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2024-07-18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通用10篇)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是从背景、现状和基础(或说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三个方面去思考的。

1.背景:即我们所面对的发展了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观念、思想、要求或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对教学工作实际产生了重要影响。

2.现状:本地区、本单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与变化了的教育背景存在着的差异中,我们必须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的最急切的问题。

3.基础:对这方面的问题课题组成员或他人所作的探索性研究,已经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二、概念的界定: 指主课题(有时也包括某些子课题)名称中容易产生异议的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等。

注意:不必阐述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

三、理论基础:

课题研究试图借鉴、应用的主要理论、学说、观点、原理,从而得出支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思想和教学理念。

四、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达到的主要研究目标(课题的假设),以及主课题分解为哪几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任务。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子课题之间应具有较合理、紧密的逻辑关系。各子课题的研究能比较完整地表明主课题的研究框架,这些子课题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为课题组的成员落实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还可以运用数理统计法、检测分析法、跟踪比较法、结构功能法、观察法、追因法、归因法、历史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加以辅助。要说明准备怎样充分发挥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工具性作用,为本课题(或某子课题)的研究服务。

2.研究对象一般是指人,大多是指学生,也有的是指教师。要说清楚研究的是本单位的全体学生还是某一部分学生(或教师)。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集、优秀教案或活动设计汇编、个案汇编、观摩课(课件、光盘)、学生作品集、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汇总等等;

七、课题组的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应包括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责任人、参与研究的一线教师。对外聘的指导、顾问等人员应视他们所承担责任、义务大小、多少,作不同的具体处理。

课题组成员应分别负责或兼任策划、组织、协调、统筹、管理、研究、指导、顾问工作。

八、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确立主课题,构建子课题;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建立、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完成论证、申报工作;制定主课题实施方案和子课题工作计划;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或检测。

2、研究实施阶段: 可分为研究实施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按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其间可安排一次中期汇报。中期汇报不图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要讲究实际效果,要通过中期汇报让课题组成员看到研究的初步成果,发现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明确下阶段的研究任务,然后调整实施方案,修订子课题的工作计划,使后阶段的研究不偏离方向,为课题顺利结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题鉴定阶段: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篇2

笔者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学中发现, 深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一个难点。学生确定研究课题之后, 还要考虑怎样开展研究, 力求使课题具有创新性, 并有一定深度。在现实的研究性学习中, 不能深化研究课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是学习的难点之一。有的学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 不知道如何寻找研究角度, 不知道如何能找到着力点;有的虽然有一点思路, 但内容不全面, 不丰富, 不深入。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指导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这些问题, 笔者做过一个简单的尝试, 敬请指导。

一、区分研究层次, 确定课题

深化课题研究必须分清课题性质, 区分不同的研究层次, 但在此之前, 寻找问题、鼓励多问是区分研究层次, 确定课题类型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智慧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可见,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成功者的重要素养。同样,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 问题的提出举足轻重, 它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是启动学生研究的动因。其实, 问题无所不在, 无时不在。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 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语文研究性学习当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积极发掘课题, 在各种问题中区分研究层次, 确定课题类型。

例如, 课题“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鼓励学生多问, 学生就会提出各种问题, 中国名山大川无数, 为什么唯独封禅泰山?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怎么如此受到崇拜?泰山与帝王之间有什么联系?泰山封神有哪些故事?泰山海拔1545米, 在五岳之中只列第三, 为什么古代帝王封禅偏偏选中泰山而不选择海拔比泰山高的华山和恒山呢?为什么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长”或“五岳独尊”呢?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查阅一下资料, 答案也许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 有历史原因, 有地理原因, 有文化原因, 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 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学生在探讨这些问题时, 觉得是在解决“自己”的事, 那种学习的热情、动力是一般问题无法相比的。

二、区分研究层次, 确定课题类型。

引导学生寻找问题, 鼓励多问的基础上, 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些问题中会产生出语文研究性学习各种不同性质的课题, 分清这些课题属于不同层次的研究, 进一步明确课题类型, 深化课题, 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课题类型大致分为三种:知识探究型、探因研究型、创新研究型。

1.知识探究型

知识探究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是发展基础性学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它尽管只是初步的, 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 激发学生“再发现式”研究性学习无疑是全新的起点。例如,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当代校园言语文化及其影响原因”、“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历程初探”等, 这些可能都属于知识探究型研究性学习, 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 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

2.探因研究型

探因研究型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研究,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 然后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 “金庸、琼瑶小说为什么会引起同学的兴趣与关注”、“中学生有阅读名著的必要吗”、“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的流传与影响”、“《诗经》为什么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等。这些课题对于学生来说也许是经过独立探究获得的全新的“再发现”的知识, 甚至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也有可能涉及到前人研究的“盲点”或“交叉点”, 这类带有一点点“准发现式”成分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能有效地解决“为什么”的探因型问题。

3.创新研究型

创新研究型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是最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 做出论断。它能有效地解决“怎样做得更好”的创新研究型问题, 是发展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手段。例如, “情景一体意境交融——谈古诗中的“月”、“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诗歌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比较”、“欣赏我国当代诗歌一得”、“设计我们生活中的广告”、“梁实秋与闲适小品”、“汉书与书法”等。

三、借助常见的思维方法, 进一步深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确定课题类型后, 动手研究前, 怎样使研究深入下去, 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问题的解决常常依靠一定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思维方法, 对深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就大有裨益。

我在教学中重点给学生介绍以下几种。

1.纵向探究法

透过纵向思维, 要求学生学会关注某一问题发展变化情况, 善于透视各种现象, 从中筛选出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信息资料, 以逐步理清研究方向和思路。培养学生一问到底的探索性和质疑精神, 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显示出思维的层次和深度, 最终找准问题的所在。

例如, 课题“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 通过纵向思维, 可以提出这些问题:古代史书中有哪些侠客故事?古代史书中有哪些侠客形象?为什么会出现侠客阶层?这些侠客有什么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与作者写作有无关系?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对后来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使课题充分地展开。课题研究思路开阔了, 就自然清晰了。

2.横向比较法

引导学生注重事物间的内外在联系, 触类旁通, 简单说就是学会比较。例如, 课题“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 通过横向思维, 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二者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特征有何不同?二者是否具有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通过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 弄清二者的联系比较点, 问题分析清楚了, 怎样开展研究也就找到了思路。

3.求异思维法

即对人家的研究成果持着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并且从有关作品中寻找怀疑或否定人家观点的证据, 以阐发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 课题“《醉翁亭记》中的主旨实质:是一个‘愁’字”, 有人认为依据仍然包含在《醉翁亭记》中:1.作为一个被贬官的人, 断然不会有“乐”, 他的“乐”只是强作欢颜罢了, 而骨子里正愁着呢!2.他的“宴饮”只不过是“借酒消愁”, 要不怎会“饮少辄醉”呢?3.山中景色“朝暮”和“四时”的变化, 无疑是人事多变的一种象征, 其中包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求异思维的过程, 往往会把研究者的思考带进更为深入的层面, 令人耳目一新, 取得更大的收获。

4.变向思维法

你从这个角度去求证自己的观点, 我的观点虽然与你的观点是一致的, 但我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来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就是运用变向思维的方法。例如, 课题“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有人从虚拟意象创造的角度来论证, 有人则可以从夸张手法运用的角度来论证, 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运用这种变向思维的方法, 虽然不能像求异思维那样可以自创新论, 但能够补充别人研究的不足, 同样能达到研究体验的目的, 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美术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篇3

结题申报、鉴定书

课 题 编 号:

课 题 名 称:从色彩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题负责人 : 郭高勇

工 作 单 位: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八中学 申 报 日 期: 2011年10月鉴 定 日 期: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0一二 年月日

一、小课题结题申请表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五、主要研究成果

六、鉴定意见

七、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篇二:小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如何写结题报告

小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问题提出:

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2.研究对象与步骤:

①研究对象:把什么人作为研究对象就写谁,具体到班级。②研究步骤:完成任务的时间划分以及成果形式。总的研究任务分几个阶段,或分几个方面完成,每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研究步骤可以列表表示,也可以文字叙述表达,只要把研究所经历的步骤写清楚就行。3.研究过程与方法:

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小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研究成效:

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三是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5.问题讨论与建议:

①问题讨论:主要是讲研究的不足。回顾研究过程,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就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不要多,两三条主要问题即可。②建议: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6.附件:

主要是列举报送的附加材料,即成果清单、必要的成果复印件、参考文献等。小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比如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报告的呈现形式就可能是系列文章组成,因此,以上结构仅供参考,老师们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篇三:初中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小组合作”如何创设和谐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共识。

2、课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也对和谐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现在需要充实完善和谐课堂教育研究内容体系继续为和谐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将以行动研究为主,来完善课题,提高课题的应用实效,以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来确定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课题申请书怎么写 篇4

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本文章摘自小木虫网站)

1.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标题是第一印象也是画龙点睛]。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大题目、小课题”。选题要点切忌“大而空”。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明确”,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如果是“交叉学科”,则不能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重要性/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20%——10% 立项依据: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30%——20% 其他:10%——10% 2.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 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源”)“实质性的创新”。3.立项依据编写要领

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 —— 避免评议时说你“不了解国内情况”。

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不怕与“研究基础”部分有重复)—— 可以争取“立项依据充分、全面”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言下之意:“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填补空白”; “填补空白”实质上仍是“跟踪”。

主要参考文献“不多不少”、要“新”[可上网查]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了解情况不够”。

4.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领:内容集中、目标明确。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避免评语“研究内容不够具体”。

研究目标是“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而不是解决“寻找最佳工艺”或“改进性能” 避免评语“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能省略,而且要准确 —— 避免评语“申请显目没有深度”也不能太多——避免“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研究内容要“突出重点”。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这是很多基金申请常犯的错误)。

5.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要分清 —— 避免评语“思路不清”。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到“可行性较强”的评语。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避免评语“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可行性”是指“学术上可行”,而不仅仅是“我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研究队伍” + “研究条件” + “学术思想” = 可行。6.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避免扩大,切忌吹牛。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的学术思想,不是写该领域的特色。“交叉学科”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填补空白”不是特色和创新,这里也不要写。7.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不必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

预期成果。例如“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XX篇”不好,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要与“研究目标”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8.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得到“研究能力很强[较强]、工作条件[基本]具备”的评语。

工作基础: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有用,但要介绍申请人的工作。

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只能“写”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着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这有利与评审人判断课题组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已完成””顺利进行”(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9.努力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工作年限、在职研究生],限项申请规定[新],5%管理费,15%劳务费[新]。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五位专家,甲乙丙三等,可提出回避要求],二审[非共识项目]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如何写好国家基金申请书

(本文摘自零点花园)

写好国家自然基金标书回答好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做?立项依据;做什么?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怎么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凭什么做?研究基础。

1.项目研究意义:阐明研究问题在科学发展链上(环节)中的位置,说明这一科学问题的来源、形成与提出的理由。核心问题是什么?目前什么人在研究?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别人怎么来研究的?还存在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尚未解决的?你考虑怎么来解决?

2.研究方法:从领域入手,提出主要问题,引出热点研究方向,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成熟的方法;对新方法在详细介绍其基本原理基础上,阐明可以应用于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试验依据,避免低水平重复、文献查阅不全、总结表达不够、对方法原理理解不够。正确分析国内外进展并附参考文献,经典的、最新的、最近的国际会议文献,以二十篇左右为宜。文献选择的方法:围绕主题;新旧搭配;主次搭配;课题组内外搭配;国内外搭配;杂志与会议搭配;适量饮用。所谓有文献等于没疑问。

4.立题依据书写技巧:具体问题和研究意义必须充足,一定要有意义;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成果;任何重要的论点都要有文献标注;好的标书是在高水平和低水平教授之间的平衡。尽可能少饮用非常专业名词,如果应用的话务必讲清楚。

5.设计-做什么?如何做?有限目标、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力求创新;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6.研究目标:可这样写:明确......关系,揭示......规律,阐明......原理(规律),建立......方法等。撰写要求:有限目标,与研究内容相呼应,3-5条。

7.研究内容:要求:内容要适当-确保研究周期内完成;为目标服务-与目标相辅相成;要重点阐述。

8.拟解决关键问题:研究过程中对达到预期目标有重要影响的某些研究内容或因素;为达到预期目标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手段。关键问题要突出,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所有关键技术要有文献标注,最好是本实验室发表的,关键实验材料必须已经具备或可以获得,应附有证明。

9.特色与创新性:包括原始创新和跟踪创新。

10.技术路线:撰写方法:以时间为顺序为主线;以研究内容为主线;分大小标题,突出逻辑关系;详细写清楚每个具体步骤。

11.可行性:理论上可行、技术上可行、设备条件上可行。

12.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成果、技术方法、论文、专利、人才培养。

13.研究基础及条件:介绍申请项目直接相关的预试验研究成果;提供论文、专利、成果;以往工作相关技术,包括学术思想、科研团队、试验条件、实验技术。课题先进性+技术路线合理新颖+工作基础雄厚。

14.研究团队:课题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高级研究人员1-2名,中级研究人员2-3名,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名。其中中级人员1-2名是骨干,这是技术的保障,研究生不能少于2名。

15.摘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最后撰写。包括研究方法、内容、目标和研究意义。撰写格式如:以......为研究对象,采用......方法,进行......研究,阐明......机制或揭示......规律,为......奠定基础/提供......思路。摘要一定要语气坚定,旗帜鲜明。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篇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制定《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非常有必要。在制定研究计划之前,我在班内进行了前期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的读课外书时间:天天读的占7.5%,经常读的占17.5%,偶尔读的占70%,从不读的占5%。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天天读书的很少,就是经常读书的同学也不多,而偶尔读的同学尚占相当大的比例。从阅读时间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30分钟。这说明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的读课外书习惯:能自觉摘录好词好句并加以背诵的0人,能主动写读后感的0人,能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的占22.5%。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比较喜欢说书中的精彩故事、介绍好书但学生在阅读时,缺少具体的方法指导。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针对班内情况,本学期我决定开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

1、增加阅读量,两周至少读完一本书,本学期每人至少读10本课外书。

2、完成各种活动目标,进一步诱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研究方法:

1、营造书香氛围。设立班级图书角,营造阅读的教室氛围。

2、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00—1:30,学生静静看书。

3、开展睡前半小时读书活动,家长监督。

4、每周设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5、鼓励学生即兴表达,再通过 “作文竞赛”、“朗诵会”、“读后感比赛”、“我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进一步诱发学生表达的热情。

6、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具体措施:

(一)、寓教于趣——让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教室浸润“书香”。培养小学生读书的习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因此,首先教室内要建立 “图书角”,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这样一句话“让阅读修炼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书,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更新。室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改为班级的读书课,老师或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篇章,或在读完故事后,与孩子讨论,释放孩子的阅读体验;学生或诵读《语文经典读本》、“红帆船读书活动”中推荐的书籍;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佳作”;或开展口头作文比赛、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之星”、“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

(2)以“午间阅读”尽享休闲时光

每天中午1:00——1:30,师生开始午间阅读。这段时间阅读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班内图书角,有的是学生们自主选择的书目。孩子们运用默读与速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效率。享受着午间休闲阳光,孩子们在不断积累着一笔精神的财富。

3、实行积分管理制

设置红、黄、绿卡奖项,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奖励一张绿卡,三张绿卡换一张黄卡,两张黄卡换一张红卡。持有红卡者可享有将红卡贴在桌角上,并赠送老师的鼓励语。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学会选择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可边读边作批注;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

2、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3、学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上学期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后,我就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写写家乡的山一年四季的景象,同学们仿写的效果很好。因此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学生仿写相关片段的习惯。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

五、具体安排:

1、开学初,建立班级图书角。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00—1:30,学生静静看书,同时开展睡前半小时读书活动,家长监督,开家长会时家长汇报孩子的读书情况。2、3月上旬举办“我与好书有个约会”活动,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3、3月中旬举办“诗歌朗诵会”。4、3月下旬举办“故事大王比赛”,评出讲故事小能手。5、4月上旬举办“口头作文比赛”。6、4月中旬评选优秀读后感。7、4月下旬进行手抄报比赛。8、5月上旬组织征文比赛。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篇6

关键词:《牛津高中英语》,课题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 从自身学习或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通过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研究专题, 在真实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获取新的英语知识、技能、能力并使自身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学习活动。

二、《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 性

1.由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决定的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优化学习方式,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 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2.由《牛津高中英语》的特点决定的

《牛津高中英语》着重体现“做”中学英语, 教材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因此, 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研究性学习, 对于实施以德育为核心,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智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牛津高中英语》中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形式是课题研究。一般来说, 用英语作为媒介的英语学科课题研究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所研究的课题

任何问题研究首先要提出课题情景, 由于学习英语的特殊性, 英语学科的课题情景一般是由教材提供或在教师指导下提出的。比如说, 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一单元Tales of the unexplained, 学生非常感兴趣, 从上Welcome to the unit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四组, 每一组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课题, 比如说金字塔之迷, 外星人, 尼斯湖水怪等等。

2.展开实践活动

在确定研究的课题之后, 重要的是根据课题安排开展实践活动的计划。比如, 研究实践活动的小项目的内容及具体分工, 收集处理信息材料的过程和方法, 呈现手段和方式并确定各项工作的截止日期等等。以外星人为例, 确定两名同学查找关于外星人的电影资料, 两名同学查找有关目击者的新闻报道以及他们描述的“外星人”的形象, 一名同学查找科学家的观点, 然后所有组员一起讨论, 把有用的材料汇总。再由两名同学把汇总的材料归纳为文字材料, 再由三名同学做成根据文字和音像材料做成PowerPoint及宣传海报, 最后选出代表呈现材料并把组员的重要体验、感悟与全班分享。

3.呈现成果, 总结交流

各小组选出代表来展现各自的成果, 并且向全班交流汇报在完成这次实践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在汇报交流前, 各组把海报贴到教室的学习园地, 以供同学分享和大致了解各组的情况。正如后来学生们所说, 完成这项活动, 我们所提高的决不仅仅是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一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 主体精神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4.客观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充分激励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改善师生的学与教的过程方法, 提高全面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时应采用学生自评, 互评, 他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比较科学的全方位评价方法。这样, 学生既是被评价者更是参与自我和对其他学生的评价者, 旨在促进学生群体的发展, 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社会责任心。评价内容从学生完成课题的方法, 过程, 效率, 积极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 探索问题等多方面考虑。最终评出最佳课题小组, 最佳海报设计者, 最佳课件奖, 最佳讲解员等等。因此, 奖励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 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学习英语和团结合作的快乐。

四、实施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1. 课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及 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

课题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学会了学习, 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 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大量语言实践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从而学会了学习, 并且增强了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2.课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合作。

课题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扬团队精神, 学会合作与分享, 即要分工又要合作, 齐心协力, 共同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个人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课题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 课题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热情。并且,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 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这种愉快的学习经历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学生来说, 在英语学习中激发这种内在的动机比给予外部的奖赏更有意义。

五、结束语

课题研究性活动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不仅能为英语教学活动提供真实的情境, 而且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当然, 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和主导作用, 使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的能力都在某一课题中担任特定的角色, 完成该角色所规定的内容, 以达到人人参与, 实现分工合作学习, 共享学习成果, 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学习英语的喜悦,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章兼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许艳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吉林教育.2006年9月

高中课改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课题 篇7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文言文虚词研究(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4)标点符号研究(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7)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8)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9)交际中的语言艺术(10)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11)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12)寓言对生活的启迪(13)古希腊神话研读(14)《三国》人物性格探析(15)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16)高考满分作文研究(17)《红楼梦》研究(18)广告语的修辞分析(19)民俗文化研究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函数主线在各章节是如何体现的(2)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

(3)超市中的数字问题(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5)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6)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8)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

(9)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10)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11)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

(12)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

(2)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3)中西文化差异探讨(4)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5)性格与英语学习(6)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7)趣味英语收集(8)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

(9)西方国家节日谈趣(10)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11)英语口语训练(12)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13)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14)英语中的动物习语(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16)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2)物理与能源开发(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7)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8)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2)(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3)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

(4)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5)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6)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7)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8)碘与人类健康(9)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10)(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

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

(1)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2)本市假货现象调查

(3)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4)(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5)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7)对(某地)就业状况的调查

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4)西藏问题研究

(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2)对李鸿章的再认识(1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

八、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新闻联播与“地理”(2)山谷风的形成(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

(8)城市功能分区(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11)月相变化观测(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

(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14)火山模型的制作(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

(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7)中华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九、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

(1)从CBA到NBA,姚明的价值在哪里?

(2)(某地)市民健身锻炼方式调查(3)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4)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在综合技术中的实践运用(5)利用体育游戏丰富课余生活方法与策略研究(6)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

十、艺术欣赏研究性学习课题

(1)创作心中理想的(某地、某主题)歌曲歌词(2)探讨中西方(或传统与流行)音乐的差异

十一、环境保护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4、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5、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6、绿岛的保护

7、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8、(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9、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10、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1、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2、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3、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4、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5、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7、酸雨与人体健康

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20、汽车与环境

21、无污染汽车

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4、降解塑料的发展

25、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6、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7、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28、创造绿色电能

29、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0、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1、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2、绿色消费

33、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4、氟利昂问题

35、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6、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37、太湖零点行动

38、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39、黄河断流

40、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41、绿色文明

42、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43、苏州河综合整治

44、电磁辐射污染

45、环境与健康

46、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47、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48、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49、农药污染的影响 50、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51、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52、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53、居室污染

54、食品污染

55、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56、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

57、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58、磷对水质的污染

59、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60、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 61、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62、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十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 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 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十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

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十四、1城市规划41体育台的物理应用

2自然灾害42学生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调查 3水土流失43方便面与人体健康 4环境污染44自制报警器等

5校园绿化与管理45声控感光延时开关、摇控器 6我的校园我作主46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的研究47信息技术 8月相变化观察与分析48说英语、话家乡 9太阳能等的天发与利用49长阳民风民俗 10家庭装饰与室内污染50文学作品品读鉴赏 11食品中的添加剂51学生阅读调查与研究 12洗涤剂的成份研究与开发52电视剧评析 13民用燃料---液化气53毛泽东诗词鉴赏

14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54民间歇后语收集整理 15废电池的危害与利用、回收处理55广告语言艺术浅析 16厨房化学、化学趣味小实验56薛宝钗性格研究 17农药的性质研究57浅谈旗袍发展史 18含磷洗衣粉的研究58消费维权 19常用消毒剂研究59农村税费改革

20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与对策6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关研究 21化肥的研究61学生条工体验 22兵器知识62学生消费、生活习惯

23关于台湾问题由来、现状等研究63农村产业结构 24巴勒斯坦问题来龙去脉64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状况调查 25父母辛酸知多少65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6家乡的文化名人66网络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7水资源利用与污染67中学生上网利与弊 28白色污染68关于农村文化设施调查研究

29微量元素对人身体健康的探究69农民消费观的变化 30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70现代学生追星观

31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及其对策71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探究 32‘三线’建设等有关的研究72我校学生人际关系调查 33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73浅析青少年嫉妒心理问题

34生活中的数学74个性心理与人际关系 35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75留守孩子调查与研究

36关于分期付款问题的研究76未成年人违纪调查与研究 37储蓄、保险的收益分析比较77超市与传统店面的经营效益调查 38学生身体情况78家庭教育中的暴力行为调查研究 39音乐对人情绪波动的影响79假日经济现象及研究 40足球史等80长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篇8

一.

课题名称:

山水与文化

二.

研究方法:

1、图书查询:

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知识

2、询问老师:询问对此课题有兴趣的老师,解决疑难问题

3、网上查询:全面、深入了解探究目

4、调查问卷:对周围人发放调查问卷,记录他们对山水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三.

研究性学习感受:

XXX:

只有启程,才会达到理想的目的地;

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

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到堂堂正正的人生。

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次艰巨的挑战。

我曾多次想过放弃,但当我看到其它组的同学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这次活动,我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再试一次,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最终还是成功结束了这次活动。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我觉得坚持更难!

此次活动使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坚持,成功还是有希望的,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XXX:

在经过漫长调查与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接近尾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首过去,我们感触颇多。

我们因为探究性学习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研究调查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可认以应用到课内学习中,如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都是宝贵的财富。

谢荣群我们不仅即将完成研究调查,过程中我们也享受了自主研究学习的乐趣。

我们带着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步入自主研究的殿堂,我们从漫长的研究调查过程中明白

了其中的艰难,但最后的成就令我们很满意。

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又使我们感受了其中的乐趣。

XXX:

我们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研究性学习也一样,没有现成的学习内容,固定的模式,惟一的方法。

这也使我们的研究学习更具难度更加丰富。这从中就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开拓我们创新精神的另一种考验。

在这次从主题制定,素材收集,书籍与网络的结合利用,增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体验到了团结互助,分工合作的快乐。

XXX:

它锻炼了我们契而不舍的精神。

在实际研究调查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如问卷调查中的人际交流方面,如何使对方简单正确了解我们的意图,配合我们的调查,还有关于研究的人文地理。

这时总会遇到一些资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使得我们必须亲力亲为。

自己去实地调查资料等。

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有时忙得焦头烂额都无法解决,很多时候想过放弃,但在组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与鼓励下,最终还是使问题迎刃而解。当研究性学习完成时,我们更坚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XXX: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有一定实践意义,我们研究调查的一些方法可查找应用于学习方法中。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将要结束,但这仅是“百里长征第一步”,需要学习、探究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次学习的经验与精神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XXX: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原则,策略,方法

近几年来, 我们不断地加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在市、区两级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 我们的物理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示出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实力和蓬勃发展的势头。2004—2010年这几年间, 我们积极参加“杭州七县市区高中物理学科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赛”, 获得“市一等奖”5项, “市二等奖”8项, “市三等奖”6项。其中有余杭高级中学的《生活中的流体力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的《探测当地地磁场强度》;余杭中学的《感受万有引力, 探寻科学足迹》和《从水果汁电池认识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塘栖中学的《关于农村新建住房楼顶铁塔用途的调查研究》和《地球表面温度的测量及质量的测定》;瓶窑中学的《用太阳能集热管估测太阳的辐射功率》和《“绿色”手电筒的研究与制作》等, 以上这些获奖项目, 都是我们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所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

为了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好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下面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部分优秀课题研究活动成果, 来谈谈我们对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认识, 以及我们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受教育的学生为主体,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意义

“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是指在物理教学中, 尝试以学科渗透为发展方向的专题研究, 以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收集整理资料,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开展类似科学探究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改革高中物理教学,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能强化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使学生体验、认识和运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通过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能将传统的“接受—理解—巩固—解题”式学习, 转变为新型的“参与—体验—内化—外延”式学习, 这对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在开展《探测当地地磁场强度》课题研究活动时, 就强化了学生应用安培定则来解决探测当地地磁场强度的问题。使学生体验、认识和运用相应的物理学规律, 按照课题研究活动的一般过程进行: (1) 观察到小磁针的偏转现象; (2) 提出探测当地地磁场强度的问题; (3) 猜想和假设当地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4) 进行逻辑推理出求地磁场强度的公式:; (4) 实验检验前面对地磁场强度的猜想与假设; (5) 形成科学的探测当地地磁场强度的方法。通过开展《探测当地地磁场强度》的课题研究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丰富高中物理实验, 强化物理教学的实践环节, 使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学习物理。

现代物理教学观指出, 教学过程应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 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 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方向转变。

又如塘栖中学开展的《关于农村新建住房楼顶铁塔用途的调查研究》活动, 就很好地将物理学中的“静电屏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调查研究活动,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这次活动, 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 还可以使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 将理论联系实际, 体验近代和现代物理的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 体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使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学习物理”。

3. 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再如瓶窑中学开展的《“绿色”手电筒的研究与制作》活动, 首先需要学生通过课外调查了解一般手电筒里的电源配置情况, 再进行环境调查和社会访问, 了解普通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进而提出应用“电磁感应现象”来研究与制作“绿色”手电筒这一物理课题研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大量的物理学科内知识和跨学科知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善于合作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学们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活动, 自学了“桥式”整流电路知识, 掌握了电子线路制作与焊接技术, 成功地运用“电磁感应现象”知识, 制作出了学生梦寐以求的“绿色”手电筒!

三、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 学科性原则。

高中物理题研究以高中物理教学为立足点。要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利于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所有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培养。上述“三个有利于”是检验物理题研究成效的标准。

2. 开放性原则。

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求, 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环境的开放性。就像瓶窑中学在开展《用太阳能集热管估测太阳的辐射功率》的活动时, 就不断地调整教学与试验环境。他们先是在操场上测太阳的辐射功率, 由于太阳下路面温度比较高, 影响了测量精度, 所以他们后来把教学与试验场地改到了绿草地上, 取得了较准的测量数据。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环境, 并结合课题研究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效及时反馈, 灵活调整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进度。

3. 探究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特别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探究活动。就像余杭中学开展的《感受万有引力, 探寻科学足迹》这项活动, 就很好地体现了思维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 就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实质是强调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的建构过程中, 学生要独立自主地根据前面所学的“匀速圆周运动”和“向心力”知识来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 其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被激发起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根据“卡文迪许”实验装置,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来探寻万有引力常量G的测量过程。

4. 主体性原则。

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在课题研究活动中,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强调以学习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 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等等。我们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发现, 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发展过程。

5. 既要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成果的评价, 更要重视对课题研究活动过程的评价。

评价要注意对物理课题研究活动过程的管理性与激励性。要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来实施管理性评价, 如能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能否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能否做好课前准备和资料积累及分析处理工作, 并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和建议?能否在参加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怕困难和辛苦等。要对学生在参与课题研活动中所究表现出的态度、能力、协作精神,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研究成果的质量等, 进行激励性评价, 从而培养学生真正承担起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责任。我们从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中, 总结出的评价模式如图1所示。

四、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1.

深入学习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对高中物理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2.

将学生申报上来的研究项目, 归纳出实验、调查、制作三种课题形式。

3. 按照选题、做题、结题三个阶段来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学生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4. 活动实例。以我校2010年高二 (10) 班的活动为例, 来谈谈我们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1) 制订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计划, 包括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的时间, 分阶段性课题研究活动的内容及最终成果形式, 此计划有利于课题研究顺利实施。按照高中物理新教材要求, 我们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形式进行 (课外约10周, 课内8课时) 。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如下:

(1)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0日至2010年12月12日。

(2) 活动内容:实验的验证与改进, 探寻、探索性物理实验,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 新材料、新科技方面的学习报告, 社会问题调查等。

(3) 成果形式: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科学报告、小制作小发明作品等。

(2) 按以下三个步骤实施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1) 拟要申报的物理课题 (2课时) 。

新大纲给出了17个课题研究示例, 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又给出部分参考课题, 主要分实验、调查、制作三部分。并用1课时时间简要讲解各个课题的研究要点。学生3~6人1组, 组成课题小组, 然后参照参考课题, 结合老师的讲解, 并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拟定适合自己的最佳课题 (不受参考课题限制) 。

物理课题研究活动小组选定课题后, 每组安排一个课题负责人, 并利用1课时时间填写课题申报表, 即开题报告, 进行课题申报。对申报的课题, 课题评审组、指导教师与小组成员一起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论证。

高二 (10) 班参加物理课题研究活动人数总计56人,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为26个组:楞次定律演示仪的研究与制作:3组;测定滑板车的加速度:5组;鸡蛋撞地球:3组;探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4组;台球桌上物理学知识:2组;测量男女学生的反应时间:5组;胡克定律的应用推广:1组;菜刀上的力学知识:2组;改进抽水马桶:1组。

(2) 做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集信息、制作或撰写报告、论文 (2课时) 。

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立后, 小组成员先进行任务分工, 然后开始分头查阅资料, 准备材料, 动手写作或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 (约40天) 完成。在此过程中, 学生写作或制作遇到问题, 可与指导教师及小组成员一起分析, 提出方案, 解决问题。如测定滑板车的加速度时滑板车运动时间如何准确测量, 如何使楞次定律演示仪的效果更明显等。

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要经常检查各小组研究的进展情况, 看是否按计划进行, 做到心中有数。课题研究进行5周后, 举行一次阶段成果发布会, 各课题小组就本组课题的进展状况进行汇报和交流 (2课时) , 让大家来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我们要关注个别进展缓慢的小组, 要经常鼓励, 并协助他们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 结题———成果汇报与交流 (4课时) 。各课题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后, 再集中4课时时间举行最终成果发布会暨结题答辩会, 要求各课题小组在汇报和交流时, 尽可能以课件形式展示。成果发布会由学生主持, 各课题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全部参加。有9个课题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了汇报, 参加汇报的课题有:《楞次定律演示仪的研究与制作》、《测定滑板车的加速度》、《鸡蛋撞地球》、《台球桌上物理学知识》、《测量男女学生的反应时间》、《改进抽水马桶》等。同学们的精彩展示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4) 结论:高二 (10) 班同学的实践表明, 采取上面介绍的策略与方法, 对高中物理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 既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也拉近了物理学与实际问题的距离, 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怎么改进和完善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1. 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多吸收兄弟学校的先进思想和方法, 取长补短。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思维品质、丰厚的知识底蕴、敏捷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技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一些师生选择课题时创新不足, 喜欢跟风, 没有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 导致了课题研究的泛化。其实专家的理论要学, 研究的方法要学, 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 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课题研究的内容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 范围不宜太宽太泛, 目标不宜太高太玄。越是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富有个性的东西, 越有新意。课题的研究方法最好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为主, 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

2. 物理课题研究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还须进一步深化。

在高中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的经验还十分有限, 如何挖掘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内容、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课题研究、如何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化。

3. 为了选择好课题, 我们可以积极开展跨学科的课题研究活动。

在许多物理课题研究中都要用到化学、生物知识, 大纲修订版中列入了一些这样的课题, 这将有助于使学生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开展跨学科的课题研究活动方面还做得相当不够。上述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与实践中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

几年来, 我们在开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中,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还会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配合现在正在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 努力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 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物理课题研究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高峡.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

[4]郑抡宝.物理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篇10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高一(14)班

组员:谢承融 周盛恺 吴昊 万诗怡 凌奕 虞心怡 张旭超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江苏省宜兴中学 班级:高一(14)班

小组成员:谢承融 周盛恺 吴昊 万诗怡 凌奕 虞心怡 张旭超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 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 饮食风俗的变迁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三 居住建筑风俗的变迁 居住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2 居住习俗变化的表现: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2)鸦片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3)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四.出行风俗的变迁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2 出行习俗的变迁的表现:

(1)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2)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婚丧风俗的变迁 1 婚姻礼俗的变化:

(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丧葬礼俗的变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节日风俗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礼仪风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3 1912年民国成立后,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消费风俗的变迁 消费习俗的变迁原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2 变迁的表现:

(1)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2)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 调查研究成果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俗,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变俗之风不可逆转。就依婚俗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广大的民族和地区还实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成了婚姻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婚礼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空中婚礼等五花八门。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使这种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居住风俗也是如此。在城市,过去单门独户的居住方式,被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取代,人们从一个平面的空间,迁入立体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社区的生活条件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真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人际关系疏远了。衣着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曾经是国服的长袍马褂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唯有旗袍还出现在礼仪生活之中,连中山服都退出历史舞台时,时装领导了服饰文化的新潮流。流行色彩和款式成为时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风俗文化的变迁。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意义

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我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些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动荡中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向世界文明靠拢以来;新中国的诞生使得人们有了新生活和新风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发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重大飞跃,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三 课题探究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1)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2)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3)受到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潮的推动等。中国百年社会风俗的的特点

(1)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3)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百年中国。

(4)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历程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四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参考材料:

1.百年中国社会风俗变迁http:// 3.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http://wenku.baidu.com/view/c7be2e4a2e3f5727a5e9628b.html

指导老师:何平

上一篇:亲切的怀恋初三作文下一篇:手绘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