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2024-06-19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共12篇)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1

摘 要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礼仪 文明 人际关系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文明礼仪概况

1.1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外表文明是内心文明的反映,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必须有内心的文明素质。所以我们都应当认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着装端庄整洁,举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种有内在素质,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2、讲究礼仪,注重细节。

良好的礼仪素质,文明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养成的,而要靠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接一只电话,应当首先说:“您好!请讲„„”这种和蔼可亲的话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受。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处处讲究礼仪礼节,注意职业礼仪,而且还要讲究家庭礼仪,注意家庭美德的培养,自觉做到尊老爱幼,相互尊敬,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和睦相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注重实效,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礼仪素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再来看看孩子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现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的重要性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

在个人修养方面,现代礼仪起了很大作用。学习现代礼仪,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使举止得体,言语文雅,而且还培养了礼貌待人接物的好习惯。尤其是平时老师举的典例,实训室里的各种模拟,都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了解了许多以前所不了解的,各种模拟使我的紧张感减小了,让我可以从容镇定,落落大方的面对眼前的一切。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国家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多姿多彩的课堂模拟,同学们的踊跃参与,争相表演各国风俗,形象生动,激情澎湃,再谈吐言语中学到了许多。总之,现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职业竞争中,学历只占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归属于你的礼仪举止是否得体,得体的礼仪举止会使你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4、学习礼仪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和开展文明礼仪,使我意识到,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工作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像都没有多加注意。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人,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人际交往与沟通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2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在校期间能不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刚进校园都是远离父母和家乡, 失去了对父母的依赖。面临着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和老师, 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性格色彩。每个人都渴望在集体生活中能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和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礼仪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互交往中密切联系的纽带, 是通往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所以这个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能够帮助他们掌握交往技巧, 积累交往经验, 在交往的过程中与同学相互尊重、相互诚信、相互真挚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交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降低失望感和挫败感, 缓解学生内心不良的情绪减少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孤独、寂寞、空虚感。这些都是非常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事能力对往后进入社会的磨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走向更好职业的桥梁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从一个小事、一个细节, 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曾经在某高校的毕业生招聘会上, 看见一男生一身西装却穿着一双帆布鞋面试;另有一位女同学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小心碰撞了别人却不见说声对不起。这通常是在大学生职业面试中常见的情节。且不说学生个人自身的专业能力如何, 作为面试的主考官你会欣赏这样的人吗?

高校礼仪教育可以通过礼仪情景模拟的学习, 让学生提前知道面试的性质和过程, 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和漏洞, 通过职场气质的学习和训练让他们明白:穿衣打扮、淡妆技巧、职场仪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既能凸显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气质, 又能赢得主考官的青睐。在面试的过程中弯腰捡旁人不小心落下的文件, 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显示了他的细心、为他人着想的品格。礼貌的言行举止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素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愉快的通过理想中的职业。

三、提高思想道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的礼貌、礼节、礼仪是受道德思想水平支配的, 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又是通过人的礼貌、礼仪表现出来的。所以说礼仪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 充实他们的礼仪知识, 可以让他们更加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 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一系列实践性的礼仪教育, 把抽象的、概括性的道德教育具体化、明确化,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气质有机的结合起来, 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道德素质的现代人。

礼仪教育不仅包含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大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的同时也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规范文明行为, 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古往今来, 人们把礼仪修养视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 视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标尺。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礼仪中的精华, 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改革开放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中国礼仪与世界礼仪的接轨要我们与时俱进,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弘扬中华礼仪文化,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礼仪教育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大学生学习礼仪教育能够完善自身带动周边讲文明树新风, 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艳明, 崔艳霞, 庄士英.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 2005, 06-0598-02.

[2]黄小浪.论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2014.096.21.

[3]高晖.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2009, 29-0170-02.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892.26

一、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意义

1、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更好的学习和活动氛围。所以说礼仪教育对于社交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越来越需要礼仪。虽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任何人都要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以获得身心上的满足。有多方面因素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的心理,如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不断依附其他人。往往这种人的心理素质稳定性较弱,办事浮躁,缺乏基本的礼仪修养。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个性发展的重要过渡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真正了解和丰富自我有着重要意义。自觉执行礼仪教育中的礼仪规范,能够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获得成功。

2、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于青年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社会化的进程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实中我们对礼仪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存在一些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归根到底是普通高校并没有将礼仪教育深入到大学生内心深处。由此可见,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意义。

3、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是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锋队,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变革中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与时俱进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而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的礼貌、礼节、礼仪是受道德思想水平支配的,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又是通过人的礼貌、礼仪表现出来的。所以说礼仪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充实他们的礼仪知识,可以让他们更加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一系列实践性的礼仪教育,把抽象的、概括性的道德教育具体化、明确化,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气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道德素质的现代人。礼仪教育不仅包含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在教育大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的同时也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学生兴趣,激发热情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者的内在激励因素。如果没有任何兴趣而进行知识的吸收,就味同嚼蜡,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长期下去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礼仪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风趣的讲解,再配合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影视设备放映一些讲解礼仪小视频或者影视资料。通过图文声像,多方面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教学。同时,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通过与社会上的人接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是学生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

3、加强有关于礼仪教育的宣传工作

通过学校的广播、官网、微信平台等渠道进行一些关于礼仪教育的宣传活动。专业性地认识礼仪,带动大学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了解礼仪、学习礼仪,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心中有“礼仪”。大学生要在自己所在集体中告知其他人有关于礼仪的重要性,明确态度。礼仪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影响他人对自身的看法。若各高校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教会大学生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进行良好的沟通,怎样和他人一起专心学习和工作,这样自身的人际关系会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加强班级团结,促进集体中各活动的顺利开展。

4、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师资队伍,加强师德教育

由于大学生院校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在礼仪课程的教师的选任上随意性比较大。好像人人都能上这门课,兼课教师比较多,教师没有集中精力研究礼仪教育。为扭转这一局面,建议学院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师资队伍,并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要营造良好氛围,让教师沉下心来研究完善礼仪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学院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教师道德风范、良好的行为举止、健康的仪容仪表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带头做出榜样和表率。在这点上,加强年轻教师的礼仪教育刻不容缓。随着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各大学生院校招聘了大量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已成为大学生院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

5、共同营造,持之以恒

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需要在生活中从小事不断的积累,逐步形成知书达理的好习惯。大学生在学习礼仪教育的路途中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学好礼仪,并且付诸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讲礼仪确实的落实到学习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结语

礼仪教育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大学生学习礼仪教育能够完善自身带动周边讲文明树新风,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迪颖.礼仪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6):31-32.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4

阐述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重要意义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大力提倡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

社交礼仪的重要意义 篇5

1、交流信息

也叫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以供生计参考,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直接获取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众多的信息大多是在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所获取来的。比如,我们开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其中有段路正在修路或发生交通事故而禁止通行,那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信息的话,我们便会按原路线行进,在中途不得不改道而行,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朋友或亲戚或同事或者广播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那里得知此消息后,我们便可提前修正去往的路线,少走冤枉路。

2、增进感情

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

3、建立关系

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

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日近日密,日疏日远。

4、充实自我 实力——百余位专业写作专家资源的整合 信誉——我们一贯的追求

质量——我们始终如一的目标

效率——我们的自始至终承诺

欢迎您的光临。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6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无疑,它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明了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置于同样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际上是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

在实践基础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自然相对立。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

[2](P.24)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518)“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P.81)

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2、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一方面,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通过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P49)同样,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发生。离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法理解,“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4](P75)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则是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5](P.482)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活动对象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被人化。自然又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人及其社会,使人及其社会自然化。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就是产生“人化的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的自然”概念,他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类以社会生产实践为中介与自然保持紧密联系,即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社会生产实践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原始的自然两部分,并且推动原始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人化的自然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人化的自然的出现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无论社会个体劳动还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人类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因为原始的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仍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或者说,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马克思尤其强调,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的,违背客观规律,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物质变换,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自食苦果,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特别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就是说,如果人类在其社会实践中过分地榨取自然,违背生态平衡的自然界发展规律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此外,马克思还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在此不再详述。

二、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的关系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前提。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生态基础、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首先,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人来自于自然,决定了人首先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与热爱人类具有了同一性,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其次,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优美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因素。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因此,只有通过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

最后,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换物质能量的互动过程,是从自然去获得其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自然资源的贫富,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

四、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今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的保证。生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连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1、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之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发展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2、构建生态文明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极有可能造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难以为继,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7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 此时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需要解决。对于高校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 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的特点

1.1 情绪与愤怒情绪情绪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

要方面, 它是伴随认知过程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一种形式。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对情绪的实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 但由于情绪的极端复杂性, 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在心理学上, 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

1.2 愤怒情绪的表现形式愤怒情绪主要有三种表达

方式[2]:一是言语:如叫嚷和高声反驳、说脏话等、二是行为:如摔、扔、砸东西等, 面部表情如瞪眼睛等。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运用面部表情表达的愤怒的频次最多;用言语表达方式体现最多的为叫嚷和高声反驳, 其次是说脏话来表达愤怒;行为表达方式上, 敲、摔、击、扔、砸等行为使用频率最高, 调节不当的会打架、对他人造成人身威胁。也有个别人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

1.3 不同大学生群体愤怒情绪的差异性Speilberger,

将愤怒分为2维度。状态怒和特质怒。状态怒是指由情境引发的心理、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从愠怒到暴怒有不同的强度。一般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唤醒, 如心跳加快, 汗液分泌增加等, 同时可以出现认知障碍。特质怒是指在各种情境中都有体验愤怒情绪的倾向, 诱发愤怒情绪的阈限低, 对于竞争、拒绝、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Speilberger将愤怒处理的方式分为3种:内向怒、外向怒、愤怒控制。[3]

1.3.1 性别差异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 男生较女生更

不爱表露自己的情绪, 一般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 将其指向于内。

1.3.2 年级和年级差异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 往往

对一切存有幻想, 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充满了疑问与兴趣, 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自负, 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作用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 处于不定阶段。二、三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已经适应, 并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自控能力, 情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但到了四年级后, 毕业在即, 高年级学生大多面临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恋人去向等诸多抉择和压力, 因此紧迫感和忧虑感十分明显。

1.3.3 生源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

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同, 所经历的事情不同, 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 为人处世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城市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不如农村学生敏感, 能对事情有正确的认知。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进行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的前提当代大学生是90后大学生, 与80后大学生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背景差异。80后是在传统文化熏陶和外来文化冲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心理上经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搏争, 本土文化的烙印要强一些。而90后学生其成长过程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就要相对少很多。第二方面是生活差异。80后学生的生活条件更艰苦些, 90后的学生生活所受到的苦难要相对少很多[4]。

2.2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 了解学生问题所在, 做好

预防工作高校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人格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不应仅仅针对新生。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进行差异分析, 了解变化, 以便有针对性的发现及解决问题。对于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 要采用各种形式加以教育, 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要及时送到心理医院就诊。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3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及调节能力高校应在不同年级都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眼前问题及时教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 尽量减少生活中负面情绪的产生, 对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辅以尽快的调节。除课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广播、报刊、心理协会, 心理电影等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4 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构, 帮助心理求助者顺利

度过难关。应在各个院系都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培养各系辅导员及相关学生工作者, 使其具备心理咨询资格, 这将有效的扩大资源, 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广大学生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 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自己的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 对愤怒情绪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

2.5 合理的进行愤怒情绪管理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

健康水平在三种愤怒表达方式中, 愤怒控制是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的因素。通过干预降低大学生的愤怒表达倾向, 疏泄内向怒, 增强愤怒控制能力, 针对男生有较高内向怒的倾向, 对男生的干预要多注重其内向怒的表达, 引导其及时疏泄, 避免积累, 避免负面情绪积累过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9月第一版.

[2]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二版.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8

我校在2012年从地处偏远的云溪山沟整体搬迁进城后,面对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面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无奈,面对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整体搬迁进城后的厚望,新学校应该用什么来回报社会?用什么来展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局面?学校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成立《弟子规教育》课题组,在全校三个年级中分专题开展《弟子规》教育,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刻意命名了“弟子规”广场,将《弟子规》内容镌刻在广场的石碑上,让学生天天能看到《弟子规》的内容,让《弟子规》的内容入脑入心。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弟子规》理性而又浅显生动的论述,使其提倡的道德规范准则具体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行为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论语·为政》中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孝敬父母的关键不是仅仅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应该从精神上敬重、爱戴父母。至于具体如何做才能体现这种孝的精神,孔子未展开详细的阐述。而《弟子规》则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孝敬长辈应体现在以下具体的行动中:

首先,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我校的《弟子规》教育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顺从父母,不讲对错,不做争辩,而是要求做子女的通过应、行、听、承来表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作为子女,在态度上、人格上要敬重长辈,而不是无礼的、不尊重的抗争与辩驳。

其次,对亲人的过错要和颜悦色地劝谏,要真诚恻怛,直到对方接纳为止。在开展《弟子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使父母感受到你对他的人格尊严是充分肯定的,你只是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劝谏。这样,即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会大发雷霆。此外,更要真诚用心、以诚心感动亲人。

再次,真正的孝子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个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怡亲羞。”《弟子规》使孝亲上升为主体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孝亲不仅是主体的行为表现,更是由这些行为透显的人格精神。一个人只要培养起这种敬爱亲长的高尚品格,其孝亲的行为亦无处不在。

最后,孝敬父母,还应兄弟友爱。《弟子规》提出了兄弟相处之道在于重义轻财。为人兄长要有长者风范,要友爱弟弟;而为人弟则更要懂得尊重兄长,要做到兄友弟恭,以情谊为重。在开展《弟子规》教育过程中,针对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系独生子女的情况,我们将兄弟相处引申为和同学相处;将对待父母的态度,引申为对待父母、对待老师的态度。

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被良莠不齐的文化与信息包围着,而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社会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无法确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与道德人格。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生存发展技能的场所,更是完善人性,提升人格的精神教场。

《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的理念,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侫巧,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通过内在人格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我校通过诚信主题班会竞赛、征文比赛,诚信考场申报制度、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唤起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他们讲诚信,守信用,完善人格。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

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是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

然而,在今天的中学校园里,很多学生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方式让师长瞠目结舌,感到不可思议。《弟子规》具体而全面地阐述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求学生珍惜光阴,“朝起早、夜眠迟”,勤勉学习,生活规律,并持之以恒;第二,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饮食合度。《弟子规》指出:“晨必盥,兼漱知,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不仅要求我们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更要注意穿着的整洁与整齐;第三,要求学生坐立行走,出入进退符合一定的规范,“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是要求我们注意自己的体态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熟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将其所要求的行为准则谨记心头,长期实践,形成良好习惯,由良好的习惯塑造富有教养的品格,培养内外兼修的儒雅学生,这是《弟子规》教育的意义所在。

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代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尺度,有着极强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这使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90后的独生子女更是习惯了寂寞孤独的生活,过分溺爱和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大都喜欢张扬个性,缺少容忍、谦让与合作的品质。他们容易冲动,自制力弱,常常因为一些人际关系中很小的事情发生争执,为了维护彼此的自尊,谁也不愿让步,有的甚至造成大的冲突和悲剧。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或因过度的心理提防或因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抑或过于自负,而导致不愿与人交往,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会与人交往。《弟子规》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并提出具体可行的为人之道。

平等仁爱的相处原则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以仁爱为相处的原则,善以待人,做一个有仁爱精神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仁爱与平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使别人尊重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异,应来自于品行和才能的差异,真正征服他人要靠高尚的品行和出众的才华,而不是张扬的外貌与夸夸其谈。

真诚合作,友好竞争 《弟子规》要求我们本着公而忘私的态度,“人所能,勿轻訾,人有短,切莫揭”。不随意诋毁他人,不揭他人的短处,不恶意散布议论他人的私事。与人相处,要“道人善、善相劝”,积极地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样彼此既能和谐相处,又可以相互提升人格修养。人与人之间热情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相互了解、信任、倾诉、交往。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得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大力倡导“公平、公正、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己立立人,行为文明 有的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的需要和利益,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利益与处境。《弟子规》告诫我们,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要靠我们文明的行为和己立立人的处事精神。“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少。将加人,先向己,己不欲,即速己,思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思长”,和他人相处不要贪图便宜,要见利思义;和他人相处要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付多取少;对他人的恩情要记得报答,对他人的怨恨要尽量忘记。

当代大学生公关礼仪的调查报告 篇9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相信每个人都经历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相对旧中国,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时代,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现代的学生过早的就接触了礼仪方面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从孩子呀呀呓语时就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学习公关与礼仪。如如何称呼长辈,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和同辈相处,如何关心别人…等等之类的好品质我们一直在发扬,并趋于成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基本的礼仪,我们学的不错,包括像见面主动问好,尊敬师长,注意自己的形象,积极对待生活。注重语言的内涵与自身修养的形成,注意给人好的印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大学生在公关礼仪方面积极的一面。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当代大学生公关礼仪的调查问卷,对我们周围的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公关礼仪的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1年12月4日,在舍友的帮助下对我们周围的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公关礼仪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在调查的人当中,有64.71%的人表示在校时有涉猎过

关于公关礼仪的知识,35.29%的人没有。

(2)通过调查发现,有76.47%的人认为自己的公关礼仪可以应付日常的状况,14.71%的人偶有尴尬,还有2.94%的人经常感到尴尬,只有5.88%的人知识渊博可以应对自如。

(3)另外我们还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例如:在进行集体介绍时,对于地位相同的双方,应该先介绍哪一方?调查发现,47.06%的人选择了介绍人数少的一方,29.41%的人选择了介绍人数多的一方,还有23.51%的人不知道等等。

三、基本结论

(1)通过调查发现,还是有超过半数的人在校时学习过关于公关礼仪的知识,此外还有少数人表示从小家里就会开始教授礼仪方面的知识,这些对于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都是很重要的。

(2)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自身的公关礼仪都可以应付日常的状况,还有少数人公关礼仪知识渊博可以应对自如,只有二成的人会感到尴尬,这对于整个大学生阶层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3)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可以回答正确,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公关礼仪知识,但是要成为一个有素养,有气质,有风度的良好大学生,大家都还需要努力和提高。

四、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和影响

(1)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2)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3)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5)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结论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加以普及和规范。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眼,从检点自身一点一滴的行动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有助于维护其高校的形象,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自身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

助于整个高等学校的维护;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10

摘要:公关礼仪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用

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构造和谐环境、最终塑造

良好形象的一种行为规范,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一

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礼仪习惯, 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加强, 当代大学生, 公关礼仪, 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使自己的气质更高雅、形象更出众;如何使自

己充满自信的出现在各种场合。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通过老师在课堂上

对公关礼仪知识的介绍,帮助了我们提升整体形象,做到举止优雅大方,更好

地展现个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让我们更多自信、更好形象,相信在未来能让

我们赢得更多求职、升迁、交友、合作的机会。:加强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人才的需要。理解大学生公关礼

仪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对于造就适应社会

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礼仪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许多思想家就

对公关礼仪的作用有过重要的 论述。如: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大思想家荀子更是把礼与法相提并 论,认为:“人

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所应了解和掌

握公关礼仪的本 质、原则和规范,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公关礼仪在我国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公关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两千多年前, 先人们就对公关礼仪的作用作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在我国古代,《吕氏·春秋》中的《论人》一文中, 就有“八观”(即: 通则观其礼、贵则观

其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

其所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六验”(即: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

以验其劣、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六戚”(即: 父

母、兄弟和妻子), “四隐”(即:交友、故旧、邑里、门郭)等规范我们的言行。

并且教育人们, 认识一个人要“外则用八观六验”, “内则用六戚四隐”。可见

我们的祖先对公关礼仪的研究和重视, 并不比西方晚。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我国

古代的公关礼仪和道德教育可能比同时期的西方还更有建树。虽然儒家的“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三纲五常”等思想, 多被人们嗤之为吃人的“封建

礼教”,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们所倡导的忠诚爱国、勤劳勇敢、博爱怜悯、尊老

爱幼和扶助伤残等思想, 在规范人们的言行和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以及提高人

们的公关社交能力方面,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潜在人才,终有一天要走上职业竞争的道路,如何

把自己培养成为具备有较高公关素质的人才,应该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

点。在当今对综合素质人才要求日益严格的形势下,在校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

和提高自己的公共关系意识呢?在教育中树立公关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

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公关教育类课

程,一些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但大多数学生对公关的认识较盲目,公关意识较

弱。

在刚引进公共关系这门理论课的时候,礼仪文化还只是以讲座的形式走进

大学校园。如今,随着人们对礼 仪认识的提高和重视,许多的高校为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开设了礼仪课程,而且还开设了公共关系与 礼仪的交叉学科~公关礼仪。然而,作为一门新课程,其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存在着 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二、加强礼仪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

1、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人才的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

观念和交往行为, 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 从

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 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成才和成功的需要,公关礼

仪是成功者潜在的资本。美国Syracuse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幸福》杂志所列的100家大公 司的高级执行经理和人事主管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其结果显示,英国有93%、美国有96%的公司经理一为公关礼仪素质对于个人获得成功非常重要,因为,在现代企业和组织的活动中,团队协作是重要的特征之

一。公关礼仪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造就迷人的个性,保持身心健康,培养自积极的心态,还可以增强团队意识,培养高度的自治力和组织才能,提高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些正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和素质。

2、促使当代大学生提高道德素养目前, 许多高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 而其实际行

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 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

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

别), 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 是调整社会

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

则, 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 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 懂得

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 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

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德素养的现代

文明人。在当代, 我国在接受了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 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洗礼后, 根据中国的国情,又实行了

对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外交策略, 对内也进行了党风政风建设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最典型的就是现在我国所提倡的“八荣八耻”教育, 这一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在人情观念淡化、物质势利浓厚和全民信仰严重缺失的中国, 起到了警醒国民和“大范围、高层次、多维度”地提高我国公民道德修养和公关礼仪能力的重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公关礼仪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在向社会后, 懂得如何去获得自尊与自信、理解与支持。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这二十个字的方针中, 已经把公关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当今, 加强公关礼仪教育已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关礼仪课程已成为我国高校培养“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人才的必修课程。通过公关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内容,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家庭伦理修养、社会公德修养;陶冶情操, 培养美德,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个人素质的提炼和内在实力的提高, 使学生面对纷繁社会更具勇气、更有信心, 以健康的人格参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以良好的心态顺应环境, 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以自信、自立和积极的行动去创造和成就个人的事业, 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近五成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可以说, 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问题, 也是影响大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交际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 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 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 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 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4、是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文明素质教育中国农业教育程度和精神面貌, 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 也会影响到其所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培养应对酬答的交际能力, 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如果人人礼仪, 文明之花将遍地开放,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礼仪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 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 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

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结语:

礼仪学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意义 篇11

一、平面构成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主要是指在二维空间里, 按照形式美的原则对设计元素进行组合、搭配等来构成理想的图案形态。它在培养设计者的创造力和造型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平面构成的形式主要有, 重复、渐变、对比、相似、扩大、拉伸、排列等等, 下面就探讨一下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点、线、面”组合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抽象的“点、线、面”是平面设计构成中最基本的形态, 在构成平面设计图案时, 可以单纯运用“点、线、面”元素, 也可以通过重复、渐变、对比等方式来组合搭配运用“点、线、面”元素。通常情况下, 抽象的图案具有理性、简洁、有序的感觉, 在许多平面设计中, 都会使用到“点、线、面”这些基本形态。而三角型、圆形、四方形等这些自然界最基本的图形, 正是这些元素的集合体。由这些图形显示的面, 可以按方向、大小、累加、交叉等方式进行组合, 给人以体积感、运动感、立体感。特别是一些无法用具体形式来表现的主题, 可以通过点、线、面的搭配构成来含蓄的表达, 达到宣传和传递广告内涵的作用。

2、重复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重复主要是指把基本形态进行多次的排列, 它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同时也是自然界的构成方式之一。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会经常运用到重复手法。重复可以给人以统一、整齐、有序的感觉, 比如, 奥迪的商标四个环, 三菱的菱形标志等等。重复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观感作用, 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使用, 也容易给人以单调、枯燥的感觉。所以在具体的平面广告设计中, 要根据表达产品的主题, 合理的运用重复, 并从多角度、多位置的变化来使重复构成更具审美观感。

3、渐变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 经常会运用到对“点、线、面”这些基本形态进行渐进的变化, 这种有顺序、有规律的改变, 可以给人以运动感、节奏感、韵律感, 增加平面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渐变在产品的包装图形设计中应用较多, 在图案效果上还具有较强的空间感, 使图案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不会单调无味。

4、对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主要是指把相近的形态摆列在一起, 相互对照比较, 并把这些差异点突出放大, 通过突出主题来表达和强调想要表现的重点意图。在构成平面图形时, 设计者要仔细观察研究每个元素的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合理的对比运用, 可以使设计形态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 给人以新奇、独特的观感。但如果只是过分的强调对比, 也会使图形的和谐性受到破坏, 给人以凌乱、无序、刺激的感受。因此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要做到图形的协调统一, 合理运用对比手法, 使图案通过对比更美观, 更能表达设计意图。

二、色彩构成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在一件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中, 构成主要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和文字。而其中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要, 色彩在作品中一般比较醒目, 会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许多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中, 都可以看到运用色彩去突出表达主题和设计思想。

1、色彩构成是按规律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

每个平面设计作品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和含义, 作品中的画面通常也是由许多色彩构成, 而这些色彩通常都会成为表达作品主题和思想的重要元素。通过画面中各种色彩有规律的组合、搭配、对比等处理, 就会使作品产生较强烈的视觉感受, 达到吸引人们注意并去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2、色彩的调和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的调和主要是指在同一组色彩中, 要按构成学规律保持同一性, 对色彩进行适当调和, 以避免色彩对比过于强烈或搭配、组合不协调而产生的视觉上的刺激感和突兀感。调和方式可分为秩序调和和色调调和。秩序调和是色彩构成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调和方式, 它是指作品中相同的要素按规律反复或交替出现, 从而使之按秩序表现出来。色调调和则是在多种色彩共存时, 根据各种颜色的倾向性, 然后按主色调进行色彩调和构成, 使不同色彩保持协调、和谐。

3、色彩的节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作品的色彩构成中, 色彩的节奏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色彩的节奏体现在画面色彩的明暗、大小、深浅等方面。通过这些因素有规律或交替的变化, 就形成了色彩的节奏。色彩是通过物体反射光的波长形成的人的一种视觉感受, 通常人们看到波长较长的颜色时, 就会强产生刺激、兴奋的感觉, 如红色、黄色等。反之, 当人们看到波长较短的颜色时, 就会产生宁静、舒畅的感觉, 如兰色、绿色等。因此, 在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中, 如果通过这些颜色的对比、组合等节奏上的变化, 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佳能“你好, 色彩”系列广告中, 广告设计者就突出运用了产品自身和广告画面色彩上有节奏的变化, 使人看后过目不忘, 达到了非常好的广告效果。

三、总结:

总之,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要以构成学理论为指导, 仔细了解所宣传产品的特征, 按照审美的法则和规律去设计和构造作品画面。在构成中要合理利用平面构成的形式, 组合协调好点、线、面等元素的关系, 同时充分发挥色彩的特性, 把握好画面中色彩的运用, 设计出构成协调、个性鲜明、耐人回味的作品, 以吸引人们关注被宣传的产品, 扩大产品知名度, 提升产品销量的目的。

摘要:构成学是各设计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是把抽象的视觉要素进行形式上的创意组合, 使平面广告设计者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构成学的理论观念进行各种元素的美学规律组合, 达到表达主题内容和满足审美需求的目的。本文就构成学对平面广告设计的理论指导进行了初步探讨, 希望可以为平面广告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构成学,平面广告,色彩

参考文献

[1]王静.论构成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8)

[2]张敏亚.谈构成学与编排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J].包装世界.2009 (6)

学习礼仪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篇12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只具备了高等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招聘单位也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人才。但面试时间很短,因此他们就从面试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进行判断。

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当今大学生进行面试时,除了常规的问题之外,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招聘单位也正是从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试中,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或粗心的、或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前者肯定是落选者。因为员工的不良形象也有损组织的形象,给组织带来损失。

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

如果掌握了公共礼仪知识,大学生就不会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阻碍求知就业了。比如要有良好的公德心,尊重、关心别人,真诚待人,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能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懂得一些国际礼仪等等。

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上一篇:挽救生命的作文700字下一篇:助人为乐的妈妈优秀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