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2024-05-14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通用3篇)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篇1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地区范围在哪;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看极值——看等值线闭合情况,反映局部某地区的偏大(或偏小)状况。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篇2

中国属于典型东亚季风气候区,降水在季节分配上极不均匀,雨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依次递减,北方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降雨量小,西北地区该趋势尤为突出[1,2,3,4]。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灌溉对于农业、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5,6,7,8,9]。

中国灌溉农业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在6ka BP的长江下游古稻田遗址中就发现与古稻田配套的水坑、水沟、水井和水塘等原始灌溉水渠[10]。夏、商、周时期的灌溉井田沟洫体系制度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阶段对旱能灌、涝能排的思想[11,12,13,14];秦汉时期都江堰与成都平原的灌溉农业以及郑国渠与关中平原的灌溉农业发展证明农业灌溉工程的规模化已经形成;三国至唐宋时期灌溉农业扩展至黄河、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同时南方坡塘灌溉、东南沿海地区的拒咸蓄淡灌溉工程已基本形成;元、明、清时期畿辅地区的灌溉农业以及边远地区的灌溉农业兴起,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海南岛、台湾等边远地区均有较大发展[8,15,16,17]。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河湟谷地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深居内陆而干旱少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250~550mm,不能有效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故该区域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18,19]。自汉代屯田戍边以来,灌渠就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区域开发强度较低,历史时期的灌溉渠系破坏程度较小,因此,可以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野外水渠样点实地调查和人工数字化识别技术重建历史时期的农业灌溉水渠;并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完成灌溉水渠的数字化制图,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反映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同时也能揭示流域景观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区域环境变化[8,9]。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农业发展区之一,因此,本文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及其地面实证调查,在重建清代灌溉渠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灌溉农业的分布及其空间格局,对理解清代河湟谷地人类活动、农业发展以及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重建历史时期和河湟谷地人类活动及其耕地规模奠定基础(见图1)。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历史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青海方志资料类编》[20],《西宁志》[21]、《西宁府新志》[22]、《西宁府续志》[23]、《甘肃通志》[24]、《甘肃通志稿》[25]、《碾伯所志》[26]、《循化志》[27]、《丹噶尔厅志》[28]、《青海经济史》(古代卷)[29]等。

2.2 研究方法

(1)资料整理、订正与空间绘制。据史料记载清代河湟谷地主要行政建制由西宁县、大通县、碾伯县、贵德县、循化县、丹噶尔厅、巴燕戎格厅构成[30],7个县(厅)中丹噶尔厅设置最晚,设于道光九年(1829年)。本文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31]以及牛汉平主编的《清代政区沿革综表》[32],以道光九年(1829年)河湟谷地县域的行政界线划分为准[18],并与1980年河湟谷地现代行政范围加以比较,基本和现代的西宁市、湟中县、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湟源县、大通县、互助县、门源县、循化县、尖扎县、化隆县、同仁县以及贵德县一致,故本文采用河湟谷地现代14个市县辖区范围界限。

《西宁府新志》等史料记的清朝灌溉水渠分西宁县、大通县、碾伯县、贵德县、循化县、丹噶尔厅、巴燕戎格厅。记载中,清代河湟谷地灌溉水渠最短为一二里,最长不过二三十里,而河湟谷地7个县(厅)辖区总面积约为3.3万km2,在图上无法用线状数据很好地表达,因此在文中,仅以点的形式代替线状灌溉水渠。再以史料记载各灌溉水渠的名称市县的相对位置,借助实地调查验证,绘制出清朝河湟谷地灌溉水渠空间分布图。因大通县河东渠、河西渠以及东峡渠为分段记载,巴燕戎格厅记录部分缺失,据此,整理出清代各个地区的灌溉水渠264处,再结合《青海经济史》(古代卷)[29]整理其中重复记录、缺失及记录模糊不清部分,最终得到清朝西宁县四大水渠136道水渠、大通县4道水渠、碾伯县三大水渠68道水渠、循化县三大水渠8道水渠、贵德县6道水渠、巴燕戎格厅11道水渠、丹噶尔厅26道水渠共计259道水渠的具体信息,实际调查获得水渠数为252道。

(2)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核密度分析可以反映区域内灌溉渠系的规模和程度,更进一步揭示区域地理环境条件和耕地开垦强度。其分析模型如下:

式中:k[(x-xi)/h]为核密度函数;xi为各个点的核密度;x为网格中心处的核密度;h为阈值;n为阈值范围内点的个数。

其几何意义为:点密集的区域事件发生的概率高,点稀疏的地方事件发生的概率低。在每个xi中心处的密度最高,向外扩散时其密度不断降低,当距离中心达到一定阀值范围密度为0,网格中心x处的核密度为阈值范围内的密度之和[33,34]。利用ArcGIS中Spatial Analyst工具集成的Kernel Density进行核密度估计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河湟谷地灌溉水渠的核密度分布格局。

(3)地理集中指数E。用来衡量河湟谷地灌溉水渠在各市县之间的集中程度即不同地区的不平衡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为地理集中指数;Pi为i县(厅)内灌溉水渠的个数;S为研究区灌溉水渠的总数;n为县(厅)的个数,即n=7。

灌溉水渠分布越不平衡,地理集中指数E值越大,反之E值小;灌溉水渠分布区域越少,地理集中指数E值越大,反之E值小。但E值只是反映灌溉水渠集中程度的一个变量,因此还需设定一个比较基础,即以灌溉水渠完全平均分布于n个区域计算出n个区域的完全平均情况下的集中指数E珚[35]。计算公式如下:

3 河湟谷地农业灌溉发展史

中国历史上的原始农业始于黄河流域,主要通过水库渠的修建以及灌溉而发展[10,14,15]。河湟谷地地区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农业区,其原始农业大致可追溯到6.0ka BP的马家窑文化(与黄河中下游大汶口文化同期),大约4.2ka BP之后原始农业萎缩,畜牧业兴起,据记载此后一直处于羌人活动的地区,至秦厉公时(公元前476年-前443年)“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狩猎为事”[36],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河湟地区开始实施屯田,其屯田区域集中在临羌至浩门间的湟水沿岸,虽然此次屯田只做了修渠、整地、耕种等的铺垫工作,后因汉、羌部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赵充国上奏请罢屯兵而终止,并未完成一个完整的耕种收获过程,但灌溉农业在河湟谷地由此落户;东汉时期,河湟地区屯田农业发展成为3个中心,金城郡西南部的黄河沿岸地区、金城郡西部都尉府所在的龙耆(今民和县古鄯镇)地区和湟中地区的临羌(今湟源县)[37],此后因边区战乱等原因,河湟谷地的屯田活动及灌溉农耕事业停止发展;直到唐、宋时期灌溉农业才得到恢复,特别是宋朝在河湟谷地地区的地方政权唃厮啰地方政权与宋王朝建立亲密外交关系,并在河湟地区推行“寓兵于民”的屯田戍边政策,划拨土地、免税耕种、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等,使灌溉农业得到发展[38]。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西宁卫屯田地不断向私有转化,屯田数量持续增加但屯田制度遭受严重破坏[39],到天启崇祯时期(公元1621年-1644年)屯田土地已被官豪势家强占或隐占,买卖殆尽,屯田制度最终完全废止。清朝时期采取移民实边,河湟地区实施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在明朝基础上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措施,耕地数量有了空前发展[40]。综上所述,自屯田开始,除东汉时期黄河沿岸的贵德地区农业有所发展外,历朝历代农业发展的重心都在湟水流域。是以处于湟水流域的,西宁县、碾伯县、丹噶尔厅农业发展较快且具有规模性,灌溉水渠随农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其亦呈现相同的分布态势。本文基于清代历史文献的断面数据,只对清代河湟谷地灌溉水渠加以分析和讨论。

4 结果与讨论

4.1 灌溉水渠空间分布格局

根据文本资料中详细记载的灌溉水渠的名称、与各县厅的方位和距离、分渠数量、溉地段数以及下籽量,部分水渠记录其起始点及长度等内容,得到西宁县、大通县、碾伯县、巴燕戎格厅、循化县、丹噶尔厅、贵德县各灌溉水渠或水渠的数量等信息。河湟谷地清代各县域灌溉水渠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

同时根据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灌溉渠系进行核密度估算,河湟谷地灌溉水渠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见图3),形成4个高密度热点区域。其中3个热点区在西宁县中部,另一个出现在丹噶尔厅,且4个热点区域可连成一线即沙塘川-湟水河一线,这反映了西宁县、碾伯县灌溉水渠集中且沿河分布的特点。也印证了湟水流域是青海区域主要农耕区的观点。处于湟水流域的碾伯县为中密度次热点区域,该区域灌溉水渠分布相对较分散。黄河流域的循化县东北部灌溉水渠核密度较高,其余大部、巴燕戎格厅以及贵德县均为零星分布。根据地理集中指数公式,当n=7时,地理集中指数E值为61.38,完全平均情况下的地理集中指数E珚值为37.8,地理集中指数远大于完全平均分布值。结果显示,河湟谷地灌溉水渠在县(厅,清代行政单位)级尺度上分布不平衡,也即是西宁县、碾伯县、丹噶尔厅多而集中分布,大通县、循化县、贵德县、巴燕戎格厅较少,而且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

4.2 灌溉水渠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河湟谷地最低海拔高度为1 689 m,最高海拔为5 218 m。根据灌溉水渠和河湟谷地地形叠加分析发现河湟谷地灌溉水渠集中分布在海拔3km以下的区域,海拔3km是河湟谷地灌溉农业的上限。 从图4 来看,海拔最低为碾伯县的史纳渠1 801m,最高为碾伯县的高店沟渠3 048m。因此,将1 800~3 100m的海拔高度以300m为级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带中灌溉水渠数与所占百分比。由表1可知,海拔高度在2 100~2 400m范围内灌溉水渠数为110处,占整个研究区灌溉水渠总数的43.65%,在5个不同海拔高度带中所占比例最大,灌溉水渠主要分布在西宁县境内,2 400~2 700m海拔高度范围内灌溉水渠数72处,占全区的28.57%,位居第二,而海拔高度大于3km的灌溉水渠数2处,仅占全区灌溉水渠总数的0.80%,主要分布在碾伯县和丹噶尔厅。由此可见,河湟谷地海拔高度在2 100~2 700m范围内灌溉水渠数为总数的72.22%,最适宜灌溉农业的发展。

4.3 灌溉水渠与地貌类型的关系

将河湟谷地灌溉水渠和地貌类型进行叠加分析表明,清代河湟谷地灌溉水渠主要分布在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上。第一类为中海拔冲、洪积平原上,主要分布在西宁县中部、大通县南部、碾伯县中部以及巴燕戎格厅东南部的湟水干流及其支流的冲洪积平原地区;第二类是中、高海拔中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宁县、碾伯县冲、洪积平原的外部周围的低山丘陵地区;第三类是中、高海拔洪积平原,该地貌类型集中分布在丹噶尔厅地区;第四类则是中、高海拔黄土梁峁地区,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冲、洪积平原与中、高海拔中起伏山地之间的空白区域(见图5)。由表2知,这4种地貌类型单元中的灌溉水渠数占研究区域灌溉水渠总数的94.84%,而中海拔冲、洪积平原的灌溉水渠数在这4种地貌类型单元中占60.25%,灌溉水渠在中、高海拔冲洪积平原、中、高海拔冲积台地、中、高海拔洪积、湖积平原、中高海拔冲、洪积台地以及高海拔大起伏山地有零星分布,相对数量较少,仅占总数的5.16%。说明河湟谷地中、低海拔冲洪积平原是灌溉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4.4 灌溉水渠与河流的关系

对河湟谷地灌溉水渠与最临近河流的最近距离分析表明:与最临近河流距离最远的是西宁县东北部的薛家渠,其距离为4.67km。由此可见,清朝时期河湟谷地灌溉水渠离河流不超过5km,以此为依据,以5km为上限,在ArcGIS中利用Buffer Wizard工具对河湟谷地1∶100 万河网图分别做1、2、3、4、5km的缓冲区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由表3 可知,0~2km缓冲区范围内灌溉水渠数占整个河湟谷地灌溉水渠总数的97.62%,而3~5km缓冲区则只占有2.38%。数据表明,该时期灌溉水渠的修建与发展主要被限制在离河流2km的范围之内。其可能主要原因如下:明朝时期河湟谷地农田垦殖主要是沿着黄河及其最大支流湟水河的两岸分布的居民点周围进行的,农田大部分分布在川水地区,也即是沿河分布,灌溉水渠因此得到一定的发展[19]。清初,河湟谷地耕地垦殖主要为明代抛荒的以及驿站的土地,农业区大部分布在河湟谷地的川水地区以及湟水河支流的城镇、堡寨的周围,也即是说耕地呈现出以居民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形态,依农业而生的灌溉水渠也呈现同样的发展趋势。明清时期河湟地区的农田垦殖规模虽然在此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由于此时人们自给自足的观念、生产工具的落后以及劳动生产力低下导致该时期的农田垦殖仍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开发模式[13],采用的仍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以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灌溉水渠发展同样受到限制,因此,其灌溉农业主要被限制在沿河2km缓冲区范围之内。

5 结语

(1)根据历史文献可以重建灌溉渠系,以此反映当时人类活动的强度、耕地规模和农业发展的轨迹,可更进一步揭示历史时期环境变化和人类响应的互动关系。

(2)通过重建河湟谷地清代灌溉渠系的空间格局,发现河湟谷地灌溉水渠总体呈现出不平衡且集中分布的格局,集中分布在湟水中游地区的西宁县、碾伯县以及丹噶尔厅地区,黄河流域分布数量少且分散。

(3)通过对灌溉渠系和海拔、地貌、距河流最临近距离的分析表明:河湟谷地灌溉农业的海拔高度上限为3km,在海拔2 100~2 700m之间占整个灌渠的72.22%,对地貌单元的分析也证明中海拔冲、洪积平原,中、高海拔中起伏山地,中、高海拔黄土梁峁,中、高海拔洪积平原是灌溉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同时对主要干、支流的分析表明,清代灌溉渠系并不发达,主要集中在河流两岸5km的范围内,97.62%的灌渠分布在2km的缓冲区内,说明农业发展规模受河流的影响较大,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篇3

关键词: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能力;初中地理

一、明确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内涵

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表的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地的坡向分布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即对地理事物位置的整体概括。认识地理空间的秩序和表达可分为分布现象、分布格局(中学常称之为“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三个层次。初中地理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把握教学深度,注意三个层次的差别:①地理分布现象是某地理要素在一定地区内散布的具体位置,它只反映地理要素的外部特征和联系,是学生可以通过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地理感性知识;②地理分布特点是某地理要素分布的规格、形式,一般可分为规则分布(如城市的分布)、集中分布(如热带雨林的分布)和随机分布(如绿洲的分布);③地理分布规律反映地理事象与空间位置的必然联系,如世界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凡是带有必然性的地理分布知识都可视为地理分布规律,而要总结地理分布规律就必须深入理解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可见,地理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是对地理分布现象进行思维的整理加工后而得到的地理事象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均属于地理理性知识。

二、理清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认知结构

1.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点状地理要素主要有山峰、矿产地(如铁矿、煤矿、油田)、聚落(城市、乡村)、港口等。地理事物呈点状分布,说明其地图比例尺小,描述时应从“大范围”考虑。其分布特征的描述主要从总体分布的均衡性、集中区和稀疏区的位置等方面着手,侧重点是“集中分布区”的位置。集中区的位置必须通过阅读图例和辨别图示信息,准确选择恰当的“参照物”进行描述。例如,读“中国主要煤矿和油田分布”图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可引导学生结合图例符号查找每个省区的煤矿,总结出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北多南少;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最丰富。

2.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线状地理要素主要有山脉、河流、交通线(如铁路、公路)等。其分布特征主要从总体位置和空间延展特征(走向、流向、延伸方向)等方面描述,但是描述单线和多线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又各有侧重点:①单线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往往强调它的形态和走向,有时要分段描述走向。例如,读“南美洲”图可得出安第斯山脉的分布特征:纵贯南美洲西部,南北走向且大致与太平洋沿岸平行。②多线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往往强调它的数量和极值位置。例如,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可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3.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面状地理要素主要有湖泊、沼泽、沙漠、气候类型区、土地利用类型、农作物等。面状地理事物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具有较大的面积。地理事物呈面状分布,相对而言其地图比例尺往往较大,因而主要从位置、面积大小、延展方向等方面描述。例如,读图比较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分布的异同点:相同点是都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不同点是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区面积小,南北狭长,仅分布在沿海,而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气候区面积大,东西延伸至内陆。

三、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方法

1.利用地图多层次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不同层次的地理事物分布特征,要从分布现象、分布格局和分布规律三个层次进行描述,以培养学生多层次认识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能力。通常可采用“展现分布现象→探索分布格局→总结分布规律→知识迁移运用”的策略来进行教学。例如,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的教学,首先可用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引入主题,列举最近发生在日本、智利、中国汶川等地区的大地震,并利用教科书“世界近几十年发生的主要地震、火山统计表”,用地图展现其分布,这属于零散的地理分布现象或事实;然后,读“六大板块和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火山地震的分布格局,总结分布特点,即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东亚东部、南北美西部、新西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南欧等地区;再探索其为什么这样分布,原因是这些地区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较频繁,因而总结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是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显然,这是在理解原因的基础上得到的规律性认识。

2.利用地图多角度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不同教学要求的地理事物分布特征,要从多角度或多侧面进行描述,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决定其空间觉察能力往往较弱。因此,需要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由浅入深地提出具体的思考问题。例如,读图描述世界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分布特征,可按下列三个步骤进行教学:①让学生观察“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各个地点的位置,提出问题: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都分布在哪个半球?(北半球)这些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中纬度和部分高纬度)为什么?(这些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有积雪)至此,可得出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②利用地图册中“世界地形”图提出问题:能否说出这些城市的海拔特点?(图中各城市海拔一般较高,如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选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美国、加拿大选在西部落基山脉附近)为什么?(因为同纬度地区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更有利于降雪,形成积雪)由此,从地形因素考虑可得出这些城市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附近。③继续提出问题:新加坡、巴西等国为什么不举办冬奥会?(这些国家纬度较低,气候终年炎热,没有冬季,不适合举办冬奥会)最后,得出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分布规律:均分布在北半球纬度较高、海拔较高的山地附近。

3.利用地图多方面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例如,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可选用气候、地形、河流、国家的空间位置等多个参照物进行描述。根据图例描述某地区人口分布状况时,应注意与相关地图的配合,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该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例如,讲授东南亚人口分布时,将“东南亚人口分布”图与“东南亚气候类型”图或“东南亚”图配合,就可从气候或者地形、河流、国家等角度描述人口分布,使学生把人口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的分布在空间上联系起来,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也明确今后该如何分析某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选择不同分布范围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例如,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可从三方面描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第一,从全国范围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陆地边疆地区;第二,从地区分布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第三,从具体分布看,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分布关系是“大杂居,小聚居”。但是,“大杂居”的分布特征难以直接在图上读出,需要教师辅以文字说明,如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由单一民族构成。

选择不同分布视角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例如,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结合图例可从三个视角描述中国工业的地理分布:一是宏观视角,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沿海和内陆工业分布差异,归纳“工业”分布特点: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二是中观视角,对照“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归纳“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东部沿海、长江沿岸等地区多,广大西部地区少,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三是微观视角,归纳“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参考文献:

[1]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骑鹅旅行记》读后感下一篇:鼻饲及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