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2024-07-04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精选11篇)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一

待长征呼啸苍穹,北斗组网群星闪耀。从北斗二号首颗星算起,中国已成功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离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只剩“一星之遥”。

据悉,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闪耀的北斗”彰显的是“科技创新”的目标追求。北斗系统的成功源于无数科研人员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用刻苦钻研挺起民族的脊梁。“早在北斗二号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前,我国就开始了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论证研制工作。”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说。今日的北斗工程,流程的优化构成“基因细胞”、新方法的采用锻造“强健肌体”、科技创新则注入“核心灵魂”。可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放眼当下,只有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加速奔跑在璀璨星河中。

“闪耀的北斗”彰显的是“数字经济”的时代要求。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中强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春风之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奔涌的“后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北斗+5G+智能技术”成功开启了“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北斗系统不仅能大大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建设,更为服务全球迈出了铿锵步伐。

“闪耀的北斗”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中国伟力。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北斗系统为我国国家、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我国改革开放42年的重大成果,是国之重器,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北斗系统可实时监测和预报库坝、桥梁、隧道及尾矿库等目标的位移,为安全生产和事故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也在农田信息采集、农业普查、土地确权、精准农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搭建融合北斗技术的多警种统一作战指挥系统,实施网格化监管,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等。北斗系统正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安全、农业发展、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让“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愈发“熠熠生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二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其原理是利用人造卫星来实现地球表面物体的精确定位。北斗以“中国核心”“中国速度”“中国制造”打破了美国GPS系统垄断局面,对增强国防建设,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6月25日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21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将与此前发射的20颗北斗三号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的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改革开放40年,风云激荡,中国导航卫星从无到有,北斗走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

始终秉初心,不陷于困境,“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面对千难万险,北斗人的初心始终“挺且直”。回首往昔,面对自身卫星导航起步晚,国外技术封锁,又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巨大困难,中国北斗人以大决心、大毅力选择自主创新,不给自己留退路;面对摸索中接二连三的困难,先驱者“灯塔计划”的未果而终,科研一次次回到起点,中国北斗人以义无反顾的决绝选择不忘初心,认定初心,勇往直前、锲而不舍地往上攀、走下去;面对北斗是一步跨到全球组网还是分阶段走的路口抉择,中国北斗人以稳扎稳打、不骄不躁的心态选择立足国情,“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科学铺开“三步走”的北斗之路。正是千难万难的千磨万击,千锤百炼,铸就了中国北斗人永不服输的劲儿,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中国北斗升入星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推力。

始终秉初心,不盲于求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导航卫星最讲精准、最需精确,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最客观的描述。46颗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的背后,不难发现是中国北斗人更为严苛的标准,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20多年的波澜壮阔的背后,是一个个如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刘家兴对“一纳秒”较上劲的北斗人,是一个个如王金刚始终坚持对待任何不符合性、一定要把它彻底地消除掉才能发射的北斗人,是一个个为了修改单机软件设计存在的瑕疵而不眠不休、反复测试的北斗人始终不忘初心,追求卓越。正是这永不满足、精益求精、臻于至善、万无一失的态度,蕴育了中国北斗人“不带一丝隐患上天”的较真劲儿,精准将一颗颗卫星送入太空,让中国北斗走出中国、走出亚太、走向世界,闪耀星空。

始终秉初心,不止于自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中国北斗卫星发展迅速,虽然取得了大量突破,超过了欧洲和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但中国北斗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地认识到与美国的GPS系统还有差距,距离实现“三步走”目标还有距离。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北斗永不自满、永不停歇、不断创新的精气神,始终秉持初心,心如明镜,不骄不躁,永远在路上,始终迈着坚定又自信的步伐,不断向着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的目标砥砺前行。

习总书记一语道出北斗成功秘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新时代已经扬帆起航,中国北斗初心不变,将始终秉持“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砥砺奋进,坚定走好“三步走”的最后一步,走出新阶段,迈入新领域,不断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三

最近几日,随着细细品读《榜样4》,心中对榜样们的敬佩越来越重;随着反复学习,心中对榜样的向往也越来越浓。榜样的事迹是初心谱写的诗句,内涵隽永,感人肺腑,正如“扶贫之花”黄文秀,服务群众,甘于奉献、勇于担当,谱写了一曲从平凡中造就伟大的青春诗篇。榜样的历程是初心酿造的美酒,回味悠长,历久弥香,正如本色英雄张富清,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奉献窖藏出香醇的佳酿。

还有唐真亚、李萌、隋耀达……榜样们正如天上的“北斗”,指引我们信念的方向,时刻为我们的人生与信仰“导航”。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当细细品鉴榜样们用初心所造的“诗”与“酒”,追随榜样们用信念凝聚的“北斗”,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效仿,让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南山老翠几千尺,北斗寒芒第一星。”我们要把榜样的“容量”转化为“思想的当量”。通过观看《榜样4》,我深深地被触动了。专题片里的榜样是看得见的伟大品格,诠释着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他们信仰坚定,有的深藏功名,有的心系人民群众,有的勇于担当,释放出了强大的正能量,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标杆和旗帜。以榜样为标杆,让我们知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以榜样为旗帜,指引我们方向,引导我们不断向好的方向前行和发展。榜样身上散发出的鲜红底色、担当精神、为民情怀,成为了我们不折不扣的“北斗导航”,不仅充实着我们的“思想当量”,更为党员干部提供着“精神导航”。

“北斗仰之千古事,泰山所集一毫芒。”我们要把榜样的“能量”转化为“信仰的增量”。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做到见贤思齐,通过深入学习榜样来提升思想境界,从而实现不断增强信仰的强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以榜样之光照亮信仰的方向,找准信仰的增长点,认真学习榜样,对照榜样,细学笃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愈发坚定心中的信仰。只有我们信仰得到了不断提高,我们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到更加爱岗敬业,树立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不断增强工作中的担当责任意识。以榜样为能量来源,用先进激励自己,就能更好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重负重、攻坚克难。

“北斗错落垂寒光,愿公提起扫八荒。”我们要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量”。榜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要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量”,才能为我们的信仰“上色”,从而把榜样身上散发出的净化灵魂的信仰之力,转化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内能,并以此推动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我们要通过不断汲取榜样的精神营养,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具体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汇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动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党员心得体会范文四

学习共产党员网《从3人到300人他们用青春逐梦“北斗”》,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创新团队从3个“毛头小子”发展成长为300人的“国家队”。王飞雪、欧钢、雍少为,3位时代先锋的事迹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其中的一些“小细节”,给我以无限启迪,或许,他们成功的“密钥”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中铸就:

细节1:国之忧即我之忧,科研之难关即我等之使命。北斗“信号快速定位系统”历经10年攻关仍未获突破,“无意中”得知此事的三人,“看到攸关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研制受阻,他们的心情非常沉重。当晚,他们彻夜未眠。必须另辟蹊径!”为什么三个年轻人会寤寐思服、辗转难眠?为什么只是学生的他们,只是“无意”知晓的他们,却“心情沉重”?为什么完全可以放过这一“拦路虎”的他们,给出了迥然不同的答案,选择了迎难而上,选择了一条格外艰难的科学探险之路?我想,用艾青的这句话作为最好的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细节2:“两个没有”显情怀。科技报国之情,为国排忧解难之志,促使三个年轻人夙兴夜寐,主意拿定就立马行动,发扬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从北京带回一台计算机,以及4万元的尝试科研经费,开始了艰难的攻关——没有实验室,就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简单收拾一下;没有仪器设备,就找别人借”。“两个没有”见出青春飞扬的神采,见出“青出于蓝”的志气,见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细节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6年,面对“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运行多年,系统稳定,多数人主张继续沿用原来的技术实现方式,只提升系统稳健性即可。”是选择“多数人”的稳健,还是选择“少数人”的激进?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过选择:有的人为了职位,在原则和做事之间,选择了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美其名曰“群众基础要牢”;有的人为了财富,在稳健收益和风险收益面前选择了稳妥。这些都看似无可厚非,这样的选择也“风险小”最容易“不出事”,转到科技领域,同样意味着,距离失败更远了些,可以保持更高的成功率或者可靠性,看似也没错。但是在“跟随”西方科技,还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事关“超越”的关键当口,做出何种抉择,就见出了一个人的风骨、气节、格局、气魄,国之大幸,我们拥有这样一批勇敢无畏勇攀科技高峰的优秀团队,他们给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决定性选择,“这是一次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全面升级的绝佳机会,哪怕创新空间再小、创新难度再高,也要奋力一搏”:奋力一搏,搏出了崭新的天地,搏出了大国的恢弘气魄。

细节4:“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攀科研高峰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前提下,难题无处不在,意想不到的困难也会不断涌现。2007年,北斗二号又面临关键抉择,“当时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躲’,二是‘抗’”。前者难度小,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且会造成国家巨大经济损失;后者耗费资金少,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时间紧迫,且胜败难料”,又到了选择的当口,又到了考验勇气、智慧、决心、意志的“狭路”,是“躲”是“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再次迎难而上,“经过3个月连续奋战,研制出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1000倍,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他们无愧于专家口中的“李云龙式”的科研团队。

细节5:今天的“笑话”,是为了明天的领跑。科研者的时间常常是“白加黑”“5+2”,“陈雷:离开时间3:52,累计加班2268小时”,“李井源:离开时间1:27,累计加班2023小时”,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努力,“平均加班超过1000小时,如果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他们每年要多上120多天班”,这每年每人多出的120天,延展了科研创新团队生命的宽度厚度和质量,体现了科研团队立志超越、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实为国之栋梁;作为中国人,国家有如此忘我拼搏之科研团体,实为国之幸事、民之幸事,我们坚信,未来将从他们的奋斗中成为现实,中国的航天科技必将实现既定目标,昂然屹立于苍穹环宇之上。同样的,回看自我,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了明天的希望,奋力奔跑、砥砺前行,向着“中国梦”的目标,跑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五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近日,中央宣传部编写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学习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本。

理论是时代之光,思想是前行之旗。

新时代孕育并催生新思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思想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思想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体人民的思想智慧劳动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体现。学习好、运用好、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在康庄大道上逐梦前行,思想学习先行。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思想学习中,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站位,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误中不忘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久久为功,深入学习《学习纲要》,重点围绕这三个字:懂、通、实。

“懂”是前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刻学懂每一个要点,方可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尤其是切忌“半个瓶子响叮当”式学习,要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对待不懂的知识,加强理解,熟读几遍,还可求教他人,在交流中体悟,在疑问中求真,像“成熟的水稻”一样,看似低头“不堪重负”,实则沉思学习,“内心”饱满,仍孜孜不倦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通”是贯通。采取前后关联,融汇贯通的学习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牢把握这4个贯通:一是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二是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三是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四是同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实”是落脚点。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深入浅出,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着重用所学解决三类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2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出现之后, 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民航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让航空业得到了革命性发展。在2005年之后, 为了满需航空业的发展, 美国、欧盟以及国际民航组织退出了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实施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业提供实时、全球、精准的定位服务, 让航空业摆脱了对传统导航的依赖, 有效解决了地理条件恶劣、荒漠位置的导航问题, 让航空器具备全球性、连续性、全时性定位能力。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提升导航工作的精确性, 在这一背景之下, 又衍生出了ADS监视技术, 该种基础可以实现飞机与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之间的协同监视, 不仅有效提升航空业管制能力, 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飞行安全。

总之, 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航空系统的核心。

二、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我国民航的发展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 在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之下, 人们对于民航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这一背景, 必须要建立起新型空管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需要大范围推广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就现阶段来看, 可以使用的有美国GP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与俄罗斯GLONASS系统, 这些系统的应用还有一些风险, 而应用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的安全顾虑。

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定位系统, 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定时、高精度、高动态定位,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 在市场认可度、导航性能、配套产品上, 与美国、俄罗斯、欧盟还存在一些差异, 同时, 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得到顺利的使用, 必须要站在国家战略性角度进行思考, 考虑到国际环境的变化, 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政策, 让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作用。

三、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与民航卫星导航的应用建议

3.1设置好目标

为了让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得到顺利的应用, 必须要致力于提升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导航精度以及可靠性, 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存在的法律责任与安全性问题, 从国际角度上提升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地位。

3.2需要考虑的问题

3.2.1空间信号接口

为了有效推广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 需要对其空间信号接口进行科学的定义, 让接口标准化, 具体的接口内容包括系统的精度、系统可靠性、射频特征、坐标系统、电文信息等等。

3.2.2时间与坐标基准

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时间与坐标基准, 要想在民航业得到广泛的使用, 需要使用统一的时间与坐标基准, 给出具体的坐标偏差。

3.2.3国际标准

二代二星导航系统不仅需要为我国的民航业服务, 还需要为国外民航业服务, 因此, 其信号、星座与频率同需要符合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 根据国际惯例的规定, 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标准被国际接受需要花费三年到五年的时间, 如果计划在2020年投入使用, 那么至少需要提前五年提出申请。

3.2.4技术资料的公开

我国民航系统使用的客机有空中客车飞机、波音系列飞机, 其中大部分都有GPS能力, 要让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成为标准配置, 需要将部分必须技术资料公开, 允许国际厂家进行开发, 促进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3.2.5系统兼容性

在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之后, 必然会出现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共存问题, 这些系统能够提供不同的导航频率, 但是, 民航系统是十分脆弱的, 不能够依靠单独的导航系统, 必须要使用多卫星导航系统来提升其故障监测水平与定位精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未来阶段下, 需要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深入研究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与宣传手段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参与到标准化组织中, 让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得到顺利的推广。

摘要: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业提供实时、全球、精准的定位服务, 让航空器具备全球性、连续性、全时性定位能力。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 在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之下, 人们对于民航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 必须要研究与推广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本文主要分析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民航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与民航卫星导航应用方式。

关键词:代卫星导航系统,民航卫星导航,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中良, 李卫民.卫星导航接收机芯片核心技术与发展趋势的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 (03)

[2]连远锋, 赵剡, 吴发林.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可用性分析[J].电子测量技术.2010 (02)

[3]郑雅丹, 董明科, 程宇新, 吴建军.卫星在新一代航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3

16日,在太空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准确接收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发出的第3次远地点点火指令,测量数据显示,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星上设备工作正常,卫星转入正常工作模式,开通导航信号。

这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参与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计划。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先后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以及今年2月3日发射了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该系统一直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已在测绘、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据介绍,我国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

本次成功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

执行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

据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射任务将全部由长三甲系列火箭承担。由于该系统由不同轨道卫星组成,因此火箭会适时进行技术状态更改。此次发射,火箭进行了较大的技术状态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发射的卫星轨道由前12次的地球同步轨道变为中圆轨道。另外,此次发射还首次在火箭上使用了地面预置瞄准起飞滚转定向和高空双风向补偿技术,火箭三级发动机第一次采用一次工作模式,首次采用远距离测发控模式发射等等。这是该火箭连续第13次成功飞行,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第20次成功发射。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第97次发射,是自1996年10月以来,该系列火箭连续55次成功发射。

导航卫星系统与经济发展 篇4

导航卫星系统与经济发展

介绍了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发展,并探讨了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我国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议.

作 者:殷礼明 刘春保 YIN Liming LIU Chunbao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年,卷(期):200817(2)分类号:V474.25 F124关键词:导航卫星 经济发展 卫星应用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5

伪卫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布置灵活机动的特点,在增强卫星系统和独立组网为用户提供更高精度导航定位信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一种伪卫星/惯性组合导航的非线性补偿算法.由于伪卫星与用户的距离比卫星近得多,其非线性量测的影响也严重得多.采用二次项修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线性化方法存在的模型误差大、滤波效果差甚至发散的.问题.为避免求解非线性方程的困难使用了两步估计方法,大大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伪卫星/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作 者:王玮 刘宗玉 Wang Wei Liu zongyu 作者单位:王玮,Wang We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刘宗玉,Liu zongyu(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1)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6

近地卫星利用光学敏感器的自主导航方法

基于光学敏感器的卫星自主导航技术是利用红外地球敏感器(IRES)和星敏感器(ST)等姿态测量部件提供的测量信息,通过计算含有轨道信息的星光角距和地球视半径角,修正由轨道动力学模型递推得到的轨道参数.通过系统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的离散化和线性化,得到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递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都比较好.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星载敏感器,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 者:杜耀珂 彭仁军 DU Yaoke PENG Renjun 作者单位: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33刊 名: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AND APPLICATION年,卷(期):34(4)分类号:V448.22关键词:自主导航 扩展卡尔曼滤波 星敏感器 姿态敏感器

2015年世界导航卫星发展回顾 篇7

1 美国积极发展

3月25日、7月16日、10月31日, 美国先后用德尔他-4和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第9、10、11颗GPS-2F导航卫星。

GPS -2F由波音公司研制, 采用AS - 40 0 0平台, 尺寸2.49m×2.03m×2.24m, 发射质量1, 630kg, 总功率1, 900W, 设计寿命12年。它载有2台高稳定铷钟和1台单铯钟, 增加了L5为1176.45MHz的民用频率, 信号功率也提高10倍, 并采用星间链路和自主导航新技术, 使GPS卫星可自主运行60~180天, 有助于商用航空和救援任务。增加L5频率有利于保障民航安全, 改善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有利于载波相位模糊度的实时解算, 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等。其采用更先进的星上原子钟, 授时精度达到8ns。它的抗核打击能力也有所提高, 设计寿命进一步延长到15年, 从而降低了成本。

目前, GPS军用定位精度为1~5m, 民用定位精度为6~12m。2016年2月3日, 美国将发射最后1颗GPS-2F导航卫星。

从2017年开始, 美国将开始发射新一代导航卫星GPS-3A, 此后, 美国的GPS布网频率将会逐渐加快, 而卫星的寿命更长, 定位精度将会更高, 抗干扰能力更强。

2 欧洲加速发射

3月27日、9月11日、12月17日, 欧洲伽利略-全运行能力-FM3, FM4, FM5, FM6, FM7, FM8 (也称之为第7, 8, 9, 10, 11, 12颗“伽利略”) 导航卫星, 先后3次以“一箭二星”方式由俄罗斯联盟-STB/弗雷盖特-MT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这些导航卫星都是由德国OHB系统集团公司建造, 有效载荷由萨瑞卫星技术公司提供, 每颗卫星重约717kg, 尺寸2.91m×1.7m×1.4m, 寿命末期功率1, 900W, 设计寿命12年。卫星上装有4台原子钟:2台氢钟和2个铷钟, 氢钟使用氢原子超稳定的1.4 GH z跃迁, 可实现每12h漂移小于0.45n s的定时精度;铷原子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高, 但精度低, 每12h的精度为1.8ns。

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未来还计划发射14颗“伽利略”导航卫星, 其中, 2颗由1枚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发射, 另外12颗分别由3枚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主导的新一代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由两个地面控制中心和30颗卫星组成, 卫星运行在3个夹角为120°的地球中圆轨道, 每个面上有9颗卫星和1颗备份星轨道高度和倾角高于GPS, GLONASS, 预定于2020年实现全部卫星组网。

3 印度稳步前进

3月2 8日, 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D, 这是印度第4颗“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卫星, 达到了让该卫星系统完全生效、使导航接收器能够计算位置的最小卫星数量。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最终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4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 其中, 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分别位于东经32 . 5°, 83°, 131.5°, 4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位于2个不同的29°倾角轨道上, 经度跨越55°和111.75°, 每个轨道上的2颗卫星相间180°, 通过这样的轨道设计, 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区域内的定位精度, 并将所需卫星数量降到最低。预计在2016年前, 印度还将发射3颗“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卫星, 从而建成总共由7颗卫星组成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星座。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卫星使用I-1K平台, 尺寸1.58m×1.5m×1.5m, 设计寿命10年, 发射质量1, 425kg。干质量614kg, 功率1, 660W, 寿命10年。每颗卫星装有两个有效载荷—— 一个导航有效载荷 (包括高精度铷钟) 和一个测距有效载荷。导航有效载荷将向用户发送导航服务信号, 而测距有效载荷利用卫星上的C频段脉冲转发器帮助精确确定卫星的距离 (卫星载有测距系统和角锥棱镜, 用于精确计算轨道) 。卫星提供对所有用户开放的标准定位服务和高精度授权用户定位服务, 精度10~20m。服务覆盖南纬30°到北纬50°、东经30°到130°的区域。星座由1个大的核心运行中心和21个分布在印度的位置和跟踪站支持。目前, 印度境内已经建立多达15个地面站, 负责导航参数生成和传输、卫星控制、卫星测距与监视等。

与美国的GPS系统类似,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是通过多颗导航星的测量值定位, 不过,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重点是为南亚和周围水域进行导航, 应用于海上交通、车辆与船舶的跟踪、通信和测绘等民用领域, 信号能够覆盖印度全境。

它可为印度本国和印度大陆周边1, 500km的区域提供位置信息, 包括供两种服务:向所有用户提供的标准位置服务和向授权用户提供的受限服务。它能应用于陆地、航空、海洋导航、灾难管理、车辆跟踪和舰队管理、移动电话集成、精确授时、绘图和测绘数据采集、为旅行者提供陆地导航援助、为驾驶人员提供视频和语音导航等。

鉴于卫星导航系统在军民领域的广泛使用, 拥有本国的这类系统一直是印度孜孜不倦的追求, 尤其是印度军方一直希望能借助卫星导航系统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尽管印军已分别同美俄签订获取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导航系统军码的协定, 但使用外国卫星导航系统的主动权毕竟不在自己手中, 为此印军一直是“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坚定支持者。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与美国GPS系统和欧洲“伽利略”星座兼容, 使用S频段和L5频段导航信号, 未来还能进一步扩展, 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不过要打造这样的全球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印度至少还需要再发射10多颗卫星。

4 中国新星亮相

2 015 年1月1 2日至16日,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与欧盟代表团在捷克布拉格举行了“北斗”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第4次频率磋商会谈。在本次会谈中, 欧盟代表团接受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提出的频率共用理念, 同意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完成卫星导航频率协调。至此, 中欧导航系统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频率纷争, 双方携手走向共同发展。

3月3 0日、7月2 5日和9月3 0日, 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第17颗、第18颗、第19颗和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陆续升空, 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卫星采用了以高精度星载原子钟、星座自主运行等为代表的卫星载荷关键技术、以轻量化、长寿命、高可靠为典型特征的卫星平台关键技术、以基于星地链路和星间链路的导航卫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 以及对关键器件部组件国产化的试验验证, 为后续导航卫星研制、组网建设、在轨保障和相关事件分析积累数据。

3月3 0日升空的第17 颗“北斗”发射总质量为8 0 0 k g, 运行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它用于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 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它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和国产通用中央处理器 (CPU) ——“龙芯”和铷原子钟, 设计寿命达到10年以上。

7月25日升空的第18颗、第19 颗“北斗”运行在地球中圆轨道, 与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共同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等试验验证工作, 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星间链路是指用于卫星之间通信的链路, 通过星间链路可以将多颗卫星互联在一起, 实现卫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换以及卫星的自主导航, 有助于提高测定轨道和授时精度。采用该技术可减少地面测控站对导航卫星的信息上行注入等各方面的操作次数, 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 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管理成本。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克, 不仅解决了星间高精度测量的难题, 向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迈进了一大步, 还大大提升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星间链路技术的突破, 使我国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梦想在望”变为“成功在握”。

新一代“北斗”播发信号的数量比以往提高了2倍多, 更好更快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开创性地在频段播发导航信号进行试验, 开启了“北斗”导航信号体制的新时代;采用了新型导航卫星平台, 该平台为桁架式结构, 提高了设备有效安装面积, 且缩减了卫星尺寸, 减轻了结构自身重量, 提高了平台的功能;输出功率比以往大, 在国际同类卫星中居先进水平;首次采用了综合电子体系构架, 极大地简化了设备间的接口, 自主管理性能优异, 使卫星的信息集成度大幅提升;首次在国内卫星中采用扩跳频测控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卫星的安全性;首次在国内卫星中实现了多卫星数据的汇集和高速传输, 使大数据驶入“高速通道”, 将卫星上的数据及时传递下来等;实现98%的部件国产化, 关键器部件均为“中国造”, 为建设独立自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铺平了道路。

9月3 0日升空的第2 0 颗“北斗”运行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首次搭载了氢原子钟, 该产品的应用成“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星载氢原子钟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可大幅提高导航精度、性能和自主维持能力, 大幅降低了“北斗”导航系统对地面的依赖程度, 延长了自主导航时间。

导航卫星升级战 篇8

那么,为何这么多国家都要竞相发射各自的导航卫星呢?全球不能共享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吗?究其原因,卫星导航系统不仅能大大增强一国的国防实力,而且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独立自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各国均很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免受制于人。

美国和苏联的导航卫星最早都是为军事应用而研制的。因为卫星导航实质是把无线电导航台搬到太空上去,大大增加了覆盖范围。它能克服地面无线电导航台传播距离有限的先天不足,并且不受气象条件、航行距离的限制,导航精度也比较高,能使舰艇和军用飞机在全球任意区域都能得到全天候的导航服务。

导航卫星能广泛应用于帮助部队规划进攻线路,增强方位识别与战场机动能力,它使“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同时到达”的联合作战思想得以实现。对于在异国他乡作战的部队,如果参战各分队间不能明确相互位置,会造成进攻线路上的交叉、重叠或脱节,严重影响作战进程。在各战区使用卫星导航接收机,可明确各自所处的位置,规划出最有利的进攻线路,引导部队机动、迅速、准确地完成攻击。而在地形险恶的环境中,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能。此外,特种部队及特工人员可携带各种便携式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战场内实施作战、侦察、对目标方位的实地精确测定以及召唤火力打击等行动。

导航卫星还有助于救援人员迅速而准确地展开行动。当执行任务的飞机被击落时,飞行员可通过装有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无线电发出呼救,使救援飞机马上捕获求救信号,并在24小时内展开施救。

此外,采用卫星导航制导的降落伞空投,与常规空投相比也有很多优点。卫星导航制导,大大增加了空投的灵活性,飞行员只需在空投区投下物品即可离去,而且落点准确,非常有利于空投飞机的安全稳定。就算是在相对较高的高空进行投放,也能确保空投精度,使空投飞机能远离敌人地面火力的攻击。

卫星导航在军事上的最重要应用就是精确制导,它使弹药具有百步穿针之能。

现代战争形态已由机械化转为信息化,战争方式由核冷战、核威慑向精确打击转化。精确打击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和实战表明,如果使弹药命中精度提高1倍,相当于使弹药数量增加3倍,或者TNT当量增大7倍。

不言而喻,精确制导是精确打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近些年爆发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实战表明,用卫星制导弹药不仅不需地毯式轰炸,也大大减少了附带损伤。

与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等制导方式相比,卫星导航制导武器能在沙尘、烟雾等恶劣环境中,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工作。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有人试图点燃石油以遮蔽目标,美军曾尝试采用激光制导、红外制导和电视制导等精确打击武器都受到了极大的妨碍,而采用卫星导航制导的武器却丝毫不受影响。因为卫星导航制导武器的一大特点就是能不受沙尘和烟雾等的影响。即使在能见度为零的情况下,卫星导航制导武器也能提供可靠的袭击手段,比如让预警飞机上的雷达或其他侦察飞机捕捉到移动目标,并自动跟踪,引导导弹击中目标。

导航卫星可为各种军事运载体进行导航,例如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制导炸弹等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制导,不仅使武器的命中率大为提高,也使飞机投放空射武器的距离增加20%,使“不接触作战”“外科手术式打击”成为可能。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9

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空间参数与覆盖分析

分析一种全球导航星座的星间链路,得到了星间距离、俯仰角、方位角等参数的变化曲线.最后,通过对这些空间参数的.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对星间链路的天线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

作 者:杨宁虎 陈力 YANG Ning-hu CHEN Li 作者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4刊 名:飞行器测控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SPACECRAFT TT & C TECHNOLOGY年,卷(期):26(1)分类号:V474.25关键词:导航星座 星间链路 空间参数

卫星导航心得体会 篇10

对基于EKF算法的相对导航滤波器和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伪距测量的伴飞星定轨进行了研究.用几何法与相对动力学方法联合获得目标星轨道信息,给出了伴飞卫星伪距测量定位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定轨方法可用于低轨卫星实时定位导航,定轨精度较高.

作 者:杨文博 李英波 施常勇 周曜 作者单位:杨文博,李英波,施常勇(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33)

周曜(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上海,200030)

中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篇11

目前已经在轨运行、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有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NSS),即将投入使用的是欧盟和中国合作开发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此外,日本正致力于研制建造由3颗卫星组成的“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该区域导航系统首颗卫星预计2009年发射。印度不仅正式加入了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计划,2006年还宣布要研发一个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2011年之前使7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就位。

美俄欧三大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1、美国GPS系统

GPS系统是美国历时20年、耗资超过300亿美元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美国国防部从1973年开始实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垄断了全球军用和民用卫星导航市场。据悉,GPS系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首次得到实战应用,在随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显身手。从克林顿时代起,该系统开始应用在民用方面,并对全世界免费开放。

现运行的GPS系统是一个全天侯、实时性的导航定位系统,其主体部分由分布在1.7万公里高空6个轨道上的24颗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与地面支撑系统组成网络,用户的GPS接收机根据天线同时收到的4~8颗卫星的位置信息,应用差分定位原理,每隔1~3秒向用户播报一次其位置(经纬度)、速度、高度和时间信息,以供用户或用户的系统使用。但长期以来,美国为了垄断全球卫星导航市场,其GPS系统只对本国军方提供加密的精确定位信号(定位精度在3米以内),对包括其它国家在内的民间用户则提供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定位精度在100米左右,即使滤掉干扰,其精度也只有10米左右),而且美国随时可以对免费GPS系统进行干扰。

为了应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竞争,有消息称,美国目前正在设计试验新的第二代GPS卫星改进系统,计划发射20颗卫星,使定位精度达到1毫米。

2、俄罗斯GLONASS系统

为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据称,俄罗斯1993年开始建立格洛纳斯系统,至2006年12月底,GLONASS系统在轨运行的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已达17颗。按照计划,至2007年底,覆盖俄罗斯全境所需要的18颗卫星将全部入轨就位,届时,GLONASS系统将开始为俄罗斯境内用户提供全部服务。而到2009年年底前,该系统服务范围将拓展到全球,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

GLONASS系统标准配置为24颗卫星。分析家指出,俄罗斯GLONASS系统是由军方负责研制和控制的军民两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虽然其定位精度比美国GP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略低,但其抗干扰能力却是最强的。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为了联合对抗美国GPS系统,俄罗斯将与欧盟在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领域合作,未来消费者只需要用一个设备就可以接收来自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两个系统的信号。合作将使欧盟广阔的市场对俄罗斯打开大门,同时俄罗斯可在民用卫星定位产品的研发上借力于欧盟。

3、欧洲伽利略系统

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欧洲使用GPS系统时曾受到美国的限制,定位精度下降。基于欧洲的安全和欧洲的利益,欧盟预计投资36亿欧元,于2003年启动了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中国于2003年加入伽利略计划,计划投资2亿欧元,并将参加卫星研发、用户服务等全部过程。中国既是参与者,也是拥有者。

“伽利略”计划是一种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定位方案。按计划,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在2007年底建成,2008年投入使用。该系统由30颗在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的轨道平面内运行的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卫星为备用卫星)和2个地面控制中心组成,未来将为欧盟成员国及中国等国家的公路、铁路、空中和海洋运输甚至徒步旅行者提供精度为1米的定位导航服务。

伽利略系统是欧洲自主、独立的全球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及多模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还能够和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实现多系统内的相互合作。全球的用户使用多制式的接收机,就可以采集各个系统的数据或者各系统数据的组合来实现定位导航的要求。与美国GPS系统相比,伽利略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一,可为地面用户提供3种类型的信号供选择,其中包括免费信号、加密且需交费才能使用的信号、加密且可以符合更高要求的信号。其二,可以发送实时的高精度定位信息,这是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所没有的。其三,能够保证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如果失败也能在几秒钟内通知客户。其四,系统更先进,也更可靠,其最高定位精度比现在GPS系统高10倍,确定物体的误差范围在1米之内。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概况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中国“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先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3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北斗1号卫星(Beidou 1)及北斗2号卫星(Beidou 2)分别在140°E和80°E轨位上定点运行,北斗3号卫星(Beidou 3)作为备份星在110.5°E轨位上服役。

200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试运行,两年后全面对民用客户开放。几年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可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信息,并提供双向短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等服务。目前,该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气象、煤炭、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农业、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在民政、旅游、体育等行业也发挥了一定的效应,甚至一些行业试点已经逐步发展到行业推广。

专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我国即将建立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中国政府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分步建立满足国家建设需求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初步形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的发展目标。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国家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为此制定了相关政策。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2006年宣布,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据介绍,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信息。为此,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并计划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同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据称,正在实施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以及其它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而该系统与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GLONASS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能使用户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在什么地方,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场所,如交通运输、调度指挥、搜索营救、地理信息实时查询等。

上一篇:企业邮箱的信息安全研究论文下一篇:《琵琶行》作者白居易简介