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学生读书笔记

2024-08-29

红岩的学生读书笔记(共8篇)

红岩的学生读书笔记 篇1

翻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当我看到《节日习俗多姿多彩》这一章时,去年除夕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眼前了。

记得除夕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刚回到老家的村口,就远远地看到了村头农贸市场的一块空地上围满了人,最爱凑热闹的我,马上跑过去钻进了人群中,呵,原来是能写一手漂亮毛笔字的堂哥在写对联呢。我连忙大叫了一声:“哥哥,我回来了。”堂哥听了,停下手中的笔,微笑着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快来帮忙。你把那些裁好的红纸续长一些。”旁边有一位我不认识的大哥哥早已在做着这项工作了,我也跟着那位大哥哥一起做。这时堂哥写好了一副对联,只听见堂哥说:“张大婶,你的写好了,放到旁边晾一会儿就可以拿回去了。李大伯,赵大妈,你们的已经晾干了,拿回去吧。”看着他们把对联拿走了,我着急地提醒堂哥:“哥哥,他们还没给钱呢。”哥哥说:“去,给我拿红纸来。”我只好去拿了一张续好的红纸给堂哥,堂哥又开始挥笔书写了。就这样,写好晾在一旁的对联,陆陆续续地都被领走了。忙了一天的堂哥,也收拾好东西,拿着最后两副对联,我们一起回去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堂哥:“今天写的对联,都是免费的?”堂哥笑着说:“你不都看见了吗?快点走,回去还要贴对联呢。”我说:“急什么呢?你爸和我爸他们肯定早已把对联贴好了,还用得着我们帮忙吗?”堂哥笑着说:“你就知道偷懒。”

终于到家门口了,堂哥却拉着我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家小院前,堂哥大喊了一声:“李大爷,除夕饭菜弄好了吧,我们来给您贴对联了。”李大爷笑呵呵地迎了出来,连声说:“好,好,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们一边贴对联,堂哥一边对我说:“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为节日增加了喜庆气氛。从古至今,春联都是从右往左念的,春联还分为上联和下联,上联为右,一般以三四声结尾,下联为左,一般以一二声结尾,这样念起来才朗朗上口。上下联可不能贴反了,要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呢!”

红岩的学生读书笔记 篇2

一、养成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大凡人们读书, 只贪图一时的心领神会, 与作者一时的思想碰撞, 心灵交融的莫大快感, 从而忘记了读书的另一重要的目的意义, 即消化、吸收。学生尤其爱犯这类毛病。要想培养学生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明确作读书笔记的目的意义, 培养兴趣。

教学之中宜首先给学生讲明作读书笔记的目的及意义来激发他们的巨大热情。实践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认识提高以后, 作读书笔记就不再是他们的任务和负担, 而是兴趣之一。其次用名人作读书笔记的事迹来激励他们。如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 在大英图书馆一坐就是数十年, 作读书笔记手稿达40万余页;欧阳修平生手不释卷, 一有心得、灵感就付诸笔端, 哪怕身处“三上” (马上、厕上、枕上) , 亦不例外。最后还得让学生明白, 很多文章的写作均来自于引用或转借他人所作。如宋代黄庭坚领导的江西诗派作诗就有点铁成金的作法, 就是大量借鉴前人, 再化腐朽为神奇, 成就自己的作品。近代甚至有人提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偏激观点, 抄虽不足取, 但适当引用确能使文章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大量名人的事迹必将激发学生的热情, 促进习惯的养成。

2、耐心指导, 养成习惯。

教学最初可以给学生布置定期检查读书笔记的任务, 以后逐渐培养只要读书就须作笔记的习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关键的一环还在于对其运用上, 在作文检查上可以对学生运用读书笔记的地方写上鼓励的话语, 如“此处引用得当, 乃画龙点睛之笔”;“名人言行, 是大家永远的表率”;“名人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你以母亲的背影为题材仿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 感情真挚, 催人泪下, 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通过批语, 学生尝到写作的成功感, 得到意外的惊喜, 既激发了他写作的激情与兴趣, 又让他真正地认识到读书笔记的作用, 养成读书必作笔记的良好习惯。

二、指导作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关键一点要体现读者对作品理解、吸收的深度、广度, 原则上要做到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做到所选内容为自己喜欢、接受, 能为自己所运用。

1、原文摘录。

首先是摘录优美的词句。描写性的词句栩栩如生, 能让我们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议论性的词句使人感觉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成语言简意赅, 耳熟目详。俗语雅俗共赏, 简明易懂;名人名言, 如黄钟大吕, 谆谆告诫, 使人信服, 无可辩驳。一篇文章优美语句使用得当而且较多, 让人感觉作者才华横溢, 文采飞扬。摘录词语可以分别归类:如描写景物的句子可归一类, 须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许多文章皆须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 来勾划意境。写人类词语可归为一类, 要想使人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果没有恰当的语句组合, 准确的词语表达那是很难奏效的;要想表达胸中喜怒哀乐得失懊悔, 若没有抒情语句的导引, 纵有万丈豪情在胸, 出口也将黯然失色。须知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就是他人留给我们的优秀作品, 那是我们写作的范本。

其次是摘录优美段落。作文中的开头俗称凤头, 凤凰的头部, 小巧玲珑, 美丽动人, 作文的开头亦然。俗话说好的开头即是成功的一半。读书遇到好的开头, 要特别留意, 有的段落增之一词难免蛇足之嫌, 减之一词则意犹未尽, 只有长久把玩, 方能品出个中滋味。作品的过渡段落, 具有承上启下的功效, 寥寥数字能联结全文自成一体, 是我们写作极佳的临摹本。作品的结尾俗称豹尾。有的结尾言简意赅, 收束全文落落大方, 决不拖泥带水;有的结尾点明中心, 抒发感情, 热烈奔放;有的结尾点到为止, 言有尽而意无穷, 令人遐想不已。各自不同的优美段落, 自有其特色, 宜原文摘录, 做到时时回头翻阅, 既节约了时间, 又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知识。虽然我们有很多写作技巧、理论值得探寻, 但若抛开具体的句子、词语, 一切技巧、理论俱无从谈起, 若不是平时的厚积, 焉有关键时刻的薄发。

2、摘录大量事例。

有些特殊的文章不但要引用优美的词句, 还要使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实践出真知, 事实胜于雄辩, 特别是议论文, 如果平时缺少积累, 缺少搜集, 那是很容易陷入理论空谈的泥潭。摘录中可以是原文摘取, 也可是概括性地简录;对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事迹还可以分组归类收集, 如名人求学类:马克思、毛泽东等人发奋读书的故事;鲁迅少年时在书桌上刻下“早”字作为座右铭;如立志类:唐代李白受铁杵磨成针的启发而发奋学习的故事;周恩来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事例搜集多了才会让我们写作时顺手拈来, 左右逢源。

3、勤写中心思想、段意。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及作品的主要内容。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就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不断分析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构思立意能力。一篇文章也只有思想正确, 立意高远方能称有价值、有意义。写读书笔记就是通过认真阅读文章, 掩卷精心总结, 书中自与古人会, 找出作品主旨, 对思想上与作者暗合之处、争议之处、值得借鉴之处尤其需要记录下来, 它不但是写作引用、借鉴的内容之一, 也将是自己记忆长河中的珍宝。文章的段落即文章的线索、脉落, 即作者的构思、作品的谋篇布局, 从中获取大量的写作技巧。

通过总结文章的中心、段意, 学生不但会积累、吸收他人大量的思想观点、写作技巧, 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次阅读训练, 收获必将不小。

4、勤写心得体会, 捕捉写作灵感。

小学生读书笔记的分段训练 篇3

关键词:读书笔记;写作水平;语文素养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笔者六年来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写读书笔记的分段训练,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了不同年龄学生的课外读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初级中学输送了一批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

我的分段训练步骤如下:

一、低段(一、二年级)读书笔记训练

1.训练前期准备

培训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助手,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2.训练形式

表格导向,家长周一至周五每天用20分钟左右陪孩子按表格要求读课外书,周一至周五口头完成表格内容,周末用书写形式完成表格内容(时间30分钟左右)。

3.表格内容设计如下

4.检查手段

每个周一教师收一次书面作业检查评比,张贴好的作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情况汇报,让学生慢慢总结读书经验;每期开展一次“亲子”读书活动交流,让全体家长、学生和老师在互动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中段(三、四年级)读书笔记训练

1.训练前期准备

培训家长,提出课外阅读新要求,达成共识,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优秀督导。

2.训练形式

表格导向,家长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按表格要求阅读,周一至周五每天30分钟以上在阅读文章里批注,家长随时抽查。周末用书写形式完成表格内容(时间40分钟左右)。

3.表格内容设计如下

4.检查手段

每个周一教师收一次书面作业检查评比,张贴好的作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情况汇报,让学生阅读水平不断提高;每期开展一次“亲子”读书活动交流,评出“阅读小明星”,让全体家长、学生和老师在互动中取长补短,让全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迅速成长。

三、高段(五、六年级)读书笔记训练

1.训练前期准备

培训家长,提出课外阅读高要求,达成共识,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优秀督导和孩子课外阅读的欣赏者。

2.訓练形式

表格导向,家长完全放手让孩子独立按表格要求阅读,周一至周五每天40分钟以上在阅读文章里批注,家长随时抽查,让孩子口头向家长汇报读书情况。周末用书写形式完成表格内容(时间1小时以上)。

3.表格内容设计如下

4.检查手段

每个周一教师收一次书面作业检查评比,张贴好的作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情况汇报,让学生的阅读水平迅速提高;每期开展一次“亲子”读书活动交流,评出“阅读小明星”“习作小明星”,让全体家长、学生和老师在互动中取长补短,让全体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素养底子。

六年来,我坚持先培训家长再让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如果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成一朵花,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在家长的关注下采集六年的蜜,学生受益匪浅,这批学生2010年7月小学毕业后,分别到了重庆市一、三、八中学、巴蜀中学、西师附中育才中学和城口中学等学校就读,最近得到信息反馈,我们的学生虽然在偏远的山区读的小学,但读初中这一年多来作文整体水平很不错,这都归功于六年来分段进行写读书笔记的训练。

关于红岩的读书笔记800 篇4

罗广斌、杨益言是悲哀的,因为他们恰与一个左倾的、亢进的、病态的历史阶段相叠合:“阶级斗争”绝对化,“革命”的崇高地位疯狂强化。社会政治以其“社会权势”的强势地位浸入文学的各个方面。作家的思想艺术,行为的选择和规范不期然遭遇空前的洗劫,同众多的专业作家一样——尽管他们并非专业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或迫于压力或出于自觉,总在力图放弃个体的情感、心态的自由;放弃“个体”写作者对于我的认识、体验以及选择认知、体验的表达方式的自由。

创作主体性的缺位,是一代作家的悲哀,也是那一时期作家思想和个性的贫弱。对个体的遗弃只能导致创作思想上的平庸和艺术个性的丢失,罗广斌、杨益言如此,那一代作家亦如此。他们从一开始便将自己锁定在一个既成的、狭窄的、封闭的文学创作的格局中,从而完全断绝了自我超越的可能。

罗广斌、杨益言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创作了“‘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 ⑴但由此,他们也进入了一个极端:“高潮”便是“终结”。

从最初的“革命传统”报告会,罗广斌、杨益言及刘德彬等就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圈套”——文学被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作为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里的亲历者,作为斗争和屠杀事件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他们搜集、寻访死难者的资料,作“革命”报告,只是为了配合当时开展的各项_。这种“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社会背景,是作家创作的至殇。

如果说作家在开始作报告的时候,还小心地、高度警惕地穿插着作家自己的思想、体验,进行着由表及里的思索,展开设身处地地主体性创作的话,那么,到阅读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后,“找到了高昂的基调,找到了明朗的色彩,找到了小说的主导思想,人物也就从而变得更崇高更伟大了”时,作家的创作主体性就完全丧失了。

正如一个满是棱角的玻璃球,在一个闭合的容器里不断地运动、冲击、摩擦,最终只剩下一个滑溜溜的身子骨。这时,它安静地躺在瓶底,一动不动。

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作家在对现实进行撕裂的同时反被现实打磨,最后变成了一个毫无锋芒、毫无理性的写手。当大量现成的、流行的、合乎规范的结论或材料套到文学中去的时候,文学也便失去了作为文学的崇高的品格。

红岩的读书笔记初中800字 篇5

暑假期间,我读了《红岩》这本书。这是一本红色抗战革命小说。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而里面的成岗就是以陈然为原型的。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用酷刑对待监狱里抓的共产党员江姐、成岗等人,严刑拷打,并没有取得他们想要的效果,反而大家意志坚定,毫不屈服。宁可献出宝贵的生命也不出卖同志、出卖国家的感人故事。在共军渡江并围攻重庆的时候,大家集体越狱,配合外面的共产党人打赢了战争,但最后只剩下齐晓轩独自一人站在一块被血染红的岩石上俯瞰着这片血流成河的大地。

这块血染的岩石后面有一棵从石头缝里长出的松树,多么顽强不屈,这不恰好映照的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坚强不服输吗?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前辈的红色精神,不畏强权,不卑不亢,用知识武装大脑,用智慧报效祖国,科技兴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从自身做起,决不能辜负祖先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和平时光。

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肆虐,美国科技打压,全球经济下滑,在这个时代,我更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要谨记医护人员为我们普通人做出的巨大牺牲,我要学习华为集团在夹缝中求生的顽强品格,这是新时代的红岩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发扬光大,是我时时刻刻不能忘记的座右铭。

红岩,读书笔记 篇6

读书心得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他们的斗争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如岩石般的坚硬。

——红岩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

小说发生在1948-1949年解放战争临近尾声,蒋介石集团反动统治最黑暗日子的山城重庆。《红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不屈不挠地斗争。尤其突出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红岩》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令人钦佩的英雄形象: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天真可爱,但面对敌人却同成年人一样勇敢的小的烈士——“小萝卜头”; 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主要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血肉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的较量。

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是在由精神和信仰铸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一筹莫展、一败涂地。除了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又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另外两条支线,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揭示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死、将生命化为胜利的曙光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濒临死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

书中的许多情节也令人难忘: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艰难地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在他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时候,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小说主人公江姐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她对党忠贞,对敌战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静,对革命同志意往情深,当她正满怀憧憬的想象出未来的生活时,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华溶山纵队政委,彭松涛被敌人杀害,人头被高挂在城头??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徒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受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晕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烈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去。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洞里,在狱中,她受尽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食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做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的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然而敌人的种种花招依然无法动摇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令敌人惊慌失措。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烈士们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强忍着旧脓新疮袭来的阵阵裂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然而,他们却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通过《红岩》这本书,我看到了这场在特殊背景上、特定环境中,革命者进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看到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极端凶狠残暴与外强中干;更看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的最后斗争中表现的浩然正气、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展现在眼前,激动、崇敬、悲愤、感叹??每一个读过《红岩》的中国人都必定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而红岩英烈们坚贞不屈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革命的胜利,但他们却无法品尝到这辉煌的果实。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他们,正是有他们的牺牲,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都说五星红旗是被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的,读了《红岩》,才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

而现在,生活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忘了本,忘了那些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洒过汗,流过血,甚至献出了生命的先辈。很多人都在这个花花世界迷失了着我与方向。他们忘记了,忘记了对党该忠诚,忘记了为人民而服务。多少人假公济私,动用公款来满足私人的贪欲,多少人又滥用职权的做着危害一方的事!绝大部分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早已忘记了红岩精神,忘记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五星国旗,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怎能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怎能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怎能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怎能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我们没有资格忘记这些历史,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而幸福的生活,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让红岩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永存。

而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再读《红岩》,我想了更多更多。红岩英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同样让人为之动容。爱国不是革命战争年代特有的精神力量,它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虽然我们已经无需再像《红岩》中的革命先烈那样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新的时代却给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当我们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而鼓掌,当我们为神六的飞天而喝彩,当我们为祖国在全球金融危机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豪??“爱国”两个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底。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心系中华。而把爱国精神化作实际行动,更是爱国精神最直接的体现。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历史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祖国的繁荣富强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奋斗,这就是以实际行动向先烈们致敬,这就是以实际行动来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信念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思想的烛光点亮我们的灵魂。”

一部厚厚的《红岩》告诉我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革命者们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力量。先烈们播下了红岩精神的星星之火,而我们的责任是接过这火种,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把这燃烧的火炬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篇二:《红岩》读书心得

《红岩》读书心得

不看《红岩》不知道什么是心潮澎湃,不看《红岩》不知道什么是振奋人心。《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十年内战期间,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工作者的斗争生活。由于共产党员甫志高的背叛,使许云峰、成岗、江姐等共产党员在同一时间被捕。在敌人的引诱、屈打、逼供等恶劣的手段下,他们表现出了永死不屈的精神。

《红岩》记述的是1948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员,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

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没有成岗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信念;也没有江姐那种受尽酷刑,却从不畏惧的精神,但通过《红岩》,我深感身上肩负着一种责任。在他们面前,我显得渺小而惭愧,他们为革命,为国家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我们现在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篇三:红岩读书笔记

好词:

掩人耳目 风吹草动 倾巢出动 整装待发 毫无表情 形势严峻 雨雾蒙蒙 映入眼帘 热泪盈眶

胸口梗塞 恸哭出声 头昏目眩 满怀悲愤 严刑拷打 宁死不屈 呐喊助威 不顾一切 焦躁不安

不屑一顾 蛮不讲理 目不转睛 一举一动 瑟瑟发抖 得意洋洋 津津有味 三头六臂 不攻自破

惊心动魄 垂涎三尺 弄巧成拙 野心勃勃 布履蹒跚 翩翩起舞 慢条斯理 迎刃而解 忐忑不安

号啕大哭 可怜巴巴 光彩照人 环顾四周 各种各样 无家可归

好句:

△孩子不要娇生惯养,革命的后代,应该粗茶淡饭,从小过艰苦的生活。

△只要是为党工作,我没有不愿意的!

△你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亲,群众才把你看成自己的儿子。

△对勇敢的人,泪水会玷污他的名字。

△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共产党人从来不怕讲明自己的观点。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这时,她(江姐)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的屋脊上,被松了下来.... ”现在愿意说了吗?”

魔影狂乱地乱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间....血水飞溅... ”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好段)那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性命攸关的时刻,选择了爱祖国爱人民,选择了忠实自己的国家不做叛徒,选择了牺牲自己,选择了铭心的痛苦。这是多么无私无畏的精神啊!不是每个人都禁得住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重忠实自己的国家。而在那关键时刻,我们看见的是中国人,在战火中,在严刑下,为祖国的奉献!为中华而挺住!国民党反动派只能带给战士们肉体上的折磨,动摇不了他们的精神,涂抹不了对祖国的挚爱,只能更加坚定他们战斗的士气和胜利的决心!

这只说明战士们的坚韧不拔吗?不仅这样,更体现了咱们中国,中华民族凝聚在背后的力量,中国人民赤诚的国家心!篇四:《红岩》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他们的斗争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如岩石般的坚硬。——红岩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

小说发生在1948-1949年解放战争临近尾声,蒋介石集团反动统治最黑暗日子的山城重庆。《红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不屈不挠地斗争。尤其突出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红岩》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令人钦佩的英雄形象: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天真可爱,但面对敌人却同成年人一样勇敢的小的烈士——“小萝卜头”; 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主要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血肉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的较量。

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是在由精神和信仰铸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一筹莫展、一败涂地。除了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又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另外两条支线,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揭示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死、将生命化为胜利的曙光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濒临死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小说主人公江姐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她对党忠贞,对敌战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静,对革命同志意往情深,当她正满怀憧憬的想象出未来的生活时,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华溶山纵队政委,彭松涛被敌人杀害,人头被高挂在城头??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

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徒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受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晕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烈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去。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洞里,在狱中,她受尽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食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做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的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然而敌人的种种花招依然无法动摇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令敌人惊慌失措。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烈士们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强忍着旧脓新疮袭来的阵阵裂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然而,他们却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通过《红岩》这本书,我看到了这场在特殊背景上、特定环境中,革命者进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看到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极端凶狠残暴与外强中干;更看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的最后斗争中表现的浩然正气、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展现在眼前,激动、崇敬、悲愤、感叹??每一个读过《红岩》的中国人都必定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而红岩英烈们坚贞不屈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革命的胜利,但他们却无法品尝到这辉煌的果实。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他们,正是有他们的牺牲,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都说五星红旗是被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的,读了《红岩》,才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

而现在,生活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忘了本,忘了那些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洒过汗,流过血,甚至献出了生命的先辈。很多人都在这个花花世界迷失了着我与方向。他们忘记了,忘记了对党该忠诚,忘记了为人民而服务。多少人假公济私,动用公款来满足私人的贪欲,多少人又滥用职权的做着危害一方的事!绝大部分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早已忘记了红岩精神,忘记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五星国旗,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怎能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怎能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怎能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怎能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我们没有资格忘记这些历史,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而幸福的生活,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让红岩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永存。

而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再读《红岩》,我想了更多更多。红岩英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同样让人为之动容。爱国不是革命战争年代特有的精神力量,它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虽然我们已经无需再像《红岩》中的革命先烈那样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新的时代却给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当我们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而鼓掌,当我们为神六的飞天而喝彩,当我们为祖国在全球金融危机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豪??“爱国”两个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底。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心系中华。而把爱国精神化作实际行动,更是爱国精神最直接的体现。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历史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祖国的繁荣富强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奋斗,这就是以实际行动向先烈们

致敬,这就是以实际行动来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信念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思想的烛光点亮我们的灵魂。”

一部厚厚的《红岩》告诉我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革命者们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力量。先烈们播下了红岩精神的星星之火,而我们的责任是接过这火种,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把这燃烧的火炬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红岩》读书笔记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国别:中国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年1967年四川成都人罗广斌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红岩后被列入小学语文必读丛书。1950年根据自己在狱中亲身经历写成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与杨益言合著)1961年与杨益言合作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写作背景: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解放前投身反蒋斗争的共产党员。被捕后,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目睹了许多革命者顽强不屈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并且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新中国成立后,那些革命者的伟大形象和感人事迹时刻萦绕在他们心头。他们饱含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对先烈的景仰之情,写下了《红岩》,记述先烈的斗争史实。

主要内容: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主要人物:

江雪琴——江竹筠即江姐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许建业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虚谷

丁长发——丁地平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老石同志——王璞

成岗——陈然

胡浩——宣灏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云烈士、母亲徐林侠烈士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经典语句:

1.孩子不要娇生惯养,革命的后代,应该粗茶淡饭,从小过艰苦的生活。

2.只要是为党工作,我没有不愿意的!

3.你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亲,群众才把你看成自己的儿子。

4.对勇敢的人,泪水会玷污他的名字。5.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

6.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7.共产党人从来不怕讲明自己的观点。

8.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9.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10.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1.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 篇五:红岩读书笔记600字

红岩读书笔记600字

红岩读书笔记600字

(一)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红色经典读书活动,我早就听妈妈说过江姐,看了《红岩》后更是深受感动。该书讲述了一群革命工作者艰苦的地下工作,通过描写许云峰带领工人革命、成岗办《挺进报》,还有江姐、双枪老太婆、刘思扬等众多革命英雄,展现了当年共产党革命人民的艰苦斗争生活;讴歌了在叛徒的告密之下,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书中的很多画面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靠当年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对敌人的折磨,手指都被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但是她非常勇敢,绝不透露一点党的秘密,致使猩猩这些坏蛋毫无办法。而我呢,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很娇气,手上有一个小刮痕都要妈妈贴一个创可贴,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总是动不动就哭,享受幸福的生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书中江姐十指滴血的形象震撼了我,令我羞愧。我从小学习钢琴,本来父母只是希望培养我的一个爱好,让我自己选择学习的,但是我很喜欢学琴却怕练琴,多练一下就嫌太累,手很疼,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上也是,遇到点困难就想寻求帮助。妈妈说我还小,对这本书理解还不深,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品质还太多太多。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将来再读这本书,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优良品质。但我如今明白了,血染红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岩读书笔记600字

(二)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

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的学生读书笔记 篇7

一、红岩精神的内涵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革命精神,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特殊年代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产物。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 精神是相对于物质的概念, 精神是以理念和文化的形态而出现的。红岩精神从理念的形态来看, 是指今天人们对在特定的地域——重庆, 特定的时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特定行为状态的一种概括, 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从文化的形态上来看, 红岩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驻地, 以此来命名中国共产党人特定的行为状态, 是一个极其鲜明的标识。

中共重庆市委第七届六次全委 (扩大) 会议将红岩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 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 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红岩精神博大精深, 内涵极为丰富, 它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受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哺育和滋养,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民族精神之花。弘扬红岩精神, 这既是历史的反思, 又是经验的总结, 更是时代的要求, 体现了人民的愿望。

二、红岩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早在2005年, 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 在“同大学生谈人生”的报告中就谈到:“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 也是道德的圣地;大学既要教知识, 又要教做人。同学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阶段, 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在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南方局不仅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 而且还面临着能否贯彻全党工作布局的战略调整、巩固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政治考验, 而当时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人, 如:英勇不屈的江姐、正气凛然的许云峰、坚强乐观的小萝头、……, 这些先烈为了革命的事业和敌人作不屈的斗争, 在山城即将解放的前夕从容就义, 无怨无悔,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阐释了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内涵, 给今天的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这正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1. 弘扬红岩精神, 有利于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岩精神中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操, 曾激励着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义凛然, 把民族统一战线推向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中华儿女的觉醒。

弘扬红岩精神,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将爱国主义教育同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操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环节和核心内容, 作为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坚定大学生的报国之志, 培养大学生成为建国之才。

2. 弘扬红岩精神, 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作风

红岩精神中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 帮助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战胜了克服了重重困难, 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在国统区的各项工作任务。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是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相符合的, 是我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一大法宝。

2013年5月4日, 习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人类的美好理想, 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民族, 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 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 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 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艰苦奋斗的红岩精神, 既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 也是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精神。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艰苦奋斗精神被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它包含着自强不息、昂扬向上;不怕困难、不折不挠;勤奋学习、积极磨练;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高等学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使大学生懂得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是我党提倡和培养起来的优良作风, 也是中国国情之所需。

3. 弘扬红岩精神, 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周恩来和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加强对各民主党派、文化教育界、工商实业界、地方实力派、海外侨胞的统战工作, 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红岩精神反映出的团结、民主作风, 既加强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作人员的团结, 充分调动了他们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又团结了国统区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 使他们同情和支持我党的工作。

用红岩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团结意识, 需要鼓励大学生以“和衷共济”的精神来处理相互关系, 解决存在的矛盾, 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 维护高校稳定。还需要培养大学生另一种团结精神, 即团队精神。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有助于提高其奉献、进取、团结、合作的能力和作风, 提高心理素质, 树立民主意识。

4. 弘扬红岩精神, 有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无私奉献品格

红岩精神所展示的奉献精神永垂不朽。在革命年代, 一大批红岩英烈,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为民族解放, 为民主建设, 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奉献精神教育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努力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鼓励大学生将“奉献”实践到每一件小事当中去。

三、以红岩精神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用红岩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既要挖掘红岩精神的历史内涵, 又要赋予红岩精神新的时代意义;既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又要设法向社会延伸既要注重课堂教学, 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高等学校应努力让红岩精神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精神品质, 指导和影响其一生的行为。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 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基本途径。事实上,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很多内容, 都可以从红岩精神中找到典型事例和历史渊源, 如爱国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作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等。我们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让红岩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 充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等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可以将红岩精神等革命传统纳入其中, 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以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塑造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 以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 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 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进校园文化向高品味方向发展。

3. 充分利用网络新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 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 高等学校必须加快校园网络建设, 特别是建设一些具有特色、有利于学生成才的网页。比如可以探索建立红岩精神教育网页, 把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红岩精神教育素材很好地凸现出来, 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校园网逐渐成为大学生红岩精神教育的新阵地。

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革命精神,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特殊年代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产物。继承、弘扬和发展好红岩精神, 用红岩精神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红岩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红岩·丰碑: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65周年纪念集.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第135页.

[3]周勇.弘扬红岩精神着眼于“塑造当代重庆人”.重庆社会科学, 1996.5.

[4]陈流汀, 刘敢新.弘扬红岩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3.

以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篇8

【关键词】读书笔记  综合能力  阅读教学

阅读不是简单的阅览书籍,而是需要“手”“脑”“口”并用,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还需要动手记录,也就是记读书笔记。然而,在当前高中阶段,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更遑论记读书笔记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认识,认清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通过记读书笔记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读书笔记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十分重要,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意义重大。

1.读书笔记是对阅读的深化

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对于字词句的体会也是表面的,很多时候阅读都是一目十行,浅尝辄止,使得阅读的效果低下。而记读书笔记则会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放慢脚步,用心体会每一个细节,记录每一句精美语句,感悟每一处思想感情,使阅读成为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从而深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2.读书笔记是写作材料的初步积累

很多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针对一个题目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虽然高中生在阅读量方面要远远大于初中生,但是写作水平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积累,缺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而读书笔记,则是阅读过程中的点滴积累,不仅包括文字、词语,也包括句子、文章大意、写作思路、写作手法等,将这些记录下来,就会变成写作材料的积累,逐渐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二、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鼓励学生动手去记

很多学生会以“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为借口,不去记读书笔记。因此,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首先就要鼓励学生动手去记,去写。比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留出几分钟时间,特意叫学生将自己想写的写下来,给学生创造机会,也可以开展一些读书笔记大赛,激起学生记读书笔记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与学生一同记读书笔记,以此勉励学生……总之,要让学生逐渐产生一个“我要记笔记”的想法,慢慢形成习惯,就会主动去记。

2.指导学生方法

记读书笔记虽然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为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告诉他们如何记读书笔记可以既省时间,又省力气,效率又高。比如,对于记录故事情节,完全可以利用简化语言描述:主人公在什么时间段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简单的语言完全起到了记录事情经过的作用,在今后翻看读书笔记时,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描述回想起故事情节。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暑假阅读了名著《傲慢与偏见》,但是读书笔记中只是简单记录了一些名句,而且比较混乱。问之,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该怎么记。”笔者引导他:“这本书是谁写的,她的行文风格怎样,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有哪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这本书中最显著的是什么特色?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发……这些都可以成为你读书笔记中的构成因素,只要你细心阅读,细心记录,就会越来越游刃有余。”

3.拓展读书笔记空间

首先,读书笔记可以不局限于书籍。

很多人一听到“读书笔记”,就会想到书籍,认为其是在读书过程中记录的笔记。其实不然,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所阅读的、欣赏的不仅仅是书籍,也有一些诗歌、散文,还有同学的文章、老师的范文,以及报纸、杂志,甚至看电影、看电视、看网络小说……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只要自己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有所获,有所感,就可以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可以说是十分宝贵的积累,是一种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量变”。

其次,读书笔记可以不局限于笔记。

读书笔记虽然名称是“笔记”,但是可以突破拿笔记录和记在本上的形式。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卡片,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获记录在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翻看;也可以要求学生对优美的语句拍照,将自己想要说的东西敲击在键盘上,上传到空间、微信、论坛,不仅有利于今后查找,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激发学生记录的兴趣。一段时间下去,班上学生的空间里传满了好词佳句,论坛里也写满了学生的心得体会。

三、结语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就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为此,教师可以以此勉励学生,鼓舞学生无时无刻不记录,以滴水穿石之功,提高自身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秀娟. 让学生走向读写新天地 ——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2] 冉茂武. 教会学生作读书笔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3] 李弗不. 不动笔墨不读书——谈谈如何写好读书笔记[J]. 创新作文(初中版),2006(11).

上一篇:孝善赡养协议1下一篇:交工监理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