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资料

2024-08-22

校本培训资料(通用8篇)

校本培训资料 篇1

在樊城区“三究四学”课堂改革的浪潮中,我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于实际,扎实地开展了校本培训,深入扎实开展“三究四学”课堂模式的学习、探讨和实施,从而让教师在学习、改革、反思的氛围中改革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我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中,一直坚持做到“四有”,即:有完备的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有全面的校本培训的内容体系,有科学的校本培训活动模式,有比较明显的实际效果。现将主要作法汇报如下:

一、重视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有整体规划和方案

我校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制定了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使校本培训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1、构建了“一室八组”校本培训管理模式。“一室”即学校教导室,“八组” 即八个学校教研组,这个模式把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到规范科学的管理轨道上来,使校本培训活动常规化、科学化。

2、明确校本培训内容,拓宽校本培训渠道。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做到“一二三四”:即树立“一个理念”,校本培训兴校,校本教研兴校;开通“二个渠道”,即个人自训、集体培训。明确“三个内容”,即常规校本培训、专题校本培训和“三究四学”教学模式培训。常规校本培训主要培训所教学科知识体系,教材把握处理,成效测试评价;专题校本培训主要培训教师研究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要素、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辅助手段、创新教育、创新学习等;“三究四学”教学模式培训主要培训对“三究四学”教学模式的理解、运用等。

3、制定校本培训工作整体规划。配合上级校本培训内容、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目标:以湖北省课内比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校本培训、校本研究、课题研究,切实落实新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转变。

4、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例会制。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校本培训与校本培训体系,从而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近几年,我校逐步开始实施校本培训活动“例会制”。(1)课题研究例会制。课题申报→研究计划→阶段小结→课题结题,每一个环节均实施全程监督管理,真正落实课题研究的有效性、针对性、发展性。(2)校本培训组学习例会制。我校要求校本培训组每周一次(语文校本培训组校本培训活动时间是星期二下午,数学校本培训组校本培训活动时间是星期三下午,英语校本培训组校本培训活动时间是星期三上午,综合校本培训组校本培训活动时间是星期四上午)在理论学习、个人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方面开展活动,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3)校本培训、教研工作进行回顾与小结,并且有针对地部署下一阶段的校本培训与培训任务。

二、建立整体校本课题研究体系,扎扎实实探索实践

1、建立完整的校本课题体系是提高校本培训的关键,我校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校本课题研究体系,使每一个学科的校本培训都有章可循。

语文学科针对作文教学中效率不高、落实不足等问题,摸索出了“序列化作文”的符合新课程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数学学科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开展了“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实验研究。政治学科开展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学校《社区教育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作为省级课题已经结题,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也已经展开研讨,2012年6月就将结题。

2、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习内容。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鼓励者、支持者、同行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的办学方式有了乡土特色、社区特点;教师的教学思想,打上平等民主的烙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教师的心田。我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社区教育资源,相继开发出教学内容符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登高英雄杨连娣》、《声音的力量》、《魅力襄樊》等校本课程,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3、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我校组织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区各级各类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撰写学习体会,在学校分学科、分年级展开讨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积极参与“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验,通过自学、自我研讨、向第一批实验学校学习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师课改水平,如建立“讲(课改讲坛)、评(课例评析)、思(教学反思)”活动制度,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为要素,以“三课”(听、评、说课)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校本研究的质量,推进课改的实施。

三、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建构校本培训模式

1、教学实践与反思的模式。以课例为载体,以个人教学实践为依据,采取“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在我校开展“反思我的新课堂”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养成了一课一反思的习惯。还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截取一个有代表性的课例,由教师个人写出反思千字文,供大家学习。

2、校本培训组活动模式。学校成立“五大”校本培训组(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个校本培训组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各自采取上课、评课、讲座、边上课边评课,写反思、体会等一系列的切合于本组实际的校本培训活动。这样一来,校本培训的自主权扩大了。校本培训的对象统一了。校本培训的氛围浓厚了。校本培训的效益凸现了,“校本培训”的特色形成了。

3、集体备课模式。集体备课是同伴互动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最好的平台。学校实行行政分组负责制,主要领导分头与年级挂钩(朱亮明分管八年级,王奇君分管七年级,张迎东分管九年级),在教导室的安排下,各备课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周集体备课做到“五个定”:a定时间、b定内容、c定人员、d定场所、e定记载(指定专人记载,记录研讨时间、地点、参加者、研讨内容及遇到的困惑等。)除了固定时间的集体备课外,各个备课组还能不定时的随时随地进行沙龙式的集体备课。

4、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今后区级、市级,乃至省级骨干教师成长的最基础的起点。我们以自己的学校实际出发,培养自己的学校的骨干教师。对自身条件好,又肯于钻研,品行专业双优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给他们更多的成长机会。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培训。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期重点在七年级把学习、实践、验证“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师资培训的重要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初中各科新课程标准》,结合“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对三个年级尤其是七年级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四是加强合作交流:邀请市、区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写出外出学习汇报材料,主讲一节汇报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以中学部开展的“青年教师四项全能”评比为契机,组织了校优质课评比活动,语文梁映辉、数学左红,英语赵炯、李飞燕,物理黄恋,化学白洁,体育许小东、姜洁等老师代表学校参赛,均取得了二等奖以上的较好成绩。另外,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2011年我校派出50多位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校全额报销。

3、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培训。

每周一下午学部规定两节课为全校统一教研活动时间,各备课组分别集中,交流、总结、反思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进行以思考、研讨为重点的备课和研究,共同确立出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策略等。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学期一到两轮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思想如何渗、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思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因每位教师所任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难免存在各种差异,教师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我们本着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指导思想,又要求在集体教研中教师之间要发挥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做到“五个随时”,即“随时交流得失、随时亮明新观点、随时帮他人调整心态、随时解决个别教师遇到的难题、随时分享好的信息资源”等,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校本教研力求实效。

4、开发校本教材,让教师尝试专家探索之趣。

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主要目的是开阔师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明确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在教学思想上,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立足点定位在充分利用本校特色、社区资源上,注重搞好三个结合:一是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相结合;二是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三是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相结合。我们相继开发了《登高英雄杨连娣》、《声音的力量》、《魅力襄樊》等校本教材,使教师尝试到了专家探索之趣。

5、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由我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负责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讲座,本学年累积达6次;同时结合学校实验课题,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班主任老师学习班级心理活动课实施的原则,并有效的开展。

五、校本培训显露成果,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狠抓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1、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教学观。明确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师观。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是无所不能者,而是新课程下的学习者,他不只是一桶水,而是要成为自来水。同时教师又是同伴的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学生观。校本校本培训让我们明确了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并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同时每个学生又都具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应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另外学生又是发展中的人,要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尽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不足。

<4>教材观。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目的,教材也不是圣经,我们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教材进行互动交流,而不是为了记住教材本身。我们不仅使用国家级、省级教材,还使用校本教材。

2、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1>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前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如今已不复存在,课堂上,“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让老师也来试试,行吗?”等等语气多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你争我辩等探究、合作式的多了,上课不再是传授圣经的独言堂,而已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掘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性的乐园。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传统的被动、过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放、互动、讨论、合作、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已逐渐淡化,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勇于发现、探究的精神已初步形成。如今在学生中普遍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即大胆提问的多,善于辩论的多,勤于动手的多,死记硬背的少。<3>评价方式的转变。我们不再以分数这唯一尺度来衡量学生,而是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评价,即要全面综合,又突出学生个性,“三好学生”这一传统说法已被“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雷锋之星”、“体育之星”等名称代替。我们的信念: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我们的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作业方式的转变。作业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方式,作业由单一知识型的向综合能力型的转变。由单一巩固课内知识型向注重向课外延伸型的转变。不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书面作业、小实验、采访,还有调查报告等等。

3、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勤学、乐教、互助已蔚然成风。老师撰写的论文多了,获奖多了。主动承担公开课的多了,教师们都主动申请承担,一改以往不愿意讲公开课的现状。

4、培养了教师之间合作研究精神

有了校本培训的这种机制和校本培训组、年级备课组这个平台,许多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都会拿到科组去与同伴互相切磋探头,彼此增强了合作促进了共同发展。

5、攻关项目已见成效:学校《社区教育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已经结题,心理课题——《以班级为本的学生心理辅导模式》课题组获国家级优胜单位。

6、校本培训工作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和教师个人的发展与成长。

校本培训资料 篇2

一、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可并付诸行动。

我认为, 我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立足本校, 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计划。计划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促使其有效实施, 以促成新课程实验的有效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应做如下的改进。

1. 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要对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 切实转变管理者教育教学观念和学校管理观念。主要进行新课程下的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管理规范等专题的培训。

2. 建立“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群体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 使年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共同提高

3. 始终抓住备课、上课两个基本点

以新教材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校本研修为重点, 培养教师对新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校本教研

教学, 是学校的第一职能, 而教育研究, 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支撑。教学是立校之本, 教育研究是强校之路。对于教师而言, 教学是天职,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唯教学而教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教学艺术的提高, 必须有自觉的教育研究来引领和提升。

强化校本教研, 促进本校发展应该做到:

1. 培养一支能研究、善反思、会交流、懂合作的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

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展示骨干风采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2. 积累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资源

积累教育教学资源, 形成教师教学的学科模式, 辅助、优化课堂教学。

3. 关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教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形成可循环、可发展使用的教学指南。

4. 汇编相关的案例、反思、论文等教学成果

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经验进行推广, 真正提高教研实效, 构建教研模式。

三、构建校本模式

当前农村英语教育现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尤其是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还存在一些问题, 它已严重制约了农村英语教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条件有所限制, 缺乏语言环境;课堂设施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源差、基础差, 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考试成绩不好等。不管问题有多少, 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归根到底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师、学生的情况,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

当前, 许多学校学习“洋思”“杜郎口”经验,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学形式, 应在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实质性的东西, 洋思中学的生源不再是以前的所谓“后进生”, 他们的方法肯定在变化, 而推广的还是以前的, 我们就应该思考, 立足本校实际,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习惯, 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需要耐心, 但是更需要创新。

我们应当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1. 提高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 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科学研究者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随时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适时调整, 使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目标。

2. 了解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 基础不好,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首先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科的衔接与过渡教学, 了解学生学过什么, 现在要学什么, 怎么学习等问题。衔接过渡的工作做好了, 才能顺利地进行以后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为学习是学生个体内化的一个过程, 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 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或者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难了, 这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这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我行我素,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失。最后在不懂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 就会发生厌学、弃学现象。所以, 教师在课前、课后要研究学生, 课堂上更要关注学生,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开展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体验, 让学生学有动力, 学有方法, 学有创造, 学有个性。

3. 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人生的领路者, 而不是学习的替代人或知识的讲解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 充分信任和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调人人参与, 改变困难生作为陪读者或局外人的角色。同时也要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4. 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求实效, 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1) 要有新理念, 新教法。

(2) 执教者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

(3) 要对教材进行整合。

(4) 分层次进行目标教学。

(5) 分课型培养自主能力。

(6) 精挑细选做练习。

基于我校实际, 我认为可以构建两种宏观的教学模式:实验班“15+25”, 即讲授15分钟, 学生练习25分钟;普通班“25+15”, 即讲授25分钟, 学生练习15分钟。

总之, 大多数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形势是严峻的, 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但只要我们抓好课堂教学, 善于思考研究, 大胆实践探索, 就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使教师授之轻松, 学生获之愉快, 师生同乐, 到那时相信我校英语教学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在农村中学处于较低层次。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校本教研、构建校本模式是农村中学提高教学质量, 从根本上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模式

参考文献

[1]应海双.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创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7 (10) .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05.

从校本培训走向校本学习 篇3

近年来,校本培训在我国教师培训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实践。相对于培训院校“集中培训”而言,这种培训形式能够缓解培训资源不足、培训经费缺乏和受训者“工学矛盾”等难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反思校本培训的实践,发现其依然遗留着传统师训所固有的若干负面问题。其一,训教分离。来自高校或培训机构的专家往往游离于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之外,只是以传递系统知识为基本导向。其二,训研脱节。未能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纳入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并成为其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其三,标准一统。从培训内容到培训考核,都用刚性和量化的标准要求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客观上抑制了教师个体的独特发展。其四,缺乏互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深度的双边互动,教师在灌输式培训中丧失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部分教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对他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来说,来自于外部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命期间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使自己成为自觉、高效的学习者。因此,诉诸于教师内在的、主动发展的校本学习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校本学习的涵义解读

校本学习是相对于校本培训而提出的,它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以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师教育新形式。校本学习顺应了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主动学习的品质。学校和教师必须从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校本学习的意义,推进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的变革。

1.教师是学习者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根据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的观点,教师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从事学习时具有强烈的自我指导的心理需求,具备有待挖掘的丰富经验,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并且这种学习首先是内在激发的。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自造”,而不是“被造”。校本学习就是要引导教师把学习当成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当成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发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2.教师是学习文化的建设者

教师学习是教师获得与教育有关的知识、技巧、理念和行为习惯的连续过程。可以预见,让教师通过长期、连续的立足于学校的学习,会“内化”生成专业教师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信念、态度等专业素质,也会同步构建起新型教师文化。这种新型教师文化的特征是沟通、对话、合作、互助和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成员在相互理解、开放互信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的思想交换,拿自己的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共享,使自己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沟通,最终形成积极参与、全情参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文化场。因此,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同时,也应成为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者。

3.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同步

教师专业化运动使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的校本学习将带动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促使学校成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生成性的“教师发展学校”。

二、校本学习的有效途径

1.反思教学过程,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校本学习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通过反思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这里的反思指的是:思考、探索、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自身素质、教学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评价、自身成长、学生发展等。其中,较常见的是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主要涉及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氛围是否和谐、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等。自我反思的具体方式主要有: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微格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等。

2.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发展自己

英国学者斯滕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它不同于专家和学者,教师的研究植根于教育实践,研究内容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归类和筛选,最终形成研究的主题和方法。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可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四个阶段,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重视与同行、专家的伙伴关系,重视研究过程对已有观念和行为带来的变化与改进,将研究过程变成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过程,最后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把握规律中发展自己。

3.寻求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完善自己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持续的学习,而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能够为校本学习提供最有效的支持环境。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即使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同伴互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或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教师之间的对话与研讨还是教学灵感的巨大源泉,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在校本学习中,同伴互助的主要方式是在学校中构建学习型组织。可以采取教师自愿组合的方式,也可以由学校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学习型组织中的基本学习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分享式讨论和批判式对话。

4.阅读理论文献,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教师的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教师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为了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乏味,在校本学习中要让教师拥有阅读的自由、享受阅读的快乐。在形式上,要避免“言者昭昭而听者昏昏”的理论讲读,提倡气氛宽松的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等学习形式。在内容上,要避免用硬指标给教师增加阅读的负担,而应向教师推荐教育故事和教学课例类的读物。唯有让教师享受自由阅读的快乐,方能使理论学习真正走出无奈、走出重负、走出枯燥。

三、校本学习的基本评价

为促进教师将学习需求从外控转变为内控、从生计需求提升为发展需求,校本学习的评价应建立起以激励发展为导向的多元化学习评价系统。倡导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努力使校本学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倡导以知识建构为标准的评价,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建构。倡导情境驱动的评价,促进学习者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将学习与教学研究整合。倡导基于进步程度的评价,引导学习者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评价的内容包含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及主动程度、迁移应用能力、自我监控水平和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评价的方法可以是学习档案评估、学习成果展示、学习论文评比、课例研讨、教学技能比武、成长故事演讲、科研报告答辩等。

总之,从校本培训走向校本学习,将形成更加完善的促进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机制,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校本培训资料 篇4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党的十八大从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新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加快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塑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我县从xx年9月起开展了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

一、取得的显著成绩

㈠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经费落实

在全县学校中,绝大多数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建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各校每学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有的学校落实到个人,要求每位教师有个人的学习培训计划、继续教育计划。许多学校还制定了校本培训5年规划。为保证培训质量,各校制定了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许多学校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优的重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如xx小学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并实行了“四挂钩”制,即:每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情况与教研组考核挂钩、与教师评聘职称挂钩、与教师业务考核挂钩、与教育教学评优挂钩。县实验小学将教师的 参培情况和教师奖金挂钩,并作为教师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不少学校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设立了校本培训专项经费,并做到了专款专用。

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校本培训体现“校本”特色 许多学校非常注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校本培训,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 如:xx小学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他们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手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因而学校加大了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和运用网络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训力度。全校有95%的教师参加了县电教站组织的网络考试,100%顺利通过。今年三月份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还参加了以网站及教师个人主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目前,该校有95%的教师基本掌握了网页制作的方法,80%的教师建立了个人主页。教师个人主页、教研组主页、班级主页成为了学校网站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还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将网上教研与学校原有的一些好的教科研机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数学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课是这样进行的:

1、把教师的上课预案在网上发布,其他教师进行网上集备,提出修改意见;

2、上课教师根据大家的建议修订教案:

3、执教研究课,分管领导和教研组教师听课;

4、所有听课老师进行网上评课。再如语文教研组开展的古诗文网上教学研究,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网上各抒己见,特别谈了 “班班通”对古诗教学、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熏陶等方面的一些认识。网上教研克服了教研组成员难以有固定的研究时间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表自己的观点,随时“聆听”别人的见解。老师们积极参与听评研活动,并能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有的教师还能够结合理论来评价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的校本研究氛围。网络缩短了时空,拉近了你我他。

如:县实验小学课件制作提倡以自制为主,专业人员制作为辅。要求青年教师达到会制、会用、用好的程度。学校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方法采用双途径:即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学校一方面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李沧县电教中心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一方面发挥本校微机教师的特长,定辅导人员、定时间、定地点组织好校内的课件制作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达到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科学、合理的制作课件,突出课件的辅助手段,课件要为围绕创设情景而选材,要为突破重难点服务,使用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结合,追求低耗高效。

2、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如:县实验小学在教师自主参培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近几年来,学校投资购买、自制了相当数量的课堂教学录像带及光盘,对这些教学资源,学校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目的地为教师提供实验年级的、非实验年级的、本校的、外校的各个学科的比较有特色的课例,组织有关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进行观看,引导老师进行评析。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这种培训,针对性最强,又是基于教师的内在需要,因而效果最佳。

(4)、课题研究模式。这是该校校本培训的一个特色: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人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来自教师的实践,在研究中,教师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周而复始,有理论——活动——理论——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位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研究任务,需要不断获取资料、进行学习,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学习动 机,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如:xx小学的任务驱动式培训有效的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这种培训方式的主旨是让教师在自主选择任务、相互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让教师感受成功,产生内心需要,产生动力。

具体做法是:

⑴学校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多个任务,如有:各级的评优课,各级的教研会,各种教学案例的撰写,课题的研究等。任务的设立分不同的层次,每一位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任务。

⑵任务选择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与教师本人构成一个研究的共同体,就其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研究,帮助教师较好的完成任务。

⑶任务完成后,上述的研究共同体再和教师一起分析任务完成情况,重点分析通过某一次活动,教师们哪些方面有提高,还要注意什么等。

这样每一位教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发展,实现了以教师的个体发展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也使研究真正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

如:xx小学校本培训课程设置是采用“菜单式”培训,培训专题有:教育理论学习、师德教育、学科教学、课题研究与教育科研、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与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学历层次提高、现代科技与人文科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新教师上岗和教育教学评价等;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有:集中学习式、教师自 学式、案例分析式、小组研讨、参与、反思式、组织观摩式、个别指导式、举办讲座、资源共享式、课题研究式等,这些都给广大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为了避免在校本培训中“一刀切”的现象,使教师的自培计划极具“个性”,极大地体现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该校加强了培训前的调研工作,以更充分的发挥菜单式培训的实际作用。学期初,面向全体教师发放校本培训调查问卷,教师们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发展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选择菜单内或菜单外的培训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培训方式;学校领导小组依据教师的培训需求,梳理出不同年龄、学历、专业水平、学科教师对自身的需求,对教师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确定培训专题,制定学校培训计划,对全年的培训工作做好安排,并加强组织指导,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教师的培训对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解决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每位教师根据个人所需,结合学校的培训计划再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目标》和《自培计划》。

㈢注重培训过程,充分利用各种继续教育资源

各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很多学校能通过简报、校园网络等形式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让有关领导和培训机构能及时了解本校继续教育开展的工作,同时也能对本校教师产生激励作用。各校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使校本培训既立足于学校,又不固步自封。许多学校积极选送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除了参加县级培训外,很多学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还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市、省、国家级培训。除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外,各校还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校外专家和优秀教师到本校开展培训。各校注意交流,县片内教师经常通过相互听课、集体备课、讨论的方式加强和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相互促进、学习、提高。有的学校充分利用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等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多数学校开始注意利用网络给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教育教学信息。全县所有的学校均配备有电脑,有的学校专门有一位教师负责从网上下载各种教育信息,然后通过共享,建立了校内的电子阅览室,教师们在业余时间,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信息。

校本培训的开展对于促进我县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通过校本培训,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师德师风不断改善,改革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虽然各中小学校做了很多工作,但大部分学校缺乏收集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还不够齐全,资料的整理、归类还不规范,还不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2、校本培训的项目意识不强。开展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有的学校不能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校本培训的项目,使整个培训工作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没有发挥出校本培训应有的作用。在今后的校本培训中应注意研究如何确定校本培训的项目,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校本培训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多数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式仍然是单一的讲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校本培训的方式应该更灵活多样。

校本培训资料 篇5

答:“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既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校本研修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同时也提出了实施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基本形态和着力点。在中小学的校本研修实践中,缺少了任何一个要素的校本研修,都不能称作是真正的校本研修。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中小学校本研修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各自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这种研修实效,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

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到、摸得到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所谓校本培训就是指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校长应当是整个培训的谋划者、组织者,培训的对象应当是本校的全体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满足学校和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需求。

二、有人说: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好书,还参加什么校本研修?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15分)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参与校本研修,可以促进个人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业务上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有两个内容:一是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所以说教师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加强师德修养,严谨治学,也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形成自己的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才能传好道,授好业,做一名为学生所爱,博学多才的好教师。

三、偶能听到“语文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难教”的感叹,如何通过校本研修的实施使得语文教学“越教越有意思”呢?请阐述你的观点与做法。(20分)

答:通过校本研修可以使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使语文教学变得有意思。从导入课文入手,激情引趣课文的导入是一种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种是激趣法,老师可以以一个小故事、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或一段言简意骇的开篇辞,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使还沉浸在课间活动激情中的学生迅速回到课堂中来。第二种是创设情景法,教师以作品的背景、影像资料、课文的内容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景并巧妙地将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置的情景中去。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带领学生驶向素质教育的一叶扁舟,那么,设计妥帖而完美的教学导入就是这叶小舟上的彩帆。

四、成立 3 — 5 人的研学小组,组内成员根据课例研究需要进行任务分工,选择一个研究主题,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具体研究教学内容,同课异构,深入分析,完成教学设计与评析,课后反思(要求提出可行的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和研究过程报告。(共50分:教学设计与评析20分,课后反思10分,研究过程报告20分)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研究过程报告:

1、教材分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

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这种亲情虽然是真情,却也是人之常情;而通过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 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课文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 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了,对文章的难点部分让反复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的“拿”愉快的理解。

2、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德,感受双向的父子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创设爱的氛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吗?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找出体现儿子“爱”父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有关句子

2、看似简简单单的话,其实字里行间却蕴藏着无限的美好,仔细品一品,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爱,为什么? 把你的体悟融进你的朗读中。

3、高尔基的儿子回苏联后,天天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春天早日来临,多么希望爸爸能早点儿看到鲜花啊!因为他知道,爸爸看到鲜花,就会——

终于,春天来啦!谁来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好好欣赏那块美丽的芳草地。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适时板书好词,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师叙:这儿原本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地,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现在却开满了各色的鲜花,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引来了小生灵——蜜蜂、蝴蝶……它们嗡嗡的飞看,似乎在哼着一首春天的歌。(1)美美地赏读

(2)赏析,这一段文字虽然短小,但从颜色、姿态、气味三个方面定屈了花儿的美,让我们一起再读。(3)你欣赏了这些盛开的花儿,心情怎样?

出示填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______欣赏着______的花,感到_____国为_________(4)岛的居民看到这些花心情又是怎样的?(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一下居民们看到鲜花的感受)

(5)在父亲眼里呢?从中你感到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了吗?(6)读出自己感受来(指名读第5自然段)

三、品德“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儿子思念父亲,父亲又何尝不想着儿子呢?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2、指名读信的内容。(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象弄懂它的办法。)

3、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认真读,仔细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4、小小组讨论

5、集体交流,看谁读懂的多

△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种鲜花?

那你们认为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留给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师叙述自己的经历)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小结: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 出示两句话

“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永远比“拿”愉快。读读这两句话,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给”就是指什么?(关心、帮助、真诚的奉献)

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更深。试背诵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段。

7、读了这封信,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呢?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妙词佳句勤积累(写下从课文或课外书中摘抄描写春天美好景象的词句)

自选题:(1)试着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信

(2)制作一张漂亮的书签,围绕“我奉献,我快乐”主题写上一句话。

教学片断及解读

师:儿子思念父亲,父亲又何尝不想着儿子呢?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请来读读信的内容。生(读)

师: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可不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想弄懂它的办法,好不好?

生1:读不懂,可以小组讨论。生2:请教老师 生3:查阅资料

生4:多读几遍,一句句去思考、理解。师:对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给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下面就先请大家独立思考,认真读,仔细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生(充分自由读,认真思考,仔细圈画)

师: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把你读明白的告诉同学,讨论讨论是不是这样。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看谁读懂的多。

生:在这封信中我认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最重要,“给”就是为别人付出,“拿”就是向别人要,为别人付出是愉快的。

生:我补充,那就是幸福在于奉献,给别人美好的东西就会快乐。师:那美好的东西指什么?在信中有两处提到“美好的东西“,你读懂了它的真正含义了吗? 生:第一处是指鲜花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破折号中我读明白的

师:那高尔基是不是叫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给人们留下鲜花?

生:不是(笑)

师:那第二次“美好的东西”指什么 生:(一时语塞)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一位同学病了,我特意去海门人民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不时,这位同学很感动。望着他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帮助与祝福。

生:(踊跃发言)

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为,课文这么说——(让我们再读读8、9小节)师:出示两句话: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生:我觉得第二句强调“给”。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齐读。师:现在你能告诉大家,这里“给”就是给什么? 生:给人帮助、关心 生:就是真诚的奉献 生:……

师:请你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生:(读)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生:(读)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更深。生:(齐读7、8、9自然段)

3、教学反思:

理解体会高尔基的信,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然而,由于其中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难点,首先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尽量让学生自己弄懂,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真正体现课标精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当学生对“美好的东西”理解感到困难时,我能适时引导学生,先讲述自己的亲自体验,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身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美好的东西”、“‘给’,永远比‘拿’愉快”等,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同时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较好地落实《课标》所要求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建议。通过课例研修研究,我们组的教师一致认为,现在阅读教学要把握住两大任务:一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读懂别人写这篇文章时所用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领悟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借鉴他人好的写作方法,试着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书面语表达的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写作方法的关注,再靠单纯的习作指导去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读写结合”也是有效性阅读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校本培训个人培训计划 篇6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培训工作中,要逐步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 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培训方式

1、定期请专家到校指导、讲座。

2、学校创造条件送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省、市、区级培训。并定期组织教研组长外出参观学习,与外校交流。 按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全员培训。定期参加各学科学术会、学会年会 。

3、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4、教研组的每周一次教研公开课,每两周一次教研会,定期组织经验交流、集体备课、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观摩、教学论坛等教研培训活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研究课、出师课,并要形成制度。

5、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老师们的培训工作,在做好校内培训的基础上,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老师们的眼界。每年一次拜师会,师徒结对,骨干教师每期要上一次公开示范课,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

6、学校综合运用集体培训、分散培训、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学校建成的校园网,通过微机培训,老师们都掌握了使用方法,经常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培训。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都在充分发挥着校本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看录像、学理论,谈反思感想、写体会,集体培训与个别自动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学会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1.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培训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校本培训副组长,其他中层以上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定计划,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并做好检查、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使我校的校本培训走向制度化、科学化、可持续化。

2.时间保障。我校每周一第四节为校本培训固定时间,一方面组织教师听课、评课,不断加强教师执业发展;另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质。

3.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学校计划每年投入经费20万元。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买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10000多本、报纸、杂志100多种、音像资料580多小时。

五、培训成果:

经过假期一个月疾风暴雨式的培训,老师们的头脑进行了一次革命洗礼,对韩立福博士的课堂有效教学有了初步认识,徐圣三教授的讲座使老师们特别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在师德教育方面有进行了一次新的浇灌,王敏勤教授的说课标说教材培训室所有老师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冲击越大收获就越多,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实验初中举行了说课标说教材大赛,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扬,并想在全区推广经验。李素香校长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讲座使大家对新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培训新的教学模式在老师心中逐渐清晰,有待在教学中检验和逐渐改善。我们要把校本培训继续高质量的进行下去,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校本培训个人计划篇三

“校本培训”也称“校本学习”或“校本研修”,是指源于学校的发展需求,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一位教师需要、主要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学校发展规划与办学理念的落实,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新课改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新模式:“网络学习、专业引领、同伴合作、个人反思。”为模式,特制订我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模式、方法,坚持注重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于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根据办学目标及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实施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三、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方胜利

副组长:周顺来 蒋新寅 ;

组员:周春福、凌士进、陈德成、周国福、各学科教研组长。

常务负责:周春福、陈德成。

承担的任务:

⑴ 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⑵ 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⑶ 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四、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目标

本学年度我们以“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为旗帜,培养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从培养教师良好师德修养,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教师具有较高教科研素质的角度,提出构筑有平中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的培训目标。

本年度我校的校本培训目标和内容仍基本着眼于四个方面开展:⑴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⑵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风格;⑶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教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⑷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继续加大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利用“案例探讨、教师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来体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并加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研究力度;

(2) 进一步加强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在原有3个市级列项课题、4个校级课题的基础上,争取再多一些校级、市级甚至大市级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再加大研究力度,真正体现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中的价值;

(3) 重视对教师的再教育,计划采用以名师、专家引领为主的集中培训与分组探讨、对话交流、个人自学、师徒结对(如以支教老师麻莉为师,我校青年教师李江为徒为我校培养化学教师)等为基本模式的分散培训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与反思;同时计划分层、分类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搭建教师成长梯队,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优秀教师;

在校本培训的考核和管理方式上,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采用检查培训记录、书面调查、笔试、论文交流、竞赛与评比等方式,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奖惩、继续教育课时认定等挂钩,将培训情况记入教师成长袋,为教师留下成长、发展的轨迹;通过校本培训管理开展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形成新的管理评价制度;

五、保障措施

校长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者、调配者。我校明确校长为校本培训第一人,由校长负责规划及宏观指导,副校长负责管理协调、监督考核,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业务指导,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专项培训、奖励基金以确保校本培训的开展。

管理保障:

1、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每项培训有专人负责。

2、积极参加市、大市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定期聘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教研组为依托,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以各类培训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研、训相结合,开展专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3、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的“五个一”考核和参加业务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依据。

4、出台倾斜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同时制定继续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六、培训类别和内容

梅江初中20XX学年度校本培训活动计划表(略)

八、培训的实施

坚持以校本为原则,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己的人和物,实现培训后能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各层次的教师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使他们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使青年教师“一年入好门,站稳讲台;三年成型,成为骨干;五年成才,能挑大梁”。骨干教师的培训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要本着选好对象、培训骨干、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外出交流、访问,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其全面素质,使更多的骨干教师早日成“家”。

九、组织与保障

关于校本培训的思考 篇7

一、培训时间灵活多变

作为校本培训, 没有必要把时间选择强硬规定在假期, 而是灵活多变, 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有选择地去培训。培训时间让教师有选择性, 会避免一些教师没有办法在规定时间培训而造成的一些负面情绪。我们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而这些东西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的积累的过程。因此, 没有必要把时间规定得太死, 规定一个范围让教师自己选择恰当的时间培训。把校本培训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时间段, 形成无形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多样化

校本培训内容要具有可选择性, 不能够单一地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作为校本培训, 我们要根据具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可供选择的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不限于学科教学的研究, 还可以开设读书交流、艺术素养提升、教师研究报告、电影评述等多种形式。校本培训要站在教师的一生持续发展的角度, 而不是站在考试成绩的短期需求。当校本培训能够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 能够激发教师的求知欲望, 我们的校本培训能不成功吗?

三、培训形式多样化

校本培训的形式单一, 完全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 固定的形式让教师早已厌烦。作为校本培训的突破点, 要具有灵活多变的培训形式, 让教师始终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又具有一种选择性。我们可以进行专题培训、教师讲座、教师沙龙、教师研讨等多种形式。

四、培训内容来源于学校

校本培训的目的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遇到的问题, 因此, 校本培训内容应该征求教师的需求, 根据教师的要求去选择培训内容。校本培训内容结合教学实际, 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和成长起到帮助, 教师怎么能够不喜欢?

五、培训需转换观念

作为一种培训形式, 每一个人都希望对自己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最近几年的校本培训完全是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学校和教师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培训, 我们把培训看作是一种强迫我们做的额外事情, 是为别人做, 而不是我们自己。因此, 我们的校本培训要转换这种观念, 把校本培训做成为自己负责, 而不是为别人。我们在每一次培训中让教师有收获, 而不是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把要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

校本培训八法 篇8

如何正确引导、开展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我校从教师实际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经历,通过有效的教师校本培训,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总结我校的校本培训实践,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方式:

一、 经过通用基本功训练,提高专业能力

通用基本功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内容有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电脑课件制作方法、多媒体使用常识等,我校将通用基本功的考核与备课、上课、板书、简单的教具制作、电教手段使用、普通话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通用基本功在平日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定期举行学校基本功比赛,鼓励先进。训练可采取教师自我训练和学校组织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重心下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在专业能力提高培训上,学校可以开发设计培训手册,人手一本,手册开列教师岗位专业能力菜单,由于学校教师的岗位和分工不同,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也不同,因此在手册中设立“必练”与“选练”两个模块。“必练”模块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研科研等方面切入,突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选练”模块从课程建设与资源整合、班主任工作、教育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殊能力以及提升教育智慧等方面着手,强化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南宁市教育局在2002年开始组织“英特尔未来”项目培训,我校老师不到三年时间就基本参加培训完毕,并为教育局输送多名培训教师。由于我校开展的培训灵活多样,造就了学校教师能力的多样性,如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就有近二十种,能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师有几十人,学校兼职心理健康辅导员有十几个。

二、 运用“自修一反思”培训模式

一些教师不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意识淡漠:如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很自信,甚少与外界或同事交流教学;有些教师对发现的问题缺少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和动力;个别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语言、板书、讲解、提问、演示、变化、强化、练习指导、课堂组织、小结等具体技能,往往停留在流水记忆的水平上,无论是教学技能,还是对教学技能的有效运用的水平都比较低。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学者林崇德进一步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反思+实践。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可见教学反思与反思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何等重要。对新手教师而言,教学技能的迅速提高是其自身过渡到合格教师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新手型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以对其自身教学技能的反思为切入点。

我们学校的每一位中青年教师,都在学校科研处的指导下,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发展规划,给自己定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在目标引领下进行自修和反思。我们要求,教师定下的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不说大话、空话。如每年读多少本书、写几篇论文、职称评定目标、优质课比赛目标等等。在发展规划期内,要求教师每学年对照发展规划的具体细则进行小结和反思,包括教后反思、学后反思(报告、交流)、阶段工作反思等,真正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三、 教学观摩式校本培训

这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学习他人经验、发现自我现状的有效方式,也是最普遍的校本培训形式。观摩教学分两种:一种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观摩校外教师的教学,听校外专家学者对课的点评,领悟课的优劣。如我校就多次请来北京四中、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国内名校的教师到学校上示范课,也组织教师到江苏省洋思中学去观摩他们让学生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观摩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等;还有到全区、全国优质课比赛现场听课。参加比赛的优质课,一般来说都是经过集体讨论,精雕细琢之后才拿到现场比赛,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课很值得听。南宁市每年举行的全市毕业班工作视导活动,既有现场听课,现场点评,又有专题讲座,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机会。另一种是立足本校,观摩学习校内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活动等。我校规定,每一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要听十八节课,听完课之后要在听课本上进行“二加一”评课,即写出两条优点和一条不足,并向施教者反馈,学校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进行听课记录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这一种培训模式对提高教师队伍教学专业水平,尤其对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我校坚持多年的“每月一星”教学研讨活动在南宁市教育界都有一定的影响。

四、 教学诊断式培训

我校经常请上级教研部门专家、学校干部或者学科教研组长作为“诊断者”深入课堂观察教师教学,通过“诊断”,肯定其成绩,查找教学不足,提出帮助教师改进的方法。主要有推门课与邀请课、跟踪课相结合的形式。(1)推门课:干部每学期要听取分管学科中每位教师的课,以发现、诊断为目的,挖掘教师中的优秀经验,分析、总结、整理、归纳,向全体教师推荐;发现共性问题或教学中的困惑,及时培训,共商解决办法。如我校初一年级的各班学生是按学科成绩和男女学生均衡分班,入学后第一次段考成绩统计出来,学校发现有两个班的成绩,从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看都明显不如其他班,而且这两个班是同一个教师所教。学校教务处马上组织备课组进行分析,同时安排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组长等分期分批不定时地进班听该老师的随堂课,两周之后大家集中汇总,集体审断她的教学问题,最后达成共识,提出整改意见。结果到了期末考试,这两个班的成绩与其他班相差无几,跟上了年级的大部队。(2)邀请课:每一位教师都可邀请学校的主管领导,也可邀请本校、本市的名师来听自己的课,节数不限,旨在促进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加压、自我展示。(3)跟踪课:主管领导或学科组长每学期制订跟踪指导计划,有重点地跟踪1到2位年轻教师,参与并指导年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不定期地进入课堂听课,并详细记录他们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进步和不足,促进他们尽快成才。我校高三毕业班教师每年除了参加全市的毕业班视导活动之外,还组织初三毕业班和高三毕业班的校内视导活动,请来区教科所或南宁市教科所的专家到教室听课,并组织集体反馈和点评,效果很好,对老师们的备考研究和课堂教学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 专题讲座辅导、中心发言式的培训

这是教师培训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之一,通常是全体教师参加,或者是在某个时期内,担任某些特定工作的教师,如学校里的班主任、毕业班教师、教研组长、学校党员、心理辅导员等参加,内容有如教师礼仪、教师的心理干预、教师保健知识、师德教育、课堂有效性研究、备考专题研究、党员同志的中心组学习、课题的选题方法、论文写作基础等。这样的培训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请校外专家,也可以是本校骨干教师主讲,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让教师接受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专家传递的理论、观念、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如我校两次请来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丁刚教授、博士,给我们老师作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讲座,从国外到国内,从近代到现代,丁博士给我们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大量研究成果,比如美国和苏联的教育发展与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区别与共同点等,这些知识都是我们中学教师所欠缺和渴求的,讲座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我们也多次请区内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如特级教师黄河清作的《作全面发展的教师》讲座,他从“勤奋,助人成长”,“研究,引领发展”,“认真,拥有机会”,“追求,完善自我”等四方面,结合个人的发展经历进行全面的阐述,在年轻教师中引起极大的震撼。笔者本人作的《教学案例的写法》、《教学有效性与教师德性》等讲座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纷纷下载课件回去进一步学习。此外,我校每年定期举行的学校德育年会、新老毕业班经验交流会、高考考纲研讨会、教研组活动观摩与经验交流会、“五四”论坛等专题会议,效果都很好。

六、 创建“学习型”学校基层组织,开展读书学习与交流活动

人的学习既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也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但教师也应是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思想前瞻的社会人士,为此广学、博学成为我们进行教师培训的又一专题。

教师学习需要其自身去经历、去体会、去感悟、去建构,重在自觉自为。因而,我校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等观念,为教师提供“读书基金”,为教师订阅教育报刊,指导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定期检查,表扬先进,以管理促进教师自觉学习行为。开展读书论坛,让教师谈自己读书的感悟,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促进教师间的反思,让教师间的知识与智慧交互共生。

“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在我校已经成为常态化活动。学校规定教研组和备课组隔周进行活动,每次教研组活动要落实“三个一”内容,即听一节课,评一节课,学习一篇文章,文章可以是教材教法、理论研究、也可以是课例分析。备课组活动要求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要求“四定”、“七备”、“六统一”。“四定”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七备”是:备教学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六统一”是: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资料,统一单元检测试题。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让经验欠缺的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共同提高。

七、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式校本培训

在科研兴校中以课题研究来牵动教师的校本培训,是将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模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题研究的受益者是我校科研培训的主要思路。

(1) 通过课题立项,引领教师自学与研究的方向,增强学习研究的目的性。中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可以是独立的小课题,也可以分解学校的大课题。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在制订计划中学习,在文献研究中学习,在阶段总结中成长。如我校承担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A类重点课题《民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任务,我校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把课题分解成“英文影视作品鉴赏”子课题、“微型化学实验”子课题、“机器人制作”子课题等11个子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将近全校教师的一半。由于该课题选题方向正确,子课题分解合理,在2009年底顺利通过专家结题答辩。2010年5月在我校召开的南宁市中学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校本课程开发现场观摩会上,我校校本课程展示的成果不仅赢得了南宁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和南宁市各中学来宾们的高度赞扬,也深深吸引了香港三院中学校长交流团的校长们。香港校长交流团的校长们对我们学生演唱的壮族民歌非常感兴趣,当他们一走入会场,听到美妙的壮族民歌时,都被迷住了,挪不开脚步,纷纷要求和我们的同学合影。子课题组《中外戏剧学习与鉴赏》自编自导的课本剧《鸿门宴》表演非常投入,学生表现力强,吸引来宾们纷纷举起了相机;英语小品《招聘》中,学生标准的英文发音很让香港的校长们吃惊;运动场上,民族体育的展示和互动,让香港的校长们依依不舍,非要和学生竞赛完一局才肯罢休。通过这次活动,让南宁市各中学的同仁们看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它既发展了师生能力,又促进了学校发展。同时,我校也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坚定了继续走科研兴教之路的信心,坚定了以课题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的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不但能按教科书教课,还能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来。这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研究与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操作实施中学习,在记录反思中成熟。(3)开展科研培训,聘请专家、干部进行教科研讲座,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密切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教师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文献研究法”、什么是“行动研究法”等,在请来南宁市教科所科研主任耿春华老师进行辅导之后,我们的老师不仅懂得研究的方法,还研究出了不少成果并在全市推广。(4)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充分发挥校内优秀教师资源,开展案例评析活动,提炼出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或经验,在全校教师中推广。(5)课题结题答辩。请专家论证、质疑、教师答辩等,让教师的理论得到升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中学教师开展的课题研究,课题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以不超过3年为宜,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材料,以便在结题时作为佐证,我个人认为中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八、 通过“课例研究”,撰写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来进行培训

收集或撰写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以及教学反思,是将课堂听课评课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教研形式,通过集中剖析,分析交流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当前,中小学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好的“课例”引领教师的教学,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好的“课例研究”所展现的是“原汁原味”的课堂,帮助教师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的问题,从而架起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它使教师经常将实践行为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思考,加深对课程改革理念和理论的理解,形成教师“活”的教育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例研究”的实质是教师对教育实践的一种思考,是一个提升教师专业判断和教学实践智慧的过程。

上一篇:高三学生读书心得下一篇:大学生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