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笔记

2024-06-06

死亡笔记(精选9篇)

死亡笔记 篇1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这本书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对病人临终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基础上所著。这本书,乍一听名字大家都觉得好像是本很恐怖的书。因为一般而言,我们对于死亡都是避之不谈的,而这本书却要告诉人们一些关于死亡的事。但是,看完之后,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值得你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把它看完的书。是的,看完这本书,我用了一个礼拜,除去上课、睡觉、吃饭和其他必要活动以外,在这一个礼拜的时间里,日夜兼读。其实并没有觉得自己这种读书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看完一本书就是好的。我觉得自己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很认真。首先,这是态度问题。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本身的态度是有问题的。因为有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里面。但在好几处,我都是看了两遍的,因为看过一遍之后觉得自己跟什么都没看一样。这一点,可能是自己这几年书看的比较少的缘故。而且,在看外国人所著的书时,也不太习惯他们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停下来想想他们在上一段说了些什么。这样看偶尔会觉得有点烦。但,这是态度问题,一开始就没有端正好看书的态度。不过,在看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好像已经习惯了无时无刻都捧着这本书了。所以,耐着性子,还是很快的把它看完了。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死亡仍然是可怕的,令人畏惧的。即使我们以为在很多层面上已经征服了死亡恐惧,但他依然普遍存在。”

这句话是作者在第一章中关于死亡恐惧的一个强调点。在看这本书之前,在我尚且年幼的时候,我有想过关于死亡的事。常常在入睡前或是清晨醒来时挣扎在这个问题里:“我死后会怎么样”。在很多个失眠的夜里望着天花板想着自己死后是否还会有知觉;死后这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是否还能看见死后的自己?我会自己给自己答案,死亡如同深度睡眠,只是睡眠有一个期限,而死亡是恒久。是恒久不醒的睡眠。所以就像睡觉一样,不会有明晰的知觉和意识来感知周遭,就更加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而自己的身体会化作一堆白骨,继而是一抷黄土,而身体的腐烂过程在脑海里被刻意屏蔽了。相对于白骨和黄土而言,身体慢慢腐烂发臭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而这个世界将再不会有我的存在。想到这里,总是会陷入深深的恐惧里,但那个年幼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恐惧死亡。只觉得脑海里一片茫然,心都揪在了一起,然后立马打断思考,转移注意力,最后不知什么时候在空洞的黑暗里睡去。次日清晨想起昨夜在黑暗中挣扎的自己,呵,原来是个“怕死鬼”!但,这是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不是么?但在这本书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多年前自己对于死亡的浅思

涌现在了脑海里。不太深刻,也不透彻。但却是自己在那个年纪里对于死亡的思考。随后的几年,我总是在提醒自己“死亡并不可怕,你是个勇敢的人,不用惧怕死亡,毕竟,现在的你,还好好的活着”!也不是什么富有积极色彩的心理暗示,但却相随多年。庆幸自己是个乐观开朗的姑娘。我不否认现在的自己仍对死亡有恐惧,尤其是听到重大灾难事故的伤亡数字时。但,相较而言,比刚开始产生的恐惧要浅淡的多了。所以才耐着性子,把这本直面“死亡”这个禁忌话题的书看完了。但起初,我只是想知道,罗斯要怎么写这本书,这本书里,在这本书里又是怎么写关于死亡的。但,看完书之后,发现,她并不是将过多的笔墨用在如何描述死亡上。而是着重在于对那些病人或者濒危病人在医院里或者是他们自身的感受和他们面对死亡的反应和态度。通过这些感受、反应和态度,她分析了病人面对死亡时的大多数普遍的状态。并就她与她的团队从病人那里了解的来的绝症期间病人的应付机制做了一个总结。

她把这个应付机制分为五个阶段:否认与隔绝、愤怒、交涉、抑郁和接受。在描述这五个阶段之前,她先给我们分析了人们对待死亡和临终的态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日新月异并没有减少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新的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很多人们从前无法抵御的病痛。但是,也正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专业化。“人们关注的对象有个体转移到群体,这一点在人际交往的其他领域里表现的更为显著。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在近数十年里发生的变化,就能够发现这种转变无处不在,从前,一个人敢于直面他的敌人,能够正大光明地和一个看得见的敌人进行个人接触。而如今,不论士兵还是平民都必须严阵以待、提前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它不给任何人提供公道,甚至在来临时都不为人察觉。这种毁灭可以像晴天霹雳一样从天而降,如同广岛的原子弹那般,夺取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也可能以毒气或者其他化学战的隐蔽形式,无形中侵害人体,致人死地。人们不再是由个人为自身的权利、信念、家族的安全和荣誉而战,而是变成整个国家、包括妇女儿童都卷入战争,每个人直接或间接的被牵动,丧失生存的机会。科学技术就这样促成我们对毁灭、也由此对于死亡的愈来愈变本加厉的恐惧。”科学技术在造就福音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于突然变故的恐惧。所以“如果我们无法否认死亡,就会试图去征服它。我们会加入高速公路上的飙车行列,会一边为全国节假日期间的死亡人数震惊、一边庆幸不已——“死的是别人,又不是我。我没事。”人们会抱着这种态度来面对周遭的死亡而不是虔诚的感谢自己还活着。“认为现实受苦能换来天堂回报的信念早就不复存在了。苦难失去了意义。”人们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方法来延续自己的生命。然而,那些冰

冷的机器,维持的仅仅是心跳,却不去考虑那样拼命维持的意义。“如果科学和技术的用途不是错误的导向增加破坏性、使生命苟延残喘而不是使之更富人性,如果与科技相伴随的是为个体的人际交往释放更多的空间,那么我们真可以说这个社会是了不起的”作者在这里谈到很多她对于当下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度思考。医学的发展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机械的延续人类的生命而让其没有价值没有尊严没有意义的苟延残喘。在她的访谈过程中,所有的病人都给她传达了将心比心的重要性。我想,作为一个社工专业知识的学习者,我们也要深刻的意识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用专业知识来说就是所谓的“同理心”。“临终关怀”是我们专业知识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理解要在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更加深入。也算是提前接触一下“临终关怀”。

在其后的五个阶段叙述中,她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病人之间的谈话内容,从这些谈话中总结出了病人和濒危病人对于死亡的反应,由最初的不愿接受和极力否认到中间的愤怒,然后是内心的挣扎和上帝讨价还价以及随后的抑郁,最终不得不面对死亡的事实,接受上帝即将带他离开人世的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的不是病人与死亡相持不下的折磨,而是他们对于信仰的坚持,到死都还一直坚信上帝的仁慈。有一个病人是这样说的:“以前我就像一个机器人,相信别人告诉我的东西。我被教育成那个样子。我以前并不是真正的在崇拜上帝。我一直觉得我崇拜上帝,可如果有人说我不相信上帝,我一定会觉得受到了侮辱。但现在我知道了其中的区别。”这个病人是一个修女,一个一直信奉上帝的修女,然而从前她的那些崇拜都是别人教给她的。而在病后,她从另一个病人那里更加坚定了她对上帝的信仰。还有一个病人的家属在访谈中说道:“坚信圣经里说的,上帝无所不能”。“我确实认为,如果他真的不能好转,如果他的生命真的走到了尽头,那么我坚信这一定是上帝的意愿”。在她的丈夫生命垂危的时刻她依然没有崩塌她内心对上帝的信仰,甚至没有责怪上帝要带他离开她。这种信仰的坚定在这本书中处处可见。真让我觉得震撼。我想,这也是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吧?只是,我欣赏他们对于上帝,对于信仰的执着与坚定不移。很多时候,人是需要信仰来支撑意念的。

在总结了病人对于死亡的反应机制后,她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病人们是怎样面对死亡的,而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健康的人该怎么做才是对病人最好的看护;该怎样不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路途中感到悲伤和愤怒;该怎样让他们富有尊严没有遗憾满足而平静地离开人世。对于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在日后的实践工作中提供经验与借鉴。也让我们有了一个缓

冲的心态来从容的面对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死亡。

在本书中,有很多富有深思的句子穿插在作者的叙述和病人的谈话间。这些句子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只对于病人而言的,在我看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很多话一针见血刺到了我的心窝里。

“在你无法给予的时候,你就更加需要别人了”、“死亡,意味着有价值的活动的终止”、“我想说只要我还活着,就总有生的希望”、“接受并不意味着幸福”、“保持尊严,直到生命的尽头”、“或许,当我们接近生命的尽头,在奋斗过,也付出过,笑过,也悲恸过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我们起始的地方,终点亦是起点,人生的旅途就此结束。”

“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价值观去判断某件事情对某人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因为坦率,因为真诚,因为,不逃避问题,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听到来自每一个人的声音”

······

这本书,读完了。感受,也写完了。对于死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欧洲八百年死亡笔记 篇2

例如这一次,我们将目光投向了13世纪以来的欧洲。之所以是欧洲,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的原因在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件:欧洲经历过中世纪那场著名的黑死病的肆虐,也曾有过巴洛克式的大规模死亡仪式,宗教话语长期以来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自然哲学在欧洲诞生的同时提出了“明智”的死……死亡在欧洲就是这样被立体化和具体化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和面临死亡时的各种反应构筑了这样一些片段,而也许这些片段也同样需要被这样描述。

1282年9月28日你在死人边上跳舞了吗?

今天不是一个好日子。还不到吃早饭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见了雷米那位大嗓门的兄弟高声宣布着他的死讯。他跑得气喘吁吁,但还是有足够的气力喊叫,把孩子们都惊醒了。后来听说天还没亮的时候,雷米的这位兄弟兰德斯,就眼泪汪汪地跑进了雷米的猪圈,对那些惊慌失措的牲畜说 “你们的主人死了。”雷米死去的时间是在兰德斯走进猪圈的三小时前。之所以等这么长时间,是为了避免被犬类听到,扑向雷米的灵魂,将其吞噬。兰德斯是专门被挑选出来的人,对这类事的程序十分熟练。有一天我的死讯也是会由他来宣布的假如他活得比我长久的话。

我们赶到的时候,看见他们正将雷米费力地从床上拾起,让他的双脚触地,呼唤他的洗礼名并猛烈摇晃他的身体。雷米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好笑,但谁也不敢笑。人们屏住呼吸,敬畏地看着。之后,他们开始清洗他,并将水一滴不剩地倒在门外。这样,雷米就是洁净的了。大家开始仔仔细细地用尸布包裹他。再然后,就一同等待着哭灵的妇女和教士们的到来。

雷米的死十分突然。昨天下午有人还看见过他,但很快他又小声地怀疑着,昨天看见的也许是假扮雷米的精灵。精灵以这种方式向他通报了雷米的死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也从小便受到这样的告诫:小心那些墙上的影子,尤其是没有头部的;如果有黄鼠狼穿过你面前的道路,你的死期就来了,听见母鸡或者黑山羊忽然像公鸡那样打鸣也是一个预兆;最可怕的是“马扎里”(至今我的噩梦中也经常出现他的影子),他们在睡梦中分身,个别或成群结队地在乡下漫游,他们寻找野猪,将它杀死,翻开牲畜的头,从中辨认在三天或一年后将死去的人的特征,他们也向别人宣布谁的身上有死神的影子。有人说,假如你没有遇见这些征兆,或者没有出现喃喃自语、开裂声、光线、敲门声、在马厩中说话的牲口,那你无论如何都会平安无事。而星期五烧水洗衣的女人是希望她的丈夫死去。有人也曾在圣马克之夜和万圣节时在公墓中看到未来死者的队伍。

总而言之,对待死神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像这个村子里大部分的死者一样,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死去。

现在,雷米裹着尸布静静的躺在房间中央,露出头部。说不定,他也能够看到此刻身边正在举行的仪式,两个男青年分别扮演死者和死者的朋友进行决斗,直到流血,以“雷米”死去而后复活作为结束。这期间教士们从门外走进来了,悄无声息的站在一旁观看着表演。他们是来对葬礼进行监督的,以避免死者在这群人不恰当的行为下无法远离,走上死者之路。我知道,就像去年老普吕姆死去的那天一样,他们将询问我们:你在死人身边跳舞了吗(据说一位大主教也曾经这样质问过几个农民)?你是否对尸体唱了魔鬼的歌7你是否恶作剧了?你是否吃了,喝了,从死中找到了快乐?

还有,当心那些日常举动!葬礼后仔细扫拢的灰土下葬时必须扔进墓穴:扔掉死者所有的食物、水、装奶的容器,因为灵魂可能藏在其中;注意遮盖镜子,关闭好门窗(至少三天)……也许只有虔诚而谨慎的教士们能记住这么多吧。对于我们来说,事情就简单得多了,比如现在,我的口袋里就装着一把盐呢。雷米的口袋里也有。这样,我们既保护了雷米,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唉,雷米,安息吧。

1350年5月27日你生活,然后死去,然后腐烂

据说已经三年了。我不知道是在哪里,又是什么时间开始,瘟疫袭击了我们。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但我知道,自从这种可怕的黑死病来到这里以后,时间就变得缓慢起来。

我认识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我记得他们中的第一个叫艾玛,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第二个’是她的母亲。而第三个多么讽刺啊,是给艾玛看病的医生,他是一个好人,艾玛死后的第二天,他就出现了疼痛和发烧的征兆,但他只以为是普通的淋巴发炎。从那时开始,葬礼就多了起来,从清晨到夜间,从家门口到远处的街上,随时随地都能听见令人心惊胆战的哀嚎。直到后来,人们连葬礼都顾不上了,街上的尸体还来不及掩埋就又多了几具新的。一些贫穷的垂死者也被丢弃在尸体的旁边,任由他们慢慢地死去。而听说土耳其人的办法是。向被他们围困的热那亚殖民地卡法投掷死于传染病的尸体。

我也慢慢地开始记不住哪些人死去,哪些人还活着了。自从瘟疫的消息传来,我就开始闭门不出,侧耳聆听着街上的动静。偶尔安静片刻,我便小心翼翼的打开窗,向街道看上两眼,又很快关闭。三年来,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传入我的耳朵的:我知道医生们始终对瘟疫无可奈何,人们传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逃亡(后来许多地方就是因此而封闭了港口,拒绝任何船只进入);有人说是犹太人传播了鼠疫,这个大阴谋起源于托莱多,目的是灭绝基督徒:一些男女和儿童为了逃避疾病,夜以继日地跳舞,跳到筋疲力尽为止:好人菲利普在听到年仅一岁的儿子的死讯后大哭道:“如果上帝喜欢我这样年轻就死去,我将感到幸福”:一些男女开始疯狂结婚,在仅有一个布帘子遮挡的窗内交媾;在教堂,一个男人冒险追赶戴孝的女人却并未遭到拒绝;教徒们公开处决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宣布她的死亡将为人们带来希望,后来又活埋了两个女仆:许多人加入了新成立的“鞭挞派”,其中一些在街上进行活动时当场倒地死去;一些人死去时没有被赦罪,教皇规定了请求免遭传染病的弥散也得不到实行;掘墓人把铲子背在肩上跳舞,高唱“死亡万岁”;人们在游行中将写有“鼠疫”二字的假人扔进河里淹死……

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加确定无误的事物。想起那些躲避着城外抛进来的尸体的热那亚人,我应该感到庆幸了。昨天传来消息,宫廷已经作出决定,设立检疫隔离区和检疫站,隔离可疑的病人听说是向意大利人学习的,他们早在两年以前就这么干了。

街上比以前安静了许多。因为那些房子都空了。有人传说这座城市消失了四分之三的居民,还有一些人正受到饥饿的困扰。所以那天,有人在街上念了一句比埃尔的诗,声音很低,但我还是听到了:“你成长,然后你吃饭/你生活,然后死去,然后腐烂/然后你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正在变化,你看出来了吗?我知道大家都感觉到了,他们也都在变。今天……今天!因为试图阻止对一位罪犯施以车刑,一个年轻人杀死了一个刽子手!许多年以前,这多么难以想像。但我也知道,远在1757年,巴黎的公证人巴尔比埃就在他的日记中,对过分蓄意重复的杀人仪式进行了谴责,从一开始的司空见惯、无动于衷,逐渐演变为不快(例如夜晚吊死窃贼的做法),在他认为惩罚过分的时候甚至公开表示反对。而今天,那些喜爱看到杀人场面的大众中间,终于也出现了这样一位青年。

接近我们的死亡令人难以忍受,陌生人的死,甚至罪犯的死都令人不快。有人公开谈论过这样的观点,理性的光芒正在剥夺魔法的光环。实际上人们都在谈论死,人们还在活着的时候就仔细认真地选择坟地,提出对灵车和随从的要求,为灵魂安息设置弥撒基金和服务,对烛光会、隐修会、穷人和医院给予慈善赠资:教堂祭坛后部的装饰屏上,死神也被天使所代替,不再有受苦受难的炼狱场景,而是灵魂解脱后的快乐和兴奋;死者的墓志铭也不再理会罪孽、痛苦、人间的虚荣、对死的准备,吓人的话语让位给被“召唤”或召集的人具有的信心和平静:一些死人社团主动建造了死人屋,是死者下葬以前的居所,其中有的还有供暖管道,有系在死者两端的绳索,稍有动静就可引发铃响,通知看守;在医学院以公共卫生的名义提出建议的情况下,议会规定今后将在城外的郊区,而不是在教堂建立公墓,杜绝传染病的可能发生;文学作品开始涉及自杀这一话题,令死亡进一步被理想化了……这个时代,我们还有伏尔泰,有牛顿,有卢梭和歌德;医学科学院介入了延长人类寿命和传染病研究;人们开始怀疑来世,怀疑末日,怀疑灵魂和上帝;天文学家们有勇气对彗星和地震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头项的天空已经不再布满看不见的精灵和飞行怪兽,混在骑扫帚的女巫之中:一位公证人在记录中作出了这样的结论,“耶稣基督变小了,上帝之子消失了。

死亡笔记读后感 篇3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一本笔记。大家有没有想到只要在一本笔记上写上你所认识的人的姓名,前提是你要知道这个人的姓名和他的样子。如果不写明死因这个人就会在40秒钟之内死于心脏麻痹。

一本笔记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没错它就出现在前一段时间人气非常高的少年漫画《死亡笔记》。现在让我介绍以下这本漫画的大体剧情。故事开始于一个无聊的死神,它的名字叫琉克。死亡笔记是死神的东西,是用来操纵人类的生死。但它却把这本笔记扔到了人类的世界中。这本笔记却刚好给一名叫夜神月的少年拣到了。夜神月是一位就读于名牌大学东京大学的尖子生。这位被寄予将来成为警界的希望。厚望的天才却暗暗感到所谓法律的正义是有界限的。

正当他对当今法律不能很好地制裁罪犯而感到绝望。他决定利用这本笔记来伸张正义制裁犯人。经过了夜神月的不断制裁,世界上的犯罪率竟然真的不断减少。其中包括一些世界通缉犯和一些罪有应得却逃脱法律制裁的人。但是人们认为这是上帝为惩罚罪恶的力量,更有人认为这是救世主来临拯救世界。而人把这个救世主尊称为基拉。

死亡诗社经典影片观看笔记 篇4

的导演),讲述了发生在美国一所男生大学预科学校的故事,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却死气沉

沉,与青春格格不入。一群学生在新老师基丁的带领下,重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 我觉得这是大学生必看的电影之一,它告诉我们如何打破陈规,如何追寻理想,如何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东西。

这是七个男孩的故事,他们是:托德,尼尔,查理,诺克斯,米克斯,皮茨和卡梅隆。托德是个不敢表达自己的男生,他的哥哥非常优秀,所以他总是显得有那么些自惭形秽。尼尔是一群人中的首领,为人直爽性格热情。查理是一个肆无忌惮的人,没有他不敢说的话也没有他不敢做的事。诺克斯爱上了一个女孩,在三番两次的胆怯中终于鼓起勇气捧着花束去了女孩子的学校基丁老师的到来打破了学校僵死的气氛,他上课的激情和上课的方法,令学生们大为惊讶,继而兴趣黯然。

比如第一次上课,基丁叫大家撕去了教科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并努力

告诉他们青春的激情和诗句的甜蜜,让大家都叫他”船长“,大家都笑了。早慧的尼尔干脆的撕去那一页,懦弱的托德怯怯的撕去那一页,认真的卡梅隆工整的撕去那一页。学生不同的表现并没有让基丁感到奇怪。

第二次上课,基丁站在讲台桌让大家上讲台来换一个眼光看这个世界,让他们朗诵自己的诗歌,让他们用诗句唱出心底的感受。

第三次上课,基丁耐心的告戒大家,理想是不能对抗现实的,他们必须在现实的天空下放飞自己的理想,他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理想,又着实为他们的现实担忧

最后一堂课,一个戏剧爱好者,一个诗人,一个学生,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死了。无奈的尼尔最终拿起了父亲书桌里的手枪,指向了自己„托德的难以置信,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中,托德不断奔跑却又不断摔倒,还有他那撕心裂肺的哀嚎,他无法理解这一切,他无法原谅这一切。当七个男孩中唯一一个依然严谨依然只懂得明哲保身的卡梅伦报告了学校关于基汀老师鼓励他们组织死亡诗社之后,基汀只能选择离开。忍无可忍的查理在揍了卡梅隆一拳后也被学校开除。可在他身后一个接一个的灵魂站了起来。即使是校长也不能把这些孩子从课桌上拉下来,他们独立、骄傲、自信。他们反复吟唱着惠特曼的诗句:”啊,船长,我的船长。“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做了第一次发自内心的选择,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基丁最后的笑容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了,他们已经长大,已经独立了,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在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梦想一起生存了。

浪漫的诗人走向了死亡,无法接受现实,只有把自己捏碎。

勇敢的斗士离开了,他会用他的一生去战斗去向现实挑战。

理性的哲人留下了,他从生命和死亡的对话中透彻地理解了人生的智慧,他会独立地承担自身的命运。

无畏的船长被放逐了,他注定是一个流浪的游吟诗人,也注定是他船员们一辈子的老船长。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读书笔记 篇5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本书,也一定对这本书的内容念念不忘,我也和大家一样。翻开这套书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便马上被这本书那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了。我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如饥似渴的看完了这套共为七本的《哈利·波特》。

在这一套经典着作中,最有意思的就要数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了。

这最后一本书使我产生了很多感想,也给了我诸多启示。哈利·波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凭什么打败如此强大的伏地魔?他凭的勇气、信念、毅力、坚持和努力。这不也是我们通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五要素吗?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都要向哈利·波特看齐,去走向成功。

首先,我们要拥有信念,一个坚定的信念可以帮你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艰辛。我们还要有勇气,因为勇气可以让你不去害怕困难,并最终战胜它,而不是当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还有坚持,它可以帮你走过艰辛又漫长的道路。而毅力,它可以帮你承受一切的不愉快,并越发坚定的走下去。

有了这些,你就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也离成功不远了。

这几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怎样迎来成功,还让我懂得了朋友的重要。

如果没有赫敏和罗恩的帮助,哈利会取得成功吗,我想不会。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他注定终身孤独。他也一定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了,他也不会觉得快乐,因为他缺少一个能和他一起分享快乐的人。

死亡医生引出死亡话题 篇6

最近,好莱坞决定把美国著名“死亡医生”杰克•凯沃尔基安的故事搬上大银幕。杰克并不是凶杀犯,他只是大张旗鼓地支持安乐死,并于1990年至1998年间,协助130余位患者自杀,从而得到“死亡医生”的绰号。

杰克第一次执行“死亡任务”是在1990年,帮助妇女珍妮特•阿德金自杀。在此之前,杰克的“死亡咨询”业务,已红红火火地开展了三年。他在当地的报纸上打出广告:“本人为生物伦理学及死亡方式学医师,擅长提供死亡建议,愿为疾病晚期患者选择有尊严的逝去提供帮助。”另外,杰克还发明了一台“慈悯机”,即世界上首台自杀专用机。

1990年6月,珍妮特•阿德金找到杰克医生寻求帮助时,54岁的她正经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当时会面的录像显示,杰克对珍妮特进行了询问,而她不时显示出困惑的表情。

医学专家后来分析说,珍妮特的困惑反映出,她并不具备自主决定能力,更别说是有关自己生死问题的重大决定。然而,在会面后的第3天,杰克还是在自家的旅行车里,对珍妮特实施了安乐死。

从此后,杰克的“协助自杀”行为,一发不可收。而美国检察部门也盯上了这位“死亡医生”,曾4次以谋杀罪对他提起诉讼,但都因证据不足而被法庭驳回。1998年9月,检察官们终于等到机会——在对一位名叫托马斯•尤的病人实施安乐死时,杰克竟将整个过程进行了录像,并送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新闻节目《60分钟》播出。2200万看到此节目的美国观众瞠目结舌,杰克也因此事最终被判二级谋杀罪入狱,2007年才获得假释出狱。

“死亡医生事件”如导火索,十几年里,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对“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激烈争论。即便在杰克入狱后,有人爆出,他“协助自杀”的病人中,有许多并非处于无可救药的重病晚期,一些人甚至没有生理上的疾病。这些人之所以去寻求安乐死,主要是因为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

选择死亡的权利

就在好莱坞决定拍摄 “死亡医生”不久,英国皇家检控署在今年8月向外透露,近期要出台一份关于“协助自杀”的临时指导文件,对“在何种情况下,协助他人自杀可不受指控”作出详细规定。

英国法律素来反对“协助自杀”。如今忽然有所缓和,这多少要和刚刚发生的“黛比•普尔迪事件”有关。

现年46岁的英国妇女黛比•普尔迪,于1995年被确诊患有多发性硬化症,这种病让她逐渐丧失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甚至排泄功能。黛比不想继续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她想选择安乐死。由于安乐死在英国不合法,为避免丈夫和亲人因帮助自己而遭起诉,黛比向英国法院提出就“协助自杀”重新进行司法解释的要求。

今年7月30日,黛比接到了盼望已久的裁决,英国上议院决定,“可以接受”黛比家人协助她自杀的行为。黛比欣喜若狂,她称这项裁决把“生命的权利”交还给了她。

事后,黛比对采访她的媒体坦言,如果诉讼失败,为不拖累家人,她将学习那些 “寻死”的前辈,独自去瑞士结束生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瑞士、荷兰、美国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允许“协助自杀”。

而瑞士对“协助自杀”更是宽容,申请人无需拥有瑞士国籍而只需在瑞士就医。另外,瑞士还设有“尊严”、“解脱”等专门“协助自杀”的机构。截至今年7月,在“尊严”接受自杀服务的英国人就有115人。其中,有两个最为轰动的“协助自杀”事件。其一,是英国著名指挥家爱德华•唐斯和妻子琼•唐斯的“共赴死亡”事件。

由于妻子琼患上绝症,“几乎失明、失聪”的爱德华不愿独活。于是,夫妻俩一起赴瑞士,于今年7月10日以安乐死的方式离开人世。二人在留给亲人的声明中说:“不想再因严重健康问题而挣扎。在共度54年幸福时光后,我们选择在平静中,有尊严地携手离去。”

另一起“协助自杀”事件,是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大学教授克雷格•尤尔特,将自己在英国家中做准备、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的全过程,委托著名纪录片导演约翰•扎利斯基进行跟踪拍摄。这部名为《死亡权利》的影片,于去年12月9日在英国天空电视台播出。

影片最后,59岁的尤尔特对着镜头平静说出了他选择安乐死的原因——“我热爱生活,更没有厌倦生命。只是,疾病的折磨,让我的身体已沦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之后,尤尔特转向相濡以沫37载的妻子玛丽,说道:“亲爱的,我是多么爱你。”玛丽则微笑着回应:“一路平安。我们会再见。”随后,尤尔特用牙齿按下关闭呼吸器的按钮,喝下致命药剂,在他自己选择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乐曲中安然逝去。

尊重死,就是尊重生命

如今,关于安乐死、“协助自杀”的讨论,已不局限在社会领域,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也开始涉足这个集道德、人情、法律于一身的“生死话题”。2005年,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西班牙影片《深海长眠》便是如此。

影片取自真实事件,男主人公雷蒙26岁时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四肢瘫痪,只有头可以微微转动。雷蒙在病床上煎熬二十余年,于1993年展开诉讼,要求西班牙政府准许他由别人“协助自杀”,但以败诉告终。

1996年,雷蒙出版自传《地狱来信》,诉说了他的经历和感受。最终,1998年1月雷蒙在未能证实身份的人协助下服毒自杀。西班牙警方随即以“协助自杀”罪,逮捕了雷蒙22岁的女友。但之后的一周,雷蒙所居住的小镇,几乎所有居民约3000人陆续“自首”,承认协助雷蒙自杀。这件事当时轰动全球,7年后,被拍摄过《小岛惊魂》的导演亚利桑德罗•阿曼巴搬上大银幕。

片中的雷蒙,并非是个郁郁寡欢之人,他始终活得积极热情。甚至,在饱受疾病折磨,生命尊严受到践踏,生命意义逐步丧失后,雷蒙仍为自己能够“堂堂正正”地离世奋勇抗争。或许,正是因为珍爱理想与灵魂,雷蒙才会选择结束现实的肉体生命。他在影片中这样表述:“对我来说尊严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但我至少可以尊严的死去。”

几年后,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虽不像《深海长眠》涉及安乐死、“协助自杀”,但同样也探讨了死亡议题。入殓师,即殡仪工作者。日本的入殓师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用酒精替遗体清洁、更衣、化妆、纳棺等。在入殓师的精心处理下,遗体变得祥和自然。

电影中,身为入殓师的男主角借由工作,“认识”了因性别错位而自杀的少年、因堕胎而身亡的少女、在破屋中孤独死去的老妇人。各种死亡形态接踵而来。男主角也在一次次帮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后,体会到生命本应有的充盈、豁然。

尊重死,就是尊重生命,大概是《深海长眠》和《入殓师》最相近的精神内涵与生死观。也是很多人主张有尊严的死去、支持“协助自杀”的原因。然而,立法者对“协助自杀”最大的顾忌,很大程度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因为,近些年有太多像杰克•凯沃尔基安一样,喜欢替天行道、扮演上帝的“死亡医生”出现。

几年前,英国就逮捕了一个“死亡医生”希普曼,这位大夫几十年来在英国中部小城给单身瘫痪在家的年迈老太太看病,看得不耐烦,就干脆给她们开过量药物,一了百了。他做“杀手”多年,从未有人怀疑,直到她伪造了一个死者的遗嘱,说死亡财产全部归他,引起家属警觉,才东窗事发。

1994年,荷兰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医生杀人事件。一个50多岁的中年妇女,突遭生活变故,两个爱子先后去世。她觉得人生再无意义,找到了心理医生夏波,在讨论两个月后,夏波同意“协助自杀”。事发后,很多人对夏波进行讨伐,觉得妇女所受的心灵创伤,只要医生有耐心,“复原”的可能性完全存在。而夏波却痛痛快快地把她送上黄泉路。

有时,不光是那些“扮演上帝者”会轻视生命,有些求死者,其死亡初衷也不是为了寻求尊严。英国作家斯蒂文森就曾在其代表作《新天方夜谭》中描写了伦敦“自杀俱乐部”中,一群厌世者的寻死游戏——每晚聚会,打牌得到草花A的人,第二天拂晓前必须杀死分到黑桃A的人。书中主人公很不幸分到黑桃A。他本是好奇而来,生死关头,忽然意识到,自己只是玩玩,并没做好死的准备,只是后悔太晚了。

多年后,“自杀俱乐部”中的死亡游戏,竟上演现实版。一位德国主妇,有天忽然失踪,多日后,尸体在荒野草丛被发现。警察之后调查出,该女士一年多来一直与远方某男人网上通信,讨论犯罪小说中常见的奸杀案,臆想其中的“快感”。最后,两人约好某晚在某公路旁具体实践,玩到断气才痛快。

或许,那些怀疑、反对“协助自杀”的人,害怕的,正是这些“轻视生命”,或是偶尔丧失斗志便想逃避责任,一死了之的人。如果对生命时刻保持敬畏,无论选择生或死,皆可坦然。生,可如夏花般灿烂;死,亦如秋叶般静美。

死亡和濒临死亡读后感 篇7

摘要: 死亡是人人都恐惧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面临死亡时,我们心里的活动是怎样的呢?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是,当我们濒临死亡时,毫无疑问是最孤单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刻,我们希望能够能到关怀,爱护。现代医学纵然发达,但是往往却忽视了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对人性的尊重,回归本真,那也许才是真正的治疗手段。

关键字:死亡 治疗 人文关怀

死亡-一个恐怖的字眼,对于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来说,死亡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无意识中,涉及自身的死亡永远都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的无意识去想象活得好好的现世生活一下子结束了,简直不可思议[1]。那么对于那些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当他们已经知晓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那么他们的内心想法是怎样的呢?《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中采访了多位濒临死亡的病人,探讨了他们的性格,人生以及需求等等。这本书最初的想法来源于四位芝加哥神学院学生的一篇关于“人类生活中的危机”的论文。

通过和濒临死亡的病人的谈话,研究濒临死亡的人的内心想法,大致归纳了几个阶段。他们的内心变化从一开始的否认和隔绝,到愤怒、交涉,再到抑郁再到最后的接受。研究这些过程,纵向地向我们展示了死亡的历程。

我想很多人都有兴趣知道人在濒临死亡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因为不可能有人愿意尝试去做这样的实验,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会这么做呢?不过在美国有位心理学博士雷蒙德穆迪他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了人在濒临死亡的感觉,从临死者听到自己即将死亡开始,他记录了150个案例后得到以下的观点。听到自己的死讯,当人听到医生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告诉他即将死亡,他的心理衰竭程度达到了极致。

感到从未有过的舒服,在心理衰竭程度达到极限后,会感受一种疼痛,但是时间很短,一闪而过,人会感觉自己悬浮在黑暗的思维中,有一种愉悦的从未有过的舒服感觉包围他,听到奇怪的声音,在一个年轻的女子身上雷蒙德得到了一条信息是,该女子说她听到一种曲子,非常的优美。感觉突然进入了黑暗空间,是被一种力量拉进去,那个空间没有边际,不清楚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感觉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我感觉我在另外一个空间看着自己的身体,我想伸手去抓,但是始终够不着。有一个女子说,当时我想给身边的人说话,但是他们好像都听不见我在说话,我感到很无助。临死的人此时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自己不停的出入自己的肉体。感觉和视觉器官如此灵敏,就算以前是有视力障碍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非常清晰。感觉到从来没有如此的孤独,非常的无助,感觉自己很孤独。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间。在这个人即将死亡的时候眼前会出现亮光,这些亮光据说是代表某种人性。临死之人会重新的体验一次自己这一路来的人生,和在他人生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这些事件会按顺序闪过,有的还会出现画面,做了一次自己全景式人生回顾。所有的人都会提到他们面前会出现一个界限,但是他们形容不出来着是什么界限阻碍了他们,有时候是一团雾、或者是一道墙。

最后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是这个临死之人被救活了,他们会希望马上回到自己的身体,但是由于濒死体验的深入,开始的时候他们拒绝回到自己的身体,当一段时间后会看见光,这种光就是引导他们回到自己身体的道路,于是他们就真的回来了。这些都是雷蒙德通过研究150个濒死者的案例之后得到的结果,他研究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开死亡的真相,以上情况都是按照濒死者的出现的情况先后顺序排列的。[1]

成人畏惧死亡犹如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对黑暗之天然惧怕因妄言传闻而增长,成人对死亡之畏怯恐惧亦复如此。无可否认,对死亡凝神沉思,视其为罪孽之报应或天国之通途,实乃圣洁虔诚之举;而对死亡心生畏怯,视其为应向自然缴纳的贡品,则属懦弱愚陋之态。不过在虔诚的沉思中偶尔亦有虚妄和迷信混杂。在某些天主教修士的禁欲书中可读到这样的文字:人当自忖,思一指被压或被拶痛当如何,进而想死亡将使全身腐烂分解,此痛有当如何。其实死上千遭也不及一肢受刑之痛,盖谓系生命之重要的器官并非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故那位仅以哲学和正常人身份立言的先哲所言极是: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呻吟与痉挛、面目之色变、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显出死亡之可怖。但应注意的是,人类的种种激情并非脆弱得不足以克服并压倒对死亡的恐惧;而既然人有这么多可战胜死亡的随从,那死亡就并非如此可怕的敌人。复仇之心可征服死亡,爱恋之心会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渴求死亡,悲痛之心会扑向死亡,连恐惧之心亦会预期死亡;而且我们还读到,在罗马皇帝奥拓伏剑之后,哀怜之心(这种最脆弱的感情)使许多士兵也自戕而毙,他们的死纯然是出于对其君主的同情和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还补充了苛求之心和厌倦之心,他说:思及长年累月劳于一事之单调,欲撒手弃世的不啻勇者和悲者,尚有厌腻了无聊的人。即使一个人并不勇敢亦非不幸,可他仅为厌倦没完没了地做同一事情也会轻声。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那些凯撒们面对死亡是如何面不改色,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仍然故我。奥古斯古弥留时还在赞美其皇后,“永别了,莉维亚,勿忘我俩婚后共度的时光”;提比略危笃之际仍掩饰其病情,如塔西佗所言:“他体力已耗尽,但奸诈犹存”;维斯帕芗大限临头时兀自坐在凳子上戏言:“看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一边喊一边阴颈就戳;赛维鲁行将易篑时照旧发号施令:“若还有什么我该做之事,速速取来。”此类视死如归之列,不一而足。毫无疑问,斯多葛学派那些哲学家为死亡的开价太高,而由于他们对死亡筹备过甚,遂使其显得更为可怕。尤维纳利斯说得较好,他认为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之寻常犹如生之天然,不过在幼童眼里,出生于死亡也许都同样会引起痛苦。在执著追求中牺牲者之不觉死亡就如同在浴血鏖战中受创伤之暂时不觉伤痛;由此可见,于坚定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死亡之痛苦的的确可以避免,但尤其是要相信,最美的圣歌乃一个实现其高尚目标和期望之后所唱的那首“主啊,现在请让你的仆人安然离世”。死亡尚可开启名望之门并消除妒忌之心,因“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后会受人爱戴”。

那么在人们濒临死亡时,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就更为体现出来。“关心人,理解人,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是一种价值诉求。[2] 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恒常的价值理想,比如自由,博爱,大同世界,绝对和谐等思想。[3]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存在于医学行为之中的,实践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对象化的“物化”过程与结果,它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尊重与关爱。在现代医学模式

视域下,医学人文关怀可以延伸到生活的任何角落。在医护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医学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对病人躯体健康的关怀、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3个层次[4]。医学人文关怀始终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体现“真善美”的统一。医务人员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①提高人文修养。通过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背后的故事萌生道德情感,并不断强化和提升道德情感;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选择,与病人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②在为病人进行检查、治疗的过程中,讲求服务艺术。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用温和的语言和病人交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感觉到医生的心与他们很近。适当的鼓励和称赞可增强病人的幸福感,进而冲淡疾病带来的痛苦。③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病人服务的整个过程。不疏漏每一个细节,处处表现出对病人的热忱和尊重。如将听诊器放在手中捂热后再放在病人身上,做好这样的小事,能使病人在获得优质医疗的同时,心理上也得到满足。④大力加强科普宣传工作,让病人、家属更多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信任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总之,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既是医学源头的回归,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2l世纪的医学,应当是一种公平的、关心人的,同时又是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更为完美的医学协1。作为医学工作者,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就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取向。医务工作者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同病人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治病,还要关爱和尊重病人,弘扬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参考文献

【l】《濒临死亡的感觉》

死亡笔记 篇8

五、契约的死亡

古典契约理论时期,理论家竭力将契约责任同侵权责任区别开来:契约责任必须有契约的存在,而契约必须包含约因才能成立。侵权责任则不需要契约关系的存在。契约责任是绝对的,几乎不存在免责事由,违约赔偿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间接损失不予以赔偿。侵权责任则只需要存在过错即可,损害赔偿包含直接或间接的全部损失,并且存在诸多免责事由。20世纪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呈现融合趋势:根据“契约落空”规则,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均可被免除。根据“允诺不得反悔”原则,原告因信任被告人之承诺而遭受的合理损害应予以补偿,不论是否存在约因。损害赔偿可包括间接损失,这与古典契约理论下限制赔偿范围不同。另外,还存在一种案件,类似于大陆法系不当得利的案件[14],在古典契约理论看来,原告无权就已做的工作提出任何补偿。但是后来的理论却往往提供补救。常见的补救办法为“法律推定的契约”和“准契约”以及“实际履行规则”。准契约的理论也由此发展起来,准契约理论是对契约与侵权二分体系的一个破坏。原本类似的案件因为不存在契约,应该归属于侵权领域,但是经过法律拟制,这些案件通过契约规则得到了解决,以达到更公平的结果。严格责任也是契约与侵权相融合的一个典型现象,即使销售者没有任何过错,即使受损害的并非是买受人,销售者仍要依据买卖合同承担法律责任,其实质是侵权责任。

契约理论建立在自由放任的自由经济背景下,因此将责任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扩大人的自由成为法律的追求;但是20世纪福利国家兴起,自由主义有了新的内涵,自由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在享有自由的同时,也要负担照顾他人的社会义务,古典契约理论的衰落是必然的过程。

六、结语与感想

吉莫尔教授所称“契约的死亡”多少有些夸大其词的意味。吉莫尔所谓的“契约的死亡”指的是契约法向侵权法的回归,契约责任正在被侵权责任所吞噬。正如吉莫尔教授在书中所说,古典主义总是与浪漫主义交替出现,当古典主义被浪漫主义所取代时,浪漫主义也将在活力耗尽时为新古典主义所取代。[15]古典契约理论的死亡实际上蕴含着契约的新生,日本内田贵教授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契约的再生”[16]。

笔者在阅读《契约的死亡》时深感英美法关注审判实践的特点。吉莫尔教授在书中所援引的每一个法律规则,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并且在案例上附加了不同法官或学者对审判过程和结果的评析。与成文法的超强稳定性相比,判例法体系的规则常常会随着审判实践的发展而更新,从案例中抽象出的规则并不具有绝对的规则地位,可为新的审判所推翻。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缓解法律滞后性的弊端。

与笔者所读的其他论文相比,吉莫尔教授的这篇论文注重援引不同法官和学者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评价,很少有下定义式的表述。全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契约的起源、发展、衰落和结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次章节目录和标题。笔者在读第一遍时,感觉结构混乱,不知所云;在读第二遍时,才慢慢理解文中的逻辑脉络,顿感行文流畅,逻辑清晰,一气呵成。吉莫尔教授在短短百来页的论文里,展现了契约从生到死的百年历史,语言精练,内容详实,足见其功力。

参考文献:

[1]契约法的产生也与法典化运动的兴起有关。十九世纪英美部门法学家主张判例法体系存在不足,应该设立成文法,并对各种契约判例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抽象出一般原则。

[2]指1950年的出版的《柯宾论契约》。

[3]大陆法系契约理论认为契约是两个相反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是一个法律行为;而英美法认为契约是两个意思表示分别达成合意。

[4]这一规则由狄更森诉道斯(DickinsonV. Dodds)案确定。

[5]这一规则通过斯蒂尔克诉密瑞克(StillV. Myrick)案确定。

[6]这一规则通过福克斯诉比尔(FoaksV. Beers)案确定。

[7]典型案例有拉夫勒斯诉威奇尔汉斯(Raffles V. Wichelhuas)和凯尔诉卡万诺夫(Kyle V. Kauanaugh)。

[8]1947年的Central London Property Trust,Ltd V. High Trees House Ltd.是“禁反言”原则在 英国得到阐述和正式确立的案例。参见陈融:“论‘约因论’在英美法系的衰落”,载于《现代法学》7月。

[9]威灵斯顿是霍姆斯的后继者,极力维护古典契约理论;而柯宾则对契约理论进行抨击。

[10]《契约法重述》第90条的规定为:若允诺人可合理地预期他的允诺将诱使受诺人做出确切而实质性的作为或不作为,而预想的作为或不作为也事实上发生了,那么,如果强制实施该允诺是避免不公平结果的唯一方式,该允诺是有约束力的。

[11]典型案例是加冕典礼案(Krell. V. Henry;Chandler V. Webster)。

[12]典型案例为赫伦第二案(TheHeron II) 。

[13]古典契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在重新表述的约因理论下,尽可能缩小责任范围,并在此限制下接受绝对责任观念,对高数额的损害赔偿金这一补救措施采取限制性或者消极的态度。以“交易约因论”为核心的古典契约理论最为突出的三个原则为:客观契约论、契约责任绝对论和违约赔偿责任限制论。

[14]这里既包括大陆法系不当得利案件,也包括债务人部分履行而没有全部履行契约义务的案件。在古典契约理论下,不当得利人不必补偿原告的损失;部分履行契约的义务人不得要求报酬。

[15]见格兰特·吉莫尔著:《契约的死亡》,中国法制出版社版第135-136页。

[16]见【日】内田贵著,胡宝海译:《契约的再生》,中国法制出版社20版。

作者| 夏玲

死亡笔记 篇9

通常现场急救时对死亡的判断有两项内容,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临床死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进行生物学死亡的判断。临床死亡是指患者发生了心搏、呼吸停止,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必然告别人世。生物学死亡指患者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完全失去了生还希望。临床死亡患者是否能够转化为生物学死亡,通常取决于如下因素:导致心搏停止的病因和原因、心搏停止的持续时间、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年龄、是否有慢性疾病等)、是否在有效治疗期得到了复苏以及复苏手段的正确性等。除原发疾病因素外,时间因素非常重要,临床死亡患者得到的治疗越早,生还希望越大。此外患者体温和环境温度也不容忽视。临床死亡发生后,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随环境温度而不同,从理论上讲,通常留给急救医生的抢救时间为4 min左右,这是由于4 min是在常温下(摄氏22度左右)人脑对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如果环境温度低,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时间。在很多情况下,急救医生到现场后发现患者已经失去生命迹象,由于急救人员不能像在医院里那样准确判定患者临床死亡发生的真正时间,故不应该轻易放弃抢救。

确认死亡是事件处理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如果没有做好,特别是把没有死亡的患者轻易认定为死亡而放弃抢救,就容易导致极端严重的后果。因此急救医生必须慎之又慎,切勿盲目行事。社区医疗机构及急救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对于类似事件的现场急救工作程序,然后监督急救人员按照程序严格执行,以避免类似失误的发生。

实施周密的综合判断

急救医生在现场对可疑死亡者必须实施细致的病因分析及查体,物理检查和心电图检查都不可缺少,在获得确凿的客观证据,并经过缜密的综合判断后方能确认患者死亡。其参考因素包括:

物理检查

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搏停止,表现为大动脉搏动摸不到,呼吸运动看不到,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到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可有面部皮肤及口唇颜色青紫或灰白,瞳孔散大而固定,二便失禁等。上述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越大。物理检查方便易行,但它的缺点是客观性逊于心电图检查。对经验不足的急救医生而言,单纯依靠物理检查,就能确认死亡的诊断也不是轻而易举,因此必

确认患者死亡并不意味着放弃抢救患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患者没有放弃抢救的指征,急救医生都应在现场立即展开抢救,这样做的目的有三点:首先是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患者生命,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第二是对患者家属可能起到安抚作用,换位思考,如果急救医生在现场对患者不做任何抢救就断然离去,家属有时难以接受;第三也是很重要的理由就是现场抢救能够证实急救医生先前的诊断,并为自己的死亡诊断保险。经过了抢救,患者还是没有生还的迹象,说明前期的诊断是正确的。因此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现场有无家属,急救医生都应尽快展开抢救,这一点至关重要。

放弃抢救的指征: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可以放弃现场

患者,男性,46岁。某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患者骑摩托车与其他车辆相撞后发生意识丧失,路人见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 h后甲医院的救护车到达现场,急救医生经检查确认患者已经死亡,随即将“死者”交给交警处理,并开具了死亡证明。救护车拉着另一位患者返回医院。谁知约1 h后患者家属在殡仪馆的冷冻室中发现患者面色红润,还有呼吸和体温,于是随即再次拨打120。约20 min后乙医院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医生经过查体,发现患者体温36.8 ℃,脉搏74次/min,呼吸18次/min。于是将患者送到乙医院抢救,但医院在抢救若干时间后宣布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并为其第二次开具了死亡证明。

这件事情导致患者家属极度不满,事件因各种“误会”而升级,并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各种平面媒体也对此做了大量报道。在家属和市民的疑问中,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政法委书记为负责人的调查组。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能够找到事件的发生原因并将其妥善解决。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全科医生和急救工作者能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教训呢?首先我们应该分析,患者是否真的在甲医院的急救医生到达时已经死亡。尽管目前我们对事件的全部真相还不得而知,但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并不困难,因为从人体存活的生理学原理上分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不可能在心搏停止若干时间后,在没有任何外部因素的帮助下主动恢复心跳和呼吸,也就是说人不可能自行“死而复生”。由此推断,较大的可能是甲医院的急救医生误将没有死亡的患者诊断为死亡。这个事件如果真的如同当前各种媒体报道的那样,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可怕的低级失误。

尽管甲医院的医生声称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患者已经死亡,但患者家属的发现和乙医院医生的诊断却打破了这一切。诊断失误的后果是可怕的,因为这样就可能使患者丧失了有效的抢救时机,使原本可以救活的患者丧失了生命,违背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失误是“低级”的,因为死亡的确认并不属于十分复杂的事情,但它毕竟还是发生了,这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现场急救时确认死亡时要慎之又慎,急救医生必须获取详实的客观证据,并在详实的客观证据的基础上经过缜密分析才能做出死亡的结论。这还不够,即使是确认了死亡,如果缺乏放弃抢救的指征,急救医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要立即展开现场抢救,要尽最大努力,哪怕是“死马当活马医”式的抢救,这样才能对得起患者的生命,起到安抚家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这样的低级失误。

看一致不一致,这样就能让家属明白是怎么回事。

确认患者是否死亡,是建立在很多客观证据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基于某些人的主观感觉。因此把握好证据的采集,进行缜密的综合分析就决定了诊断的正确性,只要做到这一点,在家属因不相信现实而产生错觉时,我们也会有足够的自信,从而做好善后工作。

“2012年 PCI手术视频与疑难病例大赛” 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会隆重召开

2012年3月3日,“2012年 PCI手术视频与疑难病例大赛”正式启动。在广西南宁同期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霍勇教授主持了启动仪式,并公布了本次病例大赛专家评审名单, 明确了病例评审核心标准、病例征集要求及标准模板。

与此同时,本次大赛的官方网站“PCI园地”(http://PCICASE.DXY.CN)也正式发布。该平台不仅汇聚了PCI领域的前沿进展,而且还囊括了相关领域的权威观点及会议视频等精彩内容,可供全国广大PCI领域的同道学习交流进步。

本次大赛将向PCI手术医师征集优秀临床案例及手术视频,从中选出最优秀者参与现场演讲比赛,与同仁们分享经验。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至12月,历时一年。将于3~6月间进行海选赛,在全国征集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第一诊断、经过PCI手术治疗并保存有手术录像的完整病例,经过特邀评审专家审核,遴选出其中的优秀病例,经过15场城市赛及一场半决赛,最终将有5名选手入围在“201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年会”上举行的决赛。欢迎大家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分享手术视频与精彩病例!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进行期间,霍勇教授、葛均波教授和陈纪言等全国知名专家还将受邀做客PCI园地,开辟“PCI专家看病例”专栏,定期与大家分享经典PCI病例,给出精彩点评,在线答疑互动,探讨交流PCI相关知识与进展,与广大心脏介入医生一道成长!

上一篇:四季童话教学设计下一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