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2024-09-12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共8篇)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1

本中心创建于2009年,当时只有15名医护人员,设备简陋,工作环境差。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已工作环境舒适,拥有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先进设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5人,其中副高一人,中级6人。在人才建设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人才工作是我们的建设之本,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我们的重视程度和组织工作的力度。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完善人才工作制度,设立人才培训专项资金,两年共送2名副师参加全科医师培训,2名管理人员参加社区服务管理培训,4名护师参加社区护理培训。并有5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了中级职称的任职资格。

二、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建设举措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卫生服务的人才也是如此,个性也是迥异不同的,我们在使用各层次医技人才时注重发现各人的特点、特长,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有的人属管理型的,我们有意让他在基层多个岗位进行锻炼,促其成才,又比如有些是业务性的,我们就让其在相关的专业里面充分展示他的才干。我们在重视人才的同时,更在育才上下功夫,尽量缩短人才成长周期,首先对毕业生进行上岗“轮转”制度,先在全中心各业务科室进行轮转,打好全科基础,熟悉全中心的情况,可以接触多层次的老师,可以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让青年医务工作者从中领悟到做一名合格医生的真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其次进行学历提升,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学历。

三、优化环境,激发人才工作热情

我们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环境上优化,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优秀人才成长快、留得住、用得好。

(一)在思想上引导,提升医德修养,通过政治学习,谈心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坚定政治信念,明确人生追求,找准价值取向,真正确立全心全意为居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利用5·12护士节评选优秀护士、年终评比先进工作者,树立典型,通过这些活动,使专业技术人员时刻把自己与时代连接,自觉对比先进人物,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增强工作上进心和责任感。

(二)用其所专,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注重根据各类人才的特长和特点,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适宜的岗位上,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对业务素质全面、群众基础好、又有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我们有意让他在多个岗位上经受锻炼,适时提拔使用。对业务基础好、好学上进的专业人员,让他们在业务工作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培养先进分子入党,现已有2名培养对象。在工作环境上进行改善,通过对业务用房的装修改进,现每个医师都可以独立使用一个诊室,每个专业组都有电脑网络设施。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2

一、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1. 我国现有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与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科技信息服务队伍学历结构不平衡。在我国, 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 这些机构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高学历者居多, 而地方科技信息队伍普遍学历不高,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很少, 低学历人员居多。 (2) 科技信息服务人员专业不对口。目前, 我国从事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多数没有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的背景知识, 非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居多, 他们大多对图书馆学、信息学兴趣不够浓厚。 (3) 缺少复合型人才。图书馆服务人员中, 高级职称尤其是研究馆员较少, 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居多, 学科分布不均匀, 缺乏既懂图书信息专业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同时又具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某项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 年龄结构老化, 年轻馆员少, 中老年馆员偏多。 (5) 安于现状者多, 积极进取者少。少数从业人员依然认为读者工作是科技信息工作的重心, 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 满足于日常的工作, 对科研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6) 科研积极性不高, 水平有限。很多图书馆从业人员虽然意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也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但受自身能力和水平所限, 成果不多, 发表的文章级别不高、数量及质量都有待于大幅提高。

2. 管理层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些管理层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安排一些学历偏低或有特殊情况的人员在科技信息信息服务部门工作, 长此以往, 大家对科技信息工作产生误解, 影响了科技信息工作的形象和声誉。同时, 一些信息工作人员也对自身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工作认同感, 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机械性的借借还还, 从而泯灭了工作热情, 降低了服务质量。

二、加强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的必要性

1. 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日新月异给以传播知识信息为目的的科技信息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科技信息事业能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水平和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2. 科技信息事业自身发展和信息服务多样性的需要。

信息服务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特点,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专题信息服务。科研单位的研究咨询报告, 编译、汇编资料, 专题文献资料等成果, 可以为读者提供检索与原文传递服务。 (2) 个性化服务。包括定题服务、个人图书馆服务和委托检索。定题服务是指根据读者需求, 定期传送符合读者需求的新信息。个人图书馆服务是指读者可以建立个人图书馆, 对文献进行请求、查看和删除。委托检索是指向信息服务机构递交国内外文献委托检索请求。 (3) 科技查新。是指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开展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中学生创新大赛等进行的查新服务。这些新的工作内容和新的服务方式都要求科技信息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

三、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基本要求

1.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握新形势下读者

需求的现状、规律和特点, 以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做到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2. 要丰富图书信息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新形势下的科技信息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掌握各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 以便更加快速有效地对文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开发、利用, 从而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信息, 更快更好地为广大科研人员服务。因此, 信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科技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传递方法, 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及检索技术。

3. 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 大部分科技信息机构均按照国家科技文献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 建立了国家级或者区域级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在采编、共享、交流和传递上都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实际操作技能,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 能够利用建设功能齐全、检索便捷的信息网站;懂得计算机软件知识, 能够进行软、硬件维护, 能够对服务器及其他网络设备出现的简单故障进行判断和修理;能够利用光盘检索文献, 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源及利用各种查询工具、搜索引擎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传递, 利用网络终端查询所需文献资料, 在为读者答疑解惑的同时提供更新、更快的文献传递服务。

4.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提高服务层次。

科技信息服务与外文文献是密不可分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外文数据库, 作为科技信息服务人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熟悉图书馆业务使用的常用语、缩略语, 借助字典可看懂一般资料, 能顺利查找外文书刊。因为只有在自己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整理外文资料时才能指导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些外文资源。

四、打造高素质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既不可能超编制聘请高层次专家型复合人才, 也不能简单地把低层次的人员辞退。在这一前提下,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可行性方案有以下几个。

1. 在职培训。

由科技信息人员供职单位举办, 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主要是讲解本单位、本部门的分类体系, 馆藏图书的排架规则, 读者服务技巧;介绍本单位的信息服务工作变迁, 新技术新设备、网络信息资源情况;介绍本单位科技信息服务的群体、服务的模式等等。比如,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强化训练班或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员工参加信息信息加工、计算机等方面的职业培训, 扩展其知识面, 使其达到工作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聘请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或系列讲座, 提升信息机构的知名度;请单位专业人员或行业权威讲解有关专业知识,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在职培训可以贯穿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各个工作阶段, 并且深入到各个层面。

2. 学历教育, 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对于没有系统接受图书馆学、信息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信息服务人员, 应督促其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 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对于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信息服务人员, 应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另外, 学历型教育应与信息服务人员的晋职、晋级相联系, 才能够较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3. 搞好梯队建设, 有选择地考察一批学历高、知识层次结构好、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 作为信息服务的中间力量。

压担子、压任务, 督促他们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先进骨干的榜样力量, 做好科技信息工作的力量储备工作。

4. 设立培训基金和考核奖励制度, 为执行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中科院提出的“百人计划”, 结合本单位情况, 明确人才引进目标、培养计划和配套经费;适当招聘选拔科技信息领域的精英对现有职工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进行信息平台建设、知识服务、信息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督促检查, 建立人员培训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使人才培养规范化、制度化, 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3

一、以现代化促药学服务质量提升

在院领导的关注下,在以阳建军主任为首的药学部管理团队带领下,通过引进艾隆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化药房设备对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等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目前,药房实现了药品调剂自动化、药品入出库信息化管理,做到了“药找人”,使展示医院形象的窗口服务工作有条不紊,药师加强了对处方的审核、用药咨询、用药教育,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药库通过引入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药品储存和出入库均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储存环境,对药品库存、效期等出现的异常情况实现了自动报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准确率,确保临床用药储备充足和药品质量安全。住院药房通过扩大场地面积、设置冷库和阴凉库等改造,同时创造性地把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放在住院药房来统一管理,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储存条件极大改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其中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整个流程均在信息系统上跟踪,处方的审核、药品的配置进度及最新状态均可视,不仅减少了药物污染,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还使药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上,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

通过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造,大大减少了药师的工作强度,使医院药学的工作重心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现代的优质药学服务转型,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以人才建设促学科发展

药学部在注重设备现代化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近20年来,积极参加省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专题讲座,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药师到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进修和培训,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每年选派一名临床药师到卫计委(原卫生部)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现已配备抗肿瘤、抗感染、内分泌、肾病和心血管专业的临床药师各一名。医院于2012年建立了临床药师制度,构建起学科人才培训、考核体系,临床药师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能力不断增强。科室展现出基础工作扎实、药学服务突出、人才梯队健全、药房设备先进的新面貌,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院优势学科。为适应国家新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药学部正加快临床药学专科建设,努力提高临床药师专业技术水平。目前,临床药师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参与临床查房,与医生讨论疑难(或危重)患者的诊疗方案;开展治疗药物血药浓度检测;参与临床会诊,提出诊疗意见及合理用药建议;建立重点监护患者药历;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抽查处方、病历,进行合理用药分析;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教育;接收进修人员和实习学生的带教。

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使药学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在全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目前已有7个专业在开展新药临床试验;2013年开展血药浓度检测803例,在全省地市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2012年在全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取得国家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资质,目前已培训学员4批;2013年临床药学作为省内唯一一个地市级医院被省卫生厅推荐到卫生部参加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评选……

作为该地区药学事业发展最好的医院,药学部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每年多次组织召开药学专题讲座及学术会议,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这一系列的成果,反映出药学部通过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全面提升了药学服务水平,有效地确立了其学术地位,对影响全地区、全省,甚至全国药学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以精细管理促科室健康发展

作为一家一院三址的大型综合性的地区医院,管理好整个科室实属不易。药学部以管理促学科进步,以细节促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通过立章建制,规范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

为适应医院药事管理新要求,药学部组织力量修订和新出台相关的药事管理制度近二百个,使医院药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药学部每月组织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三个医疗区药剂科所属组室进行综合质量大检查,检查结果量化计分,使各二级科室形成了不断争优的新局面。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情况、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质量等进行检查和评价,从宏观上控制合理用药。

新开展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也充分体现了认真务实的态度:静配中心与中心药房共用药品库,药品由中心药房统一管理、发放,实现药品“零库存”从而大大节约了药品储备空间,降低了药品管理成本,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管理模式。他们采用人性化的PIVAS管理软件,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有效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特别是对临床取消配置的药品,能在审核处方时通过软件进行提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药品损耗,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率。通过严格操作流程管理,静配中心对药品核对、排药、贴签实施分组复核,调配药品采取双人组合,优化了药品的摆放方式, “未配或已配” 药品的状态可区别;实行舱内即时复核,有效降低了药品的调配差错率……,凡此种种,均体现了管理的精细化,使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也促进了学科的全面发展。

药学部通过科学的管理、人才梯队的建设、现代化设备的引进,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科优势,良性发展的趋势已凸显。近年来,药学部共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郴州市科技局课题1项,在参加卫生部组织的药历书写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临床药师参与的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方案制定、用药教育等均在全省地市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由药学部主任和临床药师共同组建的药物咨询团队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深入细致的用药咨询服务;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规模与管理水平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通过主编参编《儿科医师手册·儿科药物分册》等多本药学专著,与同行分享了宝贵经验,也是为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部全体员工不断奋进,及时将科研、药学服务等方面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近5年,药学部共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 论文 13篇,统计源期刊20篇。

在药学部的努力下,全院合理用药水平大幅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些新的工作模式也在酝酿践行,继续为药学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作出有益的尝试。

我校服务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篇4

针对全国水利行业职工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不足30%的现状,河海大学自2011年以来依托教育部、财政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项目,立足江苏区域特点,努力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行业性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主动服务水利行业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集成优质资源,构建行业教育服务联盟,实施基层水利队伍培训工程。该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水利人才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培训力度”等要求,依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联合30余所水利职业院校及数千名优秀教师组建了水利行业队伍教育服务联盟,共同实施基层水利队伍培训工程。该校与联盟单位针对基层迫切需要水利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特点,先期规划实施了乡镇水利站长、中小型水库管理员、农村水电站站长等八个水利行业共性岗位的专题培训方案以及课程教材和资源建设方案,按照“发挥优势、自愿资助、共建资源、有偿共享”的原则,合作开展面向基层水利队伍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

二是建立公共平台,实现无边界服务功能,提供优质高效的订单式服务。该校针对水利行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模式,构建了“云服务”模式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覆盖了全国水利行业3358个县级以上水利主管部门。该平台采用教学资源分散建设和存储、统一管理和调度的方式,通过平台的管理与评估功能模块,实现以培训计划目标为导向的统一教务管理、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和学习结果评估分析,自动生成培训情况分析总结报表,为规范行业培训的质量管理提供基础信息;通过电子教学秘书模块实现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导教、导学、导服等工作,学员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并通过评估和考核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电子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平台可提供高效优质的整合型、订单式服务,平台覆盖单位都可利用平台提出培训需求、编制培训方案、选择培训课程、下发培训计划、自主或委托培训机构组织相关培训,有效解决了职工工学矛盾、基层单位经费紧张以及职工分散等难以克服的困难,实现了人人可学、随时可学的灵活学习方式。目前,该平台30门培训课程已免费开放,有2600余人参与注册学习,其中来自江苏省的学员达1100余人。

三是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搭建职工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该校积极创新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模式,以提升基层职工专业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建立行业内不同教育机构、各类教育类型间的学分认证、转换、存取和兑换制度,搭建水利职工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探索行业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融通的新模式,在岗位培训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学分制,制定了培训和学历教育课程之间部分学分互认的管理办法,构建了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立交桥。同时,该校积极实施面向艰苦行业招生改革,紧密结合江苏省水利行业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的需求,采取“分类考核、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依托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开展面向艰苦行业职工推荐考核入学方式改革,针对江苏省水利系统专科以下一线在职

人员,开展了高中起点专科学历教育层次的试点,采取计划单列、单位推荐、学校考核、择优录取的形式,近两年累计录取在岗职工598人。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5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创新和创业有着深刻的内涵联系,通过联动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由传统的面向性能设计提升为面向价值设计,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发挥学科特长,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业活动的含金量,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努力开创一片高附加值的“蓝海”,最终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6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新媒体的兴起,各行各业的业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增强了人才流动性,进而催生了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人才服务机构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影响,管理模式有待转变。本文旨在分析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建设管理意义,并提出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服务机构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新技术的兴起,新领域的不断活跃,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岗位也更佳多样化,导致人才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量也随着不断增加。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对全市流动人员档案调查,2014年全市现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近54万份中,因国企改制而下岗失业人员人事档案约15万份,占28%;回生源地就业及未就业应往届毕业生档案15.7万份,占29%;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及专业技术人员、国企代理人员18万份,占33%;出国留学、国企管理等其他人员5.3万份,占10%;据统计,近年每年转入人才服务中心的流动档案在4万份左右,转出约1万份,每年新增档案3万份。

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信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档案可以查实个人的工作经历、学历、专业技术技能职称、社会关系、过往奖惩等情况。无论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还是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人才服务机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个人、单位以及人才资源开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手段相对滞后,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现存的管理模式出现资源时效性弱、整合度不高、检索利用开发不足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该顺应潮流,从侧重实物静态管理向电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动态管理迈进,从传统手工到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2.1 管理观念落后

受到市场环境因素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影响和制约,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没有体现在人才的市场化运作之中。比如档案的查询、借阅、提取、转存还是需要档案当事人现场办理或者代为办理,虽然很多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仍然与人事档案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差距较大。

2.2 整体转变建设难度大

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获取日益方便、快捷,打破了时空限制,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要向着信息化方向转变,不单单是一个单一部门的责任和工作,必须从管理决策层进行判断和决策,层层推进,才能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而且在转变过程中,还要觉察市场发展和技术发展动向,边改变边修正,难度较大。

2.3 缺乏有效的专业团队和考核机制

传统的档案管理以手工人力为主,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人才服务机构面对的档案管理较之于其他机构流动性更频繁、数量更大、种类更多,传统的团队在档案管理方面有优势,但在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进程中就缺乏有效的专业团队合作。加上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对电子信息化建设管理进程中的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意义

3.1 有利于人事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利用

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是数量庞大的资料,且流动性高,存取频率高,实现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可以让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据只需要一次录入即可多次利用,可以实现内部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也便于用户与阿成查阅检索。

3.2 有利于人才服务机构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实现

人才服务机构要实现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这是实现标准化的必经之路。档案管理涉及流动人才的档案进、管、出的全过程,只有通过电子信息化技术建设与管理才能使得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实时数据、优化管理模式,并约束和规范从业人员,将人的不统一因素最大限度缩小,规范操作流程。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发展方向

4.1 人事档案向着电子化方向发展

人事档案电子化即数字化,是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人才服务机构应当将人事档案的基本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通过互联网系统进行收集,以便于人事档案信息的联网检索、统计分析;另一方面机构要将现存的传统纸质人事档案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转化为电子档案,便于远程检索查阅,最终形成数字档案库。

4.2 管理手段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处理资料的方式和手段都有很大的变化。人才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是流动人才,他们的人事档案流动性大、检索使用频繁,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传统纸质档案,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还有助于保障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使得档案管理与存放更加系统规范,便于查阅利用。

4.3 人事档案管理团队向着专业全能化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是人才服务机构实现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保证。目前来看,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管理知识不够深入,加上现代化、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更是会遇到较大阻碍,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事档案管理团队必须向着专业全能化方向发展,既有档案管理工作知识,也有电子信息化建设技能,才能使得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总结

综上,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实现信息化人事信息管理模式的必要工作内容,对实现整个机构的信息化社会服务模式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机构相关部门务必要认清形势,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创造条件,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根本变革。

参考文献

[1]赖茂元,刘丽莹.浅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何做好人事档案工作[J].就业与保障,2016,(06):22-23.[2]罗能超.人事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措施[J].才智,2016,(17):253-254.[3]长江商报.流动人员档案成“鸡肋”武汉三分之一成“死档”[EB/OL] http://news.sina.com.cn/o/2014-01-12/032429218243.shtml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7

一、南阳市人才公共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 南阳市、县 (市、区) 两级都建有人才公共服务机构, 主要职责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人才资源市场配置, 人事代理综合服务。南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占地10亩, 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现有1000平方米人才招聘大厅和“一站式”人才服务大厅, 档案室可容纳20万份档案 (目前库存9万份) , 是豫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人才市场。

1. 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贯彻落实国家、省毕业生就业政策, 结合市域情况制定推行有效配套措施, 为毕业生提供优良宽松的就业环境;设立专门毕业生服务大厅, 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派遣、档案转接、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具体指导毕业生就业, 每年接收回南阳毕业生近2万人;开展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 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树立、帮扶了秦英林、朱艳霞、张红等一大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建有省市县三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10家, 每年提供见习岗位2000个, 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和“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机制;举办人才服务进校园、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等活动, 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 “零距离”服务毕业生就业, 每年服务毕业生近5万人。

2.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实现有效对接。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主渠道作用, 南阳市人才市场形成了每周两次常规招聘会、每月一次专场招聘会、每季度一次大型招聘会和不定期的校园招聘会的模式, 2013年举办招聘会90场、参会招聘单位2000余家, 与会人员5万人 (次) , 达成就业意向2万余人 (次) ;充分发挥网络招聘会作用, 对南阳市人才交流与毕业生就业网进行改版升级, 丰富服务栏目, 提升服务水平, 全年累计在网上发布人才需求信息2万个, 成为南阳市人才求职择业的“风向标”“指南针”, 搭建了高效、便捷的交流平台。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南阳市南水北调水源区企业暨大学生村干部专场人才招聘会等专门活动, 增强了人才招聘会的针对性, 提高了成功率。

3. 创新服务方式, 增强人才服务针对性。

围绕对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的重大建设项目, 提供针对性服务。完善人事代理服务内容, 提供工龄计算、档案管理、转正定级、职称申报、调动手续办理、社会保险缴纳等一系列服务, 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目前市级人事代理人数万余人, 服务代理单位100余家;建立产业集聚区“人才联络员”制度, 专人专管与产业集聚区企业建立密切联系, 及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全程服务;开展全国人才交流、沪宛人才合作、汉江中上游三省九地市人才协作等活动, 借助发达地区人才优势, 每年分批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 有效缓解了人才紧缺状况。人才公共服务在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畅、服务功能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到位等问题。

二、科学定位, 突出人才服务重点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公共服务的认识, 突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属性, 明确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必须以实现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为根本目的, 把强化服务意识, 提供有效服务, 满足公众需求, 作为政府和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责, 着眼于人才的公共需求, 创新公共服务的产品和项目, 改善人才公共服务的质量, 提高人才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1. 帮助和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一是建立、健全公益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有针对性地召开公益性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或招聘会等, 帮助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二是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网上服务活动;三是及时宣传、发布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使毕业生知晓、读懂、用好毕业生就业政策;四是积极开展人才服务校园行活动, 组织公益性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或培训;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六是开展省、市地区之间毕业生就业服务合作, 组织毕业生异地就业或创业;七是为毕业生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项目。

2. 全面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及相关人事代理服务。

一是坚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 加强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职能;二是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 逐步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 规范办事程序, 加强执法监督;三是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步伐, 建设标准的档案库和信息数据库, 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基础性、辅助性设施, 逐步实现人事档案保存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

3. 帮助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平台。

把企业人才开发作为人才公共服务的优先战略, 及时将工作重点从机关、事业单位转向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 把人才培养与使用、产品研发与转化进行直接对接。

4. 加强人才信息公共服务。

建立集政策法规发布、供求信息交流、咨询指导服务为一体的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基础性建设, 积极做好人才供求等各类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发布工作;做好人事人才政策法规以及各类人才, 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的咨询、指导服务。

5. 强化农村人才开发配置服务。

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鼓励各类人才, 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做好乡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训公共服务。组织有关专家到乡镇、农村进行培训, 组织农村基层领导、农业技术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及经纪人等到发达地区进行对口培训等;建立健全市、县、乡 (镇) 、村四级农村人才库, 组织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及时总结典型经验, 逐级选拔、表彰农村拔尖人才。

三、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这对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1. 创新服务方式。

不断改进和规范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交流、人才网站、人事代理业务等方面的人才公共服务, 全省范围内统一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 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 创造良好服务环境。

2. 加大财政投入。

结合人才公共服务实际, 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联系, 力争将人才公共服务经费支出列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人才信息化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等重点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投入, 确保这些重点服务项目的落实。

3. 提升人才公共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 努力提高人才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推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逐步实行人才公共服务准入制度。

4. 加强交流与指导。

上级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强对下级人才服务机构的指导;加强市级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全国范围内的横向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 提升基层人才公共服务能力。

5. 注重监督管理。

人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 篇8

一、紧扣临海核心工业区发展定位,超前谋划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坚持人才规划优先,匹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临海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配套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暂行办法》等10项人才政策,初步构建起以培养引进、使用流动、激励评价和管理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二)坚持人才投入优先,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把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优先保证,突出“三项重点保障”。目前,市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并形成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正常增长机制。

(三)坚持人才培养优先,构建临海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临海核心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在钦州学院增设了海洋学院,开展紧缺产业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努力整合壮大职教资源,投资建设广西北部湾职业教育中心,筹建北部湾经济区技师学院等。

二、紧贴企业发展需求创新工作平台,提供个性化的人才服务

(一)以优势企业为平台,支持建设人才小高地,集聚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目前,全市建立了以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为载体单位的自治区石油化工人才小高地,以钦州港集团公司为载体单位的东盟物流人才等3个市级小高地。

(二)以项目研发为平台,强化科研扶持,为自主创新企业集聚研发人才。如华成自控设备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市财政安排科研补助150多万元,支持企业承担的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企业聚集来自各地的20多名研发人才,取得了5项自主知识产权。

(三)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平台,通过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为传统产业企业培养和引进大批技能人才。优先选择人才需求量较大、行业知名度较高的传统产业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落实的实习、见习岗位近300个。

(四)以提升政府规划决策能力为平台,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立政府雇员制度和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围绕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开展基础性重点课题论证和研究。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人才规模,积极组团赴全国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努力提升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宏观决策能力。

三、体察优秀人才需求,精心营造拴心留人、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一)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来得顺。对引进人才的招聘协议、人事关系代理、医疗保健、社会保险、户籍转移、出入境管理等事项,采取限时办结的方式优先办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采取补充养老保险、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提高人才保障水平。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用人单位补办养老保险,其技术职称随到随聘。

(二)建立关爱机制,让人才留得住。建立了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拔尖人才评选表彰制度,修订《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定期评选“经营管理拔尖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技能拔尖人才”。

上一篇:团校结业考试及答案下一篇:书面表达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