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2024-06-23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通用8篇)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篇1

今天

明天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我们无法把昨天请将回来,明天也不能提前拥有。我们可以把握的只有今天。我们总认为今天是最重要的,今天好像能代表我们生命的全部。今天把握不好,就会成为不好的昨天。昨天好像是一朵凋零的黄花不足珍惜。明天就更不用说了,一首《明日歌》好像明天就似蹉跎岁月,就是惰性的借口,就是让我们碌碌无为的诱因。当然,我们应该抓住今天,但我们也决不能抛弃昨天,更不能放弃明天。昨天是我们登上今天的台阶。没有昨天,我们就走不到今天。昨天是今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好的昨天,就不会有丰富博大的今天;没有昨天,今天就会更加单调和瘦小。我们拥有最多的就是昨天,昨天里有宝贵的财富,有渊博的知识,有深刻的思想,有超人的智慧,有生活所必需的丰富的物质文明。昨天是历史,记录着我们生活的轨迹,成功和失败,光荣和耻辱,经验和教训,萎靡和辉煌。昨天像一个教师教育着我们,指导着我们,使我们呼吸着智慧的空气。昨天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间的美丑、是非、善恶。昨天像一位传道者,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指引我们步入高尚的道德殿堂。昨天告诉我们如何对待死亡,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新生。昨天让我们学会了回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奋进,学会了取舍,让我们懂得了生死的含义。

明天是没有尽头的时间隧道。明天是空旷的,飘渺的。但明天里充满了希望、梦想和期待。明天是神秘的。明天藏着无尽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藏着无数的机遇,需要我们去把握;藏着意想不到的奇迹,等待我们去创造;挂着很多奇瓜异果,等待我们去采撷。所以明天是我们理想的高地,是我们幸福的乐园,是我们的极乐世界,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天堂。明天也许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没有明天,昨天就会成为废墟,没有明天,今天就成了尽头。

今天是短暂的,是飘忽不定的,是浮躁不安的,是变化无常的,是稍纵即逝的。但今天又是最现实的,最明朗的。只有让飘忽不定的今天变成精确具体的今天,我们才可能造就庞大厚实的昨天,也才能拥有辉煌灿烂的明天。昨天是基础,今天是行动,明天是计划。没有今天,昨日就不会进步,计划的明天就会落空。没有今天,我们就驶不出昨天的港湾,就达不到明天的彼岸。海明威说,我只有对第二天要干什么心中有数时,才能休息。如果是这样,昨天里就有了设置好的今天,今天里就有了设置好的明天。我们的今天已经带着昨天,也装着明天。昨天是永远存在的,今天和明天终究有一天会不再和我们相遇,我们会定格在一个固定的昨天里。我们注定要活在今天,梦在明天,死在昨天。所以昨天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我们只有知道了昨天,懂得了明天,才可能知道今天是什么。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与明天。昨天属于过去,只是一段回忆;今天属于现在,需要我们去珍惜;明天属于未来,让我们寄托希望。

2100万年前,地球上是一片荒野,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自然界先于我们的意识存在,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人类经过长时间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意识的印记,真够伟大的肆无忌惮,硬生生在自然的世界里开拓出路来!

在百万年前的昨天,小块的人类聚居地出现在荒野之中。无论是生活取暖的洞穴还是后来建了住宅和公路的城市,这些聚居地显然已不同于自然。世间万物无一不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同样,从茹毛饮血到石器时代,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型和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自然之死”,这条路走的触目惊心。

100年以前,也就是伟大的欧洲探险家们最后辉煌的时代,大自然的面积锐减,致使它成为一个新奇之物。也正是这个原因,非洲探险激起了19世纪人类的想像。进入真正的自然世界会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而这却是大多数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都在人造环境中生活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20世纪的今天,自然平衡已发生巨变。实际上,人们可以说自然已经消失。野生植物被栽培在温室里,野生动物被关进动物园和狩猎公园,人造环境成了以前比比皆是的自然景观的纪念品。可是,关在动物园里或是狩猎公园的动物过的并不是自然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告诉我们,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人类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无休止的向自然索取直接导致了即将发生的“自然之死”。

今天,我们已被人类及其创造物所包围,处处到是人类开拓的“足迹”,那么明天呢?大自然也许成为人们心中的幻想,成为一个神话,一个旧梦,终会一去不复返。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从自然界的内部到人类社会内部,人类意识内部,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到客观世界与意识之间,都连结成为一个统一体,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联系。我们在反思昨天、审视今天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为明天做点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类已尝到过向自然过渡索取酿成的苦果,那让我们今天切实的作点什么,把“自然”还给子孙后代?

“昨天”的人类点燃了焚烧自然的火,“今天”的人类正在目睹自然之死,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愿到那时,绿色不会成为一种关于“昨天”的记忆,大自然的最后一滴水不会是我们的“眼泪”,但愿昨天、今天、明天的路不会是一条自然的血泪之路。。

昨天今天明天

俯瀚巍峨高山,你为何只顾那苍茫大地;倾听小桥流水,你为何只看那周郎赤壁;足可称雄世界,你为何偏恋着和平崛起!然而,旷视星火燎原,你的热情正无尽地挥洒。祖国啊,从你那伟岸的身躯中,我读懂了你的昨天、今天与未来!

小荷作文网 寻寻觅觅,寻到脚下的土地承载着千年的深情,品味中华五千年,有文明的奇葩,有不屈的脊梁!

“儒”是你文明的奇葩。仁义忠信,世事和谐,有教无类。“仁”是“儒”的精华,“和”是“儒”的完美体现,你将“和”的真谛深深植入你的精神,滋润着民族的土壤,富庶着宇宙天地。

鲁迅是你的脊梁。那是一种深沉的挚爱,那是一片不屈的华章,那是一副永不会压垮的民族脊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蓦信造就出赤子之心,是炙热的情(亲戚)的中华傲骨。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没有畏惧,心中所念的,只是“前进!前进!”。他用一支锋利的笔,描绘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可战胜的篇章。

铭记历史,放眼现在,你的今天又是如此的辉煌。

伴随着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那一句宣言的回响,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开始迈上民族自强之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开始走上民族富强之路,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一架架大桥跨江海而立,一条“天路”铺向世界屋脊。08 奥运,多国峰会,那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无时无刻不展示着祖国的崛起。

发展带来的是和谐。听,一句句北京巷子深处冰糖葫芦的叫卖声;看,高楼大厦内透出了一家人团圆温馨的笑脸„„

你的今天是那末辉煌,而你的明天,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

我们在学海中徜徉,我们在勤奋中歌唱。埋头于书海的我们,奋笔疾书的我们,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我们,课下活力四射的我们,健康成长的我们,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声音在我们脑中铭记„„胜利使我们更加向上,挫折使我们愈发坚强。就像关汉卿的一粒铜豌豆一样,无论什么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无论什么不能摧毁我们顽强的意志,困难指挥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我们将会使你雄起的中坚力量。你的明天将是一只东方鸣啼的雄鸡,将会是一头吼震世界的雄狮,是一条矫健腾飞的巨龙,用震惊寰球的怒吼,吼出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吼出中国崛起的雄壮之歌!

俯嗅大地,耳边回荡着你深沉的吟唱:雄起吧,东方巨龙!

今天 明天 昨天

关键字:今天 明天 昨天

昨天

昨天,我在天际遨游时,发现了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啊,宇宙间竟还有如此美丽的星球!我拍了一张照,交给我们星球的球长,球长惊奇地说:“让我们到这个美丽的星球去看看吧!“他按下超速连接器,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那个星球的“内幕“:连绵起伏的山峦披着碧绿的地毯,高贵而典雅;山间的一条条河流欢快地流淌着,不时溅起晶莹的水花;河里的鱼儿吮吸着甘露,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陆地上翻腾着万顷绿浪,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我们看到了和我们长得差不多的生物,这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者――人吧!只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和睦相处,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是文明程度比我们星球差得远.不久,智能计数器显示出日期:公元1004年.然后,我们给这个星球取名D球.今天

今天,我从家里打开电脑,按下超速连接器,准备欣赏D球的美景.但屏幕上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天空中下着雨,那原本高大的山不知被谁揭去了美丽的外衣,光秃秃的,孤零零地呆立在雨中;原本清澈透亮的河水被搅浑了,水面上还飘浮着白色的垃圾,死鱼的尸体,旁边是一家工厂,排放着污水,烟囱排出的浓烟,像魔鬼张牙舞爪地向人们狞笑着;庄稼无精打采地搭拉着脑袋;人们都紧张地忙碌着,患上了疲劳综合症.D球是怎么了,那里的人类是怎么了我点击着鼠标,寻找解释.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D球 关键字:今天 明天 昨天 的1000年,相当于我们星球的一天.现在是2004年.战争,核污染,火山爆发,乱伐森林,乱排废气使D球变成这般模样.啊,原来D球人纵容了自己贪婪的本性,为一点地盘,你争我夺,爆发了战争;人们贪图一时的利益而乱伐森林,乱排废气„„D球人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明天

虽然明天还没有到,但是我已经急着去街上买了未来探测仪连接屏幕,屏幕上出现了两行字幕:1,如果人类不思悔改,则D球连山上的石头都会腐朽,只剩下黑乎乎的荒土,一片荒凉腐败的景象,人类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后天有可能变为D球的远古时代„„2,人类如果马上停止对D球的破坏,齐心协力地保护D球的生态环境,则在不久的将来,D球上不仅科技发达,而且又会恢复到前天的美丽.昨天、今天、明天(散文)

时间老人活在这世上许久了,没有人知道它何时就出现在这世界上,但我们都知道它老人家不曾因为年纪大,而对他掌管光阴的职责而有所懈怠„„光阴,在时间老人的掌管下,从来都没有在时光隧道上走多了一秒、或少走了一秒。它,每天都规规矩矩的完成86400秒的步伐,而时间老人总是毫不留情的把光阴带走,从来都不会改变它的原则—昨天将被今天取代,明天将会取代今天。

基于这原则,为了达成我们在生命中立下的各种目标,我们的一切计划不都应循着它来策划吗?因为今天都决定于昨天,而明天却决定于今天。今天的我们应把昨天在失败中受到的教训,当作今天的借镜,不再重蹈覆辙,那么日后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了些跌跌撞撞,也会快些抵达终点。此外,我们每天应秉着“今日事,今日毕”的信念,把今天的事情在今天之内作完,因为今天将成为明日的昨天,如果我们贪图享乐,总是“今日事,明日毕”,那我们岂不演变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结果便是我们一事无成。要是我们都把昨日的事情在昨天就做好,那我们今天岂不能空出一些时间去做我们喜欢的业余嗜好吗?除此之外,这还能让我们的身心从紧绷的生活作息中,得到纾解。

不仅如此,假设昨日的我们受人恩惠,就应该铭记在心中,如刻在石块般,不能磨灭,然后今天的我们就得想法子报恩:相反的,昨日的朋友或家人得罪了我们,我们就应把它设进昨日的记忆卡里,再也不要打开档案夹了,今天的我们理应原谅他们、宽恕他们,因为明天更重要,以后的明天,我们都需要他们的关怀与协助,才能面对生活上的种种挫折或困境。

虽然昨天决定今天的我们,但明天也掌握于今天的我们。我们在今天就必须准备迎接明天的到来,因为明天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在等着我们去表现自己的特长。这就是我们向别人推销自己的机会,别人都没有义务认识我们,但我们却要把握让别人认识我们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怀才不遇,埋怨没有赏识我们的伯乐。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准备好,那明天的机会就会属于准备好的人,而不是贪图享乐的我们。戴晨志博士说:“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所以我们要每天都在为明天做最好的准备,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让我们得以发光发热的机会。当然,我们最基本的信念就是“今日事,今日毕”,要是我们每一天都像是在赶火车一样的焦急,面对任何问题也就会手忙脚乱,像是盲目的人一样,只有干焦急的份儿。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篇2

中国已在治疗医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医院系统。然而,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已取得了共识:即人们更需要在早期预防和发现疾病。预防疾病最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且是最好最经济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强调的是保健而不是医院。仅仅建立大型医院,不一定能够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或许也不符合他们的最佳需求。中国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需要多样化的保健系统、保健网络和设施,从而有效地给大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继续高效地建设其全面连续的医疗保健系统,照料人们的生老病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将医疗资源(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如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专职医疗辅助人员)服务和设施根据技术与人群的需要合理配置,使其易于为人们使用。同时,可持续建筑设计将推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向前发展。

个人和家庭将是最基本的医疗单位。家将被设计成便利的接受医疗服务的场所。任何时候,无论在家还是在别处,人们都能通过电子设备与专业医疗人士联系,接受诊断。

初级保健护理。有效、方便、实惠、高品质的预防保健服务的关键在于非常熟练、报酬优厚的社区初级保健医疗卫生团队。这些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将提供预防保健、心理健康、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服务。它们可以设在城市高层住宅中,毗邻药店与学校。

学校保健教育。除了家庭以外,年轻人继续接受健康教育的地方是学校。健康、营养、饮食均衡,疾病和死亡的原因,运动及运动的重要性等基本知识,需要在课堂上获得。教育是一个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社区医疗中心与社区医院。建立新的社区医疗设施与不断更新社区医疗设施都很重要。

大型教学医院。大型综合教学医院更加侧重于对复杂病例的研究与教学,推动医学发展。

专科医院与诊疗中心。儿童保健中心、妇幼医院、心脏病中心、肿瘤中心、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和老年人保健设施都是未来有高度需求的专科医疗设施。

旅游医疗。随着中医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前来接受治疗(即医疗旅游),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保健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应急医院。为应付在自然灾害中突然激增的患者,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预先选定非医疗设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将其改建成应急医院。这些设施可以是酒店、学校、社区中心、工厂、体育馆和会议中心等。

老年设施。尽可能让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和参加各种活动是非常关键的。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包括家、自理式生活设施、集合公寓、介助式老年公寓、全护型老年公寓、康复设施和临终关怀。

科技。科技在提供快捷、有效的医疗保健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EMR电子病历、电子通信、MIS医疗信息系统,使患者和医生能轻松有效地沟通。

交流、合作。试想,如果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让航空公司管理是什么样子?如果让酒店产业管理呢?如果上述这些产业与患者、医生、护士、医院管理方以及医疗设施建筑设计师共同参与到跨学科研究和设计中,我们将获得怎样的结果呢?另外,我们可以成立跨学科的医疗设计研究和设计中心以改善现有的医疗环境。还可促进国际上的合作,使建筑事务所和大学联手进行协作研究、设计和教学。

昨天、今天与明天 篇3

地点:北京体育大学一座写满历史的教学楼前。(武术学院的办公楼正在修建)。

人物:朱瑞琪教授、王涛和小舟。

关于朱瑞琪:朱瑞琪,现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八段,国际级武术裁判员。自幼学习南拳,上大学后又学了长拳、查拳、形意拳、太极拳等。1979年起,从事散手(散打)的教学、训练及科研工作,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个“武状元”和数名全国冠军。从1985年开始,一直参加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原国家体委武术处)组织的武术科学调研、技术研讨、规则修订等重要工作,撰写的教材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等十余部。

序曲:朱瑞琪教授风风火火地从远处走来,王涛和小舟急忙迎过去,握手寒暄后,朱瑞琪教授一脸歉意地对小舟说:“真抱歉,刚开学事比较多,让你久等了。”然后三人先后走进办公楼,到办公室坐定。

进入正题:一谈到散打,朱瑞琪教授顿时忘却了工作的疲劳,变得神采奕奕。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在继承武术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现代散打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技击、健身、娱乐表演和商业等功能。”

“但由于我国散打运动普及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人把散打误认为是拳击,或干脆认为是 ‘打架’,因此更需要加强散打的普及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普及工作。”

说到这儿,朱教授叹了口气,“要想中国武术散打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必须走市场化、职业化的道路。”

“中国武术散打培养人才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武术馆校,二是散打专业队,三是大学。为了使中国武术散打的商业价值更加突出,要用职业化、定向化、企业化的方式构建全新概念的武术培训基地,全方位地开发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及世界武术散打市场,形成一整套武术产业链,全方位拓展武术产业的巨大潜力。进行职业化发展,应参照、借鉴国内外职业竞技体育成功发展的经验、模式,吸取教训,有所创新。”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应是散打‘竞赛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散打要成为一个知名的“商品”,除了有精良的制作外,还要拥有精美的包装,使它更接近观众。包装分为两类,一种是文化包装,一种是艺术包装。文化包装相对于艺术包装,是范围更广的一层概念。艺术包装从属于文化包装的范畴,主要是通过现代舞台形式的灯光、音响、舞美、音乐,充分满足观众视觉、听觉的感官享受,增加画面的美感;而文化包装则是将带有明显标志的文化要素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有机地融合,通过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渲染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突出表现一种文化理念,来满足观众视、听感受和激发观众情绪,引起观众共鸣。因此,文化包装是较艺术包装更高一层的包装形式,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

“此外,散打要实现更大商业价值,需要集团化运作,就是要形成‘势’。形成‘势’,市场就做大了。”

跑题: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好像一位不速之客打扰着我们的谈话,朱教授不得不停下谈话去终止铃声。

“我谈到哪里了?”朱教授问他的学生王涛。

“您谈到武术进奥运了。”

再入正题:“中华武术要以 ‘立异’的策略进奥运,必须突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必须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能够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二是必须体现武术运动的原始含义,充分表现出比赛的对抗性和竞技性的特点。可以在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加强民族性的特点,强化运动员、裁判员服装穿戴的民族化特点,采用富于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八角或六角擂台,在比赛场所大量布置象征中国民族文化的龙、凤等吉祥物。散打比赛中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使观众对散打这种项目缺乏正确的认识;宣传上的滞后和不力,阻碍了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推广;散打比赛场馆缺乏,场地的布局不合理,影响了散打运动的推广;规则的不合理、不完善、不统一也是制约散打运动与世界大赛接轨的一个重要原因。裁判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及运动员的文化修养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只有改进和完善以上几方面,武术进入奥运会的那一天才不会太遥远。

“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保持传统项目的特色,使武术散打运动尽快科学规范地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我认为应做到:—、适时推出适应武术散打发展的新赛制——主客场联赛制,这种赛制如果借用得好,武术散打的发展将柳暗花明。二、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素质的建设。三、建立——个严格的等级制度。韩国的跆拳道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我们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特色的武术散打等级制度。四、设计符合中国民族风情的服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泰拳手在比赛前要做30分钟拜师礼,韩国跆拳道提出‘以礼始、以礼终’,以此来加强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和自我修养,而中国功夫只有——个抱拳礼,非常单调,建议创编一套适合中国民族特色的礼仪。五、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为了促进武术散打技术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要加强科研的力度,从多层次、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以促进散打运动快速发展。六、走体育产业化道路,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推广力度,要让社会接纳散打运动,同时吸引—批有经济头脑的优秀人才来开发、拓宽散打运动的市场。”

“任重道远啊!目前,散手运动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地区,而且在实力上彼此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分布还很不均匀。国内普及程度也不高,仅限于省(市)散打队、各种武术馆校、体育院系武术专业等,中小学普及率极低。”

“你练散打吗?”

小舟有些惭愧地摇了摇头。

“其实,这项运动对培养意志品质,振奋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可惜,现在关注的人少了——些。”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篇4

今天的我已经改变了许多,我不再爱闹事,不再爱插话,不再爱说小话,我已经学会了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会了一点忍耐。出去玩也会与父母打声招呼。但是我还在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去改变我的缺点,不断地去摸索、发现。今天的我,为艰难的明天而奋斗着。

明天的我,也许是一所体育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为自己国家体育事业奉献的人。明天的我,也许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的其中一个,但我并不自卑,因为我也在为人民奉献着。明天的我,也许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把我所学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人。明天的我,也许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我会把我多年来的心声用比较另类的方法告诉别人。

昨天 . 今天 . 明天作文 篇5

昨天的学习条件很差,让爸爸来说说吧。他们那时的教室狭窄黑暗,“冬凉夏暖”;教室里摆着乱七八糟的破烂不堪的长板凳,还是好几个人用一条板凳;教室里的黑板都是用木板代替的很难用,不好擦也不好写字,所谓的“黑板”上,经常是一块黑一块白(太脏了);每个学期他们会有很多的书,但是纸质非常的不好,光有文字,没有图画,枯燥的很;“面目全非”的书包上到处都是一块一块的补丁。那时,他们还没有水彩笔、自动铅等“现代工具”,削木制铅笔还需要小刀,一不留神,就会割破手。诶,真是太落后了!

今天的学习条件非常的好,让我为大家讲讲吧。教室宽敞明亮,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教室里摆着一排排崭新的桌椅,而且一个人一个桌子;教室前后各有一块大大的磨砂玻璃黑板,既好擦又好写;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书,纸质优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趣;我们漂亮的书包上印着各式各样的花纹,书包里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真是应有尽有。

明天的学习条件更好了!让我们想象一下吧!教室里安装了温度自动调控系统,暖气和风扇下岗了,在自动系统的控制下,时刻保持着冬暖夏凉。那时,各个教室都变成了多媒体室——安装上了电脑,大屏幕也代替了黑板。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篇6

作者:赵林曜

昨天,我可能失去了很多,也可能获得了不少,可是仔细的回味一下那时获得的不少,可失去的更多,就像在二实小的班说,(班里常说的):“时间一去兮不复返”所以说我失去了很多,如果当时我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要想挤总还是会有的。”每天都挤出一点时间学习课外的知识,为明天打好基础就好了。

昨天已经过去了,今天已经成为现实,那么我还是给你说说现在吧!

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大事、小事、好事、坏事。

大事:“神七”飞天了!这等好事不知让什么风吹到了我的耳朵里。还说宇航员做出了高难度的太空漫步。

小事:刘雪彬不断跳墙逃跑,成为“校无前例”的“越狱”案

有过去有现实就不能没有梦想。

我的梦想当然是当一名祖国的边检,站在边防前哨,为祖国献出一份我自己的力量,那时我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出我的才华,我的力量。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篇7

主持人邮箱:tougao5@chinaitedu.cn QQ:785422472

栏目寄语:“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众”人的视点与观点的碰撞就是支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骨架。

话题导引:2010年, 距2000年在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整十个年头。十年来, 很多工作在信息技术教育一线的教师目睹了从课程到学生到教者自身等一系列巨大变化。回首十年, 哪些变化、哪段“胶片”在您的记忆中最为深刻?今昔对比, 您对下个十年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怎样的憧憬与展望?我们诚邀您参与话题——

参与嘉宾:

肖笛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潘仕恒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

郑仁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沛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

主持人:中国的教育要发展、提高, 势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以及2005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以来, 涉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上千万, 工程巨大、难度可想而知。本期话题, 我们锁定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十年来,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现代远程培训等与培训相关的回忆和感受。   

纪实链接:2002年3月, 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意见。

2005年4月, 教育部颁发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 提出:“从2005年开始, 组织部分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先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到2007年底,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 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

肖笛, 语文高级讲师。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信息部主任。曾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其中多篇论文分获国家、省级论文评比一、二等奖。目前, 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学内容整合的研究》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的研究工作。

留声机

培训的关键在于培训者对课题的研究有多深, 这才是培训的根本、源泉。研究的深度决定培训的高度。题研究经验较丰富的部分学校来开展, 旨在通过探索研究, 形成可借鉴、可操作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课题研究是我进行培训的源头活水, 有了这些研究的支撑, 培训就有了坚实的底蕴。

在以往的培训中, 培训结束时发一份问卷, 了解培训情况、收集反馈意见是常见的一种方法。而如今, 网络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 为培训的深化、交流渠道的畅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海口市的整合培训至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一路走来, 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到教师之中, 整合实践的成效已初见端倪, 许多参训教师说:通过培训, 我们找到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向, 主讲老师提供的有关整合的办法实用、有效, 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郑仁凯, 1997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育技术学专业, 毕业后分配至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电教中心工作。工作十二年来, 一直从事区里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普及、推广使用等工作。

留声机

在一线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推广应用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 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受一线教师认可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理论。

●胶片1:举办首期“思明区骨干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培训班”

1997组成的年11月, 临时培训室, 第一次举办了为时我区第一次配备了由11台计算机一个星期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培训班。培训过后, 11台计算机分配至11所区属小学。

然而, 培训的结果是会使用者不多。培训班虽取名“区级多媒体辅助教学骨干教师培训”, 但现状是,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培训, 则是在培训过后。

培训后, 我中心3位同仁一起下到11所基层校进行实地调研, 与基础校的领导一起策划多媒体教室的建构, 而后手绘出多媒体电教室的布局图, 根据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设计出多媒体讲台。亲自帮助基层学校布线、安装相关设备, 组合成一个能够支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硬件环境。先培训好基层学校的电教员, 再由各校电教员开展校级的培训, 为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打下较好的物质基础。

实践感言:信息技术教育从我做起, 切实帮助基层学校和教师解决实际的困难问题。

●胶片2:组织举办全区在职教师计算机应用模块培训班

2000年, 充分利用全区10所学校的计算机教室, 合理发挥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在双休日、寒暑假分批组织教师参加Word、Excel、Power Point、网络基础知识四大模块的培训。

培训感言:帮助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组织大规模的培训, 虽然很累, 但很实用, 对后期大范围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究与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阶段不可逾越。事实证明, 这个功夫没有白费。

●胶片3:组织每年一届“思明区电化教育优质录像课评比活动”

为进一步探索、研讨、推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自1998年至今, 我们电教中心每年举办一届“思明区电化教育优质录像课评比活动” (后来改称“思明区现代教育技术研讨暨表彰会”) 。每学年我们都组织区级若干场次的理论培训、案例培训, 组织各学科的40节课例参加研讨活动, 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参与活动、参与评审, 并将之拍摄成录像课例, 刻成光盘, 存成教学资料赠送给教师, 极大地鼓励了教师此后参加整合实践的积极性, 也为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有效的资料素材。

活动感言: (1) 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一定不要把各学科教研员晾在一旁, 电教员一定要和教研员通力合作, 取长补短; (2) 组织各种教育技术培训时, 传授新技术、新理念时, 深刻地感受到培训必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 不能纯粹为了技术而技术, 只有这样, 培训的实效性才会大大增强, 学科教师才会真正学有所得; (3) 培训主讲教师一定要对学科熟悉, 案例的选择要来自学科, 切合学科教学的实际; (4) 互动环节不能流于形式, 要让教师感受到互动讨论或交流的意义; (5) 培训过后, 要让学科教师实践→反思→再实践, 通过实践升华认识。

●胶片4:教师对专家理论培训之困惑

一线教师经常会在交流研讨中提及国内教育技术界众专家的各种理论, 感觉理论很好, 高度很高, 但在具体指导一节课的实践上还是感觉无从下手。他们说, 他们最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理论指导, 这种指导应具有可操作性, 这样提升才快。的确, 我作为一线教研员, 十多年来也一直在一线从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听了大量的课, 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感觉在导课、评课时也很难直接用专家的理论进行指导,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感觉瓶颈越来越大, 困惑也越来越多, 于是就逼着自己去尝试、去总结出一套自己实践得出的理论, 试图以此来降低专家理论的高度, 使之从较抽象的、较不好操作的转化为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目的是在专家理论和一线教师实践之间搭起一个过渡的桥梁。

实践心得:在一线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推广应用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 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受一线教师认可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理论。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实践与研究, 我就如何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总结出一套“7W”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理论, 个人感觉在具体指导一节课时具有可操作性。近期, 我在省内做了近20场次的讲座, 上至区市的学科教研员, 下至一线学科教师普遍反映好, 现呈现出来, 与君分享, 不足之处, 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7W”, 即教师在一节课中应用教育技术时要考虑的7个问题: (1) Who (谁作指导) , 教学目标、课改理念; (2) Whom (为谁服务) , 学生 (技术适应度) ; (3) What (教材的处理) , 教学设计; (4) Where (什么地方) , 需要技术的辅助 (整合点、切入点) ; (5) When (什么时候) , 技术应用的时机; (6) How (怎么用) , 技术的组合; (7) Why (为什么) , 技术应用的效果。限于篇幅, 具体的解释就不展开了。

潘仕恒, 高中物理高级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 培养出数十名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参与并领导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从单机到网络,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 从DOS状态下的文字排版到OA协同办公系统, 从汉字输入培训到集成系统应用培训, 和千千万万的教师一样, 与伟大的时代一起进步。

留声机

信息技术淘汰或更新的周期很短, 因此, 没有一劳永逸的培训课程。而网络时代的知识更新更强调自学自悟, 这是教师学习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能力的体现。集中培训是推广新系统的有效方式, 而同事间的互学互教才是掌握技术的关键。

●培训伴教师一路成长

19999年初, 我校建成千兆计算机校园网, 办公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陆续装备。于是, 定时间、定地点、有考勤的培训工作同步展开。培训以入门为目的, 以会用为目标。Windows基本操作、输入汉字, Word排版、Excel表格、简单的PPT文稿、Internet基础成为培训内容。

2004年, Office高级应用、网页制作、Flash动画、Photoshop图像处理、Authorware制作和Internet高级应用等课程进入培训课堂。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为教育教学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以互联网络为依托, 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探究和对新技术的应用培训。

2005~2007年, 我校完成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主体性教育研究》。

2008年, 我校承担广州市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优质化》的子课题研究。同年, 我校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2009年我校成为“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校”。

2010年, 学校装备OA协同办公系统。在OA系统培训中, 向教师灌输无纸办公思想, 强调“知识管理”、“协同办公”等理念, 指导教师进行知识管理, 包括共享知识, 更新知识和创新知识。

十年中,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我们紧紧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硬件不断更新, 技术不断进步, 我们的培训也未停止。

●最难的和最有效的培训

最难的不是培训内容的难度, 而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例如, 2008年我们在专用教室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 并进行应用培训, 但直到现在仍不为多数教师接受。究其原因, 教师们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不是普遍装备, 使用不方便, 而普通教室有多媒体平台, 又可配合粉笔, 使用上已轻车熟路。其实, 对教师而言, 技术不是问题, 观念转变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内部的培训更多时候是柔性的, 而来自外界的需要有时是刚性的。有两个因素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因素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 它涵盖了Office高级应用、图像处理和与Internet应用等内容;另一个因素是职称计算机考试, 考试模块为常用应用软件, 如Windows操作系统、FrontPage网页制作 (或Dreamweaver网页制作) 、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和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等。为了通过考试, 教师都会利用大量时间对着光盘反复练习, 这种认真的学习态度, 是平日学校内的培训难以达到的。由于试题对这些应用软件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而且考试有时间限制, 因此, 通过考试的教师几乎是熟练掌握了所选模块的应用。

个人对教育技术培训的看法是, 信息技术淘汰或更新的周期很短, 因此, 没有一劳永逸的培训课程。而网络时代的知识更新更强调自学自悟, 这是教师学习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能力的体现。集中培训是推广新系统的有效方式, 而同事间的互学、互教才是掌握技术的关键。

陈沛, 1999年7月参加工作。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教师。从事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来, 一直担任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曾获古浪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达标创优活动一等奖, 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第六、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简称NOC活动)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

留声机

培训内容要和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 实用性要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 培训可以分学科进行, 可以通过具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进行培训, 增强培训的实战性, 避免把教育技术培训变成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和空洞的理论说教。

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 教育技术培训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因此, 当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我所参加的教育技术培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次, 是在2004年6月~7月之间参加的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第四期培训班, 25天的培训生活, 不但时间长, 而且学习任务重, 除了白天8小时的培训, 晚上还要在机房里上机练习2个小时, 完成作业。整个培训, 紧张而有序, 收获颇大。

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有三个模块: (1) 中文Windows XP及Office 2000; (2) 网络信息技术及资源利用; (3) 卫星数据接收技术。二是新课程标准

●“整合”培训的背景:需求产生要求

20011年9月开始, 海口市作为全国38个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 全面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9月, 又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多数学校基本普及。此后, 海口市的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做了有益的尝试。由于缺乏正确的整合理念, 导致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 仅仅是激趣、演示的工具, 没有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有的甚至走入使用信息技术的误区, 至于怎样使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还处在摸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组织信息部的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实践”的系列培训, 在内容上我选择了“怎样寻找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点”、“整合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误区及对策”等问题进行具体的阐释, 力图通过系列培训, 促使教师用好技术, 构建更加富有成效、具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时代教学模式。

●“整合”培训的手段:从实际问题入手

1. 以问题作骨架, 串起整合的理念

培训中, 参训教师最反感的是理论一大堆, 但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没有有效的实践。培训中, 我把教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收集起来, 把整合的理论分解到三十多个问题中, 以问题串起整合的理念。

例如, 针对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只能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工具的观点, 我用“信息技术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工具吗”引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 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的理念。针对在整合中一些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 用“整合课也就是多了课件而已, 还不是老师讲学生听”引出, 等等。

从形象化的提问中引发参训教师们的思考, 使他们不知不觉接受了正确的“整合”理念, 避免了单纯讲解理论的枯燥、沉闷。

2.以案例为载体, 强化培训的实效

坚持到学校听课是我们一贯的做法, 培训中所有的案例均来自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对这些活生生的案例的解剖分析, 引导参训者反思、感悟, 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使培训更具说服力。

我让教师带着问题去观看案例, 我和参训教师们一起解析案例, 实现对案例内涵的把握和理论的提升, 同时教师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3.以生动有趣为外壳, 为“良药”穿上“糖衣”

俗话说:良药苦口。如果良药不苦口, 还是甜的, 岂不更易于吞咽、利于治病。这启发我注重培训高潮的设计。

教师培训中的高潮, 与课堂教学中的高潮一样, 需要培训者把握节奏、进行铺垫、挖掘“包袱”, 给培训内容穿上“糖衣”。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培训内容本身就比较吸引眼球, 因为它涉及录音、投影、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媒体, 会呈现大量的图像、视频、音频等内容。但除此之外, 我还有意识地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设置高潮, 包装内容。比如, 设置悬念, 吸引教师的注意力;设置问题情境, 诱发教师强烈的认知冲突, 产生学习期待和积极的心理倾向;设置互动环节, 让教师们各抒己见, 展开争论, 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等。

另外, 注意课堂有张有弛。在培训中, 我还经常教教师一两招简单易学的制作课件的小窍门, 让参训教师在动脑的间歇动动手, 缓解听课的压力。

●“整合”培训的本源:以科研为引领

“糖衣”无论多甜, 只能暂时“欺骗”味蕾, 最终起作用的还是“糖衣”里的东西。参训教师在百忙之中坐下来听课, 是希望得到一些对教学有实际意义的帮助、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是到网上搜一搜就能出来的, 得靠我们沉下心来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 最后为教师们解决问题。好的培训课题应该是有生命力的, 对参训教师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而培训的关键在于培训者对课题的研究有多深, 这才是培训的根本、源泉。研究的深度决定培训的高度。

2007年底, 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在海口市展开。从海口市的教育软件、硬件条件来看, 不可能穷尽整合的方方面面。为此, 我把本课题的研究选定在与学校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学科, 选择硬件条件好、课培训。通过这次培训, 我系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卫星数据接收的理论和实践技术、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

参加这次培训, 主要的感受:一是培训组织管理到位, 培训计划安排得十分周全;二是培训内容选取合理, 循序渐进, 非常符合当时我们农村教师的实际水平;三是理论联系实际, 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大学的教师, 课堂上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讲解, 也有大量的时间让我们实践操作。例如, 计算机课的教学, 就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上课, 主讲老师讲完一部分内容, 就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练习;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把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 分组讨论, 分别发言, 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先体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卫星天线的调试, 我们分组带器材到场地亲自调试天线, 主讲教师和我们在现场一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增强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随着新课改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技能的培训也有所增加。但是, 当前的一些培训存在的某些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个人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

1. 从受训方看, 部分受训教师的主动性不高。

部分教师参加培训是应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 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 甚至个别教师错误地认为培训就是拿钱买证, 少有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从培训方看,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做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与讲解, 部分培训单位组织管理不得力, 培训内容选取不合适, 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效果不佳, 使教师对此培训所寄希望不大。

要改变这种局面, 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从一个基层教师的角度看, 应该做好以下的几方面工作:

1.做好宣传教育, 让教师认同这种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施, 只靠行政命令很难奏效, 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培训单位共同努力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2. 培训内容要和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 实用性要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 培训可以分学科进行, 可以通过具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进行培训, 增强培训的实战性, 避免把教育技术培训变成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和空洞的理论说教。

3. 适当加大培训的时间和增加培训的次数, 让更多的教师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从与周围教师的交流来看, 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能参加各种教育技术培训, 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每年的培训机会, 对数量众多的基层教师来说还是很稀缺的, 大部分教师得不到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如通过Internet网络, 通过农远工程进行远程培训, 通过建立论坛、博客、QQ群组等方式搭建教师教育技术交流的平台等。

银鹭:昨天?今天?明天 篇8

在线上掀起品牌风暴的同时,线下落地活动也风风火火,银鹭明星产品以全新形象现身社区、写字楼、学校等公共场所,不断制造惊喜。从线上到线下,银鹭品牌传播全面爆发,气势恢宏。

就在三年前,银鹭与雀巢合资,人们还在担心会不会影响银鹭品牌发展。而此时,银鹭风尚席卷全国,引来众多关注。有人开玩笑,银鹭和雀巢联姻后,举止开始国际范儿了。

面对银鹭品牌风暴,外界评论如潮时,银鹭厦门总部,银鹭集团董事长陈清渊的办公室依然异常安静。他起身踱步,临窗远眺,思绪从昨天,流向明天。

站在明天的企业

德鲁克说,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牛人的思想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惊人的,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理解,管理者一个不具体的任务就是用明天的思维调动今天的资源,在今天创造属于未来的事业。

比如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人们还说,那是一个骗子网站;比如雷军开始做小米的时候,人们还说,那只是一个粉丝们的游戏……

历数光彩照人的商界明星,无不具有“明天”的特质。他们的思想放在当时的时代,堪称奇葩,但他们总是能够把握住风吹的方向,奇招频出,精准致胜。他们的思维总是在今天、明天和昨天之间来回跳跃,每说一句话你也许不能理解,但总是在某一天惊人地成为现实。

银鹭食品集团市场中心总经理林小红跟随陈清渊多年,在她的描述中,老板陈清渊就具有这种特质。陈清渊平时话不多,但沉默的时候你却能听到他思考的声音,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抛出一个让你惊讶的商业点子。

银鹭从1980年代起步,到今天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多年里,陈清渊总是惊人地“猜对”明天的事情。

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有了城镇化的设想。九十年代后期,乡镇企业次第陨落,以银鹭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担负起了振兴农村的责任;比如,在别人都在忙着挂洋品牌时,他却创造了自己的LOGO,推出一个感叹号,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文化体系,这一步,比别人早走了近十年;比如,在别人把产品功能作为卖点时,他却已经开始打感情牌,“给你一个吻”,把年轻人感动得稀里哗啦。

正是凭着超越当下的商业思维,银鹭三十年,跨越式前进,在2013年,银鹭销售总额突破百亿元,员工达到两万多人。2013年尼尔森市场调查数字:银鹭品牌知名度为90%,银鹭花生牛奶第一品牌认可度为79%,银鹭八宝粥市占率43%,已经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即食粥行业的领导品牌。

独辟蹊径:专注中国传统食品的创新

在大街小巷每人拿着一瓶碳酸汽水玩酷的时代,你要创业做一种食品,做什么?

做粥!

这个答案放在九十年代初,普遍不被理解和接受,但这的的确确是银鹭的最佳选择。

1990年,银鹭创业第六年,中国碳酸饮料方兴未艾,可口可乐等品牌进入中国,健力宝那个时候还是民族品牌英雄……因为这个潮流,在低端市场,碳酸兑水兑香精糖精,就可以让农村消费者心满意足。当同时期的商人都在疯狂扫钱时,银鹭集团董事长陈清渊却把目光投向了农家厨房,打起了中国传统食品八宝粥的主意。

别人做不好的事情,银鹭凭什么能做好?

生产八宝粥的工艺技术比较复杂,因为其PH近于中性,微生物最易繁殖。如果杀菌消毒工艺控制不好,八宝粥内微生物易超标,将导致产品变质,失去食用价值。为此,在生产八宝粥时,杀菌消毒是一个关键工序。之前的消毒工艺是先将粥煮好、装罐,再高温消毒,整个流程要煮两遍粥,容易沉淀、结块,并造成营养成分流失。正因为这样,市场反应才不好,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市场问题。

银鹭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独创了“生料装罐,滚动杀菌”的生产工艺。通过对花生、豆类等原料的预煮,全自动磨浆,保证内容物的色泽、组织与口感稳定,而滚动式杀菌炉不仅有效杜绝了“二次污染”,更使八宝粥风味更加独特,色泽、滋味自然纯正。

新的产品,新的产品形态,新的制造工艺,直接让银鹭找到了突破口。

“3+1”经典案例:品牌突围

银鹭八宝粥推出后,刚迎来朝阳市场,就发现周围已经战旗密布。几乎是一夜之间,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小八宝粥品牌,仅仅福建本地八宝粥品牌就有近百家。他们开始掀起激烈的价格战。

另外,与银鹭同时期起步的其他品牌也将战火烧到了银鹭家门口,并提出了营养健康的理念,这让当时还沉浸在自己生料灌装创意中的银鹭坐立不安。

曾经,一个农村的大爷拿着一罐和银鹭包装十分相似的八宝粥找到一个经销商闹事,说是在火车站买了一罐八宝粥,打开后发现里面长了虫子。银鹭经销商拿过去仔细一看,发现品牌名叫银鸳。后来调查,是河北一家不法企业的山寨行为。

正规军、散兵游勇、伪军,八宝粥行业一片刀光剑影,而最紧张的还是银鹭。彼时,银鹭还是以八宝粥为主销产品,假如这块蛋糕被对手蚕食,企业生存就岌岌可危。

面对三种威胁,银鹭如何应战?

战略决策时,银鹭陷入极大的矛盾,若采取降价策略对付地方小品牌,银鹭可以取胜,但距离品牌化道路越来越远,那些强势品牌会趁虚而入。假如对小品牌置若罔闻,全力走品牌化路线,应战强势品牌,自己农村市场的根基会被这些杂牌蚕食掉。

兵可以礼,可以诈!礼有礼兵,诈有诈兵!

于是,银鹭培育了三个副品牌作为诈兵,专门应战一些掀起价格挑衅的小品牌,利用银鹭产品优势,把三十多家小品牌杀得片甲不留。而第一品牌银鹭,在三个副品牌的掩护下,快速挺进第一战场,开始战略布局。

nlc202309040942

第一战场与各大品牌的首战还是选在营销层面。要想应战前沿品牌,就要在声势上与对方旗鼓相当,银鹭在央视上打了广告,并且请了香港正当红的舒淇,在声势上很快拉开了与福建本地品牌的距离。

这一场战役,不但巩固了农村市场,还让银鹭进入了品牌战的行列,开始经营品牌。2003年银鹭花生牛奶、牛奶花生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银鹭”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银鹭站在了高速飞驰的列车上。

华丽升级:五行养生,五色滋养

经历过与众多小品牌的混战,在战火中脱颖而出的银鹭八宝粥已跃升成为即食粥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而银鹭也一直在研究着如何将八宝粥进一步升级。

要想永远获得消费者的“偏爱”,必须每一步都迈进消费者的心坎里去。随着人们尤其是城里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温饱,开始日益追求食品的精致和健康的食谱搭配。

什么样的食品是健康的?

对于越来越讲求饮食精细化和精致化的现代人来讲,健康之道还是需要在五谷杂粮中寻求平衡,依赖不同的养生之道,汇集更多的天然五谷,银鹭开始在五谷上做文章,薏仁红豆粥,修身;椰奶燕麦粥,养颜;莲子玉米粥,通润;紫薯紫米粥,益气;黑米粥,滋补。在丰富的五谷杂粮中为不同人群的消费者搭配出养生之道。而更加有趣的是,五谷调粥,刚好是五种颜色,“修身、养颜、通润、益气、滋补,五色滋养,好粥之道!”,于是银鹭八宝粥的副品牌好粥道出现了。

为了体现与银鹭传统八宝粥的区别,银鹭为好粥道做了全新的五色包装设计,一改传统八宝粥产品中庸传统的包装风格。

令人欣喜的是,好粥道成功了,凭着“五色滋养”的全新理念,银鹭直接叩开了一线市场的大门,三年时间,银鹭占据了超过同行十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超前的产品理念,让银鹭再次领先。

一个符号,一个传奇

2002年一役,让银鹭警觉,产品类型单一,风险极大。并且,单单依靠八宝粥打市场,对品牌提升的力度有限。想要壮大银鹭品牌,必须要再寻找一种拳头产品。

银鹭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包括做过牛奶,做过茶饮料,但都没有冲出福建市场。最后,又把注意力放在传统饮品上。

陈清渊,秉承“将中国传统饮食现代化”的理念,敏锐地发现花生与牛奶的组合产品能够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营养成分。由此,陈清渊亲自组织研发,经过不懈的努力,推出了银鹭花生牛奶。

银鹭花生牛奶,用的是烘焙过的花生。这一尝试使花生牛奶口感大大提升。但是,银鹭花生牛奶口感好,包装依然采用以前的三片罐包装,放在一众产品中并不显眼,既然产品有差异性,包装就该做出差异,让消费者一眼看出差别。

2003年的时候,银鹭花了一大笔钱做了银鹭花生牛奶的形象设计,推出了一个感叹号的LOGO。陈清渊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他希望消费者喝了花生牛奶会因为其醇香的口感和香浓的营养而惊叹。

消费者看到如此新颖的包装之后就开始惊叹。当时,中国消费者只见过一些外国品牌有这种标志,中国品牌也出现这种标志,确实引人注目。银鹭花生牛奶一上市,就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为了把花生牛奶打造成另一个明星产品,银鹭重金引入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在技术上超越了同类产品。

这么好的产品,需要有明星演绎,在这款产品上,银鹭可谓用心良苦,找到当时当红的张柏芝,对银鹭花生牛奶品牌形象进行演绎,银鹭花生牛奶一炮而红。

假如说,2003年的央视品牌化之战,是被迫的,那么,后来花生牛奶的品牌之战,则是主动出击。

正是银鹭花生牛奶的成功给了银鹭品牌化启示。随后,银鹭开始引进专业的人才打造品牌,在央视、浙江卫视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品牌传播,树立品牌在各种品类的领导地位。

花生牛奶的出现,敲开了一线市场的另一扇门,开始和八宝粥品类一起征战全国。2013年,银鹭花生牛奶产品份额达到79%,已然进入成熟期。

2014年,陈清渊再次提出,社会转型、文化转型,银鹭需要新的文化图腾来维系与消费者的关系。于是,银鹭又聘请台湾和欧洲的设计师对银鹭花生牛奶进行包装升级,把感叹号进行升级,创造了一个新的图腾:花生田、蓝天、大地、奶牛、幸福活力的生活。同时,请了知名台湾导演拍了一个新的广告片,动用了《指环王》后期制作团队,广告片有两万多人呈现,7月18日,全国上线播出。

不断的产品创新,不断品牌演绎,让银鹭不断地创造新的奇迹,进入百亿元俱乐部,站到了同类产品的顶峰。

实业做到极致,站在高峰,很多人都会改变前进的方向。有人选择上市,有人选择做房地产,有人选择做投资,银鹭会选择做什么?

明天会更好

2011年4月,陈清渊走出了令很多人意外的一步,联姻雀巢。

消息一出,轰动全国,各种猜测纷纷扬扬。尽管雀巢方面明确表示,銀鹭与雀巢双方是合资、合作关系,而不是并购。“以后‘银鹭’和‘雀巢’这两个品牌将共同续存于市场,并将独立发展。”但依然有人担心银鹭会被雪藏,有人甚至再次感叹:中国的企业家缺少责任感。

如果说前两次引资是因为资金需求,那这次引资是为了什么呢?陈清渊回答说:“为了让银鹭成为一个百年品牌。”

这次联姻,银鹭与雀巢都对彼此进行了严格的“婚前考察”。早在2008年,银鹭就在为雀巢代工即饮咖啡产品,银鹭领先国际水平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让雀巢即饮咖啡产品质量稳定,市场认可度高,这也成为了雀巢与银鹭互相欣赏的起点。

最终雀巢选择银鹭,则是因为银鹭与雀巢相近的价值观。雀巢高管曾明确表示,“在中国国内乳饮料市场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背景下,银鹭却从未上过‘黑榜’,品牌声誉极佳,产品品质也获得了消费者认可,这些与雀巢的公司文化很契合。”

nlc202309040942

在经济不振,企业缺少安全感的时代,很多企业走到一定程度,便开始疯狂逐利,投身资本市场,被资本绑架,而微利的制造业,不堪资本压力,精力耗尽,从而丧失主业。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所以站在顶峰的陈清渊,非要走一步的时候,他宁愿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联姻,也不愿堕入短利空门。雀巢公司“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与银鹭长期秉持的社会责任不谋而合。

联姻三年来,银鹭与雀巢可谓浓情蜜意。

2013年7月,投资21亿元的安徽银鹭食品工业园投产,该工厂是雀巢在世界范围内兴建的规模最大的工厂之一。

2014年3月,雀巢即饮咖啡业务全面移交给银鹭。

而曾经被人担心会被雪藏的银鹭,也在今年迈入新的品牌发展阶段和产品创新阶段。今年,银鹭开始在电视、互联网、传统媒体上进行立体式传播,形成了一个闭环的传播飓风,席卷中国。

在产品研发方面,雀巢中国第四个产品研发中心正式在银鹭厦门生产基地投建,银鹭也将联合雀巢国际级营养师,开始探索更多创新性产品的开发。

陈清渊放飞了银鹭,也放飞了百年品牌和国际化品牌的梦想。

同心圆梦

实业之心,仁爱之心——是一個同心圆。而要坚持这两颗心,就要保证企业的独立,不为身外之物绑架。陈清渊从企业起步之初就想通了这个问题。

当年,陈清水、陈清渊是带着振兴马塘村的初心来做企业的,这是一项社会事业。现在银鹭发展了,马塘村也跟着富裕了。家家有别墅,孩子上大学都有补助。为配套马塘村的新村改造,陈清渊还发动自己的家族为马塘打造了一个五星级老年公寓。公寓中连脸盆、扫帚都完备,马塘村的老年人,可以“拎包”入住。

陈清渊将银鹭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诚信、拼搏、创新、责任”,看似简单平常的字眼,却是陈清渊实业之心、仁爱之心的倾力表达。在他看来,企业不应被短期利益绑架,应尊重实业规律,持之以恒。

逐渐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陈清渊的两颗心,也成为银鹭文化的核心DNA。更幸运的是,银鹭三次联姻,结盟者都极为认同这种价值观。

特别是与雀巢联姻以后,企业飞速扩张,但却一直秉持陈清渊的实业之心和仁爱之心。陈清渊的实业之梦正在全国复制,两颗心也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银鹭在全国布局的五个生产基地,直接间接吸纳解决了上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或间接带动农副产品原料主产区农户10万人就业,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和对待马塘村一样,银鹭极为珍视当地的环境,工厂建设到哪儿,污水处理厂就配备到哪儿。

除了与企业共生的隐形公益,显性公益也作为银鹭的品牌战略,越来越受到陈清渊的重视。2014年,银鹭便一次性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支持中国儿童营养早餐公益事业,帮助、呵护儿童健康成长。而在银鹭的发展史中,此类公益活动不胜枚举。

银鹭用自己的爱心给孩子们送去了营养早餐,而孩子们则用他们稚嫩的双手画下了他们梦想中一幅幅“爱”的图片……

编 辑 叶江南 fanli3891@foxmail.com

上一篇:家乡的传统文化作文下一篇:金昌绪——《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