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西苗族巫蛊文化的探究

2024-08-20

关于湘西苗族巫蛊文化的探究(通用3篇)

关于湘西苗族巫蛊文化的探究 篇1

摘要:

关键字:

1.巫蛊文化的起源

巫蛊文化由来已久,在在远古时期,殷墟的甲骨文中, 就有关于蛊字和蛊事的记载。自此,作为疾病的 蛊病和作为巫术的蛊道一直是从事巫蛊研究的学者关注的两个方面。在古代文献中,蛊作为一个与疾病有关的词,含义模糊而多歧。它既是古人对病因的推测,又作为病名与征候名, 概括了一系列复杂而严重的症状表现,体现了古人认知疾病的方式。之后, 巫蛊巫术在周代、战国时期仍然流行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治蛊与养蛊毒的方法也广为流传。汉代的人们相信蛊虫巫法实有其事, 进而流变成蛊道巫术, 同时也被当时的皇亲国戚所利用, 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汉书·江充传》以及《汉书·武帝五子传》中记载的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惑”,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政治性事件。而在魏晋时代, 据说民间已经有了世袭性的造蛊家庭,人们因此也探讨解蛊毒之法, 同时人们还对巫蛊进一步神化,认为蛊这种毒虫,既能妖形变化,又能跳跃逃走, 还能在空中飞等等。而晋代流传着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谁害了这些毒虫,就要全家死绝的说法。(《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北朝时,民间传说有人专门养蛊来杀人(梁顾野王《舆地志》)。此时蛊道巫术成了专门杀人的黑巫术。隋唐以后,巫蛊主要在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流传,并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及宗教活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与巫蛊有关的习俗,明清以降, 由于巫蛊的持续猖獗和医药的进步, 民间中与放蛊、解蛊有关的习俗在巫和医的观念下, 逐步获得平衡。而据明代关于蛊道巫术的记载来看, 蛊道巫术流传于福建、广西、甘肃广大地区。民国年间, 蛊道巫术在南方各省仍盛行不衰。施蛊者逐步集中在瑶族、壮族、布依族、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身上。

1.1苗族的巫蛊文化

苗族和蛊道巫术的联系, 多见于《乾州厅志卷·七》和《永绥厅志·卷六》。民国11年(1922年)胡朴安所编的《中华风俗志·下篇卷十·苗族》也多有记载。由于该书资料取自各地方志书及古今人笔记、游记中, 因此我们推测其中的资料

应取自清代史书。苗妇畜蛊的种种逸事, 在民国年间仍有流行。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也有翔实记述。

1.2“蛊”的实质

“蛊” 字的创制早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有了收录, 并加以解释: 腹中(动词, 含zhong)虫也。《春秋传》曰, 皿虫为蛊。晦淫所生也。枭磔死之鬼亦为蛊。从虫, 从皿。皿, 物之用也。最初, 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 后来, 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

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 所以又叫毒蛊, 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 神志昏乱先秦人在各种古文献中所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毒虫,而后来长期的毒虫迷信又发展出靠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这种神秘古老的巫术,曾今是传遍中华大地,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强力打压和儒家正统观念的兴起,这种巫蛊文化就只有在西南边的少数民族才保存完整了。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蛊是一种细小的虫子,通过食物或者饮水进入人的身体达到侵害中蛊人的目的,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夺取中蛊人的生命。不少学者都对放“蛊”有不同的认识,如有学者认为,放蛊只是一种捕风捉影的谣言, 始作俑者是仙姑、巫医、医师。他们为了遮掩自己医术的无能、诈取病人的钱财而创造出来这种传说, 同时社会上的人和病人没有考察判断能力, 就信以为真, 以谬传谬。民族学家对贵州安顺苗族的巫蛊进行调查后,认为此事终属迷信而已。对于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苗族与巫蛊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的解读,近来存在这么一种说法: 明清以来苗汉矛盾加剧, 苗人起义频繁,由于苗汉之间存在着差异显著的社会结构、文化实践和文化观念,加之苗汉双方维持鲜明的民族边界的愿望, 造成了汉人对苗人的巫蛊想象,特别是对苗族妇女放蛊的想象。这种想象借助疾病、谣言以及文化产品使汉人对苗人感到恐惧,而苗人社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于特定人群的类似的想象和指控。也有学者认为,蛊毒是有关财富和权力的一种幻觉。邓启耀在其专著《中国巫蛊考察》中提出非常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来表明他所谈的“巫蛊”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 一种“信则有,或信则置身于其中的文化处境和心理处境。

2.巫蛊文化在湘西苗族的发展

2.1几乎全封闭地理居住环境

湘西苗族人民居住在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 村寨之间极为交通不便,与外界信息隔绝;形成了自己与外部极少接触的生活体系,自己自足,巫蛊文化这种神秘的文化,由于没有外部文化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更没有西方文明的侵入与打扰,所以保存的十分完好。

2.2明清时期朝廷开边拓土

明清时期同志在不断征缴、蚕食被称为“红苗老巢”的腊尔山台地不利的情况下,修筑边墙,将“千里苗疆”的“生苗”(包括山江苗族)向西压缩四分之三的地域并与外界隔离, 以保障位于湖南苗疆西侧所在的沅水辰州(今沅陵)至沅州(今芷江)段这段通云贵边陲重要驿路的通畅。边墙上的碉堡、哨卡,成了将“生苗”圈限于腊尔山台地的一道屏障。湘西的山江苗族被排除在“帝国子民”之外,被迫与外界隔离。

2.3 民国时期湘西局势动荡、苗区匪患横行

湘西的山江苗族在民国时期生活在极其恶劣生活状态之下,常有土匪掠夺财物和妇女,当地的苗民为求自保,只能用这种神秘的力量---“蛊”术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免受外来侵略的干扰。

关于湘西苗族巫蛊文化的探究 篇2

然而,在旅游经济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湘西苗歌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湘西苗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是一个拥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 所以他们主要以口头相传的方式传承文化。而在旅游经济的影响下,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民歌受到的冲击令人担忧。

湘西苗族民歌的历史悠久、唱词丰富、曲式结构完整、旋律独特、节奏自由而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是湘西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苗族民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湘西苗族民歌历史悠久,有久远的历史价值,如苗族古老歌《乾嘉苗民起义英雄颂》、《湘西草屯史话》等歌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斗争历史。不仅如此,苗歌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苗族民歌体现了苗族人民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保护和发展苗族民歌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苗族民歌还有艺术价值:苗族民歌的曲调丰富,曲式、调式的特点非常突出。保护苗族民歌,对发展苗族民歌及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除此之外,苗族民歌还有对外交流及旅游开发方面的价值:“苗家人人爱唱歌、最爱唱的是请客歌”等苗歌,表现了苗族人民朴素、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这对促进对外交流及旅游开发有积极的作用。湘西苗族民歌与湘西旅游文化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升了该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发挥了该地区自身人文环境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优势,拉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湘西苗族久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与贵州省的松桃、铜仁,四川省的秀山、重庆,湖北省的恩施、荆门接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域之一。自古以来, 湘西山水如画,人杰地灵,这神秘的沃土孕育了众多的杰出才俊。如收复台湾省的民族英雄杨岳斌、抗英英雄郑国鸿、抗击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英雄罗荣光、乾嘉年间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开国元帅贺龙、著名文 学家沈从文、著名文人画家黄永玉、著名歌唱家何继光和宋祖英、湖南音乐作曲家杨天解、民间著名苗鼓传承人石顺民和洪富强、民间苗族歌手吴腊保、龙仙娥和吴娟、土家族打溜子传承人田隆信、苗族民间绝技传承人龙光青等等。

苗族古老歌《乾嘉苗民起义英雄颂》、《湘西草屯史话》等歌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斗争历史。这些丰厚的人文资源, 为湘西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创意产业思维的支撑。

二、湘西苗族民歌背后的文化

湘西是古时蜀楚之地,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之东侧,北西高,东南低,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武陵山脉又北向南西斜斜贯全州。湘西苗族聚居于山区,由于交通、语言、民俗、风情及一些历史原因,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湘西苗族民歌历史悠久。公元1820年 ( 清嘉庆二十五年 ) 严炳文《苗防备览·风俗考》1亦有赛歌的记述。1974年中国科学院语文研究所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2“苗歌略说”云:“歌谣在苗人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仪式中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的。他们日常既随时随地即兴口占,表现当时的情绪或叙述当地的事件,而每遇举行某种仪式或集会时,更多男女对歌,日夜不休,且有接连至数日夜者他们即兴口占的歌谣,大都唱过即完,保存的很少:即有一些被较多人所传唱因而流传下来的,也完全靠不很确切和不能经久的记忆力,词句每多传化或竟完全改变,所以一直没有定形。只在各种仪式中如宗教或婚嫁等所唱的歌谣,则因常常传习,虽也全靠记忆力传诵,词句间不免有传化或改变,但其内容在大体上可以说是大致相同;所以保存的也较多。因此之故,我们在湘西所归集得来的苗歌,以仪式歌为多,即兴歌甚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后,湘西苗族民歌从演唱形式及内容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并有了一批专业的歌唱家,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原湘西州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张云珍演唱湘西苗族民歌在省内有着较大影响。更为湘西苗族人民自豪的是,湘西苗族歌唱家宋祖英带着苗歌的韵味,走出了大山,唱遍了中国,唱响了世界。

三、湘西苗族民歌的现实旅游价值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鲜明特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它具有物质的静态性,如文物古迹、旅游景观、民族服饰、工艺制品等物质文化。它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如文学艺术、民间歌舞、绘画艺术、传统技艺等精神文化。湘西苗族民歌,形成的历史悠久,唱词丰富,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湖南省文化厅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分别授予凤凰县山江、吉首市矮寨、古丈县默戎“民族艺术之乡”, 以示保护 )。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人们越来越向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重游古城,探访村野小镇,近几年,古镇古城旅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湘西作为湖南省重点开发的一个乡村景区,不仅要保护并传承其传统文化,更不要忽视区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苗族民歌的发展具有的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如《印象·刘三姐》、《天门狐仙》、《烟雨凤凰》等,都激发了桂林、张家界、古丈等地的文化旅游热潮。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苗族民歌与湘西旅游创意文化模式的开发,是基于湘西苗族民歌传承人的智慧和创造意识,借助现代社会的各种科学技术与方法对苗族民歌音乐文化进行创新,将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

湘西苗族民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独特的民族风味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具有不可估量的吸引力,开发潜力巨大。只要我们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路和原则,根据苗族民歌的文化特点,便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利用模式,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增添光彩。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将转化为各族人民的经济效益,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增辉生色。

摘要:伴随着2008年湘西苗族民歌入选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它在文化旅游创意开发中起到的导向性的作用愈发重要。本文简述了湘西苗族民歌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试图挖掘其历史沉淀的现代价值。在湘西旅游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化旅游的现状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湘西苗族民歌保护与文化旅游创意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思路及策略。

神秘诡异的湘西巫蛊文化 篇3

“蛊术”迷信根植于

湘西民间信仰之中

湘西的“蛊术”和泰国的“降头术”被称为东南亚两大邪术。湘西的蛊术和湘西的赶尸一样,到现在也没有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放蛊几乎在湘西地区都有留传,根植于民间信仰当中。至今在湘西民间的很多偏僻村落仍存在着大量有关巫蛊的历史“活化石”;那些被认为中蛊而死的树,因放蛊而不能饮用的水源,因有蛊而不能踏至的地界,必须绕过的房屋,还有那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克蛊、防蛊的手诀、符、咒语,也有不少人被认为是死于巫蛊邪术者。而“蛊婆”(草鬼婆)依然是人见人怕、人见人恨的诅咒对象。

很多资料认为巫蛊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于自然地理气候原因使之易“感之多病,腹胀成蛊”;二是由于山高林密,幽谷纵横,气候湿热,“毒虫”丛生,容易使人受到病毒感染而成蛊。《乾州厅志》言:“言巫蛊杀人,实为妄言,但长期以来,不明真相者以讹传讹,常有无辜妇女被诬为‘草鬼婆’者,而备受凌辱,有的甚至被置于死地”。

邪魅的神秘之物

蛊是一种邪魅的令人害怕的神秘之物,看不见摸不着,你说它没有,它又让很多人“着”;你说它有,他又看不见摸不着。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只附在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蛊婆分为丑蛊婆和乖蛊婆。蛊在蛊婆的身上繁殖多了,找不到吃的,就会使蛊婆身体十分难受,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进攻,索取食物,让蛊主难受,就将放蛊出去危害他人,否则自己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关系越好越亲近越好放。通常放一小孩可抵一年,放一树木只抵两个月,放自己的孩子可抵三年。

养蛊:蛊婆于五月端午集百虫于一罐,如蛇、蛤蟆、蝎子、蜥蜴、蜘蛛等使其互相撕咬为食,剩下的最后一只,即为蛊,为蛊婆饲养。欲害人时,取其涎屎,收藏于指甲之中,然后乘其不注意,放进对象饮用的水中或者所用的食物之中,如此,受害者疼痛难忍,数日死去,或辗转反复,经年不治死去。蛊分为蛤蟆蛊、麻雀蛊、蜈蚣蛊、蛇蛊、蛙蛊、蚂蚁蛊、情爱蛊等。情爱蛊:清人张泓《滇南新语》中提及“合和草”:合和草生必相对,夷女采为末,暗置饮食中,食所厚少年,则眷慕如胶漆。胶胜黄昏散,不更思归矣。这种药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处于特殊状态下的生命物。然后经过非常措施配制而成。无风自动草,在无一丝风的情况下,以其叶自行拍击树干。情衷于树,情促而动。

关于放蛊的传说

放蛊的方式:1、通过食物放,把蛊藏到指甲里,待机下到饭里或水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2、通过拉关系放蛊。最好不要让蛊婆接近你,见了她就躲就逃,不与她搭理,这样她就没机会了。3、通过接触放蛊。4、通过口水放蛊。5、通过眼睛盯放蛊。6、通过咒语放蛊。

防蛊的方法:手诀;克蛊咒(草鬼婆,放不着;草鬼仔,放不成;草鬼公,放不通,太上老君急急如令);防蛊符;克蛊药(活蛤蟆一只用塑料袋封好,置于茅坑内,数月后捞出,取出蛤蟆用火烧了成末,即成);

识别蛊婆:眼睛发红,戴一大斗篷怕光,爱干净,经常出门,对人关心,口齿伶俐。

杀蛊:“晒草鬼”,暴晒三天,蛊婆身上的蛊就会死掉;把蛊婆养的恶虫杀死,蛊婆的蛊就会死掉。

蛊术传承:师傅问:得了没有?徒弟答:得了。1、传男不传女;2、关系越好越容易传;3、衣物针线传承;4、接最后一口气。

在沈从文看来,蛊婆根本上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蛊人致命”,这种妇人是“一个悲剧的主角”,因为她不过是有点“隐性的疯狂”,是带点病态的“疯婆子”,而致“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穷苦而寂寞”。

苗族多处偏僻地区,旧时医学落后,许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故每遇就诊无效,动辄归咎于蛊。随着苗族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蛊术迷信现在在苗族地区的影响便越来越小了。(据《华声在线》)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认识交通标志教案反思下一篇:恰当运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