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血铸师魂

2024-07-27

满腔热血铸师魂(通用9篇)

满腔热血铸师魂 篇1

南塘小学:张彩莲

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他三十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爱生敬业,不计名利,呕心沥血。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钟声送走了他的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用勤恳和爱心谱写了无怨无悔的人生。怀着几份敬畏,怀着几份神秘,秉乘父亲的师道,我也选择了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走过了十六年的从教生涯。回望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细数往昔的故事,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感受到心灵相融的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深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那深深的爱。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啊,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让教室每个角落都有爱的阳光,让每个学生心中都不再有阴霾。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薛静的同学,她自幼父母离异,父亲为了生活常年奔波在外,她一直跟着年迈体虚的爷爷生活。不幸的家庭遭遇使这个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创伤,她的童年生活缺少的是阳光雨露,缺少的是母爱亲情。自卑的心理导致了她行为的严重失调,常见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发呆,一脸茫然,对于其它同

学也总是怀有敌意,长期以来,形成了她孤僻忧郁的性格。作为她的班主任,我深深地知道心灵的创伤一定要用“心药”医治。于是我决定从情入手,以慈母般的心温暖她那脆弱的心灵,给予她更多无微不至的关爱。生病了,我及时送她到医院检查;天冷了,我将自己的衣服给她披上;纽扣掉了,我亲手给她缝上„„还记得,寒冬腊月的一天,我正在上课,忽然发现她神色黯淡,双眉紧锁,两脚在不停地跺动着。我连忙来到她身边,俯下身细细一看,她竟然光脚穿着一双破旧的单鞋,两只又红又肿的脚上布满了冻疮,一道裂开的口子还在不停地往外渗着血水。看着此景,我的心一下子就酸了,我为自己的粗心而感到自责。一下课,我立即将她带到办公室,脱去她脚上的鞋,小心地为她清洗伤口,然后轻轻地敷上消炎药。经过我一个星期的精心护理,她脚上裂开的口子竟渐渐痊愈了。我又不顾女儿的埋怨,将刚帮女儿买的保暖鞋给她穿上。满怀感激的泪水盈满了她的眼眶,“老师妈妈,您真好”!此时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我深切地感受到单亲家庭的子女犹如受伤的花朵,教师应以一颗真诚的爱心融化她们心中的坚冰,给她送去心灵的慰籍,让爱的阳光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在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总是自己首先做到。清洁教室,我拿起拖把,和学生一起提水冲洗;校园除草,我卷起袖子,身先士卒,甘受烈日炙烤;长跑比赛,我放下师尊,与学生进行较量„„有一次,校园艺术节

满腔热血铸师魂 篇2

一、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家”, 而班级的每一名同学都是这个整体、这个家的一份子。为了使班级向“和谐向上”的趋势发展, 我要求我们班的每一名同学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人, 是“家”的主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责任田”, 每个人都能为“家”做出贡献。这个责任田的划分先是由学生自己根据特长主动上报, 再将一些“未承包田地”列出, 供还未有责任田的同学选择, 最后几块“贫地”由班干部主动承包。例如, 我们班王萌雪在家经常擦玻璃, 便主动承包每天擦班级前后门上的玻璃;刘鹏体格好就主动承包每天涮班级所有的拖把等等, 这样使学生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 这样的良好习惯也使班级进入了良性循环。

二、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而班干部的培养需要我们班主任精心的策划和引导。在我班, 我设立了很多的岗位, 如副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图书管理员、纪律检查员等。我精心策划出新鲜的岗位, 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 就主动地向这些岗位靠拢, “定岗”之后就得细心地引导, 引导学生如何做到“以身作则”, 如何当好“排头兵”, 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等等, 就这样班委就在我的精心策划下组成, 在细心的引导下步入正轨。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同学, 他们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排头兵”。我还要求他们每周一利用班会的时间总结一下班级上一周的总体情况, 总结出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但是“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班干部毕竟也是孩子, 自控能力差, 有时难免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违反班级规章制度。鉴于此, 我在我班成立了以韩瑜佳同学为院长的“检察院”, “检察院”的职责就是除平时监督检查同学们的日常行为外, 还监督班干部的行为作风。有了这些保障, 还要让其他同学每月对班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这样既提高了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 也让其他同学有了学习的榜样。

三、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行。”班主任是一班之主,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疑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学生迟到现象, 我们要求学生不能迟到, 首先我们自己就不能迟到。我们班王宁同学是开学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从济南技术学校转来的一名学生, 平时懒散成性, 开始每天都迟到, 但是当他看见我每天早晨都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同学们的到来时, 他说:“老师, 又让你抓到我迟到了。”我对他说:“王宁, 老师不是来抓你迟到的, 老师只是在这等着你们回家, 看到你们安全地坐到教室里老师就放心了。”他的脸红了, 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从这件小事就不难发现, 只要班主任靠班勤, 就能发现学生的各种问题, 以师德约束自己, 言传身教, 学生就能逐步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组织多样的辩论会、讨论会

新时代的学生有独特的思维方法, 有的时候他们的想法比较独特。为了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我们班组织开展了多样的辩论会、讨论会, 例如, 手机问题是我们班主任感觉棘手的一件事情, 现在是高科技时代, 但学校要求学生不能带手机,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主题就是“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带手机”。辩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 有的认为带手机可以方便联系亲友, 增进亲情和友情;有的则认为带手机没有什么用处, 只是无谓的浪费家长的“血汗钱”、白白耽搁自己的学习时间等等。通过这次辩论会, 同学们认识到带手机的利与弊, 最终经过讨论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共同制定了一个有关手机问题的条约, 就是进教室之前自己主动关机, 主动上交到专门负责收集手机的姜茜茜同学手中并做好记录, 每天放学后领取。这样既不耽误和亲友联系, 又不会分散学生上课、学习的注意力。

还有让班主任感到头痛的就是学生“早恋”的问题, 针对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的“早恋”现象, 我们班专门开展了一次讨论会, 主题就是“你的择偶条件”。在讨论会上男生、女生分别讨论了自己的择偶条件, 最后总结归纳如下:男生的择偶条件是:漂亮, 善良, 孝敬父母, 善解人意等等;女生的择偶条件是:帅气, 有钱, 有车, 有房, 学历高, 懂得浪漫, 要心疼自己, 能包容自己等等。根据这些我就询问我班的同学:“你们的择偶条件这么好, 想一想你们喜欢的他或她能达到吗?你的择偶条件这么高你能与之相匹配吗?”说到这里我们班的雷娟同学脸红了, 下课后她主动找到了我说:“老师, 通过这次讨论会, 我决定和前些日子你看见的那个男生分手了。”我问她为什么, 她笑笑对我说:“老师, 我发现他并不是我想要找的男朋友, 他达不到我的择偶条件, 再说我还要好好学习呢!”类似这种难处理的问题, 我班通过一场辩论会、讨论会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得到教育, 同时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用爱教育、感化学生

有人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没有爱, 就没有责任感。”最好的教育方法、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有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 要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位学生, 要用火热的爱去融化他们冰冻而消沉的心灵, 用爱心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 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总之, 我们班主任要以班级为家, “常回家看看”“常和家人谈谈”, 用我们真诚的心铸造教师之魂, 用我们满腔的热血培育新时代需要的栋梁之才, 这才无愧于我们班主任的工作!

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班主任应通过使用班级自主管理方法, 使学生在“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而构建和谐的班级。

关键词:班级,良好行为,养成,德育

参考文献

[1]曹科, 《班级“和谐管理”的人性化手段》,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9

[2]高彤心,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2004.3

[3]赵学华、徐凤云, 《学校班级成功教育管理方法》, 学苑出版社, 1991.9

[4]曹长德, 《当代班级管理引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7

满腔热血铸师魂 篇3

修炼第一项:发挥潜能,超越自我

人们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前苏联学者衣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所以,作为教师,想要走向卓越,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启动自己全部的激情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当你充分发挥你的潜能,你就无所不能。

修炼第二项:爱我所选,获得成功

干一行,爱一行。对于多数教师而言,虽然当初不一定能选择最爱的职业,但是既然选择了又不能离开,那就用心做好。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才能在教师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修炼第三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

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勇于实践、善于积累的教师。作为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一定要多观察、多了解、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并最终内化成为自己知识理念。除此之外,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还要善于积累,并且要在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归类与储存,使经验有序化和条理化。

修炼第四项:徜徉书海,学以致用

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教师要多读书 教师多读书,教科书是首选读物,但也不能忽视其他科目的教科书,另外就是一些优秀的教育刊物和教育经典名著等也要有所涉猎。

教师要善读书 把读到的感悟和重要部分用笔记下来,或制作卡片备查,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分类剪辑,或用计算机记录为电子笔记,对所读的东西加以梳理和提升,从而转换成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力量。

教师要读好书 读好书有两个含义,一是读优秀的作品,二是将读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将书读没、读透,这才是一名教师将书读好的最佳证明。

修炼第五项:善于反思,总结提升

众多功成名就者,或者正在成长中的优秀教师,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实践不断追求着教育工作中完美。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自我挑战精神所催生出的各种优秀品质的光芒。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反思。

反思的意思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反思的内容 再好的锦囊也抵不过思考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所遇到的教育现象。思考出真知,思考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何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及笔记和听取同行或专家的评价,为自我反思提供资料。另外就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进行反思。

修炼第六项:致力教研,记录火花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只有教师基于研究的教学,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作为一名教师,要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以随笔、格言的形式写下来,让“激情的火焰在纸上燃烧”。实践证明,大凡有所成就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研究,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六项修炼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充分认识自己潜能的自信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基石,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厚重的知识底蕴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双翼,永远的反思精神和自觉的研究态度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丹心育桃李 热血铸师魂 篇4

热血铸师魂

东湖路学校 周春华

古往今来,讴歌教师崇高精神的诗句、名言甚多,比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桃礼不言,下自成蹊”......无不表达了对老师的称颂之情。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十几载的老兵,从事班主任工作13年,对班主任的繁琐、艰辛有着切身的体会。当看着一个个无知、幼稚、顽劣的幼童成长为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少年之时;当他们那信任的目光向你投来的时候;当一声声亲切的“老师”在你耳边回荡的时候;那种幸福感会弥漫你的全身。这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它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动力,所以,再辛苦、再繁琐,但我并不言悔,因为“痛并快乐着”。回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不敢说达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百分百的无私奉献,也不敢完全承诺说做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崇高,但可以说为了我的学生,能抛却物欲杂念,全心投入,在学生面前,无论何时何地,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爱是教育的工具,他具有巨大的潜能,因此,我认为热爱是道德之本,热爱是事业的根基,热爱是力量的源泉。从教十几年来,在我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爱的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感人场面,是因为我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并没有把与学生相处当作一种负担。因为在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信念:当好班主任就能当好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老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而更能反映育人效果的方法就是做一个让学生、家长尊敬的班主任,因此我执著于繁琐又不能失于细致的班主任工作。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从五年级进班级开始,父母因为感情不和,整天闹离婚,根本无暇顾及他的存在。加之性格内向,变得越发沉默寡言,好像一只孤独的小燕子,使人看了心痛。因缺少亲情的关爱,他对学习也毫无兴趣。他才刚开始迈向人生的第一步,难道就让他这样的走下去吗?我在心里不断地琢磨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你是他的老师,如同他的父亲,你应该帮助他。”真诚的爱可以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他缺少的是亲情的关爱,我就给予他这种爱,用我的如父之爱暖透他冰冷的心,让他重展笑颜。上课了,他静静的坐好,我冲他赞

许的一笑;当他犹豫的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的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当他„„一次次心灵的接触,一次次发自内心的关爱,渐渐的从他的脸上见到了难得的笑容,他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中找到了他矫健的身姿。看到他的变化,我体会到了付出的欢乐。

十几年来,学生生病,我背着去医院,垫付医药费这样的事做过,学生路途遥远,中午饥一餐、饱一顿时,为他端上热腾腾的饭菜我也做过......所以,在我的学生中,想喊我爸爸,想给我做儿子的也大有人在。我尊重学生的人格,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教育学生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我先做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因此,我的严中有慈、尊重而不迁就的教育方式颇受学生欢迎,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刻在学生心灵上,这才是真正永存。如今,那些昔日的莘莘学子们已长大成人,却仍能在逢年过节,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不忘给他的老师送上祝福的这种行为,就足以证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屑而繁杂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讲究策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如果讲究策略,不是时时处处做监督学生的监工,而是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会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天早自习,我刚跨进教室就看到了这样一幕:语文课代表把作业本放到讲桌上,学生一哄而上,在作业本堆里翻自己的作业,原本整齐的一摞作业经学生这么一掠夺,洒落了一讲台,还有几本掉在了地上。看到这一情景,我非常生气,立即制止了学生,然后让大家都回座位坐好。学生坐好后我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五十多双眼睛注视着站在讲桌后面的我,在师生目光的对视中,有的把目光落到了书桌上,还有的注意到了地上洒落的作业本,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准备去收拾讲桌上的作业本,看到这一幕,我灵机一动,然后转身布置了当天的日记:“壮观的”讲台。第二天,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东西,几乎所有同学都写到:班级事情无大小,对班级负责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之后,班级内很少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件事情,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2

每一次,我都尽力的为学生创造自我反省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认识,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自觉自醒的幡然醒悟,而不是一顿呵斥、棒喝、让其心不甘、情不愿、带着逆反心理去勉强“承认错误”,而要让其彻底认识问题,达到教育目的,可能还需要班主任第二次、第三次去做思想工作。所以,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琐屑而繁杂,但是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用心用智去做事,不忽视每一个教育的契机,科学合理的去施以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就不会因为琐屑的工作而心烦意乱,降低工作成效与教育的实效。久而久之,还能化繁为简,对于自身,也是一种解放与提高。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造成了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在他们身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刁蛮、任性、缺乏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基于此,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出“学生健康成长”口号----“吃苦不是吃亏,刻苦不是愚笨,好问不是无知,礼貌不是怯懦,蛮横不是阳刚。”并教育他们“是非之话不说,是非之地不去,是非之人不交,是非之事不做。”凡是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不可依赖于父母,依赖于他人,日常生活小事,应学会独自解决。教育学生成功绝非一时一事之举,须长期的努力坚持,须有“水滴石穿”的韧劲,没有顽强的意志力与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到达理想彼岸的。

倾丹心育桃李 洒热血铸师魂 篇5

洒热血铸师魂

——记扶余县第三中学教师刘恩博

他,是一名没有迈过大学门槛的老师;他,是一名经历那场十年浩劫而卒业的中学生;他,又是始自乡村小学的一名教师。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拼搏精神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他就是扶余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刘恩博。

提起刘老师,他的学生没有不赞叹的,他的同事没有不钦佩的,他的领导没有不满意的。他先后被评为扶余县“教科研先进工作者”、“松原市骨干教师”、“松原市教育科研型名教师”、“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骨干”、“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吉林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连续五年被全语会课堂教学中心、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分会评为“优秀语文教师”。2001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荣誉背后,却是不被人知的艰辛与汗水!三十三年的执教生涯,凝聚着的是一种超人的奉献与执着。

苦孩子自学圆教师梦

1978年2月,19岁的刘恩博在乡里通过考试被录用为民办教师,因父病家贫失去考大学机会的他实现了从小就憧憬的神圣职业之梦。而他深深懂得,以“文革”年代的学生功底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谈何容易啊。

七八岁的时候,自己天不亮就拉着冰爬犁去野外一尺深的雪地里捡粪;上中学后,学校离家30多里,在别人骑自行车的时候自己练就了疾走的功夫;到了周日休息,同伴们在捕雀娱乐,自己却同母亲到20多里以外的林场除草,一天仅收入一元钱„„这一切使刘恩博从小就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面对亟待学习的文化知识,急需钻研的教育理论,他充满了渴求和希望。

他选择了自学成才。1979年,刘恩博参加了白城地区教育学院中文函授专科班的学习。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分昼夜地钻研,反复收听与白城教育学院同步教学、同一教材的黑龙江省广播电台专家教授的知识讲座,一有机会还要骑自行车到百里以外的辅导班听课。1992年,他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中文本科的进修学习。完成了十余门课程的学习,记了近百万字的学习笔记,他的刻苦学习精神使周围的人们深受感动。十余年的自学,使他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一个专门培训专家的学校,但有志者可以沿着自学的阶梯走向成功——成为专家。2003年吉林省自考办和《吉林日报》联合举办了“我与自考20年的有奖征文活动”,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真情实感写下了《路在脚下》一文,1421篇征文仅25篇获奖,他的征文荣获了二等奖。2004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主办了“自主、自强、自信——我与自考的故事”征文活动,他再次写下了题为《激情岁月„„》的千字长诗,倾吐了他自学中的酸甜苦辣,失败的苦恼与教训,成功的喜悦与经验。这次,在数十万篇征文中仅有几十篇获奖,他的诗作再次名列其中。

“我就想做个名副其实的老师”

“我这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就想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师。”自从拿起教鞭的那一刻起,刘恩博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研究中。

他认为,听、说是语文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他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他要求学生要把话说得使人愿听、爱听。他通过不同形式的指导训练,用讲故事、评说、复述、口头作文、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很多学生在县市的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奖。

他认为,“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只有通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他鼓励学生多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造学生为主体的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刻苦钻研与实践探索,他总结出了“阅读引导——点拨研讨——自编自练——反馈再导——创新扩展”的五步阅读教学法。该教学法研究课题被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中心于2000年审批立项,并且通过三年的实验探讨,已于2002年验收合格结题,获得了科研课题奖并得以推广。

在写作教学中,他遵循“导——读——议”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上写作的道路,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读,积淀语感,掌握技巧,增加素材的积累,使学生养成愿写、勤写的习惯。通过仿写、自写、写日记、写随笔、组办文学社、参加竞赛,订阅写作刊物等形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几年来,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有近百名学生在由团中央学生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六家主办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以及相关的教育学会主办的大赛中获奖,一些学生作品还被选入了《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他本人也多次获教师指导奖。

刘恩博时刻走在教育的前沿,对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探究尝试,总结升华。他深入地探讨了叶老的读与写、魏书生的民主与教学、于漪老师的语文之美、李镇西的儒雅大气、程翔的轻灵与飘逸等教学风格。聚众家之所长,并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加以声情并茂地发挥。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语文课,因为他的课堂教学独具一格,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语言清新明快、流畅、优美,极富感染力。学生都盼着上他的课,因为他主张愉悦教学,和谐教育,民主相通。“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与人性的锤炼,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教学效果显著。”教育专家听完他的课后,赞不绝口,认为他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非常超前,是一名难得的优秀语文教师。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他积极参加了吉林省“十一五”科研课题“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究与指导”,历时三年,探讨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现已结题题并获奖。适应时代

勇于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只靠传统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走教科研之路是历史的必然。”刘恩博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升理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科研更是一片沃土,只要有心人勤恳地耕耘,就会有理想的硕果。他认为,教师只有进入教科研的层次,才能成为适应时代的新型教师,一个老师只是围绕着一般的备课、上课、讲课兜圈子,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也是不会走向成功的。一旦老师能进入执著的教科研状态,就会形成一种高度的自觉性,用不着领导的督促和管教,也会忘我地工作,也会抛开一切私心杂念,迸发出超人的热情与干劲,这种无形指挥棒所造就的教师才称得上是适应时代的优秀教师。一旦成为“科研型教师”,其教育理论就会指导教学,也会高屋建瓴驾驭教材,才能不唯书,不唯上,不受各种教参的束缚,会在教学的海洋里遨游,更能去走创新教学之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刘恩博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科研的潮流中。他从教科研角度去探究教材,领会新课标,他把教科研看成了自己最大的人生乐趣。他不喜欢喝酒,不会抽烟,不会打麻将,不会玩游戏。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教科研的活动上。当别人娱乐活动的时候,他坐在办公室钻研着;当别人已经进入梦乡时,他仍在夜半的灯光下学习着。他不知疲倦,不知枯燥,不知乏味,他只感受到一种乐趣,一种无穷的力量牵引着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他主编和参编了《中学古诗文读•学•赏•练》(初高中版)、《中考满分作文评析》、《高考满分作文评析》、《读写链接》丛书、高中《古诗文精彩导学》、《文言文导学》丛书、《高中作文知识手册》、《文言文全频解读》丛书、《阅读升级》丛书《现代汉语大辞典》等五十余本教学用书,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他撰写的《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问题教学法》、《提问教学在高中语文课中的应用》、《略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浅谈要重视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诗经•氓〉导读》、《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尝试》、《诗歌高考应试策略》、《文言文词义理解应试策略》、《语文教学“说”的能力培养》、《走教科研之路,实现自身价值》、《试谈语文语感的教学》等百余篇论文分别被“全语会”、“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中心”、“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分会”、“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教育学会”等国家、省级教育单位评为一、二等奖。其中的七十多篇在《新课程》、《吉林教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和教育理论论丛中公开发表。

随着他的知名度的提高,先后被多家社会组织聘为成员,他是全语会教学教改中心的研究员、全语会课堂教学中心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分会会员,先后被《学习报社》、《语文世界》、《中学语文》、《新作文》、《中学语文园地》等杂志社聘为通讯员、自由撰稿人、特约编辑、编委等,还被全国多家教育教学书刊编委会聘为副主编、编委和评委、。

刘恩博老师能如此地执迷于教科研,这与他高尚的师德是分不开的。人们都记得他婚礼的第二天就出现在课堂上;他将在下午一点接受阑尾炎手术,可人们却发现第四节他还留着汗珠给学生讲课;人们还记得起,他利用休息日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以外的学生家去家访控辍„„,在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名光荣教师的良好师德。

唇耕舌耘、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三十三载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他常对人讲,自己是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只是在无围墙的大学里拼搏着,别人用十分钟走完的路,也许自己要用一个小时!所以,决不能浪费时间,绝不可虚度年华!教研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在这片沃土上,只有用智慧的铧犁去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才能真正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他的人生信条是:志存高远,方能在教育这块沃土上独领风骚。他相信教育事业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他将继续用行动诠释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篇6

世纪老人冰心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只有一次,既然选择教育这片沃土,就应该在耕耘中感受那份劳动的快乐,洗尽浮华铸出不朽的师魂!不久前,我读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校,一年内先后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送走第十位教师的时候,人们寒心的说:“再也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乡里只好临时请了一位女大学生来代课,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就在她含泪告别纯朴的山民的时候,背后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女大学生回头望去,顿时惊呆了,只见几十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梁上,女大学生的灵魂在那顷刻间的洗礼中,得到了升华,她决然抛弃了山外的诱惑,把行李重新扛回了小学校。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后来,由于积劳成疾,这位教师被送往北京治疗,当村民和孩子们把她接回时,人们看到的是装在红色木匣内的她的骨灰。这个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片深情,清白为人,一生何求多富贵;两间斗室,两千弟子,两袖清风,耕耘桃李,平生已是不贫穷”。这就是万千教师的真实写照。桃李满天下,师爱如春风,正是这些无名的英雄,才使教师这个大写的名字,熠熠闪光。

当爱如春风细雨洒入学生心田,我是无悔的;当五彩的鲜花开满家乡的原野,我是幸福的。

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的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在中考时能取得好的成绩,我更希望他们快快乐乐健康成长。班上有一名女生叫邓艳,母亲双目失明,继父体弱多病,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三个弟妹中最小的在读学前班,家庭困难可想而知。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生病了,我亲自送她去看医生,并悄悄为她付了医药费,为她准备好开水,有时一直忙到深夜;天气转凉,我及时给她买来秋冬衣物……当邓艳穿上新衣服眼里噙着泪花,还冲我微笑时,我心里酸酸的。学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但唯一不变的是我持之以恒的爱心!是啊,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除了奉献我还能奢求什么呢?面对家长信任的目光,除了执着我还能选择什么?

在学生的眼中,我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总是喜欢找我解决,对我倾述,和他们在一起,我真的很快乐。每到毕业时,总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好舍不得你啊!”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这里是一位我带第一届学生在考上大学后发给我的,想与大家分享(录音:冯老师节日快乐,还记得那次王刚呕吐了,你亲自打扫教室的情景吗?你的爱让我们懂得了生活,老师,九4班的同学都说想你了…..)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更深的爱。

在我的身边还有无数教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无悔和奉献。他们大都年过半百,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孩子,为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与他们相比,我觉得我是如此的微小,我不知道距离我的梦想还有多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我也要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一身正气满腔热血 篇7

这位民警叫张彤,余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清网追逃行动”开展以来,余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积极清理在册逃犯。作为中队长,张彤带领中队民警采取专案专人负责的方式,紧盯不放,网上追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已成功抓获4名“清网追逃行动”在册逃犯。

近日,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又成功抓获一名在册逃犯劳某,而张彤就是在抓捕劳某的时候英勇负伤。

“清网追逃行动”开展后,逃犯劳某被定为重点追逃对象。8月19日晚,张彤根据线索与中队指导员励嘉铭进行实地摸排,恰好与逃犯劳某遭遇,在张彤的详细盘问核查下,见势不妙的劳某夺门而逃,张彤在追捕过程中与其展开近身搏斗,劳某在威胁利诱无效之后,张口咬伤张彤腹部。最后,绝望的劳某终于放弃抵抗,被张彤和同事抓捕归案。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工作中我很较真,干什么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干好,不能应付。”张彤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十多年来,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警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良好形象。

三尺讲台天地宽满腔热血桃李情 篇8

工作单位:青阳县木镇中学姓名:汪丽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她甘愿守着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书写着青春,用德铸就成师魂。

汪丽老师,2000年从教至今,现为中共党员,校团委书记,中学一级教师。本学期担任高三(11)班班主任并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她是一名年轻的“老”教师,说其年轻,是她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涨,肯干,能干;说其老是她工作八年,所教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大江南北,还有一些学生走进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厦门大学等名牌高校,现即将送走他的第四届毕业生。教学有思想,有方法,有业绩,深受学生喜爱,同行称赞。

工作以来,该同志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团结同事,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

一、学高为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此外她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适当地加以吸收后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她很注重与同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向他们虚心请教,吸取他们的长处。教学之余,她也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教学教研方面的问题,了解教学改革的新动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几年来,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市县奖励。2005年,在池州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被授予“池州市青年骨干教师”光荣称号。她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2006年在首届池州市青少年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二、身正为范

作为班主任,汪丽老师严谨求实,对自己严格要求。她班制定的一系列班纪班规,从班主任开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做。”汪丽老师从不迟到早退,每天总是早早地来到班上和学生一起学习。每天早操时,她便早早地在晨练中等待着学生;高三晚上要自习到11点,汪老师也陪学到点。每天她总能做到比学生起得早,比学生睡得晚。学生对她的这种严谨与责任心钦佩至极。谁违反了纪律,都很自觉地、毫无怨言地接受班纪的处罚。汪丽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着学生,激励着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汪老师连续几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工作繁忙,很少回家。女儿今年只有4岁,正在上幼儿园,说到女儿,汪老师总是眼含泪水,她愧疚女儿的太多了,从孩子1岁起,她就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而汪老师由于带班主任,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与女儿只能呆上一天。毕业班时,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有时一些授课教师于心不忍,主动帮汪老师坐班,让她周末回家看看女儿,有时女儿的老师在孩子不听话时都会打来电话说:你以后会后悔的,教好了别人的孩子,耽误了自己的孩子。汪老师总说:好的,把这届学生送走就好了。但送走了一届又迎来新的一届!

三、爱心无价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心。她能消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之灯。

作为班主任,汪丽老师是称职的,更是充满爱心。汪丽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让她的每个学生都有真切的体会。记得去年临近高考时,班上一位学生的父亲在6月4日因意外去世。这件事对正准备高考的学生打击非常大,她情绪激动,无心读书,要请假回家。汪老师及时耐心地劝解她,并与她约好6月6日一定要回住宿的宾馆参加7日的高考。那天,学生虽如约而来,但心情沉重,汪老师关爱地开导了她。6月7日晚,汪老师在查房时发现这个女孩一个人在床边默默地流泪。汪老师见后,关爱地说:你不要看书了,陪老师出去走走。在交流的过程中,汪老师有针对性地开导说:父亲已经去世了,这是无法挽回地事实,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你考进大学。你现在应该化悲痛为动力,考上大学,完成父亲的夙愿,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与报答。就这样边走边聊,直到学生走出悲伤的阴影,放下心理包袱,露出笑脸后,才回去休息。等高考成绩揭晓后,这位向来成绩平平的学生居然考了536分。她捧着成绩通知单,由衷地说了一句:汪老师,真得好谢谢你啊!汪老师也欣慰于这样的结果,鼓励她说:你本来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你真了不起。后来这位学生被安农大录取后,家境困难,又无力承担学费,汪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想办法,几经周折,在团县委的帮助下,终于为她争取了2000元的“救助款”,解决了该生的燃眉之急。

去年班上还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个学生妈妈早年离家出走,一个孩子的妈妈抗洪牺牲了。汪老师在他们的生活中主动地承担起母亲的角色,给他们无私的关爱,送衣服送物,节假日请他们到家吃饭,使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更使他们找到了在家庭中缺失的爱。这两个学生最终都圆了大学梦。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班上一些后进生,在汪老师班上都是一视同仁。汪老师认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鲜活的灵魂,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与关心。她总是很执拗地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愿倾心施教的老师。只要正确地引导,任一学生都能够成人、成材。上学期,一名外校转来的学生要求放在汪老师的班上读书,其父母直截了当地说,他这孩子很顽皮,不争气,常逃课,在原来的学校,班主任几乎天天要打电话给他,自己也拿他没办法。正如孩子的父母所说,该生不思学习,满脑子想着玩游戏,上学时衣裳不整还烟味特浓。对此,汪老师并没有放弃,提出了三点教育方法:一是让该生的父母接送他上学,平时少给他零花钱,使他没有机会去游戏厅;二是让班上几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多接触他,成为他学习的榜样;三是发现他的闪光点就及时表扬。汪老师还有事没事时总要和他说上几句话,很关心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学期下来,该生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一切,成绩还有所提高。孩子的父母见人就夸汪老师好,孩子的变化大!对于后进生,她总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学生遇到困难时,她总是无私地给予关爱、引导。许多原来成绩不好的学生走上社会都成了有用之材。他们曾写信给学校说:虽然他们的成绩不够优秀,但从汪老师身上学到做人的品质,这将受益终身。

汪老师关爱学生的事例不胜枚举,用她自己的活说:班上的学生就是我自己的弟弟妹妹,作为大姐我有责任把他们培养好!

四、爱的回报

爱是相互的,能如此对待学生的老师必然受到学生的爱戴。去年汪丽老师带毕业班时,由于超负荷地工作,被病魔击倒,在冲刺高考的关键时刻,住进医院。她放不下学生,学生也牵挂着老师,成群结对地来看望老师,陪着老师,并且许多已经考入大学的学生也都纷纷发来了问侯的短信。汪老师利用这个机会,逐一了解班级情况,在病床上安排班级工作。那半个月,班上学生也异常地自觉遵守纪律,超常地热情投入到高考复习。等到汪老师病好后,回到班上,班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黑板上赫然写着“老班,612班需要您”看到这些,汪老师顿时热泪盈眶,她太幸福了,她觉得自己拥有了这个三尺讲台,就拥有了整个春天。

每到节假日时,汪老师家里总是很热闹,那是她已毕业的学生来看望她。每逢节日时,汪老师总能收到很多的贺卡和短信,那是学生们从四面八方送来的温馨祝福。

汪老师在如此的付出中,收获累累。2005年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2006年高考,这个班共有20名学生达本。这在木镇中学应届达本率上也是首屈一指。2007年所带的毕业班又超额完成任务。2008年她正在辛勤地耕耘着,放飞着梦想。

五、青春飞扬

汪丽老师不仅是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更是一位优秀的团干。自从2001年担任学校团委书记以来,学校团委工作蒸蒸日上。她创新思维,改革学生会,利用这个组织搭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锻炼学生的才干,提升学生的素质。创办了校报《七星河》,为学生提供了写作交流的平台,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开展了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各类球赛、知识竞猜,文艺汇演,教寝室卫生评比,黑板报评比,慰问敬老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发挥了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接受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常打来电话感谢母校,更感谢汪老师让他们在中学阶段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了特长,现在在大学中同样出类拔萃。汪老师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好评,2006年学校团委曾荣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的光荣称号,汪丽老师也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团干”。

爱心铸师魂 篇9

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我们每位教师都愿意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在教育学生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

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了,把一批批的学生送入中学,在此间,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学生,有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中改掉了不良习惯,变得自信、自强、乐观,有的学生我想尽办法,他改变不大,至今让我难以释怀。总结成功的教育案例,其灵魂就是爱与尊重。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与最伟大的母爱不同之处就是,母爱是基于亲情自觉而为之,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教师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教师会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所以,教师要小心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因为这足以彻底改变孩子。

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走上工作岗位第二年我所带的班级是全校有名的差班、乱班,我年轻气盛的心经不住这样的“考验”,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教导主任笑着告诉我,教师不仅要会教优生、带优班,更要学会教差生、问题学生,这样,学生进步了,教师的能力也提高了。主任的话让我安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审视班级中每个学生。我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很多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甚至优生身上没有的品质。姚驰同学非常叛逆,不遵守纪律,当面顶撞校长,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只是几次对他客观评价,就把他“收服”了。一次是学校卫生大评比,我们班的清洁区打扫的不够彻底,他对打扫的同学口出脏话,还动手打了打扫慢的同学,后来他又自己带同学们重新打扫清洁区,在评比中我们班获第一名。对此我在班会上说他:对班级负责对同学不负责,要是同学们都像他一样,我们班事事都能走在前面,但要真向他一样,我们班成了格斗场了。他听了底下了头,下课后破天荒向我场承认了错误。

还有一次体育课上,王召同学扭伤了脚,他二话不说,背起王召就向医务室跑去。事后,我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一向傲慢的他竟然红了脸。从此后,他高声言语少了,逃课打架少了,成绩也慢慢上来了。临毕业时他说,相对于批评指责,他更喜欢别人的肯定与表扬,他要谢谢我,是我让他尝到了这美妙的滋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只有你充满爱心,你才会更贴近学生,你才会对学生做出更恰当的评价。当教师是真心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若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诲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爱与被爱,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总会有一部分抵触和抗拒。

二、尊重学生,赢得信任,取得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更比小孩小。”不小看孩子,就从尊重孩子做起。

首先,教师必须以亲切的笑脸,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良师益友式的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约束,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

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和多样性、尊重环境与资源,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对于这些“差生”、“后进生”,作为教师,应坚持“多予”、“少取”,即: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强迫;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孤立;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机会,少一些代替。“金凤凰”要尊重,“丑小鸭”更需要尊重,唯有这样才能换来桃李芬芳。

记得曾经带过一个叫李栋的孩子,学习跟不上,上课不守纪律,经常顶撞老师,谁对他讲道理都无功而返,小小年纪那叛逆的眼神让人震惊,十足一个问题学生。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维持生计,他母亲精神出了问题,时好时坏,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母亲连他的一日三餐都照顾不了,他经常吃不了饭,大冬天穿很薄的衣服,冻得脸、手都是青的。学校老师心疼他,纷纷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学校还给他买新衣服,但他就是不要,弄得老师们不知所措。其实,原因跟很简单,他自尊心很强,他觉得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怜悯,伤害了他的自尊。一天,天气仍然很冷,我单独把他叫到我的房间,拿出一件棉马甲,让他穿在里面,他看看我,愣了片刻,还是穿上了,我什么话也没多说,只是让他放学再来我房间拿走其余的衣服,他点点头答应了。从此,我明显觉得他对我的态度变了,之前那叛逆的眼神也没了。同样的心意,我收到了效果,很明显,我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保护了他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上一篇:驾驶训练下一篇:“普及金融标准 提升服务质量”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