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30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用13篇)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1

主要成果:

《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第一、改革开放的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物质成果最重要体现到精神成果上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3方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所有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最值得我们倍加

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是立党立国的头等大事。

主要经验:

《决定》全面回顾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总结出4条重要经验。

第一、关于“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这一条讲的是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第二、关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

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一条讲的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第三、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条讲的是党的群众路线问题。

第四、关于“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

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的可行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一条讲的是改革的方法论问题。

重大意义:

《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儿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

深化改革。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指导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总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

求。

第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把治理能力建设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改革方向:

方向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最终成败。《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不仅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其他各领域改革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成功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有益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人类社

会迄今为止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强社会活力最为有效的手段。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济基础。

出发点和落脚点: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关键要素之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第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当前社会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第二、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迫切要求。

第三、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我们也要看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如何理解“三个进一步解放”,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基础;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三个进一步解放”:

《决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的目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三个进一步解放”核心是人解放,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

第一、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和原动力。

第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目的和归宿所在。

第三、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这样并且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从实践看,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使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梳理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

及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92年初,邓小平

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解决了我们思想上的一个禁锢,即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失常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基础性作用”的定位并不彻底,容易让人理解为“基础性作用”之上还有一个更高曾面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容易把“决定性作用”理解为政府的作用。这就为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过多干预、不当干预开了口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的历程,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解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使我们党在理论上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决定》提出,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核心所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六个紧紧围绕”,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主要是因为: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是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基础,其他各方面体制

机制都是基于经济体制来设计和构建的。

第二、现阶段只有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带动全方位的改革。“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涉及面广,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而不能平

均用力、分散用力。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2

《决定》指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全面增强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高校是当今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力军, 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因为兼有社会文化和自身独特文化的双重特性, 所以在培养人、发展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对当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要求, 更是高屋建瓴地明确了高校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完善校园文化机制、体制, 加大投入力度, 注重改革方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等各个方面的责任意识。

1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现状

如今的高校文化建设, “具有了‘硬’的理论化支撑、部门团队化的操作和多维度化的影响, ……在学生中已经拥有一定的辐射宽度和影响深度。”[1]在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文化主动脉和社会文化大方向的基础上, 也力求创造出自我的文化品牌特色。但是, 同时也交织着一些仍需改善的问题。例如有些高校不够重视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投入, 资金分配较少; 有些高校创办的文化活动缺乏主题性和一贯性, 往往会半途而废; 更多的高校存在着文化精品不精, 品牌不亮的普遍问题。

伴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 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和复杂, 必然引领更加优质和开放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谨慎灵活地培养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成为迫切的需要。

2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改革的构想

2. 1 瞻前顾后, 以 “德” 育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既包含传授专业学术知识和技能本领, 也注重思想品德的熏陶。《周易》上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育人必先树德。道德的内涵涉及健全心理、道德操守及独立人格等传统意义的德, 更要强调的是忠诚信仰马列主义精神,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抱有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 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 是我们共同努力经历的非凡奋斗, 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 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这就要求当今高校在“德育”工作上清理出一条时间轴, 追溯过去, 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吸收精华, 服务当下; 反思当下和以后, 要结合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 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培养师生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怀抱崇高的政治理想。只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2 兼顾左右, 明晰校园文化的层次性

大学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 同时又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品位, 各自对文化的认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选择空间。同时, 因为自身成长环境, 中小学教育水平和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等各方面因素, 决定了在校园文化营造的功课上, 不可能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面对学生接受和创造校园文化水平的参差不一, 教师应该树立博大、包容的胸怀,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爱心、恒心、耐心”并举。有句话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 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 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 有的花, 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 静等花开。也许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 因为他 ( 她) 是参天大树。”这也是教育者应该秉承的工作态度。

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 首先要总体提升文化的层次和水平, 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巩固管理团队建设, 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立, 多听取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 才能双向互动, 有力地带动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

高校的院系多, 专业庞杂, 如果文化一刀切, 效果甚微。笔者设想, 各个学院可以结合自身专业, 将举办主题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这样一方面各学院各得其所,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可以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和持久性。例如, 人文学院可以围绕十八大报告内容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举办征文比赛和朗诵比赛; 艺术学院可以举办摄影作品展, 参与校园文化广场设计, 表达对党、对祖国、对母校的祝福;金融专业可以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 展开系列辩论赛、座谈会……只有将学校实际、办学定位、课程开设等方面因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将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结合, 将广泛性与独特性相结合, 才能成功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特色文化品牌。

2. 3 依托新媒体, 创新校园文化创建载体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 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以迅猛的态势改变着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方式。对于高校文化而言, 新媒体的繁荣, 势必“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承载、传播、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 同时成为 了高校校 园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3]

新媒体的形式层出不穷, 博客、微博、微信、校园网、QQ等已经司空见惯, 无时无刻地存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和接触前沿技术资源的高校教师而言, 新媒体传递信息形式简洁、传播速度快捷、信息含量大、传播面广、互动性强, 无疑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交流途径。

面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拓展思维, 鼓励学生体验和应用数字信息时代的科技成果。[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应该积极构建新媒体的平台, 借助新媒体自身特点, 可以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新闻、社会文化、舆论热点、学术观点等一系列文化要素图文并茂地展现给广大师生。时间上, 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一个转发又能实现资源共享, 几秒钟的时间从信息接收者变为信息传播者, 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个人的参与积极性; 空间上, 校园文化的交流从教材中、课堂上得到延续拓展, 充实了信息含量厚度, 更容易实现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节约教育成本的同时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代兴梅, 王勇.“美丽中国”, 高校当先——浅谈将十八大精神转变为校园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4) .

[2]李叔龙.浅谈新时期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素质的要求——学习十八大精神有感[J].科教论坛, 2013 (10) .

[3]崔敏, 黄育荣.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河池学院学报, 2013, 33 (1) .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篇3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國的改革走进了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更加幸福美好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将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从国家繁荣强大看人民群众受益

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始终以不屈不饶的精神,不断奋起抗争。在起伏跌宕、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挣脱了几千年苦难深重的枷锁,开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初步繁荣昌盛,全国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繁荣强大的最大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是中华儿女几代人前赴后继奋斗的梦想,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祖国的强大与否,与每个中国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老百姓都盼望国家好,因为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保证了我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轨道前进,从而让老百姓放心,使全国人民群众更加受益。

二、从社会经济发展看人民群众受益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社会才能前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将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到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做出的正确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适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必将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也必将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将欣喜地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目标完成之日,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享受到深化改革带来的美好成果。

三、从关注民生看人民群众受益

全面深化改革十分关注民意、关注民生,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全国人民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时,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深化改革的奋斗目标,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惠及人民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受益,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目标。我们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群众是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就是为人民群众着想,让群众过上期望中的美好生活,让群众有干劲,有希望,有奔头,最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篇4

专家组成员名单:

一、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郑新立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潘盛洲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刘 伟 北京大学常务副院长、教授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李连仲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局长、中国金融办工作协会会长

陈文玲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刘应杰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

张小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研究员 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白津夫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研究员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一鸣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向 东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副司长、研究员 汪同三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所长、研究员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陈东琪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孙学工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林兆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刘树成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所原所长、研究员 赵振华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韩保江 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周为民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 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宋 立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建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主任、教授

冯海发 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研究员 程恩富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刘树成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刘迎秋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清杰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二、财税体制改革与财政政策

刘 鹤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任发改委副主任 贾 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尚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潘建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高级统计师 谭向勇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教授 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

冯俏彬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中国财政学会理事 张 鹏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郝硕博

北京市地税局副局长 于秀琴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

三、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研究员 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吴 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祁 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曹远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教授

吴念鲁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 罗金辉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曹红辉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胡哲一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曹凤歧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张新文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监事长

何 帆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 涛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研究员 周茂清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校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刘纪鹏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房 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周志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许耀桐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胡冶岩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李国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李军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薄贵利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宋世明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廖昆明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王 伟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杨燕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吴德贵 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彭宗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柏良泽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教授 王占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五、房地产调控的新思路

保育钧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 卢奇骏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 肖金成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陈永杰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 陈 淮

住房城乡建设部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秦 虹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丁宁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姜万荣 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副司长 董 藩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程

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赵秀池 首都经贸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彭文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 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俞建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所研究员

高 志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国际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 曹建海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六、加强社会建设,服务改善民生

葛延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研究员

贡 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

杨宜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袁守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景天魁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研究员 李 强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牛先锋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辛 鸣 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 唐 钧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丁元竹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

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 谢志强

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王 名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石奇

国务院参事,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

王思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

吴玉韶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杨 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朱耀垠 民政部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

七、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反腐倡廉 冷 溶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欧阳淞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施芝鸿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虞云耀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李君如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 王长江 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

江金权 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局长 田培炎 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副局长 李本刚 中央纪委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社长 李成言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黄苇町 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研究员 李良栋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教授 戴焰军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 李永忠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 春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周天勇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王辛敏 中纪委巡视组副局级监察专员 孙壮志 中国社科院监察局副局长 殷庆言 北京市委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 刘炳香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刘玉瑛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蔡志强 中央党校党建部党建原理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蔡 霞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林 喆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傅思明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张希贤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高新民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曹鹏飞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宋福范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部教授

罗平汉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毛昭辉 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 强 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研究员 刘书林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篇5

2013级硕士生第一党支部 陈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落幕后,在学院党委的号召下我参加了多次学习活动,通过自学和大家的讨论学习,我对全会精神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心得,这三个方面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主要是生态改革、支部工作、个人未来发展方面。

一、生态改革方面:

我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敏感性,所以对生态改革很是关注。普通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改革不能光盯着经济了,空气脏了,日子过得有什么劲。”当雾霾频频来袭,许多人表达这样的想法。

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从“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这三个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应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关键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包括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生态环境好了,人人都受益,这是新一轮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二、支部活动开展:

其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们开展支部活动有指导性意义。我们支部已经在11月17日下午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此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最为基层党支部我们一定要做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三、个人未来发展

报纸或网站上总有负面消息:招工单位不爱招女生,有时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然而《决定》中提到: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就验证了一句老话“金子在哪儿都是发光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加强就业公平契合了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战略,让人才流动起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消除就业歧视,将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机会平等,招工用人一视同仁。这对我们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到很多方面。比如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出要深化财税改革和军队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篇6

一、学习内容: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二、学习要点:

1.11个方面的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成立两个新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3.提出一个重大理论观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要做到六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九处新提法: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三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六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6.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15项):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城乡发展一体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推进治治中国建设: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全体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分十六项60条,其中一项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当中提及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於中国长期处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

牵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著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辨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8.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三是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在框架结构上,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二至第七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八至第十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十一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十四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十五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7

近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协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呼和浩特市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精神, 组织科协机关和二级单位党员干部学习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这是继11月14日在2013年工作会议上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后, 呼和浩特市科协又一次集中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本次会议要求全市科协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实质和核心要义, 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要制订具体的学习实施方案,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 研读全会公报, 学用结合推进工作开展。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8

会上,临翔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马永斌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內容,对涉及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回顾了1978年以来7次三中全会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他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在理论中心组学习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报告原文,结合工作实际思考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临翔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彭江波对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区教职工要全面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到领导带头学,学校职工层层学,与挂钩村群众共同学,并采取多种形式在校内外做好宣传,在全区教育系统掀起学习热潮。二是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全区教职工要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好教育发展大方向,切实采取多种措施,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刻学习 篇9

xxxxxxxxxxx专业(xxxxxxx)xxxx级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次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到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将在政府职能转变、城镇化、金融开放、财政税收、资源定价等领域作出重要决策,就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发展;中国梦

1.十八届三中全会概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以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不断的完善自我,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求自己,踏实工作,团结同志,力争圆满完成好上级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2.会议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一年来,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复杂变化,国内来自经济、政治领域以及自然界的困难和风险接连发生,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党集中力量办了几件大事,妥善应对了几件难事。在完成非同寻常的重大任务、应对非同寻常的重大事件中,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我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经受住了考验,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经受住了考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考验,广大人民群众经受住了考验。这次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战略思想。

必须反思改革,才能深化改革;必须继续改革,才能完善改革。依靠强势政府、海量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做法早已走到了尽头。西部地区某省的经济正在起飞,近几年每年的基本做法,是依靠作为“发动机”的政府和作为“助推器”的市场,用海量投资拉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一个沿海的地级市在去年第3季度提出“大干100天,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口号,组织了18个城投公司,融入巨额资金,进行大拆大建,希望以此来保持经济繁荣。采用这样的方式,地

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杠杆率就变得愈来愈高。“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体制,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吴敬琏认为,体制缺陷的存在,导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由于“体制性障碍”,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型变得步履维艰,使增长难于持续,而且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第二,国家权力对经济活动干预和控制的加强,使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得以强化,贫富差距拉大。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

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3.如何让改革深入人心

作为中国公民,只有不断的自省反思,不断的修正自身的方向、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得以稳步前进与发展。近期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刻的学习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意义。会议将对中国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作出重大修正,这将涉及土地的自由流通,以及允许私人资本从事银行金融业务等。这些举措将大大激发国内市场,而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又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与会者将讨论解决经济不平衡和社会不稳定问题,他们将向中国人民和世界证明,他们有足够的意志和能力推动这个第二大经济体继续向前发展。这次会议成功召开,将使中国朝着更好满足人民需要的方向前进,而且将令其他国家获益。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10

“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之前几届会议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理念。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的提出,引起了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又是中国当下薄弱的一环。这次公报中提出了“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必须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今后将更注重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公报中所说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当前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宽的范围内优化配置的举措。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创新发展中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协调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可承载”,开发发展中的“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内容,实际上都是绿色发展的外延,真正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外商投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开放发展要“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来,沿海地区要通过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打造开放新高地;通过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培育沿边开放新支点。在国际市场上,企业有竞争力才有话语权。在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外贸为例,中国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期的开放发展,应该注重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实现共享发展,关键在于要解决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0%,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全会对生育政策作出调整,这一举措无疑能从长远上增加劳动力供给规模、改善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所在。

“十三五”规划的重大举措。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谋划,堪称一次完美的顶层设计。它不但宏观地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了必须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和思路,而且具体地规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要求”,有了贯彻落实的可操作化的工作路数。这“七大要求”涵盖了:党领导经济发展、党贯彻群众路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依法治国理政、树立安全发展观念等七个方面内容。遵循“七大要求”,是我们决胜阶段走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部行程的胜计良方,是我们托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成功举措。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篇11

质检总局党组坚决拥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致认为,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会的胜利召开, 宣示了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期待,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征程。

支树平指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提出了战略方针, 明确了宏伟目标, 指明了改革重点和方向。全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 原原本本研读文件, 仔仔细细领会精神, 扎扎实实抓好落实。他要求大家做到“四个深刻领会”。

一是要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改革开放以来, 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 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全系统要深刻认识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 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特别是要统一到改革上来。

二是要深刻领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风格和工作业绩, 更加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十八大以来,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中央政治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 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全系统要进一步强调政治纪律, 坚定政治立场, 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 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推进改革。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 涵盖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 许多任务都与质检密切相关。全系统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认识定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改革的路线图和主要任务、改革的主要要求, 结合质检实际, 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 讲党性、讲大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大力度, 狠抓落实, 拿出改革举措, 推动改革发展。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12

高二年级:伊力哈木.尕依提 通过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感触颇深。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34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胡 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引起我校师生的积极关注。11月15日,学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就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部署,全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学校师生员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认真收听收看全会相关报道,并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学习心得。

会议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必将极大地激

发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改革热情,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会议要求,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全会精神真正落实到学习、工作的实践中去,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继续深化学校改革,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在全校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认识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全会把握历史和时代脉搏,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关头,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一次重要宣示。”人文与法学院法学专业耿思迪同学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这将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尉犁县第一中学

高二年级:伊力哈木.尕依提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征文 篇13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

2013年11月9日到11月12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统筹全局的重要会议。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中国梦凝聚全国力量,以作风建设提振全党精神。励精图治的改革举措,奋发进取的务实行动,推动着中国现代化巨轮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开创了党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形成了全党全社会的新风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突出的矛盾也不断的显露出来,如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严重、民生保障还显滞后、体制改革困难等,这些问题无疑严峻考验着我们的党和领导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而改革已驶入深水区,跨入攻坚期。人们期盼,未来中国的经济是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运行,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平衡演进,是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质的提升。人们渴望,未来的中国能处在在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里,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能够公平竞争,自由成长,市场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平等而自由地流动。人们期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又一个“三中全会”,将绘就未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引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新征程。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了,各大媒体第一时间播发

或转发了全会公报,并及时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一时间成为城乡社区街谈巷议的最大话题,也成为我们学习、领会、提高的重要平台。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必须做好六个紧紧围绕,完善六大改革,即: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而这六大改革中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给我们的发展道路再次定调,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要走好这条道路,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全会分别阐述布置了15项改革的要点,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

系;建设文化强国;建立民生中国;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生态中国;巩固中国国防;创新党的建设。

让各界包括国外媒体最为欣赏的是,这次改革是我们自己主导的改革,不论是改革的原则、改革的设计、改革的路径、改革的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都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国情、吸收国外经验、汲取传统智慧、照顾历史进程。这才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有的气度,才是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新中国应有的气量,才是中华文化、中国文明、中国气派自然产生的应有的力量。今天,我们坚持不悔进行自我发展、自我改革、自我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始终不渝、顽强进取地闯出了一条新路,既让自身走出了困境,也给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改革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利益关系借机在新的土壤中板结、固化,严重抑制了祖国的发展。正因如此,总书记最近强调指出,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扫除上述种种桎梏和藩篱,才能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才能实现中国梦。改革就像雨后的春笋,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强势而来,却又以另一种绵远流长的姿态永不离去。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深化一个国家的根本,才能保持一个国家走在永不衰落的世界前沿。没有过去的改革,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没有今天的改革,就没有新中国未来的辉煌灿烂。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标志,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反思与改正,只有一个会反思的国家才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国家。

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再奏改革旋律,浓墨重彩谱写改革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宏伟蓝图。为此,需要我们党委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共奏改革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要为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时代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群星跨年活动策划案下一篇:活动评价(丁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