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

2024-06-08

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精选10篇)

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 篇1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

虽然很多民族都有末日预言,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原因是历法的计算,非常准确,从历法得知,人们早已知道地球公转时间,是三百六十五日又六小时又二十四分二十秒,误差非常之少。另外对于其他星体的运行时间,在计算上亦非常准,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地球上原有的文明。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地球,没有地球,我们人类就不存在,也就无法生活,学习,工作等!我们要保护地球。地球是属于全世界的。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栖息地,是孕育人类的父母,是生命延续的供给地,她属于人类,是人类共同生活生产的资源地。

占居地球部分资源独享是一种自私行为,是违背地球母亲本意的非公平行为,就像奴隶社会奴隶主奴役奴隶,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一样会被推翻。

地球再也经不起各国过度开发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近视行为的摧残了。地球生命是有限的,无限的摧残只能缩短地球寿命,只能使自己和地球母亲一起快速灭亡。

节约资源,回归自然生态,共同合作,共同治理,共同发展,合理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保证。这是全球经济的需要,地球环境生态气候的需要。

地球大同世界集全人类的智慧共研科技,统筹经济,资源共享,富禄共享,管理统一,减少人类的内耗,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共同保护自然地球,回归自然生态。

这是全球经济的需要,共同抗击自然灾难的需要。

只有共同合作、共同治理自然,人类才有机会战胜自然,才有机会不被自己制造出来的常规武器、生化武器、和核武器所消灭。

地球受到破坏,我们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将来幸福,可以做什麽?你还等什么,行动吧!为地球大同世界的到来一起加油努力!原来,我们每个人只要生活在地球上,便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远非您的双脚所占的方寸之地。随着生活方式、消费程度的不同,每个人对土地及其资源的耗用程度大相径庭。难怪有人惊呀:“一只汉堡包,毁掉一片林”。

生态足印是人均消耗自然资源的综合水平,它包括对耕地、牧场、森林、海洋及能源的总体消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印往往是跨出国界,以耗费别人的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欲望的。因而,尽量购买本地产品,减少物品的运输及包装耗能也就成了一种环保之举。为了子孙后代能有选择和生存的余地;为给同样需要生存空间、拥有生存权利的各种野生动植物留一方净土;为了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永续,您是不是应当选择一种有节制的、细水长流的生活方式,主动缩小您的生态足印呢?其实,马克思早就教诲过我们:“奢侈对我们来说是与贫困同样沉重的包袱,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少占有,多存在!” 每一个人都有家,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地球也是我们的“家”,而且是一个很美丽的家,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百鸟争鸣,可是这美好的一切,人们却不知怎样保护,只知享受不懂付出。

蓝色的天空,曾经是生活中多么绚丽的一道风景,“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请不要把草地毁坏,让妈妈……”每当我唱这一首歌得时候,我就会想起我们的家园,大部分都被垃圾占据,环境越来越差。如今,在灰色的围困中,洁净的天空成为人们梦游的一种渴望。面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望天空,几多悲哀几多愁?

我们呼吁猛醒,呼吁反思,呼吁建立一个以环境保护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大事。我们应该从小增强环保意识,学习宣传环保知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山林绿地,珍惜小动物,积极参加环境的公益活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使地球成为人类的乐园。地球生病了

地球,人类生命的摇篮。在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00多公里的小小星球。但与其他星球不同的是,它那广袤的陆地、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巍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为孕育和维持一个奇妙的生命系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聪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篇2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 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想破脑袋也找寻不到答案。

论才智,论勤奋,论计谋,他都不逊于别人,为什么有人成功了,而他离成功越来越远呢?

百无聊赖的时候,他来到街头漫无目的地闲转,路过一家书报亭,就买了一份报纸随便翻看。

看着看着,他的眼前豁然一亮,报纸上的一段话 ,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他的心灵。后来,他以一万元为本金,再战商场。

这次,他的生意好像被施加了魔法,从杂质铺到水泥厂,从包工头到建筑商,一路顺风顺水,合作伙伴,趋之若鹜。短短几年内,他的资产就突飞猛进到一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有很多记者追问他东山再起的秘诀,他只透露四个字:只拿六分。又过了几年,他的资产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达到一百亿元。

有一次,他来到大学演讲,期间不断有学生提问,问他从一万元变成一百亿元到底有何秘诀。他笑着回答,因为我一直坚持少拿两分。学生们听得 如坠云里雾里。

望着学生们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终于说出一段往事。他说,当年在街头看见一篇采访李泽楷的文章,读后很有感触。

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记者大惊,不信。

李泽楷又说:“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动情地说,这段采访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终于弄明白一个道理: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细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诚总是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他合作会占便宜,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如此一来,虽然他只拿六分,生意却多了一百个,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到底哪个更赚呢?奥秘就在其中。

我最初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过于精明,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对方身上多赚钱,以为赚得越多,就越成功,结果是,多赚了眼前,输掉了未来。

演讲结束后,他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报纸,正是报道李泽楷的那张。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报纸的空白处,有一行毛笔书写的楷体: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这位建筑商就是台北全盛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林正家。他说,这就是一百亿的起点。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厚积薄发,气势如虹。只懂追逐利润,是常人所为;更懂分享利润,是超人所作。人生百年,不可享尽世间所有荣华;惠及百人,能够得到人间更多真爱。

人的一生给别人借过时,实际是在给自己修路,厚道的人,你的人生路总是很宽很长……

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篇3

谈到企业管理,大家往往说的最多的是企业文化。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专家、社会、以及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给出了许多答案。这些关于企业文化的解读,使人听到激动,想到感动,现实一动不动。经笔者调查得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甚至抵触企业文化。就连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似乎也对企业文化不以为然,只是在说教员工的时候才提到,平时根本不在乎,甚至也有部分管理者自己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

真正的企业文化本身是建立在企业目标之上的崇高的精神追求,她蕴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又凌驾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上;她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她不是金钱,而是对金钱的态度。产生企业文化不被认同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企业文化本身的错,而是我们在提出、建立企业文化时没有提到这个层面上来,本来终极的精神追求却没有达到终极的精神境界,导致我们企业文化的神经衰弱。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哪?归纳起来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企业文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层次-“四大皆空”。企业文化层次一,本真空。

什么是企业的“真”?这个问题最多的答案恐怕是利润。因为,股东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没有利润谁会去投资?没有利润有人会拿自己的钱打水漂吗?答案是很明显的。于是在建立、宣传企业文化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利润的追求。什么“全员参与齐努力,产值直奔20亿”、什么“减少成本、提升效率”等等,这样的宣传员工短时期内受到鼓舞有干劲,可是时间一长就懈怠了。由于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低的员工就会认为创造利润和我什么关系,我不还是每月千八块钱,赚钱又不分给我,才懒得理哪!素质高的员工也会因为创造的利润和所得之间巨大的落差而感到不公平,进而选择跳槽到更高薪水的企业去了。

这样的结果是企业不想看到的,追求利润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利润的持续获得;企业文化要为利润的产生而服务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出在我们把企业文化的层次定位太低,只是定位在创造利润上。创造利润不是企业文化的本真,因为利润是先天并不存在的东西。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一点,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价值,价值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真,而利润只是附产品。

试想,有人会购买没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吗?没有人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你又靠什么去获得利润哪?只有你的产品或服务有价值,被社会所认可,才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否则,一切将只能是空想。追求利润是低层次的物质追求,追求价值则是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物质追求会使人活的很累,因为永无止境,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精神追求会使人每天都充满斗志,她强调的是每天持续的进步。这和人生理想是一样的,当你为砌墙而砌墙时你只能成为熟练的工人;而当你为人类的美好的生活而砌墙时你将能成为伟大的建筑师。

企业文化就是要放大员工的梦想,让其在日常的工作中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在获得物质收入的同时也能看到创造的社会价值。唯此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沧桑正道。“本真空”就是解决企业文化中“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利润的“真”是“空”,而价值的“真”才叫“真”。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重价值而轻利润。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价值

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事实证明,当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必将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企业文化层次二,本性空。

大家知道人有“人性”,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自然也就具备的人的本性。那么企业文化的“本性”是什么哪?有人说企业文化的“本性”就是以人为本。但究竟什么是以人为(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本却很少有人说的清楚。常常人们把管理混乱叫做“人性化管理”,把犯过失不处理叫做“人性化”。其实这些都是对人性化管理的误读。我们说说什么是“人性”,人性就具备两方面“善”与“恶”。人性中的“恶”包括自私、不诚实、懒惰等等,管理就是要制约人性中的“恶”。人性中的“善”包括宽容、热情、勤奋等等,管理就是要宏扬人性中的“善”。

企业文化是为管理服务的,他的目的也是要抑恶扬善。这些在大部分企业的文化中都有所体现。那么为什么企业文化还是不完全被员工所认同哪?原因就在于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操作中却很难做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求员工有奉献精神,要求员工要爱企如家,要有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承诺给员工主人翁地位,给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强调员工与企业共荣共生。然而金融危机来了,企业经营受到了冲击,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裁员来控制成本走出困境。在这场利益的搏弈中首先受损失的是员工,首先被抛弃的也是员工。他们能不受伤吗?还能一如既往爱企如家吗?既然不能作到就不要承诺,被欺骗的感觉谁都知道不好,这也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文化存在的通病。

真正的“以人为本”包括了每一个人,其中也包含企业所有者。真正的“以人为本”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保障每一个人的利益。前提是存在这样的“一定条件”,这个条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企业的每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去创造这个条件,以此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最大的利益。当这个条件无法实现时大家各奔前程,互不亏欠。“以人为本”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共赢”关系,过分的强调付出或回报都是不对的,因为那太过空洞有失偏颇,她是在保障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前提下的“以人为本”。在兴盛时企业与员工共赢,在衰落是企业与员工双输,这才是和谐社会的人本之道。[PAGE_SPLIT]

企业文化层次三,本色空。

企业文化的“本色”是什么?用一句老百姓的话形容太贴切不过了,那就是“干什么像什么,卖什么吆喝什么”。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我们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却忘记了。企业文化一定要与企业自身所在的行业、产品特色相结合。否则构建出来的文化将不是你企业的文化,可能会是一种社会文化。例如:“平等、友爱、团结、合作”这句企业文化宣传语你说是什么企业的?估计没有人能说的出来,因为这个太泛泛了,任何一家企业拿来都能用,放到哪里都可以。企业文化要体现企业的本色,而不能是放之四海为准的道理。

今天早晨在新闻中看到了中国邮政的一句广告词“责任比大山更重,脚步比长河更远”,我认为很好,短短的两句话把中国邮政的企业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邮政是什么样的企业?以传递信笺、包裹为主的企业。中国邮政的员工工作在哪里?中国领土内所有的区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信笺邮寄到哪里,他们就送到哪里。中国邮政对客户的承诺是什么?无论您邮寄的是包裹还是信笺,对我们来说都是天大的责任,我们会全力以赴完成您的重托,这是对客户的庄严承诺。我认为这样的企业文化中国邮政的每一名员工都能记得住。因为他体现的中国邮政的企业特色,又说出了中国邮政对客户的承诺,同时也体现了员工的社会价

值。

时下不是有一个名词叫做“职业化”嘛,其实企业文化也要“职业化”,这个职业化就是企业的本色。只有体现企业本色的文化才能被员工铭记。

企业文化层次四,本悟空。

“悟”是禅宗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最高层次是“悟空”。说“空”并不是说企业文化不存在,而是说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她对企业员工的无言的渗透,她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悄无声息的渗透于每个人的心中。她不是填鸭式的培训带来的,而是具有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和你的企业一接触,无论是员工、客户、还是社会便会被其文化所感染,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企业管理者要时刻在“悟”,不仅悟管理,更要悟人生。

世间本来没有企业,是由于人们的需求导致价值的存在,创造价值人们的需求才能被满足,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能带来更多的利益,于是企业产生了。员工本来不属于企业,因为他们要生存,生存需要财富,如何得到财富通过创造价值,因为只有创造价值才能获得财富,获得财富他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如何创造价值,于是他们选择了能为他们创造价值提供环境的企业,从此企业有了人才。企业和人才双方各自为对方服务,同时各取所需要。

网站――最高境界是做成网络品牌 篇4

第一个境界:做一个或两三个目标关键词的排名

第二个境界:做一个行业绝大部分相关关键词的排名

第三个境界:通过网站策划,创造一个新的关键词(品牌)

这三个境界是每一位网站策划工作者都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

网站――最高境界是做成网络品牌

以汉网天下为例子:

把网站策划这个关键词做上来,这是第一个层次

把网站设计、网站设计公司、网站策划公司、等等相关的长尾关键词都做上来,这是第二层次

在了解和不了汉网天下的用户心中创造一个新的关键词:汉网天下,这是第三个层次,其实就是把神兵做成这个行业品牌。

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 篇5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教授

■本报记者 杨桂青 实习生 苏文师

“自打被视为学术机构后,人们就开始抱怨学校把太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生教育。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本科教育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岭南师范学院一场名为“问教问学”的讲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用这段话来引发听众反思当前的大学教育。

李培根曾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演讲《记忆》,在场7000多名毕业生起立高呼“根叔”,“根叔”尊称不胫而走。

根叔问教问学,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

面临挑战、存在问题,并非现在的教育所独有,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教育改革的步伐,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在进行改革。您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李培根:在谈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教育改革——道耶?术耶?教育改革要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这是我们最关键的问题。哈瑞•刘易斯认为,哈佛追求的卓越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在科学研究上的确是卓越的,但在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一点上做得还很不够。改革中若忘记了教育之道,只是致力于教育之术,则是失去灵魂的改革。

教育宗旨——器耶?人耶?孔子讲,“君子不器”。其实“君子不器”可以从两方面讲,一个是不器己,一个是不器人。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特别是教育者,既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教书的工具,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当前,我们的教育宗旨是建立在对教育工具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建立在对人的意义上的理解。

社会责任——服务耶?引领耶?大学的一个重要社会责任是服务,但大学的引领作用更重要。哈佛大学前校长福斯特说:“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者是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主要是对当下负责。大学应该服务社会,但大学不能仅仅是社会的风向标,而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尤其是一流大学,应能引领科技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记者: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李培根:我们应该承认今天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人本”教育。《共产党宣言》里面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仅仅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且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的这些话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教育说的,但对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记者: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教育改革。人们如何看待教育改革? 李培根:教育改革并不是某个时代、某个国家的专利,人类教育正是在持续不断的改革中获得发展、进步的。

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反思时代教育问题。比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也曾深刻反省和批评当时的教育:“今天,单个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支撑,他实际上仍是软弱无力的„„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

这说明,面临挑战、存在问题,并非现在的教育所独有。关键是要正视问题,科学地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国家层面的、正确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那是对整个国家教育宗旨的宏观指导。至于具体的教育改革方案,政府不宜过多干预,应给予大学充分的自主权。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育要晓喻人们让精神充盈人生,与“你”相遇

记者:您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李培根: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现的是教育者的人文情怀。

教师可能会说,这不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吗?我觉得,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恰恰越是有弱化教师的作用。目前,我们的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即我教什么,你学什么。如果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最基本的莫过于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对教师是挑战。对教师的挑战越大,教师的作用也越大,也越难以做到。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他们自己。

记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发挥引导作用呢?

李培根: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入世为师——征服耶?适应耶?

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理性。学者何爱国认为,西方的理性主义以“入世而不属世”为特征,与现实世界保持着一种高度紧张的对抗和征服关系,即“理性的征服”。这实际上是批判精神。东方的理性主义,比如儒教,特点是“入世而属世”,即“理性地适应”现实世界。

我认为,教育中“理性的征服”和“理性的适应”都需要。但中国大学教育中非常欠缺的恰恰是批判精神。大学以及大学教师对社会最重要的作用是引领作用。为了实现这种引领作用,教师首先要有批判精神,同时也要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记者:您怎样定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李培根: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他赞成“我与你”的关系,不赞成“我与它”的关系。

“我与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这是马丁•布伯所不推崇的。

“我与你”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马丁•布伯谈到教育时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真正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与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看作一种真实的存在、神性的存在,而不能只是看成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工具。要把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

把思维带到从未抵达的地方

最高的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怎样理解学习的目的,什么样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

李培根:真正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更好地成为你自己。具体细化为完善人格、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看问题的视野、关心社会和未来等方面。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培养完善人格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仅仅成为一位专家,还要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完善人格的关键是要懂得人的意义,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责任等的认识。当然,不仅要认识自己的尊严、权利等,还要尊重别人的尊严、权利。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代青年,应该是真正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上的青年,应该有理想。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哈佛大学是否鼓励他的老师去研究解决世界上最严重的不平等?哈佛学生是否从全球的那些极端的贫穷中学到了什么„„”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所以,同学们在理想与现实方面,既承认现实有不足,又恰恰因为现实有问题,更有责任去改善它。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如果所有人都有这个意识,就会逐步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记者:经过几年大学生活,大学生最应该收获的是什么?

李培根:现在很多大学的教育以就业为目的,一些学生的学习也是以就业为目的。这个层次是很低的。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不是就业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

记者:这样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吗?

李培根:谈到博雅教育,有些人把博雅教育看作通识教育,有些人把博雅教育理解成创新教育,也有一些人具体理解为书院教育。澳门大学全球事务总监兼校长特别助理冯达旋先生说,奥摩姆(Ollmom)博士曾告诉他,“把你的思维带到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对这句话的另外一种理解是,要从大学教育中获得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只学到一些知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曾在奥古斯塔纳学院读书,他说:“在此大学,我能自由自在以我个人的速度阅读、学习及思考。”“自由自在”是说处于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所以,冯达旋先生说:“‘博雅’不只是行动,不只是课程,不只是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是一种‘心灵的思维’。”

记者:在您看来,真正学习好的标志是什么?

李培根:严复有一段话:“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中国人认为懂得的东西越多越好,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而西方人尊崇新知,即新的发现、创造或创新。今天我国政府和大学都很强调创新,但大学教师做研究真正凭好奇心驱动的很少,而好奇心更能驱动创新。另外,我认为,“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创新教育不只是重点大学的事情,也是高职、中专、技校的事情,它们也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样,创新教育也不只是优秀学生的事情,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只不过很多学生的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记者: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看问题的视野?

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 篇6

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是经营企业文化

作者:延 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年第05期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具体而又最有代表性是什么?资金可以筹集,技术可以引进,产品可以研发,管理制度、经营模式可以模仿,唯独企业文化不可以照搬、复制和盗版。最典型的是世界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它的产品不仅仅是饮料,而是被世人广泛认为代表了一种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它的一位老总曾夸下海口:哪怕一夜之间世界上所有的可口可乐工厂毁于一旦,只要人在就能在一年之内重振河山。他凭什么如此自信?靠的就是企业文化,就是这种文化熏陶下的人,包括企业内部的员工和社会上受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顾客群体。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是最安全的,同时也是最难以“克隆”的。

过去有人说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产品、经营资产、经营项目、经营市场,现在又流行经营企业就是经营理念、经营人才。其实,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理当为经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经营的积淀,它包括企业有形有无形资产的总和,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的形象、品牌、信誉度、美誉度、经营理念、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员工行为规范,以及企业在不断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凝聚和塑造的流传于世的精神与文化产品。可以说,一个企业今天的文化,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与其自身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主动承载者、表现者和传递者是企业员工,而社会顾客群和一般公众又是企业 文化被动的承载、表现和传递者,所以企业文化主要由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家所塑造,而又与企业顾客群体和社会公众相互交融、认同和深化。对前者需要不断的培养训导,对后者需要不断地公关、宣传、诉求与沟通。所以说,培育企业文化首要的是培育人,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员工队伍建设和员工思想、企业精神建设,以及与产品顾客群、社会公众的公关、联系、沟通和引导。

新希望集团深知人才引进和培育的重要性,刘永好董事长提出创“百年新希望”的宏伟目标,又指明了创建“人才高速公路”的用人机制,都给人以振奋和激情。作为新希望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门,其明确而艰巨的任务是从改善员工队伍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强化员工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文化品位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 篇7

华商人文 2017-10-16 16:14

▌ 公司未来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管理进步

为什么世界上出现了IBM、微软,其实体现的不仅是技术,体现的是管理。某种意义上看某些公司不比华为差,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就是没有融入管理,什么东西都是可以买来的,唯有管理是买不来的。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不是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就能搞出来的,要靠全体优秀的华为员工才能搞出来。我们公司保持这么大一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其目的就是要理解、接受、消化先进的管理,要抓好管理,需要先理解管理。(来源:任正非在管理工程事业部CIMS系统汇报会的讲话,1997)

规模是优势,规模优势的基础是管理。大规模不可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盲目的规模化是不正确的,规模化以后没有良好的管理,同样也不能出现低成本。(来源:《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1998)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者、创业者们个人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管理的必然之路。只有管理职业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来源:《职业管理者的使命与责任》,2000)▌ 要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科学管理的大平台 我们与爱立信等大公司比什么?比效率,比成本,看谁能多活一口气。(来源:任正非在BT系统部、英国代表处汇报会上的讲话,2007)

互联网不断地往新的领域走,带来了技术的透明、管理的进步,加快了各公司之间差距的缩短。因此,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我们要在管理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来源:EMT纪要[2008]028号)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如果对方是持续不断地管理进步,而我们不改进的话,就必定衰亡了。我们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进,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监控有效的情况下,缩短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要严格地确定流程责任制,充分调动中下层承担责任,在职权范围内正确及时决策;把不能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调整到操作岗位上去;把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干部从管理岗位上换下来;要去除论资排辈,把责任心、能力、品德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等作为选拔干部的导向。(来源:《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2008)

公司要真真实实走向科学管理,需要很长时间,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大平台。你们是否听过,2002年华为快崩溃的时候,我们的主题还是抓管理,外界都嘲笑我们。现在社会大辩论,也说华为在这个时代必死无疑,因为华为没有创新了,华为的危险就是抓管理。但我认为,无论经济可以发展多么好,不管高铁可以多么快,如果没有管理,豆腐渣是要垮掉的,高铁是会翻到太平洋的。(来源:任正非在董事赋能研讨会上与候选专职董事交流讲话,2014)

▌ 摆脱三个依赖,才能科学决策

未来华为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管理和服务。管理就是要把框架搭起来,从宏观管理走向微观管理。服务就是加强整个队伍的服务意识建设。(来源:任正非在听取用服中心结构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我们要逐步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资金、技术和人才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只有摆脱三个依赖,才能科学决策。我们起草基本法,就是要建构一个平台,构筑一个框架,使资金、技术、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我们企业核心价值观所确定的我们企业内在的组织流,经过不断自我优化,一旦能够自圆其说之后,即使现在的领导人不在了,这个组织流也不会终结,仍将如长江长流不息。新的企业继承人,势将顺应、继承和管理这个组织流,使之永远长流下去,我们的华为公司怎么会垮掉呢?我坚信华为红旗永不倒!(来源:《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1998)▌ 谨记,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

当一个公司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时,那是很危险的,很脆弱的。我们不能把公司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生命和智慧之上。华为公司通过贯彻集体委员会制度后,在管理上进一步完成了体系转变,走上了良好的自我运行、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轨道。(来源:《静水潜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2002)

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西方已实现了企业家的更替不影响企业的发展。中国一旦企业家没有,随着他的生命结束,企业生命也结束了。就是说中国企业的生命就是企业家的生命,企业家死亡以后,这个企业就不再存在,因为他是企业之魂。一个企业的魂如果是企业家,这个企业就是最悲惨、最没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业。我是银行,绝不给他贷款。为什么呢?说不定明天他坐飞机回来就掉下来了,你怎么知道不会掉下来?因此我们一定要讲清楚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为什么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制度。这个管理体系在它进行规范运作的时候,企业之魂就不再是企业家,而变成了客户需求。客户是永远存在的,这个魂是永远存在的。(来源:《在理性与平实中存活》,2003)

▌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管理学上有一个观点: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达到目标。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无为而无不为。”基本法就是为了使公司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好像我们什么都没做,公司怎么就前进了?这就是我们管理者的最高境界。谁也不会去管长江水,但它就是奔流到海不复还;华为公司将来也要像长江水一样,不需要管理层成天疲于奔命,就自动地势不可当地向成功奔去。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为什么成功的外国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尔夫球,而我们的高层领导疲惫不堪?就是因为我们还未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不仅仅是无为而治,它体现的是好像不需要怎么管,但事物都在前进,为什么?这是一种文化氛围在推动前进。(来源:任正非在基本法第四稿修改会议上的讲话,1997)

一个企业的内、外发展规律是否真正认识清楚,管理是否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这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员工不断探索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我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的最后讲到了“长江水”:即使我们睡着了,长江水照样不断地流,不断地优化,再不断地流,再不断地优化,循环不止,不断升华。这就是最好的无为而治。这种无为而治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来源:《静水潜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2002)

我们不是靠人来领导这个公司,我们用规则的确定性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人家问我:“你怎么一天到晚游手好闲?” 我说,我是管长江的堤坝的,长江不发洪水就没有我的事,长江发洪水不太大也没有我的事啊。我们都不愿意有大洪水,但即使发了大洪水,我们早就有预防大洪水的方案,也没有我的事。(来源:《与任正非的一次花园谈话》,2015)。▌ 我们能够留给后人的财富就是管理体系

我们留给公司的财富只有两样:一是管理架构、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人会走的,不走也会死的,而机制是没有生命的,这种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是未来百年千年的巨大财富。这个管理体系经过管理者的不断优化,你们说值多少钱?只要我们不崩溃,这个平台就会不断发挥作用。我们公司上市后能值多少钱,其实就是这两项管理财富值多少钱。所以我们会很重视流程。(来源:任正非在流程与it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及主要讨论发言,2012)华为公司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因为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花了20多年时间,终于半明白了西方管理。只要公司不垮,就能无敌天下;如果公司垮了,这个文化就报废了,管理体系也没用了。我们要维持管理体系能有活力地持续运行,保持有动能,所以我们要保持盈利,逼大家不能搞低质量、低价格的经营。当然,也不能强调大幅度的激进改进,提出些莫名其妙的口号来。(来源:任正非在公司质量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2015)▌ 如果没有规范化,队伍则溃不成军

我们的员工文化层次很高,很聪明,但如果不规范管理,那么,主意越多,人心越乱,管理就越没有希望。中研部有人给我写了个条:中研部必须要有很多活思想,规范化管理使我们效率降低,新突破降低。反对规范化管理。我就给他批了条:如果中研部的工具库、数据库,甚至每个功能模块,每段程序都不规范,拿什么去拼出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产品呢?不规范管理将导致公司越大,效益越低,矛盾越多,越没有竞争潜力,最后就破产了。(来源:《不要叶公好龙》,1996)

改革就是要产生效益,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如果我们这次的管理流程真真实实运行通了,我们管理的效益就大幅度提高了,投入产出的能力就增强了。如果有这种规范化的作业,就能把我们前期的改革成果巩固下来,我们就形成了一支雄师劲旅。如果没有规范化,队伍则溃不成军。改革的全面结果得不到巩固,效益就不可能提高。(来源:任正非8月26日在MRP II推行协调会上的讲话,1996)必须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怎么提高效益?就是简化管理。有管理进步的愿望,而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必定效率低下,难免死亡。华为公司的人均效益和西方公司比较至少要低2/3以上,那么我们浪费的是什么呢?是资源和时间,这是由管理无效造成的。我们正在引进西方的各种先进管理,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来源:《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1998)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潜在效率,华为公司的潜力也正是管理。各级部门都要格外重视管理的进步,短期内效益有可能会降下来,但从长远看会提高。(来源:《培训,培训,再培训》,1998)

▌ 提高人员效益应当是管理改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公司必须在工资增长的同时,效益更快增长,而不是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效益增长速度。我们一定要保证个人收入增长率,不超过公司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才能持续发展。(来源:任正非在HAY项目试点会议上的讲话,2000)不抓人均效益增长,管理就不会进步。因此一个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长远地、持续地实现人均效益增长。当然,这不仅仅是当前财务指标的人均贡献率,而且也包含了人均潜力的增长。企业不是要大,也不是要强,短时间的强,而是要有持续活下去的能力与适应力。(来源:《华为的冬天》,2001)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三年的进步,我们从一个躁动的组织,渐渐变成一个静水潜流、安安静静的组织。安静下来以后,原子之间不再搞布朗运动了,摩擦没有了、浪费没有了,效率就提高了,成为一个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商业目标明确、流程化的组织,保证每个扳道岔的人、上岗的员工都有任职资格体系去评价,整个环节是完整的。(来源:任正非在2004年三季度国内营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不能一边救今天的火,一边埋明天的雷

华为公司一定要提高效率,并不是说埋头苦干就行。我们不主张加班加点,不该做的事情要坚决不做,这方面的节约才是最大的节约。算一算研发开发出来的功能,利用率不到22%,而通信行业电话功能的利用率更是不到千分之一,这个世界用来用去还是摘挂机,但我们公司过去就做不好。研发越高级的技术,大家就越兴奋,越去研究,职务和工资也越来越高,简单的技术反而不愿意去研究。如果我们减少20%的无效工作,那么既节约了成本,也不用加班加点。(来源:《CFO要走向流程化和职业化,支撑公司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交付》,2009)

我们不能因短期救急或短期受益,而做长期后悔的事。不能一边救今天的火,一边埋明天的雷。(来源:《深淘滩,低作堰》,2009)

现在最主要的是流程、制度和结构的改革,这个是最重要的。流程改革以后,重复劳动才会减少,然后才会提升。而且我不是想增加劳动强度从而得到效益的提升,是要降低劳动强度得到效益的提升。不做重复工作,不做无用工作,精力集中在提高效率上。(来源:任正非在2009年5月25日EMT办公会议、5月26日HRC会议上的讲话记录)

什么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篇8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导致会议超时 20 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起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滴转着眼睛; 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 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 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地提醒他。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最聪明的六个人

一、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智商300)

美国数学家,他生于1898,1944去世。他是一位悲剧性的天才,他的智商可能高达250-300!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的父母也是智商十分高的人,父亲鲍里斯·席德斯在哈佛大学研究心理及哲学,取得过四个学位,他的母亲则是医学博士。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小时候非常聪明,四岁通法文,9岁在哈佛做四维空间的讲座,16岁时成为数学教授,但是他就像中国的《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小神童一样,虽然出名很早,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被称之为天才少年,但成年后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性格孤僻,最后一贫如洗,死于脑溢血。

二、玛莉莲莎凡(智商228)

玛莉莲莎凡是智商超高的一名女子,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记载,她智商高达228。玛莉莲莎凡相当的聪明和思想早熟,在十岁时智力测验显示他的心理年龄是22岁又10个月,由此计算出他的智商高达228。但她也没有取得与其智商相符的成就,但比排名第一位那位要好得太多。

玛莉莲莎凡在华盛顿邮报的刊物「展示」杂志辟有专栏。而且还经常做学界和商界的演讲。她的先生是发明第一枚人工心脏的医学专家贾维克。

三、威廉姆·阿尔弗雷德·昆宁顿(智商400)

威廉姆·阿尔弗雷德·昆宁顿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的智商超过350,估计为400(高到不能给出准确的值)。他聪明到在出生后5个月开始说话,第一个字说的是aluminum(铝)。1岁时可以说话与读写,2岁半就开始自学代数和几何学。9岁时他自己设计了一架时光机。11岁学会二十门语言。但是威廉姆·阿尔弗雷德·昆宁顿相当的自负,不过他也有自负的资本,从而不喜欢与人交朋友,非常神秘。

这里他的几个人生格言相当不错,分享给大家 1,天才就是坚信世界没有天才。 2,凡人的愚昧来自于自己有限的所知。 3,任何领域的成功者不会折服于任何人不可思议的强大而心甘情愿的臣服。

四、爱因斯坦的智商(160或200)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德国犹太人。传说他有两个大脑,每天只需要休息1到3小时,当时还没有测智商一说,所以估计他的智商有人说是160,也有人说是200。

但是以他做出的成就来说,就算是现在,很多人在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后,也不一定能搞懂他的时论。所以也不是智商越高就越聪明,而是要看大脑的开发程度。

五、达芬奇(智商230)

被认为有着高达230的智商,达芬奇是著名的画家,大家都知道,他创作了许多惊世名画。比如:切奇莉亚.加拉拉尼,美丽的费蓉妮叶,最后的晚餐,还有最最名的《蒙娜丽莎》、《岩间圣母》。

达芬奇除了是画家外,还是著名的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与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六、金恩容(智商210)

也有人认为世界上IQ最高的人是名字叫做 Kim Ung-yong金恩容的韩国人,他的智商测试时的分数是210分。被列入了吉纪斯世界纪录大全。

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 篇9

在浩瀚的宇宙中,现在只有地球是唯一能够供人类生存的星球。在地球上有几十亿的人类生命。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人们在不断地消耗着地球上有限而所剩无几的宝贵资源,眼看着一些动物灭绝,我们又怎么会不心痛呢?我真为它们感到伤心,可转念想一想,造成这一切的是谁呢?对,是人类,可人们在悲痛的同时,谁又在想过造成这一切的是自己呢?可经过这一切后,人们还是在大量捕杀一些国家级保护动物、污染我们的水资源……其实不只是动物,植物也会受到这样残酷的待遇。大街上的树木原本挺拔而粗壮,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那些树木变得越来越稀少了。唉!一定是有些人乱砍伐造成的,没有真正很好保护我们的环境。那次我和妈妈去上街亲眼看到的一件事证明了这一切。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星期六,我们刚一出门就看见一个人把一刚补栽的小树苗拦腰折断,后一个人好象是无意的用脚又将剩余部分踏在了地上,我们去想将小数苗扶起重载就不能了。那天我心里很不高兴。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他们毫无愧色扬长而去?如果我们再不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地球上的资源迟早有一天会被消耗光的,到了那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人类最高境界是保护地球 篇10

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你看,马路边不讲文明的.人把瓜果皮屑随手一扔,来来往往的车辆喷出了黑乎乎的气,人类捕杀动物,砍伐植物,使小鸟没有了家,使动物没有了妈妈,使越来越多的大雁无法回来……这就是我们人类所做的一切,环境被破坏了,生态得不到平衡,大自然对人类正在进行着报复。

“地球危在旦夕,人类的末日将要来临”这不是废话,而是在告诉我们,快来保护环境,快来维护生态平衡,快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家户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何必要把自己家中清楚出来的垃圾扔在美好的环境中呢?数目都被砍光了,小鸟全都飞走了,动物们都死亡了,我们人类怎么生存呢?怎么还会有你家、我家、他家呢?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我不能让地球马上变的绿树成荫,虽然我不能让动物复活,但是我可以以后不再乱扔垃圾,不乱吃动物的肉,希望这则公益广告播出后,大家都能不再砍伐树木,不再乱捕动物,不再破坏环境了。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下一篇:自我介绍怎么样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