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2024-06-22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0篇)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篇1

(三)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1)网络层路由选择

(2)IP地址划分与MAC地址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连接在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如何根据IP地址找到对方? 讲授新课

一、网络层

1、在网络层中称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包

网络层负责对网络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它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一个网络中两个节点间的最佳途径。

2、IP地址是一种在互联网上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成为网际协议地址。长度是32比特。由10进制的数字组成。

IP地址是用来给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主机编号的。每台联网设备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例如: 119.75.217.109 对于主机或路由器来说,IP地址都是32位的二进制代码。为了提高可读性,我们常常把32位的IP地址中的每8位用其等效的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这就叫做点分十进制记法。显然128.11.3.31比10000000 00001011 00000011 00011111读起来要方便得多。

3、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互联网的主要脉络。路由器的处理速度是网络通信的主要瓶颈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网络互连的质量。(60页)防火墙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分为硬件防火墙、固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60页)二.IP地址与MAC地址区别

1.同一台设备要改变IP很容易,而MAC地址是厂商烧录好的不能改变。2.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3.从层次的角度看,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路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因为IP地址是用软件实现的)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回答:

1、什么叫做路由选择?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目前我国各级医院正广泛用医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因此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成为胜任工作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条件。信息技术与 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要求以先进 的教育理念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 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让学生在这种教学资源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整合后的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善了传统 以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 职 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 的性质

在职业技术学校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基础知识必修的基础课程, 是职业技术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与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公共课程。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 的学习, 能够学习与掌握有关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基础知识与概念,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原理、组成结构以及计算机的应用。 例如: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计算机硬件 (鼠标、显示器、机箱) 、计算机系统软件、计算机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二进制、十进制的算法、数据库的 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互联网 (Inter- net) 的基本概念与操作计算机常用的操作系统 (Windows XP、Windows 7) 、计算机办公应 用软件 (Word、Excel、Power point) 的操作与应用等。由此可见, 开设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 学生不仅学到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还掌握了一定的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医疗卫生人才发展的需求, 为学生将来到医院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 职 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 的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以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为主。例如, 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 这些理论基础知识对早期计算机科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广泛内涵。信息时代强调的 不仅仅是计算机理论知识, 更多的是利用计算机获取各种信息与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的综合能力。现代职业技 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四点: ①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为学生未来计算机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素养; 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意识, 让学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能够熟练地搜集信息、寻找信息、整合信息,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④培养学生对信息系统社会性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与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社会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学生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 更多地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知识, 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与运用信息技术。传统的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无 法达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虽然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有所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教学条件的限制。近几年,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而教学硬件设备没有更新, 使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②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少。 由于网络上关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大部分都是面向社会群众的, 内容相对简单、易懂, 没有或者很少有真正适合医疗卫生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较为全面、系统 的学习资源。③教学时间少。在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 教学内容过多, 而教学时间较少的现象。由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起点不同, 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学生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很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因此, 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4 信 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 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策略

课程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 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我国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起步时 间较晚, 课程整合处于一种较低的层次,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近几年来, 笔者结合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 对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策略做了一些探索与研究。

4.1 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进行信 息技术培训的策略

是信息技术 教师缺乏 现代信息 技术教育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素质不高, 是信息技术教育难以充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是 非常必要的。向信息技术教师传授现代信息 技术教育理论知识, 让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转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观念是在生活与工作中逐渐形成的, 所以观念的真正转变也要经过生活与工作才能完成。

4.2 信 息技术 “适时 ”、“适度 ”用 于专业课教学的策略

在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合理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 还应积极引进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 将二者融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优化, 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利用最少的时间, 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学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

4.2.1 信息技术“适时”性原则

在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能够让学生看清计算机结构、工作原理等, 这样比教师在台上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也便于学生记忆。因此, “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可以有效突出信息技术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降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难度。

4.2.2 信息技术“适度”性原则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 将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适度”性原则, 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调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潜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 术课程整合有效促进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 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与学习需求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继斌, 张晓宇, 李成林.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技术科学) , 2009, 30 (03) :201-202.

[2]李晓燕, 唐加有, 唐志强.信息技术与职校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少课时背景下职校物理课程改革探索[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2 (06) :128-129.

[3]卞素兰, 尹丽丽, 高素素.信息技术与机械制图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环境下 (机械制图)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 2010, 38 (09) :157-159.

[4]胡春亚, 蔡卫东, 徐立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3 (11) :148-149.

[5]贾志斌, 杨巧玉, 胡加圣.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9 (22) :146-147.

[6]曾祥霖, 张绍文, 刘成新.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33 (13) :122-125.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3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文化遗址相结合,唤起学生对文化遗址的更多了解。

2.教学重点:

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3.教学难点:

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4.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湖州三绝”这样一个课题“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湖州三绝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湖州三绝”更深的了解,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图片和视频动画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湖州的优秀历史文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5.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优秀的历史文物和事件,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湖州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地方,而且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历史遗产,特别是湖州有全国有名的三绝,“桥里桥潮英桥”、“庙里庙府庙”、“塔里塔飞英塔”,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遗产难免受到一些破坏,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来了解我们湖州的优秀遗产。

(2)新课讲授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

B.例1:搜索有关湖州三绝的信息

操作:进入搜索引擎,然后在关键词栏目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湖州三绝”,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对于搜索到的信息,点击相关的“超级链接”就可以查看有关的内容。

C.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要了解我们湖州具体的“三绝”的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以此培养学生根据搜索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关键词。

(提出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湖州三绝的一些历史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获取资料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过渡到信息的保存。)

②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

操作: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Web页”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网页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文件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B.保存图形

操作:将鼠标指针移动至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图片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C.保存文字

操作:以拖动方式选择所需要的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在word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湖州三绝更深的了解,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动画讲解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

D.下载文件

操作: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选择“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单击“确定”(或者,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

(3)小结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②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B.保存图形

C.保存文字D.下载文件

(4)教学评价

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辅以教师在学生操作和演示过程中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标准设计如下:

①是否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关键词的确定

②是否掌握了网页、图形、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③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和同学交换意见,共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6.信息资源及工具的应用

网络教室,连接到internet,教学课件

7.教学后记

本节课融合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理论,采用湖州本地文化遗产的历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设计一个整体的任务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探索的兴趣。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设计好自然的过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应作好个别辅导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注意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以促进彼此间的帮助与合作。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篇4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

教师播放裁剪好的动画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我还会回来的)这几个字是闪烁的

想不想制作文字闪烁动画呢

板书课题1文字闪烁动画

自主探究

认识GIF

观察GIF窗口的组成

教师让学生试着指认

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完成任务

任务一创建空白动画

学生尝试启动GIF并创建空白动画

教师让表现好的上台展示鼓励

任务二添加文字

读读课文看看添加文字的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添加文字

教师辅导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任务三设置霓虹效果

自读课文独立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演示

任务四创建闪烁动画

教师示范

学生学习结合课文内容

完成闪烁动画制作

教师让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小结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制作好的作品别忘记保存

经常保存可是学电脑的好习惯

实践展示评价激励

制作《美丽的大王庄中心小学》闪烁动画并在下方添加《欢迎你》

学生实践动手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好作品

作品展示

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展示

上台展示制作步骤

边制作边解说

小组评价得分情况

课堂总结

说一说制作闪烁动画有几步

教师补充说明注意事项

课外延伸

制作教师节祝福老师节日快乐的闪烁动画

板书设计

1制作闪烁动画

创建空白动画

添加文字

设置霓虹效果

创建霓虹动画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篇5

技术》说课教案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来,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说课大赛,聆听评委老师的悉心指导。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基础性章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介绍有关信息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以后的学习和信息素养打下基础。

2、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他们没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我校同学的情况,以提问、启发、观察、分组讨论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的概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悠久历史。

【过程与方法】 理解信息的特征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积极探索,激发学生

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学习态度。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概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难点:信息的特征。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所以用提问法、探讨法、讲授法等手段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主要用黑板,粉笔,教科书等教具。

2、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节课我创设情景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信息,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信鸽传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信鸽传信从唐代开始已普遍,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所以古代信鸽传信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图片)。如果我让同学们把一条紧急信息传递国外的朋友,那你们使用什么样的手段?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导入性提问)通过这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信息与信息特征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积极思考,纷纷回答问题;这既为新课做好铺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环节是 任务驱动、分组讨论

提出教学任务一:校园里铃声响、十字路口的红灯、报纸上的文字等举例让学生分组交流说出信息有哪些特征和信息的概念。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组交流要总结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概念。这样做是让学生逐步培养获得知识,能提高自主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任务二: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那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经历了什么样的悠久历史?

通过合作交流要说出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促进师生的互动性,主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而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能力、探索意识并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始终学习的手段。第三环节是 归纳、总结知识点 老师引导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1、信息是实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的特征是普遍性、传递性、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价值型、无限性、时效性。

2、信息技术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它的英文缩写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技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的发明及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第四环节是布置作业

1、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信息技术的利和弊的相关资料。第五环节是板书设计

适当的板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揭示教材精华。

1、信息的特征、信息的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大事。2.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措施及信息安全产品。3.了解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

4.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信息技术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形成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爱护计算机、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安全及维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环境及课时安排 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观点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

导入:阅读课文5个案例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以上案例,说说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哪些方面。

2、造成那些后果。

通过问题讨论引入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不仅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成为日 益严峻的问题。维护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确保信息内容在获取、存储、处理、检索 和传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总体来说,就是要保障信息安 全的安全有效。人们正在不断研究和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防御。对于信息系统的 使用者来说,维护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保障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预防计算 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犯罪等方面的内容。

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1、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网络在政府、军事、经济、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交通通信、能源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信息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干扰经济建设,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阻碍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加密、防黑客、反病毒等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了法律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

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包括的内容很广。课文通过列表的形式,列出了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了一些维护措施。

2、信息安全产品的介绍。主要有:网络防病毒产品、防火墙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等。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问题与方案:

阅读计算机病毒案例、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等等,可略作举例。问题: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呢?

1。目前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杀毒软件(常用计算机杀毒软件): 金山毒霸,瑞星杀毒,卡巴斯基

2。近年来传播范围较广,造成危害较大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方法 熊猫烧香,特洛伊木马,CIH病毒 3相关资源:

因特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常用的有google、百度、,以及一些门户网站上带的搜索引擎,注意关键词的选取,有时可用多个搜索引擎查下。提供一些参考网站: 江民杀毒

http:// 病毒的防治方法:

1、清除病毒

使用常见的杀毒软件有。

2、防患于未然

杀毒软件并不能让你高枕中天在线,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杀毒软件做得再好,也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毒,它们对新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而新的病毒总是层出不穷,并且在Internet高速发展的今天,病毒传播得也极为迅速。

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1.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它既包括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把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对象的犯罪,如非法侵入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也包括利用计算机的犯罪,即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工具的犯罪,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盗窃、贪污等。计算机犯罪是今天一个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对计算机犯罪及其防治予以高度重视,已成各国不争事实。

2. 我国于1986年,已发现并破获计算机犯罪130年代,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和普及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犯罪呈迅猛增长态势,例如,光1993至1994多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计算机犯罪案件至少逾数千起,作案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内外贸易、工业企业以及国防、科研等各个部门。

3.了解当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行为;预防计算机犯罪的方法。

七.布置课外活动:

福建省信息技术学校简介 篇7

学校以政府办学、产业支持, 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 师资力量雄厚, 管理科学, 教学设备先进, 毕业生就业率高等优势吸引着广大学子。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游克清, 联系电话:0591—83459063, 校址:福州市仓山区岭后路46号 (师大旁边) , 邮编:350007, 网址:www.fjitschool.com。

学校面向省内外招生, 现有在校学生近1800人, 教职工70人。设有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综合电信、计算机图形设计、家用电器、空调与制冷、旅游服务、精密光学工艺、商务文秘、电子商务、电气焊、市场营销、汽车维修、物流与配送、动漫制作等十五个专业, 学制三年;电子电器专业, 学制两年。学校与多所高职院校联办, 为毕业生提供高等教育学习机会。

学校以“明德、厚学、敬业、技强”为校训, 坚持为学生服务、为企事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德立身, 以能立足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坚持模块教学, 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坚持“五位一体”发展职教战略, 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 以提高管理到位率为基础, 以适度扩大招生为发展目标, 以做好毕业生就业为服务方向, 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为保障。以培养“品德型、技能型、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实施联合办学和“订单”办学。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学校是福建省电子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国家电子类职业技能鉴定站。学校成立就业科和福建省闽信教育咨询中心, 为本校毕业生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 为社会各类人员开展中介, 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近十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建校30年来, 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 为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海西建设提供人才服务。毕业生深受全省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好评。绝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 有的升入高等教育, 有的已担任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公安局政委、镇党委书记、信息集团总经理, 有的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省“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金牌工人。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校本培训 培训模式 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08-021-02

一、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现状分析

2004年《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颁布后,全国自上而下已经普遍展开了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同样,在进行教师培训的研究模式方面,大量的文献研究及经验总结都层出不穷。结合多方的意见,在培训模式上主要分为由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形式和由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形式,对以上两种培训形式的利弊意见各异。

现在很多研究都表示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主战场在学校,通过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和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他们都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大多数把校本培训模式归结为六部分,即“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创设信息化环境→选择培训方式→培训管理与评价→反思总结提高”的模式。但是,他们都是以城镇学校作为研究的对象,且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把相关的模式转移到农村学校的信息校本培训中却遇到很多问题。

二、现有的培训模式在农村学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2004年开始,笔者就负责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并负责开展各项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及技能考试、技参比赛等。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参考了多方不同的模式,应用到培训实践过程中,通过工作中的亲身观察、反思和受训教师的深入访谈,笔者发现,当前的培训模式对农村学校的教师存在着不少的制约问题,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 农村学校教师的结构特点。农村学校教师以青、中、老构成,且中、老年教师为主要的教学力量,他们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如果按照当前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培训的模式进行,会造成很多教师跟不上,久而久之就会放弃。

2. 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制约。农村学校管理水平低于城镇学校,这是普遍的现象。学校的领导意识不强,对教师每次培训的内容及意义不了解。每学年由学校组织的培训多以完成检查任务为主。其次对教师的培训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直接造成教师的接受培训心态不正确。

3. 培训形式脱离学校教学实践。对于目前的培训,受训教师的普遍反应是主讲教师不太了解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学识需求,其所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学校教学实践,缺乏典型案例。长此以往,造成教师把培训当成是完成考核或评职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4.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受训教师能力层次差异很大,其所工作的学校软硬件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培训中没能进行合理安排相应的内容,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水平有一定距离,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且教师参加培训完毕后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不多,而内容又很多,很快又忘记了,效果不理想。

5. 受地域及时间的限制。由于地处农村,网络及计算机应用都不是很普及,且相关的主管部门一般都不会在教研教改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此类学校,那么由上级到教师,直接造成心态上的不端正,要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培训的难点。同样受地域的限制,在开展培训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难度。

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过程中,如何开展校本培训的模式,只是工作的总体方向,当我们把需求分析了,培训内容确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定了,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工作是否就能顺利进行,会不会中途流产?其实,更应该关注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调整,细化工作的步骤,才能使校本培训长时间深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三、细化培训模式的几个要点

笔者从参加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反思,认为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中除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培训模式外,更要关注和解决的以下几个要点。

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关注,以上级带动学校领导的重视

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校本培训方面的重视。通过参加申报“省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或省级、市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题作为工作的基础,引起学校领导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促进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发展,并确保校本培训项目的开展,及学校在校本培训方面的经费支出。

完善学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机构,完善机构人员配置与分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制定校本培训的规划与方案;制定考勤制度等。根据每次培训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的计划、内容、评价机制等。

校本培训的内容制定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一直都有集中教师开展信息化培训,所以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内容方面不能与之相冲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应该成为其补充。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加强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

现在学校在信息化方面所投入的设备基本如下:以教育网为接口连接互联网;校内组建以千兆为主干,百兆为支干的校园网,连接各教学场室;多媒体教室平台内装有计算机、实物投影仪、音箱等;配备学生电脑室、教师电脑、电子阅览室、物理电教室、化学电教室、多功能电教室等;组建学校一卡通系统。以上配置基本可以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但教师平时所接受的培训都是以软件的操作为主,且由于教师的水平不一,有大部分教师对设备的使用不熟悉,甚至不懂以致不敢使用。有时,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一些简单的故障或使用不当等问题时,不懂得进行即时处理,误了上课的进程等问题时有发生。

nlc202309031829

针对此问题,在学校校本培训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方面加强培训。可以级组或科组为单位,开展讲座或实操示范形式进行培训。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加强综合操作的培训

近几年来,多数教师都参加了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都是以单一的软件操作为主,或以完成某个单一的目标为任务的教学。教师在接受培训后都达标了,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综合运用到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才可以更好、更合理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如要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很多时候要求进行声音、图片处理。但是很多教师只会在网上搜索一些现成的素材,再把它们添加到课件中去;有的教师在课件的制作时,只能强行的把相关的素材添中到课件中,对课件的布局和颜色的搭配等问题处理等不好,结果课件的显示效果很差等等。

根据以上两点,作者提议可以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时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 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

B. 教学设备常见故障与故障排除方法;

D. 视频的录制与编辑培训(声音的格式转换、剪切、压缩等);

E. 图片的编辑(图片的制作、格式的转换、压缩等);

F. 课件制作时的注意事项(声音的协调、内容的布局、颜色的搭配等);

G. 教学主题网站的制作(主题的选定、网站的布局、颜色等);

具体操作中,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

培训的形式

因为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信息化渗透到学校教学教研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培训。

集中讲座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集中大多数人进行的培训形式。方法可以以学校的教师或外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培训内容适合大部分的教师,且培训的内容涉及面广。但内容难有针对性,且培训时间安排有难度。

分组进行讲授或示范操作

学校每周都会进行科组或级组的会议,可以利用这些会议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简短的讲授或示范操作。

以科组或备课组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制定科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科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培训,并做好小组活动记录。

成立学校校本培训资源库,让教师通过校园网随时进行查询或自学

校园网的建设是硬件的建设,而资源库的建设是软件的建设,作为校园网的软件部分,教育资源库制约着校园网硬件部分的应用。有了信息资源,才能提供服务,才能方便教师的教学,方便学校的规划管理,方便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便于教师随时随地浏览查询;资源库要实用也要适用,资源库的内容该紧贴培训的内容大纲,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教学辅助作用,紧贴教学;使之真正成为教师学习参考;资源库的建设要易于使用,要易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具有扩充性和兼容性,还要有点前瞻性,有利于资源库的充实及各种现成资源的集成,便于集中管理。

一个好的资源库应该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和管理简单。

资源可以为三大类:学习辅导类、学习心得类、共享类。

四、总结

校本培训的模式应该是灵活变通的,在进行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除做好总体的规划外,应更多的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把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惠及更多的教师,工作才能持续进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长抓不懈,我们培训者必须时刻关注农村学校教师的发展,不断的引导他们深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工作,不断的促进他们的成长,最终使农村学校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技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达到对学生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娟.张豪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模式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4期.

[2] 张成光.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08期.

[3] 艾红梅.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第10期.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2、掌握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入:请大家翻开教材的封面——“信息技术”,在我们的印象中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电脑课,那么今天我们首先来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请大家自己阅读教材了解下面几个方面:(10分钟)

1、什么是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例如:马拉松比赛的起源

“马拉松”比赛起源于一个希腊历史故事。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希腊与波斯两国在马拉松村附近进行了一次会战。希腊军队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波斯侵略军,取得了胜利。当时的传令兵为将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闭上了双眼。

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中的爱国战士,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增设一项以“马拉松”命名的长跑赛。教师活动:这是一则古代信息传递的故事,同学们,现在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手段传递这一则消息呢? 学生答:用电话、网络、E-mail等;

教师活动:大家想到了这么多好的方法,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要比故事中的古老的方法快捷得多,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现在我们的信息技术发展已非常迅速,可说用一个成语概括一下——(学生思考得出)日新月异,本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一起共同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二、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那么请大家分析一下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电脑课)的区别(生答略)

要点:信息技术课是让我们掌握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和方法,最终提高信息素养,而电脑计算机只是我们信息技术的一种工具。

三、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学生阐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人类最初只能通过手势、表情、肢体动作、嗓音来表达和传递信息,因此只能在人的听觉和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传递信息。)

是信息表达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产生信息获取、信息传递技术(但是受时空的限制)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可以长期存储信息,跨时间、跨地域地传递和交流信息,产生了信息存储技术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把信息的记录、存储、传递和使用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有了可靠的保证,是人类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产生了更为先进的信息获取、存储技术和传递技术。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837年莫尔发明了电报,使信息可以实时传送,40年后,贝尔发明了电话,可以直接对话,信息传递技术有了更大的自由,广播、电视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交流信息的时空界限,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是信息存储和传播的又一次重要革命。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走向成熟;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将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倍地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功能,以帮助人们突破信息交流屏障,实现即时的虚拟现实,为全球化虚拟制造、服务、流通、研究与发展、终身学习和娱乐提供新的平台。

五、巩固练习

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三类资源。(A)物质、知识、信息(B)能量、知识、信息(C)物质、能量、知识(D)物质、能量、信息

3.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 次革命。(A)2(B)3(C)4(D)5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 提出的。(A)香农(B)维纳(C)钟义信(D)比尔·盖茨

5.最近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的应用。(A)计算机(B)电报(C)电视(D)电话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 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A)一(B)二(C)三(D)四

7.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B)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C)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D)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8.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B)Information Technique(C)Communication Transmit(D)Information Transmit

9.现代信息技术是以 为基础,以 为核心,以 为支柱,以 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A)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B)通信技术 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C)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10.“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A.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B.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C.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D.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 篇10

第 6 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四年级 教

时课时 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 2 单元第 1 课内容。它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掌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的途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认识模糊,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还有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处理工具”就是计算机。针对以上误解,课堂上以大量实例以及与学生交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了解自己身边的“信息”;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最后向学生明确,“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主,结合其他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的技术。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能力目标:掌握掌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的途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情感目标: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的途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示范—模仿法、成果展示。

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经过自身的探究学习,完成一个个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七、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时间安排

导入 1、微视频: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同时也在不断地产生和使用信息,在信息社会中,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的方法,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观看微视频,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2 分钟 一、什么是信息 1、微视频:信息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报纸电视告诉我们最近的新闻,天气预报让人们了解近期天气情况,学校里的铃声提醒我们上课或下课,大雁南飞告我我们秋天就要来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提示行人、车辆是否通行……这些用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传递的内容就叫信息。

2、指导学生“说说看”:

请同学们看 55 页“说说看”标志图传递了什么信息。

3、信息的获取 (1)微视频: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器官直接从自然界感知信息。

但是,大部分信息是我们通过与人交流、通广播、看电视、上网、查阅书刊等间接方式获得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方式高效地获取信息。

(2)指导学生“说说看”:

请同学们看 56 页“说说看”你经常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信息? 4、信息的传递(1)微视频:古代,人们用烽火狼烟、飞马传书等方式传递信息。万里长城上的一个个烽火台,就是我们祖先用来传递军情的建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技术和仪器,增强了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大了获取信息的范围。

1、观看微视频,了解什么是信息。

2、说说看:看 55 页标志,“说说看”标志图传递了什么信息。

3、观看微视频,了解信息的获取途径。

4、说说看:看 56 页“说说看”你经常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信息? 5、观看微视频,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史。

了解什么是信息 8 分钟

现代科学技术更加神奇,他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自身感觉器官不能和获取的信息,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递信息。

人类在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出或传递信息。

(2)指导学生“说说看”:

请同学们看 57 页“说说看”你经常用哪种方法传递信息?

6、说说看:看 57 页“说说看”你经常用哪种方法传递信息?

二、信息的处理与信息技术 1、微视频:受人体机能的限制,人类的感觉器官在处理信息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局限,人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收集、处理、记录和传递信息,这种技术成为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纸和笔这种传统的处理信息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能高速、准确地处理大批量信息的电子计算机(简称为电脑或计算机)就应用而生了。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计算精度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再配上各种外部设备,能够个更好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今天,计算机已经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商店利用计算机管理商品和收款,银行利用计算机存款和取款,工厂利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设备,工程师利用计算机设计产品,作家利用计算机写作,画家利用计算机绘画,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总之,从家庭到学校,从商店到工厂,从政府机关到军事部门,到处都可以看到忙碌工作的计算机。

近年来,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就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应 1、观看微视频,了解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 14 分钟

用程序,并且可以接入无线网络,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利用智能手机来传递、获取、加工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

2、指导学生“说说看”:

请同学们看 58 页“说说看”你平时都用手机做什么? 因特网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是目前内容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效率最高的信息传输通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利用它获取信息或发布信息。通过因特网,你坐在家里就可以了解世界大事,查找各种学习辅导材料,几分钟内就能把信息传送给远在海外的朋友,还可以在网上浏览名山大川、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指导学生“说说看”:

请同学们看 58 页“说说看”举出几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例。

2、说说看:按 58 页“说说看” 要求,说说平时都用手机做什么?

3、说说看:看 58 页“说说看”举出几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例。

三、人类经历的 5 次信息技术革命 1、微视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 5 次信息技术革命。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 5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等通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

语言的产生,大大提高了人类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效率;文字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可以传得更远、保存得更久;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急剧扩展,人类存储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并初步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以电报、电话等通讯设备的发明为标志的电信革命,是人类划时代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是在电信革命之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卫星等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使信息的获取、传播与共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1、观看微视频,了解人类经历的 5 次信息技术革命

了解人类经历的5次信息技术革命 14 分钟

课堂小结 1、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知识 1、谈本节课收获 总结收获 2 分钟 作业 课后(59、60)页“思考与练习”1 至 4 题

一、板书设计:

第 第 6 6 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

一、什么是信息

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传递

二、信息的处理与信息技术

三、人类经历的 5 5 次信息技术革命

上一篇:中学支部党风廉政总结下一篇:爸爸,你先走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