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2024-06-30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精选12篇)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1

新闻学部分:

一、辨析

1.新闻价值的概念辨析 2.新闻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辨析

二、新闻娱乐性

上面三道题都是以前考过的原题。

三、材料题

大意讲的是:一个美国记者名字叫洛,由一个警察提供线索给她,但是有一次,警察提供给她的线索是有一个地方正在进行毒品交易,却没有人制止,经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个时候这些警察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岗。是警察的失职。洛将这个事件曝光过后,警察局引起了巨大**,再也没有人愿意给她提供线索了。但是后来又有更多其它的警察愿意提供线索给她。

请问:如果评价新闻来源和记者之间的关系 传播学部分: 一,辨析

1.辨析“使用与满足理论”

2.传播学研究主流研究范式,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他们所研究的目的就是让这个社会如何更好的运行。二,分析:

请论述大众社会理论并且分析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材料。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2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于2002年申报传播学本科专业, 2003年开始招生。当时, 该专业属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 (2001年) 目录外新专业, 全国仅4家开办, 广东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设有此专业。为了进一步推动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的发展, 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继续申报了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两个专业, 2004年开始招生。2004年7月, 华南理工大学正式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三个专业纳入其名下管理, 分别设立新闻传播系、文化传播系和品牌传播系。至此, 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2010年成功申报数字媒体与艺术本科专业, 因故未能正常招生。2005年经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 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了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鉴于当时科研和师资力量不足, 故此只将传播学硕士点报教育部备案。2011年正式获得新闻传播学科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并为申报新闻与传播一级学科博士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找准本科专业发展定位

由于学科发展不平衡, 国内新闻传播学建设大多脱胎于传统人文学科, 其前身新闻学二级学科原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世纪80年代, 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 同时进行传播学研究, 及至1997年教育部把新闻传播定位为一级学科, 下属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建设通常是以新闻学专业为基础, 同时或者继而发展广播电视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等。时至我院成立的21世纪初, 新闻学等“传统专业”的发展已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如果以常规思路去进行复制和同质化发展, 我院显然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因而申办传播学专业成了我院本科专业发展的首要选择。这不仅因为传播学专业当时全国仅有4家开办, 也是缘于传播学的学科“定性”。经过国际学术界长期的争论, 目前一般把传播学定位于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 现代商业、民主社会尤其是信息与传播技术革命是其发展的背景, “多元、开放、应用性强、体系较为庞杂”是其显著特色。正因如此, 它极具发展的空间和扩张的潜力。以传播学为引领, 我院始终致力于学科与专业特色建设, 尤其强化新媒体和网络传播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加大跨学科交叉的力度。本科专业设置并不完全囿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限定, 而是通过设定本科专业方向凸显特色, 并通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予以具体落实和体现。传播学专业设定为跨媒体专业方向, 以新媒体和网络传播为引领, 融合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新媒体于一体;编辑出版学专业不再停留在传统出版方式, 而是以数字出版方向为发展重点。事实证明, 这两个专业方向的设定带有一定的预见性, 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已增设新闻传播学类“网络与新媒体”和“数字出版”两个特设专业。品牌传播专业方向以广告学专业为基础, 融合了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 系国内首创。

二、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以工见长, 理工结合, 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 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新闻传播学的核心理念、价值和学科规范, 同时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确立了“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1.厚基础。长期以来, “新闻无学”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科的短板, 新闻院校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的弊端也一直被新闻传媒业界所诟病, 因而加强理论和知识基础是提升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探索, 我院初步形成了本科生培养的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 分8个层面, 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传播学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媒介经济与管理知识;跨文化、国际化知识。根据教学方案、课程体系设置, 除了专业领域课, 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本科三个专业完全打通, 主要集中在本科前两年完成学习。这种文理渗透、专业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知识架构有利于拓展本科生宽广的视野, 夯实本科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 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强能力。对理论和知识基础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忽略实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目前国内通行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所谓“课内实验、课外实习”, 我院也不例外。首先是利用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强大的技术支持, 不断完善教学场所与教学设备, 教学实验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000万元;其次是制订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 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实务操作的指导, 也包括信息与传播技术基础的讲解。除了新闻采编、摄影摄像、广告设计与制作和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等课程, 尤其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素材与制作、网络编校软件应用等系列课程。再次是实验室建设从单一依靠学校资助向产学研合作建设发展,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多种类型的学生实践基地。迄今为止, 我院已分别与40多家媒体和企业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和“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中心”, 充分借助广东地区经济发达、新闻传媒行业强大的优势,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拓展更宽广的就业前景。学院毕业生基本功扎实, 实践能力强, 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就业率达到98%以上。

3.宽适应。传统新闻学教育 (包括广播电视学专业) 主要源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实践经验总结, 偏重应用实操, 对口的行业面较窄, 难以适应信息与传播业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传播学在欧美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积累, 而且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 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新闻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 提升了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性和理论体系。我院在吸收传播学理论优势和精髓的同时, 在教学设计上兼顾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学等基本课程和实务训练, 因而本科毕业生的求职面宽, 适应性较强, 不仅可应聘新闻传媒行业, 也可面向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营销、公关、策划、宣传等部门和相应工作岗位。近几年本科生就业呈现分流趋势即是明证:部分学生到了主流媒体和著名广告公司, 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盛世长城、奥美等;部分学生到了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如青海省外事办公室、茂名市政府、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办公室等;也有部分学生进了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 如中国电信、康佳集团、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箭牌糖果 (中国) 有限公司等。目前新媒体和移动通讯强劲崛起, 人才需求旺盛, 因此许多同学进入到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网易和腾讯等公司工作。

4.国际化。以发展国际化教育带动本科培养向国际化迈进一直是我们致力的目标。由于我院课程结构 (尤其是通识课程的教学安排) 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要求相近, 2011年11月, 我院成功与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签订协议, 推出“2+2”合作办学模式, 即前两年在我院就读, 后两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读;如都满足双方的培养学分, 即可获得两个学校颁发的学历及学位证书。在此合作计划的基础上, 2012年, 我院创办了新闻传播学类第一个国际班, 招收30名学生。“2+2”项目的签订及国际班的成功招生, 推动了我院本科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并势必对我院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目前, 我院正积极筹备全英课程建设, 目标在三年内开出8门全英专业课程, 同时吸纳更多的国际化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到我院任教, 让本科教学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问题与思考

新闻传播教育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其重要性也已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认可, 但似乎仍难以证明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性, 学科地位相对低下。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仍欠成熟, 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以传播学为导向的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摆脱了传统新闻职业技术教育的窠臼和框框, 理论性强, 适应面宽, 但其内涵仍嫌模糊, 行业和岗位指向不明确, 应用性较弱。故此应加强应用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 明晰本科教学的专业定位, 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 适应行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不断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乃至全媒体实践能力。

2.新媒体正在对传统媒体构成多方位冲击, 包括对传媒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日常运营、新闻产制流程以及对整个传媒生态的冲击和重构。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需应时而变, 及时予以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回应, 并融入具体的教学和科研环节;与时俱进, 参考业内需求, 及时增加相应的课程讲授, 让学生尽快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

3. 鉴于新闻传播学多学科交叉和应用性强的特征, 应探索开放性的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譬如实施跨学科培养模式, 加强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法学或者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培养新型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或者采取学界与业界联合联动的培养模式, 设立产学研基地或改进实习方式, 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口碑最好 篇3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

近年来,复旦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已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向30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人士授予了名誉博士、名誉教授、顾问教授等称号。美国前总统里根、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荷兰前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德国前总理科尔、美国副总统切尼等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曾到校访问并发表演讲。

复旦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4年与27个国外大学及学术机构签订了交流协议。复旦校董会热心学校工作,学校每年都得到国内外校董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复旦大学是全国4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留学生数居全国前列。复旦大学的在校学生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3300多人,其中攻读学位的有2200多人。

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28个(不含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附属医院10所,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

抢眼专业

在复旦大学的的外国留学生所选专业中,新闻传播类专业颇受欢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亚洲历史最悠久、名扬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享有“记者摇篮”的美誉。其前身是1929年创建的新闻系,1988年6月在全国率先升格为新闻学院。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陈望道教授担任新闻系主任时,将“好学力行”确立为系铭,为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学子秉承至今。2001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使新闻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2007年,新闻学院成为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重点学科的所在单位。

在教学与科研上,新闻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传播学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起步最早,对外交流广泛、密切,已同国内外不少著名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机构建立直接联系,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建立硕士生双学位、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立本科生双学位、同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立本科生、硕士生两个层次的双学位等合作培养项目。在科研上努力创新,先后承担了近百个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迄今,学院已向全国和世界各地输送了一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大多已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还担任了新闻媒体、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党政部门的领导职务,为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学院现有本科生近900人,其中留学生就有180余人;还有硕士和博士留学生30余人。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以业务见长”,在全国新闻传播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本刊点评

在面对外国留学生不断增加环境下,复旦大学朝着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大量留学生到复旦大学所带去的跨文化的课题应该引起复旦师生的高度重视。当然,我们相信,复旦大学将会为继续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发挥多渠道活动的桥梁作用。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4

2018考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硕)的同学们,4月已经过了一半了,专业课的复习你开始了吗?专业课的复习是越早开始越好哦!为了帮助大家备考,聚英考研网的老师为大家分享一位厦大新闻与传播(专硕)学姐的经验和考研资料汇总,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经验分享

由于今天主要介绍专业课,所以我们直接从专业课部分开始介绍。

专业课:基础133分/综合108分。

我从5月份开始看专业课。只是看。开始仔细读+背是9月份开始。

在公布的九本参考书目书中,本科学过不同版本但是大致相当的有6本,所以相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有点印象(本科本专业学的还算过得去)。最早开始也是花最多时间的是中新史。因为专硕大纲10月出来之后,有传闻说不考中外新闻史了,所以之后,群里很多人都说不考不考就不看了,可是卷子一出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傻了眼,妈呀,30分的中外新史填空啊。实际上,出卷子的人,还是那些人,不管考纲发生怎样的变化,人是没有变的,这一点很关键。暑假时我把中外新闻史读了一遍,真的是头大,但好在我细细啃了一遍,所以基础没给拉低,不然就say goodbye了。在考场上还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说“第一”“首次”“最”这类型的,是一定要掌握的。因为考试就考这些,不信去看真题。

专业课复习的大致方法也就是先看真题,再定位,再研究出题布局和预测出题重点,自己背啊背啊背...我和别人有一点不同,我特别爱写,就是我要背的东西,我得先写一遍,看着这些字进入我眼睛,再进入我大脑,然后背起来会特别顺畅。一个小贴士,目录是非常好用的东西。我仔细背诵和默写的参考书只有三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广告学概论》,其余的,都是用框架记忆法。(这仨是永恒的重点特别是对专硕而言)。

所谓的框架记忆法呢,就是用目录来搭这本书的框架,我觉得聚英全书最好的一部分就是每本书笔记前的综述,告诉你这本书近年来考的内容,以及这本书要怎么划分。当然你可以自己划,这已经是建立在通读课本的前提下了。《传播学教程》划分就是5W加一些传播学科概述和奠基人及学派等等,所以每本书如果能像这样自己划分概述,会比一章一章的读更清晰。啊,特别幸运的一点,今年专硕题,基本上就是考新闻和传播这两本,其余除了广告和公关沾点概念,都没涉及,所以抓大头的我,也算是幸运的抓到了分。但是我希望各位还是能在抓大头的同时抓一抓小鬼,用目录把真题和大致内容搞清楚,现场编也有理由啊!

综合业务那门我才考108,怪哉。我自己觉得比基础考的好。考这点分也没资格说了,但是综合还是比较贴近实际运用的(比起基础),所以30天30题即使你看不完,也得学学它的答题框架,“述背景+引理论+加分析+举实例”,我觉得实务这样答会比较好,但是不懂为什么分

会只有108,不过好像大家都不太高,难道是压分吗?平时积累是得看看杂志的《广告大观》《新闻知识》《传媒》…图书馆现刊应该会有,别买。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我看了很多杂志,发现很多都是考点,呐呐呐,自己决定时间安排吧,毕竟课本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专业课复习方法就是:看聚英全书笔记+回到课本再看一遍+觉得重要默写下来+背。自己脑中有一个框架,像是把课本的知识按表格或按①②③copy进脑海,考试时按关键词尽量复述。比较没技术含量。

二、考研资料汇总(1)参考书目: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三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复习全书

1.《2018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获取渠道:http:///ziliao/details/132610 适用考试科目代码: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硕士(专硕)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5

考试科目及专业介绍:

考研经验及参考书目:

我是中文跨新闻专业考研的,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与复习方法和内容侧重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考研公共课的成绩差距不会很大,所以专业课成绩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

确定专业参考资料

在学校公布考试指定教材前,考生首要的工作就是确定专业课需要使用的专业书籍和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把握专业课的考查内容和范围。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提前找到适用的专业参考资料是考研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涉及到的都是该专业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框架,考试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内容可能会有偏差,但基本上大的方向还是一致的。

参考书目: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程曼丽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段鹏 张磊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电视新闻学》 叶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告心理学(修订版)》 黄合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 纪华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学概论(修订版)》 陈培爱 高等教育出版社

《报纸编辑学教程》 郑兴东 人大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人大版

专业课资料

报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一定要注意搜集一些经典资料,我当时是报了新祥旭考研辅导班,老师给我的资料精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实用的资料,再比如历年真题、答案,但是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思考。没有资料不行,不能掌握重点和方向,但是完全依赖资料,失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大忌!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专业课试题分析

根据我复习的时候对试题的分析,绝大多数专业试卷都由两大部分构成:基础题和拔高题。前者主要以名词解释、概念辨析、简答等形式考一些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值不超过50%,难度通常不超过本科课程考试的水平,对绝大多数考生并不构成威胁,一般都能获得基本分数。后者则要难一些,往往以材料、论述等形式考查专业综合素质,题目通常跨章节,并且常与业界实践或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有关。比如,要求对某个重大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要求对当前新闻传播界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评述,分数也就是在这部分拉开了档次。

专业课复习方法

新闻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结合非常密切的科目,必须要不断的积累新鲜的资料。我平时复习中,十分注意阅读专业期刊杂志,这样做是为了博采众长,在深入广泛了解关于某些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逐渐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另外,我还更看重读透专业课笔记。笔记上一般都是知识点精髓,记住理解这些重点,可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当然,如有时间和精力,最好旁听出题老师的课或参加考研专业课辅导班,因为考题的拟定和出题老师的偏好有着极大的联系,所以这个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大加强了专业课复习的针对性。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此外,大家在复习新闻专业中一定要重视深入的研究历年专业课试题。对照专业试题,看看曾经的考试重点落在哪里,并揣摩其命题思路和动机。通常反复出现的考点和尚未出现的考点成为今后命题对象的概率很大,因为前者可能是专业“兴奋点”,后者则填补空白。一般来说,近两年考过的基础题还可能再考,但最后几个拔高题不太可能重复考查。厦门大学新闻学传播学高分考研辅导丽丽老师电话(微信)幺三三六六六三三九零三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6

很多同学都选择用“2014苏州大学61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这本复习资料,那这本书里头有多少专业知识点呢?可以看得出来这本书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强都有一个很明确的计划,等于说题考生归纳知识点,给考生一个更快的复习方式,专业课复习一般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通常,4月至7月是基础复习阶段,此阶段考生要认真阅读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方面的著作,

备考资料

在此期间,考生要对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体系有一定了解,大致了解该学科涵盖的内容;要掌握好参考书的阅读方法和整理笔记的方法,以及往年试题的使用方法。而笔记和往年试题都在这本复习精编中有呈现。如何使用好这本书呢?考生要先通读目录,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再去深入研读;然后建立知识框架,否则越看越多就容易遗忘,最好能在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7

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本源

2、用事实说话

3、全面原则

4、知情权

5、新闻发现力

6、传播主体的高位主体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特点

2、人际传播的含义及特点

三、论述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有哪些?其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2、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作为网络媒介的“把关人”,除了具有传统媒体所遵守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文学基础与政论写作

一、名词解释

1、五蠹

2、张衡

3、谢灵运

4、杨万里

5、桃花扇

二、简答题

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汉赋的特点与成就

3、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与主要主张

4、分析《儒林外史》范进的人物形象

三、论述题

1、诗歌鉴赏: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首诗)

2、《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四、写作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8

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新闻传播知识和财经知识,并具备媒体实际运作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计划招生25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7名,应试生招生人数以招生计划减去实际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人数为准。

一、推荐免试

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者请按照《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的要求,申请攻读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普通招考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不限学科专业。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考试费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收取。

(三)入学考试

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深圳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初试科目如下: ① 思想政治理论 ② 英语二

③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四)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份中下旬,具体说明如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究生院网页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2.复试形式为面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能力等。3.考生的报考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审查。

4.考生的外语听力考试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总成绩。5.参加复试的考生应达到复试分数线。

6.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7.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规定执行。

(五)录取

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我校将根据考生的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外

三、培养方式

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全日制培养。在学期间须参加经济学、管理学或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辅修,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后可获得辅修专业证明。

四、学历、学位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长批准,颁发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费

学费总额拟定为13.8万元(2016年新增专业,正在审批中),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每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交纳4.6万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

六、住宿

学生宿舍位于深圳市大学城学生公寓内,住宿条件为四人或三人住一室,费用自理。

七、体检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到学校指定医院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费奖学金与学费贷款

该项目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提供,分三年发放。特等奖学金(约10%):全额北大项目学费,即13.8万元 一等奖学金(约60%):1/2北大项目学费,即6.9万元 二等奖学金(约30%):1/4北大项目学费,即3.45万元

以上各项目中的学费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助学金(6000元/年)。在学期间奖学金资格评定:

(1)奖学金原则上分三年发放。但学院将在每一学年结束时,对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进行成绩审核,如出现成绩不及格或违纪超过标准,学院将取消或减少该同学下一学年的奖学金。

(2)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和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奖助学金或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提供的奖助学金。

(3)家庭困难的学生,可在入学后通过学校向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申请学费贷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学费的80%。

九、转档和就业派遣

在已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转档”硕士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

系均可在入学前转入学校,入学后不再予以办理“转档”手续。“不转档”硕士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均不转入学校,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若在学期间,发生原单位撤销、合并等情况,由学生自谋职业。“不转档”硕士研究生不参加学校奖学金的申请和评定,学费、医疗及住宿自理(学校不安排住宿)。医疗自理。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均为定向培养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其人事档案应转入,在职考生其人事档案应由定向单位负责管理。

十、违纪处理

生有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并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咨询电话:0755-26033014 电子邮件: admission@phbs.pku.edu.cn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9

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学大意》

2.舰队街 3.舆论反转 4.首因效应 5.网络直播 6.长尾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 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整合功能 3.简述受众传播的伦理与边界

4.简述电视新闻节目的组成部分/要素 5.简述品牌命名的市场化运作

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论述延安时期共产党办报/新闻活动的优良传统

2.请结合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3.论述电视作品如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 4.论述互联网广告存在的伦理问题及解决

四、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题干给出了一段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权力的话,结合题干分析建立/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意义。

2.题干给出了有关人民日报/人民网对今日头条新闻APP算法推荐的评论/批评,围绕题干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

学硕:新闻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新新闻主义 2.标题党 3.视觉采访 4.结构性段落 5.植入性广告 6.场景营销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述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

2.简述解释性报道选题的现实意义/依据

3.简述优秀新闻评论为什么要“思想有高度,内容有厚度,语言有力度,理性有深度”

4.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特点 5.简述广告文案写作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

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

1.受众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发生变化,请论述如何加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读性

2.试论述80年代以来新闻图片认识以及使用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试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应如何应对 4.就双十一热潮论述“传播即营销”的现实意义

四、实务题(选做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实务题

以《南方日报》编辑部口吻做一个有关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专题策划(600字),并就策划主题写一篇评论/编辑部文章(600字)2.广告实务题

广告策划“以德树人”一分钟公益广告策划(创意阐述+脚本写作)

专硕:34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显性采访 2.新闻角度 3.稿件配置 4.谈话性评论 5.对比蒙太奇 6.USP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要突出哪些特点 2.简述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3.简述新闻稿件编辑把关的流程和意义

4.简述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真实准确又讲求策略 5.简述公益广告的要求

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

1.新闻报道的活力在于发现,试结合案例说明记者/新闻工作者如何提升新闻发现力

2.试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试举例说明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新特点和新路径 4.论述广告代理制对于广告业的影响/意义

四、实务题(选做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实务题

题干给出环保部10月份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材料,讲的是京津冀环保局(厅)局(厅)长出席答记者问,主要围绕煤炭污染治理的问题。根据材料为《天津日报》采写倒金字塔式消息,标题要求是复合式三行题(10分),消息字数不超过500字(30分),并配发200字的编者按(10分)。2.广告实务题

①创意阐释与说明(15分)②分镜头脚本(35分)

专硕: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1.定本制度 2.《罗马公报》 3.新闻的事实判断

4.媒体的赋权/社会定位赋予功能 5.后真相 6.VR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1.简述瞿秋白的办报活动和贡献 2.简述政治家办报的基本要素

3.简述英美报团的形成背景和影响/特点 4.简述电视娱乐节目为什么要有导向 5.简述新媒体对组织品牌形象的影响方式

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试论述《大公报》在我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影响

2.请结合实践,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3.论述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意义 4.论述新媒体对组织品牌形象塑造的作用

四、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题干给出案例是一段大连失火的8秒短视频因为没有标志性建筑被谣传成是哈尔滨失火,哈尔滨公安局某分队刑侦大队破除了谣言。结合案例,分析网络无主题视频传播的危害性与治理方法。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10

考后一直想写点东西记录我这十个月的考研历程,可是考后因为种种借口和理由推到现在,也是半就半推。考后经历了一段调整期,躺床想着那两天的点滴就觉得好难过,这一年经历了太多,四个字“累觉不爱”。

考后对了公共课答案政治选择题50分,得了47分;英语二客观题60分,得了48.5分。最终政治85分,英语二72分,新闻与传播综合131分,新闻与传播基础135分,总分423分,排名第二名。为了给15甚至16年考暨大新传专业的孩子提供一些经验,下面按照择校、专业课备考、真题三个版块具体讲解。ps:暨大新闻传播学硕与专硕专业课参考书以及笔记真题等可共用,只有英语存在区别。

择校:之所以选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可基于以下原因,所以建议考研的孩子不妨按照以下思路给自己来个定位,最终确定学校和专业。第一: 未来择业的地域。因为一直想往广州发展,所以学校选择我选择了广州区域的高校。第二:自己的兴趣和以后想从事的职业。这一点很重要,基本决定了你考研能否坚持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选择专业不妨考虑这一点。因为本科学的是市场营销,而且正好在暨大新传参考书目里涉及的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在笔者本科期间学过其皮毛,ps学了跟没学一样,纯粹是给个安慰。而且专硕两年稍微比学硕容易考,实践性强,时间紧凑。第三:招生人数和其他信息搜集的难易程度。暨大新传专硕招生人数较多,而且虽然参考书目多但试卷分科少,都是统一命题,比如传播学,新闻学等都是同一张试卷;再者暨大人性化,试题可以选做。所以最终确定了暨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

专业课备考:下面我将介绍专业课十五本参考书的复习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其笔记本人有,需要的下面有联系方式。笔者三月二号开始备考,二月份去了三亚调解心态当做考研前的福利,买好参考书。之后就是看书的状态。总共进行了五轮的专业课复习。分别是:阅读参考书目整理第一轮笔记、整理二轮笔记、参考其他资料补充笔记、背诵、热点理解以及冲刺押题阶段。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本。这本书是新闻与传播学入门必备课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伙伴在准备这门课程的时候要认真,看完一遍可能觉得没看什么,这很正常尤其是跨考的孩子,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自己把一些重要的传播理论和传播人物、事件等做好笔记,当然这一轮的笔记会相当粗糙,自己也不会怎么喜欢。比如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创始人、传播效果理论等都必须掌握。总之这本书很重要,看完后可以参考《中华传媒网传播学知识精要》来拓展和加深印象,至少这本书是我的启蒙老师,对笔者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理论在笔者的笔记里都有涉及。

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版本。这本书我只能说你不作死的看和背,你就是idiot。这本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这本书版本更新速度很快,最新版本列入了新媒体环境下与新闻学相关的一些知识点,这些是考研的重点。这本书编排很清晰,很有逻辑性,阅读起来不像上面传播学教程那么晦涩,但是一定要做好笔记,理解和背诵。笔者在这本书上没用心,因为失误了。不过到最后一周我把它仔细梳理了一遍。例如今年考的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就是书上的死知识点,不好好掌握,这十分很容易丢掉。

3《新闻传播学》蔡铭泽版本。这本书是以前很老的一本新闻学教材,其重要性比李良荣的新闻学要小很多。这本书侧重于中国的新闻体制,其大背景就是中国的党报体制。小伙伴们也要重视,做好笔记,比如说正面宣传、党报理论等都要好好掌握。笔者也整理了笔记,收录了里面的知识点。

4《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汝林版本。这本书是历年来必考的一本,一般都是在基础卷中考查,涉及一个名词解释,一个简答题一个论述题。至少有40分的分值。但是由于这本书很厚,知识点很多很杂,小伙伴如果不知道抓住时间的主线和从真题中挖掘其考查重点就会迷茫,这本书重点掌握古代报纸到大跃进之前的报人报业报事和一些改革。比如说苏报案等都需要掌握,笔者整理的笔记这些都算盘收入,今年的史论题目都在笔者的笔记中有体现。5《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版本。这本书是关于外国新闻史的,书很厚,很杂,而且内容多不容易把握。小伙伴们复习重点抓住英美法日的新闻史,重要的报纸,报人,事件,通讯社等都需要把握。不建议一开始就背诵,可以到冲刺阶段强化,那样效果会更好。笔者对这本书有一个系统的整体,小伙伴可以参考。

6《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版本。这本书笔者在备考时整理了笔记,之后就没怎么看过,之所以不做重点是因为对于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与新闻是不断变化的,在基础和业务试卷里网络大背景都会涉及,所以其出题范围都很广,基本很难把握,所以需要借助其他拓展资料的帮助抓住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现象。而且一个题目往往多本书综合在一起,所以没必要死扣此本书。购买笔者笔记的小伙伴在后面会收到相关的整理与更新。

7《新广告学》李苗版本。这本书是广告类三本之一。编排不是特别好,内容多而且杂。内容比较老了,但还是可以借鉴。笔者把这本书和接下来的一本书合在一起整理了相关广告学的知识。暨大最近几年在广告类方面考查力度加大,足以体现广告类的重要性。小伙伴们要仔细看一遍,然后多涉猎相关书籍,比如说陈培爱的《广告学》等。

8《广告策划与品牌管理》这本书笔者跟上文的广告学合在一起整理了相关笔记,这本书融合了营销、广告、品牌所以对你们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广告类常考常新,也需要涉猎其他资料拓展。而且这本书在广告效果等理论方面比较晦涩,建议不要老是抓住不理解的。因为可以选做。

9《广告文案策划与写作》杨先顺版本。这本书必须熟背,这本书是广告类三本书里面最为重要的,每年都会有考题,例如今年专硕业务里的一个题目:广告文案有很多类型,请列举五个加以简单介绍。就是13年学硕一个题的变形。这本书笔者在考前三天背了一遍,所以最后考的时候对上面题目很熟悉。建议小伙伴熟背,笔者同样整理了里面的重要知识点。10《公共关系学》季华强版本。这本书是公关类唯一参考书,重要性也是很大的。笔者没有买,直接从百度文库下载的一份笔记,不过对于小伙伴来说想通读这一本书把暨大考查的公关类知识全部通晓是不可能的,而且公关的题目考查很灵活,所以要涉猎其他拓展知识,比如危机公关等其他资料。

11《公关、广告、新闻》董天策版本。由于董天策去重庆大学担任新传院院长,所以这本书的重要性比较小了,这本书是论文集主要涉及新闻策划等一些有争议的热点,比较老了,小伙伴看一遍足够。

12《新闻采访学》林如鹏版本。林老师作为暨大的副校长,所以这本书是业务的核心教材,今年暨大业务试卷里涉及了新闻鼻和新闻采访准备等知识点,而且都被笔者猜中,笔者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其编排和清楚,重点也很容易把握,所以建议小伙伴这本书一定要熟背,才能掌握。

13《新闻写作》这本书很小巧,笔者不喜欢其编排。不过这本书在业务试卷中除了除了一篇消息写作外还有一些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的分布。这本书笔者也是整理了笔记后就没有翻阅过。建议小伙伴们可以参看一些报纸的消息,熟悉报纸的六要素等。

14《新闻编辑学》蔡雯版本。这本书笔者真心不喜欢,因为其操作性专业性很强,除非在报社工作过或者学这个专业的童鞋熟练之外,很少会有人会喜欢。笔者之所以没有怎么复习这本书是因为业务考试可以选做,而且以往的编辑学考查的知识点很少,不过今年的业务试卷编辑类知识考得比较多,需要引起小伙伴的注意,当然笔者也整理相关笔记。

15《新闻评论学》丁法章版本。这本书笔者把重心放在评论的写作上。评论的其他知识考的比较少,所以重心抓住即可。评论写作小伙伴可以参考中青时评和曹林老师的《新闻评论十讲》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同样也整理了相关笔记,笔者考研期间练习了两到三次评论。而且其实评论比较好把握~就是相当于我们的议论文要把论点、论证、论据准备好就可以了。当然小伙伴到时候需要什么网授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16《广播电视新闻学》这本书跟网传一样,比较灵活,基本上除了一些名词解释是书上的外,其他考点基本都是很灵活和综合的,比如说都市新闻的特点就是比较灵活的,同样笔者对于这本书也整理了相关笔记,之后也会给购买相关笔记的小伙伴一些拓展。

17《电视实务与策划》谭天版本。这本书笔者认为小伙伴可以忽略,这本书比较薄,看完之后觉得写得比较浅,看一遍就好了,不要深挖,因为重点书籍看了上面的介绍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当然以上17本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把握,不过重点是大家都认同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上面来复习,把握重点,有的放矢,那样才能游刃有余。

真题:真题对于每位考研的孩子来说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真题可以清楚报考学校的出题风格和重点,那样考生才会有针对性。暨大一般都不会完整的公布历年真题,不过有时候会在暨大研招网上公布前面一年的真题,笔者通过很多渠道,搜集了02年到14年的真题,几乎是完整版,而且对于有些题目还整理参考答案。新传真题不存在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立刻得分。当然答题也需要相关技巧,具体以后再详细叙述。

推荐以下拓展书籍,小伙伴一定要准备好。《中华传媒网传播学知识精要》、《圣才新闻传播学》、《传播小王子热点难点八十篇》、《新闻传播学热点十讲》、曹林《新闻评论十讲》等,有些有电子档,可以联系我,当然传媒人论坛等都可以去看看。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11

2018考研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

一、简答 1.简述传播仪式观

2.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3.简述媒介素养理论

二、论述

1.请结合实际谈谈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2.请论述你对批判学派关于“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观点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 谈谈你对社交媒体规制的看法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篇12

《2013华工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

一、资料来源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是根据才志教育多年专业课考研成功辅导经验,由才志教育和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研究中心组织相关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强强联合、合作编写的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

二、适用专业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适用于报考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及其各个研究方向的全国各地所有统考考生。

三、价值说明

文思官方《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由于其本身的新颖性和适用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实用性和价值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所有备考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人手必备、不可或缺的专业课复习辅导精品材料。

(1)新颖性和适用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是相关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完全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而倾力编写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其依据的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华南理工大学内部资料和内部资讯,以及编写时间,共同保障了资料的新颖性和适用性。

(2)权威性和可靠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老师严格依据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的基础上,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和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讯,保证了精编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实用性和价值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线老师在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深入研究和对官方指定最新参考书目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年真题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删繁就精,倾力编写的。精编有意回避了不考的相关套话和案例,只对可能考察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分析,做到详略得当、考点明晰、重点突出,并对历年真题的出题风格、出题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给出了历年真题的详细答案解析。既保证了精编的实用性,也凸显了其价值性。

四、内容简介

华工文思考研网的《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考前必知、考试分析、复习指南(复习提示、知识框架图、核心考点与解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备考方略。

(1)考前必知

考前必知包括学校简介、学院概况、专业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问题等。考生只需通读此部分内容,即可对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情况了如指掌,再无需到处搜罗信息而又深感信息缺乏可靠性。

(2)考试分析

考试分析主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试科目(637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的考试题型、考试的难易度与规律性,以及考点在各个章节的分布等,使考生在对复习之初或对华南理工大学专业课试卷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能对整个专业课有大体认识。同时熟悉各个章节考点的分布,方便考生高效地复习,文思华工考研网

以便迅速掌握复习重点、难点内容。

(3)复习指南(复习提示、知识框架图、核心考点与解析)

这部分是文思华工考研网的《复习精编》的精华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初试考试指定教材各章节的复习提示、知识框架图和各章节核心的考点与解析。所有的核心均按考点、知识点进行编写,所编内容结合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初试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内部的一些材料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这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给考生醍醐灌顶、重点突出的感觉,同时以五角星标出了各个章节及其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复习策略。有了这部分内容,考生甚至可以在中后期抛开课本而直接按此精编复习即可。

(4)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复习精编》重点并全面研究了2007-2012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年统考试题,通过分析,提炼出命题思路和要点,对试题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而非简单罗列。解析深入、透彻、逻辑性强,能使考生对考试的实际难度与要求和自己目前的复习状况有所了解,并且通过对常考经典题的掌握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甚至以原题出现在考试中。这部分的内容具有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与价值性。

(5)备考方略

一个好的备考方略至关重要,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考研的成败。这部分内容对考生所考各科目的详细复习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推荐了最有价值的相应参考复习书目,考生可以参考这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最佳备考方略。

上一篇:新学期第一周国旗下讲话下一篇:高温汛期应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