时且真实,根据工作内容的划分与重要性纵向和横向传递。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工作出现误差,没有信息反馈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制度,无法确定完成工作的好坏与预知工作风险。上级得到反馈后,才能做出科学的下一步指示。而有反馈的工作链也利于下级员工的工作效率培养,不会让上级对实际工作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考核执行力管理制度执行结果

执行力管理考核时,应对每一层次的管理者和实行者都进行考核。将企业的激励机制和执行力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合理有效的核心制度,包括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员工升迁制度、奖惩制度、压力制度,让员工心悦诚服地自愿多用心,将工作执行得更好,只有这样执行力才会提高。考核内容应包括决策数量、决策科学性、决策执行程度、决策效果等。并不是实现所有决策就是

执行力提高的标志,上级决策对当前企业面临状况是否合宜、下级在风险变动时是否能够随机变动这些都应被考虑,也即是说,不光执行结果要考核,执行过程也是执行力大小的一部分。指令是否明确关系到执行是否正确,是否有偏差。管理者则要做好过程督促和指导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判断。因为“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有效果,有效果不等于到位了”。这充分说明了在执行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跟踪考核的重要性。

考核结果当然也根据重要程度反馈到各层,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执行力强的组织与人才,并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强化执行力管理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提高各层工作人员知识与技能是一部分,加强团队凝聚力与员工责任心归属感也是必须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理念有助于打造执行型团队,有利于单位凝聚力的提升。“以人为本”能使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承当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企业利益和荣誉。它提倡尊重每一个团队成员,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工作的性质不一样,行使的权力不一样,不代表谁比谁能干。“以人为本”能提升团队的凝聚力,还要求团队领导要身先士卒来促进团队建设,一个团队的执行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凝聚力,领导带头是关键,员工参与是基础,领导不仅是管理团队、制定策略者,应带头执行,起表率作用,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将自己优秀的管理思想在整个银行中落实到位,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关注,才会取得在团队中的威信,才能促使每一位员工将自己的工作有效执行,从而促使整个企业的执行能力有效的提高。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篇2

(1) 把握执行方向, 明确执行目标。把握方向, 明确目标, 这看起来似乎是平常的话题, 但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前期分析调研工作, 需要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以及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筛选、分析、整理, 然后对一系列问题给予确认, 提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在此基础上, 确立执行的目标和方向。企业的执行目标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从层次方面看, 可分为企业总体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 体现目标的层级关系。从目标的时间方面看, 可分为中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等。从目标的内容看, 可分为企业发展目标、业务经营目标、财务控制目标等, 这些都体现了目标的系统性.作为企业员工, 其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的积极执行, 都会对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这就是所谓“千斤重担大家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所以目标必须分解, 才能达到更合理、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效果, 使目标更容易执行。企业目标明确了, 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 各职能部门、每位员工才能在工作中齐心合力地完成目标任务。

(2) 需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搞好团结协作。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 也是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 它更是企业执行力的保障。但由于每个人的自身素质不同和所追求的利益上的偏差, 团队合作精神的好坏也是不一致的。另外, 隔行如隔山。在一个企业里, 员工们的专业技能也各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缺少任何一个岗位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企业作为一艘“公司船”, 需要所有水手的通力合作, 也只有依靠大家的齐心协力, 才能劈波斩浪, 驶向更为遥远的大海。因此, 要强化企业执行力, 就十分需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我认为可以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加强和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 引导和教育员工增强合作精神, 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要使员工懂得团队合作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有利于工作目标的执行, 又事关个人经济利益。其次要设计营造美好的愿景, 使员工明确企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努力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工作。企业的美好愿景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员工的消极思想和行为促进员工团结向上。再次, 要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及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的薪酬体系、清晰的工作职责与目标, 能促使员工明确执行方向, 加强互相团结, 主动与人合作, 积极共同完成执行目标, 从而提高执行力。

(3) 需要不断学习, 营造学习氛围, 提高员工知识与技能。执行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员工知识丰富工作技能高, 他的执行能力就强, 就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反之, 他就缺乏执行力, 甚至无法胜任工作。同样完成一项工作, 知识和技能不同的员工, 完成的质量有好坏之分, 所花的时间有长短之别, 占用的资源有多少不一消耗的成本有大小之异, 所以应该从多维的角度来评价员工的执行能力, 从完成任务的能力要求, 效率与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要科学、全面地考核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企业的工作目标是具有系统性的, 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一个目标实现不了, 就会影响整个目标。前一项任务完不成, 后续工作就无法开展。这样就对员工队伍整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外向型的集团企业, 这一点尤其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所以, 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企业必须给员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促使员工参加知识和技能培训, 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工作技能, 从而提高员工执行力。

(4) 需要提高企业领导自身素质。是公司这艘大船的舵手, 是企业的决策者。他们的个人素质、领导风格等, 对企业执行力有着重要影响。企业领导应具有专业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能运筹帷幄, 正确决策, 面对问题沉着冷静, 处事果敢, 勇于创新,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 在用人方面知人善任, 守信用、重诺言, 善于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公正廉明, 在员工中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威信, 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 就必将有利于强化企业执行力。反之, 如果企业领导者本身素质低下, 缺乏果敢精神, 处事优柔寡断, 拖泥带水, 则必将影响企业执行力。一味强调“严管重罚”, 缺乏人本观念, 搞“文山会海”, 不讲求效率, 这样的领导风格会对企业执行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 各岗位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办事情雷声大雨点小, 出工不出力。所以, 提高企业领导自身素质, 对于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领导一定要深入一线, 多与员工交流, 了解和搜集各种信息, 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 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正像《执行》中所讲的有些小事作为领导是必须要做的。通过处理这些小事, 来发现执行力的强弱和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这样的领导风格, 会有力地强化企业执行力。

参考文献

浅析企业如何强化执行力 篇3

关键词:强化;企业;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将企业发展战略逐步落到实处并最终予以实现的能力。执行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的发展战略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战略与执行力就如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给予实践方向性指导,而实践可以用来检验和修正理论。一个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战略与执行力和谐并存的企业。以下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几点建议:

一、确定目标——执行力的方向

确定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和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建立在查找问题、确定发展瓶颈并提出构想的基础上。这是确定目标的基础,前期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分析调研工作。常言说“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这里的“指标”就是目标。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其工作职责与工作标准的达成,都会对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这就是目标的系统性。不同的业务类别有相应的考核目标,这就是目标的专业性。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所以,目标必须分解,以求更具体、更具操作性。企业目标明确,执行力才有方向,而不是像盲人骑马,走到哪算哪。企业目标明确,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

二、完善制度——执行力的基础

规章制度是企业良好运转的法规性保障,没有制度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应该具备两个特点:①适合企业实际状况;②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集体的创造潜能。但是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完全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达到以上目标,企业的制度设计就要求人们改变对制度的狭义思考:它不仅仅是约束性的东西,也必须是有激励作用的。然而,企业制度的设计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国家政策、企业大环境、企业领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侧重于约束性、惩罚性。近年来,企业也开始注重激励机制的作用,也相应制定了奖惩条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就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对制度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实际,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且能激发集体创造力的管理制度,这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三、团结协作——执行力的保障

团结协作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每个人由于在企业中所追求的利益上的偏差和自身素质的不同,并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企业创造培养一种团结协作的环境,打造一支精诚团结的管理团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企业的美好愿景,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前途,为共同目标而努力。二是对每个员工都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清晰的工作职责与目标,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找准努力的方向,并加强团结。三是要加强对各级员工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要教育他们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与自身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不团结对自己是不利的。因此,企业要在各级层面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对于不良倾向必须及时制止,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知识与技能——执行力的提高

知识与技能是依靠企业全体员工来提供,它不仅体现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要求上,而且体现在完成任务的效率与质量上。所以对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不是仅仅局限于他的能力素质,而且要把它放在时间、费用、质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评估。每个员工完成同样一项工作,所花时间有长短,费用使用有高低,完成的质量有好坏,对资源的使用有多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好坏。所以对员工能力的评价应是多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要求企业拥有一只高素质、高效率的员工队伍,任何一个工作目标的成功实现都有时间和资源的要求,同时要把它放到企业的全局工作中给予重视。一项任务完不成,下一项任务就无法开展;一个目标实现不了,就会影响企业整体目标。这就对企业各级员工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高素质,才能提高执行力。

五、领导风格——执行力的重要影响者

领导风格对于执行力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领导既是制度的制订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各级领导能够严格践行规章制度,执行力也会不断提高;反之,执行力将会不断减弱,企业管理也将出现混乱局面。过去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文件、会议满天飞”,这其实就是一种领导的风格,对于企业的执行力所产生的效果,其实都不会太好。企业领导如果整天忙于开会、下发文件,虽然会对各项制度的执行起到一定作用,但好多事往往适得其反,各级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多了,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少了,企业的执行力必将难以达到效果。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总裁杰克·韦尔奇通过与员工的交流,来搜集信息,评价员工,发现执行力的强弱以及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并不断予以改进,。这种领导风格导致的结果就是执行力的强化,也确保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其实成功的执行并没有秘密可言,道理很简单,关键还是“做”的问题。只要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切实落实,企业就必将会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企业大发展的目标,希望这句话对于我们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工作能够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篇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题调研

一、XX县局执行力不强的一些现状

(一)对执行较缺乏纲性约束

2008年XX是县唯一和1%升溢率要求实现低的县局(营销部)之一,但结构未完成下达的指标,财务费用超支较大。

(二)对执行过程较缺乏控制

管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现场在:ISO9001:2000质量管理和标准宣贯力度虽然很大,但由于员工基本素质不高,执行力意识不强;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变动较大,机制建设没有形成有机体系;按计划工作开展效果不是很好,规范意识不够强。方针目标的分解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与目标分解未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执行力意识、质量管理意识、效率意识、文化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存在“表层、表面”现象。

存在重结果轻过程意识。主要表现在:全员目标管理意识较淡薄,二、三、四、五级目标存在分解浮在面上。考核办未掌握过程控制方法造成对目标考核走形式,对实施过程失去掌控,管理不严把关不力,为不能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埋下隐患。

部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对目标分解重视不够,工作流程规划不具体,实施过程随意性较大,对指标控制点分析预控不够,现场管理措施执行不力,过程管理水平不高,个别科室、工作站对作业组织缺乏控制。

(三)对执行考核较监督不力

对考核机构的监督缺失。主要表现在:机制上有漏洞,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监督考核办。对执行力的认识、质量管理培训、标准作业培训、责任效率重视不够,员工质量意识培训缺乏实效等问题监督乏力,导致过程监督不到位,反事故措施掌握和执行不彻底。

二、执行力不强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树立“赢在执行”的理念,但落实过程有差距

着眼质量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需要强化执行力。树立“开拓式”观念,执行意识、风险意识、突破意识、应跳出思想的“圈子”;着眼“一基四化”,“求是”精神、在“团队”精神略显不够;树立质量管理优先理念有差距;树立绩效导向循环理念有差距。

(二)树立执行力控制观念,但具体落实过程有差距

树立质量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提升执行力,其内涵包括:工作规划和实施过程,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共同参与的过程,不仅要重视目标管理的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控制,关键是执行力的落实。虽然州局(公司)开展了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培训,在XX县局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与质量管理目标要求仍有距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管理层一定程度理解了质量管理之内涵,但在强化执行力,提升企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工作绩效是一个目标传递与执行的控制过程,更是企业管

理文化树立、生长的过程。

(三)员工思想上还未真正树立必须执行的信念

由于多数干部员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全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较淡薄,参与性不强,他们始终认为质量管理是领导层和管理层的事与已无关。由于执行考核的部门监督处罚机制的缺失,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结果参差不齐也未能得到有效扭转,执行力的信念未真正树立。

三、强化执行力的对策和措施及建议

(一)全员从思想上树立执行就是能力的观念

强化执行力是提升企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执行力建设势在必行。一是要树立“执行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观念。杜绝有章不循、纪律松驰、敷衍塞责、推诿拖拉、梗阻行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让执行力在工作中的落实更加突出;二是树立执行的理念,让管理的思路更加科学,解决发展思路的问题;三是树立管理层的落实观念,增强落实意识,注重过程控制,服从决定是落实的有力保障,让领导层的战略在执行之中得到100%的贯彻落实;四是树立员工落实是责任,敬业是做好落实的关键理念,让落实目标在执行中体现为一种过程,一种习惯。

(二)三个层面掌握执行力过程控制的方法

掌握执行力过程控制法,解决记录、分析、发现、整改问题。提升企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是强身健体。要增强执行意

识,掌握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企业管理不变的理念就是永远在变,并形成不断地持续改进。管理上要对不执行、慢执行、死执行、虚执行、乱执行等问题的员工动真格,以解决影响执行力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提升执行理念,增强执行能力,健全执行机制,强化执行监督,营造执行文化。员工要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

调整优化充实考核办,解决考核不严的问题。考核办应是县局(营销部)的“精英办”,为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推进执行力落实创造必要条件。但目前考核办现有人员不懂“两烟”生产经营,对“两烟”生产经营过程控制无从下手,无从对过程执行进行时时分析监控,无从及时发现问题或推广经验,无从对达成最终目标落实在每时每刻的过程中,导致再完善的战略到了管理执行部门就落实不到位,分解得再细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整优化充实考核办使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断完善,强化检查落实、强化绩效考核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监督考核工作进一步增强,在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上取得实效。

完善制度规定,明确监督机构,解决监督缺位的问题。这是解决对考核过程监督不力的有效办法。形成制度后就能做到监督有依据,建议有根据,工作有力度。监督一是要具有审查权,二是要具有调查权,三是要具有知情权,四是要具有否决权。

建立工作质量和效率预警应急机制,解决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问题。变事后考核处罚为事前预警、事中整改纠偏,事后达成目标。预警应急划分三个等级:质量和效率差,质量和效率较差,质量和效率一般。县局(营销部)每月对涉及三个等级的部门公开通报。

(三)用全员质量管理企业文化引领执行力

让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成为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工具,解决认知与执行的问题,是2009年XX县局企业管理的重头戏。让州局(公司)方针目标管理,成为引领质量管理的抓手,将以战略和文化为导向的企业核心能力转化为企业需要员工所胜任的素质,将企业精神、道德观念、法律法规意识、工作作风、经营理念、品牌管理,以及企业的方针、目标等内容贯穿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强化企业文化的培训,使员工对领导力与执行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有效拓展管理层的工作思维与执行力思想;使员工能行之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使企业文化的核心的价值观成为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力求做到工作目标有导向、过程控制有标准、工作结果有评价、工作衔接有规则。

怎样强化企业执行力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必将面临一个更关阔的舞台,也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企业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跟世界上的顶尖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企业要想不断进步,超越昨天,超越那些引导世界潮流的大企业,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但前方并非一片光明,机遇与挑战并寸。毫无疑问,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来自与企业自身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构成企业竞争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机遇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抓住了机遇,就有了生存发展的可能。如果企业缺失执行力,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所制定的经营目标就很难实施,工作中心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力度不到位与责任追究不到位等,任何执行力缺失的行为,都会使得企业丧失机遇,将会直接导致在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执行力:

一、领导力决定执行力

公司每年都会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还根据不同情况下达具体产值计划、成本指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使各项经济指标得到真正执行,有效落实,各级领导层必须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带头执行,要意识到企业的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员工的执行能力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样,领导者自身的能力也对预期目标的完成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企业的领导力决定着企业的执行力,没有领导强有力的指挥,员工强有力的执行就无从谈起,也无法产生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领导应对员工的执行过程施予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指导,与员工一起深化执行的方法,这是汇聚企业不同方向的力量,实现执行目标,获得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强化执行力的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领导者的行为成了企业行为的标杆。如果领导者没有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营运当中,那他就不可能对执行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将决定其他人的行为方式。领导者必须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对自己的工作能全心投入。惟有如此,才能影响所有员工的行为方式朝你所希望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员工具有执行力,并将你的企业打造成一个执行力组织。

人才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种资产,尤其在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的今天,更是如此。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人才,就不会有一流的公司,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不会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决定你的企业明天是前进还是后退的,是你的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你拥有多少资产。作为一名领导者,不可能事无巨细,事事亲躬,一则一个人精力、时间有限,二则领带人也不是上帝,并非了解,对于某些具体的业务他可能还不及一名普通的一线员工做的更好。当领导必须完成任务,领导别人一

起来达成目标,这是对领导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者的必备技能。激励下属是领导者必备的另一项才能。领导者每一天都必须精神充沛、斗志昂扬,领导者应该用自己的乐观与自信去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给他们以勇气和力量,应该用自信去寻找、珍视和培养每个人的声音和尊严。如果你在要求员工参与、提供想法时给他们的声音以尊严和奖励,如果你能创造出一种接受一切建议的气氛,你就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热情,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执行力组织,你就必须做到这一点,并且选用这样的人才。

二、打造高效执行的团队

现代企业讲的都是团队协作,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落实对提高团队执行力非常重要。提高计划能力,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保证按时完成,就必须掌握工作的轻重缓急,要科学规划,合理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主次和时间限制,便于进行合理的便筹,实现有效管理及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员工明确工作的进度、标准,及时的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调整,并增强指挥能力,引导员工指挥自我,管理自我,这样既能提高员工的协调能力,又增强员工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还要加强过程控制,对执行的检查、监督,技能促使员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强调执行速度,又能促使团队内部的交流和沟通,明确掌握工作进度和工作标准,控制的过程即使抓落实,讲考核的过程,又是增强沟通,统一思想的过程。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凝聚力。他们就会缺乏关爱,缺乏付出,勾心斗角;而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他们追求共赢,勇于创新,永远把团队的利益放在第一,愿意去付出,去鼓励,去支持别人。

要打造高效执行的团队,就必须提高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员工都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作为企业首先要培养忠诚度,要想员工对公司忠诚,公司必须对员工诚信,要履行对员工的每一个承诺,关心员工,增加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充分发挥公司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定平台让他们发挥,使他们热爱这份工作,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

要打造高效执行的团队,就应挖潜团队中员工的悟性,培养员工的执行力。工作是靠团队中每个成员去完成的,悟性高的员工能够迅速领会领导的意图,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工作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只有掌握这些,员工才会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才会引起员工的重视及追求执行的速度,落实到力度,以及完成的效果。公司在组织员工培训时,要经常灌输“坚决服从”意识。当然这个服从不是强迫的、抵制的,因为服从决定的内容,是在决定前就已经与员工沟通交流过,并且认可、觉得这些是自己应该做好的。员工都要做到自觉自愿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同时做到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只有高效执行的集体,发挥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才能干好一个又一个优质工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创建全新的执行力文化

要想让企业达成执行力,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执行力组织,就必须首先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执行力文化,执行力文化将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竞争力,而执行力文化则必将成为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成功的企业执行力文化是企业的一笔最丰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执行力不仅是一种做事的能力,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如果将其朝

着一种文化的方面去打造,并使其渗透到每个员工的骨子里,那么员工做事不积极,出工不出力的惰性自然就会得到改变。当企业文化得到员工认同之后,整个企业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员工的行为更加符合规范,出现了与企业文化不吻合的行为,员工也会相互提醒、自觉纠正;执行力成为一种文化后,员工会有主动迎接各种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即使企业遇到困难,需要大家一起面对,受到良好企业文化影响的员工也不会临阵脱逃,他们会与大家一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使企业走出低谷。

要建立执行力文化,就必须在展开有效的企业沟通,在企业内部展开强力对话。如果不能真诚、开放、随便地谈论当前的情况,就不可能真正建立执行力文化,坦白、互动的沟通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至最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必不可少。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篇6

为了全面提高企业全体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公司从2008年以来,分期分批派高层、中层以及所有管理人员到高校参加工商管理学习,去年五月份以来为了建立学习型的企业,公司又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了激励机制。我本人参加了工商管理第三期培训班的学习。通过三个月的集中学习,以及根据公司的学习安排组织的学习和自学,增强了对执行力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如何提升自身执行力进行了深入思考。现结合学习收获和自身工作,谈以下学习体会。

对于执行力的概念,虽然早就看到过、听说过,但是理解上很片面和肤浅,对执行力的内涵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不深,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执行力的含义,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管理的效率的大小和效益的多少。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的完成,都要看各部门和每个员工的执行力、所有执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操作和实现能力及效力。企业执行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各种能力贯穿于企业执行活动的始终,企业执行力来自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是企业执行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执行力的强弱都会影响企业的执行力。

1、增强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是提升执行力的基础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因此,要加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力度,对高层、中层以及全体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培训,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素

质和能力,用理论武装管理人员的思想,只有思想认识到位、经营理念正确,才能与公司整体经营策略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行动迅速、工作运转高效、执行效果优的目的。

2、严格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是强化管理“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我们都知道人是有惰性的,当其大脑中积极性占主导时,也就是说自律在其大脑中发挥作用时,惰性则处于隐型状态,全体管理人员就会表现出积极性高、执行力强,反之,则影响执行力。所以必须把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以他律为主、促进管理人员“知行合一”。这里说的他律是指用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企业规章制度、考核奖惩办法、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责任追究来规范和约束管理人员的思想及言行,让其思想和言行时刻处于一体状态,最大限度发挥管理人员潜能、进一步提升执行力。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管理 篇7

1 安全管理体系在班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油田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 班组工作是各项决策与技术措施落实的最终单元。由于管理范围大、现场环境变化大、员工技术水平不一、设备运行状态不同等问题因素的影响, 会使班组员工在现场工作中执行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程时采取不同的安全预防措施, 造成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度下降, 所得到的最终效果也不同。因此, 针对班组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管理体系执行问题进行分析, 并归纳出以下几方面问题[1]:

(1) 企业缺乏系统培训和长效的宣传力度, 员工对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内容和执行标准与职责要求不清, 缺乏自觉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的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2) 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中不注重长效管理和强力的监督机制与创新能力, 使安全管理体系在后期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和标准的重新评价与再执行的循环提高, 使安全管理体系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修正。

(3) 班组自我监察缺乏约束力和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程的执行力度, 造成“三违”现象发生。

一是企业在“两书一表”中缺乏专业性的分类使用范本, 使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两书一表”的内容安全措施落实与实际作业内容不符。例如某作业区在执行“两书一表”的过程中油田动火、土方拉运、临时用电、设备作业和其它项目实施都采用同一版本的“两书一表”, 造成安全措施内容与实际作业不符与不严密。二是外部企业项目工程缺乏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执行力度。外部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不按照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造成事故的发生。例如:某采油厂采油作业区回注污水管线进行解堵作业。在用软管连接—井口放空短节至污油池进行管线排污作业时, 软管与短节连接处脱落, 污水携带有毒气体流出, 造成现场3名作业人员中毒倒地。随后, 2名赶到井场人员在抢救过程中也晕倒在地, 造成3人死亡, 2人轻伤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事故主要原因:软管与放空旁通连接处没有固定好, 使连接处脱落, 造成从放空短节流出的硫化氢气体在井房内聚集;未按照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两书一表”落实安全措施。

(4) 缺乏科学的安全预防措施评价体系。

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 对安全评价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认为只有在大项目、大工程应用安全评价。所以在日常的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 经常是凭安全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制定安全预防措施, 缺乏从计划、组织、管理、运行和检修等全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从而使落实的安全预防措施不科学、有缺陷。例如某厂油品车间液态烃罐区段长和一名操作工进行裂解C4储罐脱水作业。于15时C4罐进行脱水, 段长先打开罐底部两道脱水阀, 下部阀门开度为两圈, 上部阀门开度为两圈, 没有水流出。因气温较低推测阀门冻堵, 即用蒸汽C4罐脱水阀进行加热。罐脱水管排出物遇空气着火。造成40 t物料损失的火灾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操作人员在进行罐脱水作业时, 在两道脱水阀开启的情况下, 用蒸汽对脱水阀进行化冻, 导致沉积在脱水阀门上的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流出遇空气引燃物料着火;没有开展科学的、系统的安全预防措施评价。

(5) 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不严密, 使安全预防措施无法保障落实, 引发安全事故。例如某有机厂苯胺车间废酸提浓单元在停工检修过程中由于闪爆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按照该厂大检修计划安排, 有机厂苯胺车间废酸提浓单元室内同时进行落水管预制、建筑物维护粉刷、酸性水罐拆除及罐顶雷达液位仪拆除工作和动火作业。在拆除酸性水罐下封头出口法兰时, 发现有黄色液体流出。当未排净的酸性水罐中含苯的残余液体蒸发后遇到正在预制落水管焊接作业的明火发生爆燃。主要问题:设备清洗不彻底;缺乏严格的交接手续和监督制度;多项目同时施工;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和防范措施;外来施工单位缺乏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2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体系执行力度的措施

(1) 抓好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使用规范统一的安全应急预案文件标准和员工操作标准及安全行为标准, 定期在班组中开展演练培训工作, 全面建立“四个规范”:规范安全体系培训;规范班组施工作业技术操作标准;规范班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程序;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准则, 使班组的被动的随意管理上升到主动的规范管理;使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做到“六到位”即:意识到位、观念到位、知识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行为到位。

(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强力监督机制, 大力推行内部模拟异体 (监督和管理分开) 监督机制, 形成专业部门不断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再修订与完善;主管部门对安全管理体系预防措施审查与监督;运行部门对安全管理体系预防措施的现场落实与监控的三级监督工作管理机制。

(3) 完善“两书一表” 审批、检查制度。应根据油田作业的不同特性与要求 (动火、动土、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受限空间作业) , 建立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两书一表” 的内容和安全预防的措施, 并根据现场施工安全级别的不同进行审批、检查与落实, 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4) 建立班组现场施工管理的风险评估制度, 对生产现场从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总结、检查、评审进行全过程的安全评价。把安全管理与“三基” (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基层建设) 和“三标” (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标准化操作) 工作结合起来, 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应急预案, 在贯彻安全 管理体系过程中应遵循国际通行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 实现安全管理由制度D2405/1, 管理向标准管理转变。

(5) 发放安全管理细则手册,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员工个人诚信与技能记录, 明确规范操作标准, 细化操作内容和关键控制点部位的安全要求。通过对现场作业环境、物品放置、警示标志和行走路线等方面应用色彩标示的管理方法, 确立采油区、站、井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操作状态和危险级别的色彩标识。

(6) 确立企业每一个岗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使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安全政策战略目标实现有效的统一。并针对生产现场的特点制定安全计划、隐患识别、程序控制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3 结 语

通过建立以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为核心, 强化企业异体安全监督体制, 结合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国际职业卫生健康标准为内容的分级管理模式, 推行从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总结、检查、评审的全过程安全评价, 就能强化班组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管理, 提高班组措施落实的执行力度和员工按照标准操作, 从而杜绝“三违”现象, 防止事故的发生, 实现石油企业班组的本质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俊荣, 陈建设, 张勇.推行健康、安全与环境 (HSE) 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石油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1998年, (3) .

[2]刘啸武.治理隐患、杜绝违章、强化管理、努力建设安全生产“三标”班组[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1998年, (3) .

试析如何强化企业人员管理 篇8

关键词:企业;人员管理;强化;措施

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的员工无论是生产一线工人、科研人才还是管理层领导对企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讲究“以人为核心”、这种先进的理念已经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企业人员管理质量的好坏、是否科学合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其实质就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所有员工都能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一、引导式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将命令式的管理转变为引导式管理,能有效的实现现代企业对人员的管理我国是一个文明之国,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文明对社会经济发展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员工与领导间的互相尊与关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旧式的企业人员管理制度,往往侧重于命令式的管理思维,领导通常以生硬的语气与态度管理企业人员,而员工对工作只是机械听从,麻木的工作,没有一丝活力,更谈不上有过多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这种管理制度是最后导致企业发展平庸甚至倒闭的罪魁祸首。

而今天,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下,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人员的管理制度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企业人员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引导式管理就是现代企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简单的来说,引导式管理即是企业做到对员工足够的关心与尊重,让员工在企业里体会到家的感觉。谈到关心与尊重员工,不仅要在表而上与员工拉近距离,更要真正的关心员工的前途与未来。企业只有做到真正尊重与关心员工,员工才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例如,在节假日时探访一下员工的家人,在员工生病时慰问一下,员工在工作上出现困难帮助一下等,只有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真诚关爱,才会用极大的忠心与激情来回报企业另外,鼓励员工每年写一份计划,包括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工作的调换、想要晋升的职务、对现工作的意见等,根据计划能够更全而的了解员工,并支持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达到企业对人员的有效管理

二、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岗位是现代企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员工岗位的合理安排能有效的实现现代企业人员管理。企业里,员工的性格与能力不同,所能适应的工作也相对不同。一个员工能否适应其工作岗位关系到企业对人员的管理效率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在对员工进行岗位分配时,应该对员工及其岗位进行仔细的调查与分析,确定员工能否真正胜任此岗位。在企业人员管理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有些员工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时不能投入自己百分之百的热情,对领导的管理工作具有抵触心理,严重时会引起企业内部出现矛盾与争吵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内部团结,不利于企业人员管理工作的进行。只有给员工安排合理的工作岗位,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避免矛盾的产生,保证工作效率,达到企业人员管理的目的,促进企业的经济核心,实现我国经济化社会的逐步

发展。

三、奖罚分明是现代企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企业人员管理中,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规章制度一定要做到奖罚分明,这是实现现代企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由于受到内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员工对企业做的贡献也大不相同,例如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的经验与能力、企业的办公环境等其中不可避免的有些不可控制因素,但是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是直接影响企业人员管理的主要因素要想实现现代企业人员的有效管理,员工的收入应与平时的表现程度来决定。奖罚分明的管理措施,不但可以调动起员工对工作的热情,还可以有效避免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一些日常错误,有利于企业日后的发展与改进。例如,员工应该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与考核标准,上下班实行打卡制度,严重杜绝他人代替打卡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现扣工资50元;员工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每次罚款20元;若员工在工作期间出现擅自离岗,一经发现罚款50元等。同时,员工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应给以奖励,奖金视表现程度在10-100元不等;每个月还可以根据企业内部情况,评出月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以奖励等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工资上的差异,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进行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工作。

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是企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企业经常开展一些培训活动,能够有力的提高员工个人素质与工作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人员管理的效率。企业培训是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公司开展的培训课程,不但可以拓宽员工的视野,扩大员工的胸襟,让员工明确自己在企业的位置与重要性,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文化及了解晋升的条件,让员工在工作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行动,进一步达到提高员工个人素质的目的,实现企业人员的有效管理。

五、结语

总之,科学的企业人员管理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企业在人员管理过程中要创新管理观念和机制,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浅谈企业基建档案管理[J].世界有色金属,2013(S1).

[2]韩建平.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 .

如何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执行 篇9

在物业企业管理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好的决策,好的目标,却无法得到很好的结果,甚至变成一张空头支票。在日常工作亦经常遇到,计划本来安排得很合理,各方面也知道了如何配合做好,但最后结果总达不到预期目的。在企业与施工方之间、业主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或多或少需要协调的问题,但协商了的解决方案,到最后问题还是悬而未决。是什么原因致使以上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和结果出现呢?根本原因是企业的执行力不强。做不到位。

那么,何为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则是将长期战略逐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把企业规划、决策转化为从过程到成果的关键能力。

一、为何需要提升执行力(重要性)

正如以上谈到的,原本事情计划安排妥妥当当,但总是得不到满意结果。事实上,企业的成功,规划和策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策略到策划上的执行力度了。

比尔盖茨曾说过一句话: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影响微软发展最大的挑战是要提高执行力。而作为有自身核心,垄断技术的思科公司负责也说:其核心的竞争力是执行力而非其有垄断地位的技术。由此而见,执行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

2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员工的团结。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这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找准方向各司其职,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增进团结。对于优秀的团体则给予崇高的荣誉和必要的物质奖励,而对于破坏团结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加强教育,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教育他们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并给员工算一算不团结会付出的代价和成本。

2、管理方式与员工素质的匹配

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对企业价值观、企业制度的理解与执行程度,决定了其服务态度、服务技巧和对非常规事务的处理能力。不同素质的员工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一般来说,较高素质的员工因为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高的职业修养,能够很快领会工作的标准、技巧,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者应该采取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应给予员工更多的授权,扮演一个帮助设立目标、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进行必要的指导的“导师型”角色。素质较低的员工因为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则需要采取一种较为严厉和集权式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缩小管理控制幅度,加大对他们的直接指导和工作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扮演一个“监工者”的角色。

大的即时培训实力。此外,随着业主服务需求的变化和物业管理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企业在岗员工的服务技能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提高,这也需要对他们不断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因此,要保证和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的执行力,企业必须要成立专职的培训部门,积极引进专业培训人才,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构建健全和系统的培训支持体系,建立强大和有效的培训能力,保证对新员工及时有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4、建立清晰的企业运作流程

物业管理企业的日常运作由企业内的投诉处理、工程维修、采购等各个流程所组成,每一个流程都是面向业主的一项服务内容,或是支撑服务的一项活动,它跨越企业内的不同职能部门,是企业内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方式。企业各个流程是否清晰、是否简洁高效,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决定了企业内各项指令的作用发挥和目标的实现。比如一个工程维修处理流程,包含了客服中心维修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导以及工程维修部维修服务指令的发出、维修人员维修服务的提供、服务信息的反馈等环节。在此流程中,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传导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工程维修部服务指令发出的即时性和准确性、维修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态度、服务后信息反馈的即时性和

行资源的重新调配或对实施方法进行重新调整,从而贻误了时机,造成了计划的失败。

物业管理企业大多采取以管理处为独立运作单位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一般要经过管理处各部门、管理处经理、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公司主管副总、公司总经理等多个层级,而且信息往往采取从上而下或者从下而上的单向逐级传递方式,由于所经过的环节和人员过多,经常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误和失真。因此,物管企业要获取正确和及时的信息,就必须进行信息反馈机制的创新,在企业内建立一个健全的立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包含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体系)。对此,物管企业首先要在内部提倡真诚和开放的对话方式,让所有的员工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都能真实地反映出来,促进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其次,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一个立体信息中心,一是加强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及时将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应的部门,二是负责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使员工能够方便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地将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及时地反馈回来。

6、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谈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如何有效执行 篇10

专业论文

谈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如何有效执行

谈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如何有效执行

摘 要:执行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干部管理能力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是将战略目标、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能力。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供电企业要以“目标、素质、奖惩、持续改进”为要素,全面推进执行力建设。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制度;执行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执行力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管理者、员工个人三个层面的执行力共同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结果。“执行力”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安全违章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的执行力主要是企业运作流程,包括流程和业务流程。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三力合一”,即计划力(包括时间规划、制度安排和完成标准)、组织力(找合适的人干活)、领导力(包括协助励、控制、监督等)。员工的个人执行力是依据指挥者的管理完成任务的能力,包括高度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也是“三力合一”,即理解力(正确理解指令的能力)、调配力(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和行动力(正确操作的能力)。要把企业、管理者、员工个人这三个层面的“执行力”做为突破口,打破安全违章行为时有发生的现状,杜绝安全违章行为的发生。“要我执行”和“我要执行”是站在安全行为实施者的角度提出的。这里说的“执行”不仅仅是去做就可以了,它是个管理概念,是动态过程。因此,企业要致力于构筑“要我执行”和“我要执行”两层安全防护网。“要我执行”重在打造企业和管理者的执行力,为个人执行力提升提供硬性条件;“我要执行”重在构筑个人执行力。在“要我执行”和“我要执行”两层防护网的共同作用下,杜绝安全违章行为[1,2]。

2、执行措施

2.1 充分认识执行力的重要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执行力贯彻最彻底的要数军队,即军令如山倒。没有对命令不折不扣的执行,军队要打胜仗是不可能的。具体到一个供电企业,执行力就是将其战略贯彻到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中,让每个员工不折不扣地执行企业的决策,反映的是对战略方案和目标的贯彻程度。

企业间管理水平、运行状况的差距,除了自身的资产质量和经营者决策能力的差距外,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创新上。有的供电公司也制定了阶段性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分制度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文件汇编中,向下贯彻执行的“穿透力”不够,中间层的执行力不强,造成管理与执行脱节,制度执行力层层衰减。

究其原因:一是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同一内容的制度出现多个或者多次补充下文,在定量、定性上比较模糊,牵头部门太多,主要责任部门不明确,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让员工无所适从;二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制度执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宣贯不到位,作为各级管理者也未能起到示范作用;三是制度中权、责、利不清晰,应有而没有具体的考核内容,执行中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四是公司没有形成浓厚的执行文化,执行中各行其是,缺乏必要的沟通,考核不严格,这是造成执行力差的最根本原因[3]。

2.2 强化全员的执行意识

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以后,首先要加大宣贯力度,让执行的人深刻理解,形成共同愿景和执行意愿。员工执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工作意愿、是否能在接受工作后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并对自己执行的行为负责。所以,党组织要结合“主人翁意识”主题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树立“制度的刚性,需要思想教育工作的刚性来保证”的理念,同时,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运用事故案例进行安规、制度的宣贯,把制度的本意解释清楚,把执行制度的严肃性解释清楚,让员工明白制度不仅是完成任务的保证,更体现着对员工的关怀、对生命的关爱,贯穿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切实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可度,增强各级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为制度执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其次,在教育引导时既要以人为本,对员工投入真诚的情感,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还要充分考虑执行环境对员工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识、心态的影响,通过互动式的引导,增强针对性。只有员工真正理解了,才会提高执行的自觉性,才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进。

2.3 从管理者自身做起

再好的制度,没有人或没有能力强的人去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都等于虚设,所以要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就要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的执行能力。(1)要提高管理层的执行力。一个公司管理者的执行能力决定着公司的执行力,管理层的执行能力决定着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强弱。作为管理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学会系统思考,准确把握系统定位,增强工作执行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在每个管理措施、制度出台时,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率先示范,做出表率,由此产生的巨大示范和凝聚作用,必将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来强化执行力。(2)要给员工提供一个自我施展才能的平台。

员工是执行的主体,要在做好全体员工培训、提高业务技能的基础上,给员工提供一个自我施展才能的平台。首先要善于使用“训练有素”、“高效多能”的人,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拔使用原则,实行全员公开竞聘,把真正懂业务、高素质、会管理、执行力强的干部(管理人员、技能人员、组长)充实到重要的、最合适的岗位上。其次要把“主人翁意识”主题教育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规划好员工的岗位与个人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培养员工忠诚敬业的意识,使员工对自己的岗位工作都能用心主动去做,讲效率、重细节和执行纪律,保证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自身发展与公司发展协调一致。

2.4 营造执行文化的浓厚氛围

制度是有形的,文化是无形的,两者共同作用,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最终使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严肃活泼的执行氛围[4,5]。

目前电力公司对基层实施负责人业绩考核,对提高执行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动做事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心,而这种责任心正是任务圆满完成、少出甚至不出差错的根本保证。要让员工主动地将制度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行到位,重要的是将公司的奖励机制与执行力结合起来,尤其要把中层干部的岗位与执行力结合起来,建立“岗位靠竞争、收入凭绩效”的激励机制,做到物资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时刻以“快乐工作、超越自我、保证完成任务”来激励员工,促进公司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的落实。管理者在执行方面不但要率先垂范,而且要主动去做执行的监督者,不但敢于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而且要对在执行过程中懈怠执行,甚至挑战制度的行为严格考核,决不手软,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只有管理者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原则,使制度真正成为谁也不敢碰的“高压线”,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力,提高整体执行力。

3、结语

管理者要做好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督促和指导工作,了解现有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员工对制度的认同度,建立制度执行的反馈机制,为制度执行铺平道路,为员工更好地执行制度创造良好环境。针对员工在执行中反映出的问题,要“面对面”沟通,针对制度本身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并不断完善,做到持续改进,使“无条件”执行的理念融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使每位员工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 刘华强.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电力科技出版社,2007:78-99

[2 腾正人.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全书[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

[3] 宋育红.电力企业MIS系统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

[4] 王建明.电力生产数据安全及工作流管理平台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6年

[5] 杨帆,丁坚勇.电力生产管理系统[J].供用电,2005年05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小议如何强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篇11

摘 要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投资大、设施分散、资金密集等特性,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财务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强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是实现电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管理 意义 现状 对策

一、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1.强化财务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运行的必要條件。现阶段,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使电力企业也出现了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现象,电力企业的所有者不仅关心企业的利润总额,还关心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自身的未来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强化财务管理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企业的经营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决策。电力企业进行经营生产,确保其资产的完整性,仅仅依靠单一的资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辅之以必要的财务手段,各项财务制度必须健全,实行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3.强化财务管理可以实现电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成为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能够使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资本的保值增值要求企业对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1.对于财务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电力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为部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只重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而忽略了对财务的管理,或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如今市场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这使得企业同时面临着不断提高的投资风险、政策性风险、成本控制风险、经营性风险等风险,然而,随着这些风险的提高,电力企业的风险意识却不能提高到与之相适应的水平,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没有形成,风险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

3.预算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流于形式。电力行业的预算是由国网公司下达预算指标,逐级逐步分解至基层单位,准确性不高,对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流于形式。

4.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为封闭的管理状态,在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没有纳入科学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加上对于高素质财务人员的培养也不够重视,这就使得财务人员素质已不适应当前电力企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人员观念相对滞后、欠缺相应知识、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将会计信息转化为企业的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没有具备,不能提供有效的建议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制约。

三、强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切实对策

1.全面重视财务管理工作。①电力企业要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渗透财务管理工作。②为了与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必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树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系统观念、质量观念、信息观念以及成本效益等企业管理观念,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最近市场动态纳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合理规避企业的运营风险。随着投资风险、政策性风险、成本控制风险、经营性风险等各种风险的不断提高,为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须做到如下两点:①要尽快树立风险意识,对风险要做到客观预测、科学规避、适当分散风险和勇敢承担,要在财务管理工作的任一环节中都能渗透进风险防范意识,对风险的存在及影响有充分的认识。②企业要建立和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对存在的风险要能做到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要使得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小到最小。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的管控功能落到实处。①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预算范围要由多种经营各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逐渐取代单一的主体资金预算。资金预算扩大的范围包括电力生产的经营、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基建等全面的资金预算,以使财务资金的集中管理从根本上得以真正实现。同时企业财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在预算编制中要制定备用的方案。②预算编制要由电力企业通过专门的财务预算来进行综合分析,并借助互联网先进的软件系统,将涉及企业所有的生产信息的各类分析报告定期提供出来。③监控企业的预算方案,财务部门要动态跟踪监控各部门所完成的预算情况,同时与生产、采购、销售以及供应等各部门随时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不断在财务执行中进行偏差的调整,以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4.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为此,电力企业要进行财务机构的改革,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以使财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宁忠红.浅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策略.现代经济信息.2010(02).

[2]冯惠伟.如何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河北企业.2010(05).

如何强化企业资金管理 篇12

关键词:强化,资金,管理

资金流的流畅与及时性往往被中小企业所忽视。2011年温州数十个中小民企因无法偿还高利贷倒闭, 导致了温州民贷危机的出现。其中的大多数企业并不是出现了生产、销售、结构、管理控制等其他问题, 而是因为资金链出现了无法挽救的断裂从而倒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部分, 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所以让企业的资金链能持续运行的重点就是强化企业管理, 建立财务管理部门, 聘请专业人员管理企业资金流向, 制定资金流动计划, 规范资金管理制度。

一、管理好应收账款是资金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资金管理的重要一步

生产型企业的资金流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个方向:一是在得到收入之前的实实在在的投资, 一是销售产品和服务盈利而带来的收入。在运营过程中, 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很难匹配。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扩大销售, 从而产生大量的赊销, 但支付原材料的费用又是必须的。顾客的延迟付款很可能会导致资金流断裂, 毁掉一个可以经营下去的企业。因此,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资金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资金管理的重要一步。有些企业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没有专业的管理部门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缺乏有效率的管理制度, 所有的账款都是管理层“一脚踢”, 杂乱无章;有些企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甚至在没有清楚了解市场动向和清楚调查顾客资信程度的情况下贸然销售产品, 导致坏账增加, 企业资金流流动不畅, 断裂, 甚至倒闭。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 必须要严格管理应收账款,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 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确保企业再生产所需的资金。

二、科学高效的控制应付账款, 为企业资金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生产型企业在作为供应商的同时, 自身也是客户, 所以与自己的供应商打下良好的关系基础尤为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谈判获得更为有优势的供应商合同, 延长付款期限, 节省资金, 为盈利性的长期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打下结实的基础;还可以战术性地通过现代金融服务项目比如银行承兑汇票, 保理, 信用证等来改变现金流支出时间以确保企业资金充裕。

三、向员工灌输资金管理意识, 建立员工资金管理制度, 为企业资金管理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企业资金效益和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企业的更好的发展, 为了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力度, 为了建立一个更好更强大的资金管理体系, 应做好以下两点:

1. 向全体员工灌输资金管理意识, 建立起员工资金管理制度。

员工对企业来说永远是重要的, 没有劳动的输入, 就不可能进行生产。企业的发展由员工推动, 员工的利益源于企业的发展。资金管理不单单是关乎于财务部门, 更是关乎于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企业强化其资金管理制度的同时, 必须要把这种资金管理的意识和机制一级级下传, 落实到企业中的每个员工身上, 让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推动资金机制的发展, 让资金机制真正的为企业服务。

2. 肯定资金管理对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力。

为能更好的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自觉地管理资金, 共同推动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发展, 共同享受科学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所带来的效益, 企业必须肯定资金管理对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力, 保证资金管理制度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实际需要。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自己的独特性, 在管理资金的过程中, 必须既要保证资金本身的安全, 又必须要科学的利用资金, 保证资金用到实处, 让企业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企业若能正确处理好资金的来源、集中和分配这三者的关系, 就等于抓住了资金管理的命脉。

四、强化资金的分类管理, 编写资金收支计划, 建立科学健全有效率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和企业家的过度乐观都会导致资金流向不规范化, “拆东墙补西墙”的状况屡见不鲜。为此, 企业必须强化资金的分类管理, 编写资金收支计划, 保证资金流的流畅, 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则是实现这个预算计划的平台, 它能让资金的分类管理和资金收支计划得到更好的实现, 落到实处。

1.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的完善更新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的资金调动, 统一由财务管理部门主管和管理层领导审批, 经由批准才能执行。由于资金的独特性, 其安全是企业合理运用的大前提。为了确保资金能够安全并且被合理运用, 企业必须建立其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 保证资金能够按照预先的计划为企业所用, 能够在企业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流动。

2. 设立并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会议制度。

在企业的例行会议的前提上, 管理层必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资金管理会议清楚了解企业的资金的动向, 并且根据市场动态等需求进行资金的分配调动。这样才能保证资金在企业内外流动时的安全, 并能更好的使资金涌向企业的发展大方向, 推动企业的发展。

3. 设立资金分级管理制度。

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要考虑资金的分级管理问题。要把资金用尽其用, 企业必须保证资金首先能够满足日常运营需要, 又要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下, 进行投资再利用, 最有效率的去运用资金, 用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利润。企业必须把设立资金分级管理制度放在资金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位置, 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管理的整体效益, 让企业得到最大的利益。

五、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上, 采用有效的措施, 了解资金流向, 合理运用资金, 提高资金利用率,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1. 快速清欠, 组织资金收入。

资金必须优先运用到企业重点发展的项目和紧急项目上, 对新开发的工程项目拨款必须及时到位。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总会存在欠债的情况, 提高企业清欠的能力也在企业资金管理的范畴之内。企业必须着眼于各种债务, 重视清欠工作和新开发的工程拨款, 从多个角度出发, 未雨绸缪。

2. 减少非生产性的预算, 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企业想要得到利润最大化, 就必须要减低成本, 保证非生产性的支出在合理的范畴之内, 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把资金用在实处。生产性支出占资金的比例越大, 企业就越能获利。企业必须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不断努力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六、科学筹资、谨慎投资, 规避风险

在得到顾客的收入之前需要实实在在的投资来建立运营系统。因此, 筹资是所有企业资金活动的第一步, 是资金经营管理的大前提。筹资活动为企业筹集了日常生产的所需资金, 企业运用这些资金才能正常的进行经营, 从而获利。而投资则是一种使企业获利的活动, 也可以为企业筹资并创造利润。投资有风险, 企业必须进行各种风险评估, 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进行投资, 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筹资和投资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活动。企业必须科学筹资, 谨慎投资, 根据市场的动向、企业的发展大方向和企业的现状进行筹资和投资。

七、资金集中管理再分配, 提升资金利用率

资金集中管理再分配就是集中存在于各单位的资金, 再进行分配的过程。把资金的使用权限集中在企业的资金管理部门, 用于解决资金管理无效、资金流不畅、资金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并且可以集中各部门的闲散资金, 整合资金, 让资金资源成为企业的规模优势, 顺势减少各项项目成本, 提升资金利用率。

八、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 企业的资金流必须永久处于良性循环中, 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经营, 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 企业必须从根本开始, 从基层开始, 建立资金管理的全民意识, 从而建立起健全完善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管家”的作用, 控制好, 安排好资金的流向, 设立不易断裂的资金链, 构成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让企业能够高效地运用资金, 让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蓉.关于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理论思考[J].会计之友 (中) 2011 (6) .

[2]武晓虹.论企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10 (10) .

[3]王勇.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界, 2010 (2) .

上一篇:新学期新同学作文750字下一篇:辽宁白云山森林公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