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古诗注释

2024-05-21

游子吟古诗注释(精选5篇)

游子吟古诗注释 篇1

《游子吟》是孟郊的代表作,作品中表达了一名普通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疼爱。孟郊一生比较穷苦,仕途多有不顺,前半生与仕途之路无缘,后半生才踏入仕途之路,但是并未遂心意。在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拓展阅读:《游子吟》创作动机

游子吟古诗注释 篇2

一、激情导课,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望,我们就要学会激情导课,先声夺人。如在《游子吟》这首诗中,我先播放了《军中绿花》第二段(歌词内容是这样的:妈妈,你不要悲伤, 孩儿我已经长大,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呀!风风雨雨也不怕,衷心地为妈妈祝愿,祝愿妈妈健康长寿,待到建功时再回家呀!再看望妈妈)。听过音乐之后,要求学生对歌词大意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结果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然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引出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一诗中是如何歌颂母爱,抒发儿女深情的。这样由美妙的歌声引入学生学习优美的古诗, 过渡很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到了最高点。

二、自读古诗,理解诗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 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游子吟》这首古诗,首先让学生用“|”划好节奏,用“△”标出要读出重音的字,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读的流利,读的抑扬顿挫,把每句诗划成若干个词; 然后借助译解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把每个词的意思连起来说出诗的大概意思;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点探究最后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通过合作懂得:把自己比作小草,把母爱比作三春晖,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确切,引导学生用反问句的方式问自己、问同学,并鼓励学生用肯定句式、感叹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想象力的培养始于“引情”,进而“入境”。阅读时,环境、 气氛的不同,心境的不同,对于同一课文的感受理解程度也会很不一样。《游子吟》一诗中,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接着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放录音配乐诗,并围绕老师提出问题展开合理的联想。老师点上蜡烛提问:“假如你是画中的母亲或儿子,你会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老师给你们一个登台表演的机会。一听能到台上表演,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我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当“母亲”的穿上衣服,戴上老花镜,拿起了针线。当“儿子”手中拿着书。他们坐在微弱的烛光下。“母亲”对“儿子”说:“儿呀,苦读十年寒窗, 这次出远门做差,妈不能跟随你左右,你可要知寒知暖,照顾好自己”。“儿子”对“母亲”说:“母亲大人,这我知道,就是您老一人在家,孤苦伶仃的,我放心不下”。“母亲”说:“儿呀,你放心,母亲会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说:“母亲,我一定会牢记您的叮嘱”。表演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既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也容易达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质的飞跃。

四、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在对诗又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再让学生低声诵读《游子吟》诗, 让学生再现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同学们纷纷动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后,联系实际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体会平凡事件背后更为深沉的母爱。最后用《军中绿花》的调子唱起了《游子吟》, 学生陶醉在歌声中,他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而让学生对诗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乐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感人,没有压力。这样,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

“教育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古诗的教学结构可以多样,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具体的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就一定能找寻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语文古诗课堂教学得到真正有效,使古诗教学效率切实得以提升。

摘要: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对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提高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激情导课、自主学习、联想想象、联系实际等步骤来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古诗《游子吟》赏析 篇3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孟郊游子吟古诗 篇4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赏析: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如《择交》的“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伤时》的“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即路人”;《上达奚舍人》的“万俗皆走圆,以身犹学方”等,语意虽浅拙,却也是伤心而悟道之言。

他年长于韩愈十五岁,有“忘形交”之称,韩诗有“我愿化为云,东野化为龙”语。韩的诡奇艰险处,也可能受孟的横空硬语的影响。

游子吟古诗朗诵稿 篇5

游子吟古诗朗诵稿

1曾几何时,这一首诗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弦。曾几何时,我为这首黯然下泪。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古到今一直被人们所赞颂。怎样才能报答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正如这首诗所说的寸草新怎能报答阳光给它的温暖呢?为人子女,我们很少时间能够照顾母亲,而母亲却用了大半生的时间照顾我们,教导我们。一句唠叨,一声愤斥也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上学记得小心骑车啊!”“天气变凉了,快加点衣服吧!”

每个星期回家,母亲总是一遍又遍地对我说着这些话。起初,我总觉得很厌烦,而现在却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用心良苦,回到学校再没有听到妈妈的唠叨反而不习惯。每次我的衣领没翻好,妈妈总会温柔得帮我翻好,然后再来一句“大个女啦,还让妈妈担心?”每当我的鞋子脏了的时候,母亲总会赶紧帮我洗干净,而每当我说自己来的时候,母亲总是那句对白“小孩子,什么都不会干,你去玩吧!”

我们应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好好地孝顺母亲,别让她操心,别让她劳气,让她老人家安安乐乐地度过晚年。

然而,世上总是有两面性的。一些不孝子女竟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爱,反而骂母亲,甚至打母亲。哎,真是狼心狗肺呀!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我就亲眼目睹过一个大逆不道的儿子赶他年迈的母亲走,自己和老婆一起生活。要知道老人家需要的不仅是物质,还更需要精神的抚慰!退一步来讲,如果有朝一日,他也为人父母,被子女这样赶走,心里又是怎样的滋味呢?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游子吟古诗朗诵稿

2今天,无意间读到一首古诗【游子吟】,让我深深感动。

这首诗主要写一位无私的母亲对儿子的爱。慈母的手在穿针引线,为将出门的儿子缝补身上的衣服。临行时她又缝了缝,密密麻麻,结结实实,只怕儿子迟迟不能归来,在外乡没有人为他缝补。谁能说得清,小小的嫩草是怎样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情呢、、、、、、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妈妈养育我长大,每天风雨无阻的送我上学下学。妈妈好比是一支蜡烛,照亮了我,使我一直前行。妈妈好比是明亮的太阳,温暖着我,让我茁壮成长。

我在一天天长大,而妈妈在一天天衰老。我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妈妈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我知道妈妈哺育我长大很疲劳,很辛苦。

上一篇:新教师任命表态发言稿下一篇:PN申请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