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2024-06-04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通用5篇)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篇1

------区角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摘要:幼儿园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幼儿园;区角环境;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而幼儿园的区角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区角环境更能吸引孩子,更能启发孩子。

一、区角环境创设的现状

(一)过于注重美观

现在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看见在很多的区角外观形式多样、很漂亮,也的确能吸引孩子,但区角里真正的实用的材料并不多,这并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老师们往往都是忽略了环境在教育过程的作用。

(二)内容片面化、简单化

幼儿园区角本是一体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区角的环境都只是单一的,各区角之间并没什么关联。而还有的很多幼儿园区角环境很简单的、或者是没有的。

(三)忽略幼儿参与

在区角的环境创设里,大多是老师操办的,老师们尽情的展示自己手工才能,而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想法,大多是以自己的想法做的。其实老师们可以不用全操办完,可以做一些半成品或者是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孩子一起完成区角环境设计,这不仅能减轻老师们的负担。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区角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注重全面性原则

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是有限的、客观的,教师不可能穷尽生活中所有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为活动所用,但幼儿对环境和材料的选择却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在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经验、态度,从孩子身心发展出发,全面考虑创设的环境是否适合孩子。

(二)结合主题性原则

任何环境的创设都必需服从于内容和需要,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功能和内在潜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条件构建。在区角活动环境创设中,不仅仅是要各区角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要符合本区角的一个主题,比如,一个表演区角,设计的环境却是与建构区相符,这会让孩子比较茫然,我们要充分利用区角环境设备发挥教育效应。

(三)体现主体性原则

在各区角的环境创设中要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感觉到自已是环境的主人,并能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并从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促进幼儿认识和操作技能的发展。

三、各区角环境创设的影响

(一)角色游戏区

角色游戏主题是从幼儿的生活中来,要求是幼儿熟悉、了解和接触过的或是感兴趣的。良好地环境可以让幼儿在区角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更好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还能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实践和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表征能力,如能以物代物,激发幼儿想像力及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学习适度表达个人情绪,了解他人情感,能学会更好的自我控制,调整与伙伴间的相互行为关系。

(二)积木区

积木区的场地应较宽敞、平整,不要过于的复杂,可以简单明亮一些,让幼儿可以更好发展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让幼儿学会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与人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玩沙玩水区

玩沙玩水区主要是在户外,所以环境时要以自然为主,靠近水源,便于为沙池、水池加水,便于幼儿洗手和收拾、整理、清洁材料。良好的环境更好的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物的性质,满足幼儿摆弄物体和好活动的愿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在沙水游戏中,区别干湿、冷热、粗细、多少、深浅等不同的概念。活动后自己学会收拾整理,培养幼儿清理、打扫的技能与习惯。

(四)阅读区

阅读区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在环境创设时,要选择适合的场地,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在语言图书阅读区地上可以铺上漂亮、柔软的泡沫垫,在桌上铺上美丽的花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服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中,练习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培养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看、听、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图书中的故事情节的感受、进行的模仿、学习和欣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能连贯地讲述故事和图片,能与同伴共同创编诗歌,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

(五)音乐表演区

音乐表演区首先要有一个给幼儿表演的舞台,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敞的活动场地。舞台可以用布、屏风或彩色纸条来表现和装饰。让幼儿在一个动感的舞台上学习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按照音乐的内容、节拍进行有趣的游戏情节,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在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辨别声音高低、强弱、快慢变化的能力,以及倾听、跟从节奏指令的能力。发展动作,使动作准确、优美、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六)美工区

美工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环境也应是富有想象的、丰富的。美工区也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幼儿在丰富的安静的环境中学习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并用美工材料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发展创造力、想像力和不拘一格的表现力,体验成功。训练小肌肉,手眼协调,发展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自然角

自然角的环境,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教学的需要、季节的变化及其他条件进行设计。将周围环境和广泛的自然物有选择地、集中地、分层次地著地展示于幼儿的眼前。更好的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使幼儿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自由地操作和探索,弥补集体活动时观察探索的不足。开阔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总结

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 索 和 学习的 容 器。”区 角 活 动 在 现 今 教 育 中以 越 来 越 重 要,区 角 活 动 环 境 的 创 设 也 必 不 可 少,所 以 创 造 一 个 良 好 的 区 角 环 境,会 更有 利 于 激 发 孩 子 的 兴 趣 和 好 奇,让 孩 子 更 好 的 在 区 角 中 学习成 长。

参考文献:

黄 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② 阎水金.幼儿园环境与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③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④ 李金华.幼儿园环境创设[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⑤ 周宗清,陈志超.幼儿园环境创设——区角设计[M].湖北:湖北少儿出版社,2010 ⑥ 陈晓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策略及案例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⑦ 虞丽丽.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与指导[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⑧ 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⑨ 陶纪秋.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原则和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篇2

【关键词环境创办 幼儿教育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88-01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会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一个良好的环境往往能激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和影响作用,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提高教学质量。

一、为幼儿创设轻松、自在、安全的精神环境

某幼儿园内,几乎每天早晨幼师来到幼儿园都会发现,班级上演哭笑闹的交响乐。随后,这名幼师便设计“花儿朵朵”栏目来吸引幼儿,使其有集体归属感,加强他们对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突出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主题,体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从心里热爱班集体。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真正成为他们的伙伴,给他们理解和温暖,为他们营造安全、轻松、自由的环境。师生关系是关键问题,教师的语言、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会对幼儿产生巨大影响。现代幼儿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学习方式及教育情境的变化进行角色转换,当幼儿“发现学习”时,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和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在“自主活动”时,教师应是活动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当幼儿“寻求帮助”时,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指导者。在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时,幼师利用每天的餐前、餐后时间安排谈话和讲故事等活动,引导幼儿谈自己心爱的玩具,并通过各种提问鼓励幼儿向老师及同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动态的教育环境

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期的教学任务,在班级创设了各种活动角,并进行分区教学。比如语言区、建构区、计算区、认知区、美工区等等,每个区都提供很多丰富多彩、利于操作的学习材料,在活动中幼儿都争着去玩,但是由于材料有限,不能满足大部分幼儿的需要,此时要求及时提醒幼儿应遵守活动规则,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同伴间应互相谦让,以此加强幼儿的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幼儿在活动中为了游戏问题而发生矛盾时,幼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指导,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晨间、餐后、课间自由活动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区,通过操作、实践、探索和发现去获得各种经验,在这里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得到逐步培养,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

园内三楼多功能厅布置了厨房、超市、医院、娃娃家、小银行等角色区,并提供了大量材料。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入小社会,他们会玩得非常投入,并体现出各种角色的责任感,学会很多行为规范,另外,环境布置内容形式应经常变化,给幼儿提供“变”与“动”的刺激。幼师还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一起进行室内环境布置,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想去做,自己寻求信息和材料,使每名幼儿都能愉快地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特点,自由地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比如,在“美丽的夏天”主题墙设计中,幼儿有的用蜡笔画野花、野草,有的用纸制作蝴蝶,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和满足,做到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创造性和责任感。

三、为幼儿创设轻松、学习的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是儿童生活的周边环境。它的影响没有学校那么直接,但可以通过家长、邻居和其周围一些重要人物对其产生影响。例如,在一些大学集中的社区,学习气氛浓厚,周围家庭中大学生和成功人士比较集中,那么,家长和儿童都会对学习比较重视,学习困难的发生率相对较少;但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外来务工人口比较多,学习气氛相对不浓厚,因此,居住在这样社区的儿童学习风气和学习目的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丰富幼儿的暑期生活,促使幼儿园环境教育走向社会,扩大环境教育的效益和影响面,我园决定于2015年7月27-30日在立沙花园开展“环境小卫士”和“交通文明小劝导”社会实践活动。从调查幼儿园周边环境做起,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加深幼儿对保护环境和交通文明的认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和遵守交通的良好习惯。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带领社区人们积极行动起来,爱护社区环境,共建文明和谐社区。

四、为幼儿创设开放、自由的互动环境

此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和设施,将后操场划分为体育游戏区、运动器械区和安静活动区,摆放了体育活动材料,有球、小推车、体操圈、绳球、拉力器等,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以满足活动的需要。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器材是幼儿户外活动的好伙伴,随着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积极创新,为幼儿提供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器械,让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年龄越小的儿童,越能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浓厚兴趣,如果在幼儿园里利用沙、石、水、泥、动植物等自然材料,创设一个充满自然风貌的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中也能体会到自然界里所能享受的乐趣,这样的幼儿园环境肯定会受到孩子的欢迎。我园特别注意挖掘空间的潜力,充分利用空间的角落,设立了饲养角和植物角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以满足幼儿需要。

家长也可以参加到主题活动中,家长应认识到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参与活动室环境整体创设的积极性,并不断实践。在活动中,材料的准备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活动的开展,根据不同的主题,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收集相关的资料。我们开展主题活动时,材料准备工作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设计和完成,能使幼儿的积极性更高,而且能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并能从中体验到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环境创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靠教师长期的坚持和不断创新,既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逐步实施环境创设,真正让环境创设“活”起来,让每个幼儿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能充分发挥自主性,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这说明环境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融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环境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艳荣.浅谈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J].东方青年教师.2014(12)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篇3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创设和优化幼儿园的环境。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幼儿为本

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对色彩鲜艳、形象鲜明、新异多变、生动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就应该色彩明亮、谐调,富有童趣,如:户外活动场地色彩鲜艳的大型运动器具,夸张的人物、动物形象等,会使孩子们一进幼儿园就感到愉悦和开心。我觉得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要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这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针对教育目标,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体现出环境的教育价值。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例如,我们的结构游戏区中的积木,幼儿通

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完美能力,并能实际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

二、将目标化于环境之中

幼儿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认知能力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决定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具体形象的协助,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与环境之中是幼儿教育的独特之处。如:我们在室内外的地面可画上各种图形、谜宫,涂写上颜色或数字、字母。增大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如在地面上画上中国地图,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的区域划分和分布,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游戏,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数字的认识。就这样对照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解能力,采用适当表现方式,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同化或者顺应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环境育人细无声的隐性作用。

三、因地制宜,遵循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体现自己的特色,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在此基础上加强环境的管理,遵循一定的原则,对环境进行科学的创设,不断优化。

1、效用性原则

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利用环境设备发挥教育效应。任何环境的创设都必需服从于内容和需要,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功能和内在潜能,将环境创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手段。如:我们为了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将文明礼貌编成了一些讲文明的小漫画画在墙上,当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有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自觉遵循墙壁上的文明行为去做,即使有的孩子一下子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文明,也会有小朋友提醒他应该怎样去做。这样的环境创设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2、安全性原则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篇4

来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本文对独生子女家庭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消除或弱化因独生子女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策略进行论述,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在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及教育方面的不足,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来自家庭的爱的体验,为儿童的将来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心理

【分类号】G61;B844.1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身心成长的奠基石和重要的场所。独生子女家庭形式是我国当今社会中最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对可塑性极强的学前儿童成长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因此,我们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对学前儿童个性的影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一般意义上看,家庭结构正常的,幼儿个性发展健康、全面,而家庭结构有缺陷的,幼儿个性发展已经显现出受阻。然而,孩子不能选择环境,更不能选择家庭以及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结构上客观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受其环境的影响,这样家庭的学前儿童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认知特点上有着不稳定性,学前时期又是孩子身心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更有助于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形成。

二、独生子女家庭对学前儿童个性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独生子女家庭在社会中占有很大比例,也是当前社会最主要的家庭结构方式。这种独具特色的的家庭环境,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了特有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出现并不是由“独生”所引起的,而是不当的家庭教育的结果。

(一)家庭教养态度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家庭中物质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孩子营造了“溺爱”环境。家长对孩子一味百依百顺,没有一定的行为要求。养成了孩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语言交往和自我表达方面也较差;久而久之,这种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严重依赖他人,逐渐丧失独立活动能力、孩子缺乏自立意识,不懂得与同伴共处,更别提分享。

(二)家长养育观念方面

1、家长的“保护”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

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家长把孩子的一切大小事务都包办代替了,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总是百依百顺,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但在孩子正常的行为活动中又担心孩子太小不安全,不让他们独立活动,对其行为诸多限制,孩子就像一个提线的木偶,失去了自我。这种教育方式,必然会束缚了幼儿个性发展,更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家长的“关爱”导致“肥胖儿童”的出现。

不少家长认为要使孩子健康就要多增加营养,导致孩子身体上的营养过剩,再加上家长不能经常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使得有些孩子虽然长得白胖,可身体素质很差,动不动就伤风感冒,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小胖子”的形象在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可能会受到同学或伙伴的嘲笑,无形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压力。

3、家长的高期望,给孩子造成较大心理负担。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惜倾注大量心血、过分重视智力投资。奔走于各种早教班,买各种开发智力的资料,为了能让孩子进入重点幼儿园、托人、找关系,家长的这种“望子成龙”心理所表现的急功近利,忽视了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不但对孩子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易使儿童产生对抗、情绪紧张等不良心理特征。

4、学前儿童对幼儿老师的奖励无动于衷

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需要幼儿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激发。独生子女儿童,由于在家的娇生惯养,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家长常用金钱、玩具等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建立的家教方式,使孩子在幼儿园中对老师设置的奖励并不看重,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无形中弱化了老师的教育效果。

(三)“保姆”式隔代抚养方式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从城市到乡村,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在外,无力亲自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可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更多以“保姆”的身份出现,孩子们喜爱的、迷恋的、玩耍的东西或者游戏,爷爷奶奶也往往一无所知,任由孩子随心所欲,在爷爷奶奶这种极端纵容下,孩子心理上会觉得世界上有没有任何规则不能改变。

三、优化独生子女家庭对学前儿童个性影响的策略

(一)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要更新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孩子是世界的”教育观。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也应该拥有其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 父母可以给孩子全部的“爱”,但绝不可能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可以说父母的影响对于孩子的自身发展永远是一个外部因素,所以,父母们应该做的是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我独立、自我完善,让孩子成为一只能够独当一面的雨燕,即使在遭遇困境时也能够逆风飞翔。这也许才是现代家庭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变成对孩子的桎梏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但是作为父母,不能把自己甚至父母的期望都强加在一个孩子身上,让孩子背着沉重的包袱走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虽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力和判断力还很不足,但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合理的给出建议,用孩子愿意接受的办法来教育孩子。

(三)带领、鼓励独生子女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

每个孩子都渴望与人交往,谁也不愿是孤立的、无援的。从小父母要带领、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多与人交往,如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好吃的。有的家长怕孩子累着,不愿让孩子参加劳动,这就剥夺了孩子与人互帮互助的机会。家长要教育孩子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多参加劳动,甚至可以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集体劳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肢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进孩子与同学之间的感情。

总之,“独生子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社会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并将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更要重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们宽严有度,做到由扶到放。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为孩子个性的发展打下健康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网络.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

[2] 黄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

[3]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篇5

关键词:环境;身心发展;文化

一、发挥环境的作用,提供教育信息

1.走廊文化利用三维空间,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动态化

(1)立体化。在幼儿园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引导培养幼儿提供教育契机,因此幼儿园中的墙壁、地面乃至空间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的场地,大至一个主题,小至一幅单画,随处可见,随时随地提醒幼儿,切实增强了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平衡化。日常环境布置是幼儿美术活动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日常美术活动,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参与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对于自己布置的“杰作”,也会倍加爱护与珍惜。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教师与幼儿的动手是平衡的,每幅画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这对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真正让“环境布置儿童化”这一教育原则落到实处,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动态化。环境布置可以结合每一阶段的教育主题,组织幼儿制作相应的美术作品来进行,也可以利用幼儿在基本美术活动和日常美术活动中的作品进行随机的环境布置。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还可以发动他们独立地设计、制作和布置。如水果主题,可以鼓励幼儿将吃过、见过的水果制作出来,对环境进行合理布局,从中体现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鲜明特点。

2.室内文化结合活动内容,体现主题、特色

我们注重创设活动室的育人环境,对每一个班的室内装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活动室以鲜明的格调陶冶幼儿的情操。大班的主题装饰是毛线,在这里,织、勾、粘贴等技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到主题画《春游》《小蝌蚪找妈妈》,小到一串串葡萄、惟妙惟肖的狐狸,无不体现着教师的独具匠心。她们利用室内四个挑梁,合理发挥,依次装扮成温馨洋溢的春、热情奔放的夏、成熟丰韵的秋、素洁端庄的冬,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呼唤绿色,倡导环保,让废旧物品也有发光发热的一席之地,适时开展了这项活动,旨在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果冻壳、易拉罐、瓜子壳、各种植物种子,正是这些弃之可惜、难以利用的材料在孩子手里变换出了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安全音符歌、远航、蝴蝶、花草虫鱼、老板台等,我们不禁为孩子的创造开拓能力深深感染。中班“美术与文学”特色,更是画中有画,树叶里、花蕊中都镶嵌着故事,画面生动形象,使幼儿按捺不住想看、想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棵大树的风情在室内也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树枝苍劲伸展,树叶葱翠茂盛,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知识与环境有机结合,童趣盎然,鲜明易懂。

3.户外文化做到物有所值

在现有玩具的基础上,我们别开生面地增设了一系列环保类型的玩具:以废汽车轮胎为主组成的葡萄架,小鸟、蜗牛有机点缀其中,一幅妙趣横生的《蜗牛与黄鸥鸟》便呼之欲出;车胎做成的小车,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与参与的兴趣,锻炼了孩子的合作、协调能力。木制玩具既经济,又安全实用。在设置上,我们力求体现完整统一:走过弯弯折折的小桥,前面是考验幼儿胆识、锻炼手脚协调能力的攀登架,浮桥和木桩都起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作用。

二、区角活动突出互动性、自主性

1.落实好区角活动的设置

由于区角活动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特点设置。为使区角活动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我们在已有传统的区角活动项目基础上,挖掘出民间的一些活动内容进行填充,并将两者进行了良好的融会贯通。如用秫秸编织各种物品,用尼龙绳织鱼网、刺绣等,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参与兴趣,而且弘扬了民间文化艺术。在活动结构上,我们将活动室用桌、椅、橱、隔档分隔成大大小小若干个活动区域,让幼儿选择和专注于游戏之中。

2.全方位投入,确保区角活动全面展开与实施

(1)材料投放是基础。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隐含在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操作材料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活动区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杨占东下一篇: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