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城区旅游规划和隆中城市设计规划解读

2024-06-23

襄阳市襄城区旅游规划和隆中城市设计规划解读(通用2篇)

襄阳市襄城区旅游规划和隆中城市设计规划解读 篇1

一.充分利用襄阳文化资源中的精髓与特色:

襄阳三国文化 古城文化 民俗 名人 文学 艺术

二.充分利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

山岳景观 神农架、武当山、荆山、大洪山、齐岳山、大老岭、七姊妹山、后河、星斗山等 水域风光 长江三峡、汉江、清江、酉水、溇水、丹江口水库、漳河水库、天鹅洲、洪湖 文化资源 巴土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神农文化、武当文化、三峡文化、苏区文化等

三.全面适应国内旅游市场需求趋势

鄂西主要旅游城市(宜昌、十堰、神农架、襄樊)游客出游目的:

湖北省游客出游方式统计:

四.主题定位

一个以山水自然风光为背景,襄阳人文风情为内涵,文化休闲为重点,汽车工业旅游为亮点,集观光、休闲、游乐、宗教、会务于一体的 综合型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五.功能定位

“襄阳”文化的集约化体验地

襄樊首席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鄂西北重要的文化休闲、美食、游乐旅游目的地之一 鄂西北重要的旅游接待服务及自驾车旅游基地之一

六.总体目标

到规划期末,将旅游业打造成为襄城区的新型主导产业

将襄城区打造成为襄樊市立体化全景式的“文化客厅”、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明星旅游城、湖北省“旅游富民”示范区。

七.功能分区

空间格局:

产品布局:

项目策划:

对隆中概念规划的解读

一.战略定位

根据新区的发展背景和襄阳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相似案例的开发模式和经验,在保障项目的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将隆中新区的总体定位为——

以三国文化为品牌特色

以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宜居型旅游新区。隆中新区旅游形象定位为 ——三国之源,山水隆中

二.产业发展模式

以旅游业为发展核心,农业为基础,加工业为辅助,一、二、三产业共融发展。

第一产业:制种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

第二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

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会议会展业、观光农业、旅游地产业

三.新区空间结构

隆中新区主要涵盖了城市新区、旅游服务、休闲养生、生态度假、现代化农业等多种功能以发展定位及策略为依据,隆中新区形成其形成了——“双轴、十片区”的空间结构。

四.空间管制

本规划空间管制按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来划分。

五.城乡统筹

现状概况:规划区范围内现存在村镇用地11.6k㎡,规划拆、改、并后,村镇安置用地为6.6 k㎡。

六.核心区功能结构

显山理水、组团布局;一带引领,双核驱动,三轴延展、四区协同

七.交通规划

区域交通规划采取“一主四副,横向联系”的路网结构,即以303省道为主干路网,依地形地貌由北向南布局四条旅游道路联接省道及旅游景点,同时四条旅游道路之间在南部山区通过横向旅游路串联。

内部交通规划:内外有别、环状串联、汇聚出城

八.绿地景观规划

依托核心区良好的自然景观条件,通过构件"山、水、农、史、城”五大景观体系,规划形成“南山北江、水绿交融”的景观格局,突出隆中新区山水相依的形象特征。

九.开发时序

十.核心区统筹规划

襄阳市襄城区旅游规划和隆中城市设计规划解读 篇2

关键词:林地,保护规划,恢复和补充

1 襄州区土地利用及规划现状和分析

为准确掌握襄州区恢复和补充林地来源现状、分布、质量,为科学编制全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可靠可操作性资料,2012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笔者就恢复和补充林地来源进行了专题调研。

1.1 土地利用及规划现状

根据襄州区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10年)结果,襄州区总版图面积239064hm2,林地总面积12106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1%;有林地面积10564hm2,森林覆盖率4.46%。

(1)农用地面积186595.6hm2。

其中耕地面积155799hm2(旱地92479.4hm2,水田63319.6hm2),园地面积2879.7hm2,林地面积12106hm2,牧草地144.7hm2,其他农用地面积15666.2hm2。

林地面积12106hm2中包括有林地10564hm2、灌木林地139hm2、未成林造林地659hm2、苗圃地80hm2、宜林地653.9hm2、林业生产辅助用地10.1hm2。

(2)建设用地35168.4hm2。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6362.4hm2,农村居民点用地17518hm2,交通水利用地9893.5hm2,其他建设用地1394.5hm2。

(3)其他用地17300hm2,包括水域面积12037.8hm2,滩涂沼泽2181.5hm2,未利用地3080.7hm2。

根据《襄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得少于150843.3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少于125361.2hm2,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725hm2以内。

预计未来10年国家在襄州区大型基础建设上需占用林地800hm2,如城市外环线建设、东津新城建设等,因此需恢复林地800hm2。

1.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襄州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达到12212hm2,未来10年林地保有量增加106hm2,林地占用补偿800hm2,襄州区共需补充和恢复林地906hm2。

根据《襄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襄州区耕地保有量不得少于150843.3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少于125361.2hm2,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725hm2以内。现有农用地面积比《襄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襄州区耕地最低保有量多4955.7hm2,城乡建设用地到2020年增加1556.6hm2。农地还有3399.1hm2可以作为补充林地来源。

2 林地恢复和补充林地来源分析

襄州区林地保有量和森林面积的增加,主要途径是争取不稳定林地、退耕还林和废弃土地的整理,概括起来有下面6个方面。

(1)据2010年森林清查显示,该区坡度小于5°耕地和农田(非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种植杨树面积100hm2。这类还没有确权为林地,老百姓很容易砍树种地,如果加大确权力度成为稳定林地,可补充林地面积50hm2。

(2)环“一江两山”生态建设工程沿线两侧30m范围内造林绿化,可补充林地面积420hm2。

(3)该区现有大于16°陡坡地300hm2,通过退耕还林成为林地面积可达256hm2。

(4)废矿厂整理,适当地恢复植被,历史上该区有部分矿场已废弃,据调查,该区废弃矿场共有面积30hm2,通过整理可以成为林地有20hm2。

(5)今后10年随着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提高,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将腾出多余的宅基地通过植树增加林地。据调查该区2020年以前将移村腾地100hm2,主要分布在丘陵镇村,预计可增加林地80hm2.

(6)该区现有石漠化耕地100hm2,这部分土地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可以转为林地80hm2。

3 确保襄州区林地保有量增加的主要措施

为保证补充林地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襄州区林地保有量增加,笔者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工作。

(1)明确林地补充来源的任务、计划与经费安排。要把林地补充来源落实到乡镇、村,采取相应的工程和政策措施,切实转变为林地。林地补充量要满足国家目标的需要,即任务、质量、进度、经费的安排等,为国家进行林地规划、利用与管理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现势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2)突出林地补充工作的重点和规划。根据襄州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项目的总体安排,根据任务量、时间、经费等因素,重点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林地补充来源调查工作,把林地补充来源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小班。

(3)严格考核,把林地和森林保有量增加作为各级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考核, 使林地和森林保有量增加工作成为各乡镇工作中心之一。

上一篇:假如我是快乐的天使六年级600字作文下一篇:方言保存和边界方言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