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2024-08-31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共8篇)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1

“十一五”期间,我省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环境和要求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科学规划,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十五”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是我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全省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恢复,200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54万吨,比2000年增长254万吨,比历史最高年1997年增加85.5万吨,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产量约430公斤,比2000年提高了约30公斤。油料作物76.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棉花产量8.7万吨,比2000年增长1.8万吨,全省水果产量为130.3 万吨,比2000年增加88.3万吨,蔬菜产量达1145.9万吨,与2000年大致持平。畜牧业生态养殖小区蓬勃发展,规模化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肉类总产量244.8万吨,比2000年增长33.3%。渔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5年全省水产品产量168.3万吨,比2000年增长57.8%。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781.3万千瓦,比“九五”末增长了近1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5%,比“九五”末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

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在注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布局,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一批深具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快速壮大,各类生产基地蓬勃发展,正在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赣南脐橙、南丰蜜桔、早熟梨等基地已逐步向特色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环鄱阳湖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优质油菜基地建设进展较快,优质棉花面积大幅度增长,优质肉牛、肉羊、优质肉猪、家禽等生产基地不断壮大发展。目前,全省“三区一片”粮食、南桔北梨、东枣西桃、中部草食畜禽、环鄱阳湖区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雏形已现。2005年全省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达到44.9%,比2000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比重稳步增加,2005达到 49.5%,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同时,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无公害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全省已先后共认定了4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涵盖了种植业247万亩、畜牧业6270万头(羽)、水产业191万亩。初步建立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63个,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234个,示范基地规模145万亩、畜禽养殖2080万头(羽)。

3、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超过600个,推出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50个以上,年推出优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年更新(换)率达到20—30%。全省粮棉作物良种覆盖率95%,良种公猪覆盖率95%,良种母猪覆盖率65%,果树、家禽、水产良种覆盖率为70%左右,均比200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测算,“十五”期末,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200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农村能源建设健康稳步发展,2005年全省户用沼气池达115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15%,惠及人口近500万人。

4、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对“三农”工作日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支农力度不断增强,我省农业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一方面,农业部安排我省的、以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等为代表的农业基建项目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增加。2001至2005年五年间分别达到了4265万元、9713 万元、16633万元、21642万元和31105万元。另一方面,“三补贴、两减免、一培训”的惠农政策得到落实。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中央安排我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臵补贴资金共19.3亿元、“阳光工程”资金3795万元,全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减免金额超过20亿元,为农民带来了巨大实惠。同时,这些资金的投入较好地激发了项目建设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投资热情,也有力地带动了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中积极性。由于资金不断注入,全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村能源和农业生态建设得到了加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5、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省加大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重点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畜禽、林果、蔬菜、水产、药材、花卉等骨干产业,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率大幅提高,较好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在促进生产、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形成了以1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19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为骨干、600余家市级龙头企业为网络、一大批县乡产业化组织为基础的发展态势。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额2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78.4亿元,吸纳和安臵农村劳动力124.9万人,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达到52.3亿元。

6、开放型农业迅速发展。“十五”期间,面对农业市场化的大背景,全省立足国际、国内市场,依托自身资源、区位和生态环境等优势,以招商引资和搞活农产品流通为主抓手,大力拓宽开放型农业发展空间,全省开放型农业快速发展。一方面,着力转变招商方式,精心推介招商项目,加大了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为开放型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三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共引进内外资项目2700个,实际进资外资2亿美元,出口创汇额达4.7亿美元。特别是我省水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出口额已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以上,居全国内陆省份水产品出口之首。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农产品市场,积极组织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推介活动,提高我省农产品外向度。经过几年努力,全省现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85个,年农产品交易总额达140亿元,各类农产品协(合)作组织3000余个,带动了全省50余万农民参与了农产品流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与省外市场的对接。

7、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及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原动力。“十五”期间,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继续发挥了主导作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幅度有了较大提高,2005年达到3266元,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比2000年增加了1132元,年均增长达8.9%。农民增收来源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内部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经营性收入大幅提高,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农民增收已由过去主要靠种养业增收,转变为多元化增收的良性格局。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主要体会和基本经验:一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论和新措施得到了贯彻落实。“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先后提出了“重中之中”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等一系列“三农”工作新理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三农”工作的新思路。围绕加快我省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决策正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支持到位,先后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和“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三是全省农业部门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落实了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工作各项新措施。各地坚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加速形成,全省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崛 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时期,我省的农业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要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中,臵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战略中,臵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取得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

1、面临的发展机遇

(1)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将得以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继续实施,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也为进一步支持农业发展、做好“三农”工作寻求到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特别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将是今后五年基本政策导向和必然要求。这些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尽管呈下降趋势,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相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任务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传统功能的同时,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文化与休闲旅游等新的功能将日益显现。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农业技术装备手段的不断更新,都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3)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业发展新思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主攻方向。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全面总结我省“十五”时期工作,科学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宏伟的奋斗目标,为全省农业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信心。同时,我省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为进一步支持农业提供了可靠财力和物力保障,为加快推动农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创造了条件。

(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进入了入世“后过渡期”以后,农业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农产品贸易将按照关税、关税配额管理的最低承诺运行,农业服务贸易领域全面开放,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继续发展。这不仅为引进国外品种、资金、技术及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品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发挥我省农业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我省农业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我省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同样面临着一系列制约性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紧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总体上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持续增长的国民经济形势的矛盾、农村改革滞后和农村蓬勃发展的矛盾、转轨转制的繁重任务与农业保护的矛盾、日益增加的贸易壁垒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矛盾等仍然突出。

(2)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特别在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环境等方面亟待加强。

(3)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农业生产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安全优质农产品比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薄弱,农产品加工发展缓慢,农产品市场与信息体系发育缓慢,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效益不高。

(4)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体制有待完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 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农业科技机构管理上条块分割,缺乏应用的合作与联系,内部运行方式上仍然存在着机制不活、效率低下等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要获得快捷、便利的农业信息还很困难。

(5)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水平,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工龙头企业整体规模不大,加工转化率低,加工水平和质量较低,产加销环节联结不紧密,加工专用农产品缺乏,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宏观规划和指导滞后。

(三)“十一五”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离不开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一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实现三大战略任务:

1、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大力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在确保农产品数量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2、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 要求,不断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进一步开辟农村内部增收领域;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增强就业技能和本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增加收入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

3、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既面临“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这就要求在不断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加快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指导方针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经济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以人为本、持续、协调”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山、水、田、畜、工”发展文章,继续推进农产品十大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转化,推动农民全民创业,扩 大农业对外开放,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全省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立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着眼国内外市场,突出省内区域特色,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壮大以“二十个品牌”为主的、具有市场前景广阔、生产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

2、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产规模、市场区位、环境质量,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3、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针对区域特色,优化农业技术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4、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农业与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粮食安全,力争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水果业总产300万吨,棉花总产18万吨,肉类总 12 产量42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20万吨。显著提高油料、蔬菜、蛋、奶、等其它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完善和发展十大农产品基地,加快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力争“十一五”期末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提高到65%,养殖业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品种品质更加优化,良种应用率达到99%左右。

3、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高。力争到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0个百分点,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为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4、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充分利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等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中低产田和农业标准田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力争全省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400万千瓦以上,进一步增强全省的发展后劲。

5、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力争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同时,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力争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2010年达到4600元,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产业布局

根据农业立地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推进农产品十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优势产区的产业群集。

1、粮油作物产业布局

(1)以绿色大米为主的优质稻生产加工基地布局。根据粮食生产现状,重点建设鄱阳湖粮产区、赣抚平原粮产区、吉泰盆地粮产区、赣西粮食高产片等“三区一片”55个粮食生产优势县,力争粮食面积达到4600万亩,总产1740万吨,分别占全省85%和87%。以赣北、赣西南、赣中三大绿色大米生产示范区为主体,在全省建成300万亩的绿色大米生产示范基地(县),其中A级绿色大米面积200万亩,AA级绿色大米面积100万亩。

(2)以双低油菜为主的优质油料生产加工基地布局。重点在南昌、九江、宜春、上饶、吉安、赣州、抚州等地32个县油菜生产优势县(市、区),建设675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在鄱阳、进贤、余干、丰城等15个县市建设40万亩优质芝麻生产基地。

(3)其他特色基地布局。规划在丰城市、余干县、鄱阳县、进贤县等25个县,建设100万亩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在袁州区、樟树市、南丰县、丰城市、宜黄县、武宁县等28个县,建设105万亩红薯生产基地,武宁县、袁州区、南丰县、修水县、浮梁县、芦溪县等20个县(市、区)建设18万亩玉米基地;在进贤县、高安市、樟树市、鄱阳县等25个县,建设150万亩花生基地。

2、经济作物产业布局(1)以赣南脐橙为主的果业生产加工基地布局。继续巩固“南桔北梨”工程,稳步实施“东枣西桃”工程,挖掘特色品种,促进规模发展,形成果业优势区域带。重点要大力发展以信丰、寻乌、安远和宁都等18个县市为主的赣南脐橙、甜柚基地;发展以九江、鹰潭、上饶等市22个县赣“三北”早熟梨基地;发展以鄱阳、万年、南城、渝水、万安等县为主的赣东大枣基地;发展以奉新、宜丰、武宁等县为主的赣西猕猴桃基地;发展以南丰、靖安、吉水、泰和等24个县、市区为主的赣中南丰蜜桔、椪柑基地;发展以新余、萍乡等浙赣铁路沿线为主的新余蜜桔、大果形枇杷基地。

(2)以无公害特色蔬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布局。主要发展分布在永丰、乐平、吉水、崇仁、龙南、寻乌、上栗、上高、南昌市郊区、安义等县(市、区)的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分布在万载、临川、上栗的百合生产基地;分布在广昌、石城、南丰的太空莲生产基地;分布在井冈山、铜鼓、宜丰、贵溪、武宁、上饶等竹笋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口、九江的黄花菜生产基地;分布在余干、波阳、德安、永修、新建、南昌的藕莲生产基地;分布在余干、新建、南昌、九江的水芹菜生产基地;分布在南昌、彭泽、都昌、余干、九江、永修、新建、星子的茭白生产基地。

(3)以有机茶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布局。重点建设婺源、浮梁、上饶、德兴等赣东北茶区(含婺绿、浮红、饶绿)、修水、武宁、庐山、九江、星子等赣西北茶区(宁红)、上犹、崇义、宁 都、于都等赣南茶区(赣烘青)和遂川、金溪、井冈山、高安等赣中茶区(赣炒青)。

(4)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布局。重点建设以传统产区为主的大余、星子金边瑞香、井冈山杜鹃、萍乡长红继木、万载百合、广昌莲花、崇义兰花等生产基地;以南昌、赣州、井冈山、九江、上饶、抚州等盆景生产基地;以赣州、吉安、南昌、九江等105国道沿线为主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以各大中城市,风景名胜区近郊及交通干道附近为主的盆花、花坛草皮基地。

(5)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布局。重点建设樟树、新干、安远、泰和、余江、广昌、金溪、都昌、修水等县(市、区)中药材基地,面积达50万亩。

(6)优质棉生产基地布局。重点建设环鄱阳湖棉区的彭泽、九江、都昌永修、湖口、德安、星子、瑞昌、波阳等县(市)棉花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渝水区、高安市、丰城市、临川区、进贤县等县(市、区)棉花生产基地。

3、畜牧业布局

(1)以草食畜禽为主的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布局。优质肉牛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中、赣南、赣北三个肉牛带,赣中建设高安、渝水、安福、泰和、吉安等县(市、区)为生产基地,赣南建设于都、瑞金、信丰等县(市),赣北建设波阳、余干、永修等县,并辐射鄱阳湖区域。优质肉羊产业布局以草地资源为依托,建立赣西北和赣东等两个肉羊主产区,兼顾赣南部分肉羊重点县,赣 西北基地主要布局在万载、宜丰、铜鼓、上粟、修水、武宁,赣东基地主要布局在资溪、广丰等县。优质肉鸡产业主要布局在优质地方肉鸡原产地及其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黄鸡、乌鸡、麻鸡三个系列,其中在宁都、万载、广丰建设黄羽肉鸡基地,在泰和、东乡、余干等建设乌鸡基地,在崇仁县建设麻鸡基地。优质奶牛产业布局主要在大中城市郊区发展奶牛专业户和饲养场,重点是南昌市郊、新建、渝水、吉州、章贡、袁州、于都、芦溪、东乡等县(区)。优质水禽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中的南昌、新建、临川、丰城、樟树等县市区,赣中南的大余、兴国、赣县、遂川等县,以及赣北鄱阳湖地区的余干、波阳等县(市),同时重点建设南昌、丰城、临川等蛋鸭基地。

(2)优质生猪生产加工基地布局。以赣中片和赣南片为主,重点建设好樟树、高安、上高、袁州、南昌、东乡、新干、定南、南康、余江、万年等30个优质肉猪生产基地。

4、水产业布局

(1)环鄱阳湖地区蟹虾养殖加工基地布局。以环鄱阳湖区进贤、鄱阳、余干、九江、都昌、南昌、丰城、湖口等县为优势产区,重点发展河蟹、青虾、克氏螯虾养殖基地,面积170万亩。

(2)其他优势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布局。以环鄱阳湖区板块为主,发展赣东、赣中等9个主产县珍珠养殖加工基地,面积18万亩;以赣南、赣东北、赣西北4大板块、12个主产县为主,发展鳗鱼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养殖面积2万亩;以赣东北、赣东、赣南以及鄱阳湖4大板块为主发展龟鳖养殖基地,养殖面积2万亩;以环鄱阳湖、赣中、赣南3大块为主发展鮰鱼(乌鱼、罗非鱼)养殖即鱼片加工出口基地,养殖面积2万亩。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以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三区一片”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县。重点建设赣西、赣东南两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吉泰盆地、赣东、赣中三大常规优质水稻繁育基地,加速建设水稻改良中心和农作物良种引育中心和以及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完善市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建设中型粮食种子加工中心等,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大优质专用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粮食加工转化等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提高耕地地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物质装备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推广实用生产技术。围绕全省优势粮食产业的区域布局,以提高单产和质量为核心,加快超级稻等优质高产良种的选育与推广,集成推广绿色大米生态农业技术、水稻秸秆机械还田与催腐技术等一批高效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效益。加快以水稻抛秧技术、水稻少(免)耕技术、水稻直播技术、旱床育秧栽培技术、再生稻栽培技术为主的轻型节本栽培技术的配套集成,以良种选择、高产模式化栽培、生态栽培技术、平衡施肥和稻草还田、薄露灌溉、生物及灯光灭虫、机械化耕作与收获等主要内容的高产技术的配套集成,扩大推广和应用规模。

(二)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围绕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十大基地建设,加大农业资源尤其是山水资源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做大、做强生猪和水禽两大优势产业,挖掘草食家禽发展潜力,打造畜禽优势产业带,进一步推进生态畜牧小区建设和猪沼果生态模式,推进现代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建设一批高水平畜禽养殖加工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通过加大水面开发利用、推进精养模式,突出发展鮰鱼、鳗鱼、虾蟹、龟鳖、珍珠等高效特种水产业,壮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加快果、菜、棉、茶、药、花、桑、菌等特色、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南桔北梨、东枣西桃”果业格局,加快培植已列为国家农产品优势产区的棉花产业基地、无公害特色蔬菜产业基地、有机茶产业基地、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基地。

(三)以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为重点,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1、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建立农业主导品种和主 19 推技术的评价和筛选工作机制,及时更新筛选和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效、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的主推技术,开展水稻、果树、棉花优质高产科技试验示范。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以农产品优势产区为重点,以农技推广为主要措施,以体系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应用新机制,把科技入户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入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对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的人员,要采取职业技能考试、持证上岗的方式录用,吸引更多学有专长的人才加盟农技推广工作。创新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鼓励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大专院校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国家推广机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以农业节本增效为核心,充分发挥财政补贴作用,鼓励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及其配套机具,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优质农产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开发相关生产机械化设备和技术,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突破“双低”油菜收割和栽植机械化技 术难关,加大水果、花生、油菜、棉花、茶叶等优质农产品区域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提高种苗繁育和保鲜环节机械化应用水平,推进水肥调控信息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围绕畜牧业生产,重点发展牧草收割和处理机械化、畜禽养殖机械化和禽蛋加工自动化技术,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四)以农业资源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继续加强国家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畜禽、水产苗种质资源的整理、保存、鉴定工作,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和国家种质资源圃建设,加快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区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国家种质资源中心,提高资源圃基础设施水平。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加强各类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转基因生物材料保存库,开展转基因生物材料安全监测评估。

2、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省市农业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广种植业、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和农村环境清洁示范村模式,建立高效、快速的农业生态环境、渔业水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及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诊断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积极开展沼气生态工程建设,促进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快以“一 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和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增加户用沼气池8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450处。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和养殖场推行以“猪—沼—果(渔、粮、菜)”为主的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积极探索都市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建立与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畜牧业生态经济体系。

(五)以农业病害防控为重点,强化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

1、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完善动物疫病诊断、防治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强化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兽医制度和技术规程,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诊断设施,形成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相互配套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立和健全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完善全省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和监测手段,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控制,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推进病虫害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省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新建和完善国家级、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和全省监测预警控制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建设重大农作物病虫 灾害应急防治和疫情扑灭处理中心,对重大农作物病虫灾害进行应急防治,对突发、新传入疫情进行应急封锁、控制、铲除、扑灭。推进病害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开展水稻、棉花、蔬菜、果树、茶叶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配套、示范推广和农药试验示范等。

3、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本着“突出重点,立足现有,完善配套”的原则,以现有的省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建立健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省级防疫中心—市级区域分中心—县级防疫站—县以下测报点”四级水生动物疫病防疫体系,搞好对进口水产种苗和区域间交流调剂种苗的检疫工作。

(六)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强化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1、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民书屋”等基地设施建设,逐步把农民教育纳入全社会教育体系,构建政府项目引导、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机制,积极推进培训的市场化,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信息的分析把握能力,培养一批掌握新型种养技术的带头人,确保农民进城务工有一技之长,促进农民体能就业向技能就业转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开发利用好农村人才资源。加快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信 息库建设,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业高技能人才、种养大户等纳入信息库,进行动态跟踪和作息管理。创新激励和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七)以生产与市场对接为重点,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和质量安全体系

1、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是改、扩建8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5个销地批发市场,组建农产品流通企业家协会,发展2000个农产品合(协)组织,完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连锁配送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深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市场引导资源合理配臵,促进农产品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2、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以农业和农产品网站建设为突破口,以“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信息入户工程为契机,加快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全国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和一些重点龙头企业及种养大户信息处理系统;推行电子政务,完善省市农业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

3、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农业地方标准,重点是无公害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加快制定完善农产品 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贮运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全面实施“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按标准要求进行农产品生产,提供农业生产水平,推行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与标识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等一批重点工程,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境节,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加快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建设,建立完善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快捷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可管理机构,加强农产品产地认定检查员、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检查员、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认可)队伍,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和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提高预防和控制能力。

(八)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优质农产品十大基地建设,积极建设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的大宗农产品原料基地的 基础上,着重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要从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和引导龙头企业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重点在粮食、柑桔、畜禽产品、乳制品、水产品、茶叶、蔬菜、中药材等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加工领域,发展做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能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大型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提高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转化效益。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农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农户带动能力。制定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从资源优势、成本比较优势和农民意愿出发,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到2010年,全省形成30个左右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其中南昌市争取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至5个,赣州、宜春、吉安、抚州四个市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2至3个,九江、上饶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至3个,景德镇、新余、鹰潭、萍乡四个市实现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至3个,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达到350万户。在扩大2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生产规模的同时,全省培育20个以上驰名商标、200个以上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2、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和引导推广。贯彻落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围绕全省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 展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扶持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县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以水稻、薯类、大豆为主的精深加工示范、果品产后处理与加工示范、肉类制品及饲料加工示范、水产品加工与出口示范和传统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加工示范,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与转化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各项农村改革

稳定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正确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以改革激活机制,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维护稳定。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依照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引导和扶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农业生产。

(二)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保持农业、农村政策的稳定性,进一步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保持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对农业投入的适当倾斜。依据《农业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保证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改善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结构,扩大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农业服务能力、农产品加工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建 27 设方面的农业基础设施和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在保持现有省级农业财政专项的基础上,及时适应农业发展需要,新增财政专项扶持领域。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村信贷政策,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支持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有效化解农业投入风险。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创业积极性,发挥农民在农业投入上的主体作用,增加农业投入。

(三)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促进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树立全面的开放型农业发展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全面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利用WTO和市场两个规则,积极发展国际农业贸易和农业合作。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特色、绿色农产品优势,建设一批市场化的出口农产品基地,促进畜禽、水果、特色农产品出口深加工产业带的形成。通过加大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做好农产品的转口贸易工作,开拓国际市场。优化行政管理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推动开放型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设农产品贸易快速反应机制,综合运用农产品的准入限制、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反倾销、反补贴等符合国际规则的保护手段,保护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制定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继续加强农业立法,完善农业法律体系。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权益保护、重大动植物疫病防 治和农业生产资料管理等方面法规体系,健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资源保护、农业应急机制、农村经营体制、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方面的立法。认真做好农业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改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加大依法治农、促进依法兴农的展开,确保全省农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五)加强农业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把农业部门建成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的机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强化科学决策能力、抓落实的能力、高效应急反应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立足部门职责,深入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研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优化政务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全面实施“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任务十分繁重,但只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团结一致,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农业和农村经济就一定能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说明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在厅领导的直接关心下研究制定的。规划编制历时近一年,期间,厅领导多次听取《规划》编制工作的汇报,并就《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等作出了重要指示。同时,为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自年初编制工作启动开始,就十分注重《规划》工作的衔接。一是加强与农业部《规划》的衔接。经常与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加强联系和沟通,专门派人参加了国家发改委举办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专题培训班,听取了农业部关于全国农业“十一五”规划的报告,掌握了全国农业规划的一些动态。二是加强与省发改委的联系和沟通。鉴于全省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由省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情况,我厅规划从部门职责出发、主要侧重于农业发展的规划。规划中一些关键数据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相衔接。三是经常与厅相关业务局、处、室进行联系和沟通,使这个总体《规划》与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四是保持了同设区市农业部门的联系。应该说,这个《规划》是厅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厅协作的结果。

一、关于“十五”农业发展情况和今后面临的形势

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发展形势,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规划》指出,“十五”期间是我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全省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规划》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力 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的突破”、“开放型农业迅速发展”等七个方面,对“十五”农业发展成绩作了概括和总结。《规划》还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的时期。我省农业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取得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规划》还从“农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体制不顺”、“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等方面,对我省“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进行了分析。

二、关于《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规划》明确提出了我省“十一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内容结合了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基本精神,也结合了我省当前农业实际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突出了“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科技兴农”、“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等主要发展内容。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规划》主要特点。为此,《规划》还提出,“十一五”农业发展要坚持的四个原则,即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统筹发展的原则。这里的“统筹发展”,包含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农业与 31 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等科学含义。

三、关于《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经过各方面的分析和测算,本《规划》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全省“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一是在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方面,提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这个目标也是全省规划纲要中一个主要目标;二是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方面,一个目标是两个“65%”,这也是全省规划纲要中的内容,一个是良种应用率达到99%左右;三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0个百分点。依据是2004年约为47%,比200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四是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明显改善,重点是全省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400万千瓦以上,进一步增强全省的发展后劲。五是农民收入方面提出了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也是跟省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建议提出的目标是一致的。其他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及其增长幅度等指标没有涉及,这些指标主要由省发改委在统筹考虑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后确定。

为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十五”提出的农产品十大基地建设,本《规划》按照“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等四大块,明确地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十大基地及其他特色农产品基地产业布局,这既增强了本《规划》的可操作性,也提出了本《规划》对各县(市)农业规划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本《规划》的创新点之一。

四、关于《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在本《规划》中,没有按照以往惯例提出一些所谓的“重点项目”,而是经过筛选和比较,将“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农产品基地建设)”、32 “科技推广应用”、“资源环境与循环农业”、“动植物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等八大方面,列入我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在每一个重点领域下面,分别阐述了进一步的内容。针对这些重点领域和内容,又分别由厅内各个业务局(处、室)提出了具体的建设项目,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和投资等,作为今年指导我省农业建设投资的基本依据。通过这种表述方法,将《规划》与具体的“项目计划”区别开来,体现了《规划》的宏观和指导性,也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在本《规划》中,还提出了“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各项农村改革”、“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促进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加强农业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服务水平”等五大方面的保障措施。

五、下一步工作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2

一、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十一五”期间, 广西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原值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预计2010年, 全区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95.2亿元, 比2005年的124.1亿元增加了71.1亿元, 增长57.3%, 比“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60亿元增加35.2亿元, 增加比例22%;农业机械总动力2755万kw, 比2005年的1910万kw增加了845万kw, 增长44.2%, 比“十一五”规划目标的2380万kw增加375万kw, 增加比例15.8%;各类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15万台, 比2005年的62.3万台增加52.7万台, 增长84.6%, 比“十一五”规划目标的70万台增加45万台, 增加比例64.3%;其他农业动力机械190万台, 比2005年的130.3万台增加59.7万台, 增长45.8%。

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 广西主要农作物水稻、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大幅提高, 水稻机械化种植起步、迅速发展, 农业耕种收机械化作业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预计2010年, 全区机耕面积4250万亩, 比2005年的1557.8万亩增加2692万亩, 增长173%;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机耕作业面积2411.9万亩, 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7.1%;水稻机插从2006年发展, 2009年机插面积94.6万亩, 预计2010年165.9万亩, 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3%;水稻机收面积1261.5万亩, 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0.3%, 比2005年的95.3万亩增加1166.2万亩, 增长1223.7%;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44.5%, 比2005年的18.5%提高2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机耕作业面积639万亩, 占当年甘蔗新植面积的84%, 比2005年甘蔗机耕作业面积418.2万亩增加220.8万亩, 增长52.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7.3%, 比2005年的13.6%提高了13.7个百分点, 超过2005年全国中等水平目标。

三、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与教育培训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 各地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扎实开展农业机械科技进村入户、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建设工作, 加大甘蔗、水稻、桑蚕和木薯等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重点抓好水稻联合收割机、机动插秧机、甘蔗中耕培土机、甘蔗联合收割机等新机具的推广。预计2010年, 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分别达到1.1万和1.7万台;2008年甘蔗联合收割起步发展, 2009年联合收割机数量为16台, 2010年达到36台;甘蔗割铺机、剥叶机、装载机将分别达到13000台、3000台和6000台。农机教育培训取得新突破, 预计2010年, 招收普通中专新生9569人, 培训农机 (机电) 技术人员135008人 (其中阳光工程农机培训57039人) , 培训农机管理人员4845人。

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 广西农机作业市场化、社会化步伐加快。预计2010年, 全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656个/38200人;农机户181万户/238万人, 比2005年的129万户/142万人增加52万户/96万人, 增长40.3%/67.6%;农机总作业值230亿元, 比2005年的141亿元增加89亿元, 增长63.1%。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 广西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 2008年, 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为209个/3311人, 2009年达到993个/11195人, 预计2010年达到1300个/14600人,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拓宽了农机作业服务领域, 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了农机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水平和效益。

五、农业机械化法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十一五”期间, 国家《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相继颁布,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更为完善;自治区及时修订《广西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先后制定 (修订) 了《广西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广西拖拉机驾驶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办法》等规章, 发布了一系列业务规范,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通知, 下达3年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工作计划规划, 进而确保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和投入的持续性, 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依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事业成效显著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3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布,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总结“十一五”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2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鞍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系统设计、项目落实等系列工作。2005年济钢、莱钢、鞍钢、攀钢、包钢等钢铁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工程单位。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的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成果显著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3亿吨提高到6.27亿吨,年均增长12.2%。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始注重钢铁制造流程新功能的发挥,即钢铁企业不仅局限于冶金材料制造功能,而且在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方面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1.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总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钢材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97%。到2010年底,在统计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类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带钢、镀层板带5类品种自给率超过90%。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强度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达到70%;核电用钢实现了国产化。钢材品种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产能所占比例由67.9%提高到80.5%,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热轧宽带钢轧机由26套增加到72套,冷连轧机由16套增加到50套。国内一批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605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2.8%,实现节能总量4800万吨标准煤,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稳步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十一五”重点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

(3)二次能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10年间,占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总量70%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利用量逐年提高,损失率逐年降低。“十一五”期间,焦炉、高炉和转炉煤气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3.8%、5.8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从47.5立方米提高到81立方米,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增长了4.6%。说明我国二次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3.水资源利用再上新台阶

(1)取水量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增加了77.6%,年均增长12.2%。而钢铁行业取水总量却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5.77亿立方米,年均下降3.03%,累计节水91.01亿立方米。

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吨钢取水量也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吨钢取水8.6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4.11立方米,年均下降10.44%。

(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新水利用系数和重复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新水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4.04%提高到2010年97.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新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4上升到2010年的0.58,上升了31.8%。

(3)节水技术措施多样化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基本实现以直流改循环、建污水处理厂等粗放式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逐步发展到采用节水工艺、节水系统及设备、水质稳定等措施。污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成为了主要途径。

目前钢铁行业普遍采取的节水技术、装备及措施主要有: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包括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渣粒化技术、钢渣滚筒法液态处理技术和钢渣风淬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焦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冷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等;冷却过程节水技术,包括高效空冷技术、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连铸喷雾冷却技术、蒸发式冷却塔等;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包括分质用水系统、串级用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污水回用水系统等;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包括开发利用厂区雨水、城市污水、苦咸水、海水、矿井水等。

4.强化固体废弃物消纳功能,更加注重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和增值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9.4%上升到2010年的96.1%,增加了6.7个百分点。分类利用率统计。

“十一五”期间,不仅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普遍提高,综合利用的产值也有较大增长,说明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在提高。

二、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全行业旧有工艺装备仍占较大比例,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历史欠帐多,这些因素阻碍了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循环经济标体系尚未建立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部和统计局已下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宏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衡量钢铁行业循环经济

的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这对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循环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工序能耗未达到国家标准《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2010年,全国焦炉、高炉及转炉煤气放散量折合标准煤约454.5万吨标准煤。余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方面仍有潜力。能源管理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虽然上升较快,但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冶金渣和各类尘泥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节水只停留在水循环使用、污水回用等常规的利用方式上,缺少对各系统进行水质监管、用水定额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3.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之间的循环有待加强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行业内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钢铁行业与原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与建材、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仍属起步阶段;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大循环还处于试点探索。

4.减量化生产任重道远

精料是钢铁行业减量化生产的基本保证,然而,“十一五”期间受到原燃料供应紧张大环境的制约,全行业减量化生产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指标出现倒退。2005年至2010年,高炉冶炼入炉矿综合品位由58.02%下降到56.16%,渣铁比由此每吨增加23千克;炼钢冶炼金属料消耗虽有所降低,但由于铁水脱硫、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增加,吨钢冶炼渣量还是上升了3千克。

三、拓展循环领域,推进绿色发展

1.拓展循环经济功能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其向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和绿色钢铁制造发展。如何认识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特别是如何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是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重要实践课题。钢厂的功能不能仅局限于钢铁冶炼与钢材生产,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社会领域之中。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钢厂产品制造功能的局限性,充分拓展钢铁企业的三大功能,发挥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更大作用。

(1)拓展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资源消耗和资本投资为主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钢铁产能和产量基本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困难局面。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节能型钢材和资源节约型钢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功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和尽可能回收大量的余热,避免能源放散和浪费方面仍有潜力可挖。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效益是今后拓展能源转换功能的重点。

(3)拓展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除可实现能源转换的副产煤气外,还有冶金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粉煤灰、废酸、废油、废水等物质。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内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含铁尘泥回配钢铁生产中循环使用应更加讲求高效,废渣将作为水泥、建材行业良好的原料,废油、废酸、废水,经技术处理后,返回工序循环使用。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基本上做到实现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物质“零排放”。此外,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高温和还原性的特点,回收利用、消纳处理社会的废钢、废塑料、废橡胶等社会废弃物;对剧毒铬渣等有害社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对城市废水可以集中处理。进一步挖掘钢铁企业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单一问题解决到逐步重视系统研究解决的过程。通过对国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共性的做法,基本思路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总结出了针对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模式,如:

长流程模式以国家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优化钢铁结构、科学管理等为支撑,拓展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三大功能,推进铁金属元素、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各方面循环,从而实现钢铁制造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短流程模式与长流程模式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低投入(人、财、物)、低消耗(能源、水)、低排放(三废)、高效率(生产运行、资源利用)、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深加工)的优势,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已有十年,就总体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深入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循环体系有待向更高层次推进。

3.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提出了国家宏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科学评价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首先要掌握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来描述、检测、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反映评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十二五”期间,开展《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根据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点、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四、以规划为指导,引领产业升级

2011年11月3日,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产品升级和节能减排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

展的指导性文件。

1.总目标展望

力争到2015年形成企业内部、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建设“两型”企业要求,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钢铁与城市、钢铁与社会之间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并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总结和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循环经济大发展。“十二五”末,我国钢铁行业预计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见下表。

2.节能目标和措施建议

吨钢综合能耗预计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建议“十二五”节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和开发节能技术。普及和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干式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热送热装、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煤调湿、烧结漏风改造、烧结余热发电、高炉脱湿鼓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研发和关注非高炉炼铁、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煤气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前沿技术。

(2)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高效化,实现“零”放散;提高二次能源转换效率,实现气转电高效转换、气转汽由中温中压向高温高压转换。加强低品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提升转炉、轧钢加热炉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水平。

(3)强化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提高电炉钢比例,降低铁钢比;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球团配比;进一步提升热送热装比,促进轧钢工序生产紧凑化、连续化。大力推广能源管理中心,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节能,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基础建设,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节水目标和措施建议

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已经降低到4.11立方米,接近国际钢铁先进企业的吨钢取水3.6立方米的水平,考虑节能减排措施及深加工用水增加的因素,钢铁行业吨钢取水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有限。通过加大城市中水利用和企业综合污水回用力度,到2015年吨钢取水量有望降到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5%。

吨钢外排废水量逐渐减少,2010年已经下降到2.04立方米每吨,预计“十二五”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普及率可以提高到75%,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预计“十二五”末吨钢废水排放量可以降低至1.3立方米。

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灭直排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新水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且三是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回收循环利用率,钢铁企业废水种类很多,水质参差不齐,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回用;四是推行水资源合理分配、串级利用的方法,实现水系统的串级利用;五是实现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工业中水回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和措施

2010年钢铁行业高炉渣利用率达到97.6%,利用率相对已经较高,“十二五”提升空间有限,预计可以达到98.5%。2010年钢渣利用率达到93.6%,随着钢渣利用技术不断成熟,钢渣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7%。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含铁元素废弃物,如高炉渣、转炉渣、氧气铁皮、含铁尘泥等;以及粉煤灰、废耐火材料、非含铁除尘灰、工业垃圾等。经过多年的发展,钢铁企业绝大多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建议“十二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1)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粉煤灰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大力推广钢渣预处理热焖、钢铁渣微粉技术,加大海边海床覆盖剂、钢铁渣余热回收、钢渣陈化等技术及钢渣微粉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2)加强钢铁企业含铁除尘灰、尘泥综合利用。做好除尘灰精选回收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推广除尘灰除锌提纯及还原造球技术,开发氧化铁粉、氧化铁皮深加工和废油、废酸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 篇4

法规号: 晋政办发[2006]81号

发布日期: 2006-11-1

5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十五”期间,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相继制定了《山西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规定》、《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关于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决定》、《关于落实煤矿安全责任预防重特大事故发 生的规定》等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度,严肃事故处理;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和行 政执法力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对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生产经营秩序和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2002-2005年,全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十五”期间,山西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而煤矿年平均死亡人数占全国煤 矿年平均死亡人数的7%;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2004年首次降到1以下,2005年降到0.902(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 2.811)。

“十五”期间全省安全生产相对指标情况

年 亿元GDP死亡率 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人死亡率 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

2001 1.79 7.24 1.66

2002 1.86 8.02 1.24 2003 1.52 8.02 1.18 2004 1.2 7.69 0.98 2005 1.09 7.4 0.902

在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一)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近年来全省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各类事故总量大,重特大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事故总量居高不下。2001-2005年,全省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从2001年的3631人上升到2005年的4510人(见下图),年平均增长率为5.6%;各类伤亡事故造成平均每年死亡4200人,受伤1万人以上。

2001年-2005年全省各类事故死亡人数

2.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3-2005年,全省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313起,造成1883人死亡,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 事故35起,造成787人死亡。重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04起,不到4天一起。这些事故损失惨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3.职业危害严重。据卫生部门统计,截止2002年,全省累计检出尘肺病患者3.5万余例,累计因尘肺病死亡近8500人,病死率为24.3%。目 前,全省有近1万个厂矿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71万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

4.煤矿和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问题尤为突出。

煤矿:在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最多,重特大事故突出。2003-2005年煤矿事故共造成1471人死亡,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 数的76.5%,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1.2%,平均每年死亡490人;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多发,平均每年发生31起,占工矿商贸企业重特大事故总起数 的69%;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9起,占工矿商贸企业特大事故总起数的93%,占全省各类特大事故总起数的75.8%。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2003-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569起,占各类事故总起数的81%;共造成11033人死亡,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84%。

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

(二)主要原因

1.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忽视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未能纳 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还没有落到实处,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企业的自觉行动。

2.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多、小、散、乱现象严重,全省规模以下企业比重 大。许多企业长期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欠账严重。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一些老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全省重大危险源分类、分布不清,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3.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撤销,这些行业的安全管理弱化。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存在监管力量和工作经费不足,监管手 段落后,执法队伍建设缓慢等问题。部分专业监管部门的监管条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合力。

4.安全生产责任不够落实。一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甚至有些企业无视法律法规,不顾职工生命安全,违法违规生产。部分地方和部门安 全监管监察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在一些地方、行业和领域存在着失职渎职,甚至徇私 舞弊,纵容和庇护非法生产行为。

5.安全生产基础支撑力量不足。目前,我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水平低,尚未建立起全省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 础设施落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果转化、应用率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救援装备落后,应急管理薄 弱,应对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差。

除上述原因外,安全生产工作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不断深化的步伐以及安全生产历史遗留问题的凸现,也是造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

(三)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将依然艰巨。我省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的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省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在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安全保障水平低的企业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2.从业人员结构不断变化将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我省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和人员流动性加 快,而安全培训教育又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差,难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3.事故风险转移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包括省内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产业将逐步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城市向农村转移。这些变化加大了事故风险,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不断得到加强。

4.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使安全生产面临新的考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煤、电、油、运要素供求不平衡,煤炭等基础产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问题将严重存在,安全生产压力增加,面临新的考验。

目前我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处于事故易发期。“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应对新出现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 势,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要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制订切实可行 的阶段性目标,遏制事故增长和高发的态势,尽快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管理,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依靠科 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安全发展,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二)总体目标

1.控制指标

到2010年,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事故总量下降,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8.3%,期末比2005年下降35%以上;

(2)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

(3)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发生15起)下降20%以上;

(4)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年均下降2.5%,期末下降到0.8人以下;

(5)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2.工作目标

(1)各级人民政府工作目标

负责所辖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所需的工作人员及经费,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每年组织两次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

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要坚决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小厂、经营网点;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重大安全事 故隐患进行治理,采取相应对策、措施进行整改,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督促企业按有关规定提取、使用各项安全经费; 职工安全培训教育率应达到100%。要制定完善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适时进行演练。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积极组织抢险,不得隐瞒不报、慌报或者拖延报告;对发生的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及时结案。

(2)生产经营单位工作目标

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完善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为从业人员提供符 合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并立即组织抢救。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 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采取监控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检测、评估,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 的应急措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三)到2010年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年均下降2.5%,期末下降到0.8人以下,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发生10起)下降20%以上。

建筑:死亡人数比2005年(死亡14人)下降10%以上。

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人数控制在0.8人以下。

火灾:死亡人数控制在零增长,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19以下。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40%以上。

铁路交通(含路外):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

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强化对煤矿的定期监察、重点监察和专项监察。严格安全生产准入,严厉打击违法开工建设、违法组织生产的行为,查处事故背后的 失职、渎职及腐败行为。加大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力度。加快煤矿资源整合力度,调整改造中小煤矿,推动煤炭企业改造重组和大型煤 炭基地建设。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型煤矿数量减少70%,30万吨以上矿井产量要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规范矿山开发秩序,所有煤矿全部实现正 规开采。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重点支持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柳林矿区开发利用示范项目。

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风险抵押金、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等制度。加强煤矿企业技术、设备、工艺和现场等 基础管理。全面推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改善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加强对煤矿瓦斯、矿井火灾、水害等主要灾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推进“先抽后采”,提高瓦斯抽采率,鼓励和扶持瓦斯综合利用。对通风、防灭火、防尘等系统及主要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开展矸石山灾害防范和治理及 综合利用。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使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较大幅度下降。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事故多发、管理水平低、生产秩 序混乱、规模小、违法开采现象严重等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二)减少交通事故总量

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道路交通安全组织协调机构。开展“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行重特大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道路设计和 建设安全审核机制,强化机动车安全检验制度,建立健全机动车辆缺陷召回、机动车安全认证、机动车强制报废、机动车注册和驾驶员考试登记等制度。继续治理超 载超限,严查、严管车辆超速、驾驶员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强行超车、占道行驶以及拖拉机、农用车、货运汽车违法载客、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等容易引 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违法行为。加强事故多发时段、路段的路面监控和执法。

严格对重、中型货车和大、中型客车的安全检验,保证大、中型客车检验率达到100%。对无牌无证车辆、逾期不检验车辆、达到报废标准和非法拼、组装的车辆,依法严格处罚或采取强制措施。

加强对山区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的治理,加大投入,重点改善危险路段的安全状况。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管理,逐步完善国道、省道主要交叉路口的交通标志标 线、交通控制设施建设。新建、改建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要与道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在城市逐步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安全控制和管理水平。

交通部门加快旅客运输、危货运输全球定位系统(GPS)安全监管服务系统建设,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深化旅客运输、危货运输市场专项整顿,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从事危险货物公路运输单位的规范管理,从驾驶人、押运人和车辆技术安全状况等环节上强化资质审核机制,大力推进道路 运输组织结构和运力结构调整,提升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深化专项整治,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

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关闭取缔非法 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依法整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原则,防止反复,提高整治效果。在治理整顿的基础上,强化监督检查,引导企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行业 和领域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工艺、设备,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冶金工业坚决依法关闭安全隐患多、污 染严重的小炼铁、小炼钢、铁合金企业;电力工业逐步依法关闭单机容量较小的常规燃煤机组。

非煤矿山:整顿关闭违法生产的非煤矿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推动非煤矿山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生产,在两年内 非煤矿山企业数量减少10%。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加强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对山体滑坡、水害等灾害开展有效防治,对设计 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或设计主坝高60米以上的尾矿库,全部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逐步建立尾矿库等的安全监控体系。

危险化学品: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选址规划的管理,重点对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品生 产经营单位,采取“关停、治理、搬迁、转产、限产”等措施进行整治。对化学工业园区开展区域风险评价和安全规划,提高化学工业园区的科学布局及区域安全水平。对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剧毒溶剂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实行严格监控,逐步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及运输过程实时监控系统。推广 使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装置,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跨区域动态监控。

烟花爆竹:整顿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和运输配送、定点销售制度。加大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杜绝超量储存运输和超能力、超定员、超药量违规生产,依法查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防范重特大烟花爆竹事故发生。

民爆器材:推广使用民爆器材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民爆器材自动化生产。优化民爆器材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规范生产和流通领域爆炸危险源的管理,提高民爆器材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建筑: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督机构,强化施工现场监管。推广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稳步推进全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建立建筑 施工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建立完善建筑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立建筑业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完善事故处理机制。强化高处坠落、施工坍塌 和塔吊倒塌等多发事故的预防工作,督促和检查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特种设备:构建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监管、安全责任、安全评价和应急救援体系。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关。继续开展气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站锅炉、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起重机械以及取缔土锅炉、简易电梯等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消防安全: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力量建设。编制实施城市及小城镇消防安全专项规划。重点开展对商场、市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 场所,以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单位、耐火等级低的密集建筑区的消防安全、电气电路安全的监督检查,解决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建立重大火灾隐患 项目立案、销案和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加快重大火灾隐患项目的整改治理,防范重特大火灾事故。建立科学的火灾防控体系,继续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完善三级消防 监督网络,深入开展消防产品质量监督。

铁路运输:加强铁路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实施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改立交工程。强化机车车辆、危险和特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在主要繁忙干线 建设集安全监测、信息传输、预测预警和抢险救援于一体的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在其他干线推广应用安全监测、监控装备,初步形成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逐 步建成全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和功能完善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民用航空:加强对民航企业的安全监管,消除和防范事故征候。建立和完善民航航空安全管理系统、飞行运行监察系统和航空器适航管理系统。加强机场安全设 施建设,加快空管设施建设,提高航班的飞行指挥和监控能力。加强航空保安系统建设,在航班运行的机场建立保安监控和反应系统。建立航空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 统,实现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农业机械:以基层管理网络建设为重点,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管体系。规范拖拉机等农用车及驾驶员的管理,提高年检率。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注 册、牌证核发的规范化管理,严把安全检验关、驾驶员考试关。抓好重点农时季节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 设,开展农机安全使用宣传教育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四)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监管及监测预警体系。安全监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 理档案,按规定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或评价;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以及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进行一 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对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特种设备、交通运输、水利和消防等行业与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建档、评估分级、治理、跟踪监督。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的公路危险路段、铁路平交道口、尾矿库、采空区、水库大坝、仓储区等进行治理。以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对象,加强重大火灾隐患治理,开展 消防安全评估,严格市场准入,防止新的重大火灾隐患形成。

(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协调和重大事项通报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 实经费,配备专业监督检查装备。开展职业危害登记,建立全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登记系统,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制度。加强对矿山、建筑、建材、冶 金、化工、机械、轻工和纺织等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加大职业危害事故查处力度。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

加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人员、设施和装备等到位。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安全生 产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形成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支撑中心,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覆盖矿 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铁路、民航和消防等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应急救援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合理布局,完善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各级安全 生产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的作用。

(七)提升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建设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和重点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基地,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职业危害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技术分析,初步形成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体系。

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加强事故隐患诊断与治理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展矿山重大灾害机理及预 防、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信息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现代安全管理、重大事故调查分析与仿真等相关技术应用研究与创新。

支持和推广利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手段。实施以矿山灾害综合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八)强化安全生产培训

加强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各行业安全管理及执法人员和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培训。进一步推进对市、县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强化高危行业企业的主要 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持证率达95%以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90%以上。加强对企 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重点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建筑等行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合理布局,完善培训基地建设; 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组建专业化的安全培训机构;加强师资培训,安全培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98%以上。加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未制定的相关培训教 材、培训大纲、考核标准的编制工作。

(九)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逐步建立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倡导安全文化,鼓励和支持编制出版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等安全 文化产品。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计划范围,把普及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推动安全知识教育基地建设。

建立舆论宣传和公众监督机制,完善与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 科技和安全投入等方面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广泛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宣传活 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十)加强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建设

大力培育和发展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和咨询等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构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体系。强化对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规范从业行 为。实施《安全评价机构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提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水平,促进中介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安全生产中介组织要建立自我约 束机制,对提供的技术服务结果负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执业制度,充分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安全生产执业人员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和主要任务的完成。

(一)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把安全生产摆在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 要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规划和实施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相关内容、重要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分别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体规划及统计指标体系,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与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特别要加强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依法综合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将安全生产纳入本部门发展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推广适用技术,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工会组织、社团组织以及社区基层组织要发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

(三)严格安全生产执法

严格执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发挥政府各有关部门、公检法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 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惩治安全生产领域的失职、渎职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将煤矿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违法违纪问题纳 入反腐败工作范围。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举报电话。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安全设备 设施、个体防护装备等实行安全标志、标识等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四)实行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

适度提高企业成本中资源、安全、科技和劳动保险费用含量。建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完善煤炭资源税费计征方法,研究将煤炭资源税费以产量和销售 收入为基数计征,改为以资源储量为基数计征的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危 险性较大行业和领域的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机制,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缴纳标准,研究将事故预防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 出范围。鼓励和推动意外伤害险、责任险等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提高对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对安全生产设备以及瓦斯(煤层气)的抽采利用实行税收优 惠。

(五)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各级政府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预防与隐患治理、监管监察能力和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和 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与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等,要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设施、装备和经费到位。支持煤炭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重大 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企业必须加大治理事故隐患和安全技术改造投入。建立国家、地方、企业和社会相结合共同投入的机制。

(六)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把安全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列入地方相关科技计划。将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等基础建设纳入各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将安全生产科技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经常性支出科目。

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对科技在安全生产事业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制定和落实加快科技发展的政 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环境,真正把安全生产事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素 质上来。

把能够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推向市场,形成科研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并逐步形成安全产业链,积极争取社会资金进入安全生产技术开发领域。

加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相关专业人才定向招生和培养。建立各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的作用。将煤炭等危险 性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艰苦专业纳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行学费减免和企业助学金等特殊政策。强化矿山等高危险性行业职业教育。

(七)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地方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整顿和规范小煤矿,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煤炭行业实施“三大战役”:

1.坚决依法关闭所有无证非法开采的煤矿,严厉整治所有违法开采的煤矿,整治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关闭。

2.实行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淘汰9万吨以下的煤矿。

3.新上一批现代化矿井和煤炭深加工项目,扶持发展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通过“三大战役”达到杜绝非法违法生产,大幅度降低煤矿事故和推动全省煤炭经济走上集约、循环、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我省由煤炭资源、煤炭工业大省向煤炭经济强省转变。

完善地方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的机制,政府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落实对煤矿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提高矿工待遇、素质和劳动保障水平。

(八)加强交流与合作

加强同外省、市间和国际组织、国外民间团体在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安全生产先进经验与成果。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

五、重点工程

“十一五”时期,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推动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以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

(一)煤矿事故预防与主要灾害治理工程

以瓦斯防治为重点,对通风能力安全系数小的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增补采区专用回风巷;完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危险性预 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施井工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联网工程。对放顶煤方法开采容易发火煤层矿 井进行防灭火工程补套。在重点矿井建立并完善综合防尘系统。水害防治以承压、带压开采矿井和预防古窑、采空区、关闭矿井为重点。改造小煤矿供电系统。

(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

实施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在评价分级的基础上,确定各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业重点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分级分期的原 则,重点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爆器材、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消防等行业和领域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尾矿库、采空区、仓储区、公路危险路段、水库大坝、铁路道口等,以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等可能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治理。对处于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逐步 进行搬迁或改造。

继续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加大投入,整治危桥、险路和事故多发路段,完善道路标志、标线,提升公路安全保障能力。认真实施“水路安全保障工程”,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渡口进行改造,提升水运设施安全保障能力。

(三)重大危险源普查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在全省开展对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尾矿库等各类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立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实现对全省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

构建省、市、县政府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检测预警系统,重点建设省级、11个市级、119个县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

建设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电力、冶金、民爆等行业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或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城市燃气监控 调度系统,实现城市燃气系统运行的调度和实时监控,防止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建设建筑工地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各级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动态监控平台及网络系统;建设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

(四)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建设工程

建设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内设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实验室、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实验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技术实验室和安全生产基础研究中心),建设1个重点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基地。

(五)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构建省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网络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集安全监管、隐患预警、安全调度、远程信息监控、信息发布、视频会议、救灾指导和安全培训为一体。

在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我省政务信息系统扩容和新增的市、县级节点的局域网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监控信 息系统等并联入安全生产信息专网;继续对一期形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的数据库群和应用系统升级扩容。完善道路交通快速报警系统,建设交通事 故紧急救援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建筑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完善我省以航空、机场、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等为主的民航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特种设备安 全动态监管网络系统。建设农机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六)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设施及装备建设工程

配置与完善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专用执法车辆和现场监督检查设备。补充和更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装备。建设城市消防站,增加消防站数量,按 标准配备消防装备;建设地级以上城市消防特勤队。建设完善铁路部门安全监察、建筑安全监督及农机安全监理等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民航空管设施,对现行的陆 基系统进行改造。

(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省、市、县等多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快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铁路、民航、消防、建筑施工等有关行业与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各市要整合现有资源,在现有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一支综合性、多功能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重点装备5—6个区域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通过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 援基地的建设,形成快速、有序、高效的专业化救援力量和专业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并建立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应急信息资源通讯网 络,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各级、各部门、各有重大危险源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充实应急救援装备,提高队伍实战素质,增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抢险能力。

(八)科技创新应用和技术示范工程

对煤矿重大灾害防治、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防与控制、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及事故应急处置、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预警、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重大事故调查分 析与仿真、特种设备完整性管理与风险检验、重大地下工程事故演化及安全保障、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与重大事故灾害 机理等科技创新工程进行组织应用。建设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和矿山安全监测及信息化、重大危险源监控、石油化工设备完整性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监控和城市主要生 命线安全保障等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九)安全生产法规及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5

“十一五”是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一五”广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区农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决定,特制定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及基本评价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全区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农产品市场化影响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困难,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促进了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1、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大宗农产品量增质高。“十五”期末农牧渔业总产值1442.1亿元, 比“九五”期末的828.97亿元增加613.13亿元,增长73.96 %,年均增长11.71%,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增加值902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52亿元,年均增长10.4 %,农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第十一位,排位前移一位。农民人均纯收入2495元,比“九五”期末增加 630元,年均增长6%,高于“九五”时期年均增长水平。“十五”期间农业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48亿美元,引进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品种50项;农产品出口贸易稳步增长,总额达11.32亿美元,比“九五”增长21%。

——粮食。由于“十五”期末粮食播种面积比“九五” 期末减少8.3%,因此,“十五”期末粮食总产量减少9.1%。但是,粮食优质品率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九五”期末45.3%上升到80.6%,优质玉米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

——糖料蔗。2005年糖料蔗种植面积747.6千公顷,比“九五”期末增长53%;糖料蔗总产量5154.7万吨,比“九五”期末增长84.2%,平均单产由“九五”期末的3.8吨/亩提高到2005年的4.6吨/亩。

——蔬菜、水果、木薯、蚕茧、茶叶。与“九五”期末相比,2005年蔬菜总产量2118万吨,增长31.3%;水果总产571.6万吨,增长58.7%;木薯(干片)产量173万吨,增长35.2%;蚕桑种植面积94.7千公顷,鲜茧产量14.8万吨,分别增长373.3%,393.3% ;茶叶产量2.6万吨,增长46.1%;中草药产值10亿元,增长24%。

2、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在全国的排位基本稳定在第12-15位。二是产品结构优化。2005年,全 区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比2000年增加了35.3个百分点;高糖高产糖料蔗种植比重高达95%以上,比“九五”期末提高18个百分点;水果良种覆盖率和优质果品率分别达85.3%和50.3%,比“九五”期末分别提高17.3和18.97个百分点;桑蚕良种的推广普及率近100%,比“九五”期末提高20个百分点。优质粮、糖料蔗、水果、蔬菜成为产值超百亿的产业。三是优势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糖料蔗产量占全国50%以上,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桂中、桂西南等22个主产县的糖料蔗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79.9%和82%;桑蚕茧产量由第6位跃居全国第1位,南宁、柳州、贵港、河池和来宾五个市的蚕茧产量占全区的92.2%;桂北、桂中、桂东南优质稻产量占全区的58.7%,桂南、桂北和桂西水果产量占全区的72.3%,南宁、桂林、玉林、百色、贺州五市的蔬菜产量占全区的63%。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产品生产也趋于规模化和区域化;四是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228万人,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464.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2%。

3、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我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实施种子工程,引进试验示范各种农作物新品种2175个,审定认定优良农作物品种673个,实现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全面更新。全区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累计推广面积 1343.16千公顷,增收节支约12亿元。经济作物生产避雨、避寒、避晒技术累计推广面积866.7千公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20亿元。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推广以“猪+沼+果+灯+鱼(蛙)”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生态富民示范村1096个、示范户6万多户,示范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2005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780.3千公顷,肥料利用率提高6-8个百分点,节约化肥8.69万多吨(标准肥)。准确监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发展动态,通过防治挽回粮食作物损失103亿公斤、经济作物520亿公斤。吨粮田、吨糖田、万元田 “三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区共完成吨粮田726.67千公顷、吨糖田160.67千公顷、万元田54.86千公顷,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35.1%、138.6%、26.6%。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建设20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共733.33千公顷,认定无公害产地面积749.42千公顷,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520个,2005年全区蔬菜农药残留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

4、农业信息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建成广西农业信息网和14个市级、100多个县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以及600多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有10个县实施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项目,在十多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及时向农民提供全国3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十五”期间,广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建立健全专业市场网络,有2600多家农贸市场,其中13家被认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二是农产品加工配送、直销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不断涌现,开通广西名特优农产品网上展销洽谈会,参加网上展销的农产品及招商项目近3000个,促成421.38万吨农产品成交,成交额达112.2亿元。三是广西先后在武汉、上海、西安、北京等地组织举办农产品展销洽谈会,组团参加厦门、北京、上海、广州、俄罗斯等地农业博览会和农产品展销会,在全区各产地举办各种时令农产品节(会),积极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招商引资,累计获销售订单150多亿元,提升了广西农产品的知名度,培育出一批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四是开通“绿色通道”,自2004年7月1日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以来,全区共核发通行证110多万张,运销鲜活农产品800多万吨,全区农民增收超22亿元。

5、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末,全区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834个,比2000年增长58%,直接带动农户322.5万户。全区已有1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8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4家。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200多万户。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70个,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437个。一批种养协会、流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产品流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服务农民共同体及带领农民致富的“贴心会”。

(二)经验及启示

1、党的“三农”政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连续两年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制定了减轻农民负担、免征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的“两减免、三补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支农惠农政策的历史性突破。自治区加强支农强农政策措施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已增加到31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并且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进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二是免征农业税。三是开展专项治理,降低收费标准,取消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四是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全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7.29%,涉及农户4.73%。

2、依靠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科技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大大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成为新阶段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亮点。我区成功推广“三免”、“三避”等先进技术,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猪、沼、果、灯、鱼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既保护了农业生态,又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区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较少的省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资源约束的矛盾会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革命进程,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资源,提高农 业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水平,消减需求增加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3、扶持和壮大重点龙头企业是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但面对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新环境,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显得无所适从。龙头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带基地、联农户,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生产和市场脱节的矛盾,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提高了生产的计划性。近年来我区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产销一体化,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农产品增值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明显。今后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应作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手段。

4、大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是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农业的发展基本告别了农产品总量供给短缺的年代,进入了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追求农产品品质和特色的年代。国外市场对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能否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培植区域性、地方性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名优产品占领更大的国内外市场份额,成为影响农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区提出了大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明确特色优势产业的主攻方向,实施品牌农产品带 动战略和标准化生产战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很好效果。我区糖料蔗优势产业的成功打造,使广西生产的食用糖占领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一面旗臶。要进一步适应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必须立足我区的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和发展我区传统农业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培植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群,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把优势农产品聚集到优势生产地域集中连片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十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比较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城乡与工农间发展失衡等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未来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根本性变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定。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 “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将给后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带来重要的战略机遇,为全区彻底改变“三农“问题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效益农业因农产品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将向优质、安全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整体上对粮食需求的总量还将呈上升趋势,但人均消费粮食的数量将逐渐减少,肉禽蛋奶等高蛋白农产品的消费量将日渐增长,为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大量地培育、引进新品种,更大规模地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将愈益明显,发展效益农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仍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五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改变,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将有所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我区人多地少和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状况不会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 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仍然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今后五年的重点课题

我国已经完成了十个五年计划和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民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就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收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就整体而言,城乡仍存在较大差别。在未来五年,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应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和政策取向。

三、“十一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中央和自治区提出的“三农”发展战略,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质量,推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逐步建立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强化农业基础产业,提升农民基本素质,实现生活基本保障,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强化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在继续做强做优糖料蔗、水果、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桑蚕、食用菌、中药材、烟叶和茶叶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步伐,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形成各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和区域特征明显的农产品主产区,以创建产地知名品牌为核心,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构建具有现代农业框架的产业体系。

“十一五”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 %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其中主要农产品总产预期目标为:

1、粮食——稳定播种面积3400千公顷以上,到2010年,粮食总产1600万吨,年均增长1.1%;其中优质稻比例要稳定在70%以上,高档优质常规稻、中档优质杂交稻和高产杂交稻(超级稻)的比例达到2:5:3,优质玉米和其他优质旱杂粮的比例逐步提高。

2、糖料蔗——稳定种植面积在800千公顷左右,预计总产达到6000万吨,年均增长3.1%,满足年产700万吨糖原料蔗的需要。甘蔗高产高糖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蔗糖分达到14.5% 以上。

3、水果——计划生产面积稳定在85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为750万吨,年均增长6%,突出发展柑桔、香蕉等优势水果生产和加工型水果,主要水果加工品种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

4、蔬菜——稳定种植面积1370千公顷,年均增长4.2%,预计产量达到3290万吨,年均增长6.3%。重点发展秋冬菜、夏秋反季节蔬菜、中心城市菜篮子、丘陵山区特色无公害蔬菜、外向型创汇蔬菜、名优食用菌等。蔬菜加工率提高到20%以上。

5、桑蚕茧——计划桑园面积133千公顷,预计年产鲜茧20万吨,蚕茧总产量年均增长6.1%,70%以上原料茧在区内缫丝加工。

6、食用菌——规划期末食用菌产量达到100万吨,年均增长24%,重点发展双孢蘑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优势品种,适当发展珍稀和药用菌类品种。

7、烟叶——计划种植32千公顷、收购烟叶120万担,重点培育3个年产优质烟叶10万担以上的主产县,打造一批年产烟叶5万担以上的烟叶种植县。

8、中药材——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2千公顷左右,培育和建成19个广西地道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和1个中药材野生抚育示范基地。

9、茶叶——计划以每年增加3.33千公顷的速度,力争至2010年面积达到53.33千公顷,年产干茶达到8万吨,茉莉花6.67千 公顷,无性良种繁殖率达到70-80%;名优茶比例达到50-60%。

10、木薯---计划2010年面积达到400千公顷,总产量(鲜薯)达到900万吨。

四、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一)优质粮食(优质稻)产业

我区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优越的亚热带气候资源使我区发展优质粮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区重点发展的优质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规划发展则以优质稻为主。

1、产业定位——稻米是我区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全区8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消费群体稳定。稻米区外需求也比较旺盛,与我区相邻的南方沿海省份稻米缺口大,港澳地区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为稻米主要进口国,我区优质稻米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区优质稻生产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优质稻播种面积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0%左右,其中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超过二成。并且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不断提高,引进、选育和推广了一批优质稻品种,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相结合,稻米品质逐步改善,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优质稻米加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先后开发出“力源牌”、“金利牌”、“大富士牌”、“黄土地”、“农乐”等一批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米品牌。

2、主要任务——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品种(组合)为主推品种,扩大国家标准优质稻品种(组合)种植比例,建立具有创 新特色的优质稻生产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保优高产节本栽培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优质稻米的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稻效益;加强商品性食用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带动自给性稻米品质的全面提高,加快形成优质稻优势产业带;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提升稻米加工技术水平。

3、区域布局——以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为优质稻主产区。根据品种结构和目标市场的不同,分为桂东南优质稻产业带和桂北、桂中、桂南优质稻产业带。桂东南优质稻产业带以贵港、玉林、梧州、贺州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品性优质高产品种,目标市场以外销、出口或替代进口为主。桂北、桂中、桂南优质稻产业带以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为重点,大力发展自给性高产优质品种,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

4、重点项目——(1)优质稻种子基地建设。开展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引进和评价工作,筛选出一批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新品种(组合)。提纯复壮常规优质稻品种,繁殖两系、三系杂交优质稻亲本,每3年更新品种一次。(2)无公害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优质稻新品种(新组合)和保优高产节本配套栽培技术,提高优质稻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种稻成本,提高种稻效益。按照“一片一种”的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要求,实行收购分储、加工分类,形成一批出口创汇优质稻生产基地。(3)优质稻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技术水平,开发优质稻米及系列产品其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创 建一批知名品牌。

(二)糖料蔗

1、产业定位——蔗糖业是广西经济建设的重要优势产业之一,糖料蔗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糖料蔗总产和产糖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自1992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十一五”期间,国内需求将不断增加,广西蔗糖业优势地位更加突显,发展空间广阔,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将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蔗糖生产总量份额将会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蔗糖产量依然在全国领先,并对确保全国食糖供求平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主要任务——选准科技兴蔗切入点,以“吨糖田”建设为载体,推广以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优化品种结构为主的综合治旱技术,主攻提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蔗农生产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

3、区域布局——以股份制糖业集团企业为龙头,全面实现糖料蔗生产向优势区域转移。重点发展崇左、南宁、来宾和柳州市糖料蔗生产优势区域;巩固发展贵港、钦州、北海、防城等仍具生产优势的老蔗区;因地制宜发展百色、河池蔗区。以这些蔗区为核心,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等配套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与蔗农紧密连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调有序、集中度高、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带。

4、重点项目——(1)糖料蔗生产基地建设。加强优势区域种 蔗面积在1万公顷、年产糖料蔗60万吨以上的27个县(区)高产高糖糖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改善蔗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完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配套完善农机、土肥、植保等服务的装备,增强蔗区技术服务功能,使蔗农种蔗有技术指导、生产过程有服务,实现蔗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技术服务。(2)糖料蔗良种化工程建设。重点完善建设自治区级和市、县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成有科研生产设施配套的新品种选育基地和繁育基地,逐步形成甘蔗良种生产产业化服务体系。规划在全区10个甘蔗主产市和27个重点县(市、区)蔗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与推广基地,并加强甘蔗新品种选育基地的建设,在重点蔗区建立10个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以加速新品种选育的步伐,为后续品种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不断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3)加强“吨糖田”建设。以“吨糖田”建设为载体,广泛推广应用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科技成果,重点抓好高产高糖良种推广、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智能化配方施肥、适当宽行距栽培和合理间套种以及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等节本增效关键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吨糖田”成为甘蔗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核心,全面推动我区糖料蔗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三)水果

1、产业定位——广西是水果大省,水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果园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南亚热带水果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荔枝、龙眼、香蕉、芒果、柑橙、沙田柚等 品种位居全国前列,水果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水果业面临重要的转折,柑桔、香蕉等优势水果的出口机会大增,特色水果市场前景看好,东部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东果西移”的趋势突显,为广西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随着水果总量供给趋向饱和,外部冲击加剧,部分传统品种竞争压力加大,传统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从水果大省向水果强省转化,把广西建成全国南亚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生产中心省份,参与东盟等国际竞争的前沿基地,果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产区将是“十一五”期间广西水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主要任务——继续推进“优果工程”建设,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着力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突出抓好加工品种和特色品种的布局和生产,创建产地品牌,全面推进采后处理和果品加工业,形成特色与多样并举、鲜食与加工并举、内销与外销并举、规模与效益并举的发展格局。

3、区域布局——以柑桔、香蕉、荔枝、龙眼四大类为主导水果种类优势区域布局为主,补以特色品种、特色加工品种、杂果类品种适度发展。(1)柑橘优势区:以全国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区域规划发展为主线,结合我区气候特点,适当向桂东北、桂中偏北地区延伸,形成柑橘产业优势区。包括以供应市场鲜销品种为主鲜销型柑桔产业带和加工型为主的柑桔产业带。(2)香蕉优势区:分春夏熟香蕉、秋冬熟香蕉两大优势区。春夏熟香蕉优势区主要以右江河谷和崇左南部为中心区域。秋冬熟香蕉优势区主要以钦州、南宁、玉林周边区域为主。(3)荔枝优势区:荔枝分为早、中、晚三大优势区。早熟荔枝优势区以横县、博白、陆川、钦南、钦北、合浦、防城、东兴为中心区;中熟荔枝优势区以北流、灵山、钦北、浦北、邕宁、兴业、福绵、平南、港南、容县、玉州、隆安为主产区;晚熟荔枝优势区以桂平、苍梧、藤县为特色产业带。(4)龙眼优势区:分为早、中、晚三大优势区。早熟龙眼优势区以博白、陆川、钦北、龙州、宁明、合浦、钦南、防城、凭祥、东兴为主要产区;中熟龙眼优势区以平南、武鸣、北流、邕宁、灵山、大新、扶绥、江州、兴业、容县、港南、覃塘、浦北、隆安、平果为主产区;晚熟龙眼优势区以桂平、岑溪、藤县、马山为主。(5)特色加工品种布局:月柿重点以桂林市恭城、平乐为主;菠萝重点以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为主产区;山葡萄重点以河池市为产业带。(6)特色品种、杂果类品种布局:芒果以百色市为重点产区;板栗以百色市、河池市、桂林市为主要产区;金桔以灵川、阳朔等地为主;沙糖桔以梧州市为产业带;南方早熟梨、鲜食葡萄以桂林市为主;桃李梅重点发展桂林市和贺州市。

4、重点项目——(1)果树良种选育繁殖体系建设项目:加快水果品种的结构调整,做好良种的选育、繁殖与供给,主要包括优良单株选育项目、柑桔脱毒苗繁育项目、菠萝苗快繁项目、香蕉组培苗项目等。(2)水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水果出口基地建设。主要包括高产优质示范园和水果出口基地建设项目、果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项目、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建 设项目。(3)加强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建设项目、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建设项目、荔枝龙眼冷链运销配套设施项目、荔枝龙眼深加工项目、菠萝加工项目。

(四)蔬菜

1、产业定位——蔬菜产业是我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区蔬菜生产自然和社会资源丰富,生产技术集成比较完善,具有较好的蔬菜生产、科研基础,蔬菜流通和加工能力较强,销售区域广泛。特别是秋冬蔬菜栽培区大部分地处丘陵山区,气候立体差异明显,山坡地夏秋气温凉爽,昼夜温差大,受夏季高温干旱或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小,冬季气温暖和,“天然温室”效应明显,适宜栽培不同种类蔬菜,秋冬蔬菜可填补东南沿海地区因高温台风和华中市场因低温寒冷蔬菜生产不足而形成的市场淡季空档,是全国最主要的秋冬季南菜北运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我区蔬菜主产区与主要消费市场,尤其是港澳和东南亚的地缘优势,运输成本低于其它主产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2、主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经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积极发展秋冬菜生产,扩大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提高加工类蔬菜的比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高档菜、精细菜、果菜兼用蔬菜,实施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加快蔬菜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

3、区域布局——(1)秋冬蔬菜优势产区:秋菜重点发展区域以桂林、贺州、梧州、河池和百色为主产区。冬菜重点发展南宁、钦州、防城和百色为主产区。(2)夏秋反季节蔬菜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以桂林、柳州、贺州以及河池市一部分高山冷凉地区为主产区,建成商品生产基地。(3)中心城市菜篮子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地级中心城市的郊区以及县郊,距城市30公里左右,以种植生长期短的绿叶菜和细菜为主,以及部分生长期长的瓜果类及渡淡菜、外运菜。(4)丘陵、山区特色无公害蔬菜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布局以贺州、桂林、柳州、玉林、南宁等地的丘陵山区为主。(5)外向型创汇蔬菜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布局以贺州、河池、玉林、梧州、桂林等地为主。(6)野生蔬菜驯化栽培区域:布局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贵港、百色等市的市郊以及部分县(市、区)的野生蔬菜生产基地。

4、重点项目——(1)建设一批国家、自治区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特色产品,一地一品,按照统一规范的技术规程,搞好专业化技术服务,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建立一批符合采用国际标准的蔬菜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建设基地环境监测与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建设秋冬菜良种繁育基地。在秋冬蔬菜适宜区建立各具特色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名产蔬菜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创新种质,培育健康种苗,选育、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适销对路的名特优稀新秋冬蔬菜品种。(3)秋冬菜产后处理体系建设。通过技术攻关和 开发,提高秋冬蔬菜产品加工和贮运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对鲜菜进行产后分级、清洗、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加快净菜进超市进程。(4)扩大蔬菜产品深加工。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扶持广西蔬菜龙头企业,提高加工生产能力,突破加工、保鲜、贮运等薄弱环节,重点发展以速冻蔬菜、保鲜蔬菜、传统出口蔬菜、调理食品等为主的加工、出口蔬菜产品。

(五)桑蚕

1、产业定位——“十五”期间我区桑蚕生产完成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鲜茧产量比“九五”期末翻了两番,成为我国桑蚕第一大省,承接我国原料茧生产“西移”的战略性转移。桑蚕产业成为富民兴桂的新兴产业,农民增收新亮点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桑蚕产业作为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较多、出口创汇力较强、能主导国际市场的农业优势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商机。我国生丝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0%和贸易量的8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预计到2010年全球蚕丝需求量达10万多吨,消费潜力大。广西桑蚕生产区域优势明显,种桑投产快,蚕茧上市早、收市迟,亩桑产茧量高,劳动力丰富,成本低,选育的桑、蚕品种达到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先进水平,蚕茧解舒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10个百分点,蚕茧质量高于世界同类地区,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依靠资源、科技和比较优势,“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桑蚕大省向强省转变,把桑蚕产业发展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在全国甚至全球有 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2、主要任务——围绕提高质量的主题,开展高丝量高抗性蚕品种的选育,力争创造出亚热带型雄蚕品种,实现桑蚕新良种的更新换代。完善桑蚕良繁体系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生态蚕业模式、省力化养蚕、小蚕共育、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普及应用方格蔟,建立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管理立法步伐,强化质量监管,实现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蚕茧质量水平。坚持龙头带动,实施产业化经营,推动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3、区域布局——鼓励优势产业区扩大生产规模,引导生产向资源条件较好、蚕桑生产已上规模和蚕茧缫丝加工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区域集中,重点发展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和贵港市五大优势产区,形成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个优势产业带,其鲜茧产量占全区的90%以上。

4、重点项目——(1)桑蚕产业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开展桑、蚕品种选育及研发,研究和掌握亚热带蚕桑育种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桑树优良品种和桑蚕优良品种,开展雄蚕新品种引进选育技术攻关,力争创造出亚热带型雄蚕品种等。进一步完善蚕桑良种繁育体系和监督检验体系建设,重点支持自治区级桑蚕原种场、蚕种检验检疫中心和冷藏孵化中心、重点市县蚕种场建设、重点乡镇蚕种发放点建设,确保优质蚕种的生产供应。(2)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建设:建设20个年产鲜茧10万担以上的基地县,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桑蚕产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推行生 态蚕业模式和省力化模式,引导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整体推进蚕茧质量,增强竞争力。(3)建立蚕桑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对桑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监控,摸清蚕病发生规律,开展有效防治,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4)桑蚕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发展蚕农合作组织,扶持茧丝加工企业,实现70%以上的蚕茧在区内加工,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年产生丝达到500吨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开发,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水平,建立1-2家大型茧丝绸联合企业,培育广西茧丝交易市场,使之达到全国第一流的规模和水平。

(六)食用菌

1、产业定位——食用菌营养丰富,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一,正在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重要食品,也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食用菌生产是一项典型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栽培原料资源短缺,我国食用菌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明显。我区食用菌资源丰富,生产起步较早,是全国主产区之一。我区有适宜食用菌栽培的气候,有丰富的食用菌栽培原料和劳动力资源,还有较好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基础,食用菌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大,效益好,前景广阔,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村一项新兴产业。

2、主要任务——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质量与数量并重,大力推进食用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双孢蘑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优势品种,因地制宜发展杨树菇、杏鲍菇、秀珍菇、姬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灰树花、金福菇等珍稀和药用菌类品种,加强食用菌深加工和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健全食用菌科研、推广、生产、销售网络体系,创新菌种自主产权,把食用菌产业培育成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支柱产业。

3、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一地一品、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初步形成桂东南、桂中、桂北蘑菇主产区,桂北、桂西北香菇主产区,桂西木耳主产区,城郊名优新食用菌主产区,桂西南中、高温菇主产区等五大优势区域。

4、重点项目——(1)建立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在桂北、桂西、桂东南、桂中建立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进行优质菌种品种的筛选、试验、示范、推广,尽快改变我区优质菌种缺乏的局面,为各主产区和生产基地提供优良菌种和技术服务。(2)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区域代表性、技术先进性、模式指导性、运作可操作性、发展可持续性和功能带动性为基本要求,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食用菌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工作,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尽快形成完善的食用菌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现代食用菌技术水平。(3)加快推动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食用菌产 业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

(七)中药材

1、产业定位——我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中药材资源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总数全国排名第二。广西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目前已鉴定的壮药有2200多种,瑶药977种,侗药478种以及仫佬药、苗药、毛南药、京药、彝药等近千种。目前大面积人工栽培、具有较完整产业基础并形成区域特色的种类主要有罗汉果、鸡骨草、苦丁茶、绞股蓝、广金钱、千斤拔、青蒿等。“十五”期间我区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亮点。据初步估算,我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八分之一。我区中药材不仅满足本地中药制药企业的原料需求和各种中医方面的用药需求,而且销往广东、云南、贵州等国内其它省区和通过越南销往东南亚地区,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的特色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消费观念的更新,国际国内社会对天然药物和中药的需求快速增长,为广西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推动中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更多更具影响力的“桂药”品牌将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主要任务——建立以野生中药材资源存量监测预警预报、野生中药材自然保护区、野生中药材限制采集区和中药材种质资源库、野生中药材基因库和资源圃等为主的中药材资源保护体系,建 立和完善以道地药材和特产药材进行提纯复壮为主的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进行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和规范化种植研究,制定相关中药材种植标准并推广应用,实现中药材生产标准化。

4、区域布局——根据我区中药材资源分布情况,依托区内中药制药企业和中药材流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以现有中药材生产为基础,建立以桂林、河池、百色为中心的桂北、桂西石山区中药原料药材主产区,建立以玉林、贺州、梧州为中心,面向粤、港、澳地区的中药材出口种植基地。

4、重点项目——(1)特色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养示范基地。包括罗汉果、肉桂、八角、蛤蚧、穿山甲、鸡血藤、广豆根、田

七、千斤拔、广郁金、巴戟天、鸡骨草、山银花、苦玄参、广金钱、山药、葛根、天花粉、灵香草、甜茶、铁皮石斛、岩黄莲、扶芳藤、水半夏、海洋药珍珠、海马、青蒿等广西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养示范基地和剑叶龙血树中药材野生抚育示范基地。(2)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依据国家GAP要求,对全区中药材的种质资源、良种繁育进行研究,繁育关键药材品种种苗,为全区中药材种植提供优质纯正种苗。在中药材主产地建立市级良种繁育基地,承担向相应区域提供主要药材品种优质种苗的任务,初步建立起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3)中药材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部门现有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广西中药材信息网,并借助全区各地农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农业信息网点的力量,广泛搜集药材产销信息,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架设起中药材种植户 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将中药材有关种植技术、种子种苗、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发布,服务广大药农和流通大户、厂商,使产销双方良好对接,促进中药材物流发展。

(八)烟叶

1、产业定位——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质烟叶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是全国最适宜种植优质烟叶的省区之一。烟叶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保留特产税的农作物,烟叶生产可为卷烟工业提供优质原料保障,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国家“北烟南移”战略转移和对广西烟叶生产放开计划限制为烟叶生产提供了良好机遇,根据当前烟叶产业面临的国内卷烟企业存在的库存量不足、烟叶结构配套率低、当年收购烟叶要存放2年才能使用,以及国外烟叶主产国减产、生产成本大的现状,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确立质量导向、价格导向、利益导向的发展思路和不求规模最大,但求质量最优的发展定位,突出特色,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实施科技兴烟,全面提升烟叶质量,提高烟叶生产收购规模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烟叶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推动卷烟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烟叶产业,打造烟叶强省。

2、主要任务——遵循增香、降碱的品质要求,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着力提质增效。大力推广普及K326、云烟87等新良种和漂浮育苗、平衡施肥、烟水配套、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及集约化烘烤技术,规范管理,提高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和纯度,实现降难度、增科技、扩规模、上质量、树品牌的目标,确保广西烟叶朝着规模扩 张、质量提高、客户满意、效益增长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3、区域布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进一步优化烟业区域布局,促进烟叶生产向自然条件优、生产水平高、种植规模大、等级结构好的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实现烟叶生产战略重点向优质烟区转移,引导烟区农民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使烟叶生产从分散种植逐步向集中连片、大户、大乡转移。在布局上,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计划要求和在最适宜区进行种植的原则,以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为主烟区,桂林市作为后备烟区,以水源及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区)、乡(镇)、村、屯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实现规模种植、连片开发。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把百色打造成全国重点烟叶生产市。

4、重点项目——(1)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按照“优化区域、优化地块、优化农户”的“三优化原则”,建立一批年产优质烟叶10万担以上的主产县和年产5万担以上的基地县,实行订单生产,全面推广新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坚持科学轮作制度,加大烟田水利、烟叶仓库和标准化烟站等基本建设力度,强化科技培训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广西烟叶的内在质量(香气、烟碱、化学成分协调性等)和外观质量(等级合格率、等级纯度等),树立广西烟叶品牌。(2)标准化烤房和烟站建设。在加强旧烤房以改造挂烟、供热和排湿系统为主的基础上,重点扶持新建一批标准化烤房,实现烤房建设数量和速度与种植面积同步,走集约化烘烤道路,减轻劳动强度,推广智能化、密集型烟叶烘烤设备,提高烘烤质量。加快县级标准化烟叶收购站的建设步伐,扶持年收购量在5000担以上的乡镇优先建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收购条件,推行封闭式隔墙密码收购,实行预检制、密码验级和微机收购,实现烟叶收购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现代化。(3)科研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治区、重点烟区烟叶科研机构和区域性烟草农业示范站,整合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提高烟叶产业科技含量。健全推广服务体系,按种植规模配备烟技员,推行烟技员岗前培训和上岗制度,实施培训工程,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九)茶叶

1、产业定位——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采摘期长,采摘早,停采晚。生产早春和晚秋名优茶与我国主产茶区有时间差和季节差,在国内营销中有极好的商业优势和效益优势,可平衡国内名优茶供应市场。广西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11、12位,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及花茶加工基地。我区工业化程度低,具有发展有机茶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茶类结构,全力推进有机茶生产,重点提升茶叶加工档次,壮大传统历史名茶,力争在知名品牌培育有较大突破,建成我国重要的早春、晚秋名优绿茶、有机茶和红茶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2、主要任务——品种是基础,加工是关键,重点突破知名品牌创建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全面普及优良无性系品种,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名优制茶机械,推进无公害、有机茶生产,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业升级。

3、区域布局——重点发展桂西、桂南优势区,桂中优势区,桂东、桂北优势区三个优势产业带。桂西、桂南优势区主要发展红茶、早春、晚秋绿茶和茉莉花茶;桂中优势区主要发展绿茶和乌龙茶;桂东、桂北优势区主要发展绿茶、乌龙茶和六堡茶。

4、重点项目——(1)无性系良种繁育工程。品种选育改良和一、二级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开展优质高产茶树和乌龙茶品种的选育改良、推广无性系良种,建立3-5个自治区二级苗木良种繁育圃,确保优质良种苗木的生产供应。(2)茶叶标准化示范推广。建立一批有机茶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扩大良种应用,推行机械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工设备,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创建有机茶知名品牌,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3)茶叶产业化建设。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扶持10-20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实现规模、质量和品牌升级,开发壮大传统优势品牌产品,培育新兴优势茶品牌,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十)木薯

1、产业定位——广西拥有我国最适宜木薯种植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全国木薯种植第一大省,木薯面积、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木薯是加工淀粉和酒精最廉价,也是最优质的原料,是我国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最大的原料作物。“十一五”期间,广西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再生能源产业的良好机遇,加大发展力度,通 过选育和引进适合广西各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含淀粉率高的木薯良种,配套推广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深耕精作等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木薯产量和品质,努力把木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把食用菌产业培育成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支柱产业。

2、主要任务——大力引进、选育、推广高产、适应性强、加工性能好、淀粉含量高的良种,优化区域布局,实行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单产和质量为目标,根据大型酒精、淀粉生产企业入驻广西的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与我区生物质能源生产发展相匹配的优质木薯原料生产基地。

3、区域布局:根据木薯的生态适应性和木薯淀粉、酒精工业发展的需要,分别建立以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梧州、钦州、贵港、玉林为中心的木薯原料生产基地。

4、重点项目——(1)木薯产业良种工程建设:主要是在优势区域配合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选择在南宁、钦州、梧州、百色建设一批个1000亩以上的木薯良种繁育基地;(2)在木薯优势产区和重要酒精、淀粉加工企业周边建立一批高产、淀粉含量高的优质木薯原料示范基地:重点选择木薯面积在5000公顷,年产鲜木薯在8万吨以上的37个县(区)高产、高含淀粉优质木薯原料示范基地进行具体的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支农政策体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树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把中央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将更多的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将基础设施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直接给农民以更多的实惠。一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以生态富民建设作为保障,强化基础产业,提升农民素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扩大农业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范围,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用燃油、化肥补贴等政策;三是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巩固和完善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四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基本农田落实到具体地块,设立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责任。

(二)大力建设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批准实施广西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这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农业的重要规划之一。要加快建设步伐,切实搞好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通过强化“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配套措施,增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

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认真执行承包期30年不变的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决纠正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 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对于外出务工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决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给农民真正平等的公民权和国民待遇,稳定支农强农扶持措施,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整合执法力量,创新执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行政统一综合执法,搞好农业执法监督,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不断完善农业投入机制

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与途径,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公共项目(产品)的投资,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基础;二是加大对农业科研、环境保护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投入,切实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是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总量、扩大补贴范围,改进补贴方式;四是整合农业发展预算外专项资金,对中央、自治区、市、县(区)明确规定用于农业发展的规费不得随意减免,认真落实从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改

革农业投资管理体制,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贴息等投资方式,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加快构建包括政府资金投入、金融资本投入、国内社会资本投入、境外资本投入在内的新型农业投入机制。

(五)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

以打造百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对百强龙头企业负责人的素质培训,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起步难、资金缺、税收重等问题,支持龙头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全力推动龙头企业上规模,积极引导百强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创建产地品牌。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等中介组织的发展,自治区支农资金要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对农户和社区的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部门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农业行政管理机制,增强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宏观调控能力。

(六)构建农资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加大关键农时季节农资打假力度,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重点抓好县乡一级农资市场整顿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配合

有关部门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彻底查明假劣农资来源与流向,并依法严肃处理。深入开展农药残留专项治理,坚决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落实农资打假责任,建立健全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七)进一步强化社会化服务机制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劳务输出,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挖掘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广辟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努力打造广西劳务输出品牌。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的资源,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生产技术、就业、技能、营销和经纪等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体化机制。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以信息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区所有的县和90%以上乡镇的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大户的信息传输服务网络,完善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建设高效透明的农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农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第三,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集群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要求,启动农业

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能力,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以资源整合和体系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积极推广节本增效生产技术,建设“十百千万”生态富民小康工程、优果工程、优粮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重点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高毒农药替代、统一灭鼠等技术。开展良种繁育、防灾减灾、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搞好大宗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

(八)创建灵活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机制

建立起规范有序、安全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建设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组织农业企业到国外、港澳台地区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加快实施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扶持农业企业到境外开展多种方式合作,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扩大农产品出口,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九)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6

一、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我区设施农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城市郊区,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设施农业开始了规模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各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质量”的原则,从领导、任务、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狠抓落实,通过示范引路,基地带动,设施农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的高效性日益显现,农民发展积极性高涨。截止2005年底,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40.9万亩,其中温室27.4万亩,拱棚13.5万亩,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119万吨。设施农业在丰富淡季蔬菜供应、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各地因地制宜,从资金扶持、承包用地、协调贷款、帮扶解决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发挥政府在设施农业起步阶段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设施农业正在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近年来,设施农业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正在成为各地特别是南疆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设施蔬菜生产由单一的春提早向秋延晚和冬季生产发展,实现了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的转变。目前我区日光温室亩纯收入多数为3000—5000元,高的可达万元以上,已经成为种植业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之一。

3.设施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鲜细菜自给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区设施农业已从过去以生产蔬菜为主,逐步向生产西甜瓜、葡萄、桃、草莓以及食用菌、花卉、育苗等多领域发展。设施蔬菜的生产供应期由每年的11月延续到翌年的6月,上市蔬菜的品种向叶菜、果菜、茎菜等多品种方向发展,达到了50余种,自给率由2000年的25%提高到48%。

4.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化成效初显。经过多年发展,我区设施农业生产已从最初以乌鲁木齐市和地(州)所在城市为中心,向全区各县(市)扩展,基地建设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传统农业劳作方式向精细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的发展。目前,全区万亩以上连片基地达到5个,千亩以上连片基地近30个,初步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具有一定规模的日光温室群。

5.培育市场,加快了设施农业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随着设施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各地把培育市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加大了市场的新建和改造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在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供市场产销信息,统一组织蔬菜销售,改善交易环境,提高交易效率,扩大了产品销售量,促进了产品流通。

6.探索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伊犁、塔城、喀什、阿克苏等地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开拓中亚国家市场,不断探索和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促进反季节蔬菜等农产品向西出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阿克苏地区的蔬菜已出口到了吉尔吉斯等中亚国家;塔城、伊犁等地通过口岸,向哈萨克斯坦出口果蔬产品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设施农业发达省(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规模偏小,自给能力仍然有限,尤其是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番茄、辣椒、茄子等果菜主要还是依靠内地省(区)供应。二是科技服务力量薄弱,从业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实际操作技能普遍较低,制约了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转化,技术推广滞后;从业农民还不能完全按照设施农业生产所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投入机制不完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农民缺乏建设资金,政府扶持资金有限,社会参与资金不足,造成建棚和生产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棚质量和产量。四是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缓慢,以农民为主体的产销合作组织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作用相对较弱,生产和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衔接问题比较突出,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二、“十一五”新疆发展设施农业的条件分析

(一)社会环境条件分析

当前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到各地(州、市)、县(市)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在“自治区加快南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等一系列会议上,自治区领导都反复强调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性,要求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补贴办法,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栽培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效益。各地(州、市)、县(市)也把设施农业发展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了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各族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高。各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部门逐步转换工作思路,把搞好设施农业科技攻关、技术指导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大了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区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区鲜活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提供了运输保障。

(二)市场前景分析

1.区内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预计全区淡季净菜需求量在250万吨左右,目前我区的实际生产能力只有119万吨,尚缺口130万吨以上。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反季节蔬菜、瓜果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反季节瓜果具有抢占国内市场的较大潜力和优势。我区冬季光照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冬季的光热资源,选用早熟优良品种进行葡萄、桃、草莓、杏、樱桃、西甜瓜等促早栽培,生产优质瓜果供应疆内外市场和出口周边国家。

3.设施农产品还具有开拓中亚及俄罗斯市场的潜力。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消费偏好与我区极为相似,农业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对我区农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近年来,塔城、伊犁、喀什等地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日趋活跃,外销蔬菜、果品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通过口岸向中亚国家出口蔬菜(不含加工类蔬菜)3469.7吨,果品57084吨,2004年出口蔬菜(不含加工类蔬菜)5655.8吨,果品67343.4吨,2005年1—9月出口蔬菜(不含加工类蔬菜)38189.5吨。外销的反季节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等很受欢迎,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十一五”新疆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原则和区域布局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良好途径,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广应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工程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挖掘农业增长潜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我区农业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和高效、节约水平。

(二)发展思路: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以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合理布局,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以日光节能温室为重点,大中小拱棚相结合的设施建设,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设施农业产

出率和效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设施农产品种类,优化品种结构;以实施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前提,打造安全、优质、绿色、有机的设施农产品名优品牌;以加快服务体系和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为载体,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0万亩,设施农业平均亩产值达到8000元,亩纯收入达到5000元,全区农民通过设施农业人均收入达到500元。形成全疆设施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

(四)区域布局:根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同时充分考虑各地市场需求和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等因素,百万亩设施农业总体布局为:南疆地区60万亩,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东疆地区15万亩,温室和拱棚兼顾发展;北疆地区25万亩,重点从事春提早和秋延晚生产,在逆温带山区可适度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工矿区以及交通要道、口岸地区,加快建成一批连片千亩、万亩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成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反季节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吐哈盆地反季节西甜瓜、葡萄、蔬菜生产基地,乌昌地区反季节食用菌、花卉、特稀菜生产基地,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喀什地区依托口岸优势,建成外向型设施蔬菜出口基地等。同时各地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

(五)发展原则

1.效益目标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围绕提高效益加强各项工作,使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特别是在设施建设上坚持以经济适用为主。

2.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区内市场为主,努力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和内地市场。围绕三个市场,积极掌握市场动态,获取市场信息,分析市场供求关系,预测市场前景,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组织生产经营。

3.因地制宜原则。坚持从当地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生产能力出发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种类,不搞“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4.科学规划原则。坚持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统一完善水、电、路等生产条件,降低投入成本。

5.农民主体原则。坚持发动农民、依靠农民,使各族农民成为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6.政府服务原则。重点在科学规划布局、把握发展方向、制定政策措施、抓好典型示范、协调金融支持、加强科技指导、搞好技术培训、协调城乡关系、便利农民进城、方便产品销售、营造舆论氛围、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四、“十一五”设施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融资环境,加大设施农业投入

建立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的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自治区财政安排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和集中育苗基地建设、开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推广以及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信息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对设施农产品贮藏保鲜、出口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给予支持。自治区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兴农、科技兴新、农业产业化等部门在项目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支持。各地(州、市)、县(市)继续加大设施农业投入,重点支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建棚,对新建、改建的温室进行奖励或补助。要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投资、经营、受益的主体。自治区及各地对口帮扶农村脱贫致富的部门单位,也要把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帮扶项目,加大资金、技术帮扶力度。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各级金融机构要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一个重点,每年从信贷规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要对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贷款给予扶持。各商业银行要适

当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

吸引各类民间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设施农业发展,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购买或租赁原属集体建设的温室、拱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落实优惠政策,支持设施农业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在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地进行土地置换和流转,确保设施农业集中连片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利用村集体土地、“三荒”地发展设施农业,对用集体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的,农用地的用途不变,产权不变,对利用“三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土地进行设施农业发展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保障的前提下,优先审批、使用,并享受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相关的土地政策,免交土地补偿费。

2.妥善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设施农业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用水、用电标准执行。各地要积极开办设施农业保险,探索设施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外来从事设施农业的人员在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当地农民享受同等待遇,并允许在基地设施旁建生活住房,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外来人员对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3.落实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政策。开辟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在“绿色通道”上,对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实行“三不准”政策,即不准滞留、卸载和罚款,对车辆的违规行为可事后妥善处理。对整车并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减免有关收费,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鲜活农产品流通顺畅。

(三)强化基地建设,提高生产能力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建设。设施农业主产区要突出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到“十一五”末,在全疆建成10个万亩连片、100个千亩连片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在塔城、伊犁、喀什等地,依托口岸优势建立一批外向型设施农业出口基地。

2.抓好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推动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快速发展。用3年时间,在主产区建立5万亩的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建成无公害生产示范、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外向型出口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新品种引进试验、新技术示范推广、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以及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核心基地,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作用,推动全疆设施农业的发展。

3.在设施农业集中连片、生产规模较大的县(市)建立一批育苗基地,统一品种,提高育苗质量和供苗能力,为连片基地的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4.加大现有生产设施改造,提高产出率。正确处理发展与巩固提高的关系,坚持新建与更新改造并重的原则,认真实施设施农业“技改工程”。用2—3年的时间,对现有10万亩结构不合理、不能投入冬季生产的温室进行结构改造,盘活设施农业资源,发挥好现有设施的作用,努力实现建设一批、成功一批。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设施农业整体生产水平

1.加强设施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部门要加强合作,针对影响和制约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设施农业发展做好科技储备。要加快推广普及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优良品种、育苗、田间管理、节水灌溉、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高效茬口配置模式等关键技术,推进我区设施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和乡镇四级农业技术部门职

能作用,把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问题。

3.加强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技术的知识更新,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服务农民的本领。区内农业院校要适应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完善专业设置,积极为发展设施农业培养专业人才。“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按照一名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500亩设施农业的比例,在全疆培养出2000名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使之成为推进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技术保障。强化农民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规划,开展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科技培训,用5年时间培训30—40万设施农业从业农民,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狠抓市场开拓,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1.明确市场定位。我区设施农产品首先立足区内市场,以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为目标,不断提高地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的供应能力;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和周边国家市场,不断扩大新疆反季节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外销量。各地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进行品种布局和茬口配置,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推进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紧紧围绕设施农业区域布局,重点抓好主产区、铁路、公路沿线以及外贸口岸等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有效促进全疆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易条件,增强交易功能,提高交易效率。

3.引进龙头企业参与设施农业生产、产品保鲜、加工和市场营销,延伸产业链,提高设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要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多种方式对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进行强有力的推介和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让产品走出家门,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4.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农村设施农业经纪人和营销流通队伍,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要以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突破口,在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农户与农户、农户与政府之间形成纽带和桥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

5.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利用现代传媒网络等手段,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供求信息,与国内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信息联网,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反馈各地的市场价格和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沟通、衔接设施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供求关系。要利用各种媒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产销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避免或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趋同性和随意性。

6.积极开拓中亚国家市场。加快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市场、信息、人才、技术等优势,推动外向型设施农业发展。自治区外贸部门和口岸所在地要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对接机制,规范通关程序,为双边贸易良性发展创造条件。要在进出口企业备案、进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经营权等方面支持我区设施农产品向西出口。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交通、质监等部门要简化程序,降低费用,提高效率,主动为我区设施鲜活农产品走出国门提供支持。

(六)推进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设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1.加快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设施农产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形成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设施鲜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2.从生产源头抓起,强化对设施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管理。加强对产地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规范

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自治区农业、质监、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加快地(州)、县(市)、乡(镇)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建设,建成自治区宏观监控、产地和批发市场快速检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加大对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组织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产品认证,力争“十一五”期间我区设施农业在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上取得较大发展。要用两年时间,在乌鲁木齐市和地(州)所在市尽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全面提高我区蔬菜、瓜果的质量安全水平。

(七)切实加强对设施农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7

一、以科学规划为着手点,发展新格局

建设新农村,规划必先行。为搞好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首先是狠抓规划力量的整合。针对规划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成立了规划设计组,整合黄柏乡规划所、农技站、水技站、 公路站、林业站等部门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运用灵活多样办法,多方聘请市内外有资质的规划专业机构,采取“整体打包,降低规划成本,提高编制质量”的做法, 确保2006年年初规划任务按时完成。其次是让群众参与规划,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做到边宣传、边规划、边实施、 边修改,最后通过村规民约来认定。 其三是实行分类指导。在各自然村组建设过程中,及时邀请规划、改路、改水、改厕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建设新村镇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积极开展了以“三清三改”和“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把圩镇规划、中心村规划放在首位,同时通过村民会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自2006年以来,投入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144.9万元,共建新农村省级示范点2个,市级11个。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牢牢把握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一关键点,坚持“三清”为先导,“三改”为基础,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年来,发动村民投工投劳6680人次,清理垃圾85吨,清理淤泥近千吨,拆除旧房165间,面积3060平方米,旧厕所112处,猪牛栏312间,面积2920平方米,硬化道路1万余平方米,檐街2870平方米,墙脚896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5座,三格式厕所1 16间,已硬化通户便道3.1公里,建起了一座文化活动中心362平方米,建起了7处休闲场所,3个农家书屋,建起了花圃968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在各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通过会议推选“八大员”即首席规划员、法制员、信息员、文教员、保健员、产业员、婚育新风助理员和党风村风监督员,“八大员”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如今,群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新村容村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到农闲,村民们可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看书学知识、学技术,下棋娱乐休闲,村民们可以享受免费的精神快餐。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习气销声匿迹。

三、以整村推进为结合点,做实新农村

结合新农村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不断加快各项事业的建设进程。该村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整村推进紧密结合,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要求,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扶贫资金“药引子”的作用下,该村不仅用好用活5年来上级安排的57.2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而且加强与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争取社会力量扶持,捆绑各种资金962.9万元(其中田园化建设资金48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108万元,交通村村通资金140万元,社会捐赠建校资金35万元,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55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144.9万元)不断完善了路、水、农、教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修了至富桥,至富溪2条交通主干道,硬化水泥公路13.5公里,极大地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利用上海凯天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邓凯元董事长捐资的35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校舍55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该村学校建设问题。三是新建村级办公场所一幢两层,占地133平方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告别了租房办公的历史,建立了自己的家。四是在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扶持下,投资480万元对本村23个村小组731户3289人的859亩农田进行了整治,整治后由于农田可机械化操作,在减少劳动成本的前提下,粮食亩增40公斤,人均增收42元。五是在水利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投资108万元的水利资金维修了本村2150米的渠道,实现了主灌渠道的三面不见土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六是充分利用赣州市城投集团公司挂点单位的行业优势,利用帮扶资金55万元,建起了自来水厂,解决了自来水的供应,为全村饮用安全水提供了保障。

四、以培植产业为主攻点,致富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富裕是根本,离开了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自2006年以来,该村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培育本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在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脐橙、西甜瓜、花生、烟叶四大主导产业。5年来该村共发展花生产业面积1500亩,辐射农户700户,发展烟叶面积280亩,辐射农户150户,发展脐橙面积6500亩,辐射农户986户,发展西甜瓜面积612亩,辐射农户598户。同时,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建了沙子塘脐橙协会、烟叶合作社。新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合作组织原则,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增强了抗风险、促生产、闯市场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全村农民在扶贫产业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均参与了1-2个产业的发展,平均每人在扶贫支柱产业中年均增收400元以上。

五、以凝心聚力为基本点,创建好班子

江西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8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规划》出台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具体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和《国内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二是适应流通业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消费安全,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的需要。

“十五”期间,随着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流通标准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标准化意识不断提高,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标准结构有所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标准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标准对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在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流通标准化仍存在缺乏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标准结构矛盾突出、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建设缓慢、标准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流通标准对流通业发展的重点及全局性工作的有力支持。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流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流通产业的新起点,更应是流通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精神,适应流通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流通标准体系和科学促进机制,指导行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制订和实施流通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已成为流通领域标准化的重点。《规划》作为流通领域第一个标准化发展规划,是编制和实施流通业标准年度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文件。《规划》的颁布与实施,将加快流通技术的转化进程,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有效引导流通企业提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完善。

二、《规划》作为商务部首发的流通标准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规划》安排,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系统科学、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流通标准体系和科学促进机制;完成批发与零售、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流通加工及流通基础设施等领域300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最终全面改善流通标准实施与监督环境。

《规划》通过三维结构图和系列矩形框架图描述了流通标准体系。流通标准体系三维结构图,直观描述了流通标准所涉及的领域和管理门类:零售与批发、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流通加工及基础设施设备6大领域,每个领域对应市场建设与管理、现代流通技术、消费安全、资源综合利用4个管理门类;按标准的内容将标准归纳为基础、管理、质量、方法、产品5个标准类别。通过流通标准体系系列矩形框架图,对6大重点领域又细分为商品验货及售后服务、农畜产品流通、消费品流通、生产资料流通、商贸物流、住宿餐饮、洗染沐浴、流通技术与分析方法、商用机械等30个子体系,对重点领域的子体系进行了标准细分,并按拟制定的标准的性质、行业类别和隶属关系,分别对应了标准框架的不同层次和位置。

流通标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系多行业、多领域、多业态的技术集成。在市场形态上涉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在商品形式上涉及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在行业上涉及零售与批发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等,在组织形式上涉及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等。

二是流通标准体系具有统一性,每个子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互有共通。既设立了流通通用基础、基础设施设备等共性子体系,又将零售与批发、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和流通加工作为相对独立的子体系,以反映不同行业及业态发展的特殊性。

三是流通标准体系及各子体系具有开放性。随着流通的持续发展,流通方式的不断创新,流通科技的不断进步,流通标准化工作也要相应完善,以适应服务消费、活跃流通和引导生产的发展需求。

三、“十一五”期间流通标准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流通标准主要有四方面任务:

一是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提升市场功能,培育市场品牌,规范市场秩序,信用升级及良好行为规范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速度。 围绕此项任务,《规划》将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分类、小商品分类指南、金属材料现货市场开业技术条件、百货店分等定级规范、家电类专业卖场经营规范、商贸企业信用管理技术规范等列入重点标准项目。

二是跟踪国际服务业标准发展趋势,制定一批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与居民生活服务业的相关质量规范以及评价标准。

围绕此项任务,《规划》将住宿业态分类、餐饮业态分类、社区商业综合服务规范、摄影企业服务规范系列标准、茶馆业经营服务规范、沐浴水质、足浴经营技术要求等标准列入重点标准项目。

三是完善流通领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在标准化实施中的作用,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化实施和监督机制。

四是加强流通领域标准宣传推广和咨询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示范和辐射效应,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流通标准化推广和服务体系。

四、商务部将采取以下措施推动《规划》的实施

一是将着重完善流通标准化工作规范和激励机制,推动重点标准的出台。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级标准化组织为核心,各种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制度。

二是继续积极争取财政和质监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流通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稳定和扩大标准化人才队伍,引导紧缺资源向重点工作领域倾斜,从根本上保障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流通标准化工作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荐标准化工作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的活动。积极借鉴、引进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适用标准,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

四是积极培育高素质的流通标准化队伍。加强流通标准专业知识培训,逐步培育一支以各专业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为主的标准研究与制修订队伍。

上一篇:图片资料收集方案下一篇:排球队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