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2024-06-18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通用10篇)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篇1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展,各个学校的财务风险普遍存在,会计制度尚不完善。相比企业会计,高校的财务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载体,合理地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如何通过完善会计制度来合理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

一、高校财务部门的岗位职务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各个学校的财务部们虽然具备基本的财务核算人员,但学校为了节约成本,不能规范的设置会计人员,一人管钱又管账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完善高校会计制度首先从会计职责相互独立入手。例如出纳与账簿记录和会计档案保管相分离,授权批准、执行和审核相互分离。并且严格遵守钱账分管的原则,现金的保管和记录人员分工处理,大额的资金流出可以采用支票的方式支付,并且需经过学校管理人员,财务主管和审核部门同时盖章才可支付,以防止钱财人为的流失,并加强监管。

二、应用并完善高校预算制度

对于校内各个成本应加以控制并且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降低成本。高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负责整个学校学生生活起居和教学环境。后者的支出更为巨大和繁琐,因此维持学校建设的各项成本支出和费用都应纳入预算中,保管原始凭证,将计划的支出与实际支出期末比对,寻找需要改进之处,从而更好的加强管理。初,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提出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这就要求高校的预算应在教学部,学工部和管理部门分别进行统一的预算管理,规定各项活动的限额,超过限额要经过各部门主管和消防财务部门和审核单位的联合审批。

三、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公示高校的现金流加以管理

长期以来,高校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框架的财务体系。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分校的建设,高校的资金流入总量在不断扩大,然而大规模建设分校又导致了学校的财务压力,甚至入不敷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通过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使债权人,高校管理人员和社会了解到学校的资金流,既起到监督作用,又为后来的财务决策起到参考作用。

同时,现金流量表要合理清晰的表明学校从事教育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项列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的特殊性,不适合风险较高的风险模型财务体系,而是适合较为稳妥的保守或中庸的财务体系,因此现金流量表上最终反映的现金流量也并非完全能自由支配的资金,应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高校对于教育和学校建设的备用金,以满足自身需求。

四、设置内部的稽核审核岗位和加强外部的监督工作

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就对高校实行完善的审核制度,通过对诸如学术水平,研究质量和学习机会等多项指标进行授权批准流程。这启示国内的高校的审核岗位独立于学校的财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公正客观的对校内财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核任务。一项大型的收入或支出要经过申请并且层层审核才能通过,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校的.高风险的投资和大量的举债活动。

除了进行高校的内部监督,还建议财务部,教育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在每一个会计年度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定期出示调查报告进行公示,让公众采取监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高校对财务建设的重视,提高透明度。

五、建立高校风险评估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为了降低学校的财务风险,首先应对学校本身财务总体情况进行总体的认识,并定期编制评估报告,包括对资产,负债,损益等的计量检测。在学校计划进行需要使用资金的活动时结合学校自身的评估情况,进行风险测评再进行决策,看学校是否能具备相应的偿债能力。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篇2

1、控制环境不利问题。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企业目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 股东大会、监事会作用有限, 甚至形同虚设, 严重影响互相监督、制约的体制。

2、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问题。

我国加入WTO以后, 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破产风险、收购风险, 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是营运风险但不管什么风险, 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辩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加强管理, 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3、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 目前相当一部份企业对建立内

部监督不够重视, 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 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原则

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保证制度可操作性强又行之有效,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 即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其次, 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与整个企业的管理相结合, 成为企业管理过程的一部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应遵循适应性原则, 既要考虑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调控政策, 又要考虑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同时还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即应该选准控制点, 减少手续和程序, 简化工作,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1、明确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的职责分工。

处理每项会计业务应规定要由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 起到相互控制、相互牵制的作用。

2、明确实物资产登记与管理人员的分工, 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账物管理分开起到使其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按照财产的性质建立按日、按月、按季、按年进行盘点的制度,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防止财产损失,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和正确。

对于原始凭证、各种账簿会计报表要求做到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和正确。

4、明确规定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操作人员的分工。

明确操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分工, 要求其工作范围和操作密码的独立性, 严禁相互提供, 以保证会计稽核的有效作用。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是一项与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 既不能闭门造车, 也不能意“拿”来要从分析自身的控制环境开始, 真正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监督体系。

建立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会计凭证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录着经济业务, 起着明确经济责任, 提高会计信息, 为监督检查提供主要依据, 保证会计信息的传递与保管的作用。

建立健全的账簿制度。在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基础上, 健全的账簿制度能确保会计记录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保证提供完备的会计信息。

建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既便于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处理会计实务的程序和方法, 更有利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前后一致性。

建立会计资料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 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又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2、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职能。

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 它是一种外部监督。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正性。如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担单位审计任务的同时, 应着重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尤其是对货币资金、投资业务、付款业务、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内部控制制度等的符合性测试, 帮助单位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制度, 指出单位管理上的漏洞, 从而促进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

3、夯实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必须关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 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执行, 也不能发挥作用, 任何方面不重视, 都会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所以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 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 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四、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实施必须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 保证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具体经营情况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防止简单或重复设置, 同时避免制度实施的成本过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注意企业经营管理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着重设计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要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变化、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体系方法的变化适时调整内控制度。要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供产销全部经营过程, 全方位的控制, 方可能有效控制。要注意应用先进的, 内部控制方法, 以不断完善本企业的内控制度, 如:目前西方企业非常重视的预算控制方法。要注意对有关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质量。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使其做到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再控制, 充分利用评价综合能力保证内控制度的实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预测并控制风险, 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现代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 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 并通过向公众提供真实、公允的企业信息,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篇3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须根据市场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分离、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化。

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以保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有效贯彻执行为前提;其次再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等情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政企分离,即产权分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性,这便要求政府、管理当局把权利下放,为企业经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体现的。以《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基本依据和准线,强化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把制度设计好,要注意四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会计内控制度必须覆盖会计、生产、供应、销售等所有部门的全过程各个操作环节,不得留有死角。二是可行性原则。内容必须清晰、明确,便于执行实施,并尽可能量化。三是制约原则。对单位所有的会计人员和所有岗位,都必须严格实施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四是灵活原则。内控会计制度一般为原有的、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而设计,其内容以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根据,如果发生异常或难以预测到的经济业务,则往往就有失控或原有的控制制度不适用的可能,从而降低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为此,要预测到未来的经济活动,灵活机动设计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核心

当前会计市场尚未规范化,会计监督乏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会计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建立或完善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迫在眉睫。

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今后应加大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建立“产权清晰,代理关系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效力;并通过立法使各种外部监督运作起来,使政府审计、社会监督实至名归。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机制,例如:现在试行的会计委派制。

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保证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行之有效,使其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

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要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各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也应是落实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自身要遵纪守法外,还应积极支持和保障《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履行监督本企业经济活动的职权。

强化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职能依附于会计核算职能而存在,会计核算职能作用则以会计监督职能存在并作为会计之灵魂为前提。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反映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以对会计核算严格地、合理有限地管理,便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能正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控制作用。企业内部会计具有监督的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的特点,是外部监督无法代替的。只有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控制作用,强化对经济活动的事前分析与过程控制,才能把可能出现的财经违纪和财务违规事项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重点。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现状不尽人意。高级会计人员奇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决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败。

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实现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在建立会计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既可激励会计人员在竞争中完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又可约束会计人员的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

建立或完善对会计人员的奖罚机制。对工作尽心尽力负责的会计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不负责任、渎职、贪污舞弊、开虚作假等违法乱纪或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及不经济行为的会计人员,必须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罚。

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从内部控制组织上看,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体控制;从内部审计的作用看,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即是对内部的控制。审计组织或人员通过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审核检查,监督和鉴证,揭发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或严重损失浪费及不经济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执行经济裁决或提请给予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从而维护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以此来降低企业营运的风险,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企业对外出具的财务报告及其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证券市场及其他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保证

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尚未完善,在执行新《会计法》的过程中,某些问题没有法律的支持,加上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遵纪守法的气候不浓,因此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法律保证。

尽快出台新《会计法》实施条例。在新《会计法》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对其它相关的经济法,进一步细化。否则,将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加快法律法规的筹备、完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便要求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企业的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键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个人、各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看法不尽相同,执行的情况也不同:有的认为对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有的片面地理解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成本控制、会计控制或内部牵制制度等,未能全面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含义。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为应付上级的需要或股东的要求而制定几条做做样子。所以说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实施,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键。

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大力宣传施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作用;二是广泛学习,提高认识,在学习新《会计法》的基础上,从理论、实务方面,介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让广大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小企业如何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篇4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中小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发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难度增大,加上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笔者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结合从事的职业,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几点对策。2003年,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提出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和资产总额为核心指标的评定标准,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又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进行调整,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特征为:一是所有制结构灵活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化,船小好调头,发展迅速;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都是依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获得成功,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工人工资的大幅度增长,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企业摆脱低附加值、重复性投资生产的重要出路;三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达,内部地区相对落后;四是中小企业涵盖范围广,分布地区分散,主要是各地方的乡镇企业;五是中小企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窘境,一些小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很难与大企业相抗衡,且短时期内,很难转变这种态势。以上五种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了很多,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洗礼,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然而,各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较差,对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会计机构设置层次不清晰、分工不具体等问题,有的微小企业为了解决成本,甚至不安排会计人员或者安排自己的亲戚担任会计,有的甚至是一点儿会计知识都不具备,更不用提持证上岗了;还有一部分采用的会计外包的方式,兼职会计问题严重,流动性强,管理性差。同时,还存在着会计人员学历层次低、会计人员老龄化、会计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缺乏一方面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和重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规模小,激励方式有限,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够,造成会计人员招不来,留不住,发展不好,人员不稳定,跳槽现象严重,这些都对企业会计核算水平造成了直接影响。

1.2核算主体不清晰,违规问题严重

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同时也有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的劣势。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投资方和管理方混为一谈,产权不明晰,都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不按照规定记账,造成会计核算中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不设立账面,以票代帐,或者账面管理混乱。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些企业用记账的方式操纵利润,或者用收入不计入账面、虚增成本等手段逃税,给国家带来损失。有些中小企业不按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分类,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尽快处理等等,这些操作都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而是按照经营者的意图随意更改账面,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另外,还存在着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交易时愿意和合作方执行较低的价格,会计记账时采用不合规的收据入账或者根本不入账,不仅仅违反会计制度,也有悖于法律的要求。

1.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或不完善或根本没有,有的企业虽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财务制度健全,但在执行中形同虚设,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企业经营者虽然看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企业小,觉得时机还不是很好,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无法到达建立完善制度的程度,制度不健全对企业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给企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不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人员流失,会计失真,无法为经营者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对外部管理和监督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很难独立的处理会计问题,而是受制于老板,按照经营者的意图调整会计,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1.4对会计档案重视不够,会计资料保存不善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按照要求将会计档案保存好,既没有专人负责资料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存放,造成大量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随意堆放,到账会计资料损毁、丢失的事情经常出现,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比如上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等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会计核算执行不严格,会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

2.1建立相关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相关会计机构,同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安排和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会计人员,招聘会计人员第一需要人数要充足,不能仅仅配备一名人员应付会计工作,第二综合素质要高,一般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需要中级职称以上的会计。会计人员绝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还有对日常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账簿设置,照章纳税,加强对日常账面的处理的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

2.2规范会计日常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2.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各项制度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篇5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第八条 高等学校校内非独立法人单位因工作需要设置的财务机构,应当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二级财务机构应当遵守和执行学校统一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学校一级财务机构的统一领导、监督和检查。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七、高等学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

(五)高等学校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注:本制度所称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是指高等学校内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或部门。本制度所称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不同于本制度所称附属单位。本制度所称附属单位,是指高等学校下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反映。第五部分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三、收入支出表(年度)编制说明

(四)对于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本年度的收入、支出、结转结余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应当纳入本表的相应项目反映。将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纳入本表的方法如下: 1.对于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注: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一般指校医院、食堂、水电暖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宿舍管理中心等。】,应将其本年收入(不含从学校取得的补贴经费)、支出(不含使用学校补贴经费发生的支出)相抵后的净额计入本表中“其他收入”项目金额,并单独填列于该项目下的“后勤保障单位净收入”项目。如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全部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本年收入、支出相抵后的净额合计数为负数,则以“-”号填列于“后勤保障单位净收入”项目。2.对于不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其他校内独立核算单位,应将其 收入、支出并入本表的相应项目,并抵销高等学校内部业务或事项对本表的影响。

《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五、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一)编制2014 年1月 1 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公司会计资料正确可靠,防止会计差错及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便于公司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公司各管理岗位的责任心,维护公司财经纪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二章

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

第一节

现金内控制度

第三条

现金的收付由公司专职出纳负责,不得多人管理现金的收付,以免责任不清。

第四条

现金的收支要及时入账,做到日清月结。

第五条

不准以白条或借据抵库,任何人不经批准均不得借用现金。

第六条

遵守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

第七条

严禁出纳员填制现金的收款、付款记账凭证。

第八条

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组织对库存现金每月至少盘点一次,如发现帐实不符,要立即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由责任人赔偿损失。

第九条

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应经常不定期抽查出纳员的帐实是否相符。

第十条

必须用保险柜保管现金。严禁用木箱、木柜保管现金,或将现金置放在办公桌内。

第十一条

遵守银行规定的现金管理办法和结算起点,超过起点的支出应使用支票支付。

第十二条

领用备用金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出差人员应及时报账,如无必要继续使用备用金,应及时收回销账。出差人员返回后应及时至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借款无法核销的,应说明理由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出差返程后长时间即不办理借款核销手续,又不说明理由的,财务部门有权从工资中扣除借款。

第十三条

未经过批准,不得使用与借款内容相左的单据办理借款核销手续。

第十四条

费用报销凭证应由出纳对金额进行二次审核,以减少差错。

第十五条

付出现金应取得凭证,如收据、发票、费用单据等。报销凭证必须经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或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才可报销。购买货物凭证必须经公司仓库验收后,经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或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销。

第二节

银行存款内控制度

第十六条

银行预留印鉴至少由两人分管。

第十七条

空白支票禁止提前加盖印件。

第十八条

遵守国家规定的信贷纪律和结算纪律,不出租出借账户,不开空头支票。

第十九条

妥善保管空白支票,汇票和本票,并设置备查登记簿,登记其购入,发出和注销情况。

第二十条

及时与银行对帐,查明未达帐项及发生原因,并编制银行未达帐项调节表。

第二十一条

出纳原则上不应签发盖有印鉴的空白支票,如工作需要,也应控制其份数。领用人对领用的空白支票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而造成本单位经济损失者,应予以赔偿。空白支票使用后应及时交财务部门记账和注销。

第三节

工资内控制度

第二十二条

财务部门负责工资发放的工作人员应认真与人事管理部门核对在册职工人员姓名,工资标准,各种津贴和补贴的金额。

第二十三条

财务部门根据人事管理部门开具的聘用临时工姓名,工资数额及有关补助的说明认真核对临时工工资情况。

第二十四条

核对各项应扣款是否正确。

第二十五条

根据审核过的工资计算表或工资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第三章

实物资产内控制度

第一节

原材料内控制度

第二十六条

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库由专人保管材料物资。

第二十七条

对已采购回的材料建立验收制度,登记采购合同数,实收数,短缺数等。

第二十八条

各种材料物资应妥善保管,按品名、规格定位堆放,并挂贴标签,以便帐实核对。

第二十九条

实行定期盘存制度,每月至少盘点一次,并与材料帐卡的账面结余数核对,若发现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填写盘存报告单报本部门及财务部门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对易潮,易霉物资要经常检查库内通风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易挥发的物资应经常注意加盖密封。对易燃、易爆物资要加强防火,对贵重物资和稀有物资要特别保管并经常查核。

第三十一条

对各种材料物资的领用和发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仓库保管员只有根据经过批准的领料单,或销售凭证方能发料,领料人和发料人均应在领料凭证上签章。

第三十二条

仓库保管员负责稽核所经管的材料帐卡和实物数量是否相符。财会部门负责稽核材料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金额是否相符,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材料部门的帐、卡和实物数量是否相符。

第三十三条

对于边角废料应做到合理回收,及时入库,加强材料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产成品内控制度

第三十四条

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库由专人保管产成品物资。

第三十五条

生产车间加工完毕的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填制产成品交库单,连同产品交成品库点收,车间和成品仓库的经手人应在产品入库单上签字,作为产品入库的凭证。

第三十六条

“入库单“一般一式三份,一份由成品库记账,一份退生产车间计算产量,一份送财务部门记账。月末各方的合计数应按品名、规格、等级进行核对。

第三十七条

产成品销售时,销售部门根据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销货合同开出至少一式三份出库提货单(物资出门证)。一份由销售部门存查记账,一份由成品仓库发货记账,一份送财务部门收款记账。

第三十八条

销货发票应具备销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等方面的内容。应由开票人以外的人员复核其所填内容,是否与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合同一致。

第三十九条

仓库保管发货人接到提货单联后,提出应发的货物,核对无误后方能包装发运。

第四十条

仓库保管等直接经手销售的人员,不得兼管与销售有关的账簿如销售,应收销货款的记账工作。

第三节

产品及半成品内控制度

第四十一条

外购半成品的管理,视同材料购入处理,由材料部门负责。

第四十二条

自制半成品若需送交半成品库的,其管理办法同产成品的管理流程。

第四十三条

月末要清查盘点,盘点由生产部门和车间核算员参加,可能时财务部应派员参加,盘点完毕要填写在产品盘存表,以便正确计算在产品成本。

第四节

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第四十四条

公司固定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各司其职。

第四十五条

资产管理部门对报废、转让、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及时登记清理费用、残值收入,或租金收入和转让收入,并报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十六条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对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第四十七条

在会计决算前,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以查明资产实物状况。

第四十八条

对意外灾害损失应进行认真的核对、盘点及损失程度的评估,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

第五章

供销业务的内控制度

第一节

供应业务的内控制度

第四十九条

申请购货的部门提出采购单,经采购部门审核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汇总编制采购计划。再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或开出购货订单,组织采购。采购计划中应填明所购货物品名,规格,数量,计划价格及质量要求等内容。采购部门批准的数量若与申请单位申报数量有异,应及时通知申请部门。

第五十条

购入的材料物资由仓库保管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将发票账单与存查的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对,同时核对点收实物的数量和质量,核对无误后填写验收单或材料入库单,并签字后连同发票账单转采购部门。对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材料物资应通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填制验收单。

第五十一条

仓库保管登记已验收货物的明细账。

第五十二条

采购部门收到仓库转来的验收单或入库单和发票账单后,须进一步与合同、采购计划核对无误后,签章送财务部报帐。

第五十三条

财务部根据验收单(或入库单)和发票,编制会计凭证或办理付款手续。

第五十四条

若收到的材料在数量、规格,质量等方面与合同、发票不符,财务部门应按规定办理部分拒付或全部拒付手续,材料仓库应对所到材料暂时另行代管。并在备查簿中予以记录。

第五十五条

财务部门根据有关材料总账,对仓库明细账进行控制监督。

第五十六条

月末财务部门材料总账与仓库明细账进行核对,帐与实物数量进行核对。

第二节

销货业务的内控制度

一、现销业务的内控制度

第五十七条

销售部门根据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销货合同开出物资出门证。一份由销售部门存查记账,一份由成品仓库发货记账,一份送财务部门收款记账。

第五十八条

开票员负责根据销售部物资出门证开发票。开票工作由财务部的专人负责。

第五十九条

收款员收款。收款人由财务部开票以外的另一人员或销售部门负责,收款人应核对单价是否有误,并验算数量乘单价是否与金额相符,大小写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收入现金,将款项交财务部出纳后,在发票联及物资出门证上加盖现金收讫章,并由会计编制收款凭证入账。

二、赊销业务的内控制度

第六十条

草拟合同,报主管领导审批赊销业务。合同由销售机构草拟,草拟的合同应报企业主管销售业务的负责人审批。

第六十一条

购销双方在合同上签字并加盖公章方能生效。

第六十二条

开出物资出门证及销货发票,并通知仓库包装发货。发票开好后应交由另一人审核发票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有无错误。销售发票应由专人管理。

第六十三条

财务部门凭发票编制记账凭证。

第六十四条

根据收帐通知联记账,注销应收账款或冲减应收票据账户。

第六十五条

若因产品质量等原因而发生销货退回,则冲减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第六十六条

仓库管理部门登记退回的产成品办理入库手续。若因其他原因购货方要求折让,应按销售折让的规定批准权限,由有关负责人签批意见后财务部门才能据以记帐。

第六十七条

企业财务部门不得随意将应收账款转作坏帐损失冲减坏账准备,应当在每一对应收款进行逐项检查,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由财务部门提交相关书面情况说明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后再进行帐务处理。

END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篇7

关键词:高校,会计集中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改进

高校财务管理的集中核算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要求, 在学校内实现统一账户 (内部银行) , 或者对预算内账户与预算外账户实行统一管理, 并加强稽核。学院各院系无财务人员, 各院系每年下拨预算经费, 由财务处来控制额度, 平时到财务处来报销。只有二级单位有财务人员 (如成教学院、医院、后勤集团) , 财务人员归财务处统一管理。这样将事权与财权有效分解, 有机结合, 有效利用资金资源。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合并与扩招, 投资主体与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经济规模急剧增长。但在高校跨越式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高校的职务犯罪、贪污腐败和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没有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一些重要经济事项的关键环节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措施, 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通过完善制度规定和健全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保证高校各项活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保证学校资产安全、完整、有效使用, 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办学质量显著提高。

一、高校集中核算基础上搞好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 高校集中核算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前提

实行集中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加强高校财务刚性预算管理, 规范会计核算基础业务, 统一会计操作行为, 保证刚性预算管理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不断提高会计业务水平,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要想达到以上目标, 高校必须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监督保证集中核算的顺利实行, 因此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实行集中核算的前提, 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可以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对所发生的重大问题都能及时地发现和纠正, 有效的内控制度, 能够防止和堵塞漏洞, 使财务管理有一个比较好的内部环境。

(二) 集中核算为进一步开展内部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能如实反映, 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 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保管、领用等各个环节, 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节约开支, 消除隐患, 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单位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践证明, 高校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财务监督监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基础工作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也大为增加。资金的集中管理也使高校摸清了“家底”, 促进高校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要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三) 集中核算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整体

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既有必要又有条件加强内部监督。首先, 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实行了帐实分离, 有必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防止帐实脱节;其次, 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从大量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有时间和精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更好地履行内部监督职能, 使财务与管理真正结合起来。

二、高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证明, 在高校内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完善。

(一) 观念上对内部控制松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以后, 一些单位误认为会计主体发生了变化, 认为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及有关法律责任在会计核算中心, 故放松甚至放弃了单位内部监督, 个别单位一直不重视内部控制与监督。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规范高校各项经济活动, 覆盖了人、财、物的全方位的一个管理系统。目前在我国高校, 普遍存在着“重学费收人”的问题。如果仅注重对学费收入的管理, 而对创收收入放任不管或管理不到位, 很容易形成各部门各自为政或者“小金库”、各类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现象。

(二) 不适应集中核算形式下的高校发展实际

许多高校仍然采用计划经济决策方式, 对现代管理意识没有充分认识, 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 只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例如, 许多高校只重视学校的扩张, 工作重点放在招生人数的增加、校舍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的投入上,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学校的盲目扩张、大量贷款的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

(三) 内控制度不规范且未得到严格执行

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仍沿用原来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代替内控制度, 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仅凭财务人员的经验办理, 对一些业务的处理也不规范, 甚至对一些不相容业务相分离这一内控基本要求都未能做到。内控制度的不规范使得财务监管难度增大, 最终也导致了单位相关人员职责不清, 财产物质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会计资料也失去了真实性。各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对财政性资金的控制, 制度也相对比较完善, 但对所谓的创收资金、科研资金的管理却存在漏洞, 导致“小金库”的形成, 也是高校职务犯罪的重要成因。

(四) 忽视风险管理, 缺乏科学决策机制

高校的建设资金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 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而高校属于非盈利单位, 在招生形势较好时, 也许有支付利息的能力, 一旦招生形势变化或其他影响效益的情况发生, 用什么来偿还债务。这种普遍存在的盲目决策行为忽视了内部风险管理, 对举债融资的还贷能力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 缺乏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评估等风险防范措施。前些时候, 一则关于“破产危机中的吉林大学在向谁呼救?”的新闻风靡了网络及教育界。从2005年起, 吉大每年要支付贷款利息多达1.5亿至1.7亿元, 陷入了极大的财务危机陷阱, 引起了教育部及吉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普遍关注。

三、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 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必须适应合法性与总体性原则

高校在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相关优化活动, 这是财务管理体系优化合法性的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高校在优化将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整体, 将事业发展, 基本建设, 校办业和后勤服务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财务管理系统涉及到高校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 不能用局限眼光看待问题, 应该将高校视为一个系统, 从总体上去把握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化。此外, 还必须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要把学校领导的统一性和基层单位的独立性有机结合起来, 使资金既能从宏观上有效地得到利用, 又能给基层单位一定的财权, 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调动学校和基层两方面生财和理财的积极性。

(二) 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必须适应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的要求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其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依照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管理模式融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坚持制度化、程序化, 将有关控制制度融合于财务制度设计中。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选择财务管理模式, 必须与学校的管理体系相适应, 必须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 必须从本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及管理模式、财力大小、甚至历史沿革等情况出发选择管理方式和管理办法, 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的、适应本校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达到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目的, 这样才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 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必须服从高校会计管理的职能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应从加强会计职能入手。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发挥高校会计职能的重要前提。具体如下:

1、综合性的管理制度, 如制定经费管理制度, 规范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明确审批权限, 院、处领导的审批资金额度, 分管校领导审批资金额度, 校长审批资金额度。

2、相关性的管理制度, 如制定暂付款管理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 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 做到有章可循, 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 以堵塞漏洞, 节约资金, 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3、可操作的单项管理制度, 如制定固定资产、材料、办公费、电话费、差旅费、水电费等管理制度。

(四)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高校财务风险的凸显迫使作为非营利事业单位的高校不得不重视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由此风险评估成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对环境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高校能够接受的风险度;其次是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对重大的投资建设项目要组织有关人员论证, 并集体决策。

参考文献

[1]、李永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及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6, 5.

[2]、胡浩, 邹航.转变观念从CEO开始[N].中国财经报.2004.04.16

[3]、盛敦川.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强化财务会计监督, [J].教育财会研究, 2006, (1)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篇8

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完善,可以使医院的内部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最终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目前,较多医院的管理人员都是来自临床、教学等多个岗位,虽然他们拥有比较高超的医学水平,但没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使得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从而忽略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医院财务会计颞部控制没有和医院业务管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得不到比较完善的构建,给医院经济效益增长带来一定影响。

(二)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够高,审计制度不健全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医院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有少部分不是会计专业毕业,没有通过正式的会计培训就直接开展会计工作,导致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出现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业务能力整体不强等情况下,最终无法有效实现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此同时,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审计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医院投资、各种经济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从而影响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给医院长远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三)医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财务管理水平不够高

在医院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正常运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医院各部门都具有必须履行的职责。但是,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出现还不够完善的问题,财务管理水平也不够高,从而无法有效实施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大大降低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给以高度重视

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设置合适的会计信息管理部门,才能真正保障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促进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效用不断提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制定相关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执行,才能真正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充分发挥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综合职能。与此同时,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投入力度,根据医院运营发展方向来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增强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促进医院所有经营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二)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效控制医院资金收支

在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需要明确各部门的监督职责,提高医院内部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合理配置各种人员,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从而促进医院各种经济活动有序开展,以推动医院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在不断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加强预算管理,有效落实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审计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作用,以有效减少各种违法行为,从而避免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情况出现。与此同时,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大大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限控制医院资金收支,并为医院管理人员制定各种发展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另外,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不断加强,还需要注重外部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不断增强医院所有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才能提高医院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真正作用,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

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注重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替身,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培训力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才能有效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推动医院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性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必须注重医院运营成本控制的不断加强,才能在医院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降低各种经济活动的投入资金,从而实现医院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最终推动医院内部控制的现代化发展。例如:在进行医院资产管理时,必须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才能确保医院每一项资金支出和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会计制度有效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长远发展的必然需求,必须注重各种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并加大全体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最终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

[1]秦丽艳.分析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5,13:38.

[2]谈立志.内部控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6:47-48.

[3]刘绍清.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5:41-42.

[4]李琴.医院内部控制因素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15:143-144.

如何制定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篇9

1.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概念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是公司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统称,具体指法律、法规、行业通行规则及公司章程中所确立的一系列公司财务会计规程。

公司财务制度,是指关于公司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的计算、营业收入的分配、货币的管理、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司纳税等方面的规程。

公司会计制度,是指会计记账、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规程。

根据《公司法》第164条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2.建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律意义

建立规范的公司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1)有利于保护公司股东的利益

公司的特点之一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虽然投资于公司,但却不一定亲自经营,特别是在股份有限公司,绝大多数股东都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的经营活动由董事会及经理层控制。通过统一规则的财会制度,可使股东及时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自身的投资境况和权益,以便对董事、经理的经营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

2)有利于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因此,公司债权人的最大保证就是公司的资产。要想较为明确、规范地反映公司资产对外往来的变动及盈亏情况,就必须建立健全统一的公司财会制度,以便债权人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在必要时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身权益。

3)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

政府各有关部门,依其职责负有在法定范围内监督、管理公司经营活动的义务,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交易的安全。而这一职责的有效履行也有赖于规范的公司内部财会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1.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秩序,把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按规定的编制要求编制而成的。

(2)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应当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4)相关附表。相关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主要包括利润分配表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附表。

2)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所作的解释。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说明;(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6)企业合并、分立;(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3)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2.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公司在制作上述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注意下列几个法律问题:

1)关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制作时间及结账日期

《公司法》第165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8条:“年度会计报告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公司每一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最迟应在次年的4月30日前制作完成并依法提交给有关主体。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2)关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

公司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任何公司不得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公司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

3)关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问题

《公司法》第172条: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不得另立会计账簿。公司若违反法律规定,在法定的会计账簿外另立会计账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关于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

根据《公司法》第165条的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3.股东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查阅权

我国《公司法》明确赋予股东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查阅权。《公司法》第34条和第98条分别就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作了规定。

《公司法》第3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仅有权查阅、复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公司法》第98条仅赋予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并未给予股东对公司会计账簿的查阅权。显然,这与公司的性质有关。不同种类公司的股东应按相应的规定来行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

股东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的实现需要公司履行相应的配合义务。《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各类公司必须按法定要求履行提交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以确保股东查阅权的顺利实现。

第二节 公积金制度

一、公积金的定义

公积金,是公司依照法律、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从公司营业利润或其他收入中提取的一种储备金。

我国《公司法》确立了公积金制度。

二、公积金的种类及来源

1.公积金的分类标准

1)以是否依法律规定强制提取为标准,可把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是指依据法律规定而必须提取的公积金。其提取比例(或数额)及用途,都由法律直接规定,法律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公司都必须遵守,不允许任何公司以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的形式予以取消或加以变通。故法定公积金亦称“强制公积金”。

任意公积金,是指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于法定公积金外自由设置或提取的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是否设置以及如何提取和使用全凭公司自由决定,法律不加干涉。但是,任意公积金的提留不得影响或挤占法定公积金的提留。任意公积金的设置与否及其提取比例和用途,由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确定,非经修改公司章程或通过新的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者不得任意取消或设置任意公积金,也不得任意改变其提取比例或用途。

2)以公积金的来源为标准,可把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是指公司从其税后的营业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故其来源只能是来自公司的盈余。

资本公积金,是指从公司非营业活动所产生的收益中提取的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的主要来源有:(1)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股票所得的溢价收入;(2)公司资产评估后的增值额;(3)处分公司资产所得的溢价收入;(4)因公司合并而接受被吸收公司的财产减去公司因合并而增加的债务和对被吸收公司股东的给付后的余额;(5)公司接受赠与的财产。

2.我国公积金的种类及其来源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了“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并允许公司自设任意公积金。

1)法定公积金

我国《公司法》第167条规定的“法定公积金”,实际上属于学理上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的范畴。其提取的比例及总额,按《公司法》第167条的规定,应为公司当年税后利润的10%。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2)资本公积金

《公司法》第168条对资本公积金及其来源作了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由此可知,我国法律对资本公积金的来源及设置是有明确规定的,我国的资本公积金,实际上属于法定公积金的范畴。

3)任意公积金

《公司法》第167条第3款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法》中提到的任意公积金属于盈余公积金的范畴,其来源是公司的税后利润。另外,任意公积金,具体提取的顺序必须是在公司依法提取了法定公积金之后,而不得在此之前。

三、公积金的用途

依我国《公司法》第169条的规定,公积金的用途主要是:

1.弥补亏损

公司的经营活动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当公司出现亏损时,必须设法弥补,否则有违资本维持原则的要求。但用于弥补亏损的,只能是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2.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公司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就必须不断求发展;要发展,就得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用历年所提取的公积金来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无疑是一条方便而又快捷的重要途径。

3.增加资本

公司可在需要时将公积金转增股本。但用公积金转增股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转增股本前须由股东大会就此问题通过决议。董事会无权擅自决定用公积金转增股本。(2)转增股本时,应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或者增加每股面值。(3)法定公积金转增股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4.特殊情况下可用于分配股利

一般来说,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但公司为维护股票信誉,在已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按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例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但分配股利后,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公司法》中的“法定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都属法定公积金的范畴,故其用途只能限于法定范围。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任何违背法定用途使用法定公积金或资本公积金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任意公积金的用途由公司自主决定。

第三节 公司分配

一、公司分配的原则

“公司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公司分配,是指公司将其经营所得依法进行分割的整个过程,包括“纳税”、“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等内容。

狭义上的公司分配,仅指公司向股东分配股利。

“公司分配的原则”,主要是指公司向股东分配股利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的是公司向股东分配股利的前提条件。公司当年无盈利时,原则上是不得分配股利的,除非法定原因出现。公司当年有盈利的,也并非一定能分配股利,因为此时还要看公司是否有历年遗留的尚未弥补的亏损。从《公司法》第167条第3款的规定来看,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税后利润有剩余的,股东才能依法定或约定比例分配。虽有盈利,但若公司有尚未弥补之亏损存在时,则不得将亏损递延而先行分配股利。

2.按法定顺序分配的原则

按我国《公司法》的规定,通常,公司应按下列顺序分配:

1)依法缴纳所得税。

2)用当年的税后利润弥补历年所留的亏损。

3)提取法定公积金。公司税后利润补亏后的余额,应当作以下分配:先提取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不再提取。

4)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提取比率由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确定。

5)向股东分配股利。公司利润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之后,即可向股东分配股利。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或者按照全体股东约定的比例分取红利;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分配。

《公司法》未涉及优先股的问题。按《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47条的规定,公司若发行优先股的话,其税后利润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应当支付优先股股利,然后再提取任意公积金,最后支付普通股股利。因此,若从狭义上去理解公司分配的话,按法定顺序分配的含义是,优先股股东有优于普通股股东而先得到分配的权利,公司在向优先股股东分配股利后仍有盈余时,才能向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

经以上各项顺序分配后所余利润,可由公司以未分配利润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

3.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

同股同权,是指公司应给予所有持有相同性质股权的`股东以同一顺序分配的机会;而同股同利则是指:除非公司全体股东有约定或者公司章程有规定,否则,所有股东都享有按其出资或所持股份比例参加公司税后利润分配的权利。但“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二、公司分配的形式

公司分配形式是指公司将其利润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的具体方式。我国《公司法》对此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从学理上及公司实务来看,公司分配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公司以现金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利,是公司股利分配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受股东欢迎的一种分配形式。

2.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通过发给股票的形式向股东支付股利。这是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分配方式。这种股利通常是按现有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分派的。因此,获得股票股利的股东,其所持有的股票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他在公司所占权益的份额依旧不变。从公司的角度看,发放股票股利,既不减少公司资产,也不增加公司负债,股东权益总额并不改变。股票股利并没有增加股东的实际收人,股东获得的只是增加未来股利收入的一种可能性。而要实现这种可能性,则有赖于公司未来时期的良好业绩。股票股利除了具有现金股利替代物的作用外,还有调整公司股票市价的作用。

3.财产股利

财产股利,是公司以现金以外的财产向股东发放股利。通常是以支付公司所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证券这一方式来实现的。被公司用作支付股利的证券的作价,一般以市价为准。

4.负债股利

负债股利,是指公司以负债方式向股东发放的股利。因其通常是以应付票据的形式来支付的,故负债股利亦称票据股利。作为票据股利的票据,有的带息,有的不带息;有时有规定的到期日,有时无到期日。发放负债(票据)股利,多是因公司已经宣布发放股利,但又面临现金不足,处于难以支付的困境,为了如期发放股利,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

我国《公司法》及有关法规,对公司分配形式问题并未作明确规定。公司实务中较常见的分配形式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三、违法分配的法律责任

公司违法分配行为的种类,应包括所有违背公司分配原则的行为,如无盈余而分配,不按法定顺序分配,同股不同权或同股不同利等等。从学理上看,对各种违法分配行为,除了追究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外,还应对违法分配的后果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达到惩罚违法者、警示其他公司的目的。

我国《公司法》第167条和第204条指出了公司的两种违法分配行为:一是“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法律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二是“公司不依照本法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的”。

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制度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论文 篇10

高校会计制度是保证高校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高校会计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难以发挥其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因此国家在、、等对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应的修正,以有效解决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1.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1.1提高了高校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近年来,我国对公共财政体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很多内容都涉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很多改革的内容还存在很多的不和谐之处,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实施。新高校会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例如,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核算高校年终应收财政下年返还的资金额度,这能够保证高校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增强资金的透明度,有助于促进高校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1.2能够准确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长期以来,固定资产在高校总资产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但是旧的会计制度难以有效反映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也难以对固定资产的维修预算进行评估,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折旧管理,导致高校的很多固定资产被限制,进而难以有效反映高校资产的真实情况。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要求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折旧方法和年限,并新增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益”等科目。同时,新高校会计制度该规定高校除了图书以及文物等,可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预计固定资产的成本等方法来进行折旧处理,这样一来,就提高对高校资产价值核算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反映高校资产的真实状况。

1.3拓宽了高校资金的来源我国高校的经费大多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的拨款,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旧的会计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高校的发展速度,一旦高校的偿债能力受到限制,将会随时面临破产的危险。新高校会计制度增加了”结余收入”等科目,使得高校的资金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加强了财务人员对于“收””支”、“存”的认识,能够促使高校分开设立独立的财政资金结余、预算外资金结余以及其他明细账户,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

2.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1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从高校新会计制度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其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和项目,高校采取工作要想实现创新必须首先要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一方面,要创新筹资渠道管理,目前高校的筹资方式已经由依赖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因此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对资金的筹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创新投资管理方式,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高校投资的合理性,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以降低高校投资的风险。

2.2严格进行高校财务的预算管理工作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必须要转变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预算是新高校会计制度所要求的财务管理的关键工作。所以,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预算管理。其一,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新会计制度下的《预算法》实施预算编制工作;其二,在进行资金支出预算的过程中要适可而止,避免出现过大的赤字预算;其三,高校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并强化监管,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会计制度明确提出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必须要对其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转变其原有的财务管理观念,甚至要建设专门性的高素质和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2.4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必须要进行有效提升,要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才能真正保证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高校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进行财务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创新,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高校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对于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资源和提升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极大的帮助。

3.总结

上一篇: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下一篇:个人事迹季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