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2024-07-26

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1

竹林寨村委会 XXX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上午,我在电视上收看了十八大开幕式及胡锦涛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用95分钟时间,分12个要点,阐述了这份报告的主旨内容。从这份近三万言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这个国家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未来这个世界最大的政党又将在“中国道路”上迈出怎样稳健的步伐。展望未来,报告强调,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对过去五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分析,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美好愿景。五年艰辛历程,十年辉煌成就,成绩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作为党的一分子,倍感自豪。

在报告中民生是人们最关切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用治国的理念详细阐述了今后民生建设的总思路。“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胡锦涛的这个总定调,让人们更多地看到实惠,更多地看到希望。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民生问题一直是治国理家的关键问题,从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们民生问题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考验,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财富积累最多、民生事业空前发展的十年。扎实推进民生事业,也是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重要主题之一。民生问题不可能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问题,无论形势怎么发展,无论民生幸福指数如何提高,民生问题总会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各大媒体一致对民生关心指数进行调查,结果是惊人的一致。大家认为,教育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医疗保障改善和养老保障改善,是老百姓最为期待的的两大民生大事,而住房、就业、工作机会均等等直接的民生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胡锦涛的报告,与老百姓的呼声相一致。在总书记明确的唯一一个以数字表示的发展指标中,民生首当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我们党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划时代的信号!胡锦涛在民生政策阐述上,首先谈的就是教育问题,其次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报告的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心心相印的浓厚墨迹。作为党的总书记,如此直面老百姓最关心的切身问题,如此坦诚地与老百姓“面对面”式地交流,让人们从内心深处感到到共产党“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的伟大。

我从网上也看了报告全文两次,每听一次,我都感受到鼓舞、振奋、感动。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人民公仆,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一是要当一名学习带头人: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精研细读,做好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二是要当一名义务宣传员,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四群”教育工作的要求,宣传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是当一名群众的贴心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真正地融入到医疗卫生行业工作中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医疗战线上的同行门一起,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对中央、州委和县委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重点的宣传,让党的优惠政策在农村得到了解、落实,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作为党员的我们,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只有在自己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工作的难题,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党员的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2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十八大报告非常明确地将现阶段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质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前进的方向。一方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方针, 也就是说文化发展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另一方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 打造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提高和增强文化软实力, 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地位, 还要在实践上落实几个具体方面的内容, 即“铸魂工程”: (1) 提倡全社会认可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人的成长一定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样一个时间的延续。还需要经历由家庭到社会这样的空间延续;家庭教育是人成长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必要准备, 对人以后进入社会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当家庭教育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和提升, 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改善。 (2) 提倡和倡导人民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下, 才能使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仔细分析目前人们生活习惯的具体表现, 我们发现, 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坏的生活习惯都是来源于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管理的缺失, 很多生活的恶习延展在社会空间中。当然任何生活恶习在严格的社会管理下会逐渐克服的。 (3) 鼓励人民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任何发展的前提。但在现实中, 人们对超越现实的想象往往不被重视。这是因为创新式的思维往往没有现实价值, 有可能还会被人耻笑;另一方面, 我们教育中的标准答案被称之为生活的准则和思维的准则。创新性思维的价值导向应该向青年倾向, 因为人在各个不同的生活阶段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论多大年龄都应该给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 这才符合时代的要求, 也符合十八大报告的精神。 (4) 塑造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族性格。中国特色是一种魅力, 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不能与之相比的内在蕴力。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团结的组合力, 是以厚重的文化、集中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来的民族亲和力。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长达五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特色,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这种民族性格得以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发扬光大。

二、教育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 有着深厚的教育传统, 这是文化的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 一方面强调的是以道德为主要内容, 达到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立国。另一方面, 是以教育为手段, 提升个人的素质、人格以及生活的情趣。传统中国教育也提倡让人们生活得有尊严, 那是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指导下的对个人生活价值观的导向, 与十八大报告所讲的“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意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活得有尊严的内涵应该包括个人内在的生活素质, 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个人生活的关怀。传统教育的着重点是个人素质的提高, 忽略社会的关怀;而十八大报告以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 实现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就是从社会关怀的角度区别于传统教育观。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民族教育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因为一方面老百姓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但良好的教育决不是模仿, 而是思想和道德的开发, 就不会有良好的就业;另一方面老百姓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 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就是要落实教育公平。

首先, 创造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导向和合理的教育结构。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价值导向的误区, 一方面, 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 所有的人都在向优质教育资源的地方流动。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主观原因, 即社会对教育单位的认可远远超越了对人自身能力的认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大学、硕士、博士。另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在优质学校上学的都能成才。教育人才多元化的导向, 就是要人们树立一种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根本的。社会要有对人才多元化考量的机制。当然这需要社会对职业评价的机制, 只有当职业公平之时, 教育才能公平。

对于目前的教育结构要做些科学的调整, 适当地弱化大学教育的力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升价值度;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职业教育的价值认可度, 即, 使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多多宣传在职业教育下的成功人士的事迹。

其次, 积极有效地发展适合地区发展的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条件。发展民族教育一方面要将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另一方面要使落后民族能够接受到最新的生存技能的教育, 即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民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能够得到平等的发展。

再次, 加大对弱势人群的教育倾斜。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我们的社会中, 还有大量的弱势人群的存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不仅在物质资源的占有上处于弱势, 同时在教育、医疗、住房上都处于劣势。他们更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关怀。教育公平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他们的要求提出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民生问题时, 用了大量的篇幅制定了对弱势人群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就是要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 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最后, 科学地制定教育内容。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总体看来是应试教育, 尤其是中、小学。这在教育上极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加一个特长。现实的教育内容却以适应高考为主, 与高考无关的内容都被淡化了。提高全民族文化软实力, 就是要使教育内容符合人的成长、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社会文明要求。教育部门在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时候, 科学地研究、制定上述要求的教育内容, 使教育内容更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与民族教育

教育是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基本因素, 发展的科学性是保证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社会因素。文化软实力民族教育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是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集结点;科学发展是实现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式, 它必须覆盖全部民族教育的内涵, 是实施民族教育全面内涵的有效发展模式。民族教育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民族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教育体系, 它体现着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中国性格、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狭义的民族教育是指中华民族中各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教育体系。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特色,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提炼成为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的中国精神是民族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一, 科学发展的首要要求是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它要求在实施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传统与现代化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结合、现实与未来的结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首先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因为人的各方面发展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 有很多人具有特殊才能却得不到充分展现, 可能这种才能被淹没了, 所以, 人才不是统一模式造就的。如果不对人的成才规律、成才评价作科学的分析和解答, 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对民族的状况、现实、实际、生存状况、文化特征、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不够科学的了解, 民族教育也是盲目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使民族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 民族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从古到今都以中华民族为统一的集合民族。新中国建立以来, 各民族和睦相处, 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 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友好社会。但在复杂的社会发展中必然会有不和谐的声音, 有些极端的民族分裂分子在不断地制造民族冲突。还有一些情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散布民族不和谐的情绪和言论, 引起社会不太和谐的声音。对此, 我们一方面, 在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社会大背景下使民生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另一方面, 加强民族教育, 解决少数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彻底粉碎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生存空间。

第三, 民族教育的实质是使民族文化得以健康的发展。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民族地区、民族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民族性格、民族特点;而这些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无法复制的, 保留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离不开有效的民族教育的。教育的核心是对人个体素质的提升, 而个人素质并不等于整体素质, 个体素质需要集体的整合, 整合需要信力, 对人的整体组合力的凝聚。为提高民族整体实力, 离不开民族教育的核心;十八大报告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整体实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那就是以提升民生为基本点, 从而达到民族、国家发展的最高境界。

摘要:十八大关于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战略的论述,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立了长远的、求真务实的、永续发展的、提升人民精神面貌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部署。针对十八大报告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论述, 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 结合大学教育的现状, 提出落实十八大报告的思考。

学习十八大报告全面提升信息化 篇3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提出: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期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外,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报告这样的阐述下,可以看出,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领域,因此,IT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

关于经济建设,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决择。在这一战略决择之下,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报告“促进四化,两化深度融合”的表述,再一次明确在经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择下,信息化是主战场之一,两化深度融合是主攻方向。其次,这一表述体现了自十七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信息化任务的长期性。再者,报告首次提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深刻揭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其余三化之间具有配套、协调、配合等高度相关的关系。

关于政治建设,就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报告提出,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关于文化建设,就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

关于社会建设,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报告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就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部分,报告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4

敬爱的党组织:

2012年11月8日,是党的“十八大”正式开幕的日子,在这一天9点,我们在党支部组织下观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式,听取了共产党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心潮澎湃,斗志昂仰,同时也感触颇多。

在党的十八大上,共产党总书记做的报告,高屋建瓴地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号召全党、全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共产党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入总结过去五年和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经验,从中汲取胜利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思想启示和精神力量。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认真总结历史对于成功开创未来更为关键。十年发展,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十年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別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最重要靠的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有力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共产党总书记十八大报告中,在党建方面强调做到两个增强。一是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及提出的八项具体任务,这对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对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面对这场盛会,聆听了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我觉得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大报告精神上来,把认识统一到十八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上来,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把报告精神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把报告精神转化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量的实际行动。

今后,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不断进取,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教师观看“十八大”开幕感想 篇5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热切盼望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十八大会议的现场直播。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深化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方向。

胡总书记从12个方面谈了报告的主要内容。谈了我们社会的问题,同时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如何走好社会主义道路,用开拓的精神解决问题,深化改革,转变思想。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迈出厚重坚实的步伐!

党的十八大,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入总结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大会将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也是我们作为普通教师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尤其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更多业绩,为发展中国教育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6

“双学”即学理论和学党章。在这次“双学”活动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主要精神,认真听取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学习贯彻十八大党章》三场十八大主题报告,并在小组会议中充分讨论了相关内容,在丰富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水平,认识到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坚定了要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决心,这些在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并整体勾画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些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例如,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又如,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组成的“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治国理念。

再如,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十八大报告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虽然只是一字之变,却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要求,坚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发展任务的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和维护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在党章中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内容写入党章,并对党员义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干部的要求等部分内容作了充实。这次党章修改集中了全党智慧,是全党意志的共同体现。通过这次修改,党章的内容更加完善,必将在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过程中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保持党的纯洁性等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进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中积攒的新鲜经验和启示,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升华,体现了我们党治国方略的逐步完善,标志着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取得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进步。

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7

本刊讯201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8日上午,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32个部门以部门为单位, 组织本部党员群众通过电视和网络视频集中收看了十八大开幕直播。公司系统5个分部、27家省公司、31家直属单位结合实际, 提前精心安排, 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 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组织干部员工集中收听收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盛况。

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 11月6日, 公司印发《关于组织收听收看十八大盛况的通知》, 对集中收听收看作了详细安排, 提出明确要求。8日上午, 公司各部门、各分部在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开幕式后, 普遍开展了讨论。干部员工认为, 党的十八大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大会,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全面深刻、振奋人心, 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七大以来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 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作出了重大部署, 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干部员工纷纷表示, 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 全面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动摇, 按照公司党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统一部署, 结合深入推进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等中心工作, 制定出具体措施, 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贯彻落实到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实践上。

下一步, 公司党组将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 组织召开公司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座谈会;组织公司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 党的十八大代表、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同志传达十八大精神, 提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的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公司系统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公司有关工作;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座谈会, 举办专题报告会,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公司各级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 加强学习成果交流,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读十八大报告 篇8

听完报告我发现:三次报告基本相同处:一是题目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总结过去基本上是成绩讲到,不足写明。三是指导思想是基本相同的。四是今后总体目标任务基本上是相同的,工作布局基本上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一国两制、对外开放和党自身建设。

领导如山,岿然不动;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以少翻为妙;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者,近现代有美国一部宪法治天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型化,能够避免瞎折腾。

粗线条比较三次党代会报告,我以为,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是把生态文明单列一条系统论述。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发展基本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二大亮点,是指导思想上的“三合一”。第一重三合一,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合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重三合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体系,又是一种道路体系,还是一种制度体系,对此,“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三大亮点,是十八大亮出了协商民主这一条路子。这是一条改革的路子,而且是稳步改革,它不仅比保守好,也比冒进好。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篇9

12月14日,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陈洪老师为我们上课,他给我们讲了一节关于十八大报告与“青马”学院的使命的课。在1个小时的课程里,我从陈洪老师详细生动的讲解中受益颇深。

首先,陈洪老师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讲了关于十八大精神。第一个是一个报告——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胡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的。第二个是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第三个是一个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八大部分修改)。第四个是一套班子——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下来,陈洪老师从五个方面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十八大报告。第一是了解《报告》的基本结构。第二是学习《报告.》要做到“七个深刻领会”。一深刻领会《报告》主题;二深刻领会过去5年和10年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三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四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夺取新胜利的要求;五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七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三是读《报告》需把握的关键点——一个主题,两个一百年目标,三个根本成就和三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层面,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四个能力”、客服“四个危险”,两个“五位一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其中,“三个根本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自信”为道路自信、体系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层面”为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员要增强的“四个意识”包括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提高的“四个能力”包括自我净化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我革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四个危险”包括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两个五位一体”为:第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第二个,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中两次使用了“奋发有为”一词——一次是“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一次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这也更加提醒我们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应该具备何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第四是关于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也是和我们专业息息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教育纳入“社会建设”的范畴;第二个问题,教育的目标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三个问题,教育的方向是“二为”——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为人民服务。第四个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个问题,学生培养应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第六个问题,报告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第七个问题是针对教师的,教师应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后,陈洪老师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对青马学员的期望与要求——原原本本学习,认认真真领会,兢兢业业本职,实实在在行动。我们青马学员应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中国共产党党章内容及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认认真真领会十八大精神和精髓;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个人责任感,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强化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组织领导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大学期间,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积累,多思考。时刻牢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党旗增添光彩。

十八大提出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已由原来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变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意味着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是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奔去。经济是基础,有了经济的大跨步发展,政治、文化事业才会发展的更好。作为青马学员,我们应热心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建言献策,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领会十八大报告内涵及精髓,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篇10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党员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徐修杰,来自中文系第2党支部。今天很高兴能作为党支部代表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十八大”学习心得与体会。

2012年11月8日,在庄严而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中共“十八大”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厚重历史又翻开了光辉灿烂的一页。通过电视直播,全国人民一起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刻,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使人振奋,备受鼓舞。

2012年12月5日,为了积极响应中共十八大的伟大号召,我院中共党校组织了十八大精神学习培训班,各系党支部,全院近六百名党员和预备党员参加了培训。田校长向大家传达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深度阐释了十八大报告的伟大意义,号召大家联系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并把它融入到今后的实践中去,这必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产生积极的影响。随后,全体党员一起认真观看了中央党校教授对十八大报告精神与意义的正确解读,让我们更加全面透彻的接受了一次十八大的洗礼。

经过一周时间的集中和分散学习,通过认真研读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铿锵的话语再次萦绕耳旁,回首10年,中国的底气因自信而更强,中国的发展世界有目共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影响,充分证明了党中央的英明正确领导。

通过观看中央党校教授对十八大的深度解读,从各个侧面深入浅出地阐释十八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让我们对于十八大报告的精神与内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细致的了解。

学习十八大精神,要明确党的历史,牢记党的教诲。胡锦涛书记不仅回顾了过去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更回顾并肯定来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前三代领导集体的成绩与突出贡献。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鲜花与荆棘相伴,未来的中国注定要再创辉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新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制定蓝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学习十八大报告更要端正态度,正确理解,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当前的任务集中体现为发展,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报告全文贯穿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致力于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部署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更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身,融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尤其是作为中共党员的我们,更应该保持共产党员应有的积极性和先进性。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一系列文件,深刻领会其中的思想与内涵。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响应胡锦涛书记的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要有一个敏锐的头脑,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决策与号召。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学习认识真理也永无止境。

十八大报告人学浅议 篇11

关键词:十八大;人学;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14-02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和十年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据统计,胡锦涛同志约三万字的报告中,有关“人”与“人民”的部分超过五千余字。这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将愈来愈注重人在其中的主体地位,未来中国的改革、建设以及繁荣,会更加以人作为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确定下来。因此,这份报告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学思想。

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客观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对于加快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意义巨大。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扬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是体现人民利益和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和保障人民利益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全面、协调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报告的主要落脚点和归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胡锦涛强调,要使“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以此可以看出,中国建设需要人民参与,需要人民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那么,就必须保障人民权益和利益,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能动力量,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与自然等的生存空间,这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保障人正常发展,社会良性运行,自然生态文明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必须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创造活力。其次,必须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再次,也必须认真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在矛盾和利益面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服务大局。因此,人类进步和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关系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三、不断创造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马克思以来,人们运用“全面发展”来要求和提升自己,不断改变自身物质条件、精神品格和能力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内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创造一切条件,不断推进人的解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促进共同富裕。什么是共同富裕?不是广大人民群众丰衣足食,不是精神愉悦,而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类差别,消除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报告还特别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人的发展的最直接、最明确的期望和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去,既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要保证在文化和教育繁荣的新阶段,努力提高人民大众的受教育水平和基本素质,将人的发展贯穿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去,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加快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的基本实践活动。因此,发展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我们要继续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个人贫富差距,达到总体的平衡和协调,促进人均收入稳定增长;要发挥人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情和激情;要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潜力资源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共同富裕。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地增加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得到提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通过这种规范分配秩序的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第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人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制度和法律保障。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人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这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坚强口号,是保障人的正常发展、全面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地位;就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就是要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就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受到广泛尊重,保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这是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的部分。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优秀文化创造源泉和成果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迸发,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题中之意。文化建设不仅促进了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而且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极大地促进了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

报告还强调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促进就业等民生问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学前和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为人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环境支持。只有个人发展了,进步了,生产力才会跟着发展,社会整体力量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标准体系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促进劳动者个人能力的提升。”[1]这就清楚地表明,国家和社会重视人的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个人需求来要求人怎样完善自己,不断促进个人的全面进步。

十八大报告不但从上述几个方面诠释了人的重要性,而且在完善社会管理和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诸多方面表明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广大人民齐心协力和不懈努力,最终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历史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人的发展不仅需要客观环境提供必要条件,而且也需要人们自觉地、能动地发挥自身创造精神,不断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发挥所长,正确处理和应对各种关系与趋势,努力追求自身超越,不断实现个性解放以及个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从十八大报告看教育 篇12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规范教育收费, 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两份报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第一, 教育地位。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到了十八大的报告, 这一表述进一步修改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使命, 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 责任重大。

第二, 教育优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 调整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两个表述方式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但体现了传承, 表明在今后的五年中, 中国共产党依然要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考虑。要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外在的保障机制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内在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创新。从近代史上看,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崛起, 还有后来德国、美国的先后崛起,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些国家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当今的世界各国更是如此,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经济的主要手段。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 优先发展教育, 是国家社会经济腾飞的关键。

第三, 教育要求。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党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十八大的报告, 这样的表述略有变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述上的变化有:首先, 从“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观察党的教育方针。其次, 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调整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原来的要求强调教育自身要走向现代化, 现在的表述要求教育必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 而且还要率先发展, 才能做好服务工作。再次, 从“实施素质教育”, 调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不少点上的经验, 但全局性的经验不多。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教育的迫切渴望,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在教育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改革。最后, 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调整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社会转型期, 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增加“努力”二字, 不是降低要求, 而是更加务实。

第四, 教育改革。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是“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到了十八大的报告, 这一关注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首先, 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宏观、更加综合, 从“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进一步拓展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其次, 对学段的要求体现了递进性。九年义务教育从原来的“促进均衡”到新五年的“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从原来的“加快普及”到新五年的“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从原来的“大力发展”到新五年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从“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式发展”。在十八大的报告中, 还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有了新的要求, 这些都是十七大的报告中没有提到的。

第五, 教育公平。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规范教育收费, 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前面五年期间, 上述很多要求已经实现或者基本实现, 比如说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保障困难家庭以及进城务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在十八大的报告中, 对教育公平又有了新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些要求非常明确, 要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 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 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公平问题是在十七大的报告中首次写入报告的,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 又有了深化和发展。

第六, 教师队伍。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在过去的五年内, 从国家到地方, 不同层面都开设了“国培计划”、“名师工程”等一系列教师培训课程, 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实践、提高的良好平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与教育现代化的高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是学校质量的根本保障。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大对教师的关心、呵护和培养。在十八大的报告中继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高屋建瓴地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号召全党、全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报告以促进社会和谐,惠及民生为核心,认真的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历史进程,突出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到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是理性文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八大报告要求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十八大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作为一名**员工,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以胡总书记四个一定要为指导,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十八大献上一份厚礼。以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为指针,统一思想认识,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好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财务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更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本领。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要提高创新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使财务管理工作更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全面发展,才能做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与时俱进。

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14

受到世界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历时一周圆满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凸显出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时代特点,影响深远,举世瞩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它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十八大的灵魂,十八大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历史性地写在了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里程碑。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立意高远、统揽全局、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主题鲜明,催人奋进,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深远意义。总书记的报告中把改善民生、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提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工作要求,让人很受鼓舞。胡总书记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我们今后医疗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报告重点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作为一名党员医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同时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领会和实践十八大核心内容,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践行“大医精诚,无私奉献”的队训;我们要保持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医者先行”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更多业绩;同时不断强化奉献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需要面前要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要学会坚守,真正做到操守可比寒梅、品格赛过修竹、气节重于泰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强化团队意识,打破地域界限,抛开个人利益,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共同拼搏,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优秀团队,为新时期中国的医疗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省学者热议十八大报告 篇15

对此三位专家表示, 十八大报告中洋溢着强烈的改革精神, 其中涉及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 也显示对广东近年来改革举措的肯定。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周林生:发展30年问题积淀不少报告对广东将起战略指导作用

周林生表示, 无论是从政治、经济, 还是文化、生态等方面, 十八大报告并未着重成就, 而是突出改革, 从推进工作的角度进行阐述。而从顶层设计透露出的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号, 对于未来广东坚定改革开放, 继续推进省内改革也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在周林生看来, 此次十八大报告对广东的启示, 不能单从某一方面去片面理解, 而是要综合看待, 十八大报告中提及的有关经济改革, 基层民主推进, 社会体制改革等内容, 对于广东有着综合指导意义。

周林生指出, 在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后, 广东社会发展积淀了一些问题, 如何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如何解决东莞、顺德等地面临发展瓶颈和转型问题, 需要广东积极应对, 并在中央的宏观指导下, 切实有效地进行自我改革。

省政府参事、经济学教授陈鸿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须防止权力与资本相结合

陈鸿宇认为, 此次十八大报告中, 明确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独立重要篇节予以表述, 而在今年广东省党代会的报告中, 也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作为标题予以陈述, 对此广东应该看到中央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视与期望, 并“理直气壮、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在陈鸿宇看来, 此次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颇具新意, 显示出中央已经从“试点”和“重点”上去突破经济体制障碍, 而是要求系统设计统筹推进改革。对此广东应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整内涵, 这就是“法治为基、诚信为魂、效率为先、公平为本”。在兼顾公平与效率, 诚信与法治的基础上, 防止权力与资本相互结合扭曲市场规则, 并及时纠正政府的越位错位问题“政府缺位的也要努力补上。”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广东或可以考虑自行提高个税起征点

彭澎表示, 要达到十八大报告的要求, 广东除了要由过度依赖海外市场转向主攻内地市场外, 依靠投资拉动也将不可避免, 除了存量的产业要转型升级外, 增量的也需要新兴产业进行助力补充, 否则广东将难以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谈到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及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彭澎认为, 广东需要做到的就是“增收减负”:尽可能缩短最低工资标准的提涨间隔, “是不是可以考虑从两三年提一次变成一年提一次?”另外则是广东或可以考虑自行提高个税起征点, 对中低收入群体实施减负。

上一篇:游绿博园作文500字下一篇:芹菜里的母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