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2024-06-01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通用12篇)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1

(一)放射性核素的淋洗、分装、标记操作及放射性防护要领。

(二)r相机与spect的常规操作,包括仪器校正、图象采集、图像处理及分析。

1.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全身骨显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局部脑血流断层正常与异常图像的识别;

4.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异常判断;

5.肝胶体、肝血流、肝血池显像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的依据要点;

6.亲肿瘤显像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三)各种异常肾图的分析。

(四)放射免疫测定的基本操作及质量控制。

执业助理医师

(一)放射性核素的淋洗、标记操作及放射性防护要领。

(二)r相机与spect的常规操作及操作分析。

1.甲状腺显像的结节判断;

2.全身骨显像病变的判断;

3.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异常判断;

4.肝胶体、肝血流、肝血池显像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的依据要点;

(三)各种异常肾图的分析。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2

首先, 通过非授课教师出题的方式避免知识点学习盲区。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分为临床医学本科班、临床医学 (生殖方向) 本科班、临床医学 (妇幼保健方向) 本科班, 我校针对所有临床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 教材选择的是供临床医学使用的全国规划统编教材, 教学大纲是针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求以及临床医学生就业需求制订的。因开设期班不同, 授课教师不同, 授课水平以及学生接受程度会有所差异。因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盲区或者漏学的知识点。知识的考核不是要刁难学生, 而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考核反馈学习的情况, 了解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为了实现均质化培养学生的目的, 让所有临床专业学生都能达到培养要求, 我们采取了由非授课教师出题的方式, 同时对所有临床专业授课期班进行考核, 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监督教师的教学效果。

其次, 修改考核形式以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是临床专业的必修课程, 传统考核方式为考查, 因缺少考试的督促, 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此外, 这门课程需开设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学习结束之后, 即在第八学期给临床专业的学生开设预防医学,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预防医学这门课程不是临床专业的专业课程, 无需认真学习。而且第八学期也是临床专业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和考研的关键时期, 学生受就业和考研的双重压力, 精力和心思根本没放在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上, 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认知程度, 我校将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修改为考试课程, 让临床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预防医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临床专业学生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认知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 (或手术) ”为主的单纯治疗型服务型模式转向为“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服务模式, 从个体被动服务转向为主动服务[4];认识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学生的择业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和大医院, 许多学生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有发展前景。学生认知观念的转变, 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更有利于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建设和完善。

再者, 开设实验课程, 从感官上加深学习印象, 提高学习效果。最初制订的教学大纲中未设置实验课程, 学生对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内容无法当堂消化, 及时理解吸收, 最终也无法实现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提升教学效果, 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同时增加了实验课程, 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配套执行,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保障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将实验课程的完成程度也算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此外,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还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 在课后增加了课后作业, 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案例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课堂教学的印象, 督促学生重视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 我校加大了对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投入,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改革教学模式, 积极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 强化临床专业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技能, 保障了临床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 为临床医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士雪, 刘兴柱, 袁长海, 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 1996, 15 (7) :15-18.

[2]焦永明.加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建设的几点做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1) :42.

[3]胡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江苏:南京医科大学, 2010.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3

临床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培养具有熟练的临床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服务于社会。我们作为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更加注重自己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以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以下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与大家交流个人见解。

1 “三基”知识是临床技能训练的基础。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具备扎实的三基知识,这是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根本保证。研究生阶段,相对于本科阶段的实习更进一步。然而,一切仍要从基础抓起,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研究生阶段的临床实践中,仍然要以培养自己的临床三基能力为重点。作为中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我们需要自觉地运用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自己的中医临床诊疗技能。要学会中医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其中有的方法是中医的特色诊法和技法,需要潜心研究一辈子,如望诊和切诊,作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更应该打好基础。中医望诊主要是望神、色、形、态和舌象,切诊主要是切脉象,只有多实践,用心揣摸,才能领悟真谛,掌握要领,做到炉火纯青。

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通过准确地采集患者特有的症状体征,熟练地运用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对疾病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因而,中医四诊能力的基本功训练尤为重要。

由于我们在读研之前的工作经历不同以及工作经验的差别,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到临床学院实习之前,院方组织进行实习前培训是有必要的。例如:医疗文件的专业书写、体格检查的严格实际操作。这样的培训有利于规范研究生的临床实习,当然,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积极主动实践,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2 轮科学习是提高临床技能的必要保证。对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到相关的科室进行轮科学习是必要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器官系统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而每个学科的病种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各学科知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以肺源性心脏病为例,它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引起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这说明了心血管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在联系。因而,轮科学习熟悉相关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可以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更加准确的判断病情,以免误诊和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同时,轮转学习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对本科室知识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轮科期间,我们需要有临床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疾病做出的处理方案可以使我们形成临床实践的直观印象。与此同时,我们应积极思考,将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与书本理论知识反复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模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临床能力快速提高的必要条件。因而,我们应在学习实践中努力培养和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

3 医疗文件的书写是建立临床思维的基本功。

医疗文件是患者发病原因、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一个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的凭证,也是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的一个基本功。医疗文件主要包括住院大病历、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及门诊病历等。

住院大病历的书写是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症状病史问询、体格检查及分析各项实验室数据后,运用临床思维进行分析而得出诊断及治疗方案,对以上诊疗过程进行详实而及时的记录。入院记录则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我们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对于日常病程的书写,我们通过和带教老师一起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记录相关体征數据,进而熟悉带教老师的相关医嘱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详实记录住院病人病情发展转归的全过程。书写病历的过程可以促使我们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病情,锻炼自己的临床思维,从而不断地加深对疾病诊疗的认识。

在患者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后,我们可以通过记录的病程详细的回顾和思考疾病的个体诊疗过程,不断积累经验。

医疗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经记录,不得随意修改,因而,我们在记录过程中,应以认真和谨慎的态度对待,同时,也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4 参加管病人及独立值班是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专业学位的临床研究生在轮转期间,最好能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分管3~5张病床。在跟随带教老师的临床实践学习中,老师的专业知识及处理病人的方式,给我们以直观的印象。然而,在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我们需要单独分管病人及独立值班,以便于更好地掌握临床的诊疗技能。

研究生独立值班也是全面提高我们综合临床能力的过程,临床能力是由许多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能力领域组成。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复杂的能力集合[2]。包括处理突发病情的心理应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及处理日常病房医疗事务的思维能力等。

总之,通过对“三基”知识的学习,经过临床轮科学习、医疗文件书写锻炼、分管病人及单独值班等几个环节,对于提高我们中医专业学位临床研究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是很有帮助的。只有我们立足于临床,勇于实践,善于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中医、西医的临床诊疗技能,才能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将自己的所学贡献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淬灵,于秀辰,王宗华 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3):57-60.

[2]陈自强,徐迪雄 浅谈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评价的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2):195-197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4

(一)传染病管理

1.霍乱、病毒性肝炎、菌痢、伤寒、艾滋病、麻疹、流脑、乙型脑炎、流感等传染病的个案及暴发调查的调查表设计;

2.对上述传染病暴发调查的组织,结果的分析,疫情性质的判断,防治措施的提出及正确撰写调查报告;

3.菌痢、伤寒、艾滋病、脊髓灰质炎、白喉、流感等疫情发生时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保存及检验结果的判定;

4.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组织、设计、结果分析。

(二)计划免疫

1.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预防接种反应(加重、异常、事故)的判断和处理原则;

2.预防接种率抽样调查设计及结果判定;

3.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破伤风人群免疫水平的监测及结果分析;

4.计免冷链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运转的组织和维护。

(三)其他

1.主要慢性非传染疾病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预防措施;

2.主要地方病的资料收集、监测方法和防治原则;

3.基本消毒方法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4.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

执业助理医师

1.霍乱、病毒性肝炎、菌痢、麻疹、流脑的个案调查;

2.菌痢、伤寒、艾滋病、脊髓灰质炎、白喉、流感疫情发生时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和保存;

3.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的组织、资料收集和整理;

4.脊髓灰质炎、麻疹预防接种反应(加重、异常)的判定;

5.预防接种率的抽样调查方法;

6.计免冷链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正常运转的组织;

7.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破伤风人群免疫水平的监测方法;

8.主要病基本资料的收集及监测方法;

9.基本消毒方法(物理、化学)的适用范围;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5

1.妇产科病历采集方法及书写;

2.妇科双全诊及三合诊等盆腔检查方法;产前检查、产前宣教的内容及方法,四段触诊、胎位检查、骨盆外测量、绘制并应用妊娠图及高危妊娠的评分原则;正常分娩分期,观察产程、绘制并应用产各图及正常产褥期的管理;阴道白带、宫颈细胞学及阴道细胞学标本取样方法,识别和解释白带常规、阴道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3.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如下操作:刷手、穿手术衣、戴手消毒(包括外阴、

阴道、宫颈和腹部手术野)及铺手术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开、探查、显露、缝合、 结扎、剪线、止血等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插导尿管、分段诊刮、人工流产、上下宫内环、前庭大腺囊肿开窗术、正常产接生、会阴侧切和缝合、腹部和会阴伤口的换药及拆线技术;

5.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腹痛及盆腔包块等四大症状与各种产科疾病的关系;

6.生殖道炎症(外阴炎、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月经紊乱、妇科急腹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早孕、流产、产前出血、异常产褥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7.妊娠合并心脏病和肝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8.妊娠高血综合征、巨大胎儿、前置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不过少、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9.民位妊娠、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及制定手术范围的原则,剖宫产、阴道助产的适应症;

10.常用避孕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则;人工流产术、中期引产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执业助理医师

1.妇产科病历采集方法及书写;

2.妇科双合诊及三合诊等盆腔检查方法;产前检查、产前宣教的内容及方法,四段触诊、胎位检查、骨盆外测量;正常分娩分期,观察产程、正

常产褥期的管理;阴道白带、宫颈细胞学及阴道细胞学标本取样方法;

3.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如下操作:刷手、穿手术衣、戴手消毒(包括外阴、

阴道、宫颈和腹部手术野)及铺手术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开、探查、显露、缝合、 结扎、剪线、止血等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插导尿管、分段诊刮、人工流产、上下宫内环、前庭大腺囊肿开窗术、正常产接生、会阴侧切和缝合、腹部和会阴伤口的换药及拆线技术;

5.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腹痛及盆腔包块等四大症状与各种产科疾病的关系;

6.生殖道炎症(外阴炎、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月经紊乱、妇科急腹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早孕、流产、产前出血、异常产褥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7.妊娠合并心脏病和肝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8.妊娠高血综合征、巨大胎儿、前置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 胎膜早破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9.异位妊娠的手术指征,阴道助产的适应证;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6

一、组织管理:由学院实践教学科统一组织考核,临床学院具体安排实施。

二、考核时间、地点:

三、本次考试共设7站,每7名学生为一组进入考场依次参加7个考站的考试,要求学生医疗着装(白大衣、帽子、口罩)。

各考站主考教师,按照要求,请考生抽取考试题签,考生回答问题或进行技能操作后,主考教师按照评分标准,为考生打分(每名考生在各考站的考试时间不超过5分钟),并在学生成绩单的相应位置上盖上印章。成绩单由每位主考在考试结束后统一交给考务管理人员。

每场考试进行到规定时间(35分钟)时,考务人员立即组织考生结束考试,离开考场,并组织新的一组学生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四、其它要求:

1、参加临床技能考核前,学生需上交毕业实习报告、大病历及论文。未按要求上交者不准参加临床技能考试。要求上交的毕业实习报告内容填写完整,并

加盖实习医院公章方有效,病历及论文按要求的格式装订好,以免影响毕业。

2、各实习医院的实习学生大组长将各实习组的考勤、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教学活动记录等材料上交。

3、未按时参加临床技能考核或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理论毕业考试。

五、考试内容:

辽宁何氏医学院实践教学科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7

1 做好研究生入院前教育,增强临床意识

我院硕士研究生生源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接触临床时间较短;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入学前的工作资历和工作单位级别相差较大,临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很小的一部分是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理论和临床功底都比较薄弱。入学生源的知识结构、临床实践水平、综合素质等都有较大的差异,针对上述情况,我院研究生管理部门聘请有经验的相关专家和院领导(主管研究生教学的院领导、医务处主任、门诊部主任、保卫处处长等)在新生入院报到之初,就对其开展新生入院培训教育。主要涉及院规院纪、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医疗纠纷与临床思维、病历书写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强化大家的临床意识,为他们步入临床打下基础。同时管理人员向研究生布置整个3年的学习任务、临床实践要求和严谨的考试制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临床轮转并不是单纯死记硬背的临床理论,而是重在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临床阶段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具有较强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较高临床诊疗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导师和导师组的群体指导作用,要求临床科室要选派临床业务熟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当研究生的带教指导工作,并成立导师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至少3人,其中至少1名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专家,对研究生轮转情况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研究生导师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在研究生临床培训前就为其量身定制了培养计划。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第二学期即开始进行临床技能实践,在本专业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主要科室,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训练,累计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时间不少于15个月,轮转结束后还要在本专业三级学科训练一年,同时兼顾其它相关科室[2],并明确规定量化指标。轮转初始,我们要求各个专业首先为研究生进行“三基”、“三严”的培训,并分发给每个研究生《临床轮转考核手册》并要求每个研究生准备一个《临床轮转记录本》。要求他们认真填写记录每天的临床实践内容,如实记录平时工作业绩,轮转结束后进行小结。首都医科大学有10多所临床附属医院,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知名特色科室,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先进理论和诊疗技术,我们并不限制研究生仅在本单位轮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导师同意后申请到外院相关重点科室轮转,此外,我们也鼓励研究生走进社区进行实践锻炼。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是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依据。每个科室都安排了研究生教学秘书,负责各学科研究生的具体管理,落实人员考勤制度,对研究生的整个临床训练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研究生管理人员也不定期到相应科室进行抽查。

同时我们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多向教学,如每周四我院的健康教育大课堂,聘请不同科室的主任专家开展不同类型学术专题讲座,鼓励大家参与会诊中心的病例讨论会等,还专门为研究生配备了研究生计算机资料检索教室,方便大家网上学习,使学生获取新知识更为快捷。调动了大家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也开阔了视野。

3 建立合理严谨的规范化考核制度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和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编制的《研究生工作手册》,我们天坛医院制定了自己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临床轮转考核办法。临床能力是知识结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获取信息与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天坛医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分为三部分:临床轮转出科考核、临床能力理论考核和临床能力阶段考核。考核前研究生管理部门召开导师专家考核会议,布置下达考核任务。研究生轮转完毕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按规定对其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出科考核,并填写《临床轮转考核手册》,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临床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衡量。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临床科室轮转。本专业二级学科范围内主要科室轮转结束后,我们要对研究生就所轮转的科室进行临床理论考核,考生除了自己本专业,还要从自己所轮转的科室中选择两个非本专业进行考核。考试内容比例:本专业占40%,非本专业各占30%。整个试卷考题由题库中抽取及相关专家出题,比例各占50%。由天坛医院教育处研究生办公室统一安排考试时间、统一安排考点、统一安排监考人员、闭卷考试,并指定相应科室专家阅卷,最后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临床能力阶段考试。临床能力阶段考核既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阶段考核,又是毕业考核,分为自考和统考两部分。自考即在考生本单位自行组织,针对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所轮转的所有科室对其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我们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不同专业分别成立了考核专家库和考核题库,考核委员会专家由教育处管理人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至少3名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的高年资医师。形式采取多站式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医学专业英语、病历评估、病例考核及答辩以及手术或辅助诊疗技术操作的考核。医学专业英语的考核主要采取对话提问的方式,首先考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病例,对病例进行简要的英文陈述,专家对病例所涉及内容进行英文提问,考生英文回答。病历评估主要是考生提交本人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5份,考核委员会从病历书写是否规范、检查是否合理、诊疗护理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病历涉及的内容进行提问。病例考核在医院病房中进行,考生随机抽取患者,实地进行考核,考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手术和辅助诊疗技术操作采取提前录像的方式,在考核时进行播放,播放时考生口述整个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由考核委员会专家从规范性、熟练程度及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并对该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广泛提问。统考部分是研究生参加首都医科大学统一组织的各专业考试。经过一系列培训和考核,2007年我院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部通过了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的临床能力毕业考核。

作为多年的临床教学医院,我们在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规范化的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机制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今后,我们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行健,刘振全,贺祥.从临床硕士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看临床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8-9.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8

[关键词]断层解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152-02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应用解剖学,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本研究试图通过重组课程结构,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断层解剖学和基础的新兴形态学科嵌入到传统的局部解剖学课程中,以临床需求和应用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临床毕业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把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统一起来,为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做一项有益探索。

一、对象和方法

(一)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具有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知识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全科医学专业学生。

(二)课程教材

在不增加学生购书负担的前提下,自编教材以适应实际需要。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和课程性质,以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为蓝本,在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间寻找切入点,在局部解剖学原教学时数不变的基础上,以临床要求为准绳,缩减临床应用较少或不用的内容,添加相对实用的断层解剖学知识,增补与之相应的医学影像学内容。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包括颅部、胸部、腹部、四肢正常结构及CT / 平片 / MRI片。通过对人体横断面标本和CT、MRI等影像图片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解剖结构在连续横断面上形态和位置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由整体到断面的解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剖学综合分析能力,为影像诊断学和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向学生展示大量的连续断面标本图片和MRI等影像图片乃至视频录像,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人体断面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五)考核方法

考核采用标本考核(60%)、布置画图作业(40%)两部分组成。标本考核采用实物标本和CT、MRI图片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来检测学生辨识解剖结构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断面标本上的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得出的学生成绩基本能反映学生对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二、结果

(一)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问卷调查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断层解剖学学习的热情较高。从调查人数来看,26.2%以上的学生认为断层选修课学时不够,这反映出断层解剖课开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97.5%以上的学生认为断层解剖学扩大了知识面,完善了知识结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短期内对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知识有很大的巩固作用,对影像和临床课程的学习亦有促进作用。

(二)临床医学专业人体断层解剖学学时分配

头部断层解剖:颅底主要结构、脑的分布、脑室的位置及沟通、脑血管分布、头部各横断层解剖结构。胸部断层解剖:胸腔内主要脏器位置、肺断层解剖结构。腹部断层解剖:腹壁层次、腹腔内脏器位置与毗邻、肝 / 胰断层解剖结构。盆部断层解剖:盆壁层次、骨盆构成、盆腔内主要脏器位置、盆部主要断层解剖结构。四肢断层解剖:大关节及其周围断层解剖学结构。

(三)标本考核反馈意见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学生倾向于采用标本考试的方法来检测学习水平,多数学生认为选择在每个局部课程完毕后进行标本实物考核较好,每次考10题;因期末尚有其他科目考试,大部分学生不赞成在期末进行标本实物和理论考核。

三、讨论

如今,医学影像学已由早期单一的X线检查发展为包括通过X线成像(X-ray)、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成像和超声成像(Ultrasound)等在内的现代成像技术。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不同成像原理来对人体进行静态和动态、平面与三维扫面以发现人体结构的异常,为疾病诊断提供直观依据。临床医生在CT、MRI、XCT、ECT等设备进行定位定性诊断的基础上使用X-刀、ā-刀等设备进行立体定向的外科手术、内科性体内组织切除术、各种介入技术( 如栓塞技术、内支架技术等),而这些介于临床与医技之间的交叉技术须建立在扎实断层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施。

但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在断层解剖学方面的知识欠缺,与高速发展的“影像医学时代”不相匹配,制约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精确性。因而,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非影像专业医学生中开设人体断层解剖学课,普及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断层解剖学知识,对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才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断面形态和整体形态结构的有机结合,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主要内容融合到断面解剖学中,让学生在断层标本上辨认器官形态特点。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从整体到断面,再由断面到整体的断层思维,然后观察相应的CT、MRI图片并识别对应的解剖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断层解剖思维,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此次教学改革,我们采用一考一画的考核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标本考核(占总成绩的60%)和布置画图作业(占总成绩的40%)两部分组成。标本考核则采用实物标本检测学生的应用识别能力,这可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实践。对于一些典型的层面则以布置画图作业来加深印象,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断面标本上的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督促学生对课堂所教授内容进行消化,增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有效提高临床应用能力。通过一考一画最后得出的学生成绩基本能反映学生对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采用嵌入式教学法在2012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人体断面解剖学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调查数据回馈显示,96%的学生认为采用嵌入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考核方式较为合理。

采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将断层解剖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侧重于对学生多层次观察、分析解剖学标本及影像学资料能力的培养,克服了以往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知识脱节的弊端,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基础医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临床问题能力,强化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功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滕大才,徐铁军,陈幽婷.非影像专业医学生开设断层解剖学教学实践和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6):11-13.

[2] 吴兴旺,王乐,刘斌.非影像专业的影像学教学体会与探讨[J].安徽医药,2013(3):534-535.

[3] 钟斌,浦洪琴,黄秀峰.关于非医学影像专业开设《人体断面解剖学》课程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420-422.

[4] 金昌洙,韩东日,李光昭.局解与断层、CT解剖学三结合的教改体会[J].解剖学杂志,1998(3):277-278.

[5] 陶晶,郭进学,付升旗.强化断层解剖学教学,为临床应用打好基础[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7):657-658.

[6] 刘树伟.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4(1):73-75.

[7] 李有秋,任铁良.医学各专业增开“断层解剖学”课程的设想[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5-36.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9

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 ALT与AST比值最常用于鉴别(A)

AST/ALT对急、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肝炎的转归有特别的价值,当AST/ALT<1时,提示急性炎症的早期,肝硬化时AST/ALT≥2;肝癌时AST/ALT≥3。

第2题 对甲型肝炎早期有诊断价值的免疫球蛋白是(C)。

IgM型抗体是甲肝感染后早期生成的抗体,对于早期检出甲型肝炎有重要意义。

第3题 判断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检查是(E)

羊水中AFP增高,主要见于开放型神经管畸形。

第4题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C)。

本题考查低血钠的概念,血浆钠浓度降低,小于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

第5题 维生素K缺乏症检测可见(D)。

维生素K缺乏导致因子Ⅱ、Ⅶ、Ⅸ、Ⅹ合成障碍,影响内、外源凝血途径。

第6题 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表明为(B)。

本题考查碳酸氢盐的临床意义,正常人SB=AB。病人SB正常,而AB>SB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AB

第7题 急性心肌损伤后,哪种标志物最早会恢复至正常水平(B)

由于Mb半衰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h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l很好的指标。第8题 细菌学检查时,临床采集的最适尿液标本应为(E)。

细菌学尿液标本的采集应取清洁中段尿,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

第9题 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C)。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在荧光免疫技术中与提高观察效果直接相关。

第10题 漏出液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超过(B)。

漏出液中白细胞<0.1×10/L,渗出液中白细胞>0.5×10/L。9

9第11题 检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是(C)。

由于cTnT和cTnl与骨骼肌中的异质体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具不同的氨基酸顺序,有独特的抗原性,故它们的特异性要明显优于CK-MB同工酶。

第12题 某儿童出现手足口病,有可能由哪种病毒引起(B)

科萨奇病毒可引起脑膜炎、咽峡炎心肌炎和手足口病等。

第13题 ELISA双抗体夹心法(A)。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是利用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待测抗原结合,然后待测抗原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体一抗原一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来检测的。

第14题 采用免疫比浊法,宜至少用几个不同标准浓度进行定标(E)

免疫复合物的量与相应抗原抗体的量是呈函数关系的,因此多用5个浓度的标准液进行定标制备剂量一反应曲线,以作为标本中抗原的浓度依据。

第15题 正常血涂片中,裂红细胞(B)。

用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染液有煌焦油蓝、新亚甲蓝、中性红。

第16题 下列组合错误的是(B)。红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阳性反应。

第17题 用于血液分析仪分析的血液标本,保存的温度应在(E)。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抗凝剂EDTA—K2·2H2O的浓度为1.5~2.2mg可阻滞1ml血液凝固。

第18题 关于免疫比浊法,叙述错误的是(E)。

免疫比浊法中当反应液中抗原过量时,由于钩状效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使浊度下降,当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量的增加而递增,光散射的强度也随之递增,因此,免疫浊度测定的反应体系中必须始终保持抗体过量。

第19题 在免疫放射分析(IRMA)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放射分析(IRMA)基本原理:用过量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Ab*)与待测抗原进行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

第20题 男性,24岁,主诉胃纳不良,乏力,体重减轻明显,体检发现皮肤呈青铜色,低血压和肌肉消瘦,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K+]6.2mmol/L,血浆皮质醇降低,尿17-OHCS降低,血浆ACTH增高,根据以上结果诊断该病人很可能患有(B)。

艾迪生病(Addison)又称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见低血糖、低血钠、高血钾、高血钙、血浆皮质醇降低,尿17OHCS降低,血浆ACTH增高等生化检查改变。

第21题 PTH对尿中钙磷排泄的影响是(A)。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髓襻上升段以促进钙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增加。第22题 目前测定量蛋白质激素和药物的首选方法是(B)。

主要为TR-FIA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标准曲线范围宽,分析速度快,标记物制备较简便,有效使用期长,无放射性污染。

第23题 某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分类:原单核细胞87%,有核红细胞6%,其他细胞7%,应该诊断为(E)。

原单核细胞87%,有核红细胞6%,根据诊断标准可知应为M5a。

第24题 粪便显微镜细胞检查,正确的是(A)

粪便显微镜细胞检查,用高倍镜观察。

第25题 诊断AML-M4Eo最特异的染色体畸变是(E)

M4EO可表现出inv(16)(p13;q22)染色体异常。

第26题 何种分子量的蛋白质完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E)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中分子以上的蛋白质绝大部分不能通过滤过膜,少量微量蛋白可以选择性被滤过。

第27题 在某次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对于血钾5个不同批号样本的检测结果,其中有1个批号结果超过规定的范围,其得分应为(A)。

对每一次EQA,针对某一项目的得分一该项目的可接受结果总数÷该项目的总测定样本数×100%。

第28题 正常脑脊液内白细胞计数应在(D)。

成人脑脊液无红细胞,白细胞为(0~8)×10/L。

6第29题 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B)

DIC筛选试验包括: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可延长;血浆凝血因子I含量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D-二聚体检测。

第30题 要检测SLE患者肾组织活检标本中的C3沉淀,应采用(C)。

直接法,用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加于待测标本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常用于肾活检及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间接法常用于抗体的检测。

第31题 精浆中的柠檬酸与精液的哪项内容密切相关(E)

柠檬酸通过与钙离子结合而调节精浆钙离子的浓度,影响射精后精液凝固与液化过程。

第32题 肝素治疗的首选实验室监测指标是(A)。

30岁,Hb 60g/L,RBC 3×1012/L,MCV 81fl。第33题 女性,因子宫肌瘤月经过多已经2年,外周血象可见(C)。

红细胞淡染区扩大是缺铁性贫血成熟红细胞的典型形态。

第35题 以下哪些菌可在血琼脂平板上呈现迁徙性生长(C)

变形杆菌属可以在血平板上呈现迁徙生长现象。

第36题 脑脊液氯化物浓度低于多少,有可能致中枢抑制而呼吸停止(C)

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低于85mmol/L时,有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出现呼吸停止。

第37题 精液中提供精子活动能源的物质是(C)。

第38题 急性肝炎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B)。

急性肝炎早期,ALT和AST都迅速升高,高峰可达正常值的10倍以上,ALT的峰值高于AST。

第39题 尿液pH增高见于(E)。

尿pH增高:①碱中毒;②严重呕吐;③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变形杆菌性尿路感染等;④肾小管性酸中毒,尿pH呈相对偏碱性;⑤应用利尿药、进食太多蔬菜、水果等。

第40题 室内质控图中±3SD表示百分之多少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内(E)。

质控限的设置包括了绝大多数的质控结果,通常为95%到99.7%,其相当于平均值加减2倍或3倍的标准差(s)。

第41题 目前临床上HBsAg试验常用方法是(A)。

ELISA是HBsAg的测定常用方法。

第42题 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HGB 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一),检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B)。

第43题 下列哪一项酶学指标可以作为慢性酒精中毒诊断的较敏感指标(C)

GGT对判定酒精中毒有相当的价值。

第44题 男性,18岁,反复头晕、乏力2年,加重3个月。实验室检查RBC 3.0×1012/L,Hb 60g/L,MCV 67.2fl,MCH 20pg,MCHC 300g/L,白细胞4×109/L,网织红细胞1.2%。最有可能的诊断是(B)。

MCV下降,网织红细胞比例不高,考虑为缺铁性贫血。

第45题 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是(C)。

吖啶酯为直接化学发光剂,其发光不需酶的作用。

第46题 某患者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粒系细胞3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25%,红系细胞20%。该患者骨髓M:E是(B)

该患者的骨髓象检查粒系细胞占30%,红系细胞占20%,M:E=1.5:1。

第47题 关于血液分析仪相关参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

RDW:主要用于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判断。

第48题 克山病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素(B)。克山病、心肌缺血、癌、多发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时血硒降低。

第49题 检查确定未患病者的阴性百分率的指标是(C)。

检查确定未患病者的阴性百分率的指标是临床特异度。

第50题 了解血清蛋白质全貌有价值的测定方法是(A)。

本题考查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至今仍然是了解血清蛋白质全貌的有价值的方法,尤其对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如对肝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51题 符合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型特点的是(B)。

AML-M2a中自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第52题 AML-M1骨髓中原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为(E)。

AML-M1的诊断标准: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90%以上。

第53题 蛋白电泳时泳速最慢的蛋白是(A)。本题考查血清蛋白质的电泳,蛋白质从负极向正极进行,按其泳动速度可将血清蛋白质分成分为五条区带,从正极到负极依次为白蛋白和α

1、α

2、β、γ-球蛋白。

第54题 因子Ⅶ缺乏症检测可见(E)。

因子Ⅶ缺乏症属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

第55题 提示肾实质性病变的尿沉渣镜检结果是(E)。

妊娠后尿HCG第8~10周左右达到高峰。

第56题 以酚试剂测定蛋白质时其呈色反应为(C)。

本题考查酚试剂发测定蛋白质原理,蛋白质中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此络合物能使酚试剂中的磷钼酸还原产生蓝色化合物。

第57题 关于糖尿病患者尿液检查,正确的是(A)

糖尿病因渗透性利尿作用引起多尿,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增高。

第58题 31.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确证试验通常采用何种方法(B)HIV抗体的初筛试验常用ELISA法、胶乳凝集法和免疫金层析法,确认试验主要用免疫印迹法。

第60题 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用(B)。

第61题 男性,28岁,自感乏力,厌油,食欲缺乏,畏寒高热3d,体温39℃,巩膜黄染,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恢复期内,下列哪项指标仍唯一升高时指示肝炎未愈(D)

病毒性肝炎若在恢复期其他肝功能指标都已正常,而GGT仍未复原,提示肝炎尚未痊愈,如反复波动或长期维持较高水平,则应考虑肝炎有慢性化趋势。

第62题 正常血涂片中,裂红细胞(B)。

用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染液有煌焦油蓝、新亚甲蓝、中性红。

第63题 血清钾的参考值为(B)。

本题考查血清钾的参考值,血清钾的参考值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高于5.5mmol/L称为高血钾症

第64题 cTn测定对以下何者意义不大(D)。

因cTn与骨骼肌Tn的基因编码不同,骨骼肌中无cTn的表达,因此不能作为骨骼肌损伤的诊断

第65题 在RIA中,放射强度测定所用的单位是(A)

第66题 急性大出血患者抢救治疗首先应该(D)。

补充血容量可保证机体的有效循环,补充血细胞保证组织供养和纠正贫血。

第67题 细胞毒试验可用于(A)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是Tc细胞的特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是评价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一种常用指标,特别是测定肿瘤患者Tc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常作为判断预后和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

第68题 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A)

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肘部静脉。

第69题 尿试带测定比密,当尿液pH≥7.0时,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E)。

当尿液pH≥7.0时,造成结果偏低,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

第70题 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B)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核染色质由细致至粗糙。

第71题 有关荧光免疫技术标本制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

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固定。

第72题 HIV感染需进行检测的程序为(C)。

HIV感染初筛检测阳性,还要做确认试验。

第74题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5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NAP积分为2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α-NBE(-),则下述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5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NAP积分为2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α-NBE(-)。

第75题 分离霍乱弧菌应选择的培养基是(C)。

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是霍乱弧菌的选择培养基。第76题 哪项因素与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无关(E)

标本中存在何种细菌与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无关。

第77题 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正确的是(C)。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20%,可诊断MDS(RAEB-T型)。

第78题 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的反应中,除己糖激酶外还需何种酶的参与(D)。

考察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与ADP。前者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使NADP还原成 NAJJPH。

第79题 某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发现存在大量异常细胞,形态如下:细胞大小不一,外形多不规则,胞核较大不规则,呈扭曲折叠状,染色质呈稀疏网状,无核仁。该细胞最可能是(C)。

本题该患者的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发现的大量异常细胞,其形态符合幼稚单核细胞的特征。

第80题 关于反向间接凝集抑制反应,正确的是(D)。

反向间接凝集抑制反应是用抗体致敏的载体及相应的抗原作为诊断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抗体,如标本中存在相应抗体,则凝集反应被抑制,无凝集产生为阳性结果。第81题 利用E花环沉降法可分离下列哪种细胞(C)。

成熟T细胞表面表达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即E受体,T细胞能与SR-BC结合形成E花环,而B细胞则不能。

第82题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筛查的首选项目有(A)。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筛查的首选项目有血清(浆)皮质醇和皮质醇分泌的昼夜节律。

第83题 纸片扩散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时,所用抗生素纸片是(B)。

肺炎链球菌的纸片法检测青霉素的敏感试验应选用苯唑西林纸片筛选试验。

第84题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

ITP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致使破坏过多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所以血小板减少、PAIgG增高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

第85题 关于真空采血法的叙述,错误的是(E)

空采血又称为负压采血法。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封闭式采血无需容器之间的转移,有效减少了溶血现象,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保证待验样本的完整性,使检验结果更可靠,同时,样本转运方便,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间交叉感染。第86题 在羊血琼脂平板上,金黄葡萄球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是因为葡萄球菌(B)。

葡萄球菌能够合成V因子释放于培养基中,从而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第87题 用125I标记抗原,不正确的说法是(D)。

氯胺T是最常用的氧化剂。

第88题 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不包括(D)

B淋巴细胞是介导体液免疫的,B细胞数量的测定检测体液免疫功能。

二、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面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处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讲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连题】 根据下列题干及选项,回答89~93题:

第89题 头孢西丁检测法用于检测(B)。头孢西丁纸片法可用于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第90题 {TS}苯唑西林纸片筛选试验用于检测(E)。

许多实验室用苯唑西林纸片法 筛选试验来检测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P)。

第91题 {TS}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质控菌株的筛选试验用于检测(A)。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试验的质控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第92题 {TS}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用于检测(C)。

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可用于检测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

第93题 {TS}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为(D)。

三、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94题 LPL活性降低可能会导致出现(DE)

考查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和生化特征,I型和V型高脂蛋白血症病因之一均为LPL活性降低。

第95题 MDS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红细胞形态为(ACD)。

MDS成熟RBC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球形、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及(或)有核红细胞。

第96题 V型高脂蛋白血症发病的可能生化缺陷是(BCD)

考查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和生化特征,V型高脂蛋白血症主要病因LPL活性低下,VLDL、CM处理速度变慢,导致CM和VLDL升高。

第97题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ADE)。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下列形态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杜勒小体、退行性变。

第98题 PAS染色有助于鉴别(BCD)

在PAS染色中,代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而尼曼一匹克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急粒呈细颗粒状或均匀淡红色弱阳性反应而急淋呈粗颗粒状或块状强阳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中的幼红细胞呈阴性而红白血病的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第99题 有关网织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观察贫血疗效、骨髓移植后监测。

第100题 下列哪些是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常见病因(ABD)。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10

不同的医学学科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点。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常表现为如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需要用图片说明;②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片影像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③教学片或影像资料可以从既往的片库或互联网上获得,因此,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不存在因为在病人身上检查所造成的资源不足的问题;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进行影像学习;⑤影像学科的工作目标多数情况下最终仍然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依然是少数),因此,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是主要的技能之一;⑥影像技术训练可以在练习者身上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11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创新能力,问题,对策

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 与科学学位不同, 专业学位注重应用、注重实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 为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相应的临床科研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十多年以来, 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不断调整, 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实践条件也在不断优化,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质量的保障和评估等。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1.1 研究生创新能力

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定义,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基于不同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 我们总结其共同点, 认为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也是一种人格特征, 是一种综合能力。即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具有创新的基本能力和个性品质, 包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较强的合作实践能力, 以及用于批判的精神和思维品质[2]。

1.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范畴, 目前学术界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第三军医大学的几位老师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确定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104个三级指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这八个一级指标包括临床实践能力、医学专业素养、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教育能力和病人照护能力[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恰恰是其创新能力的内涵体现,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一种应用型学位。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不仅仅要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 更需要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质。而创新能力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含了课程学习、导师指导、临床训练、科学研究和质量控制等诸多环节。可以说, 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深层次反应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机制和管理机制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宏观制度与微观教学的桥梁, 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为对象的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 明确把医学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科学学位注重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突出科研能力;而专业学位的设置, 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 以培养临床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主。因此, 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就不但要向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公共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又要重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训练及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西方国家为例,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学制为6-8年, 其办学和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文理医工结合紧密, 修业年限较长, 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基础广博深厚, 在高等医学教育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然而, 就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来看, 基本上还是沿袭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的设置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能力。但是对于前沿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知识涉及不够, 在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重视不够。

2.2 临床工作训练不系统, 强度不够。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以临床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主。但从我国目前对研究生进行的临床培训工作来看, 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培训工作往往没有遵循临床医师成才的规律和各专业学科人才的实际需要, 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实施细则, 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 在实施过程当中,

经常会出现临床轮科培训管理不严格、导师临床训练指导责任心欠缺、监督及考核措施不到位甚至形式化、临床能力考核淘汰率低等现象。同时,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 导致临床研究生缺乏进取的动力, 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

2.3 研究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来说, 临床科研应体现应用性。但是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由于受学术型培养模式的影响, 往往习惯于以论文的产出来评价研究生的创新素质, 如以在国内核心期刊和SCI上发表论文为毕业的条件。这样的评价体系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文的产出固然重要, 但针对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些创新方法、工艺、程序、专利等也应该被归入评价体系。

2.4 导师队伍参差不齐

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对于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 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也在增加, 但学生得到的临床训练的机会就在不断减少。同时, 由于医学院校的导师往往需承担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 有些导师习惯按照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来实施, 部分研究生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课题和学位论文, 就没有足够的时问进行轮转培训和临床技能训练, 影响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临床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鸽.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2]丁海莺, 丁松滨.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形成[J].中国电力教育.2006 (6) :19页.

临床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核医学专业 篇12

一、中医临床基础

(一)伤寒学方向„„„„„„„„„„„„„„„„„„„„„„„„„„ 3

(二)金匮要略方向„„„„„„„„„„„„„„„„„„„„„„„„„11

(三)温病学方向„„„„„„„„„„„„„„„„„„„„„„„„„„16

二、中医内科学„„„„„„„„„„„„„„„„„„„„„„„„„„„„23

三、中医外科学„„„„„„„„„„„„„„„„„„„„„„„„„„„„42

四、中医妇科学„„„„„„„„„„„„„„„„„„„„„„„„„„„„48

五、中医儿科学„„„„„„„„„„„„„„„„„„„„„„„„„„„„57

六、中医骨伤科学„„„„„„„„„„„„„„„„„„„„„„„„„„„63

七、中医五官科学

(一)眼科学方向„„„„„„„„„„„„„„„„„„„„„„„„„„„78

(二)耳鼻咽喉科学方向„„„„„„„„„„„„„„„„„„„„„„„„82

八、针灸推拿学„„„„„„„„„„„„„„„„„„„„„„„„„„„„86

中 医 学

中 西 医 结 合

九、中西医结合临床

(一)内科学方向„„„„„„„„„„„„„„„„„„„„„„„„„„„91

(二)外科学方向„„„„„„„„„„„„„„„„„„„„„„„„„„„99

(三)妇产科学方向„„„„„„„„„„„„„„„„„„„„„„„„„„108

(四)肿瘤学方向„„„„„„„„„„„„„„„„„„„„„„„„„„„113

(五)骨伤科学方向„„„„„„„„„„„„„„„„„„„„„„„„„„118

(六)颅脑方向„„„„„„„„„„„„„„„„„„„„„„„„„„„„119

(七)口腔医学方向„„„„„„„„„„„„„„„„„„„„„„„„„„121

(八)护理学方向„„„„„„„„„„„„„„„„„„„„„„„„„„„123

十、中西医结合基础„„„„„„„„„„„„„„„„„„„„„„„„„„124

中 药 学

十一、中药学„„„„„„„„„„„„„„„„„„„„„„„„„„„„„126

临 床 医 学

十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含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学方向)„„„„„„„„„130

十三、麻醉学(含中西医结合临床麻醉学方向)„„„„„„„„„„„„„„134

十四、临床检验诊断学„„„„„„„„„„„„„„„„„„„„„„„„„138

中医临床基础

(一)伤寒学方向

本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伤寒论专业硕士、博士生培养点,1993年、1996年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高教厅确立为重点学科。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点。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次确立为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伤寒论》教学与文献研究;(2)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研究;(3)六经辨证的现代化研究;(4)经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博士生导师有:李赛美、朱章志、张横柳、彭万年教授。硕士生导师有:蔡文就、万晓刚、刘 敏,吴浩祥教授。技术人员情况:

学科拥有一批教学与临床经验丰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技术力量雄厚。熊曼琪教授为伤寒学学术带头人,是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知名伤寒学家、糖尿病专家,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赛美教授为伤寒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刘敏教授2006年入选广东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本学科具有教授7人,副教授2人,中级技术职称1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4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后合作导师一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4人,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优良学术梯队。学科条件:

拥有独立临床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床46张),以伤寒论经方治疗内分泌疾病为研究领域,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2007年被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重点专科专病中心,201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拥有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中医疑难病证实验室,面积约1500m2,仪器设备总值约600万元。教学科研成果:

教学方面:承担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班、七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班、三年制专升本班、非医攻博班、硕士、博士研究生班等多个班种的《伤寒论》 教学工作,针对各个专业特点的不同分别编撰有《伤寒论教学大纲》。积极开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在国内率先开展“经典回归临床,医教研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利用临床病案实录开展情景式教学,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与网络交流平台,提高了教学效果及经典影响力、说服力。

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均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连续多年参与全国教材编写工作,1979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的编写;1996年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中医专业用2001年第七版、2007年第八版),国家“十一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伤寒论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案例版教材《伤寒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创新教材《中医临床基础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伤寒论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编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中医经典百题精解丛书《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以及重读经典丛书《伤寒论临床精要》、《伤寒论临床运用》、《伤寒论临床发挥》(科学出版社2010年)等继续教育教材,作为主编、副主编单位出版论著60余部,在伤寒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功举办8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经方运用高级研修班,学员遍及国内各地、港澳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获得海内外中医同仁的好评,成为中医优势品牌建设项目。同时挖掘整理经方班宝贵资料,整理出版《经方名师讲录》等相关论著8部,促进了仲景学说的学术交流与传播。

1995年《伤寒论》课程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课程,“《伤寒论》理论联系实际,医、教、研共同发展”1995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1997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伤寒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践”2000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伤寒CAI课件”2000年分别获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网络课程三等奖,不同层次《伤寒论》教学模式的建构”200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 2005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伤寒论》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7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中医临床基础”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基于多媒体案例库建设的伤寒论教学改革”,2008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 4 建与实践” 2008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方面: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卫生部课题l项、教育部课题l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4项、省科委课题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省中医药管理厅课题7项、省高教厅课题2项。其中“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糠尿病患者及动物模型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成果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医药治疗II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1997荣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中医不同治法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病变影响的对比研究” 2002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伤寒论》临床研究模式构建与创新” 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益气养阴、补脾益肾法防治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 2006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方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践” 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经方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 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经方现代运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以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家级杂志100余篇,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神经精神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著名刊物,有的被世界权威医学刊物收集和译成英、日、韩、意大利文发表。

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辩证法、电子计算机、医学统计学、DME、医古文、核医学、临证实用伤寒学、伤寒论、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温病学、内科学。

博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辩证法、医古文、科研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伤寒论原著及选注、中医临床基础学研究进展、内科学研究进展。

从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目前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04人,博士研究生85人,其中港澳台、越南、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境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共79人。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各级教学、临床、科研单位,获得良好评价。博士后出站3名,均被引进国内高校受到重用。

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赛美 教授

李赛美,女,湖南长沙人,1960年4月生。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第一临床医学院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伤寒论)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核心成员。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教学名师等称号。

长期从事中医经典《伤寒论》教学、科研、临床及学科建设工作。擅长应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症,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全国经方高研班”,成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品牌项目,在海内外具有良好影响。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教学课题7项。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全国首届研究生规划教材《伤寒论理论与实践》、案例版《伤寒论》等教材著作12部,副主编1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教学成果奖5项。

培养博士36名,硕士27名,博士后1名。指导国内高校高级访问学者,广州市、中山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各1名。应邀赴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讲学,并出席法国巴黎第18届国际糖尿病大会。

朱章志 教授

朱章志,男,湖南衡阳人,1963年10月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中医临床基础学-伤寒论博士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 6 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针对糖尿病五脏柔弱,因虚邪盛的特点,提出扶正祛邪大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首席作用,主倡“扶阳抑阴、扶阳化阴”的治疗方法;引入“阳气的圆运动”学说,以阳气的升降浮沉来阐释病机,治疗时以恢复阳气的圆运行为主旨。

主持部级及省局级课题6项,参加课题8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础会、卫生部等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者,成果“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获199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第二研究者),“伤寒论临床研究模式(糖尿病)的构建与实践”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研究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两度获我校青年优秀论文奖;主编专著5部,参编8部;培养硕士生15名、博士生11名。在国内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伤寒论》的研究领域有知名度。

彭万年 教授

彭万年,男,广东人,53.02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骨干。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质量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美国中医药专家交流协会顾问、美国加州中医师公会顾问、加州中国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等。主要研究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指导博士生15名,协导博士生6名、指导和协导硕士生12名。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主持和参与部省级及校厅级科研课题多项。所参与的经方治疗糖尿病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医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海外医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参加编写教材及撰述医著10余本计二百余万字。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丛书《伤寒论选读》编委;《现代中医治疗学》常务副主编;《海内外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集成》主编。

在抗击 “非典型肺炎”中,坚持在一线救治病人。获广东省委、省政府荣记三等功;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个人称号等嘉奖。多次出访美国、澳洲、新加坡、7 泰国、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顺利完成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外教合作及进修任务。为学科发展、辐射作出了贡献。并获日本国春光苑汉方研修会、东洋医学药学研究会首届仲景医学奖。海内外求诊者众。重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精心指导保健康复;积极推广中医药,受到广泛支持。

硕士研究生导师

蔡文就 主任中医师

蔡文就,男,广州市人,1953年2月出生。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于广州医科学校读书,1971年毕业后到广州市中医院工作。1975年,进入广州中医学院学习,197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医籍《伤寒论》的教学和临床实践。1989年调到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诊疗,2003年考取主任医师职称。30多年来,积极参与多项实验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课题设计及实验研究能力,参与研究的《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伤寒论临床学术研究》获日本国东洋医学药学古典研究会仲景医学奖一等奖;《伤寒论远程教学软件》获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软件三等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获中华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伤寒论临床研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不同层次伤寒论教学模式的构建》获广州中医药医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对糖尿病的认识与临床实践》获美国旧金山议会医学突出贡献奖。现科研方向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参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等多个课题研究。

积极参与《伤寒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能系统讲授《伤寒论》全课程,先后担任多班种《伤寒论》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并兼任《中医基础学》、《中医内科学》部分教学任务。有较强的授课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条理性。并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总结经验,为《伤寒论》成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做出贡献。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授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参与远程教学软件开发及临床教学研究,《伤寒论远程教学软件》获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软件三等奖奖励。参加多项教材、教参编写工作,撰写6本著作和30篇医学论文,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现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 敏 教授

刘 敏,男,45岁。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广东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中医名医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伤寒论》教学及经方防治疑难病症的研究,曾应邀赴日本、印尼、香港、台湾、澳门等地讲学。2001年、2003年、2007年、2008年先后4次获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观摩比赛、临床教学比赛第一名,03年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临床带教老师”。200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2007年被评为“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发表论文40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8部,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十二项。

万晓刚 教授

万晓刚,1982年毕业于四川泸州医学院,1990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200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具有较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长期坚持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主要参与各级研究项目13个,曾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广东省教育厅优秀多媒体课件奖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发表论文近50篇,主编、参编并出版学术著作及国家级教材16部。获湖北中医学院“八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在临床方面,先后师从当代名医江尔逊、李沛然、孙同郊、梅国强、熊曼琪教授等,以诊治心血管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患见长,喜用六经辨证,组方简练平稳,重视中西医诊治方法的综合运用,临床疗效确切。

目前研究方向:伤寒理论与文献、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中医药远程教育。

吴浩祥 副教授

吴浩祥,男,44岁,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9月生,江西余干人。博士,副教 9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医、教、研、管理工作共21年。

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5项,编写著作6部(副主编4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广东省高教厅优秀CAI课件三等奖、全国中医药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金匮要略方向

金匮要略专业隶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广东省精品课程。1981年获我国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

(1)《金匮要略》理法方药防治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的研究;(2)《金匮要略》病证、治法及方药配伍规律的研究;(3)《金匮要略》文献研究;(4)《金匮要略》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研究;(5)金匮学家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的研究。导师组成员:

博士生导师:陈纪藩教授,廖世煌教授,林昌松教授;

硕士生导师:刘晓玲教授、关彤副教授、陈光星副教授、刘清平副教授。学术带头人陈纪藩教授。

本专业共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8名、中级职称人员1名、初级职称人员2名。学科条件:

教研室用房2间,重点学科实验室建筑面积1000m2,仪器设备总值约1500万元。风湿免疫科病床54张,独立诊室3间,实验室1间,教学科研成果及诊治特色:

教学方面: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容丰富,颇具参考价值。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金匮要略教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主编重读经典丛书《金匮要略临床运用》、《金匮要略临床发挥》和《金匮要略临床精要》为临床中医师重要参考书籍。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教学课题多项。“金匮要略科研医疗促教学的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金匮要略课程建设与创新”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金匮要略精品课程网站”获第五届全国医学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和“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名教师先后被评为新南方优秀教师。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优秀人才培育计划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改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科技攻关课题5项,省中医药局课题11项,校级课题10项,与日本岛根医科大学合作课题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批准专利1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临床诊治经验特色:开设风湿免疫病、甲亢专家门诊和独立住院病房,发挥经方及中医治疗特色,效果良好。研制通痹灵片、二藤通痹合剂、瘿气灵、甲肿消、甲眼消、消瘀灵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红斑狼疮、甲亢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辩证法、电子计算机、医学统计学、DME、医古文、临床医技课、金匮要略研究进展、温病学、内科学。

博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辩证法、医古文、科研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金匮要略原著及选注、中医临床基础学研究进展、内科学研究进展。

招收研究生情况:1978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境内外共90余名;1999年以来招收博士生20名,博士后1名;获优秀研究生称号3名,求是奖学金1名,靳瑞奖学金1名,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教育部优秀人才1名。

博士研究生导师

林昌松 教授

林昌松,男,广东梅县人,1965年7月出生,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副所长、风湿免疫科主任,金匮要略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新南方优秀教师。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六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会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纪藩教授学术继承人。1988年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一系本科毕业并留校一直从事医教研工作。师承陈纪藩教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风湿免疫病及内伤杂病。根据风湿病和金匮要略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金匮要略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金匮学家学术经验的继承与整理;金匮要略文献研究等五个方面。提出金匮教学与风湿免疫专科建设紧密结合,使专科建设成为金匮教学科研中的亮点,使金匮理论在临床和科研中得到验证和升华。主持风湿免疫专科2004年通过专家验收成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成员。2009年主持“通痹系列方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2010年主持《金匮要略》理论指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5项、省部级教学课题7项,获第五届全国医学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和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学奖励共10项、科研奖励9项,主编教材教参专著共4部、副主编6部、编委4部,发表科研教学论文60篇。指导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8名。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研究有独到之处。曾应邀到港台、马来西亚等地讲学、风湿病国际学术会议报告交流。

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晓玲 教授

刘晓玲,女,广东潮阳人,1964年6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 13 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属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要略专业)导师。刘晓玲主任医师擅长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刘晓玲教授从事《金匮要略》专业课的教学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医疗、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纪藩教授多年,学习和继承陈纪藩教授的学术经验,以陈纪藩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风湿专科的医疗和科研水平在中医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刘晓玲主任医师主要致力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在风湿病的中西医诊治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刘晓玲教授近五年来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省科技项目1项,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参与省中医药局项目及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论著6部。2003年至今已招收临床型硕士研究生18名,科研型硕士研究生8名。

关 彤 副教授

关彤,男,广东南海人,1968年2月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中医师、第一临床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副教授;同时兼任任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期从事《金匮要略》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各级杂志上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5部,指导研究生10名。

陈光星 副主任中医师

陈光星,男,江西奉新人,1973年2月生,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金匮要略硕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 “千百十”培养对象,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风湿病委员会常委。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14 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省级课题,参与国家重点和重大项目、省级重点和重大项目的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授课老师”。在中华系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1项。

刘清平副主任中医师

刘清平,女,江西高安人,1975年4月出生,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获博士学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秘书,广州中医药大学“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三)温病学方向

本专业1978年获首批医学硕土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医学博土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土学位授予权。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行前列。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岭南温病研究;(2)中医药防治热带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3)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

博士生导师有:彭胜权教授、林培政教授、钟嘉熙教授

硕土生导师有:沈

强教授、刘亚敏教授、吴智兵教授、吴宣富教授

张朝曦副教授、林兴栋副教授、于征淼副教授

技术人员简况:学科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技术力量雄厚。彭胜权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首席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林培政教授为国家级的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及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钟嘉熙教授为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非典防治专家及广州市非典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传染病医疗救治组成员。现拥有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获博士、硕士学位者15人,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优良学术梯队。

学科条件:1988年于全国同行中率先将温病理论回归临床并建立临床基地,现是全国同行中唯一拥有独立临床科室的学科(病床45张),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和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面积约200m2,仪器设备总值约300万元。

本学科现已形成了“教、医、研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模式,教学及科研成果丰硕:

(1)教学方面:分别编写有供中医专业及中医针灸专业本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硕士班、三年制班用的《温病学教学大纲》,七年制班《温病学实验指导及大纲》。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均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其中于1996年、2003年及2007年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的主编。主编教材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温病学》(获1996年国家中管局优秀教材三等奖)、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1996年)、新世纪“十五”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新世纪“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案例版《温病学》(2007年);副主编教材有:《温病学说之研究》(获2002年 16 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新世纪全国七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研究生教材《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2000年主编出版高级中医药丛书《温病学》。主编及副主编专著20部,其中《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分获中南五省高等教育优秀学术专著一、二等奖。

《温病学》课程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2005年被评为本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大胆改革、回归临床,首创温病学科教、医、研三位一体新体制”获广东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开设“温病学实验课” 获199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医经典温病学改革与实践”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 2005年获第五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2),“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2010年获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科研方面: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课题12项、厅局级课题22项、校级18项,是国家“八五”攻关及“十五”攻关课题的承担单位,2007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120 万元),2007年起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禽流感防治新型药物和疫苗的应急研究和开发”重点组成部分“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助经费400万元)项目研究的承担单位。科研成果丰硕,“岭南温病理沦与临床应用研究”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获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研究”2010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积极抗击非典获广东省嘉奖集体,1人分获抗击非典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及广东省一等功,5人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1990年以来发表论文350多篇。

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辨证法、电子计算机、医学统计学、DME、医古文、温病学研究与进展、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内科学、病毒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

博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辨证法、医古文、科研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温病学原著选注及研究进展、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内科学研究进展等。

从1978年至今,共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09名,博士学位研究生54名。1993 年以来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一等奖 1人、二等奖2人,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1人。香港求是基金“求是研究生奖学金”2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

林培政 教授

林培政,男,籍贯海南省,1951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的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及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中医疑难病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和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分会高等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及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林教授长期从事温病学医教研工作,1986—1987年作为研修员在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医学部和兵库县卫生研究所进修,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温病卫气营血的仙台病毒病理模型复制及不同病变阶段血清抗体水平测定等实验研究。回国后一直从事岭南温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八五”攻关子课题“广东气候环境对中风复发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刘仕昌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等各级研究项目10余项,其中200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获奖成果16项,其中主持“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温病学》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奖、副主编《温病学说之研究》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二),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奖励。主持的《温病学》课程建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带领的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林教授主编新世纪“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及配套教学用书《温病学习题集》,作为总主编之一编写《重读中医经典从书》(共12册);副主编《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中医药高级丛书《温病学》、《刘仕昌学术经验集》、《温病学说之研究》等专著;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已招收研究生中博士生19名、硕士生4名。

林教授曾出访日本国立岛根医科大学、澳大利亚国立悉尼大学中医学院、芬兰国立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学院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钟嘉熙 教授

钟嘉熙,男,籍贯广东,出生于1950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带头人,获广东省“高教名师”、“南粤优秀教师”,“新南方优秀教师奖” “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广州市防治“非典”中医组组长。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副主委,广东省中医学会热病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编案例式《温病学》全国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副主编、五年制全国规划教材编委。重读中医经典从书总主编(共12册)。

钟嘉熙教授师承岭南温病泰斗刘仕昌终身教授,医学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善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对温病、病毒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等)及脑病、肝病等具有较深的研究,研制苓丹片治疗系统性斑狼疮疗效显著,多次获新闻媒介报道,国内外求诊患者络绎不绝。多次应邀前往港澳台地区学术交流和讲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3项及厅局级课题16项。主编专著23部、参编教材和教参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2篇。在防治甲流期间最早提出中医防治理论依据及预防方药,编写“青少年预防甲型H1N1流感自助手册”被省教育厅专门发文推荐给各地预防使用,广东省雷于蓝副省长欣然写序,被同行专家认为是一本“应时而生”的好书。

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智兵 主任中医师

吴智兵,男,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热病及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对中医湿热性病证及脑血管病、头晕、头痛、帕金森病、神经系统感染免疫性疾病有较深入的了解。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6部,获成果2项。

沈 强 教授

沈强,男,籍贯湖南,1961年4月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防治SARS及登革热中医药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温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中风、登革热、乙脑的研究。主持课题有国家级1项、省级1项、局级1项、校级1项,参加科研16项,科研成果获奖有省级2项、校级3项,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多次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称号。发表论文29篇,编写著作副主编2部、参编3部。已培养硕士生20名,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15名。

刘亚敏 教授

刘亚敏,女,籍贯海南,1969年7月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讲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称号。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麝香、冰片对缺血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以及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主持课题有国家级1项、省级2项、局级2项、校级1项,参加课题18项,科研成果获 奖3项。发表论文30多篇,编写著作副主编1部、参编4部。2004年11月到日本进修,2005年3月由教育部公派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年。已培养硕士生6名,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10名。

林兴栋 副教授

林兴栋,男,籍贯广东梅州,1973年8月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兼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神经内科)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医热病、脑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的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具有较扎实的中西医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较好地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曾获临床教学观摩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主编重读中医经典丛书《温病学临床运用》。

以中医经典《温病学》理法方药在中医热病、脑病中的运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中风、脑炎的研究以及岭南温病湿热证研究。目前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6部。

张朝曦 副教授

张朝曦,男,广东潮阳。1956年9月出生。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教学效果良好,是学生“最敬佩的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明显。擅长治疗本专业所涉及的病种,即各种急慢性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尤其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胆疾病。已治愈了大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患者,多次应邀参加肝胆病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乙肝中医疗法》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其中本人撰写的“乙肝的治法与选药”“乙肝的对症治疗”被出版社认为是“本书的精华”。羊城晚报等报刊相继作了介绍。多次 为国内外同行作专题讲座。掌握了血管内介入等现代诊疗技术。在国内外授课40多班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多项。已招收境内外硕士研究生多名。

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由原广州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发展壮大而来,自1978年起就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1986年又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本学科在1989年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多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取得成果,在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0年本学科通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教育厅“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评审达到“A级”。

本学科专业近期主要研究方向有:

中医防治心脑血管病研究;中医脾胃病证研究;中医肌病研究;中医血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研究;中医治疗肾病证的研究和中医治疗肺病证的研究。长远还将开展中医防治老年病研究、中医防治内分泌疾病研究、中医防治感染性疾病研究等。

本学科专业目前拥有:

各级技术人员共10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15人,博士生研究生导师15人、硕士生研究生导师17人。学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教授,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明教授,学术影响辐射海内外;心血管专业博士生导师有冼绍祥教授(学科带头人)、黄衍寿教授、吴伟教授;脾胃专业博士生导师有许鑫梅教授、刘友章教授、刘凤斌教授;肾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有洪钦国教授、谢桂权教授、汤水福教授、罗月中教授;呼吸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有刘小虹教授、孙志佳教授;血液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有丘和明教授、杨洪涌教授;急危重症专业博士生导师有陈镜合教授、左俊岭教授。

本学科专业在中医药防治肌病(重症肌无力)研究、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研究、中医急症治疗研究中医药防治血证研究等方面,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5年来学科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5项,包括国家“973计划”子项目4项、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另外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省部级课题35项、厅局级课题21项、校级课题30项,合计课题经费834.5万元人民币、港币4万元,其中邓铁涛教授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总 研究经费1700万元),作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实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承担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的历史性突破。迄今为止本学科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症肌无力疾病脾虚型临床和实验研究”、“脾虚诊断标准和量化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获国家乙类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研成果奖6余项、校级科研成果12项。“十五”期间,共发表及学术论文458篇,被SCI收录论文23篇,主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8部。教学方面,本学科核心课程《中医内科学》于2007年荣获广东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编写并公开出版各级教材(包括全国统编教材)20余种,其中包括全国21世纪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中医院校对外教材《中医内科学》、五年制本科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博士研究生教材《中医内科学研究》等,深受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的欢迎,其中两部获国家优秀著作奖。近年来共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1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各3项,校级教学成果12项。个人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3人次、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5人次、“教学名师”1人次、“派南振兴中医基金优秀教师”1人次。

本专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个(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广东省重点专科3个(呼吸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全国中医急症治疗基地1个,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单位7个(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急症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1个、广东省教育厅中医疑难病症重点实验室1个。在临床诊治经验与特色方面,心血管内科首先提出以清热解毒活血法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介入围手术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运用补肾法、平调阴阳、活血利尿法治疗高血压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消化内科提倡在“肝脾相关”、“胃病从肝论治”理论指导下治疗脾胃病及肝病,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下运用补气健脾法治疗神经肌肉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肾内科善于以中医药为主治疗难治性肾病、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脏衰竭、维持性透析等患者;呼吸内科在培土生金法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救治呼吸衰竭等疾病;血液科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液系统肿 瘤、以活血解毒、祛瘀生新为主法治疗骨髓增殖性疾患及中药内外合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急症及ICU在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综合优化方案、中医特色的解毒与脏器功能支持方案、中西综合急救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前列。

课程介绍:本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基本相同,即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临床实践三大部分,其中必修课有①马克思主义理论,②外语,③专业外语,④内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也包括了3至4门指定选修课和其他任选课,内容有:医用统计学、计算机、DME、古汉语、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生理学进展、生化、文献检索、实验核医学、免疫学、电镜、分子生物学、药物动力学,临床医技等等。

从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目前已招收培养境内、外研究生共8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6人,博士研究生215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

冼绍祥 教授

冼绍祥,男,籍贯广州,1962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心血管病专科负责人及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

冼绍祥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明老师, 从事医教研工作25年。冼教授医、教、研全面发展,医疗上擅长慢性心衰、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科研上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主攻方向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防治及其机理研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血瘀阻证的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及其他各级课题10余项。曾参与包括“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10多项,发表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及管理论文80余篇,主编《现代中医内科研究》等著作7部,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4项,校级教学成果2项,厅局级科研成果1项,研制开发新药1项。冼教授多年来诲人不倦,已指导及正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共34名,在站博士后2名。

鉴于冼教授在学术领域上的学术影响力,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国务院和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西医结合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评审专家。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新中医》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委。并曾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法国、澳洲、台湾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交流。

吴 伟 教授

吴 伟,男,广西合浦县人,1964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医学、哲学双硕士学历。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体外反搏学会委员。

1986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并以优异成绩留校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以及中医内科学医、教、研工作24年。在冠心病研究方面,侧重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干预作用。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冠心病的病机除了血瘀、痰浊、气滞、气阴虚或气阳虚外,还存在热邪或热毒痹阻心脉的方面,尤其表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认为热毒痹阻心脉,热壅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之一,进而在治法上,在国内较早提出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在高血压研究方面,认为高血压中老年人多发,肾虚是根本原因,侧重开展补肾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研究表明,补肾法在改善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在脑血管病研究方面,根据中医“官-窍”的理论,研究证实活血开窍药经鼻腔给药可以透血-脑屏障,脑匀浆可获得比血清更高的药浓度。开展活血开窍法经鼻腔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疗效,研究属国内领先。在上世纪80-90年代初引进和开展体外反搏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和食道调搏技术,并且在医院率先运用超声引导心包穿刺和置管引流技术。2000年开始开展心脏介入技术,率先在全国三甲中医院开展了冠心病介入技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绿色 通道、起搏器植入等新技术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远程网络教学子课题1项,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对外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英文双语版)副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主编。在省级以上自然科学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篇,出版论著10本,其中副主编4本,编委1本,参编4本。

1995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优秀中医病案作者”。1995年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观摩第一名。1997年被医院遴选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8年参加第一临床医学院课堂教学比赛荣获第二名。1998年响应广东省委号召赴湖北长江流域抗洪救灾,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抗洪抢险,救灾防病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1999年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教职工”。2000年被大学评为“学科建设先进个人”。2002年8月被医院确定为“中医优秀临床人才”。2006年被广东省中医局遴选为“广东省名医”培养对象。2006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大学评为“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先进个人”。“邪毒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获2006年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被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评为“先进学会干部”。

近年来,先后赴德国、英国、美国、瑞典、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心血管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通过省学会心血管分会平台,积极主办“南方中医心血管学术研讨会”、“两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研讨会”,不断扩大中医心血管学术在南方的影响。

刘友章 教授

刘友章,男,广东兴宁人。1952年6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症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广东医学会消化分会肝病学组常务委员、人工肝血液净化学会全国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消化学科学科带头人、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特邀研究员。

出身中医世家,1984年考取邓铁涛、王建华教授研究生,1987年首创性提出中医“脾-线粒体相关”学说,并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京都大学进行学习研究。他临床上治验丰富,知常达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消化病、神经肌肉疾病以及糖尿病、甲亢、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痤疮、血栓性脉管炎、中风、久咳、眩晕、头痛等疑难病症。他应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肌肉病取得明显的疗效。诊治的疑难病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取得良好疗效。

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子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主持及参加省科技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中管局、省教育厅及大学规划课题、校级课题等共五十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以及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科技成果奖十余项。著有医学专著及教材7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120余篇,主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获中南地区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2007年,他先后两次被评为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2007年获得“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先进个人”奖,同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消化学科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称号。2008年获派南振兴中医奖励基金“优秀教师”称号。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39人,(培养的博士后及博士已成为国内外中医药临床及科研骨干,其中3名分别担任广东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及广州市中医院科主任),硕士15人,广州市优秀中医人才2人。曾多次获邀赴加拿大、越南、香港、台湾等地讲学。

刘凤斌 教授

刘凤斌,男,汉族,籍贯河南,1963年出生,博士,博士后,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消化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广东省中医脾胃消化病重点专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生存质量研究会亚洲华人分会副主任委员等。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荣誉称号,主持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4项。

多年来工作在临床教学第一线,继承和发扬了脾胃学说和五脏相关理论,开展中 28 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消化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如重症胰腺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重症肌无力等。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在推广人工肝抢救重型肝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多项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从199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量表测评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参与组织和举办了五届国内和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交流会。

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完成国际合作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与编写并完成了“医药领域量表研制和应用的指南”。参与研制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中国版》作为卫生部部颁行业推荐标准在全国使用。研制的“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及其子量表”、“中医肝病PRO量表”、“重症肌无力PRO量表”等量表在中医药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参与编写的《生存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获得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6名(已毕业18名),其中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篇。发表科研、教学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医内科五脏病学》、《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等多部学术专著。

邝卫红 主任中医师

邝卫红,男,1967年8月出生于湖南临武。1985年考入湖南中医学院,1992年起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工作至今。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床工作上,长期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充分体贴、关心病人,在中医治疗脾胃病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娴熟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并且疗效显著。另外尤其注重病人的生活、饮食、情志调养,并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顾忌。强调临床思维的培养以及西医诊断、治疗方法的学习、运用,曾于国内著名医院脱产进修并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科研工作上,主攻方向为中医药对肝纤维化治疗和胃黏膜损伤防治的机理研究,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作为主要合作者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篇学术著作1本,参篇教材2本、专著5本。获得中国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二等奖1项。

目前在读博士生3人,指导、协助指导研究生10余人,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注意不断提高学生业务水平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一切为解除病人疾苦的崇高精神。

刘小虹 教授

刘小虹,女,山东省荣城籍,1962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呼吸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1985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第一临床医学院从事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89年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工作和实验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治和研究中取得一定成绩。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了学术论文30多篇,参加了《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疑难病证治验精华》、《实用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中医内科五脏病学》、《老年突发病急救学》、《常见病自我诊查与调养指南》等书籍的编写工作,先后培养了20余名硕士研究生。

曾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课堂教学观摩评估第一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讲课比赛中第一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讲课竞赛”第二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优秀教师奖”,以及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标兵”、“十大杰出青年教职工”、“先进女职工”、“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孙志佳 教授

孙志佳,男,湖北监利人。1965年6月出生。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属中医内科学呼吸病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工作近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呼吸衰竭等。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医内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先后承担和主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际合作的GCP项目三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曾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先后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学术专著8部。自2005年开始招收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20余人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在省内外呼吸病专业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曾先后主持4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并参加多次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包括全国呼吸年会、亚太呼吸年会及欧美重要呼吸会议。

左俊岭 教授

左俊岭,男,籍贯河南,1963年1月15日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急症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方面,强调中西综合,注重发挥中医优势,重视临证能力之培养。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急危重症的医教研工作,擅长治疗心脑血管急症、肝病等急危疑难重症,在中风病证的急性期中西医综合处理与评价方法研究及各型肝衰的中西快速综合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负责中医急症学教学工作,承担大学各系急症教学任务。科研方面现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性临床与实验研究》,国拨经费400万元,省科技厅攻关项目课题1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西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局级课题2项(肝病及心血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其它项目8项;国家中医管理局非典专项课题2004年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32篇,主编《临床医技操作掌中宝》(广东科技出版社)31 及《中西结合急诊症治》(人卫版),为《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副主编,参编论著6部;2003年SARS期间,作为广东省非典攻关专家组中医成员,坚持中西结合、辨病辨证、快速高效的治疗策略,创订以中医药清解法为主的SARS中西综合治疗方案,取效优良,70例全部治愈且无院内感染及后遗症发生,获广泛好评,并应邀到香港及台湾行境外推广,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特殊贡献奖及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之全国卫生系统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汤水福 教授

汤水福,男,福建人,1962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肾病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广东省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肾内科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大的影响力,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交流。

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在肾脏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对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移植术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擅长应用传统中医方法诊治内伤杂病,疗效显著。主持、参加国家“十五”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级课题35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5篇,主编、参编专著8部。招收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2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2名。

罗月中 教授

罗月中,女,广东省东莞市人,1959年出生。医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博士生导师。

罗月中教授长期工作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内科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医疗上,善长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中医和中西医治疗原发性和继发 32 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如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教学中注重言传身教,多次被评为临床优秀带教老师。在科研,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20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临床论文45篇;出版了《实用民间验方便览》、《中医内科学应试必读——练习题及技巧》《常见病自我诊查与调养指南——慢性肾炎与肾衰、尿路感染、尿路结石》、《中医内科证候辨析与应用》、、《中医临证指南》等专著12部。积极参与医学事业发展工作,为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委员。

杨洪涌 教授

杨洪涌,男,广东梅州籍,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血栓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活血祛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医药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高等院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对象。主要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血液、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曾主持部省级课题“清毒饮和养正片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活血祛瘀法诱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等2项;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项,部省级课题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学术专著9本。已指导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协助指导博士生20人、硕士生18人。主持在研课题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蒿琥酯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最佳作用靶点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蒿琥酯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珠三角汉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致病基因及活血化瘀干预作用靶点”等;并任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中医干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研究”分课题负责人。擅长治疗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血栓性疾病、各种出血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和二等奖;被多次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 33 临床带教老师。来诊病人遍及省内外、港澳台、东南亚、美加等地。

硕士研究生导师

朱 敏 教授

朱敏,男,1957年出生,籍贯:江苏省,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内科急症临床教学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曾承担及参与的课题有《中医药清解法治疗SARS》、《紫地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等。曾荣获“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等称号。

刘 南 教授

刘南,男,广东陆丰人,1966年11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医内科学急诊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医教研工作近20年,在中西医结合抢救内科急危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心血管急症方面有较深造诣;在国内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曾先后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种专著8部,其中主编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的“中医药清解法治疗SARS临床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一等奖;多次被邀在各种学术会议上演讲,曾被日本传统汉方研究会全国大会邀请作学术演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0余名。

洪永敦 教授

洪永敦,男,广东阳江人,1964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包普内病区)副主任,原心内科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兼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心血管用药专 34 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硕士生导师。

学术特长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擅长对冠心病(包括介入诊疗技术)、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治。能以严谨、认真和科学的态度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主持和主要参与省部厅级课题21项,获得 “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诊断标准的研究”、“邪毒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2项科研成果奖,获优秀临床带教老师。参加3项著名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 COMMIT/CCS-2;MAGELLAN;ATLAS ACS2 TIMI 51试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8篇、主编参编论著8部。协助指导硕士生15名及搏士生12名,指导硕士生18名。参加国际、国内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议数次。

李南夷 教授

李南夷,男,出生于1958年6月,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心病委员会常委,《新中医》杂志编委。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学术思想:强调五脏相关,尤重后天脾胃;注重平衡阴阳,先须调和气血;常用化痰活血,同时治本除因;用药轻灵变化,把握矛盾主次;坚持防治并重,善于调养结合。现已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与主编医著10余本。

李 荣 副主任医师

李荣,男,四川资阳人,1970年1月出生,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方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会员。

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15年。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心导管技术。在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临床上积极开展冠脉造影+PTCA+STENT术、射频消融及心脏电生理起搏等介入技术为病人服务。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心痛病(冠心病)、眩晕病(高血压病)、心衰病(慢性心 35 力衰竭)、心悸病(心律失常)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出版论著4部8本。曾赴瑞典、丹麦、日本、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参加心血管学术交流。

胡质毅 教授

胡质毅,男,重庆人,1965年出生。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助教、讲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副处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教授,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青年学组执行委员。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建华、劳绍贤教授)均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考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理学博士,导师王珣章教授;同期,通过国家统考,开始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内科)的研究,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部级二等)1项,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的《21世纪初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有关成果成为由国家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文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策的重要参考,是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出版论著情况:IBS、MG、Graves’病脾虚患者体表结肠生物电观察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6;1(3):197—200。Effects lf herbal medicines on colonic fluid propulsion of rats(in vitro)Abstract#42-0079,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ay, 1993。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浅探 新中医 1998;30(S1):64-65。中风病急性期合并胃肠道出血的中医辨治 中国中医急症 1999;8(4):152—153。我国中医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的初步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 1998;16(4):193-195,203。电子计算机辅助教材管理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运用 中医教育 1998;17(2):20-21。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中医教育 1998;17(1):3-4,16。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月 ISBN 7-5381-3621-5 R.738 编委。《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协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11月ISBN 7-117-03047-X/R.3048 编委。《中医内科学习题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 ISBN 7-81010-439-X/R×419 副主编。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第二卷)学苑出版社 1999年7月 ISBN 7-80060-481-0 副主编。36 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指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4月 ISBN 7-80089-226-3 编委。

熊文生 主任中医师

熊文生,男,湖南武冈市人,1962年6月出生。广东省名中医培养对象,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人工肝与肝衰竭委员会常委、脂肪肝学组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消化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脾胃、肝病以及肌病方向的研究。提出了“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的理论,开展了从理脾化痰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系列研究,并经国家中管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广东省中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课题10余项,主编或参编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17篇,多次参加亚洲、欧洲肝病年会。

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6人,已毕业8人。根据脾主肌肉、肝主疏泄藏血的理论,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探讨血脂异常、胃十二肠溃疡、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水平。

陈瑞芳 主任中医师

陈瑞芳,女,1963年1月出生,广东潮州市人。医学学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学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体检保健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直从事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于中医消化内科的临床研究。在中医内科教学上获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项,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深受广大群众与学生的欢迎。多次被大学评为优秀教师和“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保健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养生与中医“治未病”工作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主持中医“治未病”课题2项,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养生保健科普文章100余篇,多次作客广州电视台、广东新闻台传授中医养生文化,多次到广东省各医院、工作、企业开展中医养 37 生及中医治未病培训讲座,取得较好的成效。临床擅长治疗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感冒、咳嗽、失眠等疾病,擅长对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

肖会泉 主任中医师

肖会泉,男,籍贯湖北,1963年出生。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肝病专业硕士生导师。学术特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慢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论著三篇,科研课题:主持省科委课题1项、省中管局课题2项、大学课题2项。目前已招收研究生:硕士生三人、七年制四人。

冯志瑀 主任中医师

冯志瑀,女,1963年8月生,籍贯广西。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学肾病专业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泌尿内科专业硕士生导师。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学术特长:从事泌尿内科专业肾小球性疾病等临床诊治及科教研工作二十多年,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狼疮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及理论经验。

教学、临床科研成果: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及省厅局级课题研究18项,课题获奖项目三项。发表论文25篇,出版论著8部。历年来指导及协助指导临床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约十余名。

杨小红 教授

杨小红,女,广东省潮州人,1963年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教授,主任中医师。现为中医内科学内分泌、肾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和广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肾脏疾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内分泌、肾病等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对糖尿病、甲亢、慢性肾炎、肾病综合 38 征、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等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主编中医养生和美容书籍一部,参编教科书2部;主持的课题《反药配伍治疗肝硬化腹水(鼓胀病)的临床研究》和《火把花根片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技厅的经费资助,主要参加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其中,主持课题《反药配伍治疗肝硬化腹水(鼓胀病)的临床研究》获200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课题《火把花根片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获200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的《中医内科学肝胆病症多媒体CAI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课题获全国中医药教育技术研究会2000年优秀课件一等奖,《中医内科学系列电视教材》获省高教厅三等奖。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十多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三名。

杨忠奇 主任中医师

杨忠奇,男,1969年8月出生,籍贯福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CP办公室主任、综合科副主任,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导师;学术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十余年,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8项,主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科技奖励1项;累计招收研究生9名,研究方向为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和中医临床评价技术。

李思宁 主任中医师

李思宁,男,广东兴宁人,1967年4月生,硕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主任、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老年病方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及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专家。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师从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陈镜合教授,目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有较 39 深造诣,善于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老年病学。

近年主持及主要参与完成了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多项。共撰写学术论文21篇,编写多本专著,如《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副主编),《中西医结合急症诊治》(分科主编),主编《中医内科学网络课程》(光碟)于2004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主讲本科及研究生的《中医内科学》和《中医急症学》课程,并在临床中带教实习生、进修生及研究生,2007年成为硕士生导师,每年招生1-2人,现已指导培养研究生6名。

刘安平教授

刘安平,男,49岁,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人文学会常委。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以及医学发展与科技文化的互动关系。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独到经验。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级别的科研课题。主要论文:紫癜灵治疗慢性ITP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危机与对策——中医教育改革方略,从概念疏理到理论重建,心肺脑复苏新进展,中医药理论的现代语言转型——中医药学术语言的规范化探讨,社会发展与儿童心理问题,中国医学之生命观,以及邓铁涛教授的学术精神。

胡莉文 副主任医师

胡莉文,女,湖北武汉人,1970年出生,现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血液病内科(中医血证)硕士生导师。现已招收4名硕士研究生。

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等疑难病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加强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师 40 教学观摩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科研方面,主持省科技厅及校级两项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省级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国家、省级的杂志发表“消瘀灵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中药联合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杀伤力的实验观察”、“丘和明诊治恶性血液病学术思想初探”等多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参与编写《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著作。

刘 琼 副主任医师

刘琼,女,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1971年11月,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发表“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益气祛风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等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中医五脏病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新编中医常用方剂手册》等著作三部。主持及参与“理气活血法对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作用”等科研课题五项。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会员。

刘煜德 副研究员

刘煜德,男,籍贯广东饶平,1973年出生,副研究员,中医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高血压病中医药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2)开窍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研究,(3)鼻腔给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4)清热解毒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21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一项,发表论文71篇,其中第一作者21篇。

中医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方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男性不育症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各种心胸血管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机理,中西医结合防治胃结肠癌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减轻术后化疗副反应,中医中药干预甲状腺围手术期的治疗规范研究,中医中药防治肠粘连的临床与机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乳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脾胰肿瘤、周围血管疾病等的临床与机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断与治疗结直肠、肛门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性病及中医美容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博士生导师:崔学教、郑泽棠、谢建兴、陈铭教授

硕士生导师:杨海燕、陈海生、朱其杰、查旭山、池建安、赵先明、谢晓华、丘勇超、眭道顺教授;陈育忠、李玉英、李惠东、苏小康、王继勇、李信平、周少虎、邱云桥、姚睿智、王峻、林少辉、黄梅、谢丹、王百林、战晓农、胡丰良、林少健、宋文英、刘靖、李东海、肖红丽副教授。

技术人员情况:目前外科专业有教授、主任医师1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8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8名。

教学科研成果及诊治特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是广东省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是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外科学》第四版主编单位、第五版的副主编单位以及新世纪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教材的副主编单位。学科既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基础,又善于吸取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对中西医融合贯通,教学条件优越,手段先进,是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教学基地。在教学科研方面,主持《中医药类专业<外科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

诊治特色方面,泌尿外科、心胸血管外科、胃肠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肛肠外科、皮肤科各专业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外科疾病,收到了良好的品牌效果,其中泌尿外科、男科是广东省重点特色专科。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专业目前承担“中医外治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基于异

病同治理论的敷贴疗法治疗急腹症的技术规范化研究”、“中药复方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网络及其信号通路的调控及作用的物质基础探讨”等在研国家级课题项目8项,“补肾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研究”、“中药复方对大鼠AGA毛乳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补肾杀虫法治疗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子质量和顶体酶活性的影响”等省厅级课题20余项。其中多项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局部解剖学、英语、医学统计学、DME等。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多年来先后招收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已毕业80余名。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见99页。

中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梁沛华 研究员

梁沛华,男,广东省化州市人,1962年12月出生。先后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七年制办公室主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现任学校保卫处处长,研究员,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医外科学(男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男科病的医教研工作20多年,治学严谨,对男科常见病如男性不育、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有较独到的见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篇,参加编写著作(丛书)4部,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5项,获全国中医药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 ”。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

杨海燕 教授

杨海燕,女,1958年8月出生,山东烟台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中医外科学硕士生导师,已招收主导硕士研究生7名,协导研究生5名。学术特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疾病。

中医药在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上有其独特的疗效,为本专科 43 的深入研究及发展提供了平台。从2002年建立专科病房以来,杨教授领导专科开展了保乳术、微创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整形术等新技术。并与全国大的中西医院校及学术团体保持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诊疗水平。并积极投身临床科研,探索中医理论及中药对乳房疾病的影响,已公开发表专业相关论文 31 篇,参与书写论著4部,主持并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共16项。

黄 梅 副主任中医师

黄梅,女,生于1971年12月。云南省楚雄市人。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外科学乳房疾病硕士生导师。业务上,在发挥传统医学治疗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内外最新的诊疗技术,熟练掌握乳腺的各种手术术式,并开展了乳腺癌保乳根治,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一期再造,乳腺麦默通微创诊疗等新技术,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的心得。科研方面,先后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有6篇。主持省中管局课题一项,在四项省局级课题中排名前三,参与一项部级课题及三项校局级课题。目前科研方向主要是中医治疗对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影响,中医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及中医治疗对于三苯氧胺耐药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谢 丹 副主任中医师

谢丹,女,生于1973年6月。广东汕头市人。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我校中医外科学(乳腺病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外科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十余年,致力于乳房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房良性肿物的微创手术治疗有较深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针刺治疗缓解乳腺癌化疗毒副作用”、“中药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等多项临床研究。在省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10多篇。在学生教育中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先后2次被评为优秀临床带教老师。

战晓农 副教授

战晓农,女,辽宁省盖州市人,出生于1958年3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第二门诊部主任,现任广州中医药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战教授从事肛门直肠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对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有较深的体会,在中药外用消炎领域的研究上走在国内前列,特别是自主研制外用药物消炎止痛栓治疗肛肠病炎症取得满意疗效,在全国中西医学会上进行专题介绍。获广东省科技计划厅项目:双氢青蒿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已培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8名,主编了《举一反三如破竹古方新用》等专著2部。

李玉英 副主任中医师

李玉英,女,籍贯佛山,1964年5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中管局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作为副主编参与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编写工作,参与课题《试验课程-中医外科学》获学校三等奖。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已招硕士研究生12名。

朱其杰 主任中医师

朱其杰,男.1953年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皮肤专业教授,主任中医师。专业研究方向是运用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皮肤性病,如红斑狼疮、白癜风、银屑病、男性型脱发、带状疱疹等。从事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已招收研究生二十名,协助指导硕博士研究生多名。

林少健 副主任中医师

林少健,女,籍贯:广东清远,1964年11月出生。职称: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医外科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工作二十年,擅长治疗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等。完成校级课题:黄耀燊教授临床教学经验研究,正在进行广东省科技厅课题:

凉血疏肝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神经肽影响的研究。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已招收培养研究生10名。

眭道顺 主任中医师

眭道顺,男,湖南宁远人,1967年10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现受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医外科(皮肤病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临床一线工作,具有扎实的皮肤科基础及临床经验,有较强处理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及性病科学领域疑难问题的能力,尤其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脱发、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多种疑难杂症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在科研工作中,能够掌握医学科学前沿信息,治学严谨,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有关病毒性性病、荨麻疹、脱发、银屑病等方面的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1项,编写出版论著1部,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经常参加中华医学会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

宋文英 副主任中医师

宋文英,女,籍贯广州,1968年3月出生。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医美容学会委员。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特长: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1992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级、校局级课题多项。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5名(毕业2名)。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

李东海 副主任中医师

李东海,男,广东梅州人,1970年6月生,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医学美容分会委员,1994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后到第一临床 46 医学院皮肤科工作,从事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及性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重视和擅长应用经典中医理论,尤其是仲景学说及刘完素火热论指导皮肤科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治疗上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主持厅局级及校级课题3项。重视教学工作,曾获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观摩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协导研究生10名。刘 靖 副教授

刘靖,女,山东省临沂市人,1973年1月出生,副教授,中医外科学皮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医药诊治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银屑病等各种皮肤病及痤疮等中医美容,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痤疮的研究。现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学研究课题1项,参与“十一五”国家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肖红丽 副主任中医师

肖红丽,女,四川广汉人,1973年4月生,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医学美容分会委员,2000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工作,从事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及性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重视和擅长应用经典中医理论尤其是卫气营血理论指导皮肤科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厅局级及校级课题3项。重视教学工作,曾获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观摩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协导研究生10名。

林少辉 副主任中医师

林少辉,男,籍贯广东汕头,1965年4月出生。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肠道疾病,对各种外科急腹症、甲状腺疾病、疮疡、外科杂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参加编写教材1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主持科研课题《双柏散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疗效观察》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医妇科学

本学科点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始建于1956年。1981年成为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罗元恺教授是首位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欧阳惠卿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导师,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1997年本学科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与成都、南京、山东、湖南、广西等5家中医院校的妇科形成协作关系,并在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继续成为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点;2002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进入第三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作为重点学科项目被纳入广东省“211工程”建设并于200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中医妇科学课程2005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教研室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现任学科带头人、妇科教研室主任罗颂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现有人员:

博士生导师罗颂平、许丽绵、何燕萍、李坤寅4人,硕士生导师叶敦敏、曾诚、周英、赵颖、朱玲、李莉、廖慧慧、王慧颖、卢如玲9人。研究方向:

⑴补肾健脾法防治自然流产: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药安胎的机理,探讨中医补肾法对妊娠期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⑵补肾活血法调经助孕的研究:围绕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进行综合性研究,补肾疏肝法治疗黄体不健;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免疫性不孕;中药配合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并研究其治疗机理。⑶妇科痛症与癥瘕的研究:对异位妊娠、盆腔疼痛、妇科肿瘤的诊疗规范及治疗机理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各方向研究处于学科前沿,针对妇科常见与疑难疾病,对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具有中医特色与优势,近5年获得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33项,厅局级及校级课题22项。

近5年来主编本科教材4部,副主编教材1部。主编或副主编著作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及厅级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及厅级5项。招收博士研究生97名,硕士研究生93人。

本院妇科是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现有两个病区,84张病床,年门诊量达到20万人次,开设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流产、不孕症等专科门诊,拥有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超声多普勒等专用设备,开展放射介入、超声介入等治疗。具有鲜明的中医与专业特色,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与研究基地。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率先建立妇科实验室,采用生殖免疫学、内分泌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具备承担重大课题的条件。

承担中医本科班、中医本科妇科专业方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硕士班、硕博连读班(非医攻博)等各层次教学。开设《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等专业课程主编出版了教材。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妇科学、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医临床基础、临床医技、DME、医学统计学、实验动物学、中医文献学等。

博士研究生导师 罗颂平教授

罗颂平,女,1957年出生于广州。医学博士,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罗颂平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月经病和不孕症的研究。主持“《中医妇科学》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获2009年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主编《罗元恺女科述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罗元恺》、《罗元恺妇科经验集》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

罗颂平教授从1997年始指导硕士研究生;从2001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起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主编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中医妇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案例版教材《中医妇科学》(科学出版社,2007)、《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主编我校研究生教材《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并担任卫生部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副主编。

1988年作为卫生部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研究生殖免疫学。2001年作为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在耶鲁大学进行学术研究。曾到美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讲学。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获“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金奖”;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百名杰出女中医师” 和广东省政府“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许丽绵 教授

许丽绵,女,广东省揭阳市人,1961年7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妇科副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教育叙事——数学课上的小比赛下一篇:书中自有黄金屋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